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2907A - 网印网版 - Google Patents

网印网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2907A
CN102202907A CN200980138418.6A CN200980138418A CN102202907A CN 102202907 A CN102202907 A CN 102202907A CN 200980138418 A CN200980138418 A CN 200980138418A CN 102202907 A CN102202907 A CN 102202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ark
film
half tone
masterplate
bear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84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2907B (zh
Inventor
M·贝克
D·陆特科诺塔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B TECHNOLOGIE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NB TECHNOLOGIE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B TECHNOLOGIES GmbH filed Critical NB TECHNOLOGIE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202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2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2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2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24Stencils; Stencil materials; Carriers therefor
    • B41N1/247Meshes, gauzes, woven or similar screen materials; Preparation thereof, e.g. by plasma 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34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 B41F15/36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24Stencils; Stencil materials; Carriers therefor
    • B41N1/243Stencils; Stencil materials; Carri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ervious sheet, e.g. yoshino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1/00Forme preparation
    • B41C1/14Forme preparation for stencil-printing or silk-screen printing
    • B41C1/148Forme preparation for stencil-printing or silk-screen printing by a traditional thermographic exposure using the heat- or light-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the pattern on the original, e.g. by using a flash

Abstract

一种网印网版包括:一网印模版承载件,其被配置为一具备第一凹槽的薄膜(2),这些凹槽被配置为自该薄膜的一上侧伸至下侧,及一网印模版,其被配置为一非金属屏蔽层(5),其固定连接至该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该下侧,该屏蔽层具备第二凹槽,其至少部分与该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这些第一凹槽迭合,其中一印刷介质(102)向该下侧,自该网印模版承载件上侧穿过这些第一凹槽,且穿过该屏蔽层的这些第二凹槽,达到一可放置于下方的基板(103)。

Description

网印网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网印模版承载件及网印模版的网印网版。
背景技术
在网印期间,将网印网版配置于印刷材料或基板上。该网印网版具有网印模版及网印模版承载件,该网印模版连接至组态为网版的该网印模版承载件。该网版由彼此编织的聚酯或不锈钢细线形成。为了可能处理网印网版,在网印框架中紧凑地拉伸网印网版。
网印网版具有可收纳诸如墨水或浆料的印刷介质的自由区域。若在网印网版上导引刮刀,则印刷介质穿过网印网版的自由区域至配置于网印网版下方的基板上。为了产生精细印刷轨迹,可使用以照相制版法产生的网印模版。
具有小筛网宽度及细筛网丝的网版为印刷影像的高分辨率及高印刷质量所必需。然而,导线间距愈小且导线愈细,此类型的网版的生产愈复杂且愈昂贵。在具有(例如)5微米的直径的细筛网丝的状况下,可不再施加高张应力,因而自这些导线产生的网版具有相对机械敏感性。
若在此类型的网版上导引刮刀,则首先可能快速地损坏导线,且其次网版可能对与网版接触的刮刀边缘具有磨损效应。后果将为网版的极低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此举,可将用强接合剂接合至网线且增加稳定性的涂层涂覆于网版的上侧及下侧上。此类型的构造具有的缺点在于其为复杂的。此外,印刷影像及可达成的分辨率受可能必须在跟随彼此的方法步骤中涂覆多次的额外涂层的否定影响。若待印刷的表面具有大的粗糙度,则可迅速地损坏细筛孔网版,因而仅达成短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为提供一种用于技术网印的网印网版,经由该网印网版可达成高分辨率,该网印网版甚至在欲印刷粗糙表面的状况下具有高使用寿命,可在工艺中廉价生产且对相关刮刀不具有磨损效应。此外,具有在0.5微米至100微米的范围中的厚度的印刷轨迹将经由该网印网版达成。
该目标由独立权利要求的标的物达成。本发明的有利进步为附属权利要求的标的物。
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具有:
