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0230B - 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使用印刷单元的方法以及具有多个模块的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使用印刷单元的方法以及具有多个模块的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0230B
CN101970230B CN200980108919XA CN200980108919A CN101970230B CN 101970230 B CN101970230 B CN 101970230B CN 200980108919X A CN200980108919X A CN 200980108919XA CN 200980108919 A CN200980108919 A CN 200980108919A CN 101970230 B CN101970230 B CN 101970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rinting machine
printing element
pipelin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89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0230A (zh
Inventor
安德烈亚斯·库梅特
维尔纳·路德维希·费舍尔
乌维·亚历山大·鲁依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enig and Bauer AG
Original Assignee
Koenig and Bau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nig and Bauer AG filed Critical Koenig and Bau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1970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0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0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02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24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印刷单元(01),其具有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02),在侧机架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具有多个印刷装置滚筒(03)以及至少一个输墨装置(04),其中,两个侧机架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在可穿过印刷单元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纵梁(17),其中,两个纵梁在两个平行的侧面上限定印刷单元的底座区域(09),其中,在印刷单元的两个纵梁之间的底座区域中设置多个用于印刷单元的介质供应的管道(11;12;13;14),其中,通过管道传导的介质是液态或气态的,其中,至少一个管道与至少一个设置在印刷单元中的需供应介质的消耗部件或者与至少一个提供介质的介质源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这种印刷单元的方法以及具有多个比如该印刷单元的印刷机。

Description

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使用印刷单元的方法以及具有多个模块的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一种使用该印刷单元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多个在可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接连设置的模块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DE10008212B4公开了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印刷装置的液箱(Fluidbox),其包含用于对印刷装置的功能原件进行供给的所有控制管道以及软管连接和/或管连接,其中,供给管道具有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可以将液箱连接到相邻印刷装置的至少一个其它的液箱上,其中,该液箱具有模块状的躯体,其被设计成灵活的过桥(Laufsteg)且可以通过接口与印刷装置和/或电气-电子-控制箱连接。因此将用于向印刷装置的功能元件进行供给的软管连接和/或管道连接设置在印刷装置的构造空间以外,从而将多根管道通过接口引导到比如相应的印刷装置内,这在印刷机的装配现场导致了不可忽略的安装费用。此外如果公知的液箱与印刷装置分开被设计成独立的模块,则其通常也必须与印刷装置分开地供应到印刷机的装配现场,这意味着额外的供给费用。
EP1882586A2公开了一种用于将供给管线连接到印刷机的印刷机模块上、特别是输墨装置或润湿装置上的印刷机连接系统,其中,具有印刷机模块一侧的连接元件和供应管道一侧的连接元件,其中,印刷机模块一侧的连接元件和供应管道一侧的连接元件包括用于中央连接所有液体供应管道和/或所有电气供应管线的所有接口,从而使所有液体供应管道和/或所有电气供应管线能够共同与印刷机模块连接。
US2005/0247017A1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在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前后设置的机器单元的印刷机,其中,相邻的机器单元相互对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其进一步减少由多个模块、特别是印刷单元组成的印刷机的装配费用以及简化印刷机的调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印刷机的印刷单元被设计为多个模块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模块在能够穿过所述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彼此成排设置,所述印刷单元具有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在所述侧机架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多个印刷装置滚筒以及至少一个输墨装置,其中,所述印刷单元具有底座区域,其中,在所述印刷单元中设置多个用于印刷单元的介质供应的管道,其中,通过管道传导的介质是液态或气态的,其中,至少一个管道与至少一个设置在印刷单元中的需供应介质的消耗部件或者与至少一个提供介质的介质源连接。