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3229A - 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3229A
CN102073229A CN201010541468.3A CN201010541468A CN102073229A CN 102073229 A CN102073229 A CN 102073229A CN 201010541468 A CN201010541468 A CN 201010541468A CN 102073229 A CN102073229 A CN 102073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ur
colour killing
controlling agent
generation
k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14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占部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73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6Organic dyes
    • G03G9/0924Dy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substitu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26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28Compounds capable to generate colouring agents by chemical rea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由以下步骤制备:通过在分散液中加热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而呈色,从而构成赋予色调剂颜色的着色剂,其中,上述呈色消色控制剂具有与上述隐色染料反应后引发呈色的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和通过阻碍上述隐色染料与上述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接触而引发消色的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通过高压式微粒化法将分散液中的上述着色剂微粒子化;以上述呈色消色控制剂不发生结晶化的冷却速度,将分散液中被微粒子化的上述着色剂冷却至低于呈色消色控制剂的熔化起始温度,从而得到保持呈色的着色剂微粒子;以及将上述着色剂微粒子、粘结树脂微粒子和脱模剂微粒子凝集以及融合。

Description

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照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09年1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263489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能够通过消色来除去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含有隐色染料(leuco dye)、显色剂并根据需要加入消色剂且通过消色能够除去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中,通常采用熔融混炼法。所谓熔融混炼法是这样的方法,即:将粘结树脂、隐色染料、显色剂、蜡等脱模剂以及带电控制剂等熔融混炼,冷却后,微粉碎,分级,制备预期的色调剂粒子。
但是,用熔融混炼法混炼时的混炼物温度与消色起始温度之间不存在足够温度差时,隐色染料与显色剂的结合在局部加热的部分断开,可能生成无色粒子。并且,为了通过消色剂的作用而消色,隐色染料与显色剂分离的同时,显色剂必须与消色剂相接触。但是,加热熔融的粘结树脂中显色剂和消色剂的扩散要有一定时间,结果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消色。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及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
本发明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以下,简称为色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在分散液中加热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而呈色,从而构成赋予色调剂颜色的着色剂,其中,上述呈色消色控制剂具有与上述隐色染料反应后引发呈色的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和通过阻碍上述隐色染料与上述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接触而引发消色的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通过高压式微粒化法将分散液中的上述着色剂微粒子化;以上述呈色消色控制剂不发生结晶化的冷却速度,将分散液中被微粒子化的上述着色剂冷却至低于呈色消色控制剂的熔化起始温度,从而得到保持呈色的着色剂微粒子;以及将上述着色剂微粒子、粘结树脂微粒子和脱模剂微粒子凝集以及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的一例的处理流程;以及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构成以及使用实施例色调剂进行图像形成时的图像浓度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制备了含有隐色染料、呈色消色控制剂、粘结树脂和脱模剂的色调剂。首先,说明色调剂的构成成分。
