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4954A - 应变Ge沟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变Ge沟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4954A
CN102184954A CN 201110058128 CN201110058128A CN102184954A CN 102184954 A CN102184954 A CN 102184954A CN 201110058128 CN201110058128 CN 201110058128 CN 201110058128 A CN201110058128 A CN 201110058128A CN 102184954 A CN102184954 A CN 102184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in layer
strain
channel device
pass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581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4954B (zh
Inventor
王敬
许军
郭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 2011100581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4954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US13/263,222 priority patent/US8786017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8946 priority patent/WO2012119418A1/en
Priority to US13/263,236 priority patent/US8704306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8948 priority patent/WO2012119419A1/en
Priority to US13/263,227 priority patent/US889020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8944 priority patent/WO2012119417A1/en
Publication of CN102184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4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4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4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变Ge沟道器件,包括:表面具有氧化物绝缘层的硅衬底;形成在所述氧化物绝缘层之上的Ge层,其中,Ge层与氧化物绝缘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钝化薄层;形成在所述Ge层之上的栅堆叠;形成在所述栅堆叠之下的沟道区,以及形成在沟道区两侧的漏极和源极,其中,漏极和源极为SiGe1-xCx以使所述沟道区产生张应变,其中,0≤x≤1。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SiGe1-xCx源极和漏极形成的Ge沟道器件,不仅结构简单,并且工艺难度低,便于形成。此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SiGe1-xCx源极和漏极可以使Ge沟道器件的沟道区产生张应变,从而提高Ge沟道器件性能。

Description

应变Ge沟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变Ge沟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特征尺寸一直遵循着所谓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不断按比例缩小,其工作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对于基于Si材料本身的而言,已经接近于物理与技术的双重极限。因而,人们为了不断提升MOSFET器件的性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从而MOSFET器件的发展进入了所谓的后摩尔(More-Than-Moore)时代。基于异质材料结构尤其是Si基Ge材料等高载流子迁移率材料系统的高迁移率沟道工程是其中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技术。例如,将Ge与具有SiO2绝缘层的Si片直接键合形成GeOI结构就是一种具有高空穴迁移率的Si基Ge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现有GeOI结构是将Ge与SiO2等绝缘氧化物直接键合,或者Ge上形成有GeO2再与硅片键合。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在GeOI技术中如果直接在绝缘氧化物衬底之上形成Ge材料,由于Ge材料与绝缘氧化物之间的接触界面比较差,尤其是界面态密度很高,从而引起比较严重的散射和漏电,最终影响了器件性能。此外,由于掺杂杂质(如B)在Ge层中极易扩散等原因,因此Ge沟道器件的源极和漏极的形成非常困难,从而导致Ge沟道器件难于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解决目前GeOI结构中Ge与氧化物绝缘体之间界面态很差的缺陷,以及Ge沟道器件难于形成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应变Ge沟道器件,包括:表面具有氧化物绝缘层的硅衬底;形成在所述氧化物绝缘层之上的Ge层,其中,所述Ge层与所述氧化物绝缘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钝化薄层;形成在所述Ge层之上的栅堆叠;形成在所述栅堆叠之下的沟道区,以及形成在沟道区两侧的漏极和源极,其中,所述漏极和源极为SiGe1-xCx以使所述沟道区产生张应变,其中,0≤x≤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变Ge沟道器件为NMOS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钝化薄层为锶锗化物薄层、钡锗化物薄层、GeSi钝化薄层或Si薄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形成在所述Ge层之上的第二钝化薄层,所述第二钝化薄层为锶锗化物薄层、钡锗化物薄层或GeSi钝化薄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物绝缘层和所述Ge层之间通过键合方式相连。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应变Ge沟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衬底之上形成Ge层;对所述Ge层的第一表面进行处理以形成第一钝化薄层;将所述第一衬底、所述Ge层及所述第一钝化薄层翻转并转移至表面具有氧化物绝缘层的硅衬底;去除所述第一衬底;在所述Ge层之上形成栅堆叠;刻蚀所述栅堆叠两侧的所述Ge层以形成源区凹槽和漏区凹槽;和在所述源区凹槽和漏区凹槽之中分别形成SiGe1-xCx源漏区,以及对所述SiGe1-xCx源漏区进行掺杂以形成SiGe1-xCx源漏极,其中,0≤x≤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变Ge沟道器件为NMOS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钝化薄层为锶锗化物薄层、钡锗化物薄层、GeSi钝化薄层或Si薄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Ge层及所述源极和漏极之上形成第二钝化薄层,所述第二钝化薄层为锶锗化物薄层、钡锗化物薄层或GeSi钝化薄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物绝缘层和所述Ge层之间通过键合方式相连。