两个侧机架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在能够穿过印刷单元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纵梁,其中,两个纵梁在两个平行的侧面上限定印刷单元的底座区域,其中,用于印刷单元的介质供应的管道设置在印刷单元的两个纵梁之间的底座区域中,以及至少一个管道完全贯穿至少一个模块的、在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长度且在两个相邻设置的模块之间垂直于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延伸的连接面中与设置在相邻的模块中的管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使用上述印刷单元的方法中,印刷单元的管道预先安装并且完全与各个设置在印刷单元中的消耗部件或介质源连接,之后将印刷单元输送到印刷机的使用地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印刷机具有多个在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引导的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其中,多个所述模块分别具有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其中,所述印刷机具有底座区域,其中,在贯穿印刷机的底座区域中设置多个用于所述印刷机的模块的介质供应的管道,其中,穿过管道传导的介质是液态或气态的,其中,至少一个管道与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印刷机的模块中的需分别供应介质的消耗部件或与至少一个分别提供介质的介质源连接。每个侧机架具有一个在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纵梁,其中,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的两个纵梁在两个平行的侧面上限定印刷机的底座区域,其中,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的各纵梁彼此成排地设置且形成贯穿印刷机的底座区域,其中,至少一个管道完全贯穿至少一个模块的、在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长度并且在两个相邻设置的模块之间垂直于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延伸的连接面中与设置在相邻的模块中的管道连接。
利用本发明可实现的优点特别在于,基于由多个特别是分别被设计成印刷单元的模块组成的印刷机在装配现场的安装费用的减少,缩短了在印刷机的使用地点用于装配和调试印刷机的时间。减小的安装费用由此产生,即彼此成排安装的模块、比如印刷单元通过在所配设的侧机架上设计的固定止挡件可以较容易地相互对齐,以形成在比如需在印刷单元印刷的或至少需穿过模块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直线。但特别是供应介质的管道不是在印刷机的使用地点才与各个设置在相关的印刷单元中的消耗部件或介质源连接,而是在生产相关的印刷单元时且因此在将印刷单元供应给客户之前就已经建立该连接。此外可以针对设置在印刷单元的基座区域中的管道实现均匀的管道长度,这特别是在向消耗部件供应压力空气时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使设置在印刷单元的不同侧面上的消耗部件之间的反应延迟最小化。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以节省在印刷机装配现场的昂贵的安装时间,并且减少了关于附属于印刷机的单个部件的供货范围且因此减少了供给费用。也可以如此节省运输费用,即管道布置不是独立的,而是优选作为各个模块的组成部分且因此与模块一起以同一运输工具被运送到印刷机的使用地点。有利的还有,特别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印刷单元在其各个尺寸方面相对紧凑地构建且因此针对其运输不需要比如过宽的并且导致其运输费用提高的运输工具、比如载重汽车。
附图说明
下面在附图中展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且下面详细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图2为在另一个立体视图中的图1的印刷单元;
图3为根据图1或2的印刷单元中的印刷装置滚筒和着墨辊的结构布置的极大简化的示意图;
图4为具有比如多个根据图1至3的印刷单元的印刷机的管道布置;
图5为根据图4用于将至少印刷机的印刷单元的介质供应捆绑连接到供应网络中的转接器;
图6为根据图5的转接器的保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印刷机、优选轮转印刷机、特别是商业印刷机具有多个部分地同类的机器单元,其中,这些机器单元也被称作印刷机模块。这种比如被设计成印刷单元01的模块在图1和2中分别以立体示图简化示出,其中,承印材料24、比如材料带24、特别是纸带24基本上水平地穿过所示的印刷单元01(图3)且优选穿过另一个在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串联设置的、基本与所示的印刷单元01结构相同的印刷单元01引导或者至少可以被引导。为了构建能够生产印刷品的印刷机,比如在印刷厂车间组合、特别是彼此成排地组合多个附属于印刷机的模块,其中,多个组件分别优选被设计成印刷单元01。其它附属于该印刷机的至少部分地也贴靠在印刷单元01上的组件,可以比如设计成换卷器、引入装置、涂装装置、干燥器或折页机。这些模块特别是在制造印刷机时优选作为各功能性的结构单元进行制造、安装并且在将其供应给客户之前对其各个功能进行测试。
每个在图1和2中举例示出的印刷单元01优选具有一对相对立的、单独制成的侧机架02,在其之间设置多个印刷装置滚筒03、至少一个由多个辊组成的输墨装置04以及必要时也设置至少一个润湿装置23(图3)。假如印刷机以平版印刷法工作,则将印刷装置滚筒03设计成至少一个转印滚筒,该转印滚筒具有至少一个配设给它的印版滚筒,其中,转印滚筒在压印滚筒上滚压,压印滚筒本身比如同样被设计成转印滚筒且也与另一个印版滚筒相互配合,用以同时实现承印材料24的双面印刷,其中,承印材料24穿过由两个相互滚压的转印滚筒形成的印刷间隙引导。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四个印刷装置滚筒03,即分别由一个转印滚筒和一个印版滚筒组成的两个滚筒对,即便彼此之间以相对于垂直线的锐角错开,也在印刷单元01中基本上垂直地相叠设置,其中,分别有一个由多个辊组成的输墨装置04和必要时也有一个润湿装置23贴靠在两个印版滚筒上。输墨装置04和可选设置的润湿装置23在图3中仅通过其各个贴靠在各印版滚筒上的着墨辊表示。在印版滚筒或每个印版滚筒的壳面上分别设置或至少可设置至少一个印版,在将印刷机设计成商业印刷机的情况下刚好是唯一的环围(umspannen)相关的印版滚筒的印版。转印滚筒在其壳面上分别铺设或至少可铺设至少一个印刷布、比如橡皮布、优选金属印刷布。
