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4428B - 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4428B
CN101964428B CN2010102461894A CN201010246189A CN101964428B CN 101964428 B CN101964428 B CN 101964428B CN 2010102461894 A CN2010102461894 A CN 2010102461894A CN 201010246189 A CN201010246189 A CN 201010246189A CN 101964428 B CN101964428 B CN 101964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manganese
nickel
positive electrode
sourc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61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4428A (zh
Inventor
程林
梁奇
黄友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TR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TR New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TR New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TR New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461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4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4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4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成本,改善锂离子电池的高温性能,同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本发明的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正极浆料,制作负极浆料,涂布,烘烤,裁切,压制,制成电池单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层状锰酸锂为正极活性材料制作单体电池,层状锰酸锂材料是一种富锂、富锰、低镍、无钴材料,成本低廉,在高电压下具有可观的可逆容量,充电至4.8V,可大于250mAh/g,能量密度高于其他所有正极材料,高温性能优异,能量密度高,适合于各类锂离子电池。

Description

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锰酸锂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锂离子电池的组件中,正极材料的成本超过电池总成本的30%,为电池所有组件中最高。造成正极成本最高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钴酸锂LiCoO2为正极活性材料,由于钴在地壳中的丰度只有25ppm,2009年统计其价格约为25美元/千克,最终导致正极部分成本较高。由于铁元素、锰元素和镍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远高于钴元素,铁50000ppm,锰950ppm,镍75ppm,价格远低于钴,铁0.23美元/千克,锰0.5美元/千克,镍13美元/千克,因此以上述三种金属元素为主元素的正极活性物质受到广泛的关注,如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层状结构的三元或两元材料LMO(M为镍、钴和锰,比例差异造成性能不同),上述材料的应用可大大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成本,进一步推动锂离子电池更广泛的应用。上述材料由于都存在不同程度缺陷导致其未能在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在动力电池中大规模应用,如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低,尖晶石锰酸锂高温性能差,三元材料安全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成本,改善锂离子电池的高温性能,同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按质量比,将85~95%的正极活性物质、3~10%的导电剂和2~10%的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粘结剂,在真空度不高于0.08MPa,以500-1500转/分搅拌速度,搅拌5-20小时,取出混合浆料加入直径12mm锆球,以100-900r/min速度,球磨1-10小时,混合浆料与锆球质量比为1∶2,将锆球与混合浆料分离,过100目筛网,获得正极浆料;所述混合、球磨过程环境温度不超过25℃,湿度不超过25%;二、按质量比,将85~95%的负极活性物质、3~10%的导电剂和2~10%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粘结剂,在真空度不高于0.08MPa,以100-500转/分的转速,搅拌2-20小时,获得负极浆料;三、将正极浆料在温度60-150℃,速度1-5m/min,涂敷在16~30μm厚的铝箔上,然后将该涂布的极片于60-200℃烘烤4-10小时;将负极浆料在60-200℃,速度1-5m/min,涂敷在9~25μm厚的铜箔上,然后将该涂布的极片于60-200℃烘烤4-10小时;四、将经过烘烤后的正极、负极极片裁切成500mm长的大片;或裁切成650mm和700mm长的大片,再用分条机分别切出长650、宽57mm的正极片和长700、宽58.5mm的负极片;五、将切好的极片通过立式辊压机压制,压强为1000-3000磅/平方英寸;六、在极片上焊接极耳,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按照顺序卷叠在一起成电芯,将电芯装进壳体,将入壳的电芯于温度70~80℃,真空度≤0.09MPa真空干燥,烘烤时间5-25h;七、在带壳体的电芯内注入电解液,制成电池单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层状锰酸锂与钴酸锂、尖晶石型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中的一种以上的混合,质量比为:1~2∶0~1,三元材料为镍钴锰酸锂,振实密度为2.0-2.5g/cm3,比表面积<5.0m2/g;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硬碳、钛酸锂、锡基合金和硅基合金的一种以上混合;所述导电剂是乙炔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纤维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其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20;所述电解液为含有电解质LiPF6、LiClO4或LiAsF61mol/L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二甲醚和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以上。
