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6524B - 车辆方向盘 - Google Patents

车辆方向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6524B
CN102076524B CN200980124261.1A CN200980124261A CN102076524B CN 102076524 B CN102076524 B CN 102076524B CN 200980124261 A CN200980124261 A CN 200980124261A CN 102076524 B CN102076524 B CN 102076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wheel
holding element
contact member
vehicle accord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42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6524A (zh
Inventor
雷蒙德·内贝尔
于尔根·麦肯森
奥利弗·阿道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0207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6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6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65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5/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devices
    • B60Q5/001Switches therefor
    • B60Q5/003Switches therefor mounted on the steering whe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576Elements
    • Y10T74/20732Handles
    • Y10T74/20834Hand whe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Air Bag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车辆方向盘,带有方向盘主体、可动地保持在方向盘主体上的可动元件,该可动元件能够克服抵靠方向盘主体的恢复元件的力而被按下,还带有通过该元件的按下而闭合的喇叭触点。因为喇叭触点具有两个保持在保持元件(32)中的电缆线芯(44a、44b),并且因为同样由保持元件(32)保持的接触元件(36a、36b)延伸进入每个电缆线芯(44a、44b),所以产生了经济地构造喇叭触点的可能性。通过按下可动元件,两个接触元件(32a、32b)在此彼此形成电接触。

Description

车辆方向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车辆方向盘。
几乎每辆机动车的车辆方向盘均具有与转向柱刚性连接的方向盘主体,还具有至少一个元件,该元件能够克服抵靠方向盘主体的恢复元件的力而被按下,通过按下该元件而使喇叭触点闭合。
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被按下的可动元件是气囊模块或其一部分。在前者的情况下,整个气囊模块,即基本上由壳体、折叠到壳体中的气囊、与壳体连接的气体发生器和跨越壳体的覆盖元件组成的装置通过方向盘主体上的弹簧和引导元件而被保持,并且第一喇叭触点固定至壳体而第二喇叭触点固定至方向盘主体,两个喇叭触点均与导电线连接。
在其它设计中,气囊壳体与方向盘刚性连接,并且只有跨越壳体的覆盖元件能够克服恢复元件——经常是一个或多个弹簧——的力而被按下,其中喇叭触点如上所述地闭合。
背景技术
通过普通的DE202004000953U1,已经了解到在方向盘侧上专门设置两根导线,当闭合喇叭触点时,这两根导线彼此形成接触。为此,方向盘主体在喇叭触点所处区域具有凹部,两根导线延伸通过凹部,当激励喇叭时,两根导线彼此形成接触。在凹部区域中不绝缘的两根导线在此分别是整体的弹簧弹性元件,这两根导线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在按下可动元件时,锤体压至两个导线部分的中的一个上,使得后者被按下并且与第二导线部分形成接触。这类喇叭触点的优点是,只有一个组件(其通常是车辆方向盘)要求与喇叭的电连接,而可动地保持在方向盘主体中的元件,例如气囊模块,不需要任何与喇叭的电连接。对于气囊模块的简单安装,这尤其具有优点。然而缺点是,在方向盘主体中必要导线部分的安装是相对困难的。
发明内容
以下,本发明提出进一步开发普通的车辆方向盘的问题,使其制造变得简单。
该问题通过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车辆方向盘而解决。
根据本发明,喇叭触点具有两个保持在保持元件中的电缆线芯。同样由保持元件保持的单独的接触元件延伸到这些电缆线芯中的每一个中。两个接触元件延伸到保持元件之外并且在按下可动元件时彼此形成电接触。