所使用的隐色染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适宜设定。例如,二苯基甲烷苯酞(diphenylmethane phthalide)类、苯基吲哚基苯酞(phenylindolyl phthalide)类、吲哚基苯酞类、二苯基甲烷氮杂苯酞(diphenylmethane azaphthalide)类、苯基吲哚基氮杂苯酞(phenylindolyl azaphthalide)类、荧烷类、苯乙烯基喹啉类和二氮杂若丹明内酯类等。
具体为3,3-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6-二甲基氨基苯酞、3-(4-二乙基氨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苯酞、3,3-双(1-正丁基-2-甲基吲哚-3-基)苯酞、3,3-双(2-乙氧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4-氮杂苯酞、3-(2-乙氧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苯酞、3-[2-乙氧基-4-(N-乙基苯胺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苯酞、3,6-二苯基氨基荧烷、3,6-二甲氧基荧烷、3,6-二正丁氧基荧烷、2-甲基-6-(N-乙基-N-对甲苯基氨基)荧烷、2-N,N-二苄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3-氯-6-环己基氨基荧烷、2-甲基-6-环己基氨基荧烷、2-(2-氯苯胺基)-6-二正丁基氨基荧烷、2-(3-三氟甲基苯胺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N-甲基苯胺基)-6-(N-乙基-N-对甲苯基氨基)荧烷、1,3-二甲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氯-3-甲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2-苯胺基-3-甲基-6-二正丁基氨基荧烷、2-二甲代苯胺基-3-甲基-6-二乙基氨基荧烷、1,2-苯并-6-二乙基氨基荧烷、1,2-苯并-6-(N-乙基-N-异丁基氨基)荧烷、1,2-苯并-6-(N-乙基-N-异戊基氨基)荧烷、2-(3-甲氧基-4-十二烷氧基苯乙烯基)喹啉、螺[5H-(1)苯并吡喃酮(2,3-d)嘧啶-5,1’(3’H)异苯并呋喃]-3’-酮,2-(二乙基氨基)-8-(二乙基氨基)-4-甲基-、螺[5H-(1)苯并吡喃酮(2,3-d)嘧啶-5,1’(3’H)异苯并呋喃]-3’-酮,2-(二正丁基氨基)-8-(二正丁基氨基)-4-甲基-、螺[5H-(1)苯并吡喃酮(2,3-d)嘧啶-5,1’(3’H)异苯并呋喃]-3’-酮,2-(二正丁氨基)-8-(二乙氨基)-4-甲基-、螺[5H-(1)苯并吡喃酮(2,3-d)嘧啶-5,1’(3’H)异苯并呋喃]-3’-酮,2-(二正丁基氨基)-8-(N-乙基-N-异戊基氨基)-4-甲基-、螺[5H-(1)苯并吡喃酮(2,3-d)嘧啶-5,1’(3’H)异苯并呋喃]-3’-酮,2-(二正丁基氨基)-8-(二正丁基氨基)-4-苯基、3-(2-甲氧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3-(1-丁基-2-甲基吲哚-3-酮)-4,5,6,7-四氯苯酞、3-(2-乙氧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5,6,7-四氯苯酞和3-(2-乙氧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3-(1-戊基-2-甲基吲哚-3-基)-4,5,6,7-四氯苯酞等。并且,可以选择吡啶类、喹唑啉类和双喹唑啉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也是可以的。
并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呈色消色控制剂是具有与隐色染料反应后呈色的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和通过阻碍上述隐色染料与具有上述显色作用的结构接触而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呈色作用的结构例如可以是酚式羟基、羧酸基和磷酸基。并且,作为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例如可以列举长链型脂肪族烃基。该脂肪族烃基既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作为具体的长链型脂肪族烃基,例如可以例举长链型烷基、长链型烯烃基。
另外,呈色消色控制剂除包括具有呈色作用的结构和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官能团。例如,可以在具有呈色作用的结构和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分上使用连结基。作为该连结基,例如可以列举尿素基(-NHCONH-)或酰胺基(-NHCO-)等。
并且,长链型脂肪族烃基中也可以含有同样的连结基或芳香族基。长链型脂肪族烃基还可以具有与烃基结合的取代基。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列举羟基、卤原子、烷氧基等。
作为具体的呈色消色控制剂,例如可以列举以下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031883370000041
(式A中,R表示长链型脂肪族烃基。)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长链型脂肪族烃基所含有的脂肪族烃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2~28,更优选为16~24。所含有的脂肪族烃基的碳原子数不足12时,结晶度降低,与碳原子数为12~28时相比消色性减弱。并且,所含有的脂肪族烃基的碳原子数多于28时,显色剂的熔点升高,与碳原子数为12~28时相比消色性减弱。另外,长链脂肪族烃基含有1个以上的连结基或芳香族基时,所含有的脂肪族烃基的碳原子数是指通过连结基或芳香族基结合的烃基的碳原子数的总和。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粘合树脂,没有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宜设定。
例如,该粘结树脂可以是二羧酸成分和二醇成分经酯化反应缩聚得到的聚酯类树脂或聚苯乙烯类树脂。
