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0211B - 纺丝卷绕设备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纺丝卷绕设备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0211B
CN102190211B CN201110061243.2A CN201110061243A CN102190211B CN 102190211 B CN102190211 B CN 102190211B CN 201110061243 A CN201110061243 A CN 201110061243A CN 102190211 B CN102190211 B CN 102190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obbin
coil holder
volume
rotative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12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0211A (zh
Inventor
西大路诚
桂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0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0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少废丝量的纺丝卷绕设备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具备纺出装置(10)、导丝辊群(20)、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的纺丝卷绕设备(100)中,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具备安装有进行生头的筒管(31B、41B)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41)和安装有从第一筒管支架轴(31、41)的筒管(31B、41B)进行丝线切换的筒管(32B、42B)的第二筒管支架轴(32、42);第一卷绕装置(30)在往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生头时为生头时旋转速度(L),在往筒管(31B)的生头完了后为生产时旋转速度(H);第二卷绕装置(40)在往第一筒管支架轴(41)的筒管生头时为生产时旋转速度(H)。

Description

纺丝卷绕设备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卷绕设备以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的技术。更详细为,涉及能够减少废丝量的纺丝卷绕设备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我们知道捆扎从纺出装置纺出的单纤维构成多根丝线,在分别对每根丝线进行拉伸和调质后卷绕到筒管上的纺丝卷绕设备。
在这样的纺丝卷绕设备中,具有通过使一个纺出装置具备多台卷绕装置来增加制造的丝线的根数,提高该丝线的生产效率的设备(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并且,还具有在卷绕装置中具备多根筒管支架轴,当一根筒管支架轴的筒管上丝线变成满卷时,将丝线切换到其他筒管支架轴的筒管上,使连续卷绕该丝线成为可能的提高了该丝线的生产效率的设备(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
但是,在卷绕装置开始丝线的卷绕之际,需要进行将丝线钩挂到该卷绕装置的筒管上的所谓生头,当为了进行该生头而使筒管的旋转速度为比生产时的旋转速度低的生头时旋转速度时,制造不具有所希望的丝特性的丝线(乱丝)并卷绕到该筒管上。
尤其是在一个纺出装置中具备多台卷绕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有必要使所有的卷绕装置中的筒管的旋转速度为生头时的旋转速度,对每一个筒管进行生头,因此不得不对生头时卷绕到筒管上的丝线(乱丝)全部进行废弃处理,因此存在废丝量多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53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920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通过减少生头时卷绕到筒管上的丝线(乱丝),从而能够减少废丝量的纺丝卷绕设备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
下面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
即,第1方案的纺丝卷绕设备,具备纺出单纤维的纺出装置、送出将上述单纤维捆扎而成的多根丝线的导丝辊群、将从上述导丝辊群送出的上述丝线中的预定根数的上述丝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第一卷绕装置、以及将剩余的上述丝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第二卷绕装置,上述第一卷绕装置和上述第二卷绕装置分别具备安装有进行生头的筒管的第一筒管支架轴和安装有从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进行丝线切换的筒管的第二筒管支架轴的至少2个筒管支架轴;上述第一卷绕装置在往该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生头时使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为生头时旋转速度,在往该筒管的生头完了后使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为比生头时旋转速度高的生产时旋转速度;上述第二卷绕装置在往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完了后,进行往该第二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在往该筒管的生头时使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为生产时旋转速度。