两个电缆线芯优选地是绞合线,例如铜绞合线,其是至少双芯电缆的一部分。这样的双芯导线是标准组件并且价格非常令人满意。保持元件还可以是由塑料制成的构造很简单的组件。电缆线芯在保持元件中的安装在机械上是简单的,并且特别地,还可以在方向盘之外实现,由此使大规模的预组装可行。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将通过从属权利要求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现在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通过车辆方向盘的示意性剖面,其中示出了两个喇叭触点,
图2图1中的细节D,
图3图2中沿方向A的视图,
图3a图3中沿方向B的视图,
图4图2中喇叭被激励的视图,
图5本发明的可选择实施例,对应图2所示,
图6图5中的视图,对应图3所示,
图7图5中喇叭被激励的视图,
图8预安装的装置,
图9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对应图2所示,
图10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对应图2所示,
图11图10中喇叭被激励的视图,
图12以第一立体图示出的第五实施例的保持元件的第一半,其中带有接触元件,
图13以第二立体图示出的图12所示的内容,
图14图12所示的内容和保持在根据图12所示的第一半的凹槽中的双芯电缆,以及
图15将保持元件的第二半卡扣到第一半之后的图14所示的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车辆方向盘10的毂区域的剖面。车辆方向盘10具有方向盘主体12和气囊模块14,气囊模块14被保持在位于毂区域的方向盘主体12的凹部中。气囊模块14通过用作恢复元件的螺旋弹簧19与方向盘主体12连接。设置定位装置,其限定气囊模块14在方向盘主体12中的准确位置。气囊模块14基本包括壳体16、折叠到壳体16中的气囊17、气体发生器18和覆盖壳体的覆盖元件16a,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覆盖元件还构成喇叭的激励表面。
存在喇叭触点20,如图所示地被选择为两个喇叭触点20;在实践中,在多数情况下存在三个或四个喇叭触点。现在更加详细地示出这样的喇叭触点20的设计,首先参考图2、3和3a,其中图2是图1的细节D,图3是沿图2的方向A的视图而图3a是沿图3的方向B的视图。
在激励喇叭时彼此形成电接触而使得电流流过它们的两个导电元件是两个电缆线芯44a、44b,它们是双芯电缆40的一部分,除了电缆线芯44a、44b以外,双芯电缆40还具有绝缘部分42。该绝缘部分还用于将两个电缆线芯44a、44b彼此机械连接。两个电缆线芯44a、44b是铜绞合线。这样的双芯电缆40通常是很柔软的并且可以容易地设置。
在喇叭触点20的区域,双芯电缆40以形状和力配合的方式保持在保持元件32中。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元件32具有第一半32a和第二半32b,它们彼此以例如螺接、卡扣或黏合的方式连接。两半32a、32b彼此面对的表面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凹槽,使得双芯电缆40被接纳在两半32a、32b之间,如图2所示。第一半32a具有两个孔34,孔34从一表面沿凹槽的方向延伸,即,在安装完毕状态下沿双芯电缆40的方向延伸。在此,第一孔34a通向第一电缆线芯44a而第二孔34b通向第二电缆线芯44b。接触元件36a、36b的第一腿37a、37b各自延伸进入这些孔44a、44b,进入各自的电缆线芯44a,而接触元件36a、36b的第一腿38a、38b穿透双芯电缆40的绝缘部分42。为此,不必专门地制备双芯电缆40;双芯电缆40在保持元件32中所处位置没有区别。接触元件优选地是弯曲的金属板条。
接触元件36a、36b的第二腿38a、38b设置在保持元件32的上侧上,例如如图3和3a所示。
组装是非常简单的:在双芯电缆40的对应部分已经插入保持元件32的两半32a、32b之间并且由此以夹紧方式保持后,两个L形的接触元件36a和36b的两个第一腿37a、37b简单地插入为此设置的孔34a、34b,直到第二腿38a、38b安置在保持元件32的上侧上,预制造的接触元件36a、36b形成的尺寸使得在这种状态下,第一腿37a、37b延伸进入各自的电缆线芯44a、44b。在这种状态下,两个L形的接触元件36a、36b被进一步固定,例如牢固地黏合在保持元件32上。
作为对此的另一选择,两个接触元件36a、36b还可以铸造到保持元件32的第一半32a中,使得第一腿的端部在第一半附接或相应紧固至第二半时穿过进入各自的电缆线芯。此外可能的是,将保持元件的两半32a、32b集成构造并且通过膜铰接部彼此连接。
在车辆方向盘10的最终安装中,保持元件32(包括延伸通过保持元件32的双芯电缆)安装在方向盘主体上,例如螺接安装(螺接未示出)并且由此形成喇叭触点的第一组件。在此处示出的浮式模块方向盘的实例中,第二组件50安置在气囊模块14上,例如在壳体16的底部上。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第二组件50具有激励块52和安置在激励块底部的导电元件,例如金属元件54。如果气囊模块14抵靠方向盘主体12被按下(即如果喇叭被激励),则金属元件54与两个接触元件36a、36b的两个腿38a、38b形成接触,并且对应的电路闭合,因为两个电缆线芯44a、44b以导电方式彼此连接(见图4)。
作为对此的另一选择,保持元件32的第二半32b还可以已经刚性地紧固至方向盘主体,或者可以与方向盘主体集成构造,并且双芯电缆40的插入和第一半32a在第二半32b上的紧固,在方向盘主体上实现。
如图8所示,一些(在此是三个)保持元件32可以安置在单一的双芯电缆上,使得对于所设置的所有的喇叭触点,只需要一个单一的双芯电缆40,双芯电缆40由于其柔性可以很容易地设置在方向盘主体12上。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方向盘外面的预组装或者方向盘上的组装也是可能的。
