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9670A - 抗痛风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抗痛风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9670A
CN101869670A CN 201010194993 CN201010194993A CN101869670A CN 101869670 A CN101869670 A CN 101869670A CN 201010194993 CN201010194993 CN 201010194993 CN 201010194993 A CN201010194993 A CN 201010194993A CN 101869670 A CN101869670 A CN 101869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ut
radix
rhizoma rhei
ethanol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949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9670B (zh
Inventor
殷书梅
王宓
徐超
林新艳
夏月
李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ION YANGGU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X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ANGSU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X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ANGSU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NANX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ANGSU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0101949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9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9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9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9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9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抗痛风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组合物原料药的重量比:山慈菇:160~220;大黄或重楼:120~180;透骨草:100~150;冰片或薄荷脑:3~8。优化的重量比:丽江山慈菇180;大黄或重楼150;透骨草120;冰片或薄荷脑5。制成1000ml或1000g。进一步优化,原料药构成是:大黄或重楼、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的提取物、冰片或薄荷脑的溶液。本发明还提供这种抗痛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种抗痛风组合物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中药的抗痛风药物的不足,提供了有效的抗痛风中药组合物。能够取得更好的抗痛风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抗痛风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抗痛风组合物,这种抗痛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种抗痛风组合物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痛风曾被普遍认为是富贵病,后来发现它是一种遍布世界的常见病。无论是在欧美国家还是在东方民族痛风的患病率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在所有年龄段痛风的患病率为0.84%。目前我国痛风患者已达800-1200万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主要的生化基础,其发生率更高,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20岁以上的人群中1.4%~5.7%存在血尿酸值过高,40~50岁为发病高峰。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会发展为痛风。故该类病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1998年在上海调查显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上升10.1%,痛风发病率达0.34%;2003年在南京的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已达13.3%,与欧美地区(为2%~18%)相当,痛风发病率达1.33%,低于目前美国痛风发病率(2.7%)。
目前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仍以西药口服制剂为主,主要为炎症干扰药及降尿酸药两大类,前者为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后者包括尿酸促排药、抑制尿酸生成类。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尤其是重症急性发作痛风的特效药物,但其毒性反应明显,呕吐、腹泻、痉挛性腹痛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治疗有效剂量与其引起胃肠道症状的剂量相近。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反应和肾脏损害。前者有消化不良、恶心、上腹痛、溃疡、出血等;后者包括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和急性肾衰。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撤药后发生反跳现象,故最好同时和接着应用维持量秋水仙碱或消炎痛等药物。其他各类药物均有其用药的局限性或不良反应,因此医生在临床用药方面可选择性很小。中成药在市场上暂时开发相对较少。
本药物利用现代中药的提取纯化技术,从中药原药材中取得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发挥中药的经皮给药技术而发挥药物的疗效。外用制剂与前述痛风的口服制剂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特点:①局部治疗,针对性强;②提高对全身疾病局部病变的治疗效果;③避免口服痛风药物可能带来的各种不良毒性反应;④使用方便,疗效迅速;⑤联合用药时可有效减少口服药剂量。经皮给药绕过了肝脏和胃肠道,避免了全身用药的首过效应,既保证了局部疗效,又降低了全身毒性。
