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9251A - 除雪机 - Google Patents

除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9251A
CN102119251A CN2008801305404A CN200880130540A CN102119251A CN 102119251 A CN102119251 A CN 102119251A CN 2008801305404 A CN2008801305404 A CN 2008801305404A CN 200880130540 A CN200880130540 A CN 200880130540A CN 102119251 A CN102119251 A CN 102119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ow removing
removing machine
snow
sle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05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浦启介
山口佳久
四户心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Powere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Powere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Powere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Powered Produc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19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2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5/00Removing snow or ice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Grading or roughening snow or ice
    • E01H5/04Apparatus propelled by animal or engine power; Apparatus propelled by hand with driven dislodging or conveying levelling elements, conveying pneumatically for the dislodged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Of Streets, Tracks, Or Beaches (AREA)

Abstract

通过使雪橇(31)能够容易地沿着雪面,能够进行恰当的除雪作业。为此,将支承轴(36)以向除雪机(A)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在除雪机主体(10)上,将雪橇(3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该支承轴(36)上。并且,在雪橇(31)的雪接触面上设置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向凸条(33a、33b)。另外,在雪橇(31)的雪接触面的比支承轴(36)更靠前部的一侧形成平面部(31a),在雪橇(31)的雪接触面的比支承轴(36)更靠后部的一侧形成倾斜面部(31c),并使得倾斜面部(31c)越靠后部侧其梯度就越大。并且在支承轴(36)上安装了一对移动用车轮(32a、32b)。

Description

除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支撑除雪机主体的雪橇并一边使该雪橇在雪面上滑动一边除雪的除雪机。
背景技术
以往,诸如在去除雪面的雪以露出路面时使用除雪机。这样的除雪机具备除雪机主体,包括用于驱动除雪机的引擎在内的各装置被容纳在除雪机主体中,在该除雪机主体的前部设置有除雪部,除雪部具有通过旋转将雪扒入的螺丝钻。另外,在除雪机主体的后部具有操作部,操作部具有用于操纵除雪机的把手。并且,在除雪机主体的下部设置有雪橇,雪橇支撑除雪机主体,并且通过在雪面上滑动而使得除雪机容易移动。
另外,在这样的以往的除雪机中,有将雪橇固定在除雪机主体上的除雪机,根据该除雪机,当操作把手来使除雪机移动时,难以使螺丝钻的位置恰当地沿着雪面。因此,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193953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开发了可调节雪橇角度的除雪机。在该除雪机中,在用于支撑车轮的车轴的除雪机主体的框架的下方侧设置有雪橇,该雪橇的前端可调节角度地被安装在除雪部所具有的风机壳的后下部。因此,即使积雪量大、车轮被埋入雪中,也能够进行除雪作业。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除雪机中,虽然能够调节雪橇的角度,然而,一旦调节了角度,雪橇就保持在该位置直到再次调节角度。因此,当雪面为具有凹凸或倾斜面等的起伏多的面时,难以顺着该雪面进行把手操作使得螺丝钻沿着雪面。