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0988A - 无缝带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缝带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0988A
CN102030988A CN2010102888029A CN201010288802A CN102030988A CN 102030988 A CN102030988 A CN 102030988A CN 2010102888029 A CN2010102888029 A CN 2010102888029A CN 201010288802 A CN201010288802 A CN 201010288802A CN 102030988 A CN102030988 A CN 102030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band
polyamic acid
seamless
weigh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88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0988B (zh
Inventor
郭奇男
金艺瑟
金贞翰
金智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lon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lon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lon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Kolon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30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0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0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09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06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9/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61/00 - C08L77/00
    • C08L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L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无缝带和制造该无缝带的方法,该无缝带具有适当的表面电阻值,能确保优异的电阻均匀性,并且耐热性优异,适用于转印带等时最终能提供优异的图像。

Description

无缝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电子设备或输送机等的无缝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带的用途非常多样,在电子设备、汽车或输送机等那样利用旋转轴和电动机的工业中,用作代替齿轮的主要部件。特别是,电子设备中,使用于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也对形成在复印纸或转印纸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和转印的用途,用作定影带或中间转印带、传送带。使用于汽车的同步带和输送机带也是对普通人熟悉的部件。
带由于大体在旋转中容易产生静电,所以要求抗静电功能。为了抗静电功能的半导电性,在电子设备中也应用为用于色调剂转印的物性。
这样的带以管型为基准,从直径为20mm水平的小型带至数m带多样。但是,大部分的带是具有连接了平带或V带等的接缝的带,该带在接缝部位具有凹凸,存在接缝部位的表面特性与周围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利用了带的均匀平面的电子设备、特别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中间转印带的带表面的凹凸被光鼓受损,或者使印刷图像的品质降低。此外,接缝一点一点扭曲的情况下,管型带的直线性受损,旋转中也成为斜行的原因。因带的斜行导致从驱动辊中带脱离的情况下,存在有可能也产生设备自身损坏的问题。
因此,如果在管型带上没有接缝,则可以得到带材料所拥有的最大的耐久性,由于没有凹凸,所以能够防止在旋转中带或与带接触的事物弹起的现象,能够容易确保带的直线性。
特别是,用作打印机,复印机,复合机,传真机等的电子设备用带的定影带、中间转印带等需要耐污染性、耐热性、散热特性、弹性模量、除电性、耐久性、脱水性、脱油性和抗静电特性优异,为了使色调剂(toner)转印的功能,要求具备了适当的表面电阻值的特性,但比要求的表面电阻值高或低的情况下,它们的抗静电特性,转印性,图像特性,脱模性和耐污染性那样的物性降低,由此有可能产生印刷图像不良的致命缺陷。
这样的定影带、中间转印带等的制造中,使用聚碳酸酯、聚偏氟乙烯、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树脂或橡胶,其中,使炭黑等导电性添加剂混合、分散而制造。但是,炭黑那样的导电性添加剂的情况下,只要不添加相当量,就难以以所需程度充分确保半导电性树脂的导电率,为了确保表面电阻的均匀性,需要含有大量的分散剂,但这个情况有可能最终降低带的耐热性和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提供一种满足抗静电功能和半导电性、优异的电阻均匀性和耐热性的无缝带。
本发明欲提供一种在适用为转印带时能提供优异的图像的无缝带。
作为优选的第一具体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缝带,其含有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树脂,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的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存在于300℃以上的温度,表面电阻值为107~1013Ω/□,将在一个产品内的任意10处位置测量的表面电阻取代为常用对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来定义的表面电阻偏差为1.0以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最大含有1重量份的碳纳米管。
