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7444B - 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 - Google Patents
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77444B CN102077444B CN200880130212.4A CN200880130212A CN102077444B CN 102077444 B CN102077444 B CN 102077444B CN 200880130212 A CN200880130212 A CN 200880130212A CN 102077444 B CN102077444 B CN 1020774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portion
- winding
- end group
- stator
-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group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66 salt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66 varni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能不费很多工夫和成本地确保导线部的耐振性且抑制导线部及线圈端组的暴露于冷却风下的面积的减少。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连接多个绕组以构成相绕组的第一导线部(16a3、16c3、16d1)在分别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被引出后,与至少一根其他的第一导线部(16a3、16c3、16d1)交叉,远离后侧线圈端组(16R)的轴向外周面,且沿着后侧线圈端组(16R)的轴向外周面被延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等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特别地,涉及一种从定子绕组的线圈端组被引出的导线部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沿第一线圈端组敷设有形成于多相绕组的端部的导线部,该导线部被导管部分地覆盖,且导管被粘接材料固定于第一线圈端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其他现有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限制凹部设于线圈端组的顶部,导线部嵌入限制凹部内并被粘接剂固定于线圈端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036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023916号公报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现有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导线部使用粘接剂固定于第一线圈端组,所以,需要粘接剂的涂敷工序,从而增大了工夫及成本,并使导线部及第一线圈端组的暴露于冷却风下的面积减少,从而导致定子的过度的温度上升。
另外,即使在专利文献2的其他现有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也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导线部使用粘接剂固定于线圈端组,所以,增大了工夫及成本,并导致定子的过度的温度上升。此外,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将用于供导线部嵌入的限制凹部设于线圈端组的顶部,所以,线圈端的形状变得复杂,从而为形成线圈端要花费过多的工夫和成本。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不费很多工夫和成本地确保导线部的耐振性且抑制导线部及线圈端组的暴露于冷却风下的面积的减少的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以朝内周侧开口的方式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配置有槽的圆筒状的定子铁心;安装于上述槽内并卷绕安装于上述定子铁心,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两端部形成第一线圈端组及第二线圈端组的定子绕组;以及以上述定子绕组的一部分构成,从上述第二线圈端组在轴向上被引出,在确保与上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轴向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沿上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轴向外周面在周向上被延设的多个第一导线部。此外,上述多个第一导线部中的每一个均与至少一根其他的上述第一导线部交叉并沿着上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轴向外周面在周向上被延设。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多个第一导线部中的每一个均与至少一根其他的上述第一导线部交叉并沿着上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轴向外周面在周向上被延设,所以,第一导线部的振动能被该第一导线部与其他第一导线部的交叉部抑制。因此,无需将对第一导线部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凹部等形成于第二线圈端组,从而能不费很多工夫和成本地确保第一导线部的耐振性。另外,也无需使用粘接剂来将第一导线部固定于第二线圈端组,从而能抑制第一导线部及第二导线端组的暴露于冷却风下的面积的减少,进而能抑制定子绕组的过度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装设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旋转电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定子绕组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定子铁心的后侧端视图。