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容易地使雪橇沿着雪面来能够进行恰当的除雪作业的除雪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除雪机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包括:除雪机主体;设置在除雪机主体的前部侧的除雪部;设置在除雪机主体的后部侧的操作部;以及支撑除雪机主体的雪橇;其中,将雪橇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摆动轴上,并且在雪橇的雪接触面上设置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凸条,其中所述摆动轴以使其轴方向在除雪机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状态设置在所述除雪机主体上。
在如上构成的除雪机中,雪橇摆动自如地被安装在设置在除雪机主体上的摆动轴上。因此,不需要对操作部施加大的力,就能够使除雪机主体相对于与雪面接触的雪橇而在上下方向上旋转,能够容易地改变除雪部和雪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特别是,具有凹凸等起伏的雪面上的除雪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由于在雪橇的雪接触面上设置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凸条,因此除雪机在雪面或沥青等路面上移动时的摩擦阻力变小。尤其在使除雪机A从沥青等路面向雪面的上坡爬坡时有效。并且,通过设置凸条,提高了除雪机的直线前进性,因此除雪作业或除雪机的移动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除雪机的其他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在雪橇的雪接触面上保持间隔地左右设置了一对凸条。
根据该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除雪机的直线前进性,能够进一步减少雪橇相对于雪面或路面的摩擦阻力。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除雪机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包括:除雪机主体;设置在除雪机主体的前部侧的除雪部;设置在除雪机主体的后部侧的操作部;以及支撑除雪机主体的雪橇;其中,将雪橇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摆动轴上,在雪橇的雪接触面的比摆动轴更靠前部侧的部分形成平面部,并在雪橇的雪接触面的比摆动轴更靠后部侧的部分形成向上倾斜并平滑连续的2个以上的倾斜面或倾斜曲面,并且2个以上的倾斜面或倾斜曲面越靠后部侧梯度就越大,所述摆动轴以使其轴方向在除雪机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状态被设置在除雪机主体上。
在如上构成的除雪机中,雪橇摆动自如地被安装在设置在除雪机主体上的摆动轴上。因此,不需要对操作部施加大的力,就能够使除雪机主体相对于与雪面接触的雪橇而在上下方向上旋转,能够容易地改变除雪部和雪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特别是,具有凹凸等起伏的雪面上的除雪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由于在雪橇的雪接触面的比摆动轴更靠前部侧的部分形成了平面部,因此当使除雪机在平面状的雪面上移动时,通过以使除雪机的重量施加在该平面部的方式操作操作部,能够使除雪机顺畅地移动。
并且,由于在雪橇的雪接触面的比摆动轴更靠后部侧的部分上形成了向上倾斜的2个以上的倾斜面或倾斜曲面,因此,除雪机在雪面或沥青路面等上移动时的雪橇相对于雪面或沥青路面等的接触时的表面压力变小,摩擦阻力变小。另外,当使除雪机从沥青路面向雪面的上坡爬坡时,通过在将除雪机的重量从雪橇的前部侧移动至后部侧的情况下操作操作部,能够使除雪机的移动变得顺畅。
由此,特别是,雪橇的后部侧部分通过沥青路面与雪面的上坡的边界部分时的移动变得顺畅,可更加有效地进行。即,由于雪橇的后部侧部分形成为2个以上的平滑连续的倾斜面或倾斜曲面并且其梯度越靠后部侧就越大,因此除雪机的重心的移动变得容易,除雪机能够顺利地通过路面与雪面的上坡之间的边界部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除雪机的其他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能够经由在卡合部和被卡合部之间的拆装操作中不需要工具的拆装机构将雪橇安装到摆动轴上。
根据该发明,雪橇的拆装变得容易。作为此时的拆装机构,例如能够使用如设置在卡车车箱的侧壁部的拆装机构那样利用铰链机构将挂钩卡合到一侧的被卡合部上的拆装机构、或者具有螺纹部件的拆装机构等,该螺纹部件具有用于用手指操作的平面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除雪机的其他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移动用车轮以使车轮与摆动轴的轴心一致的状态被设置在除雪机主体上。
根据该发明,将用于支撑一对移动用车轮的车轴和用于支撑雪橇的摆动轴设置在除雪机主体上时的构造变得简单,能够紧凑地构成除雪机主体。另外,通过设置移动用车轮,使除雪机在雪面以外的路面上移动时的操作变得容易。
