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6604A - 血压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压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6604A
CN102036604A CN2009801180155A CN200980118015A CN102036604A CN 102036604 A CN102036604 A CN 102036604A CN 2009801180155 A CN2009801180155 A CN 2009801180155A CN 200980118015 A CN200980118015 A CN 200980118015A CN 102036604 A CN102036604 A CN 102036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luid bag
blood pressure
press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80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6604B (zh
Inventor
江藤美佳
泽野井幸哉
山下新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345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286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345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694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345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2862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36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6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the pressure being controlled by electric signals, e.g. derived from Korotkoff s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using the oscillometric metho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提供血压测定装置。在血压计中,取得表示测定部位周长的值(S101),基于该值决定用于控制泵的驱动电压的参数(S401),基于参数和流体袋内压决定驱动电压对流体袋进行加压(S403)。在加压过程中计算最低血压值(S405)。另外,推定最高血压值(S301’),如果流体袋内压达到该压力则停止加压(S107)。接着,基于测定部位的周长来决定用于从流体袋排出流体的阀的间隙(S109),控制使间隙恒定进行减压(S111)。在减压过程中计算最高血压值(S112)。在计算出最高血压值的时刻从流体袋排出流体(S115),测定结束。

Description

血压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压测定装置,特别涉及利用内置有流体袋的腕带(袖带:cuff)来测定血压的血压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采用电子血压计计算血压的方法之一,有振荡波感应法,即,用内置有流体袋的腕带(cuff)缠绕生体的一部分,然后对该腕带进行加减压,从而获取因被压迫的血管的容积变化而导致的流体袋容积变化,将其作为流体袋的压力变化(压脉搏波振幅),由此计算血压。
流体袋具有这样的特性:流体袋的压力与流体袋的容积呈图33所示的关系。即,参照图33,在A部分所示的流体袋的压力的低的区域,相对于流体袋的压力增加,流体袋的容积急剧增加。另外,如B部分所示,随着流体袋的压力变高,相对于流体袋的压力增加,流体袋的容积的增加率缓缓减少。
针对在对流体袋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进行说明。此时,图34表示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低的情况,图35表示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高的情况。具体来说,表示随着血管的容积变化((A)部分)的流体袋的容积的变化((B)部分)、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的变化((C)部分)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D)部分)。另外,图36表示从流体袋流出流体的排出速度快的情况,即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多的情况,图37表示从流体袋流出流体的排出速度慢的情况,即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少的情况。具体来说,表示随着血管的容积变化((A)部分)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B)部分)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C)部分)。
根据图34~图37可知,在对流体袋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在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方面有以下特征:
(1)流体袋的压力越高,则流体袋内的流体的密度越高,
(2)流体袋的容积越大,则随着血管的容积变化,流体袋内的流体的密度变化越小,因此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越低,
(3)在流体袋的容积变化相同的情况下,流体袋的压力越高,则随着流体袋的容积变化,流体袋内的流体的密度变化越大,因此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越高,
(4)即使流体袋的压力相同,也会因流体袋内的流体的排出量导致血管容积变化进而导致流体袋的容积变化的大小发生变化,因此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不同,
(5)流体袋内的流体的排出量越多,则血管的容积变化导致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越小,因此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越低。
因此,在利用振荡波感应法在对流体袋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依赖于流体袋内的流体的密度以及从流体袋排出的流体的排出量。
以规定(一定)的速度对流体袋进行减压并在减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计,为了如图38A所示那样以规定的速度进行减压,根据图38B那样流体袋的压力、测定部位的周长,用阀来控制从流体袋排出的流体的量。由此,如图38C所示,在流体袋的压力高的区域,相对于血管的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大,在流体袋的压力低的区域,相对于血管的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小。另外,随着流体袋的压力变化,血管的容积变化的变化量因测定部位的周长不同而不同,因此这些都成为血压测定的误差要因。
接着,针对在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进行说明。此时,图39表示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低的情况,图40表示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高的情况。具体来说,表示随着血管的容积变化((A)部分),流体袋的容积变化((B)部分)、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的变化((C)部分)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D)部分)。另外,图41表示向流体袋流入流体快的情况、即单位时间的流入量多的情况,图42表示向流体袋流入流体慢的情况,即单位时间的流入量少的情况。具体来说,表示随着血管的容积变化((A)部分),流体袋的容积变化((B)部分)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C)部分)。
根据图39~图42可知,在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在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方面有以下特征:
(1)流体袋的压力越高,则流体袋内的流体的密度越高,
(2)流体袋的容积越大,则随着流体袋的容积变化,流体袋内的流体的密度变化越小,因此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越低,
(3)在流体袋的容积变化相同的情况下,流体袋的压力越高,则随着流体袋的容积变化,流体袋内的流体的密度变化越大,因此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越高,
(4)即使流体袋的压力相同,也会因流体袋内的流体的排出量导致血管容积变化进而导致流体袋的容积变化的大小发生变化,因此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不同,
(5)向流体袋内流入的流体的流入量越多,则血管的容积变化导致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越小,因此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越低。
因此,在利用振荡波感应法在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依赖于流体袋内的流体的密度以及向流体袋流入的流体的流入量。
以规定(一定)的速度对流体袋进行加压并在加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计,为了如图43A所示那样以规定的速度进行加压,根据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测定部位的周长,用泵来控制向流体袋注入的流体的量。此时,注入流体袋的流体的量如图43B所示那样根据流体袋的压力和测定部位的周长而变化。由此,如图43C所示,在流体袋的压力高的区域,相对于血管的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大,在流体袋的压力低的区域,相对于血管的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小。另外,随着流体袋的压力变化,血管的容积变化的变化量因测定部位的周长不同而不同,因此这些都成为血压测定的误差要因。
另外,在使得用于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泵的驱动电压恒定(一定)来进行加压的血压计中,如图44A所示,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根据流体袋的压力和测定部位的周长而变化。另外,如图44B所示,注入流体袋的流体的量根据流体袋的压力而变化。由此,如图44C所示,在流体袋的压力高的区域,相对于血管的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大,在流体袋的压力低的区域,相对于血管的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小。另外,随着流体袋的压力变化,血管的容积变化的变化量因测定部位的周长不同而不同,因此这些都成为血压测定的误差
作为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公开了以下方法。即,JP特开平6-245911号公报(以下,文献1)公开了这样的技术:根据测定部位的周长来调整阀的排出量,或者具有与流体袋连通的流体存放部,根据流体袋在测定部位上缠绕的周长,控制流体袋和流体存放部的容积和为恒定。由此,即使测定部位的周长不同,也能够保持减压速度恒定。
另外,JP特开平5-329113号公报(以下,文献2)公开了这样的方法:预先备有流体袋相对于压力的容积变化特性,将流体袋的压力变化的信号换算为容积变化,利用该容积变化来计测血压值。
另外,JP特开平4-250133号公报(以下,文献3)公开了这样的方法:在脉搏波出现区间,关闭用于排出流体袋内的流体的阀,防止随着流体袋的容积变化的血管容积变化的衰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6-245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5-3291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平4-2501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中,因测定部位的周长不同而导致无法消除减压速度的差,为了保持规定的减压速度,与流体袋的压力联动地改变阀的排出量,因此压脉搏波振幅因流体袋的压力而改变。因此,即使控制流体袋和流体存放部的容积和为恒定,也只会消除因测定部位的周长而导致的容积的差,流体袋的压力仍会改变流体袋相对于血管容积变化的压力变化的大小。因此依然血压测定依然存在误差。
另外,在文献2所公开的方法中,需要预先提供流体袋的压力与容积变化特性。然而存在这样的问题:该变化特性会因流体袋的缠绕方法、胳膊的粗度、人体的柔软程度等而无限变化,因此无法充分修正。另外,需要更复杂的多次修正(流量检测、测定部位的尺寸检测、缠绕状态检测、人体的柔软度检测等),需要大型装置,并不实用。
另外,在文献3所公开的方法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能够正确获取血管的容积变化作为流体袋的压力变化,但由于每次出现脉搏波都要关闭阀,因此难以进行减压。
即,在这些文献所公开的方法中,由于流体袋的压力与容积不成比例关系,因此在一边减压一边进行血压测定的情况下,因测定部位的周长、流体袋的压力而导致从流体袋排出的流体的流量不同。另外,在一边加压一边进行血压测定的情况下,因测定部位的周长、流体袋的压力而导致流入流体袋的流体的流入量不同。由此,因测定部位的周长、流体袋的压力导致压脉搏波振幅相对于血管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不同。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血管的容积变化相同,因血压值、测定部位的周长会导致压脉搏波振幅的大小误差,进而导致血压测定精度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血压测定精度的血压测定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方面,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具有:流体袋,加压部,其用于对流体袋注入流体以进行加压,减压部,其用于从流体袋排出流体以进行减压,传感器,其用于测定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血压测定部,其用于基于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计算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控制部,其用于控制加压部、减压部以及血压测定部;血压测定部基于在加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中的一个值,血压测定部基于在减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中的与一个值不同的另一个值。
