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58931U - 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 Google Patents
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58931U CN203158931U CN 201320109764 CN201320109764U CN203158931U CN 203158931 U CN203158931 U CN 203158931U CN 201320109764 CN201320109764 CN 201320109764 CN 201320109764 U CN201320109764 U CN 201320109764U CN 203158931 U CN203158931 U CN 2031589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t pulley
- bobbin
- spool
- axle
-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连接有电机、轴Ⅰ与轴Ⅱ,所述电机上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轴Ⅰ上套接有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轴Ⅰ之间通过第一离合器相互连接,所述轴Ⅱ上套接有第三皮带轮,固定连接有第五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与轴Ⅱ之间通过第二离合器相互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环形皮带Ⅰ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工位上设置有两个绕线轴,并由离合器来控制两个绕线轴的运转,在更换绕线轴时只需一人将线剪断拉到空绕线轴上即可,实现了在工位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换绕线轴,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用本实用新型更换线轴时只需一人便可操作,节省人力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绳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背景技术
线绳的半成品以及成品一般都是卷绕到线轴上储存、运输,这就使得在线绳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把线绳卷绕到卷线轴上。现有的高速线绳卷绕机,虽然有多个卷线轴同时工作,但是在一个卷线轴卷满之后需要更换时,就需要将这一个卷线轴所在的工位停机或者降速,然后将这一卷线轴更换成空卷线轴之后才能继续工作,而且在更换卷线轴的过程中需要需要一个人将线头拉住,另一个人快速更换卷线轴,两个人配合协作完成,不仅降低了卷绕机的工作效率,还耗费人力。
专利号为201010548933.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及一种用于在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作站执行交叉卷绕筒子/空筒管更换的服务组件,该服务组件带有纱线移动装置,该纱线移动装置用于将新的纱线固定到保持在卷绕装置的筒子架中的空筒管并形成留头纱卷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组件装备有传感器机构,所述传感器机构在正形成所述留头纱卷绕时监控运行到所述空筒管上的所述纱线。该设备虽然解决了更换卷轴时纱线留头问题,但是该设备机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且该设备解决的是纺纱的卷绕及换卷问题,在线绳卷绕设备上并不能很好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之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更换卷线轴时不需要停机降速的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连接有电机、轴Ⅰ与轴Ⅱ,所述电机上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轴Ⅰ上套接有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第四皮带轮通过皮带Ⅱ与第六皮带轮相连接,第六皮带轮固定安装在轴Ⅲ的一端,所述轴Ⅲ的另一端与卷线轴Ⅰ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轴Ⅰ之间通过第一离合器相互连接,第一离合器与开关Ⅰ相连接,所述轴Ⅱ上套接有第三皮带轮,固定连接有第五皮带轮,第五皮带轮通过皮带Ⅲ与第七皮带轮相连接,第七皮带轮固定安装在轴Ⅳ的一端,所述轴Ⅳ的另一端与卷线轴Ⅱ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与轴Ⅱ之间通过第二离合器相互连接,第二离合器与开关Ⅱ相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环形皮带Ⅰ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开关Ⅰ与开关Ⅱ为电磁开关。
优选的是,还包括一个压紧轮,用于调节并压紧环形皮带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工位上设置有两个绕线轴,并由离合器来控制两个绕线轴的运转,在更换绕线轴时只需一人将线剪断拉到空绕线轴上即可,实现了在工位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换绕线轴,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用本实用新型更换线轴时只需一人便可操作,节省人力资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用皮带轮与离合器便可实现,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连接有电机、轴Ⅰ2与轴Ⅱ3,所述电机上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所述轴Ⅰ2上套接有第二皮带轮5,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6,第四皮带轮6通过皮带Ⅱ7与第六皮带轮8相连接,第六皮带轮8固定安装在轴Ⅲ9的一端,所述轴Ⅲ9的另一端与卷线轴Ⅰ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5与轴Ⅰ2之间通过第一离合器10相互连接,第一离合器10与电磁开关Ⅰ相连接,所述轴Ⅱ3上套接有第三皮带轮11,固定连接有第五皮带轮12,第五皮带轮12通过皮带Ⅲ13与第七皮带轮14相连接,第七皮带轮14固定安装在轴Ⅳ15的一端,所述轴Ⅳ15的另一端与卷线轴Ⅱ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11与轴Ⅱ3之间通过第二离合器16相互连接,第二离合器16与电磁开关Ⅱ相连接,第一皮带轮4与第二皮带轮5以及第三皮带轮11之间通过环形皮带Ⅰ17连接。在环形皮带Ⅰ17旋转的路径上,还设置有一个压紧轮18,用于调节并压紧环形皮带Ⅰ17。