阻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除雪机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了除雪机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了除雪机的前视图;
图4的(a)~(c)示出了雪橇,其中,(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是(a)中的4-4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雪橇的安装状态和锁定机构被锁定的状态的切开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了图5的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的切开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调节除雪机的把手的状态和雪橇摆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了除雪机的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了操作员操作除雪机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了除雪机在倾斜面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其他实施方式的雪橇的切开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2(a)~(c)是示出了安装图11的雪橇的状态的前视图,其中,(a)是将雪橇设置在支承轴的下方的状态,(b)是抬高了雪橇的状态、(c)示出通过将被卡合部和卡合部卡合来安装了雪橇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除雪机。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除雪机A。该除雪机A包括:除雪机主体10、设置在除雪机主体10的前部的除雪部20、支撑除雪机主体10的支撑部30、以及设置在除雪机主体10的后部的操作部40。
除雪机主体10包括:外围部11以及弯曲的一对支撑框架12,外围部11被形成为在俯视下呈四边形、并且侧面大致为扇形的箱状,支撑框架12支撑外围部11的两个侧面(图中只示出了一侧)的从下边缘部至后边缘部的部分。并且,在外围部11的内部(没有图示)配置有包括用于驱动除雪机A的引擎在内的各种装置,在外围部11的后方上表面配置有燃料罐13。在该燃料罐13的上表面中央形成有燃料供应口,罐盖13a可拆装地安装在该燃料供应口上。另外,反冲手柄(recoil handle)14从外围部11的右侧面(图2和图3的状态下的右侧面,以后,左右方向作为从前侧观察除雪机A时的状态下的方向来进行说明)的后部侧部分向外侧突出。
该反冲手柄14经由反冲绳连接在反冲启动器上,通过牵引该反冲手柄14,反冲启动器使曲轴旋转以启动引擎。另外,配置在外围部11内部的装置有:用于向引擎供应燃料或空气的装置、点火装置、排气装置、用于传递引擎的驱动力的机构、以及连接或切断该驱动力的传递机构的离合器等等。
除雪部20具有连结在叶轮轴上的叶轮21、设置在螺丝钻外壳22内的螺丝钻23、以及滑槽24等,引擎的驱动力经由曲轴被传递到叶轮轴上。螺丝钻外壳22被形成为从两端面被封闭的圆筒体的圆周面去除了沿圆周方向的大致一半部分的形状,并被配置成开口朝向前方。并且,螺丝钻外壳22的外周面部22a的中央部与除雪机主体10的外围部11的前端部连结。另外,轴25以能够向绕轴的方向旋转的状态被架设在螺丝钻外壳22的两侧面部22b、22c的中央部,螺丝钻23被安装在该轴25上。
螺丝钻23通过组装多个螺旋状的旋转刀23a和多个支撑旋转刀23a的圆板形状的支撑板23b来构成,螺丝钻23随着轴25的旋转而旋转,从而当拾取到雪面上的雪时将该雪扒入螺丝钻外壳22内。另外,叶轮轴的顶端侧部分朝向叶轮21的前方延伸,蜗轮(worm gear)25a连结在该前端侧。并且,叶轮轴经由该蜗轮25a连结在轴25的中央部。即,该蜗轮25a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叶轮轴的旋转力改变方向传递到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25上。
叶轮21由以叶轮轴为中心旋转的多个旋转刀构成,并且配置在螺丝钻外壳22的后部中央。在螺丝钻外壳22的外周面部22a和除雪机主体10的外围部11之间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容纳部,叶轮21被配置在该容纳部内。并且,在螺丝钻外壳22的上表面的配置有叶轮21的部分的左侧部分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滑槽24。
构成滑槽24的主体部分的滑槽主体24a由弯曲的圆筒构成,该滑槽主体的上端部安装有四边框形状的吐出口部24b。滑槽24以能够向绕轴方向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基部22d拆装的状态连接在从螺丝钻外壳22的上表面突出的筒状的基部22d的上部。另外,吐出口部24b以能够以枢轴24c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的状态连结在滑槽主体24a上,枢轴24c被设置在滑槽主体24a的凸形弯曲侧的侧面的上端部。