基本上还可以围绕双芯电缆40铸造或注入对应的保持元件,使其将由此被构造为单一件,而不设置两部分的保持元件32。在这种情况下,方向盘之外的预组装是必须的。图5至7示出了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对应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至4。基本结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所以对此就不必专门进行详细描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接触元件36a具有的不是两个,而是三个腿37a、38a和39a。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第一腿37a通过对应的孔34延伸进入第一电缆线芯44a,第二腿38a在保持元件32的上侧上延伸。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三腿39a从第二腿38a沿第二接触元件36b的第二腿38b的方向延伸,此第三腿39a被构形而使其在第二接触元件36b的第二腿38b上延伸,但是在没有力的状态下不与第二腿38b接触(见图5)。通过按下在此只由激励块52构成的第二组件50,第一接触元件36a的第三腿39a被向下按至第二接触元件36的第二腿38b上,由此电路闭合。在没有力的状态下,第三腿则再次弹回图5所示的位置。在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元件36a必须具有对应的弹性特点。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此,喇叭触点的第二组件用于另外的目的,即用于气囊模块在方向盘主体上的准确定位。为此,第二组件构造为带有棘爪钩62的引导螺栓60。该引导螺栓60在方向盘侧面的导轨上被引导,导轨构造为U形并且具有第一臂70、第二臂72和从第二臂72的上端延伸进入U形的内部的弹性臂74。该弹性臂74抵靠第一臂按压引导螺栓60,使得将其至少沿X方向定位。此外,第一臂具有肩部70a,由于螺旋弹簧19,棘爪钩62的接触表面62a抵靠肩部70a而受压。由此实现Z方向的定位。如果设置三个这样的导轨——并且由此设置三个喇叭触点——,则没有被按下的气囊模块的位置可以关于方向盘主体整体地确定。
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臂70、72从保持元件32延伸,即从其第一半32a延伸。保持元件32由此还具有双重功能,即作为喇叭触点的一部分和作为方向盘侧面上用于气囊模块定位的导轨。此外,保持元件具有两个棘爪突出部76,保持元件可以通过棘爪突出部76啮合到方向盘主体的弹性区域(大致形成为泡沫)的凹部中。非对称安排的销78防止两侧倒置的安装。
引导销60的下侧构造为激励表面64,第一接触元件36a的第三腿39a通过激励表面64可以被按压至第二接触元件36b的第二腿上。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在激励表面64上带有导电元件(例如金属元件)的设计同样是可能的。
在至此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元件与方向盘主体刚性连接,这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优选的。然而这并不是必须的,如图10和11所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在此,保持元件32被保持为在保持部件80上沿轴向可动,保持部件80具有两个保持臂82并且与方向盘主体刚性连接。该保持部件80承载作为导电元件的金属元件54。引导凹槽(未示出)被安置在保持元件32中,以限定保持元件相对于保持部件的非轴向位置。压力弹簧84在保持元件32和保持部件80之间延伸,当喇叭没有被激励时,压力弹簧将保持元件保持为与金属元件分开并且压靠保持臂的钩部82a(图10)。气囊模块具有锤体86,当按下气囊模块时,锤体86压至保持元件32上并且将保持元件32按压至金属元件54上(图11)。如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保持元件32的设计当然也是可能的。保持臂82沿图10所示箭头方向是有弹性的,使得保持元件32可以啮合到之前安装在方向盘主体上的保持部件80的臂中。
在示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元件32保持在保持部分80上,使其可以执行纯粹的轴向运动。然而作为对此的另一选择,还可以将保持元件保持在保持部件上使其关于一轴线是可旋转的,该轴线基本垂直于轴向方向,使得保持元件的旋转运动具有轴向分量。在该情况下,还优选的是,保持元件可以卡扣保持部件上——即在轴线上。
尽管与前两个示例性实施例相比有些复杂,然而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尤其可能的是,将整个喇叭触点(除了锤体)预安装在气囊模块或方向盘主体上。只有机械上十分非关键性的锤体保持在其它相应组件上。
图12至15示出了第五实施例。图12以第一立体图示出了带有两个接触元件36a、36b的保持元件32的第一半32a。图13以后方立体图示出了图12的内容。图14是双芯电缆已经被安装后的与图12相同的视图。图15是保持元件的第二半已经卡扣到第一半上后的与图14相同的视图。该第五实施例的功能与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功能相似。由此,喇叭触点具有另外的用处,即用于气囊模块的准确定位。为此目的,与第三实施例相似,设置第一臂70和具有弹性臂74的第二臂72。这两个臂恰如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地与具有棘爪钩的引导螺栓(在图12至15中未示出)协作。