        治疗痛风的外用制剂与口服制剂优势比对
  剂型   毒副作用   胃肠稀释   肝脏首过效应   作用病灶
  口服   较大   有   有   时间长
  剂型   毒副作用   胃肠稀释   肝脏首过效应   作用病灶
  外用   无   无   无   直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痛风组合物,并提供这种抗痛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种抗痛风组合物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缺少中药抗痛风药物的不足,并能够取得更好的抗痛风治疗效果。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一种抗痛风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如下:
山慈菇          160~220
大黄(或重楼)    120~180
透骨草          100~150
冰片(或薄荷脑)  3~8
本申请推荐,该组合物原料药中的山慈菇,采用丽江山慈菇;
进一步优化,该组合物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如下:
丽江山慈菇 180  大黄(或重楼) 150  透骨草 120  冰片(或薄荷脑) 5
                                            制成1000ml或1000g。
更优化和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抗痛风组合物的构成是采用以下方法得到的大黄、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的提取物和冰片溶液:
大黄(或重楼)粉碎,以乙醇润湿药材,使药材充分溶胀,装渗漉桶,加入乙醇,浸泡24小时,收集渗漉液;
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以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得到浸膏;
在此浸膏中缓缓加入上述大黄渗漉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离心,备用;
冰片(或薄荷脑),加适量聚乙二醇400研匀,缓缓加入上述药液中,搅匀,调节pH至5.0~7.0,加纯化水至全量,放置24小时,离心(10000~15000r/m),灌封,即可。
将大黄粉碎成粗颗粒,以适量体积80%的乙醇润湿药材,使药材充分溶胀,约1小时,装渗漉桶,加入80%的乙醇适量,浸泡24小时,收集渗漉液至800ml;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以8倍量70%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的浸膏。将大黄渗漉液缓缓加入浸膏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放置,离心(10000~15000r/m),备用。冰片研细,加适量聚乙二醇400研匀,缓缓加入上述药液中,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调节pH至5.0~7.0,放置24小时,离心(10000~15000r/m),灌封,即可。
完成本申请第2个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以上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大黄(或重楼)粉碎,以乙醇润湿药材,使药材充分溶胀,装渗漉桶,加入乙醇,浸泡24小时,收集渗漉液;
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以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得到浸膏;
在此浸膏中缓缓加入上述大黄渗漉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离心,备用;
冰片(或薄荷脑)研细,加适量聚乙二醇400研匀,缓缓加入上述药液中,搅匀,调节pH至5.0~7.0,加纯化水至全量,放置24小时,离心(10000~15000r/m),灌封,即可。
更优化地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各步骤的具体操作如下:将大黄粉碎成粗颗粒,以适量体积80%的乙醇润湿药材,使药材充分溶胀,约1小时,装渗漉桶,加入80%的乙醇适量,浸泡24小时,收集渗漉液至800ml;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以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的浸膏。将大黄渗漉液缓缓加入浸膏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放置,离心(10000~15000r/m),备用。冰片研细,加适量聚乙二醇400研匀,缓缓加入上述药液中,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调节pH至5.0~7.0,放置24小时,离心(10000~15000r/m),灌封,即可。
完成本申请第3个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以上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中药抗痛风药物的不足,提供了有效的抗痛风中药组合物。能够取得更好的抗痛风治疗效果。
实验一、小鼠镇痛试验(热板法、扭体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ICR小鼠,体重18-22g,雌性100只,雄性80只,上海斯莱克动物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Y(沪)2007-0005;使用许可证号:SYXK(苏)2007-0030。
1.2 受试药:
抗痛风制剂01号:(处方:丽江山慈菇、大黄、透骨草、冰片)凝胶剂
抗痛风制剂02号:(处方:丽江山慈菇、大黄、透骨草、冰片)搽剂
抗痛风制剂03号:(处方:丽江山慈菇、重楼、透骨草、薄荷脑)凝胶剂
抗痛风制剂04号:(处方:丽江山慈菇、重楼、透骨草、薄荷脑)搽剂
口服抗痛风制剂:(处方:丽江山慈菇、大黄、透骨草、冰片)
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阳性对照药:规格:20ml/瓶,西藏康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708
布洛芬片,阳性对照药:规格:0.1g/片,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811262
以上试验药物均为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批号:20100126
1.3 试剂:冰醋酸(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批号:050929)
1.4 仪器:YLS-6B智能热板仪(山东医学科学院设备站)
2.实验方法:
2.1 热板致小鼠疼痛试验
