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6943A - 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6943A
CN102206943A CN2011100898923A CN201110089892A CN102206943A CN 102206943 A CN102206943 A CN 102206943A CN 2011100898923 A CN2011100898923 A CN 2011100898923A CN 201110089892 A CN201110089892 A CN 201110089892A CN 102206943 A CN102206943 A CN 102206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valve
peristome
lock buckling
support
buckl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98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6943B (zh
Inventor
渕边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6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6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6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69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6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ments for hydraulic drives
    • E02F9/2267Valves or distribu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框架、以能起伏的方式支撑于框架前端部的工程装置、护罩部件、锁扣部件、切换阀及支撑架。护罩部件具有:护罩部件主体,具备开口部,至少从前方和侧方覆盖侧部机械室;盖部件,开闭开口部;锁钩部件,在开口部的附近安装于内侧;及铰链部,将护罩部件主体支撑成能够开闭。锁扣部件在侧部机械室的内部设置于开口部的附近,与锁钩部件配合将护罩部件保持于关闭状态。支撑架用于将锁扣部件和切换阀支撑在框架上,具有:切换阀保持部,支撑切换阀;及锁扣部件保持部,将锁扣部件保持在比切换阀更靠近开口部且该切换阀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有效地保护切换阀,并且能够容易地从护罩部件的外部操作切换阀。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尤其涉及具备机械室及覆盖该机械室的护罩部件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具备机械室的工程机械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3727号中所记载的工程机械。这种工程机械具备覆盖各种设备的较大的防护罩。这种防护罩具有小窗,并进一步设置有开闭该小窗的小窗罩。该小窗罩可被严密地上锁。
所述工程机械具备将所述防护罩锁定于关闭状态的闭锁机构。该闭锁机构设置于所述小窗的内侧。因此,为了打开防护罩,需要打开小窗并解除所述闭锁机构的锁定。这样就无需让所述闭锁机构具有复杂的上锁结构等,进而有利于工程机械的美观和安全性能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
另外,作为工程机械的机型之一,有回转半径较小的灵活的机型(小回转型)。小回转型由于其回转半径小,而导致其中各种设备的设置空间相应地受限。因此,这种机型的控制阀等设备以及连接在这些设备上的各种阀、配管、软管等,以密集于狭窄空间的状态设置在机械室内。
其中,需要保护特定的切换阀以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等。为了实现该保护,较为理想的是该切换阀与所述防护罩之间确保较大距离。由此,在岩石等撞到所述防护罩上而导致该防护罩变形时,可以降低所述切换阀受到冲击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在增大所述距离的情况下,难以从防护罩的外部操作所述切换阀。
为了更加具体地说明所述问题,参照如图9所示的小回转型液压挖掘机100作为参考例。
该液压挖掘机100具备:下部行走体101(图中为履带式)、以及搭载于该下部行走体101上的上部回转体102。在上部回转体102上搭载有框架103(基部)、附属装置104、驾驶室105以及覆盖侧部机械室106的侧护罩(防护罩)107等,在所述侧部机械室106内收容有工作油箱110和控制阀111等。
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侧护罩107具有护罩主体108和小窗罩112。所述护罩主体108具有支撑于所述框架103上且围绕纵轴自由摆动的后端部,所述护罩主体108通过该摆动能够向侧方大幅地开闭。护罩主体108在其前端部具有开口部107a,所述小窗罩112安装在所述护罩主体108上,用于开闭该开口部107a。在小窗罩112上设置有只能用特定的钥匙开闭的上锁部113。在侧部机械室106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将侧护罩107保持于闭锁状态的锁扣部件(latch member)114,由该锁扣部件(latch member)114实现的侧护罩107的闭锁状态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解开。因此,为了打开侧护罩107,需要先打开小窗罩112,然后操作锁扣部件114来解除所述侧护罩107的闭锁状态。
如图11所示,控制阀111配置在靠近工作油箱110的右侧的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在控制阀111上连接有多个配管(软管)等,并且该多个配管等聚集在控制阀111的周围,但图11中仅示出其中一部分配管111a。