并且,在滑槽主体24a的凸形弯曲侧的侧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安装有棒状的L形杆26,该L形杆26能够以枢轴26a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旋转。在L形杆26的枢轴26a侧部分连结有棒状的连接杆27,该连接杆27能够以枢轴26a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旋转。另外,倒U字形的卡合片28朝向外部被设置在吐出口部24b的上表面中的枢轴24c的附近,连接杆27的上端部经由枢轴28a以能够旋转的状态连结在该卡合片28的上部。
因此,通过向左右旋转操作L形杆26,能够使吐出口部24b与滑槽主体24a一起向左右旋转,从而将吐出口部24b的开口的朝向改变成左右方向。另外,通过向上下旋转操作L形杆26,能够将吐出口部24b的开口的朝向在上下方向上改变预定角度。并且,通过将滑槽24向上方抬高,能够从基部22d取下。
支撑部30包括雪橇31和一对移动用车轮32a、32b(参照图5和图6)。如图4所示,雪橇31是在俯视下呈大致四边形、在侧视下弯曲成大致弓形的板体,并且由平面部31a、倾斜面部31b以及倾斜面部31c构成,平面部31a位于从中央至前端部侧的部分并且形成为平面形状,倾斜面部31b形成在平面部31a的前部,倾斜面部31c形成在平面部31a的后部。倾斜面部31b从平面部31a的前端起以预定角度弯曲并向斜前方大致笔直地延伸,倾斜面部31c从平面部31a的后部侧缓慢弯曲并向斜后方延伸。另外,倾斜面部31c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倾斜面部31b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并且,在雪橇31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分中与侧边缘部保持预定间隔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向上方突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宽度宽的凸条,并在其下表面形成有由凹部构成的导向槽31d、31e。另外,在雪橇31的前边缘部中与导向槽31d、31e之间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左右方向的宽度宽的切口部31f。并且,沿着雪橇31的下表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两边缘部安装有由棒体构成的作为本发明的凸条的导向凸条33a、33b。该导向凸条33a、33b被形成为比雪橇31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并且通过焊接而固定在除了倾斜面部31b的前部侧的大致一半以及倾斜面部31c的后端侧部分之外的部分。
并且,在雪橇31的上表面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由管状的摆动轴承部34a和固定片34b构成的连接部34、以及由管状的摆动轴承部35a和固定片35b构成的连接部35。固定片34b、35b分别由弯曲成L形的板构成,并且在使垂直片位于雪橇31的外部侧的状态下水平片被固定在雪橇31的上表面。并且,将轴方向朝向左右的摆动轴承部34a以贯穿固定片34b的垂直片的中央的状态被固定,将轴方向朝向左右的摆动轴承部35a以贯穿固定片35b的垂直片的中央的状态被固定。该连接部34、35位于倾斜面部31c的前端部附近。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具有支撑孔的支撑片36a、36b从除雪机主体10的一对支撑框架12的中央部分分别向下方延伸,作为本发明的摆动轴的支承轴36架设在两个支撑片36a、36b的支撑孔中。并且,通过将支承轴36插在摆动轴承部34a、35a内,雪橇31以可摆动的状态被除雪机主体10支撑。另外,移动用车轮32a、32b分别由环状的车轮主体、中央形成有轴承孔的轴承部、从轴承部向车轮主体呈辐射状延伸的多个辐条构成,并且移动用车轮32a、32b以支承轴36插穿在轴承孔内的状态被配置在雪橇31的两侧。
另外,在支承片36a的内面安装有锁定机构安装片36c,该锁定机构安装片36c朝着支承轴36的附近向斜下方延伸,并且在该锁定机构安装片36c上设置有锁定机构37。该锁定机构37包括:以其轴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安装在锁定机构安装片36c上的轴部37a;可旋转地设置在轴部37a的顶端部、并且可卡合在移动用车轮32a的辐条之间的卡合片37b;将卡合片37b向移动用车轮32a侧施力的弹簧部件37c;以与卡合片37b一起旋转的状态设置在轴部37a的刹车杆37d。
因此,弹簧部件37c的弹性力将卡合片37b向移动用车轮32a侧施力,从而如图5所示,卡合片37b与移动用车轮32a卡合以制止移动用车轮32a旋转。另外,刹车杆37d的下端部与从操作部40侧延伸而来的车轮制动线38的顶端部连结,从而,通过反抗弹簧部件37c的弹性力将车轮制动线38拉向操作部40侧,如图6所示,卡合片37b与刹车杆37d一起离开移动用车轮32a侧,使移动用车轮32a成为可旋转的状态。