上述具体例的无缝带,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最大可以含有100重量份的分散剂。
上述具体例的碳纳米管的大小可以是直径为1~25nm,长度为0.1~15μm。
本发明的另一具体例中,提供一种无缝带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对含有10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和最大100重量份的分散剂的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将碳纳米管分散液与聚酰胺酸聚合物进行复合化,其中,高分子树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酰胺酸聚合物使碳纳米管最大成为1重量份;使管型带器材旋转的同时将含有碳纳米管分散液和聚酰胺酸聚合物的高分子树脂均匀涂布在管型带器材的里面;对涂布在管型带器材里面的聚酰胺酸聚合物进行干燥和固化;以及从管型带器材脱离无缝带。
本发明的另一具体例中,提供一种无缝带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对含有10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和最大100重量份的分散剂的溶液进行超声波分散后,离心分离得到上层部的碳纳米管分散液;将碳纳米管分散液与聚酰胺酸聚合物进行复合化,其中,高分子树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酰胺酸聚合物使碳纳米管最大成为1重量份;使管型带器材旋转的同时将含有碳纳米管分散液和聚酰胺酸聚合物的高分子树脂均匀涂布在管型带器材的里面;对涂布在管型带器材里面的聚酰胺酸聚合物进行干燥和固化;以及从管型带器材脱离无缝带。
本发明的一具体例的无缝带在抗静电功能、半导电性和电阻均匀性的方面优异,耐热性和耐久性优异,在电子设备、电子零件制造设备、输送机等中有用。
具体实施方式
更详细说明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其如下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例,在耐热性和耐久性的方面考虑,无缝带适合由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构成。
此外,本发明的一具体例的无缝带是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的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存在于300℃以上的温度范围的无缝带。
热重分析法是测定根据温度或者时间变化的试样的重量变化的方法,特别是在高分子的情况下,为测定热分解导致的重量减少,不仅能得到热分解的开始温度、分解速度,最终剩余量等热分解特性或对热稳定性的信息,而且能得到对溶剂、可塑剂、单体等挥发性低分子量物质的吸附、脱附的信息的实验方法。将以温度(时间)的函数示出重量或重量百分率的曲线叫作热分析图或热分解曲线,该热分析图中优选能测定该试样失去重量的温度,但重量的减少是指该物质分解或蒸发。
本发明中,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的方法使用Perkin Elmer社的TGA7设备,以20℃/min的加热速度在35~900℃范围内进行升温的同时观察重量的减少,此时电炉的大气条件设定为氮气气氛。
如果通过如上所述的测定方法测定的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比300℃低,则由于劣化所引起的变形,有可能在高速连续打印时存在带的寿命缩短的问题。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的上限值是有可能因具有耐热性的高分子的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作为该下限值具有意义。
此外,本发明的无缝带为了提供优异的抗静电性、除电性和印刷性,表面电阻值为107~1013Ω/□范围,具体地说,优选具有109~1011Ω/□的表面电阻值。
此外,为了通过均匀的色调剂转印提高输出物图像的品质,将表面电阻取代为常用对数的表面电阻偏差优选为1.0以下。
在此,表面电阻偏差在一个产品内选定任意10处位置,测定表面电阻,能以测定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定义。
可制造无缝带的聚酰亚胺树脂具有热稳定性优异,机械、电特性优异的优点,相反,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导致加工上伴随较多限制,具有较容易带电的特性。此外,与作为无缝带所要求的电阻值比较,表面电阻值具有高的值。因此,优选混合导电性填料,在溶剂中混合导电性填料后,为了分散稳定性,也可以还添加分散剂。
举出利用聚酰亚胺树脂的情况,说明制造无缝带的方法,其如下所示。还添加导电性填料和添加剂的情况下,使添加剂分散在溶剂中,添加导电性填料后进行分散以使导电性填料的平均粒度成为5μm以下,在此,添加二胺和二酐,使含有导电性填料的聚酰胺酸溶液在0~80℃反应30分钟~12小时而制造。或者,即使聚酰胺酸溶液制造后添加上述导电性填料和添加剂也没关系。
上述二胺和二酐只要是在聚酰亚胺树脂制造时使用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作为二胺,可以使用4,4’-二胺基二苯醚(4,4’-Oxydianiline,ODA)、对苯二胺(para-Phenylene Diamine,pPDA)、间苯二胺(meta-Phenylene Diamine,mPDA)、对亚甲基二胺(para-Methylene Diamine,pMDA)、间亚甲基二胺(meta-Methylene Diamine,mMDA)、氧代苯二胺(4,4’-Oxyphenylen Diamine,OPDA)等,作为上述二酐,可以使用均苯四甲酸二酐(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PMDA)、二苯酮四甲酸二酐(3,3’,4,4’-Benzopheno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BTDA)、联苯四甲酸二酐(3,3’,4,4’-Biphenyl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BPDA)、氧代双邻苯二甲酸酐(4,4-Oxydiphthalic anhydride,ODPA)等,但并不限于这些。通常,二胺和二酐是可以以1∶0.99~0.99∶1摩尔比的相同摩尔量使用。