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如下:
首先,双芯电缆44的两个电缆线芯44a、44b不安置在相同的水平面上,而是沿方向盘的轴向方向相互上下叠置。该轴向方向由图1所示的转向柱130或者同样是图1所示的气囊模块平行按下的方向D限定。这可以是有利的,因为该构造使得方向盘主体内的双芯电缆的弯曲变得更容易。
为了遵从两个电缆线芯44a、44b的竖直定位,两个接触元件36a、36b具有如下形状:两个接触元件具有J形条100a、100b,各个J形条各自带有左腿102a、102b,下腿104a、104b,右腿106a、106b和上腿108a、108b。两个接触元件36a、36b的所有腿切过共同的竖直面,所述条的法向方向平行于该竖直面。左腿、下腿和右腿中的每一个被保持在保持元件32的第一半32a的相应的凹部122a、122b中。U形叶片110a、110b从每个右腿106a、106b沿水平方向延伸进入凹槽120并且朝向双芯电缆40,使得第一(上)电缆线芯44a被第一接触元件36a的U形叶片110a的臂部分地包围,而第二(下)电缆线芯44b被第二接触元件36b的U形叶片110b的臂部分地包围(图14)。这两个U形叶片110a、110b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均相互错开。
第一接触元件36a的J形条100a的上腿108a以在第二接触元件36b的J形条100b的上腿108b上延伸的长度制造。第一接触元件的上腿108a可以按照弹性方式被向下按压至第二接触元件的上腿108b上,使得两个接触元件(并且由此是两个电缆线芯)之间的接触闭合。这种向下按压通过第三实施例中的(未示出)引导螺栓实现。
最佳地如图13所示,保持元件32的第一半32a示出了与接触元件的上臂108a、108b相邻的刚性块124。该块124的上边缘124a位于下方竖直位置,所述下方竖直位置作为没有力时的第一接触元件的上腿108a的最高点。当第一接触元件36a的上腿108a被引导螺栓按下并且两个上腿108a、108b处于良好的电接触,而使得第一接触元件36a的上腿108a的U形前端109有轻微的弹性形变时,块124的上边缘124a和第一接触元件的上腿的最高点处于相同的竖直位置。引导螺栓的宽度和位置使其达到上臂108a的上方和块124的上方。如果在达到该位置后更大的力被施加至引导螺栓(在组装过程中或在喇叭的激励过程中),则引导螺栓被块124止动并且任何额外的力完全由块124承受,从而安全地避免了第一接触元件的上臂108a产生过强的并且可能是不可逆的形变。所以该块124用作止动部。
图15示出了最终组装完毕的状态。在此,保持元件的第二半32b卡扣到第一半的凹槽120中并且以夹紧的方式保持双芯电缆。可以看到,保持元件32的第二半32b明显地小于第一半32a,不过,一直使用“半”的表述以在说明书中具有统一的术语。
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元件和双芯电缆40被保持在方向盘主体上,并且激励块、引导螺栓或锤体是气囊模块的一部分。当然还可将该安排颠倒,即将电缆和保持元件安排在气囊模块上。
为了使得双芯电缆的安装更加容易和安全,可以在方向盘主体中在或者气囊模块的底部上各自设置引导环。此引导环可以具有卡入部件或凹槽部分,以适应于双芯电缆的各部分。
可使用双芯电缆的一个芯将气囊模块接地,相应地使用另一个芯用于气体发生器。
当然,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还可以用于“浮式盖板”结构。
附图标记列表
10车辆方向盘
12方向盘主体
14气囊模块
16壳体
16a覆盖元件
17气囊
18气体发生器
19螺旋弹簧
20喇叭触点
32保持元件
32a第一半
32b第二半
34孔
36a、b接触元件
37a、b第一腿
38a、b第二腿
39a第三腿
40双芯电缆
42绝缘部分
44a、b电缆线芯
52激励块
54金属元件
60引导螺栓
62棘爪钩
64激励表面
70第一臂
72第二臂
74弹性臂
76棘爪突出部
78销
80保持部件
82保持臂
84压力弹簧
86锤体
100a、b J形条
102a、b左腿
104a、b下腿
106a、b右腿
108a、b上腿
109U形前端
110a、b U形叶片
120凹槽
122a、b凹部(用于接触元件)
124块
124a上边缘
130方向盘柱
D按下的方向

Claims (20)

1.一种车辆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带有方向盘主体(12)、可动地保持在所述方向盘主体(12)上的可动元件,所述可动元件能够克服抵靠所述方向盘主体的恢复元件的力而被按下,并且所述方向盘带有通过按下所述可动元件而闭合的喇叭触点(20),所述喇叭触点(20)具有两个保持在保持元件(32)中的电缆线芯(44a、44b),并且接触元件(36a、36b)延伸至所述电缆线芯(44a、44b)中的每一个并且与所述电缆线芯(44a、44b)接触,在所述保持元件(32)对面设置所述喇叭触点的第二组件,当按下所述可动元件时,所述第二组件按压在至少一个所述接触元件(32a、32b)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同样由所述保持元件(32)保持,并且其中通过按下所述可动元件而使两个接触元件(32a、32b)彼此形成电接触,并且所述第二组件构造为用于将气囊模块(14)相对于所述方向盘主体(12)定位的引导螺栓(60),
其中,所述接触元件之一(36a)的一部分(39a)在另一接触元件(36b)的一部分(38b)上延伸,并且当按下所述可动元件时与所述另一接触元件(36b)的所述一部分(38b)直接接触,并且
