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3705B - 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的电子血压计 - Google Patents

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的电子血压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3705B
CN102143705B CN2009801347153A CN200980134715A CN102143705B CN 102143705 B CN102143705 B CN 102143705B CN 2009801347153 A CN2009801347153 A CN 2009801347153A CN 200980134715 A CN200980134715 A CN 200980134715A CN 102143705 B CN102143705 B CN 102143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uff
blood pressure
pressure transducer
electric sphygmoman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47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3705A (zh
Inventor
泽野井幸哉
岸本宽志
富冈正树
松村直美
藤田丽二
玉木雄一郎
山下新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43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3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21Determining signal validity, reliability or qua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using the oscillometric meth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33Occlu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the pressure being controlled by electric signals, e.g. derived from Korotkoff sounds

Abstract

电子血压计具有:袖带(20),其装戴在测定部位上;泵(51)和阀(52)等加压减压部,其对施加至袖带(20)的压力进行调整;压力检测部,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该压力检测部用于在血压测定时检测袖带(20)内的袖带压;CPU(100),其基于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袖带压的变化来计算血压。电子血压计基于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相对应而检测出的袖带压,来测定血压,并且针对多个压力传感器进行异常检测。

Description

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的电子血压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血压计,特别地,涉及提高血压测定值的可靠性的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血压是分析循环系统疾病的指标之一。基于血压进行循环系统疾病的风险分析,对于例如脑中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类疾病的预防是有效的。特别地,清晨血压上升的清晨高血压与心脏病、脑中风等有关。并且,已判明清晨高血压中的称作晨峰的症状与脑中风有因果关系,其中,上述晨峰是指,血压在起床后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期间急剧上升的症状。因此,把握时间(生活习惯)与血压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心血管类疾病的风险分析是有用的。因此,需要长时间连续地测定血压。
另外,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已判明,与在医院或体检时测定出的血压(随时血压)相比,在家庭中测定出的家庭血压对于心血管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更为有效。伴随于此,家庭用的血压计广泛普及,并且已经开始将家庭血压值使用于诊断之中。
为了提高血压计的测定精度,根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51233号公报)所公开的发明,在生产电子血压计时进行如下的处理:对取决于用于测定血压的压力传感器的特性的测定值误差进行校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51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依据生产电子血压计时的个别电子血压计的特性差异,进行与压力传感器相关的校正。与在医院等医疗设施中使用的血压计不同,家庭用血压计在购买之后,除了发生故障时等特定的状况以外,通常并不进行定期校正。因此,例如,即使在血压测定中最重要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存在所规定的容许差以上的偏差,也无法知道其现象,不知道血压测定值是否正确。因此,即使血压测定值与通常的血压值或随时血压大不相同,也不知道是血压值真的有变化,还是由于血压计的压力传感器的误差而不同,这成为给使用者带来不安的一个原因。
另外,在部分医疗设施用血压计中,存在安装有两个压力传感器并基于该两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来进行压力的监视的血压计。但是,在该血压计中,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功能用于不同的目的。即,基于一个压力传感器所得到的袖带压信息计算血压,基于另一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异常检测。具体而言,在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压力值大幅超过例如300mmHg时,检测为异常。此时使泵停止并打开阀,从而确保安全。因此,另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于医疗标准IEC60601-2-30所规定的安全对策,而不是用来保证使用于血压测定的一个压力传感器的精度。
因此,用于血压计算的一个压力传感器的精度需要由该压力传感器本身来保证。为此,要求不受温度变化等干扰的影响且随时间的变化小的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所以需要利用高价的压力传感器。另外,通过安装两个具有达到不同目的的功能的压力传感器,与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的血压计相比,由压力传感器故障导致的血压计的故障率简单地变为二倍。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电子血压计具有:袖带,其装戴在测定部位上;加压减压部,其对施加至袖带的压力进行调整;压力检测部,其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该压力检测部基于多个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息,检测袖带内的袖带压;血压计算部,其基于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袖带压的变化来计算血压,该电子血压计基于特定袖带压来进行血压测定和针对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所述特定袖带压是指,基于多个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息来检测出的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袖带压。
优选地,血压计算部基于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袖带压来计算血压。
优选地,血压计算部基于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袖带压的平均值来计算血压。
优选地,血压计算部基于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袖带压的中间值来计算血压。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还具有异常检测部,该异常检测部检测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异常。异常检测部将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优选地,血压计算部从用于计算血压的数据中排除特定数据,该特定数据是指,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检测为异常的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袖带压。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还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用于存储血压计算部计算出的血压数据。异常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与血压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部中。