将上述制造的聚酰胺酸溶液涂布在为了形成无缝带的管型带器材的外周面后,负载于催化剂,或者热处理而亚酰胺化。
上述催化剂可以是吡啶(Pyridine)或异喹啉(Isoquinoline)和乙酸酐(Acetic anhydride)稀释在溶剂中的混合物溶液。涂布了上述聚酰胺酸溶液的管型带器材旋转的同时使其浸渍在上述催化剂混合物溶液中,通过脱水反应进行亚酰胺化反应,之后在100℃~300℃区域升温并完全除去溶剂和水分,制造固相化的聚酰亚胺膜,从管型带器材进行脱模,能制造无缝带。
上述热处理是在60~400℃步骤性地实现的,但首先将预烘干在60~80℃实施5~100分钟,一次性地除去残留在表面上的溶剂和水分。之后维持每分钟1~1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50~400℃的最高温度后,维持10分钟~3小时,最终使其后固化,从而完全除去存在于表面上的溶剂和水分,进行和完成亚酰胺化的同时制造固相化的聚酰亚胺膜,从管型带器材进行脱模,能制造无缝带。
作为用于调节无缝带的电阻值的导电性填料,优选的是,含有碳纳米管的导电性填料。
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有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热化学气相沉积法、电解法等,没有将本发明中可使用的碳纳米管局限于通过任何合成方法得到的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按照其壁的个数可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本发明中可使用的碳纳米管并不限于其种类,但单壁结构的碳纳米管和多壁结构的碳纳米管作为可表现出抗静电特性和半导电性的导电性碳材料的一种,与其他材料比较,导电性优异,对于少量的添加,表现优异的电特性,杂质含量非常少,适合使用于本发明。从用于制造低成本的产品的方面考虑,优选为多壁结构的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的大小优选为直径为1~25nm的大小,更优选为10~20nm的大小。长度优选为0.1~15μm,从导电率的方面考虑,优选为0.1~10μm。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酰亚胺树脂或聚酰胺树脂,碳纳米管的含量最大为1重量份时,能得到上述目的的导电率,并且,从分散性的方面考虑,也有利,能提高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
导电性填料可以混合在构成无缝带的高分子树脂溶液中并使其分散,或者另外在使用于高分子树脂的溶剂中分散后与高分子树脂溶液混合。分散方法可以将球磨机、珠磨机、砂磨机、三辊研磨机、均质机、超声波分散机等选择性地利用一种以上,为了提高分散稳定性,可以添加分散剂。用于分散导电性填料的分散剂的种类可以从BYK公司的Disperbyk类、Synergist类及含有氟成分的分散剂中选择。分散剂大部分优选耐热性低,且使混合在高分子树脂中的含量最小化者。此外,将含有氟成分的聚酰亚胺用作高分子树脂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另外的分散剂,也能维持分散稳定性。如上所述使用碳纳米管的情况下,随着降低碳纳米管的含量,还可以以相当量降低为了使其分散而使用的分散剂的量,但分散剂的含量以10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为基准最大100重量份左右时,能确保优异的电阻均匀性,由此能具有高的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
由于使用的用途多样,所以无缝带的宽度和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使用在复印机、打印机、复合机、传真机等那样的印刷装置中的无缝带的厚度优选为40μm~500μm,宽度优选为200mm~500mm。
可使用在制造本发明的无缝带中的管型带器材,在材料的种类和大小中并没有特别限定。特别是,管型带器材可以是圆筒形的,也可以是柔软的带形,此时,在柔软的带形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将构成无缝带的高分子树脂涂布在柔软的带外周面上而制造的方法。
柔软的管型带器材为了涂布无缝带树脂并形成,安装在两个以上的圆筒形辊上并需要具有柔软性以使能旋转。
上述管型带器材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铁、铜、铬、镍和陶瓷混合材料等单独或复合的材质。此外,作为用于提高脱模性的目的,可以在内周面或外周面上具备脱模层,脱模层只要是具有耐热性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制,非限制性地可以举出硅酮、耐热性复合特氟隆等。
在上述管型带器材上涂布无缝带用树脂的方法可以适用如下:利用分配器的方法、凹版涂布法、压铸法、逆向涂布法、浸渍法、逗号(Comma)涂布法、喷涂布法等。
上述制造的无缝带按产品的宽度裁剪两末端。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提高抗静电性,除电性和印刷性等半导电性形态的无缝带,可使用在激光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等电子设备中。
下面,以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机、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入口的2L容量四口烧瓶中混合1480g的DMF和1.96g的碳纳米管(nanocarbon公司,规格Powder Dual structure CNT 50多壁碳纳米管)和1.96g的PEG400(作为分散剂),使氮气流入,以200W、40kHz的超声波分散30分钟后,在Sorvall Instruments社的RC5C离心分离机中以12000rpm离心分离5分钟后,除去已沉降的固体成分,得到剩余在上层部中的碳纳米管分散液。利用粒度分析仪(Microtrac公司,S3500)分析碳纳米管分散液,结果粒度分布的最大值为15μm以下,平均值为2.8μm。在此,溶解95.5g的ODA(Wakayama 社,日本)和12.9g的p-PDA(杜邦社),添加87.7g的s-BPDA(宇部社,日本)和65.0g的PMDA(DAICEL社,日本),制造半导电性聚酰胺酸。
