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5861A -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5861A
CN101905861A CN2009100849760A CN200910084976A CN101905861A CN 101905861 A CN101905861 A CN 101905861A CN 2009100849760 A CN2009100849760 A CN 2009100849760A CN 200910084976 A CN200910084976 A CN 200910084976A CN 101905861 A CN101905861 A CN 101905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meter
acid
product
aqueous solu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49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家庆
徐向宇
林彦军
李殿卿
段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100849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58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5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5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纳米M(OH)2和纳米N(OH)3按摩尔比为2-4∶1混合,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与酸性水溶液在50-100℃下反应0.5-10天,以M(OH)2和N(OH)3的总重量为1重量份,酸性水溶液的用量为1-1000重量份;所述酸性水溶液中的酸与N(OH)3中N的摩尔比为(n-1)∶1至(n+1)∶1,n表示每分子酸中氢的个数。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原料中的各种组分均参加反应生成了目标产物或水分子,过程中无副产物生成,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此外,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使用纳米级的金属氢氧化物进行反应,可以使用更加温和的反应条件,而且制得的产品可以达到纳米级。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又叫水滑石,是一种典型的阴离子型层状材料,其化学组成式为[M2+ 1-xN3+ x(OH)2]An- x/n·mH2O,其中,M2+、N3+是金属阳离子,An-是层间阴离子,x为N3+离子的摩尔分数,m为结晶水的数量。LDHs主体层板的元素种类及组成比例、层间客体的种类及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在较宽范围内调变,从而获得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LDHs组成和结构的可调变性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多功能性,使其成为一类极具研究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离子交换和功能材料等领域。
制备LDHs的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还原法等。共沉淀法是制备LDHs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以构成LDHs层板的金属离子的混合盐溶液在碱(通常为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发生共沉淀,其中在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或碱溶液中含有所要合成的层间阴离子基团,沉淀物在一定条件下晶化即可得到目标产物。水热合成法是以含有构成LDHs层板的金属离子的难溶性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用水处理得到LDHs。离子交换法是当M2+和M3+金属离子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或当阴离子An-没有可溶性盐类,即不能使用共沉淀法时采用的方法。该方法先合成出LDHs前驱体,再将需要插入的阴离子与LDHs层间阴离子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从而得到目标LDHs产物。焙烧还原法是将一定层板组成的LDHs在高温下焙烧一定时间,使样品转变成相应层板金属的复合氧化物LDO,再加入到含有某种阴离子的溶液介质中,其结构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到具有有序层状结构的LDHs。
但是,以上几种传统方法生产1吨LDHs产品需要副产2吨左右钠盐,而钠盐利用价值不高,浓缩能耗大,一般均进行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原料中含有过量的强碱,需用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水进行洗涤,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因此,环境友好型LDHs的制备工艺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CN 1994888A中介绍了一种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金属氢氧化物、CO2或阴离子为An-的相应酸为原料,通过原子经济反应制备LDHs。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原料中的各种原子均参加反应生成了目标产物或水分子,过程中无副产物生成,产物不经过洗涤就可以进行干燥得到纯净产品,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但是,该方法中所使用的金属氢氧化物均是直接商购的化学药品,反应条件比较苛刻,而且只能制得颗粒较大(一般大于1微米)的LDHs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不清洁或反应条件苛刻、产品颗粒较大的缺点,提供一种清洁而且反应条件温和、产品颗粒较小的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纳米M(OH)2和纳米N(OH)3按摩尔比为2-4∶1混合,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与酸性水溶液在50-100℃下反应0.5-10天,以M(OH)2和N(OH)3的总重量为1重量份,酸性水溶液的用量为1-1000重量份;所述酸性水溶液中的酸与N(OH)3中N的摩尔比为(n-1)∶1至(n+1)∶1,n表示每分子酸中氢的个数,所述纳米M(OH)2为纳米水镁石、纳米Mg(OH)2、Zn(OH)2、Ca(OH)2、Cu(OH)2、Ni(OH)2、Co(OH)2、Fe(OH)2、Mn(OH)2、Cd(OH)2和Be(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纳米N(OH)3为纳米拟薄水铝石或