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3311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3311A
CN101923311A CN201010202967XA CN201010202967A CN101923311A CN 101923311 A CN101923311 A CN 101923311A CN 201010202967X A CN201010202967X A CN 201010202967XA CN 201010202967 A CN201010202967 A CN 201010202967A CN 101923311 A CN101923311 A CN 101923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ransfer materials
unit
printing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29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3311B (zh
Inventor
工藤健太
野泽健二
铃木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23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3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3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33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5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lubricating and/or cleaning the fixing unit, e.g. applying offset preventing flui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9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e.g. weight, thickn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47Plural types handl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51Paper
    • G03G2215/00464Non-standard form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51Paper
    • G03G2215/00476Non-standard proper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05Gloss adding or lowering device
    • G03G2215/0081Gloss level being select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充电单元;图像载体;曝光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带,所述转印材料放置在所述转印带上;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定影被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清洁单元,该清洁单元清理掉附着到定影单元上的调色剂;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图像打印在转印材料上。所述控制单元导致曝光单元曝光具有等于或大于预定比率的图像面积比率的第一图像的潜像;导致显影单元形成潜像的调色剂图像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以及导致定影单元将转印带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材料上。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设置的定影装置具有两种类型:包括上部加热辊和下部加压辊(包括多个加热辊)的辊型定影装置以及定影带型定影装置,所述定影带型定影装置以更低的定影温度工作,并且包括在多个带传送辊之间延伸和旋转的环形定影带。在转印材料穿过由诸如定影辊的定影元件和诸如加压元件的加压元件之间的压力接触而形成的辊隙的同时,每种类型的定影装置利用热量和压力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诸如纸张的该转印材料上。此外,定影元件设置有清洁装置,如拾取清洁卷筒纸(take-up cleaner web),以清除附着到定影元件上的残留调色剂等。
如上所述,调色剂图像在辊隙部分处被熔融并定影到记录材料上。但是,未定影的调色剂保持附着到定影元件上,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残留调色剂没有被上述清洁装置清理掉,并作为图像历史(image history)或未被拭去的残影仍附着在定影元件上。传统上,定影元件设置有释放剂(release agent)供给装置,该装置提供释放剂,以减少附着到定影元件上的残留调色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H10-301431号例如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包括由加热元件和加压元件构成的定影元件的定影装置设置有释放剂供给装置,该释放剂供给装置可以均匀和稳定地将释放剂提供到定影装置的加热元件和加压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此外,利用实心黑色调色剂图像,即清理页,来清理定影元件表面的技术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4-317929号中公开。更具体地说,清理页插入到辊隙部分中,以便与定影元件的表面接触并被加热。于是,清洁层的粘接剂特性被增加,于是允许附着到定影元件上的纸屑、调色剂等被粘附到清洁层上。结果,清洁了定影辊的表面。
但是,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H10-301431号中公开的技术中,没有被清理的残留调色剂会在辊隙部分出口的任何部分处附着到定影元件上,导致定影元件上微小不规则性。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4-317929号中公开的技术中,虽然通过利用清洁层的粘接剂特性从定影元件上去除残留调色剂,但是,一些残留调色剂有可能未被清理页去除并可能附着到定影元件上,导致定影元件上的微小不规则。定影元件上的这种微小不规则会使得消除和减弱不均匀光泽变得困难,而不均匀光泽在调色剂图像定影到作为下一个打印目标的下一个转印材料上时有可能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传统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充电单元、由充电单元充电的图像载体、将与要被打印的图像相对应的光线投射到图像载体上以形成潜像的曝光单元、形成通过曝光单元形成的潜像的调色剂图像并且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供给盘供给的转印材料上的显影单元、其上放置转印材料并且将转印材料供给到显影单元以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带、定影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单元、以及控制将图像打印到转印材料上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导致曝光单元将图像面积比率等于或大于预定比率的第一图像的潜像曝光,导致显影单元形成潜像的调色剂图像并且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并且导致定影单元将由转印带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转印材料上。