在工作油箱110的前表面安装有切换阀支架115。在该切换阀支架115上安装有通过手动操作切换工作油的流动的切换阀116。
在工作油箱110的侧面安装有锁扣部件支架117。锁扣部件支架117大致呈L字形,具有:较长的臂部117a,呈带板状,该臂部117a的一端安装于工作油箱110上;以及较短的锁扣部件支撑部117b,从所述臂部117a的另一端延伸并弯曲。所述锁扣部件114设置在锁扣部件支撑部117b上。
如图12所示,从正面观察开口部107a的情况下,为了易于操作,所述锁扣部件114设置在开口部107a的上部中央。在侧护罩107的内侧安装有锁钩部件(lockable member)118,该锁钩部件118挂在锁扣部件114上,从而将侧护罩107保持于闭锁状态。所述开口部107a不仅用于对锁扣部件114的操作,另外也被用于对切换阀116的操作等较频繁进行的维护工作。
所述液压挖掘机100,在作业中挖出的岩石等有可能滚落并碰撞侧护罩107上。尤其,侧护罩107的前端部因面对作业区域,故被岩石等碰撞的可能性高。如果侧护罩107因被岩石等碰撞而大幅变形,则其冲击也可能经由侧护罩107作用于切换阀116上。因此,切换阀116需要设置在距离侧护罩107较远的里侧部位,以便即使发生所述异常情况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是,设置在这种部位的切换阀116难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具备覆盖机械室的护罩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械室内的切换阀,即使岩石等碰撞所述护罩部件的情况发生,也能够有效地保护切换阀,并且能够容易地从所述护罩部件的外部操作所述切换阀。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涉及的工程机械包括:框架;工程装置,以能够起伏的方式支撑于所述框架的前端部;护罩部件,具有护罩部件主体、盖部件、锁钩部件及铰链部,所述护罩部件主体与所述工程装置的侧方邻接,至少从前方和侧方覆盖位于所述框架上的侧部机械室,该护罩部件主体具备开口部,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护罩部件主体上,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所述锁钩部件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安装于所述护罩部件主体的内侧,所述铰链部连结所述护罩部件主体的后部与所述框架,将该护罩部件主体支撑成能够开闭;锁扣部件,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设置于所述开口部的附近,与所述锁钩部件相配合来将所述护罩部件保持于关闭状态;切换阀,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该切换阀能由手动操作;以及支撑架,从所述侧部机械室的里侧向所述开口部侧延伸,用于将所述锁扣部件和所述切换阀支撑在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支撑架具有:切换阀保持部,支撑所述切换阀;以及锁扣部件保持部,将所述锁扣部件保持在比所述切换阀更靠近所述开口部且该切换阀上方的位置。
由此,即使岩石等碰撞所述护罩部件的情况发生,也能够有效地保护切换阀,并且能够容易地从所述护罩部件的外部操作所述切换阀。
此外,所述支撑架用于将所述锁扣部件和所述切换阀“支撑在所述框架上”的意思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即: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框架直接连结的方式;以及该支撑架与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部件相连结,所述支撑架通过该部件间接地与所述框架连结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压挖掘机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所述液压挖掘机的侧部机械室的前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前部的开口部打开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图4是从正面观察所述开口部的打开状态的图。
图5是从前方观察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的图。
图6是从图5的箭头VI方向观察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的图。
图7是从图5的箭头VII方向观察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的图。
图8是设置于所述侧部机械室内的支撑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小回转型液压挖掘机的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9中的液压挖掘机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9中的液压挖掘机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9中的液压挖掘机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下面的说明实际上仅为示例,并不限制本发明及其应用对象或用途。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程机械即小回转型液压挖掘机1。该液压挖掘机1的基本结构与作为参考例的所述液压挖掘机100相同。即,该液压挖掘机1具备履带式下部行走体2、以及搭载于该下部行走体2上的上部回转体3,在上部回转体3上搭载有框架4、附属装置(工程装置)5、驾驶室6、覆盖机械室7的侧护罩15、以及配重8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4俯视大致呈圆板状的外观,下部行走体2将所述框架4的大致中心部支撑为能够回转。框架4在水平方向上展开,并在该框架4上设置所述驾驶室6和所述机械室7。