2.1.1 筛选合格小鼠:将小鼠放在热板上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小鼠的痛阈值,凡舔足时间小于5s或大于30s或喜跳跃者弃之不用。再测合格小鼠痛阈值,作为该小鼠的给药前基础痛阈值,并按痛阈值及体重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阳性药对照组(灌胃给予布洛芬0.312mg/kg)、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组、口服制剂组(灌胃给药0.45g生药/kg)、01号药、02号药、03号药、04号药组。
2.1.2 观察受试药的镇痛作用:各组小鼠涂药后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分别测小鼠痛阈值,如60s仍无反应,将小鼠取出,以免烫伤,其痛阈值以60s计。
2.2 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
各组小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灌胃给予布洛芬0.312mg/kg)、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组、口服制剂组(灌胃给药0.45g生药/kg)灌胃给药后30min、01号药、02号药、03号药、04号药组,然后腹部脱毛,按分组涂药(5ml/kg)后,立即腹腔注射0.7%醋酸溶液0.1ml/10g,记录15min内各组小鼠首次出现扭体反应(腹部内凹,伸展后肢,臀部抬高)的时间及扭体次数。
2.3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以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061
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实验结果:
3.1 热板致小鼠疼痛试验结果:
布洛芬在30min、60min,布洛芬、01、02号药在90min,01号药在120min,口服制剂组在60、90min时能延长小鼠痛阈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见表1-1。
      表1-1.受试药对热板法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071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072
注:①与基础痛阈值比较,##P<0.01,#P<0.05
    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下同)
3.2 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
各给药组均能延长小鼠扭体实验潜伏期,降低扭体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见表1-2。
       表1-2.受试药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潜伏期和次数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073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074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081
结论:
4.1 热板实验结果证明:01号药90、120min,02号药90min,口服制剂60、90min时痛阈值升高,说明01、02号药和口服制剂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4.2 扭体实验结果表明:01、02、03、04号药和口服制剂均能显著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和降低小鼠扭体次数。
实验二、小鼠抗炎试验(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ICR小鼠,体重18-22g,雄性80只,上海斯莱克动物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Y(沪)2007-0005;使用许可证好:SYXK(苏)2007-0030。
1.2 受试药:同前。
1.3 试剂:二甲苯(上海久亿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70401)
2.实验方法:
2.1 各组小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布洛芬、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组、01号药、02号药、03号药、04号药、口服制剂组),将二甲苯0.08ml/只涂于小鼠右耳两面,左耳不涂作为对照,致炎后立即涂抹耳廓给药(阳性药布洛芬和口服制剂组灌胃给药30min后致炎),30min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8mm的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求左、右两耳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再按下式计算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
耳肿胀率=(右耳重量-左耳重量)/左耳重量×100%
耳肿胀抑制率%=(空白组平均耳肿胀度-给药组平均耳肿胀度)÷空白组平均耳肿胀度×100%
2.2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以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091
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实验结果
各给药组小鼠耳廓肿胀度和肿胀率均有下降趋势,且布洛芬、01号药、02号药、04号药组和口服制剂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见表2
         表2-1 受试药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092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093
结论:布洛芬、金罗汉组、01号、02号、03号、04号药以及口服制剂均能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其中作用最强的为02号药。
综合评价:镇痛抗炎作用最好的为02号药,其次为01和04号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抗痛风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如下:丽江山慈菇:180;大黄:150;透骨草:120;冰片5;制成1000ml。其中,将大黄粉碎成粗颗粒,以适量体积80%的乙醇润湿药材,使药材充分溶胀,约1小时,装渗漉桶,加入80%的乙醇适量,浸泡24小时,收集渗漉液至800ml;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以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的浸膏。将大黄渗漉液缓缓加入浸膏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放置,离心(10000~15000r/m),备用。冰片研细,加适量聚乙二醇400研匀,缓缓加入上述药液中,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调节pH至5.0~7.0,放置24小时,离心(10000~15000r/m),灌封,即可。
