CN102207169A - 变速齿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速齿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7169A
CN102207169A CN2011100785588A CN201110078558A CN102207169A CN 102207169 A CN102207169 A CN 102207169A CN 2011100785588 A CN2011100785588 A CN 2011100785588A CN 201110078558 A CN201110078558 A CN 201110078558A CN 102207169 A CN102207169 A CN 102207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chhole
pin
rotary component
part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85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7169B (zh
Inventor
胁田真由子
山盛元康
安藤笃史
服部和也
太田浩充
加藤喜绅
南云考司
本田朋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7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7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7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71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16H2001/32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comprising two axially spaced, rigidly interconnected,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16H2001/325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comprising a carrier with pins guiding at least one orbital gear with circular ho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462Gear making
    • Y10T29/49467Gear sh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齿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变速齿轮装置具备:内齿齿轮部件(10)、偏心部件(31、32)、摇动部件(40、50)、一对第一、第二旋转部件(60、70)、以及由第一、第二旋转部件(60、70)的插入孔(61、71)两端支承的销(80)。插入孔(61)和插入孔(71)形成为相同直径,销(80)形成为一侧端部(81)的外径(
Figure DSA00000462919000011
a)比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
Figure DSA00000462919000012
c)大,以销(80)的一侧端部(81)被压入于插入孔(61),并且,另一侧端部(83)由插入孔(71)支承。

Description

变速齿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主张享有2010年3月30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No.2010-078671的优先权,该优先权文件所公开的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都通过援引包含于本发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变速齿轮装置作为对由电动机等输入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减速装置或者增速装置使用。在这种变速齿轮装置中,为了获得高变速比,公知有利用行星齿轮机构的减速装置。例如,对于日本特开2002-266955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7-248046号公报的减速装置,通过输入轴的旋转使行星齿轮摇动旋转,并经由贯通形成于行星齿轮的贯通孔的销仅传递并输出行星齿轮的自转成分。在这种减速装置中,上述的销由以夹着行星齿轮的方式配置的输出侧部件和支承部件两端支承。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266955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结构:销的一端部固定于输出侧部件,另一端部由支承部件保持。在这种结构中,输出侧部件的销孔和支承部件的销孔考虑以各自的孔径不同的方式设定。更具体地说,形成为支承部件的销孔的孔径比输出侧部件的销孔的孔径大。
这样,支承部件的销孔和输出侧部件的销孔分别地加工,考虑各个销孔的中心偏移的情况。因此,孔径大的支承部件的销孔设定有比较大的尺寸公差,以吸收输出侧部件的销孔的加工误差。由此,存在销的外周面与支承部件的销孔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情况。因此,在减速装置的驱动状态下,有可能无法恰当地对销进行支承。
并且,作为销的两端支承的结构,例如,在日本特开平7-248046号公报中记载有为了使销能够分解组装而将销形成为对螺纹部和螺母进行螺合紧固的结构。该结构中的销利用配置在一端部的挡圈和与另一端部的螺纹部螺合的螺母来紧固输出侧部件、衬垫、以及支承部件。在这种结构中,用于传递动力的销被压入于输出侧部件,因此设定成输出侧部件的销孔的孔径比销的外径大。这样,在减速装置的驱动状态中,销的中心有可能相对于输出侧部件的销孔的中心移动,从而在输出轴的周方向产生晃动。
进一步,在日本特开平7-248046公报中,作为现有技术记载有销被压入于输出侧部件和支承部件从而两端被支承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在销的外周面与输出侧部件以及支承部件的销孔的内周面之间没有间隙,因此认为能够抑制输出轴的周方向的晃动。但是,由于销的两端部被压入于输出侧部件和支承部件,因此存在装置的组装变得困难的可能性。并且,当各个部件所要求的尺寸精度变高时,制造成本变高。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2-266955号公报中记载了利用连结部件牢固地连结输出侧部件和支承部件的结构。虽然该连结部件形成为两端部被压入的结构,但是,由于形成为不与形成于行星齿轮的贯通孔接触的非接触状态,因此是对动力的传递没有贡献的部件。即便是在假设连结部件与行星齿轮的贯通孔接触以传递动力的情况下,由于两端部被压入,因此存在与日本特开平7-248046号公报的现有技术中的减速装置同样的课题。
进一步,在日本特开平7-248046号公报中记载有具备各个部位的外径不同的调整销的结构。该调整销并不是以动力传递为目的的部件,而是用于调整在减速装置中产生的齿隙的部件。进而,形成为与输出侧部件和支承部件的销孔滑动接触的程度的尺寸。即,即便是在假设该调整销是有助于动力的传递的部件的情况下,由于其两端部都被压入于输出侧部件和支承部件,因此认为会产生输出轴的周方向的晃动。