-一网印模版承载件,其被配置为具备第一凹槽的薄膜,这些凹槽以其自该薄膜的上侧伸至下侧的方式来组态,及
-一网印模版,其被配置为一非金属屏蔽层,其固定连接至该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该下侧,该屏蔽层具备第二凹槽,其至少部分与该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这些第一凹槽迭合,其中一印刷介质向该下侧,自该网印模版承载件上侧穿过这些第一凹槽,且穿过该屏蔽层的这些第二凹槽,达到一可放置于下方的基板。
在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中,因此不使用形成网版的敏感筛网丝,而是使用具有凹槽的薄膜。薄膜在此欲理解为意谓本身均质且自行支撑的扁平可挠性结构。举例而言,该薄膜可经轧制、浇铸、压延或挤压,且可自一个层均质地形成或形成为多层复合物。在网印网版中使用薄膜在许多方面有利的。首先,可以薄膜具有(例如)Rz<10微米(根据DIN 4768)的低表面粗糙度的方式以低消耗产生薄膜。参考在编织网版的状况下,粗糙度Rz等于细线强度的事实。已在不涂覆额外涂层的情况下达成此性质,因而与自导线编织的网版对比,不需要更复杂的涂布手段以使表面粗糙度平滑。若沿被配置为薄膜的网印模版承载件的上侧上导引印刷刮刀,则甚至在不具有单一额外涂层的情况下,实际上磨损负载不再作用于印刷刮刀上。
因为在薄膜的状况下,与编织网版对比,在上侧上不再需要涂层以使表面不均匀度平滑,所以在涂层上亦不产生曝光反射。因此,可在印刷影像中达成较高分辨率及质量。经由此举来避免(如)在具有编织网印承载件的经涂布网版的状况下可能发生的不齐的印刷边缘。
此外,可在薄膜的整个表面上同等地达成薄膜的低表面粗糙度。在薄膜的状 况下不发生编织网版的交叉点处的显著表面高程。因此,亦能可靠地避免交叉点处的高压缩负载与对涂层的均一厚度及几何形状的负效应及网版的弹性及形状的渐增损失。因此,可经由使用薄膜来达成具有长使用寿命的网印模版承载件。
另外,可以低消耗在薄膜中制成处于彼此靠近的凹槽,因而可在印刷期间达成高分辨率。另外,与由导线制成的细筛孔网版相比,具有凹槽的薄膜具有显著更大的机械稳定性。此外,可在薄膜的状况下形成具有任何所要几何形状的凹槽,而在由筛网丝制成的网版的状况下,用于使印刷介质穿过的仅可能为大体上正方形的自由空间。
使用非金属屏蔽层可达成以下情形:存在可满意地适合具有锯齿状构形的基板的粗糙表面的层的低硬度。因此,亦可能印刷具有高边缘锐度的粗糙表面。
薄膜的下侧具有小于30微米,较佳小于2微米的粗糙度Rz有利的。甚至在0.5微米的层厚度的情况下,薄膜的下侧上的非金属屏蔽层达成令人满意的平坦度,因为不须补偿网版结构的构形。低层厚度引起在曝光的状况下横向反射减少的情形。因此,薄膜下侧的低粗糙度使具有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印刷影像成为可能。甚至在下侧上的涂层的厚度(亦即,网印模版的厚度)相对大时仍达成此可能性。薄膜的上侧上小于30微米,较佳小于2微米的粗糙度Rz确保在上侧上不需要用于使粗糙构形平整的涂层,因而可在薄膜上侧上直接导引刮刀且该刮刀仅无实质性地受磨损。因此,不仅网印网版而且刮刀达成高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步,基于乳液形成非金属屏蔽层。可以液体形式将此类型的乳液涂覆于薄膜且该乳液不需要显影剂。在曝光后可用水洗掉过量材料,因而处理简单的。另外,可产生具有低硬度的乳液层,因而其可甚至可挠性地适合基板(诸如太阳能电池)的粗糙表面构形。可以具有在30至60Sh(A)的范围中的硬度的屏蔽层达成满意的结果。
薄膜的下侧上的屏蔽层较佳具有0.5微米至60微米的范围中的厚度,因而具有0.5至60微米的高度的印刷影像可经由单一印刷操作建立于基板上而无需考虑屏蔽层的机械压缩。在无限制情况下,屏蔽层的较大厚度可能的,其仅受所要分辨率限制。基于聚乙烯醇形成尤其适合的屏蔽层。此类型的屏蔽层可尤其满意地连接 至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表面,从而亦在小凹槽的侧壁上达成满意的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屏蔽层包含干膜或固体抗蚀剂或称作毛细管膜的物。将该干膜层压至网印模版承载件的下侧上。为此目的,干膜可包含不同层,上层可能得以容易地蚀刻,以便促进与网印承载件的连接。干膜仅层压至网印模版承载件的一侧上且不完全穿透孔。干膜经曝光且用负片印刷影像加以显影,因而产生网印模版。
可在薄膜的凹槽中至少部分地含有屏蔽层。若薄膜具有凹槽的规则图案,则具有与薄膜的凹槽不同的配置的印刷影像可由部分地涂覆于薄膜的凹槽中的屏蔽层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步,将屏蔽层自薄膜的下侧向薄膜的上侧的方向上提供于薄膜的凹槽中,但屏蔽层不突出超过薄膜的上侧。因此,可沿薄膜的平滑上侧上导引刮刀且刮刀的移动并不因使屏蔽层的材料突出而受阻碍。此处,可以屏蔽层平坦地延伸且与薄膜的上侧处于一个平面中的方式提供屏蔽层。然而,屏蔽层同样可能不到达薄膜的上侧,因而在屏蔽层与薄膜的上侧之间存在小的高度差。若以此最后方式曝光屏蔽层,则存在相当大的必然性,即无屏蔽层材料突出超过薄膜的上侧且因此刮刀在沿上侧的移动期间不受阻碍。
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如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薄膜的网印网版的状况下,若屏蔽层独占地提供于下侧上且亦可能提供于凹槽中,则基于聚乙烯醇的乳液层特别有利,因为仅可在此等侧上达成可靠黏着力。与编织网印模版承载件对比,无需上侧上的额外涂层。
薄膜的凹槽可为圆形、矩形或六边形。此类型的薄膜可简单地予以产生且形成极均质的承载件。该薄膜较佳具有10至100微米的厚度且凹槽之间的间距具有1微米至50微米的宽度。此处,凹槽之间的间距可变化。举例而言,若提供圆形横截面的凹槽,则两个邻近圆之间的间距在最狭窄点处可为1微米,该最狭窄点在这些圆的两个中心点之间的虚连接在线产生。若相对于此连接线垂直地进行移动,则圆形线之间的间距相应地增加。因此,具有此类型的凹槽的薄膜不具有如在具有导线的筛网中存在的作为载运结构组件的杆体,而具有相对于穿孔图案的倒像。
若(例如)经由蚀刻产生凹槽,则可经由作用于薄膜上达足够长时间的蚀刻剂在凹槽之间达成极小的间距。当作用的持续时间增加时,凹槽扩大且凹槽之间的间距减小。在使用双卷轴工艺处理薄膜的状况下,此举以低技术消耗且因此以低成本进行可能的。同样可能在一个薄膜上使不同类型的凹槽彼此组合且根据所要印刷影像来配置这些凹槽。在薄膜的状况下,与编织网版对比,可同样经由短蚀刻持续时间简单地产生极小的开口。