第2方案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卷绕装置在从该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成为生产时旋转速度开始经过任意期间后,进行丝线向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该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二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切换,在该筒管上开始上述丝线的卷绕;上述第二卷绕装置在丝线向上述第一卷绕装置中的上述第二筒管支架轴的筒管切换的同时或大致同时,进行往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该第二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在该筒管上开始上述丝线的卷绕。
第3方案在第1或第2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纺出装置,与上述第一卷绕装置中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从生头时旋转速度增速到生产时旋转速度相对应,使上述单纤维的纺出量从生头时纺出量增加到生产时纺出量。
第4方案在第1至第3方案的任一个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导丝辊群,与上述第一卷绕装置中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从生头时旋转速度增速到生产时旋转速度相对应,使构成该导丝辊群的导丝辊的旋转速度从生头时旋转速度增速到生产时旋转速度。
第5方案为在纺丝卷绕设备中进行生头的生头方法,所述纺丝卷绕设备具备纺出单纤维的纺出装置、送出将上述单纤维捆扎而成的多根丝线的导丝辊群、将从上述导丝辊群送出的上述丝线中的预定根数的上述丝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第一卷绕装置、以及将剩余的上述丝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第二卷绕装置;并且上述第一卷绕装置和上述第二卷绕装置分别具备安装有进行生头的筒管的第一筒管支架轴和安装有从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进行丝线切换的筒管的第二筒管支架轴的至少2个筒管支架轴;在往以生头时旋转速度旋转的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上进行了生头以后,使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成为比生头时旋转速度高的生产时旋转速度;在往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完了后,往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上述第二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进行生头。
第6方案在第5方案的基础上,在从上述第一卷绕装置中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成为生产时旋转速度开始经过任意期间后,进行丝线向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二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切换,在该筒管上开始上述丝线的卷绕;在丝线向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二筒管支架轴的筒管切换的同时或大致同时,进行往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上述第二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在该筒管上开始上述丝线的卷绕。
发明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根据第1和第2方案,对于第二卷绕装置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能够在以生产时旋转速度使其旋转的状态下进行生头。由此,在往第二卷绕装置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生头时,能够使卷绕到该筒管上的丝线的丝特性成为所希望的丝特性,能够降低废丝量。
根据第3和第4方案,在往第一卷绕装置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上生头时,能够减少丝线的制造量。由此,在往第一卷绕装置的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生头时,能够减少卷绕到该筒管上的丝线,能够降低废丝量。
根据第5和第6方案,对于第二卷绕装置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能够在以生产时旋转速度使其旋转的状态下进行生头。由此,在往第二卷绕装置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生头时,能够使卷绕到该筒管上的丝线的丝特性为所希望的丝特性,能够降低废丝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纺丝卷绕设备100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3A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中生头时的动作形态的一个图;