优选地,压力信息是在加压减压部对施加给袖带的压力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或进行减压的过程中计算出来的。
优选地,压力信息是在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或进行减压的过程中,在袖带压指示多个规定的等级时的各个规定的等级时检测出来的。
优选地,在电子血压计未进行血压测定期间,异常检测部将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优选地,在从电子血压计的电源接通后到能够进行测定的状态为止的期间,异常检测部将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优选地,异常检测部将规定袖带压下的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规定袖带压是指第一压力信息与第二压力信息之差,所述第一压力信息是指,当测定血压时,在对袖带施加0mmHg的压力的情况下,该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压力信息,所述第二压力信息是指,当校正该压力传感器时预先取得的压力信息,该压力信息是对袖带施加0mmHg的压力的情况下,该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压力信息。
优选地,袖带卷绕在圆柱状的部件上且使规定量的空气流入袖带内的状态下,检测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具有与袖带相独立的主体。主体包括加压减压部、压力检测部、血压计算部及异常检测部。主体的框体由圆柱状的部件构成。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还具有:容器,其能够贮存规定量的空气;第一空气流路,其通往加压减压部和压力检测部;第二空气流路,其通往袖带;第三空气流路,其通往容器;及流路切换部,其选择性地使第二空气流路和第三空气流路中的任一空气流路与第一空气流路相连接。流路切换部使第三空气流路与第一空气流路相连接之后,使规定量的空气流入容器中的状态下,压力检测部基于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压力信息来检测袖带内的袖带压。
优选地,在从存储部读出血压数据并输出至外部时,异常检测部将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还具有计时器,该计时器用于对时刻进行计时。在设定计时器的时刻时,异常检测部将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还具有由电池构成的电源部。电源部的电池刚刚更换成其他的电池之后,异常检测部将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还具有电源部,该电源部从外部接收供电并且将所供应的电力输出至电子血压计的各部。在从外部刚刚开始对该电源部供电之后,异常检测部将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优选地,按照从外部输入的指示,异常检测部将与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基于异常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显示多个压力传感器是正常还是异常。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基于异常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每个压力传感器逐个显示是正常还是异常。
优选地,压力传感器是正常还是异常,是按照与该压力传感器相对应地检测出的袖带压来指示的。
优选地,在开始测定血压之前,电子血压计显示压力传感器是正常还是异常。
优选地,在显示血压测定结果时,电子血压计显示压力传感器是正常还是异常。
优选地,电子血压计还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血压计算部所计算的血压数据。血压测定结果包括从存储部中读出的血压数据。
优选地,异常检测部在每次检测出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时,电子血压计基于异常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显示多个压力传感器是正常还是异常。
发明的效果
根据发明,基于利用多个压力传感器而检测出的袖带压,能够进行血压测定和针对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所以能够提高血压测定值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血压计的外观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血压计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血压计的功能结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血压测定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血压计算步骤的图。
图6是说明压力传感器的特性的图。
图7是表示使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血压测定动作中止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不开始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血压测定动作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血压计的概略外观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血压计的概略外观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另一种电子血压计的概略外观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另一种电子血压计的概略外观的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的处理流程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血压计的硬件结构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血压计的功能结构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的处理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的另外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表示手腕式电子血压计的外观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另外,各图中同一附图标记指同一或相当的部分,故不重复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安装有两个压力传感器的电子血压计。假定测定部位是上臂。电子血压计以示波测量法计算血压。另外,适用于血压计算的方法不限定于示波测量法。
参照图1和图2,电子血压计1具有主体部10和能够卷绕在被测定者的上臂上的袖带20。袖带20包括空气袋21。在主体部10的上表面上配置有:显示部40,其由例如液晶等构成;操作部41,其由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被测定者)的指示的多个开关构成。
主体部10具有上述的显示部40和操作部41。主体部1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0,其用于集中控制各部并且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处理用的存储部42,其用于存储使CPU100执行规定的动作的程序及数据;数据存储用的存储器43,其用于存储测定出的血压数据等;电源44,其用于对主体部10的各部供电;及计时器(timer)45,其对当前时间进行计时并将计时数据输出至CPU100。
操作部41具有:电源开关41A,其接收用于接通(ON)或断开(OFF)电源的指示的输入;测定开关41B,其用于接收测定开始的指示;停止开关41C,其用于接收测定停止的指示;存储器开关41D,其用于接收从存储器43中读出存储器43所存储的血压数据等信息并显示在显示部40上的指示;及计时器设定开关41E,其为了设定计时器45而被操作。
主体部10还具有包括泵51和排气阀(以下称为“阀”)52的袖带压调整机构。
泵51、阀52及由用于检测空气袋21内的压力(袖带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构成的空气系统,经由空气管31,与内置于袖带20的空气袋21相连接。
主体部10还具有:上述的空气系统、袖带压调整机构、第一振荡电路331及第二振荡电路332。袖带压调整机构除了具有泵51和阀52以外,还具有泵驱动电路53和阀驱动电路54。