本发明的电池单体放置12小时后,充电电流倍率1.0C,充到4.2V后,进行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1C,然后以1.0C放电倍率恒流放电,放电截止电压为3.0V,重复充放电2次对电芯封口。
本发明的层状锰酸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层状锰酸锂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占配制后溶液浓度0.5~8mol/L的碱液、镍元素0.5~8mol/L的镍源化合物溶液、锰元素0.5~8mol/L的锰源化合物溶液,配制后溶液质量的0.1~2wt%的添加剂,以10~100L/h的流速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连续搅拌使其生成均一沉淀,得到含镍锰的前驱体,将含镍锰的前驱体与锂源化合物,按镍锰与锂摩尔比0.5~1∶1混合,转速100~500r/min,时间为10~40h,得到前驱体混合物;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的一种以上;所述镍源化合物为硝酸镍、醋酸镍、草酸镍、氯化镍和硫酸镍的一种以上;所述锰源化合物为硝酸锰、醋酸锰、草酸锰、硫酸锰和氯化锰一种以上;所述添加剂为铵离子源、肼、甘氨酸、乙二醇、乙二胺、十二~十六烷基磺酸钠和聚乙二醇一种以上,铵离子源是氨、氯化铵、碳酸铵或氟化铵;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Li2CO3、醋酸锂LiCH3COO、氯化锂、硫酸锂、硝酸锂、碘化锂、叔丁醇锂、苯甲酸锂、甲酸锂、氟化锂、铬酸锂、四水柠檬酸锂、四氯铝酸锂、溴化锂、四氟硼酸锂和草酸锂中一种以上;2、将前驱体混合物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700~1000℃,烧结4~24h,烧结过程中连续通入干燥氧气、空气或混合的氧气与空气,流速为20~1000mL/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式中0≤x≤1;3、将获得的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00~700℃,保温4~24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过粉碎、分级、筛分;4、将含Al、Ti、Zr、La、Zn、Mg的盐或含Al、Ti、Zr、La、Zn、Mg的有机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醇、甲醇、甘油、丙酮、四氢呋喃、苯或甲苯中,溶解形成Al、Ti、Zr、La、Zn或Mg的有机溶液,换算成相应的氧化物后占正极材料质量0.1~5.0%,将上述经过粉碎、过筛、分级的正极材料,加入该有机溶液中,充分搅拌、蒸发溶剂后,在60~120℃条件下烘烤12h,再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400~600℃,热处理2~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层状锰酸锂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层状锰酸锂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层状锰酸锂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占镍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固体质量含量的0.5%的羧甲基纤维素分散于水中,搅拌均匀,将镍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按锂∶锰∶镍摩尔比1~2∶0.5~1∶0~0.5,依次加入到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搅拌至悬浊液,将悬浊液转移至研磨罐中,并装入不锈钢球,200~500r/min的转速研磨2~40h,喷雾造粒干燥,温度为100~350℃,制得前驱体混合物;所述镍源化合物为氧化镍、氢氧化镍、碳酸镍、硝酸镍、醋酸镍、草酸镍、氯化镍和碳酸镍的一种以上;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Li2CO3、醋酸锂LiCH3COO、氯化锂、硫酸锂、硝酸锂、碘化锂、叔丁醇锂、苯甲酸锂、甲酸锂、氟化锂、铬酸锂、四水柠檬酸锂、四氯铝酸锂、溴化锂、四氟硼酸锂和草酸锂中一种以上;所述锰源化合物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硝酸锰、醋酸锰、草酸锰、碳酸锰、氯化锰和羟基氧化锰一种以上;2、将前驱体混合物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700~1000℃,烧结4~24h,烧结过程中连续通入干燥氧气、空气或混合的氧气与空气,流速为20~1000mL/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式中0≤x≤1;3、将获得的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按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00~700℃,保温4~24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过粉碎、分级、筛分制得正极材料产品;4、将含Al、Ti、Zr、La、Zn、Mg的盐或含Al、Ti、Zr、La、Zn、Mg的有机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醇、甲醇、甘油、丙酮、四氢呋喃、苯或甲苯中,溶解形成Al、Ti、Zr、La、Zn或Mg的有机溶液,换算成相应的氧化物后,该氧化物占正极材料质量0.1~5.0%,将上述经过粉碎、过筛、分级的正极材料,慢慢加入该有机溶液中,充分搅拌、蒸发溶剂后放于烘箱中,在60~120℃条件下烘干12h,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400~600℃,热处理2~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层状锰酸锂正极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层状锰酸锂为正极活性材料制作单体电池,层状锰酸锂材料是一种富锂、富锰、低镍、无钴材料,成本低廉,在高电压下具有可观的的可逆容量,充电至4.8V,可大于250mAh/g,能量密度高于其他所有正极材料,高温性能优异,能量密度高,适合于各类锂离子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25℃下的循环性能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60℃高温条件下的循环性能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过充曲线图。