附属装置5由动臂(boom)、斗杆(arm)、铲斗(bucket)等构成,图中表示的机型中,所述附属装置5以能够起伏且左右摆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框架4的前端部的大致中央。所述配重8设置在上部回转体3的后部,用于与附属装置5之间保持前后平衡。该机型由于设置空间有限,因此配重8还兼任覆盖机械室7下部的护罩。
所述驾驶室6由驾驶座、操作设备及顶盖等构成,设置在上部回转体3的前部偏左的位置。
所述机械室7主要设置在所述驾驶室6的周围之中从所述回转体3的后部到右侧部的部分,包括后部机械室7a和侧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部)机械室7b。后部机械室7a收容发动机9、液压泵10、散热器11和燃料箱12等,侧部机械室7b收容工作油箱13和控制阀14等。侧部机械室7b具有邻接于所述附属装置5的右方的前部。
后部机械室7a主要被后护罩从上方和侧方覆盖,侧部机械室7b主要被作为护罩部件的侧护罩15从上方和侧方覆盖。侧护罩15具有:护罩主体15b,相当于护罩部件主体;铰链部15a,将所述护罩主体15b支撑在框架4上,以便使该护罩主体15b围绕纵轴摆动;以及盖部件17。
所述护罩主体15b围绕所述纵轴摆动,从而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进行切换,该护罩主体15b具有在关闭位置从前方和侧方覆盖所述侧部机械室7的形状,并能够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以所述铰链部15a为支点从所述关闭位置向右方大幅地打开。该护罩主体15b在其前端部具有开口部16(参照图2),所述盖部件17安装于所述护罩主体15b上,可围绕纵轴转动从而开闭所述开口部16。
图2至图7表示所述侧部机械室7b特别是其前部的结构。图2和图3是从外侧观察侧部机械室7b的前部的概略立体图,图2中为了示出侧部机械室7b的内部而切去护罩的一部分。图4是从正面观察所述盖部件17的打开状态的图,图5是从前方观察侧部机械室7b的内部的图,图6是从图5的箭头VI方向观察侧部机械室7b的内部的图,图7是从图5的箭头VII方向观察侧部机械室7b的内部的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盖部件17具有支撑于所述护罩主体15b的基端部以及与基端部相反侧的自由端部,其中所述基端部围绕纵轴自由摆动,通过该摆动,切换所述盖部件17打开开口部16的位置与关闭开口部16的位置。在该盖部件17上设置有用于将该盖部件17锁定于关闭位置的上锁部18。在所述护罩主体15b的内侧表面中所述开口部16的上端附近的部位(图中开口部16的左侧部位)安装有锁钩部件(lockable member)20。该锁钩部件20与后述的锁扣部件(latch member)19相配合来将侧护罩15保持于关闭状态,在从正面观察开口部16的情况下,所述锁钩部件20超过所述开口部16的左缘部而突出于该开口部16内,在该突出于开口部16内的端部上形成有剖面J字形的钩20a(参照图7)。
所述工作油箱13和所述控制阀14设置在所述侧部机械室7b的前部。工作油箱13为储存工作油的压力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呈长方体状。控制阀14设置在所述工作油箱13的前方,用于控制所述工作油针对附属装置5等的液压。在图7等中也省略了配管的一部分图示。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14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纵置,并通过基座21支撑在框架4和工作油箱13上。所述基座21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具有上端和下端的平板状强度部件(structural member),沿着所述工作油箱13的侧面中朝所述开口部侧的面(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前表面)展开设置。所述基座21的上端位于所述开口部16的附近,下端通过梁部件22固定于所述框架4中竖立的纵板4a上。即,所述基座21竖立设置在所述框架4上。
所述基座21的上端和所述工作油箱13之间设置如图6和图7所示的缓冲部件25。详细而言,在所述基座21的上端形成有贯穿孔23,在工作油箱13的前表面设置有与该贯穿孔23对应的紧固用凸起24,并在该紧固用凸起24与基座21之间夹入所述缓冲部件25的状态下,将外径比贯穿孔23的内径小的螺栓B插入贯穿孔23中并与紧固用凸起24螺合。所述缓冲部件25在该安装状态下吸收施加于所述基座21的振动和冲击,据此,尽管基座21支撑于工作油箱13,也可抑制所述振动和冲击传递到工作油箱13。
该工程机械还具备如图8所示的支撑架30。该支撑架30用于将所述锁扣部件19和后述的切换阀36支撑在框架4上,该支撑架30安装在所述基座21的上端,并具有从该上端向盖部件17和开口部16延伸的形状。该支撑架30主要包括支架主体31、作为锁扣部件保持支架的第一支架32、以及作为切换阀保持支架的第二支架33。
所述支架主体31为弯曲成大致L字形的带板状金属配件,具有固定于基座21的基部31a、以及从基部31a向与基部31a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臂部31b。臂部31b具有朝所述开口部16侧的前端部,在该前端部上形成有倾斜部31c,该倾斜部31c中一个侧部(图中下侧部)比另一个侧部(图中上侧部)相对突出使得端缘倾斜。在所述下侧部的多处形成有相对于其他部分向下方突出的凸部34。另外,在支架主体31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该支架主体31的多个螺孔31d,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螺孔31d在基部31a上形成一个,在臂部31b的前端部形成两个,在各凸部34上分别形成一个。