本发明处方的筛选、提取工艺及辅料的确定研究过程如下:
一、提取工艺研究
(一)丽江山慈菇、透骨草醇回流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1、正交试验设计
在对丽江山慈菇、透骨草回流提取工艺考察时,基于前期对参考文献的查阅理解及对原药材的处理经验,确定乙醇浓度、加乙醇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四个因素采用以下正交试验条件进行优选,选用L 9(34)表进行实验,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浸膏浓缩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以秋水仙碱、槲皮素的含量和回流药液的出膏率为指标进行检测,来优选工艺,各因素水平见下表。
            表1 回流提取工艺试验因素水平表
2、正交试验的样品制备
(1)样品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丽江山慈菇9g、透骨草6g,共9份,分别按正交试验表各行所列条件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适量浓缩,分别定容至100ml,备用。
(2)含量测定
①秋水仙碱的测定
色谱条件:Phenomenex luna C18(4.6mm×150mm,5μm);
流动相:甲醇-水(45∶55);
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nm。
仪器: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醇提正交样品,精密移取1ml至10ml容量瓶中,以70%甲醇稀释至刻度,再精密移取1ml至5ml容量瓶中,以70%甲醇稀释至刻度,离心,取上清液以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结果:
         表2 秋水仙碱对照品的浓度及校正因子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112
         表3 正交试验样品中秋水仙碱测定结果
②槲皮素的测定
色谱条件:Phenomenex luna C18(4.6mm×150mm,5μm)
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40∶60)
检测波长:360nm
仪器: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醇提正交样品,精密移取10ml至蒸发皿中,蒸至近干,加入15ml甲醇、25%盐酸7ml溶解残渣并转移至锥形瓶中,水浴回流30分钟,滤过,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以甲醇稀释至刻度,离心,取上清液以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结果:
           表4 槲皮素对照品的浓度及校正因子
    对照品浓度mg/ml     进样量μl     峰面积     校正因子(f)
0.00622 10 128 4.86×10-4
            表5 正交试验样品中槲皮素测定结果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131
3、正交试验表及结果:
按正交试验条件,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于影响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秋水仙碱转移率Ya权重系数设定为0.5,槲皮素转移率Yb权重系数设定为0.3,出膏率Yc权重系数设定为0.2,进行加权评分,公式为Y=0.5Ya+0.3Yb+0.2Yc,结果见下表。
             表6 回流提取工艺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132
4、方差分析:将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7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
Figure BSA00000155817500142
5、分析结果
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各因素对提取的影响大小顺序为D>A>C>B,回流次数为第一因素,乙醇浓度为第二因素,回流时间为第三因素,乙醇用量为第四因素;最优工艺水平:A2B3C2D2。即用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
回流次数为最显著影响因素(P<0.01)。乙醇用量为最小影响因素(P》0.05),而8倍量溶剂(K=213.29)与10倍量溶剂(K=213.53)在提取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从节约能耗方面考虑,选择8倍量溶剂进行回流提取。
回流提取工艺结论:丽江山慈菇粉碎成粗颗粒、透骨草切段,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
(二)大黄乙醇渗漉提取工艺研究
1、药材粉碎粒度的比较
将大黄饮片分别进行手工破碎和粉碎成粗颗粒及粗粉,分别称取15g,以1倍药材量体积的80%乙醇润湿药材,拌匀,约1小时,装渗漉柱,加入80%的乙醇至高出药材层面约5cm,浸泡24小时,装渗漉柱,以3~5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收集过程中补充80%乙醇约45ml,收集渗漉液共70ml左右,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80%乙醇定容至刻度。以大黄总蒽醌的含量为指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见下表
        表8 不同粉碎粒度的药材渗漉液中总蒽醌的比较
  粉碎粒度   大黄总蒽醌含量(mg/每g生药)
  手工破碎   4.57
  粗颗粒(最粗粉,过10目筛)   7.66
  粗粉(能过24目筛)   7.65
结论:从上表可知,在相同浸泡时间和渗漉条件下,手工破碎的总蒽醌提取得率较小,而粗颗粒和粗粉的提取得率基本一致,故在渗漉工艺中将大黄粉碎成粗颗粒。
2、浸润药材溶剂用量的考察
关于药材浸润乙醇用量,如均为10-24目粗颗粒,1倍药材量体积的乙醇足以将药材润湿。但实际大生产药材粉碎过程中会产生细粉,一般会在5%-10%左右。药材粗颗粒中混有一些细粉,则所用浸润乙醇会稍多一些。
         表9 浸润药材溶剂用量的考察
 粗颗粒性状   浸润所用乙醇量(倍药材量)
 均为10~24目颗粒   1倍
 混有5%的大于50目细粉   1.1倍
  混有10%的大于50目细粉   1.3倍
考虑渗漉过程中细粉过多会堵塞渗漉桶,将大于50目的细粉量控制在10%以内有利于渗漉工序的顺利开展,参照上表乙醇量,将大黄粗颗粒浸润乙醇用量定为1~1.3倍药材量体积。
3、渗漉条件的优选
为了选择大黄乙醇渗漉的最佳条件,我们对渗漉用乙醇浓度、渗漉液收集体积、药材浸泡时间三个因素进行考察。
(1)乙醇渗漉浓度的考察