图3是装设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旋转电机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侧视图。
图6是从图5的相反一侧观察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第一导线部及第二导线部的结线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装设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旋转电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定子绕组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定子铁心的后侧端视图,图3是装设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旋转电机的电路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侧视图,图6是从图5的相反一侧观察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第一导线部及第二导线部的结线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在图1中,旋转电机包括:由分别大致呈碗形的铝制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构成的壳体3;被该壳体3支承成能自由旋转的轴4;固接于朝壳体3的前侧延伸出的轴4的端部的带轮5;固定于轴4并收容于壳体3内的转子6;固定于该转子6的轴向上的两端面的风扇7;以围绕转子6的外周的形态固定于壳体3的内壁面的定子8;固定于轴4的后侧以朝转子6供给电流的集电环9;配置于壳体3内以沿该集电环9滑动的一对电刷10;对该电刷10进行收纳的刷握11;电连接于定子8以将在定子8中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12;安装于刷握11的散热器13;以及粘接于该散热器13并对在定子8中产生的交流电压的大小进行调节的调节器14。
此外,转子6包括:使电流流动以产生磁通的励磁绕组17;以及以覆盖该励磁绕组17的方式设置并利用该磁通形成磁极的一对磁极铁芯18、19。一对磁极铁芯18、19是铁制的,在其外周缘部沿周向以等角度间隔突设有将各自最外径面形状设为大致梯形形状的例如八个爪状磁极20、21,并使这些爪状磁极20、21彼此相对而啮合地固接于轴4上。
定子8由圆筒状的定子铁心15和定子绕组16构成,其中,上述圆筒状的定子铁心15由磁性钢板的层叠体构成;上述定子绕组16卷绕安装于定子铁心15。此外,如图2所示,在定子铁心15上沿周向等角度间隔地形成有例如96个朝内径侧开口的槽15a。即,槽15a以每极每相两个的比例形成。此外,绝缘体(未图示)安装于各槽15a内,从而能可靠地实现定子铁心15与定子绕组16的电绝缘。另外,树脂制的外周胶带24卷绕于定子绕组16的前侧线圈端组16F及后侧线圈端组16R的径向外周面,从而能阻止滴下、填充于前侧线圈端组16F及后侧线圈端组16R的清漆的流出。
接着,对定子绕组16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对构成定子绕组16的一相绕组结构进行说明。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将导体线30的在槽15a内的收纳位置从内径侧开始设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第五位置及第六位置。另外,在图2中,实线表示定子铁心的后侧的结线状态,虚线表示定子铁心的前侧的结线状态,黑圆点表示接合部,符号1、7、13……91表示槽编号。
a相绕组16a由第一绕组至第六绕组31~36构成,该第一绕组至第六绕组31~36由作为线材的一根导体线30形成,该线材由分别被绝缘覆盖的矩形截面的连续铜线构成。
该电导体即导体线30由以六个槽间隔配置的直线状的槽收纳部30a和将相邻的槽收纳部30a的端部彼此在定子铁心15的前侧及后侧交错地连结的匝部30b构成。此外,导体线30波状卷绕地卷绕安装于定子铁心15,从而将槽收纳部30a收纳于每六个槽中的一个槽15a。
第一绕组31是将一根导体线30波状卷绕而构成的,以从槽编号1号到槽编号91号按每六个槽一个槽15a的方式交错地采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另外,第二绕组32是将一根导体线30波状卷绕而构成的,以从槽编号1号到槽编号91号按每六个槽一个槽15a的方式交错地采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此外,第三绕组33是将一根导体线30波状卷绕而构成的,以从槽编号1号到槽编号91号按每六个槽一个槽15a的方式交错地采用第四位置和第三位置。另外,第四绕组34是将一根导体线30波状卷绕而构成的,以从槽编号1号到槽编号91号按每六个槽一个槽15a的方式交错地采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此外,第五绕组35是将一根导体线30波状卷绕而构成的,以从槽编号1号到槽编号91号按每六个槽一个槽15a的方式交错地采用第六位置和第五位置。另外,第六绕组36是将一根导体线30波状卷绕而构成的,以从槽编号1号到槽编号91号按每六个槽一个槽15a的方式交错地采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此外,在各槽15a内围绕于绝缘体并使矩形截面的长边方向与径向一致地在径向上一列排列配置有六根导体线30的槽收纳部30a。