图3B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中生头时的动作形态的另一个图;
图4A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中丝线切换时的动作形态的一个图;
图4B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中丝线切换时的动作形态的另一个图;
图5为表示纺丝卷绕设备100的动作形态的一个时间图;
图6为表示纺丝卷绕设备100的动作形态的另一个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纺丝卷绕设备100。
图1为表示纺丝卷绕设备100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另外,将重力的作用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表示在图中。
纺丝卷绕设备100主要由纺出单纤维的纺出装置10、进行将单纤维捆扎构成的丝线Y的拉伸和调质的导丝辊群20、卷绕从该导丝辊群20送出的丝线Y的第一卷绕装置30、和卷绕同样从导丝辊群20送出的丝线Y的第二卷绕装置40构成。
纺出装置10为纺出多个单纤维、从上往下提供纺出的单纤维的装置。纺出装置10通过使用齿轮泵11压送投入的合成纤维原料(单纤维的原料)从设置在纺丝头12上的多个纺出口纺出。
另外,单纤维的纺出量能够由图中没有表示的控制装置自由地控制,能够在低纺出状态的生头时纺出量与高纺出状态的生产时纺出量之间切换。
并且,从纺丝头12的纺出口纺出的多个单纤维每预定的根数捆扎构成多根丝线Y,被引导向导丝辊群20。即,构成多根捆扎单纤维而成的丝线Y,这些多根丝线Y被引导向导丝辊群20。
导丝辊群20为分别拉伸将单纤维捆扎而成的多根丝线Y、并且进行被拉伸的丝线Y的调质的装置。导丝辊群20由一对导丝辊构成,具备多个所谓纳尔逊辊对,通过将丝线Y跨绕在各纳尔逊辊对上进行拉伸和调质。
另外,所谓拉伸是指通过在预定的温度条件下拉长丝线Y,提高该丝线Y的分子取向性形成纤维结晶的工序。并且,所谓调质是指通过在预定的温度下维持丝线Y来使该丝线Y的非晶区域的分子取向性缓和的工序。
被引导到导丝辊群20的丝线Y连续数次卷回到为了使该丝线Y的温度为适于拉伸的温度而被加热的第一纳尔逊辊对21上。并且,从第一纳尔逊辊对21送出的丝线Y在与第二纳尔逊辊对22之间被适当拉伸,连续数次卷回到被加热的第二纳尔逊辊对22上。然后从第二纳尔逊辊对22送出的丝线Y在与第三纳尔逊辊对23之间被适当拉伸。
如此这般,跨绕在各纳尔逊辊对21、22、……上被拉伸的丝线Y连续多次卷回到为了进行调质而被加热的第四纳尔逊辊对24和第五纳尔逊辊对25上。由此,能够将被拉伸的丝线Y维持在预定的温度条件下,能够进行该丝线Y的调质。
另外,虽然本导丝辊群20具备5个纳尔逊辊对21、22、……,上游侧的3个用于拉伸,下游侧的2个用于调质,但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并且,使构成各纳尔逊辊对21、22、……的导丝辊的旋转速度能够由图中没有表示的控制装置自由控制,能够在低速旋转状态的生头时旋转速度与高速旋转状态的生产时旋转速度之间切换。
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为卷绕丝线Y形成卷装PK的装置。第一卷绕装置30通过卷绕从导丝辊群20送出的多根丝线Y中的预定根数的丝线Y,形成数量与之相同的卷装PK。另一方面,第二卷绕装置40卷绕从导丝辊群20送出的多根丝线Y中的剩余的丝线Y,形成数量与之相同的卷装PK。另外,对于各卷绕装置30、40的结构和动作形态后面详细说明。
如此这般,纺丝卷绕设备100通过纺出多个单纤维并将其捆扎构成多根丝线Y,分别对每个丝线Y进行拉伸和调质。纺丝卷绕设备100通过卷绕这样制造的丝线Y形成卷装PK。另外,虽然本实施形态中制造通过完全拉伸丝线Y获得的全拉伸丝(FDY),但也可以是改变导丝辊群20制造通过部分拉伸获得的部分取向丝(POY)的结构。
以上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纺丝卷绕设备100的整体结构,接着说明各卷绕装置30、40的主要结构和各卷绕装置30、40中生头时和丝线切换时的动作形态。
图2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的结构的透视图。另外,由于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只说明第一卷绕装置30。
第一卷绕装置30主要由安装筒管31B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安装筒管32B的第二筒管支架轴32、使第一筒管支架轴31和第二筒管支架轴32彼此的位置轮换的转台33(参照图4A、图4B、图5)、卷绕丝线Y时使该丝线Y往复运动的横动装置34(参照图4A、图4B、图5)、生头和丝线切换时将丝线Y保持在筒管31B(或者筒管32B)上的分丝装置35构成。
第一筒管支架轴31为由图中没有表示的电动机驱动旋转的近似圆筒形状的旋转体。第一筒管支架轴31上能够装卸地安装着筒管31B,当该第一筒管支架轴31在卷绕位置P1旋转时,丝线Y被卷绕到该筒管31B上(参照图4A、图4B、图5)。
第二筒管支架轴32为由图中没有表示的电动机驱动旋转的近似圆筒形状的旋转体。第二筒管支架轴32上能够装卸地安装着筒管32B,当该第二筒管支架轴32在卷绕位置P1旋转时,丝线Y被卷绕到该筒管32B上(参照图4A、图4B、图5)。
另外,第一筒管支架轴31和第二筒管支架轴32的旋转速度能够由图中没有表示的控制装置自由控制,能够在低速旋转状态的生头时旋转速度与高速旋转状态的生产时旋转速度之间切换。并且,由于当卷绕丝线Y、卷装PK的直径变大时,丝线Y的卷绕速度增加,因此第一筒管支架轴31和第二筒管支架轴32的旋转速度通过检测从动旋转的接触辊38的旋转速度而被进行反馈控制。
转台33为支持第一筒管支架轴31和第二筒管支架轴32、并且通过使它们转动来使彼此的位置轮换的转动装置。转台33通过以旋转轴Z为中心转动180°,轮换位于卷绕位置P1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或者第二筒管支架轴32)和位于退避位置P2的第二筒管支架轴32(或者第一筒管支架轴31)彼此的位置(参照图4A、图4B、图5)。