泵51为了对袖带压进行加压而向空气袋21供应空气。阀52为了将空气袋21的空气排放或者封入而进行开闭。泵驱动电路53基于CPU100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泵51的驱动。阀驱动电路54基于CPU100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阀52的开闭。
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为静电电容型的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321的容量值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容量值根据检测出的袖带压而变化。第一振荡电路331和第二振荡电路332分别与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相连接,基于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的容量值而振荡。由此,第一振荡电路331和第二振荡电路332分别输出具有特定频率的信号(以下称为频率信号),该特定频率是指,与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的容量值相对应的频率。第一振荡电路331和第二振荡电路332所输出的频率信号提供给CPU100。CPU100通过将从第一振荡电路331或第二振荡电路332接收的频率信号转换成压力来检测出压力。
图3示出了电子血压计1的功能结构。CPU100具有压力调整部111、血压计算部112、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记录部114及显示处理部115。
压力调整部111分别通过泵驱动电路53及阀驱动电路54来控制泵51及阀52,并且使空气经由空气管31流入空气袋21内或排放空气袋21内的空气来调整袖带压。
血压计算部112基于从第一振荡电路331或第二振荡电路332输入的频率信号(该频率信号指示压力信息信号),检测脉搏波振幅信息。然后,基于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以示波测量法计算收缩期血压和舒张期血压,并基于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计算每规定时间的脉拍数。具体而言,在利用压力调整部111使袖带压逐渐地加压(或减压)到规定值的过程中,基于从第一振荡电路331或第二振荡电路332接收的袖带压来检测脉搏波振幅信息,并基于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来计算被测定者的收缩期血压和舒张期血压。血压计算部112以示波测量法计算血压和脉拍数时,能够使用以前众所周知的方法。
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接收第一振荡电路331和第二振荡电路332所输出的频率信号,通过分析所输入的信号,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异常。
记录部114具有从存储器43读出数据或向存储器43中写入数据的功能。具体而言,记录部114接收来自血压计算部112的输出数据,并将所输入的数据(血压测定数据)存储到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中。并且,记录部114接收来自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的输出数据,并将所输入的数据(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结果)存储到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中。另外,记录部114基于操作部41的存储器开关41D的操作,从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读出测定数据,并将所读出的测定数据提供给显示处理部115。
显示处理部115接收所提供的数据,将输入数据转换成能够显示的形式,并显示在显示部40上。
在图3中,对于CPU100的周边电路而言,仅示出了直接与CPU100进行输入输出的部分。
参照图4,说明血压测定的处理步骤。图4的流程图作为程序预先存储在存储器42中。CPU100从存储器42中读出该程序,并执行所读出的程序命令,以此实现图4的血压测定处理。
首先,若被测定者操作(按下)电源开关41A(步骤ST1),则CPU100对未图示的作业用存储器进行初始化(ST2)。
接着,对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进行0mmHg调整(ST3)。
这里,被测定者将袖带20如图1那样地卷绕装戴在测定部位上。卷绕袖带20之后,若被测定者操作(按下)测定开关41B(步骤ST4),则压力调整部111向泵驱动电路53和阀驱动电路54输出控制信号。泵驱动电路53和阀驱动电路54基于控制信号关闭阀52,然后,对泵51进行驱动。由此,袖带压被逐渐加压到规定的压力(步骤ST5、步骤ST6)。
在加压到规定的压力之后即当步骤ST6(袖带压≥规定加压值)的条件成立时,压力调整部111向泵驱动电路53和阀驱动电路54输出控制信号。泵驱动电路53和阀驱动电路54基于控制信号进行控制,使得泵51停止,然后使阀52逐渐打开。由此,对袖带压逐渐进行减压(步骤ST7)。
在该减压过程中,血压计算部112基于第一振荡电路331或第二振荡电路332所输出的频率信号,即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321或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所检测出的袖带压信号,检测脉搏波振幅信息,并利用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进行规定的运算。通过该运算计算出收缩期血压和舒张期血压(步骤ST8、ST9)。脉搏波振幅信息表示测定部位的动脉的容积变化成分,包含在所检测出的袖带压信号中。在血压计算部112的血压计算中,伴随压力传感器的特性变化进行运算,对此利用后述的图6来进行说明。另外,血压测定不限于在减压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加压过程(步骤ST5)中进行。
若计算并决定收缩期血压和舒张期血压(步骤ST9:是),压力调整部111通过阀驱动电路54使阀52完全打开。由此,袖带20内的空气被急速排放(步骤ST10)。
血压计算部112所计算的血压数据提供给显示处理部115和记录部114。显示处理部115接收所提供的血压数据,并将所输入的血压数据显示在显示部40上(步骤ST11)。另外,记录部114接收所提供的血压数据,并将所输入的血压数据与从计时器45接收的时间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到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中(步骤ST12)。
另外,血压计算部112也能够基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信息计算脉拍数。所计算的脉拍数通过显示处理部115显示在显示部40上,并且通过记录部114与血压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器43中。
另外,上述动作与现有的血压计的动作相同。
在现有的电子血压计中,用户无法判定用于计算血压的最重要的要素即压力传感器是正常还是异常。因此,在血压测定值与通常的值(例如,前一天的测定值、在医院的测定值等)大不相同时(例如相差10mmHg以上时),被测定者不知道这是由生体的生理信息所导致的,还是由于压力传感器发生了故障,往往怀有不安感。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1计算出两个压力传感器321和322检测出的袖带压的平均值来作为血压。由此,即使由于随时间的变化一个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发生偏差,通过计算平均值也能够提高血压测定值的可靠性。
(平均值的计算)
在血压计算(图4的步骤ST8)中,血压计算部112的平均化部1121通过第一振荡电路331和第二振荡电路332而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所检测的袖带压。这里,将第一压力传感器321的输出信号设为袖带压a,将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输出信号设为袖带压b。平均化部1121分别基于与从第一振荡电路331和第二振荡电路332接收的袖带压a和b相对应的频率信号,提取脉搏波振幅信息。然后,基于提取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计算血压值。即,基于袖带压a的脉搏波振幅信息计算出收缩期血压SBPa和舒张期血压DBPa,基于袖带压b的脉搏波振幅信息计算出收缩期血压SBPb和舒张期血压DBPb。然后,计算出收缩期血压SBPa和SBPb的平均值,及舒张期血压DBPa和DBPb的平均值。计算出的平均血压值显示在显示部40上,并且存储在存储器43中。由此,得到具有高可靠性的血压测定值。
另外,在利用三台以上的压力传感器时,也可以用中间值代替平均值。另外,若压力传感器中存在输出了与其他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之间的差较大的值的压力传感器,则可以在计算平均值或中间值时排除该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
