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2681A - 热敏记录材料和图像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敏记录材料和图像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2681A
CN102152681A CN2011100218915A CN201110021891A CN102152681A CN 102152681 A CN102152681 A CN 102152681A CN 2011100218915 A CN2011100218915 A CN 2011100218915A CN 201110021891 A CN201110021891 A CN 201110021891A CN 102152681 A CN102152681 A CN 102152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layer
recording medium
thermal recording
fluorescent whitening
whiten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18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2681B (zh
Inventor
内村一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52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2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2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2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23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e.g. w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4Direct thermal recording [DT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40Cover layers; Layers separated from substrate by imaging layer; Protective layers; Layers applied before 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热敏记录材料,其包含:载体;含有至少水溶性树脂的底涂层;含有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着色层;和含有水溶性树脂和荧光增白剂的保护层,其中底涂层、热敏着色层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载体上形成,其中底涂层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且保护层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并且其中底涂层具有150mL/min或更低的透气度。

Description

热敏记录材料和图像记录方法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热敏着色层上形成含有荧光增白剂的保护层的热敏记录材料和利用该热敏记录材料的图像记录方法。
相关领域的描述
热敏记录材料被用于多个领域:POS领域,如易腐食品、盒饭和预制食品;复制领域,如书籍和文件;通信领域,如传真;票务领域,如售票机和收据;以及航空工业,如行李标签。由于热敏记录材料被广泛应用,日益需求白度、耐光性和耐水性的提高。
作为这样的热敏记录材料,常规已知的热敏记录材料是这样的热敏记录材料:具有在热敏着色层上提供的、含荧光增白剂以提高白度的保护层。
例如,提出这样的热敏记录材料:具有含0.1质量份至10质量份荧光增白剂的保护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号62-184880)。此外,已提出这样的热敏记录材料:具有含阳离子荧光萘二甲酰亚胺染料的保护层(日本专利(JP-B)号3446092)。
但是,在这些方案中,由于保护层中包含少量荧光增白剂,对外观白度提高的作用得到确定,但耐光性没有充分实现。
已知通过添加荧光增白剂提高耐光性。例如,已提出这样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在热敏着色层上提供的保护层中包含干质量0.1g/m2至0.5g/m2的均二苯代乙烯荧光染料(JP-B号3463080)。
根据此方案,耐光性被提高到一定水平,但还没达到足够的耐光性。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的含量增加以达到足够的耐光性时,背景变为黄色。此方案的组成中,难以增加荧光增白剂的含量至高于上述范围。
与此方案相似,已提出向保护层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方法(参见JP-A号10-44609),从而提高耐光性。但是,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无法达到足够的耐光性。
另一方面,有这样的方法的提议:通过向利用近红外吸收材料作为着色材料的热敏记录材料的保护层添加荧光增白剂而达到耐光性(参见JP-A号3156401)。在此,已公开在热敏记录材料中达到足够耐光性的实例,其中通过应用保护层分散液形成保护层,该保护层分散液通过向100质量份分散液添加40质量份50%的荧光染料水溶液而制备。
应用该实例中荧光增白剂的该含量,耐光性在图像部分得到提高,但如JP-B号3463080中所述背景颜色变为黄色,且无法得到满意的背景白度。
此外,已提出在近红外吸收材料被用作着色材料的热敏记录材料中,将荧光增白剂包含在保护层里的另一个方法(JP-A号06-48038)。在此方案中,主要效果是提高外观白度,而没有实现耐光性的提高。
因此,在这些提议中,难以既实现耐光性又达到背景白度。
此外,当意欲通过增加保护层的沉积量而在产生的记录材料中提供一定量的荧光增白剂,而保护层分散液中的荧光增白剂含量维持低水平时,有必要大大增加保护层的沉积量。其存在这样的问题:造成热敏着色层中着色性质的降低。
鉴于这些问题,已提出通过利用紫外线吸收剂结合荧光增白剂,从而减少荧光增白剂的含量而既实现耐光性又达到背景白度的方法(参见JP-B号3829426、3635388和2936556,以及JP-A号10-235996和08-282114)。
但是,在热敏着色层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储存稳定性如耐热性和着色性质降低,以及在保护层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发生粘附和差的热敏头(head)匹配性质,如污染物对热敏头的粘合。
对由光引起劣化的机制不确切了解。但是,实验上确定:当在氧气进入热敏着色层的状态下热敏着色层暴露于诸如阳光的光时,热敏着色层中包含的隐色染料通过与氧气和阳光等中所含紫外光反应而降解,造成热敏记录材料的背景颜色改变和其上图像的褪色。
为大幅提高耐光性,不仅阻挡紫外光重要,阻挡氧气同样重要。具体地,氧气不仅从热敏着色层的上侧(即暴露于光、如阳光等的一侧)进入,而且从热敏着色层的下侧进入。因此,有必要阻挡从热敏着色层下侧及从其上侧进入的氧气。
在这点上,现有技术中,在热敏着色层上提供保护层,从而阻挡来自上侧的氧气,但氧气自下侧进入的阻挡尚未得到研究。也就是说,常规上提供底涂层(undercoat layer)以达到提高着色灵敏度和打印图像细度的目的。因此,底涂层被设计为具有提高层内孔隙度以及提高热敏记录材料的粘合性和绝热性的功能。
由于上述功能通过在底涂层中添加大量树脂被抑制,仅有最少量的树脂被用于赋予层间的粘结性。因此,常用的底涂层具有低的阻挡氧气的能力,并且无法得到满意的耐光性。
例如,在JP-B号3829426和3635388以及JP-A号10-235996中,提出提供下层(under layer)(底涂层)。这些底涂层中的每一层提高着色灵敏度,并具有阻挡紫外光的功能。但是,如上所述,底涂层被设计为增加空隙并减少树脂量,从而提高着色灵敏度,产生高透气度。因此,底涂层具有低的阻挡氧气的能力,并且无法达到满意的耐光性。
因此,目前没有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水性及高白度的满意的热敏记录材料。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水性和高白度的热敏记录材料,以及应用该热敏记录材料的图像记录方法。
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如下。
<1>热敏记录材料,其包括:载体;包含至少水溶性树脂的底涂层;包含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着色层;以及包含水溶性树脂和荧光增白剂的保护层,其中底涂层、热敏着色层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载体上形成,其中底涂层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且保护层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并且其中底涂层具有150mL/min或更小的透气度。
<2>根据<1>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底涂层进一步包含空心颗粒。
<3>根据<2>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底涂层中水溶性树脂的含量是相对于空心颗粒和水溶性树脂的总量按质量计50%至按质量计80%。
<4>根据<1>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底涂层包含含有水溶性树脂的第一底涂层和含有空心颗粒的第二底涂层,并且第二底涂层和第一底涂层依此顺序在载体上向着热敏着色层形成。
<5>根据<1>至<4>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保护层包含含有水溶性树脂和荧光增白剂的第一保护层、以及含有水溶性树脂但无荧光增白剂的第二保护层,并且其中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热敏着色层上形成。
<6>根据<1>至<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荧光增白剂是均二苯代乙烯(stilbene)化合物。
<7>根据<5>和<6>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是0.5g/m2至1.5g/m2,并且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第一保护层的总量按质量计20%或更高,并且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及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水溶性树脂的总量按质量计55%或更低。
<8>根据<5>至<7>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第一保护层进一步包含交联剂。
<9>根据<5>至<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第二保护层进一步包含交联剂、无机填料和润滑剂。
<10>热敏记录材料,其包括:热敏着色层;包含荧光增白剂和水溶性树脂的第一保护层;以及包含水溶性树脂但无荧光增白剂的第二保护层,其中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热敏着色层上形成,并且其中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是0.5g/m2至1.5g/m2,且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第一保护层的总量按质量计20%或更高,且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及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水溶性树脂的总量按质量计55%或更低。
<11>根据<10>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荧光增白剂是均二苯代乙烯化合物。
<12>根据<10>和<11>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第一保护层进一步包含交联剂。
<13>据<10>至<12>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第二保护层进一步包含交联剂、无机填料和润滑剂。
<14>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利用图像记录装置在根据<1>至<13>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该图像记录装置是热敏头和激光器中任一种。
<15>根据<14>所述的图像记录方法,其中激光器是CO2激光器,其发射具有波长9.3μm至10.6μm的光。
因此,本发明可解决常规问题和实现目标,从而提供具有良好耐光性、耐水性和高白度的热敏记录材料和应用该热敏记录材料的图像记录方法。
附图简述
图1显示示意性断面视图,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的层结构的一个实例。
图2显示示意性断面视图,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的层结构的另一个实例。
图3显示示意性断面视图,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的层结构的一个实例。
发明详述
(热敏记录材料的第一个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包含载体、至少一个底涂层、热敏着色层和至少一个保护层,其中底涂层、热敏着色层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载体上形成,并且如需要,进一步包含其它层。
<载体>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载体。作为载体,可应用由无木质纸(不含磨木浆的纸张,woodfree paper)、回收纸浆(recycled pulp)(包含50%或更多的回收纸浆)、合成纸、聚乙烯膜及层压纸等制成的载体中的任一种。
<底涂层>
底涂层具有150mL/min或更低的透气度。