举例而言,经由与诸如磷酸的蚀刻介质或诸如NaOH或KOH的碱性介质接触来达成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有利的。可以此方式改良屏蔽层至薄膜的黏着力。在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的状况下,粗糙度仅在欲载运屏蔽层的表面上选择性地增加有利的。此等表面为薄膜的下侧(印刷侧)及凹槽内的表面。在与刮刀进行接触的上侧的状况下,不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此类型的增加有利的,因为刮刀可为此更平滑地移动且达成较长使用寿命。
该薄膜可为具有不锈钢、铜、镍或呈纯态形式或作为合金的另一金属的金属薄膜。然而,同等可能使用塑料薄膜,较佳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加固该塑料薄膜。
与电流产生的薄膜对比,可用极小的平坦度公差产生轧制的金属薄膜。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较佳在小于薄膜厚度的5%,较佳小于薄膜厚度的2.5%的平坦度公差下使用轧制薄膜。另外,该薄膜应具有低粗糙度。在具有50微米的厚度的薄膜的状况下,可使用双卷轴工艺廉价地达成<10微米的粗糙度Rz,尤其<1微米的Rz。若具有此类型的表面粗糙度及平坦度公差的金属薄膜用于网印模版承载件,则可产生极精密的网印模版及极精密的印刷影像。视分辨率及质量的需求而定,可使用在先前技术中习惯的工艺(例如,经由激光打孔、湿式蚀刻、超音波蚀刻、腐蚀或钻孔)来产生凹槽。
在又一实施例中,该薄膜在表面上具有用于改质相对于蚀刻介质的可湿性及/或钝化的层。对网印模版的可湿性的改质可(例如)经由亲水化或疏水化引起。亲水化引起印刷介质可以改良方式穿过部分极小的凹槽的情形。疏水化达成自网印模版更容易地释放印刷介质而不部分地陷入凹槽中的情形。通常,此类型的效应可由具有在大于90°至150°的范围中与水的接触角的层来达成,在此状况下,当自基板 移除网印网版时,引入凹槽中的印刷介质在凹槽中仅小比例保留。接触角表示液滴在固体的表面上形成的相对于该表面而言之角。在所陈述的接触角范围的状况下,可达成印刷介质与涂层的表面的小相互作用。结果则可为印刷轨迹,在此状况下,高度与宽度的比率为在1∶1或更大的区域内。对于应用而言,在此状况下,需要印刷介质的低应用,涂层可具有在大于0°至90°的范围中与水的接触角且可具有印刷介质与涂层的表面的高相互作用。
在网印网版的进步中,网印承载件薄膜与网印模版皆具备涂层。
对可湿性的改质亦可由用碱性介质的所述选择处理来达成,不锈钢表面在用碱性介质处理之后变得更亲水。
为了制造上文所展示的网印网版,可使用具有以下步骤的方法:
-用感旋光性屏蔽材料涂布于薄膜的上侧上、凹槽中及下侧上;
-在预定区域中曝光存在于下侧上及凹槽中的屏蔽材料;及
-移除薄膜的上侧上、下侧上及凹槽中的屏蔽材料的未经曝光区域,因而形成屏蔽层。
以此方式,可制造具有无屏蔽层的平滑上侧的薄膜,在下侧上及凹槽中存在屏蔽层。
可以使存在于薄膜的下侧上及凹槽中的屏蔽材料曝光达至多伸至薄膜上侧的深度的方式来选择薄膜的凹槽中屏蔽材料的曝光剂量。因此,沿上侧上导引的刮刀由于经曝光的屏蔽材料而不经历障碍且可达成最大使用寿命。
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可限于经曝光的屏蔽材料欲黏着至薄膜所在的区域,因而可达成改良黏着力。
蚀刻薄膜的表面的物质可用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可能欲使用NaOH、KOH或磷酸。此处,碱性介质尤其适于同时脱脂。可经由刮刀涂覆该物质。屏蔽材料的未经曝光的区域可经由洗涤而予以移除。
根据又一实施例,以突出物突出至第一或第二凹槽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中,且减小其用于印刷介质的信道表面区域的方式,来组态网印模版承载件及/或网印模版。凹槽中的突出物引起凹槽并不在其整个长度上减小其横截面,而仅在小区域 中减小。该凹槽可具有在此区域外的宽阔组态,然而,可能经由经由该凹槽传送的印刷介质的突出物来达成凹槽的横截面减小。尽管凹槽可具有远离突出物的宽大横截面,但此举使得可能产生精细的印刷轨迹。
为了将具有相对小横截面的第一凹槽至少部分地带进与具有同样小横截面的第二凹槽的迭合中,因此不产生用于网印模版承载件相对于网印模版的精确定位的高消耗。实情为,可用习惯的制造精度进行工作。此外,用于将印刷介质引入至具有突出至凹槽中的突出物的相对宽阔凹槽中的力比在具有连续小横截面的凹槽的状况下要低。此举可结合经由网印模版或网印模版承载件中的突出物增加其挠曲刚度及张力强度的事实。当沿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表面上移动刮刀时,网印网版因此被伸展至次显著程度,因而以较高可靠性保留其几何形状。因此,此类型的网印网版达成相对高的使用寿命。
可经由电镀有利地产生此实施例。
用于产生具有突出物的网印网版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提供基板
-在基板上产生网版
-在基板上的网版中将金属层结构化镀锌
-自基板释放金属层及网版,及
-移除网版,因而在金属层中产生凹槽,
-在网版上方将金属层至少部分地镀锌,以形成至少一个突出物。
由于电镀,可能在一个步骤中达成突出物的生长及横截面表面区域的减小而无需进一步结构化。不需要蚀刻金属。此外,电镀使得可能形成突出物,该突出物产生凹槽的信道表面区域,该信道表面区域实际上与所要者一样小。在极端状况下,突出物可甚至完全封闭凹槽。
根据网印网版的又一实施例,第一凹槽中的至少一者在各别上侧上具有印刷介质入口开口且在各别下侧上具有印刷介质出口开口,在突出物相对于该表面区域垂直的状况下,该至少一个凹槽的印刷介质入口开口的表面区域至多部分地位于该一个凹槽的印刷介质出口开口的表面区域上方。
在此类型的网印模版承载件的构造的状况下,不再必须相对于网印模版承载件的上侧法线地或垂直地将印刷介质引入至凹槽中,但亦可在偏离法线的方向上予以传送。此举有助于在基板的方向上输送印刷介质,因而可用刮刀的较小力施加经由凹槽输送印刷介质。以此方式,可达成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较长使用寿命。
根据网印网版的又一实施例,将间隔片组件提供于网印模版承载件及/或网印模版的下侧上,该间隔片组件适于将网印模版承载件及/或网印模版配置于与一平面相隔之间距处,待印刷的基板放置于该平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进步性设计,网印网版具有具夹紧结构的框架以用于夹紧组态为薄膜的网印模版承载件。在边缘区域中,薄膜可具有适于以可达成边缘区域与夹紧结构的接合的方式收纳接合材料(诸如黏着剂)的表面结构。可以该结构由薄膜制成或形成为包含附着于薄膜上的组件的反向区域的方式形成该结构。在表面结构被配置以具有圆形、矩形或六边形横截面且与凹槽在同一时间予以制造的情况下,制造尤其廉价。薄膜的边缘区域中的连续孔尤其有利,以便可以与引脚类似的方式形成黏着或接合材料的接合。