优选控制部决定控制量,该控制量用于控制利用减压部排出流体的排出量,从而控制用于控制排出量的排出量,使得在减压过程中,流体相对于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即从流体袋排出流体的排出量,与流体袋的内压变化速度即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血压测定部,基于在利用减压部从流体袋排出流体的减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低血压值。
优选控制部决定控制量,该控制量用于控制利用减压部排出流体的排出量,从而控制用于控制排出量的排出量,使得在减压过程中,流体相对于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即从流体袋排出流体的排出量,与流体袋的内压变化速度即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流体相对于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血压测定部,基于在利用减压部从流体袋排出流体的减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高血压值。
优选减压部具有阀,该阀配置在流体袋上,用于控制排出量的控制量是阀的间隙,控制部,决定阀的间隙,控制使得在减压过程中阀的间隙保持为所决定的间隙,由此控制用于控制排出量的排出量,其中,阀的间隙比在特定情况下决定的间隙小,特定情况是指,血压测定部基于在减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计算最低血压值的情况,在减压过程中,减压部从流体袋排出流体,并且减压速度达到使在特定时间内脉拍数为规定数以上的速度,特定时间是指流体袋的内压在包括最高血压的规定范围内变化的时间。
优选控制部具有取得部,该取得部用于取得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关的信息,控制部根据周长来决定阀的间隙。
优选血压测定装置还具有用于输入周长的输入部,根据来自输入部的输入来取得与周长相关的信息。
优选取得部基于流体袋的内压达到规定压力时加压部的加压时间,来取得与周长相关的信息。
优选血压测定装置具有用于将流体袋缠绕在测定部位上的缠绕构件,缠绕构件具有滑动阻抗,取得部用缠绕构件将流体袋缠绕在测定部位上,基于根据滑动阻抗而得的阻抗值,来取得与周长相关的信息。
优选减压部具有阀,该阀配置在流体袋上,用于控制排出量的控制量是阀的间隙,控制部,控制使得在减压过程中阀的间隙保持为所决定的间隙,由此控制用于控制排出量的排出量。
优选血压测定部进一步基于在加压部对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出血压值,控制部根据基于加压过程中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而计算出的血压值,决定阀的间隙。
优选血压测定部进而基于在加压部对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脉搏波的周期,控制部根据基于加压过程中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而计算出的脉搏波的周期,决定阀的间隙。
优选控制部基于流体袋的内压来决定用于控制加压部的控制量从而控制加压部,使得加压部单位时间向流体袋注入流体的注入量与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成比例关系。血压测定部基于加压部向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从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低血压值。
优选控制部基于流体袋的内压来决定用于控制加压部的控制量从而控制加压部,使得加压部单位时间向流体袋注入流体的注入量与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成比例关系。血压测定部基于加压部向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从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高血压值。
优选加压部具有泵,该泵用于对流体袋注入流体,用于控制加压部的控制量是用于驱动泵的驱动电压,控制部在加压过程中在规定的时刻基于流体袋的内压来更新驱动电压。
优选控制部具有取得部,该取得部用于取得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关的信息,控制部基于周长来决定控制参数,其中,控制参数用于对用于驱动泵的驱动电压进行控制。
优选控制部在特定的时刻控制减压部,以使流体从流体袋排出,特定的时刻是指,血压测定部基于在减压部从流体袋排出流体的减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计算出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中的与一个值不同的另一个值的时刻。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具有:流体袋,加压部,其用于对流体袋注入流体以进行加压,减压部,其用于从流体袋排出流体以进行减压,传感器,其用于测定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血压测定部,其用于基于在减压部从流体袋排出流体的减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血压值,控制部,其用于控制加压部、减压部以及血压测定部;控制部决定用于控制减压部排出流体的排出量的控制量,从而控制排出量,使得在减压过程中排出量与流体袋的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优选减压部具有阀,该阀配置在流体袋上,控制量是阀的间隙,控制部,控制使得在减压过程中阀的间隙保持为所决定的间隙,由此控制排出量。
优选控制部决定作为控制量的阀的间隙,使得减压速度达到使在特定时间内脉拍数为规定数以上的速度,特定时间是指流体袋的内压从最高血压变化为最低血压的时间。
优选加压部具有泵,取得部基于泵的旋转数与流体袋的内压来取得与周长相关的信息。
优选血压测定装置还具有用于测定排出量的测定部,控制部基于测定部所测定的排出量和由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控制减压部的流体的排出量,使得减压过程中排出量与流体袋的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优选血压测定装置还具有用于增加流体袋的容量的增加部,加压部对被增加部增加了容积的流体袋注入流体进行加压。
优选增加部包括用于向流体袋注入非压缩性流体的注入部,控制部在加压部向流体袋注入流体之前,控制利用注入部向流体袋注入非压缩性流体。
优选控制部在加压部向流体袋流体之前,控制注入部将规定量的非压缩性流体注入到流体袋内。
优选控制部的控制包括第一~第三步骤。在第一步骤中,在加压部向流体袋注入流体之前,利用注入部向流体袋注入非压缩性流体,直到流体袋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或者流体袋的加压速度达到规定的加压速度为止;在第二步骤中,在流体袋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后,或在流体袋的加压速度达到规定的加压速度后,释放流体袋的压力而使其变为大气压;在流体袋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后,封闭流体袋,利用加压部开始注入流体。
优选在流体袋与减压部用于排出流体的排出口相连接的部分具有过滤器,该过滤器使流体,使非压缩性流体不透过。
优选增加部是配置在流体袋内的填充构件。
优选填充构件包括海绵、弹簧和微粒的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其它方面,血压测定装置具有:流体袋,加压部,其用于对流体袋注入流体以进行加压,传感器,其用于测定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血压测定部,其用于基于在加压部对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血压值,控制部,其用于控制加压部和血压测定部;控制部基于流体袋的内压来决定用于控制加压部的控制量,从而控制加压部,使得加压部对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注入的流体的注入量与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优选加压部具有泵,该泵用于对流体袋注入流体,控制量是用于驱动泵的驱动电压,控制部在加压过程中在规定的时刻基于流体袋的内压来更新驱动电压。
优选控制部决定作为控制量的、用于驱动泵的驱动电压,使得加压速度达到使在特定时间内脉拍数为规定数以上的速度,特定时间是指流体袋的内压从最低血压变化为最高血压的时间。
优选取得部基于泵的旋转数和流体袋的内压来取得与周长相关的信息。
优选血压测定装置还具有测定部,其用于测定对流体袋注入流体的注入量,控制部基于测定部所测定出的对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注入的流体的注入量,来控制加压部,使得在加压过程中加压部对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注入的流体的注入量与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优选控制部判断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是否在容许范围内,不在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结束加压部的加压。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在血压测定装置中,能够使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不依赖于流体袋的压力,而是接近恒定。由此,能够减低血压测定误差。另外,即使因测定部位的周长而导致流体袋的容积有差异,也能够使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的变化的比例接近恒定。由此,能够减低血压测定误差。另外,由此,无须对对因测定部位的周长而导致的不同流体袋的容积进行修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即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具体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操作了测定开关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第一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操作了测定开关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第二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4A是表示测定部位的周长与加压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4B是表示测定部位的周长与加压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针对每个测定部位的周长而保持规定的阀的驱动电压的情况下减压速度相对于流体袋压力的变化程度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决定的阀的驱动电压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针对每个阀的间隙而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同的情况下的减压速度相对于流体袋压力的变化程度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操作了测定开关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血压计中决定的阀的驱动电压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的关系的图。
图10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减压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10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流体的排出量的关系的图。
图10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相对于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值的关系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流体袋的压力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即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其它具体例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具体例的框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血压计中操作了测定开关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15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血压计的结构的其它具体例的图。
图1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血压计的结构的其它具体例的图。
图15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血压计的结构的其它具体例的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即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具体例的框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操作了测定开关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针对每个测定部位的周长而保持规定的泵的驱动电压的情况下的流体袋的压力与加压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19是表示针对每个泵的驱动电压的、流体袋的压力与单位时间内流入流体袋的流体的流入量的关系的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所决定的泵的驱动电压与流体袋的压力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的关系的图。
图21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单位时间内流入流体袋的流入量的关系的图。
图21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流体袋的加压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21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相对于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值的关系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流体袋的压力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