设置止动部以限制可能施加至在所述另一接触元件的一部分上延伸的所述接触元件的一部分的力,并且所述电缆线芯(44a、44b)至少在所述保持元件(32)中沿所述方向盘的轴向而相互上下叠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缆线芯(44a、44b)是至少双芯电缆(40)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芯(44a、44b)是绞合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电缆(40)延伸通过至少两个保持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接触元件(32a、32b)构造为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32)具有两半(32a、32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被黏合至所述两半之一(32a),被压印或铸造至所述两半之一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36a、36b)以导电方式、专门地以机械方式通过非熔接和非焊接的连接技术与所述电缆线芯(44a、44b)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设置导电元件(54),当按下所述可动元件时,所述导电元件(54)使所述两个接触元件(36a、36b)彼此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元件是气囊模块(14)或气囊模块(14)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32)与所述可动元件牢固地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32)的一半(32b)是所述气囊模块(14)的集成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32)与所述方向盘主体(12)牢固地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32)的一半(32b)是所述方向盘主体(14)的集成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32)通过保持部件(80)被可动地保持在所述气囊模块(14)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32)通过保持部件(80)被可动地保持在所述方向盘主体(12)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与所述保持部件啮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螺栓(60)具有棘爪钩(62)。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32)构造为用于所述引导螺栓(60)的引导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2、16和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三个喇叭触点。
CN200980124261.1A 2008-06-25 2009-06-25 车辆方向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6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29770.4 2008-06-25
DE102008029770 2008-06-25
PCT/EP2009/004588 WO2009156153A1 (en) 2008-06-25 2009-06-25 Vehicle steering whe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6524A CN102076524A (zh) 2011-05-25
CN102076524B true CN102076524B (zh) 2014-06-04

Family

ID=4105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42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6524B (zh) 2008-06-25 2009-06-25 车辆方向盘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98115B2 (zh)
EP (1) EP2303638B1 (zh)
JP (1) JP5225464B2 (zh)
KR (1) KR101420689B1 (zh)
CN (1) CN102076524B (zh)
WO (1) WO2009156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07569B4 (de) 2010-02-10 2014-04-30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cherheitsanordnung
EP2390143B1 (en) * 2010-05-31 2013-12-04 Volvo Car Corporation Connecting arrangement for an airbag module
DE102013008819B4 (de) 2013-05-25 2020-07-2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Lenkradeinheit
