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88B - 乘客运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客运送装置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88B
CN1019788B CN90107311A CN90107311A CN1019788B CN 1019788 B CN1019788 B CN 1019788B CN 90107311 A CN90107311 A CN 90107311A CN 90107311 A CN90107311 A CN 90107311A CN 1019788 B CN1019788 B CN 1019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inclined path
pedal
horizontal
horizontal pathw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0107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39A (zh
Inventor
斋滕忠一
滝泽正夫
小和平
稻野道庸司
佐藤昭宏
小野寺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88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10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22Balustrades
    • B66B23/24Handrail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乘客运送装置,如自动扶梯或移动通道,其中,在水平通路与倾斜通路分界线附近设置通过改变乘客触觉来向乘客传递踏板移动方向改变的信号的装置,由于这一结构,当踏板移动到倾斜通路时,在相邻踏板之间产生高度差,由此防止乘客跌倒。

Description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乘客运送装置,如自动扶梯和移动通道,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设置在倾斜通路(通道,下同)之间的水平通路的乘客运送装置,其中,踏板沿该水平通路在水平方向移动,或者,一种具有设置在水平通路之间的倾斜通路的乘客运送装置。
传统的乘客运送装置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50-33598中有所揭示,在倾斜通路之间设置水平通路,倾斜通路的踏板在倾斜的方向移动,水平通路的踏板在水平方向移动。
在这种传统的乘客运送装置中,当踏板从水平通路移动到倾斜通路时,相邻的踏板间会出现一个突然的高度的差别,这样,横跨上述相邻踏板边界站立的乘客就很有可能因这一高低差别而跌倒(当乘客运送装置上升时,从水平通路移到倾斜通路的踏板升高,当乘客运送装置下降时,从水平通路移到倾斜通路的踏板降低)。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下列事实,即:在倾斜通路上稳妥地站着的乘客在水平通路上会不自觉地趋于行走或走动,所以,从安全的观点来看,防止乘客,特别是防止乘客在水平通路上走动一直是一个重要任务。
人们考虑设置信号灯或信息播放设备,在乘客从水平通路到达倾斜通路时告诫他们不要自己走动,但是,如果乘客正在想着某件事,那末用这种信号灯和信息播放设备想要唤起乘客的注意几乎是无济于事的。
另一种传统的乘客运送装置(美国专利No.3,685,635),其中,运送装置的平板在接近出口时上下振动,以告诉乘客他们已接近出口。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告诉乘客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 乘客运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阻止乘客在水平通路及水平通路与倾斜通路边界的附近自己走动的乘客运送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乘客运送装置,它能使乘客在水平通路及水平通路与倾斜通路边界的附近保持适当的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在水平通路与倾斜通路边界附近设置了改变乘客触觉的装置,而且,设置了防止乘客在踏板到达倾斜通路之前横跨相邻踏板之间边界站立的装置。
借助于上述结构,可通过改变触觉来唤起思想不集中的乘客的注意,这样,当踏板的移动方向改变时,乘客容易应付这一变化,由此防止乘客因踏板的移动方向变化而跌倒。
图1是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乘客运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放大了的横截面图,
图3是沿图1中Ⅲ-Ⅲ线的放大了的横截面图,
图4是该乘客运送装置的总体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5和图6分别是该乘客运送装置放大了的侧面局部剖视图,表示踏板的移动方式,