图2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即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其它具体例的框图。
图2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具体例的框图。
图2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血压计中操作了测定开关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操作了测定开关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流体袋的压力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
图2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操作了测定开关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29是用于说明流体袋的压力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
图3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即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具体例的框图。
图3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操作了测定开关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32是用于说明流体袋的压力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
图33是表示流体袋的特性的图。
图34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在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低的情况下,随着血管容积变化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的变化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35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在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高的情况下,随着血管容积变化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的变化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36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在从流体袋流出的流体的排出速度快的情况下,即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多的情况下,随着血管容积变化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37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在从流体袋流出的流体的排出速度慢的情况下,即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少的情况下,随着血管容积变化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38A是表示以规定的速度对流体袋进行减压,在减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减压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38B是表示以规定的速度对流体袋进行减压,在减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流体的排出量的关系的图。
图38C是表示以规定的速度对流体袋进行减压,在减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相对于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值的关系的图。
图39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在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低的情况下,随着血管容积变化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的变化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40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在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高的情况下,随着血管容积变化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流体袋内的流体密度的变化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41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在流入流体袋的流体的流入快的情况,即单位时间的流入量多的情况下,随着血管容积变化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42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在流入流体袋的流体的流入慢的情况下,即单位时间的流入量少的情况下,随着血管容积变化的流体袋的容积变化以及流体袋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43A是表示以规定的速度对流体袋进行加压,在加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加压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43B是表示以规定的速度对流体袋进行加压,在加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单位时间内流入流体袋的流体的流入量的关系的图。
图43C是表示以规定的速度对流体袋进行加压,在加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相对于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值的关系的图。
图44A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使用于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泵的驱动电压为规定的电压而进行加压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加压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44B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使用于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泵的驱动电压为规定的电压而进行加压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单位时间内流入流体袋的流体的流入量的关系的图。
图44C是表示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计中,使用于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泵的驱动电压为规定的电压而进行加压的血压计中的流体袋的压力与相对于规定(恒定)容积变化的压脉搏波振幅值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构件和结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
[第一实施方式]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说明在对流体袋进行减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测定装置。
参照图1,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血压计1,具有主体2和用于缠绕(卷绕)测定部位的袖带5,它们通过软管10相连接。主体2的正面配备有开关等操作部3和用于显示测定结果等的显示部4。操作部3包括:用于指示电源接通/断开(ON/OFF)的电源开关31、用于指示测定开始的测定开关32、用于指示测定停止的停止开关33、用于呼出所记录(存储)的测定值并进行显示的记录呼出开关34。袖带5上配置有流体袋13。注入流体袋13并从流体袋13排出的流体例如适用于空气。通过将袖带5缠绕在测定部位上,来使流体袋13推压测定部位。作为测定部位,例如可以举出上臂或手腕等。
流体袋13与压力传感器23、泵21、阀22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23用于测定流体袋13的内压变化,所述泵21用于对流体袋13进行流体的注入/排出处理。压力传感器23、泵21、和阀22分别与振荡电路28、泵驱动电路26、阀驱动电路27相连接,进一步,振荡电路28、泵驱动电路26、和阀驱动电路27分别与用于对血压计1进行整体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40相连接。
CPU40进一步与显示部4、操作部3、存储器6、用于存储测定结果等的存储器7、电源53相连接,所述存储器6存储CPU40所执行的程序并在执行程序时成为工作区域。
CPU40从电源53接受电力供给从而被驱动。CPU40包括周长信息取得部41和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CPU40基于从操作部3输入的操作信号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由此它们形成在CPU40中。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取得作为测定部位的尺寸的周长信息,将其输入至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基于周长信息而决定用于驱动阀22的电压(以下,称为驱动电压Ev)。CPU40将与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所决定的驱动电压Ev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至阀驱动电路27。另外,CPU40基于从操作部3输入的操作信号,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对泵驱动电路26输出控制信号。
泵驱动电路26和阀驱动电路27根据控制信号来驱动泵21和阀22。泵驱动电路26根据来自CPU40的控制信号来驱动控制泵21,从而向流体袋13内注入流体。阀驱动电路27根据来自CPU4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阀22的开闭和打开幅度(以下称为间隙),从而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
压力传感器23是静电电容型的压力传感器,因流体袋13的内压变化而改变电容值。振荡电路28变换出与压力传感器23的电容值对应的振荡频率的信号而输入CPU40。CPU40基于从压力传感器23得到的流体袋13的内压变化来执行规定的处理,根据其结果向泵驱动电路26和阀驱动电路27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另外,CPU40基于从压力传感器23得到的流体袋13的内压变化来计算出血压值,执行用于将测定结果显示在显示部4上的处理,将用于显示的数据和控制信号输出至显示部4。另外,CPU40执行用于将血压值存储入存储器7中的处理。
利用图2的流程图来说明血压计1中操作了测定开关32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第一具体例。CPU4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来实现图2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
参照图2,CPU40监视来自操作部3的操作信号输入,如果检测到测定开关32被操作,则在步骤S101中CPU40的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取得周长信息,该周长信息表示作为测定部位的尺寸的测定部位的周长。在此,通过构成操作部3的开关等构件,在测定时例如输入“粗”、“细”等的周长信息,周长信息取得部41根据来自操作部3的操作信号取得周长信息。
此外,利用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取得周长信息的取得方法并不仅限于上述的方法。例如,作为在血压计1中测定开关32被操作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第二具体例,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取代所述步骤S101而利用步骤S201~S205的处理来取得周长信息。具体来说,在步骤S201中,CPU40向泵驱动电路26输入预先规定的用于以规定电压驱动泵21的控制信号,以规定的电压驱动泵21来对流体袋13进行流体袋13,直到流体袋13达到预先规定压力为止。如果达到规定压力(在步骤S203为“是”),则在步骤S205中,CPU40存储流体袋13达到规定压力的加压时间。如图4A所示,在用于驱动泵21的驱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测定部位的周长越大则加压速度越小。因此,如图4B所示,测定部位的周长越大则加压时间越长。即,流体袋13达到规定压力的加压时间可以说是表示测定部位的周长的指标。因此,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取得在步骤S205中存储的加压时间来作为周长信息。此外,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可以取代加压时间而根据泵21的旋转数与流体袋13的压力,同样也能够取得周长信息。另外,作为其它例子,使得用于将流体袋13缠绕在测定部位的布(不图示)具有滑动阻抗,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可以根据将流体袋13缠绕在测定部位上时的所述滑动阻抗而取得阻抗值,根据该阻抗值而取得周长信息。
在步骤S103、S105中,CPU40向泵驱动电路26输出控制信号来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直到流体袋13达到预先规定的规定压力为止。如果达到规定压力(步骤S105为“是”),在步骤S107中CPU40向泵驱动电路26输出控制信号,停止流体袋13的加压。然后,在步骤S109中,CPU40的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基于在步骤S101或步骤S201~S205中取得的周长信息来决定阀22的驱动电压Ev。在步骤S111中,CPU40将控制信号输出至阀驱动电路27,从而保持在步骤S109中决定的驱动电压Ev来驱动阀22,开始对流体袋13进行减压。在步骤S113中,CPU40提取在减压中获取的流体袋13的内压上叠加的与动脉容积变化相伴的振动成分,通过规定的计算来计算出血压值。此外,对于在所述步骤S111中的减压速度过快而在所述步骤S113中无法计算血压值的情况、相反在所述步骤S111中减压速度过慢而无法顺利排出的情况等(步骤S114为“否”),在步骤S117中CPU40判断为出错,向阀驱动电路27输出控制信号而打开阀22,迅速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即在所述步骤S113中计算出血压值的情况下(步骤S114为“是”),在步骤S115中根据来自CPU40的控制信号而打开阀22,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
