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5606B - 电动真空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真空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5606B
CN101945606B CN200980104810.9A CN200980104810A CN101945606B CN 101945606 B CN101945606 B CN 101945606B CN 200980104810 A CN200980104810 A CN 200980104810A CN 101945606 B CN101945606 B CN 101945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cal spring
electric
blowing element
electric blow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48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5606A (zh
Inventor
岩田宜之
大岛郁夫
木下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309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9704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510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20755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45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5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6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2Mountings for motor fan assembl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81Means for exhaust-air diffusion; Means for sound or vibration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电动吹风元件(11)由安置在彼此不同的轴向位置上的板簧组(46a)、(46b)的板簧(45)、(45)相对于本体壳体(5)支撑。板簧组(46a)、(46b)的板簧(45)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每个板簧(45)的变形使得电动吹风元件(11)驱动时伴随的彼此不同的轴向位置上的振动被抑制,并且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线摆动被有效地抑制。

Description

电动真空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其中电动吹风元件被弹性件弹性支撑。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电动真空吸尘器传统上包括吸尘器本体,其中在前后部具有离心式风扇和用于旋转离心式风扇的电机的电动吹风机容纳在送风室中,送风室作为容置室通过隔离本体壳体的内侧而形成。电动吹风机从上侧和下侧被一对彼此对置的板簧保持着,以使得其电机侧外周表面被夹持,从而被相对于本体壳体弹性支撑,并且因此电动吹风机的振动难以被传递至本体壳体(参看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文献No.4-19314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上述电动真空吸尘器中,伴随着电动吹风机沿径向(上下和左右方向)等的振动被板簧弹性支撑。
然而,离心式风扇侧的振动大于电机侧,风扇被电机旋转,因此会引起旋转轴线跳动,即轴线摆动,其不能被上述结构完全吸收。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研制的,并且旨在提供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其能够有效地抑制电动吹风元件的轴线摆动。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多个弹性件组中的每个包括一对弹性件,其沿着电动吹风元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并且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将电动吹风元件相对于本体壳体支撑着,这些弹性件组安置在电动吹风元件的彼此不同的轴向位置上,以使得各对弹性件以大致相等的间隔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彼此分隔。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包括:第一螺旋弹簧组,其包括多个第一螺旋弹簧,它们安置在电动吹风机和罩体之间并且相对于罩体弹性支撑着电动吹风机;和第二螺旋弹簧组,其包括多个第二螺旋弹簧,它们安置在罩体和本体壳体之间并且相对于本体壳体弹性支撑着电动吹风元件,所述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彼此偏移。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用于相对于本体壳体支撑电动吹风元件的多个弹性件组安置在电动吹风元件的彼此不同的轴向位置上并且使得各组的弹性件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彼此分隔,因此彼此不同的轴向位置上的振动可被抑制,并且电动吹风元件的轴线摆动可被有效地抑制。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电动吹风元件中电动吹风机被第一螺旋弹簧组相对于罩体支撑,电动吹风元件被第二螺旋弹簧组相对于本体壳体支撑,第一螺旋弹簧组的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组的第二螺旋弹簧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彼此偏移,因而伴随着电动吹风机的振动可被每个螺旋弹簧组有效地吸收,并且电动吹风元件的轴线摆动可被有效地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电动真空吸尘器的一个弹性件组的后侧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电动真空吸尘器的其它弹性件组的前侧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电动真空吸尘器的弹性件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电动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示出了电动真空吸尘器的一个弹性件组的后侧的横向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电动真空吸尘器的另一弹性件组的后侧的横向剖视图。
图9是示出了电动真空吸尘器的又一弹性件组的前侧的横向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电动真空吸尘器的主要部的横向剖视图分。
图12是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4是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5本体壳体
6作为容置室的送风室
11电动吹风元件
41电动吹风机
42作为罩体的电机罩
45作为弹性件的板簧
46作为弹性件组的板簧组
55作为致动器的电机
57作为风扇的离心式风扇
101第一螺旋弹簧
102第一螺旋弹簧组
103第二螺旋弹簧
104第二螺旋弹簧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来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
在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1表示吸尘器本体,并且吸尘器本体1是所谓的罐式电动真空吸尘器,其能够在作为待清洁表面的地板表面上行进。
吸尘器本体1包括本体壳体5,其具有:向上敞开的下壳体2;上壳体3,其被安置成与下壳体2的上后侧相对并且覆盖上后侧;和盖体4,其能够打开/关闭的上前侧下壳体2。在本体壳体5中,作为容置室的送风室6提供在下壳体2和上壳体3之间,集尘室(未示出)提供在下壳体2和盖体4之间,间隔壁部8提供在送风室6和集尘室之间以使得这两个室彼此分开。
大致圆柱形电动吹风元件11大致水平地容纳在送风室6中,以使得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向对应于前后方向,电动吹风元件11是通过利用螺钉或类似物借助于密封垫(未示出)将下壳体2和上壳体3气密性附连至彼此而提供的空间。此外,送风室6通过开设于上壳体3后部的排气孔12与本体壳体5的外侧连通。此外,用于容纳线轴的线轴室提供在送风室6旁边,能够从外部向电动吹风元件11供电的电源线13可卷绕在线轴上。
这里,电源线13可通过开设在下壳体2后部的线引出口从线轴室引出。
另一方面,集尘件,例如纸袋或旋风集尘器,可被附连于集尘室或从其拆下。此外,本体吸入口21集尘室在的前侧开设于盖体4中。软管体22被设置成可附连于本体吸入口21和从其拆下,并且手操作部23设置在软管体22的顶端。适于被操作者抓持的把持部25由手操作部23突出,用于由操作者设置电动吹风元件11的操作模式等的多个设定钮26设置在把持部25上。此外,延长管28和作为吸入口本体的地板刷29依次以连通的方式连接着手操作部23的顶端。