在使用时,打开开关Ⅰ,第一离合器10就会让第二皮带轮5与轴Ⅰ2合起,让轴Ⅰ2跟随第二皮带轮5转动,从而带动卷线轴Ⅰ开始旋转工作。将线卷绕到卷线轴Ⅰ上,待卷线轴Ⅰ卷满时,打开开关Ⅱ,第二离合器16让第三皮带轮11与轴Ⅱ3合起,让轴Ⅱ3跟随第三皮带轮11转动从而带动卷线轴Ⅱ开始旋转工作。这时,只需一人将线剪断,将线头带到卷线轴Ⅱ上即可继续进行卷绕。关闭开关Ⅰ,第一离合器10就会让第二皮带轮5与轴Ⅰ2分开,轴Ⅰ2就停止转动,使卷线轴Ⅰ停止转动,将已经缠绕满的卷线轴Ⅰ换下,换上空的卷线轴。这样,就能在不停机、不减速的情况下实现卷线轴的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用本实施例更换线轴时只需一人便可操作,节省人力资源且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只用皮带轮与离合器便可实现,制造成本低。
Claims (3)
1.一种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连接有电机、轴Ⅰ(2)与轴Ⅱ(3),所述电机上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所述轴Ⅰ(2)上套接有第二皮带轮(5),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6),第四皮带轮(6)通过皮带Ⅱ(7)与第六皮带轮(8)相连接,第六皮带轮(8)固定安装在轴Ⅲ(9)的一端,所述轴Ⅲ(9)的另一端与卷线轴Ⅰ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5)与轴Ⅰ(2)之间通过第一离合器(10)相互连接,第一离合器(10)与开关Ⅰ相连接,所述轴Ⅱ(3)上套接有第三皮带轮(11),固定连接有第五皮带轮(12),第五皮带轮(12)通过皮带Ⅲ(13)与第七皮带轮(14)相连接,第七皮带轮(14)固定安装在轴Ⅳ(15)的一端,所述轴Ⅳ(15)的另一端与卷线轴Ⅱ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11)与轴Ⅱ(3)之间通过第二离合器(16)相互连接,第二离合器(16)与开关Ⅱ相连接,第一皮带轮(4)与第二皮带轮(5)以及第三皮带轮(11)之间通过环形皮带Ⅰ(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Ⅰ与开关Ⅱ为电磁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压紧轮(18),用于调节并压紧环形皮带Ⅰ(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09764 CN203158931U (zh) | 2013-03-11 | 2013-03-11 | 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09764 CN203158931U (zh) | 2013-03-11 | 2013-03-11 | 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58931U true CN203158931U (zh) | 2013-08-28 |
Family
ID=49020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0976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58931U (zh) | 2013-03-11 | 2013-03-11 | 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589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98522A (zh) * | 2016-12-31 | 2017-03-15 | 常州三泰塑胶有限公司 | 双工位卷绕机工位转换机构 |
-
2013
- 2013-03-11 CN CN 201320109764 patent/CN2031589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98522A (zh) * | 2016-12-31 | 2017-03-15 | 常州三泰塑胶有限公司 | 双工位卷绕机工位转换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62982B (zh) | 地毯织机纱架配套的自动络纱机 | |
CN203338872U (zh) | 一种hdmi线缆的立式绞线机 | |
CN110257969A (zh) | 一种直捻机 | |
CN203021710U (zh) | 捻线机独立传动机构 | |
CN102212900A (zh) | 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 | |
CN201501702U (zh) | 一种分纱卷筒机 | |
KR100977211B1 (ko) | 복합 연사장치 | |
CN202296570U (zh) | 一种缠纱机的传动机构 | |
CN106743997B (zh) | 象鼻收线和工字轮收线一体的多功能收线机 | |
CN203158931U (zh) | 高速线绳卷绕机的双卷线轴交换机构 | |
CN202181141U (zh) | 一种络筒机 | |
CN202808070U (zh) | 带有线上油装置的变速络筒机 | |
CN216549021U (zh) | 一种高速恒张力单丝分丝机 | |
CN102530638B (zh) | 绕线装置 | |
CN204802739U (zh) | 一种倒筒机 | |
CN203923523U (zh) | 一种直捻机 | |
CN209836407U (zh) | 一种纺织用并条机 | |
CN203096263U (zh) | 大卷装倍捻机 | |
CN202575537U (zh) | 一种化纤倍捻机的横动机构 | |
CN203923507U (zh) | 一种倍捻、倒筒两用机 | |
CN113788364A (zh) | 一种高速恒张力单丝分丝机 | |
CN208790904U (zh) | 一种三线并线机 | |
CN208649547U (zh) | 一种改良的包覆纱机 | |
CN203021712U (zh) | 一种锭带式离心加捻复合捻线机组 | |
CN203624724U (zh) | 一种卷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