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钝化层可以改善Ge材料与绝缘氧化物之间的界面态问题,从而降低该界面处的漏电和散射。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锶锗化物或钡锗化物形成的钝化薄层属于半导体,因此不仅可以改善Ge材料与绝缘氧化物之间的界面态问题,降低该界面处的漏电和散射,另外也不会过度降低Ge材料的迁移率性能。此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SiGe1-xCx源极和漏极形成的Ge沟道器件,不仅结构简单,并且工艺难度低,便于形成,并且SiGe1-xCx中的杂质扩散(如B、P等的扩散)要比Ge中弱得多,因此在SiGe1-xCx中容易得到很高的掺杂浓度,提高器件性能。此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SiGe1-xCx源极和漏极可以使Ge沟道器件的沟道区产生张应变,从而提高Ge沟道器件性能。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变Ge沟道器件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变Ge沟道器件的形成方法的中间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变Ge沟道器件的示意图。该应变Ge沟道器件包括表面有氧化物绝缘层1200的硅衬底1100和形成在氧化物绝缘层1200之上的Ge层1300,其中,Ge层1300与氧化物绝缘层1200之间形成有第一钝化薄层140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钝化薄层1300为采用锶Sr或钡Ba对Ge层1200的第一表面进行处理形成的为锶锗化物GeSrx或钡锗化物GeBax。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钝化薄层1400还可为GeSi钝化薄层或Si薄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表面有氧化物绝缘层的硅衬底1100包括Si衬底,及形成在Si衬底之上的SiO2绝缘层。由于锶锗化物或钡锗化物形成的钝化薄层属于半导体,因此不仅可以改善Ge材料与绝缘氧化物之间的界面态问题,降低该界面处的漏电和散射,另外也不会过度降低Ge材料的迁移率性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生成具有应变的Ge沟道器件,该应变GeOI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Ge层之上的栅堆叠(栅介质层1600和栅电极1700),形成在栅堆叠之下的沟道区,以及形成在沟道区两侧的漏极和源极1800,其中,漏极和源极1800为SiGe1-xCx以使所述沟道区产生张应变,其中,0≤x≤1,例如可为GeSi或SiC等。不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漏极和源极1800进行掺杂,而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漏极和源极1800还可以使沟道区产生张应变,从而提高器件性能。
如图2-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变Ge沟道器件的形成方法的中间步骤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第一衬底2000,其中,第一衬底2000为Si衬底或者Ge衬底。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他衬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衬底2000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步骤S102,在第一衬底2000之上形成Ge层1300,如图2所示。
步骤S103,采用锶Sr或钡Ba对Ge层1300的第一表面进行处理以形成第一钝化薄层1400,该第一钝化薄层1400为锶锗化物或钡锗化物,如图3所示。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钝化薄层1400还可为GeSi钝化薄层或Si薄层,例如对Ge层1300进行Si化处理,或者在Ge层1300上淀积Si薄层。
步骤S104,将第一衬底2000、Ge层1300及第一钝化薄层1400翻转并转移至表面有氧化物绝缘层1200的硅衬底1100,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键合方式将第一钝化薄层1400与氧化物绝缘层1200相连。
步骤S105,去除第一衬底2000,如图5所示。
步骤S106,可选择地,采用锶或钡对Ge层1300的第二表面进行处理以形成第二钝化薄层1500,该第二钝化薄层1500为锶锗化物或钡锗化物,如图6所示。同样地,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第二钝化薄层1500,即该第二钝化薄层1500为GeSi。
步骤S107,在Ge层1300之上形成栅堆叠,例如在Ge层1300之上分别形成栅介质层1600和栅电极1700,如图7所示。
步骤S108,刻蚀栅堆叠两侧的Ge层1300以形成源区凹槽和漏区凹槽,并在源区凹槽和漏区凹槽之中分别形成SiGe1-xCx源漏区,以及对所述SiGe1-xCx源漏区进行掺杂以形成SiGe1-xCx源漏极,其中,0≤x≤1,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为GeSi或SiC等。在源漏极之中掺杂C原子可以有效地防止对源漏进行重掺杂时B原子的扩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钝化层可以改善Ge材料与绝缘氧化物之间的界面态问题,从而降低该界面处的漏电和散射。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锶锗化物或钡锗化物形成的钝化薄层属于半导体,因此不仅可以改善Ge材料与绝缘氧化物之间的界面态问题,降低该界面处的漏电和散射,另外也不会过度降低Ge材料的迁移率性能。此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SiGe1-xCx源极和漏极形成的Ge沟道器件,不仅结构简单,并且工艺难度低,便于形成。此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SiGe1-xCx源极和漏极可以使Ge沟道器件的沟道区产生张应变,从而提高Ge沟道器件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应变Ge沟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面具有氧化物绝缘层的硅衬底;
形成在所述氧化物绝缘层之上的Ge层,其中,所述Ge层与所述氧化物绝缘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钝化薄层;
形成在所述Ge层之上的栅堆叠;和
形成在所述栅堆叠之下的沟道区,以及形成在沟道区两侧的漏极和源极,其中,所述漏极和源极为SiGe1-xCx以使所述沟道区产生张应变,其中,0≤x≤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Ge沟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Ge沟道器件为NMOS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Ge沟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薄层为锶锗化物薄层、钡锗化物薄层、GeSi钝化薄层或Si薄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Ge沟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Ge层之上的第二钝化薄层,所述第二钝化薄层为锶锗化物薄层、钡锗化物薄层或GeSi钝化薄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Ge沟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绝缘层和所述Ge层之间通过键合方式相连。
6.一种应变Ge沟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衬底之上形成Ge层;
对所述Ge层的第一表面进行处理以形成第一钝化薄层;
将所述第一衬底、所述Ge层及所述第一钝化薄层翻转并转移至表面具有氧化物绝缘层的硅衬底;