较佳经由熔合塑料使夹紧结构与网印模版承载件彼此接合,该塑料已透入网印模版承载件的凹陷或孔及夹紧结构的筛网中。可以将边缘区域中具备通孔的网印模版承载件配置于夹紧结构上方的方式进行生产。接着将经由热输入而熔融的塑料薄膜放置于网印模版承载件与夹紧结构之间。熔融材料透入网印模版承载件的通孔中且透入夹紧结构的筛网中,且在冷却之后将网印模版承载件永久地接合至夹紧结构。此接合极坚固且可在无需黏着剂的情况下用低技术复杂性得以达成且因此极适于廉价的大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的第一实施例的图解横截面图;
图2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的第二实施例的图解横截面图;
图3展示在薄膜上侧上及凹槽中具有屏蔽材料的第二实施例的图解横截面图;
图4展示在薄膜上侧上、薄膜下侧上及凹槽中具有屏蔽材料的第二实施例的 图解横截面图;
图5展示具有屏蔽材料及相关曝光屏蔽的第二实施例的图解横截面图;
图6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的第三实施例的图解横截面图;
图7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的第四实施例的图解图;
图8展示根据图7的具有印刷介质的第四实施例的图解横截面图;
图9展示根据图7的具有印刷介质的第四实施例的图解横截面图,及印刷基板的侧视图;
图10展示在方法步骤期间用于产生根据图6的网印网版的第三实施例的装置的图解横截面图;及
图11以侧视图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的第五实施例的图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文字中,将参阅图式来阐释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1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1的图解横截面图,网印网版1具有作为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薄膜2。薄膜2具有亦称作刮刀侧的上侧3且在上侧3上,具有边缘101的刮刀100可沿上侧3分配印刷介质102(亦参见图2)。将屏蔽层5作为网印模版附着于亦可称作印刷侧或基板侧(因为其面向基板)的薄膜上侧4上,屏蔽层5在某些预定点处具有自由及非遮蔽点或凹槽6。这些凹槽6可位于与薄膜2的凹槽7的迭合处,因而印刷介质102可在向基板103的方向上穿过凹槽7及6(参见图2)。相对于下侧4,屏蔽层5具有可大致确定基板103上的印刷介质102的厚度的突出物或高度8。若在压力负载期间屏蔽层5由刮刀100弹性地压缩,则在基板103上达成印刷介质稍微低于高度8的实际高度。
屏蔽层5亦部分位于薄膜2的凹槽7中(参见组件符号9)。为此目的,用于产生屏蔽层5的曝光以自下侧4开始,使屏蔽材料51(参见图5)曝光远达延伸直至刚好在上侧3之前的深度的方式而发生。经曝光的屏蔽材料51形成处于固化状态的屏蔽层5,在凹槽7中的屏蔽层5的部分9与上侧3之间存在间距10。然而,亦可能使屏蔽材料51曝光远达精确远伸至上侧3的深度,因而间距10减少至零。 在两种状况下,达成可沿平滑上侧3上不断地导引刮刀100,而不使边缘101在屏蔽层5的曝光部分上受磨损的情形。大于零之间距10在此方面增加安全性且有助于刮刀100在其线性移动期间不受阻碍。
如自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的第二实施例的图2可见,薄膜2在边缘区域20中具有带凹陷21的结构,凹陷21适于以可达成边缘区域20与夹紧结构23(例如,由聚酯制成)的黏着结合的方式收纳黏着剂22。夹紧结构23可由网版框架24夹紧。夹紧结构23可有利地用于吸收由刮刀100施加于薄膜2上的力。刮刀力主要由框架的夹紧结构23吸收,因而使薄膜2及网印模版5仅稍微偏离。因此,网印网版的使用寿命增加且印刷影像的精确度由网印模版维持。与金属网印承载件薄膜的组合尤其有利。这些力由夹紧结构23吸收,金属薄膜在尺寸上保持稳定且在长使用寿命期间精确地收纳印刷影像。
可经由以下方法步骤进行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1的生产:
1.较佳经由将黏着剂22涂覆于凹陷或通孔21中或将塑料熔融于凹陷或通孔21中而将薄膜2接合至夹紧结构23,这些凹陷或通孔21提供于薄膜2的边缘区域20中,随后将夹紧结构23密封于网版框架24中。
2.将薄膜2于其上侧3上、下侧4上及凹槽7中进行脱脂。
3.增加薄膜2的表面区域中的表面的粗糙度,在稍后方法步骤中欲将屏蔽材料51涂覆于该表面上。因此,表面区域独占地为下侧4及凹槽7。经由蚀刻化学品达成较大粗糙度,经由刮刀100将该蚀刻化学品涂覆于下侧4且涂覆至凹槽7中;该蚀刻化学品可为(例如)含有NaOH、KOH或磷酸的介质。具有这些组成部分的浆状可印刷介质尤其适于选择性处理。较大粗糙度达成欲在以下步骤中涂覆的屏蔽材料51的改良黏着力。
4.以屏蔽材料51亦透入薄膜2的凹槽7中直至屏蔽材料51已封闭凹槽7且已移置在其中含有的空气且已使上侧3及下侧4平整(亦参见图3)的方式用屏蔽材料51涂布薄膜2的表面。可(例如)基于聚乙烯醇形成屏蔽材料51。较佳使用乳液。替代涂覆乳液,亦可将干膜附着至薄膜2的下侧。
5.在乳液涂布的状况下,烘干屏蔽材料51。
6.在乳液涂布的状况下,以大致对应于待稍后印刷的印刷影像的厚度的层厚度,用屏蔽材料51涂布薄膜2的下侧4(参见图4)。
7.在乳液涂布的状况下,烘干屏蔽材料51。
8.在乳液涂布的状况下,可能重复方法步骤6及7直至达到所要层厚度。
9.经由具有开口61的屏蔽60曝光屏蔽材料51,光62穿过开口6且在该过程中,屏蔽材料51的经曝光区域固化(参见编号52)。以使屏蔽材料51曝光远达至多伸至薄膜2的上侧3的深度的方式选择曝光剂量(参见图5)。
10.洗掉下侧4上、凹槽7中及上侧3上的未经曝光的区域中的屏蔽材料51,因而形成具有屏蔽层5的网印网版1(参见图1)。
图6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1的第三实施例。网印网版1具有网印模版承载件70及固定地接合至网印模版承载件70的网印模版71。网印模版承载件70具备至少一个第一凹槽72,该第一凹槽72在一端处具有突出物74。突出物74在第一凹槽72内且沿第一凹槽72的壁延伸,因而达成第一凹槽72的横截面表面区域的均一减小。第一凹槽72通向提供于第一凹槽72下方且在网印模版71内的第二凹槽73。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凹槽73不具有突出物,然而,可能将此提供为突出物74的替代或补充。
图10展示在生产网印网版的第二实施例期间中间产物的横截面。第一上漆模板76已形成于基板75上,在随后方法步骤中已于基板75上以结构化方式将金属层77镀锌。已进行镀锌操作直至金属层77已达越过上漆模板76的高度的高度。此处,已以金属层77能够横向地长满至上漆模板76上(参见编号78)的方式控制镀锌工艺,作为此举之结果,形成横截面具有T结构的个别区域。
举例而言,若金属层77及上漆模板76随后与基板75分离且移除上漆模板76,则形成具有突出物74的凹槽72(如图6中所示)。金属层77可接着充当网印模版承载件70。