其中,作为二羧酸成分,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以及富马酸、马来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戊二酸、庚二酸、草酸、丙二酸、柠康酸和衣康酸等脂肪族羧酸等。
并且,作为二醇成分,可以列举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丙二醇(Trimethylene Glycol)、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等脂肪族二醇;1,4-环己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等脂环族二醇;以及双酚A等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加成物等。
并且,也可使用1,2,4-苯三羧酸(偏苯三酸)或甘油等3价以上的多价羧酸或多价醇成分,使上述聚酯成分成为交联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可以混合使用不同组成的两种以上的聚酯类树脂。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色调剂中,聚酯类树脂可以为非结晶性或结晶性。
并且,作为聚苯乙烯类树脂,优选芳香族乙烯基成分和(甲基)丙烯酸酯成分共聚得到的物质。作为芳香族乙烯基成分,可以列举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苯乙烯和对氯苯乙烯等。作为丙烯酸酯成分,可以列举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其中通常使用丙烯酸丁酯。作为聚合方法,通常采用溶液聚合法,通过使各成分的单量体在溶剂中自由基聚合而得到。
另外,聚酯类树脂以及聚苯乙烯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优选为40℃以上65℃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上60℃以下。玻璃化转化温度低于40℃时,与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保存保管性降低,色调剂凝固。另一方面,玻璃化转化温度高于65℃时,与在上述范围内相比定影温度增高。
聚酯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4000以上80000以下。另一方面,聚苯乙烯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0以上70000以下。重均分子量Mw不足4000(聚苯乙烯类树脂的情况是10000)时,与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色调剂的耐热保存性降低。并且,重均分子量Mw大于80000(聚苯乙烯类树脂的情况是70000)时,由于与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定影温度增高,所以从抑制定影处理中耗电量的观点出发是不优选的。
并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调剂所含有的脱模剂无特别限制。例如,低分子量聚乙烯、低分子量聚丙烯、聚烯烃共聚物、聚烯烃蜡、微晶蜡、石蜡和Fischer-Tropsch蜡等脂肪族烃基类蜡;氧化聚乙烯蜡等脂肪族烃基类蜡的氧化物或者这些物质的嵌段共聚物;堪地里拉蜡(Candelilla Wax)、巴西棕榈蜡、日本木蜡、荷荷巴蜡和米糠等植物类蜡;蜜蜡、羊毛脂和鲸蜡等动物类蜡;地蜡、纯地蜡和石蜡油(ペトロラタム)等矿物类蜡;褐煤酸酯蜡、蓖麻蜡(Castor Wax)等的主成分为脂肪酸酯的蜡类;以及脱氧巴西棕榈蜡等脂肪酸酯一部分或全部脱氧化后的物质。另外,棕榈酸、硬脂酸、褐煤酸或具有更长链烷基的长链烷基羧酸类等饱和直链脂肪酸;巴惟酸、桐油酸和バリナリン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硬脂醇、十二烷醇、山嵛醇、巴西棕榈醇(カルナウビルアルコ一ル)、蜡醇、蜜三十烷醇或者具有更长链烷基的长链烷基醇等饱和醇;山梨醇等多价醇;亚油酸酰胺、油酸酰胺和月桂酸酰胺等脂肪族酰胺;亚甲基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二羊蜡酸酰胺、亚乙基二月桂酸酰胺和六甲撑二硬脂酸酰胺(hexamethylene bisstearamide)等饱和脂肪酸二酰胺;亚乙基二油酸酰胺、六甲撑二油酸酰胺(hexamethylene bisoleamide)、N,N’-二油烯基己二酸酰胺和N,N’-二油烯基癸二酸酰胺等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类;间二甲苯二硬脂酸酰胺和N,N’-二硬脂基间苯二甲酸酰胺等芳香族二酰胺;硬脂酸钙、月桂酸钙、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镁等脂肪酸金属盐(通常称为金属肥皂的物质);使用苯乙烯或丙烯酸等乙烯类单体使脂肪族烃基类蜡接枝化的蜡;脂肪酸和多价醇的部分酯化物,如山萮酸单甘油酯;以及植物性油脂加氢得到的具有羟基结构的甲基酯化合物。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色调剂也可以保持带电控制剂以及外添剂等其它成分。
作为带电控制剂,可使用含金属偶氮化合物,金属元素优选为铁、钴、铬的络合物、络盐或者其混合物。并且,作为带电控制剂,也可使用含金属水杨酸衍生物化合物。使用金属水杨酸衍生物化合物时,其金属元素优选为锆、锌、铬、硼的络合物、络盐或者其混合物。通过混合该带电控制剂能够控制摩擦带电电荷量。
并且,例如为了调整流动性或带电性,可相对于色调剂粒子添加混合以质量计0.01%~20%的无机微粒子,作为外添剂。作为无机微粒子,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硅石、二氧化钛、氧化铝、钛酸锶和氧化锡等。从提高环境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表面被疏水化剂处理过的无机微粒子。并且,除了上述无机氧化物以外,为了提高清洗性,还可以添加1μm以下的树脂微粒子。
接下来使用图1的流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制作方法的工序的一例。