这里,说明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示波测量法的血压计算方法的概念。在图5的上部,沿着计时器45计时的时间轴示出了逐渐地减压的袖带压,并且沿着同一时间轴,示出了与上述脉搏波振幅信息相对应的脉搏波振幅的包络线600。通过按时序提取叠加在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信号(袖带压)的脉搏波振幅信号,检测出上述脉搏波振幅的包络线600。
参照图5,血压计算部112当在脉搏波振幅的包络线中检测出振幅的最大值MAX时,在检测出的最大值MAX上乘以规定的常数(例如0.7和0.5),以此计算出两个阈值TH_DBP和TH_SBP。然后,血压计算部112在袖带压低于袖带压MAP(平均血压)的一侧,计算出阈值TH_DBP与包络线600相交的点的袖带压作为舒张期血压,其中,上述袖带压MAP是指,在检测出最大值MAX的时间点T0所检测出的袖带压。另外,在袖带压高于袖带压MAP一侧,计算出阈值TH_SBP与包络线600相交的点的袖带压作为收缩期血压。
另外,也可以如下这样。即,在计算血压时(图4的步骤ST8),平均化部1121从第一振荡电路331和第二振荡电路332接收袖带压a和b的信号。然后,平均化部1121基于所输入的袖带压a和b的信号的平均值检测脉搏波振幅信息,并基于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计算出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
(传感器异常的判断)
为了提高血压测定值的可靠性,在计算血压时(图4的步骤ST8),血压计算部112的值异常判断部1122接收所计算出的收缩期血压SBPa和SBPb、舒张期血压DBPa和DBPb。然后,血压计算部112的值异常判断部1122对所输入的收缩期血压SBPa和SBPb进行比较,以此检测两者的差分。同样地,也检测出舒张期血压DBPa与DBPb的差分。然后,将检测出的两个差分分别与规定值(例如5mmHg)进行比较。基于其比较结果,在判定为两个差分中的任一差分或两个差分超过规定值时,判断为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或者,值异常判断部1122将从第一振荡电路331和第二振荡电路332接收的频率信号所指示的袖带压a和b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在判定为其差值超过规定值(例如5mmHg)时,判断为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在值异常判断部1122判断为某一压力传感器异常时,血压计算部112基于该判断结果,在显示及记录时不使用所计算出的血压测定数据,即作废。由此,能够提高血压测定值的可靠性。另外,也可以不作废而与指示压力传感器异常的信息(信息)一起将血压测定数据显示在显示部40上。另外,也可以与指示压力传感器异常的标志相关联地将该血压测定数据存储在存储器43中。
(伴随着压力传感器的特性变化的血压计算)
通常,在制造电子血压计1时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校正。在校正时,测定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规定的压力值(0mmHg、300mmHg)时的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指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并将所测定的值存储在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中。规定的压力值(0mmHg、300mmHg)的依据如下:电子血压计1被设计成能够测定出0mmHg至299mmHg的血压。该测定值在存储器43中不能改写,且不被删除。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将在制造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时进行校正后测定出的值存储在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中。
在测定血压时,在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初始化时(图4的步骤ST3),通过第一振荡电路331和第二振荡电路332所输入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输出即测定值也存储在存储器43中。血压计算部112在测定血压时,对制造时的这些压力传感器被校正后的输出测定值和初始化时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测定值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对当前时刻的压力传感器进行0mmHg校正,其中,上述制造时的这些压力传感器被校正后的输出测定值是从存储器43读出的。
具体而言,将在制造时就0mmHg、300mmHg进行了校正时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测定值分别设为M0、M300,将压力传感器的初始化时的输出测定值设为U0,当前,若将振荡电路所输出的信号的频率设为“f”,则血压计算部112按照(式1)计算压力值P(mmHg)。计算出的压力值P相当于图5的上部所示的袖带压。
压力值P={(f-U0-M0)÷(M300-M0)}×300     (式1)
参照图6的压力传感器的特性的图表,进一步说明按照上述的(式1)来计算压力值P的情况。图6的图表的横轴为表示袖带压的压力(mmHg),纵轴为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频率(Hz)。在图6中,示出了制造电子血压计1时的压力传感器的特性L1,及当前的压力传感器的特性L2。
若制造时的压力传感器的特性L1与当前的压力传感器的特性L2相同,则下面的式(2)成立。
压力值P=(f-M0)/(M300-M0)×300    (式2)
实际上,压力传感器的特性,由于使用状况等各种原因,不能维持制造时的特性L1,特性L1将变化为例如当前的特性L2。因此,利用随着该特性的变化而产生的压力传感器的初始化时的输出U0,(式2)被改写为(式1)。
(传感器的异常检测)
与血压计算部112按照上述的(式1)进行的处理(步骤ST8)并行地,利用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进行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步骤ST8a)。
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从存储器43中读出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21相对应的输出U0和M0,以及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相对应的输出U0和M0。然后,对于各压力传感器,计算所读出的输出M0与U0之差,并将计算出的差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其结果,在检测出差超过规定值时,判定为与计算出该差的输出U0和M0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异常。
另外,在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上述差(输出M0与U0之差)均为规定值以下,但压力传感器各自的输出信号所指的压力值彼此间存在差的情况下,判断为某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具体而言,将在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中的所计算出的上述差(输出M0与U0之差)更大的压力传感器确定为异常。
也可以通过显示处理部115将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显示部40上。确认该显示的被测定者能够知晓压力传感器是否异常,所以即使血压测定结果偏离通常的值,也能够得到一些安心感。另外,也能够消除对血压测定值的精度的不安。另外,也可以通过记录部114将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的检测结果与血压测定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器43中。
这样,即使检测到两个压力传感器中的一个传感器异常,也能够利用另一个压力传感器计算血压,所以也能够将压力传感器引起的电子血压计1的故障率降低到1/2。
(血压测定中止处理)
参照图7的流程图,对在加压过程中或减压过程中检测到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时使血压测定中止的步骤进行说明。
图7示出了在图4的血压测定的处理中追加了步骤ST5a、ST7a和ST14的处理。图7的其他的处理与图4所说明的处理相同,所以这里对所追加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加压过程中(步骤ST5)或减压过程中(步骤ST7),利用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按照上述的(传感器的异常检测)的步骤,分别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是否都在进行正常动作(步骤ST5a、ST7a)。若检测为两个压力传感器都在正常动作(步骤ST5a或步骤ST7a:“传感器正常”),则继续进行加压动作或减压动作,来进行血压测定。
另一方面,在步骤ST5a或步骤ST7a中,若检测为压力传感器异常(步骤ST5a或步骤ST7a:“传感器异常”),则处理过渡到步骤ST14,执行用于中止血压测定的动作。具体而言,急速地排放出袖带20的空气袋21内的空气。之后,血压测定结束。此时,为了向被测定者通知中止血压测定的理由,向显示部40输出“因压力传感器异常而中止了血压测定”的信息即可。另外,该急速的排气是压力调整部111通过阀驱动电路54完全打开阀52来实现的。