印刷装置滚筒03被至少一个设置在侧机架02上的驱动装置06驱动,其中,该驱动装置06设置在由印刷装置滚筒03和至少一个输墨装置04形成的印刷装置以外。优选为相对于可水平地穿过印刷单元01的印刷间隙引导的承印材料24位于下面的(由转印滚筒和与其相互配合的印版滚筒组成的)滚筒对配设驱动装置06,该驱动装置借助于传动装置08将其转矩传递到该转印滚筒和印版滚筒的各转轴上。驱动装置06优选直接作用在印版滚筒的转轴上,从该印版滚筒出发传动所配设的转印滚筒。针对相对于可水平地穿过印刷单元01的印刷间隙引导的承印材料24位于上部的由转印滚筒和印版滚筒组成的滚筒对也同样适用。驱动装置06优选分别被设计成电机06、比如可在其转速和在其角位置上进行调节的驱动机06,其中,角位置的调节涉及相对于至少一个由另一个驱动装置06驱动的印刷装置滚筒03的旋转角位置。
在与驱动装置06相面对的侧机架02上,同样在由通过印刷装置滚筒03和至少一个输墨装置04以及必要时还有润湿装置23形成的印刷装置的构造空间以外,优选直接在相关的侧机架02上优选设置电控箱07,其中,在电控箱07中安置用于运行印刷单元01的电气控制和/或调节装置。在该电控箱07中还优选设置至少一个电气驱动调节器,其调节针对印刷装置滚筒03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装置06。假如两个设置在同一印刷单元01中的驱动装置06相互独立地分别由自身的驱动调节器调节,则这两个驱动调节器通常在结构上小于两个驱动装置06的共同驱动调节器,并且这两个驱动调节器大多也产生相对较小的废热,因此可将这两个独立的驱动调节器简单地整合到同一电控箱07中。针对同一印刷单元01的上印刷装置和下印刷装置的独立的驱动装置06还实现了分别在该印刷单元01的两个印版滚筒上的至少一个印版的同时的、即同步更换,因为特别是可相互独立地调节两个印版滚筒的各角位置。
此外,在相对立的侧机架02之间、即垂直于可穿过印刷单元01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设置有在图1和2中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的横梁,该横梁将两个相互配合的侧机架02相互间隔开且将相关的印刷单元01在其结构构造上加固。在图1和2中分别通过圆形件表示比如两个横梁的安装位置。印刷单元01具有比如在2500mm和3000mm之间的范围中、优选大约2700mm的高度h,以及垂直于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延伸的在2000mm和3000mm之间的范围中、优选大约2500mm的宽度b,以及在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延伸的在1500mm和3500mm之间的范围中、优选大约2000mm的长度l。在两个相对立的侧机架02之间的净宽w为比如1000mm至1800mm、特别是1200mm至1300mm。这种印刷单元01具有在4吨和8吨之间的范围中、优选大约6吨的重量。
在印刷装置下方设置在相对立的侧机架02之间的印刷单元01的底座区域09中,对应于印刷单元01的长度1铺设在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多个管道11、12、13、14,其中,优选垂直于可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并排设置的管道11、12、13、14用作该印刷单元01的介质供应,其中,各介质是可流动的且是液态的或气态的。特别是管道11比如设置用于传送冷却剂、比如水,用于冷却设置在电控箱07中的换热器,以及管道12比如设置用于传送冷却剂、比如水,用于对印刷单元01中的至少一个输墨装置04的辊进行调温。管道13比如用于将压力空气输送到印刷单元01中的至少一个印刷装置上以及必要时管道14比如用于在印刷装置中使用的润湿剂回流。还可以选配用于液体供应和必要时供应比如橡皮布清洗设备或印刷图带调节器的管道。管道11、12、13、14在其各端部上分别设计比如连接器33(图4)、优选快速锁合器(Schnellverschluss)33,用以当要彼此成排设置多个具有各管道11、12、13、14的印刷单元01时,实现管道11、12、13、14的快速地接连排列。管道11、12、13、14中的至少一个、但优选所有管道11、12、13、14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未示出的分管道31(图4)与至少一个设置在印刷单元01中的消耗部件、比如冷却装置或调温装置连接,或者与至少一个介质源、比如润湿剂源连接,其中,分管道可选地具有节流阀31。所有前述的管道11、12、13、14在制造印刷单元01的车间内预安装且完全与其各设置在印刷单元01中的消耗部件或介质源连接。向输墨装置04供应印刷油墨的管道优选不与设置在印刷单元01的底座区域09中的管道11、12、13、14相结合地延伸,而是比如在印刷单元01上方引导,由此使得接近油墨供应管道变得容易。
每个印刷单元01的管道11、12、13、14可以在安装印刷单元01时由其生产商通过一个或多个在该印刷单元01的宽度b上延伸的传送保持装置16保持且固定在其各个位置中,其中,在印刷厂车间装配印刷单元01时,在容纳利用印刷机实施的生产之前优选拆除该传送保持装置16。传送保持装置16将管道11、12、13、14的结构优选也与两个相对立的侧机架02连接起来。每个印刷单元01的管道11、12、13、14平行于设计在侧机架02上的、优选在此无缝成形的纵梁17延伸。在由多个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组成的印刷机中,管道11、12、13、14优选直线地从该印刷机的一端穿过贯穿于印刷机中的底座区域09直到印刷机的另一端(图4)。
在垂直于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延伸的横梁上设置比如未示出的控制设备,其用于将压力空气分配给设置在印刷单元01中的气动的消耗部件、比如工作汽缸。在印刷单元01的底座区域09中的管道布置实现了与该控制设备的较短的管道连接。这种对称地设置在侧机架02之间的消耗部件可以由控制设备以相同长度的管道供应压力空气。这种中心分配确保了改善的同步性、比如以压力空气操作的工作汽缸的升降的同步性。
侧机架02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比如铸铁。将印刷单元01的底座区域09限定在两个平行的侧面上的纵梁17沿管道11、12、13、14的纵向在至少一个平行于印刷单元01的宽度b延伸的侧机架02的侧面上,即在用于可穿过印刷单元01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入口侧或出口侧,优选各具有一个凸台18
