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9712A - 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止挡的纵向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止挡的纵向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9712A
CN101959712A CN2009801078335A CN200980107833A CN101959712A CN 101959712 A CN101959712 A CN 101959712A CN 2009801078335 A CN2009801078335 A CN 2009801078335A CN 200980107833 A CN200980107833 A CN 200980107833A CN 101959712 A CN101959712 A CN 101959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top
seat rail
seat
regulating control
vertical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78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9712B (zh
Inventor
S·维茨希
P·吉泽克
H·德罗普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iper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iper GmbH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iper GmbH and Co filed Critical Keiper GmbH 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01959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9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22Constructive details
    • B60N2/0727Stop members for limiting sliding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向调节器,特别是用于车辆座椅上的纵向调节器,所述纵向调节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座椅轨道(2),至少一个第二座椅轨道(3),所述第二座椅轨道被布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座椅轨道能够相对于第一座椅轨道(2)以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及至少一个端部止挡(11,21,31,41,51),所述端部止挡连接到第一座椅轨道(2)上并且限制两个座椅轨道(2,3)彼此间的相对移动,所述限制是借助于与第二端部止挡(3a)相互作用的方式实现的,所述第二端部止挡由第二座椅轨道(3)形成或被连接在所述第二座椅轨道上,其中第一座椅轨道(2)设有至少两个孔(2e),用于限制座椅轨道在座椅轨道(2,3)的纵向方向上移动的端部止挡(11,21,31,41,51)的区域从所述孔中的每一个中突出穿过,以及该区域由与端部止挡(11,21,31,41,51)一体形成的一各自的突起(11a,21a,31a,41a,51a)形成,且每种情况的相关联的孔(2e)由形成在第一座椅导轨(2)上的槽(2e)形成,并且两个突起(11a,21a,31a,41a,51a)被布置在座椅轨道(2)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同高度处。

Description

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止挡的纵向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止挡的纵向调节器,特别是具有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技术特征的用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器。
背景技术
由DE 10236067B4可知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器,其具有一第一座椅轨道,第一止挡表面与该轨道相结合,和以滑动方式相对于第一座椅轨道移动的第二座椅轨道,第一止挡表面与该轨道相结合,第一止挡表面和第二止挡表面相互配合以限制第二座椅轨道与第二座椅轨道之间的相对移动。第一轨道座椅和车辆结构的紧固点相连接。为了加固紧固点以及在第二座椅轨道移动时作为一端部止挡,提供了两个伸长构型的止挡。这些止挡各自具有四个带有内部螺纹的螺丝孔,这些螺丝孔串联地在轨道的纵向方向布置,其中两个为通孔,它们面对由两个座椅轨道组成的构形的内部。沿着两条纵向边沿,突起形成在止挡上,其在对齐轨道的纵向方向的前部具有第一止挡表面。在第二座椅轨道上,一作用部分被设置,第二止挡表面被设置在作用部分上。该作用部分加强两个座椅轨道的相互间的互锁。在纵向调节器中,第一止挡表面布置在与第一座椅轨道在紧固点相连的一止挡上,止挡可选自一组不同的止挡,且可连接到相对于轨道的纵向的不同的方向上。
DE 19804506C2公开了一种端部止挡,用于限制一座椅的纵向调节装置的调节距离。座椅的座椅部分在这方面紧固于滑动轨道上,在一导轨上纵向可移动的每一滑动轨道锁定在车辆基底上且至少一个滑动轨道可通过以锁定装置的手段锁定,锁定装置在导轨纵向的可选择的位置。在这方面,端部止挡被提供在滑动轨道和导轨之间。为了提供一有弹力的能量吸收端部止挡,且避免安装端部止挡的生产步骤,所述的端部止挡由一具有咬接头部的压紧元件组成,穿透导轨的孔,且锁定钩穿透所述的压紧元件和闭锁在导轨之上。
一车辆座椅用的纵向调节器可由DE 102005012018A1进一步地了解,其具有至少一第一座椅轨道,至少一第二座椅轨道,其以由滑动方式相对于第一座椅轨道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以及至少一端部止挡,其连接到第一座椅轨道上,并且限制两个座椅轨道之间的相对移动,其采用与一第二端部止挡相互作用的手段,该第二端部止挡由第二座椅轨道形成或形成于其上,端部止挡被设置在由座椅轨道构成的一装配中空外形的内部。在这方面,若干孔在座椅轨道中被提供,端部止挡的突出区域连接伸入孔内,突出区域的至少之一作用于一孔内,和通过突出区域的与第二端部止挡相作用的方式,限制座椅在座椅轨道的纵向方向的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前面提到类型的纵向调节器作出改进。