                         表10 乙醇浓度优选考察表
  乙醇浓度%   收集渗漉液体积ml  浸泡时间h   大黄总蒽醌含量(mg/每g生药)   转移率%Y1   渗漉液出膏率%Y2   综合评分
  60%   80  24   4.94   32.72   38.67   34.51
  70%   80  24   6.09   40.33   37.51   39.48
  80%   80  24   7.60   50.33   36.71   46.24
  90%   80  24   7.64   50.53   32.43   45.10
①样品制备:将大黄饮片粉碎成粗颗粒,按照十分之一处方量,称取15g,平行4份,分别以60%、70%、80%、90%乙醇1倍量体积润湿药材,拌匀,使药材充分溶胀,约1小时,装渗漉柱,加入相应浓度的乙醇至高出药材层面约5cm,浸泡24小时,以3~5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同时向渗漉柱中分别补充相应浓度的乙醇,收集渗漉液共80ml左右,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相应浓度乙醇定容至刻度。
②总蒽醌的测定: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大黄【含量测定】项下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Phenomenex luna C18(4.6mm×150mm,5μm);
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66∶34);
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
仪器: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上述样品,精密移取2ml至烧瓶中,挥去乙醇,加10%盐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2分钟,再加三氯甲烷1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至分液漏斗中,用少量三氯甲烷洗涤容器,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三氯甲烷层,酸液再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25ml使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③出膏率的测定
精密移取样品10ml至恒重后的蒸发皿中,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浸出物测定】项下方法测定。
④指标比较方法
以大黄总蒽醌的含量和渗漉液的出膏率为指标进行比较。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于影响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大黄总蒽醌含量转移率权重系数设定为0.7;出膏率权重系数设定为0.3,进行加权评分,公式为Y=0.7Y1+0.3Y2
⑤结果分析
从上表看出,综合评分方面为80%乙醇最高,90%乙醇的大黄总蒽醌的转移率稍高于80%乙醇提取,但出膏率较低,总体评价低于80%乙醇的提取,因此最终选择渗漉乙醇浓度为80%。
(2)渗漉液收集体积的考察
                         表11 渗漉液收集体积的优选考察
  渗漉液收集体积ml   乙醇浓度%  浸泡时间h   大黄总蒽醌含量(mg/每g生药) 转移率%y1   渗漉液出膏率%y2 综合评价
  60ml   80  24   6.69   44.30   34.66   41.41
  70ml   80   24   7.26   48.08   36.10   44.49
  80ml   80   24   8.07   53.44   37.66   48.71
  90ml   80   24   8.11   53.71   37.78   48.93
①样品制备:将大黄饮片粉碎成粗颗粒,按照十分之一处方量,称取15g,平行4份,以1倍量体积80%的乙醇润湿药材,拌匀,使药材充分溶胀,约1小时,装渗漉柱,加入80%的乙醇至高出药材层面约5cm,浸泡24小时,以3~5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同时向渗漉柱中补充80%的乙醇,分别收集渗漉液60、70、80、90ml,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80%乙醇定容至刻度。
②总蒽醌及出膏率的测定:同前。
③指标比较方法:同前。
④结果分析
从上表看出,渗漉液收集体积为90ml时,综合评分最高。90ml渗漉液中总蒽醌含量仅比80ml渗漉液高出约0.5%,说明80ml渗漉液中大黄总蒽醌已基本收集完全;而90ml渗漉液比80ml渗漉液所耗用乙醇量则高出12.5%,综合考虑乙醇消耗量与有效成分转移水平,我们选择大黄药材处方量收集渗漉液为80ml。
(3)浸泡时间的考察
                表12 浸泡时间条件的优选考察
  浸泡时间(h)   乙醇浓度%   渗漉液收集体积ml   大黄总蒽醌含量(mg/每g生药)   转移率%Y1   渗漉液出膏率%y2   综合评分
  12   80   80   6.47   42.85   36.13   40.83
  24   80   80   7.96   52.72   37.21   48.07
  36   80   80   7.91   52.38   37.44   47.90
①样品制备:将大黄饮片粉碎成粗颗粒,按照十分之一处方量,称取15g,平行3份,以1倍量体积80%的乙醇润湿药材,拌匀,使药材充分溶胀,约1小时,装渗漉柱,加入80%的乙醇至高出药材层面约5cm,分别浸泡12、24、36小时,以3~5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同时向渗漉柱中补充80%的乙醇,收集渗漉液80ml,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80%乙醇定容至刻度。
②总蒽醌及出膏率的测定:同前。
③指标比较方法:同前。
④结果分析
从上表看出,浸泡时间12小时大黄总蒽醌的含量较低,浸泡时间为24小时和36小时,大黄总蒽醌的转移率、出膏率及综合评分数据相近,基本无差异。从工业化生产效率方面考虑,选择大黄药材浸泡时间为24小时。
最终确定大黄渗漉工艺为:按照处方量将大黄粉碎成粗颗粒,以1~1.3倍药材量体积80%的乙醇润湿药材,拌匀,使药材充分溶胀,约1小时,装渗漉桶,加入80%的乙醇适量,浸泡24小时,以3~5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同时向渗漉桶中补充80%的乙醇,收集渗漉液共800ml。
三、浓缩及初步配液工艺
1、回流提取液浓缩工艺
按照前述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丽江山慈菇、透骨草按照处方量以8倍量70%乙醇回流2次,每次1.5小时,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分别将回流液浓缩至100、90、80ml,测定其相对密度如下:
表13 回流液不同浓缩体积浸膏相对密度考察表
  浓缩体积ml   相对密度(50℃)
  100   1.103
  90   1.127
  80   1.153
根据上述数据,确定回流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的浸膏。
2、初步配液工艺