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是均匀状态的黑色溶液,粘度为200poise。
在镀铬的SUS304材质的300mm直径、5mm厚度、500mm宽度的无接缝的成型模上喷涂脱模剂((株)KAPIA,韩国)后,在旋转成型机上旋转,通过二液混合型分配器涂布机均匀涂布上述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溶液和在DMAc中以50∶50异喹啉溶液和乙酸酐稀释成30wt%浓度的催化剂溶液,使其进行亚酰胺化反应。之后干燥烘箱中放入上述成型模,以10℃/min升温速度的速度升温,分别在100℃、200℃、300℃各放置30分钟,完成亚酰胺化反应的同时完全除去溶剂和水分,冷却后,从SUS带获得聚酰亚胺膜,制造65μm厚度的无缝带,裁剪无缝带的两末端以使成为300mm的宽度。
实施例2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机、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入口的2L容量四口烧瓶中混合1480gDMF和1.96g的碳纳米管(Bayer社,规格为C150P的多壁碳纳米管)和1.96g的Triton X-100(作为分散剂),使氮气流入,以200W、40kHz的超声波分散30分钟后,在Sorvall Instruments社的RC5C离心分离机中以12000rpm离心分离5分钟后,除去已沉降的固体成分,得到剩余在上层部中的碳纳米管分散液。利用粒度分析仪(Microtrac公司,S3500)分析碳纳米管分散液,结果粒度分布的最大值为10μm以下,平均值为1.3μm。在此,溶解95.5g的ODA(Wakayama社,日本)和12.9g的p-PDA(杜邦社),添加87.7g的s-BPDA(宇部社,日本)和65.0g的PMDA(DAICEL社,日本),制造半导电性聚酰胺酸。
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是均匀状态的黑色溶液,粘度为200poise。
在镀铬的SUS 304材质的300mm直径、5mm厚度、500mm宽度的无接缝的成型模上喷涂脱模剂((株)KAPIA,韩国)后,在旋转成型机上旋转,通过二液混合型分配器涂布机均匀涂布上述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溶液和在DMAc中以50∶50异喹啉溶液和乙酸酐稀释成30wt%浓度的催化剂溶液,使其进行亚酰胺化反应。之后干燥烘箱中放入上述成型模,以10℃/min升温速度的速度升温,分别在100℃、200℃、300℃各放置30分钟,完成亚酰胺化反应的同时完全除去溶剂和水分,冷却后,从SUS带获得聚酰亚胺膜,制造65μm厚度的无缝带,裁剪无缝带的两末端以使成为300mm的宽度。
比较例1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机、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入口的2L容量四口烧瓶中混合1450g的DMF和28.7g的炭黑(Denki Kagaku Kogyo社,A-Black)和28.7g的PEG400(作为分散剂),使氮气流入,以200W、40kHz的超声波分散30分钟后,在上述烧瓶中溶解95.5g的ODA(Wakayama社,日本)和12.9g的p-PDA(杜邦社),添加87.7g的s-BPDA(宇部社,日本)和65.0g的PMDA(DAICEL社,日本),制造半导电性聚酰胺酸。
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是均匀状态的黑色溶液,粘度为200poise。
在镀铬的SUS 304材质的300mm直径、5mm厚度、500mm宽度的无接缝的成型模上喷涂脱模剂((株)KAPIA,韩国)后,在旋转成型机上旋转,通过二液混合型分配器涂布机均匀涂布上述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溶液和在DMAc中以50∶50异喹啉溶液和乙酸酐稀释成30wt%浓度的催化剂溶液,使其进行亚酰胺化反应。之后干燥烘箱中放入上述成型模,以10℃/min升温速度的速度升温,分别在100℃、200℃、300℃各放置30分钟,完成亚酰胺化反应的同时完全除去溶剂和水分,冷却后,从SUS带获得聚酰亚胺膜,制造65μm厚度的无缝带,裁剪无缝带的两末端以使成为300mm的宽度。
比较例2
1.在安装了机械搅拌机、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入口的2L容量四口烧瓶中混合1450g的DMF和28.7g的炭黑(Denki Kagaku Kogyo社,A-Black)和28.7g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使氮气流入,以200W、40kHz的超声波分散30分钟后,在上述烧瓶中溶解95.5g的ODA(Wakayama社,日本)和12.9g的p-PDA(杜邦社),添加87.7g的s-BPDA(宇部社,日本)和65.0g的PMDA(DAICEL社,日本),制造半导电性聚酰胺酸。
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是均匀状态的黑色溶液,粘度为200poise。
在镀铬的SUS 304材质的300mm直径、5mm厚度、500mm宽度的无接缝的成型模上喷涂脱模剂((株)KAPIA,韩国)后,在旋转成型机上旋转,通过二液混合型分配器涂布机均匀涂布上述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溶液和在DMAc中以50∶50异喹啉溶液和乙酸酐稀释成30wt%浓度的催化剂溶液,使其进行亚酰胺化反应。之后干燥烘箱中放入上述成型模,以10℃/min升温速度的速度升温,分别在100℃、200℃、300℃各放置30分钟,完成亚酰胺化反应的同时完全除去溶剂和水分,冷却后,从SUS带获得聚酰亚胺膜,制造65μm厚度的无缝带,裁剪无缝带的两末端以使成为300mm的宽度。
比较例3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机、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入口的2L容量四口烧瓶中混合1450g的DMF和28.7g的炭黑(Denki Kagaku Kogyo社,A-Black)和28.7g的Triton X-100作为分散剂),使氮气流入,以200W、40kHz的超声波分散30分钟后,在上述烧瓶中溶解95.5g的ODA(Wakayama社,日本)和12.9g的p-PDA(杜邦社),添加87.7g的s-BPDA(宇部社,日本)和65.0g的PMDA(DAICEL社,日本),制造半导电性聚酰胺酸。