另外,在加压过程中或减压过程中,也可以在检测出的袖带压达到多个规定的袖带压的每个规定的袖带压时进行血压测定中止处理。
(在传感器异常时不开始血压测定的处理)
参照图8的流程图,说明在检测出压力传感器异常时即使对测定开关41B进行了操作也则不开始血压测定的步骤。
图8示出了在图4的血压测定处理中追加步骤ST3a、ST4a和ST4b的处理。图8的其他的处理与图4所说明的处理相同,所以这里对所追加的处理进行说明。
参照图8,在与上述同样地执行了步骤ST1至步骤ST3的处理之后,利用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按照上述的(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步骤,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是否都在进行正常动作(步骤ST3a)。
当被测定者操作测定开关41B来指示开始血压测定时(步骤ST4),若基于步骤ST3a的检测结果判定为压力传感器正在进行正常动作(步骤ST4a:“传感器正常”),则处理过渡到步骤ST5,开始之后的血压测定处理。
另一方面,若基于步骤ST3a的检测结果判定为压力传感器正在进行异常动作(步骤ST4a:“传感器异常”),则进行显示出错的处理(步骤ST4b)。即,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对显示处理部115提供用于表示检测出传感器异常的信号,所以显示处理部115基于所提供的信号,通过显示部40来显示用于表示发生了传感器异常的出错信息。被测定者通过确认该信息,能够知晓未开始血压测定的理由。之后,血压测定处理结束。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使用的图1的电子血压1不同的外观的电子血压计1A。电子血压计1A也能够采用图2的功能结构。并且,电子血压计1A也能够应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步骤和血压测定步骤。
图9和图10示出了电子血压计1A的外观。图9示出了从主体部摘下袖带部的状态的电子血压计1A的概略外观,图10示出了袖带部安装在主体部的状态的电子血压计1A的概略外观。
如图9和图10所示,电子血压计1A主要具有主体部110A和袖带部150A。主体部110A和袖带部150A通过作为空气流路的空气管31而相互连接。空气管31由具有适度的可挠性的管状部件构成。
主体部110A具有载置在桌子等载置台上的基座部211和被收纳部212。在主体部110A载置在台子上的状态下,被收纳部212相当于从基座部211的上表面211a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在电子血压计1A的非使用状态下,被收纳部212是被袖带部150A覆盖的部位。被收纳部212由具有刚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电子血压计1A在被收纳部212的周面上具有显示部40,而且,在基座部211侧部的周面211b上具有操作部41。
电子血压计1A在基座部211的上表面211a的规定位置上具有微动开关218,该微动开关218是检测袖带部150A是否处于安装在主体部110A上的状态的检测部。另外,电子血压计1A具有固定扣214和可动扣215来作为固定部,该固定部在袖带部150A安装在主体部110A上的状态下将袖带部150A固定在主体部110A上。另外,在基座部211的周面211b上具有释放按钮(release button)216。释放按钮216与可动扣215相关联。被测定者通过操作释放按钮216,能够解除固定扣214和可动扣215对袖带部150A的卡止。
袖带部150A的外形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使得在使用电子血压计1A时能够装戴在作为被测定者的测定部位的上臂上。这里,袖带部150A具有:空气袋21,其是用于压迫上臂的流体袋;外壳(shell)260,其是大致圆筒状的机壳,用于覆盖空气袋21的外侧;及袖带套274,其覆盖在空气袋21内侧。空气袋21配置成沿着外壳260的内周面,其结果,袖带部150A具有在使用状态下能够插入上臂的中空部251。
在外壳260的周面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能够用与装戴有袖带部150A的上臂不同的另一只手把持的把手262,以实现袖带部150A对上臂的装卸作业的容易化。另外,在外壳260的周面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与上述的固定扣214和可动扣215相卡和的凹部264和凹部265。
说明微动开关218的检测动作。微动开关218设置在主体部110A的基座部211的上表面211a上。微动开关218的开关部配置成在非按下状态下从基座部211的上表面211a向上方突出。在主体部110A上安装有袖带部150A的状态下,袖带部150A的轴向的端面向着图中朝下的方向按下微动开关218的开关部。由此,通过微动开关218检测出主体部110A上是否安装有袖带部150A,即检测出被收纳部212是否处于收纳在袖带部150A中的状态。
在电子血压计1A中,如图9所示,在从主体部110A摘下袖带部150A的状态下,能够在轴向上将上臂插入到设置于袖带部150A的中空部251中,从而处于能够将袖带部150A安装在上臂上的使用状态。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袖带部150A安装在主体部110A上的状态下,成为袖带部150A的中空部251内收纳有主体部110A的被收纳部212的状态,处于不使用电子血压计1A时的非使用状态。在非使用状态下,袖带部150A覆盖设置在主体部110A上的显示部40和操作部41。
(其他结构)
在电子血压计的非使用状态下,将袖带部安装在主体部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件上的结构也可以是如图11和图12那样的结构。
图11示出了从主体部摘下袖带部的状态,图12示出了在主体部上安装有袖带部的状态。在图11和图12中,对与电子血压计1A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且这里不重复其说明。
图11和图12所示的电子血压计1B与电子血压计1A同样地,主要具有主体部110B和袖带部150B。主体部110B和袖带部150B通过空气管31来连接。在主体部150B上未设置有在将袖带部150B安装在主体部110B上的非使用状态下将袖带部150B固定在主体部110B上的机构,而且未设置有检测袖带部150B是否安装在主体部110B上的检测机构,除了这两点以外,主体部150B的结构与前述的主体部110A相同。
袖带部150B的在使用电子血压计1B时装戴在被测定者的上臂上的部位的外形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这里,袖带部150B具有:空气袋21,其是用于压迫上臂的流体袋;未图示的套管(collar);罩体280,其是内置有空气袋21和套管的袋状的外装部件。套管配置于空气袋21的外侧,是在将该袖带部150B卷绕在上臂上的状态下使空气袋21对上臂施加作用力的弯曲弹性板。袖带部150B具有在使用状态下能够插入上臂的中空部251。
电子血压计1B能够处于如下两种状态:袖带部150B安装在主体部110B上的状态,及从主体部110B摘下袖带部150B的状态。如图11所示,在从主体部110B摘下袖带部150B的状态下,通过将上臂插入到设置于袖带部150B的中空部251中,以此处于能够将袖带部150B装戴在上臂上的使用状态。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袖带部150B安装在主体部110B上的状态下,成为在袖带部150B的中空部251内收纳有主体部110B的被收纳部212的状态,处于不使用电子血压计1B时的非使用状态。另外,如图12所示,在非使用状态下,袖带部150B覆盖设置于主体部110B上的显示部40。
(压力传感器初始化时的异常检测的另一个例子)
图13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的压力传感器初始化时的传感器异常检测的处理步骤。图13的流程图在前述的步骤ST3实施。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步骤ST3的处理以外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处理步骤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非使用状态(袖带部150A(150B)安装在主体部110A(110B)上的状态)下,执行图4中说明的步骤ST1至步骤ST3的处理。之后,被测定者将袖带部150A(150B)装戴在上臂上,以此电子血压计从非使用状态迁移到使用状态。在使用状态下,进行步骤ST4以后的血压测定处理。
参照图13,在非使用状态下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初始化时,对所有压力传感器进行0mmHg校正(步骤ST211)。
之后,利用泵驱动电路53以规定的电压将泵51驱动规定时间,以此向空气袋21内送入规定量的空气(步骤ST212至步骤ST214)。压力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检测此时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输出值(步骤ST215)。然后,计算检测出的输出值的差,并对计算出的差和规定值进行比较,基于其比较结果来检测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步骤ST216)。
具体而言,基于比较结果,若检测出差为规定值以下,则判断为压力传感器全部正常(步骤ST216:是)。与之相对,若检测出差为比规定值大的值(步骤ST216:否),则确定为异常传感器(步骤ST217)。该异常传感器的确定能够使用前述的(传感器的异常检测)的方法。表示确定出的异常压力传感器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40上。