Figure GSB00000820193500071
该凸台18沿可穿过印刷单元01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定向且相对于侧机架02的比如限定印刷装置的部分突起,其中,该凸台18优选以浇铸技术构建。因此具有唯一成形的凸台18的侧机架02具有“L”的形状。但优选在侧机架02的两个平行于印刷单元01的宽度b延伸的侧面,即不仅在用于承印材料的入口侧也在出口侧分别设计至少一个这样的凸台18,从而使相关的侧机架02具有颠倒的“T”形结构。优选同一模块的两个侧机架02都设计成颠倒的“T”形形状。
凸台18在其各端面上、即在其与印刷机的其它模块的各个接合面上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垂直的固定止挡件19,借助于该固定止挡件可以比如相互对齐两个相邻的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特别是印刷单元01,且在其在印刷机的使用地点、特别是在客户处、即在印刷厂车间装配时,参照在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延伸的直线实际上也相互对齐地接合到一起。各固定止挡件19除了可以对齐需彼此成排设置的印刷单元01之外,还可以用于将具有该固定止挡件19的印刷单元01和该印刷机的另一个相邻设置的模块、比如换卷器、引入装置、涂装装置、干燥器或折页机,在可穿过印刷单元01引导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上连成一线地比如通过推挤到共同的接合位置上,即在接触中直接地且因此在没有其它构件的中间连接的情况下相互对齐。
在装配比如两个相邻地需彼此成排设置的印刷单元01时,在同一印刷单元01的两个侧机架02上的固定止挡件19中的至少一个比如也可以通过在各凸台18上的接合面的相应设计限定或甚至消除平行于印刷单元01的宽度b、即垂直于可穿过印刷单元01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指向的在两个印刷单元01之间的偏移。这样,接合面优选具有比如以侧面止挡件形式的平面部分,其可以接纳或支撑平行于模块的宽度b指向的力。由此除了沿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的纵向延伸的对齐之外,还限定了另一个、即相关的模块在其在相关的装配平面28(图3)中装配时垂直于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指向的自由度,从而再次简化了该模块在印刷厂车间中的装配,这是因为模块的侧机架02在其各装配平面28中仅还需鉴于其垂直装配进行对齐,用以避免比如由装配平面28中的不平整引起的、侧机架02以及整个模块相对于水平线L(图3)的倾角。侧面的止挡可以在两个凸台18中的至少一个上直接成形或至少安装在此,其中,这两个凸台设计在用于可穿过印刷单元01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入口侧或出口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印刷机中的多个印刷单元01、优选其所有印刷单元01优选不仅在其用于承印材料24的各入口侧还在其各出口侧分别具有前述的凸台18,其分别被设计成相关的侧机架02的组成部分。附属于同一印刷单元01的一对侧机架02在制造相关的印刷单元01时以同一应力、即两个侧机架02结合在一起地、至少在其周边上比如机械地加工,其中,设计在侧机架02上的凸台18也为了其相互的尺寸精确性的匹配被一起加工。之后,在相关的印刷单元01的同一侧加工的凸台18的端面分别形成两个协作的固定止挡件19中的一个,比如在印刷厂车间装配印刷单元01时在固定止挡件上相互对齐相邻的印刷单元01。相邻的印刷单元01在其各装配平面28中的相互对齐由此得以简化,因为为了形成相邻的印刷单元01之间的直线,在不需要其它尺寸的情况下仅需在推挤中相互接合各尺寸精确地制成的固定止挡件19。由于通过以同一应力在加工机中、比如在铣床中加工两个侧机架02来制成两个纵梁17上的各固定止挡件19的接合面,两个侧机架02的固定止挡件19在其尺寸上以最佳的方式相互协调一致。每个侧机架02与其附属的纵梁17以及在纵梁上设计的至少一个凸台18一起比如通过浇铸技术优选一体地构建。
同一印刷单元01的两个纵梁17分别比如以优选多个、比如四个减震元件26、比如所谓的风闸靴(Airlockschuhen)26竖立在该印刷单元01的装配平面28中,从而使相关的印刷单元01特别是在其生产运行期间相对于其装配平面28、比如由水泥浇铸的地板28减小振动,其中,在印刷厂车间中在地板上装配印刷单元01。在将多个附属于同一印刷机的印刷单元01在一条直线上装配且相互对齐之后,其各管道11、12、13、14比如利用快速连接器33或其它合适的连接件33(图4)相互连接且因此相互连接成贯通介质供应的系统。印刷机的至少每个相同类型的模块的管道11、12、13、14优选分别设计成长度相同,即特别是与纵梁17一样长,从而使印刷机的模块优选不仅在其用于承印材料24的各入口侧而且也在其各出口侧分别具有相邻并排的且在垂直于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延伸的连接面32中终止的优选分别可连接的接口(图1、2和4)。
设置在纵梁17中或纵梁17上的减震元件26或其它设置在各纵梁17中的或至少可安装在此处的调节元件、比如液压冲头,假如其被设计成优选单独地且相互独立地至少在其高度尺寸上是可调节的,则其比如也可以用作调节相关的模块的水平,这在图3中通过垂直的双箭头表示。假如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需在其在装配中的各装配平面28中垂直对齐的模块通过与该模块分离的、需引导到该模块上的工具、比如通过需置于模块上的液压冲头来对齐,由此比如消除了之前存在的倾角,则需置于相关的侧机架02上、特别是置于模块的至少一个纵梁17上的工具可相对容易地(因为无阻碍地)引导到根据本发明的模块上,这是因为为了实施水平调节无须将相关模块上的任何附件、比如过桥拆除。特别是从模块的底座区域09中的管道11、12、13、14的结构中得出的可自由接近模块的各纵梁17的特性,也实现了该模块的简化的后续水平调节,比如在印刷机的安装地点的强烈的摇晃之后,比如在地震之后的水平调节。