如上所述,在对用于传递动力的销进行两端支承的变速齿轮装置中,存在由于对销的各个端部进行支承的各种结构而导致产生周方向的晃动或者组装变得困难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有损于组装性的高精度的变速齿轮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特征,一对第一、第二旋转部件的各自的插入孔形成为相同直径。进而,形成为各个端部插入于各个插入孔的销的一侧端部的外径比另一侧端部的外径大的结构。由此,销的各个端部中的一侧端部以带有过盈量的方式被压入插入孔,并且,另一侧端部以无压力状态与插入孔接触或者以具有间隙的方式插入该插入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特征,内齿齿轮部件或者偏心部件与输入轴和输出轴中的一方连结,对于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中的一方的部件,销的一侧端部被压入该一方的部件的插入孔,并且,一方的部件与输入轴和输出轴中的另一方连结。即,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并未被固定于外壳等,而使作为与输入轴或者输出轴连结的对象。进而,在形成为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输入轴和输出轴中的另一方与具有供销的一侧端部压入的插入孔的旋转部件连结。由此,能够从摇动部件的摇动旋转仅将自转成分取出,该销被压入而对该销进行支承的旋转部件输出驱动力或者被输入驱动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传递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特征,销的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形成为,该中间部的外径与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中的一方的外径相等,并且,在该中间部与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中的另一方连结的部位形成有阶梯部。销的中间部是与摇动部件的贯通孔的圆筒内部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并传递驱动力的部位。进而,形成有阶梯部的销的中间部与贯通孔可靠地接触,并且,该销的两端部由形成为相同直径的各个插入孔两端支承。由此,能够提高变速齿轮装置的动作的稳定性。并且,对于使中间部的外径与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中的哪一个端部的外径相等,能够根据与另一部件之间的结构上的关系适当设定。中间部的外径例如考虑由夹装在中间部与贯通孔之间的滚动轴承要求的尺寸、或者是被压入的一侧端部的过盈量等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特征,销的另一侧端部与第一旋转部件的插入孔或者第二旋转部件的插入孔间隙配合。一般情况下,在销等轴部件与孔之间存在配合关系的情况下,根据尺寸关系的不同,公知存在如下的三种配合关系:在轴部件与孔之间形成有过盈量的过盈配合;在轴部件与孔之间形成有间隙的间隙配合;以及处于过盈配合和间隙配合之间的过渡配合。过盈配合是销的一侧端部被压入于插入孔的状态。进而,销的另一侧端部以与插入孔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插入该插入孔从而形成为间隙配合的结构。由此,例如在变速齿轮装置的组装的最终阶段,在将旋转部件组装于内齿齿轮部件的内部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突出的销插入于插入孔。这样,不会有损于变速齿轮装置的组装性,能够可靠地对销进行两端支承。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第一旋转部件的插入孔和第二旋转部件的插入孔利用同一工具同时形成。本发明中的变速齿轮装置形成为销的一侧端部的外径比另一侧端部的外径大。进而,分别形成于对销进行两端支承的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的销的插入孔形成为相同直径。
附图说明
从以下的参照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能够清楚本发明的上述的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对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标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
图1是示出减速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减速装置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透视支承板70的从图2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
图4是示出销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输出板和支承板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减速装置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变速齿轮装置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5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变速齿轮装置的减速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减速装置1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减速装置1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透视支承板70的从图2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图4是示出减速装置1中的销80的主视图。图5是示出减速装置1中的输出板60和支承板70的侧视图。
减速装置1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外壳10;输入轴部件21;输出轴部件22;曲轴30;第一摇动部件40;第二摇动部件50;输出板60;支承板70;销80;以及轴承91~93。如图1所示,外壳10(相当于本发明的“内齿齿轮部件”)是将输入轴部件21和输出轴部件22支承为能够以共同的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旋转,并收纳由各个部件构成的用于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的壳体。并且,外壳10在内周面形成有沿输入输出轴线Lo的方向延伸的内齿齿轮11。
输入轴部件21与未图示的电动机的转子连结,是由电动机驱动着旋转的输入轴。该输入轴部件21经由后述的支承板7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外壳10。由此,输入轴部件21能够绕输入输出轴线Lo旋转。并且,输入轴部件21配置在减速装置1的一方侧(图1、2的左侧),且另一方侧的端部与后述的曲轴30连结。
输出轴部件22是用于将由收纳在外壳10中的变速机构减速后的旋转输出的输出轴。该输出轴部件22配置在减速装置1的另一方侧(图1、2的右侧),且一方侧的端部与后述的输出板60连结。进而,输出轴部件22经由该输出板6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外壳10。由此,输出轴部件22能够绕输入输出轴线Lo旋转。
曲轴30具有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该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相当于本发明的“偏心部件”。第一偏心部31形成为相对于曲轴30的轴心(输入输出轴线Lo)偏心的偏心形状。该第一偏心部31配置在曲轴30的输入侧(图1的左侧),且与曲轴30形成为一体。并且,第一偏心部3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以在曲轴30的径向相对于输入输出轴线Lo偏心的第一偏心轴线La为中心的正圆状。进而,第一偏心部31伴随着曲轴30的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的旋转而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旋转。