间隔壁部8包括:后间隔壁31,其布置在后侧,即送风室6侧;前间隔壁(未示出),其布置在前侧,即集尘室侧;和侧间隔壁33,其延续至前间隔壁并且作为间隔部安置在送风室6和线轴室之间。驱动件用于驱动吸尘器本体1中的各种机构(未示出)附连于前间隔壁的后部。
圆形后连通孔37开设于后间隔壁31,圆形前连通孔开设于前间隔壁中,后连通孔37和前连通孔通过管道(未示出)气密性连接至彼此。
电动吹风元件11气密性连接至后连通孔37的后部。此外,过滤器(未示出)安置在前连通孔的前侧,即集尘室侧。
用于使送风室6与线轴室连通的连通口(未示出)被形成在侧间隔壁33中。
填塞料(未示出)附连于后间隔壁31、前间隔壁和侧间隔壁33的上部,所述填塞料为密封环件,其被保持在上述上部和上壳体3之间,并且用作送风室6、集尘室和线轴室之间的气密隔离件。
如示于图1至图3,电动吹风元件11包括:电动吹风机41,其为作为重物的风扇电机;大致圆柱形电机罩42,其为相对轻质保持件,作为罩体来覆盖和保持电动吹风机41的至少一部分;螺旋弹簧组44,作为内部支撑单元,具有多个例如三个螺旋弹簧43,用于相对于电机罩42弹性支撑电动吹风机41并且衰减电动吹风机41的旋转振动。电动吹风元件11被作为弹性件组的板簧组46相对于本体壳体5弹性支撑,所述弹性件组包括多个例如两个外部支撑单元(第一外部支撑单元和第二外部支撑单元),每个外部支撑单元具有例如一对弹性件,如板簧45、45。
电动吹风机41具有作为壳体的电机框架47,框架47为具有底部的圆筒形状,并且,大致圆柱形风扇罩48装配于电机框架47的前侧,即开口侧,且直径大于电机框架47的直径,并被保持在电机罩42中,使得吹风机41和电机罩42轴线彼此对应。用于形成螺旋弹簧组44并且分别是作为螺旋弹簧接纳部的弹簧接纳环的内周侧弹簧支持体51和外周侧弹簧支持体52围绕电动吹风机41的电机框架47设置,螺旋弹簧43被保持在弹簧支持体51、52之间,并且电动吹风机41被相对于电机罩42弹性支撑。
作为致动器即驱动源的电机55容纳在电机框架47中。电机55的旋转轴56被连接至并且旋转离心式风扇57,该离心式风扇被风扇罩48覆盖并且由转子叶片形成。
此外,多个矩形排放口61被开设于电机框架47的后侧的周向表面中,从而以大致相等的间隔沿周向彼此偏移,并且电连接至电机55的整流子的电刷机构(未示出)分别附连至开设在排放口61之间的附连孔(未示出)。
此外,空气吸入口66开设于风扇罩48的中心。
在电动吹风机41中,空气通过空气吸入口66被由电机55旋转的离心式风扇57抽吸,吸入的空气被从电机框架47的内侧通过排放口61向外排放,因而负压可以施加至灰尘、集尘室、软管体22(图5)、延长管28(图5)、地板刷29(图5)和类似物。
内周侧弹簧支持体51由例如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从而具有与电机框架47的外周匹配的形状,例如,圆环形,并且将与电机框架47的外周紧密接触以保持电动吹风机41。此外,内周侧弹簧支持体51附连于电机框架47,其中支持体51的轴向对应于电动吹风机41的轴向,并且安置在这样的位置,即支持体51沿前后方向(轴向)的中心区域对应于电动吹风机41的重心G,并且位于电机框架47的前侧和风扇罩48的后侧。另外,由于考虑到电动吹风机41和电机罩42之间的重量差异,电动吹风机41的重心大致对应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重心G在后文中表示电动吹风机41的和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此外,对应于重心G的位置在下文中表示与包含重心G并且正交于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轴向的平面相交的位置,或沿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的轴向在该相交位置前面或后面附近的位置。此外,多个例如三个内周弹簧保持部71形成在内周侧弹簧支持体51的外周侧上,作为内周螺旋弹簧保持部用于保持每个螺旋弹簧43的一端。
每个内周弹簧保持部71包括:圆柱形的内周圆筒保持部71a用于在内周侧上与螺旋弹簧43的所述一端配合;和内周突出保持部71b,其在内周圆筒保持部71a中径向突伸并且插入螺旋弹簧43以保持螺旋弹簧4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内周弹簧保持部沿内周侧弹簧支持体51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120度。一个内周弹簧保持部71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下方,其它保持部71安置在吹风机上方两侧。
另外,内周弹簧保持部71彼此沿周向偏移120度的状态包括彼此偏移大约120度的状态。
类似地,表示每个部件的角度的数值在下文中不但包含该数值本身,还包含该数值前后的数值。
另一方面,外周侧弹簧支持体52由例如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从而具有与电机罩42的内周匹配的形状,例如,圆环形,其直径大于内周侧弹簧支持体51的直径,与内周侧弹簧支持体51同心布置且安置在电机罩42侧。因此,外周侧弹簧支持体52还安置在使得支持体52沿前后方向(轴向)的中心区域对应于重心G的位置。换言之,外周侧弹簧支持体52安置在这样的位置,即,支持体52的一部分与包含重心G并且正交于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轴向的平面相交。此外,作为外周螺旋弹簧保持部用于保持每个螺旋弹簧43另一端的外周弹簧保持部73根据内周侧弹簧支持体51的内周弹簧保持部71而形成在外周侧弹簧支持体52的内周侧上。
外周弹簧保持部73包括:圆柱形外周圆筒保持部73a,用于在内周侧上与螺旋弹簧43的一端配合;和外周突出保持部73b,其在外周圆筒保持部73a中径向突伸,并且插入螺旋弹簧43以保持螺旋弹簧43。一个外周弹簧保持部73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下方,其它保持部73安置在吹风机上方两侧。
因此,螺旋弹簧43被相对于电动吹风机41径向设置在弹簧支持体51、52之间,并且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大致一致的角度)彼此分隔。也就是说,每个螺旋弹簧43的一端,即电动吹风机41侧,被内周侧弹簧支持体51的每个内周弹簧保持部71朝向重心G或中心轴线保持着,另一端被外周侧弹簧支持体52的每个外周弹簧保持部73保持着。这样,螺旋弹簧组44设置在对应于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的重心G的位置,也就是说,设置成使得重心G位于螺旋弹簧组44限定轮廓的内侧。螺旋弹簧43,当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向看时,彼此沿周向偏移120度,也就是说,相对于电动吹风机41分布为Y形。换言之,螺旋弹簧组44安置在这样的位置,即组44的至少一部分与包含重心G并且正交于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轴向的平面相交。
另一方面,电机罩42具有大致圆柱形前电机罩75作为第一电机罩和大致圆柱形后电机罩76作为第二电机罩,罩76被连接至罩75的后部。也就是说,电机罩42可以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向(推力方向)组装和拆卸。电机罩42中同心容纳着电动吹风机41。
前电机罩75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用作前盖体的大致盘形前板81,和从前板81的外周边缘向后延伸前周向壁82。圆形前连通开口83被形成在前板81的大致中心,开口83为连通开口,用于将本体壳体5的后连通孔37与电动吹风机41的空气吸入口66连通。因此,前电机罩75的后端是敞开的。
大致圆柱形的密封环88设置在位于前连通开口83旁边且在后间隔壁31和前板81之间的位置,密封环88为填塞料,作为密封环件用来将与集尘室本体壳体5连通的后连通孔37气密性连接至位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负压侧的电动吹风机41的空气吸入口66。密封环88是大致圆柱形的,由具有弹性的部件例如橡胶或弹性体制成,并且通过电动吹风元件11沿轴向的振动而沿轴向弹性变形,因而用作振动衰减部以衰减振动,以使得振动不会通过间隔壁部8传递至本体壳体5。
另外,密封环88被附连成在电动吹风元件11停止的状态下被略微向前施压,也就是说,以使得密封环88前部与后间隔壁31的间隔壁部8的后表面略微压力接触。
另一方面,后电机罩76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用作后盖体的大致盘形后板91;从后板91的外周边缘向前延伸的后周向壁92;和从后周向壁92的外周边缘径向延伸的凸缘部93。凸缘部93通过例如螺合而被连接至前电机罩75的前周向壁82的后端。
电机垫95作为衬垫件附连于后板91的后部,从而构成缓冲部件。电机垫95以预定间隙面对着下壳体2的后部,并且与下壳体2接触从而在例如电动吹风元件11因振动而向后移动的情况下发生塑性变形。这样,接触造成的冲击被吸收从而不会传递至下壳体2侧或电动吹风元件11侧。
用于将流动通过电动吹风机41后的空气向电机罩42外部排放的后连通开口97开设在后周向壁92下部。
用于螺合的螺孔(未示出)被设置在凸缘部93的多个部位中。螺钉(未示出)与螺孔螺合,因而前电机罩75和后电机罩76被固定至彼此。
每个板簧45包括弧形弯曲的弯曲部45a;与弯曲部45a的两侧相连续的延续部45b、45b;和与延续部45b、45b相连续的支撑部45c、45c,并且是通过适当地弯曲预定金属件而形成的。
弯曲部45a被形成为与形成电动吹风元件11外周的电机罩42(前电机罩75,后电机罩76)的外周的一部分相匹配的形状。
每个延续部45b在弯曲部45a突伸侧的相同侧大致直线地从弯曲部45a的端部突伸。
每个支撑部45c在弯曲部45a一侧从相应的延续部45b弯曲,并且大致正交于相应的延续部45b延伸。
每个弯曲部45a被保持在从电机罩42(前电机罩75,后电机罩76)的外周突出的吹风元件侧肋98、98之间,每个延续部45b和支撑部45c被保持在从本体壳体5的送风室6的内壁突出的本体侧肋99、99之间,并且每个板簧45被防止沿前后方向移动。
