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6077A -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6077A
CN101896077A CN2008801205942A CN200880120594A CN101896077A CN 101896077 A CN101896077 A CN 101896077A CN 2008801205942 A CN2008801205942 A CN 2008801205942A CN 200880120594 A CN200880120594 A CN 200880120594A CN 101896077 A CN101896077 A CN 101896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tannase
quality
tea extract
polymerized katec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05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6077B (zh
Inventor
四方健一
佐藤仁
柴田啓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96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6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6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60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0Remo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66Addition of, or treatment with,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是以更加少的鞣酸酶添加量飞跃性地促进酶反应,并且以高收率、以及高效率低成本地制造苦味以及涩味被抑制的精制茶提取物。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第1工序,除去第1茶提取物中的非水溶性固形物,使得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调整到0.7质量%时的浊度成为0.1NTU~100NTU,从而得到第2茶提取物;第2工序,对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05~4.0质量%的第2茶提取物实施鞣酸酶处理。

Description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改善绿茶提取液风味的方法,已知对绿茶提取液实施鞣酸酶处理的方法(专利文献1)。另外,为了制造高品质的精制绿茶提取物而提出了对绿茶提取物实施鞣酸酶处理而得到绿茶提取物水溶液,再使该绿茶提取物水溶液通过膜孔径为0.05~0.8μm的特定高分子膜的方法(专利文献2)。再有,为了制造在风味以及外观方面表现卓越的茶提取物还提出了将茶提取液冷却到15℃以下、优选为10℃以下,除去不溶性固形物之后,实施鞣酸酶处理的方法(专利文献3)。
另外,已知以提高鞣酸酶的反应速度作为目的,使茶提取物透过固定了鞣酸酶的透过膜的方法(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211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61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958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2-128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第1工序,除去第1茶提取物中的非水溶性固形物,使得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调整到0.7质量%时的浊度成为0.1NTU~100NTU,从而得到第2茶提取物;
第2工序,对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05~4.0质量%的第2茶提取物实施鞣酸酶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上述以往的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具体而言,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虽然可以得到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被控制的风味良好的绿茶提取物,但是由于对于绿茶提取液的鞣酸酶使用量较多,并且处理时间长,因而不仅非高效率,而且难以将绿茶提取物调整成为所期望的组成。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虽然能够高效率地得到在色相以及稳定性方面表现卓越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但是与上述同样在鞣酸酶的使用量以及处理时间方面仍然还有改善的余地。再有,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中,由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在冷却时与咖啡因等形成复合物发生不溶化,从而出现沉淀或者浑浊的被称作为冷后浑(cream down)的现象,而使得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大大降低。另外,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方法存在鞣酸酶在过滤膜上的固定化率较低、并需要大量酶的问题,而且使茶提取物透过过滤膜之后,因为有必要对该过滤膜进行洗净以及杀菌等,所以很难说该方法是高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进行了悉心研讨,结果发现通过将应进行鞣酸酶处理的茶提取物的浊度以及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从而能够以更加少的鞣酸酶添加量,飞跃性地促进酶反应,因而能够高效率地并且低成本地制造出苦味以及涩味被抑制的精制茶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成为规定的浊度的形式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接着对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已调整到规定浓度的茶提取物实施鞣酸酶处理,从而能够以更加少的酶量飞跃性地促进酶反应,因而能够高效率地并且低成本地制造出苦味以及涩味被控制的精制茶提取物。因此,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力(时间等)以及成本,对于工业性的大规模生产精制茶提取物来说是极为有效的。
