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3481A - 电子血压计 - Google Patents

电子血压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3481A
CN102333481A CN2010800094969A CN201080009496A CN102333481A CN 102333481 A CN102333481 A CN 102333481A CN 2010800094969 A CN2010800094969 A CN 2010800094969A CN 201080009496 A CN201080009496 A CN 201080009496A CN 102333481 A CN102333481 A CN 102333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leeve bag
bag
upper arm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94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3481B (zh
Inventor
泽野井幸哉
东狐义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33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3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3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3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using the oscillometric meth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4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 A61B2560/0247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for compensa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value
    • A61B2560/0261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for compensa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value using hydrostatic press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在利用容积补偿法测定血压的血压计中,基于上臂的袖袋压信号,确定表示上臂的动脉的内压与外压平衡的状态下的袖袋压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ST4)。例如检测出上臂的袖袋压信号而获取的平均血压,来作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如果检测出容积补偿法的控制目标值和初始袖袋压(ST5),则计算出初始袖袋压与上臂V0相当袖袋压之差作为修正值(ST6),利用计算出的修正值来修正容积补偿法的血压值(ST11)。

Description

电子血压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血压计,特别涉及将上臂以外作为测定部位的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血压是分析循环器官疾病的指标之一,基于血压进行风险分析,例如能够有效预防脑中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的心血管系的疾病。特别在早晨血压上升的早晨高血压关系到心脏病、脑中风等。进而,已判明在早上高血压中,被称为高血压晨峰(morning surge)的起床后一小时到一小时半左右的时间内的血压急剧上升的症状,与脑中风有着因果关系。因此,把握时间(生活习惯)与血压变化的相互关系对于心血管系的疾病风险分析是有用的。因此,需要长期连续进行血压测定。另外,在手术中或手术后的患者的监视、降压药治疗时的药效确认等时,针对每一心拍连续测定血压来监视血压变化非常重要。
在市上发售和正在开发的血压计中,其测定部位分为上臂、手腕、手指、耳等。在测定血压时,需要使测定部位的高度与心脏高度相同。如果测定部位与心脏高度之间存在差异,则其差异会导致测定部位与心脏的血压之间发生差压,进而导致测定出的血压值存在误差。
至今,如JP特开平7-136133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由“BP Imholz”以及其他7人提出的“自由行动下24小时连续指动脉压计测的实现性(Feasibility of ambulatory,continuous 24-hour finger arterial pressurerecording)”、Hypertension、美国心脏协会、1993年1月、第21卷、1号,p.65-73(非专利文献1)所示,在指等的测定部位与心脏位置之间,连接充满与血液大致相同比重的液体的软管,由此测定压力差并修正血压值。
另外,如国际公布WO2002/039893小册子(专利文献2)所示,在以手腕作为测定部位的血压计中,也存在具有如下功能的血压计,即,利用内置的高度传感器,将手腕的高度引导至与心脏高度相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7-1361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布WO2002/039893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BPImholz”以及其他7人提出的“自由行动下24时间连续指动脉压计测的实现性(Feasibility of ambulatory,continuous 24-hourfinger arterial pressure recording)”,Hypertension、美国心脏协会、1993年1月、第21卷、1号,p.65-7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血压值的修正方法中,虽然能够追踪测定部位的高度变化,但需要用软管连接测定部位和心脏位置。
另外,如国际公布WO2002/039893小册子(专利文献2)所述,带有高度引导功能,对于能够调整测定部位高度的手腕、手指等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对于耳等的无法调整测定部位高度的部位的血压计,则无法解决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上臂以外的部位(末梢部位)作为测定部位的电子血压计,即使不设置特殊的构件(hardware),也能够正确测定血压。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子血压计,将末梢部位作为测定部位,该电子血压计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袖袋,其用于卷绕在末梢部位上,第二袖袋,其用于卷绕在上臂上,压力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表示第一袖袋内的压力的第一袖袋压信号和表示第二袖袋内的压力的第二袖袋压信号,确定处理部,其基于第二袖袋压信号,执行用于确定上臂平衡值的处理,上臂平衡值表示在上臂的动脉的内压与外压相平衡的状态下的袖袋压,测定控制部,其基于第一袖袋压信号,来测定被测定者的血压,测定控制部控制修正根据第一袖袋压信号来获取的血压值,使得末梢平衡值与上臂平衡值一致,末梢平衡值表示在末梢部位的动脉的内压与外压相平衡的状态下的袖袋压值。
优选地,还具有第一容积检测部,其配置在第一袖袋的规定位置,用于检测末梢部位的第一动脉容积信号,测定控制部基于第一动脉容积信号来进行动脉容积恒定控制,从而连续测定血压,末梢平衡值对应于初始袖袋压,初始袖袋压表示在进行动脉容积恒定控制时的第一袖袋压信号的基准值。
优选地,测定控制部,在第一袖袋内的压力缓缓增加或减少的过程中,根据第一动脉容积信号来检测末梢部位的容积变化信号的最大值,由此检测出在末梢部位的动脉的内压与外压相平衡的状态下的容积值来作为动脉容积恒定控制中的控制目标值,并且,检测出特定的第一袖袋压信号的值来作为初始袖袋压,特定的第一袖袋压信号的值是指,与检测出控制目标值的时刻对应的第一袖袋压信号的值,在进行动脉容积恒定控制时,将在第一动脉容积信号的值与控制目标值之差变为规定值以下时的袖袋压,决定为暂定血压值,根据上臂平衡值与初始袖袋压之差,来修正暂定血压值。