在Act101中,首先,混炼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从而形成基本粒子(elementary particle),然后,通过粉碎该基本粒子形成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的混合粒子。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的混合比例没有特殊限制,优选相对于隐色染料1重量份,呈色消色控制剂为1~6重量份。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的具体种类适宜设定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混炼时的加热温度。
之后,在分散介质中以温度(Ta)加热所形成的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的混合粒子使之呈色,形成着色剂。接下来,通过高压式微粒化法在分散介质中对着色剂进行微粒子化后,冷却至低于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凝集或结晶化温度的温度,得到着色剂微粒子。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称的着色剂是赋予色调剂颜色的1种化合物或者组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着色剂具有隐色染料和显色消色控制剂。
并且,高压式微粒化法是一边施加压力(例如10MPa~300Mpa)一边对粒子进行微粒子化的方法,例如可使用高压式微粒化机。
高压式微粒化机是一边通过高压泵施加10MPa~300Mpa的压力一边使之通过微粒子构成部分(发生器,例如微小的喷嘴)从而实施剪断、微粒子化的装置。
并且,高压式微粒化机通常在用于实施剪断的发生器的下游具有冷却部。本实施方式中用高压式微粒化法微粒子化的着色剂接下来被冷却处理,使用高压式微粒化机时,可使用该冷却部进行冷却处理。冷却部例如可以为通过周围冷却介质的流动使在内部流动的分散液中的微粒子冷却的冷却用盘管。
作为具体的高压型微粒化机,例如可以列举Nanomizer(吉田机械兴行社制)、Ultimaizer(アルテイマイザ一(スギノマシン公司制))、NANO3000(美粒公司制)、Microfluidizer(みずほ工业公司制)和匀质器(イズミフ一ドマシナリ一公司制)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在该高压式微粒化机上附加了配置于发生器的上游的加热系统的装置连续进行加热处理、微粒子化处理以及冷却处理。加热系统例如可以是油浴,通过该油浴加热分散液的配管或料斗。
以下说明获得着色剂微粒子的具体工序的一例。
首先,在Act102中,使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的混合粒子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得到分散液。分散介质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宜设定,例如可以是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离子交换水。
接着,将得到的分散液提供至附加有加热系统的高压式微粒化机,首先进行加热处理,使隐色染料呈色形成着色剂(Act103)。加热温度这样来设定,即,该温度使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熔融混合,发生分子间(更具体为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的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之间)接触反应,结果引起呈色。具体的加热温度(Ta)根据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各自的具体的化合物的结构等,在呈色起始温度以上且隐色染料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以下的范围内进行适宜设定。
接着,用高压式微粒化机的发生器对含有加热后的着色剂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微粒子化(Act104)。生成的微粒子的大小可以根据预期的色调剂的性质或粒度分布等适宜设定,优选为1.2μm以下。大于1.2μm时,具有凝集、熔合后得到的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变大、粒度分布变得更为广泛的倾向。并且,虽然优选的微粒子的大小的下限值没有特殊限制,但从例如凝集工序的粒径控制的难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4μm以上。
并且,例如,可以基于后述的冷却处理后得到的微粒子的大小(例如,体积平均粒径)的测定结果调整压力而设定微粒子的大小(反馈控制)。
接下来,在Act105中,微粒子化后的着色剂在高压式微粒化机的冷却部,以呈色消色控制剂不发生凝集或结晶化的冷却速度冷却至低于呈色消色控制剂的熔化起始温度的温度。通过该冷却处理,可使加热处理产生的呈色稳定化。
这里,本说明书所说的熔化起始温度是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呈色消色控制剂达到熔化峰值温度的吸热开始的温度,更具体地,是JIS-K-7121规定的外推熔化起始温度。外推熔化起始温度是低温侧的基线向高温侧延长的直线与在熔化峰的低温侧的曲线上斜率最大的点引出的切线的交点的温度。
并且,在该冷却处理中,如果不以呈色消色控制剂不发生凝集或结晶化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则呈色消色控制剂与隐色染料分离并凝集或结晶化,结果已呈色的颜色消失。使用具有长链型烃基的呈色消色控制剂时,具体的冷却速度优选设定为5℃/sec以上。
并且,冷却速度的上限虽无特殊限制,但从防止急剧的相变化引起的冷却部的堵塞的观点出发,优选设定为80℃/sec以下。
在该冷却处理中,从抑制消色反应的观点出发,具体的冷却目标温度(冷却处理后的分散液的温度)设定为比呈色消色控制剂的熔化起始温度低20℃以上是优选的。
即,冷却至呈色消色控制剂的结晶化完全结束的温度以下为好。
另外,冷却目标温度的下限值无特殊限制,从分散液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例如可以是5℃以上。
其次,通过乳化凝集法使得到的分散液中分散的着色剂微粒子、粘结树脂微粒子和脱模剂微粒子凝集(Act106)。然后,熔合,控制作为最终目的物的色调剂的形状(Act107)。