优选沿纵梁17(在其对应的侧机架02上设置有附属于印刷单元01的电控箱07)在印刷单元01的底座区域09以外优选直接地在该纵梁17上特别是在没有地面接触的情况下设置引导至少一个电气管线的电缆通道21和/或向该印刷单元01供电的接触轨22(图2),其中,电缆通道21和/或接触轨22在纵梁17上的安装优选在在该印刷单元01的生产车间完成。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的各电缆通道21和/或接触轨22可以互补成一个贯穿印刷机的电缆通道21和/或一个贯穿印刷机的接触轨22。为了避免地面接触,电缆通道21和/或接触轨22与装配平面28垂直间隔地设置在图3中以点划的方式示出的水平线L上方,其中,水平线L与装配平面28的距离a位于比如5mm和300mm之间、特别是150mm和200mm之间的范围中。因此至少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电气管线和/或接触轨22与潮湿的地面、特别是与可能的水坑发生接触。假如材料带24不是穿过印刷装置的印刷间隙引导,而是比如在模块的底座区域09中引导,则该带引导同样在水平线L上方实现。如从图3可见,为了在模块中进行带引导带还设置多个换向辊27。图3示出了可选地穿过印刷装置的印刷间隙的第一种带引导以及在模块的底座区域09中的第二种带引导,其中,穿过底座区域09的第二带引导以虚线示出。
导电的管线和引导液态或气态介质的管道11、12、13、14在该结构中通过纵梁17相互分离,这考虑到了安全问题。此外,如果在给印刷单元01的分配中仅需唯一一个具有所有需要的控制装置和/或调节装置的电控箱07(该电控箱同样已经在该印刷单元01的制造车间就已经直接安装在其侧机架02中的一个上),则也简化了印刷单元01的模块的构造,从而比如也可以结合电控箱07在车间预先安装为运行印刷单元01所需的即便不是全部的、也是大部分的电气管线连接。此外,在车间里也可以比如在一个侧机架02中或一个侧机架02上预先安装油泵和/或换热器,这是一种针对这种机组的节省空间的结构。油泵和/或换热器特别是与至少一个设置在模块的底座区域09中的管道11、12、13、14连接。
前述的措施导致了结构紧凑的模块、特别是紧凑的印刷单元01的设计,由这些模块在客户的现场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组合成印刷机。
图4展示了比如5个在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对齐、彼此成排设置、属于同一印刷机的模块的管道布置的俯视图,其中,这些模块分别被设计成比如结合图1至3所描述的印刷单元01。其各侧机架02的轮廓在图4中仅点划地示出的模块可以比如至少基本上结构相同地设计且分别具有比如在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延伸的相同的长度l。在各模块的底座区域09中管道11、12、13、14分别彼此平行地在图4中仅虚线示出的、分别成对地相对立的纵梁17(图1和2)之间贯穿该印刷机的所有模块,其中,优选不仅在各模块的用于承印材料24的入口侧而且在其出口侧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在各模块的宽度w上延伸的保持装置29,借助于该保持装置将管道11、12、13、14固定在其各个位置中。
单个管道11、12、13、14分别涉及比如用于传送冷却剂、比如水或油的至少一个入流管路和/或至少一个回流管路,用于冷却比如设置在附属于各模块的电控箱07中的换热器或者用于对在相关的设计成印刷单元01的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输墨装置04的至少一个辊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换热器比如与驱动调节器或直接与电机06(图1和2)有效连接。优选设置至少两个相互分离的、在其温度特性上可相互独立调节的冷却剂回流管路。在印刷单元01中也存在比如用于将压力空气引导到至少一个印刷装置上的管道13以及必要时比如用于使在印刷装置中使用的润湿剂回流的管道14。穿过多个模块的管道11、12、13、14中的至少一个管道比如在多个通过各模块的长度1定义的印刷机的部分中、优选在每个部分中分别具有一个分管道31或可选的节流阀31。
两个相邻设置的模块的各个在各模块的长度1上集成束的管道11、12、13、14分别在两个模块共同的垂直于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延伸的连接面32中终止,其中,不同模块的管道11、12、13、14在各连接面32中比如分别可借助于连接器33、特别是快速锁合器33或另一种连接件33连接。相邻设置的模块的各凸台18在两个模块共同的连接面32中在推碰下、优选在使用其各固定止挡件19的情况下相互接合。
至少在彼此成排设置的多个印刷单元01的一端上或者至少在具有所有的多个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的印刷机的一端上优选设置转接器34,在其中优选共同保持相关模块的所有管道11、12、13、14。优选至少针对多个换卷器模块、引入装置模块和随后设置的多个印刷单元01设置同一转接器34,相反比如为折页机模块可以设置单独的转接器34。转接器34为管道11、12、13、14形成结构紧凑的连接点,在该连接点上可以成束地实现将优选整个印刷机的至少连续进行管道布置的模块的介质供应连接到比如企业内部和/或公共的供应网。转接器34比如通过螺栓连接在设置于印刷机端部的模块的纵梁17上。图5举例展示了转接器34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图,该转接器基本上由保持装置36组成,其中共同保持多个、优选所有穿过模块的管道11、12、13、14,其中,保持装置36优选针对每个管道11、12、13、14分别具有标准化的或至少符合标准的连接管接头37,在装配印刷机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该连接管接头37上连接企业内部的和/或公共的供应网的管道。转接器34的连接管接头37优选对应于在印刷机的装配地点有效的针对比如企业内部和/或公开的供应网的管道的标准进行设计。因此无论铺设在各模块内部的管道11、12、13、14以及其连接件33和/或分管道31的构造如何,也可以选择地设计或至少可设计转接器34。由于转接器34的至少连接管接头37的可选的可设计性,针对世界范围供应的印刷机能够以简单的和成本低廉的方式与不同的由各国制定的针对比如企业内部和/或公共的供应网的管道的标准相适应。
管道11、12、13、14分别比如借助于弯管38和/或比如柔性软管(未示出)与设置在比如平板形的保持装置36中的连接管接头37连接或至少可连接。图6举例展示了根据图5的转接器34的保持装置36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图,其中,保持装置36比如被设计成比如通过撑条39加固的角金属板,其中,该角金属板设计有根据需要定位的用于安装连接管接头37的缺口、特别是穿孔。这种将管道11、12、13、14的接口集成束的转接器34可成本低廉地制造且使得印刷机的调试变得容易。转接器34优选能够可选地在印刷机的纵向侧面中的一个上或者也以其连接管接头37在印刷机的端面方向上定向设置,由此可以灵活考虑印刷机的装配地点的实际情况。