该发明目的根据本发明由具有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的纵向调节器实现。有利实施例构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向调节器,特别是用于车辆座椅,具有至少一第一座椅轨道,至少一第二座椅轨道,所述第二座椅轨道被布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座椅轨道能够相对于第一座椅轨道以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及至少一端部止挡,其连接到第一座椅轨道上,并且限制两个座椅轨道之间的相对移动,其采用与一第二端部止挡相互作用的手段,该第二端部止挡由第二座椅轨道形成或形成于其上。在这方面,若干孔在座椅轨道中被提供,端部止挡的突出区域连接伸入孔内,至少两个孔被提供,通过其中每一孔突出一端部止挡的突出区域,用于限制座椅轨道在座椅轨道的纵向方向上的移动,端部止挡的突出区域,其突出穿过孔且限制轨道在座椅轨道的纵向方向的移动,被因而设置在座椅轨道的纵向方向的相同的高度上。
突出区域优选由一各自的突起形成,突起与端部止挡一体形成,在每个例子中相联系的孔由一形成在第一座椅导轨中的槽构成,且两个突起被设置在座椅导轨的纵向方向的相同的高度上。由于端部止挡从外部被连接到座椅轨道之一上,特别是下轨道,如果需要回顾性的安装也是可能的,特别是维修可从外部独立的、轻松的实现。特别是,在阻尼元件可安装在端部止挡和其被磨损一端时间的情况下,相应的端部止挡的替换从而变得可能。更进一步,由于若干孔在座椅轨道中被提供,并非所有的孔都被使用,在安装中的调整或可能的用于过去的安装可以被提供。特别地,止挡可在比通常稍迟一段时间后被安装,例如在一个准时制生产工厂或直接地在车辆制造厂。座椅轨道和端部止挡一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被用于不同的车辆上,特别是座椅的不同的调整长度。
两个突出的区域的构造,特别是突起,可达到对第二端部止挡的两个相应的区域的承载,将在座椅轨道进入端部位置的移动时产生的力分配到两个局部的区域。这些局部的区域优选地被布置成相对于轨道的中心纵向线镜像对称。特别是,中心纵向线的区域里,进一步的装置用于力传递,例如紧固装置(例如铆钉、螺丝或类似物)或者突出部,其在其它优选部件相应的孔内突出。
端部止挡优选为T形构型,横梁(crossbar)的端部以相对于大致平坦构型的纵向件为45度到最大135度的角度在一方向上弯曲,特别是优选为60度到90度,且构成突起,突起从第一座椅轨道的孔中和突起的一各自的侧部区域突出穿过,该侧部区域突出穿过与第二端部止挡结合的孔。
非常特别优选地,横梁的端部以相对于大致平坦构型的纵向件为75度或90度的角度弯曲,因生产过程的结果其公差可达到+/-10度。借助于突起向上弯曲75度的实施例,端部止挡具有得到提高的强度,借助于突起向上弯曲90度的实施例,相应轨道中的槽可保持狭小且装置稍微被简化。
特别是,突出部和开孔优选构型为沿着纵向件的中心纵向线。突出部优选被用于预先定位这方面。开孔用于随后将端部止挡固定到轨道上,例如借助于盲铆钉,还将端部止挡的纵向件平行于轨道纵向轴线正确对齐的固定。
优选地,开孔被布置在突起之间的中间位置(centrally)。特别是,开孔优选沿着座椅轨道的中心纵向线进行布置。
端部止挡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其位于构型在第一座椅轨道的孔中,特别是长圆形孔或开孔中,并且具有挤靠孔的边沿区域的一区域。
优选地,端部止挡具有至少一个凹口,其与第一座椅轨道上的一孔相结合,特别是保持端部止挡紧靠在座椅轨道上,在端部的位置和/或在组装过程中的枢转移动时。
特别是,端部止挡优选具有插入辅助工具。插入辅助工具特别优选由突起的弯曲构型的区域构成,在插入方向突出。突起的这些弯曲构型的区域可简单地被插入到构型在第一座椅轨道的槽中,处于倾斜的止挡相对于座椅轨道而对齐。在全部插入后,一旋转运动发生,通过该运动座椅轨道和端部止挡被相互间平躺的靠着。在这方面,一作用在座椅轨道的开孔内的一突出部确保端部止挡相对于座椅轨道的正确位置。
另一种可选方式是,在插入插入辅助工具和枢转运动后,在该枢转运动中轨道的一边沿区域被定位在凹口内,在达到一仍稍微倾斜于第一座椅轨道的位置后,一滑动运动可被提供,通过该滑动运动使得凹口与边沿区域脱开接合,以及使得对着凹口的突起的侧部挤靠对着的边沿区域。作为返回运动的结果,突出部和开孔被相互对齐,这样端部止挡可被移至它的端部位置内。
在进行定位后,特别优选地借助于盲铆钉将端部止挡紧固到座椅轨道上,所述盲铆钉可从外部进行连接。
为了降低噪音,在端部止挡上至少一个能弹性变形的阻尼元件被特别优选提供,其在表面延伸与第二端部止挡相接触的区域内,该阻尼元件衰减端部止挡的碰撞且防止金属和金属的撞击。阻尼元件,例如是由在端部止挡上涂覆弹性材料形成。另外,将块状或圆筒构型的阻尼元件可能连接在延伸与其它端部止挡相接触的表面。该连接可采用任何方式,例如通过结合(压焊)、夹持、上推或插入具有对应构型的接收区域。
端部止挡特别优选地由金属制成的、冲压成型和弯曲的部件成形,所述部件易于进行制造且具有成本效率。可是其它合适的材料也是可能的,例如足够硬的且具有足够承载力的塑料材料。在一用塑料成分的实施例的情况下,阻尼元件可采用两组分注射成型法直接注射成型。
特别优选地,由在座椅轨道上提供的固定的端部止挡限制的最大调节距离还可由被根据本发明的端部止挡进行限制,特别优选直接在汽车制造厂内,从而使得有可能在现场适应于不同的车辆系列。从而在轨道上提供的固定的端部止挡提供了另一抵抗座椅轨道的松动的安全机构,例如,在组装阶段在车辆制造工厂内可随意调节的端部止挡已被不注意地忽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图中示出的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具有两个装配好的止挡的下轨道的下部观察到的透视图;
图2示出图1所示的具有端部止挡的下轨道的进一步的细节透视图;
图3示出从图1所示下轨道连同多个止挡的下部观察到的视图;
图4示出沿着图3所示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
图5示出沿着图4所示箭头V方向的详图;
图6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部止挡的透视图;
图7示出沿穿过图6所示的端部止挡的纵向方向的截面;
图8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下轨道、端部止挡和上轨道的组件的细节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不带止挡的下轨道的透视图;
图10示出具有两个止挡的图9所示的下轨道的细节透视图;
图11示出在插入后且在组装前的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具有端部止挡的下轨道的细节透视图;
图12示出在组装后且在铆接前的与图11相对应的视图;
图13示出在组装的第一步中的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具有端部止挡的下轨道的细节透视图;
图14示出在组装的第二步中的图13所示的具有端部止挡的下轨道;
图15示出组装和铆接已完成的图13所示的具有端部止挡的下轨道;
图16示出具有指示的车辆结构的车辆座椅的侧部示意图;
