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8024B - 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其阵列 - Google Patents

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其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8024B
CN102118024B CN200910248062.3A CN200910248062A CN102118024B CN 102118024 B CN102118024 B CN 102118024B CN 200910248062 A CN200910248062 A CN 200910248062A CN 102118024 B CN102118024 B CN 102118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cell
transistor
delay circui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80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8024A (zh
Inventor
曹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yun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480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8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8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8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阵列,该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和延迟电路,该延迟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本发明能够阻止静电脉冲进入被保护电路。

Description

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其阵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防护电路,尤其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164295.1号公开了一种静电保护电路,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包含一第一整流元件、一第二整流元件和一电阻元件。第一整流元件以及第二整流元件通常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或二极管实施。静电放电保护电路连接到一连接焊点以及一被保护电路,用以防止ESD脉冲从连接焊点流至被保护电路。一般而言,从连接焊点进入的ESD脉冲会从第一整流元件或第二整流元件被导走。
但是,在上述电路中,半导体管晶体管的导通需要一段时间,这时间为半导体管晶体管的响应时间,如果静电脉冲的脉宽较小,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小于晶体管的响应时间(也称为晶体管的沟道形成时间),那么,静电脉冲还未等晶体管导通就已经流入被保护电路,此时,静电放电保护电路100达不到保护被保护电路的目的,静电保护电路失效。
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也常常遇到静电脉冲使得驱动电路输出端数据线逻辑电平出错而导致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显示的问题,如图1所示,静电从彩色滤光玻璃1’(也称为CF玻璃)的第一导电金属层11’(ITO电极层),通过银点胶2’,进入薄膜晶体管玻璃(TFT玻璃)3’的焊接点31’(com pad),经过与该焊接点31’连接的共用电极线(com线)到达驱动电路(IC)使得驱动电路的电平出现逻辑错误,引起驱动电路输出端数据线电平的逻辑错误,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问题是静电防护电路的放电单元响应时间小于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而无法将静电脉冲释放掉而使得静电脉冲进入被保护电路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另一问题是由静电脉冲引起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输出电平逻辑错误而导致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显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静电防护电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和延迟电路。该延迟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
可选地,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放电,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一NMOS晶体管,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放电单元为第二NMOS晶体管,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延迟电路为RC延迟电路。
可选地,所述RC延迟电路电阻的电阻值和/或电容的电容值为可变的。
可选地,,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阻包括第一电阻串、第二电阻串和若干可控开关,所述第一电阻串的两端为所述电阻的两连接端;每一可控开关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串的两相邻电阻之间,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二电阻串的两相邻电阻之间;通过可控开关的开或断而连接或者断开第一电阻串和第二电阻串而调节电阻值。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和延迟电路。该延迟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用电极线,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
可选地,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放电,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点屏模组电路连接而相应获得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当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与第一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和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一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当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小于第二电压与第二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差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二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三NMOS晶体管,第二放电单元为第四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延迟电路为RC延迟电路,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线、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二电阻线,第一电阻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用电极线连接,第一电阻线上串联有电阻,第一电阻线还与第一放电单元连接,第二电阻线与第二放电单元连接且串联有电阻,第一控制线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控制线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线和第二电阻线连接,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开或关使得第一电阻线与第二电阻线连接或断开而改变延迟电路的电阻。