当透气度大于150mL/min时,耐光性所需的底涂层性能,即阻挡氧气从朝向载体的底涂层表面进入的性能不足,无法达到期望的耐光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底涂层的透气度更优选为50mL/min或更低,理想地为0mL/min。
在此,可利用BENDTSEN TESTER(由Messmer Instruments Ltd.制造)、根据ISO5636(Bendtsen方法)测量透气度。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底涂层。底涂层可以是单层,或可由两层或更多层制成。
也就是说,在与热敏着色层相邻且包含水溶性树脂的层被定义为第一底涂层的情况下,底涂层可由第一底涂层本身制成,并且如需要,底涂层可以是这样的层压层:其中第二底涂层和第三底涂层在第一底涂层朝向载体的表面上形成。
-第一底涂层-
第一底涂层与热敏着色层相邻,且包含水溶性树脂,并且底涂层可由第一底涂层本身制成。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水溶性树脂。其实例包括: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如甲氧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聚丙烯酰胺,改性聚丙烯酰胺,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羧基改性的聚乙烯,聚乙烯醇-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尿素-甲醛树脂,海藻酸钠,明胶和酪蛋白。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其中,尤其优选聚乙烯醇。
通过利用水溶性树脂的水分散液,然后通过干燥制成第一底涂层。作为加入水分散液和包含在第一底涂层中的组分,可应用无机填料、空心颗粒和水乳剂树脂以及进一步的其它组分。具体地,在通过应用热敏头形成图像时,优选使用空心颗粒,从而提高着色灵敏度和细度。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第一底涂层中水溶性树脂的含量。优选按质量计20%至按质量计80%,更优选按质量计30%至按质量计70%。
当第一底涂层中水溶性树脂的含量小于按质量计20%时,难以获得预定的透气度。当其大于按质量计80%时,在应用热敏头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可能不易获得足够的着色灵敏度。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无机填料。其实例包括:氢氧化铝、碳酸钙、氧化铝、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硫酸钡、滑石、高岭土、矾土和粘土。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其中,根据涂布液的液体性质、分散颗粒的稳定性和水溶性,优选氢氧化铝、碳酸钙、高岭土和粘土。
空心颗粒优选具有80%或更高的中空率(hollow ratio),更优选具有90%或更高的中空率。当中空率少于80%时,绝热性和缓冲性不足。在应用热敏头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来自热敏头的热能通过载体被散发到热敏记录材料外,且热敏头与热敏记录材料之间的粘合性变弱,造成对提高灵敏度和细度的作用较低。实际上得到的空心颗粒各具有98%或更低的中空率。
本文所述的中空率由以下等式表示:
中空率(%)=(空心颗粒的内径/空心颗粒的外径)×100
各空心颗粒具有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外壳且其内包含空气或其它气体。它们是已经为泡沫状态的细微空心颗粒,并且优选应用具有2μm至10μm的体均粒径的空心颗粒。
体均粒径(外粒径)小于2μm时,存在难以得到给定中空率的生产问题。体均粒径大于10μm时,干燥的涂布表面的平滑度降低,造成热敏头与热敏记录材料之间的粘合性降低和对提高灵敏度的作用较低。因此,空心颗粒优选具有极小变化的尖锐的分布峰和落入上述范围内的体均粒径。
空心颗粒是各自具有热塑性树脂作外壳的颗粒,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和聚丁二烯及其共聚物树脂。其中,尤其优选包含偏二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树脂作主要成分。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水乳剂树脂。其实例包括:例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酰共聚物的乳胶液;以及例如,醋酸乙烯酯树脂、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乳液。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干燥后空心颗粒的含量优选为每平方米载体0.2g或更高,更优选为每平方米载体0.4g至5g。
水溶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相对于空心颗粒和水溶性树脂的总量按质量计60%至按质量计80%。水溶性树脂的含量小于按质量计60%时,难以得到预定的透气度。其大于按质量计80%时,不易获得足够的着色灵敏度。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热敏记录材料中第一底涂层的沉积量。优选0.4g/m2至10g/m2,更优选0.6g/m2至7g/m2
当第一底涂层的沉积量小于0.4g/m2时,难以得到预定的透气度。当沉积量大于10g/m2时,第一底涂层的粘结性可能减少。
-第二底涂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底涂层,只要底涂层包含第一底涂层即可。为了提高热敏着色层的着色灵敏度,可在第一底涂层朝向载体的表面形成包含空心颗粒的第二底涂层。
第二底涂层含有空心颗粒和粘合剂,并且按需要可进一步包含其它组分。
空心颗粒优选具有80%或更高的中空率,更优选具有90%或更高的中空率。当中空率小于80%时,绝热性和缓冲性不足。在应用热敏头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来自热敏头的热能通过载体被散发到热敏记录材料外,并且热敏头与热敏记录材料之间的粘合性变弱,造成对提高灵敏度和细度的作用较低。实际上得到的空心颗粒各具有98%或更低的中空率。
本文所述的中空率以与第一底涂层的中空率相同的方式由以下等式表示:
中空率(%)=(空心颗粒的内径/空心颗粒的外径)×100
各空心颗粒具有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外壳且其内包含空气或其它气体。其是已经为泡沫状态的细微空心颗粒,并且优选应用具有2μm至10μm的体均粒径的空心颗粒。
体均粒径(外粒径)小于2μm时,存在难以得到给定中空率的生产问题。体均粒径大于10μm时,干燥的涂布表面的平滑度降低,造成热敏头与热敏记录材料之间的粘合性降低和对提高灵敏度的作用较低。因此,空心颗粒优选具有极小变化的尖锐的分布峰和落入上述范围内的体均粒径。
空心颗粒是各自具有热塑性树脂作外壳的颗粒,且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和聚丁二烯及其共聚物树脂。其中,尤其优选包含偏二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树脂作主要成分。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粘合剂适当地选白常规已知的水溶性聚合物和常规已知的水性聚合物乳液中至少任一种。
水溶性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如甲氧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明胶和酪蛋白。
水性聚合物乳液的实例包括:例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酰共聚物的乳胶液;以及例如,醋酸乙烯酯树脂、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乳液。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通过使空心颗粒和粘合剂分散在水中、接着应用产生的液体、然后干燥,形成第二底涂层。
在此情况下,干燥后空心颗粒的含量优选为每平方米载体0.2g或更高,更优选为每平方米载体0.4g至5g。
粘合剂的涂布量是足以牢固地粘结第二底涂层与其所相邻的层的量,并且优选为相对于空心颗粒和粘合剂的总量按质量计2%至按质量计50%。
<热敏着色层>
热敏着色层包含隐色染料和显色剂,并且按需要进一步包含其它组分。
-隐色染料(Leuco dye)-
隐色染料是表现供电子特性的化合物,且可被单独使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种类组合使用。但隐色染料本身是无色或轻度着色的染料前体,并且公知的隐色化合物可被应用。隐色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三苯甲烷苯酞化合物、三芳基甲烷化合物、荧烷化合物、吩噻嗪化合物、硫荧烷化合物、呫吨化合物、吲哚邻苯二酰(indophthalyl)化合物、螺吡喃化合物、氮杂苯酞(azaphthalide)化合物、chlormenopirazole化合物、次甲基化合物、罗丹明苯胺基内酰胺(rhodamine anilinolactum)化合物、罗丹明内酰胺(rhodamine lactum)化合物、喹唑啉化合物、二氮杂呫吨化合物、二内酯化合物。考虑到着色性、背景的雾化以及由潮湿、热或光辐射引起的图像褪色,这些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如下。
2-苯胺基-3-甲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二正丁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二正戊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正丙基-N-甲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异丙基-N-甲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异丁基-N-甲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正戊基-N-甲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仲丁基-N-乙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正戊基-N-乙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异戊基-N-乙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环己基-N-甲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乙基-对甲苯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N-甲基-对甲苯氨基)荧烷、2-(间三氯甲基苯胺基)-3-甲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间三氟甲基苯胺基)-3-甲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间三氟甲基苯胺基)-3-甲基-6-(N-环己基-N-甲基氨基)荧烷、2-(2,4-二甲基苯胺基)-3-甲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N-乙基-对甲苯氨基)-3-甲基-6-(N-乙基苯胺基)荧烷、2-(N-甲基-对甲苯氨基)-3-甲基-6-(N-丙基-对甲苯氨基)荧烷、2-苯胺基-6-(N-正己基-N-乙基氨基)荧烷、2-(邻氯苯胺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邻溴苯胺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邻氯苯胺基)-6-二丁基氨基荧烷、2-(邻氟苯胺基)-6-二丁基氨基荧烷、2-(间三氟甲基苯胺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对乙酰苯胺基)-6-(N-正戊基-N-正丁基氨基)荧烷、2-苄基氨基-6-(N-乙基-对甲苯氨基)荧烷、2-苄基氨基-6-(N-甲基-2,4-二甲基苯胺基)荧烷、2-苄基氨基-6-(N-乙基-2,4-二甲基苯胺基)荧烷、2-二苄基氨基-6-(N-甲基-对甲苯氨基)荧烷、2-二苄基氨基-6-(N-乙基-对甲苯氨基)荧烷、2-(二对甲基苄基氨基)-6-(N-乙基-对甲苯氨基)荧烷、2-(α-苯基乙基氨基)-6-(N-乙基-对甲苯氨基)荧烷、2-甲基氨基-6-(N-甲基苯胺基)荧烷、2-甲基氨基-6-(N-乙基苯胺基)荧烷、2-甲基氨基-6-(正丙基苯胺基)荧烷、2-乙基氨基-6-(N-甲基-对甲苯氨基)荧烷、2-甲基氨基-6-(N-甲基-2,4-二甲基苯胺基)荧烷、2-乙基氨基-6-(N-甲基-2,4-二甲基苯胺基)荧烷、2-二甲基氨基-6-(N-甲基苯胺基)荧烷、2-二甲基氨基-6-(N-乙基苯胺基)荧烷、2-二乙基氨基-6-(N-甲基-对甲苯氨基)荧烷、苯并无色亚甲蓝、2-[3,6-二(二乙基氨基)]-6-(邻氯苯胺基)呫吨基苯甲酸内酰胺(lactum)、2-[3,6-二(二乙基氨基)]-9-(邻氯苯胺基)呫吨基苯甲酸内酰胺、3,3-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苯酞(phtahlide)、3,3-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6-二甲基氨基苯酞、3,3-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6-二乙基氨基苯酞、3,3-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6-氯苯酞(chlorphthalide)、3,3-二(对-二丁基氨基苯基)苯酞、3-(2-甲氧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3-(2-羟基-4,5-二氯苯基)苯酞、3-(2-羟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3-(2-甲氧基-5-氯苯基)苯酞、3-(2-羟基-4-二甲氧基氨基苯基)-3-(2-甲氧基-5-氯苯基)苯酞、3-(2-羟基-4-二甲氧基氨基苯基)-3-(2-甲氧基-5-硝基苯基)苯酞、3-(2-羟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3-(2-甲氧基-5-甲基苯基)苯酞、3,6-二(二甲基氨基)芴螺(9,3’)-6’-二甲基氨基苯酞、6’-氯-8’-甲氧基-苯并二氢吲哚螺吡喃和6’-溴-2’-甲氧基苯并二氢吲哚螺吡喃。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热敏着色层中所含隐色染料的含量优选为按质量计5%至按质量计20%,更优选为按质量计10%至按质量计15%。