操作部40具有:连接在一对支撑框架12的两个上端部的把手41、操作杆42、以及后述的各种连动机构等。把手41由形成为在俯视下大致呈“コ”形状、并且在侧视下呈L形的管构成,其前部侧部分由从一对支撑框架12的两个上端部向斜后上方平行延伸的侧部41a、41b构成,其后部侧部分由从侧部41a、41b的后端部起弯曲并向上延伸的大致呈“コ”形状的握持部41c构成。另外,该把手41经由左右一对连接机构43(图中只示出了一个)以可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的状态连接在一对支撑框架12上。
连接机构43是连接支撑平面部43a和被支撑平面部43b的机构,支撑平面部43a形成在支撑框架12的上端部并具有宽度宽的侧面,被支撑平面部43b是通过压扁侧部41a、41b的前端部而扩大了侧面的宽度的部分。并且,在支撑平面部43a的与支撑框架12的边界部分形成有轴孔,在支撑平面部43a的后部侧部分形成有圆弧形的导向孔43c。导向孔43c形成在以形成在上述的边界部分上的轴孔为中心的圆弧上。另外,在被支撑平面部43b的顶端部和后端部分别形成有轴孔,通过将轴部件43d插穿到被支撑平面部43b的顶端部的轴孔和支撑平面部43a的轴孔中,把手41以可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的状态被连接到一对支撑框架12上。
并且,在被支撑平面部43b的后端部的轴孔和支撑平面部43a的导向孔43c中安装有由螺栓和螺母构成的紧固部件43e。通过拧松该紧固部件43e,如图7所示,能够使把手41以轴部件43d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旋转,通过拧紧紧固部件43e能够将把手41固定在任意位置上。此时的把手41的可旋转的角度由以轴部件43d为中心的导向孔43c的圆弧方向上的长度来决定。
图7还示出了雪橇31摆动的状态。另外,当将除雪机A收纳到收纳库等中时,通过将被支撑平面部43b的后端部的轴孔从紧固部件43e脱离,能够如图8所示那样,以轴部件43d为中心向前方旋转把手41,并将其折叠到除雪机主体10的上部侧。另外,此时通过将滑槽24从基部22d取下并放倒,能够进一步紧凑地折叠除雪机A。
操作杆42由与把手41的后部侧部分形状大致相同并整体上比把手41的后部侧部分稍微小的细棒体构成,并包括两侧的侧部42a、42b以及握持部42c。该操作杆42经由一对连接部件44、45安装在把手41上,以便通过向下方的按压操作而与把手41的后部侧部分重叠。连接部件44包括:固定在侧部41a的中央部分的固定片44a;以将一侧的端部侧为中心可在上西方向上旋转的状态安装在侧部41a的后部侧的转动片44b;以及架设在固定片44a与转动片44b的自由端侧之间、并将转动片44b的自由端向固定片44a侧施力的螺旋弹簧44c。
另外,在固定片44a的向侧部41a的内部侧(图2和图3的右侧)突出的部分插穿有螺丝钻制动线46,该螺丝钻制动线46的端部被卡合在转动片44b的自由端附近。并且,操作杆42中的侧部42a的端部被固定在转动片44b的背面。另外,连接部件45包括:固定在侧部41b的中央部分的固定片45a;与固定片45a保持间隔地被安装侧部41b的后部侧的一对转动片45b、45c;以及架设在固定片45a与转动片45c之间的螺旋弹簧45d。
固定片45a由宽度宽的大致四边形的板构成,该板具有供油门线(throttle wire)47插穿的剪切孔和供车轮制动线38插穿的剪切孔。并且,固定片45a以从侧部41b的上部向两侧突出的方式被固定在侧部41b的上部,并且形成有两个剪切孔的部分分别从侧部41b的两侧突出。
另外,转动片45b、45c由夹着侧部41b分别配置在侧部41b的内部侧和外部侧的大致L形的板部件构成。并且,在配置在侧部41a外侧的转动片45c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保持间隔的3个孔部(参照图1),在配置在侧部41b内侧的转动片45b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保持间隔的2个孔部。该一对转动片45b、45c分别通过枢轴插穿在一个孔部而以可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的状态被安装在侧部41b的两侧。并且,油门线47的线部的端部卡合在转动片45b的另一个孔部。
另外,车轮制动线38的线部的端部卡合在转动片45c的中间的孔部。并且,螺旋弹簧45d以将两端部卡合在转动片45c的另一个孔部和固定片45a上的状态被安装。另外,操作杆42的侧部42b的端部被固定在转动片45b的背面。并且,在转动片45c的背面设置有L形的停车杆48,该停车杆48的后部卡合在侧部42b的下部。
因此,操作杆42通过螺旋弹簧44c的弹性力而被向上方施力,并且通过经由了停车杆48的螺旋弹簧45d的弹性力而被向上方施力,从而离开把手41。另外,当向把手41的握持部41c侧按压操作杆42的握持部42c时,停车杆48也与操作杆42一起向握持部41c侧移动,从而螺丝钻制动线46、油门线47、以及车轮制动线38分别被拉向后方。螺丝钻制动线46的顶端部延伸到离合器附近,离合器连接或切断引擎的曲轴和叶轮轴之间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并且,在螺丝钻制动线46的顶端部与刹车机构连接,刹车机构具有通过与离合器的叶轮轴侧的旋转体抵接来制止螺丝钻23旋转的制动片。另外,油门线47的顶端部延伸到引擎附近,并与调节引擎转速的加速器机构连接。车轮制动线38如上所述与锁定机构37连接。因此,通过螺丝钻制动线46、油门线47以及车轮制动线38被拉向后方,螺丝钻23和移动用车轮32a变成可旋转的状态,引擎逐渐增加转速。
另外,停车杆48还能够通过与操作杆42分开单独操作来使移动用车轮32a成为可旋转的状态。因此,在不驱动引擎的状态下,通过只将停车杆48按压到握持部41c侧,能够使除雪机A移动。另外,在驱动了引擎的状态下,通过只将停车杆48按压到握持部41c侧,能够在不停止引擎的驱动以空转状态使除雪机A移动。另外,在外围部11的后表面设置有启动开关SW,启动开关SW用于将除雪机A切换成可启动的状态和不可启动的状态。