去除所述第一衬底;
在所述Ge层之上形成栅堆叠;
刻蚀所述栅堆叠两侧的所述Ge层以形成源区凹槽和漏区凹槽;和
在所述源区凹槽和漏区凹槽之中分别形成SiGe1-xCx源漏区,以及对所述SiGe1-xCx源漏区进行掺杂以形成SiGe1-xCx源漏极,其中,0≤x≤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变Ge沟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Ge沟道器件为NMOS器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变Ge沟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薄层为锶锗化物薄层、钡锗化物薄层、GeSi钝化薄层或Si薄层。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变Ge沟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Ge层及所述源极和漏极之上形成第二钝化薄层,所述第二钝化薄层为锶锗化物薄层、钡锗化物薄层或GeSi钝化薄层。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变Ge沟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绝缘层和所述Ge层之间通过键合方式相连。
CN 201110058128 2011-03-10 2011-03-10 应变Ge沟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Active CN102184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58128 CN102184954B (zh) 2011-03-10 2011-03-10 应变Ge沟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PCT/CN2011/078946 WO2012119418A1 (en) 2011-03-10 2011-08-25 Strained ge-on-insul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3/263,236 US8704306B2 (en) 2011-03-10 2011-08-25 Strained Ge-on-insul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PCT/CN2011/078948 WO2012119419A1 (en) 2011-03-10 2011-08-25 Strained ge-on-insul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3/263,222 US8786017B2 (en) 2011-03-10 2011-08-25 Strained Ge-on-insul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3/263,227 US8890209B2 (en) 2011-03-10 2011-08-25 Strained GE-ON-insul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PCT/CN2011/078944 WO2012119417A1 (en) 2011-03-10 2011-08-25 Strained ge-on-insul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58128 CN102184954B (zh) 2011-03-10 2011-03-10 应变Ge沟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4954A true CN102184954A (zh) 2011-09-14
CN102184954B CN102184954B (zh) 2013-03-27

Family

ID=44571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58128 Active CN102184954B (zh) 2011-03-10 2011-03-10 应变Ge沟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4954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6177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直接带隙Ge沟道CMOS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78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直接带隙改性Ge沟道的P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275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7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GeC应力引入的直接带隙Ge沟道CMOS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26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GeC应力引入的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2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GeC应力引入的直接带隙Ge沟道P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85234A (zh) * 2016-08-25 2018-03-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Si衬底的应变Ge1‑xSnx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85232A (zh) * 2016-08-25 2018-03-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LRC工艺SiGeC选择外延致直接带隙G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5391A (zh) * 2020-12-07 2021-04-09 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一种绝缘体上应变锗锡硅衬底、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7320A1 (en) * 2005-09-12 2007-03-15 Tetsuji Ueno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Stressed Channel Regions and methods Forming the Same
CN101292342A (zh) * 2005-10-19 2008-10-22 Soi科技公司 与衬底键合的锗层的处理
WO2010000596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S.O.I.Tec Silicon On Insulator Technologies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structure comprising a germanium layer on a substrate
CN101882624A (zh) * 2010-06-29 2010-11-10 清华大学 在绝缘衬底上形成有高Ge应变层的结构及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7320A1 (en) * 2005-09-12 2007-03-15 Tetsuji Ueno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Stressed Channel Regions and methods Forming the Same
CN101292342A (zh) * 2005-10-19 2008-10-22 Soi科技公司 与衬底键合的锗层的处理