-显色剂-
作为显色剂,适当地应用多种受电子材料与上述隐色染料在加热时反应,从而显色。其实例包括酚化合物、有机或无机酸化合物及其酯或盐。
其具体实例包括:双酚A、四溴双酚A、没食子酸、水杨酸、水杨酸3-异丙酯、水杨酸3-环己酯、水杨酸3-5-二叔丁酯、水杨酸3,5-二α-甲基苄酯、4,4’-异亚丙基联苯酚、1,1’-异亚丙基二(2-氯苯酚)、4,4’-异亚丙基二(2,6-二溴苯酚)、4,4’-异亚丙基二(2,6-二氯苯酚)、4,4’-异亚丙基二(2-甲基苯酚)、4,4’-异亚丙基二(2,6-二甲基苯酚)、4,4’-异亚丙基二(2-叔丁基苯酚)、4,4’-仲亚丁基联苯酚、4,4’-环亚己基双酚、4,4’-环亚己基二(2-甲基苯酚)、4-叔丁基苯酚、4-苯基苯酚、4-羟基二苯酚盐、α-萘酚、β-萘酚、3,5-二甲苯酚、麝香草酚、甲基-4-羟基苯甲酸酯、4-羟基苯乙酮、酚醛清漆酚醛树脂(novolac phenol resin)、2,2’-硫代二(4,6-二氯苯酚)、邻苯二酚、间笨二酚、对苯二酚、邻苯三酚、氟甘氨酸、氟甘氨酸羧酸酯、4-叔辛基邻苯二酚、2,2’-亚甲基二(4-氯苯酚)、2,2’-亚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二羟基联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对氯苄酯、对羟基苯甲酸邻氯苄酯、对羟基苯甲酸对甲基苄酯、对羟基苯甲酸正辛酯、苯甲酸、水杨酸锌、1-羟基-2-萘甲酸、2-羟基-6-萘甲酸、2-羟基-6-锌萘甲酸酯(2-hydroxy-6-zinc naphthoate)、4-羟基二苯砜、4-羟基-4’-氯二苯砜、二(4-羟苯基)硫化物、2-羟基-对甲苯酸、3,5-二叔丁基水杨酸锌(3,5-di-tert-zinc butyl salicylate)、3,5-二叔丁基水杨酸锡、酒石酸、草酸、马来酸、柠檬酸、琥珀酸、硬脂酸、4-羟基邻苯二甲酸、硼酸、硫脲衍生物、4-羟基苯硫酚衍生物、二(4-羟苯基)醋酸酯、二(4-羟苯基)乙基醋酸酯、二(4-羟苯基)醋酸正丙酯、二(4-羟苯基)醋酸正丁酯、二(4-羟苯基)苯基醋酸酯、二(4-羟苯基)苄基醋酸酯、二(4-羟苯基)苯乙基醋酸酯、二(3-甲基-4-羟苯基)醋酸酯、二(3-甲基-4-羟苯基)甲基醋酸酯、二(3-甲基-4-羟苯基)醋酸正丙酯、1,7-二(4-羟苯硫基)3,5-二氧杂庚烷、1,5-二(4-羟苯硫基)3-氧杂庚烷、4-羟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4-羟基-4’-甲氧基二苯砜、4-羟基-4’-乙氧基二苯砜、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砜、4-羟基-4’-丙氧基二苯砜、4-羟基-4’-丁氧基二苯砜、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砜、4-羟基-4’-仲丁氧基二苯砜、4-羟基-4’-叔丁氧基二苯砜、4-羟基-4’-苄氧基二苯砜、4-羟基-4’-苯氧基二苯砜、4-羟基-4’-(间甲基苯甲酸基)二苯砜、4-羟基-4’-(对甲基苯甲酸基)二苯砜、4-羟基-4’-(邻甲基苯甲酸基)二苯砜、4-羟基-4’-(对氯苯甲酸基)二苯砜和4-羟基-4’-氧芳基二苯砜。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在热敏着色层中,显色剂与隐色染料的混合比例是:相对于1质量份的隐色染料,显色剂为优选0.5质量份至10质量份,更优选1质量份至5质量份。
除上述隐色染料和显色剂外,向热敏着色层适当添加常用于热敏记录材料的其它材料,如粘合剂、填料、热熔材料、交联剂、颜料、表面活性剂、荧光增白剂和润滑剂是可能的。
如需要,可应用粘合剂,从而提高层粘着性和涂布性。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粘合剂。粘合剂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淀粉、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酪蛋白、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二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盐、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盐、苯乙烯-丙烯酰共聚物的盐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盐乳液。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填料。其实例包括:无机颜料如碳酸钙、氧化铝、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氢氧化铝、硫酸钡、滑石、高岭土、矾土和粘土,及公知的有机颜料。其中,优选酸性颜料(在水溶液中显酸性的颜料),如二氧化硅、矾土和高岭土,并且从显色密度的角度来说二氧化硅尤其优选。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热熔材料。其实例包括:脂肪酸,如硬脂酸和山萮酸;脂肪酸酰胺,如硬脂酸酰胺、芥酸酰胺、棕榈酸酰胺、山萮酸酰胺和棕榈酸酰胺;N-取代酰胺,如N-月桂酰月桂酸酰胺、N-硬脂酰硬脂酸酰胺和N-油酰硬脂酸酰胺;二脂肪酸酰胺,如亚甲基二硬脂酸酰胺、乙烯二硬脂酸酰胺、乙烯二月桂酸酰胺、乙烯二癸酸酰胺和乙烯二山萮酸酰胺;羟基脂肪酸酰胺,如羟基硬脂酸酰胺、亚甲基二羟基硬脂酸酰胺、乙烯二羟基硬脂酸酰胺和六亚甲基二羟基硬脂酸酰胺;脂肪酸金属盐,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铝、硬脂酸钙、棕榈酸锌和山嵛酸锌;对苄基联苯、三联苯、三苯甲烷、对苄氧基苯甲酸苄酯、β-苄氧基萘、β-萘甲酸苯酯、1-羟基-2-苯基萘甲酸酯、1-羟基-2-萘甲酸甲酯、碳酸二苯酯、对苯二酸苄酯、1,4-二甲氧基萘、1,4-二乙氧基萘、1,4-二苄氧基萘、1,2-二苯氧基乙烷、1,2-二(4-甲基苯氧基乙烷)、1,4-二苯氧基-2-丁烯、1,2-二(4-甲氧基苯硫基)乙烷、二苯甲酰甲烷、1,4-二苯硫基丁烷、1,4-二苯硫基-2-丁烯、1,3-二(2-乙烯氧基乙氧基)苯、1,4-二(2-乙烯氧基乙氧基)苯、对(2-乙烯氧基乙氧基)联苯、对芳氧基联苯、二苯甲酸基甲烷、二苯甲酸基丙烷、二苄基硫化物、1,1-二苯基乙醇、1,1-二苯基丙醇、对苄氧基苄基醇、1,3-苯氧基-2-丙醇、N-十八烷基氨基甲酰-对甲氧基羰基苯、N-十八烷基氨基甲酰苯、1,2-二(4-甲氧基苯氧基)丙烷、1,5-二(4-甲氧基苯氧基)-3-氧杂戊烷、草酸二苄酯、二(4-甲基苄基)草酸酯和二(4-氯苄基)草酸酯。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进一步,优选将双丙酮改性的聚乙烯醇引入热敏着色层,此时将用作交联剂的N-氨基聚丙烯酰基酰胺加入热敏着色层和保护层,交联反应容易发生,并且在不添加会妨碍显色的另一种交联剂的情况下耐水性可得到提高。
可通过公知的方法形成热敏着色层。例如,将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研磨成粉,并通过分散器——如球磨机、Atriter和砂磨机将其与粘合剂及其它组分一起分散,从而具有1μm至3μm的粒径。如需要,将产生的分散液与填料和热熔材料(敏化剂)分散液按照预定的配方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备热敏着色层的涂布液,然后将由此制备的涂布液应用到载体上。
热敏着色层的厚度取决于热敏着色层的组成和热敏记录材料的既定用途而改变,不能被精确地指定,但其优选为1μm至50μm,更优选为3μm至20μm。
<保护层>
保护层包含至少水溶性树脂和荧光增白剂,并且按需要进一步包含其它组分。通过提供保护层,预期进一步提高耐光性,同时保持背景白度。
保护层可以是单层或由两层形成。优选包含水溶性树脂和荧光增白剂的第一保护层和包含水溶性树脂但无荧光增白剂的第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热敏着色层上形成。
在此情况下,即使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在整个保护层中增加,也可保持背景白度,同时抑制背景变为黄色。此外,可预期由于荧光增白剂而进一步提高耐光性,以及提高耐水性。
-第一保护层-
第一保护层包含荧光增白剂和水溶性树脂,并进一步包含交联剂。
-荧光增白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荧光增白剂。从呈现良好耐光性的角度来说,优选均二苯代乙烯化合物。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均二苯代乙烯化合物。其实例包括:4,4’-二(2-氨基-4-苯胺基-1,3,5-三嗪基-6-氨基)均二苯代乙烯-2,2’-二磺酸、4,4’-二(2,4-二苯胺基-1,3,5-三嗪-6-基-氨基)均二苯代乙烯-2,2’-二磺酸二钠、4,4’-二(2-苯胺基-4-羟乙基氨基-1,3,5-三嗪基-6-氨基)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2-苯胺基-4-二(羟乙基)氨基-1,3,5-三嗪基-(6)-氨基}均二苯代乙烯-2,2’-二磺酸钠、4,4’-二[2-(2-甲基苯胺基)-4-二(羟乙基)氨基-1,3,5-三嗪基-6-氨基]均二苯代乙烯-2,2’-二磺酸钠、4,4’-二{2-(间磺苯基氨基)-4-(2-羟丙基)氨基-1,3,5-三嗪基-6-氨基}均二苯代乙烯-2,2’-二磺酸钠、4-[2-对磺苯胺基-4-二(羟乙基)氨基-1,3,5-三嗪基-6-氨基]-4’-[2-间磺苯胺基-4-二(羟乙基)氨基-1,3,5-三嗪基-6-氨基]均二苯代乙烯-2,2’-二磺酸钠、4,4’-二{2-硫烷基钠-4-二(羟乙基)氨基-1,3,5-三嗪基-(6)-氨基}均二苯代乙烯-2,2’-二磺酸钠、4,4’-二[4-[3-乙酰基氨基-4-(4,8-二硫-2-萘偶氮基)]苯胺基-6-(3-羧基吡啶)-1,3,5-三嗪-2-基氨基]-2,2’-二硫均二苯代乙烯二氢氧化六钠盐、4,4’-二[4-[3-乙酰基氨基-4-(4,8-二硫-2-萘偶氮基)]苯胺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六钠盐、4,4’-二[4-[3-[3-羧基-5-羟基-1-(对磺苯基)-4-吡唑偶氮基]-4-磺苯胺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八钠盐、4,4’-二[4-氯-6-[3-[1-(2-氯-5-磺苯基)-5-羟基-3-甲基-4-吡唑偶氮基]-4-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六钠盐、4,4’-二[6-[N-(2-氰乙基)-N-[2-(2-羟基乙氧基)乙基]氨基]-4-(2,5-二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六钠盐、4,4’-二[4-二(2-羟丙基)氨基-6-(4-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四钠盐、4-(4-氨基-6-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2,4-二氨基-1,3,5-三嗪-6-基)氨基-4’-(4-氨基-2-氯-6-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钙、4,4’-二(4-氨基-6-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氨基-6-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二(4-氨基-6-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二(4-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二(6-氨基-4-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钙、4,4’-二(4-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二(4-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钠、4,4’-二(4-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二[4-苯胺基-6-(对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钾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苯胺基-6-(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苯胺基-6-(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二[4-苯胺基-6-(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二(4-苯胺基-6-甲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二[4-(2,5-二磺苯胺基)-6-(2-羟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6-(间磺苯胺基)-4-(2-羟基二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6-(间磺苯胺基)-4-(2-羟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6-(2-羟乙基氨基)-4-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二(2-羟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钠、4,4’-二(4-甲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氯-6-二(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二(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苯胺基-6-二(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苯胺基-6-二(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二[4-苯胺基-6-二(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二[4-苯胺基-6-[N-(2-羟乙基)-N-甲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二[4-苯胺基-6-[N-(2-羟乙基)-N-甲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二[4-(二乙基氨基)-6-(2,5-二