另外,在定子铁心15的后侧,通过TIG(Tungsten Inert Gas钨极隋性气体)焊接将从9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端部31a与从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三绕组33的端部33b接合,并通过TIG焊接将从9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三绕组33的端部33a与从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五绕组35的端部35b接合,此外,还通过TIG焊接将从9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五绕组35的端部35a与从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端部31b接合。藉此,第一绕组31、第三绕组33及第五绕组35被串联地连接,从而形成三匝波绕组。
另外,在定子铁心15的前侧,通过TIG焊接将从9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四绕组34的端部34a与从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端部32b接合,并通过TIG焊接将从9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六绕组36的端部36a与从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四绕组34的端部34b接合,此外,还通过TIG焊接将从9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端部32a与从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六绕组36的端部36b接合。藉此,第二绕组32、第四绕组34及第六绕组36被串联地连接,从而形成三匝波绕组。
接着,将从49号和55号的槽15a朝后侧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导体线30的部位切断,并将从55号和6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导体线30的部位切断。此外,通过TIG焊接来将从49号的槽15a的第二位置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切断端31d与从55号的槽15a的第二位置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切断端32d接合,从而形成第一绕组至第六绕组31~36被串联地连接的六匝波绕组(a相绕组16a)。第一绕组31的切断端31d和第二绕组32的切断端32d成为用于形成相绕组而彼此连接的第一导线部及第二导线部。另外,从55号的槽15a的第一位置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切断端31c和从61号的槽15a的第一位置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切断端32c是a相绕组16a的两端部,并成为构成引线的第三导线部。
虽然未图示,但同样地,可将供导体线30卷绕安装的槽15a每次挪动一个槽地形成d相绕组16d、c相绕组16c、f相绕组16f、b相绕组16b及e相绕组16e。此外,a相绕组16a卷绕安装于1号、7号……91号的槽组,d相绕组16d卷绕安装于2号、8号……92号的槽组,c相绕组16c卷绕安装于3号、9号……93号的槽组,f相绕组16f卷绕安装于4号、10号……94号的槽组,b相绕组16b卷绕安装于5号、11号……95号的槽组,e相绕组16e卷绕安装于6号、12号……96号的槽组。
接着,将a相绕组16a、b相绕组16b及c相绕组16c的端部(第三导线部)彼此连接(三角形连接),从而构成三相交流电绕组16A。另外,还将d相绕组16d、e相绕组16e及f相绕组16f的端部(第三导线部)彼此连接(三角形连接),从而构成三相交流电绕组16B。这样,如图3所述,构成有由两组被三角形连接的三相交流电绕组16A、16B构成的定子绕组16。此外,三相交流电绕组16A、16B的各相绕组的端部彼此的连接端子部与整流器12电连接,从而使两个三相交流电绕组16A、16B的交流电压分别被整流器12转换为直流电并将其输出。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定子8的前侧端部中,匝部30b在径向上排列三列并在周向上以一个槽间隔地被排列配置,从而构成第一线圈端组即前侧线圈端组16F。同样地,在后侧端部中,匝部30b在径向上排列三列并在周向上以一个槽间隔地被排列配置,从而构成第二线圈端组即后侧线圈端组16R。
在此,参照图4至图8,对将a相绕组16a、b相绕组16b及c相绕组16c的三匝波绕组彼此连接的方法以及将a相绕组16a、b相绕组16b及c相绕组16c的端部彼此三角形连接的方法进行说明。在此,如上所述,在a相绕组16a中,将从49号和55号的槽15a朝后侧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导体线30的部位切断,并将从55号和61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导体线30的部位切断。另外,虽未图示,但设定如下:在c相绕组16c中,将从51号和57号的槽15a朝后侧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导体线30的部位切断,并将从57号和63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导体线30的部位切断。此外,虽未图示,但设定如下:在b相绕组16b中,将从53号和59号的槽15a朝后侧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导体线30的部位切断,并将从59号和65号的槽15a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导体线30的部位切断。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a相绕组16a的从49号的槽15a的第二位置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切断端31d设为导线部16a1,将从55号的槽15a的第一位置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切断端31c设为导线部16a2,将从55号的槽15a的第二位置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切断端32d设为导线部16a3,将从61号的槽15a的第一位置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切断端32c设为导线部16a4。