与第一偏心部31同样,第二偏心部32形成为相对于曲轴30的轴心(输入输出轴线Lo)偏心的偏心形状。该第二偏心部32相对于第一偏心部31配置在输出侧(图1的右侧)。进而,第二偏心部32与第一偏心部31连结,并与曲轴30形成为一体。并且,第二偏心部3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以在曲轴30的径向相对于输入输出轴线Lo偏心的第二偏心轴线Lb为中心的正圆状。进而,第二偏心部32伴随着曲轴30的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的旋转而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旋转。
这样,曲轴30具有在输入输出轴线Lo的方向连续设置的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并且,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以相对于输入输出轴线Lo的偏心方向相互为相反方向的方式连结。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偏心部件即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以在输出板60的周方向形成为相等间隔的方式隔开180(deg)间隔连结。
并且,曲轴30的一方侧(图1的左侧)的端部与输入轴部件21连结。由此,曲轴30伴随着输入轴部件21的旋转而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旋转。并且,根据这种结构,曲轴30的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经由曲轴30与输入轴部件21连结。
第一摇动部件40形成为环状,如图1、2所示,第一摇动部件40具有外齿齿轮41和贯通孔42,是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第一偏心部31的外周侧的行星齿轮。外齿齿轮41形成于第一摇动部件40的外周面,是能够与外壳10的内齿齿轮11啮合的齿轮。贯通孔42是以在曲轴30的径向从输入输出轴Lo离开的位置为中心的圆筒内部的孔。该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的内径与贯通该贯通孔42的销80的直径和第一摇动部件40的偏心量(输入输出轴线Lo与第一偏心轴线La之间的离开距离)之和大致相等。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的销80外嵌有轴承93,因此,上述的所谓的“销80的直径”实质上相当于轴承93的直径。
更详细地说,在减速装置1的驱动状态中,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的内周面与外嵌于销80的轴承93的外周面抵接而传递驱动力。根据这种结构,伴随着第一偏心部31的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的旋转,第一摇动部件40以一边绕第一偏心轴线La自转一边绕输入输出轴线Lo公转的方式摇动旋转。进而,摇动旋转的第一摇动部件40的自转成分传递至销80,从而输出板60以第一摇动部件40的自转的转速旋转。
第二摇动部件50与第一摇动部件40同样形成为环状,如图1、2所示,第二摇动部件50具有外齿齿轮51和贯通孔52,是能够旋转地支承于第二偏心部32的外周侧的行星齿轮。外齿齿轮51形成于第二摆动部件50的外周面,是能够与外壳10的内齿齿轮11啮合的齿轮。贯通孔52是以在曲轴30的径向从输入输出轴线Lo离开的位置为中心的圆筒内部的孔。该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的内径与插入于该贯通孔52的销80的直径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偏心量(输入输出轴线Lo与第二偏心轴线Lb之间的离开距离)之和大致相等。
更详细地说,在减速装置1的驱动状态中,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的内周面与外嵌于销80的轴承93的外周面抵接而传递驱动力。根据这种结构,伴随着第二偏心部32的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的旋转,第二摇动部件50以一边绕第二偏心轴线Lb自转一边绕输入输出轴线Lo公转的方式摇动旋转。进而,摇动旋转的第二摇动部件50的自转成分传递至销80,从而输出板60以第二摇动部件50的自转的转速旋转。
并且,曲轴30的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以在输出板60的周方向隔开相等间隔的方式连结。因此,分别被支承在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的外周侧的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形成为在输出板60的周方向位于隔开相等间隔的位置的关系。此处,在减速装置1的驱动状态中,通过曲轴30的旋转,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旋转,伴随着该旋转,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摇动旋转。在该情况下,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各个自转轴(第一偏心轴线La和第二偏心轴线Lb)根据上述的位置关系在维持相对于输入输出轴线Lo对称的位置的同时绕输入输出轴线Lo旋转。
如图1所示,输出板6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旋转部件”)是经由轴承91由外壳10支承为能够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旋转的圆盘状的部件。该输出板60形成有直径比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的直径小的圆筒内部的插入孔61。对于输出板60,销80的一侧端部81被压入于插入孔61,以便销80从减速装置1中的一方侧的盘面在输入输出轴线Lo的方向突出。
因此,输出板60的插入孔61的内径D1设定成比销80的一侧端部81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081
小过盈量的量。并且,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6根销80以在输出板60的周方向隔开相等间隔的方式固定于上述盘面。并且,另一方侧的盘面与输出轴部件22连结。
支承板7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旋转部件”)是经由轴承92由外壳10支承为能够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旋转的圆板状的部件。该支承板70形成有直径比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的直径小的圆筒内部的插入孔71。对于输出板70,贯通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后的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插入于插入孔71,从而该输出板70对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进行支承。由此,支承板70对固定于输出板60的6根销80进行支承,并且,该支承板70伴随着输出板60的旋转而以与输出板60相同的转速旋转。
并且,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的内径D2设定成销80的另一侧端部81能够以具有间隙的方式插入该插入孔71。即,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的内径D2设定成比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082