者纳米拟薄水铝石与纳米Ni(OH)3、Co(OH)3、Fe(OH)3、Mn(OH)3、Cr(OH)3、V(OH)3、Ti(OH)3、In(OH)3和Ga(OH)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原料中的各种组分均参加反应生成了目标产物或水分子,过程中无副产物生成,产物不需要经过洗涤就可以进行干燥得到纯净产品,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此外,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使用纳米级的金属氢氧化物进行反应,可以使用更加温和的反应条件,而且制得的产品可以达到纳米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LDHs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LDHs产品的红外光谱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LDHs产品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M(OH)2和纳米N(OH)3按摩尔比为2-4∶1混合,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与酸性水溶液在50-100℃下反应0.5-10天,以M(OH)2和N(OH)3的总重量为1重量份,酸性水溶液的用量为1-1000重量份;所述酸性水溶液中的酸与N(OH)3中N的摩尔比为(n-1)∶1至(n+1)∶1,n表示每分子酸中氢的个数,所述纳米M(OH)2为纳米水镁石、纳米Mg(OH)2、Zn(OH)2、Ca(OH)2、Cu(OH)2、Ni(OH)2、Co(OH)2、Fe(OH)2、Mn(OH)2、Cd(OH)2和Be(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纳米N(OH)3为纳米拟薄水铝石或者纳米拟薄水铝石与纳米Ni(OH)3、Co(OH)3、Fe(OH)3、Mn(OH)3、Cr(OH)3、V(OH)3、Ti(OH)3、In(OH)3和Ga(OH)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M(OH)2的颗粒直径可以为1-100纳米,优选为20-100纳米;所述纳米N(OH)3的颗粒直径可以为1-100纳米,优选为20-100纳米。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中,n的值可以为1-7。在满足所述酸性水溶液中的酸与N(OH)3中N的摩尔比为(n-1)∶1至(n+1)∶1(n表示每分子酸中氢的个数,例如,对于硫酸H2SO4和碳酸H2CO3,每分子酸中氢的个数均为2,即硫酸H2SO4和碳酸H2CO3的n为2。)的条件下,所述酸性水溶液的用量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为了避免浪费和便于生产,以M(OH)2和N(OH)3的总重量为1重量份,所述酸性水溶液的用量优选为2-500重量份,更优选为2-200重量份,最优选为3-80重量份。
所述酸可以为任何常用的无机酸和/或有机酸,例如,可以为HF、HCl、HBr、HI、HNO3、HClO3、HBrO3、HIO3、H3PO4、H2CO3、H2SO3、H2SO4、H2S2O3、H2WO4、H2CrO4、H3PO4、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酸、十二烷基磺酸、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H6Mo7O24、H6V10O28、H6PW11CuO39和H7SiW9V3O40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便于操作和降低成本,所述酸优选为HCl、HNO3、H2CO3、H2SO3、H3PO4、对苯二甲酸、丁二酸、苯甲酸和H6Mo7O24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情况下,为了使产物更加纯净,所述酸可以为碳酸,所述酸性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CO2气体和/或干冰与水混合,由于过量CO2可以大部分以气体形式逸出,因此,所述CO2气体和/或干冰的用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只要能保证溶解到水中的CO2的量(即得到的碳酸水溶液)满足所述酸性水溶液中的酸与N(OH)3中N的摩尔比为(n-1)∶1至(n+1)∶1,n表示每分子酸中氢的个数即可。例如,可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CO2气体,干冰的用量优选为N(OH)3中N的2-10倍摩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70-100℃,反应的压力可以为0.1-10MPa,优选为0.5-5MPa;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10天,所述搅拌的速度可以为50-5000转/分钟,优选为80-3000转/分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中,为了进一步地降低成本和使产品的粒径更小,当需要制备的LDHs产品中含有镁元素和铝元素时,在所述M(OH)2中,纳米水镁石的含量可以为60-100重量%,优选为80-100重量%;在所述N(OH)3中,纳米拟薄水铝石的含量可以为60-100重量%,优选为80-100重量%。
为了降低成本,本发明的方法优选地使用价格便宜且容易得到的原料,优选情况下,所述M(OH)2为纳米水镁石或者纳米水镁石与纳米Zn(OH)2、Ca(OH)2和Ni(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纳米N(OH)3为纳米拟薄水铝石或者纳米拟薄水铝石与纳米Ni(OH)3和/或Fe(OH)3的混合物。
所述纳米M(OH)2和纳米N(OH)3可以为各种商购的纳米级的金属氢氧化物,例如,纳米氢氧化镁、纳米氢氧化锌、纳米氢氧化铁、纳米拟薄水铝石,纳米水镁石。
为了降低成本以及使制得的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纯度更高,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与酸性水溶液反应前对普通水镁石进行处理,以制备纳米水镁石。制备的方法可以包括:将水镁石与水按重量比1-60∶100混合,然后对该混合物进行预粉碎;将预粉碎后的产物在温度为150-400℃、压力为0.5-30MPa下搅拌3-240小时。
所述水镁石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其含量可以为90-97重量%,优选为95-97重量%;其余组分一般为FeO、Fe2O3、SiO2、Al2O3和CaO等。
其中,优选情况下,所述水镁石的粒度可以为100-5000目,更优选为500-5000目。将水镁石与水混合时的重量比优选为2-50∶100,更优选为5-40∶100。
所述预粉碎的方式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水磨粉碎方式,例如,可以使用胶体磨、球磨机或高分散搅拌机进行预粉碎。优选情况下,为了使粉碎更加均匀,使用胶体磨进行粉碎,所述胶体磨的转速可以为500-10000转/分钟,优选为1000-8000转/分钟,粉碎的时间可以为5-120分钟,优选为5-60分钟。优选情况下,所述预粉碎后的水镁石的粒度可以为1000-8000目,更优选为5000-8000目。