图7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1的第四实施例的横截面。网印模版承载件80具有凹槽82,凹槽82在上侧83上具备印刷介质入口开口85且在下侧84上具备印刷介质出口开口87。
在沿相对于此表面区域86垂直的突出方向89的突出物的状况下,以入口开口85的表面区域86及出口开口87的表面区域88中一者至多部分地位于另一者上方的方式组态网印模版承载件80。此意谓根本不存在两个表面区域86或88的迭合或仅存在两个表面区域86或88的部分迭合。在以下文字中将表面区域86及88部分地重迭所在的区域表示为重迭表面区域90。此重迭表面区域90始终小于表面区域86或88。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重迭表面区域90具有不大于表面区域86或表面区域88的30%的尺寸。两个表面区域86及88较佳不重迭,因而亦不存在重达表面区域90。
在图7至图9中所示的网印模版承载件的实施例中,以大致70°(参见编号92)的角度范围相对于网印模版承载件80的下侧84定向入口开口85与出口开口87之间的凹槽82的壁91。因此,凹槽82沿其整个长度自上侧83倾斜远达网印模版承载件80的下侧84。在网印模版承载件80中,印刷介质102可比在相对于网印模版的上侧垂直地定向凹槽的状况下更容易引入至该倾斜凹槽82中。图8展示已经由刮刀100传送至凹槽82中的印刷介质102。为此目的,已沿移动方向110,接近于网印模版承载件80的上侧83拉动刮刀100。
在图8中所示的情形下,已完全引入至凹槽82中的印刷介质102已到达附着于网印模版承载件80下方的基板103,且与该基板103的表面接触。若在以下步骤期间经由向上的正交垂直移动自基板103移除网印模版承载件80,则下侧84上的边缘93充当撕裂边缘,因而印刷介质102在此边缘93处开始断裂(参见图9)。印刷介质102的一部分(在此展示为三角部分94)接着保留在基板103上,印刷介质102的另一部分保留在网印模版承载件80中。然而,由于撕裂边缘93,基板103上及网印模版承载件80中的印刷介质的部分得以预定且可容易地再生产,因而达成基板103上的印刷介质的均一涂覆。
图11展示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的第五实施例。网印网版120具有网印模版承载件110及网印模版111,网印模版111与基板112的上侧轻轻接触。将基板112放置于基板支撑物113上。在根据本发明的网印网版120中,间隔片组件114附着于网印模版承载件110的下侧上及网印模版111的下侧上。在此实施例中,其具有 远伸至基板112的下侧或基板支撑物113的上侧的间距高度。然而,间隔片组件114亦可具备稍微较小的高度,因而其并非完全远伸至基板112的下侧。
若经由刮刀115挤压印刷介质116穿过网印网版120,则垂直向下定向的力作用于网印网版120上。间隔片组件114确保不将网印模版承载件110往下压远达基板112的外部边缘的区域中的基板支撑物113,而是将其固持于在基板112的区域中使网印模版111的水平支撑在基板112的上侧上变得可能的位置中。因此,甚至在基板112的边缘区域中可达成均一及正确的印刷影像。此外,在沿网印模版承载件110的表面上拉动刮刀115的情况下,网印模版111及网印承载件110在基板112的边缘区域中受间隔片组件114机械地保护。
若使用相对柔软的基板支撑物113,则可发生在沿间隔片组件114的区域中网印模版承载件110上拉动刮刀115时,将这些间隔片组件114挤压至基板支撑物113中,因而网印模版承载件110及网印模版111并非在基板112的边缘区域中平整地停置于基板112上。在此状况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步,间隔片组件114可具有一高度以使得在未加载状态中(亦即,刮刀115不施加垂直力),在间隔片组件114与基板支撑物113接触的状况下,使网印模版承载件110及网印模版111位于与基板112的上侧相隔之间距处。
间隔片组件114可回顾地附着至网印模版承载件110及/或网印模版111。其可为由以单件组态的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平坦材料或薄膜。此外,数个间隔片组件114可能在彼此相隔预定间距处配置于基板112的边缘区域周围。
亦可自网印模版承载件110或网印模版111机械加工间隔片组件114。在此状况下,不再需要间隔片组件114与网印模版承载件110或网印模版111之间的组装及精确分配,因而完全省略组装复杂性。在机械加工之间隔片组件114的状况下,不需要满足关于待彼此接合的表面的配合、平坦度及平行度。
在基板112的边缘区域周围以框架形式以单件组态之间隔片组件114尤其有利,因而在相对于关于基板112的位置预定位期间,网印模版承载件110及/或网印模版111在同一时间相对于基板112居中,因而不再需要网印模版承载件110及/或网印模版111相对于基板112的精确定位及定向。

Claims (12)

1.一种网印网版,其具有:
一网印模版承载件,其被配置为一具备第一凹槽的薄膜,这些第一凹槽被配置为自该薄膜的一上侧伸至下侧,及
一网印模版,其被配置为一非金属屏蔽层,其固定连接至该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该下侧,该屏蔽层具备第二凹槽,其至少部分与该网印模版承载件的这些第一凹槽迭合,其中一印刷介质向该下侧,自该网印模版承载件上侧穿过这些第一凹槽,且穿过该屏蔽层的这些第二凹槽,达到一可放置于下方的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印网版,该薄膜的该下侧及/或该上侧具有一粗糙度Rz,其小于30微米,较佳小于2微米。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网印网版,该屏蔽层由一乳液、一干膜或一固体抗蚀剂形成。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网印网版,该薄膜的该下侧上的该屏蔽层具有一厚度,其在0.5微米至60微米的一范围中。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网印网版,该屏蔽层利用聚乙烯醇形成。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网印网版,自该薄膜的该下侧向该薄膜的该上侧,在该薄膜的这些凹槽中提供该屏蔽层,但不突出超过该薄膜的该上侧外。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网印网版,该薄膜及/或该网印模版在其表面上具有一用于相对于蚀刻介质来改质可湿性及/或钝化性的层。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网印网版,该网印模版承载件及/或该网印模版被配置为:以一突出物突出至这些第一凹槽或这些第二凹槽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中,且减少其用于一印刷介质的信道表面区域。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网印网版,这些第一凹槽中的至少一者在该各别上侧上具有一印刷介质入口开口,且在该各别下侧上具有一印刷介质出口开口,在一突出物相对于该表面区域垂直的状况下,该至少一凹槽的该印刷介质入口开口的该表面区域最多有部分位于该一个凹槽的该印刷介质出口开口的该表面区域上方。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网印网版,一间隔片组件提供于该网印模版承载件及/或该网印模版的下侧上,该间隔片组件适于将该网印模版承载件及/或该网印模版配置于与一平面相隔的一间距处,该待印刷的基板放置于该平面上。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网印网版,该网印网版具有一框架,其具一夹紧结构,以用于夹紧该网印模版承载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印网版,经由熔融塑料,使该夹紧结构与该网印模版承载件彼此接合,该塑料透入该网印模版承载件的凹陷或孔及该夹紧结构的筛网中。