此外,一个板簧组46在重心G前面安置在离心式风扇57侧,也就是说,安置在电机罩42的前电机罩75的外周,下面称作板簧组46a;另一板簧组46在重心G后面安置在电机55侧,也就是说,安置在电机罩42的后电机罩76的外周,下面称作板簧组46b。换言之,板簧组46a、46b沿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的轴向彼此偏移,且安置在将重心G夹在其间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相对于重心G安置在前侧(一侧)和后侧(另一侧),并且位于将螺旋弹簧组44夹在其间的位置。也就是说,板簧组46a、46b沿前后方向的中心或中心附近安置在不与包含重心G并且正交于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轴向的平面相交的位置。此外,板簧组46a、46b安置在与重心G分隔大致一致的距离。换言之,板簧组46a、46b安置在与螺旋弹簧组44分隔大致一致的距离。
此外,板簧组46a、46b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预定角度,例如90度。也就是说,如示于图2,板簧组46a的板簧45、45被安置成例如彼此在竖直方向对置,并且如示于图3,板簧组46b的板簧45、45被安置成例如彼此沿轴向横向对置。这样,弹簧组46a、46b的板簧45安置在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的一致间隔。
另外,板簧组46a、46b的所有板簧45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或任意地由不同材料制成。
接下来描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真空吸尘器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螺旋弹簧组44被附连于电动吹风机41的电机框架47的外周的状态下,其中所述弹簧支持体51、52通过螺旋弹簧43被预连接至彼此,电动吹风机41被电机罩75、76从前后覆盖并且放入电机罩42,藉此形成电动吹风元件11。
接下来,每个弯曲部45a在电动吹风元件11外部被保持在吹风元件侧肋98、98之间,每个板簧45附连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外周,电动吹风元件11和板簧组46a、46b被装配到送风室6中,以使得每个板簧45的延续部45b和支撑部45c被保持在本体侧肋99、99之间,并且电动吹风元件11侧和本体壳体5侧的配线被连接至彼此。
在这种状态下,每个部件是被内置安装的,下壳体2被连接至罩4的上壳体3从上方覆盖,并且上壳体3和下壳体2利用螺钉或类似物被组装在一起。这样,吸尘器本体1就完成了。
接下来描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
在清洁操作时,首先,软管体22、延长管28和地板刷29首先被按此顺序以连通的方式连接至本体吸入口21,本体壳体5的盖体4被取下,集尘件被附连于集尘室,然后盖体4被装上。
在清洁操作之前,电动吹风元件11通过板簧组46的板簧45的施压力之间的平衡而安置在预定起始位置。
操作者从本体壳体5拉出电源线13,将电源线连接至墙壁插座或类似物,抓持把持部25并且操作预定的设定钮26,电动吹风元件11的电动吹风机41被驱动。
在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和由驱动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振动在电动吹风元件11中沿着与电动吹风机41的旋转方向相交的径向(中心轴方向)产生。
此时,沿电动吹风机41的重心G方向(重心G侧)施压的每个螺旋弹簧43恰当地伸缩,从而将电动吹风机41对中,因而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的沿径向(中心轴方向)振动被螺旋弹簧组44吸收。
此外,通过电动吹风机41的振动,电动吹风元件11沿轴向(前后方向)和径向(上下和左右方向)振动。
特别地讲,电动吹风机41的离心式风扇57侧的振动大于其电机55侧的振动。
此时,如示于图4,每个板簧45的弯曲部45a被电动吹风元件11径向推压,因而变形以使得弯曲部45a的两端彼此接近。延续部45b、45b因上述变形而倾斜变形,因而电动吹风元件11的振动通过每个板簧45的变形而被吸收。另外,在图4中,为了方便,弯曲部45a和延续部45b、45b的变形被夸张表示出来。
接下来,通过板簧组46a、46b的每个板簧45的施压,电动吹风元件11被上下或左右施压(示于图2和3)而被对中,电动吹风元件11的前侧(离心式风扇57侧)和后侧(电机55侧)分别被板簧组46a、46b保持,并且伴随着电动吹风元件11的驱动的沿轴向(前后方向)和沿上下和左右方向振动被吸收。
另外,电动吹风元件11沿前后方向的振动由于每个板簧45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刚性而被制约,从而几乎不会产生。
利用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引起的负压,形成了延伸穿过地板刷29、延长管28、软管体22、本体吸入口21和集尘件的空气通道,灰尘被与空气一起抽吸。
吸入的空气变为吸入风,当吸入风移动通过集尘件时,包含在吸入风中的灰尘被收集在集尘件中。
此外,吸入风在移动通过集尘件之后,将移动通过过滤器、前连通孔、灰尘和后连通孔37,并且通过电动吹风机41的吸入口66流入电动吹风机41的风扇罩48,被从离心式风扇57的中心抽吸以便沿周向被排放,移动通过电机框架47的内侧,最终作为排气从每个排气孔61被排放导电动吹风机41的外部。
排气被排放向下通过电机罩42的后连通开口97,排气的一部分从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边向上流动,以便从本体壳体5的排气孔12被排放到本体壳体5的外部,然后,剩下的排气从间隔壁部8的连通口流入线轴室,以便通过线引出口被排放到本体壳体5的外部,同时冷却线轴(电源线13)。
在清洁操作之后,操作者操作设定钮26以停止电动吹风机41,因而电动真空吸尘器的驱动被停止。
此时,通过板簧组46a、46b的对中动作,电动吹风元件11返回预定起始位置。
在多于预定量的灰尘聚集在集尘件中的情况下,盖体4被取下,并且集尘件被从集尘室取出。在集尘件是纸袋的情况下,纸袋与灰尘一起被丢弃,并且新的纸袋被附连于集尘室。在集尘件是集尘杯的情况下,灰尘被丢弃,然后,集尘杯再次被附连于集尘室。
如前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电动吹风元件11被布置在彼此不同的轴向位置的板簧组46a、46b的板簧45、45相对于本体壳体5支撑,板簧组46a、46b的板簧45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因而每个板簧45的变形允许伴随着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的沿轴向不同位置的振动被抑制,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线摆动被有效地抑制,并且本体壳体5的振动隔离可以实现。
特别地讲,由于电动吹风机41通过电机55旋转离心式风扇57,电动吹风元件11相对于重心G在前侧和后侧回转,也就是说,轴线摆动被引起。因此,如果板簧组46a、46b分别相对于重心G在电动吹风元件11的前侧和后侧布置在将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夹在其间的位置,从而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90度,并且通过板簧组46a、46b弹性支撑着电动吹风元件11,那么电动吹风元件11的回转可以可靠地抑制,并且轴线摆动可被有效地抑制。
另外,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的电动吹风元件11的上下振动通过板簧组46a的每个板簧45的变形而被吸收,电动吹风元件11的左右振动通过板簧组46b的每个板簧45的变形而被吸收,某个板簧组几乎不能吸收振动的位置被其它板簧组覆盖,因而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的振动可以可靠地抑制。
此外,由于螺旋弹簧组44的三个螺旋弹簧43被布置成彼此沿周向偏移120度,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的振动可以被螺旋弹簧组44有效地吸收,并且几乎不能传递至电机罩42。因此,振动可以通过螺旋弹簧组44和板簧组46的协同效果而进一步可靠地吸收。
另外,由于螺旋弹簧组44安置在对应于重心G的位置,通过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在重心G前面或后面产生的上下振动可以最小化,并且几乎不能传递至电机罩42。
上述几乎不会将每个振动传递至本体壳体5的构造允许在电动真空吸尘器驱动时防止电动吹风元件11的振动产生声音,即使是在对振动特别容易引起回声的木地板进行清洁时,并且即使具有相对大的振动的电动吹风机41被采用,操作声音也很小;并且吸尘器的质量可被稳定化。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板簧组46a、46b可以相反地布置。也就是说,电动吹风元件11可以通过板簧组46a的板簧45、45沿轴向从左右侧被保持,并且可以通过板簧组46b的板簧45、45从上下侧被保持。还是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和效果可以获得。
此外,只要是板簧组46a、46b安置在将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夹在其间的位置,从而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主方向彼此偏移90度,板簧组46a、46b就可以被恰当布置,而不管是在电动吹风元件11的上下侧和电动吹风元件11沿轴向的左右侧。
接下来参照图6至图9描述第二实施方式。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相同构造和操作的各部件被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且不再对其进行描述。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包括三个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板簧组46a、46b和46c。
板簧组46a安置在对应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的位置。也就是说,板簧组46a安置在这样的位置,即组46a的至少一部分与包含重心G并且正交于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轴向的平面相交。