在本发明中所谓“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是综合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的非表体儿茶素类,和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的表体儿茶素类的总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基于上述合计8种的合计量来定义。
本发明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没食子酸酯体”是综合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4种的总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是4种非聚合型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体的质量和相对于上述8种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和的百分率的值。
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第1工序和第2工序。以下就有关各个工序作详细说明。
(第1工序)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工序是除去第1茶提取物中的非水溶性固形物,使得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调整到0.7质量%时的浊度成为0.1~100NTU,从而得到第2茶提取物的工序。
作为第1茶提取物例如可以列举从茶叶中得到的提取物,该提取物没有实施浓缩或者精制操作。即,第1茶提取物的概念包含茶提取液,是含有1种以上非聚合型儿茶素的物质。
作为提取中使用的茶叶,根据发酵的程度可以列举不发酵茶、半发酵茶或者发酵茶。作为不发酵茶,可以列举由Camellia属,例如C.sinensis、C.assamica、薮北种或者这些茶的杂交种等得到的茶叶加以制茶处理后的煎茶、焙茶、玉露、碾茶、炒青等绿茶类。作为半发酵茶或者发酵茶,例如可以列举由Camellia属,例如C.sinensis、C.assamica、薮北种或者这些茶的杂交种等得到的茶叶通过半发酵或者发酵工序加以制茶处理后的红茶、乌龙茶以及黑茶等。其中优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有比例高的不发酵茶,作为第1茶提取物特别优选绿茶提取物。
第1茶提取物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优选为0.5~4.0质量%,特别优选为0.5~2.0质量%。
从茶叶的提取可以使用水作为提取溶剂,采用捏合机提取、搅拌提取(间歇提取)、对流提取(滴落式提取)以及柱提取等公知的方法来进行。在提取的时候可以预先将抗坏血酸或者其钠盐等有机酸或者其盐类添加到水中。另外,也可以合并使用一边以煮沸脱气或者通入氮气等惰性气体来除去溶解氧,一边在所谓的非氧化氛围下进行提取的方法。
在本工序中,取代使用从茶叶中提取的提取物作为第1茶提取物,而可以使用将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或者干燥物稀释或者溶解于水中的物质,另外也可以合并使用从茶叶得到的提取物、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或者干燥物的稀释液或者溶解液。在此,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或者干燥物是指对由热水或者水溶性有机溶剂从茶叶中提取的提取物进行浓缩或者干燥的物质,例如能够根据日本特开昭59-21938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2058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260907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5-306279号公报等所记载的方法来加以调制。可以使用市售产品作为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或者干燥物,例如可以列举三井农林株式会社制的“POLYPHENON”、伊藤园株式会社制的“TEAFURAN”、太阳化学株式会社的“SUNPHENON”等。另外,作为茶提取物的浓缩物的形态例如可以列举液体、浆液、半固体以及固体。
在本工序中,除去第1提取物中的非水溶性固形物,使得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调整到0.7质量%时的浊度成为0.1~100NTU,作为非水溶性固形物的除去方法可以采用从膜处理、过滤以及离心分离中选出的至少1种固液分离方式。其中,从更加可靠地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容易调整到所期望的浊度的观点出发,优选膜处理,特别优选精密过滤(MF)。在本工序中,特别优选将上述固液分离方式组合实施,例如可以列举由过滤和/或离心分离处理茶提取物,使固形物和水溶性部分固液分离之后,再对水溶性部分施以膜处理。由此,与以往的技术方法相比较,能够以更加少的酶量来促进酶反应,并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在此,所谓“非水溶性固形物”是指来自茶提取物的不溶于水的固形物,例如可以列举多糖类、蛋白质、或者这些物质的复合物等不溶于水的固形物。
一旦冷却茶提取物,茶提取物中的多酚例如就会与咖啡因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从而发生冷后浑,而如果温度冷却到15℃以下、特别是10℃以下的话,那么复合物的析出量将会显著增加,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将会大大降低。为此,在本工序中,为了防止由于发生冷后浑而引起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降低,优选在非水溶性固形物的除去操作中,在不会发生冷后浑的温度下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在此,“不会发生冷后浑的温度”是指非水溶性固形物除去后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成为90%以上的温度。
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时的温度,具体而言,优选为大于15℃,更优选为16℃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特别优选为25℃以上。另外,从维持茶提取物风味的观点出发,该温度的上限优选为50℃,特别优选为40℃。
在由膜处理来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的情况下,压力例如优选为30~400kPa,更加优选为50~400kPa,特别优选为50~350kPa。作为膜孔径,从能够简便地调整浊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1~1μm,更加优选为0.05~0.45μm,特别优选为0.1~0.25μm。另外,作为膜孔径的测定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使用压汞法水银压入法、起泡点试验、细菌过滤法等一般的测定方法,其中优选使用由起泡点试验求得的值。