WO2010000596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S.O.I.Tec Silicon On Insulator Technologies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structure comprising a germanium layer on a substrate
CN101882624A (zh) * 2010-06-29 2010-11-10 清华大学 在绝缘衬底上形成有高Ge应变层的结构及形成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6275B (zh) * 2016-06-28 2019-12-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77B (zh) * 2016-06-28 2019-1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直接带隙Ge沟道CMOS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275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7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GeC应力引入的直接带隙Ge沟道CMOS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26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GeC应力引入的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26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GeC应力引入的直接带隙Ge沟道P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78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直接带隙改性Ge沟道的P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78B (zh) * 2016-06-28 2020-06-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直接带隙改性Ge沟道的P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266B (zh) * 2016-06-28 2020-02-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GeC应力引入的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77A (zh) * 2016-06-2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直接带隙Ge沟道CMOS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26B (zh) * 2016-06-28 2019-12-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GeC应力引入的直接带隙Ge沟道P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176B (zh) * 2016-06-28 2019-12-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GeC应力引入的直接带隙Ge沟道CMOS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85234A (zh) * 2016-08-25 2018-03-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Si衬底的应变Ge1‑xSnx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85232A (zh) * 2016-08-25 2018-03-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LRC工艺SiGeC选择外延致直接带隙G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5391A (zh) * 2020-12-07 2021-04-09 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一种绝缘体上应变锗锡硅衬底、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4954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4954B (zh) 应变Ge沟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2169897B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66953B (zh) 低肖特基势垒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3337516B (zh) 增强型开关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14684B (zh) 一种具有悬空源漏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5047721A (zh) 一种碳化硅沟槽栅功率MOSFET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87541U (zh) 一种半导体结构
US20220246745A1 (en) Silicon Carbide Devices,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Silicon Carbide Devices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101777586B (zh) 一种混合结型源漏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4749B (zh) 半导体器件的栅极掺杂方法
CN103872054B (zh) 一种集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分立器件、cdmos
CN102214682B (zh) 具有悬空源漏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3325685A (zh) 深沟槽功率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37744B (zh) Soi横向超结功率mosfet器件
CN102169888B (zh) 应变GeOI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4347370A (zh) 提高pmos器件栅极的负偏压温度稳定性方法
CN102194692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2354708B (zh) 具有悬空源漏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2332403A (zh)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24706A (zh) 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2157432A (zh) GeOI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2184953B (zh) 应变GeOI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2214683A (zh) 具有悬空源漏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2931237A (zh) 垂直非对称环栅mosfet器件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14681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