同样地,将c相绕组16c的从51号的槽15a的第二位置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切断端31d设为导线部16c1,将从57号的槽15a的第一位置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切断端31c设为导线部16c2,将从57号的槽15a的第二位置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切断端32d设为导线部16c3,将从63号的槽15a的第一位置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切断端32c设为导线部16c4。
同样地,将b相绕组16b的从53号的槽15a的第二位置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切断端31d设为导线部16b1,将从59号的槽15a的第一位置延伸出的第一绕组31的切断端31c设为导线部16b2,将从59号的槽15a的第二位置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切断端32d设为导线部16b3,将从65号的槽15a的第一位置延伸出的第二绕组32的切断端32c设为导线部16b4。
在此,导线部16a1、16a3相当于将构成a相绕组16a的三匝波绕组彼此连接的第一导线部及第二导线部,导线部16a2、16a4是a相绕组16a的两端部,相当于构成引线的第三导线部。另外,导线部16b1、16b3相当于将构成b相绕组16b的三匝波绕组彼此连接的第一导线部及第二导线部,导线部16b2、16b4是b相绕组16b的两端部,相当于构成引线的第三导线部。此外,导线部16c1、16c3相当于将构成c相绕组16c的三匝波绕组彼此连接的第一导线部及第二导线部,导线部16c2、16c4是c相绕组16c的两端部,相当于构成引线的第三导线部。
首先,第二导线部即导线部16a1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不带弯曲地被引出。另外,第一导线部即导线部16a3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不带弯曲地被引出,在远离后侧线圈端组16R的轴向外周面(以下,称为顶部)的位置被弯曲,与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确保规定的间隔的情况下在图7中沿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朝逆时针方向被拉绕。此外,导线部16a3在被拉绕到导线部16a1的附近后,沿轴向被弯曲以与导线部16a1紧贴,并被TIG焊接从而与导线部16a1接合。藉此,将第一绕组31、第三绕组33及第五绕组35串联连接的三匝波绕组与将第二绕组32、第四绕组34及第六绕组36串联连接的三匝波绕组被串联地连接,从而构成由六匝波绕组构成的a相绕组16a。
接着,第二导线部即导线部16b3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不带弯曲地被引出。另外,第一导线部即导线部16b1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不带弯曲地被引出,在远离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的位置被弯曲,与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确保规定的间隔的情况下在图7中沿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朝顺时针方向被拉绕。此时,导线部16b1在其与导线部16a3接触的状态下与导线部16a3交叉。此外,导线部16b1在被拉绕到导线部16b3的附近后,沿轴向被弯曲以与导线部16b3紧贴,并被TIG焊接从而与导线部16b3接合。藉此,将第一绕组31、第三绕组33及第五绕组35串联连接的三匝波绕组与将第二绕组32、第四绕组34及第六绕组36串联连接的三匝波绕组被串联地连接,从而构成由六匝波绕组构成的b相绕组16b。
接着,第二导线部即导线部16c1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不带弯曲地被引出。另外,第一导线部即导线部16c3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不带弯曲地被引出,在远离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的位置被弯曲,与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确保规定的间隔的情况下在图7中沿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朝逆时针方向被拉绕。此时,导线部16c3在其与导线部16b1接触的状态下与导线部16b1交叉,此外,还在其与导线部16a3接触的状态下与导线部16a3交叉。此外,导线部16c3在被拉绕到导线部16c1的附近后,沿轴向被弯曲以与导线部16c1紧贴,并被TIG焊接从而与导线部16c1接合。藉此,将第一绕组31、第三绕组33及第五绕组35串联连接的三匝波绕组与将第二绕组32、第四绕组34及第六绕组36串联连接的三匝波绕组被串联地连接,从而构成由六匝波绕组构成的c相绕组16c。
接着,成对的第三导线部即导线部16a2和导线部16c2从后侧线圈端组16R的引出位置沿轴向不带弯曲地被引出,在远离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的位置被弯曲,如图8所示,上述导线部16a2和导线部16c2朝与构成导线部16a2及导线部16c2的导体线30从槽起始的引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且朝径向外侧延伸,随后,以U字状折返并朝径向内侧延伸,从而彼此接近地与连接配件25连接为一体。
接着,成对的第三导线部即导线部16b2和导线部16a4从后侧线圈端组16R的引出位置沿轴向不带弯曲地被引出,在远离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的位置被弯曲,如图8所示,上述导线部16b2和导线部16a4朝径向外侧延伸,然后,以U字状折返并朝径向内侧延伸,从而彼此接近地与连接配件25连接为一体。