可选地,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的电容包括共用电极线、覆盖于共用电极线的介质层和覆盖于介质层的源漏极金属层、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获取第三电压,第三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连接于共用电极线和源漏极金属层;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获取第四电压,第四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地和源漏极金属层连接,通过控制向第三晶体管或第四晶体管输出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改变所述电容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静电防护电路还包括位于面板的彩色滤光玻璃和薄膜晶体管玻璃(TFT玻璃)之间的放电尖端,该放电尖端与共用电极线连接。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和RC延迟电路。RC延迟电路的电阻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共用电极线本身的电阻,RC延迟电路的电容包括共用电极线,覆盖于共用电极线的介质层和覆盖于介质层的源漏极金属层,RC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第一放电单元释放静电。
可选地,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RC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放电,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RC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点屏模组电路连接而相应获得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当RC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与第一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和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一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当RC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小于第二电压与第二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差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二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三NMOS晶体管,第二放电单元为第四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RC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RC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RC延迟电路还包括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与共用电极线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单元与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连接,第一控制线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控制线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共用电极线和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连接,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开或关来使得共用电极线与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连接或断开而改变RC延迟电路的电阻。
可选地,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容包括共用电极线、覆盖于共用电极线的介质层和覆盖于介质层的源漏极金属层、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获取第三电压,第三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连接于共用电极线和源漏极金属层;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获取第四电压,第四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地和源漏极金属层连接,通过控制向第三晶体管或第四晶体管输出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改变所述电容,通过调整电容,可以将不释放静电脉冲的电容通过第三晶体管形成等势体而失效,避免相邻的电容之间产生耦合效应,影响电路工作。
可选地,所述静电防护电路还包括位于面板的彩色滤光玻璃和薄膜晶体管玻璃(TFT玻璃)之间的放电尖端,该放电尖端与共用电极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延迟电路,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使得静电脉冲宽度变宽,静电脉冲持续时间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从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静电脉冲不会进入被保护电路,达到保护被保护电路的目的;当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时,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经过第一放电单元释放,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通过第二放电单元释放,提高静电防护电路抗正负极性高压静电的能力。
2、由于本发明的电阻的电阻值和电容的电容值可变,可以根据静电脉冲的脉宽选取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而将静电脉冲延迟拉宽而使得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从而,不同脉宽的静电脉冲都可以通过该静电防护电路释放掉。
3、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延迟电路,这样,使得纳秒级的静电脉冲得以拉宽而使得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从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脉冲,静电脉冲不会进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数据线的电平不会出现逻辑出错,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正常。
4、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的RC延迟电路的电阻值和电容值是可变的,因此,可以根据静电脉冲的脉宽选取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而将静电脉冲延迟拉宽而使得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从而,不同脉宽的静电脉冲都可以通过该静电防护电路释放掉。
5、所述静电防护电路还包括位于面板的彩色滤光玻璃和薄膜晶体管(TFT玻璃)之间的放电尖端,这样,可以将面板两侧彩色滤光玻璃和薄膜晶体管玻璃之间(比如,贴合处)的静电被放电尖端采用尖端放电方式引入共用电极线并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被放电单元释放掉。
6、采用静电防护电路构成静电防护阵列,可以延长静电的释放路径。
7、当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阻为共用电极线本身的电阻时,通过调整共用电极线的宽度也可以调整RC延迟电路的电阻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静电防护电路的可调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阵列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静电脉冲的波形;