之后,排放袖带20的空气袋21内的空气(步骤ST218)。通过以上,压力传感器的初始化(步骤ST3)结束。
(第三实施方式)
用于检测压力传感器的异常的结构不限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也可以通过本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来检测。
在图14和图15中,示出了本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血压计1C的硬件结构和功能结构。
比较图14的结构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的结构,不同点在于,图14的电子血压计1C具有主体部101来代替图2的主体部10。
主体部101在内部具有图2的结构,除此之外还具有:容器57,其能够贮存规定容量的空气;切换阀56,其通过空气管31与容器57相连接;及切换阀驱动电路55,其用于控制切换阀56的开闭动作。图14的主体部101具有CPU1001来代替图2的CPU100。
切换阀56与空气管31相连接。该空气管31包括同时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21、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泵51及阀52连接的空气管(以下称为第一空气管)、与袖带20(空气袋21)相连接的空气管(称为第二空气管)及与容器57相连接的空气管(称为第三空气管)。
比较图15的结构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的结构,不同点在于图15的电子血压计1C具有CPU1001来代替图3的CPU100。参照图15,CPU1001除了图3的结构以外,还具有切换控制部116。切换控制部116用于控制切换阀驱动电路55。
(压力传感器初始化时的异常检测的另一个例子)
图16示出了压力传感器初始化时的传感器异常检测的处理步骤。图16的流程图在前述的步骤ST3中实施。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步骤ST3的处理以外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的处理步骤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的处理中,比较向容器57送入规定量的空气时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输出值。然后,基于其比较结果,在检测出两个输出值之差超过规定值(例如5mmHg)时,判断为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假定在初始化压力传感器之前,切换阀56被切换至容器57一侧。参照图16,在初始化压力传感器时,切换控制部116首先对切换阀驱动电路55输出控制信号。切换阀驱动电路55基于控制信号将切换阀56从容器57一侧切换至袖带20一侧(步骤ST110)。因此,通过切换阀56来连接第一空气管和第二空气管,从而达到空气流路由两个管构成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对全部压力传感器进行0mmHg校正(步骤ST111)。
之后,切换控制部116对切换阀驱动电路55输出控制信号。切换阀驱动电路55基于控制信号将切换阀56从袖带20一侧切换至容器57一侧。因此,通过切换阀56从第二空气管切换至第三空气管,从而第一空气管与第三空气管连接。通过切换阀56,空气的流动方向变为容器57一侧(步骤ST121)。
接着,利用泵驱动电路53以规定的电压将泵51驱动规定时间,向容器57内送入规定量的空气(步骤ST131至步骤ST151)。压力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检测此时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输出值(步骤ST161)。然后,计算检测出的输出值之差,对计算出的差和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来检测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步骤ST171)。
具体而言,若基于比较结果检测出差为规定值以下,则判断为压力传感器全部正常(步骤ST171:是)。与之相对,若检测出差为比规定值大的值(步骤ST171:否),则确定异常传感器(步骤ST181)。该异常传感器的确定能够使用前述的(传感器的异常检测)的方法。表示确定出的异常的压力传感器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40上。
之后,排放容器57内的空气(ST191)。之后,切换控制部116对切换阀驱动电路55输出控制信号。切换阀驱动电路55基于控制信号将切换阀56从容器57一侧切换至袖带20一侧。因此,通过切换阀56从第三空气管切换至第二空气管,从而第一空气管与第二空气管连接。通过切换阀56,空气流动的方向变为袖带20一侧(步骤ST201)。通过以上,压力传感器的初始化(步骤ST3)结束。
(显示例)
图17至图19示出了显示部40的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结果的显示例。
在图17中,只要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中的某一个为正常,显示处理部115就使文字“异常”灭灯,仅点亮文字“正常”。若全部为异常,则使文字“正常”灭灯,点亮文字“异常”。在图17中,同时显示通过进行计时器45计时得到的测定时间的数据402、作为血压测定结果的收缩期血压的数据403、舒张期血压的数据404及脉拍数的数据405、以及“异常”/“正常”。
在图18中,示出了对每个压力传感器显示“异常”/“正常”的例子。这里,在信息407中,对各压力传感器中的每个压力传感器显示“异常”/“正常”。通过图18可知,第一压力传感器321正常,但第二压力传感器322发生异常。
在图19中,示出了在电子血压计未使用于血压测定的待机状态等下,对每个压力传感器显示检测出的当前的压力值的例子。这里,通过信息408示出了第一压力传感器321检测出的当前压力值为0mmHg,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检测出的当前压力值为2mmHg。
被测定者通过确认图17至图19的显示,能够获得请制造者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校正的时机。因此,能够避免未察觉到压力传感器异常而进行血压测定,能够提高血压测定值的可靠性。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电子血压计是固定型电子血压计,袖带20卷绕在上臂部,但即使是如图20那样袖带20与主体部10一体构成并将袖带20卷绕在手腕上的手腕式电子血压计,各实施方式说明的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的功能结构也同样能够适用。
(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的检测时机)
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可以在响应于存储器开关41D的操作而从存储器43读出测定数据并将所读出的测定数据显示在显示部40上时,进行检测动作。或者可以在对计时器45的时刻进行调整时,进行检测动作。
在电源44由电池构成时,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可以在刚刚将电源44的电池更换成新的电池之后,进行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或者,在从外部电源(工业电源等)通过AC适配器(Altemating Current Adapter:交流适配器)对电源44供电时,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也可以在从外部电源刚刚开始对电源4供电之后,进行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
或者,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也可以按照通过操作部41输入的来自外部的指示,进行检测动作。
(传感器异常检测结果的显示时机)
另外,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所检测的结果可以在开始血压测定前的待机状态下进行显示,或者也可以在显示步骤ST11的血压测定结果时进行显示。
另外,异常检测的结果可以在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每当进行检测时进行显示。另外,也可以按照通过操作部41输入的来自外部的指示,从存储器43中读出最新的异常检测结果并进行显示。
这样,本次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的,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另外,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等同的意思和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对于利用压力传感器测定血压的装置是有效的。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 电子血压计;
55 切换阀驱动电路;
56 切换阀;
57 容器;
321 第一压力传感器;
322 第二压力传感器;