另外,作为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膜,例如可以列举烃类、氟化烃类或者砜类的高分子膜以及陶瓷膜。作为烃类高分子膜,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以及聚丙烯等聚烯烃类高分子膜。作为氟化烃类高分子膜,例如可以列举聚四氟乙烯(PTFE)以及聚偏氟乙烯(PVDF)等氟化聚烯烃类高分子膜。作为砜类高分子膜,例如可以列举聚砜(PSU)以及聚醚砜(PES)等。作为陶瓷膜,例如可以列举α-Al2O3等。其中,从洗净性以及膜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聚烯烃类高分子膜、氟化聚烯烃类高分子膜、以及陶瓷膜。另外,从高温下的膜洗净以及杀菌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陶瓷膜,从过滤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聚烯烃类高分子膜以及氟化聚烯烃类高分子膜。另外,作为膜的种类,例如可以列举平板膜、螺旋膜以及中空纤维膜等。其中,从能够更进一步高效率地进行处理的观点出发,优选螺旋膜和中空纤维膜等连续处理型膜。
另外,作为离心分离可以使用分离板型、圆筒型以及Decanter型等一般性的离心分离机器。离心分离条件可以成为所期望的浊度的形式进行适当的决定,但是转速和时间,例如在离心分离机为分离板型的情况下,转速优选为3000~10000rpm,更加优选为5000~10000rpm,特别优选为6000~10000rpm;时间优选为0.2~30分钟,更加优选为0.2~20分钟,特别优选为0.2~15分钟。
过滤通常以粗过滤作为目的,与其它的固液分离方式组合来加以实施,例如可以使用滤纸、不锈钢等金属制过滤器。金属过滤器的网眼尺寸优选为18~300目。
如上所述所得到的第2茶提取物的浊度,在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7质量%的情况下为0.1~100NTU,从抑制苦味涩味以及提高鞣酸酶的反应速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50NTU,更优选为0.1~35NTU,进一步优选为0.1~30NTU,特别优选为0.1~20NTU。如果浊度在这样的范围内的话,则能够飞跃性地提高鞣酸酶的反应速度,并且茶提取物的稳定性方面表现卓越、能够充分抑制苦味以及涩味。在此,在本发明中的所谓“浊度”是指用离子交换来稀释第2茶提取物,使得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成为0.7质量%,并在波长范围850nm处、以90°透射散射比较方式进行测定的结果。
(第2工序)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工序是对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为0.05~4.0质量%的第2茶提取物进行鞣酸酶处理的工序。由此,就能够得到苦味以及涩味被显著降低的精制茶提取物。
当第2茶提取物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不在0.05~4.0质量%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在实施鞣酸酶处理之前,通过在第2茶提取物中添加水来进行稀释、或者通过浓缩第2茶提取物,从而就能够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调整到上述范围内。
在进行鞣酸酶处理时的第2茶提取物,其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05~4.0质量%,但是从提高处理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1.0质量%,更优选为0.1~0.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0.8质量%,特别优选为0.25~0.75质量%。如果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超过4.0质量%的话,那么反应速度就会降低,所需要的酶量就会增大,所以不优选。另一方面,如果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小于0.05质量%的话,那么由于伴随着液量增加,酶失活时的热量负荷会增加,所以也不优选。
在此,“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浓度”可以由“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在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为50质量%的情况下,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05~4.0质量%、0.1~1.0质量%、0.2~0.8质量%、0.25~0.75质量%的茶提取物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浓度”分别相当于0.03~2.0质量%、0.05~0.5质量%、0.1~0.4质量%、0.13~0.38质量%。
在本工序中所使用的鞣酸酶,只要是具有水解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活性的物质即可。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培养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等的鞣酸酶生产菌得到的鞣酸酶。其中,特别优选来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鞣酸酶。鞣酸酶既可以是粉末状又可以是溶液状的形态。
鞣酸酶的添加量,相对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67质量%的茶提取物1g,优选为0.02~0.75Unit,从添加量的减少以及酶反应的控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4~0.45Unit,特别优选为0.06~0.30Unit。在此,1Unit被定义为在30℃的水中水解鞣酸中包含的1微摩尔酯键的酶量。
鞣酸酶添加后,在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达到优选的0.1~50质量%、更加优选的1~40质量%、特别优选的10~30质量%为止,期望保持反应温度优选为5~45℃,更加优选为15~40℃。
由鞣酸酶处理来控制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优选根据处理时的茶提取物pH值变动来决定反应的终点。该pH值优选为3~6,特别优选为3.5~5.5。由此,就能够简便地调制具有所期望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的精制茶提取物。