图5(b)为静电脉冲经过延迟电路后的波形;
图6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阵列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第一放电单元1、第二放电单元2和延迟电路3。
请参阅图2,第一放电单元1为第一NMOS晶体管11,第一NMOS晶体管11的源极与外部电路连接。通过外部电路,第一NMOS晶体管11可以获得极性为正的第一电压,第一NMOS晶体管11的阈值电压为第一放电单元1的阈值电压,第一NMOS晶体管11的栅极与漏极连接。
请参阅图2,第二放电单元2为第二NMOS晶体管21。第二NMOS晶体管21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通过外部电路,第二NMOS晶体管21获取极性为负的第二电压。
请参阅图2,延迟电路3为RC延迟电路,包括电阻31和电容32,电阻连接静电输入端4。该RC延迟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NMOS晶体管11的栅极和漏极、第二NMOS晶体管21的源极和被保护电路5连接。该RC延迟电路的电阻31的电阻值和电容32的值是可变的。
请参阅图3,图3是电阻的电阻值可变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电阻31包括第一电阻串311、第二电阻串312和若干可控开关313。该第一电阻串311的两端为该电阻31的两连接端。第一电阻串311由若干电阻3111串联而成,第二电阻串312由若干3121串联而成。每一可控开关313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串311的两相邻电阻3111之间,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二电阻串312的两相邻电阻3121之间。通过可控开关的开或断而连接或者断开第一电阻串和第二电阻串而调节电阻值,比如,在图3中,将自左往右的第一个可控开关313和第四个可控开关313打开,就使得第一电阻串313上位于第一个可控开关313和第四个可控开关313之间的电阻与第二电阻串212上位于第一个可控开关313和第四个可控开关313之间的电阻并联;如果将自左往右的第二个可控开关313和第三个可控开关313打开,将使得第一电阻串313上位于第二个可控开关313和第三个可控开关313之间的电阻与第二电阻串212上位于第二个可控开关313和第三个可控开关313之间的电阻并联,这两种方式中,RC延迟电路的电阻值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启不同位置的可控开关而调整电阻值。
当然,本实施例的第一放电单元1和第二放电单元2也可以采用二极管,采用两二极管构成本发明的第一放电单元1和第二放电单元2时,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外部电路获取极性为正的第一电压,第二二极管的正极通过外部电路获取极性为负的第二电压。延迟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如果所述静电脉冲只有一种极性,此时,仅仅需要设计一个放电单元即可。
不论第一放电单元1和第二放电单元2采用NMOS晶体管还是二极管,工作原理都一样,本实施例仅以第一放电单元1和第二放电单元2为NMOS晶体管为例,说明静电防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请参阅图2、图5(a)和图5(b),当如图5(a)所示的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6从脉冲输入端4进入RC延迟电路,RC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6延迟拉宽后,静电脉冲的波形如图5(b)所示,为了和图5(a)的静电脉冲相区别,此处称之为第二静电脉冲7,在图5(b)中,T1时刻对应在上升沿时,RC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与第一NMOS晶体管11的第一电压之差等于第一NMOS晶体管11的阈值电压的时刻;T2时刻对应在下降沿时,RC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与第一NMOS晶体管11的第一电压之差等于第一NMOS晶体管11的阈值电压的时刻,在T1时刻和T2时刻之间,静电脉冲6被延迟拉宽后而成为第二静电脉冲7后,第二静电脉冲7的脉冲宽度被增大,大于第一NMOS晶体管11的响应时间,第一NMOS晶体管11导通,因此,第二静电脉冲7通过第一NMOS晶体管11被释放掉。
为进一步增大延迟功能,使得静电脉冲的宽度变得更宽,以增大放电的效果,可以增加延迟电路3而使得对静电脉冲7进行多级延迟,经过多级延迟后,静电脉冲7的脉宽被拉宽而使得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远大于第一NMOS晶体管11的响应时间,从而,将第一NMOS晶体管11导通而释放静电脉冲。。
另外,当静电脉冲6的极性为负时,静电脉冲6经过RC延迟电路延迟后再经过第二放电单元2被释放,释放的过程与释放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6的过程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图4显示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阵列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静电防护阵列由两级静电防护电路串联而成。每一静电防护电路包括具有第一放电单元8和第二放电单元9的放电单元和延迟电路10。延迟电路10的输出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10的输入端连接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用电极线。
第一放电单元8包括通过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制造工艺做成的第三NMOS晶体管81,该第三NMOS晶体管81的源极与柔性电路板12连接,柔性电路板12与点屏模组电路13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81通过点屏模组电路13获取极性为正的第一电压。第三NMOS晶体管81的栅极和漏极与延迟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放电单元9包括通过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制造工艺做成的第四NMOS晶体管91,该第四NMOS晶体管91的栅极和漏极与柔性电路板12连接,柔性电路板12与点屏模组电路13连接,第二放电单元9通过点屏模组电路13获取第二电压,第四NMOS晶体管91的源极与RC延迟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
延迟电路10为RC延迟电路,包括电阻101和电容102。
电阻101包括第一电阻线1011、第一控制线1012、第二控制线1013、第一晶体管1014、第二晶体管1015和第二电阻线1016。第一电阻线1011上串联有电阻,第一电阻线1011与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用电极线连接。第一控制线1012连接于第一晶体管1014的栅极,第二控制线1013连接于第二晶体管1015的栅极。第一控制线1012和第二控制线1013还连接于柔性电路板12,该柔性电路板12与点屏模组电路13连接。第二电阻线1016上串联有电阻。第一晶体管1014和第二晶体管1015的另外两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线1011和第二电阻线1016连接。通过点屏模组电路13向第一控制线1013和第二控制线1014加入电压,从而,可以导通不同位置的第一晶体管1014或者第二晶体管1015,进而,可以将不同的电阻连接,达到调节电阻值的目的,比如,在图4中,如果改变第二级RC延迟电路的电阻值,将自左向右的第一个第一晶体管1014和第二个第一晶体管1014导通,则,所述电阻的阻值等于位于两第一晶体管1014之间的两个电阻并联的阻值与第一电阻线1011上的第一个电阻的阻值之和;而如果将第一个第一晶体管1014和第二个第一晶体管1014断开,则第二级RC延迟电路的电阻值等于第一电阻线1011上串联的第一个电阻和第二个电阻阻值之和,通过导通或者断开第一晶体管1014可以调整电阻值;上述说明是以两级RC延迟电路来说明如何调节电阻的,如果是三级RC延迟电路或者更多级的延迟电路,就通过导通或者断开不同位置的晶体管实现第一电阻线1011和第二电阻线1016之间的电阻的连接关系,而改变电阻值。