针对所述步骤S109中利用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决定驱动电压Ev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此,在保持恒定的驱动电压Ev的情况下减压速度相对于流体袋压力的变化程度如图5所示,因测定部位的周长而异。具体而言,参照图5,测定部位的周长越小则减压速度的变化程度越大,测定部位的周长越大减压速度的变化程度越小。即,根据图5所示的关系,可以说测定部位的周长是用于决定驱动电压Ev的参数。
在所述步骤S109中,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利用上述图5所示的关系来决定驱动电压Ev。作为具体例子,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将在所述步骤S101或所述步骤S201~S205中取得的周长信息代入以下的式(1),从而决定驱动电压Ev:
驱动电压Ev=α×周长信息+β    式(1)。
在步骤S109中,通过利用上述式(1),能够如图6所示那样将驱动电压Ev决定为与测定部位的周长成比例的大小。
在此,在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同的情况下减压速度相对于流体袋13的压力的变化程度如图7所示,因阀22的间隙而异,即,因驱动电压的大小而异。具体而言,参照图7,阀22的间隙越大则减压速度的变化程度越大,间隙越小则减压速度的变化程度越小。因此,根据图7所示的关系,间隙的大小优选为,能够使流体袋13的减压速度处于从适于计算最高血压到计算最低血压的规定速度范围内。更为具体地说,间隙的大小优选能够使得减压速度达到以下条件,即,在以该减压速度进行减压时的最高血压与最低血压之间能够检测出的胍拍数在规定数以上。更为优选所述“规定数”为5。原因在于,如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JP特开2001-70263号公报所记载,考虑到减压测定的算法的性能进行设定比较妥当,控制减压速度,使得减压时的最高血压与最低血压之间测定5左右的脈拍数。此外,减压时的最高血压与最低血压之间能够测定5以上的胍拍数这样的减压速度,例如是通过实验等获得的,预先存储在存储器6中。其值具体而言,优选3mmHg/sec~13mmHg/sec左右。因此,所述式(1)的系数α、β是能够使血压减压速度为目标的减压速度内的值,在以所述血压减压速度进行减压时流体袋13的压力在血压值程度的范围内,所述目标为3mmHg/sec~13mmHg/sec左右。这样的系数α,β可以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得,存储在血压计1的存储器6中。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在步骤S109中输入利用所述式(1)取得的周长信息来决定驱动电压Ev,但也可以取代式(1),在存储器6中存储规定了周长信息与驱动电压Ev的关系的表,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根据该表来读取与所取得的周长信息对应的驱动电压Ev。
[变形例1]
利用图8的流程图来说明在血压计1中测定开关32被操作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变形例。在图8所示的处理中,与图3所示的第二具体例同样地在步骤S201~S205中基于流体袋13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的加压时间来推定测定部位的周长,并且在其后的加压过程中,在步骤S301中CPU40基于从压力传感器23得到的流体袋13的内压变化来推定最高血压值,在步骤S303中计算出流体袋13的加压结束时的压力。血压计1的结构为,基于在使流体袋13加压至规定压力之后的减压过程中得到的流体袋13的内压变化,来计算血压值。因此,在步骤S303中,优选CPU40计算出比在步骤S301中推定出的最高血压值高出规定压力值的压力值,来作为加压结束压力。在进行这样控制的减压过程中计算血压值:如果流体袋13的压力达到在步骤S303中计算出的加压结束压力(步骤S105’为“是”),则之后与图2、图3所示的处理同样地决定驱动电压Ev,保持驱动电压Ev来驱动阀。
此外,在变形例中,在步骤S109中,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取代上述图5所示的关系,或者在该关系的基础上,考虑在步骤S301中推定出的最高血压值来决定驱动电压Ev。作为具体例子,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将在所述步骤101或所述步骤S201~S205中取得的周长信息代入以下的式(2),从而决定驱动电压Ev:
驱动电压Ev=α×周长信息+β+偏移量S,
偏移量S=推定最高血压值×γ式(2)。
在变形例的步骤S109中,利用上述的式(2),如图9所示,这样决定驱动电压Ev,即,以与测定部位的周长成比例的大小,并且以与所推定出的最高血压对应的大小,来决定驱动电压Ev。此外,在上的具体例子中,偏移量S是基于推定最高血压值而计算出的。然而,偏移量S也可以基于推定最低血压值、胍压、或脉搏波的周期来计算出。
根据用图7说明的关系可知,优选如下的间隙大小:在采用优选的间隙大小的情况下,能够使流体袋13的压力在血压值程度的范围内时的血压减压速度,在作为目标的减压速度范围内。因此,所述式(2)的系数γ的值也这样设定:使得将从流体袋13的最高血压的计算到最低血压的计算为止的减压速度,设定为以3mmHg/sec~13mmHg/sec作为为目标的减压速度内。
在所述步骤S111中,CPU40这样进行控制:保持在所述步骤S109中决定的驱动电压Ev来驱动阀22。即,在减压时将阀22控制为规定(恒定)的间隙。由此,在减压时,随着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流体袋13的减压速度如图10A所示那样变化。即,根据图10A,在流体袋13的压力变为某压力以下的情况下,流体袋13的减压速度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的大小无关地,保持在大致相同的值,而几乎不会因之后的(減少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另外,在减压时,在流体袋13的压力下,随着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从阀22排出的排出量如图10B所示那样变化。即,根据图10B,在流体袋13的压力变为某压力以下的情况下,从阀22排出的排出量会保持在与测定部位的周长对应的值,而几乎不会因之后的(減少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即,根据图10A、图10B所示的关系,将驱动电压Ev控制为恒定的电压,即,将阀22的间隙控制为恒定的间隙,这样控制驱动电压Ev而使得从阀22排出的排出量与流体袋13的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CPU40通过这样进行控制,能够使得在血压计1中从流体袋13排出的流体的流量与减压速度成近似比例关系。由此,能够使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趋于恒定,从而提高测定精度。即,如图10C所示,相对于规定的容积变化,能够与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无关地,使压脉搏波振幅成为与测定部位的周长对应的恒定的值。
图11是用于说明流体袋13的压力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A)表示随着时间经过,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以及动脉内压的压力变化。(A)中的虚线A表示现有技术中控制流体袋的压力等速减压的情况下的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驱动电压Ev为规定(恒定)电压,即,控制阀22的间隙为规定间隙进行减压的情况下的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如实线B所示。通过控制血压计1中驱动电压Ev为规定(恒定)电压,即控制阀22的间隙为规定间隙来进行减压,从而如(C)所示那样,对在现有技术中(B)所示那样根据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减压)测定的动脉内压进行测定。具体来说,在(C)中,连接(B)所示的动脉内压的各测定值而得的线以虚线表示。如图34和图35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流体袋的压力等速减压的血压计中,即使在相同的动脉内压的情况下,流体袋的压力低的区域与高的区域相比,前者的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低。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通过比较(B)和(C)可知,流体袋13的压力低的区域中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比现有技术中控制流体袋的压力等速减压的血压计的检测精度,有显著提高。同样地,压力高的区域中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也显著提高。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所述步骤S111中的减压过程中,CPU40将驱动电压Ev保持为在所述步骤S109中由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决定的驱动电压Ev,即,控制驱动电压Ev保持恒定。然而,如图12所示,血压计1可以在上述的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用于对从阀22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测定的流量计55,从而在减压过程中通过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更新驱动电压Ev,使得从阀22排出的排出量与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在该情况下,CPU40进行反馈控制,控制将驱动电压Ev变更为在规定的时间间隔等的特定时刻决定的驱动电压Ev并保持。通过这样的反馈控制,能够使从流体袋13排出的流体的流量与减压速度更加接近比例关系。由此,能够使压脉搏波振幅相对于规定的血管容积变化而接近恒定,从而提高测定精度。
[变形例2]
利用图13来说明作为血压计1的变形例的血压计1-1的硬件结构。参照图13,血压计1-1在图1所示的血压计1的硬件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用软管10连接至流体袋13的容器54,该容器54用于保存非压缩性流体。容器54与泵51、阀52相连接。泵51和阀52分别与泵驱动电路56和阀驱动电路57相连接,进一步,泵驱动电路56和阀驱动电路57分别与CPU40相连接。CPU40基于从操作部3输入的操作信号,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从而决定用于驱动泵51和阀52的电压,对泵驱动电路56和阀驱动电路57输出与所决定的电压对应的控制信号。通过驱动泵51,使得保存在容器54内的非压缩性流体经由软管10而流入流体袋13。通过驱动阀52,排出流体袋13内的非压缩性流体。
在流体袋13与阀22相连接的部分设有过滤器9。为了防止容器54内的非压缩性流体向流体袋13移动时流体注入流体袋13,并防止从用于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的阀22泄漏非压缩性流体,过滤器9的材料优选能够使流体透过而不使非压缩性流体透过的材料。
利用图14的流程图来说明在血压计1-1中操作了测定开关32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子。图14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是CPU4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而实现的。
参照图14,在变形例中,在步骤S1401中CPU40向阀驱动电路27输出控制信号来关闭阀22,封闭向流体袋13流入流体的流入口和排出口。然后,在步骤S1403中向泵驱动电路56输出控制信号来驱动泵51,使容器54内的非压缩性流体流入流体袋13内,直到流体袋13达到预先规定的规定压力或者达到规定的加压速度为止。即,使非压缩性流体从容器54移动至流体袋13。如果流体袋13的内压达到规定压力,或流体袋13的加压速度达到规定的加压速度(步骤S1405为“是”),则在步骤S1407中CPU40向阀驱动电路57输出控制信号来关闭阀52,封闭向流体袋13流入非压缩性流体的流入口。并且在封闭后,在步骤S1409中CPU40向阀驱动电路27输出控制信号来打开阀22,释放流体袋13内的压力。由此,流体袋13被注入了规定量的非压缩性流体,进一步内压变为大气压。
然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同样地执行步骤S103~S107的处理,将流体袋13加压至预先规定的规定压力,在该状态下停止流体袋13的加压。并且,然后在步骤S111中一边对流体袋13进行减压一边在步骤S113中计算出血压值。
在血压计1-1中,如果血压值的计算结束(步骤S1411为“是”),则在步骤S1413中CPU40向阀驱动电路57输出控制信号打开阀52,排出流体袋13内的非压缩性流体。然后,在步骤S115中,根据来自CPU40的控制信号而打开阀22,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
血压计1-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3中的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之前,将规定量的非压缩性流体注入流体袋13来增加流体袋13的容积,从而减少流入的流体的容量。由此,与从初始状态就流入全部流体的方法相比,如先前用图33说明的那样,能够抑制图33中A部分所示的流体袋13的内压低的区域的流体袋13的容积变化。因此,在血压计1-1中,能够提高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抑制低压区域的流体袋13的容积变化的容积变化的方法,采用了使非压缩性流体流入流体袋13的方法,但作为其它方法,也可以采用预先在流体袋13内配置填充构件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如图15A所示的方法,使微粒(micro beads)等的凝胶材料预先流入流体袋13,来作为填充构件。另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如图15B、图15C所示的方法,预先将海绵、弹簧等的弹性材料配置在流体袋13内来作为填充构件。这些填充构件预先配置在流体袋13内,能够在加压前增加流体袋13的容积。此外,填充构件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凝胶材料、弹性材料,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另外,填充构件也可以是这些多种材料的组合。