图17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端部止挡的透视图;和
图18示出图17所示的端部止挡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6中示意性地示出的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1具有两个第一座椅轨道,在下文中由下导轨2表示,它们在紧固点处固定连接到车辆结构上,两个第二座椅轨道,在下文中由上导轨3表示,它们以按照相对于各自第一座椅轨道以滑动方式偏移的模式布置,和带有椅背5的座椅部分4,它们布置在第二座椅轨道上且相对于第一座椅轨道可偏移。通过本身已公知的结构和调整装置(未示出),座椅的高度、座椅的倾角和椅背倾角可采用本身已公知的方式调整。另外,座椅位置可采用另外的调整装置在车辆的纵向上调整,通过将第二座椅轨道相对第一座椅轨道移动,相应的闭锁装置(未示出)通过将座椅轨道各自地相对于另一个固定的希望的位置而提供。为了限制座椅轨道相对于另一个的纵向偏移量止挡被提供,其进一步的细节将在接下来的每一个独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获知。
由于被构造成大致镜像对称的座椅轨道对中的座椅轨道的实施例,以及相应的在第一和第二座椅轨道之间的在纵向位移的两个方向的止挡的实施例,本发明在后面参考一端部止挡的更多细节进行说明,除止挡之外的车辆座椅1的结构和相应的座椅轨道的配合,接下来在细节方面不进行详细说明的程度,在所有的实施例中是一致的。
此外,在所有接下来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座椅轨道或者下轨道2由U形外形构成,其中边沿向内弯回两次。第二座椅轨道或者上轨道3安装在其上,它也是由U形外形构成,但它的一边沿区域向外弯回,以使得从第二座椅轨道的纵向上看,端部位于第一座椅轨道的边沿区域,一部分(未示出)向回进一步弯曲,使得所述的部分布置在已经向内两次弯曲的边沿内,和一部分构成第二座椅轨道的一端部止挡3a,具有一相对于第二座椅轨道的基座的较大高度,和另外地仅仅向外大约90度的弯曲(参见图8)。
在端部止挡的相互间接触的表面的区域中,为了降低噪音,尽管在后面没有明确地提及,一阻尼元件可连接在端部止挡的一个或两个上,特别是由弹性塑料材料制成。该连接可由任何方式实现,例如压焊在一阻尼器上或部分地涂覆盖构成端部止挡的基体。
第一座椅轨道以一种本身已公知的方式被定位,通过调整中心一设置车辆结构上销的方式,其被导向穿过座椅导轨的一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中心开孔2a,且作为中心调整工具,并且在该例子中由两颗螺丝的方式固定,两颗螺丝被插入穿过座椅轨道的两个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紧固开孔2b,且被螺接在车辆结构上。紧固方式,仍可采用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进行。
第一实施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部止挡11,其由薄片金属制成的一T形盖和弯曲部分组成,连接到一下轨道2。在这方面,由图6可以看出,横梁的两个相对的端部,也可由突起11a表示,以90度角度向上弯曲。在纵向件中,大约是在突起11a之间,由一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开孔11b组成,以及在纵向件的另一部分上带有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凸轮似的突出部11c,它与突起11a在相同的方向上突出,开孔11b和突出部11c位于纵向件的中心纵向线上。
为了将止挡11连接到满足要求的位置,在下轨道2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多个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开孔2c和长圆形孔2d,这些孔沿其中心纵向线位于所述的下轨道2上,以及槽2e设置在开孔2c的两侧上,开孔2c,长圆形孔2d和布置在开孔2c两侧上的两个槽2e各自紧固端部止挡11的可能位置。开孔2c的内直径大致相当于端部止挡11的开孔11b的内直径。长圆形孔2d的宽度大致相当于端部止挡11的凸轮似的突出部11c的直径,长圆形孔2d的宽度稍大于突出部11c的直径。下轨道2的槽2e的槽长度大约相当于突起11a的宽度,槽2e的槽长度稍大于突起11a的宽度,槽2e的宽度大约相当于突起11a的厚度。
端部止挡11的突出部11a置于所希望的位置上,即在端部止挡11相对于下导轨2穿过两个相应的设置在下导轨2上的相对的槽2e,以及端部止挡11的突出部11c安装进一个接近布置的长圆形孔2d中,一个简单组件由于开孔相对于布置在其中的区域尺寸过大而可能。通过对位于下导轨2中的开孔和长圆形孔的布置的相应的设计,端部止挡11的正确的安装方向被保证。在下轨道2的开孔2c中插入盲铆钉12,其与开孔11b对准,将端部止挡11的最终位置固定在下轨道2上,以及这个位置由盲铆钉12进行紧固。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如果后来没有描述,和第一实施例类似,在下轨道2上提供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第二开孔2d’用于替代长圆形孔2d。在这方面,开孔2c,此后也用第一开孔表示,以区别第二开孔2d’,布置在一对槽2e之间的中间,以及第一和第二开孔2c和2d’,各自具有相同的内直径,中间沿着在下轨道2的中部纵向线连续布置,且相互间均匀间断布置。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端部止挡21被构型为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端部止挡11,因此相对另外的参考由图6和7作出。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端部止挡11,端部止挡21由盲铆钉22被安装到下轨道2上,盲铆钉22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盲铆钉12,其被导引穿过相互对准的开孔2c和21b。突出部21c被布置在开孔2d’之一中。
作为开孔2c和2d’以及槽2e在下导轨2的长度方向上的连续排列,和相应的端部止挡21实施例的结果,端部止挡21可被插在位于下轨道2的纵向方向的若干位置,特别是彼此之间等间距,并插入下轨道2的导向两个方向和固定于其上。
第三实施例
如果后来没有另外的描述,第三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类似。从而下轨道2仍在其中心纵向线上具有若干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开孔2c和长圆形孔2d以及在开孔2c的两侧的槽2e,一开孔2c,一长圆形孔2d和布置在开孔2c两侧的两个槽2e各自紧固一端部止挡31的可能位置。端部止挡31被构型为和第一实施例的端部止挡11类似,但是在突起31a上与突出部31c更远,在到中间部分的过渡区内形成端部止挡31凹口31a’,其宽度大约相当于下轨道2的材料厚度,它是用于在轨道2的槽2e的边沿区域的接收位置上对端部止挡31的进一步锁定。