331 第一振荡电路;
332 第二振荡电路;
112 血压计算部;
113 传感器异常检测部。

Claims (9)

1.一种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具有:
袖带(20),其装戴在测定部位上,
加压减压部(111),其对施加至所述袖带的压力进行调整,
压力检测部,其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该压力检测部基于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321、322)输出的压力信息,检测所述袖带内的袖带压,
血压计算部(112),其基于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袖带压的变化来计算血压;
异常检测部(1122),该异常检测部(1122)检测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异常;
所述异常检测部将规定袖带压下的与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所述压力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检测出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异常,
与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所述压力信息是第一压力信息与第二压力信息之差,所述第一压力信息是指,当测定血压时,在对所述袖带施加0mmHg的压力的情况下,该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压力信息,所述第二压力信息是指,当校正该压力传感器时预先取得的压力信息,该压力信息是在对所述袖带施加0mmHg的压力的情况下,该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压力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计算部基于与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所述袖带压来计算血压。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计算部从用于计算血压的数据中排除特定数据,该特定数据是指,与在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检测为异常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所述袖带压。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存储部(43),该存储部(43)用于存储所述血压计算部计算出的血压数据;
所述异常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与所述血压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信息是在所述加压减压部对施加给所述袖带的压力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或者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信息是在所述加压减压部对施加给所述袖带的压力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或者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检测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袖带卷绕在圆柱状的部件上且使规定量的空气流入所述袖带内的状态下,检测与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中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所述压力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血压计具有与所述袖带相独立的主体;
所述主体包括所述加压减压部、所述压力检测部、所述血压计算部及所述异常检测部;
所述主体的框体由所述圆柱状的部件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血压计还具有:
容器(57),其能够贮存规定量的空气,
第一空气流路,其通往所述加压减压部和所述压力检测部,
第二空气流路,其通往所述袖带,
第三空气流路,其通往所述容器,
流路切换部(56),其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二空气流路和所述第三空气流路中的任一空气流路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相连接;
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使所述第三空气流路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相连接之后,使所述规定量的空气流入到所述容器中的状态下,所述压力检测部基于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所述压力信息来检测所述袖带内的袖带压。
CN2009801347153A 2008-09-05 2009-08-18 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的电子血压计 Active CN1021437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8627A JP2010057817A (ja) 2008-09-05 2008-09-05 電子血圧計
JP2008-228627 2008-09-05
PCT/JP2009/064426 WO2010026868A1 (ja) 2008-09-05 2009-08-18 測定値の信頼性を向上させる電子血圧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3705A CN102143705A (zh) 2011-08-03
CN102143705B true CN102143705B (zh) 2013-09-18

Family

ID=41797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47153A Active CN102143705B (zh) 2008-09-05 2009-08-18 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的电子血压计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52700A1 (zh)
JP (1) JP2010057817A (zh)
CN (1) CN102143705B (zh)
DE (1) DE112009002133T5 (zh)
RU (1) RU2011107938A (zh)
WO (1) WO20100268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3151A (en) * 1987-08-12 1989-02-15 Nakakuni Kk Production device for cake of candy with starch base
JP5146439B2 (ja) 2009-11-04 2013-02-20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5195723B2 (ja) 2009-11-13 2013-05-15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5375538B2 (ja) 2009-11-13 2013-12-25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GB201012337D0 (en) * 2010-07-23 2010-09-08 Grotov Yu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 calibration
JP5636268B2 (ja) * 2010-11-22 2014-12-03 株式会社パラマ・テック 血圧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カフ装置
DE102011009695A1 (de) * 2011-01-28 2012-08-0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Zylinderförmige Vorrichtung, Pulswellengeschwindigkeitsmes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Messen einer Pulswellengeschwindigkeit
JP2012200507A (ja) * 2011-03-28 2012-10-22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電子血圧計および演算プログラム
JP5948938B2 (ja) * 2012-02-20 2016-07-06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生成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654752A (zh) * 2013-11-06 2014-03-26 康尚医疗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血压计和启动多次血压测量的方法