进一步,也可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减压时的控制和变形例的血压计1-1的结构进行组合。即,在血压计1-1的处理中,在所述步骤S107中停止流体袋13的加压之后,也可以进行所述步骤S109的处理,控制阀22的间隙为规定间隙来进行减压。这样一来,能够使得从流体袋13流出的流体的流量与减压速度更加接近比例关系。由此,能够使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接近恒定,提高测定精度。
[第二实施方式]
作为第二实施方式,说明在对流体袋进行加压的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测定装置。
参照图16,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即血压计1’,硬件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的硬件结构大致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CPU40包括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来代替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CPU40基于从操作部3输入的操作信号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从而在CPU40内形成周长信息取得部41和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取得作为测定部位的尺寸的周长信息,将其输入至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基于周长信息决定控制参数Ap,该控制参数Ap用于控制用来驱动泵21的电压(以下,称为驱动电压Ep)。进一步,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基于控制参数Ap和经由振荡电路28输入的由压力传感器23测定出的流体袋13的压力即内压P,来决定驱动电压Ep。CPU40向泵驱动电路26输出与由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决定的驱动电压Ep对应的控制信号。另外,CPU40基于从操作部3输入的操作信号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向阀驱动电路27输出控制信号。
利用图17的流程图来说明血压计1’中操作了测定开关32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子。图17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CPU4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而实现。
参照图17,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图2所示的处理的步骤S101同样地,CPU40的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取得表示作为测定部位的尺寸的测定部位的周长的周长信息。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用图3、图4说明的那样,可以取得流体袋13达到规定压力的加压时间来作为周长信息,也可以如前所述,在用于将流体袋13缠绕在测定部位上的布(不图示)具有滑动阻抗的情况下,根据由所述滑动阻抗所得的阻抗值来取得周长信息。
在步骤S401中,CPU40的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基于在步骤S101中取得的周长信息,来取得用于控制泵21的驱动电压Ep的控制参数Ap。
在步骤S403中,CPU40利用在步骤S401中决定的控制参数Ap和内压P来决定驱动电压Ep,向泵驱动电路26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以所决定的驱动电压Ep来驱动泵21,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此外,在步骤S403中,CPU40可以在规定的时刻执行上述的处理,根据流体袋13的内压变化来决定驱动电压Ep。规定的时刻例如可以举出:规定的时间间隔、流体袋13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的时刻等。并且,在步骤S113’中,CPU40提取在加压中获取的流体袋13的内压上叠加的与动脉容积变化相伴的振动成分,通过规定的计算来计算出血压值。此外,对于在所述步骤S403中的加压速度过快而在所述步骤S113’中无法计算血压值的情况、相反在所述步骤S403中加压速度过慢而无法顺利加压的情况等(步骤S114为“否”),在步骤S117中CPU40判断为出错,向阀驱动电路27输出控制信号而打开阀22,迅速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即在所述步骤S113’中计算出血压值的情况下(步骤S114为“是”),在步骤S115中根据来自CPU40的控制信号而打开阀22,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
下面说明所述步骤S401中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决定控制参数Ap的过程、所述步骤S403中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决定驱动电压Ep的过程。
图18是表示保持驱动电压Ep恒定的情况下针对每个测定部位的周长流体袋13的压力与加压速度的关系的图。参照图18,测定部位的周长越小则整体加压速度越大。相反,测定部位的周长越大,则整体加压速度越小。另外,测定部位的周长越小则加压速度的变化程度越大,测定部位的周长越大则加压速度的变化程度越小。即,根据图18所示的关系,可以说测定部位的周长是用于决定驱动电压Ep的参数。
因此,在所述步骤S401中,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利用上述图18所示的关系来决定控制参数Ap。作为具体例子,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将在所述步骤S101或所述步骤S201中取得的周长信息代入以下的式(3),从而决定控制参数Ap:
控制参数Ap=α’×周长信息+β’式(3)。
图19表示在测定部位的周长固定为某长度的情况下,针对每个驱动电压Ep,流体袋13的压力与流入流体袋13的流体的流入速度的关系,即,流体袋13的压力与单位时间的流入量的关系。参照图19,驱动电压Ep越大(高),即泵21的驱动力越大,则整体流入速度越快。相反,驱动电压Ep越小(低),即泵21的驱动力越小,则整体流入速度越慢。另外,驱动电压Ep越大则流入速度的变化程度越大,驱动电压Ep越小则流入速度的变化程度越小。
因此,在所述步骤S403中,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利用上述图19所示的关系来决定驱动电压Ep。作为具体例子,将如上述那样决定的控制参数Ap和流体袋13的内压P代入以下的式(4),来决定驱动电压Ep:
驱动电压Ep=控制参数Ap×内压P    式(4)。
在步骤S401、S403中利用上述式(3)、(4),从而如图20所示那样,以特定大小来决定驱动电压Ep,在驱动电压Ep为该特定大小的情况下,测定部位的周长与内压P成比例。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403中,在所述步骤S105中,不仅在流体袋13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的阶段如上述那样决定驱动电压Ep进而加压,而且可以在之后的规定的时刻还同样地决定(更新)驱动电压Ep。在所述规定的时刻决定驱动电压Ep的情况下,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将此时的内压P代入所述式(3),从而决定驱动电压Ep。
更为具体地说,驱动电压Ep的大小优选能够使得加压速度达到以下条件:在以该加压速度进行加压时的最低血压与最高血压之间能够检测出的脈拍数在规定数以上。更为优选所述“规定数”为5。加压时的最低血压与最高血压之间能够测定5以上的脈拍数这样的加压速度,优选为3mmHg/sec~13mmHg/sec左右。因此,所述式(3)的系数α’、β’的值满足以下条件:能够使流体袋13在从最低血压的计算到最高血压的计算过程中加压速度在目标的加压速度内,所述目标为3mmHg/sec~13mmHg/sec左右。这样的系数α’,β’可以预先通过实验或图19所示的关系求得,存储在血压计1’的存储器6中。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在步骤S401中输入利用所述式(3)取得的周长信息来决定控制参数Ap,但也可以取代式(3),在存储器6中存储规定了周长信息与控制参数Ap的关系的表,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根据该表来读取与所取得的周长信息对应的控制参数Ap。同样,也可以取代式(4),在存储器6中存储规定了周长信息与驱动电压Ep的关系的表,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根据该表来读取与所取得的周长信息对应的驱动电压Ep。
在所述步骤S403中,CPU40一边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一边根据内压P来更新驱动电压Ep。由此,在加压时,能够将单位时间流入流体袋13的流体的流入量,控制为随着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而呈图21A所示的状态。此时,流体袋13的加压速度随着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而如图21B所示那样变化(增加)。由此,在血压计1’中,能够使单位时间注入流体袋13的流体的流量与流体袋13的加压速度近似成比例关系。因此,能够提高测定精度。即,如图21C所示,能够与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无关地,相对于规定的容积变化,而将压脉搏波振幅控制固定为与测定部位的周长对应的值。
图22是用于说明流体袋13的压力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A)表示随着时间经过,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以及动脉内压的压力变化。(A)中的虚线A表示现有技术中控制流体袋的压力等速加压的情况下的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用实线B来表示在控制根据流体袋13的压力即内压P来更新驱动电压Ep进行加压的情况下的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在血压计1’中,在加压时根据流体袋13的压力来更新泵21的驱动电压Ep,从而如(C)所示那样,对在现有技术中(B)所示那样根据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加压)测定的动脉内压进行测定。具体来说,在(C)中,连接(B)所示的动脉内压的各测定值而得的线以虚线表示。如图39和图40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流体袋的压力等速加压的血压计中,即使在相同的动脉内压的情况下,流体袋的流体密度低的区域与高的区域相比,前者的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低。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通过比较(B)和(C)可知,流体袋13的压力低的区域中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比现有技术中控制流体袋的压力等速加压的血压计的检测精度,有显著提高。同样地,压力高的区域中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也显著提高。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在所述步骤S403的加压过程中,CPU40基于流体袋13的压力来更新驱动电压Ep。然而,如图23所示,血压计1’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用于对流向流体袋13的流体的流入量进行测定的流量计55,从而在加压过程中通过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来更新驱动电压Ep,使得单位时间流向流体袋13的流体的流入量与加压速度成比例关系。这样一来,也能够使单位时间流向流体袋13的流体的流入量与加压速度更加接近比例关系。由此,能够使压脉搏波振幅相对于规定的血管容积变化而接近恒定,从而提高测定精度。
[变形例]
利用图24来说明作为血压计1’的变形例的血压计1’-1的硬件结构。血压计1’与血压计1’-1结构相同。参照图24,血压计1’-1在图16所示的血压计1’的硬件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用软管10连接至流体袋13的容器54,该容器54用于保存非压缩性流体。容器54与泵51、阀52相连接。泵51和阀52分别与泵驱动电路56和阀驱动电路57相连接,进一步,泵驱动电路56和阀驱动电路57分别与CPU40相连接。CPU40基于从操作部3输入的操作信号,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从而决定用于驱动泵51和阀52的电压,对泵驱动电路56和阀驱动电路57输出与所决定的电压对应的控制信号。通过驱动泵51,使得保存在容器54内的非压缩性流体经由软管10而流入流体袋13。通过驱动阀52,排出流体袋13内的非压缩性流体。
在流体袋13与阀22相连接的部分设有过滤器9。为了防止容器54内的非压缩性流体向流体袋13移动时流体注入流体袋13,并防止从用于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的阀22泄漏非压缩性流体,过滤器9的材料优选能够使流体透过而不使非压缩性流体透过的材料。
利用图25的流程图来说明在血压计1’-1中操作了测定开关32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子。图25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是CPU4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规定的程序而实现的。
参照图25,在血压计1’中执行与血压计1-1共通的处理。即,在步骤S1401~S1409中执行与血压计1-1相同的处理,使容器54内的非压缩性流体流入流体袋13内,直到流体袋13的内压达到规定压力为止,然后,封闭向流体袋13流入非压缩性流体的流入口,打开阀22,释放流体袋13内的压力。由此,流体袋13被注入了规定量的非压缩性流体,进一步内压变为大气压。
然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同样地执行步骤S111的处理,一边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一边在步骤S113中计算出血压值。在血压计1’-1中,如果血压值的计算结束(步骤S114为“是”),则与血压计1-1同样地,在步骤S1413中CPU40向阀驱动电路57输出控制信号打开阀52,排出流体袋13内的非压缩性流体。然后,在步骤S115中,根据来自CPU40的控制信号而打开阀22,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
血压计1’-1的特征也在于,与血压计1-1同样地,在所述步骤S111中的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之前,将规定量的非压缩性流体注入流体袋13来增加流体袋13的容积,从而减少流入的流体的容量。由此,与从初始状态就流入全部流体的方法相比,如先前用图33说明的那样,能够抑制图33中A部分所示的流体袋13的内压低的区域的流体袋13的容积变化。因此,在血压计1’-1中,能够提高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
