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4099A - 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4099A
CN102064099A CN2009101992179A CN200910199217A CN102064099A CN 102064099 A CN102064099 A CN 102064099A CN 2009101992179 A CN2009101992179 A CN 2009101992179A CN 200910199217 A CN200910199217 A CN 200910199217A CN 102064099 A CN102064099 A CN 102064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layer
amorphous silicon
layer
height
polysilic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92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4099B (zh
Inventor
唐兆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992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4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4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0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晶圆,在晶圆的衬底上形成栅氧化层后,采用沉积工艺在栅氧化层之上沉积多晶硅层,其中,多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90%至95%;采用沉积工艺在多晶硅层之上沉积非晶硅层,其中,非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5%至10%;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多晶硅层和非晶硅层进行掺杂;对非晶硅层、多晶硅层和栅氧化层进行蚀刻,形成栅极结构。该方法能够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Description

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半导体的制造工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半导体的制造流程中,涉及栅极结构的形成工艺,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述的栅极结构包括依次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栅氧化层和位于栅氧化层之上的栅极。
图1~图4为现有技术中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的过程剖面结构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参见图1,提供一晶圆,在晶圆的衬底101上形成栅氧化层102。
具体地说,采用氧化工艺形成栅氧化层102,例如,氧气与衬底101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在衬底101表面生成栅氧化层102。
步骤二,参见图2,采用沉积工艺在栅氧化层102之上沉积多晶硅层103,并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多晶硅层103进行掺杂。
在实际应用中,当沉积多晶硅层103时,温度为615℃至625℃,当进行离子注入时,离子注入的剂量为1×1015个原子/cm2至6×1019个原子/cm2
步骤三,参见图3,对多晶硅层103和栅氧化层102进行蚀刻,并形成栅极104。
至此,完成了栅极结构的形成过程,为了对发明进行清楚地说明,下面对栅极结构形成之后的后续步骤也进行简要说明。
步骤四,参见图4,采用氧化、沉积、蚀刻工艺形成侧壁层105。
其中,侧壁层105由第一侧壁层106和第二侧壁层107组成,第一侧壁层106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第二侧壁层107的主要成分为硅的氮化物,例如,氮化硅。
在后续的步骤中,可进入漏极和源极的制造流程。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多晶硅栅是一种晶体,若将晶体中的每个晶粒视为正方体,则每个晶粒的大小约为50纳米×50纳米×50纳米至80纳米×80纳米×80纳米,这就有可能使得多晶硅层的表面不平坦,也就是说,多晶硅层表面具有凸起部分和凹下去的部分,当对多晶硅栅层进行离子注入时,由于对于整个多晶硅层采用的是相同的离子注入能量,这就会导致:在多晶硅层表面凹下去的部分,注入的离子有可能穿透多晶硅层,从而对栅极结构造成损害,降低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能够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提供一晶圆,在晶圆的衬底上形成栅氧化层后,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采用沉积工艺在栅氧化层之上沉积多晶硅层,其中,多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90%至95%;
采用沉积工艺在多晶硅层之上沉积非晶硅层,其中,非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5%至10%;
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多晶硅层和非晶硅层进行掺杂;
对非晶硅层、多晶硅层和栅氧化层进行蚀刻,形成栅极结构。
当沉积非晶硅层时,温度为540℃至550℃
所述注入的离子为N型元素。
所述N型元素为磷或砷。
所述注入的离子为P型元素。
所述P型元素为硼或铟。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在晶圆的衬底上形成栅氧化层后,采用沉积工艺在栅氧化层之上沉积多晶硅层,其中,多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90%至95%,然后采用沉积工艺在多晶硅层之上沉积非晶硅层,其中,非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5%至10%,其次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多晶硅层和非晶硅层进行掺杂,并对非晶硅层、多晶硅层和栅氧化层进行蚀刻,从而形成栅极结构,由于非晶硅层表面是平坦的,并且非晶硅层可以作为控制离子隧穿效应的保护层,因此能够保证离子在栅极中分布的均匀性,并避免注入的离子穿透栅极,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图4为现有技术中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的过程剖面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6~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的实施例的过程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为:在晶圆的衬底上形成栅氧化层后,采用沉积工艺在栅氧化层之上沉积多晶硅层,其中,多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90%至95%,然后采用沉积工艺在多晶硅层之上沉积非晶硅层,其中,非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5%至10%,由于非晶硅层表面是平坦的,在后续步骤中,当进行离子注入时,则比较容易对离子注入的能量进行控制,避免注入的离子穿透栅极,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提供一晶圆,在晶圆的衬底上形成栅氧化层。