或者,优选地,测定控制部,在将上臂平衡值作为初始袖袋压并使第一袖袋内的压力固定为上臂平衡值的状态下,检测动脉容积恒定控制中的控制目标值,在进行动脉容积恒定控制时,将在第一动脉容积信号的值与控制目标值之差变为规定值以下时的袖袋压,决定为血压值。
优选地,确定处理部将根据第二袖袋压信号来获取的平均血压或在检测出压力脉搏波的振幅的最大值的时刻的袖袋压,确定为上臂平衡值。
或者,优选还具有第二容积检测部,第二容积检测部配置在第二袖袋的规定位置,用于检测上臂的第二动脉容积信号,在第二袖袋内的压力缓缓增加或减少的过程中,确定处理部根据第二动脉容积信号来检测上臂的动脉容积变化的最大值,由此确定上臂平衡值。
优选地,测定控制部,基于与第一袖袋压信号对应的压力脉搏波的振幅,来计算暂定血压值,根据末梢平衡值与上臂平衡值之差,来修正暂定血压值。
优选地,预先决定末梢平衡值为根据第一袖袋压信号来获取的平均血压,或者为在检测出压力脉搏波的振幅的最大值的时刻的袖袋压。
优选地,确定处理部将根据第二袖袋压信号来获取的平均血压或在检测出压脉搏波的振幅的最大值的时刻的袖袋压,确定为上臂平衡值。
或者,优选还具有容积检测部,容积检测部配置在第二袖袋的规定位置,用于检测上臂的动脉容积信号,在第二袖袋内的压力缓缓增加或减少的过程中,确定处理部根据动脉容积信号来检测上臂的动脉容积变化的最大值,由此确定上臂平衡值。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对于将末梢部位作为测定部位的血压计,即使不设置特殊构件,也能够正确测定血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动脉的力学特性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目标值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目标值和控制初始袖袋压(初始袖袋压)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上臂平衡值)的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对平均血压的计算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的检测处理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压力脉搏波振幅的最大值与上臂V0相当袖袋压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血压测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控制目标值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控制目标值和控制初始袖袋压的决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的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血压修正概念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20是用于对末梢部位(特别是手腕)的生理的要因导致的血压误差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外观和结构>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以下简称为“血压计”)的外观和结构进行说明。
(关于外观)
参照图1,血压计1具有主体部10、两个袖袋20A、20B、两条空气软管31A、31B。
袖袋20A能够装戴在作为血压测定部位的被测定者的末梢(peripheral)部位上。袖袋20B能够装戴在被测定者的上臂上。空气软管31A连接主体部10和袖袋20A。空气软管31B连接主体部10和袖袋20B。
在本实施方式中,“末梢部位”表示在能够测定血压的身体部位中除去上臂以外的部位(例如,手腕、手指、耳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测定部位为手腕。
另外,以后也将袖袋20A称为“测定用袖袋20A”,将袖袋20B称为“上臂用袖袋20B”。
在主体部10的表面,例如配置有由液晶等构成的显示部40、用于接受用户(代表为被测定者)指示的操作部41。
操作部41例如具有:电源开关41A,其用于接受使电源接通或断开(ON或OFF)的指示;测定开关41B,其用于接受开始测定的指示;停止开关41C,其用于接受停止测定的指示;存储开关41D,其用于接受读取存储值(测定数据)的指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臂用袖袋20B连接的软管31B以及与测定用袖袋20A连接软管31A,相对于主体部10而能够装拆。
(关于硬件结构)
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1按照容积补偿法连续测定血压。
测定用袖袋20A包括空气袋21A和用于对测定部位(手腕)的动脉容积进行检测的动脉容积传感器70A。
动脉容积传感器70A例如由未图示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构成。发光元件对动脉照射光,受光元件接收由发光元件照射并透过动脉的光(透过光)或被动脉反射的光(反射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例如在空气袋21A的内侧以规定间隔配置。
或者,动脉容积传感器70A可以是利用阻抗传感器(阻抗体积描记器,impedance plethysmograph)来检测动脉容积的设备。此时,动脉容积传感器70A只要由用于对包括动脉的部位的阻抗进行检测的多个电极(电流施加用的电极对和电压检测用的电极对)构成即可。
上臂用袖袋20B包括空气袋21B。
主体部10除了具有上述显示部40和操作部41之外,还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00,其集中对各部进行控制,执行各种计算处理;存储部42,其用于存储各种程序、数据;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器)43,其用于存储测定数据;电源44,其用于对CPU100等供给电力;计时部45,其进行计时动作;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A,其与动脉容积传感器70A连接;测定用的空气系统30A;上臂用的空气系统30B。
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A例如具有:驱动电路(未图示),其按照来自CPU100的指令信号,使发光元件(未图示)在规定的时间(timing)发光;检测电路(未图示),其将受光元件(未图示)的输出信息转换为电压值,由此测定测定部位的动脉容积。
空气系统30A包括压力传感器32A、泵51A、阀52A、振荡电路33A、泵驱动电路53A、阀驱动电路54A。
压力传感器32A是用于检测空气袋21A内的压力(袖袋压)的设备。泵51A为了对袖袋20A进行加压,对空气袋21A供给空气。阀52A为了排除空气袋21A的空气或者将空气封入空气袋21A而进行开闭。
压力传感器32A例如是静电容量式的压力传感器,因袖袋压而改变容量(电容)值。振荡电路33A将与压力传感器32A的容量值对应的振荡频率的信号输出至CPU100。CPU100将从振荡电路33A得来的信号转换为压力,从而检测压力。泵驱动电路53A基于从CPU100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驱动泵51A。阀驱动电路54A基于从CPU100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阀52A的开闭
空气系统30B包括压力传感器32B、泵51B、阀52B、振荡电路33B、泵驱动电路53B、阀驱动电路54B。这些硬件与空气系统30A相同即可,不重复对它们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针对测定用袖袋20A和上臂用袖袋20B而设置空气系统30A、30B,但也可以具备使它们共用的空气系统,切换压力的调整对象。
另外,用于通过使袖袋20A,20B内的压力增加或减少来进行调整的压力调整单元并不仅限于泵51A、51B、阀52A、52B、泵驱动电路53A、53B和阀驱动电路54A、54B。例如,在袖袋20A用的压力调整单元中,也可以取代上述硬件或在上述硬件的基础上,包括气缸和用于驱动气缸的促动器。
另外,袖袋20A、20B利用空气进行加压和减压,但对袖袋20A、20B供给的流体并不仅限于空气,例如也可以是液体、凝胶体。或者,也不限于流体,微珠等的均匀的微粒。
(关于容积补偿法)
在此,简单说明利用容积补偿法的血压测定方法。
容积补偿法是这样的方式:利用袖袋从生体外压迫动脉,使得与心拍同步脉动的动脉容积一直保持恒定,由此使压迫测定部位的压力(袖袋压)与测定部位的动脉的内压即血压相平衡,检测维持该平衡状态时的袖袋压,由此连续得到血压值。