电容102包括共用电极线、覆盖于共用电极线的介质层和覆盖于介质层的源漏极金属层、第三晶体管103和第四晶体管104,第三晶体管103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12获取第三电压,第三晶体管103的另外两极分别连接于共用电极线和源漏极金属层。第四晶体管104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12获取第四电压,第四晶体管104的另外两极分别与地和源漏极金属层连接。点屏模组电路13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予第三晶体管103电压而导通第三晶体管103,电容102成为等势体,电容失效,这样,可以将不释放静电脉冲的RC延迟电路关掉,避免该电容带有电压而与相邻的电容产生耦合效用,例如,在图4中,当第二级RC延迟电路释放静电脉冲时,可以将第一级RC延迟电路的电容形成等势体而避免第一级RC延迟单路的电容与第二级RC延迟电路的电容产生耦合效用,影响电路工作;点屏模组电路13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予第四晶体管104电压而导通第四晶体管104,此时,源漏极金属层具有电势,该电势与共用电极线上的电势形成电势差,这样,等效于对地电容。另外,通过调节覆盖在共用电极线上的源漏极金属层的面积,也可以调节电容102的值。
由于释放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和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的区别仅仅在于: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是通过第一放电单元8释放,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是通过第二释放单元9释放,因此,以下仅仅以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叙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释放脉冲电路阵列的工作过程。
请参阅图4、图5(a)和图5(b),图4所示的静电防护电路阵列由两级静电防护电路串联而成,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阵列的工作过程如下:为了便于区别,将经过延迟电路延迟拉宽后的静电脉冲6称为第二静电脉冲7。静电脉冲6通过共用电极线进入第一电阻线1011,第一级RC延迟电路将静电脉冲6拉宽成为第二静电脉冲7后,使得静电脉冲的宽度大于第三NMOS晶体管81的响应时间,当静电脉冲的幅值高于第三NMOS晶体管81获取的低压电压和第三NMOS晶体管81的阈值电压时,静电脉冲从该第三NMOS晶体管81释放。为防止第二静电脉冲7的脉冲宽度小于第三NMOS晶体管81响应时间而导致第一级静电保护电路的第三NMOS晶体管81还没有导通,第二静电脉冲7继续向第二级静电防护电路传输被第二级静电防护电路的RC延迟电路延迟拉宽,如果此时,第二静电脉冲7被拉宽而使得第二静电脉冲7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NMOS晶体管81的响应时间,那么,当静电脉冲的幅值高于第三NMOS晶体管81获取的低压电压和第三NMOS晶体管81的阈值电压时,第三NMOS晶体管81导通,静电脉冲7经过第三NMOS晶体管81、柔性电路板12和点屏模组电路13被释放,静电脉冲不会进入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第二级静电防护电路仍然无法将第二静电脉冲7的脉冲宽度拉宽而使得第二静电脉冲7的持续时间小于第三NMOS晶体管81的响应时间,则,静电脉冲7继续向下一级静电防护电路传输使得静电脉冲经过多级延迟拉宽,直至拉宽后的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NMOS晶体管81的响应时间,从而释放静电脉冲。也就是说,经过多次延迟拉宽后,当静电脉冲传输至某一级静电防护电路时,静电脉冲会被拉宽而使得静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NMNOS晶体管81的响应时间而导通第三NMOS晶体管81而释放静电。
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中,还包括位于液晶面板的彩色滤光玻璃和薄膜晶体管玻璃(TFT玻璃)之间的放电尖端,该放电尖端与共用电极线连接。该放电尖端将彩色滤光玻璃与薄膜晶体管玻璃之间(比如,两者的贴合处)的静电脉冲引入共用电极线,在经过共用电极线流至第一电阻线1011后,通过延迟电路10延迟后,经过第一放电单元8或者第二放电单元9、柔性电路板12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13释放掉。
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阵列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的标号。该实施例的每一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具有第一放电单元8和第二放电单元9的放电单元以及RC延迟电路10。所述第一放电单元8和第二放电单元9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放电单元的结构一样,在此不再赘述。RC延迟电路10的电阻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共用电极线1017本身的电阻,通过调整共用电极线1017的宽度可以调整电阻。RC延迟电路10的电容103包括共用电极线1017、覆盖在共用电极线1017的介质层和覆盖在介质层上的源漏极金属层,RC延迟电路10的电容也包括第三晶体管103和第四晶体管104,通过控制第三晶体管103和第四晶体管104而调节电容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在此不再赘述。RC延迟电路10对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第一放电单元8的响应时间而通过第一放电单元8放电;延迟电路10对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第二放电单元9的响应时间而通过第二放电单元9放电。
请参阅图6,在第二实施例中,RC延迟电路10还包括第一控制线1012、第二控制线1013、第一晶体管1014、第二晶体管1015和共用电极线1017的辅助线1018,共用电极线1017的辅助线1018也称之为dummy线。所述第一放电单元8与共用电极线1017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单元9与共用电极线1017的辅助线1018连接。第一控制线1012连接于第一晶体管1014的栅极。第二控制线1013连接于第二晶体管1015的栅极。第一晶体管1014和第二晶体管1015的另外两极分别与共用电极线1017和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1018连接,第一控制线1012和第二控制线1013之间加电压使得第一晶体管1014和第二晶体管1015开或关来控制共用电极线1017与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1018连接或断开而改变RC延迟电路的电阻,这样,共用电极线1017和共用电极线1017的辅助线1018被第一晶体管1014和第二晶体管1015分隔成若干段,当控制第一晶体管1014和第二晶体管1015的开或关,就相当于连接或者断开多段电阻,可以达到调整电阻的目的。
实际上,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延迟电路的电阻采用共用电极线本身的电阻或者共用电极线与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的电阻。
该第二实施例中,静电脉冲从共用电极线流入,经过RC延迟后被第一放电单元8或者第二放电单元9、柔性电路板12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13释放掉,原理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迟电路,该延迟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延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用电极线,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
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放电,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