在Act106中,首先,通过将着色剂的分散液、微粒子化的粘结树脂的分散液和微粒子化的脱模剂的分散液混合、搅拌,使各成分在混合分散液中乳化分散。然后,在混合分散液中添加凝集剂,加热进行凝集反应。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隐色染料、呈色消色控制剂、粘结树脂、脱模剂的种类和各微粒子的分散稳定性适宜设定凝集剂的种类、添加量。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隐色染料、呈色消色控制剂、粘结树脂、脱模剂的种类适宜设定凝集处理的加热温度。
然后,在Act107中,利用加热提高粘结树脂的流动性,从而使凝集的各微粒子融合。融合处理的加热温度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粘结树脂的种类(更具体地,所使用的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化温度),在该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以上、着色剂的消色起始温度(从隐色染料解离的呈色消色控制剂单独凝集或结晶化的温度)以下的范围适宜设定。
之后,在Act108中,通过对以上得到的融合的微粒子进行洗净、干燥,从而生成色调剂。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向生成的色调剂中添加外添剂。
另外,在含有带电控制剂等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在凝集处理阶段一起混合。
本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色调剂与普通色调剂一样,可以装载在例如MFP(多功能外设)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向记录介质形成图像。
在图像形成工序中,例如,在装载于图像形成装置上的定影器中,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本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被加热至定影温度,结果,粘结树脂熔融并渗入记录介质,之后该粘结树脂固化,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定影处理)。
并且,可以通过色调剂的消色处理消除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具体的消色处理可以通过在消色起始温度以上的加热温度(Td)加热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而进行。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在将所装载的定影器的加热温度设定为消色起始温度的同时使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该定影器来进行消色处理。
(实施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的制备方法举例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具有长链型烃基的呈色消色控制剂的合成。
使1-十八烷基异氰酸盐1mol和对氨基苯酚1.2mol在氯甲烷中以公知条件反应,用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提取,得到熔点为143℃且具有下式(B)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呈色消色控制剂。
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
作为隐色染料,使用了结晶紫内酯(CVL,保土谷化学工业公司制)。用20L亨舍尔混合器混合CVL 1kg和合成的呈色消色控制剂1.5kg,用加热至130℃的加压混揉机混合30分钟,得到无色混炼物。得到的无色混炼物用锤式粉碎机(hammer mill,奈良机械制作所社制)粗粉碎至平均体积粒径1mm,得到无色的粗粒子。接下来,用Pulverizer(パルペライザ制)进一步粉碎,得到平均体积粒径68μm的无色中碎粒子。
将得到的无色中碎粒子10重量份、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重量份以及离子交换水89重量份用均质器(IKA公司制)搅拌,得到CVL及呈色消色控制剂的分散液1。
然后,使用作为附有加热系统(油浴)的高压式微粒化机的Nanomizer(吉田机械兴业公司制、YSNM-200AR),对得到的分散液1连续进行加热处理、微粒子化处理以及冷却处理,得到含有着色剂微粒子的分散液。该Nanomizer配置有浸于油浴中的10m的热交换用配管、含有直径100μm的喷嘴(发生器)的高压配管以及周围有冷却介质流动的盘管(长20m、容量158cc)。
用于加热处理的油浴的温度(以下也称为加热介质的控制温度)设定为180℃。
并且,发生器的处理压力设定为120MPa,仅进行一次微粒子化处理。并且,流量为250cc/min。
微粒子化后,冷却盘管(冷却介质:硅油/控制温度:2度)冷却含有生成的着色剂微粒子的分散液。冷却处理后的分散液的温度为32℃,在该Nanomizer中,当流量为250cc/min时,由于分散液以19sec通过冷却盘管,所以冷却速度为7.8℃/sec。
ADLD7000(岛沣制作所制)测定得到的着色剂微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364μm。
粘合树脂微粒子的生成
将聚酯树脂(花王公司制,玻璃化转化温度62℃,酸值20)20重量份、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花王公司制、NEOPELEX G-65)4重量份、胺类化合物(和光纯药公司制,三乙胺)1重量份以及离子交换水75重量份在CREARMIX的转数设定为18,000rpm下搅拌30分钟冷却,得到粘结树脂微粒子的分散液。使用SALD7000测定分散液中的粘结树脂微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112μm。
脱模剂微粒子的生成
将酯蜡(东亚化成公司制,巴西棕榈蜡)20重量份、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花王公司制、NEOPELEX G-65)1重量份与离子交换水79重量份混合,边加热边用匀质器处理10分钟,得到含有体积平均粒径0.152μm(用SALD7000测定)的蜡微粒子的分散液。