CN200980138418.6A 2008-09-26 2009-09-25 网印网版 Active CN102202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08012829.3 2008-09-26
DE200820012829 DE202008012829U1 (de) 2008-09-26 2008-09-26 Siebdruckform
PCT/DE2009/001330 WO2010034300A2 (de) 2008-09-26 2009-09-25 Siebdruckfor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2907A true CN102202907A (zh) 2011-09-28
CN102202907B CN102202907B (zh) 2014-10-22

Family

ID=40093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8418.6A Active CN102202907B (zh) 2008-09-26 2009-09-25 网印网版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15183B2 (zh)
CN (1) CN102202907B (zh)
DE (2) DE202008012829U1 (zh)
GB (1) GB2476211B (zh)
TW (1) TWI513593B (zh)
WO (1) WO2010034300A2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5528A (zh) * 2009-06-09 2013-04-03 Nb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丝网印版
CN103029422A (zh) * 2011-10-08 2013-04-10 彰绅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槽孔张裂的金属印刷模板
CN103042818A (zh) * 2011-10-17 2013-04-17 正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版结构
CN103192589A (zh) * 2012-01-09 2013-07-10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蚀刻制作金属型太阳能网板的方法
CN103223768A (zh) * 2012-01-31 2013-07-31 彰绅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印刷形成不同膜厚的金属印刷模板
CN109968798A (zh) * 2019-05-07 2019-07-05 昆山良品丝印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墨性太阳能晶体硅电池印刷网版及其制作工艺
CN111842015A (zh) * 2019-04-28 2020-10-30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N114393912A (zh) * 2021-11-03 2022-04-26 浙江硕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网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8152A1 (de) 2009-02-09 2010-08-19 Nb Technologies Gmbh Siliziumsolarzelle
GB2481079B (en) 2009-09-21 2014-06-25 Dtg Int Gmbh Printing screen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1223775A (en) * 2010-12-06 2012-06-16 Metal Ind Res & Dev Ct Method of producing one-step molded metal screen
DE102011003287A1 (de) * 2011-01-27 2012-08-02 Christian Koenen Gmbh Druckschablone zum Aufbringen eines Druckmusters auf ein Substra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Druckschablone
TWI566948B (zh) * 2011-10-18 2017-01-21 Screen structure
TWI485755B (zh) * 2012-11-05 2015-05-21 Inventec Solar Energy Corp 一種多層結構網版與相關方法
TW201510666A (zh) * 2013-05-20 2015-03-16 Taiyo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經改善潤溼性之表面改質處理之構造體及印刷用孔版、與製造彼等之方法
US20150090134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small aspect features
JP6188964B2 (ja) * 2014-02-20 2017-08-30 ガルス・フェルト・リュッシュ・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スクリーン印刷ステンシル、およびその描画方法