作为在鞣酸酶处理中的平均反应时间,从维持风味的观点出发优选反应时间的上限为300分钟。另外,从控制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的观点出发优选反应时间的下限为1分钟。即,在鞣酸酶处理中的平均反应时间优选为1~300分钟,更加优选为10~120分钟,特别优选为20~90分钟。
之后,尽可能快地将温度升至45~95℃,优选为75~95℃,通过使鞣酸酶失活来停止反应。作为鞣酸酶的失活处理时间,如果是90℃以上则优选为2分钟以上,如果是80℃以上则优选为5分钟以上。作为酶反应的失活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以间歇式进行加热的方法、或者以使用板式热交换机、保温管等连续保持式进行加热的方法等。根据鞣酸酶的失活处理就能够防止之后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降低,从而也就变得容易得到目标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的茶提取物。
通过如上所述得到的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能够直接配合在饮料等中。另外,也可以像馏去了水分的浓缩物或者干燥了的固形物、粉末、造粒物那样,使精制茶提取物高浓度化。
作为浓缩或者干燥的高浓度化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减压浓缩法、反渗透膜浓缩法、喷雾干燥法、冻结干燥法、喷射干燥法。精制了的茶提取物,因为其在减压浓缩或者喷雾干燥法中的热负荷、或者在反渗透膜浓缩法中的膜堵塞与以往的情况相比较有所减少,所以在配合饮料的时候能够高效率地得到稳定性卓越的含有高浓度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精制茶提取物。作为高效率的高浓度化方法,例如首先根据减压浓缩法或者反渗透膜浓缩法实施一次浓缩,直至固形物浓度为5~60质量%,之后对应于用途优选采用根据喷雾干燥法或者冻结干燥法进行粉末化的方法。
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虽然通过上述工序使得高分子或者脂质等夹杂物被除去,并且经时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但是还可以将该精制茶提取物分散于有机溶剂以及水的混合溶液中,接着与活性炭、酸性粘土或者活性粘土接触处理。由此,就能够得到既高浓度地含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又具有更出色的经时稳定性、高品质的低咖啡因含量的精制茶提取物。
有机溶剂和水的含有质量比,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提取效率、茶提取物的精制、长期饮用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60/40~97/3,更加优选为60/40~95/5,特别优选为85/15~95/5。
作为有机溶剂,可以列举乙醇、甲醇等醇类,丙酮等酮类,醋酸乙酯等酯类等。其中,优选醇以及酮的亲水性有机溶剂,特别是如果考虑到在食品中的使用的话,优选为醇,特别优选为乙醇。作为水可以列举离子交换水、自来水以及天然水等。
精制茶提取物的使用量(换算为干燥质量),从能够高效率地处理精制茶提取物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100质量份优选为10~40质量份,更加优选为10~3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5~30质量份。
在添加于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之后,更加优选设置10~180分钟左右的熟化时间。上述处理优选在10~60℃的温度条件下,更加优选在10~50℃温度条件下,特别优选在10~4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活性炭的添加量,从除去咖啡因的效率以及降低在过滤工序中的滤饼阻力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100质量份,优选添加0.5~8质量份,特别优选添加0.5~3质量份。另外,活性炭、酸性粘土或者活性粘土的配合比例(质量比)优选为活性炭∶酸性粘土或者活性粘土=1∶1~10,特别优选为1∶1~6。
通过如上所述制造的精制茶提取物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A)和咖啡因(B)的含有质量比[(A)/(B)]优选为4~200,更优选为5~200,进一步优选为15~200,特别优选为30~200。
在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中,优选含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为5~90质量%,更加优选为10~90质量。另外,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在其固形物成分中优选含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为25~90质量%,更加优选为30~90质量%。
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尽管显著地降低了苦味以及涩味可还是能够维持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高浓度,并且色相仍为良好。因此,本发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在容器装饮料中的利用方面是有用的,特别是作为绿茶、乌龙茶、混合茶、红茶以及大麦茶等茶类饮料、以及运动饮料、等渗饮料(Isotonic Drink)以及near-water等非茶类饮料是有用的。
在容器装饮料中,优选含有在水中处于溶解状态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为0.03~1.0质量%,更优选为0.04~0.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6~0.4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0.08~0.3质量%,特别优选为0.1~0.3质量%。如果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在该范围内的话,则从容易摄取大量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饮料刚调制完之后的色相的观点出发也优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可以根据鞣酸酶处理了的精制茶提取物的配合量来加以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优选为0~63质量%,更加优选为5~56质量%,特别优选为5~48质量%。
容器装饮料的pH(25℃)值,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调整为2~7,更加优选调整为2~6.5,特别优选调整为3~4.5。