大黄按照处方量以80%乙醇浸泡24小时,以3~5ml/min速度渗漉,收集渗漉液800ml,备用;丽江山慈菇、透骨草按照处方量以8倍量70%乙醇回流2次,每次1.5小时,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的浸膏。
考虑到浓缩浸膏较为稠厚,直接加入渗漉液中不易混匀,不利于浸膏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因此先用部分的渗漉液对浸膏进行稀释,再进行整体混合配液。
取部分大黄渗漉液缓缓加入浸膏中,边加边搅拌,分别观察加入量约为浸膏体积的1倍、2倍、3倍体积时混合药液的性状情况,如下表:
           表14 不同稀释体积混合药液的性状观察
  大黄渗漉液加入体积倍数   混合药液性状
  1倍   搅拌后药液中有明显的块状沉淀,不溶物较多。
  2倍   搅拌后有少量的颗粒物不溶,但能均匀分布,不结块
  3倍   搅拌后仍有少量的颗粒物不溶,均匀分布,不结块
从上表可以看出,1倍量大黄渗漉液的加入不能将浓缩浸膏充分稀释,仍有大量不溶物存在;加入大黄渗漉液体积达到2倍时,混合药液中不再有成团结块的沉淀,加入3倍渗漉液稀释与2倍渗漉液稀释的药液性状相接近,仍存有部分的沉淀。因此,初步稀释加入2倍浸膏体积的大黄渗漉液。
初步稀释后的混合药液继续缓缓加入剩余的大黄渗漉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将上述回流液浓缩浸膏先加入配液罐中,缓缓加入2倍浸膏体积的大黄渗漉液,搅拌均匀,再缓缓加入剩余的大黄渗漉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上述配液过程符合实际液体生产情况,具备可操作性。
浓缩初步配液工艺结论:丽江山慈菇、透骨草的回流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0℃)的浸膏。取2倍浸膏体积量的大黄渗漉液缓缓加入浸膏,搅拌均匀,继续将剩余的大黄渗漉液缓缓加入混合药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放置,待离心。
四、离心工艺考察
以药液的性状、秋水仙碱含量、大黄总蒽醌含量三个指标对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进行比较考察。
1、离心时间的考察
取上述混合后的药液按照10000r/m的转速进行离心操作,分别离心3分钟、5分钟、8分钟。分别取上清液按照以下供试品处理方法处理,测定离心前及离心后药液中的秋水仙碱、大黄总蒽醌含量。
秋水仙碱的测定
供试品处理方法:精密移取药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以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色谱条件:同前述“提取工艺研究”项下秋水仙碱含量测定条件。
大黄总蒽醌的测定
供试品处理方法:精密移取1ml药液至烧瓶中,挥去乙醇,加10%盐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2分钟,再加三氯甲烷1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至分液漏斗中,用少量三氯甲烷洗涤容器,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三氯甲烷层,酸液再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10ml使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色谱条件:同前述“渗漉条件的优选”项下大黄总蒽醌含量测定条件。测定结果见下表:
            表15 不同离心时间药液性状及相关成分含量情况
  转速   药液性状   秋水仙碱mg/ml   大黄总蒽醌mg/ml
  离心前   浑浊、有沉淀   0.607   0.868
  离心3分钟   澄清透明   0.606   0.653
  离心5分钟   澄清透明   0.604   0.651
  离心8分钟   澄清透明   0.594   0.643
  不同离心时间的含量偏差分析(RSD) 0.96% 0.81%
分析:从上表可知,离心达到3分钟药液性状澄清透明;对秋水仙碱的含量,离心前后未见明显变化,且不同离心时间对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RSD=0.99%<2%);对大黄总蒽醌含量而言,离心后药液中含量有所下降,但不同离心时间对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RSD=0.81%<2%)。结合实际大生产管式离心机的工作状态为边离心边出液,药液在离心机中停留时间约为3~5分钟,因此我们参照时间生产情况将离心时间定为3~5分钟。
2、离心转速考察
取上述混合后的药液分别按照5000r/m、10000r/m、15000r/m三种转速进行离心操作,离心时间5分钟。分别取上清液按照上述供试品处理方法处理,测定离心前及离心后药液中的秋水仙碱、大黄总蒽醌含量。
      表16 不同离心转速药液性状及相关成分含量情况
  转速   药液性状   秋水仙碱mg/ml   大黄总蒽醌mg/ml
  离心前   浑浊、有沉淀   0.607   0.868
  5000r/m   基本澄清   0.592   0.670
  10000r/m   澄清透明   0.604   0.663
  15000r/m   澄清透明   0.597   0.676
  不同转速之间的含量偏差分析(RSD) 0.97% 0.96%
分析:从上表可知,离心转速达到10000r/min药液性状澄清透明;对秋水仙碱的含量,离心前后未见明显变化,且不同离心转速对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RSD=0.97%<2%);对大黄总蒽醌含量而言,离心后药液中含量有所下降,但不同离心转速对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RSD=0.96%<2%)。
离心工艺结论: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确定药液离心转速为10000~15000r/min,离心时间为3~5分钟。
五、冰片的加入和增溶剂用量的考察
1、增溶剂的选择
处方中的冰片需要用一定量的增溶剂才能均匀的溶解在药液中。我们尝试了聚山梨酯-80、聚乙二醇400两种增溶剂。
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了用3%的聚山梨酯-80和4%聚乙二醇400可以完全的增溶冰片。但在将其加入药液的过程中发现,含有聚山梨酯-80的混合物加入到药液中即产生大量的絮状沉淀,应为聚山梨酯-80与药液中大黄的鞣酸成分发生反应。因此,聚山梨酯-80不适合作为本制剂的增溶剂。聚乙二醇400和冰片的混合物可以均匀的分散在药液中,未见有沉淀析出。
因此,我们以聚乙二醇400为冰片的增溶剂。
2、增溶剂用量的考察
冰片用聚乙二醇400溶解后加入,考察聚乙二醇400使用比例和冰片溶解后加入药液的条件。
按照处方比例称取冰片,研细,以下表中相应比例聚乙二醇400混合溶解,混合物溶于药液中,放置36小时,观察24小时和36小时药液的性状情况。
                 表17 聚乙二醇用量的考察
  聚乙二醇400用量   溶入药液后放置24小时   溶入药液后放置36小时
  2%   有针状结晶析出   有针状结晶析出
  3%   有微量结晶析出   有少量结晶析出
  4%   澄清透明,无结晶   澄清透明,无结晶
  5%   澄清透明,无结晶   澄清透明,无结晶