大。进一步,插入孔71的内径D2设定成与输出板60的插入孔61的内径D1为相同直径。上述结构的输出板60和支承板70是以夹着第一摇动部件40、第二摇动部件50的方式在输入输出轴线Lo方向对置配置的一对旋转部件。
如图1所示,销80由一侧端部81、中间部82、另一侧端部83、以及阶梯部84构成,是一体的带阶梯的柱状部件。销80的一侧端部81插入于输出板60的插入孔61,另一侧端部83插入于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从而其两端被支承。并且,一侧端部81和另一侧端部83之间的中间部82贯通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
此处,销80的一侧端部81所插入的输出板60的插入孔61的内径D1和另一侧端部83所插入的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的内径D2形成为相同的直径。进一步,一侧端部81以相对于输出板60的插入孔61带有预定的过盈量的方式被压入于插入孔61。与此相对,另一侧端部83与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间隙配合。因此,如图4所示,销80形成为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比一侧端部81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084
小。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部82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091
形成为与一侧端部81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092
相等。由此,在中间部82与另一侧端部83连结的部位形成有阶梯部84。
根据上述的尺寸关系,在另一侧端部83的外周面与插入孔71的内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能够从减速装置1的组装状态将支承板70卸下。并且,该间隙设定成在减速装置1的驱动状态下实质上不会成为接触状态的程度的量,并且,插入孔71对传递驱动力的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进行支承。这样,销80通过输出板60和支承板70被两端支承。
并且,对于中间部82,作为滚动轴承的轴承93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外嵌于中间部82的外周侧。由此,对于销80,轴承93的一部分与上述各个贯通孔42、52的内周面抵接,从而一边使抵接位置变化一边经由轴承93在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之间传递驱动力。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减速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当使未图示的电动机动作时,与电动机的转子连结的输入轴部件21旋转。当输入轴部件21旋转时,与输入轴部件21连结的曲轴30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旋转。由此,构成曲轴30的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旋转。
这样,被支承在第一偏心部31的外周侧的第一摇动部件40伴随着第一偏心部31的旋转而摇动旋转。同样,被支承在第二偏心部32的外侧的第二摇动部件50伴随着第二偏心部32的旋转而摇动旋转。此时,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仅各自的外齿齿轮41、51的圆周上的一部分与外壳10的内齿齿轮11啮合,从而以基于与内齿齿轮11之间的齿数差的转速朝与输入轴部件2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如果输入轴部件21为顺时针方向的话则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处,销80插入于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进而,外嵌于中间部82的轴承93的外周面仅圆周上的一部分与各个贯通孔42、52的内周面抵接而传递驱动力。由此,当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摇动旋转时,自转成分被传递至销80。这样,输出板60以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自转的转速旋转。
这样,对于减速装置1,输出板60经由销80从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摇动旋转取出自转成分,对输入曲轴30的旋转进行减速而从输出板60输出。进而,与输出板60连结的输出轴部件22绕输出轴线Lo旋转。由此,减速装置1对输入轴部件21的旋转进行转速而从输出轴部件22输出。
并且,在基于减速装置1的变速中,当输出板60绕输入输出轴线Lo旋转时,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的外周面与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的内周面接触。支承板70经由轴承92由外壳10支承为能够以输入输出轴线Lo为中心旋转。即,在减速装置1的驱动状态中,支承板70与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接触,与输出板60从动旋转。由此,支承板70例如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在对减速装置1传递强驱动力而施加使销80挠曲的外力的情况下,该支承板70对与插入孔71接触的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进行支承。
其次,对减速装置1的组装进行说明。首先,将输出轴部件22嵌合固定于输出板60。将多个销80的一侧端部81分别压入并固定于形成于该输出板60的多个插入孔61中。接着,预先在外壳10的内部的预定位置配置轴承91,该轴承91用于将输出板60支承为能够旋转。进而,将压入有多个销80的状态的输出板60插入于外壳10的内部,并以利用轴承91对输出板60进行支承的方式进行组装。
其次,经由轴承将第一摇动部件40、第二摇动部件50嵌合在一体地形成有输入轴部件21的曲轴30的第一偏心部31、第二偏心部32的外周面。进而,将轴承93插入于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接着,将组装有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曲轴30组装在外壳10的内部。此时,多个销80分别插入于插入在贯通孔42、52中的轴承93的内周面。由此,轴承93外嵌于销80的中间部82。进一步,以使第一摇动部件40的外齿齿轮41、第二摇动部件50的外齿齿轮51与外壳10的内齿齿轮11啮合的方式适当调整。
将轴承92配置在该外壳10的内部的预定位置,该轴承92将支承板70支承为能够旋转。最后,将支承板70插入于外壳10的内部,以利用轴承92对支承板70进行支承的方式进行组装。此时,使输入轴部件21贯通于支承板70的内周部,以便经由轴承利用支承板70的圆筒内表面将输入轴部件21支承为能够旋转。
进一步,将贯通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之后的多个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插入于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在插入孔71与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之间设置有预定的间隙,以便形成间隙配合。