所述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点屏模组电路连接而相应获得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当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与第一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和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一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当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小于第二电压与第二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差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二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三NMOS晶体管,第二放电单元为第四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电路为RC延迟电路,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线、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二电阻线,第一电阻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共用电极线连接,第一电阻线上串联有电阻,第一电阻线还与第一放电单元连接,第二电阻线与第二放电单元连接且串联有电阻,第一控制线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控制线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线和第二电阻线连接,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开或关使得第一电阻线与第二电阻线连接或断开而改变延迟电路的电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容包括共用电极线、覆盖于共用电极线的介质层和覆盖于介质层的源漏极金属层、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获取第三电压,第三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连接于共用电极线和源漏极金属层;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获取第四电压,第四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地和源漏极金属层连接,通过控制向第三晶体管或第四晶体管输出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改变所述电容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面板的彩色滤光玻璃和薄膜晶体管玻璃之间的放电尖端,该放电尖端与共用电极线连接。
6.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C延迟电路,RC延迟电路的电阻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共用电极线本身的电阻,RC延迟电路的电容包括共用电极线,覆盖于共用电极线的介质层和覆盖于介质层的源漏极金属层,RC延迟电路对静电脉冲进行延迟并将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变宽以使静电脉冲的脉冲宽度大于放电单元的响应时间而通过放电单元释放静电;
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极性为正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RC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一放电单元放电,极性为负的静电脉冲经过所述RC延迟电路后经所述第二放电单元放电;
所述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点屏模组电路连接而相应获得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当RC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与第一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和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一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当RC延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小于第二电压与第二放电单元的阈值电压之差时,静电脉冲经过第二放电单元后通过点屏模组电路放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三NMOS晶体管,第二放电单元为第四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与RC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RC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C延迟电路还包括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与共用电极线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单元与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连接,第一控制线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控制线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共用电极线和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连接,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开或关来使得共用电极线与共用电极线的辅助线连接或断开而改变RC延迟电路的电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C延迟电路的电容包括共用电极线、覆盖于共用电极线的介质层和覆盖于介质层的源漏极金属层、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获取第三电压,第三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连接于共用电极线和源漏极金属层;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柔性电路板获取第四电压,第四晶体管的另外两极分别与地和源漏极金属层连接,通过控制向第三晶体管或第四晶体管输出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改变所述电容的大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面板的彩色滤光玻璃和薄膜晶体管玻璃之间的放电尖端,该放电尖端与共用电极线连接。
1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阵列,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静电防护电路串联而成。
CN200910248062.3A 2009-12-30 2009-12-30 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其阵列 Active CN102118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8062.3A CN102118024B (zh) 2009-12-30 2009-12-30 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其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8062.3A CN102118024B (zh) 2009-12-30 2009-12-30 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其阵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024A CN102118024A (zh) 2011-07-06
CN102118024B true CN102118024B (zh) 2014-07-02

Family

ID=44216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8062.3A Active CN102118024B (zh) 2009-12-30 2009-12-30 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其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80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93912B2 (en) * 2013-09-11 2016-03-22 Analog Devices, Inc. High voltage tolerant supply clamp
US9634482B2 (en) 2014-07-18 2017-04-25 Analog Devic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ansient overstress protection with active feedback