在图3的表示动脉力学特性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动脉内外压差Ptr,纵轴表示动脉容积V,曲线表示动脉内外压差Ptr与动脉容积V之间的关系。动脉内外压差Ptr表示动脉内压Pa和由袖袋从生体外部施加的袖袋压Pc之差。
如该曲线图所示,动脉的力学特性通常显现出很强的非线性,动脉内外压差Ptr为0(平衡状态)时,即,在动脉壁无负荷状态时,动脉的依从性(compliance)(脉动导致的容积的变化量)变为最大。即,容积变化相对于压力变化的追随性(进展性)变为最大。在容积补偿法中,为了使检测出的动脉容积一直处于动脉内外压差Ptr为0时刻的容积值,而逐次对生体外压(袖袋压)进行控制来测定血压。为此,在血压测定前,检测出动脉内外压差Ptr为0的时刻(测定部位的动脉内压与外压平衡的状态)的容积值V0来作为“控制目标值”。另外,检测出特定时刻的袖袋压作为“控制初始袖袋压”,所述特定时刻是指检测出这样的容积值V0的时刻。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将这样的袖袋压称为“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
但是,虽然这样能够高精度检测容积值V0,但如果测定部位的位置与心脏高度不一致,则血压值会产生误差。
如果测定部位是上臂,则与心脏之间难以产生高度偏差,但通常在利用容积补偿法测定血压的情况下,需要袖袋压的高速响应性。为此,为了缩小加减压机构,将手腕等的末梢部位用作测定部位。因此,用户需要使测定部位与心脏位置的高度一致,但如果测定部位比心脏高度低,则动脉内外压差Ptr为0的时刻的袖袋压(控制初始袖袋压)高于与心脏高度一致的状态下的袖袋压。相反,如果测定部位高于心脏高度,则动脉内外压差Ptr为0的时刻的袖袋压(控制初始袖袋压)低于与心脏高度一致的状态下的袖袋压。因此,在测定动脉容积与控制目标值(V0)一致时的袖袋压来作为血压的情况下,如果测定部位的高度与心脏位置相偏移,则无法高精度测定血压。
与此相对,如果测定部位是上臂,则很难因高度偏差导致产生误差。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1利用上臂V0相当袖袋压,来对因高度偏差导致的误差进行修正。“上臂V0相当袖袋压”表示上臂动脉的内压与外压平衡的状态下的袖袋压。
此外,图3表示测定部位的高度比心脏位置低的情况下,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与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之间的误差。
(关于功能结构)
在图2的框图中也示出了CPU100的功能结构。CPU100在其功能上包括确定部111和测定控制部121。
确定部111基于从振荡电路33B输出的上臂的袖袋压信号,来执行用于确定上臂V0相当袖袋压的处理。确定部111例如将基于上臂的袖袋压信号而计算出的平均血压,确定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
测定控制部121基于从振荡电路33A输出的测定部位的袖袋压信号,来控制测定被测定者的血压。进而,测定控制部121进行控制,对根据测定部位的袖袋压信号得到的血压值进行修正,从而使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与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一致。
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1,利用容积补偿法连续测定血压,因此,如上述,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与伺服控制(动脉容积恒定控制)时的控制初始袖袋压相对应。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控制部121进行如下处理。即,在进行伺服控制时,将从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A取得的动脉容积信号的值与控制目标值之差在规定值以下时的袖袋压,决定为暂定血压值。并且,根据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与控制初始袖袋压之差,来修正所决定的暂定血压值。修正后的血压值作为测定结果输出。即,例如修正后的血压值显示在显示部40上,和/或存储在闪存器43中。
此外,确定部111和测定控制部121的功能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42中的软件来实现,或者至少一部分功能由硬件实现。
<关于动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1的动作。
(血压测定处理)
参照图4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定处理。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预先作为程序存储在存储部42中,CPU100读取并执行该程序,由此实现血压测定处理的功能。
CPU100如果检测出电源开关41A被按压(ST1),则执行初始化处理(ST2)。具体而言,对存储部42的规定区域进行初始化,排出空气袋21A和21B的空气,对压力传感器32A和32B进行0mmHg修正。
如果初始化结束,则CPU100判断测定开关41B是否被按压。如果测定开关41B被按压(ST3),则确定部111执行上臂V0相当袖袋压的检测处理(ST4)。该处理在后面详细叙述。
接着,测定控制部121执行控制目标值检测处理(ST5)。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决定控制目标值(V0)和控制初始袖袋压。该处理也在后面详细叙述。
此外,步骤ST4的处理与步骤ST5的处理的执行顺序无关。
接下来,测定控制部121计算血压的修正值(ST6)。按下式计算修正值。
修正值=控制初始袖袋压-上臂V0相当袖袋压
接着,调整袖袋内压(ST7),使得测定部位的袖袋压信号与控制初始袖袋压一致。控制初始袖袋压成为动脉容积恒定控制时的测定部位的袖袋压信号的基准值。
然后,对袖袋压进行反馈控制,使得动脉容积信号与控制目标值(V0)之差最小(ST8)。即,进行动脉容积恒定控制。此时,将动脉容积信号与控制目标值之差小于规定值(阈值)时的袖袋压,决定为暂定血压值(ST9、ST10)。
测定控制部121利用在步骤ST6中求出的修正值,来对这样决定的暂定血压值进行修正(ST11)。按下式进行血压的修正计算。
血压值=容积补偿法血压-修正值
持续该反馈控制,直到停止开关41C进行输入或经过了规定时间等导致停止信号变为“开”(ON)为止(ST12)。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容积补偿法这样的通常测定方法暂时测定出(暂定)血压值。并且,以对上臂进行测定时血压作为基准,来修正其血压值。即,根据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与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之差,来修正利用容积补偿法获得的血压值。因此,即使测定部位的高度与心脏位置相偏移,也能够减小因该偏移导致的误差。其结果,即使测定部位是末梢部位,也能够高精度测定血压值。
(控制目标值检测处理)
参照图5,测定控制部121对动脉容积变化的最大值(以下称为“动脉容积最大值”)和此时存储袖袋压的存储器区域(例如存储部42的规定的区域)进行初始化(ST101)。
接着,对泵驱动电路53A进行驱动控制,例如以3mmHg/秒左右的低速缓缓增加测定用袖袋20A内的压力(ST102)。
在加压过程中,测定控制部121检测来自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A的信号(动脉容积信号)(ST103)。测定控制部121进而检测表示动脉容积信号的每一拍变化的动脉容积变化信号。例如通过对动脉容积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来得到动脉容积变化信号。此外,在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A中,也可以检测动脉容积信号和动脉容积变化信号两者。
在加压过程中,例如将动脉容积信号的值与袖袋压对应关联后,按时序进行存储。
测定控制部121判断所检测出的动脉容积变化是否为最大(ST104)。在判断为所检测出的动脉容积变化为最大时(在ST104中“≥动脉容积最大值”),测定控制部121对动脉容积变化的最大值和此时的袖袋压进行更新(ST105)。如果该处理结束,则进入步骤ST106。
在步骤ST104中,如果判断为所检测出的动脉容积变化不是最大(在步骤ST104中“<动脉容积最大值”)没,则跳过步骤ST105的处理而进入步骤ST106。
在步骤ST106中,测定控制部121判断袖袋压是否在规定值(例如180mmHg)以上。在判断为袖袋压未达到规定值的情况下(在ST106中“<规定加压值”),返回步骤ST102,重复上述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袖袋压达到规定值的情况下(在ST106中“≥规定加压值”),进入步骤ST107。