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季盐、五代盐或六代盐)、4,4’-二[6-(对氨磺酰苯基氨基)-4-二(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二(2-羟乙基)氨基-6-(对氨磺酰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二(2-羟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二[6-二(2-羟乙基)氨基-4-(2,5-二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二(2-羟乙基)氨基-6-(间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二(2-羟乙基)氨基-6-(对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二(2-羟乙基)氨基-6-(间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钾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二(2-羟乙基)氨基-6-(对磺苯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2-羟乙基)氨基-6-(对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4’[4-二(2-羟乙基)氨基-6-(间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2-羟乙基)氨基-6-(对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4’-[4-二(2-羟乙基)氨基-6-(间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2-羟乙基)氨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甲氧基-6-吗啉代-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2-羟乙基)氨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2-羟基磺酰基乙基氨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苯胺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苯胺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苯胺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苯胺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苯胺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钠、4-(4-苯胺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二[6-(1-羟基-1-甲基乙基氨基)-4-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钠、4-(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二钠、4,4’-二(4-苯胺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对磺苯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对磺苯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盐、4,4’-二[4-氯-6-(对磺苯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氯-6-苯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或二代盐)、4,4’-二[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二(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二(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或二代盐)、4,4’-二[4-(2-羟乙基氨基)-6-苯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2-羟乙基氨基)-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苯胺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苯胺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二(4-苯胺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二(4-苯胺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钠、4,4’-二(4-苯胺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二钠、4,4’-二(4-苯胺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钾钠、4,4’-二[4-氯-6-(对氯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对氯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钠、4,4’-二[4-氯-6-(对氯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二钠、4,4’-二[4-氯-6-(2,5-二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2,5-二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季盐、五代盐或六代盐)、4,4’-二[4-氯-6-(对氨磺酰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二[4-氯-6-(间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对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间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钾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氯-6-(对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钾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氯-6-(2,5-二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六钾盐、4,4’-二[4-氯-6-(对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氯-6-(间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氯-6-(2-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2-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钾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氯-6-(2-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氯-6-(邻甲苯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邻甲苯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二[4-氯-6-(邻甲苯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二[4-氯-6-(邻甲苯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钠、4,4’-二[4-氯-6-(邻甲苯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二钠、4,4’-二[4-氯-6-(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钠、4,4’-二[4-氯-6-(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二[4-氯-6-(2-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7-苯偶氮基-二硫-1-萘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季盐、五代盐或六代盐)、4,4’-二[4-氯-6-(7-苯偶氮基-8-羟基-2,5-二硫-1-萘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钠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季盐、五代盐或六代盐)、4,4’-二[4-氯-6-(邻甲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二(4,6-二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6-二氯-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钙、4,4’-二(4,6-二氯-1,3,5-三嗪-2-基氨基)均二苯代乙烯-2,2’-二磺酸氢钠、4,4’-二[4-吗啉代-6-(对磺苯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吗啉代-6-(2-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钾盐(一代盐、二代盐、三代盐或季盐)、4,4’-二[4-吗啉代-6-(邻甲苯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吗啉代-6-(邻甲苯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钾、4,4’-二[4-吗啉代-6-(邻甲苯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钾、4-(4-氯-6-甲氧基-1,3,5-三嗪-2-基氨基)-4’-(4-甲氧基-6-吗啉代-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二[4-氯-6-吗啉代-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4,4’-二[4-氯-6-吗啉代-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氢钠、4,4’-二[4-氯-6-吗啉代-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4,4’-二(4,6-二吗啉代-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和4,4’-二[4,6-二吗啉代-1,3,5-三嗪-2-基氨基)-2,2’-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二钠。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在热敏记录材料中,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优选为0.5g/m2至1.5g/m2,并且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优选为相对于第一保护层的总量按质量计20%或更高。
当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小于0.5g/m2时,不能充分获得耐光性。当干质量大于1.5g/m2时,耐光性的水平不发生改变,但需要增加整个保护层的沉积量从而防止热敏记录材料的背景变成黄色,有可能造成着色性质的降低。
当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小于按质量计20%时,有必要增加第一保护层的沉积量,从而得到预定含量的荧光增白剂,有可能造成热敏记录材料着色性质的降低。从这些角度来讲,该含量优选为按质量计30%或更高。
就使得热敏记录材料耐水而言,最大含量优选为按质量计80%或更低。
如下测量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和含量。将第一保护层从热敏记录材料分离,接着使第一保护层在溶剂中溶解,然后通过HPLC分析、IR分析或质谱分析等对产生的溶液进行组分分析。
-水溶性树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水溶性树脂。其实例包括: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酯及其碱盐、聚(甲基)丙烯酰胺及其碱盐、(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碱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亚胺、海藻酸钠、明胶和酪蛋白。
作为水溶性树脂,可应用水乳剂树脂。其实例包括:例如,丙烯酰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偏二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酰共聚物的乳胶液。
其中,就阻隔性能、热敏头匹配性质和机械强度而言,优选聚乙烯醇和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
-交联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交联剂。其实例包括:多价胺化合物,如乙烯二胺;多价醛化合物,如乙二醛、戊二醛(glutalaldehyde)和二醛;二酰肼化合物,如己二酸二酰肼和邻苯二甲酸二酰肼;聚酰胺-环氧氯丙烷化合物;水溶性羟甲基化合物(尿素、三聚氰胺和苯酚);多官能环氧化合物;多价金属盐(例如,Al、Ti、Zr和Mg);乳酸钛;以及硼酸。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第一保护层中交联剂的含量。交联剂的含量取决于交联剂官能团的含量和类型而改变,但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其优选为0.1质量份至100质量份,更优选为1质量份至50质量份。