图7是与图1类似的图,它是一种结构稍有改变的乘客运送装置,
图8是表示踏板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图9是图8的详图,
图10类似于图9,但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变化形式,
图11是一种变化的扶手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2一种变化的内盖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3类似于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变化形式,
图14类似于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变化形式,
图15是一种略有变化的乘客运送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下面参照图1至4叙述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这里,本发明用于在倾斜通路之间具有水平通路的所谓中段水平式自动扶梯。图4表示该自动扶梯的整体结构,主框架3从一个入口/出口1延展至另一入口2。可移动的踏板4互相接成连续不断的循环形式,由主框架3支承,一对直立的扶栏5与分别设置在踏板4的两边,也是安装在主框架3上。扶手6经一引导件5E安装在每一扶栏5的周沿,该扶手6可与踏板4同步移动。在这一结构中,踏板4由安装在主框架3上的导轨7和8引导,这样,踏板4能够沿着两条倾斜通路A和C以及设置在这两条倾斜通路A和C之间的水平通路B连续移动,主框架3和扶栏5的形状与由两个倾斜通路A和C以及水平通路B构成的连续通路相一致。由于在倾斜通路A和C之间设置了水平通路B,当打算下降的乘客M乘上自动扶梯时,其向下的视线Mm被水平通路B截断,这样乘客M就看不到下方的出口1,从而觉得放心和安全。
下面详细叙述自动扶梯的结构。如图1至3所示,扶栏5包括扶栏板5A、覆盖扶栏板5A下端部的内盖5B和外盖5C,以及侧挡板5D,这些部件通过安装件5S安装在紧固的主框架3上。扶栏5的扶栏板5A通常由钢化玻璃制成,有时,也用钢板制成。倾斜通路A、C上,从踏板4的中间部位至扶手6上表面6a的垂直高度Ha(图2)小于水平通路B上从踏板4的中间部位至扶手6上表面6a的垂直高度Hb(图3)(Ha<Hb)。高度Ha和高度Hb之差使得乘客M扶着扶手6的手的高度发生变化,由此改变了乘客的触觉,给他一个信号,所以,乘客M感觉到倾斜通路A、C与水平通路B之间的不同,同时,由于扶栏板5A面积的不同,乘客M通过视觉也看到了这一尺寸的不同。在水平通路B,乘客M因触觉变化而感觉到有所不同,并因感觉这一不同而使自己作好准备,停止在水平通路B上毫无用处的行动。 这就可以防止在踏板4从水平通路B移动倾斜通路A或C时发生意外,例如由于横跨相邻踏板4的边界站立而跌倒。类似地,倾斜通路A、C上从踏板4至内盖5B上表面5b的垂直高度ha小于水平通路B上从踏板4至内盖5B上表面5b的垂直高度hb(ha<hb),这就提供了视觉上的识别,同时,对脚与内盖5B的侧面端部接触的乘客M也通过在垂直方向移动这一接触点而给了他一个信号(即,由于高度ha与高度hb之差而使脚与内盖摩擦)。在上述结构中,扶手6的垂直高度之间的关系和内盖5B的垂直高度之间的关系分别是Ha<Hb和ha<hb,但是,这些关系也可以反过来(即Ha>Hb和ha>hb),并且,扶手6的高度和内盖5B的高度可以在水平通路B的区域内适当地变化。
而且,图1的扶栏板5A在水平通路B的区域内具有条纹图案5F,该条纹图案5F通过涂上色彩,印上或贴上构成图案的薄膜来形成,条纹图案5F用来引起乘客M看到水平通路B与倾斜通路A、C的区别,这种条纹图案5F,当与上述改变触觉的手段一同使用时,是很有效的。
现在描述在水平通路B上用于告诉乘客M踏板4移动方向改变和用于告诫乘客M不要横跨相邻踏板4边界站立的装置,这种装置设置在踏板4部件上。图5中,踏板4由导轨7和8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即,每一处于水平通路B的踏板4的踩踏面4a倾斜一个角度θ1,踩踏面4a的右端(图5)抬起,由此在相邻的踏板4之间产生一个高度差D1。图6中,踏板4由导轨7和8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即,处于水平通路B的每一踏板4的踩踏面4a倾斜一个角度θ2,踩踏面的左端(图6)抬起,由此在相邻踏板4之间产生一个高度差D2。这些高度差D1和D1引起乘客M鞋底的触觉改变,所以,这些高度差能阻止乘客M在踏板4上走动,并使乘客M注意到他横跨在相邻踏板4之间的边界线上,倾斜角θ1和θ2用来使乘客M的姿态朝着踏板4的倾斜方 向倾斜,使乘客M难以在踏板4上走动。另一方案是,在水平通路B上由踩踏面4S构成的连续平面倾斜一个角度θ3,如图6中点划线所示。任一例子中,踏板4都沿着导轨7和8的上表面移动。
图7表示一种例子,其中,每一扶手6经过的路线中具有一个设置在倾斜通路A和水平通路B之间的另外一个第二倾斜通路F,该第二倾斜通路F有着与倾斜通路A的倾斜角θ不同的倾斜角θa,这里,踏板4经过的路线也具有一个类似结构的第二倾斜通路G,倾斜角为θb,从水平通路B至第二倾斜通路F和G的变化可以通过视觉看到,同时也对乘客的手和脚给出信号,给乘客一个足够的心理准备。第二倾斜通路F和G可以设置在倾斜通路C和水平通路B之间。图7中的字母K表示移动的扶手6一部分的抬起的状态,当扶手6经过一个在扶手6的引导件5E上形成的突起部分(未画出)时,该扶手被局部抬高,利用这一结构,也对乘客的手给出一个信号,以唤起他的注意。扶手6由于其抬高部分而产生向上和向下移动对手给出不同的感觉,所以,有效地引起乘客认识到倾斜通路A与水平通路B之间的差别。