图4是对比例1的尖晶石锰酸锂锂离子电池25℃条件下循环性能图。
图5是对比例1的尖晶石锰酸锂锂离子电池的60℃高温条件下循环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采用层状锰酸锂活性物质材料作为电池主要正极活性物质,采用碳类活性物质作为负极材料。层状锰酸锂具有高循环寿命、高容量、高安全性,将层状锰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时,可改善体系的高温循环性能。
本发明的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中方形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正极配料,按质量比,将85~95%的正极活性物质、3~10%的导电剂和2~10%的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粘结剂,放入广州红运机械厂的DLH2型真空搅拌机中,真空度不高于0.08MPa,以500-1500转/分搅拌速度,搅拌5-20小时,取出混合浆料加入直径12mm锆球在南京大学仪器厂的QM-1SP4行星式球磨机内,以100-900r/min速度,球磨1-10小时,混合浆料与锆球质量比为1∶2,然后将锆球与混合浆料分离,过100目筛网,获得正极浆料。整个混合、球磨过程控制环境温度不超过25℃,湿度不超过25%。
正极活性物质为层状锰酸锂与其他正极材料的混合,层状锰酸锂与其他正极材料的质量比为:1~2∶0~1,其他正极材料为钴酸锂、尖晶石型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中的一种以上,三元材料为镍钴锰酸锂,振实密度为2.0-2.5g/cm3,比表面积<5.0m2/g,容量130-200mAh/g(电压3.0-4.2V,0.2C)。
导电剂是乙炔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纤维中的一种以上。
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其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20。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层状锰酸锂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占配制后溶液浓度0.5~8mol/L的碱液、镍元素0.5~8mol/L的镍源化合物溶液、锰元素0.5~8mol/L的锰源化合物溶液,配制后溶液质量的0.1~2wt%的添加剂,以10~100L/h的流速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连续搅拌使其生成均一沉淀,得到含镍锰的前驱体,将含镍锰的前驱体与锂源化合物,按镍锰物质的量∶锂物质的量比(摩尔比)0.5~1∶1,放入南京大学仪器厂QM-1SP4行星式球磨机混合均匀,转速为100~500r/min,时间为10~40h,得到前驱体混合物。碱液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的一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镍源化合物为硝酸镍、醋酸镍、草酸镍、氯化镍和硫酸镍的一种以上的物质混合。锰源化合物为硝酸锰、醋酸锰、草酸锰、硫酸锰和氯化锰一种以上的混合。添加剂为铵离子源、肼、甘氨酸、乙二醇、乙二胺、十二~十六烷基磺酸钠和聚乙二醇一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铵离子源是氨、氯化铵、碳酸铵或氟化铵。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Li2CO3、醋酸锂LiCH3COO、氯化锂、硫酸锂、硝酸锂、碘化锂、叔丁醇锂、苯甲酸锂、甲酸锂、氟化锂、铬酸锂、四水柠檬酸锂、四氯铝酸锂、溴化锂、四氟硼酸锂和草酸锂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2、将前驱体混合物置于宜兴市飞达电炉有限公司的SXQ12-14-20箱式炉,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700~1000℃范围内,烧结4~24h,烧结过程中连续通入干燥氧气、空气或混合的氧气与空气,流速为20~1000mL/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式中0≤x≤1。
3、将获得的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置于箱式炉,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00~700℃,目的为用于减少氧缺陷,提高材料的循环寿命,保温4~24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过粉碎、分级、筛分。
4、将含Al、Ti、Zr、La、Zn、Mg的盐(包括有机盐和无机盐)或含Al、Ti、Zr、La、Zn、Mg的有机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醇、甲醇、甘油、丙酮、四氢呋喃、苯或甲苯中,充分溶解形成Al、Ti、Zr、La、Zn或Mg的有机溶液,换算成相应的氧化物后占正极材料质量0.1~5.0%,将上述经过粉碎、过筛、分级的正极材料,慢慢加入该有机溶液中,充分搅拌、蒸发溶剂后放于烘箱中,在60~120℃条件下烘烤12h,再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400~600℃,热处理2~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层状锰酸锂正极材料,表达式为xLi2MnO3·(1-x)LiNi0.5Mn0.5O2/M,M为Al2O3、TiO2、ZrO2、La2O3、ZnO或MgO,复合的方式为物理复合,包覆化合物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是用物理的作用方式。
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层状锰酸锂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占镍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固体质量含量的0.5%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分散于水中,搅拌均匀,使CMC充分溶解,将镍源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按锂∶锰∶镍摩尔比1~2∶0.5~1∶0~0.5,依次加入到CMC溶液中,搅拌至悬浊液,将悬浊液转移至研磨罐中,并装入不锈钢球,200~500r/min的转速研磨2~40h,采用无锡市大峰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的DFZR型离心式喷雾造粒干燥机喷雾干燥,温度为100~350℃,制得前驱体混合物。镍源化合物为氧化镍、氢氧化镍、碳酸镍、硝酸镍、醋酸镍、草酸镍、氯化镍和碳酸镍的一种以上的物质混合物。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Li2CO3、醋酸锂LiCH3COO、氯化锂、硫酸锂、硝酸锂、碘化锂、叔丁醇锂、苯甲酸锂、甲酸锂、氟化锂、铬酸锂、四水柠檬酸锂、四氯铝酸锂、溴化锂、四氟硼酸锂和草酸锂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锰源化合物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硝酸锰、醋酸锰、草酸锰、碳酸锰、氯化锰和羟基氧化锰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2、将前驱体混合物置于宜兴市飞达电炉有限公司的SXQ12-14-20箱式炉,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700~1000℃范围内,烧结4~24h,烧结过程中连续通入干燥氧气、空气或混合的氧气与空气,流速为20~1000mL/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式中0≤x≤1。