-第二保护层-
第二保护层包含水溶性树脂,但无荧光增白剂,并且进一步包含交联剂、无机填料和润滑剂及类似物。
-水溶性树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水溶性树脂。例如,可应用在第一保护层中所用的水溶性树脂。作为在第二保护层中使用的水溶性树脂,可应用与第一保护层中所用的水溶性树脂相同或不同的水溶性树脂。
作为第二保护层中所用的水溶性树脂,优选使用聚乙烯醇树脂,这与在第一保护层中类似。
-交联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交联剂。例如,可应用第一保护层中所用的交联剂。要注意的是,作为第二保护层中所用的交联剂,可应用与第一保护层中所用的交联剂相同或不同的交联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第二保护层中交联剂的含量。交联剂的含量取决于交联剂官能团的含量和类型而改变,但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其优选为0.1质量份至100质量份,更优选为1质量份至50质量份。
-无机填料-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无机填料。无机填料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铝、碳酸钙、氧化铝、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硫酸钡、滑石、高岭土、矾土和粘土。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其中,尤其优选氢氧化铝和碳酸钙,因为包含这种无机填料的保护层在进行长时间打印时提供对热敏头的良好耐磨性。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第二保护层中无机填料的含量。无机填料的含量取决于填料的类型,但其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为50质量份至500质量份。
-润滑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润滑剂。其实例包括: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褐煤酸酯蜡、聚乙烯蜡、巴西棕榈蜡、石腊、酯蜡及其金属盐;高级脂肪酸酰胺、高级脂肪酸酯、动物蜡、植物蜡、矿物蜡和石油蜡。
在热敏记录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优选为相对于第一保护层中所含荧光增白剂及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所含水溶性树脂的总量按质量计55%或更低。
当该含量小于按质量计55%时,热敏记录材料的耐水性变差,并可发生剥离。
就由保护层总量增加引起的着色性质降低而言,荧光增白剂的最小含量优选为按质量计20%或更高。
如下测量第一保护层中所含荧光增白剂及第一保护层中和第二保护层中所含水溶性树脂的总量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将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都从热敏记录材料分离,接着使各层在溶剂中溶解,然后通过HPLC分析、IR分析或质谱分析等对产生的各溶液进行组分分析。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形成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的方法。其实例包括:刮涂(blade coating)、辊涂(roll coating)、线棒涂(wire bar coating)、模涂(die coating)和幕涂(curtain coating)。
<其它层>
-背层-
热敏记录材料优选包含含有颜料、水溶性树脂(粘合剂树脂)和交联剂的背层,其被布置在与布置底涂层的表面相对的载体表面上。
背层可进一步包含其它组分,如填料、润滑剂、抗静电剂及类似组分。
就粘合剂树脂而言,应用水分散性树脂或水溶性树脂。其具体实例包括:公知的水溶性聚合物和水性聚合物乳液。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水溶性聚合物。其实例包括:聚乙烯醇,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如甲氧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明胶和酪蛋白。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水性聚合物乳液。其实例包括:例如,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酰共聚物的乳胶液;以及例如,醋酸乙烯酯树脂、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乳液。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作为交联剂,可应用与第二保护层中的交联剂相同的交联剂。
作为填料,可应用无机填料或有机填料。
无机填料的实例包括:碳酸盐、硅酸盐、金属氧化物和硫酸盐化合物。有机填料的实例包括:有机硅树脂、纤维素树脂、环氧树脂、尼龙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树脂、甲醛树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形成背层的方法。优选通过向载体应用背层涂布液来形成背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涂布方法。其实例包括:刮涂、辊涂、线棒涂、模涂和幕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背层厚度。其优选为0.1μm至10μm,更优选为0.5μm至5μm。
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一个实施方式中热敏记录材料的层结构。
图1显示示意性断面视图,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热敏记录材料1层结构的一个实例。
热敏记录材料1包含:载体2、含有水溶性树脂的底涂层3、热敏着色层4、含有水溶性树脂和荧光增白剂的第一保护层5、以及含有水溶性树脂但无荧光增白剂的第二保护层6,其中底涂层3、热敏着色层4、第一保护层5和第二保护层6依此顺序在载体2上形成。
在热敏记录材料1中载体2与热敏着色层4之间,提供使透气度降至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底涂层3,从而抑制热敏着色层4的光降解。此外,由于第一保护层5和第二保护层6,可在保持背景白度的同时,提高耐光性。
图2显示示意性断面视图,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热敏记录材料1层结构的另一个实例。
热敏记录材料1包含:在载体2上,含有空心颗粒的第二底涂层7、含有水溶性树脂的第一底涂层3、热敏着色层4、含有水溶性树脂和荧光增白剂的第一保护层5、和含有水溶性树脂但无荧光增白剂的第二保护层6,其中第二底涂层7、第一底涂层3、热敏着色层4、第一保护层5和第二保护层6依此顺序在载体2上形成。
由于热敏记录材料1除含有水溶性树脂的第一底涂层3外还包含在载体上形成的含有空心颗粒的第二底涂层7,热敏着色层4的着色灵敏度可被第二底涂层7提高。
(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
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包含热敏着色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其中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热敏着色层上形成,并包含载体,并且按需要进一步包含其它层。
<第一保护层>
第一保护层包含荧光增白剂和水溶性树脂,并且按需要进一步包含交联剂。
作为荧光增白剂、水溶性树脂和交联剂,应用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中相同的荧光增白剂、水溶性树脂和交联剂,并且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护层可以以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护层相同的方式被形成。
在热敏记录材料中,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是0.5g/m2至1.5g/m2,且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为相对于第一保护层的总量按质量计20%或更高。
当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小于0.5g/m2时,无法充分获得耐光性。当干质量大于1.5g/m2时,耐光性的水平不发生改变,但需要增加整个保护层的沉积量从而防止热敏记录材料的背景变成黄色,并且着色性质可能降低。
当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小于按质量计20%时,有必要增加第一保护层的沉积量,从而得到预定的荧光增白剂的含量,这有可能造成热敏记录材料着色性质的降低。从这些角度来说,该含量优选按质量计30%或更高。
就使得热敏记录材料耐水而言,荧光增白剂的最大含量优选为按质量计80%或更低。
如下测量第一保护层中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和含量。将第一保护层从热敏记录材料分离,接着使第一保护层在溶剂中溶解,然后通过HPLC分析、IR分析或质谱分析等对产生的溶液进行组分分析。
<第二保护层>
第二保护层包含水溶性树脂,但不包含荧光增白剂,并且按需要进一步包含交联剂、无机填料和润滑剂。
作为水溶性树脂、交联剂、无机填料和润滑剂,应用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中相同的水溶性树脂、交联剂、无机填料和润滑剂,并且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护层可以以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护层相同的方式被形成。
在热敏记录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相对于第一保护层中所含荧光增白剂及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所含水溶性树脂的总量为按质量计55%或更低。
当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大于按质量计55%时,热敏记录材料的耐水性变差,并且可发生剥离。
就由保护层的总沉积量增加引起的着色性质降低而言,荧光增白剂的最小含量优选为按质量计20%或更高。
如下测量荧光增白剂相对于第一保护层中所含荧光增白剂及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所含水溶性树脂的总量的含量。将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均从热敏记录材料分离,接着使各层在溶剂中溶解,然后通过HPLC分析、IR分析或质谱分析等对产生的各溶液进行组分分析。
<热敏着色层>
作为热敏着色层,应用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中相同的热敏着色层,并且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热敏着色层以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形成。
-载体-
作为载体,可应用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中相同的载体。
<其它层>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其它层。其实例包括底涂层和背层。
-底涂层-
热敏记录材料可包含:在载体与热敏着色层之间含有空心颗粒的底涂层。因此,提高了对热敏头的绝热性和粘合性,从而提高了着色灵敏度。
底涂层包含各自具有80%或更高中空率的空心颗粒和粘合剂,并且按需要进一步包含其它组分。
空心颗粒各自优选具有80%或更高,更优选90%或更高的中空率。当中空率小于80%时,绝热性和缓冲性不足。在应用热敏头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来自热敏头的热能通过载体被散发到热敏记录材料外,并且热敏头与热敏记录材料之间的粘合性变弱,造成对提高灵敏度和细度的作用降低。实际上得到的空心颗粒各具有98%或更低的中空率。
本文所述的中空率由以下等式表示:
中空率(%)=(空心颗粒的内径/空心颗粒的外径)×100
各空心颗粒具有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外壳并且其内包含空气或其它气体。它们是已经为泡沫状态的细微空心颗粒,并且优选应用具有2μm至10μm的体均粒径的空心颗粒。
体均粒径(外粒径)小于2μm时,存在难以得到给定中空率的生产问题。体均粒径大于10μm时,干燥的涂布表面的平滑度降低,造成热敏头与热敏记录材料之间的粘合性降低和对提高灵敏度的作用较低。因此,空心颗粒优选具有极小变化的尖锐的分布峰以及落入上述范围内的体均粒径。
空心颗粒是各自具有热塑性树脂作外壳的颗粒,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和聚丁二烯及其共聚物树脂。其中,尤其优选包含偏二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树脂作主要成分。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从常规已知的水溶性聚合物和常规已知的水性聚合物乳液中至少任一种适当地选择粘合剂。
水溶性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如甲氧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明胶和酪蛋白。
水性聚合物乳液的实例包括:例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酰共聚物的乳胶液;以及例如,醋酸乙烯酯树脂、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乳液。它们可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通过在水中分散空心颗粒和粘合剂,接着将产生的液体应用到载体表面上,然后干燥,形成底涂层。在此情况下,空心颗粒的涂布量优选为每平方米载体1g或更高,更优选为每平方米载体2g至15g。粘合剂的涂布量是足以使底涂层与载体牢固地粘结的量,并且优选为相对于空心颗粒和粘合剂的总量按质量计2%至按质量计50%。