在上述制备纳米水镁石的方法中,所述搅拌的温度优选为250-400℃,搅拌的压力优选为5-17MPa,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6-180小时。所述搅拌的速度可以为100-5000转/分钟,优选为1000-4000转/分钟。
为了使制备得到的纳米水镁石更加纯净,上述制备纳米水镁石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搅拌后得到的产物过滤,并将固体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可以为50-100℃,优选为60-90℃。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一)制备纳米水镁石
使用的水镁石(丹东天赐阻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成分为:Mg(OH)2 96.47重量%、CaO 0.45重量%、Fe2O3 0.48重量%、Al2O3 0.14重量%、SiO2 2.26重量%。
将5000目的上述水镁石和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20∶100的比例混合,用胶体磨(沈阳航天新光超微粉碎机械有限公司,JTM51AB型)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粉碎3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产物全部加入到反应釜中。在搅拌条件下将釜内升温至350℃,在17MPa的压力下反应32小时,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后在70℃干燥8小时,即得到纳米水镁石。采用马尔文Mastsizer-2000型粒度仪测得其平均颗粒直径为86纳米。
(二)制备LDHs
将步骤(一)制得的纳米水镁石和纳米拟薄水铝石(山西铝厂,平均颗粒直径为34纳米)按Mg2+/Al3+摩尔比为2∶1的比例混合,取8克混合物置于80克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反应釜中。
以10ml/min的速度向反应釜中持续通入CO2气体,在90℃、0.5MPa的压力下,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倒去上层液体后,将固体在70℃干燥8小时,即得到产品,记作A1。
采用TG/DTA(热重/差热分析)、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元素分析方法对产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确定其化学式/组成为:Mg4Al2(OH)12CO3·4H2O,产品纯度为98.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一)制备纳米水镁石
使用的水镁石(丹东天赐阻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成分为:Mg(OH)2 96.47重量%、CaO 0.45重量%、Fe2O3 0.48重量%、Al2O3 0.14重量%、SiO2 2.26重量%。
将500目的上述水镁石和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30∶100的比例混合,用胶体磨(沈阳航天新光超微粉碎机械有限公司,JTM51AB型)以8000转/分钟的速度粉碎1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产物全部加入到反应釜中。在搅拌条件下将釜内升温至300℃,在10MPa的压力下反应50小时,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后在90℃干燥6小时,即得到纳米水镁石。采用马尔文Mastsizer-2000型粒度仪测得其平均颗粒直径为98纳米。
(二)制备LDHs
将步骤(一)制得的纳米水镁石、纳米拟薄水铝石(山西铝厂,平均颗粒直径为34纳米)和纳米Zn(OH)2(平均颗粒直径为90纳米)按Mg2+/Al3+/Zn2+摩尔比为3.5∶1∶0.5的比例混合,取5克混合物置于350克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到反应釜中。
向反应釜中加入0.58克对苯二甲酸,在100℃、2MPa的压力下,以1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6小时。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倒去上层液体后,将固体在80℃干燥6小时,即得到产品,记作A2。
采用TG/DTA、ICP及元素分析方法对产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确定其化学式/组成为:Mg3ZnAl2(OH)12(C8H4O4)·4H2O,产品纯度为99.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将纳米氢氧化镁(山东海龙镁业科技有限公司,平均颗粒直径为87纳米)、纳米拟薄水铝石(山西铝厂,平均颗粒直径为34纳米)和纳米Fe(OH)3(平均颗粒直径为95纳米)按Mg2+/Al3+/Fe3+摩尔比为2∶0.9∶0.1的比例混合,取20克混合物置于100克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到反应釜中。
向反应釜中加入0.58克浓磷酸,在80℃、5MPa的压力下,以2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8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倒去上层液体后,将固体在70℃干燥8小时,即得到产品,记作A3。
采用TG/DTA、ICP及元素分析方法对产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确定其化学式/组成为:Mg2Fe0.1Al0.9(OH)12(H2PO4)·4H2O,产品纯度为99.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将纳米氢氧化镁(山东海龙镁业科技有限公司,平均颗粒直径为87纳米)、拟薄水铝石(山西铝厂,平均颗粒直径为40纳米)、纳米Ca(OH)2(平均颗粒直径为90纳米)和纳米Ni(OH)3(平均颗粒直径为83纳米)按Mg2+/Al3+/Ca2+/Ni3+摩尔比为2∶0.9∶0.5∶0.1的比例混合,取4克混合物置于400克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到反应釜中。
向反应釜中加入40克干冰,在70℃、1MPa的压力下,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回流10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倒去上层液体后,将固体在70℃干燥8小时,即得到产品,记作A4。
采用TG/DTA、ICP及元素分析方法对产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确定其化学式/组成为:Mg2Ca0.5Ni0.1Al0.9(OH)12(CO3)·4H2O,产品纯度为97.6%。
对比例1
将1000目的水镁石(丹东天赐阻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平均颗粒直径为10微米)、拟薄水铝石(山西铝厂,平均颗粒直径为34纳米)按Mg2+/Al3+摩尔比为2∶1的比例混合,取8克混合物置于80克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到反应釜中。