JP6418891B2 (ja) * 2014-10-21 2018-11-07 ミタニマイク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マスク、スクリーン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5715731B1 (ja) * 2014-11-12 2015-05-13 アサヒテ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404574B1 (ko) * 2015-10-06 2022-06-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스크린 마스크 어셈블리
JP2018029145A (ja) * 2016-08-19 2018-02-22 株式会社コベルコ科研 スクリーン印刷版
JP2019155731A (ja) * 2018-03-13 2019-09-19 Fdk株式会社 半田ペースト印刷方法、半田ペースト印刷用マスク、及び電子回路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20016624A1 (en) * 2018-07-16 2020-01-23 Saati S.P.A. Asymmetric metal screen for fine line screen printing and screen for printing fine lines comprising said metal scre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27434A1 (de) * 1982-07-22 1984-01-26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Spannvorrichtung fuer duenne folien, z.b. aus metall oder kunststoff
US5359928A (en) * 1992-03-12 1994-11-01 Amtx, Inc. Method for preparing and using a screen printing stencil having raised edges
CN1043451C (zh) * 1993-01-19 1999-05-19 江苏曙光光学电子仪器厂 金属箔和丝网复合网版
FR2722138B1 (fr) * 1994-07-07 1996-09-20 Bourrieres Francis Pochoir de serigraphie et procede pour le realiser
JP3410853B2 (ja) * 1994-11-21 2003-05-26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装置及びそのマスタ及びそのスクリーン
GB2307446A (en) * 1995-11-25 1997-05-28 Ibm Solder paste deposition
JP2000085257A (ja) * 1998-09-10 2000-03-28 Riso Kagaku Corp 孔版原紙及びその製版方法
US6444138B1 (en) * 1999-06-16 2002-09-03 James E. Moon Method of fabricating microelectromechanical and microfluidic devices
US6722275B2 (en) * 2001-09-28 2004-04-20 Photo Stencil, Llc Reservoir stencil with relief areas and method of using
JP4248869B2 (ja) * 2002-12-26 2009-04-02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高感度感熱孔版印刷原紙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4029168B2 (ja) * 2003-02-18 2008-01-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5190999A (ja) * 2003-12-05 2005-07-14 Tokai Shoji Kk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ー蛍光材印刷用マスク版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ー蛍光材の充填供給方法
FR2867123B1 (fr) * 2004-03-02 2006-04-28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rangement d'une ceinture de securite
SE527993C2 (sv) * 2004-12-10 2006-08-01 Hp Etch Ab Lodpastastencil och förfarande för att tillverka densamma
JP4917278B2 (ja) * 2005-06-17 2012-04-18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版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TWI458648B (zh) * 2006-04-07 2014-11-01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hotographic mask for printing a resin, and a screen printing mask for resin
JP5291921B2 (ja) * 2006-12-06 2013-09-18 株式会社ボンマーク マスク及び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06640A1 (de) * 2007-02-06 2008-08-0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r Struktur auf ein Halbleiterbauelement
US8105644B2 (en) * 2007-03-08 2012-01-3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202008004821U1 (de) * 2008-04-07 2008-06-12 Heil, Roland Siebdruckform
DE102009024874A1 (de) * 2009-06-09 2010-12-16 Nb Technologies Gmbh Siebdruckform