KR102270333B1 (ko) * 2014-11-24 2021-07-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199369B2 (en) 2016-03-04 2019-02-05 Analog Devic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tively-controlled transient overstress protection with false condition shutdown
US10177566B2 (en) 2016-06-21 2019-01-08 Analog Devic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tively-controlled trigger and latch release thyristor
US10734806B2 (en) 2016-07-21 2020-08-04 Analog Devices, Inc. High voltage clamps with transient activation and activation release control
US10861845B2 (en) 2016-12-06 2020-12-08 Analog Devices, Inc. Active interface resistance modulation switch
CN107180593B (zh) * 2017-06-30 2019-05-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02464B (zh) * 2017-07-21 2019-12-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放电电路和显示面板
CN208336227U (zh) 2018-07-20 2019-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保护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387648B2 (en) 2019-01-10 2022-07-12 Analog Devices International Unlimited Company Electrical overstress protection with low leakage current for high voltage tolerant high speed interfaces
JP2020134890A (ja) * 2019-02-26 2020-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イミングコントローラー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1739425B (zh) * 2020-06-30 2022-07-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1793A (en) * 1995-09-05 1997-05-20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pacitor-coupl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CN1521845A (zh) * 2003-02-14 2004-08-1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CN101330208A (zh) * 2007-06-21 2008-12-24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63257C (de) * 1938-08-01 Felten & Guilleaume Carlswerk Hochfrequenzwiderstand mit Stufenregulierung
TWI264106B (en) * 2002-04-30 2006-10-1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Static 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of adopting gate-coupled MOSFET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1793A (en) * 1995-09-05 1997-05-20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pacitor-coupl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CN1521845A (zh) * 2003-02-14 2004-08-1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CN101330208A (zh) * 2007-06-21 2008-12-24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024A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8024B (zh) 静电防护电路、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电路及其阵列
CN105098743B (zh) 动态静电放电钳位电路
CN102110406B (zh) 栅极驱动电路
JP4727584B2 (ja) 静電気放電に対する保護回路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1790789B (zh) 使用微机电系统开关的静电放电保护
CN102957140B (zh)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其显示装置
CN106710566B (zh) 放电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880212A (zh) 一种防浪涌的电源钳位电路、芯片及通信终端
CN102820292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03515941B (zh)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2882198A (zh) Rc触发esd保护器件
CN108964434A (zh)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掉电延时保护电路
CN105978300A (zh) 一种级联式高压固态开关
CN107894933B (zh) 支持冷备份应用的cmos输出缓冲电路
CN110994574A (zh) 耐高压的电源钳位电路
TWM617154U (zh) 充電保護電路、充電電路以及電子設備
CN108199362A (zh) 一种io接口esd漏电保护电路
CN101924356B (zh) 一种改进的esd防护装置及相应的集成电路
CN105575960A (zh) 用于芯片上静电放电保护方案的方法及电路
CN106451396A (zh) 一种电源箝位esd保护电路结构
CN207069578U (zh) 一种电源反向保护电路
CN109461396A (zh) 防止esd器件漏电的测试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1371442A (zh) 晶体管开关电路
CN107123977B (zh) 晶体管的驱动电路
CN107039964A (zh) 一种电源反向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9

Address after: Room a-430, 4 / F, block a, phase II, Guangxi Huike Technology Co., Ltd., No. 336, Beihai Avenue East extension line, Beihai Industrial Park,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BEIHAI HKC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6 / F, building D, huilongda Industrial Park, Shuitian Private Industrial Park,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yun Communic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9

Address after: 5-6 / F, building D, huilongda Industrial Park, Shuitian Private Industrial Park,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yun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1, 889, Qing Qi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