步骤502,采用沉积工艺在栅氧化层之上沉积多晶硅层,其中,多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90%至95%。
步骤503,采用沉积工艺在多晶硅层之上沉积非晶硅层,其中,非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5%至10%。
步骤504,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多晶硅层和非晶硅层进行掺杂。
步骤505,对非晶硅层、多晶硅层和栅氧化层进行蚀刻,形成栅极结构。
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6~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的实施例的过程剖面结构图,如图6~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参见图6,提供一晶圆,在晶圆的衬底101上形成栅氧化层102。
本步骤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予赘述。
步骤602,参见图7,采用沉积工艺在栅氧化层102之上沉积多晶硅层103,其中,若预设栅极高度为1000埃,则多晶硅层103的厚度为900埃。
当沉积多晶硅层103时,温度为615℃至625℃,这与现有技术相同。
步骤603,参见图8,采用沉积工艺在多晶硅层103之上沉积非晶硅层108,其中,非晶硅层108的厚度为100埃。
当沉积非晶硅层108时,温度为540℃至550℃。
需要说明的是,非晶硅是一种非晶体,也就是说,在非晶硅层108中,不包括晶粒结构,这就使得非晶硅层108的表面是平坦的,没有凸起部分和凹下去的部分,在后续步骤中,当进行离子注入时,比较容易控制离子注入的能量,可避免注入的离子击穿栅极,另外,非晶硅和多晶硅虽然结构不同,但是二者本质上是同一种物质,均为硅,若将沉积时的反应温度设置为615℃至625℃,则最终形成的硅具有晶体结构,即多晶硅,若将沉积时的反应温度设置为540℃至550℃,则最终形成的硅不具有晶体结构,即非晶硅。
由于多晶硅和非晶硅本质上是同一种物质,因此,采用非晶硅代替部分厚度的多晶硅对后续步骤没有影响,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也没有影响。
步骤604,参见图9,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多晶硅层103和非晶硅层108进行掺杂。
本步骤与现有技术相同,采用相同的离子注入剂量和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多晶硅层103可掺杂P型元素或N型元素,当多晶硅层103中掺杂P型元素时,例如硼或铟,是为了后续P型晶体管的形成;当多晶硅层103中掺杂N型元素时,例如磷或砷,是为了后续N型晶体管的形成。
当所掺杂的离子为P型元素时,以硼为例,硼原子在取代原晶体结构中的原子并构成共价键时,将因缺少一个价电子而形成一个空穴,于是半导体中的空穴数目大量增加,空穴成为载流子;当所掺杂的离子为N型元素时,以磷为例,磷原子在取代原晶体结构中的原子并构成共价键时,多余的第五个价电子很容易摆脱磷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于是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数目大量增加,自由电子成为载流子,
步骤605,参见图10,对非晶硅层108、多晶硅层103和栅氧化层102进行蚀刻,并形成栅极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100埃的多晶硅被非晶硅代替,这就相当于,在本发明中,栅极包括多晶硅层103和非晶硅层108,而栅极结构包括依次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栅氧化层102和位于栅氧化层102之上的栅极。
至此,本流程结束,可进入后续的工艺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100A的非晶硅层覆盖于栅极表面,由于非晶硅层表面是平坦的,则比较容易对离子注入的能量进行控制,避免离子穿透栅极。
可见,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晶圆的衬底上形成栅氧化层后,采用沉积工艺在栅氧化层之上沉积多晶硅层,其中,多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90%至95%,然后采用沉积工艺在多晶硅层之上沉积非晶硅层,其中,非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5%至10%,其次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多晶硅层和非晶硅层进行掺杂,并对非晶硅层、多晶硅层和栅氧化层进行蚀刻,从而形成栅极结构,由于非晶硅层表面是平坦的,并且非晶硅层可以作为控制离子隧穿效应的保护层,因此能够保证离子在栅极中分布的均匀性,并避免注入的离子穿透栅极,能够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提供一晶圆,在晶圆的衬底上形成栅氧化层后,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采用沉积工艺在栅氧化层之上沉积多晶硅层,其中,多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90%至95%;
采用沉积工艺在多晶硅层之上沉积非晶硅层,其中,非晶硅层的高度为预设栅极高度的5%至10%;
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多晶硅层和非晶硅层进行掺杂;
对非晶硅层、多晶硅层和栅氧化层进行蚀刻,形成栅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沉积非晶硅层时,温度为540℃至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的离子为N型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元素为磷或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的离子为P型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元素为硼或铟。