EP2910425B1 (en) * 2014-02-20 2020-08-05 Dalphi Metal España, S.A. Horn circuit
DE102017102217A1 (de) * 2017-02-06 2018-08-09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Hupenbetätigungseinheit
KR102505744B1 (ko) * 2018-02-07 2023-03-0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운전석 에어백 장치
FR3085909B1 (fr) * 2018-09-13 2021-05-28 Autoliv Dev Volant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avertisseur sonore
DE102019105802A1 (de) * 2019-03-07 2020-09-10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Hupenbaugrupp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Fahrzeuglenkvorrichtung mit einer solchen Hupenbaugruppe
FR3102115B1 (fr) * 2019-10-18 2022-09-16 Autoliv Dev Dispositif d'avertisseur sonore de volant de véhicule
JP7347149B2 (ja) * 2019-11-18 2023-09-20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KR102300454B1 (ko) 2020-04-07 2021-09-09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 휠 장치
KR102493781B1 (ko) 2021-01-11 2023-02-06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 휠 장치
KR102601024B1 (ko) 2021-08-25 2023-11-13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 휠 장치
KR102613408B1 (ko) 2021-09-09 2023-12-14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 휠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4000953U1 (de) * 2004-01-22 2004-05-27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Fahrzeuglenkrad
EP1772314A1 (de) * 2005-10-08 2007-04-11 RAFI GmbH & Co. KG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betriebene Signalanlage
CN1968841A (zh) * 2005-01-18 2007-05-23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在机动车辆方向盘中的驾驶员气囊模块的发生器支撑件
CN1989584A (zh) * 2004-07-21 2007-06-27 Fci公司 间歇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5977A (en) * 1932-02-17 1935-12-31 Fred I Getty Circuit closer for steering wheels
US3525536A (en) * 1968-10-11 1970-08-25 Eaton Yale & Towne Vehicle safety apparatus positioned on steering wheel
US4581508A (en) * 1984-11-07 1986-04-08 Superior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Inc. Horn button contact assembly
DE29813239U1 (de) * 1998-07-24 1998-10-01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 Gmbh Kontaktvorrichtung
DE19908385C2 (de) * 1999-02-26 2001-11-15 Petri Ag Kontaktprofil für die Hornauslösung
DE19927032A1 (de) * 1999-06-04 2000-12-14 Petri Ag Anordnung zur Verrastung eines Airbagmoduls mit einem Lenkrad
IT1308842B1 (it) * 1999-09-24 2002-01-11 Gallino Plasturgia S R L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di avvisatore acustico per un volante diazionamento.