此外,血压计1’-1也与血压计1-1同样地,作为在低压区域抑制流体袋13的容积变化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图15A~图15C所示的方法或这些方法的组合。
进一步,也可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减压时的控制和变形例的血压计1’-1的结构进行组合。即,在血压计1’-1的处理中,执行图24未图示的上述步骤S101的处理而由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取得周长信息,由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决定控制参数Ap。进一步,取代步骤S111’而执行上述步骤S111的处理,在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时由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决定驱动电压Ep。或者,也可以在步骤S111的加压过程中由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根据流体袋13的内压来更新驱动电压Ep。这样一来,能够使得单位时间注入流体袋13的流体的流量与流体袋13的加压速度更加接近比例关系。由此,能够使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接近恒定,提高测定精度。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1的(A)所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的上述控制,使得减压过程中流体袋13的内压发生变化。另外,如图22的(A)所示,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的上述控制,使得加压过程中流体袋13的内压发生变化。如图11的(A)和图22的(A)中的任意一个图所示,在这些控制方法中,高压时(侧)的速度变化大。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如图11的(C)和图22的(C)所示,高压时能够取得的脉搏波的数少。即,哪个控制方法都无法在高压时取得像低压时(侧)那么多的脉搏波信息。
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血压计1、血压计1’中,在加压过程和减压过程这两个过程中进行血压测定。
首先,针对血压计1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利用图26的流程图来说明在血压计1中操作了测定开关32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子。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相比,在步骤S103中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的过程中,在步骤S104中CPU40根据压力传感器23的输出,来提取流体袋13的内压上叠加的与动脉容积变化相伴的振动成分,通过规定的计算来计算出血压值。此外,所述步骤S103中的加压可以是通常的等速加压。并且,在所述步骤S104中计算出最高血压值的情况下(步骤S105’为“是”),执行上述步骤S107以后的处理。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步骤S113的处理中,即在上述步骤S111中控制驱动电压Ev为恒定(即阀22的间隙恒定)的流体袋13减压过程中,CPU40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23的输出,通过规定的计算来计算最低血压值(步骤S113”)。
图27是用于说明流体袋13的压力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A)表示流体袋13随着时间经过的压力变化以及动脉内压的压力变化。(B)表示在所述步骤S104中根据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加压)而测定的动脉内压。在所述步骤S113”中测定的动脉内压与图11的(C)所示的相同。
接着,针对血压计1’进行说明。在图28的流程图中,利用图28的流程图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血压计1’中操作了测定开关32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子。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图1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相比较,到步骤S403为止都执行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然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03中对流体袋13进行上述的加压控制的过程中,在步骤S405中由CPU40测定动脉内压并计算最低血压值。在步骤S301’中,CPU40基于从压力传感器23取得的流体袋13的内压变化来推定最高血压值,在步骤S303中计算流体袋13在加压结束时的压力。并且,如果流体袋13的压力达到在步骤S303中计算出的加压结束压力(步骤S105’为“是”),则在步骤S107中,CPU40向泵驱动电路26输出控制信号,停止流体袋13的加压。在之后的步骤S111’中,执行通常的等速减压的处理,在减压过程中测定动脉内压并计算出最高血压值(步骤S112)。
图2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血压计1’的流体袋13的压力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A)表示流体袋13随着时间经过的压力变化以及动脉内压的压力变化。(B)表示根据流体袋13的减压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减压)而测定的动脉内压。在加压过程中测定的动脉内压与图22的(C)所示的相同。
通过比较图27的(B)和图11的(C)可知,在血压计1中,与在所述步骤S113或步骤S113”中测定动脉内压的情况相比,通过在所述步骤S104中测定动脉内压,使得高压时能够取得的脉搏波的数有所增加。同样地,通过比较图29的(B)和图22的(C)可知,在血压计1’中,与在加压过程中测定动脉内压的情况相比,通过在减压过程中测定动脉内压,使得高压时能够取得的脉搏波的数有所增加。即,利用血压计1,1’中第三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测定动脉内压而计算出血压值,从而比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或第二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进行的测定,在高压时能够获得更多动脉信息。其结果,能够提高最高血压的测定精度。因此,在血压计1中,通过执行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控制和上述的控制,既能够提高流体袋13的压力低的区域的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也能够提高压力高的区域的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同样地,在血压计1’中,通过执行第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控制和上述的控制,既能够提高流体袋13的压力低的区域的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也能够提高压力高的区域的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
[第四实施方式]
进一步,可以在流体袋13的加压时执行第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控制,在减压时执行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控制。如图30所示,在作为第四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血压计1”的CPU40中,包括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和第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
利用图31的流程图来说明在血压计1”中操作了测定开关32的时刻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子。图31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组合了先前说明的图2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和图17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如第三实施方式说明的那样,流体袋13的加压过程和减压过程的任意一个过程中都测定动脉内压并计算血压值。
具体来说,参照图31,在步骤S101中,CPU40的周长信息取得部41取得表示测定部位的尺寸即测定部位的周长的周长信息。在步骤S401中,CPU40的泵驱动电压决定部45基于在步骤S101中取得的周长信息,决定用于控制泵21的驱动电压Ep的控制参数Ap。然后,在步骤S403中,CPU40利用在步骤S401中决定的控制参数Ap和内压P来决定驱动电压Ep。CPU40向泵驱动电路26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以所决定的驱动电压Ep来驱动泵21,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到此的处理与用图17的流程图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相同。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03中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控制的过程中,在步骤S405中由CPU40测定动脉内压,计算出最低血压值。该处理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理相同。进一步,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01’中,CPU40基于从压力传感器23取得的流体袋13的内压变化来推定最高血压值,在步骤S303中计算加压结束时流体袋13的压力。并且,如果流体袋13的压力达到在步骤S303中计算出的加压结束压力(步骤S105’为“是”),则在步骤S107中CPU40向泵驱动电路26输出控制信号,停止流体袋13的加压。到此的处理与用图8的流程图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处理相同。
接着,在步骤S 109中,CPU40的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3基于在步骤S101中取得的周长信息来决定阀22的驱动电压Ev。在步骤S111中,CPU40向阀驱动电路27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将驱动电压Ev保持为在步骤S109中决定的电压来驱动阀,开始流体袋13的减压。到此的处理与用图2的流程图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相同。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1中对流体袋13进行减压控制的过程中,在步骤S112中由CPU40测定动脉内压,计算最高血压值。此外,如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在进行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减压控制的过程中,如图11的(A)所示,高压时的速度变化大,如图11的(C)所示,高压时能够取得的脉搏波的数少。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9中决定驱动电压Ev,使阀的间隙比以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步骤S109中决定的驱动电压Ev来驱动阀22时的间隙小,从而在步骤S111中的减压过程中使高压时的减压速度不变快,即,使高压时无法迅速进行流体袋13的减压。具体而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使减压速度满足以下条件的优选间隙的大小,该条件是指,在减压时一起计算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的情况下,使得最高血压与最低血压之间能够检测到的胍拍数在规定数以上;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优选间隙的大小能够使减压速度满足以下条件,该条件是指,在以该减压速度进行减压时,在规定范围内能够检测到的胍拍数为规定数以上,该规定范围是指含有最高血压值而不含最低血压值的程度的范围。第四实施方式的优选减压速度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预先存储在存储器6中。并且,也可以通过将与这样的减压速度对应的所述式(1)的系数α、β存储在存储器6中,从而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决定驱动电压Ev。或者,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使在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存储在存储器6中的系数α、β按规定比例变化而得到的系数。
进一步,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112中计算出最高血压值的情况下(步骤S114’为“是”),在步骤S115中根据来自CPU40的控制信号而打开阀22,排出流体袋13内的流体。
图32是用于说明流体袋13的压力与所检测的脉搏波振幅的关系的图。(A)表示流体袋13随着时间经过的压力变化以及动脉内压的压力变化。(B)表示在所述步骤S405中根据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加压)而测定的动脉内压。(C)表示在所述步骤S112中根据流体袋13的压力变化(减压)而测定的动脉内压。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在流体袋13的加压过程中,如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一边根据流体袋13的内压P来更新驱动电压Ep,一边控制对流体袋13进行加压。由此,如先前所述,特别能够提高流体袋13的压力低的区域的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即,如(A)所示,低压时的压力增加平缓,如(B)所示,在该区域能够检测的脉搏波的数变多。因此,通过根据加压过程中低压时测定的动脉内压来计算出最低血压值,能够得到精度高的最低血压值。