CN2009101992179A 2009-11-16 2009-11-16 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4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92179A CN102064099B (zh) 2009-11-16 2009-11-16 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92179A CN102064099B (zh) 2009-11-16 2009-11-16 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4099A true CN102064099A (zh) 2011-05-18
CN102064099B CN102064099B (zh) 2012-11-28

Family

ID=4399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921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4099B (zh) 2009-11-16 2009-11-16 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409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151A (zh) * 2015-01-23 2015-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及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020335A (zh) * 2022-08-09 2022-09-06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7204A (en) * 1998-08-07 2000-03-1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Silicon and arsenic double implanted pre-amorphization process for salicide technology
KR100329769B1 (ko) * 1998-12-22 2002-07-18 박종섭 티타늄폴리사이드게이트전극형성방법
KR100365410B1 (ko) * 2000-06-30 2002-12-18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소자의 이중 게이트의 형성 방법
CN1848390A (zh) * 2005-04-05 2006-10-18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多晶耗尽效应的制作多晶硅栅极晶体管的方法
CN101295730B (zh) * 2007-04-24 2010-05-1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半导体器件的栅极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151A (zh) * 2015-01-23 2015-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及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617151B (zh) * 2015-01-23 2018-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及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020335A (zh) * 2022-08-09 2022-09-06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4099B (zh)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9395B (zh) 使用离子注入制造太阳能电池发射极区
JP6224730B2 (ja) 太陽電池の拡散領域を形成する方法
CN101506978A (zh) 互补型绝缘体上硅(soi)结式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58283A (zh) 获得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结构的方法及结构
US20160372573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jection-enhanced 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
CN106783626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5910965B2 (ja) トンネル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トンネル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
CN109786440A (zh) 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装置及阵列基板
CN109065641A (zh) 使用自对准注入和封盖制造太阳能电池发射极区
CN105304651B (zh) 阵列基板、显示器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2064099B (zh) 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2496568B (zh) 沟槽功率器件结构的制造方法
US20160315141A1 (en) High Breakdown N-Type Buried Layer
CN106952963A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制作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4347347A (zh) 多晶硅电阻的形成方法
CN103943671A (zh) 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5914237A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2610508A (zh) 浮栅的制作方法
CN102054678A (zh) 氧化方法
CN102446765B (zh) Mos器件制造方法
CN101286527A (zh) 具有双离子注入的pmos结构及其方法
CN109119473A (zh) 一种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30535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2005379A (zh) 提高沟槽栅顶角栅氧可靠性的方法
KR101002477B1 (ko) 플래시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Effective date: 201211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16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