以10ml/min的速度向反应釜中持续通入CO2气体,在150℃、0.5MPa的压力下,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倒去上层液体后,将固体在70℃干燥8小时,即得到产品,记作C1。
采用TG/DTA、ICP及元素分析方法对产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确定其化学式/组成为:Mg2Ca0.5Ni0.1Al0.9(OH)12(CO3)·4H2O,产品纯度为94.2%。
对比例2
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备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不同的是,对水镁石的处理方式为:将500目的水镁石和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20∶100的比例混合,用胶体磨(沈阳航天新光超微粉碎机械有限公司,JTM51AB型)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粉碎3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产物全部加入到反应釜中。在搅拌条件下将釜内升温至120℃,在0.2MPa的压力下反应10小时,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后在70℃干燥8小时,即得到水镁石。采用马尔文Mastsizer-2000型粒度仪测得其平均颗粒直径为10微米。
在制备LDHs时,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反应条件下无法制得LDHs产品,只有当反应温度由90℃升高到200℃时,其它反应条件不变,才制得产品,记作C1。
采用TG/DTA(热重/差热分析)、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元素分析方法对产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确定其化学式/组成为:Mg4Al2(OH)12CO3·4H2O,产品纯度为94.9%。
产品测定
(一)粒度分析
采用马尔文Mastsizer-2000型粒度仪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制得的LDHs产品的粒度进行分析。结果列于表1。
(二)XRD测试
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的XRD-6000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实施例1-4制得的LDHs产品进行晶体结构表征。图1是实施例1制得的LDHs产品的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反映层状结构的(003)、(006)和(009)晶面衍射峰分别出现在2θ=11.7°,23.4°和34.5°左右处,各特征衍射峰峰形尖耸,基线低平,无杂质峰出现,说明样品晶相单一且具有完整的层状晶体结构。
实施例2-4制得的LDHs产品的XRD图情况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似,只是出峰的位置和峰形略有不同,此处不再列出。
(三)红外测试
采用德国Bruker公司Vector22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实施例1-4制得的LDHs产品进行定性分析。图2是实施例1制得的LDHs产品的红外光谱图,1361cm-1处的强吸收峰可以归属为镁铝碳酸根LDHs层间阴离子CO3 2-的特征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无杂质峰的出现。
实施例2制得的LDHs产品的红外光谱图中,1365cm-1处出现强吸收峰,该吸收峰可以归属为LDHs层间阴离子羧酸根的特征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
实施例3制得的LDHs产品的红外光谱图中,1253、1091和1020cm-1处出现强吸收峰,这些强吸收峰可以归属为磷酸二氢根阴离子的特征振动吸收峰。
实施例4制得的LDHs产品的红外光谱图中,1360cm-1处出现强吸收峰,该吸收峰可以归属为LDHs层间阴离子CO3 2-的特征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
(四)扫描电镜测试
采用德国ZEISS公司Supra55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样品的形貌,图3是实施例1制得的LDHs产品的SEM图,由图可见,制得的LDHs为六方形片状结构。
实施例2-4制得的LDHs产品的SEM图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似,此处不再列出。
表1
Figure B2009100849760D0000111
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LDHs产品的反应温度更加温和,产品粒径更小,可以达到纳米级,而且粒径分布更加均匀。

Claims (10)

1.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纳米M(OH)2和纳米N(OH)3按摩尔比为2-4∶1混合,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与酸性水溶液在50-100℃下反应0.5-10天,以M(OH)2和N(OH)3的总重量为1重量份,酸性水溶液的用量为1-1000重量份;所述酸性水溶液中的酸与N(OH)3中N的摩尔比为(n-1)∶1至(n+1)∶1,n表示每分子酸中氢的个数,所述纳米M(OH)2为纳米水镁石、纳米Mg(OH)2、Zn(OH)2、Ca(OH)2、Cu(OH)2、Ni(OH)2、Co(OH)2、Fe(OH)2、Mn(OH)2、Cd(OH)2和Be(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纳米N(OH)3为纳米拟薄水铝石或者纳米拟薄水铝石与纳米Ni(OH)3、Co(OH)3、Fe(OH)3、Mn(OH)3、Cr(OH)3、V(OH)3、Ti(OH)3、In(OH)3和Ga(OH)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M(OH)2的颗粒直径为1-100纳米,所述纳米N(OH)3的颗粒直径为1-10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n=1-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酸为HF、HCl、HBr、HI、HNO3、HClO3、HBrO3、HIO3、H3PO4、H2CO3、H2SO3、H2SO4、H2S2O3、H2WO4、H2CrO4、H3PO4、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酸、十二烷基磺酸、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H6Mo7O24、H6V10O28、H6PW11CuO39和H7SiW9V3O40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酸为碳酸,所述酸性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CO2气体和/或干冰与水混合,所述CO2气体和/或干冰的用量为N(OH)3中N的摩尔数为2-10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的压力为0.1-10MPa,所述搅拌的速度为50-5000转/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纳米M(OH)2中,纳米水镁石的含量为60-100重量%;在所述纳米N(OH)3中,纳米拟薄水铝石的含量为60-10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制备纳米水镁石,制备的方法包括:将水镁石与水按重量比1-60∶100混合,然后对该混合物进行预粉碎;将预粉碎后的产物在温度为150-400℃、压力为0.5-30MPa下搅拌3-24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粉碎在胶体磨中进行,胶体磨的转速为500-10000转/分钟,粉碎时间为5-12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搅拌后得到的产物过滤,并将固体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100℃。