如上所述,在减速装置1的组装的最终阶段,支承板70被配置在外壳10的内部。此时,对于支承板70,为了与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间隙配合,插入孔71的内径D2设定成比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11
大。此处,为了在减速装置1的驱动状态下对销80进行支承,优选插入孔71的内径D2尽可能小,以便能够减轻晃动。这是因为,如果间隙配合的间隙小的话,则相应地容易对销80进行支承。同样,如果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12
尽可能大的话,间隙配合的间隙也变小。但是,如果插入孔71的内径D2过于接近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则空隙减小,因此,当插入孔71包含加工误差等时,存在组装变得困难的可能性。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如下的制造方法:利用同一工具同时形成输出板60的压入孔61和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销80被压入于插入孔61,插入孔71与销80间隙配合。如图5所示,由于能够使输出板60的插入孔61的圆筒内部的中心与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的圆筒内部的中心一致,因此能够大幅降低上述的加工误差。由此,能够使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的内径D2比以往更接近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能够缩小空隙)。由此,不会有损于组装性,且能够减轻插入孔71与另一侧端部83的晃动。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变速齿轮装置的减速装置1,一对旋转部件即输出板60和支承板70的各自的插入孔61、71形成为相同的直径。进而,各个端部81、83插入于各个插入孔61、71的销80形成为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14
比一侧端部81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15
小的结构。由此,销80的一侧端部81带有过盈量地被压入于插入孔61,并且,另一侧端部83以无压力状态与插入孔71接触或者以具有间隙的方式插入于插入孔71。
对于减速装置1,将销80压入于输出板60的插入孔61而对该销80进行支承,并且,销80被支承为以无压力状态与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接触或者以具有间隙的方式插入于该插入孔71的状态。尽管以这种方式对销80进行支承,但是,根据上述的销80的结构,各个插入孔61、71能够设定成相同直径。对于以往的销,其在延伸方向形成为相同直径,则该销的被两端支承的两端部也形成为相同直径。因此,在像上述方式那样通过将一侧端部81压入、并将另一侧端部83形成为间隙配合而对销进行两端支承的情况下,形成于两端支承的支承部件的插入孔无法设定成相同直径。这样,孔径大的支承部件的插入孔需要设定成考虑了孔径小的支承部件的插入孔的加工误差的公差、且是确保预定的组装性的公差。因此,存在孔径大的支承部件的插入孔作为对销进行支承的销孔而晃动变大的情况。
对此,减速装置1的各个插入孔61、71能够设定成相同直径。因此,对销80进行支承的插入孔71的内径D2和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21
成为接近的值,能够缩小空隙,能够减小晃动。由此,在减速装置1的驱动状态中,能够可靠地对销80进行两端支承、能够提高减速装置1的动作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高精度。
并且,构成曲轴30的第一偏心部31和第二偏心部32与输入轴部件21连结。进一步,输出板60构成为:销80的一侧端部81被压入于该输出板60的插入孔61,并且,该输出板60与输出轴部件22连结。进而,在形成为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输出轴部件22与具有供销80的一侧端部81压入的插入孔61的输出板60连结。由此,能够从第一摇动部件40和第二摇动部件50的摇动旋转仅将自转成分取出,将该销80压入而对该销80进行支承的输出板60输出驱动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传递驱动力。
进一步,将销80的中间部82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22
形成为与一侧端部81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23
相等。进而,形成为在中间部82与另一侧端部83连结的部位形成有阶梯部84的结构。销80的中间部82经由轴承93与第一摇动部件40的贯通孔42的圆筒内表面、第二摇动部件50的贯通孔52的圆筒内表面间接接触,是用于传递驱动力的部位。进而,对于形成有阶梯部84的销80,中间部82与贯通孔42、52可靠地接触,并且,利用形成为相同直径的各个插入孔61、71对两端部81、83进行两端支承。由此,能够提高减速装置1的动作的稳定性,能够使装置整体高精度。
并且,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形成为与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间隙配合的结构。一般情况下,在销80等轴部件与孔之间处于间隙配合的关系的情况下,根据尺寸关系的不同,公知存在如下的三种配合:在轴部件与孔之间形成有过盈量的过盈配合;在轴部件与孔之间形成有间隙的间隙配合;以及处于过盈配合与间隙配合之间的过渡配合。过盈配合是在本发明中销80的一侧端部81被压入于插入孔61的状态。进而,销80的另一侧端部83形成为以与插入孔71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插入于插入孔71而与插入孔71嵌合的关系间隙配合的结构。因此,在减速装置1的组装的最终阶段,当将支承板70组装在外壳10的内部时,能够容易地将突出的销80插入于插入孔71。这样,不会有损于减速装置1的组装性,能够可靠地对销80进行两端支承。
进一步,形成为利用同一工具同时形成输出板60的插入孔61和支承板70的插入孔71的结构。由此,能够使供同一个销80插入的各个插入孔61、71的中心一致。因此,在间隙配合的插入孔71中,不需要形成用于吸收供销80压入的插入孔61的加工误差的公差。因此,能够将插入孔71的内径D2和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31
设定成接近的值。因此,能够减轻减速装置1的驱动状态中的晃动,能够更可靠地对销80进行两端支承,并且,能够提高装置整体的精度。
其次,参照图6对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减速装置101的结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装置1的销80形成为中间部82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32
与一侧端部81的外径相等的结构。与此相对,如图6所示,对于变形方式的减速装置101的销180,中间部182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34
形成为与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35
相等。伴随与此,在销180的中间部182与一侧端部81连结的部位形成有阶梯部184。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起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能够提高减速装置101的动作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高精度。并且,对于使中间部182的外径与一侧端部81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36