通过阅读下面对本发明目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同时与附图相结合考虑,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及工业重要性将变得更好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成像设备的内部结构的视图;
图2是表示定影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3是用于解释如何在定影辊隙部分处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视图;
图4是表示完全实心图像的示例的视图;
图5是表示与转印材料的尺寸相关的定影温度和打印速度范围的示例的视图;
图6是用于解释如何平整化定影带上的不规则的视图;
图7是用于解释如何平整化定影带上的不规则的视图;
图8是示出用于在转印带上留下图像历史的转印材料的数量、用于测试不均匀光泽的等级的条件和测试过程的视图;
图9是表示用于在定影带上留下图像历史的图像的示例的视图;
图10是示出为了将不均匀光泽改善到等级4需要打印的完全实心图像的数量的曲线;
图11是由成像设备执行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改进示例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另一改进示例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再一改进示例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程序的流程图;以及
图15是根据再一改进示例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解释中,作为成像设备的示例,采用串列型彩色多功能外设,其包括用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感光元件,可以执行全彩色打印。图1是示意性示出成像设备的内部结构的视图。成像设备包括位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中心的成像部分100、位于成像部分100之下的供纸单元101、位于成像部分100之上的图像读取单元(未示出)、控制整个成像设备的控制单元(未示出)、以及允许用户执行输入操作并显示信息的操作面板(未示出)。转印材料从供给盘(未示出)供给到供纸单元101中,在所述供给盘中堆有诸如纸张的转印材料。控制单元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主存储单元,如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和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辅助存储单元,如HDD(硬盘驱动器)和CD(致密盘)驱动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和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程序。控制单元通过执行存储在主存储单元和辅助存储单元中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整个成像设备。
成像部分100包括成像单元1a、1b、1c和1d,用于相应的颜色Y(黄色)、M(品红色)、C(青色)和K(黑色)、片材转印单元9、转印带10、定影装置11、二次转印带13、和排出托盘80。成像单元1a、1b、1c和1d沿着转印带10的移动方向布置。成像单元1a、1b、1c和1d分别包括感光元件2a到2d作为图像载体、鼓充电单元3a到3d、曝光装置4a到4d、显影单元5a到5d、转印单元6a到6d以及清洁装置7a到7d,并且按照这个顺序形成Y、M、C和K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要被打印的图像的数据被转变成对于K(黑色)、Y(黄色)、C(青色)和M(品红色)中每一个的图像数据,并然后各自传送到用于各种颜色的曝光装置4a到4d。曝光装置4a到4d施加光线以曝光感光元件2a到2d,由此分别形成静电潜像。鼓充电单元3a到3d分别给感光元件2a到2d充电。显影单元5a到5d分别将形成在感光元件2a到2d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由此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单元6a到6d将形成在感光元件2a到2d上的调色剂图像分别转印到转印带10上。清洁装置7a到7d分别清洁感光元件2a到2d。转印带10为环形带形式,并且在图中所示的方向A上旋转。片材转印单元9被施加高电压,由此将形成在转印带1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8上。二次转印带13将转印材料8通过片材转印单元9和定影装置11传送到排出托盘80上。由成像单元1a、1b、1c和1d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一个在另一个上的叠加在转印带10上,从而四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转印带10上。当形成在转印带10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片材转印单元9时,由于施加到片材转印单元9上的高压的作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转印材料8上,所述转印材料8被传送到面对二次转印带13的位置。在穿过定影装置11时,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熔融和加压以定影。
定影装置11包括加压辊11a,在该加压辊11a内设置有热源,如卤素灯,并包括定影辊11b、环形带形式的定影带11c、和加热辊11d,该加热辊11d具有热源,如卤素灯。图2是表示定影装置11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视图。除了加压辊11a、定影辊11b、定影带11c和加热辊11的之外,定影装置11还包括调色剂清洁单元25。调色剂清洁单元25包括卷纸辊27、清洁卷筒纸(cleaner web)28和拾取辊29。
定影带11c在定影辊11b和加热辊11的之间延伸,且随着加热辊11的转动而环状移动。所延伸的定影带11c被加热辊11d加热。控制单元控制通向加热辊11d的热源的电源的开/关。加压辊11a在环状移动的定影带11c围绕定影辊11b缠绕的位置处与定影带11c形成接触,使得形成定影辊隙。上述转印材料8在定影辊隙部分被夹持,从而由于热量和压力,调色剂图像被定影于转印材料8上。此时,调色剂在定影辊隙部分处熔融,没有定影到转印材料8的残留调色剂在辊隙部分的出口处附着到定影带上。