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是均匀状态的黑色溶液,粘度为200poise。
在镀铬的SUS 304材质的300mm直径、5mm厚度、500mm宽度的无接缝的成型模上喷涂脱模剂((株)KAPIA,韩国)后,在旋转成型机上旋转,通过二液混合型分配器涂布机均匀涂布上述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溶液和在DMAc中以50∶50异喹啉溶液和乙酸酐稀释成30wt%浓度的催化剂溶液,使其进行亚酰胺化反应。之后干燥烘箱中放入上述成型模,以10℃/min升温速度的速度升温,分别在100℃、200℃、300℃各放置30分钟,完成亚酰胺化反应的同时完全除去溶剂和水分,冷却后,从SUS带获得聚酰亚胺膜,制造65μm厚度的无缝带,裁剪无缝带的两末端以使成为300mm的宽度。
比较例4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机、回流冷凝器和氮气入口的2L容量四口烧瓶中混合1420g的DMF和28.7g的炭黑(Denki Kagaku Kogyo社,A-Black),使氮气流入,以200W、40kHz的超声波分散30分钟后,在上述烧瓶中溶解95.5g的ODA(Wakayama社,日本)和12.9g的p-PDA(杜邦社),添加87.7g的s-BPDA(宇部社,日本)和65.0g的PMDA(DAICEL社,日本),制造半导电性聚酰胺酸。
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是均匀状态的黑色溶液,粘度为200poise。
在镀铬的SUS 304材质的300mm直径、5mm厚度、500mm宽度的无接缝的成型模上喷涂脱模剂((株)KAPIA,韩国)后,在旋转成型机上旋转,通过二液混合型分配器涂布机均匀涂布上述制造的半导电性聚酰胺酸溶液和在DMAc中以50∶50异喹啉溶液和乙酸酐稀释成30wt%浓度的催化剂溶液,使其进行亚酰胺化反应。之后干燥烘箱中放入上述成型模,以10℃/min升温速度的速度升温,分别在100℃、200℃、300℃各放置30分钟,完成亚酰胺化反应的同时完全除去溶剂和水分,冷却后,从SUS带获得聚酰亚胺膜,制造65μm厚度的无缝带,裁剪无缝带的两末端以使成为300mm的宽度。
以下述方法评价通过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制造的无缝带,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
(1)表面电阻
在三菱化学社的HirestaUP高阻抗率计上安装UR-100探针,在100V的施加电压下测定10秒钟。
(2)表面电阻偏差
在一个产品内选定任意10处位置,以上述(1)方法测定表面电阻,将测定值取代为常用对数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计算为表面电阻偏差。
(3)热重分析
利用Perkin Elmer社的TGA7,将5mg的试样放入铂槽(cell),在氮气气流下以20℃/min的升温速度观察重量减少,测定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
(4)图像评价
在彩色激光打印机(HP公司制造CLJ1600)中作为转印带部分使用由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制造的无缝带,使每页印刷全部面积的10%。连续打印5万张后,评价在图像上产生密度不均或斑点形状的程度。图像评价标准以如下表示:◎:相当良好,○:良好,△:初期打印时使用上没有问题,但连续打印5万张时打印图像的品质逐渐变差,×:不良。
表1
Figure BSA00000279554200111
由上述表1的结果来看,均满足表面电阻、表面电阻偏差和TGA 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的实施例的转印带的情况下,可知耐久性优异、图像优异。

Claims (5)

1.一种无缝带,其特征在于,该无缝带含有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的5%重量减少开始温度存在于300℃以上的温度;
表面电阻值为107~1013Ω/□;
将在一个产品内的任意10处位置测量的表面电阻取代为常用对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来定义的表面电阻偏差为1.0以下;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最大含有1重量份的碳纳米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带,其特征在于,其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最大含有100重量份的分散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带,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的大小是直径为1~25nm,长度为0.1~15μm。
4.一种无缝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对含有10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和最大100重量份的分散剂的溶液进行分散,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
将碳纳米管分散液与聚酰胺酸聚合物进行复合化,其中,高分子树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酰胺酸聚合物使碳纳米管最大成为1重量份;
使管型带器材旋转的同时将含有碳纳米管分散液和聚酰胺酸聚合物的高分子树脂均匀涂布在管型带器材的里面;
对涂布在管型带器材里面的聚酰胺酸聚合物进行干燥和固化;以及
从管型带器材脱离无缝带。
5.一种无缝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对含有10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和最大100重量份的分散剂的溶液进行超声波分散后,离心分离得到上层部的碳纳米管分散液;
将碳纳米管分散液与聚酰胺酸聚合物进行复合化,其中,高分子树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酰胺酸聚合物使碳纳米管最大成为1重量份;
使管型带器材旋转的同时将含有碳纳米管分散液和聚酰胺酸聚合物的高分子树脂均匀涂布在管型带器材的里面;
对涂布在管型带器材里面的聚酰胺酸聚合物进行干燥和固化;以及
从管型带器材脱离无缝带。