所述第一支架32也为带板状金属配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呈L字形。即,该第一支架32具有与所述支架主体31的臂部31b连结的连结部32a、以及从该连结部32a向与连结部32a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锁扣部件支撑部32b,所述锁扣部件19固定于该锁扣部件支撑部32b上。连结部32a具有可与所述支架主体31的臂部31b的一个侧面相接合的形状,锁扣部件支撑部32b以按照所述臂部31b的倾斜部31c倾斜的状态与连结部32a相连。所述连结部32a在与形成于所述臂部31b的螺孔31d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螺栓插通孔32c,螺栓B分别插通这些螺栓插通孔32c并拧入所述各螺孔31d中,从而将第一支架32紧固于支架主体31上。
所述锁扣部件19用于与锁钩部件20配合来将侧护罩15保持于关闭位置,具体而言,在该侧护罩15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锁扣部件19卡止所述锁钩部件20。如图7等所示,该锁扣部件19具有用于进行摆动操作的把手19a、以及支撑于该把手19a上且自由转动的矩形环19b。该锁扣部件19与所述锁钩部件20的相对位置被设定为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所述侧护罩15关闭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锁钩部件20的钩20a挂在矩形环19b上来使所述把手19a摆动,从而将该侧护罩15保持于关闭状态。
所述第二支架33为大致呈T字形的平板状金属配件,具有矩形的安装部33a、以及从安装部33a的上端向两侧张开的一对张开部33b、33b,在各张开部33b上形成有分别与所述支架主体31的各凸部34上的螺孔31d相对应的螺栓插通孔33c。螺栓B分别插通这些螺栓插通孔33c并拧入所述各螺孔31d,从而将第二支架33紧固于支架主体31上。
在所述安装部33a的两侧面之中朝锁扣部件支撑部32b侧的侧面上安装所述切换阀36。该切换阀36是与控制阀14相配合来对工作油的流动进行切换控制的装置,能够以手动操作。
如图6和图7等所示,所述支撑架30在安装于所述基座21的状态下支撑所述锁扣部件19和所述切换阀36,从而使该锁扣部件19和切换阀36间接支撑在框架4上。所述支撑架30的形状被设定为:在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锁扣部件19和锁扣部件支撑部32b支撑在比切换阀36更靠近开口部16且该切换阀36上方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在切换阀36的前方且靠近该切换阀36的斜上方的位置),从而由所述锁扣部件19和锁扣部件支撑部32b保护切换阀36。
这种锁扣部件19和切换阀36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使锁扣部件19作为保护切换阀36的保护部件发挥功能,由此能够加强针对切换阀36的保护。例如,对于液压挖掘机1而言,在作业中挖出的岩石等偶尔会滚落,滚落的岩石等有可能从前斜上方碰撞侧护罩15的前端部,但本实施方式中,在被岩石等碰撞的可能性高的侧护罩15的前端部与切换阀36之间设置锁扣部件19,该锁扣部件19可以阻止侧护罩15大幅变形,能够抑制与岩石等相撞产生的力量作用于切换阀36上。而且,锁扣部件19和锁扣部件支撑部32b朝斜上方来与其靠近的侧护罩15相面对,因此即使侧护罩15变形也能够可靠地承受。
进而,施加于锁扣部件19的冲击虽然传递到支撑架30,但由于支撑架30安装在固定于框架4的基座21上,因此即使受到较大冲击也能够稳定承受。此外,支撑架30也通过所述基座21支撑在工作油箱13上,但设置于该工作油箱13与所述基座21之间的缓冲部件25抑制所述冲击的传递,从而能够防止因与锁扣部件19相接触等引起的工作油箱13的损伤。
例如,图10至图12中作为参考例示出的锁扣部件114和切换阀116分别通过支架115、117支撑在工作油箱110上,因此当外力作用于该锁扣部件114和切换阀116时,该外力有可能导致工作油箱10的损伤。进而,如果锁扣部件支架117变形,则锁扣部件114与锁钩部件118无法啮合,导致不能将侧护罩107保持于闭锁状态。此时,需要更换锁扣部件支架117,但由于锁扣部件支架117的臂部117a的安装部位处于较深的位置,因此不能容易更换。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锁扣部件19和保持锁扣部件19的第一支架32变形时,该锁扣部件19与锁钩部件20无法卡合而导致不能关闭侧护罩15,但由于所述第一支架32可以从所述支架主体31拆卸,因此可以仅更换该第一支架32而不需更换整个支撑架30,能够简单地修复。而且,由于支架主体31与第一支架32的紧固部位位于该支架主体31的臂部31b的前端部(即靠近开口部16的端部),因此解除这种紧固的作业也很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开口部16位于锁扣部件19和切换阀36的前方且靠近该锁扣部件19和切换阀36,而且从正面观察开口部16时,锁扣部件19和切换阀36位于开口部16的周缘的内侧,设置为互不重叠而上下错开。由此,通过所述开口部16能够容易地进行对把手19a的摆动操作以及对切换阀36的切换操作。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支撑控制阀14的基座21上安装支撑切换阀36的支撑架30,因此,当制造工程机械1时,可以在将基座21搭载于框架4上之前,预先在该基座21上组装支撑架30、控制阀14及其附属配管等。所以,无需进行在将工作油箱13和控制阀14组装于框架4上之后再组装切换阀36并连接配管等的作业,使得组装作业变得容易,生产率得到提高。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工程机械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例如还包含如下所示的方式。
固定支撑架30的部件并不限于所述基座21。例如,支撑架30也可以与框架4直接连结,支撑架30还可以通过除所述基座21以外的其他部件与框架4连结。支撑架30也可以由一个部件整体形成。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这两者以可装卸的方式连结于所述支撑架30的支架主体31上,但即使所述支架主体31与作为切换阀保持支架的所述第二支架33一体形成,只要作为锁扣部件保持支架的第一支架32以可装卸的方式连结于该支架主体31上,则在第一支架32变形或损伤时可使该支架主体31与该第一支架32分开,从而进行仅更换该第一支架32的处理。