横动装置34为将丝线Y卷绕在筒管31B(或者筒管32B)上时使该丝线Y往复运动的装置。横动装置34通过使丝线Y往复运动来防止该丝线Y在卷装PK上的偏倚。
分丝装置35为使丝线Y保持在于卷绕位置P1上旋转的筒管31B(或者筒管32B)上的装置。分丝装置35通过以转动轴35S为中心转动,能够使丝线Y的丝道弯曲,使该丝线Y保持在于卷绕位置P1上旋转的筒管31B(或者筒管32B)上。
接着,说明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在生头时的动作形态。另外,由于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在生头时的基本动作一样,因此使用第一卷绕装置30来说明生头时的动作形态。
并且,第一筒管支架轴31和安装在其上的筒管31B与第二筒管支架轴32和安装在其上的筒管32B在结构上没有差异,为了便于说明,当作是往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进行生头来进行说明。
图3A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的生头时的动作形态的一个图,图3B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的生头时动作形态的另一个图。另外,图中所示的箭头表示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旋转方向和分丝装置35的转动方向。
如上所述,当第一卷绕装置30开始丝线Y的卷绕时,需要往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进行生头。因此,操作者通过操作吸枪SG来保持丝线Y,并且将该丝线Y配置到生头部件36(参照图3A)。此时,由于丝线Y被吸枪SG吸引,因此不松弛地被从导丝器37向生头部件36张架。
另外,吸枪SG为操作者能够自由地操作的吸引装置,为通过吸引从导丝辊群20送出的丝线Y来保持该丝线Y的装置。
然后,操作者使分丝装置35向靠近筒管31B的方向转动(参照图3B)。此时,由于丝线Y被转动了的分丝装置35按压,因此该丝线Y的丝道弯曲,与筒管31B的周面接触。
由此,丝线Y被压入穿设在筒管31B上的缝隙中,而被保持在该缝隙中。并且,丝线Y通过筒管31B的旋转而被卷绕下去。
下面,说明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在丝线切换时的动作形态。另外,由于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在丝线切换时的基本动作相同,因此使用第一卷绕装置30说明丝线切换时的动作形态。
图4A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中的丝线切换时的动作形态的一个图,图4B为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中的丝线切换时的动作形态的另一个图。另外,图中所示的箭头表示第一筒管支架轴31和第二筒管支架轴32的旋转方向、转台33的转动方向和分丝装置35的转动方向。
如上所述,第一卷绕装置30当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丝线Y变成满卷时通过进行将丝线切换到第二筒管支架轴32的筒管32B上的丝线切换,连续地卷绕该丝线Y。并且,第一卷绕装置30当第二筒管支架轴32的筒管32B上丝线Y变成满卷时通过进行将丝线切换到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的丝线切换,连续地卷绕该丝线Y。
具体说明为,第一卷绕装置30当例如位于卷绕位置P1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丝线Y变成满卷时,通过使转台33180°转动与位于退避位置P2的第二筒管支架轴32轮换彼此的位置(参照图4A)。此时,由于丝线Y还处于被卷绕在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的状态,因此不松弛地从横动装置34向卷装PK张架。
然后,第一卷绕装置30使分丝装置35向靠近筒管32B的方向转动(参照图4B)。此时,由于丝线Y被转动后的分丝装置35压着,因此,该丝线Y的丝道被弯曲,与筒管32B的周面接触。
由此,丝线Y被压入穿设在筒管32B上的缝隙中,并被保持在该缝隙内。并且,丝线Y通过筒管32B的旋转而被卷绕下去。
以上为各卷绕装置30、40的主要结构和各卷绕装置30、40的生头时和丝线切换时的动作形态,下面详细说明能够减少废丝量的纺丝卷绕设备100的动作形态。
首先,着眼于构成纺丝卷绕设备100的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的动作形态进行说明。
图5为表示纺丝卷绕设备100的动作形态的时间图。另外,图5所示的各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的经过,其纵轴表示第一卷绕装置30和第二卷绕装置40的各筒管支架轴31、32、41、42的旋转速度。并且,图中将各筒管支架轴31、32、41、42为停止状态的情况表示为S,将以生头时旋转速度旋转的情况表示为L,将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情况表示为H。
首先,操作者有必要往第一卷绕装置30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进行生头。因此,第一卷绕装置30在时刻T1使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旋转开始,使该旋转速度为生头时旋转速度L。
第一卷绕装置30以生头时旋转速度L维持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旋转速度,这期间,操作者边操作吸枪SG边将该丝线Y配置到生头部件36(参照图3A)。然后,操作者在时刻T2使分丝装置35转动,往筒管31B上进行生头(参照图3B)。
另外,丝线Y在进行了生头的时刻T2到进行丝线切换的时刻T5之间被卷绕到筒管31B上下去(图中的TU1),但以生头时旋转速度L卷绕的丝线Y的丝特性与所希望的丝特性不同。这是由于以生头时旋转速度L卷绕的丝线Y被施加的张力比以生产时旋转速度H卷绕的丝线Y被施加的张力小而引起的。