和另一侧端部83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37
中的哪一个相等,能够根据与其他的部件之间的结构上的关系等适当设定。中间部82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38
例如考虑夹装在中间部82与贯通孔42、52之间的轴承93所要求的尺寸、与被压入的一侧端部81之间的过盈量等设定。例如,外嵌于中间部82、182的轴承93对中间部82、182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41
存在制约。在该情况下,为了将一侧端部81带有足够的过盈量地压入,使一侧端部81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42
比中间部82、182的外径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43
Figure BSA00000462919300144
大。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变速齿轮装置,作为减速装置1、101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壳10形成为内齿齿轮部件,形成减速装置1中的固定不见。此处,减速装置1、101是通过使作为内齿齿轮部件的外壳10、第一偏心部31、第二偏心部32、输出板60、以及支承板70绕输入输出轴线Lo相对旋转对输入轴部件21的旋转进行变速而将驱动力传递至输出轴部件22的装置。因此,也可以形成为输入轴部件21和输出轴部件22与上述的任一个部件(外壳10、偏心部件31、32、旋转部件60、70)适当连结的结构。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偏心部件31、32构成的曲轴30连接于输入轴部件21,并将作为旋转部件的输出板60连结于输出轴部件22。进而,举例示出了将内齿齿轮部件形成为作为固定部件的外壳10的减速装置1、101。此外,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将旋转部件60、70固定于外壳,将由偏心部件31、32构成的曲轴30连结于输入轴部件21、并将驱动力传递至与输出轴部件22连结的内齿齿轮部件的结构。此外,可以通过使输入轴部件21和输出轴部件22的输入输出的关系为相反方向而形成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变速齿轮装置的增速装置。在这种结构中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变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齿轮装置具备:
内齿齿轮部件,该内齿齿轮部件将输入轴和输出轴支承为能够以共同的输入输出轴线为中心旋转,且在内周面形成有内齿齿轮;
偏心部件,所述偏心部件以相对于所述输入输出轴线呈偏心的偏心轴线为中心;
摇动部件,所述摇动部件绕所述输入输出轴线摇动旋转,所述摇动部件形成为环状,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偏心部件的外周侧,且具有外齿齿轮和圆筒内部的贯通孔,所述外齿齿轮形成于所述摇动部件的外周面,且能够与所述内齿齿轮啮合,所述贯通孔以在径向从所述输入输出轴线离开的位置为中心;
一对第一、第二旋转部件,这一对第一、第二旋转部件以夹着所述摇动部件的方式在所述输入输出轴线方向呈对置配置,所述一对第一、第二旋转部件分别由所述内齿齿轮部件支承为能够以所述输入输出轴线为中心旋转,并且,所述第一、第二旋转部件分别形成有直径比所述贯通孔小的圆筒内部的插入孔;以及
销,所述销形成为圆柱状,所述销贯通所述贯通孔,并且,所述销的各个端部插入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所述插入孔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所述插入孔且其两端被支承,
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所述插入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所述插入孔的直径相同,
所述销形成为,各个所述端部中的一侧端部的外径比另一侧端部的外径大,以便各个所述端部中的一侧端部以带有过盈量的方式被压入所述插入孔,且另一侧端部以无压力状态与所述插入孔接触或者以具有间隙的方式插入该插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齿齿轮部件或者所述偏心部件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中的一方连结,
对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中的一方的部件,所述销的所述一侧端部被压入所述一方的部件的所述插入孔,并且,所述一方的部件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中的另一方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的所述一侧端部和所述另一侧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形成为,该中间部的外径与所述一侧端部和所述另一侧端部中的一方的外径相等,并且,在该中间部与所述一侧端部和所述另一侧端部中的另一方连结的部位形成有阶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的所述另一侧端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所述插入孔或者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所述插入孔间隙配合。
5.一种变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变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所述插入孔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所述插入孔利用同一工具同时形成。
CN201110078558.8A 2010-03-30 2011-03-28 变速齿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71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8671 2010-03-30
JP2010078671A JP5440326B2 (ja) 2010-03-30 2010-03-30 変速歯車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7169A true CN102207169A (zh) 2011-10-05
CN102207169B CN102207169B (zh) 2015-04-22

Family

ID=43902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855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7169B (zh) 2010-03-30 2011-03-28 变速齿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40598B2 (zh)
EP (1) EP2372188B1 (zh)
JP (1) JP5440326B2 (zh)
CN (1) CN10220716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4695A (zh) * 2011-11-11 2014-09-03 Ntn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致动器
CN105317940A (zh) * 2014-07-18 2016-02-10 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减速机