在下轨道2上对端部止挡31的组装由突起31a被插入到希望的位置的程度,所希望的位置为端部止挡31在下导轨2进入相应的槽2e,直到突起部31c被定位进相应的长圆形孔2d中,端部止挡31的表面相互间面对以及下轨道2相互受力。随后,端部止挡31在下轨道2的纵向方向上移动,从而位于相应的长圆形孔2d的一端的突起部31c和凹口31a’,收纳槽2e的相应的边沿区域。在这个位置,开孔2c和31b相互对准。盲铆钉(未示出)被定位和铆钉穿过相互对准的开孔2c和31b,从而端部止挡31被紧固到下轨道2上。
第四实施例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下轨道2的设计和第二实施例类似,例如,开孔2c和2d’在沿中心纵向线连续,且以均匀的间隔布置,开孔之一被布置在两槽2e之间的中间,使得端部止挡41再被安装到两个方向。端部止挡41的关于中间区域的设计,类似于之前描述的端部止挡11,21和31,但是对其上的突起41的设计有区别。因此突起包括凹口41a’,它们在功能上相当于第三实施例的凹口31a’。另外的,然而以爪形突出部形式的插入辅助工具41a”形成在突起41a上、凹口41a’之上,以及在突起41a的平面延伸,其在端部止挡41的对着突出部41c的一侧上延伸。
在下轨道2上对端部止挡41的组装由突起41a的插入辅助工具41a”被插入到希望的位置的程度,所希望的位置为端部止挡41在下导轨2进入相应的槽2e,突起部41c被定位进相应的长圆形孔2d中,端部止挡41倾斜地被定位在下轨道2上用于插入(在图13中由箭头表示)。由凹口41a’支承在槽2e的相应的边沿区域,移动的方向的发生一变化,也就是端部止挡41现在以一在凹口41a’内延伸的轴线向下轨道2转动(见图14中的弯曲箭头),直到端部止挡41被定位在大约平行于下轨道2的位置。随后,端部止挡41再次稍微移动回来,使得在槽2e的边沿区域的两侧包括凹口41a’和在突起41a的相对的区域停止对槽2e的相对的边沿区域的支承。随后,端部止挡41在下轨道2的纵向方向上移动,直到端部止挡41的突出部41c被定位在相应的开孔2d’中,以及端部止挡31的表面相互间面对以及下轨道2相互受力。在这个位置,开孔2c和端部止挡41中的开孔相互对准。盲铆钉42被定位和铆钉穿过相互对准的开孔,从而端部止挡41被紧固到下轨道2上。
在上面描述的所有的实施例中,突出部和长圆形孔和/或开孔的支承,以及在槽的相应的边沿区域的突起的一部分侧表面的支承,构成由盲铆钉形成的支承的一附加的支承。另外,铆钉在开孔对准另外的孔的相应尺寸的区域的应用,其相互间没有间隔的排列,铆钉的承载保持尽可能的小。
此外,在目前的情况下,根据所有实施例的端部止挡被布置,使得T形端部止挡的横梁,布置在其上区域内的盲铆钉,位于相互面对的一侧(参见,例如附图1)。
与上轨道3的端部止挡3a相接触的区域,在所有的实施例中位于T形端部止挡的横梁的下侧,使得横梁上部正面或相应的槽被压入靠在下轨道2中的槽2e的边沿区域。上轨道和下轨道的端部止挡相互穿透的情况下,纵向件的下部分被压靠在下轨道2的表面,以及由此端部止挡的突出部在相应孔中(圆形开孔2d’和/或长圆形孔2d),从而盲铆钉的承载被保持地较低。
第五实施例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纵向调节器,仅在端部止挡51的设计上与第一实施例的端部止挡11有实质上的区别。轨道2和3的设计与第一实施例的类似,但是槽2e被构型成稍宽以收纳端部止挡51的突起51a,这可由接下来对端部止挡51的描述中理解。
端部止挡51仍由薄片金属制成的一T形盖和弯曲部分组成。在这方面,可由图17和18看出,两端部相互面对,也用突起11a表示,相对于横梁以75度的角度α向上弯曲。在纵向件中,大约在突起51a之间形成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开孔51b,以及在纵向件的另一部分上形成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凸轮似的突出部51c,其与突起51a在相同的方向上突出。开孔51b和突出部51c位于纵向件的中心纵向线上。开孔51b和突出部51c的尺寸和第一实施例类似。同样的-根据第一实施例-在此情况下横梁和纵向件的宽度大约相同。突起51a以较小的弯曲角度向上弯曲,端部止挡51具有改善的强度。另外,由突起51a的倾斜的路径,该路径具有其它的不变的设计,特别是具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部止挡11的相同的材料厚度,稍微大些的接触表面在突起51与轨道3之间产生(参见图8),使得当端部止挡51和轨道3相互接触时,它们的承载相对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端部止挡11稍微减小。
端部止挡51连接和固定在轨道上是按照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部止挡11而发生的,因此不再描述进一步的与此相关的细节。
尽管没有披露,在当前描述的实施例中,除了连接到座椅轨道上的端部止挡11,21,31,41,51,固定的端部止挡可被提供。所说的固定的止挡,例如,由类似的在座椅轨道的弯曲-背部的区域形成,或者由紧固在座椅轨道的不易松开的部分形成,这是为什么这些固定端部止挡也可被认为是固定止挡的原因。固定止挡限定了座椅轨道的相互间的最大移动范围的相对移动。端部止挡11,21,31,41,51另外的接触到座椅轨道减少了这个最大移动范围到最终希望的移动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车辆座椅
2第一座椅轨道,下轨道
2a  定心开孔
2b  紧固开孔
2c开孔,第一开孔
2d  长圆形孔
2d’第二开孔
2e  槽
3第二座椅轨道,上轨道
3a  端部止挡(上轨道)
4座椅部分
5靠背
11,21,31,41,51端部止挡(连接到下轨道上)
11a,21a,31a,41a,51a突起(tab)
11b,21b,31b,51b开孔
11c,21c,31c,41c,51c突出部(projection)
12,22,42盲螺钉
31a′,41a′凹口
41a″插入辅助工具
α角度

Claims (16)