此外,成对的第三导线部即导线部16c4和导线部16b4从后侧线圈端组16R的引出位置沿轴向不带弯曲地被引出,在远离后侧线圈端组16R的顶部的位置被弯曲,如图8所示,上述导线部16c4和导线部16b4朝与构成导线部16c4及导线部16b4的导体线30从槽开始的引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且朝径向外侧延伸,然后,以U字状折返并沿径向延伸,从而彼此接近地与连接配件25连接为一体。
各第三导线部被弯曲成形,以在从轴向外侧观察时上述各第三导线部从定子铁心15的端面朝径向外侧没有延伸出。
藉此,a相绕组16a、b相绕组16b及c相绕组16c被三角形连接,从而构成三相交流电绕组16A。此外,三相交流电绕组16A通过三个连接配件25与整流器12连接。
虽未图示,但d相绕组16d、e相绕组16e及f相绕组16f也分别相同地采用以下结构:各第一导线部从后侧线圈端组沿轴向被引出,在远离后侧线圈端组的顶部的位置被弯曲,上述各第一导线部与至少一根其他的第一导线部交叉并沿着后侧线圈端组的顶部在周向上被拉绕,从而与从后侧线圈端组16R沿轴向被引出的、对应的第二导线部接合。另外,三相交流电卷绕16B也同样地采用以下结构:将由d相绕组16d、e相绕组16e及f相绕组16f的端部构成的第三导线部三角形连接。
这样,在本发明中,由于六个相绕组的各第一导线部从后侧线圈端组被引出,然后,远离后侧线圈端组的顶部、且沿顶部在周向上被拉绕,所以,能确保在第一导线部与后侧线圈端组之间的间隙。因此,可抑制第一导线部及后侧线圈端组的暴露于冷却风下的面积的减少,从而能抑制定子绕组的过度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车辆中,起因于发动机的活塞运动的发动机的振动方向主要是与交流发电机的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因此,当发动机工作时,沿旋转电机的径向施加有较大的振动。然而,在该定子中,由于第一导线部远离后侧线圈端组的顶部且位于轴向外侧,所以,当发动机工作时,即使第一导线部在径向上振动,也不与后侧线圈端组干涉,从而能抑制起因于与后侧线圈端组的干涉而产生的第一导线部的断线等。
另外,由于沿着后侧线圈端组的顶部在周向上被拉绕的第一导线部与至少一根其他的第一导线部紧贴状态地交叉,所以,能提高第一导线部整体的刚度。因此,由于抑制了第一导线部的振动,所以,能抑制第一导线部的断线、起因于与第一导线部的摩擦而产生后侧线圈端组的损伤。另外,由于无需将对第一导线部的变位进行限制的限制凹部等形成于后侧线圈端组,所以,能不费很多工夫、成本地固定各个第一导线部。此外,由于无需使用粘接剂等,所以,不会使散热性变差,并无需各种与制造国、季节、作业环境等相应的工序管理、构件管理。
另外,由于第一导线部与并行地被拉绕的导线部紧贴并交叉,所以,紧贴的第一导向部彼此在周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被接合。因此,被紧贴的一侧的第一导向部不会与被紧贴的另一侧的第一导线部的接合部干涉。
另外,由于使沿后侧线圈端组的顶部在周向上被拉绕的第一导线部彼此交叉,所以,能以从49号到59号的槽被引出的导体线来构成第一三相交流电绕组的第一导线部。即,由于能以从位于自49号到59号的狭小的周向范围内的槽被引出的导体线来构成第一导体部,因此,能缩短第一导体部的周向长度,并能与将第一导线部彼此交叉的结构一起进一步提高第一导体部的耐振性。
另外,由于成对的第三导线部在从后侧线圈端组沿轴向被引出后被弯曲,朝与构成第三导体部自身的导体线的从槽起始的引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且朝径向外侧延伸,接着,上述第三导线部以U字状折返并朝径向内侧延伸,使其端部彼此接合以构成与整流器12连接的引线,所以,扩大了引线的配置自由度。
此外,由于构成第三导线部的导体线从槽的第一位置被引出,所以,第三导线部从后侧线圈端组的最内层被导出。因此,第三导线部远离后支架,从而阻止了其与后支架的干涉。此外,由于也能将第三导线部远离后支架的排气口地设置,所以,也不存在直接暴露于盐水等的情况,从而能提高耐盐害性。
另外,由于矩形截面的导体线的槽收纳部使矩形截面的长边方向与径向一致地在径向上一列排列配置有六根,所以,能提高导体线的空间系数。
此外,由于定子绕组的一部分即匝部在径向上排列三列并在周向上以一个槽间隔地被排列配置以构成后侧线圈端组,所以,能从设计阶段特别指定各第一导线部的从后侧线圈端组起始的径向及周向上的引出位置。因此,例如,从提高定子的量产性的观点出发,能设定第一导线部的从后侧线圈端组起始的引出位置以使第一导线部彼此的各个交叉部的交叉方式及交叉位置最佳。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导线部彼此紧贴地交叉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未必一定需使第一导线部彼此处于紧贴状态地交叉,也可隔着微小的空隙地交叉。在该情况下,即使振动等施加于第一导线部,第一导线部也会变位,并使变位后的第一导线部彼此抵接。因此,振动被第一导体部彼此的抵接吸收,从而能抑制异常的抖动的产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定子绕组由将a相绕组、b相绕组及c相绕组三角形连接而得到的一组三相交流电绕组和将d相绕组、e相绕组及f相绕组三角形连接而得到的另一组三相交流电绕组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定子绕组也可由将a相绕组、b相绕组及c相绕组Y形连接而得到的一组三相交流电绕组和将d相绕组、e相绕组及f相绕组Y形连接而得到的另一组三相交流电绕组构成。此外,也可使用将串联连接a相绕组与d相绕组的相绕组、串联连接b相绕组与e相绕组的相绕组及串联连接c相绕组与f相绕组的相绕组Y形连接或三角形连接而得到的一组三相交流电绕组来构成定子绕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以每极每相的槽数为两个的比例形成的定子铁心,但每极每相的槽数并不限定于两个,例如也可使用每极每相的槽数为一个的定子铁心。在该情况下,定子绕组由三个相绕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在周向上等角度间隔地形成有槽的定子铁心。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槽是将相邻的槽开口部的中心线间的间隔设为α0°的等角度间隔地形成的。