此外,板簧组46b、46c安置在将板簧组46a夹在中间的位置。也就是说,板簧组46b、46c分别相对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沿轴向布置在一侧和另一侧。
具体地讲,板簧组46b在电动吹风元件11的前侧附连于前电机罩75的外周。也就是说,板簧组46b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的离心式风扇57侧。
此外,板簧组46c在板簧组46a后面在电动吹风元件11的后侧附连于后电机罩76的外周。也就是说,板簧组46c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的电机55侧。
此外,板簧组46a、46b和46c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60度。
具体地讲,如示于图7,板簧组46a的板簧45、45安置在上下侧;如示于图8,板簧组46b的板簧45、45安置在左下侧和右上侧;如示于图9,板簧组46c的板簧45、45安置在左上侧和右下侧。
因此,板簧组46a、46b和46c的板簧45、45以预定角度例如60度并且以一致的间隔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依次布置。此外,在板簧组46a至46c的每个板簧45中,弯曲部45a被保持在吹风元件侧肋98、98之间。此外,在板簧组46b、46c的每个板簧45中,延续部45b从弯曲部45a弯折从而沿着送风室侧面6延伸,支撑部45c从延续部45b弯折从而延伸沿着送风室6的底或顶表面,并且延续部45b和支撑部45c被保持在本体侧肋99、99之间。
通过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例如,布置多个板簧组46用于相对于本体壳体5弹性支撑电动吹风元件11,以使得各个组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和效果可以获得。
板簧组46a、46b和46c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60度,板簧组46a安置在对应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的位置,板簧组46b、46c安置在将板簧组46a夹在中间的位置,因而电动吹风元件11的回转可以更可靠地抑制,并且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线摆动可被有效地抑制。
另外,在每个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吹风元件11可以不是局限于由电动吹风机41和电机罩42构成,而是可以例如只由电动吹风机41构成。也就是说,电动吹风机41自身可以被每个板簧组46弹性支撑的构造可以包含在每个上述实施方式中。
在电动吹风元件11中,电动吹风机41可以通过任意的构造相对于电机罩42支撑,只要轴线摆动可被抑制即可。
此外,两个或更多板簧组46可以提供。在提供例如三个或更多奇数个板簧组46的情况下,它们中的一个安置在对应于重心G的位置,其它的被平衡布置在所述一个板簧组的前面和后面。在提供两个或更多偶数个板簧组46的情况下,它们被平衡布置在将重心G夹在其间的位置,并且每个板簧组46的板簧45可以被布置成使得以大致相等的间隔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分隔。
通过在支撑部45c中形成例如长孔,每个板簧45可以通过长孔用螺钉或类似物附连至本体壳体5、电机罩42或类似物。
接下来,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第三实施方式。另外,与前述各实施方式具有相同构造和操作的各部件被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且不再对其进行描述。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示于图10和图11,电动吹风元件11包括作为第一支撑单元的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其具有多个例如三个第一螺旋弹簧101,用于相对于电机罩42弹性支撑电动吹风机41并且衰减电动吹风机41的旋转振动,并且电动吹风元件通过多个例如两个作为第二支撑单元的第二螺旋弹簧组104被相对于本体壳体5弹性支撑,每个第二螺旋弹簧组具有多个例如三个第二螺旋弹簧103。
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和外周侧弹簧支持体112被围绕电动吹风机41的电机框架47设置,用于构成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并且分别为作为第一螺旋弹簧接纳部的第一弹簧接纳环,第一螺旋弹簧101被保持在支持体111、112之间,并且电动吹风机41被相对于电机罩42弹性支撑。
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由例如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从而具有与电机框架47的外周匹配的形状,例如圆环形,并且将与电机框架47的外周紧密接触以保持电动吹风机41。此外,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附连于电机框架47,其中支持体111的轴向对应于电动吹风机41的轴向,并且安置在这样的位置,即支持体111沿前后方向(轴向)的中心区域对应于重心G,并且位于电机框架47的前侧和风扇罩48的后侧。此外,多个例如三个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作为第一内周螺旋弹簧保持部形成在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的外周侧上,每个用于保持相应一个第一螺旋弹簧101的一端。
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每个包括:圆柱形第一内周圆筒保持部121a,用于在内周侧上与第一螺旋弹簧101的所述一端配合;和第一内周突出保持部121b,其在第一内周圆筒保持部121a中径向突伸,并且插入第一螺旋弹簧101中以保持第一螺旋弹簧101;并且各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120度。一个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下方,其它保持部121安置在吹风机上方两侧。
另外,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彼此沿周向偏移120度的状态包括彼此偏移大约120度的状态。
另一方面,外周侧弹簧支持体112由例如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从而具有与电机罩42的内周匹配的形状,例如圆环形,其直径大于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的直径,被与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同心布置且安置在电机罩42侧。因此,外周侧弹簧支持体112还安置在这样的位置,即支持体112沿前后方向(轴向)的中心区域对应于重心G。此外,作为第一外周螺旋弹簧保持部的第一外周弹簧保持部123根据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的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而形成在外周侧弹簧支持体112的内周侧上,用于保持每个第一螺旋弹簧101的另一端。
第一外周弹簧保持部123包括:圆柱形第一外周圆筒保持部123a,用于在内周侧上与第一螺旋弹簧101的所述一端配合;和第一外周突出保持部123b,其在第一外周圆筒保持部123a中径向突伸,并且插入第一螺旋弹簧101以保持第一螺旋弹簧101。一个第一外周弹簧保持部123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下方,其它保持部123安置在吹风机上方两侧。
因此,第一螺旋弹簧101相对于电动吹风机41被设置在弹簧支持体111、112径向之间,并且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大致一致的角度)彼此分隔。也就是说,每个第一螺旋弹簧101的一端即电动吹风机41侧被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的相应的一个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朝向重心G或中心轴线保持着,另一端被外周侧弹簧支持体112的相应一个第一外周弹簧保持部123保持着。这样,第一螺旋弹簧组102设置在对应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电动吹风机41)的位置,也就是说,设置成使得重心G位于第一螺旋弹簧组102限定轮廓的内侧。当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向看时,第一螺旋弹簧101彼此沿周向偏移120度,也就是说,相对于电动吹风机41分布为Y形。
围绕着电机罩42,多个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被形成,作为第二内周螺旋弹簧保持部,每个用于保持相应一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的一端,并且,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被提供,用以构成每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并且是作为第二螺旋弹簧接纳部的第二弹簧接纳环。第二螺旋弹簧103被保持在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和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之间,并且电动吹风元件11被相对于本体壳体5弹性支撑。