容器装饮料如果配合苦涩味抑制剂则变得容易饮用,因而优选使用苦涩味抑制剂。作为苦涩味抑制剂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优选环糊精。作为环糊精可以使用α-、β-、γ-环糊精以及支链环糊精。另外,在容器装饮料中可以单独或者并用配合下列物质:抗氧化剂、香料、各种酯类、有机酸类、有机酸盐类、无机酸类、无机酸盐类、色素类、乳化剂、保存料、调味料、酸味料、胶、乳化剂、油、维生素、氨基酸、果汁提取物类、蔬菜提取物类、花蜜提取物类、pH调节剂、品质稳定剂等添加剂。
作为容器装饮料中所使用的容器,可以列举与一般饮料同样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成形容器(所谓的PET瓶)、金属罐、金属箔与塑料薄膜复合而成的纸容器、瓶等通常的包装容器。
容器装饮料,例如是在将饮料充填入金属罐等容器中后,在可以进行加热杀菌的情况下,按照应该符合的法规(在日本是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的杀菌条件制造。而对于像PET瓶以及纸容器那样不能够进行高压杀菌的容器,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预先在与上述同等杀菌条件下,例如用板式热交换器等实施高温短时间杀菌后,冷却至一定温度,再向容器中充填。此外,也可以在无菌条件下在已充填饮料的容器中配合充填其他成分。并且,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杀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将pH调回中性的操作,或在中性条件下加热杀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将pH调回酸性等的操作也是可能的。
实施例
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测定
用蒸馏水稀释茶提取物,再用膜过滤器(0.8μm)过滤得到试样,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型号SCL-10AVP,岛津制作所制造),安装导入十八烷基的液相色谱充填柱(L-columm TM ODS,4.6mmφ×250mm;财团法人化学物质评价研究机构制造),柱温35℃下根据使用A液和B液的梯度法进行测定。流动相A液为含有0.1mol/L醋酸的蒸馏水溶液,B液为含有0.1mol/L醋酸的乙腈溶液,试样注入量为20μL,UV检测器波长为280nm,在此条件下进行测定。
浊度的测定
用离子交换水稀释各个茶提取物,使得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成为0.7质量%,将其作为试样,并以下述分析仪器以及下述条件实施浊度的测定。
分析仪器
浊度计:Turbidimeter/TN-100EUTECH INSTRUMENTS公司制
波长范围:850nm
方式:90°透射散射比较方式
风味的评价
用离子交换水稀释各个茶提取物,使得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成为0.175质量%,由5名评价小组人员协议,根据下述标准评价风味(苦味、涩味)。
(风味的评价标准)
A:苦味以及涩味少
B:稍感觉到苦味以及涩味
C:苦味以及涩味多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考虑了风味评价和固液分离时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根据下述标准通过协议进行。
(综合评价标准)
A:作为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为最佳
B:作为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为稍佳
C:作为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为佳
D:作为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为稍差
E:作为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为差
实施例1
用温度90℃的离子交换水0.75L对75g干燥茶叶实施提取30分钟,用80目以及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进行粗过滤而得到茶提取物(1)。接着,再次用温度90℃的离子交换水0.75L对经粗过滤回收得到的茶叶进行提取30分钟,用80目以及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进行粗过滤而得到茶提取物(2)。混合茶提取物(1)和茶提取物(2)从而得到第1茶提取物。接着,在温度40℃以及压力100kPa的条件下使第1茶提取物透过膜孔径为0.2μm的陶瓷过滤器,从而得到浊度被降低至3.10NTU的第2茶提取物。之后,在第2茶提取物中添加水,使得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成为0.67质量%(pH5.4)。接着,相对于加水后的第2茶提取物1g,添加0.25Unit的鞣酸酶(日本KIKKOMANCorporation制,鞣酸酶KTFH),在40℃温度条件下实施30分钟鞣酸酶处理。接着,在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成为25质量%的时候(pH4.8),在9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2分钟使酶失活,从而使反应停止并冷却反应液。接着,使用反渗透膜对反应液实施浓缩处理,直至固形物浓度成为17质量%,实施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的精制茶提取物。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除了使实施例1得到的第1茶提物透过0.1μm的聚烯烃膜(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SP-003)之外,其余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得到粉末状的精制茶提取物。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1中。
比较例1
除了不对实施例1得到的第1茶提取物实施膜处理,添加0.25Unit的鞣酸酶实施60分钟处理,将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调整到25质量%之外,其余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得到粉末状的精制茶提取物。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2中。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得到的第1茶提取物中加水,使得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成为0.63质量%,相对于加水后的第1茶提取物1g,添加0.25Unit的鞣酸酶(日本KIKKOMAN Corporation制,鞣酸酶KTFH),在40℃温度条件下实施60分钟鞣酸酶处理(pH4.8)。接着,在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成为25质量%的时候,在9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2分钟使酶失活,从而使反应停止并冷却反应液。接着,使经过鞣酸酶处理的茶提取物透过膜孔径为0.2μm的陶瓷过滤器,使浊度降低至3.0NTU。接着,使用反渗透膜对所得到的茶提取物实施浓缩处理,直至固形物浓度成为17质量%,实施喷雾干燥从而得到粉末状的精制茶提取物。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2中。