所述锁扣部件19卡止所述锁钩部件20的具体结构也不限定于所述结构。已知的各种上锁机构都可以用作实现所述卡合的装置。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工程机械并不限定于如前所述的液压挖掘机1,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起重机等其他工程机械。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具备覆盖机械室的护罩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械室内的切换阀,即使岩石等碰撞所述护罩部件的情况发生,也能够有效地保护切换阀,并且该切换阀能够容易地从所述护罩部件的外侧进行操作。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涉及的工程机械包括:框架;工程装置,以能够起伏的方式支撑于所述框架的前端部;护罩部件,具有护罩部件主体、盖部件、锁钩部件及铰链部,所述护罩部件主体与所述工程装置的侧方邻接,至少从前方和侧方覆盖位于所述框架上的侧部机械室,该护罩部件主体具备开口部,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护罩部件主体上,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所述锁钩部件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安装于所述护罩部件主体的内侧,所述铰链部连结所述护罩部件主体的后部与所述框架,将该护罩部件主体支撑成能够开闭;锁扣部件,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设置于所述开口部的附近,与所述锁钩部件相配合来将所述护罩部件保持于关闭状态;切换阀,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该切换阀能由手动操作;以及支撑架,从所述侧部机械室的里侧向所述开口部侧延伸,用于将所述锁扣部件和所述切换阀支撑在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支撑架具有:切换阀保持部,支撑所述切换阀;以及锁扣部件保持部,将所述锁扣部件保持在比所述切换阀更靠近所述开口部且该切换阀上方的位置。
此外,所述支撑架用于将所述锁扣部件和所述切换阀“支撑在所述框架上”的意思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即: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框架直接连结的方式;以及该支撑架与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部件相连结,所述支撑架通过该部件间接地与所述框架连结的方式。
所述工程机械中,所述支撑架将所述锁扣部件保持在比所述切换阀更靠近开口部且所述切换阀上方的位置,利用该锁扣部件来保护切换阀。具体而言,护罩部件中比所述切换阀更靠近开口部且开口部上方的部分有可能因意外的外力变形,但所述支撑架能够使设置在护罩部件的该部分与所述切换阀之间的锁扣部件阻止对所述切换阀造成影响的护罩部件的大幅变形。
更为理想的是,在从正面观察所述开口部的情况下,所述锁扣部件和所述切换阀分别位于该开口部的周缘的内侧,并设置为互不重叠。这种设置能够使对锁扣部件和切换阀的操作变得容易,从而提高操作性能。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主体,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连结于所述框架侧的部件上;以及锁扣部件保持支架,具有所述锁扣部件保持部,该锁扣部件保持支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所述支架主体上。采用该支撑架,当护罩部件受到外力等而导致所述锁扣部件和所述锁扣部件保持部出现异常时,只要更换所述锁扣部件保持支架就能够修复。
进而,所述支撑架还可以包括切换阀保持支架,该切换阀保持支架具有所述切换阀保持部,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所述锁扣部件保持支架独立连结于所述支架主体上。在此情况下,所述锁扣部件保持支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部中的上侧部分,所述切换阀保持支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该前端部中的下侧部分,由此,如上所述,可以将所述锁扣部件保持支架和所述切换阀保持支架都连结在所述支架主体上,从而形成由所述锁扣部件来保护所述切换阀的状态。
所述支撑架既可以直接安装于所述框架,又可以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连结在所述框架上。例如,本发明所涉及的工程机械也可以包括: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开口部的附近;以及基座,设置在所述框架上,并支撑所述控制阀,其中,所述支撑架连结于该基座上。该工程机械中,即使较大的冲击施加于所述锁扣部件并传递到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基座也能够稳定地承受所述冲击。
例如,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工程机械还包括工作油箱,该工作油箱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具有朝所述开口部侧的侧面,其中,所述基座为板状体,沿着所述工作油箱的所述侧面竖立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工作油箱连结的上端,该上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结。由于该支撑架与连接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工作油箱双方的基座的上端相连结,因此能够得到高刚性的支撑。即,可以有效利用所述工作油箱,从而提高所述支撑架的支撑刚性。