1.一种纵向调节器,特别是用于车辆座椅上的纵向调节器,所述纵向调节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座椅轨道(2),至少一个第二座椅轨道(3),所述第二座椅轨道(3)被布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座椅轨道能够相对于第一座椅轨道(2)以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及至少一个端部止挡(11,21,31,41,51),所述端部止挡被连接到第一座椅轨道(2)上并且限制两个座椅轨道(2,3)彼此间的相对移动,所述限制是借助于与第二端部止挡(3a)相互作用的方式实现的,所述第二端部止挡由第二座椅轨道(3)形成或被连接在所述第二座椅轨道上,并且多个孔(2d,2e)被设置在第一座椅轨道(2)中,端部止挡(11,21,31,41,51)的突出区域接合进入这些孔内,接合于孔中的端部止挡(11,21,31,41,51)的突出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突出穿过所述孔,并且通过所述突出区域与第二止挡(3a)相互作用的方式,限制座椅轨道在座椅轨道(2,3)的纵向方向上的移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孔(2e)被设置,通过其中每一孔突出用于限制座椅轨道在座椅轨道(2,3)的纵向方向上移动的端部止挡(11,21,31,41,51)的突出区域,并且突出穿过所述孔(2e)的端部止挡(11,21,31,41,51)的突出区域沿着座椅轨道(2)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相同的高度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区域由与端部止挡(11,21,31,41,51)一体形成一各自的突起(11a,21a,31a,41a,51a)形成,且每种情况的相关联的孔(2e)由第一座椅导轨(2)上的槽(2e)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止挡(11,21,31,41,51)为T形构型,所述横梁的端部在相对于端部止挡(11,21,31,41,51)的纵向轴线镜像对称的一个方向上以45°到最大135°的一角度(α)弯曲,特别是相对于大致平坦构型的纵向件呈60°-90°,且形成突起(11a,21a,31a,41a,51a),所述突起突出穿过第一座椅轨道(2)中的孔(2e),和突出穿过孔(2e)的突起(11a,21a,31a,41a,51a)的一各自的侧部区域,与第二端部止挡(3a)协作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端部以相对于大致平坦构型的纵向件呈75°的一个方向弯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端部以相对于大致平坦构型的纵向件呈90°的一个方向弯曲,从而使得它们被布置成相互间平行。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沿着纵向件的中心纵向线配置突出部(11c,21c,31c,41c,51c)和开孔(11b,21b,31b,51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1b,21b,31b,51b)被布置在位于突起(11a,21a,31a,41a,51a)之间的中间位置。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止挡(11,21,31,41,51)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11c,21c,31c,41c,51c),其位于在第一座椅轨道(2)上构型的孔中,特别是长圆形孔(2d)或开孔(2d’),并且具有一个挤靠所述孔的边沿区域的区域。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止挡(31,41)具有至少一个凹口(31a’,41a’),其与在第一座椅轨道(2)上的孔的边沿区域协作配合,特别是保持端部止挡(31,41)紧靠在座椅轨道(2)上。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止挡(41)具有插入辅助工具(41a”)。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辅助工具(41a”)由弯曲构型的在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41a)区域形成。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止挡(11,21,31,41)借助于盲铆钉(12,22,42)被紧固到座椅轨道(2)上。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部止挡(11,21,31,41)上,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阻尼元件被设置在与第二端部止挡(3a)形成接触的表面区域中。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止挡(11,21,31,41,51)由冲压成型和弯曲的部件形成。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纵向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止挡(11,21,31,41,51)减少座椅轨道(2,3)的最大调节距离,所述最大调节距离是通过固定止挡进行限制的。
16.一种车辆座椅(1),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纵向调节器。
CN200980107833.5A 2008-03-06 2009-02-25 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止挡的纵向调节器 Active CN101959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12888A DE102008012888A1 (de) 2008-03-06 2008-03-06 Längseinsteller mit mindestens einem Endanschlag
DE102008012888.0 2008-03-06
PCT/EP2009/001312 WO2009109316A1 (de) 2008-03-06 2009-02-25 Längseinsteller mit mindestens einem endanschla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712A true CN101959712A (zh) 2011-01-26
CN101959712B CN101959712B (zh) 2014-08-27

Family

ID=40585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7833.5A Active CN101959712B (zh) 2008-03-06 2009-02-25 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止挡的纵向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91850B2 (zh)
KR (1) KR101344384B1 (zh)
CN (1) CN101959712B (zh)
BR (1) BRPI0905088B1 (zh)
DE (3) DE102008012888A1 (zh)
PL (1) PL216618B1 (zh)