3、将获得的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置于箱式炉,按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00~700℃,保温4~24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过粉碎、分级、筛分制得正极材料产品。
4、将含Al、Ti、Zr、La、Zn、Mg的盐(包括有机盐和无机盐)或含Al、Ti、Zr、La、Zn、Mg的有机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醇、甲醇、甘油、丙酮、四氢呋喃、苯或甲苯中,充分溶解形成Al、Ti、Zr、La、Zn或Mg的有机溶液,换算成相应的氧化物后,该氧化物占正极材料质量0.1~5.0%,将上述经过粉碎、过筛、分级的正极材料,慢慢加入该有机溶液中,充分搅拌、蒸发溶剂后放于烘箱中,在60~120℃条件下烘干12h,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400~600℃,热处理2~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层状锰酸锂正极材料,表达式是xLi2MnO3·(1-x)LiNi0.5Mn0.5O2/M,M为Al2O3、TiO2、ZrO2、La2O3、ZnO或MgO,复合的方式为物理复合。
二、负极配料,按质量比,将85~95%的负极活性物质、3~10%的导电剂和2~10%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粘结剂,放入广州红运机械厂的DLH2真空搅拌机中,真空度不高于0.08MPa,以100-500转/分的转速,搅拌2-20小时,获得所需的负极浆料。
负极活性物质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MCMB、硬碳、钛酸锂、锡基合金和硅基合金的一种以上混合。其中锡基合金和硅基合金的振实密度大于0.5g/cm3,比表面积<30m2/g,容量380-1000mAh/g。
导电剂是乙炔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纤维中的一种以上。
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其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20。
三、涂布,将正极浆料放到深圳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KCM400-6m型拉浆机上,用深圳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6M实验涂布机,温度60-150℃,速度1-5m/min,涂敷在16~30μm厚的铝箔上,然后将该涂布的极片置于深圳市信宇人科技有限公司的XKX7-110B型烘箱中,60-200℃烘烤4-10小时。
将负极浆料放到深圳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KCM400-6m型拉浆机上,用深圳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6M实验涂布机,60-200℃,速度1-5m/min,涂敷在9~25μm厚的铜箔上,然后将该涂布的极片置于深圳市信宇人科技有限公司的XKX7-110B型烘箱中,60-200℃烘烤4-10小时。
四、裁切极片,将经过烘烤后的正极、负极极片裁切成500×mm长的大片,大片边上预留铝箔、铜箔作为引出电极,在冲压机上用刀模冲裁留有多个引出电极(铝箔、铜)的正、负极片。
五、辊压极片,将切好的极片通过立式辊压机压制,压强为1000-3000磅/平方英寸psi。
六、按现有技术,在极片上焊接极耳,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按照顺序卷叠在一起成电芯,多条引出的电极正、负极卷,将电芯装进壳体。
七、电芯烘烤,将入壳的电芯置于真空烤箱烘烤除水,温度70~80℃,真空度≤0.09MPa,烘烤时间5-25h。
八、注液,将已干燥的带壳体的电芯放进手套箱内,注入电解液,手套箱内H2O和O2含量均小于2ppm(体积),制成电池单体。
电解液为含有电解质LiPF6、LiClO4或LiAsF61mol/L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二甲醚DME和碳酸甲乙酯EMC中的一种以上。广州天赐化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杉杉科技、张家港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
九、化成,将电池单体放置12小时后,放到电池化成柜上,充电电流倍率1.0C,充到4.2V后,进行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1C,然后以1.0C放电倍率恒流放电,放电截止电压为3.0V,重复充放电2次。
十、按现有技术,进行电芯封口。
本发明的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制作柱形电池时,按上述方法,在步骤四,将经过烘烤后的极片裁切成650mm和700mm长的大片,再用分条机分别切出长650、宽57mm的正极片和长700、宽58.5mm的负极片。
本发明的方法中采用铜箔和铝箔分别作为负极和正极的集流体。聚丙烯膜、聚乙烯膜或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膜为隔膜,塑料、金属或者合金为电池外壳,壳体的形状为柱形或者方形。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层状锰酸锂电池,用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的BS-8303Q电池测试系统测试电池单体的内阻、容量,同时测试电池单体的充放电曲线、常温循环性能和高温循环性能。测试过程如下:
用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BS-8303Q电池测试系统测试电池单体的内阻、容量,同时测试电池单体的充放电曲线、常温循环性能和高温循环性能。测试条件如下:充电电流倍率1.0C,充到4.2V,进行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1C,以1.0C放电倍率恒流放电,放电截止电压为3.0V。同时进行安全性试验,包括2C/12V过充、针刺、外部短路。测试条件如下:采用2.0C的充电电流将电池充电至12V,观察电芯的变化情况;将直径为3mm的钢钉刺入电芯,记录电芯表面的温度变化和电芯形状变化等;用铝箔将电芯的正极和负极直接相连,记录电芯表面的温度变化和电芯的形状变化。