在步骤ST107中,测定控制部121将与最大动脉容积变化对应的一拍的动脉容积信号的平均值,确定为控制目标值(V0)。更具体来说,利用规定的存储器区域所存储的袖袋压,来确定动脉容积变化最大时的一拍的动脉容积信号。并且,计算出所确定的一拍的动脉容积信号的平均值,来作为控制目标值。另外,测定控制部121将此时的袖袋压确定为控制初始袖袋压,即,将存储在规定的存储器区域中的袖袋压确定为控制初始袖袋压。
如果步骤ST107的处理结束,则处理返回至主程序。
参照图6,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目标值和控制初始袖袋压的检测。图6的(a)部分沿着时间轴表示测定用袖袋20A的袖袋压。图6的(b)部分沿着与图6的(a)部分相同的时间轴表示测定部位的动脉容积信号。图6的(c)部分沿着与图6的(a)部分相同的时间轴表示测定部位的动脉容积变化信号。
参照图6,以恒定速度使袖袋压增加至规定值P1,在此过程中检测动脉容积变化信号的最大值。用时间tm表示检测出脉容积信号的最大值的时刻。检测出时间tm的动脉容积信号的例如平均值,来作为控制目标值(V0)。另外,检测出时间tm的袖袋压,来作为控制初始袖袋压(PC0)。
如果这样检测出控制目标值和控制初始袖袋压,则如上述那样将袖袋压设定为控制初始袖袋压(PC0)(图4的ST7)。以时间t1表示将袖袋压设定为控制初始袖袋压的时刻。然后(时间t2),开始调整控制增益,决定最佳控制增益。这样,开始动脉容积恒定控制(图4的ST8)。在时间t3以后所示的动脉容积恒定控制中,对测定用袖袋20A内的压力进行微调,使得测定部位的动脉容积信号的值与控制目标值一致。其结果,将所得的袖袋压决定为(暂定)血压值。
(上臂V0相当袖袋压的检测处理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确定部111将利用上臂用的空气系统30B计算出的平均血压,确定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
参照图7,确定部111关闭与上臂用袖袋20B连接的阀52B,利用泵51B使袖袋压增加至规定压(例如180mmHg)(在ST201、ST202中“<规定压”)。此外,也可以加压至在加压过程中推定出的收缩期血压(最高血压)+规定值(例如40mmHg)为止。
如果加压至规定压(在ST202中“≥规定压”),则停止泵51B,缓缓打开阀52B,从而缓缓减少袖袋压(ST203)。
确定部111在缓缓减压过程中利用示波法(oscillometric method)计算血压(ST204)。具体而言,提取叠加在袖袋压上的与动脉容积变化相伴的压力变化(压力脉搏波)。并且,对所提取的压力脉搏波信号应用规定的算法来计算出血压,即,计算出收缩期血压和扩张期血压。
持续减压,直到计算出血压为止(在ST205中“否”)。
如果计算出血压(ST205中“是”),则完全开放阀52B,排出袖袋20B内的空气。另外,计算出平均血压来作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ST206)。
利用计算出的收缩期血压和扩张期血压,按照下式计算平均血压。
平均血压=扩张期血压+(收缩期血压-扩张期血压)/3
如果步骤ST206的处理结束,则处理返回至主程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减压过程中计算血压,但也可以在加压过程中计算血压。
此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根据一拍压力脉搏波振幅的血压波形的面积平均值来计算平均血压。即,计算出成为图8的斜线部分的面积平均值的压力值,来作为平均血压。
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扩张期血压和收缩期血压的计算处理(ST204)。取而代之,只要执行用于确定扩张期血压以下的低袖袋压(例如30mmHg)的一拍压力脉搏波的处理即可。
(上臂V0相当袖袋压检测处理的其他例子)
在上述例子中,将平均血压确定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但并不是限定。例如,也可以将在加压过程中检测出压力脉搏波振幅最大点的时刻的袖袋压,检测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
参照图9,首先,对用于存储压力脉搏波振幅的最大值和此时的袖袋压的存储器区域(例如、存储部42的规定的区域)进行初始化(ST1201)。
关闭与上臂用袖袋20B连接的阀52B,一边利用泵51B缓缓增加袖袋压,一边提取叠加在袖袋压上的与动脉容积变化相伴的压力变化(压力脉搏波)(ST1202、ST1203)。
确定部111判断该压力脉搏波的振幅是否为最大(ST1204)。如果是最大(在ST1204中“≥“压力脉搏波振幅最大值”),则更新压力脉搏波的最大值和此时的袖袋压(ST1205)。然后进入步骤ST1206。
如果压力脉搏波振幅不是最大(在ST1204中“<压力脉搏波振幅最大值”),则跳过步骤ST1205的处理,进入步骤ST1206。
在步骤ST1206中,判断袖袋压是否达到规定值(例如180mmHg)。如果判断为袖袋压未达到规定值(在ST1206中“<规定加压值”),则返回步骤ST1202,重复上述动作。
如果袖袋压达到规定值(在ST1206中“≥规定加压值”),则停止泵51B,开放阀52B,排出袖袋20B内的空气。
确定部111将压力脉搏波振幅最大时的袖袋压,确定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ST1207)。如果该处理结束,则处理返回至主程序。
此外,在本例中,虽然在加压过程中检测压力脉搏波振幅的最大值,但也可以在减压过程中进行检测。
图10表示减压过程中检测出压力脉搏波振幅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此外,压力脉搏波振幅最大时的袖袋压大致等于平均血压。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公知方法按照容积补偿法测定血压后,根据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与控制初始袖袋压之差(修正值)直接修正血压。
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中,对在动脉容积恒定控制中所用的控制目标值和控制初始袖袋压进行修正,从而能够对按照容积补偿法所得的血压值进行间接修正。
下面,仅说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在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血压测定处理的图11的流程图中,对与图4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步骤编号。因此,不重复它们的说明。
参照图11,在本变形例中,由于控制目标值检测处理不同,因此取代图4的步骤ST5而执行步骤ST5A的处理。另外,不需要图4的步骤ST6和ST11的处理。
参照图12的流程图和图13的曲线图,对在步骤ST5A中进行的控制目标值检测处理进行说明。在图13的(A)部分,沿着时间轴表示测定用袖袋20A的袖袋压信号。在图13的(B)部分,沿着与图13的(A)部分相同的时间轴表示测定部位的动脉容积信号。
参照图12和图13的(A)部分,测定控制部121首先将袖袋压设定为在步骤ST4中检测出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ST1101)。
接着,检测此时的动脉容积信号(ST1102),将一拍的动脉容积信号的平均值确定为控制目标值(测定部位的V0)。另外,将此时的袖袋压确定为控制初始袖袋压(ST1103)。即,在本变形例中,控制初始袖袋压与上臂V0相当袖袋压相等。
这样,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将控制初始袖袋压作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来决定控制目标值。即,在本变形例中,如果测定部位的高度发生偏移,则控制目标值表现为与平衡动脉容积的值不一致,所述平衡动脉容积是指,测定部位的动脉的内压与外压平衡的状态下的动脉容积。
如本变形例所示,对袖袋压进行反馈控制,使得袖袋压与所修正的控制目标值一致,由此,能够减小因测定部位与心脏之间的高度偏差导致的压力值误差。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先决定控制初始袖袋压,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控制目标值。其结果,能够比第一实施方式更早地开始连续血压的测定。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其变形例中,基于上臂用袖袋20B的压力脉搏波信号来检测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初始袖袋压的检测相同的方法中,基于动脉容积信号来检测上臂V0相当袖袋压。