作为示例,三个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形成在每个前后电机罩75、76上。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每个包括:圆柱形第二内周圆筒保持部131a,用于在内周侧上与第二螺旋弹簧103的所述一端配合;和第二内周突出保持部131b,其在第二内周圆筒保持部131a中径向突伸,并且插入第二螺旋弹簧103以保持第二螺旋弹簧103;并且各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电机罩42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120度。此外,一个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安置在电动吹风元件11的上部,其它保持部131安置在电动吹风元件11的下部两侧。
另一方面,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由例如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以使得支持体132的内侧具有与电机罩42的外周匹配的形状,例如,圆环形,其直径大于电机罩42的直径。支持体132的外侧被形成为具有与送风室6的内表面匹配的形状,例如,大致矩形,沿着下壳体2的内壁和上壳体3的上壳体下板3a延伸,且安置在本体壳体5侧。此外,作为第二外周螺旋弹簧保持部的第二外周弹簧保持部137分别根据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而形成在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的内周侧上,每个用于保持相应一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的另一端。
第二外周弹簧保持部137包括:圆柱形第二外周圆筒保持部137a,用于在内周侧上与第二螺旋弹簧103的所述一端配合;和第二外周突出保持部137b,其在第二外周圆筒保持部137a中径向突伸,并且插入第二螺旋弹簧103以保持第二螺旋弹簧103。此外,一个第二外周弹簧保持部137位于电动吹风元件11上方,其它保持部137安置在电动吹风元件11下面两侧。
因此,第二螺旋弹簧103相对于电动吹风元件11被径向设置在电机罩42和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之间,并且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大致一致的角度)彼此分隔。也就是说,每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的一端即电动吹风元件11侧被电机罩42的相应一个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朝向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或中心轴线保持着,另一端被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的相应一个第二外周弹簧保持部137保持着。这样,当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向看时,每个第二螺旋弹簧组46的第二螺旋弹簧103彼此沿周向偏移120度,也就是说,相对于电动吹风机41分布为倒置Y形。
这样,第一螺旋弹簧101和第二螺旋弹簧103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偏移60度。
另外,尽管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具有与每个弹簧支持体111、112大致相同的宽度,但这些支持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或不同的宽度。
此外,一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在重心G前面安置在离心式风扇57侧,也就是说,位于电机罩42的前电机罩75的外周(下面称作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其它弹簧组104在重心G后面安置在电机55侧,也就是说,位于电机罩42的后电机罩76的外周(下面称作第二螺旋弹簧组104b)。换言之,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104b安置在将电动吹风元件11(电动吹风机41)的重心G夹在其间的位置,也就是说,位于将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夹在中间的位置。此外,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104b安置在从重心G分隔大致一致的距离。换言之,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104b安置在与第一螺旋弹簧组102相隔大致一致的距离。
此外,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的第二螺旋弹簧103的弹簧常数被设置为小于第二螺旋弹簧组104b的第二螺旋弹簧103的弹簧常数。也就是说,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的第二螺旋弹簧103的弹力低于(容易在更小的力作用下伸缩)第二螺旋弹簧组104b的第二螺旋弹簧103。
此外,第一螺旋弹簧101和第二螺旋弹簧103的振动数量彼此不同。具体地讲,第一螺旋弹簧101和第二螺旋弹簧103的材料、直径、线材直径或类似参数彼此不同。
接下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真空吸尘器的制造方法。
首先,电动吹风机41被电机罩75、76从前后覆盖,并且通过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内置在电机罩42中,其中,所述弹簧支持体111、112通过第一螺旋弹簧101被连接至彼此,预附连至电动吹风机41的电机框架47的外周,藉此形成在电动吹风元件11中。
接下来,电机罩42和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通过第二螺旋弹簧103被预连接至彼此,它们被装配到送风室6中,并且电动吹风元件11侧的配线和本体壳体5侧的配线被连接至彼此。
在这种状态下,每个部件是被内置安装的,下壳体2被从上方连接至盖体4的上壳体3覆盖,上壳体3和下壳体2利用螺钉或类似物被组装在一起。这样,吸尘器本体1就完成了。
接下来描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
在清洁操作之前,通过第二螺旋弹簧组104的第二螺旋弹簧103的推压力的平衡,电动吹风元件11安置在沿轴向(前后方向)的预定起始位置。
操作者从本体壳体5拉出电源线13,将电源线连接至墙壁插座或类似物,抓持把持部25和操作预定设定钮26,电动吹风元件11的电动吹风机41被驱动,并且电动吹风元件11通过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和由驱动产生的负压而沿轴向前后振动。
此时,电动吹风元件11通过每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104b的第二螺旋弹簧103的施压力而被上下或左右施压(示于图2),从而被对中,并且通过离心式风扇57侧的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和电机55侧的第二螺旋弹簧组104b被前后施压,也就是说,通过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104b的每个第二螺旋弹簧103而被对中。这样,伴随着电动吹风元件11的驱动的沿轴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振动被吸收。
此外,通过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沿着与电动吹风机41的旋转方向相交的径向(中心轴方向)在电动吹风元件11中产生振动。
此时,朝向电动吹风机41的重心G施压的每个第一螺旋弹簧101恰当地伸缩,从而将电动吹风机41对中,因而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沿径向(中心轴方向)的振动也通过第一螺旋弹簧组102而被吸收。
在清洁操作之后,操作者操作设定钮26并且停止电动吹风机41,因而电动真空吸尘器的驱动被停止。
此时,通过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104b的对中动作,电动吹风元件11返回预定起始位置。
如前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电动吹风元件11中电动吹风机41被第一螺旋弹簧组102的第一螺旋弹簧101相对于电机罩42支撑,电动吹风元件被第二螺旋弹簧组104的第二螺旋弹簧103相对于本体壳体5支撑,并且第一螺旋弹簧组102的第一螺旋弹簧101和第二螺旋弹簧组104(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104b)的第二螺旋弹簧103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
在例如描述于日本专利No.2874401的传统电动真空吸尘器中,由于电动吹风机41通过多个螺旋弹簧直接连接至本体壳体5,电动吹风机41的振动不会被螺旋弹簧充分吸收。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沿上下和左右方向和轴向的振动可以通过第一螺旋弹簧101相对于电机罩42的伸缩而被吸收,残留在电机罩42中的振动可以通过第二螺旋弹簧103的伸缩而被吸收,某个螺旋弹簧101、103几乎不能吸收振动的位置可以被其它螺旋弹簧覆盖,也就是说,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的振动可通过螺旋弹簧组102、104被有效地吸收,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线摆动可被有效地抑制,并且因此本体壳体5的振动隔离可以实现。