比较例3
除了不实施鞣酸酶处理之外,其余采用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粉末状的茶提取物。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2中。
比较例4
用温度为90℃的离子交换水0.75L对50g干燥茶叶实施提取30分钟,用80目以及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进行粗过滤从而得到茶提取物。所得到的茶提取物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94质量%,浊度为676NTU。相对于该茶提取物1g,添加0.25Unit的鞣酸酶(日本KIKKOMAN Corporation制,鞣酸酶KTFH),在25℃温度条件下实施60分钟鞣酸酶处理(pH4.8)。接着,在9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2分钟使酶失活,从而使反应停止并冷却反应液。所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为17质量%。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2中。
比较例5
用温度为90℃的离子交换水0.75L对50g干燥茶叶实施提取30分钟,以6000rpm的转速实施离心分离10分钟。所得到的茶提取物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为0.93质量%,浊度为247NTU。相对于该茶提取物1g,添加0.25Unit的鞣酸酶(日本KIKKOMAN Corporation制,鞣酸酶KTFH),在25℃温度条件下实施60分钟鞣酸酶处理。接着,在溶液的pH值为4.8的条件下使反应停止并在9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2分钟使酶失活,从而使反应停止并冷却反应液。所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为16质量%。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2中。
实施例3
除了替代陶瓷膜而使用PET膜,并且在25℃的温度条件下实施不溶性固形物的固液分离之外,其余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粉末状的精制茶提取物。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1中。
实施例4
除了在20℃的温度条件下实施不溶性固形物的固液分离之外,其余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得到粉末状的精制茶提取物。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1中。
实施例5
除了在10℃的温度条件下实施不溶性固形物的固液分离之外,其余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得到粉末状的精制茶提取物。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1中。
比较例6
对实施例1所得到的第2茶提取物实施浓缩处理,使得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成为8.50质量%,相对于浓缩后的第2茶提取物1g,添加3.17Unit的鞣酸酶(日本KIKKOMAN Corporation制,鞣酸酶KTFH),在40℃温度条件下实施30分钟鞣酸酶处理。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得到粉末状的精制茶提取物。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条件以及评价结果被示于表2中。
[表1]
Figure GPA00001158702800151
[表2]
Figure GPA00001158702800161
比较例1是不调整茶提取物的浊度而进行鞣酸酶处理的例子,如果将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控制在大约25质量%时的反应时间与实施例1相比较的话,那么就可以确认实施例1的反应时间相对于比较例1减少了一半。另外,比较例2是对茶提取物实施鞣酸酶处理之后,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使得成为规定的浊度的例子,与比较例1同样,得到酶反应的促进效果还不够充分的结果。根据这些结果,在除去茶提取物中的非水溶性固形物,使得成为规定的浊度之后,进行鞣酸酶处理的意义就变得显而易见了。另外,根据风味评价的结果可以确认如果鞣酸酶处理工序短时间结束的话,那么就能够一并抑制由于茶提取物的经时劣化所引起的风味恶化。
实施例1~3中的固液分离后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虽然为98%以上的高收率,而实施例5中尽管调整到了规定的浊度但是固液分离后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仍然降低至89%。如果对实施例3与实施例5进行比较的话,那么因为只是固液分离时的温度不同,所以在实施例5中固液分离后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可以推测是由于在10℃的低温条件下实施固液分离,因而发生冷后浑所导致的。
另外,实施例4是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进行实施例3的不溶性固形物的固液分离的例子,固液分离后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94%,与实施例5的89%相比较得到了较高收率的结果。另外,作为鞣酸酶的反应速度的指标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的减少值,因为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所以可以认为不溶性固形物的分离温度优选高于15℃并且40℃以下的温度。