实施例1-8的工艺见表1。其中实施例1-4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层状锰酸锂的工艺见表2,实施例5-8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层状锰酸锂的工艺见表3,
对比例1,采用正极活性物质为尖晶石锰酸锂,按上述方法制备方形电池,工艺见表1。
对比例2,采用正极活性物质为尖晶石锰酸锂,按上述方法制备柱形电池,工艺见表1。
实施例1-8和对比例1-2的电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
如图1所示,实施实例1 25℃测试条件下,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7.3%。
如图2所示,实施实例1 60℃测试条件下,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7.0%。
如图3所示,实施实例1分别采用的1C-10V和2C-12V过充测试,电池曲线未出现异常,电池未出现起火、爆炸、冒烟等现象,5V以下为锂脱出反应,5V左右为电解液的分解反应。
如图4所示,对比例1 25℃条件下,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85.3%。
如图5所示,对比例1 60℃条件下,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58.7%。
表1,实施例1-8和比较例1-2工艺
Figure BSA00000218566700121
Figure BSA00000218566700141
表2共沉淀法合成层状锰酸锂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工艺
Figure BSA00000218566700151
表3喷雾干燥法合成层状锰酸锂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工艺
表4实施例1-8和对比例1-2的电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SA00000218566700171

Claims (4)

1.一种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按质量比,将85~95%的正极活性物质、3~10%的导电剂和2~10%的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粘结剂,在真空度不高于0.08MPa,以500-1500转/分搅拌速度,搅拌5-20小时,取出混合浆料加入直径12mm锆球,以100-900r/min速度,球磨1-10小时,混合浆料与锆球质量比为1:2,将锆球与混合浆料分离,过100目筛网,获得正极浆料;所述混合、球磨过程环境温度不超过25℃,湿度不超过25%;二、按质量比,将85~95%的负极活性物质、3~10%的导电剂和2~10%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粘结剂,在真空度不高于0.08MPa,以100-500转/分的转速,搅拌2-20小时,获得负极浆料;三、将正极浆料在温度60-150℃,速度1-5m/min,涂敷在16~30μm厚的铝箔上,然后将该涂布的极片于60-200℃烘烤4-10小时;将负极浆料在60-200℃,速度1-5m/min,涂敷在9~25μm厚的铜箔上,然后将该涂布的极片于60-200℃烘烤4-10小时;四、将经过烘烤后的正极、负极极片裁切成500mm长的大片;或裁切成650mm和700mm长的大片,再用分条机分别切出长650、宽57mm的正极片和长700、宽58.5mm的负极片;五、将切好的极片通过立式辊压机压制,压强为1000-3000磅/平方英寸;六、在极片上焊接极耳,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按照顺序卷叠在一起成电芯,将电芯装进壳体,将入壳的电芯于温度70~80℃,真空度≤0.09MPa真空干燥,烘烤时间5-25h;七、在带壳体的电芯内注入电解液,制成电池单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层状锰酸锂与钴酸锂、尖晶石型锰酸锂、镍钴锰酸锂和磷酸铁锂中的一种以上的混合,质量比为:1~2: 1,所述镍钴锰酸锂的振实密度为2.0-2.5g/cm3,比表面积<5.0m2/g;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硬碳、钛酸锂、锡基合金和硅基合金的一种以上混合;所述导电剂是乙炔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纤维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其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20;所述电解液为含有电解质LiPF6、LiClO4或LiAsF61 mol/L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二甲醚和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放置12小时后,充电电流倍率1.0C,充到4.2V后,进行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1C,然后以1.0C放电倍率恒流放电,放电截止电压为3.0V,重复充放电2次 对电芯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锰酸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层状锰酸锂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占配制后溶液浓度0.5~8 mol/L的碱液、镍元素0.5~8 mol/L的镍源化合物溶液、锰元素0.5~8 mol/L的锰源化合物溶液,配制后溶液质量的0.1~2wt%的添加剂,以10~100L/h的流速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连续搅拌使其生成均一沉淀,得到含镍锰的前驱体,将含镍锰的前驱体与锂源化合物,按镍锰与锂摩尔比0.5~1:1混合,转速100~500r/min,时间为10~40h,得到前驱体混合物;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的一种以上;所述镍源化合物为硝酸镍、醋酸镍、草酸镍、氯化镍和硫酸镍的一种以上;所述锰源化合物为硝酸锰、醋酸锰、草酸锰、硫酸锰和氯化锰一种以上;所述添加剂为铵离子源、肼、甘氨酸、乙二醇、乙二胺、十二~十六烷基磺酸钠和聚乙二醇一种以上,铵离子源是氨、氯化铵、碳酸铵或氟化铵;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Li2CO3、醋酸锂LiCH3COO、氯化锂、硫酸锂、硝酸锂、碘化锂、叔丁醇锂、苯甲酸锂、甲酸锂、氟化锂、铬酸锂、四水柠檬酸锂、四氯铝酸锂、溴化锂、四氟硼酸锂和草酸锂中一种以上;2、将前驱体混合物