此外,第一螺旋弹簧101被保持在弹簧支持体111、112之间,并且它们被单元化为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因此第一螺旋弹簧101可以容易附连至电动吹风机41,并且生产率可以提高。
类似地,每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的一端被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保持,并且第二螺旋弹簧103带着支持体132被单元化为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因此第二螺旋弹簧103可以容易分别附连至电动吹风元件11的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并且生产率可以提高。
此外,由于第一螺旋弹簧组102的三个第一螺旋弹簧101和每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的三个第二螺旋弹簧103被布置成彼此沿周向偏移60度,第一螺旋弹簧101和第二螺旋弹簧103可以布置在一致间隔,并且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的振动可以被螺旋弹簧组102、104更有效地吸收。
由于第一螺旋弹簧组102的第一螺旋弹簧101被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下面和上方两侧,并且第二螺旋弹簧组104的第二螺旋弹簧103安置在电动吹风元件11的上部和下部两侧,电动吹风元件11可以被保持悬挂于第二螺旋弹簧组104中,并且与例如第二螺旋弹簧103被安置电动吹风元件11在下部和上部两侧的情况下相比,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的振动会更难传递至本体壳体5。
由于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安置在对应于重心G的位置,通过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在重心G前面或后面上下产生的振动可以最小化,并且会更难传递至电机罩42。此外,由于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104b安置在将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夹在中间的位置,在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前后侧的振动可以吸收。
通过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而被旋转的离心式风扇57导致的电动吹风元件11的离心式风扇57侧(前侧)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回转大于电机55侧(后侧)的回转。因此,如果离心式风扇57侧的第二螺旋弹簧组104a的每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的弹簧常数被构造成小于电机55侧的第二螺旋弹簧组104b的每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的弹簧常数,则离心式风扇57侧的回转可以被可靠地吸收。
上述几乎不允许每个振动被传递至本体壳体5的构造能够防止电动吹风元件11在驱动电动真空吸尘器中的振动产生声音,即使是在对振动特别容易引起回声的木地板进行清洁时,并且即使具有相对大的振动的电动吹风机41被采用,操作声音也很小;并且吸尘器的质量可被稳定化。
接下来,参照图12描述第四实施方式。另外,与前述各实施方式具有相同构造和操作的各部件被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且不再对其进行描述。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具有四个第一螺旋弹簧101,每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具有四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类似于第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
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安置在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的四个位置以便构成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90度。此外,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的上下左右侧。
类似地,第一外周弹簧保持部123安置在外周侧弹簧支持体112的四个位置以便构成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外周侧弹簧支持体112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90度。此外,第一外周弹簧保持部123安置在对应于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的相应位置,也就是说,电动吹风机41的上下左右侧。
因此,当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向看时,第一螺旋弹簧101沿周向彼此偏移90度,也就是说,相对于电动吹风机41分布为十字形。
另一方面,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安置在电机罩42的前后电机罩75、76中的每个的四个位置。四个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电机罩42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90度。此外,四个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上方两侧和下方两侧。
类似地,第二外周弹簧保持部137被形成在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的四个位置以便构成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沿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90度。此外,第二外周弹簧保持部137安置在对应于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的相应位置,也就是说,在电动吹风元件11的上方两侧和下方两侧。
因此,当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向看时,第二螺旋弹簧103沿周向彼此偏移90度,也就是说,相对于电动吹风机41分布为X形。
这样,第一螺旋弹簧101和第二螺旋弹簧103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周向偏移45度。
通过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例如,布置多个第一螺旋弹簧101,用于相对于电机罩42弹性支撑电动吹风机41,和多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用于相对于本体壳体5弹性支撑电动吹风元件11,以使得各弹簧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和效果可以获得。此外,由于四个第一螺旋弹簧101和四个第二螺旋弹簧103被设置,伴随着电动吹风机41的驱动的振动可以可靠地吸收。
接下来参照图13描述第五实施方式。另外,与前述各实施方式具有相同构造和操作的各部件被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且不再对其进行描述。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具有两个第一螺旋弹簧101,每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具有两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类似于第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
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安置在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的两个位置以便构成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内周侧弹簧支持体111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180度。换言之,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被相对于重心G对称安置。此外,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被安置在电动吹风机41的左右侧。
类似地,第一外周弹簧保持部123安置在外周侧弹簧支持体112的两个位置以便构成第一螺旋弹簧组10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外周侧弹簧支持体112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180度。此外,第一外周弹簧保持部123分别安置在对应于第一内周弹簧保持部121的位置,位于电动吹风机41的左右侧。
因此,当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向看时,第一螺旋弹簧101被布置成使得相对于电动吹风机41大致水平。