然而,也可使用将相邻的槽开口部的中心线间的间隔交错地设为α1°和α2°(≠α1)的不等角度间隔地形成有槽的定子铁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由连续线构成的导体线来制作构成定子绕组的相绕组的各绕组,但也可使用U字状的导体段来制作构成定子绕组的相绕组的各绕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截面呈矩形的导体线,但导体线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采用圆形截面。在该情况下,使第一导线部的朝周向的拉绕变得容易,从而提高了制作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图2所示的连接方法来连接第一绕组至第六绕组,但第一绕组至第六绕组的连接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对应于期望的电路结构进行适当地设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匝部在径向上排列三列并在周向上以一个槽间隔地被排列配置从而构成第一线圈端组及第二线圈端组,但沿径向排列的匝部的列数并不限定于三列,例如也可采用一列、两列、四列。
Claims (7)
1.一种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
以朝内周侧开口的方式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配置有槽的圆筒状的定子铁心;
安装于所述槽内并卷绕安装于所述定子铁心,在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两端部形成第一线圈端组及第二线圈端组的定子绕组;
以所述定子绕组的一部分构成,从所述第二线圈端组在轴向上被引出,在确保与所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沿所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表面在周向上被延设的多个第一导线部;以及
由所述定子绕组的一部分构成,是与所述第一导线部不同的导线部,并分别构成引线的多组第三导线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导线部中的每一个与至少一根其他的所述第一导线部交叉地沿所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表面在周向上被延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所述定子绕组的一部分构成并从所述第二线圈端组沿轴向被引出的多个第二导线部,
所述多个第一导线部中的每一个从所述第二线圈端组沿轴向被引出,在远离所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表面的位置被弯曲,并沿着所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表面在周向上延伸以被拉绕到所述多个第二导线部中的被选择的第二导线部的附近,然后,沿轴向被弯曲,从而与所述被选择的第二导线部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组第三导线部的至少一组第三导线部从所述第二线圈端组被引出,在远离所述第二线圈端组的表面的位置被弯曲,并朝与构成所述第三导线部的导体线从槽起始的引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且朝径向外侧延伸,在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部的轴向上方位置以U字状被折返以朝径向内侧延伸,从而将其端部彼此接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组第三导线部中的每一组均从所述第二线圈端组的最内周部被引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绕组由两组三相交流电绕组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组三相交流电绕组中的每一组均是被三角形连接的三相交流电绕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圈端组采用以下结构:所述定子绕组的一部分即匝部在周向上被排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8/061909 WO2010001463A1 (ja) | 2008-07-01 | 2008-07-01 |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7444A CN102077444A (zh) | 2011-05-25 |
CN102077444B true CN102077444B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1465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3021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7444B (zh) | 2008-07-01 | 2008-07-01 | 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86610B2 (zh) |
EP (1) | EP2296254B1 (zh) |
JP (1) | JP5524837B2 (zh) |
KR (1) | KR101166314B1 (zh) |
CN (1) | CN102077444B (zh) |
TW (1) | TWI393327B (zh) |
WO (1) | WO20100014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61592B1 (ko) * | 2000-09-28 | 2002-11-22 | 한불화장품주식회사 | 백지, 고본 추출물 및 이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
KR100416400B1 (ko) * | 2001-02-14 | 2004-01-31 | 우원홍 | 천화분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피부 미백용외용제 조성물 |