然后,第一卷绕装置30在从进行了生头的时刻T2开始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的时刻T3,使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旋转速度从生头时旋转速度L增速到生产时旋转速度H。
第一卷绕装置30以生产时旋转速度H维持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旋转速度,在此期间开始第二筒管支架轴32的旋转,使其旋转速度为生产时旋转速度H。另外,虽然在本实施形态中在使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旋转速度达到生产时旋转速度H以后开始第二筒管支架轴32的旋转,但也可以在开始该第二筒管支架轴32的旋转后使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旋转速度成为生产时旋转速度H。
然后,第一卷绕装置30在时刻T4开始转台33的转动,轮换位于卷绕位置P1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和位于退避位置P2的第二筒管支架轴32彼此的位置(参照图4A)。然后,第一卷绕装置30在时刻T5使分丝装置35转动,进行向筒管32B的丝线切换(参照图4B)。
另外,进行丝线切换的时刻T5设在从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旋转速度成为生产时旋转速度H开始经过任意的期间后。这是以在以生头时旋转速度L进行了卷绕带来的对丝线特性的影响消失以后进行丝线切换的方式进行设定,不在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变成满卷时进行丝线切换。这样一来,丝线Y在从进行了丝线切换的时刻T5开始到下一次进行丝线切换的时刻Tn为止被卷绕到筒管32B上下去(图中TU2)。并且,操作者在此期间从第一筒管支架轴31上取下卷绕了不良丝(以生头时旋转速度L卷绕的丝线Y)的筒管31B,安装新的筒管31B准备进行下一次卷绕。
另一方面,第二卷绕装置40在第一卷绕装置30中的第二筒管支架轴32的旋转开始前后使第一筒管支架轴41的旋转开始,使其旋转速度成为生产时旋转速度H。
第二卷绕装置40以生产时旋转速度H维持第一筒管支架轴41的旋转速度,在此期间,操作者边操作吸枪SG边将该丝线Y配置到生头部件46(参照图3A)。然后,操作者在与第一卷绕装置30中的时刻T5时的丝线切换同时或大致同时转动分丝装置45往筒管41B上进行生头(参照图3B)。本实施形态中在时刻T5往筒管41B上进行生头,丝线Y在从时刻T5到时刻Tn为止被卷绕到筒管41B上下去(图中TU3)。
另外,本纺丝卷绕设备100由于在对预定根数的丝线Y使用第一卷绕装置30开始卷绕,然后对剩余的丝线Y使用第二卷绕装置40开始卷绕,因此能够减少在第二卷绕装置40生头时缠绕了丝线Y等的不足。
因此,操作者能够良好地往第二卷绕装置40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41的筒管41B上进行生头,能够使其在以生产时旋转速度H旋转的状态下进行生头。
通过这样,在往第二卷绕装置40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41的筒管41B上生头时,能够使卷绕到该筒管41B上的丝线Y的丝特性为所希望的丝特性,能够减少废丝量。
下面,着眼于构成纺丝卷绕设备100的纺出装置10和导丝辊群20的动作形态进行说明。
图6为表示纺丝卷绕设备100的动作形态的另一个时间图。另外,图6所示的各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的经过,其纵轴表示来自纺出装置10的单纤维的纺出量和构成导丝辊群20的导丝辊的旋转速度。并且,图中将单纤维的纺出为停止状态的情况表示为S,将以生头时纺出量纺出的情况表示为L,将以生产时纺出量纺出的情况表示为H。而且,将导丝辊为停止状态的情况表示为S,将以生头时旋转速度旋转的情况表示为L,将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情况表示为H。
首先,操作者有必要往第一卷绕装置30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进行生头。因此,纺出装置10需要给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提供丝线Y,开始单纤维的纺出。并且,纺出装置10将在时刻T1的纺出量作为生头时纺出量L。
并且,导丝辊群20需要给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提供丝线Y,使构成导丝辊群20的导丝辊的旋转开始。并且,导丝辊群20将在时刻T1的旋转速度作为生头时旋转速度L。
纺出装置10以生头时纺出量L维持单纤维的纺出量,期间,操作者边操作吸枪SG边将该丝线Y配置到生头部件36(参照图3A)。然后,操作者在时刻T2转动分丝装置35,往筒管31B上进行生头(参照图3B)。
然后,纺出装置10在从进行了生头的时刻T2开始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时刻T3,将单纤维的纺出量从生头时纺出量L增加到生产时纺出量H。而且,导丝辊群20在时刻T3使导丝辊的旋转速度从生头时旋转速度L增速到生产时旋转速度H。这是为了与第一卷绕装置30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旋转速度从生头时旋转速度L增速到生产时旋转速度H相对应。
这样一来,本纺丝卷绕设备100在往第一卷绕装置30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生头时能够抑制单纤维的纺出量和导丝辊的旋转速度,能够减少丝线Y的制造量。
通过这样,在往第一卷绕装置30中的第一筒管支架轴31的筒管31B上生头时,能够减少被卷绕到该筒管31B上的丝线Y,能够降低废丝量。

Claims (6)