另一方面,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安置在电机罩42的前后电机罩75、76中的每个的两个位置。两个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电机罩42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180度。换言之,这两个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被相对于重心G对称安置,并且位于电动吹风机41的上下侧。
类似地,第二外周弹簧保持部137被形成在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的两个位置以便构成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沿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的周向彼此分隔大致一致的角度180度。此外,第二外周弹簧保持部137分别安置在对应于第二内周弹簧保持部131的位置,也就是说,位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上下侧。
因此,当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轴向看时,第二螺旋弹簧103被布置成大致垂直于电动吹风机41。
这样,第一螺旋弹簧101和第二螺旋弹簧103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周向彼此偏移90度。
通过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例如,布置多个第一螺旋弹簧101,用于相对于电机罩42弹性支撑电动吹风机41,和多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用于相对于本体壳体5弹性支撑电动吹风元件11,以使得各弹簧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和效果可以获得。此外,由于两个第一螺旋弹簧101和两个第二螺旋弹簧103被设置,螺旋弹簧组102、104的构造可以简化。
另外,在第三至第五实施方式中,三个或更多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可以提供。在提供例如三个或更多奇数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的情况下,它们中的一个安置在对应于重心G的位置,其它的被平衡布置在重心G的前后侧。在提供两个或更多偶数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平衡布置在将重心G夹在其间的位置。
此外,一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的每个第二螺旋弹簧103和其它第二螺旋弹簧组104的每个第二螺旋弹簧103可以沿周向彼此偏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个第二螺旋弹簧103在第一螺旋弹簧组102的第一螺旋弹簧101之间安置从第一螺旋弹簧101偏移的位置,与每个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和效果可以获得。
接下来,参照图14描述第六实施方式。另外,与前述各实施方式具有相同构造和操作的各部件被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且不再对其进行描述。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一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如第三至第五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那样设置。
也就是说,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在第一螺旋弹簧组102的外侧布置在对应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的位置。另外,为了方便,第一螺旋弹簧101的数量和布置和第二螺旋弹簧103的数量和布置以类似于第三实施方式描述的那样构成,然而,它们可以构造成类似于第三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
通过具有与每个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构造,例如,布置多个第一螺旋弹簧101,用于相对于电机罩42弹性支撑电动吹风机41,和多个第二螺旋弹簧103,用于相对于本体壳体5弹性支撑电动吹风元件11,以使得各弹簧沿电动吹风元件11的周向彼此偏移,与每个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和效果可以获得。此外,由于只有一个第二螺旋弹簧组104安置在对应于电动吹风元件11的重心G的位置,电动吹风元件11可被组104有效地弹性支撑,同时可以简化结构。
另外,在第三至第六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101、103可以任意地分布,只要彼此沿周向偏移从而保持住电动吹风元件11即可。
类似地,螺旋弹簧组102、104可以分别包括任意数量的(两个或更多)螺旋弹簧101、103。
也就是说,第三至第六实施方式中的螺旋弹簧组102、104的每个螺旋弹簧101、103可以被替换为多个螺旋弹簧,这些弹簧的总弹簧常数等于每个弹簧101、103的弹簧常数。
尽管第一螺旋弹簧组102通过弹簧支持体111、112而被形成为单元的形式,但第一螺旋弹簧101的两端可以例如被直接锁定在电机框架47的外周和电机罩42的内周上。
此外,在弹簧支持体111、112的每个弹簧保持部121、123中,第一螺旋弹簧101的端部可以例如与槽配合或附连至导向肋。
类似地,尽管第二螺旋弹簧组104通过本体壳体侧弹簧支持体132而被形成为单元的形式,但第二螺旋弹簧103的两端可以例如被直接锁定在电机罩42的外周和送风室6的内表面上。
此外,在每个弹簧保持部131、137中,第二螺旋弹簧103的端部可以与槽配合或附连至导向肋。
此外,本发明的电动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细节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而是可以应用于立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电动真空吸尘器可以用作例如家用电动真空吸尘器。

Claims (8)

1.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包括:
电动吹风元件;
本体壳体,其中设有容置室,用于将电动吹风元件容纳于容置室中;以及
多个弹性件组,每个弹性件组包括沿着电动吹风元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并且在彼此相对的位置相对于本体壳体支撑着电动吹风元件的一对弹性件;
其中,各弹性件组被安置在彼此不同的电动吹风元件轴向位置上,以使得各弹性件组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彼此偏移预定角度,从而一个弹性件组中的一对弹性件与另一个弹性件组中的一对弹性件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彼此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真空吸尘器,其中,两个弹性件组相对于电动吹风元件的重心被布置在轴向一侧和另一侧,从而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彼此偏移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真空吸尘器,其中,三个弹性件组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彼此偏移60度,其中一个弹性件组安置在对应于电动吹风元件重心的位置,其它弹性件组安置在将所述一个弹性件组夹在中间的位置。
4.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包括:
电动吹风元件,其包括电动吹风机和罩体,所述罩体覆盖着电动吹风机的至少一部分;
本体壳体,其中设有容置室和集尘室,用于将电动吹风元件容纳于容置室中;
间隔壁部,其提供在容置室和集尘室之间;
具有弹性的振动衰减部,其可因电动吹风元件沿轴向的振动而沿轴向弹性变形以衰减该振动,以使得该振动不会通过间隔壁部传递至本体壳体;
第一螺旋弹簧组,其包括多个第一螺旋弹簧,它们安置在电动吹风机和罩体之间并且相对于罩体弹性支撑着电动吹风机;以及
第二螺旋弹簧组,其包括多个第二螺旋弹簧,它们安置在罩体和本体壳体之间并且相对于本体壳体弹性支撑着电动吹风元件;
其中,第一螺旋弹簧组和第二螺旋弹簧组被安置在彼此不同的电动吹风元件轴向位置上;
其中,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彼此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真空吸尘器,其中,第一螺旋弹簧组包括三个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组包括三个第二螺旋弹簧,并且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被布置成沿电动吹风元件的周向彼此偏移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真空吸尘器,其中,在第一螺旋弹簧组中,一个第一螺旋弹簧安置在电动吹风机下方,其它第一螺旋弹簧安置在电动吹风机上方两侧;并且
在第二螺旋弹簧组中,一个第二螺旋弹簧安置在电动吹风元件的上部,其它第二螺旋弹簧安置在电动吹风元件的下部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真空吸尘器,其中,
第一螺旋弹簧组安置在对应于电动吹风元件重心的位置;并且多个第二螺旋弹簧组安置在将电动吹风元件的重心夹在中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真空吸尘器,其中,电动吹风机具有风扇和用于旋转风扇的电机,并且安置在风扇侧的第二螺旋弹簧组的第二螺旋弹簧的弹簧常数小于安置在电机侧的第二螺旋弹簧组的第二螺旋弹簧的弹簧常数。