调色剂清洁单元25清理掉附着到定影带11c上的残留调色剂。定影清洁辊31在定影辊隙部分的下游的位置处与定影带11c形成接触,该定影清洁辊31由与定影带11c相比释放特性较小的材料制成,使得附着到定影带11c上的残留调色剂粘接到定影清洁辊31上。定影清理单元25的拾取清洁卷筒纸28与定影清洁辊31形成接触,且清洁卷筒纸28擦除附着到定影清洁辊31上的残留调色剂。清洁卷筒纸28具有带状形状并且围绕缠绕辊27缠绕。从缠绕辊27延伸的清洁卷筒纸28可以通过拾取辊29的转动而重新缠绕。在缠绕辊27和拾取辊29之间位置处的清洁卷筒纸28通过清洁卷筒纸加压辊30与定影带11c形成接触。在这种状态下,拾取辊29根据定影带11c上的污垢量适当卷取,使得清洁卷筒纸28的清洁部分与定影清洁辊31相接触。于是,在定影清洁辊31上的污垢被去除,并因此与定影清洁辊11c相接触的定影带11c被清洁。
接着,在下面参照图3描述如何在定影辊隙部分定影调色剂图像。具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8被加压辊11a加热并且被定影带11c和定影辊11b加压(见图2),使得调色剂图像32定影到转印材料8上。在此时,未定影的调色剂仍附着到定影带11c上。几乎所有附着的物质被调色剂清洁单元25去除,如图2所示。但是,一些附着的物质仍附着并形成图像历史33或者残影。
通常,在执行打印时,通常用相同的图像打印很多次,并且上述图像历史33连续附着到相同位置。于是,由于图像位置33在定影带11c上所留下的位置,即突出部分(凸起部分)33和没有留下图像历史33的位置,即,具有低调色剂密度的凹陷位置(凹下位置),出现不规则性。不规则性导致调色剂图像下一次定影时,即在下一次打印时光泽不均匀。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定影带11c上出现的不规则性被平整以消除或减弱在下一次调色剂图像定影时出现的不均匀光泽。更具体的说,控制单元通过操作面板接收打印完全实心图像的操作输入,并导致至少一个成像单元1a到1d形成完全实心图像。完全实心图像是具有等于或大于预定比率(例如,90%)的图像面积比率的图像。图4是表示完全实心图像的实例的视图。图中所示的完全实心图像具有100%的图像面积比率。在这个实例中,假设K颜色调色剂用于形成完全实心图像。但是,Y、M和C颜色调色剂也可以被使用。根据所使用的调色剂,控制单元导致至少一个成像单元1a到1d形成图像。然后,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通过上述成像过程在图1所示的转印带10上形成图像,并然后导致定影装置11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转印材料8上。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以与普通打印相同方式控制在定影装置11处的定影温度和打印速度。图5表示与转印材料8的尺寸相关的定影温度和打印速度的范围的实例的视图。利用如上所述的控制,完全实心图像打印在转印单元8上。然后,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将被打印的转印材料8排出到排出托盘80上。在普通打印时,当用户通过操作面板执行操作输入,用于指令特定图像的打印并且选择要被打印的片材的尺寸和类型时,响应操作输入,控制单元控制成像单元1a到1d,以根据特定图像形成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图6和7是用于解释如何平整定影带11c上的不规则性的视图。如参照图3所描述的,由于相同图像的连续打印,图像历史残留在定影带11c上。换句话说,如图6所示,由残留调色剂形成的凸起部分40和凹陷部分41在定影带11c上产生。因此,通过打印如图4所示的完全实心图像,以在整个定影带11c上留下图像历史,残留调色剂被平均附着到定影带11c上,使得凹陷部分31被残留调色剂填充。此外,由于调色剂清洁单元25通过与定影带11c相接触的定影清洁辊31来清理定影带11c的表面,可以修剪(trim)凹陷部分40。结果,在定影带11c上的不规则性趋于被平整。
在大量转印材料8被打印时不容易出现不均匀光泽的原因如下。即,当清洁卷筒纸28清理定影带11c时,来自凸起部分40的刮屑(shavings)附着到凹陷部分41,从而有助于平整不规则性,因此,凸起和凹陷之间的差别被减小。
接着,在下面将描述用于检查要被打印的转印材料的数量和不均匀光泽的等级之间的关系的测试。图8是说明用于在定影带11c上留下图像历史的转印材料8的数量、用于测试不均匀光泽的等级的条件和测试步骤的视图。图9是表示用于在定影带11c上留下图像历史的图像的实例的视图。如图所示,具有带状形状的调色剂图像71出现在中间。在这个实例中,不均匀光泽以等级1到等级5来评级。等级5是不均匀光泽无法识别的等级,等级4是不均匀光泽几乎不能识别的等级,等级2是不规则光泽几乎可以识别的等级,而等级1是不均匀光泽可以被轻易识别的等级。不均匀光泽的等级通过观察打印图像来确认。在图8所示的测试步骤中,在第一个步骤中检查图像历史所造成的不均匀光泽是否出现。然后,在第二个步骤,执行打印来定影图像到200(二百)张转印元件上,用于在定影带11c上留下图像历史,如图9所示。随后,在第三个步骤,执行打印,以将图4所示的完全实心图像定影到转印材料上,以研究将不均匀光泽改善到等级4所需打印的转印材料的数量。
图10是示出需要打印来将不均匀光泽改善到等级4的完全实心图像的数量的曲线的视图。当定影带11c相对新时,即当被打印的转印材料的总数量相对较少时,图像历史易于被留下,使得需要打印相对大量(大约80(八十))完全实心图像来将不均匀光泽改善到等级4。在这种情况下,不均匀光泽的等级的最差值保持在等级2。相反,当被打印的转印材料的总数量达到大约4400(四千四百)时,即使在趋于留下图像历史的图像被打印时也不易于留下图像历史,使得第一完全实心图像的不均匀光泽的等级保持在3.5,且在打印大约15个转印材料之后,不均匀光泽的等级被提高到4。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不均匀光泽的等级的最差值保持在等级3.5。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发现:当被打印的转印材料的数量较小时,易于由残留调色剂发生不规则性,即:图像历史易于留在定影带11c上,且当被打印的转印材料达到大约4400时,即使在趋于留下图像历史的图像被打印时,通过打印相对少量(大约15(十五))的完全实心图像,可以消除或减弱下一次打印时的不均匀光泽。
(操作方式)
接着,在下面参照图11描述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所进行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步骤。当用户通过成像设备的操作面板执行操作输入,用于指令打印完全实心图像时,控制单元接收操作输入(在步骤S1处YES),并且根据操作输入执行如图4所示的完全实心图像的打印(步骤S2)。更具体地说,控制单元导致至少一个成像单元1a到1d形成完全实心图像,执行控制以将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转印带10上,如图1所示,并且导致定影装置11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转印材料,如纸张上。控制单元然后执行控制以将所打印的片材排出到排出托盘80(步骤S3)。当在步骤S1确定为否定的时,控制单元并不执行完全实心图像的打印并且结束过程。
如上所述,通过打印完全实心图像,残留调色剂均匀地附着到残留调色剂已经附着在定影带11c上的部分(凸起部分)和残留调色剂还没有附着的部分(凹陷部分)上。因此,当调色剂清洁单元25清洁所附着的残留调色剂时,定影带11c上的残留调色剂被弄平。结果,可以消除或减弱在下一次打印时的不均匀光泽。