KR100512930B1 (ko) * | 2002-12-14 | 2005-09-07 | 제천시 | 한약재를 함유한 목욕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목욕제 |
JP5073005B2 (ja) * | 2010-04-27 | 2012-11-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JP5635470B2 (ja) * | 2011-09-22 | 2014-12-03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KR101998420B1 (ko) * | 2012-12-26 | 2019-07-09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헤어핀 접속기구 및 이를 구비한 헤어핀 권선모터 |
JP5839295B2 (ja) * | 2013-09-04 | 2016-01-0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FR3020208B1 (fr) * | 2014-04-17 | 2018-02-23 |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 Sta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muni de chignons a hauteur adapte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 stator bobine correspondant |
EP3197020B1 (en) * | 2014-09-19 | 2019-07-3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Stator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ing said stator |
JP6261809B2 (ja) * | 2015-04-15 | 2018-01-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
TW201720024A (zh) | 2015-11-26 | 2017-06-0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一種電機集電裝置 |
US10725531B1 (en) | 2018-05-15 | 2020-07-2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itigating thermal increases in electronic devices |
CN110311486B (zh) * | 2019-07-01 | 2021-02-26 | 东南大学 | 一种无刷双馈电机双笼转子及导条连接方法 |
JP7270783B2 (ja) * | 2019-08-20 | 2023-05-10 | 安徽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母線、母線本体、モータ、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
FR3101736B1 (fr) * | 2019-10-04 | 2021-10-15 |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 Bobinage électrique pour une machine électrique tournante |
CN114204725B (zh) * | 2022-02-16 | 2022-05-31 |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定子组件、电机、动力总成和交通工具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04586B1 (en) * | 1998-11-25 | 2001-03-20 | Denso Corporation | Stator arrangement of vehicle AC generator |
CN1574548A (zh) * | 2003-05-21 | 2005-02-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的定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30565Y1 (zh) * | 1967-05-12 | 1976-08-02 | ||
JPH05130565A (ja) | 1991-11-01 | 1993-05-25 | Hitachi Ltd | マルチメデイアコンパクトデイスク用再生装置 |
JP3155532B1 (ja) | 1999-12-01 | 2001-04-0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固定子 |
JP4046270B2 (ja) | 2002-05-24 | 2008-02-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JP2004023916A (ja) | 2002-06-18 | 2004-01-22 | Denso Corp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JP4162081B2 (ja) * | 2002-12-06 | 2008-10-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
JP2004215358A (ja) * | 2002-12-27 | 2004-07-29 | Toyota Motor Corp | 多相モータ装置 |
JP2004229460A (ja) * | 2003-01-27 | 2004-08-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DE10318816B4 (de) * | 2003-04-17 | 2007-06-28 | Minebea Co., Ltd. | Stator mit Verschaltungsstruktur für Statorwicklungen |
JP2006211810A (ja) * | 2005-01-27 | 2006-08-10 | Denso Corp | セグメント連接型回転電機 |