CN200980104810.9A 2008-02-12 2009-02-05 电动真空吸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5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30993A JP5197044B2 (ja) 2008-02-12 2008-02-12 電気掃除機
JP2008-030993 2008-02-12
JP2008-051013 2008-02-29
JP2008051013A JP2009207553A (ja) 2008-02-29 2008-02-29 電気掃除機
PCT/JP2009/000444 WO2009101775A1 (en) 2008-02-12 2009-02-05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5606A CN101945606A (zh) 2011-01-12
CN101945606B true CN101945606B (zh) 2013-01-16

Family

ID=4095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481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5606B (zh) 2008-02-12 2009-02-05 电动真空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252189B1 (zh)
KR (1) KR101259678B1 (zh)
CN (1) CN101945606B (zh)
RU (1) RU2430673C1 (zh)
WO (1) WO20091017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34303B (en) * 2013-03-13 2017-05-17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 Ltd A source of suction for a vacuum cleaner
CN104840155B (zh) * 2014-02-18 2017-06-13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吸尘器的电机降噪结构
CN203815390U (zh) * 2014-02-18 2014-09-1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吸尘器的电机降噪结构
CN104083124B (zh) * 2014-06-27 2017-06-13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机减震结构的吸尘器
CN104083127A (zh) * 2014-06-27 2014-10-08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机悬浮固定结构的吸尘器
JP6517482B2 (ja) 2014-08-29 2019-05-22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自律走行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104638817B (zh) 2015-02-15 2018-05-29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的电机降噪结构及吸尘器
DK3238592T3 (da) 2016-04-27 2021-07-19 Diversey Inc Støvsuger
DE102016216292B4 (de) 2016-08-30 2024-05-16 BSH Hausgeräte GmbH Schwingungsentkoppelte und schallreduzierte Aufhängung eines Motors in einem Staubsauger
KR101818110B1 (ko) 2016-12-27 2018-01-12 (주)주일환경기술 영업용 진공청소기
CN108209702A (zh) * 2018-02-23 2018-06-29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EP3698696A1 (en) * 2019-02-20 2020-08-2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Fan aggregate suspension
CN112522934A (zh) * 2020-12-07 2021-03-19 庄志成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纺织品智能加工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19249C (de) * 1929-03-06 1931-02-25 Inventia Patent Verwert Ges Staubsauger
JP2001204655A (ja) * 2000-01-28 2001-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5084195B2 (ja) * 2005-08-03 2012-11-28 ビーダーマン・モテーク・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タ・ハフツング 骨固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3929A (ja) * 1983-11-10 1985-06-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2850532B2 (ja) 1990-11-26 1999-01-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3166233B2 (ja) 1991-09-26 2001-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2874401B2 (ja) * 1991-09-26 1999-03-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19249C (de) * 1929-03-06 1931-02-25 Inventia Patent Verwert Ges Staubsauger
JP2001204655A (ja) * 2000-01-28 2001-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5084195B2 (ja) * 2005-08-03 2012-11-28 ビーダーマン・モテーク・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タ・ハフツング 骨固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52189A1 (en) 2010-11-24
WO2009101775A1 (en) 2009-08-20
EP2252189A4 (en) 2012-08-15
KR20100114067A (ko) 2010-10-22
EP2252189B1 (en) 2016-01-06
RU2430673C1 (ru) 2011-10-10
KR101259678B1 (ko) 2013-05-02
CN101945606A (zh)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5606B (zh) 电动真空吸尘器
US9341385B2 (en) Evaporative humidifier
US8713753B2 (en) Nozzle for a vacuum cleaner
US20160081522A1 (en) Robot cleaner
US9622633B2 (en) Robot cleaner
JP2009022338A (ja) 電気掃除機の床用吸込み具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JP2009183610A (ja) 電気掃除機
JP3639253B2 (ja) パワーブラシが具備された真空清掃機の吸入ヘッド
JP6995409B2 (ja) 掃除機用モータ装置及び掃除機
KR20210008133A (ko) 공기 청정기
KR102205719B1 (ko) 공기 청정기
EP2253259A1 (en) Electric clean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211633114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排空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JP5197044B2 (ja) 電気掃除機
US20220021269A1 (en) Motor assembly and cleaner comprising same
CN105769053A (zh) 家用装置,特别是吸尘器的附件
JP2010253206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み口体及び電気掃除機
JP2009207553A (ja) 電気掃除機
JP6058506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7388384U (zh) 电机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20365777U (zh) 一种风机及表面清洁设备
JP6271202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385663B2 (ja) 電気掃除機
KR200153270Y1 (ko) 진공청소기의 바퀴 고정구조
CN116696859A (zh) 一种风机及表面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