比较例6是与实施例1的鞣酸酶处理条件有所不同的例子。具体而言,比较例6中相对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鞣酸酶量虽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是在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8.50质量%下进行反应的例子。虽然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反应速度非常慢、且反应后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只能降低到50质量%。根据该结果,可以认为第2工序中的鞣酸酶处理条件,可以有效地将第2茶提取物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调整到0.05~4.0质量%。另外,可以确认所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能够强烈地感觉到苦味以及涩味。
另一方面,比较例4是与比较例1同样不调整茶提取物的浊度而实施鞣酸酶处理的例子;另外,比较例5是没有充分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的例子,但是可以确认所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与只是单单从茶中提取的比较例3同样,能够强烈地感觉到苦味以及涩味。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确认如果在固液分离时不发生冷后浑的温度下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使得成为规定的浊度,再对该茶提取物实施鞣酸酶处理的话,那么就能够以更加少的酶量来飞跃性地促进酶反应,并且能够以短时间大幅度地降低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而并不降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并且,可以确认根据本实施例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的苦味以及涩味被显著地抑制,而且目测观察可以确认色相得到明显改善。

Claims (8)

1.一种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含:
第1工序,除去第1茶提取物中的非水溶性固形物,使得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调整到0.7质量%时的浊度成为0.1NTU~100NTU,从而得到第2茶提取物;
第2工序,对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05~4.0质量%的第2茶提取物实施鞣酸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高于15℃的温度下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从膜处理、过滤以及离心分离中选出的至少1种固液分离方式来除去非水溶性固形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膜处理中使用的膜的孔径为0.01~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鞣酸酶处理,使得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成为0.1~50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5~45℃下实施鞣酸酶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67质量%的第2茶提取物1g,添加0.02~0.75Unit的鞣酸酶。
8.一种精制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
是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
CN2008801205942A 2007-12-27 2008-12-26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6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6989 2007-12-27
JP2007-336989 2007-12-27
PCT/JP2008/003990 WO2009084215A1 (ja) 2007-12-27 2008-12-26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6077A true CN101896077A (zh) 2010-11-24
CN101896077B CN101896077B (zh) 2013-02-13

Family

ID=40823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059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6077B (zh) 2007-12-27 2008-12-26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78972A1 (zh)
EP (1) EP2225952B1 (zh)
JP (1) JP5261167B2 (zh)
KR (1) KR20100110308A (zh)
CN (1) CN101896077B (zh)
WO (1) WO20090842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2686A (zh) * 2016-11-29 2019-07-16 花王株式会社 饮料组合物
CN115734713A (zh) * 2020-06-29 2023-03-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纯化五层龙属植物萃取物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00054A (ja) * 2013-06-18 2015-01-05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
WO2015044081A2 (en) * 2013-09-30 2015-04-02 Unilever Plc Preservative free, acid stable, tea and honey concentrate
KR101602679B1 (ko) 2015-12-09 2016-03-11 한국참생약 영농조합법인 그라비올라 액상차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그라비올라 액상차
KR101602681B1 (ko) 2015-12-09 2016-03-11 한국참생약영농조합법인 그라비올라 고형차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그라비올라 고형차
KR20190129367A (ko) 2018-05-10 2019-11-20 김영식 그라비올라를 포함하는 혼합차 제조 방법
KR102391737B1 (ko) 2020-05-28 2022-04-28 김영식 그라비올라를 포함하는 혼합차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49932A (en) * 1969-07-10 1971-10-13 Tenco Brooke Bond Ltd Enzymatic solubilisation of tea cream