JP2007159192A (ja) * | 2005-12-01 | 2007-06-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無刷子電動機及びそれを具備した密閉型圧縮機 |
JP4353950B2 (ja) | 2006-03-06 | 2009-10-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
2008
- 2008-07-01 EP EP08790772.1A patent/EP229625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07-01 KR KR1020107028036A patent/KR10116631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7-01 US US13/002,273 patent/US8686610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7-01 CN CN200880130212.4A patent/CN1020774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7-01 WO PCT/JP2008/061909 patent/WO201000146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7-01 JP JP2010518849A patent/JP552483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8-08 TW TW097130211A patent/TWI39332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04586B1 (en) * | 1998-11-25 | 2001-03-20 | Denso Corporation | Stator arrangement of vehicle AC generator |
CN1574548A (zh) * | 2003-05-21 | 2005-02-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的定子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昭51-30565 1976.08.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7444A (zh) | 2011-05-25 |
US20110109178A1 (en) | 2011-05-12 |
EP2296254B1 (en) | 2015-03-04 |
JP5524837B2 (ja) | 2014-06-18 |
TW201004106A (en) | 2010-01-16 |
US8686610B2 (en) | 2014-04-01 |
WO2010001463A1 (ja) | 2010-01-07 |
KR20110018357A (ko) | 2011-02-23 |
KR101166314B1 (ko) | 2012-07-18 |
JPWO2010001463A1 (ja) | 2011-12-15 |
EP2296254A4 (en) | 2014-01-15 |
EP2296254A1 (en) | 2011-03-16 |
TWI393327B (zh) | 2013-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77444B (zh) | 车用旋转电机的定子 | |
KR100529464B1 (ko) | 회전 전기 기기의 고정자 | |
JP4497008B2 (ja) |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
US6552463B2 (en) |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aving winding phase groups of series-connected windings connected in parallel | |
US11387698B2 (en) | Rotating-electrical-machine sta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provided with same | |
KR101107884B1 (ko) | 차량용 회전 전기기계 | |
KR100414320B1 (ko) | 회전전기 | |
JP3566665B2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
US20090200890A1 (en) | Winding For An Axial Gap Electric Dynamo Machine | |
JP6135774B2 (ja) | 回転電機 | |
JP4162081B2 (ja) |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 |
US10916986B2 (en) | Sta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equipped with same | |
JP2004350381A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
CN101227107B (zh) |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534903B (zh) |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具备该转子的旋转电机 | |
JP4476199B2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
JP2019205230A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 |
JP2019115173A (ja) | ステータ | |
JP2019115172A (ja) | ステータ | |
JP2017034883A (ja) | 回転電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