进一步,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执行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处理,基于在流体袋13的加压过程中测定的动脉内压来推定最高血压值,在流体袋13的压力达到与推定出的最高血压值对应的压力的时刻结束加压。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进行该处理,而如通常那样与最高血压值无关地加压到预先规定的压力。然而,通过进行所述处理,能够将为了减压时测定而进行加压的压力,抑制得比与最高血压值无关地加压到预先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的压力低。另外,相对于与最高血压值无关地加压到预先规定的压力的方法而言,进行所述处理的方法能够缩短加压时间,缩短全部血压测定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减轻被测定者的负担。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在流体袋13的减压过程中,如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控制驱动电压Ev为恒定,即控制阀22的间隙恒定。由此,如上所述,特别能够提高流体袋13的压力低的区域的血管的容积变化的检测精度。进一步,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控制驱动电压Ev为恒定的规定电压值,在以该规定电压值驱动阀22时,阀22的间隙比以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步骤S109中决定的电压值驱动阀22时的间隙小。由此,如(A)所示,高压时的压力的下降平缓,如(C)所示,该区域能够检测的脉搏波的数变多。因此,通过根据减压过程的高压时测定的动脉内压来计算出最高血压值,能够得到精度高的最高血压值。
进一步,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中,如上述那样在加压过程中取得全部最低血压值。因此,能够在取得了减压过程中最高血压值的时刻迅速排出流体袋13的流体,结束测定处理。由此,与在减压过程中取得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的方法相比,能够缩短减压时间,缩短全部血压测定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减轻被测定者的负担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全部为例示,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非所述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表达,并包括与权利要求等价意义以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1,1’,1’-1,1”血压计;2主体;3操作部;4显示部;5袖带;6,7存储器9过滤器;10软管;13流体袋;31电源开关;21,51泵;22,52阀;23压力传感器;26,56泵驱动电路;27,57阀驱动电路;28振荡电路;32测定开关;33停止开关;34记录呼出开关;40CPU;41周长信息取得部;43阀驱动电压决定部;45泵驱动电压决定部;53电源;54容器(tank);55流量计。

Claims (28)

1.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流体袋(13),
加压部(21、26),其用于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以进行加压,
减压部(22、27),其用于从上述流体袋排出流体以进行减压,
传感器(23),其用于测定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
血压测定部(40),其用于基于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计算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
控制部(40),其用于控制上述加压部、上述减压部以及上述血压测定部;
上述血压测定部基于在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的上述加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中的一个值,
上述血压测定部基于在上述减压部从上述流体袋排出流体的上述减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中的与上述一个值不同的另一个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决定控制量,该控制量用于控制利用上述减压部排出上述流体的排出量,从而控制用于控制上述排出量的排出量,使得在上述减压过程中,上述流体上述排出量,与上述流体袋的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上述血压测定部,基于在利用上述减压部从上述流体袋排出流体的减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低血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决定控制量,该控制量用于控制利用上述减压部排出上述流体的排出量,从而控制用于控制上述排出量的排出量,使得在上述减压过程中,上述流体上述排出量,与上述流体袋的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上述血压测定部,基于在利用上述减压部从上述流体袋排出流体的减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高血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减压部具有阀(22),该阀(22)配置在上述流体袋上,
用于控制上述排出量的控制量是上述阀的间隙,
上述控制部,决定上述阀的间隙,控制使得在减压过程中上述阀的间隙保持为所决定的间隙,由此控制用于控制上述排出量的排出量,其中,上述阀的间隙比在特定情况下决定的间隙小,
上述特定情况是指,上述血压测定部基于在减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计算最低血压值的情况,在上述减压过程中,上述减压部从上述流体袋排出流体,并且减压速度达到使在特定时间内脉拍数为规定数以上的速度,上述特定时间是指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在包括最高血压的规定范围内变化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具有取得部(41),该取得部(41)用于取得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关的信息,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周长来决定上述阀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减压部具有阀(22),该阀(22)配置在上述流体袋上,
用于控制上述排出量的控制量是上述阀的间隙,
上述控制部,控制使得在减压过程中上述阀的间隙保持为所决定的间隙,由此控制用于控制上述排出量的排出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血压测定部进而基于在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出血压值,
上述控制部根据基于上述加压过程中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而计算出的上述血压值,决定上述阀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血压测定部进而基于在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脉搏波的周期,
上述控制部根据基于上述加压过程中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而计算出的脉搏波的周期,决定上述阀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具有取得部(41),该取得部(41)用于取得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关的信息,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周长来决定上述阀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流体袋的内压来决定用于控制上述加压部的控制量,从而控制上述加压部,使得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注入的上述流体的注入量,与上述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上述血压测定部基于在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低血压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流体袋的内压来决定用于控制上述加压部的控制量,从而控制上述加压部,使得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注入的上述流体的注入量,与上述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上述血压测定部基于在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最高血压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压部具有泵(21),该泵(21)用于对上述流体袋注入上述流体,
用于控制上述加压部的控制量是用于驱动上述泵的驱动电压,
上述控制部在加压过程中在规定的时刻基于上述流体袋的内压来更新上述驱动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具有取得部(41),该取得部(41)用于取得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关的信息,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周长来决定控制参数,其中,上述控制参数用于对用于驱动上述泵的驱动电压进行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特定的时刻控制上述减压部,以使流体从上述流体袋排出,
上述特定的时刻是指,上述血压测定部基于在上述减压部从上述流体袋排出流体的减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计算出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中的与上述一个值不同的另一个值的时刻。
15.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流体袋(13),
加压部(21、26),其用于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以进行加压,
减压部(22、27),其用于从上述流体袋排出流体以进行减压,
传感器(23),其用于测定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
血压测定部(40),其用于基于在上述减压部从上述流体袋排出流体的减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血压值,
控制部(40),其用于控制上述加压部、上述减压部以及上述血压测定部;
上述控制部决定用于控制上述减压部排出上述流体的排出量的控制量,从而控制上述排出量,使得在上述减压过程中上述排出量与上述流体袋的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减压部具有阀(22),该阀(22)配置在上述流体袋上,
上述控制量是上述阀的间隙,
上述控制部,控制使得在减压过程中上述阀的间隙保持为所决定的间隙,由此控制上述排出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决定作为上述控制量的上述阀的间隙,使得减压速度达到使在特定时间内脉拍数为规定数以上的速度,上述特定时间是指上述流体袋的内压从最高血压变化为最低血压的时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具有取得部(41),该取得部(41)用于取得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关的信息,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周长来决定作为上述控制量的上述阀的间隙。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血压测定部进而基于在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血压值,
上述控制部根据基于上述加压过程中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而计算出的上述血压值,决定作为上述控制量的上述阀的间隙。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血压测定部进而基于在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脉搏波的周期,
上述控制部根据基于上述加压过程中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而计算出的脉搏波的周期,决定上述阀的间隙。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测定部(55),其用于测定上述排出量,
上述控制部基于利用上述测定部测定出的上述排出量和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控制上述减压部排出上述流体的排出量,使得在上述减压过程中上述排出量与上述流体袋的减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增加部(9、51、52、54、56、57),其用于使上述流体袋的容量增加,
上述加压部对通过上述增加部使容积增加了的上述流体袋,注入上述流体以进行加压。
23.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流体袋(13),
加压部(21、26),其用于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以进行加压,
传感器(23),其用于测定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
血压测定部(40),其用于基于在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注入流体的加压过程中利用上述传感器得到的上述流体袋的内压变化,计算血压值,
控制部(40),其用于控制上述加压部和上述血压测定部;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流体袋的内压来决定用于控制上述加压部的控制量,从而控制上述加压部,使得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注入的上述流体的注入量与上述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压部具有泵(21),该泵(21)用于对上述流体袋注入上述流体,
上述控制量是用于驱动上述泵的驱动电压,
上述控制部在加压过程中在规定的时刻基于上述流体袋的内压来更新上述驱动电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决定作为上述控制量的、用于驱动上述泵的驱动电压,使得加压速度达到使在特定时间内脉拍数为规定数以上的速度,上述特定时间是指上述流体袋的内压从最低血压变化为最高血压的时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还具有取得部(41),该取得部(41)用于取得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关的信息,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周长来决定控制参数,其中,上述控制参数用于对用于驱动上述泵的驱动电压进行控制。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测定部(55),其用于测定对上述流体袋注入上述流体的注入量,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测定部所测定出的对上述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注入的上述流体的注入量,来控制上述加压部,使得在上述加压过程中上述加压部对上述流体袋的每单位时间注入的上述流体的注入量与上述流体袋的加压速度成比例关系。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增加部(9、51、52、54、56、57),其用于使上述流体袋的容量增加,