如特别是借助于图4所述,提供一种印刷机,其具有多个在可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其中,多个这种模块分别具有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02,其中,每个侧机架02具有一个在可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纵梁17,其中,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02的两个纵梁在两个平行的侧面上限定该印刷机的底座区域09,其中,彼此成排的模块的各纵梁17优选成一条直线地彼此成排设置且形成贯穿印刷机的底座区域09,其中,在贯穿印刷机的底座区域09中设置多个用作该印刷机的模块的介质供应的管道11、12、13、14,其中,通过管道11、12、13、14引导的介质是液态或气态的,其中,至少一个管道11、12、13、14与至少一个设置在印刷机的一个模块中的需分别供应介质的消耗部件或与至少一个分别提供介质的介质源连接。
附图标记
01印刷单元
02侧机架
03印刷装置滚筒
04输墨装置
05-
06驱动装置、驱动机、电机
07电控箱
08传动装置
09底座区域
10-
11管道
12管道
13管道
14管道
15-
16传送保持装置
17纵梁
18凸台
19固定止挡件
20-
21电缆通道
22接触轨
23润湿装置
24承印材料、材料带、纸带
25-
26减震元件、风闸靴
27换向辊
28装配平面、地板
29保持装置
30-
31分管道、节流阀
32连接面
33连接器、快速锁合器、连接件
34转接器
35-
36保持装置
37连接管接头
38弯管
39撑条
a距离
b宽度(Breite)
h高度
l长度
w宽度(Weite)
L直线

Claims (13)

1.一种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其中,所述印刷单元被设计为多个模块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模块在能够穿过所述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彼此成排设置,所述印刷单元具有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02),在所述侧机架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多个印刷装置滚筒(03)以及至少一个输墨装置(04),其中,所述印刷单元(01)具有底座区域(09),其中,在所述印刷单元(01)中设置多个用于印刷单元(01)的介质供应的管道(11;12;13;14),其中,通过管道(11;12;13;14)传导的介质是液态或气态的,其中,至少一个管道(11;12;13;14)与至少一个设置在印刷单元(01)中的需供应介质的消耗部件或者与至少一个提供介质的介质源连接,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机架(02)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在能够穿过印刷单元(01)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纵梁(17),其中,两个纵梁(17)在两个平行的侧面上限定印刷单元(01)的底座区域(09),其中,用于印刷单元(01)的介质供应的管道(11;12;13;14)设置在印刷单元(01)的两个纵梁(17)之间的底座区域中,以及至少一个管道(11;12;13;14)完全贯穿至少一个模块的、在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长度(1)且在两个相邻设置的模块之间垂直于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延伸的连接面(32)中与设置在相邻的模块中的管道(11;12;13;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管道(11;12;13;14)在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管道(11;12;13;14)在其各端部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器(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管道(11;12;13;14)通过分管道(31)与至少一个设置在印刷单元(01)中的消耗部件或与至少一个介质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侧机架(02)中或在侧机架(02)上设置油泵和/或换热器,其中,油泵和/或换热器分别与至少一个管道(11;12;13;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印刷单元(01)的底座区域(09)以外直接在至少一个横梁(17)上设置向印刷单元(01)供电的电缆通道(21)和/或接触轨(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02)之间设置至少两个印刷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印刷装置具有专门的、能够相互独立驱动的驱动装置(06)。
8.一种使用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印刷单元(0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印刷单元(01)的管道(11;12;13;14)预先安装并且完全与各个设置在印刷单元(01)中的消耗部件或介质源连接,之后将印刷单元(01)输送到印刷机的使用地点。
9.一种印刷机,具有多个在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引导的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其中,多个所述模块分别具有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02),其中,所述印刷机具有底座区域(09),其中,在贯穿印刷机的底座区域(09)中设置多个用于所述印刷机的模块的介质供应的管道(11;12;13;14),其中,穿过管道(11;12;13;14)传导的介质是液态或气态的,其中,至少一个管道(11;12;13;14)与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印刷机的模块中的需分别供应介质的消耗部件或与至少一个分别提供介质的介质源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侧机架(02)具有一个在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纵梁(17),其中,一对相对立的侧机架(02)的两个纵梁(17)在两个平行的侧面上限定印刷机的底座区域(09),其中,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的各纵梁(17)彼此成排地设置且形成贯穿印刷机的底座区域(09),其中,至少一个管道(11;12;13;14)完全贯穿至少一个模块的、在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上定向的长度(1)并且在两个相邻设置的模块之间垂直于能够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24)的传送方向延伸的连接面(32)中与设置在相邻的模块中的管道(11;12;13;1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印刷机的多个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的一端上设置转接器(34),在转接器中共同保持多个管道(11;12;13;14)。