由于聚乙二醇400较为粘稠,冰片溶解均匀后如果直接加入整体药液中不易分散均匀,特别在大生产过程中会沉积在药液底部。因此,先用少量离心后的药液稀释分散聚乙二醇冰片混合物,再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冰片研细后用聚乙二醇400溶解,用量为4%;用少量离心后药液稀释分散聚乙二醇冰片混合物,再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六、药液pH值的考察
本制剂中间体药液pH值为4.5-4.9之间,呈酸性。研究表明,正常人体皮肤的pH值为5左右,随着pH值的升高(pH>5.5),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角质层的致密性和黏合性降低,将有利于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综合考虑药液的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和制剂稳定性等因素,我们将药液的pH值调节至5.0~7.0,考察pH值的变化对药液性状、指标成分及稳定性的影响,并最终确定pH值的范围。
1、pH调节剂的选择
氢氧化钠作为pH调节剂,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对药液pH进行调节。我们在试验中发现。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滴加入药液的瞬间,会使局部药液颜色变红,应为药液中大黄蒽醌类成分受到局部高浓度碱的影响遭到破坏。而且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调节药液pH值后,药液中随即会产生沉淀物,造成药液有效成分的破坏。
三乙醇胺的性质较为温和,作为pH调节剂加入药液中未发生局部药液颜色变化情况,完成pH调节过程后,药液也未随即出现沉淀现象。
根据上述实际试验情况,我们决定选择三乙醇胺为pH调节剂。
2、pH值范围的确定
取本品离心后的中间体药液50ml(pH=4.6),共7份,其中6份分别用三乙醇胺调节pH值为5.0、5.5、6.0、6.5、7.0、7.5。室温放置24小时,观察记录其性状,同时测定药液中的秋水仙碱及大黄总蒽醌的含量。如药液中出现沉淀,则将药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
秋水仙碱的测定
供试品处理方法:精密移取药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以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色谱条件:同前述“提取工艺研究”项下秋水仙碱含量测定条件。
大黄总蒽醌的测定
供试品处理方法:精密移取1ml药液至烧瓶中,挥去乙醇,加10%盐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2分钟,再加三氯甲烷1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至分液漏斗中,用少量三氯甲烷洗涤容器,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三氯甲烷层,酸液再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10ml使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色谱条件:同前述“渗漉条件的优选”项下大黄总蒽醌含量测定条件。
测定结果见下表:
          表18 不同pH值条件下药液性状及有关成分含量情况(1)
  pH值   药液性状   秋水仙碱mg/ml   大黄总蒽醌mg/ml
  未调节pH值   澄清,无沉淀   0.567   0.648
  调节至5.0   澄清,无沉淀   0.569   0.632
  调节至5.5   底部出现极少量絮状沉淀   0.572   0.637
  调节至6.0   底部出现少量絮状沉淀   0.583   0.636
  调节至6.5   底部有少量沉淀   0.589   0.633
  调节至7.0   底部有明显的沉淀   0.584   0.649
  调节至7.5   底部有大量的沉淀   0.591   0.643
  不同pH值药液之间的含量偏差分析(RSD) 1.69% 1.03%
分析:从上可以看出,随着pH值的升高,药液中秋水仙碱的含量未见显著性变化(RSD=1.69%)。大黄总蒽醌的含量未见有显著性变化(RSD=1.03%),pH值在5.0~7.5范围内对大黄总蒽醌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
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继续对不同pH值条件下成分含量情况细化研究,分别调节药液pH值至5.3、5.7、5.9、6.1、6.3、6.7,测定分析结果如下:
               表19 不同pH值条件下药液性状及有关成分含量情况(2)
  pH值   药液性状   秋水仙碱mg/ml   大黄总蒽醌mg/ml
  调节至5.3   底部出现极少量絮状沉淀   0.587   0.678
  调节至5.7   底部出现少量絮状沉淀   0.579   0.640
  调节至5.9   底部出现少量絮状沉淀   0.588   0.683
  pH值   药液性状   秋水仙碱mg/ml   大黄总蒽醌mg/ml
  调节至6.1   底部有少量沉淀   0.584   0.678
  调节至6.3   底部有少量沉淀   0.588   0.654
  调节至6.7   底部有沉淀   0.588   0.673
  不同pH值药液之间的含量偏差分析(RSD) 0.62% 2.52%
分析:从上可以看出,随着pH值的升高,药液中秋水仙碱的含量未见显著性变化(RSD=0.62%)。大黄总蒽醌的含量未见有显著性变化(RSD=2.52%)。结论:综合上述药液性状、含量变化情况分析,pH值在5.0~7.5的范围内秋水仙碱和大黄总蒽醌的含量未见有明显变化。pH值为7.5时,药液中出现了比较多的絮状沉淀物,会造成药液中其他成分的损失。确定本制剂成品pH值范围为5.0~7.0。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是:山慈菇180;大黄150;透骨草120;冰片5。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是:山慈菇160;大黄120;透骨草100;冰片3。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是:山慈菇220;大黄180;透骨草150;冰片8。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是:山慈菇160;大黄180;透骨草120;冰片8。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是:山慈菇220;大黄120;透骨草100;冰片3。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是:山慈菇180;大黄150;透骨草100;冰片3。
实施例8~14,分别与实施例1~7基本相同,但其中的大黄改为重楼。
实施例15~21,分别与实施例1~7基本相同,但其中的冰片改为薄荷脑。
实施例22、1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剂型分别改变为凝胶、喷雾剂。

Claims (9)

1.一种抗痛风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如下:
山慈菇              160~220