JP2001341651A (ja) * 2000-05-31 2001-12-11 Nippon Plast Co Ltd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DE20017527U1 (de) * 2000-10-12 2001-02-22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 Gmbh Fahrzeuglenkrad
DE20108596U1 (de) * 2001-05-22 2001-09-27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 Gmbh Gassackmodul und Fahrzeuglenkrad mit Gassackmodul
JP2003022727A (ja) * 2001-07-05 2003-01-24 Alps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US6860509B2 (en) * 2002-02-08 2005-03-01 Key Safety Systems, Inc. Switch assembly for an airbag module attachment
GB2390337A (en) * 2002-07-02 2004-01-07 Autoliv Dev Steering wheel with airbag centrally and resiliently mounted
JP4322080B2 (ja) * 2003-09-22 2009-08-2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126073B2 (en) 2004-07-21 2006-10-24 Fci Usa, Inc. Intermittent connection device
US7533897B1 (en) * 2005-02-16 2009-05-19 Key Safety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n air bag
US7348508B2 (en) * 2006-05-05 2008-03-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orn switch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steering wheel
JP4927569B2 (ja) * 2007-01-12 2012-05-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組付装置
DE102008028126A1 (de) * 2008-06-13 2009-12-17 Autoliv ASP, Inc., Ogden Lenkradeinhei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4000953U1 (de) * 2004-01-22 2004-05-27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Fahrzeuglenkrad
CN1989584A (zh) * 2004-07-21 2007-06-27 Fci公司 间歇连接装置
CN1968841A (zh) * 2005-01-18 2007-05-23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在机动车辆方向盘中的驾驶员气囊模块的发生器支撑件
EP1772314A1 (de) * 2005-10-08 2007-04-11 RAFI GmbH & Co. KG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betriebene Signalan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98115B2 (en) 2013-03-19
CN102076524A (zh) 2011-05-25
KR20110025181A (ko) 2011-03-09
WO2009156153A1 (en) 2009-12-30
JP5225464B2 (ja) 2013-07-03
EP2303638A1 (en) 2011-04-06
KR101420689B1 (ko) 2014-07-17
US20110101650A1 (en) 2011-05-05
JP2011525687A (ja) 2011-09-22
EP2303638B1 (en) 2020-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6524B (zh) 车辆方向盘
EP2606531B1 (en) Electrical power terminal
EP2929596B1 (en) Power terminal connector
JP5619471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固定具
CN102484331B (zh) 直接安装连接器端子以及直接安装连接器
JP4732968B2 (ja)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ユニット
WO2005078869A1 (ja) 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JP5973865B2 (ja) 触指防止コネクタ
JP6981388B2 (ja) 雄型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CN108695631A (zh) 连接器
EP2600467A1 (en)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JP6622748B2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ノイズ低減ユニット
US2013011880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JP5535567B2 (ja) 電気接続箱の製造方法、電気接続箱、及びこの電気接続箱を備えた電源装置
US9136660B2 (en) Female terminal
EP2665627A1 (en) Electrical conduction path structure and wiring harnes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5645441A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JPH04298982A (ja) 二つの端位置の間で送電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9152316B (zh) 噪声滤波器和降噪单元
JP2019012894A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ノイズ低減ユニット
US7811103B2 (en) Interrupter for an electrical wire
JPH1141754A (ja) 三次元立体回路体
CN218039863U (zh) 连接器以及磁吸轨道照明系统
JP4263082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16830394A (zh) 端子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