-背层-
作为背层,应用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中相同的背层,并且第二个实施方式的背层可以以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背层相同的方式形成。
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的层结构。
图3显示示意性断面视图,其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敏记录材料1的层结构的一个实例。
热敏记录材料1包含载体2、热敏着色层4、第一保护层5和第二保护层6,其中热敏着色层4、第一保护层5和第二保护层6依此顺序在载体2上形成。
要注意的是,热敏记录材料1的层结构是一个实例,并且可在载体2与热敏着色层4之间提供底涂层,且可将背层布置在与布置热敏着色层4的表面相对的载体2的表面(背面)上。
(图像记录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图像记录方法包括:应用图像记录装置,在本发明第一和第二个实施方式中任一个的热敏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该图像记录装置是热敏头和激光器中任一种。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关于其形状、结构和尺寸适当地选择热敏头。
取决于预期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适当地选择激光器。优选使用发射具有9.3μm至10.6μm波长的光的CO2激光器。
通过使用发射具有9.3μm至10.6μm波长的光的CO2激光器,在不使用光热转换剂如酞菁颜料的情况下可得到满意的激光器打印图像。
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具体描述本发明。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受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在以下实施例中,除非另外指明,单位“份(一份或更多份)”意为“质量份(一份或更多份)”,且单位“%”意为“按质量计的%”。
(实施例A1)
(1)底涂层涂布液的制备
[A液]
10%聚乙烯醇水溶液                       100份
氢氧化铝分散液(固体含量:30%)           30份
水                                       90份
将具有上述组成的材料混合和搅拌,从而制备底涂层涂布液[A液]。
(2)热敏着色层涂布液的制备
[B液]
2-苯胺基-3-甲基-6-(二正丁基氨基)荧烷             20份
10%衣康酸(itaconic)-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20份
水                                               60份
[C液]
4-羟基-4’-烯丙氧基二苯砜                        20份
10%衣康酸-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20份
二氧化硅(由MIZUSAWA INDUSTRIAL                   10份
CHEMICALS,LTD.制造的MIZUKASIL P-527)
水                                               50份
将分别具有上述组成的[B液]和[C液]各自用砂磨机分散,以使各液所含的颗粒具有1.0μm或更低的平均粒径,从而制备染料分散液[B液]和显色剂分散液[C液]。
然后,将[B液]和[C液]以1/3的比例混合,从而调整固体含量至25%,接着搅拌,从而制备热敏着色层涂布液[D液]。
(3)保护层涂布液的制备
[E液]
10%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100份
10%己二酸二酰肼水溶液                        20份
氢氧化铝分散液(固体含量:30%)                50份
褐煤酸酯蜡(固体含量:30%)                    3.3份
荧光增白剂(均二苯代乙烯化合物,Tinopal UP,固 14.4份(固体体含量:45%,由BASF制造)                         含量:6.5份)
水                                            90份
将具有上述组成的材料混合和搅拌,从而制备第二保护层涂布液[E液]。
下一步,将底涂层涂布液[A液]均匀地应用到原纸载体(具有约60g/m2定量的无木质纸)的表面,从而具有以干基计(on dry basis)0.6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底涂层。将[D液]均匀地应用到底涂层,从而具有以干基计3.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热敏着色层。
下一步,将保护层涂布液[E液]均匀地应用到热敏着色层,从而具有以干基计4.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保护层,接着通过高度砑光(supercalendering)进行表面处理,从而制备实施例A1的热敏记录材料。实施例A1热敏记录材料的底涂层透气度为150mL/min。
(实施例A2)
除底涂层的沉积量从0.6g/m2改变为1.0g/m2外,以与实施例A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A2的热敏记录材料。实施例A2热敏记录材料的底涂层透气度为50mL/min。
(实施例A3)
除应用[F液]和[G液]代替[E液]以下列方式形成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A2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A3的热敏记录材料。
(1)第一保护层涂布液的制备
[F液]
10%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100份
10%己二酸二酰肼水溶液                     20份
荧光增白剂(均二苯代乙烯化合物,Tinopal UP,固21.1份(固体体含量:45%,由BASF制造)                      含量:9.5份)
水                                         100份
将具有上述组成的材料混合和搅拌,从而制备第一保护层涂布液[F液]。
(2)第二保护层涂布液的制备
[G液]
10%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100份
10%己二酸二酰肼水溶液                  20份
氢氧化铝分散液(固体含量:30%)          50份
褐煤酸酯蜡(固体含量:30%)              3.3份
水                                      90份
将具有上述组成的材料混合和搅拌,从而制备第二保护层涂布液[G液]。
在热敏着色层上均匀地应用第一保护层涂布液[F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1.7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并且均匀地应用第二保护层涂布液[G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2.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依此顺序在热敏着色层上形成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接着通过高度砑光进行表面处理,从而制备实施例A3的热敏记录材料。
(实施例A4)
除应用[H液]代替[A液]如下所述形成底涂层外,以与实施例A3中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A4的热敏记录材料。实施例A4热敏记录材料的底涂层透气度为30mL/min。
(1)底涂层涂布液[H液]的制备
将下列组成的材料混合、搅拌和分散,从而制备底涂层涂布液[H液]。
[H液]
塑性球状空心颗粒                     15.15份
(中空率:90%,固体含量:33%)
10%聚乙烯醇水溶液                   100份
水                                   50份
将底涂层涂布液[H液]均匀地应用到原纸载体表面,从而具有以干基计3.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底涂层。
(实施例A5)
除在原纸载体上形成的底涂层用作第一底涂层,并且在原纸载体与第一底涂层之间形成包含空心颗粒的第二底涂层外,以与实施例A3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A5的热敏记录材料。实施例A5热敏记录材料的底涂层透气度为10mL/min。
(1)第二底涂层涂布液[I液]的制备
将下列组成的材料混合、搅拌和分散,从而制备第二底涂层涂布液[I液]。
[I液]
塑性球状空心颗粒                           15.15份
(中空率:90%,固体含量:33%)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乳胶液(固体含量:50%)  20份
水                                         115份
将第二底涂层涂布液[I液]均匀地应用到原纸载体的表面从而具有以干基计3.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二底涂层。接着,在第二底涂层上形成第一底涂层。
(比较实施例A1)
除在原纸载体表面上形成热敏着色层而不形成底涂层,和均匀地应用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第一保护层涂布液[F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2.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一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A3中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实施例A1的热敏记录材料。比较实施例A1热敏记录材料的原纸载体透气度为500mL/min。
(比较实施例A2)
除均匀地应用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第一保护层涂布液[F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2.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一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A3中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实施例A2的热敏记录材料。比较实施例A2热敏记录材料的底涂层透气度为50mL/min。
(比较实施例A3)
除在原纸载体上形成热敏着色层而不形成底涂层外,以与实施例A3中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实施例A3的热敏记录材料。比较实施例A3热敏记录材料的原纸载体透气度为500mL/min。
(比较实施例A4)
除底涂层的沉积量从1.0g/m2变为0.4g/m2外,以与实施例A3中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实施例A4的热敏记录材料。比较实施例A4热敏记录材料的底涂层透气度为200mL/min。
(比较实施例A5)
除在包含空心颗粒的第二底涂层上形成热敏着色层而不形成第一底涂层外,以与实施例A5中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实施例A5的热敏记录材料。比较实施例A5热敏记录材料的底涂层透气度为250mL/min。
表A1、A2-1和A2-2中显示实施例A1至A5和比较实施例A1至A5中热敏记录材料的生产条件。
表A1
Figure BSA00000422918000361
*  在表A1中,比较实施例A1和A3的透气度不是底涂层的透气度,而是原纸载体的透气度。
表 A2-1
Figure BSA00000422918000371
表A2-2
Figure BSA00000422918000381
<图像记录>
在实施例A1至A5和比较实施例A1至A5的各热敏记录材料上,利用具有薄膜热敏头(由Matsushita Electronic Components,Co.,Ltd.制造)的热敏打印实验装置,在下列条件下以脉冲宽度1.2msec/1msec记录图像:热敏头电能:0.45W/dot;每行记录时间:20msec/L;和扫描密度:8×385dot/mm。
在实施例A3和比较实施例A3的各热敏记录材料上,利用CO2激光器标记设备(LP-400 40W,由SUNX Co.,Ltd.制造),在下列条件下记录图像:扫描速度:1,500mm/s;和设置能量(setting power):11.5%。
(测量方法和评价方法)
<测量透气度的方法>
利用BENDTSEN TESTER(由Messmer Instruments Ltd.制造),根据ISO5636(Bendtsen方法)测量透气度。结果在表A3中显示。
<测量耐光性的方法>
在利用耐光性检测装置(SUNTEST CPS+,由Atlas Material TestingTechnology LLC制造)Xe光照射15小时之前和之后,利用Macbeth密度计(DENSIEYE700,由Gretag Macbeth制造),测量图像记录部分的图像密度和无图像记录的背景部分的图像密度(色密度)。在利用Macbeth密度计测量图像密度时,利用测量黑色的滤色器测量记录部分的图像密度,和利用测量黄色的滤色器测量背景部分的图像密度(色密度)。结果在表A3中显示。
<背景白度的测量>
利用Elrepho3000(由Datacolor制造),根据ISO2470测量背景白度。结果在表A3中显示。
(测量和评价耐水性的方法)
以如下方式测量和评价热敏记录材料的耐水性:将热敏记录材料浸入水中30分钟,然后用手指来回移动搓擦热敏记录材料的表面10次,随后观察是否存在热敏记录材料的剥离。结果在表A3中显示。
表A3
Figure BSA00000422918000401
根据表A3的结果,比较实施例A1和A2的各热敏记录材料具有小的白度值,且白度小于实施例A1至A5的热敏记录材料。
在比较实施例A1至A5的热敏记录材料中,Xe光照射15小时后的背景密度比Xe光照射前初始状态的密度深。在实施例A1至A5的热敏记录材料中,光照射前后之间背景密度的变化可被抑制且白度可得到保持。
因此,实施例A1至A5的热敏记录材料的白度和耐光性良好,且白度和耐光性均令人满意。.