CN105459755A (zh) * 2014-09-25 2016-04-06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的能动旋转型稳定器及稳定杆连接组件
CN114270074A (zh) * 2019-09-05 2022-04-01 池田昌幸 齿轮变速装置
WO2022227558A1 (zh) * 2021-04-27 2022-11-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机器人用关节装置、维护方法及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22227560A1 (zh) * 2021-04-27 2022-11-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及机器人用关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3859B (zh) * 2010-02-15 2015-03-1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摆动内接式行星齿轮装置以及旋转驱动装置
CN103201535B (zh) * 2010-11-10 2016-09-2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行星齿轮减速器
WO2012074096A1 (ja) * 2010-12-02 2012-06-0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偏心揺動型減速機
CN103206494B (zh) * 2012-01-11 2016-12-2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减速机构以及具备该减速机构的马达旋转力传递装置
TWI452218B (zh) * 2012-02-07 2014-09-11 Nat Univ Chung Cheng No backlash gear structure
TWI454626B (zh) * 2012-02-07 2014-10-01 Nat Univ Chung Cheng Zero backlash planetary deceleration mechanism
EP2644425B1 (en) * 2012-03-28 2014-12-03 Jtekt Corporation Speed reduction mechanism and motor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peed reduction mechanism
CN103016632B (zh) * 2012-12-04 2016-04-27 陕西渭河工模具总厂 正交式行星减速器
US9217492B2 (en) * 2013-11-22 2015-12-22 Techtronic Power Tools Technology Limited Multi-speed cycloidal transmission
DE102014222253A1 (de) * 2014-10-31 2016-05-04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nvorrichtung
JP2019056442A (ja) * 2017-09-22 2019-04-1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変速機
JP7035406B2 (ja) * 2017-09-22 2022-03-1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変速機
JP6932068B2 (ja) * 2017-11-15 2021-09-08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偏心揺動型歯車装置
JP7344674B2 (ja) * 2019-05-24 2023-09-14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減速機
US11428310B2 (en) 2019-06-03 2022-08-30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Stepped spindle
JP2023526882A (ja) * 2020-03-31 2023-06-26 サーキュラー ウェーブ ドライブ パートナ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円形波動ドライブ
CN113108045A (zh) * 2021-04-15 2021-07-13 安徽理工大学 三环六板齿轮减速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8065A (en) * 1987-02-27 1990-02-06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lanetary reduction gear
JPH0544791A (ja) * 1991-08-13 1993-02-23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
JPH07248046A (ja) * 1994-03-10 1995-09-26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
DE69209469T2 (de) * 1991-12-24 1996-08-14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Zykloidengetriebe
JP2002266955A (ja) * 2001-03-08 2002-09-18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揺動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機構、及び角度伝達誤差低減方法
WO2006075752A1 (ja) * 2005-01-17 2006-07-20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動力伝達装置
JP2006292075A (ja) * 2005-04-11 2006-10-26 Sumitomo Heavy Ind Ltd 遊星歯車装置のフランジの位置決め構造
DE102007017757A1 (de) * 2006-04-17 2008-01-24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szillierendes innen eingreifendes Planetengetriebesystem
CN101251166A (zh) * 2007-02-22 2008-08-27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摆动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及其偏心体轴的制造方法
CN101517264A (zh) * 2006-09-25 2009-08-26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偏心摆动型减速器和使用偏心摆动型减速器的稳定器轴旋转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302700T2 (de) * 1992-01-17 1996-09-26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Zykloiden-Getriebevorrichtung, Unter- oder Übersetzungsgetriebe mit dieser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arbeitung dieses Unter- oder Übersetzungsgetriebes