1.一种纺丝卷绕设备,具备纺出单纤维的纺出装置、送出将上述单纤维捆扎而成的多根丝线的导丝辊群、将从上述导丝辊群送出的上述丝线中的预定根数的上述丝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第一卷绕装置、以及将剩余的上述丝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第二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卷绕装置和上述第二卷绕装置分别具备安装有进行生头的筒管的第一筒管支架轴和安装有从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进行丝线切换的筒管的第二筒管支架轴的至少2个筒管支架轴;
上述第一卷绕装置在往该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生头时使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为生头时旋转速度,在往该筒管的生头完了后使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为比生头时旋转速度高的生产时旋转速度;
上述第二卷绕装置在往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完了后,进行往该第二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在往该筒管的生头时使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为生产时旋转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卷绕装置在从该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成为生产时旋转速度开始经过任意期间后,进行丝线向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该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二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切换,在该筒管上开始上述丝线的卷绕;
上述第二卷绕装置在丝线向上述第一卷绕装置中的上述第二筒管支架轴的筒管切换的同时或大致同时,进行往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该第二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在该筒管上开始上述丝线的卷绕。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纺出装置,与上述第一卷绕装置中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从生头时旋转速度增速到生产时旋转速度相对应,使上述单纤维的纺出量从生头时纺出量增加到生产时纺出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丝辊群,与上述第一卷绕装置中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从生头时旋转速度增速到生产时旋转速度相对应,使构成该导丝辊群的导丝辊的旋转速度从生头时旋转速度增速到生产时旋转速度。
5.一种在纺丝卷绕设备中进行生头的生头方法,所述纺丝卷绕设备具备纺出单纤维的纺出装置、送出将上述单纤维捆扎而成的多根丝线的导丝辊群、将从上述导丝辊群送出的上述丝线中的预定根数的上述丝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第一卷绕装置、以及将剩余的上述丝线卷绕到筒管上的第二卷绕装置;并且上述第一卷绕装置和上述第二卷绕装置分别具备安装有进行生头的筒管的第一筒管支架轴和安装有从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进行丝线切换的筒管的第二筒管支架轴的至少2个筒管支架轴;其特征在于:
在往以生头时旋转速度旋转的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上进行了生头以后,使该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成为比生头时旋转速度高的生产时旋转速度;
在往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完了后,往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上述第二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进行生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第一卷绕装置中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旋转速度成为生产时旋转速度开始经过任意期间后,进行丝线向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二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切换,在该筒管上开始上述丝线的卷绕;在丝线向上述第一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二筒管支架轴的筒管切换的同时或大致同时,进行往以生产时旋转速度旋转的上述第二卷绕装置的上述第一筒管支架轴的筒管的生头,在该筒管上开始上述丝线的卷绕。
CN201110061243.2A 2010-03-18 2011-03-15 纺丝卷绕设备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 Active CN102190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2907/2010 2010-03-18
JP2010062907A JP5479964B2 (ja) 2010-03-18 2010-03-18 紡糸巻取設備ならびに紡糸巻取設備における糸掛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211A CN102190211A (zh) 2011-09-21
CN102190211B true CN102190211B (zh) 2014-12-17