利用热敏头或CO2激光器在实施例A3的热敏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记录的结果是,通过利用热敏头或CO2激光器可得到良好的白度和耐光性。
(实施例B1)
(1)热敏着色层涂布液的制备
[A液]
2-苯胺基-3-甲基-6-(二正丁基氨基)荧烷         20份
10%衣康酸-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20份
水                                    60份
[B液]
4-羟基-4’-烯丙氧基二苯砜             20份
10%衣康酸-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20份
二氧化硅(由MIZUSAWA INDUSTRIAL        10份
CHEMICALS,LTD.制造的MIZUKASIL P-527)
水                                    50份
将分别具有上述组成的[A液]和[B液]各自用砂磨机分散,以使各液所含的颗粒具有1.0μm或更低的平均粒径,从而制备染料分散液[A液]和显色剂分散液[B液]。
然后,将[A液]和[B液]以1/3的比例混合,从而调整固体含量至25%,接着搅拌,从而制备热敏着色层涂布液[C液]。
(2)第一保护层涂布液的制备
[D液]
10%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100份
10%己二酸二酰肼水溶液                 20份
荧光增白剂(均二苯代乙烯化合物,Tinopal UP,固13.3份(固体体含量:45%,由BASF制造)                  含量:6.0份)
水                                     100份
将具有上述组成的材料混合和搅拌,从而制备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
(3)第二保护层涂布液的制备
[E液]
10%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100份
10%己二酸二酰肼水溶液                   20份
氢氧化铝分散液(固体含量:30%)           50份
褐煤酸酯蜡(固体含量:30%)            3.3份
水                                    90份
将具有上述组成的材料混合和搅拌,从而制备第二保护层涂布液[E液]。
下一步,将热敏着色层涂布液[C液]均匀地应用到原纸载体(具有约60g/m2定量的无木质纸)的表面,从而具有以干基计3.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热敏着色层。
在热敏着色层上均匀地应用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1.5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并且均匀地应用第二保护层涂布液[E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2.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依此顺序在热敏着色层上形成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接着通过高度砑光进行表面处理,从而制备实施例B1的热敏记录材料。
(实施例B2)
除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固体含量)从6.0份变为9.5份,以及均匀地应用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1.7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一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B2的热敏记录材料。
(实施例B3)
除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固体含量)从6.0份变为18.0份,以及均匀地应用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1.7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一保护层,接着向第一保护层上均匀地应用第二保护层涂布液[E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1.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二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B3的热敏记录材料。
(实施例B4)
除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固体含量)从6.0份变为20.0份,以及均匀地应用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2.4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一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B4的热敏记录材料。
(比较实施例B1)
除均匀地应用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2.0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一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实施例B1的热敏记录材料。
(比较实施例B2)
除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固体含量)从6.0份变为2.5份,以及均匀地应用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1.2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一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实施例B2的热敏记录材料。
(比较实施例B3)
除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固体含量)从6.0份变为30.0份,以及均匀地应用第一保护层涂布液[D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2.4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一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B1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实施例B3的热敏记录材料。
(比较实施例B4)
除向第一保护层上均匀地应用第二保护层涂布液[E液]从而具有以干基计0.5g/m2的沉积量、然后干燥由此形成第二保护层外,以与实施例B3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实施例B4的热敏记录材料。
表B1中显示实施例B1至B4和比较实施例B1至B4的热敏记录材料的生产条件。
表B1
Figure BSA00000422918000441
<图像记录>
在实施例B1至B4和比较实施例B1至B4的各热敏记录材料上,利用具有薄膜热敏头(由Matsushita Electronic Components,Co.,Ltd.制造)的热敏打印实验装置,在下列条件下以脉冲宽度1.2msec/1msec记录图像:热敏头电能:0.45W/dot;每行记录时间:20msec/L;和扫描密度:8×385dot/mm。
在实施例B2的热敏记录材料上,利用CO2激光标记设备(LP-40040W,由SUNX Co.,Ltd.制造),在下列条件下记录图像:扫描速度:1,500mm/s;和设置能量:11.5%。
(测量方法和评价方法)
<测量耐光性的方法>
在利用耐光性检测装置(SUNTEST CPS+,由Atlas Material TestingTechnology LLC制造)Xe光照射15小时之前和之后,利用Macbeth密度计(DENSIEYE700,由Gretag Macbeth制造),测量图像记录部分的图像密度和无图像记录的背景部分的图像密度(色密度)。在利用Macbeth密度计测量图像密度时,利用测量黑色的滤色器测量记录部分的图像密度,和利用测量黄色的滤色器测量背景部分的图像密度(色密度)。结果在表B2中显示。
<背景白度的测量>
利用Elrepho3000(由Datacolor制造),根据ISO2470测量背景白度。结果在表B2中显示。
(测量和评价耐水性的方法)
以如下方式测量和评价实施例B1至B4和比较实施例B1至B4的各热敏记录材料的耐水性:将热敏记录材料浸入水中30分钟,然后用手指来回移动搓擦热敏记录材料的表面10次,随后观察是否存在热敏记录材料的剥离。结果在表B2中显示。
表B2
Figure BSA00000422918000461
根据表B2的结果,比较实施例B1和B3的各热敏记录材料具有小的白度值,且白度低于实施例B1至B4的热敏记录材料。
在比较实施例B1和B2的热敏记录材料中,Xe光照射15小时后的背景密度比Xe光照射前初始状态的密度深(darker)。在实施例B1至B4的热敏记录材料中,光照射前后之间背景密度的变化可被抑制,且白度可得到保持。
在耐水性的测量中,在比较实施例B3和B4的热敏记录材料的表面上观察到剥离。比较实施例B3和B4的热敏记录材料的耐水性弱于实施例B1至B4的热敏记录材料,实施例B1至B4的热敏记录材料没有剥离。
因此,实施例B1至B4的热敏记录材料的白度、耐光性和耐水性良好,并且白度、耐光性和耐水性均令人满意。
利用热敏头或CO2激光器在实施例B2的热敏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记录的结果是,通过利用热敏头或CO2激光器可得到良好的白度、耐光性和耐水性。
由于本发明的热敏记录材料具有良好的白度、耐光性和耐水性,该热敏记录材料可用于多个领域:POS领域,如易腐食品、盒饭和预制食品;复制领域,如书籍和文件;通信领域,如传真;票务领域,如自动售票机和收据;以及航空工业,如行李标签。

Claims (17)

1.一种热敏记录材料,其包含:
载体;
底涂层,其包含至少水溶性树脂;
热敏着色层,其包含隐色染料和显色剂;以及
保护层,其包含水溶性树脂和荧光增白剂,
其中所述底涂层、所述热敏着色层和所述保护层依此顺序在所述载体上形成,
其中所述底涂层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并且所述保护层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以及
其中所述底涂层具有150mL/min或更低的透气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底涂层进一步包含空心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底涂层中所述水溶性树脂的含量为相对于所述空心颗粒和所述水溶性树脂的总量按质量计50%至按质量计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底涂层包含含有所述水溶性树脂的第一底涂层和含有空心颗粒的第二底涂层,并且所述第二底涂层和所述第一底涂层依此顺序在所述载体上向着所述热敏着色层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保护层包含含有所述水溶性树脂和所述荧光增白剂的第一保护层及含有水溶性树脂但无荧光增白剂的第二保护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所述热敏着色层上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荧光增白剂是均二苯代乙烯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中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是0.5g/m2至1.5g/m2,并且所述第一保护层中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总量按质量计20%或更高,并且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中所述荧光增白剂及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所述水溶性树脂的总量按质量计55%或更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进一步包含交联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层进一步包含交联剂、无机填料和润滑剂。
10.一种热敏记录材料,其包含:
热敏着色层;
第一保护层,其包含荧光增白剂和水溶性树脂;以及
第二保护层,其包含水溶性树脂但无荧光增白剂,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所述热敏着色层上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中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是0.5g/m2至1.5g/m2,并且所述第一保护层中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总量按质量计20%或更高,并且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中所述荧光增白剂及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所述水溶性树脂的总量按质量计55%或更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荧光增白剂是均二苯代乙烯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进一步包含交联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层进一步包含交联剂、无机填料和润滑剂。
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含:
利用图像记录装置在热敏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所述图像记录装置是热敏头和激光器中任一种,
其中所述热敏记录材料包含:
载体;
底涂层,其包含至少水溶性树脂;
热敏着色层,其包含隐色染料和显色剂;以及
保护层,其包含水溶性树脂和荧光增白剂,
其中所述底涂层、所述热敏着色层和所述保护层依此顺序在所述载体上形成,
其中所述底涂层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且所述保护层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并且
其中所述底涂层具有150mL/min或更低的透气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记录方法,其中所述激光器是CO2激光器,所述CO2激光器发射具有9.3μm至10.6μm波长的光。
1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含:
利用图像记录装置在热敏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所述图像记录装置是热敏头和激光器中任一种,
其中所述热敏记录材料包含:
热敏着色层;
第一保护层,其包含荧光增白剂和水溶性树脂;以及
第二保护层,其包含水溶性树脂但无荧光增白剂,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依此顺序在所述热敏着色层上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中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干质量是0.5g/m2至1.5g/m2,并且所述第一保护层中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总量按质量计20%或更高,并且所述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中所述荧光增白剂及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所述水溶性树脂的总量按质量计55%或更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记录方法,其中所述激光器是CO2激光器,所述CO2激光器发射具有9.3μm至10.6μm波长的光。