US20160100805A1 (en) * 2014-10-10 2016-04-1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5977850B1 (ja) * 2015-02-25 2016-08-24 株式会社Icst カフ圧調整装置
JP6658332B2 (ja) * 2016-06-23 2020-03-04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
JP6683034B2 (ja) * 2016-06-24 2020-04-15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脈波測定装置
WO2018064217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Physio-Control, Inc.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US10722125B2 (en) * 2016-10-31 2020-07-28 Livemetric (Medical) S.A. Blood pressure signal acquisition using a pressure sensor array
US11000193B2 (en) 2017-01-04 2021-05-11 Livemetric (Medical) S.A.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force resistive sensor array
JP6776904B2 (ja) * 2017-01-13 2020-10-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源システム
EP3649929A1 (en) * 2018-11-06 2020-05-1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n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wearable cuff
CN109620191A (zh) * 2018-12-14 2019-04-16 淄博信质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气压平衡装置
CN109758137B (zh) * 2019-03-06 2021-08-10 江阴市人民医院 一种具有袖带使用寿命报警功能的血压计
KR102315952B1 (ko) * 2019-04-25 2021-10-22 (주)참케어 혈압 측정을 위한 센서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손목 착용형 휴대용 혈압 측정 장치
CN110680297A (zh) * 2019-09-23 2020-01-14 深圳市柯林健康医疗有限公司 一种血压监护仪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74200A (zh) * 2019-12-09 2020-04-10 深圳科讯恒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压计校准方法、系统、电子血压计和校准服务器
CN112914530A (zh) * 2021-01-19 2021-06-08 深圳市迈泰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校准式智能血压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3557A (en) * 1988-05-14 1990-09-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lood pressure monitor
CN1785117A (zh) * 2004-12-10 2006-06-14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以及血压测定系统
CN1951317A (zh) * 2005-10-18 2007-04-2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能存储测定数据的电子血压计
JP2007275227A (ja) * 2006-04-05 2007-10-25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血圧計測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9333A (ja) * 1984-07-19 1986-02-10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非観血血圧計試験器
JPS61119239A (ja) * 1984-11-14 1986-06-06 コーリン電子株式会社 血圧モニタ装置
JPS61288833A (ja) * 1985-06-14 1986-12-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指用電子血圧計
JP3178175B2 (ja) 1993-08-11 2001-06-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2710594B2 (ja) * 1995-09-20 1998-02-10 日本コーリン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3557A (en) * 1988-05-14 1990-09-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lood pressure monitor
CN1785117A (zh) * 2004-12-10 2006-06-14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以及血压测定系统
CN1951317A (zh) * 2005-10-18 2007-04-2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能存储测定数据的电子血压计
JP2007275227A (ja) * 2006-04-05 2007-10-25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血圧計測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9002133T5 (de) 2011-07-07
WO2010026868A1 (ja) 2010-03-11
US20110152700A1 (en) 2011-06-23
CN102143705A (zh) 2011-08-03
RU2011107938A (ru) 2012-09-10
JP2010057817A (ja)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3705B (zh) 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的电子血压计
US6241679B1 (en)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transducer with associate memory
US6558335B1 (en) Wrist-mounte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CN101505656B (zh) 恰当调整袖带的内压的电子血压计
US20130030310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CN1951317A (zh) 能存储测定数据的电子血压计
JP2664980B2 (ja) 血圧モニタ装置
CN103025231B (zh) 电子血压计
CN110381819B (zh) 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2596017B (zh) 电子血压计
JP5375538B2 (ja) 電子血圧計
CN102333481A (zh) 电子血压计
CN102596016B (zh) 电子血压计
US11071467B2 (en) Hybrid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CN102883652B (zh)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用袖带及具有该袖带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CN102596018B (zh) 电子血压计
KR20150092465A (ko) 손목시계형 혈압계
CN103228204A (zh) 带有简易血压确认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及利用该电子血压计的血压测定管理方法
EP219877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f-validation of arterial pressure measurements
JP5195722B2 (ja) 電子血圧計
JP2010131247A (ja) 血圧測定装置
JP2012213444A (ja) 血圧測定装置
JPH05137697A (ja) 携帯型血圧計
JPH05184668A (ja) 透析用血圧測定システム
CN103908237A (zh) 一种电子血压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