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700~1000℃,烧结4~24h,烧结过程中连续通入干燥氧气、空气或混合的氧气与空气,流速为20~1000mL/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式中0≤x<1;3、将获得的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00~700℃,保温4~24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过粉碎、分级、筛分;4、将含Al、Ti、Zr、La、Zn或Mg的盐或含Al、Ti、Zr、La、Zn或Mg的有机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醇、甲醇、甘油、丙酮、四氢呋喃、苯或甲苯中,溶解形成Al、Ti、Zr、La、Zn或Mg的有机溶液,换算成相应的氧化物后占正极材料质量0.1~5.0%,将上述经过粉碎、过筛、分级的正极材料,加入该有机溶液中,充分搅拌、蒸发溶剂后,在60~120℃条件下烘烤12h,再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400~600℃,热处理2~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层状锰酸锂正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锰酸锂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层状锰酸锂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占镍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固体质量含量的0.5%的羧甲基纤维素分散于水中,搅拌均匀,将镍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按锂:锰:镍摩尔比1~2:0.5~1:0.5,依次加入到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搅拌至悬浊液,将悬浊液转移至研磨罐中,并装入不锈钢球,200~500r/min的转速研磨2~40h,喷雾造粒干燥,温度为100~350℃,制得前驱体混合物;所述镍源化合物为氧化镍、氢氧化镍、硝酸镍、醋酸镍、草酸镍、氯化镍和碳酸镍的一种以上;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Li2CO3、醋酸锂LiCH3COO、氯化锂、硫酸锂、硝酸锂、碘化锂、叔丁醇锂、苯甲酸锂、甲酸锂、氟化锂、铬酸锂、四水柠檬酸锂、四氯铝酸锂、溴化锂、四氟硼酸锂和草酸锂中一种以上;所述锰源化合物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硝酸锰、醋酸锰、草酸锰、碳酸锰、氯化锰和羟基氧化锰一种以上;2、将前驱体混合物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700~1000℃,烧结4~24h,烧结过程中连续通入干燥氧气、空气或混合的氧气与空气,流速为20~1000mL/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式中0≤x<1;3、将获得的xLi2MnO3·(1-x)LiNi0.5Mn0.5O2正极材料,按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00~700℃,保温4~24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过粉碎、分级、筛分制得正极材料产品;4、将含Al、Ti、Zr、La、Zn或Mg的盐或含Al、Ti、Zr、La、Zn或Mg的有机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醇、甲醇、甘油、丙酮、四氢呋喃、苯或甲苯中,溶解形成Al、Ti、Zr、La、Zn或Mg的有机溶液,换算成相应的氧化物后,该氧化物占正极材料质量0.1~5.0%,将上述经过粉碎、过筛、分级的正极材料,慢慢加入该有机溶液中,充分搅拌、蒸发溶剂后放于烘箱中,在60~120℃条件下烘干12h,以1~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400~600℃,热处理2~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层状锰酸锂正极材料。
CN2010102461894A 2010-08-05 2010-08-05 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1964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61894A CN101964428B (zh) 2010-08-05 2010-08-05 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61894A CN101964428B (zh) 2010-08-05 2010-08-05 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428A CN101964428A (zh) 2011-02-02
CN101964428B true CN101964428B (zh) 2013-02-20

Family

ID=43517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61894A Active CN101964428B (zh) 2010-08-05 2010-08-05 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4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5023B (zh) * 2011-04-07 2015-12-0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干燥方法
CN102810663A (zh) * 2011-06-02 2012-12-05 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方法、电池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02403528A (zh) * 2011-07-30 2012-04-04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与镍钴锰酸锂体系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3527B (zh) * 2011-07-30 2015-02-25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高功率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3507A (zh) * 2011-07-30 2012-04-04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与磷酸亚铁锂体系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2542A (zh) * 2011-07-30 2012-01-25 