图8示出了一种例子,其中设置了上下移动的信号部件4A,该信号部件4A可以向上突出于踏板4的踩踏面4S之上。例如,信号部件4A设置在相邻踏板4之间的边界处,当踏板4移入水平通路时,它会突起,所以,若乘客的脚横跨在相邻踏板4之间的边界上,突起的信号部件4A就推他的脚,给他一个信号,由此唤起乘客的注意,信号部件4A的突起还可以用来阻止乘客在水平通路B上走动。如图9所示,信号部件4A由安装在踏板4内的导向件4D导向而能垂直移动。当踏板4沿倾斜通路A和C移动时,由一弹簧4C使信号部件4A的上端与踩踏面S保持平齐,信号部件4A的下端与导轨7和8离开,然而,当踏板4移入水平通路B时,随着导轨7和8变为点划线所示的水平状态,安装在信号部件4A下端的滚轮4B与导轨7接 触,这样,整个信号部件4A抬高,结果,使其上端突出于踩踏面45之上。
上述实施例中是利用导轨7来抬高信号部件4A的,但是,也可以用电磁线圈4E(图10)来驱动信号部件4A向上或向下移动。再具体一点说,如图9所示,信号部件4A由安装在踏板4内部的导向件4D引导,作垂直移动,并在踏板4沿倾斜通路A和C移动时,信号部件4A的上端由弹簧4C的作用而与踩踏面4S保持平齐,然而,当踏板4移到水平通路B时,电磁线圈4E通电而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作用在信号部件4B的下部以驱动其向上运动,这样信号部件4A的上端就突出于踩踏面4S之上。电磁线圈4C也可以在倾斜通路A和C中保持通电的状态,在此情形下,电磁线圈在水平通路B中断电,从而信号部件4A在弹簧4C影响下向上运动。电磁线圈4E也可用任何其它合适的驱动器件来代替,如电动机和液压机构等。
在图11的例子中,扶手6的高度(即从踏板4至扶手6上表面的高度)在全部倾斜通路A和C以及水平通路B中都是相同的,在倾斜通路中扶手6的宽度为Wa,在水平通路B中增大到宽度为Wb,通过沿长度方向改变导轨5E的宽度来获得这一尺寸变化,导轨5E则固定安装在扶栏板5A的上端。由于扶手6的宽度从Wa变度Wb,就给乘客的手提供了信号,唤起了乘客的注意。
在图12的实施例中,水平通路B中,内盖5B的一侧端P′横向凸出一段距离N,该侧端P′与乘客的脚的附近接触,由此通过这一触觉提醒乘客移动方向的改变。
图13表示一种例子,其中,由发光器件、标志件和播音装置通知乘客踏板4移动方向有变化。水平通路B中,在前进一侧的踏板4下设置发光器件9,该器件发出的光线从相邻板4之间的缝隙中透出,如箭头所示,由此唤起乘客的注意。最好发光器件9的发光色调不同于 通常设置在自动扶梯出入口用来在乘客上下自动扶梯时引起其注意的那种发光器件的发光色调,由此,可更好地引起乘客的注意,乘客能较好地认识到水平通路B与倾斜通路A和C的差别。
也可以在对着水平通路B的天花板T上设置发射与其它区域的光线颜色不同的光线的发光器件10,由此唤起乘客的注意。除了发光器件10的光线的色调可以与其它区域的光线相同或不同之处,该光线的用途也可以由改变发光器件10的数量或使发光器件10闪烁发光来与其它区域的光线用途相区别。图中编号11和12表示标志件,如张贴物等。标志件11和12粘在扶栏板5A上,作用与图1中条纹图案5F的相同。贴在水平通路B的扶栏板5A处的标志件11表示禁止走动,贴在水平通路B与倾斜通路A和C边界线附近的扶栏板5A上的标志件12表示有高度差出现。如果在自动扶梯拥挤时发光器件9和10以及标志件11和12的作用受到限制,则可以设置播音器件13和14来唤起乘客的注意。这些装置与上述用来改变乘客触觉的装置一起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唤起乘客的注意。
图14表明一种例子,其中,一部分在倾斜通路A和B之间延伸的主框架、导轨7和8的相应部分以及至少一种上述用于改变乘客触觉的装置被组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单元,这样,由该单元来形成自动扶梯的一部分,而自动扶梯的其它部分可由用于普通自动扶梯的部件来形成,即,普通的自动扶梯具有由分成多段的倾斜通路部件形成的倾斜通路,所以,把上述单元与这种分段的通路部件相连接,可方便地得到具有唤起乘客注意的装置的中段水平式自动扶梯。
尽管上述实施例是针对在倾斜通路A和C之间具有水平通路B的这类自动扶梯的,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图15的自动扶梯或移动走道,其中,倾斜通路Y位于水平通路X和Z之间,此时,上述用于改变乘客触觉的装置设置在与倾斜通路Y相邻的每一水平通路X和Z部分。
在本发明中,水平通路与倾斜通路是相连的,但本发明并不包括处于上下出入口、分别与上述倾斜通路一端相连的水平通路。
在本发明的具有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水平通路和倾斜通路的乘客运送装置中,可预先告知乘客踏板移动方向的变化,所以,乘客能够停止不必要的走动,并移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可防止乘客跌倒等意外,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程度。

Claims (4)