凝集处理以及熔合处理
混合粘结树脂微粒子分散液77.0重量份、蜡微粒子分散液3.8重量份以及着色剂微粒子分散液19.2重量份,投入1L烧瓶中。用桨翼以300rpm搅拌,确认温度稳定在30℃后,加入5%的硫酸镁水溶液40重量份,缓慢升温至70℃,得到体积平均粒子直径5.4μm的凝集粒子。体积平均粒径用库尔特粒度仪(口径为100μm)进行测定。
然后,添加2重量份的十二烷酸苯磺酸钠,作为用于保持着色剂微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的分散剂。之后,升温至90℃,放置3小时进行熔合处理。接下来,使用离心分离器将微粒子洗涤至洗涤水的导电率为50μS/cm,接着使用真空干燥机干燥至含水率为0.3wt%,得到体积平均粒径为5.5μm的色调剂粒子。
另外,使用亨舍尔混合器向得到的色调剂粒子中添加硅石(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公司制)4质量部。接着,用振动筛进行除去粗大粉的处理。
实施例2
在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过程中,在将发生器的处理压力设定为100MPa的同时,发生器以及冷却盘管中的流量设定为160cc/min,冷却速度设定为5℃/sec,除此以外,其它采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了色调剂。
实施例3
在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过程中,在将发生器的处理压力设定为150MPa的同时,将发生器以及冷却盘管中的流量设定为320cc/min,将冷却速度设定为10℃,除此以外,其它采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了色调剂。
实施例4
在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过程中,在将发生器的处理压力设定为200MPa的同时,将发生器以及冷却盘管中的流量设定为384cc/min,将冷却速度设定为12℃/sec,除此以外,其它采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了色调剂。
实施例5
在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过程中,在将冷却盘管的长度设定为5m的同时,将冷却介质的控制温度设定为110℃,冷却速度设定为7.8℃/sec,并冷却至126℃,除此以外,其它采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了色调剂。
实施例6
在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过程中,将发生器的处理压力设定为125MPa,发生器以及冷却盘管中的流量设定为260cc/min,冷却盘管的长度设定为5m,以及冷却介质的控制温度设定为110℃,冷却处理中的冷却速度设定为7.8℃/sec,冷却至123℃,除此以外,其它采用和实施例5同样的方法制备了色调剂。
实施例7
在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过程中,将冷却介质的控制温度设定为70℃,冷却处理中的冷却速度设定为8.2℃/sec,冷却至90℃,除此以外,其它采用和实施例5同样的方法制备了色调剂。
实施例8
在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过程中,在将加热介质的控制温度设定为150℃的同时,将冷却介质的控制温度设定为30℃,冷却处理中的冷却速度为7.9℃/sec,冷却至60℃,除此以外,其它采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了色调剂。
实施例9
在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过程中,将冷却介质的控制温度设定为-10℃,冷却处理中的冷却速度为8.6℃/sec,冷却至20℃,除此以外,其它采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了色调剂。
比较例1
在着色剂微粒子的生成过程中,将发生器的处理压力设定为80MPa,发生器以及冷却盘管中的流量设定为96cc/min,以及冷却介质的控制温度设定为2℃,冷却速度设定为3℃/sec,除此以外,其它采用和实施例5同样的方法制备了色调剂。
评价
将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色调剂装载在东芝泰格公司制的MFP(e-STUDIO281C)上,在纸上形成固体成像(solid image)。
此时的定影温度设定为110℃。
使用Macbeth浓度计(Gretag Macbeth公司制,Blue FILTER使用)测定通过使用各实施例或比较例的色调剂经成像处理而形成在纸上的各图像的浓度。
并且,接下来,将形成有固体图像的纸张放置在上述MFP的给纸盒后,通过在新的图像无法输出的状态下使MFP运转并使纸张通过定影器,从而进行消色处理。该消色处理时定影器的温度设定为150℃。
各纸张消色处理的结果通过目视确认。
结果如图2所示。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色调剂可以在维持CVL的呈色状态下制备。
并且,可通过图像形成处理在纸上形成图像,并可通过消色处理除去该图像。
另一方面,比较例的色调剂经加热处理产生的CVL的呈色在冷却处理后得不到维持。并且,即使在图像形成处理中也不能形成图像。
虽然就某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举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在此所述的新的方法和系统可用其它各种方式体现,此外,在此所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省略、替换以及改变都属于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意在涵盖所有与本发明范围和宗旨相符的任何方式和修改。
如以上详述,根据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可以提供可实现图像的瞬间除去的可消色色调剂的制备方法。

Claims (12)