珠海锂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高功率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4551A (zh) * 2011-08-01 2012-01-18 珠海锂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与锰酸锂体系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9372B (zh) * 2011-08-12 2014-04-23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299374B (zh) * 2011-08-12 2014-04-23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299373B (zh) * 2011-08-12 2014-05-28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9375B (zh) * 2011-08-12 2014-05-28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299370B (zh) * 2011-08-12 2014-05-28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299369B (zh) * 2011-08-12 2014-05-28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9371B (zh) * 2011-08-12 2014-09-24 珠海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751483A (zh) * 2012-07-18 2012-10-24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层状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5410A (zh) * 2012-09-29 2014-04-09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02931383A (zh) * 2012-10-11 2013-02-1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56582A (zh) * 2012-10-11 2013-01-02 山东天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锰酸锂铝壳方形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03094578B (zh) * 2013-01-18 2017-11-24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作方法
CN104022278B (zh) * 2014-06-19 2016-08-24 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8274B (zh) * 2014-09-26 2020-04-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使用该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5703009A (zh) * 2014-11-25 2016-06-22 江苏永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的锂电池制备工艺
CN104577130A (zh) * 2014-12-13 2015-04-29 山东神工海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软包装高功率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CN105322216B (zh) * 2015-10-16 2018-08-03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5591098A (zh) * 2016-03-18 2016-05-1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La掺杂同时锂量变化的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89706A (zh) * 2016-04-25 2016-07-20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7749478A (zh) * 2016-10-21 2018-03-02 万向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锰酸锂‑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
CN107069041A (zh) * 2017-04-19 2017-08-18 苏州赛福德备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4402A (zh) * 2017-12-11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富锂锰基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361021A (zh) * 2018-10-30 2019-02-19 广东粤迪厚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生产工艺
CN110937641B (zh) * 2019-11-20 2022-02-0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Sn元素掺杂的无钴锰基固溶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0012B (zh) * 2020-04-30 2023-09-26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复合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2310391B (zh) * 2020-10-30 2021-09-17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锂离子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3013416B (zh) * 2021-03-22 2024-02-20 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一种防爆叉车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6640B (zh) * 2021-07-13 2023-10-20 常州大学 NiO-CoMn2O4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氧化降解甲苯中的应用