上述加压部对通过上述增加部使容积增加了的上述流体袋,注入上述流体以进行加压。
CN2009801180155A 2008-05-22 2009-05-21 血压测定装置 Active CN1020366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34542 2008-05-22
JP2008134541A JP5228619B2 (ja) 2008-05-22 2008-05-22 血圧測定装置
JP2008-134541 2008-05-22
JP2008134542A JP5169482B2 (ja) 2008-05-22 2008-05-22 血圧測定装置
JP2008-134543 2008-05-22
JP2008134543A JP5228620B2 (ja) 2008-05-22 2008-05-22 血圧測定装置
PCT/JP2009/059358 WO2009142266A1 (ja) 2008-05-22 2009-05-21 血圧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6604A true CN102036604A (zh) 2011-04-27
CN102036604B CN102036604B (zh) 2013-03-06

Family

ID=4134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80155A Active CN102036604B (zh) 2008-05-22 2009-05-21 血压测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06933B2 (zh)
CN (1) CN102036604B (zh)
DE (1) DE112009001212T5 (zh)
RU (1) RU2503406C2 (zh)
WO (1) WO20091422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320A (zh) * 2011-10-26 2014-06-2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
CN103908238A (zh) * 2014-04-16 2014-07-09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血压数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血压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8620B2 (ja) * 2008-05-22 2013-07-03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5228619B2 (ja) * 2008-05-22 2013-07-03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5169482B2 (ja) * 2008-05-22 2013-03-27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CN101881267B (zh) * 2010-05-12 2013-02-20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泵控制电路及电子血压计
JP2013090824A (ja) * 2011-10-26 2013-05-16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電子血圧計
JP5853587B2 (ja) * 2011-10-26 2016-02-09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WO2017162616A1 (en) * 2016-03-23 2017-09-2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Blood pressure monitor
JP7120001B2 (ja) * 2016-03-29 2022-08-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血圧計、血圧測定方法及び血圧測定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45636A (ja) * 1986-12-08 1988-06-17 コーリン電子株式会社 自動血圧計用カフ圧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カフ圧力制御装置
JPH03121045A (ja) * 1989-10-05 1991-05-23 Terumo Corp 電子血圧計
JPH07313473A (ja) * 1994-05-23 1995-12-05 Nippon Colin Co Ltd リニヤ昇圧型血圧測定装置
JPH10314132A (ja) * 1997-05-16 1998-12-02 Omron Corp 血圧測定装置
CN1689508A (zh) * 2004-04-26 2005-11-02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用带的卷绕控制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5175A (ja) * 1984-10-03 1986-04-30 Shinwa Seisakusho:Kk 生海苔洗浄装置
US5178152A (en) * 1986-04-21 1993-01-12 Terumo Corporation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JPS6335230A (ja) * 1986-07-28 1988-02-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S6440030A (en) * 1987-08-07 1989-02-10 Fukuda Denshi Kk Sphygmonamometric method
FI84690C (fi) * 1988-05-20 1992-01-10 Instrumentarium Oy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reglering av trycket i en blodtrycksmaetares mansett.
EP0399828B1 (en) * 1989-05-25 1996-01-31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eter
JPH04250133A (ja) 1991-01-28 1992-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血圧計の定速排気装置
JP3113737B2 (ja) 1992-06-03 2000-12-04 テル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3326201B2 (ja) * 1992-07-14 2002-09-17 株式会社パラマ・テック 血圧計及び脈波計における圧力降下速度制御装置
JPH06245911A (ja) 1993-02-23 1994-09-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血圧計
DE60024708T2 (de) * 1999-04-28 2006-09-14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Elektronisches Sphygmomanometer mit einstellbarer Druckablassrate
JP3149873B2 (ja) * 1999-09-08 2001-03-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RU2210974C2 (ru) * 2001-07-31 2003-08-27 Каз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А.Н. Туполева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верки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ых средств измерений артериаль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и частоты пульса
KR100745747B1 (ko) * 2001-08-21 2007-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선형적으로 변화시킬 수 있는 공기 압력을 이용한 혈압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JP3925858B2 (ja) * 2002-11-08 2007-06-06 日本精密測器株式会社 非観血式血圧計
ATE463199T1 (de) * 2004-09-10 2010-04-15 Terumo Corp Sphygmomanometer
JP4562580B2 (ja) * 2005-04-07 2010-10-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血圧計及び血圧計の制御方法
JP4470876B2 (ja) * 2005-12-20 2010-06-0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JP4511489B2 (ja) * 2006-04-11 2010-07-28 日本精密測器株式会社 電動排気弁及び血圧計
JP4702216B2 (ja) * 2006-08-03 2011-06-15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45636A (ja) * 1986-12-08 1988-06-17 コーリン電子株式会社 自動血圧計用カフ圧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カフ圧力制御装置
JPH03121045A (ja) * 1989-10-05 1991-05-23 Terumo Corp 電子血圧計
JPH07313473A (ja) * 1994-05-23 1995-12-05 Nippon Colin Co Ltd リニヤ昇圧型血圧測定装置
JPH10314132A (ja) * 1997-05-16 1998-12-02 Omron Corp 血圧測定装置
CN1689508A (zh) * 2004-04-26 2005-11-02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用带的卷绕控制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320A (zh) * 2011-10-26 2014-06-2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
CN103889320B (zh) * 2011-10-26 2016-08-1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
CN103908238A (zh) * 2014-04-16 2014-07-09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血压数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血压计
CN103908238B (zh) * 2014-04-16 2017-02-15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血压数据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血压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06933B2 (en) 2017-07-18
CN102036604B (zh) 2013-03-06
DE112009001212T5 (de) 2011-03-24
US20110125035A1 (en) 2011-05-26
RU2010151962A (ru) 2012-06-27
WO2009142266A1 (ja) 2009-11-26
RU2503406C2 (ru) 2014-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6604B (zh) 血压测定装置
CN102307519B (zh) 具有卷绕在测定部位上的袖袋的血压测定装置
CN103443610B (zh) 用于确定通过泵送设备泵送的流体中的气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40845B (zh) 计算血压值的电子血压计
CN102256539B (zh) 电子血压计
EP1990039B1 (en)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 system
US20050234350A1 (en)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method
US2021030762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alve of a portable medical device
CN103841883A (zh) 电子血压计
CN102665538B (zh) 血压测定装置
CN103211587A (zh) 血压测定装置
TWI437975B (zh) 能精確測定血壓之血壓測定裝置
CN102333480A (zh) 血压测定装置、血压测定程序产品及血压测定控制方法
CN102123658B (zh)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US20060083623A1 (en) Compression pump system
KR101474827B1 (ko) 혈압계 테스트용 팬텀, 이를 이용한 혈압계 테스트장비 및 방법
JP5228619B2 (ja) 血圧測定装置
JP5169482B2 (ja) 血圧測定装置
KR20080010530A (ko) 유체구동 혈압발생장치와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혈압계의 테스트방법
US20140011170A1 (en) Controlling Flow and Pressure Waveforms
JP5228620B2 (ja) 血圧測定装置
JP2721240B2 (ja) 血圧計におけるカフ圧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9095254B2 (en) Endoscope apparatus and bending control method of endoscope apparatus
CN102715895A (zh) 电子血压计及计算程序
KR101514324B1 (ko) 탄성체로 이루어진 유압변화감쇠기를 이용한 가상혈압생성기, 방법, 혈압계 시험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