1.一种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中,所述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通过在分散液中加热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而呈色,从而构成赋予色调剂颜色的着色剂,其中,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具有与所述隐色染料反应后引发呈色的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和通过阻碍所述隐色染料与所述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接触而引发消色的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
通过高压式微粒化法将分散液中的所述着色剂微粒子化;
以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不发生结晶化的冷却速度,将分散液中被微粒子化的所述着色剂冷却至低于呈色消色控制剂的熔化起始温度,从而得到保持呈色的着色剂微粒子;以及
将所述着色剂微粒子、粘结树脂微粒子和脱模剂微粒子凝集以及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中,
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具有长链型脂肪族烃基作为所述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中,
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具有碳原子数为12~28的脂肪族烃基作为所述长链型脂肪族烃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中,
所述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通过以5℃/sec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被微粒子化的所述着色剂而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中,
所述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通过以5℃/sec~80℃/sec的冷却速度冷却被微粒子化的所述着色剂而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中,
所述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通过将被微粒子化的所述着色剂冷却至比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的熔化起始温度低20℃以上的温度而制备。
7.一种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通过在分散液中加热隐色染料和呈色消色控制剂而呈色,从而构成赋予色调剂颜色的着色剂,其中,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具有与所述隐色染料反应后引发呈色的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和通过阻碍所述隐色染料与所述具有显色作用的结构接触而引发消色的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
通过高压式微粒化法将分散液中的所述着色剂微粒子化;
以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不发生结晶化的冷却速度,将分散液中被微粒子化的所述着色剂冷却至低于呈色消色控制剂的熔化起始温度,从而得到保持呈色的着色剂微粒子;以及
将所述着色剂微粒子、粘结树脂微粒子和脱模剂微粒子凝集以及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具有长链型脂肪族烃基作为所述具有消色作用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具有碳原子数为12~28的脂肪族烃基作为所述长链型脂肪族烃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其中,以5℃/sec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被微粒子化的所述着色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其中,
以5℃/sec~80℃/sec的冷却速度冷却被微粒子化的所述着色剂。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将被微粒子化的所述着色剂冷却至比所述呈色消色控制剂的熔化起始温度低20℃以上的温度。
CN201010541468.3A 2009-11-23 2010-11-11 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0732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6348909P 2009-11-23 2009-11-23
US61/263,489 2009-11-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3229A true CN102073229A (zh) 2011-05-25

Family

ID=4358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1468.3A Pending CN102073229A (zh) 2009-11-23 2010-11-11 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23919A1 (zh)
EP (1) EP2325698A1 (zh)
JP (1) JP2011113090A (zh)
KR (1) KR101173782B1 (zh)
CN (1) CN10207322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5788B2 (ja) * 2013-01-17 2016-07-20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消去可能なトナー