CN201010288802.9A 2009-09-24 2010-09-21 无缝带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09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90667 2009-09-24
KR1020090090667A KR101376438B1 (ko) 2009-09-24 2009-09-24 심리스 벨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0988A true CN102030988A (zh) 2011-04-27
CN102030988B CN102030988B (zh) 2014-02-26

Family

ID=4388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880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0988B (zh) 2009-09-24 2010-09-21 无缝带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209685B2 (zh)
KR (1) KR101376438B1 (zh)
CN (1) CN102030988B (zh)
TW (1) TW2011119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2912A (zh) * 2011-09-30 2014-06-04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环形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41928A (ko) * 2012-06-18 2013-12-27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무단 벨트
KR101592980B1 (ko) * 2013-09-30 2016-02-11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발열 정착벨트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2740A1 (fr) * 2000-09-13 2002-03-21 Kaneka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de resine polyimide, produit de polyimide forme dans un film, et bande de transfert intermediaire comprenant ladite composition
JP2003156902A (ja) * 2001-08-03 2003-05-30 Gunze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ベルト、スリーブ又はチューブ
JP2005247987A (ja) * 2004-03-03 2005-09-15 Gunze Ltd 半導電性ポリイミド系前駆体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電性ポリイミド系管状物の製造方法
JP2008138039A (ja) * 2006-11-30 2008-06-1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カーボンナノファイバー分散ポリイミドワニスおよびその塗膜
JP2008156560A (ja) * 2006-12-26 2008-07-10 Nitta Ind Corp イミド変性エラストマーおよび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配合ベルト
CN101365990A (zh) * 2006-01-03 2009-02-11 可隆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带及其制造方法
KR20090063623A (ko) * 2007-12-14 2009-06-18 주식회사 코오롱 전도성 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522808A (zh) * 2006-10-11 2009-09-02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聚酰亚胺管、其制备方法、聚酰亚胺清漆的制备方法、以及定影带
JP2009205160A (ja) * 2008-02-26 2009-09-10 Kolon Ind Inc 継ぎ目のない管状ベルト、その製造に使用されるシリンダ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管状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5750B2 (ja) * 2004-03-24 2011-1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ベルトおよび中間転写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3751016B2 (ja) * 2004-07-16 2006-03-01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分散膜及び発光体
JP4875419B2 (ja) * 2006-06-30 2012-02-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シームレスベルトの塗工液の製造方法及び中間転写ベルト
CN101668700B (zh) * 2007-04-27 2012-11-21 株式会社可乐丽 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以及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2740A1 (fr) * 2000-09-13 2002-03-21 Kaneka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de resine polyimide, produit de polyimide forme dans un film, et bande de transfert intermediaire comprenant ladite composition