CN113851738B (zh) * 2021-08-24 2023-03-2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可充电锰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7487A (zh) * 2022-08-24 2022-12-0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Li2MnO3在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BPA的用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426A (zh) * 2004-02-16 2005-08-24 黄穗阳 高分子锂蓄电池的设计及生产工艺
CN101140987A (zh) * 2006-09-05 2008-03-12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锰酸锂及其制造方法、锂二次电池及其正极活性物质
CN101409342A (zh) * 2008-10-31 2009-04-15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94914A (zh) * 2009-08-05 2010-08-04 江西中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大容量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426A (zh) * 2004-02-16 2005-08-24 黄穗阳 高分子锂蓄电池的设计及生产工艺
CN101140987A (zh) * 2006-09-05 2008-03-12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锰酸锂及其制造方法、锂二次电池及其正极活性物质
CN101409342A (zh) * 2008-10-31 2009-04-15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94914A (zh) * 2009-08-05 2010-08-04 江西中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大容量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428A (zh) 201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4428B (zh) 层状锰酸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1409342B (zh) 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0083068A1 (zh) 一种正极极片、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装置
CN101707252B (zh) 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锂离子电池
CN102024947B (zh) 磷酸铁锂/Li-Al-O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8451A (zh) 一种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7709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
CN105336941A (zh) 高电压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电池
CN103636038A (zh) 非水电解质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它的非水电解质蓄电池
CN103700827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03794776B (zh) 一种高电压、高压实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437323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9222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锂复合氧化物颗粒粉末及其制造方法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11900501A (zh) 一种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07130A (zh) 一种表面改性的锂电池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1263B (zh) 一种溶胶凝胶-固相烧结法合成镍钴锰酸锂的方法
CN104218235A (zh) 一种双掺杂富锂固溶体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02664255B (zh) 锂镍锰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含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3022471B (zh) 改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CN112635735A (zh) 一种具有包覆结构的镍钴锰酸锂前驱体、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078666A (zh) 制备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可再充电锂电池和电子装置
CN104681808A (zh) 一种锶盐掺杂镍锰酸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3367733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
CN100453454C (zh) 一种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733706A (zh) 一种高振实密度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6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eighth village industrial town, Liantang Village

Patentee after: Beitrei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6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eighth village industrial town, Liantang Villag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TR New Energy Materia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