GB2481079B (en) * 2009-09-21 2014-06-25 Dtg Int Gmbh Printing screen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5528A (zh) * 2009-06-09 2013-04-03 Nb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丝网印版
CN103029422A (zh) * 2011-10-08 2013-04-10 彰绅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槽孔张裂的金属印刷模板
CN103042818A (zh) * 2011-10-17 2013-04-17 正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版结构
CN103042818B (zh) * 2011-10-17 2015-12-16 正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版结构
CN103192589A (zh) * 2012-01-09 2013-07-10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蚀刻制作金属型太阳能网板的方法
CN103192589B (zh) * 2012-01-09 2016-12-14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蚀刻制作金属型太阳能网板的方法
CN103223768A (zh) * 2012-01-31 2013-07-31 彰绅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印刷形成不同膜厚的金属印刷模板
CN103223768B (zh) * 2012-01-31 2015-01-14 彰绅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印刷形成不同膜厚的金属印刷模板
CN111842015A (zh) * 2019-04-28 2020-10-30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N109968798A (zh) * 2019-05-07 2019-07-05 昆山良品丝印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墨性太阳能晶体硅电池印刷网版及其制作工艺
CN114393912A (zh) * 2021-11-03 2022-04-26 浙江硕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网版
CN114393912B (zh) * 2021-11-03 2023-04-07 浙江硕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结构网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2036A (en) 2010-06-16
WO2010034300A3 (de) 2010-06-17
GB2476211B (en) 2013-01-16
US20110259218A1 (en) 2011-10-27
US8915183B2 (en) 2014-12-23
TWI513593B (zh) 2015-12-21
DE202008012829U1 (de) 2008-12-04
WO2010034300A2 (de) 2010-04-01
GB2476211A (en) 2011-06-15
DE112009002178A5 (de) 2011-06-09
CN102202907B (zh) 2014-10-22
GB201106064D0 (en)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2907A (zh) 网印网版
CA1183402A (en) Orifice plate for ink jet printing machines
CN101874129B (zh) 微细结构体
US5105537A (en) Method for making a detachable electrical contact
EP0778618A2 (en) Lead fr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t
SE523309C2 (sv) Metod, elektrod och apparat för att skapa mikro- och nanostrukturer i ledande material genom mönstring med masterelektrod och elektrolyt
KR102551975B1 (ko) 다수의 나노와이어들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880009734A (ko) 유연성 연마부재와 연마재 및 그 성형방법
CN1148830A (zh) 用于沉积和分配以点为基础的粘滞料的具有各种厚度涂层的模板
CN101261946A (zh) 金属电极形成方法和具有金属电极的半导体器件
US3929610A (en) Electroformation of metallic strands
CN102111953B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2069384B1 (ko) 솔라셀의 표면전극 형성을 위한 고효율 스크린제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283054A (zh) 用于蚀刻的金属带材的覆膜方法、蚀刻方法及覆膜设备
JP2008044243A (ja) メッシュ一体型マスクの原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11942A (ja) メタル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615833A (zh) 外层线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7519A (zh) 一种带有图形开口的三维立体金属掩模板的制作工艺
CN101107125A (zh) 用于电铸印刷丝网的心轴和电铸设备
JP4113906B2 (ja) メッシュ一体型のメタル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WO2006087529A2 (en) Printing screens
CN103203983A (zh) 一种带有图形开口的印刷用三维立体掩模板
CN112606544B (zh) 一种金属版及其加工工艺
CN210529083U (zh) 一种电铸模板
CN216761263U (zh) 一种异质印刷用金属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