1、一种乘客运送装置,包括,彼此连成连续不断的循环的多个踏板,至少一个水平通路,所述踏板沿水平通路在水平方向移动,与上述至少一个水平通路连接的至少一个倾斜通路,所述踏板可沿所述倾斜通路在倾斜方向移动,所述水平通路和所述倾斜通路设置在所述运送装置的出入口之间,一对扶手沿所述踏板的移动方向安装,一对扶栏板分别支撑着所述扶手,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通路与所述倾斜通路分界线附近设置改变乘客触觉的装置,所述改变乘客触觉的装置包括所述踏板和所述扶手间垂直高度沿乘客移动方向变化。
2、如权利要求1的乘客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乘客触觉的装置通过使所述倾斜通路的所述踏板和所述扶手之间的垂直高度与所述水平通路的所述踏板和所述扶手之间的垂直高度不同而构成。
3、如权利要求1的乘客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乘客触觉的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通路上。
4、如权利要求1的乘客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乘客触觉的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通路和所述首次提到的倾斜通路之间的另一倾斜通路,所述另一倾斜通路的倾斜角小于所述首次提到的倾斜通路的倾斜角。
CN90107311A 1989-08-25 1990-08-24 乘客运送装置 Expired CN1019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9-217363 1989-08-25
JP1217363A JPH0818780B2 (ja) 1989-08-25 1989-08-25 乗客コンベ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39A CN1049639A (zh) 1991-03-06
CN1019788B true CN1019788B (zh) 1992-12-30

Family

ID=1670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0107311A Expired CN1019788B (zh) 1989-08-25 1990-08-24 乘客运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178254A (zh)
JP (1) JPH0818780B2 (zh)
KR (1) KR910004457A (zh)
CN (1) CN1019788B (zh)
GB (1) GB223828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5600B2 (ja) * 1989-12-21 1996-06-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中間踊り場付きエスカレ―タ
DE4313279C2 (de) * 1993-04-23 1996-07-11 O & K Rolltreppen Gmbh Balustrade einer Personenförderanlage
KR0147083B1 (ko) * 1993-10-01 1998-08-17 오기노 카네오 가감속식 움직이는 보도
US5482153A (en) * 1994-07-25 1996-01-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Operation panel for a passenger conveying device
US20040134749A1 (en) * 2000-12-21 2004-07-15 Matthias Lunacek Deflector for an escalator or moving sidewalk
AU2003226254A1 (en) 2003-04-04 2004-11-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mbined traffic flow and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display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CN102923439A (zh) * 2012-11-27 2013-02-13 昆山特力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指示功能的链板
CN103171961B (zh) * 2013-03-21 2015-02-11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斜巷人员长距离运输系统
DE102013227130A1 (de) 2013-12-23 2015-06-25 Thyssenkrupp Fahrtreppen Gmbh Fördereinrichtung
CN106144874B (zh) * 2015-04-28 2018-03-02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乘客输送设备