WO (1) WO200910931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7477A (zh) * 2011-05-07 2014-01-29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具有记忆装置的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CN103802691A (zh) * 2012-11-07 2014-05-21 Ims传动装置有限公司 机动车座椅调节装置的驱动器
CN104936482A (zh) * 2012-10-25 2015-09-23 李尔公司 具有可选择端止动位置的座椅轨道组件
CN10631421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科堡博泽汽车部件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的调节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2297967A (zh) * 2020-11-11 2021-02-02 杨枝森 一种方便进行调节的汽车驾驶员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415B (zh) 2007-10-11 2012-08-2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DE102009058450B3 (de) * 2009-12-16 2011-05-19 Keiper Gmbh & Co. Kg Längseinste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mit Spindel und Spindelhalter
US8540203B2 (en) 2009-12-16 2013-09-24 Keiper Gmbh & Co. Kg Longitudinal adjuster for a vehicle seat with spindle and spindle holder
DE102010010585B4 (de) * 2010-03-04 2013-03-07 Keiper Gmbh & Co. Kg Längseinste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mit Spindel und Spindelhalter
FR2958230B1 (fr) * 2010-04-02 2012-04-13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Glissiere pour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comportant une telle glissiere.
DE102010018680A1 (de) 2010-04-29 2011-11-03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imited Flammschutzmittel-Stabilisator-Kombination für thermoplastische und duroplastische Polymere
DE102010063044A1 (de) * 2010-12-14 2012-06-14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Längsverstelleinrichtung mit einem Spindelhaltewinkel
DE102010055244B4 (de) * 2010-12-20 2012-08-30 Keiper Gmbh & Co. Kg Längseinstellbarer Fahrzeugsitz
CN103732440A (zh) * 2011-07-07 2014-04-16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可在其纵向引导件中向前移动并具有折叠靠背的车辆座椅
DE102012201584B4 (de) * 2012-02-03 2021-04-01 Lear Corporation Sitzschienenanordnung mit wählbaren Endanschlag-Positionen und Verfahren zum Ausbilden einer Sitzschienenanordnung
US9109353B1 (en) * 2013-08-13 2015-08-18 The Boeing Company Moun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sidewall panels to a support structure
DE102015100931B4 (de) * 2015-01-22 2020-07-16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Schienensystem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chienensystems
FR3035621B1 (fr) * 2015-04-29 2018-06-15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ysteme d’entretoisement pour la fixation d’une glissiere de siege sur un chassis, entretoise pour ce system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e ce systeme
CN108136939B (zh) * 2015-08-03 2021-02-05 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可纵向调节的座椅的轨道的止动件
DE102015219472B4 (de) * 2015-08-06 2021-07-22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Längs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Schienenpaar und Fahrzeugsitz
DE102015215592B4 (de) * 2015-08-14 2023-05-25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Fahrzeugsitz
US9849808B2 (en) 2016-03-08 2017-12-26 Honda Motor Co., Ltd. End bracket for lateral slide rail for removable seat
US11077772B2 (en) * 2017-03-02 2021-08-03 Keiper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Vehicle seat track system
CN107380018B (zh) * 2017-08-25 2023-06-20 恺博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带有滑轨球挡结构的滑轨