进而,在此情况下,所述工程机械还可以包括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和所述工作油箱之间,用于抑制从所述支撑架向所述工作油箱传递冲击,从而既可以将所述工作油箱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架,又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施加于该支撑架的冲击传递至所述工作油箱。

Claims (7)

1.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工程装置,以能够起伏的方式支撑于所述框架的前端部;
护罩部件,具有:护罩部件主体,与所述工程装置的侧方相邻接,至少从前方和侧方覆盖位于所述框架上的侧部机械室,该护罩部件主体具备开口部;盖部件,安装于所述护罩部件主体上,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锁钩部件,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安装于所述护罩部件主体的内侧;以及铰链部,连结所述护罩部件主体的后部与所述框架,将该护罩部件主体支撑成能够开闭;
锁扣部件,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设置于所述开口部的附近,与所述锁钩部件相配合来将所述护罩部件保持于关闭状态;
切换阀,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该切换阀能由手动操作;以及
支撑架,从所述侧部机械室的里侧向所述开口部侧延伸,用于将所述锁扣部件和所述切换阀支撑在所述框架上,其中,
所述支撑架具有:切换阀保持部,支撑所述切换阀;以及锁扣部件保持部,将所述锁扣部件保持在比所述切换阀更靠近所述开口部且该切换阀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在从正面观察所述开口部的情况下,所述锁扣部件和所述切换阀分别位于该开口部的周缘的内侧,并设置为互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支架主体,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连结于所述框架侧的部件上;以及
锁扣部件保持支架,具有所述锁扣部件保持部,该锁扣部件保持支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所述支架主体上,其中,
所述支架主体具有朝所述开口部侧的前端部,所述锁扣部件保持支架连结于该前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切换阀保持支架,该切换阀保持支架具有所述切换阀保持部,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所述锁扣部件保持支架独立连结于所述支架主体上,其中,
所述锁扣部件保持支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部中的上侧部分,所述切换阀保持支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该前端部中的下侧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开口部的附近;以及
基座,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支撑所述控制阀,其中,所述支撑架连结于该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油箱,该工作油箱在所述侧部机械室的内部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具有朝所述开口部侧的侧面,其中,
所述基座为板状体,沿着所述工作油箱的所述侧面竖立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工作油箱连结的上端,该上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和所述工作油箱之间,用于抑制从所述支撑架向所述工作油箱传递冲击。
CN201110089892.3A 2010-03-31 2011-03-31 工程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69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2374 2010-03-31
JP2010082374A JP5353795B2 (ja) 2010-03-31 2010-03-31 作業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6943A true CN102206943A (zh) 2011-10-05
CN102206943B CN102206943B (zh) 2015-04-15

Family

ID=44140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989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6943B (zh) 2010-03-31 2011-03-31 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20628B2 (zh)
EP (1) EP2378007B1 (zh)
JP (1) JP5353795B2 (zh)
CN (1) CN10220694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0049A (zh) * 2013-04-19 2014-10-22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CN107700564A (zh) * 2017-11-29 2018-02-16 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带有不易损坏支撑侧翼的挖钩板
CN110106936A (zh) * 2019-06-21 2019-08-09 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 阀门固定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1368387B2 (en) * 2011-05-13 2015-09-10 Husqvarna Ab Vehicle battery storage compartment