在该构成中,当使除雪机A动作时,首先,如图9所示,在握持把手41的握持部41c后,将操作杆42的握持部42c压向把手41的握持部41c侧,以使移动用车轮32a成为可旋转的状态。接着,一边压着把手41一边向左右操作以使移动用车轮32a、32b在路面a上旋转,由此将除雪机A移动至雪面。此时,如图10所示,在移动除雪机A的路径从路面a变成倾斜形状的雪面b的情况下,如果向雪面b推进除雪机A,则雪橇31的倾斜面部31b在雪面b上滑动,留在路面a上的倾斜面部31c以将导向凸条33a、33b的弯曲的后部侧接触在路面a上的状态前进。
因此,施加到雪橇31的底面上的来自路面a或雪面b的摩擦阻力变小,能够容易地移动除雪机A。另外,此时由于雪橇31相对于除雪机主体10摆动自如,因此即使由于雪橇31与路面a或雪面b接触而上下倾斜,也能够在使除雪机主体10保持着操作员容易操作的姿态的情况下移动除雪机A。并且,在将除雪机A移动至进行除雪作业的场所后,将启动开关SW操作到开启(ON)侧并牵引反冲手柄14来启动引擎。并且,在将滑槽24的吐出口部24b朝向预定方向、例如朝向除雪机A的侧方后,将操作杆42的握持部42c再次压向把手41的握持部41c侧。
由此,移动用车轮32a和螺丝钻23再次变成可旋转的状态,引擎的转速逐渐增加。并且,离合器被连接,叶轮21和螺丝钻23开始旋转。通过该螺丝钻23的旋转,雪面b的雪被扒入螺丝钻外壳22内,被扒入螺丝钻外壳22内的雪通过叶轮21的旋转被喷到滑槽24的上部侧。被喷到滑槽24的上部侧的雪从吐出口部24b的开口向除雪机A的侧方排出。
并且,一边根据雪面的状态来改变操作杆42的操作量,一边在雪面b上移动除雪机A以依次进行除雪作业。在此情况下,通过雪橇31与雪面b接触并滑动,能够容易地使除雪机A移动,通过设置在雪橇31的下表面的导向槽31d、31e以及导向凸条33a、33b的导向作用,除雪机A不会横向滑动而以恰当的状态前进。另外,当雪面b从水平面变成倾斜面时,由于在雪橇3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形成有倾斜面部31b、31c,因此与图10所示的状态同样地能够使除雪机A顺畅地前进。特别是,由于倾斜面部31c平滑弯曲,因此能够顺利地通过雪面b的拐角部而不会进入拐角部。
另外,即使雪面b上存在凹凸而雪橇31上下晃动,除雪机主体10也能够维持容易操作的姿态。并且,当停止除雪作业时,将手从操作杆42拿开来解除操作杆42的按压操作。由此,离合器的连接被切断,从引擎向螺丝钻23的驱动力的传递被阻断,同时刹车机构的制动片与离合器的旋转体的外周面抵接,制止旋转体的旋转。由此,抑制螺丝钻23由于惯性继续旋转。另外,锁定机构37的卡合片37b卡合在移动用车轮32a的辐条之间,使移动用车轮32a成为不能旋转的状态。并且,当停止引擎的驱动时,将启动开关SW操作到关闭(OFF)侧。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雪机A中,雪橇31摆动自如地安装在除雪机主体10的支承轴36上,因此不对把手41施加大的力就能够使除雪机主体10相对于与雪面b接触的雪橇31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由此,能够容易地改变螺丝钻23和雪面b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具有凹凸等起伏的雪面b上的除雪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由于在雪橇31的雪接触面上设置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向凸条33a、33b,因此在雪面b上移动除雪机A时的摩擦阻力变小,除雪机A顺畅地移动。尤其在除雪机A从沥青等路面a向雪面b的上坡爬坡时有效。
并且,由于通过设置导向槽31d、31e或导向凸条33a、33b来提高了除雪机A的直线前进性,因此除雪作业和除雪机的移动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由于在雪橇31的雪接触面的比支承轴36更靠近前部侧的部分形成了平面部31a,因此当使除雪机A在平面形状的雪面b上移动时,通过以将除雪机A的重量施加在该平面部31a的方式操作把手41,能够使除雪机A顺畅地移动。并且,由于在雪橇31的雪接触面的比支承轴36更靠近后部侧的部分形成了倾斜面部31c,因此除雪机A在从雪面b或路面a中的平面改变到倾斜面的部分上的移动变得顺畅。
尤其,当使除雪机A从路面a向雪面b的上坡爬坡时,通过以将除雪机的重量从雪橇31的前部侧移动至后部侧的方式操作把手41,能够使除雪机A的移动变得顺畅。另外,由于雪橇31的倾斜面部31c形成为平滑连续的曲面并且其梯度越靠后部侧就越大,因此除雪机A的重心的移动变得容易,除雪机A能够顺利地通过路面a与雪面b的上坡之间的边界部分。
特别是,雪橇31的倾斜面部31c通过路面a与雪面b的上坡之间的边界部分时更加有效。另外,由于在除雪机主体10的下部设置了一对移动用车轮32a、32b,因此当使除雪机A在路面a上移动时,可以使雪橇31的下表面不与路面a接触。并且,由于将移动用车轮32a、32b安装在支撑雪橇31的支承轴36上,因此用于将雪橇31和移动用车轮32a、32b安装到除雪机主体10的结构变得简单,能够紧凑地构成除雪机A整体。