JP2003156902A (ja) * 2001-08-03 2003-05-30 Gunze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ベルト、スリーブ又はチューブ
JP2005247987A (ja) * 2004-03-03 2005-09-15 Gunze Ltd 半導電性ポリイミド系前駆体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電性ポリイミド系管状物の製造方法
CN101365990A (zh) * 2006-01-03 2009-02-11 可隆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22808A (zh) * 2006-10-11 2009-09-02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聚酰亚胺管、其制备方法、聚酰亚胺清漆的制备方法、以及定影带
JP2008138039A (ja) * 2006-11-30 2008-06-1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カーボンナノファイバー分散ポリイミドワニスおよびその塗膜
JP2008156560A (ja) * 2006-12-26 2008-07-10 Nitta Ind Corp イミド変性エラストマーおよび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配合ベルト
KR20090063623A (ko) * 2007-12-14 2009-06-18 주식회사 코오롱 전도성 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9205160A (ja) * 2008-02-26 2009-09-10 Kolon Ind Inc 継ぎ目のない管状ベルト、その製造に使用されるシリンダ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管状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2912A (zh) * 2011-09-30 2014-06-04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环形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0988B (zh) 2014-02-26
JP5209685B2 (ja) 2013-06-12
KR20110032917A (ko) 2011-03-30
KR101376438B1 (ko) 2014-03-20
TW201111924A (en) 2011-04-01
JP2011070199A (ja) 201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4220B1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imide film
JP5409385B2 (ja) カーボンブラック分散ポリアミド酸溶液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半導電性ポリイミド樹脂ベル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電性ポリイミド樹脂ベルト
CN102030988B (zh) 无缝带及其制造方法
JP5428172B2 (ja) ポリイミド膜の製造方法
TWI602879B (zh) Method for producing conductive polymide film
JP5783789B2 (ja) 導電性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030026352A (ko) 폴리이미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것으로 이루어지는폴리이미드 필름상 성형체 및 중간 전사 벨트
KR101481857B1 (ko) 무단 벨트
TWI605474B (zh) Conductive polyaniline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JP5171000B2 (ja) 半導電性ポリイミド樹脂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191440A1 (en) Seamless belt
JP2005206616A (ja) 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半導電フィルムおよび用途
KR20140040404A (ko) 심리스 벨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199147B1 (ko) 중간전사벨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302769A (ja) カーボンブラック分散液及び導電性ポリイミド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2004012951A (ja) シームレスベルト
JP2001131410A (ja) 半導電性ポリアミド酸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
JP2002365927A (ja) 半導電性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076417A1 (en) Mechanical mixing processes
KR101157321B1 (ko) 중간전사벨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8090229A (ja) シームレス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4094008A (ja) ポリアミド酸溶液および半導電性ポリイミドベルト
KR20140092444A (ko) 중간전사벨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50036998A (ko) 중간전사벨트용 폴리아믹산 용액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이미드 중간전사벨트 및 중간전사벨트의 제조방법
KR20150076560A (ko) 중간전사벨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