CN201110021891.5A 2010-01-15 2011-01-14 热敏记录材料和图像记录方法 Active CN1021526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7392 2010-01-15
JP2010-007392 2010-01-15
JP2010-029224 2010-02-12
JP2010029224 2010-0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2681A true CN102152681A (zh) 2011-08-17
CN102152681B CN102152681B (zh) 2014-04-09

Family

ID=4361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1891.5A Active CN102152681B (zh) 2010-01-15 2011-01-14 热敏记录材料和图像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46300B2 (zh)
EP (1) EP2345541B1 (zh)
CN (1) CN10215268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5250A (zh) * 2013-03-05 2013-07-17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热敏可逆变色材料及其用途
CN104452460A (zh) * 2014-11-11 2015-03-25 福建泰兴特纸有限公司 一种低透气高防水性能涂布内衬纸及其生产工艺
CN104553433A (zh) * 2013-10-16 2015-04-29 理光感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热敏记录材料
CN108602354A (zh) * 2016-02-05 2018-09-28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记录设备和图像记录方法
CN108602356A (zh) * 2016-02-05 2018-09-28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记录设备和图像记录方法
US10792932B2 (en) 2016-02-05 2020-10-0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CN113260516A (zh) * 2018-12-19 2021-08-13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记录介质
CN113508039A (zh) * 2019-02-28 2021-10-15 佳能株式会社 热敏记录介质和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22190B1 (en) 2012-10-05 2015-12-16 Ricoh Industrie France SAS Optimized undercoat for thermal recording material
EP2716466B1 (en) 2012-10-05 2016-09-14 Ricoh Industrie France SAS Thermal recording material containing stilbene disulphonic acid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DE102014105885A1 (de) * 2014-04-25 2015-10-29 Universität Stuttgart N-Heterozyklische Carbenkomplexe von Metallimidoalkylidenen und Metalloxoalkylidenen und deren Verwendung
JP6315820B2 (ja) * 2014-10-31 2018-04-25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粘着シート
WO2018136353A1 (en) * 2017-01-18 2018-07-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atin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hollow ceramic microspheres and films therefrom
JP2019111726A (ja) * 2017-12-22 2019-07-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媒体、感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物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5996A (ja) * 1997-02-24 1998-09-08 Nippon Paper Ind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H10264529A (ja) * 1997-03-27 1998-10-06 Nippon Paper Ind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H10278428A (ja) * 1997-02-05 1998-10-20 Nippon Paper Ind Co Ltd 感熱記録体
CN1373047A (zh) * 2001-03-01 2002-10-09 罗姆和哈斯公司 热敏记录材料
CN101037053A (zh) * 2006-03-14 2007-09-1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1143531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记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080096762A1 (en) * 2006-09-15 2008-04-24 Shinji Takano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CN101386237A (zh) * 2007-09-13 2009-03-18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4880A (ja) 1986-02-10 1987-08-13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H03156401A (ja) 1989-11-15 1991-07-04 Mitsui Toatsu Chem Inc 透明被覆層を有する成形体
JP2790539B2 (ja) 1990-11-14 1998-08-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リモコン給湯装置
JPH0648038A (ja) 1992-07-31 1994-02-22 New Oji Paper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3156401B2 (ja) 1992-11-17 2001-04-16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JPH08282114A (ja) 1995-02-16 1996-10-29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63080B2 (ja) 1995-03-30 2003-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材料
JP2936556B2 (ja) 1995-03-31 1999-08-23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JP3446092B2 (ja) 1995-12-22 2003-09-16 北越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材料
JPH1044609A (ja) 1996-07-29 1998-02-17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ES2186393T3 (es) 1998-07-29 2003-05-01 Sanders W A Papier Papel de transferencia para impresora de chorro de tinta.
JP4184017B2 (ja) 2002-09-24 2008-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材料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8428A (ja) * 1997-02-05 1998-10-20 Nippon Paper Ind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H10235996A (ja) * 1997-02-24 1998-09-08 Nippon Paper Ind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H10264529A (ja) * 1997-03-27 1998-10-06 Nippon Paper Ind Co Ltd 感熱記録体
CN1373047A (zh) * 2001-03-01 2002-10-09 罗姆和哈斯公司 热敏记录材料
CN101037053A (zh) * 2006-03-14 2007-09-1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1143531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记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080096762A1 (en) * 2006-09-15 2008-04-24 Shinji Takano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CN101386237A (zh) * 2007-09-13 2009-03-18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5250A (zh) * 2013-03-05 2013-07-17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热敏可逆变色材料及其用途
CN103205250B (zh) * 2013-03-05 2015-04-29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热敏可逆变色材料及其用途
CN104553433A (zh) * 2013-10-16 2015-04-29 理光感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热敏记录材料
CN104452460A (zh) * 2014-11-11 2015-03-25 福建泰兴特纸有限公司 一种低透气高防水性能涂布内衬纸及其生产工艺
CN108602354A (zh) * 2016-02-05 2018-09-28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记录设备和图像记录方法
CN108602356A (zh) * 2016-02-05 2018-09-28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记录设备和图像记录方法
US10792932B2 (en) 2016-02-05 2020-10-0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US10960682B2 (en) 2016-02-05 2021-03-3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CN113260516A (zh) * 2018-12-19 2021-08-13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记录介质
CN113260516B (zh) * 2018-12-19 2023-05-02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记录介质
CN113508039A (zh) * 2019-02-28 2021-10-15 佳能株式会社 热敏记录介质和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46300B2 (en) 2013-10-01
EP2345541A3 (en) 2011-08-10
EP2345541A2 (en) 2011-07-20
US20110177941A1 (en) 2011-07-21
EP2345541B1 (en) 2012-08-29
CN102152681B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2681B (zh) 热敏记录材料和图像记录方法
CN101670721B (zh) 热敏记录材料
TWI637851B (zh) Thermal record
EP1972459B1 (en)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KR101518355B1 (ko) 감열 기록 재료
CN101011897A (zh) 热敏记录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837337A (zh) 制备热敏记录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JP5668580B2 (ja) 感熱記録体
WO2009122850A1 (ja) 感熱記録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45666A (ja) 感熱記録体
EP3287292B1 (en)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chelating agents
EP2722190B1 (en) Optimized undercoat for thermal recording material
JP2009285833A (ja) 感熱記録体
WO2020130099A1 (en)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edium
JP2009279833A (ja) 感熱記録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21738A (ja) 偽造判定用封緘ラベル
KR20040065301A (ko) 감열기록재료
EP2716466B1 (en) Thermal recording material containing stilbene disulphonic acid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JP2010005928A (ja) 感熱記録体の製造方法
JP5417929B2 (ja) 感熱記録体
JP3311409B2 (ja) ラベル用感熱記録シート
EP3680110B1 (en)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JP7421846B1 (ja) 感熱記録体
JP2006082373A (ja) 感熱記録材料
JP2003175671A (ja) 感熱記録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