KR20230020541A (ko) * 2020-06-12 2023-02-10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전사 시트, 변소색 인화물 및 변소색 인화물의 제조 방법
WO2021251455A1 (ja) * 2020-06-12 2021-12-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変消色印画物、及び変消色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2534A (en) * 1990-12-26 1995-07-11 Ricoh Company, Ltd. Reversible thermosensitive coloring composi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CN101144992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株式会社东芝 可清除的图像形成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4780B2 (ja) 1998-08-04 2003-12-08 株式会社東芝 消去可能な画像形成材料
JP2000284520A (ja) * 1999-03-31 2000-10-13 Toshiba Corp 消去可能な画像形成材料
JP4127464B2 (ja) 2001-03-28 2008-07-30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可消色性画像の消色方法
US7794912B2 (en) * 2007-01-16 2010-09-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ag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442676B2 (ja) * 2007-10-01 2010-03-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定着用カラー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静電荷像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87609B2 (ja) * 2007-12-28 201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可逆性感熱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2534A (en) * 1990-12-26 1995-07-11 Ricoh Company, Ltd. Reversible thermosensitive coloring composi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CN101144992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株式会社东芝 可清除的图像形成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73782B1 (ko) 2012-08-16
KR20110057076A (ko) 2011-05-31
EP2325698A1 (en) 2011-05-25
US20110123919A1 (en) 2011-05-26
JP2011113090A (ja) 2011-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6606B (zh) 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7029B (zh) 可消色色调剂、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5431423B2 (ja) 消色性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576481B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和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制备方法
CN101900958B (zh) 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制备方法
CN102073229A (zh) 可消色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3230B (zh) 电子照相用色调剂
JP3955270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US8603722B2 (en) Toner producing method and toner
JP6415373B2 (ja)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134207B2 (ja) 着色剤含有樹脂乳化粒子の製造方法
JP5868817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CN102073228A (zh) 色调剂以及色调剂的制备方法
JP5739276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9145893A (ja) 現像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00782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08112145A (ja) 現像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93294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5885632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N102445870B (zh) 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45871A (zh) 可消色色调剂的制造方法
JP2013008028A (ja) カプセル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