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转接器(34)设置在如下模块的一个纵梁(17)上,所述模块是印刷机的多个彼此成排设置的模块中位于末端的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的至少一个模块被设计成印刷单元(01)或换卷器或引入装置或涂装装置或干燥器或折页机。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的多个模块设置在共同的装配平面(28)中。 
CN200980108919XA 2008-03-14 2009-03-11 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使用印刷单元的方法以及具有多个模块的印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02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00682A DE102008000682B4 (de) 2008-03-14 2008-03-14 Anordnung aufweisend eine Druckeinheit einer Druckmaschine und ein weiteres benachbart zu dieser Druckeinheit angeordnetes Modul dieser Druckmaschine
DE102008000682.3 2008-03-14
DE102008064625.3 2008-03-14
DE102008064625A DE102008064625A1 (de) 2008-03-14 2008-03-14 Druckeinheit einer Druckmaschine
PCT/EP2009/052844 WO2009112514A1 (de) 2008-03-14 2009-03-11 Druckeinheit einer druckmaschine, ein verfahren zu ihrer verwendung und eine druckmaschine mit mehreren modul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0230A CN101970230A (zh) 2011-02-09
CN101970230B true CN101970230B (zh) 2012-09-05

Family

ID=4098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891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0230B (zh) 2008-03-14 2009-03-11 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使用印刷单元的方法以及具有多个模块的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958821B2 (zh)
EP (1) EP2265443B1 (zh)
JP (1) JP4903289B2 (zh)
CN (1) CN101970230B (zh)
BR (1) BRPI0909733A2 (zh)
DE (2) DE102008064625A1 (zh)
WO (1) WO20091125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1481B4 (de) * 2009-03-11 2014-03-13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maschine mit mehreren in Transportrichtung eines durch diese Druckmaschine führbaren Bedruckstoffs aneinandergereiht angeordneten Maschineneinheiten
FR2989924A1 (fr) * 2012-04-27 2013-11-01 Goss Int Corp Tour d'impression offset pour presse rotativ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30052A1 (de) * 1998-07-04 2000-01-05 Koenig & Bauer Ag Einrichtung in Durckmaschinen zur Versorgung von Schmierstellen
DE20012101U1 (de) * 2000-07-12 2000-11-16 Technotrans Ag Anordnung zur peripheren Versorgung bzw. Entsorgung von Fluiden bei Druckmaschinen
DE10008212A1 (de) * 2000-02-23 2001-08-30 Roland Man Druckmasch Fluidbox für Druckwerke
EP1616697A2 (de) * 2003-07-11 2006-01-1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maschinenanlage mit mindestens zwei Druckmaschinen und Druckmaschine mit wenigstens zwei Druckeinheiten
EP1882586A2 (de) * 2006-07-29 2008-01-30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Druckmaschinenkupplungs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3276A (ja) * 1990-02-09 1991-10-17 Hitachi Ltd カセツト式冷凍装置
FR2672240B1 (fr) 1991-01-31 1993-08-2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Machine rotative offset a feuilles avec plusieurs groupes d'impression pour papier et carton.