另外,在图11和图12(a)~(c)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除雪机的雪橇51。在该雪橇51中,由管状的摆动轴承部54a和固定片54b构成的一对连结部54(图中只示出了一个)与雪橇51分开独立地构成,并被预先安装在支撑轴56上。并且,在连结部54的水平片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保持间隔的一对钩状的被卡合部55a(图中只示出了一个),在雪橇51的上表面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两侧安装有具有能够分别与被卡合部55a卡合的一对旋转式的卡合部52的卡合部件53。卡合部52分别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雪橇51的上表面的杆部52a;以及以可旋转地连结在杆部52a的大致中央两侧并能够与被卡合部55a卡合的“コ”形状的卡合片52b。由该卡合部52和被卡合部55a构成本发明的拆装机构。
并且,当向除雪机安装该雪橇51时,首先,如图12的(a)所示,将雪橇51放置在除雪机主体的下方,使雪橇51的卡合部52位于支撑轴56的连结部54的下方。接着,以将卡合片52b的顶端部朝上的状态将雪橇51抬起,从而如图12的(b)所示,使卡合片52b位于被卡合部55a的上方。接着,在将卡合片52b与被卡合部55a卡合后,将杆部52a的顶端部压向雪橇51的上表面侧并使其旋转。由此,能够将雪橇51经由卡合部件53和连结部54安装到支撑轴56上。另外,当从除雪机卸下雪橇51时,反向进行上述安装时的操作。
另外,杆部52a被构成为:当杆部52a在卡合片52b和被卡合部55a卡合的状态下向雪橇51的上表面侧旋转时,将设置在旋转途中的峰值点作为边界,若越过该边界向雪橇51的上表面侧旋转,则向雪橇51的上表面侧被施力,而在超越峰值点之前,则向远离雪橇51的上表面的方向被施力。从而,当对杆部件52a进行旋转操作时,在达到峰值点之前施加反抗施力的力,一旦越过峰值点,杆部件52a就会通过自身的施力向雪橇51的上表面侧旋转,并将卡合片52b被固定到被卡合部55a。当解除卡合片52b和被卡合部55a的卡合时,与此相反。由此,不需要工具等,只需空手的简单操作即可,雪橇51拆装变得容易。另外,该雪橇51的除此以外的部分的构成与上述的雪橇31相同,具有该雪橇51的除雪机的构成也与上述的除雪机A相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除雪机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适当变更后实施。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除雪机A上设置了移动用车轮32a、32b,但该移动用车轮32a、32b也可以省略。在此情况下,当使除雪机A在路面a上移动时,使雪橇31、51的导向凸条33a、33b与路面a接触。由此,除雪机A也能够在减小了来自路面a的摩擦阻力的状态下移动。
另外,也可以只设置1个移动用车轮或者设置3个以上的移动用车轮。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了一对导向凸条33a、33b,但该导向凸条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另外,雪橇31、51的倾斜面部31c形成为平滑圆弧形状的倾斜面,但也可以连接平面形状的倾斜面来形成整体上平滑的倾斜面,以代替圆弧形状的倾斜面。由此,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的除雪机A同样的作用效果。
并且,拆装机构不限定于由卡合部52和被卡合部55a构成的拆装机构,只要是能够空手拆装的拆装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拆装机构。作为这样的拆装机构例如有如下的拆装机构:在雪橇的上表面上设置螺杆的同时,在连接部的固定片的水平片上设置能够插通螺杆的插通孔,并通过将具有平面状的握持部的螺母可拆卸地螺合到插通该插通孔的状态的螺杆,能够拆装雪橇。

Claims (5)

1.一种除雪机,包括:除雪机主体;设置在所述除雪机主体的前部侧的除雪部;设置在所述除雪机主体的后部侧的操作部;以及支撑所述除雪机主体的雪橇;所述除雪机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雪橇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摆动轴上,并且在所述雪橇的雪接触面上设置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凸条,其中所述摆动轴以使其轴方向在所述除雪机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状态设置在所述除雪机主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雪机,其中,
在所述雪橇的雪接触面上保持间隔地左右设置了一对所述凸条。
3.一种除雪机,包括:除雪机主体;设置在所述除雪机主体的前部侧的除雪部;设置在所述除雪机主体的后部侧的操作部;以及支撑所述除雪机主体的雪橇;所述除雪机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雪橇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摆动轴上,在所述雪橇的雪接触面的比所述摆动轴更靠前部侧的部分形成平面部,并在所述雪橇的雪接触面的比所述摆动轴更靠后部侧的部分形成向上倾斜并平滑连续的2个以上的倾斜面或倾斜曲面,并且所述2个以上的倾斜面或倾斜曲面越靠后部侧梯度就越大,其中,所述摆动轴以使其轴方向在所述除雪机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状态设置在所述除雪机主体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雪机,其中,