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的外观、基本结构和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下面仅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1A的硬件结构。
参照图14,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动脉容积传感器70B设在上臂用袖袋20B内。因此,主体部10也内置有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B。
此外,动脉容积传感器70B和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B的结构分别与测定用袖袋20A中的动脉容积传感器70A和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A相同。因此,对此不重复说明。
另外,血压计1A的CPU所执行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图14中,取代CPU100而示出CPU100A。
在CPU100A中,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确定部111而包括确定部112。测定控制部121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确定部112基于来自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B的信号,来检测上臂的容积变化信号的最大值。并且,将检测出容积变化信号的最大值的时刻的袖袋压,确定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
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定处理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图4的流程图相同。仅与在图4的步骤ST5中执行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的检测处理的不同。
参照图15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的检测处理。
首先,确定部112对存储上臂的动脉容积变化的最大值和此时的袖袋压的存储器区域(例如存储部42的规定的区域)进行初始化(ST2201)。
接着,对阀驱动电路54B进行驱动控制来关闭阀52B,对泵驱动电路53B进行驱动控制,来增加上臂用袖袋20B内的压力(ST2202)。
在加压过程中,确定部112对来自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B的信号(动脉容积信号)进行检测(ST2203)。进而,检测表示每一拍动脉容积信号的变化量的动脉容积变化信号。在加压过程中,将动脉容积信号的值例如与袖袋压对应关联后,按时序进行存储。
确定部112判断所检测出的动脉容积变化是否为最大(ST2204)。在判断为所检测出的动脉容积变化为最大的情况下(在步骤ST2204中“≥动脉容积变化最大值”),更新动脉容积变化的最大值和此时的袖袋压(ST2205)。如果该处理结束,则进入步骤ST2206。
在步骤ST2204中,在判断为所检测出的动脉容积变化不是最大的情况下(在ST2204中“<动脉容积变化最大值”),跳过步骤ST2205的处理,进入步骤ST2206。
在步骤ST2206中,确定部112判断袖袋压是否在规定值(例如180mmHg)以上。在判断为袖袋压未达到规定值的情况下(在ST2206中“<规定加压值”),返回步骤ST2202,重复上述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袖袋压达到规定值的情况下(在ST2206中“≥规定加压值”),进入步骤ST2207。
在步骤ST2207中,确定部112将检测出动脉容积最大值的时刻的袖袋压,确定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即,上臂V0相当袖袋压表示与振幅最大的一拍的动脉容积信号的平均值(上臂V0)相当(对应)的袖袋压。
如果步骤ST2207的处理结束,则处理返回至主程序。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压过程中检测动脉容积变化的最大值,但也可以在减压过程中进行检测。
另外,也可以组合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测定处理和本实施方式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检测处理。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中,血压计利用容积补偿法测定测定部位的血压,但只要是将末梢部位作为测定部位的血压计,则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来测定血压。
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例如采用示波法来测定血压。
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的外观、基本结构和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下面仅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图16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1B的硬件结构。
参照图16,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1B不含有动脉容积传感器70A和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A。
另外,由于血压计1B的CPU所执行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图16中,取代CPU100而示出CPU100B。
在CPU100B中,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控制部121,而包括测定控制部122。确定部111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测定控制部122,基于从振荡电路33A获取的测定部位的压力脉搏波的振幅,来计算暂定血压值。并且,根据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与上臂V0相当袖袋压之差,来修正暂定血压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确定部111确定上臂V0相当袖袋压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确定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即,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可以表示从测定部位的袖袋压信号中获取的平均血压和检测出压力脉搏波的振幅的最大值的时刻的袖袋压中的任意一个。
参照图17,简单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修正概念。
在利用示波法测定血压的情况下,使用压力脉搏波振幅的包络线。如果测定部位(例如手腕)的高度与心脏高度相偏移,则测定部位的压力脉搏波振幅的包络线与上臂的压力脉搏波振幅的包络线不一致。因此,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与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不一致。
因此,如果在测定部位的高度相偏移的状态下测定血压,则测定值会产生误差,误差值为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与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之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要将成为误差原因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与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之差用于血压修正。