US10843593B2 (en) * 2019-04-16 2020-11-24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g (Coburg) Adjusting device for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f a vehicle seat
FR3106538B1 (fr) 2020-01-29 2022-01-14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Fixation de glissière de siège de véhicule
FR3109752B1 (fr) * 2020-04-30 2022-05-13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iège pour véhicule comprenant un système de retenue du dispositif de réglage et de suspens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4229A (en) * 1987-06-11 1989-02-14 Tachi-S Co., Ltd. Seat slide device
US5813648A (en) * 1995-02-03 1998-09-29 Bertrand Faure Equipments S.A. Position lockable slide rail for motor vehicle sea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4456C2 (de) * 1992-02-25 1997-07-31 Volkswagen Ag Anordnung mit einer längsverschiebbaren Schiene und einem daran befestigten Anschlag
DE19804506C2 (de) 1998-02-05 2002-08-14 Keiper Gmbh & Co Anschlag zur Begrenzung des Stellwegs einer Längs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Sitze,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e
JP2002178803A (ja) 2000-12-08 2002-06-26 Setsu Muto 自動車用シート取付具及び自動車用シート取付構造
DE10236067B4 (de) 2002-08-07 2006-03-30 Keiper Gmbh & Co.Kg Längseinste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FR2847530B1 (fr) * 2002-11-25 2005-03-11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Glissiere pour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siege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e telle glissiere
JP4857558B2 (ja) * 2004-12-21 2012-01-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DE102005012018B4 (de) * 2005-03-16 2016-03-31 General Motors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nschlag zur Begrenzung des Stellweges einer Längs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Sitze
JP4740680B2 (ja) 2005-07-29 2011-08-03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KR100848004B1 (ko) * 2007-10-09 2008-07-23 주식회사 오스템 시트 이송 트랙 장치
JP2009101955A (ja) * 2007-10-25 2009-05-14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DE102008012213A1 (de) * 2008-03-03 2009-09-10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Endanschla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4229A (en) * 1987-06-11 1989-02-14 Tachi-S Co., Ltd. Seat slide device
US5813648A (en) * 1995-02-03 1998-09-29 Bertrand Faure Equipments S.A. Position lockable slide rail for motor vehicle seat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7477A (zh) * 2011-05-07 2014-01-29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具有记忆装置的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US9221360B2 (en) 2011-05-07 2015-12-29 Keiper Gmbh & Co. Kg Longitudinally adjustable vehicle seat with a memory device
CN103547477B (zh) * 2011-05-07 2017-05-17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具有记忆装置的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CN104936482A (zh) * 2012-10-25 2015-09-23 李尔公司 具有可选择端止动位置的座椅轨道组件
CN103802691A (zh) * 2012-11-07 2014-05-21 Ims传动装置有限公司 机动车座椅调节装置的驱动器