在背景技术提到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4-317929号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定影带上的残留调色剂通过利用清洁片的粘性来去除。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打印完全实心图像,图像历史保持在定影带11c上,且残留调色剂被有意附着到定影带11c上。利用这种结构,残留调色剂在定影带11c上造成的不规则性可以被平整,无论残留调色剂是否被去除。
(改进实例)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通过改进构成元件来实施。此外,通过适当结合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元件,可以实现各种发明。例如,在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构成元件中,可以省略其中一些构成元件。此外,可以按需要将来自不同实施方式的构成元件相互结合。此外,应用如下所述的各种类型的改进也是可以接受的。
(改进实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成像设备执行的各种类型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通过网络如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中,以便它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分发。此外,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以可安装格式或者可执行格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如CD-ROM、软盘(FD)、CD-R、和DVD(数字通用盘),用于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分发。
(改进实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根据用户执行的用于指令打印完全实心图像的操作输入而执行,但是,也可以根据要被打印的转印材料的片材类型来执行。留在定影带11c上的图像历史所造成的不均匀光泽更容易在铜版纸(coated paper)上出现。因此,当片材类型对应于铜版纸时,可以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图12是根据本改进实例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在这个实例中,假设用户通过成像设备的操作面板执行操作输入,用于打印特定图像并选择要被打印的片材类型。在步骤S10,成像设备的控制单元确定在根据操作输入执行打印时要被打印的片材类型是否为铜版纸。当在步骤S10的确定是肯定的时,控制单元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2之后的过程。当在步骤S10的确定是否定的时,控制单元不执行完全实心图像的打印并结束该过程。随后,根据用户执行的操作输入,成像设备执行普通打印,以将用户所指定的图像打印到用户所选择类型的片材上。
利用上述结构,可以弄平定影带11c上的残留调色剂,并尤其是,可以消除或减弱在铜版纸上打印时的不均匀光泽。此外,由于当要被打印的片材类型不是铜版纸时不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
(改进实例3)
可以根据作为要被打印的转印材料的片材的尺寸来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当片材的尺寸从小变到大时,在对应于尺寸之间不同的位置处出现至少在调色剂密度方面的差别。因此,优选的是,当片材的尺寸从小变到大时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图13是根据本改进实例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在这个实例中,假设用户通过成像设备的操作面板执行操作输入,用于指令特定图像的打印并且选择要被打印的片材的尺寸。在步骤S20,成像设备的控制单元确定在根据操作输入执行打印时,要被打印的片材的尺寸是否已经从小变到大。这例如是通过使得控制单元存储先前打印的片材的尺寸并且将当前操作输入所选择的片材尺寸与存储的尺寸相比较来实现。当步骤S20的确定为肯定的时,控制单元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2随后的过程。当步骤S20的确定是否定的时,控制单元不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并且结束该过程。随后,根据用户执行的操作输入,成像设备执行普通打印来将用户指定的图像打印在用户选择的尺寸的片材上。
利用上述结构,可以弄平定影带11c上的残留调色剂,并尤其是,可以在要被打印的片材的尺寸从小变到大时消除或减弱不均匀光泽。此外,由于当要被打印的片材的尺寸没有从小变到大时不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
(改进实例4)
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可以根据所打印的转印材料的片材总数(打印片材的数量)来执行。图14示出根据本改进实例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当用户通过成像设备的操作面板执行操作输入,用于指令特定图像的打印时,在收到操作输入时,控制单元计数所打印的张数(步骤S30),并且确定所打印的片材总数是否超过事先设定的预定数量(例如根据在图10示例性所示的测试结果,为4400)(步骤S31)。当在步骤S31的确定是肯定的时,控制单元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2之后的过程。在此时,控制单元可以复位被打印的张数。当在步骤S31的确定是否定的时,控制单元不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并且结束该过程。随后,根据用户执行的操作输入,成像设备执行普通打印,以将用户指定的图像打印在片材上。
利用上述结构,每当打印的片材总数到达预定数量,都可以弄平定影带11c上的残留调色剂,并且可以消除或减弱打印时的不均匀光泽。此为由于当打印的片材总数没有到达预定数量时不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
此外,用于打印完全实心图像的张数可以根据定影带11c的使用量来改变。定影带11c的使用量例如对应于上述被打印的片材总数。在这种情况下,成像设备的控制单元可以计数被打印的片材总数,并且以如下方式执行打印。即:当被打印的片材总数超过事先设定的第一预定数量时,控制单元在步骤S2打印第一预定数量的完全实心图像;当被打印的片材总数等于或者小于事先设定的第一预定数量并且等于或者大于事先设定的第二预定数量时,控制单元在步骤S2打印第二预定数量的完全实心图像;并且当被打印的片材总数小于事先设定的第二预定数量时,控制单元不打印完全实心图像并且结束该过程。
(改进实例5)
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可以根据作为被打印转印材料的片材的厚度来执行。在此假设用户通过成像设备的操作面板执行操作输入,用于指令特定图像的打印和选择要被打印的片材的厚度。成像设备的控制单元确定在根据操作输入执行打印时要被打印的片材厚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厚度。当该确定是肯定的时,控制单元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2随后的过程。