利用图18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定处理。此外,在图18中,对与图4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步骤编号。因此,不重复它们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程开始到上臂V0相当袖袋压的检测(ST4)为止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之后的处理不同。
参照图18,如果检测出上臂V0相当袖袋压,则测定控制部122关闭与测定用袖袋20A连接的阀52A,通过泵51A来使袖袋压增加到规定压(例如180mmHg)(在ST55、ST56中“<规定压”)。此外,此时也可以加压至在加压过程中推定出的收缩期血压(最高血压)+规定值(例如40mmHg)。
如果加压至规定压(ST56中“≥规定压”),则对存储压力脉搏波振幅的最大值和此时的袖袋压的存储器区域(例如存储部42的规定的区域)进行初始化(ST57)。另外,停止泵51A,缓缓打开阀52A,由此缓缓减少袖袋压(ST58)。
测定控制部122在缓缓减压的过程中,利用示波法来计算血压(ST59~ST61)。具体而言,提取叠加在袖袋压上的与动脉容积变化相伴的压力变化(压力脉搏波)。并且,如果所提取的压力脉搏波的振幅为最大(ST59中“≥压力脉搏波振幅最大值”),则更新压力脉搏波振幅的最大值和此时的袖袋压(ST60)。
接下来,测定控制部122执行血压计算处理(ST61)。基于压力脉搏波的振幅值的包络线与袖袋压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血压。
重复上述处理(ST58~ST61),直到决定了血压(收缩期血压和扩张期血压)(ST62中”否”)。
如果决定了血压,则测定控制部122计算血压修正值(ST62)。按下式计算血压修正值。
修正值=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上臂V0相当袖袋压
测定部位的V0相当袖袋压,例如只要是压力脉搏波振幅最大时的袖袋压值(在步骤ST60中存储的值)即可。或者也可以是与平均血压相当的值。
最后,利用在步骤ST63中求出的血压修正值,来对在步骤ST61中计算出的血压值进行修正(ST64)。按下式来修正血压。
(修正)
血压值=血压-修正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收缩期血压和扩张期血压,因此在步骤ST64中,从各值中减去修正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减压过程中计算血压,但也可以在加压过程中计算血压。
如上述,对于利用示波法的血压计,也能够降低因测定部位(上臂和末梢部位)不同导致的测定值误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示波法,但例如也可以使用柯氏音法(Korotkoff sound method)、容积振动法等其它血压计算方法。
(变形例)
还能够组合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测定处理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上臂V0相当袖袋压检测处理。此时血压计的硬件结构如图19所示。
参照图19,本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1C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A同样地包括动脉容积传感器70B和动脉容积检测电路76B。
另外,血压计1C的CPU所执行的功能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图19中,取代CPU100B而示出CPU100C。
CPU100C包括: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确定部112、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测定控制部122。即,确定部112利用与动脉容积恒定控制的控制初始袖袋压检测相同的方法,来确定上臂V0相当袖袋压。测定控制部122按照示波法来测定(暂定)血压,利用上臂V0相当袖袋压来修正所测定出的血压。确定部112和测定控制部122的功能已说明,在此不重复详细说明。
如上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使用了上臂V0相当袖袋压,因此能够减低因测定部位(末梢部位)的高度偏差导致的测定值误差。
进而,使用上臂V0相当袖袋压来对末梢部位的血压进行修正控制,由此,能够消除因末梢部位(特别是手腕)的生体要因导致的误差。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手腕中存有两条动脉。在手腕的拇指侧延伸的动脉称为挠动脉,在小指侧延伸的动脉称为尺动脉。对这两条动脉延伸的深度(从手腕表面开始的深度)而言,通常挠动脉在比尺动脉浅的位置延伸。当然,动脉的延伸位置的深度以及挠动脉与尺动脉的深度差因人而异。因此,在用袖袋压迫手腕的情况下,传递至两条动脉的压力因人而异,因此如图20所示,如果逐条观察动脉,则会检测出两条胍波振幅的包络线。血压计进行实时检测的包络线是这两条包络线的和,因此会发生不能正确测定血压得情况。
与此相对,对于上臂而言,基于一条包络线来计算血压,因此,不会产生由这样的测定部位的生理要因导致的误差。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能够消除由这样的生理要因导致的测定值误差。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由于以高度偏差为焦点(关注点),因此每次测定时计算修正值等。但是,只要仅以这样的生理要因作为焦点(关注点),则也可以存储一次计算出的修正值,在以后的处理中,基于存储的修正值来修正血压。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要点皆为例示,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以上述说明为限,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价的范围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A,1B,1C电子血压计
10主体部
20A、20B袖袋
21A、21B空气袋
30A、30B空气系统
31A、31B空气软管
32A、32B压力传感器
33A、33B振荡电路
40显示部
41操作部
41A电源开关
41B测定开关
41C停止开关
41D存储开关
42存储部
43闪存器
44电源
45计时部
51A、51B泵
52A、52B阀
53A、53B泵驱动电路
54A、54B阀驱动电路
70A、70B动脉容积传感器
76A、76B动脉容积检测电路
100CPU
111、112确定部
121、122测定控制部。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血压计,将末梢部位作为测定部位,
该电子血压计(1、1A、1B、1C)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袖袋(20A),其用于卷绕在所述末梢部位上,
第二袖袋(20B),其用于卷绕在上臂上,
压力检测部(32A、32B),其用于检测表示所述第一袖袋内的压力的第一袖袋压信号和表示所述第二袖袋内的压力的第二袖袋压信号,
确定处理部(111、112),其基于所述第二袖袋压信号,执行用于确定上臂平衡值的处理,所述上臂平衡值表示在所述上臂的动脉的内压与外压相平衡的状态下的袖袋压,
测定控制部(121、122),其基于所述第一袖袋压信号,来测定被测定者的血压,
所述测定控制部控制修正根据所述第一袖袋压信号来获取的血压值,使得末梢平衡值与所述上臂平衡值一致,所述末梢平衡值表示在所述末梢部位的动脉的内压与外压相平衡的状态下的袖袋压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一容积检测部(70A),其配置在所述第一袖袋的规定位置,用于检测所述末梢部位的第一动脉容积信号,
所述测定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动脉容积信号来进行动脉容积恒定控制,从而连续测定血压,
所述末梢平衡值对应于初始袖袋压,所述初始袖袋压表示在进行所述动脉容积恒定控制时的所述第一袖袋压信号的基准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控制部,
在所述第一袖袋内的压力缓缓增加或减少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动脉容积信号来检测所述末梢部位的容积变化信号的最大值,由此检测出在所述末梢部位的动脉的内压与外压相平衡的状态下的容积值来作为所述动脉容积恒定控制中的控制目标值,并且,检测出特定的第一袖袋压信号的值来作为所述初始袖袋压,所述特定的第一袖袋压信号的值是指,与检测出所述控制目标值的时刻对应的所述第一袖袋压信号的值,