CN2009100849760A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9058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49760A CN101905861A (zh)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49760A CN101905861A (zh)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5861A true CN101905861A (zh) 2010-12-08

Family

ID=43261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49760A Pending CN101905861A (zh)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5861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2850A (zh) * 2011-11-04 2012-06-20 安徽亚兰德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锰酸锂前驱体球形氢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CN103043617A (zh) * 2012-08-14 2013-04-17 北京彤程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硫代硫酸改性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CN103288108A (zh) * 2013-06-19 2013-09-11 肇庆学院 一种采用水镁石制备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3303949A (zh) * 2013-05-23 2013-09-1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丝瓜瓤状类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2709A (zh) * 2013-05-29 2013-10-0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铝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0520A (zh) * 2012-03-27 2014-12-17 达泰豪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复合金属氢氧化物颗粒、及含有其的树脂组合物
CN105565348A (zh) * 2015-12-27 2016-05-11 北京泰克来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粒径硼酸根插层类水滑石化合物及其清洁制备方法
CN10651727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副产氢氧化镁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6517261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镁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30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三维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745116A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8623843A (zh) * 2018-03-23 2018-10-09 邵阳天堂助剂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pvc热稳定剂的改性水滑石及其清洁制备方法
CN114604897A (zh) * 2021-12-30 2022-06-10 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 一种四氧化三锰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6142A (zh) * 2022-05-06 2022-08-30 山东长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晶型可调控的纳米水滑石超临界合成工艺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2850A (zh) * 2011-11-04 2012-06-20 安徽亚兰德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锰酸锂前驱体球形氢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CN104220520B (zh) * 2012-03-27 2016-06-22 达泰豪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复合金属氢氧化物颗粒、及含有其的树脂组合物
CN104220520A (zh) * 2012-03-27 2014-12-17 达泰豪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复合金属氢氧化物颗粒、及含有其的树脂组合物