US9751430B2 (en) 2012-11-07 2017-09-05 Ims Gear Se & Co. Kgaa Drive of a seat adjust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CN10631421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科堡博泽汽车部件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的调节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06314214B (zh) * 2015-06-30 2019-06-18 科堡博泽汽车部件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的调节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2297967A (zh) * 2020-11-11 2021-02-02 杨枝森 一种方便进行调节的汽车驾驶员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01194A1 (en) 2011-05-05
CN101959712B (zh) 2014-08-27
PL391037A1 (pl) 2010-10-25
DE112009000478A5 (de) 2011-02-17
DE112009000478B4 (de) 2017-11-09
US8191850B2 (en) 2012-06-05
WO2009109316A1 (de) 2009-09-11
DE202009002972U1 (de) 2009-07-16
BRPI0905088A2 (pt) 2015-06-30
KR101344384B1 (ko) 2013-12-26
PL216618B1 (pl) 2014-04-30
KR20100115729A (ko) 2010-10-28
DE102008012888A1 (de) 2009-09-10
BRPI0905088B1 (pt)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712B (zh) 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止挡的纵向调节器
US6874747B2 (en) Seat track for vehicles
KR101594344B1 (ko) 베어링 조립체 생산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따라 생산된 베어링 조립체를 구비한 차량 시트용 피팅
EP2767432B1 (en) Vehicle seat sliding apparatus
US20080260454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a Fastening System Trim Elements to Vehicle Body
US7721487B2 (en) Glass attachment for movable vehicle window
US6519898B2 (en) Window panel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window regulator
CN107791914B (zh) 两向调节按钮式汽车座椅头枕
US20050235566A1 (en) Continuously controlled window regulator, coupling disc and guide plate for said continuously controlled window regulator
CN104249637A (zh) 车辆座椅和包括至少一个车辆座椅的多用途车辆
CN102271944B (zh) 具有滑架元件的遮阳顶
CA2176426C (en) Seat track apparatus
CN219685279U (zh) 定位工装
JP4743812B2 (ja) 摺動体のサポート部材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摺動体の支持構造
CN113906190A (zh) 家具连接配件
JP2010188793A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US20060010772A1 (en) Path-controlled window lifter for motor vehicles
CN102245850A (zh) 用于机动车的窗玻璃升降装置
KR101772651B1 (ko) 개폐체 연동장치
KR100543765B1 (ko) 헤드램프의 장착구조
CN212360396U (zh) 一种具有公差补偿功能的紧固装置
KR100521579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 장착 구조
CN218228880U (zh) 车辆的b柱上饰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518052U (zh) 一种轨道端部遮蔽构件
US20050008270A1 (en) Slider for a holding track of a window lif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Germany 'Boolean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COMPONENTS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Kaiserslautern

Patentee before: KEIPER GmbH & Co.K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7

Address after: Luxembourg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y Ratingen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Holdings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7

Address after: Germany Ratingen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Boolean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COMPONENTS GmbH & Co.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2

Address after: 451 dieqiao Road, Kangqiao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Kaibo seat mechanical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Luxembourg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