(改进实例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完全实心图像的尺寸,成像设备能够形成任意尺寸的完全实心图像,该尺寸对应于事先为要被打印的片材设定的每种尺寸(固定尺寸),并且能够选择要被打印的完全实心图像的尺寸。可以通过操作面板允许用户选择要被打印的完全实心图像的尺寸,或者允许控制单元选择该尺寸。例如,当用户通过成像设备的操作面板执行操作输入用于指令特定图像的打印和选择要被打印的片材的尺寸时,控制单元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片材的尺寸来选择完全实心图像的尺寸。
作为进一步的实例,成像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供给盘,该供给盘具有不同尺寸的堆叠的转印材料,并且当用户通过操作面板选择一个供给盘来执行打印时,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在所选择的供给盘中堆叠的转印材料的尺寸来选择完全实心图像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假设每个供给盘和堆叠在每个供给盘中的转印材料的尺寸之间的对应关系事先存储。图15是根据本改进实例的完全实心图像打印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当通过操作面板接收到用于指令特定图像打印和选择其中一个供给盘的操作输入时,控制单元获取堆叠在所选择的供给盘中的转印材料的尺寸(步骤S40)。随后,控制单元执行与所获取尺寸相对应的尺寸的完全实心图像的打印(步骤S41)。此时要被打印的片材的数量可以是一或者预定数量,如上所述。在步骤S42的过程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当转印材料根本没有堆叠在所选择的供给盘中时,控制单元可以在操作面板上适当地显示一个消息,用于要求用户和维护人员向所选择的供给盘设定被指定堆叠在所选择的供给盘中的尺寸的转印材料。
利用上述结构,可以打印适当尺寸的完全实心图像。于是,可以更有效消除或减弱打印时的不均匀光泽。
控制单元可以在其中事先存储完全实心图像的数据,或者可以在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时产生数据。
(改进实例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要被成像设备打印的图像可以以光栅格式表示(称为光栅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成像设备还包括探测单元,在用户通过成像设备的操作面板执行操作输入用于指令特定图像并且成像设备执行普通打印时,该探测单元通过利用光栅图像作为打印目标探测形成在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密度。然后,当探测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密度偏差时,控制单元在操作面板上显示一个消息,用于指令打印完全实心图像。以这种方式,在由于探测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密度偏差而发生不均匀光泽时,可以指令维护人员和用户打印完全实心图像。因此,可以消除或减弱打印时的不均匀光泽。
此外,当探测到转印材料上调色剂密度偏差时,控制单元优选地可以通过自动中断普通打印执行完全实心图像打印。利用这种结构,可以更有效消除或减弱打印时的不均匀光泽。
根据本发明,可以消除或减弱调色剂定影时的不均匀光泽。
虽然已经出于完整和清楚公开的目的相对于特定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因此不被限制,而是被解释为包含所有改进和替代结构,在落入在此描述的基本教导之内的情况下这些改进和替代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
与相关申请的横向参考
本发明要求2009年6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139378号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结合其全部内容。

Claims (13)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充电单元;
由充电单元充电的图像载体;
曝光单元,该曝光单元将对应于要被打印的图像的光线投射到图像载体上以形成潜像;
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形成通过曝光单元形成的潜像的调色剂图像,并且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供给盘提供的转印材料上;
转印带,所述转印材料放置在所述转印带上,并且将转印材料提供到显影单元以转印调色剂图像;
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定影被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
清洁单元,该清洁单元清理掉附着到定影单元上的调色剂;以及
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图像打印在转印材料上,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导致曝光单元曝光具有等于或大于预定比率的图像面积比率的第一图像的潜像;
导致显影单元形成潜像的调色剂图像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以及
导致定影单元将转印带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材料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输入接收单元,该输入接收单元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其中
控制单元根据通过输入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操作输入控制第一图像打印在转印材料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要被打印的转印材料的类型控制所述第一图像在转印材料上的打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要被打印的转印材料的尺寸上的变化来控制所述第一图像在转印材料上的打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要被打印的转印材料的厚度来控制所述第一图像在转印材料上的打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当定影单元已经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图像在转印材料上的打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确定单元,取决于定影单元已经为其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的数量,该确定单元确定曝光单元为其曝光图像的潜像的转印材料的数量,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确定的转印材料的数量控制第一图像的打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对应于多个尺寸中每一个的每种尺寸的第一图像,所述多个尺寸事先设定为转印材料的尺寸,其中:
控制单元选择在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多个尺寸中的一个的第一图像,并且控制所选择尺寸的第一图像打印在转印材料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选择对应于堆叠在供给盘中的转印材料的尺寸的尺寸的第一图像,并且控制所选择尺寸的第一图像打印在转印材料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在没有转印材料堆叠在供给盘中时,该显示控制单元显示消息,用于要求将被指定堆叠在所述供给盘中的尺寸的转印材料设定到该供给盘中。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图像以光栅格式表示;以及
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
输入接收单元,该输入接收单元从用户接收操作输入,用于指令第二图像的打印;以及
探测单元,该探测单元利用第二图像探测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密度,其中
当探测到调色剂密度偏差时,控制单元显示消息,用于指令打印第一图像。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图像以光栅格式表示;以及
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
输入接收单元,该输入接收单元从用户接收操作输入,用于指令第二图像的打印;以及
探测单元,该探测单元利用第二图像探测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密度,其中
当探测到调色剂密度偏差时,控制单元通过中断第二图像的打印来执行第一图像的打印。
13.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排出托盘,其上具有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被排出到该排出托盘上;以及
二次转印带,该二次转印带:
将转印材料传送到转印单元;
将其上被转印单元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传送到定影单元;以及
将通过定影单元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传送到排出托盘。
CN201010202967XA 2009-06-10 2010-06-10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3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9378A JP5640333B2 (ja) 2009-06-10 2009-06-10 画像形成装置
JP139378/09 2009-06-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3311A true CN101923311A (zh) 2010-12-22
CN101923311B CN101923311B (zh) 2012-09-05

Family

ID=43306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296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3311B (zh) 2009-06-10 2010-06-10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83586B2 (zh)
JP (1) JP5640333B2 (zh)
CN (1) CN101923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1503B2 (ja) * 2008-05-09 2013-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942341B2 (ja) 2010-08-20 2016-06-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98160B2 (ja) 2010-08-25 2014-10-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媒体分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772948B1 (ko) * 2010-11-09 2017-09-01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방법
JP5849408B2 (ja) 2011-03-01 2016-0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分離装置、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9535378B2 (en) 2014-05-09 2017-01-03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004171A (ja) * 2014-06-17 2016-0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61600B2 (ja) 2014-07-02 2019-08-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47907B2 (ja) 2014-10-31 2019-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7057886B2 (ja) 2017-07-11 2022-04-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26755B2 (ja) 2017-07-13 2021-08-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37373A1 (en) * 1996-10-16 1998-04-22 Ricoh Company, Ltd. Multi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EP1564604A2 (en) * 2004-02-16 2005-08-17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with cleaning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fixing device
JP2006282315A (ja) * 2005-03-31 2006-10-1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9596A (ja) * 2006-01-30 2007-08-09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用定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7753A (ja) * 1992-04-20 1993-11-12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390283B2 (ja) * 1995-02-21 2003-03-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928221B1 (ja) * 1998-02-20 1999-08-03 新潟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04317929A (ja) 2003-04-18 2004-11-11 Canon Finetech Inc ローラ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06126709A (ja) * 2004-11-01 2006-05-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674081B2 (ja) 2004-12-20 2011-04-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2193A (ja) * 2006-03-06 2007-10-18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006673B2 (ja) * 2006-06-01 2012-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付着量補正方法