CN103043617B (zh) * 2012-08-14 2015-09-02 北京彤程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硫代硫酸改性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CN103043617A (zh) * 2012-08-14 2013-04-17 北京彤程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硫代硫酸改性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CN103303949A (zh) * 2013-05-23 2013-09-1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丝瓜瓤状类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3949B (zh) * 2013-05-23 2014-12-3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丝瓜瓤状类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2709A (zh) * 2013-05-29 2013-10-0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铝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2709B (zh) * 2013-05-29 2015-03-0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铝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8108A (zh) * 2013-06-19 2013-09-11 肇庆学院 一种采用水镁石制备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5565348A (zh) * 2015-12-27 2016-05-11 北京泰克来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粒径硼酸根插层类水滑石化合物及其清洁制备方法
CN106745116A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261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镁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30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三维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304B (zh) * 2016-11-11 2019-04-26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三维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745116B (zh) * 2016-11-11 2019-07-1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1727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副产氢氧化镁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8623843A (zh) * 2018-03-23 2018-10-09 邵阳天堂助剂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pvc热稳定剂的改性水滑石及其清洁制备方法
CN114604897A (zh) * 2021-12-30 2022-06-10 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 一种四氧化三锰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6142B (zh) * 2022-05-06 2023-08-22 山东长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晶型可调控的纳米水滑石超临界合成工艺
CN114956142A (zh) * 2022-05-06 2022-08-30 山东长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晶型可调控的纳米水滑石超临界合成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5861A (zh) 一种纳米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1905869B (zh) 一种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994888B (zh) 一种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
Qu et al. Mechanochemical approaches to synthesiz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a review
JP4105954B2 (ja) ヒドロタルサイトの製造方法
CN101798064B (zh) 一种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原子经济制备方法
CN105836769B (zh) 一种镁铝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
CN105753022B (zh) 一种镁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74437B (zh) 一种三维花状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4953C (zh) 一种水滑石/碳纳米管异质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2709B (zh) 一种纳米铝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1241B (zh) 一种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
CN101381094B (zh) 一种制备纳米镁铝水滑石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745116B (zh) 一种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211790A (zh) 一种水杨酸根插层层状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70192B (zh) 尖晶石结构铁酸镁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CN102009959A (zh) 一种有机酸阴离子插层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CN101804999B (zh) 一种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微波原子经济制备方法
CN106517099A (zh) 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318933A (zh) 一种采用水镁石制备表面改性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8910922A (zh) 一种二元类水滑石的清洁制备方法
CN113023730B (zh) 一种含硅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8751237A (zh) 一种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清洁制备方法
US6652828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Mg-containing non-Al anionic clay
CN1183037C (zh) 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