JP6543598B2 (ja) * 2016-08-03 2019-07-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CN108298417B (zh) 2017-01-11 2020-09-25 奥的斯电梯公司 乘客运输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JP6881490B2 (ja) * 2019-03-14 2021-06-02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5406A (en) * 1910-03-26 1912-01-23 Otis Elevator Co Conveyer.
GB794954A (en) * 1955-11-22 1958-05-14 Georges Courcy Improvements in stair treads
US3685635A (en) * 1970-04-28 1972-08-22 Ernest D Johnson Passenger conveyor warning apparatus
DE2314120A1 (de) * 1973-03-21 1974-09-26 Rathgeber Ag Waggonfab Jos Rolltreppe
JPS5148920B2 (zh) * 1973-07-23 1976-12-23
JPS5511905U (zh) * 1978-07-04 1980-01-25
CA1223226A (en) * 1983-04-08 1987-06-23 Takuhiro Masuda Escalator step
ATE44015T1 (de) * 1985-08-06 1989-06-15 Inventio Ag Stufe einer fahrtreppe mit vorstehenden trittkant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10004457A (ko) 1991-03-28
CN1049639A (zh) 1991-03-06
GB9017237D0 (en) 1990-09-19
US5178254A (en) 1993-01-12
GB2238284A (en) 1991-05-29
JPH0383797A (ja) 1991-04-09
JPH0818780B2 (ja) 1996-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88B (zh) 乘客运送装置
KR100838850B1 (ko) 승객 컨베이어
US5923005A (en) Equipment for approach area monitoring for escalator and travelling walkways
KR900002226B1 (ko) 승객 콘베이어의 난간
US7249667B2 (en) Traffic flow indicator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US6564921B1 (en) Direction of travel indicator for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KR20180001975U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가 적용된 에스컬레이터 및 무빙워크의 난간글라스
JP3523063B2 (ja) 乗込誘導機能付きエスカレータ
JP2004003163A (ja) 発光点字ブロック及び導光板
JPH05201681A (ja) エスカレータの追越ゾーン表示装置
JP2005067801A (ja) エスカレータ又は動く歩道用の移動手摺、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スカレータ又は動く歩道
CA3223154A1 (en)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having a guide device in the access regions
JP4892210B2 (ja) 階段の照明装置
JPH03293288A (ja) エスカレータ
JPH03138292A (ja) 踊り場付エスカレータ装置
JP2000272864A (ja) マンコンベア
JPH0455016Y2 (zh)
RU242836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ндикаци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движения пассажирского конвейера и пассажирский конвейер
JPH01303289A (ja) エスカレータ
AU2011100308A4 (en) Escapeline
KR200330788Y1 (ko) 승강장의 안전장치
JPH01133888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表示装置
JPH0326690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照光床
JPH07252068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乗降口
JP2018150143A (ja) マン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