JP2008015444A (ja) * 2006-06-05 2008-01-24 Sharp Corp 清掃機構付き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てな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006641B2 (ja) * 2006-12-22 201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70649A (ja) * 2007-01-10 2008-07-2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801458B2 (en) * 2007-02-08 2010-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control print concentra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053733B2 (ja) * 2007-07-04 2012-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03894B2 (ja) * 2007-10-22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37373A1 (en) * 1996-10-16 1998-04-22 Ricoh Company, Ltd. Multi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EP1564604A2 (en) * 2004-02-16 2005-08-17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with cleaning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fixing device
JP2006282315A (ja) * 2005-03-31 2006-10-1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9596A (ja) * 2006-01-30 2007-08-09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用定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316397A1 (en) 2010-12-16
JP2010286606A (ja) 2010-12-24
US8483586B2 (en) 2013-07-09
JP5640333B2 (ja) 2014-12-17
CN101923311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3311B (zh) 成像设备
US8489002B2 (en) Method for delaying the start of a gage for tracking the life of a consumable item for an imaging device
CN102608898B (zh) 能够防止清洁过程中的给纸错误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0750155B1 (ko) 정착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인쇄방법
JP20081760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438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能力回復処理制御方法
JP2007155859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22770B (zh) 图像处理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和图像处理方法
JP53377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1582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determines ultra-fine particle generation
CN101013298A (zh) 具有改进的双面打印性能的成像装置
US200700868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developing bias voltag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0855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457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処理制御方法
US2005010036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7304186A (ja) 画像印刷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61314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265539B2 (en) Method of cleaning a toner image carrier
JP7247708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清掃方法
US1003699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oreign matter removing method
JP2007133074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867085A (zh) 除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152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296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13511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清掃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