DE9116208U1 (zh) * 1991-01-31 1992-03-26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6900 Heidelberg, De
JPH0541779U (ja) * 1991-11-13 1993-06-08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機の潤滑油タンク
JP2511354B2 (ja) * 1992-03-13 1996-06-26 株式会社東京機械製作所 組替え可能なユニットを有する輪転機
JPH05309830A (ja) * 1992-05-01 1993-11-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洗浄装置付印刷ユニット
EP0652104B1 (de) * 1993-11-05 2002-04-10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Druckwerk für wasserlosen Offsetdruck
DE19513537A1 (de) 1995-04-10 1996-10-1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Maschinengestell
DE10008221B4 (de) 2000-02-23 2008-02-21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Rotationsdruckmaschine, insbesondere Rollenrotationsoffsetdruckmaschine
DE10008210B4 (de) 2000-02-23 2006-03-23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Öl-Temperier-Vorrichtung für ein Druckwerk
ITMI20011737A1 (it) 2001-08-07 2003-02-07 Fin Omet S R L Gruppo di stampa, particolarmente per macchina da stampa flessografica
JP2005256940A (ja) * 2004-03-11 2005-09-22 Komori Corp 印刷機
TW200535367A (en) 2004-04-20 2005-11-01 Bobst Sa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d assembling successive frames
JP2007331161A (ja) * 2006-06-13 2007-12-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印刷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30052A1 (de) * 1998-07-04 2000-01-05 Koenig & Bauer Ag Einrichtung in Durckmaschinen zur Versorgung von Schmierstellen
DE10008212A1 (de) * 2000-02-23 2001-08-30 Roland Man Druckmasch Fluidbox für Druckwerke
DE20012101U1 (de) * 2000-07-12 2000-11-16 Technotrans Ag Anordnung zur peripheren Versorgung bzw. Entsorgung von Fluiden bei Druckmaschinen
EP1616697A2 (de) * 2003-07-11 2006-01-1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maschinenanlage mit mindestens zwei Druckmaschinen und Druckmaschine mit wenigstens zwei Druckeinheiten
EP1882586A2 (de) * 2006-07-29 2008-01-30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Druckmaschinenkupplungs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5-254084A 1993.10.05
JP特开平5-309830A 1993.11.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8000682A1 (de) 2009-09-24
BRPI0909733A2 (pt) 2015-10-06
DE102008000682B4 (de) 2010-10-07
WO2009112514A1 (de) 2009-09-17
EP2265443B1 (de) 2013-10-30
CN101970230A (zh) 2011-02-09
JP4903289B2 (ja) 2012-03-28
US7958821B2 (en) 2011-06-14
US20110000383A1 (en) 2011-01-06
EP2265443A1 (de) 2010-12-29
DE102008064625A1 (de) 2009-09-24
JP2011513100A (ja) 201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37587C (en) Printing unit for a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with cross slide
CN101970230B (zh) 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使用印刷单元的方法以及具有多个模块的印刷机
CN105710294A (zh) 一种多工作箱砂型3d打印设备
CN105228833A (zh) 印刷机以及用于将承印材料幅材拉入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中的方法
CN102164793B (zh) 用于机动车气动制动系统的制动和附属设备控制的阀装置
CN100503238C (zh) 加工机滚筒的直接传动器
US7469872B2 (en)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d assembling successive frames
CN205588761U (zh) 丝网印刷机的电动拉版套准机构
JP4698143B2 (ja) 印刷機に適用される一体化されたインクレール組立体
CN102421601B (zh) 具有至少一个机器单元的印刷机
CN103170595B (zh) 铸坯引导装置
CN102666102B (zh) 具有端面上的侧机架的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CN103846060B (zh) 具有快速更换泵包组件的粘合剂熔化器和相关的方法
US20150145918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assembly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functional parts of a printing machine, printing system with a printing machine and a temperature control assembly, and set of modules for forming a temperature control assembly
CN101934953B (zh) 一种转向输送系统及装置
CN206105692U (zh) 一种可重构飞机座椅安装辅助装置
DE102009001481B4 (de) Druckmaschine mit mehreren in Transportrichtung eines durch diese Druckmaschine führbaren Bedruckstoffs aneinandergereiht angeordneten Maschineneinheiten
EP1375141B1 (en) Bearer cleaning apparatus
US10166756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assembly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functional parts of a printing machine, and printing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rinting machine and a temperature control assembly
CN1846998B (zh) 将被覆物压在转轮印刷机的印刷单元滚筒上的设备
CN214695035U (zh) 一种路基路面摊铺边缘无立模施工铺助机械设备
CN21806956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油水冷却器
CN215795084U (zh) 一种接纸机框架的墙板、接纸机框架及送纸单元框架结构
US2016287A (en) Inking mechanism for printing machines
US20220126503A1 (en) Longitudinal stretching unit and method for replacing an assembly exposed to wear in a longitudinal stretching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