Family

ID=4459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1243.2A Active CN102190211B (zh) 2010-03-18 2011-03-15 纺丝卷绕设备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79964B2 (zh)
CN (1) CN102190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6156A1 (de) * 2011-10-14 2013-04-18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Aufwickeln eines strangförmigen Spulgutes
JP2013184781A (ja) * 2012-03-07 2013-09-19 Tmt Machinery Inc 紡糸巻取設備
JP6450214B2 (ja) * 2014-03-14 2019-01-09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引取装置の糸掛け方法、及び、引取装置
CN104960981B (zh) * 2015-04-14 2017-11-03 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弹性纱线卷绕装置及弹性纱线切换卷绕方法
CN110803576B (zh) * 2019-11-11 2021-04-27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单丝的卷绕装置
CN111910276A (zh) * 2020-08-31 2020-11-10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生头切换装置以及方法
CN113336002B (zh) * 2021-06-07 2022-08-1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超多丝束纤维快速缠绕设备
CN115057064B (zh) * 2022-05-09 2024-04-02 广州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剥带装置的控制方法、剥带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539C (zh) * 2002-08-20 2006-11-08 Tstm株式会社 旋转型丝线卷绕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62008A (ja) * 1986-12-25 1987-07-17 Toray Ind Inc 製糸装置の糸掛け方法
JPH0790979B2 (ja) * 1988-03-04 1995-10-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条の巻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539C (zh) * 2002-08-20 2006-11-08 Tstm株式会社 旋转型丝线卷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79964B2 (ja) 2014-04-23
JP2011195254A (ja) 2011-10-06
CN102190211A (zh)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0211B (zh) 纺丝卷绕设备及纺丝卷绕设备中的生头方法
JP5642441B2 (ja) 紡糸巻取装置への糸掛け方法、紡糸巻取装置、及びサクションガン
CN101377026B (zh) 纱线卷绕机及假捻加工机
CN102330163B (zh) 纺丝卷绕装置
JP5937945B2 (ja) 紡糸延伸装置
JP2011084854A (ja) 紡績機
CN103224165A (zh) 纺丝卷绕设备
JP2012021241A5 (zh)
CN101469468A (zh) 纺纱机械
CN105297197B (zh) 纺织机及纺织方法
CN106958057A (zh) 用于生产弹性芯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JP2017517653A (ja) 繊維機械および繊維機械を運転する方法
CN105256417A (zh) 纺纱机械以及纺纱方法
JP2014524991A (ja) 溶融紡糸装置
CN103305943A (zh) 纺丝卷取设备
CN106319698B (zh) 一种用于纺纱机中的纺纱区的方法及纺纱机中的纺纱区
CN103510209A (zh) 纤维机械
CN105035856A (zh) 卷取滚筒、卷取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
CN109704147A (zh) 用于在纺纱机上将已绕线的线筒更换成空管的方法
CN105648586B (zh) 用于在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在交叉卷绕筒管上卷绕纱线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JP4175690B2 (ja) 弾性フィラメント糸の巻き取り装置
KR101367410B1 (ko) 폴리프로필렌 또는 폴리프로필렌 복합 원착사 커버링 방법
WO2016083616A1 (en) Feeding system of a core spun yarn ring-spinning machine, core spun yarn ring-spinning machine comprising sa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inning core spun yarn using said machine
CN103911710B (zh) 一种半精纺花线机床
CN203158931U (zh) 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