在进行所述动脉容积恒定控制时,将在所述第一动脉容积信号的值与所述控制目标值之差变为规定值以下时的袖袋压,决定为暂定血压值,
根据所述上臂平衡值与所述初始袖袋压之差,来修正所述暂定血压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控制部,
在将所述上臂平衡值作为所述初始袖袋压并使所述第一袖袋内的压力固定为所述上臂平衡值的状态下,检测所述动脉容积恒定控制中的控制目标值,
在进行所述动脉容积恒定控制时,将在所述第一动脉容积信号的值与所述控制目标值之差变为规定值以下时的袖袋压,决定为血压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处理部将根据所述第二袖袋压信号来获取的平均血压或在检测出压力脉搏波的振幅的最大值的时刻的袖袋压,确定为所述上臂平衡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二容积检测部(70B),所述第二容积检测部(70B)配置在所述第二袖袋的规定位置,用于检测所述上臂的第二动脉容积信号,
在所述第二袖袋内的压力缓缓增加或减少的过程中,所述确定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二动脉容积信号来检测所述上臂的动脉容积变化的最大值,由此确定所述上臂平衡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控制部,
基于与所述第一袖袋压信号对应的压力脉搏波的振幅,来计算暂定血压值,
根据所述末梢平衡值与所述上臂平衡值之差,来修正所述暂定血压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预先决定所述末梢平衡值为根据所述第一袖袋压信号来获取的平均血压,或者为在检测出压力脉搏波的振幅的最大值的时刻的袖袋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处理部将根据所述第二袖袋压信号来获取的平均血压或在检测出压脉搏波的振幅的最大值的时刻的袖袋压,确定为所述上臂平衡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容积检测部(70B),所述容积检测部(70B)配置在所述第二袖袋的规定位置,用于检测所述上臂的动脉容积信号,
在所述第二袖袋内的压力缓缓增加或减少的过程中,所述确定处理部根据所述动脉容积信号来检测所述上臂的动脉容积变化的最大值,由此确定所述上臂平衡值。
CN201080009496.9A 2009-02-25 2010-02-05 电子血压计 Active CN1023334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2605 2009-02-25
JP2009042605A JP5257136B2 (ja) 2009-02-25 2009-02-25 電子血圧計
PCT/JP2010/051696 WO2010098194A1 (ja) 2009-02-25 2010-02-05 電子血圧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3481A true CN102333481A (zh) 2012-01-25
CN102333481B CN102333481B (zh) 2014-06-25

Family

ID=42665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9496.9A Active CN102333481B (zh) 2009-02-25 2010-02-05 电子血压计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49194B2 (zh)
JP (1) JP5257136B2 (zh)
CN (1) CN102333481B (zh)
DE (1) DE112010001358T5 (zh)
RU (1) RU2523136C2 (zh)
WO (1) WO20100981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3257A (zh) * 2012-12-31 2013-03-20 黑龙江大学 基于血压逐拍检测装置的控制目标值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137153A (zh) * 2015-04-28 2016-11-23 天创聚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家用健康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9414201A (zh) * 2016-06-24 2019-03-01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生物信息测定辅助装置、生物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信息测定辅助方法和辅助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8352B2 (ja) * 2010-03-25 2014-02-19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6440535B2 (ja) * 2015-03-10 2018-12-19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93176B2 (ja) 2016-01-04 2019-10-23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補正情報生成装置、血圧測定装置、血圧補正情報生成方法、血圧補正情報生成プログラム
USD802768S1 (en) * 2016-02-08 2017-11-14 Welch Allyn, Inc. Medical device
CN108478204B (zh) * 2018-06-07 2024-05-10 深圳市德力凯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创连续血压测量设备
RU2698447C1 (ru) * 2018-12-10 2019-08-26 Не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Институт кард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техники" (ИНКАРТ)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артериаль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в плече на каждом сердечном сокращении
CN110811588B (zh) * 2019-12-23 2022-05-27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自适应臂围调节方法
US11813046B2 (en) * 2021-08-19 2023-11-14 Ke Li Method of cuff storage case for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onitor
USD988515S1 (en) * 2022-12-15 2023-06-06 Shenzhen Finicare Co., Ltd. Blood pressure monitor
USD989318S1 (en) * 2022-12-15 2023-06-13 Shenzhen Finicare Co., Ltd. Blood pressure monitor
USD1025366S1 (en) * 2023-08-14 2024-04-30 Yancheng Kellyunion Import And Export Co., Ltd. Blood pressure monit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47431A (ja) * 1985-04-25 1986-11-04 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ディ 非観血連続血圧計
JPS6272606U (zh) * 1985-10-28 1987-05-09
JP2001008908A (ja) * 1999-06-28 2001-01-16 Omron Corp 電子血圧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8691A5 (zh) * 1989-03-08 1991-10-31 Asulab Sa