JP7005478B2 (ja) * 2018-12-25 2022-01-21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6547A (ja) * 1998-10-31 2000-05-16 Yutani Heavy Ind Ltd 建設機械
JP2000291058A (ja) * 1999-04-07 2000-10-1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旋回式建設機械
EP1493870A1 (en) * 2003-07-01 2005-01-05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Working machine
US20080078564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Kubota Corporation Valve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Loader Work Vehicle, and a Loader Work Vehicle
CN101233277A (zh) * 2005-07-05 2008-07-30 洋马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
CN101676491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宝马格有限公司 用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防护罩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2022A (en) * 1971-04-12 1974-04-09 J Fleming Litter pickup vehicle
US4359121A (en) * 1980-11-24 1982-11-16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Lift truck hood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thereof
US4506750A (en) * 1983-07-18 1985-03-26 Towmotor Corporation Pivotal hood arrangement
JPH0410290Y2 (zh) * 1984-11-28 1992-03-13
US4889203A (en) * 1988-08-12 1989-12-26 J. I. Case Company Composite engine enclosure
KR920703937A (ko) * 1989-10-23 1992-12-18 가타다 테쓰야 건설기계의 외장(外裝)장치
KR940004118B1 (ko) * 1992-06-27 1994-05-13 아니코산업 주식회사 멀티 에젝터형(multi ejector)오염 및 유독개스 세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DE69603210T2 (de) * 1995-02-17 2000-01-20 Kubota Kk Schaufelbagger mit einer Motorhaube an welcher der Fahrersitz befestigt ist
JP3572719B2 (ja) * 1995-05-16 2004-10-06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油圧作業機
DE19547582C2 (de) * 1995-12-20 2000-07-20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zurückklappbarem oder abnehmbarem Verdeck
US5826440A (en) * 1996-05-30 1998-10-27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Construction machine
WO1999016927A1 (de) * 1997-09-29 1999-04-08 Unaxis Trading Ag Vakuumbeschichtungsanlage und kopplungsanordnung
US6058903A (en) * 1997-12-18 2000-05-09 Caterpillar Inc. Engine enclosure
JP3533077B2 (ja) * 1997-12-26 2004-05-31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ガードカバー
DE19833451C1 (de) * 1998-07-24 1999-08-19 Siemens Ag Diebstahlschutz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213235B1 (en) * 1998-10-08 2001-04-10 Case Corporation Hood lift mechanism
US6017083A (en) * 1998-12-16 2000-01-25 Ingersoll-Rand Company Enclosure having a resilient cover
US6634449B2 (en) * 1999-12-09 2003-10-21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Access hatch reinforcement module & method of installing an access hatch to an existing hood for a mobile vehicle