JPH0724046A (ja) 1993-07-14 1995-01-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消臭剤の担持体
US7351177B2 (en) 2001-08-23 2008-04-01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Series of gearboxes
JP2010155541A (ja) * 2008-12-26 2010-07-15 Ntn Corp 鉄道車両駆動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8065A (en) * 1987-02-27 1990-02-06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lanetary reduction gear
JPH0544791A (ja) * 1991-08-13 1993-02-23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
DE69209469T2 (de) * 1991-12-24 1996-08-14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Zykloidengetriebe
JPH07248046A (ja) * 1994-03-10 1995-09-26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
JP2002266955A (ja) * 2001-03-08 2002-09-18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揺動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機構、及び角度伝達誤差低減方法
WO2006075752A1 (ja) * 2005-01-17 2006-07-20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動力伝達装置
JP2006292075A (ja) * 2005-04-11 2006-10-26 Sumitomo Heavy Ind Ltd 遊星歯車装置のフランジの位置決め構造
DE102007017757A1 (de) * 2006-04-17 2008-01-24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szillierendes innen eingreifendes Planetengetriebesystem
CN101517264A (zh) * 2006-09-25 2009-08-26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偏心摆动型减速器和使用偏心摆动型减速器的稳定器轴旋转装置
CN101251166A (zh) * 2007-02-22 2008-08-27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摆动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及其偏心体轴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4695A (zh) * 2011-11-11 2014-09-03 Ntn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致动器
CN104024695B (zh) * 2011-11-11 2017-04-12 Ntn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致动器
CN105317940A (zh) * 2014-07-18 2016-02-10 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减速机
CN105459755A (zh) * 2014-09-25 2016-04-06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的能动旋转型稳定器及稳定杆连接组件
CN105459755B (zh) * 2014-09-25 2017-10-20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的能动旋转型稳定器及稳定杆连接组件
CN114270074A (zh) * 2019-09-05 2022-04-01 池田昌幸 齿轮变速装置
CN114270074B (zh) * 2019-09-05 2024-02-20 池田昌幸 齿轮变速装置
WO2022227558A1 (zh) * 2021-04-27 2022-11-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机器人用关节装置、维护方法及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22227560A1 (zh) * 2021-04-27 2022-11-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及机器人用关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08767A (ja) 2011-10-20
EP2372188A3 (en) 2012-04-11
US20110245030A1 (en) 2011-10-06
EP2372188A2 (en) 2011-10-05
EP2372188B1 (en) 2013-05-22
CN102207169B (zh) 2015-04-22
JP5440326B2 (ja) 2014-03-12
US8540598B2 (en) 2013-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7169A (zh) 变速齿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35468B (zh) 变速齿轮装置
US7988581B2 (en) Rotation output device
CN101432547B (zh) 减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11414B (zh) 扭矩传递用接头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JP4818787B2 (ja) 揺動内接噛合遊星歯車装置
CN101517265B (zh) 减速装置
EP2077404A1 (en) Reduction gear
CN102971554A (zh) 变速齿轮装置
CN102840279B (zh) 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
CN102187121A (zh) 齿轮传动装置
US10190666B2 (en) Differential device
CN102472367A (zh) 行星齿轮机构
CN101375083A (zh) 减速装置
JP2018059556A (ja) バックラッシュを低減したサイクロイド減速装置
CN102287484A (zh) 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CN106321741A (zh) 用于电机的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系
CN103148167B (zh) 行星齿轮装置及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4828504U (zh) 两种输出形式的机器人用rv减速器
WO2006077825A1 (ja) 揺動内接噛合式の遊星歯車装置
CN107850188A (zh) 行星辊驱动型内接式行星齿轮减速装置
JP2015075139A (ja) 歯車機構
CN102691753A (zh) 减速器、机器人手以及机器人
JP5908610B2 (ja) 無段変速機
CN212928677U (zh) 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