JPH05146415A (ja) * 1991-11-01 1993-06-15 Ueda Seisakusho:Kk 血圧測定装置
JP3218786B2 (ja) * 1993-04-13 2001-10-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3147584B2 (ja) * 1993-05-13 2001-03-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H07136133A (ja) 1993-06-25 1995-05-30 Nec San-Ei Instr Co Ltd 血圧測定装置
NL1001309C2 (nl) * 1995-09-28 1997-04-03 Tno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de bepaling van brachiale arteriedrukgolf op basis van nietinvasief gemeten vingerbloeddrukgolf.
US6120459A (en) * 1999-06-09 2000-09-19 Nitzan; Meir Method and device for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JP2001238857A (ja) * 2000-03-02 2001-09-04 Shigetaro Muraoka 手指用血圧計
US6872182B2 (en) 2000-11-14 2005-03-29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JP3643565B2 (ja) * 2002-02-21 2005-04-27 コーリンメディカル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動脈波形検査装置
US6733461B2 (en) * 2002-08-01 2004-05-11 Hypertension Diagnostic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rterial compliance, improving pressure calibration, and computing flow from pressure data
RU2236816C1 (ru) * 2003-03-24 2004-09-27 Макаров Игорь Валерьевич Способ интегральной оценки периферического кровотока дистальных отделов нижних конечностей
JP2005312741A (ja) * 2004-04-30 2005-11-1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子血圧計及び血圧測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47431A (ja) * 1985-04-25 1986-11-04 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ディ 非観血連続血圧計
JPS6272606U (zh) * 1985-10-28 1987-05-09
JP2001008908A (ja) * 1999-06-28 2001-01-16 Omron Corp 電子血圧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3257A (zh) * 2012-12-31 2013-03-20 黑龙江大学 基于血压逐拍检测装置的控制目标值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137153A (zh) * 2015-04-28 2016-11-23 天创聚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家用健康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9414201A (zh) * 2016-06-24 2019-03-01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生物信息测定辅助装置、生物信息测定装置、生物信息测定辅助方法和辅助程序
US11116408B2 (en) 2016-06-24 2021-09-14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support device,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support method
CN109414201B (zh) * 2016-06-24 2021-09-14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生物信息测定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1139138A (ru) 2013-04-10
JP5257136B2 (ja) 2013-08-07
US9149194B2 (en) 2015-10-06
US20110301476A1 (en) 2011-12-08
DE112010001358T5 (de) 2012-06-14
WO2010098194A1 (ja) 2010-09-02
JP2010194110A (ja) 2010-09-09
RU2523136C2 (ru) 2014-07-20
CN102333481B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3481B (zh) 电子血压计
CN101505656B (zh) 恰当调整袖带的内压的电子血压计
US68520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whether to recalibrate a blood pressure monitor
US583361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 induced perturbation to determine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US5810734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 induced perturbation to determine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CN102143705B (zh) 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的电子血压计
JP5098721B2 (ja) 血圧測定装置、血圧導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血圧導出方法
JP5821658B2 (ja) 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WO2010106994A1 (ja)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CN102843964B (zh) 血压测定装置及血压测定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12054828A2 (en) Calibration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JP5169631B2 (ja)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JP2009153843A (ja) 血圧測定装置
WO199701435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 induced perturbation to determine a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human arterial system
JP2010131247A (ja) 血圧測定装置
JP5239640B2 (ja)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WO199701254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 induced perturbation to determine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