US6626256B2 (en) * 1999-12-09 2003-09-30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Access hatch reinforcement module & method of installing an access hatch to an existing hood for a mobile vehicle
JP4089473B2 (ja) * 2003-03-12 2008-05-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ブラケット一体型リザーブタンク
JP5238440B2 (ja) 2008-10-02 2013-07-1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6547A (ja) * 1998-10-31 2000-05-16 Yutani Heavy Ind Ltd 建設機械
JP2000291058A (ja) * 1999-04-07 2000-10-1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旋回式建設機械
EP1493870A1 (en) * 2003-07-01 2005-01-05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Working machine
CN101233277A (zh) * 2005-07-05 2008-07-30 洋马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
US20080078564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Kubota Corporation Valve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Loader Work Vehicle, and a Loader Work Vehicle
CN101676491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宝马格有限公司 用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防护罩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0049A (zh) * 2013-04-19 2014-10-22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CN104110049B (zh) * 2013-04-19 2017-11-17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CN107700564A (zh) * 2017-11-29 2018-02-16 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带有不易损坏支撑侧翼的挖钩板
CN107700564B (zh) * 2017-11-29 2023-11-07 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带有不易损坏支撑侧翼的挖钩板
CN110106936A (zh) * 2019-06-21 2019-08-09 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 阀门固定结构
CN110106936B (zh) * 2019-06-21 2024-03-15 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 阀门固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53795B2 (ja) 2013-11-27
US8720628B2 (en) 2014-05-13
US20110243700A1 (en) 2011-10-06
CN102206943B (zh) 2015-04-15
EP2378007A1 (en) 2011-10-19
EP2378007B1 (en) 2013-01-09
JP2011214287A (ja) 2011-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70223B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2206943A (zh) 工程机械
EP2065518B1 (en) Excavator mounted with tanks having side doors
WO2013183443A1 (ja) 建設機械
US7338113B2 (en) Working machine
EP2302140B1 (en) Swivel frame
KR20140018883A (ko) 건설 기계
JP5996122B2 (ja) 作業車両のキャ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61990B2 (ja) 作業車両
JP5827762B1 (ja) 作業車両および運転員保護ガード
JP5254091B2 (ja) 建設機械
JP2009243069A (ja) バックホー
JP2001173017A (ja) 建設機械
JP5949726B2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ノピ構造
JP2008063812A (ja) 建設機械の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の取付け構造
CN102677729A (zh) 施工机械
CN105887961B (zh) 挖土机
JP2007056502A (ja) キャブ用補強部材、キャブおよび作業機械
JP2018035671A (ja) 作業車両
JP3547367B2 (ja) 旋回作業機のボンネット装置
JP5929236B2 (ja) 作業機械
JP4036364B2 (ja) 建設機械
JP2022081167A (ja) 建設機械
JP2007063850A (ja) 開閉扉固定装置
CN114250813A (zh) 滑移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和滑移装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