JPS59219384A (ja) 1983-05-30 1984-12-10 Mitsui Norin Kk 天然抗酸化剤の製造方法
JPH02128650A (ja) 1988-11-07 1990-05-17 Nitto Denko Corp 濾過膜を用いた茶の製造法
US5258188A (en) * 1989-04-06 1993-11-02 Thomas J. Lipton Co., Division Of Conopco, Inc. Process of preparing a tea product
JPH0420589A (ja) 1990-05-16 1992-01-24 Mitsui Norin Kk 茶ポリ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JP3115691B2 (ja) 1992-03-17 2000-12-11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低カフェイン含量茶ポリ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法
JPH05306279A (ja) 1992-04-07 1993-11-19 Shokuhin Sangyo High Separeeshiyon Syst Gijutsu Kenkyu Kumiai 茶カテキン類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3706370B2 (ja) * 2003-04-25 2005-10-12 花王株式会社 タンナーゼ処理した緑茶抽出物
JP4694974B2 (ja) * 2005-05-20 2011-06-08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4542047B2 (ja) * 2005-10-20 2010-09-08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KR20070026005A (ko) * 2005-09-01 2007-03-08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정제 녹차 추출물의 제조 방법
JP4751204B2 (ja) * 2005-09-01 2011-08-17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4242877B2 (ja) * 2006-04-04 2009-03-25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4569965B2 (ja) * 2006-04-17 2010-10-27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4493042B2 (ja) 2006-05-02 2010-06-30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茶抽出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2686A (zh) * 2016-11-29 2019-07-16 花王株式会社 饮料组合物
US11464240B2 (en) 2016-11-29 2022-10-11 Kao Corporation Beverage composition
US11903394B2 (en) 2016-11-29 2024-02-20 Kao Corporation Beverage composition
CN115734713A (zh) * 2020-06-29 2023-03-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纯化五层龙属植物萃取物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84215A1 (ja) 2009-07-09
EP2225952B1 (en) 2014-11-19
JP5261167B2 (ja) 2013-08-14
KR20100110308A (ko) 2010-10-12
EP2225952A4 (en) 2013-01-30
US20100278972A1 (en) 2010-11-04
EP2225952A1 (en) 2010-09-08
JP2009171962A (ja) 2009-08-06
CN101896077B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6077B (zh)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JP3706370B2 (ja) タンナーゼ処理した緑茶抽出物
CN101664092B (zh) 低咖啡因茶类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JP4745784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
US20090123612A1 (en) Tea beverage packed in container
JP4800779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TWI439231B (zh) 綠茶萃取物之純化物之製造方法
CN102307482B (zh) 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659A (zh) 茶萃出物的酶化澄清方法
WO2009119112A1 (ja) 発酵茶飲料の製造法
KR20100055406A (ko) 차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CN102215698A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
JP5213832B2 (ja) 焙煎植物原料水性エキスの酢酸低減方法
JP5472092B2 (ja) テアフラビン類を豊富に含む発酵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CN101437405B (zh) 容器装茶饮料
JP5111096B2 (ja) 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5336340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2011019422A (ja) 容器詰飲料及び容器詰飲料中のテアフラビン類含有量の低減を抑制する方法
KR20050084775A (ko) 용기포장 차음료
CN116981363A (zh) 发酵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
JP4493042B2 (ja) 茶抽出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73247B2 (ja) 風味の改善された茶抽出処理物の製造方法
JP7272809B2 (ja) 容器詰緑茶飲料
JP2006325469A (ja) 茶抽出物
CN118252205A (zh) 茶提取液的酶解方法和浓缩工艺、茶酶解液、茶浓缩液和茶饮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