能够经由卡合部和被卡合部之间的拆装操作中不需要工具的拆装机构将所述雪橇安装到所述摆动轴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雪机,其中,
左右一对移动用车轮以使车轮与所述摆动轴的轴心一致的状态被设置在所述除雪机主体上。
CN2008801305404A 2008-08-04 2008-08-04 除雪机 Pending CN1021192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64373 WO2010016153A1 (ja) 2008-08-04 2008-08-04 除雪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251A true CN102119251A (zh) 2011-07-06

Family

ID=4166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05404A Pending CN102119251A (zh) 2008-08-04 2008-08-04 除雪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9251A (zh)
CA (1) CA2732859A1 (zh)
WO (1) WO201001615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5135A (zh) * 2011-08-31 2012-04-25 青岛鑫钰源工具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手助式推雪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1135A (zh) * 2013-04-16 2013-06-19 山东铁华实业有限公司 除雪机的清雪斗侧板及除雪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9917U (zh) * 1989-04-24 1990-11-22
JP2006348663A (ja) * 2005-06-17 2006-12-28 Yoka Ind Co Ltd 除雪機
JP4578410B2 (ja) * 2006-01-16 2010-11-10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のフロントガード
JP3137185U (ja) * 2007-09-04 2007-11-15 株式会社 村岡組 除雪用ドーザ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5135A (zh) * 2011-08-31 2012-04-25 青岛鑫钰源工具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手助式推雪车
CN102425135B (zh) * 2011-08-31 2014-12-10 青岛鑫钰源工具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手助式推雪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16153A1 (ja) 2010-02-11
CA2732859A1 (en) 201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97829B2 (ja) 除雪機
US7523795B2 (en) Walk-behind lawn mower
CN102119251A (zh) 除雪机
US6711971B1 (en) Roofing removal apparatus
JP2014087326A (ja) 芝刈作業機
JP2014095269A (ja) 歩行型ブレード除雪機
JP4489655B2 (ja) 除雪機
JP4509127B2 (ja) 除雪機
JP5199188B2 (ja) 水田溝切り機
JP4205253B2 (ja) 除雪機
JP4542474B2 (ja) 乗用型草刈機
WO2016185383A1 (en) Walk behind lawn mower with a collector dump assembly
JP3415553B2 (ja) 除雪機のチルト機構
JP4565547B2 (ja) 走行型芝刈機
JP6575982B2 (ja) 歩行型ブレード除雪機
JP2010150925A (ja) 除雪機
KR100774517B1 (ko) 바퀴 및 가이드 판을 구비한 제설 삽
JP4283959B2 (ja) 除雪機のシュータ
EP3941182B1 (en) Lawn care vehicle comprising a clog cleaning assembly
JP3941983B2 (ja) 除雪機のシュータ操作装置
JPH11200332A (ja) 除雪機用スクレーパ
JP4420346B2 (ja) 走行型芝刈機
JPH0630241U (ja) 表層砂掻取装置における砂削り取り用プレート
JP4367920B2 (ja) 走行型芝刈機における芝草のキャッチャー装置
JP2000064239A (ja) 除雪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