大黄或重楼          120~180
透骨草              100~150
冰片或薄荷脑        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原料药的重量比组成如下:山慈菇:180;大黄或重楼:150;透骨草:120;冰片或薄荷脑:5;制成1000g或10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慈菇采用丽江山慈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的原料药的构成是:大黄或重楼、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的提取物和冰片的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的原料药是以下方法得到的提取物:
大黄或重楼粉碎,以乙醇润湿药材,使药材充分溶胀,装渗漉桶,加入乙醇,浸泡24小时,收集渗漉液;
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以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得到的浸膏;
在此浸膏中缓缓加入上述大黄渗漉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离心,备用;
冰片或薄荷脑研细,加适量聚乙二醇400研匀,缓缓加入上述药液中,搅匀,调节pH至5.0~7.0,加纯化水至全量,放置24小时,10000~15000r/m离心,灌封,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提取物的具体提取操作如下:
将大黄粉碎成粗颗粒,以适量体积80%的乙醇润湿药材,使药材充分溶胀,约1小时,装渗漉桶,加入80%的乙醇适量,浸泡24小时,收集渗漉液至800ml;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以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相对密度1.10~1.15的浸膏。将大黄渗漉液缓缓加入浸膏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放置,10000~15000r/m离心,备用。冰片研细,加适量聚乙二醇400研匀,缓缓加入上述药液中,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调节pH至5.0~7.0,放置24小时,10000~15000r/m离心,灌封,即可。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大黄或重楼粉碎,以乙醇润湿药材,使药材充分溶胀,装渗漉桶,加入乙醇,浸泡24小时,收集渗漉液;
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以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得到的浸膏;
在此浸膏中缓缓加入上述大黄渗漉液,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离心,备用:
冰片或薄荷脑研细,加适量聚乙二醇400研匀,缓缓加入上述药液中,搅匀,调节pH至5.0~7.0,加纯化水至全量,放置24小时,10000~15000r/m离心,灌封,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步骤的具体操作如下:将大黄粉碎成粗颗粒,以适量体积80%的乙醇润湿药材,使药材充分溶胀,约1小时,装渗漉桶,加入80%的乙醇适量,浸泡24小时,收集渗漉液至800ml;丽江山慈菇与透骨草以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相对密度1.10~1.15的浸膏。将大黄渗漉液缓缓加入浸膏中,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放置,10000~15000r/m离心,备用。冰片研细,加适量聚乙二醇400研匀,缓缓加入上述药液中,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调节pH至5.0~7.0,放置24小时,10000~15000r/m离心,灌封,即可。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痛风组合物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CN2010101949932A 2010-06-08 2010-06-08 抗痛风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1869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49932A CN101869670B (zh) 2010-06-08 2010-06-08 抗痛风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49932A CN101869670B (zh) 2010-06-08 2010-06-08 抗痛风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9670A true CN101869670A (zh) 2010-10-27
CN101869670B CN101869670B (zh) 2012-05-23

Family

ID=42994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49932A Active CN101869670B (zh) 2010-06-08 2010-06-08 抗痛风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967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5653A (zh) * 2013-08-26 2013-11-27 湖北景川药业有限公司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外用制剂
CN106420883A (zh) * 2016-08-25 2017-02-22 北华大学 具有抗痛风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671094A (zh) * 2018-07-09 2018-10-1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4375A (zh) * 2020-05-29 2020-08-18 广州市博卡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26888A (zh) * 2021-02-26 2021-05-2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834A (zh) * 2005-10-27 2007-05-02 上海中医大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
CN101062289A (zh) * 2007-05-18 2007-10-31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治疗痛风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834A (zh) * 2005-10-27 2007-05-02 上海中医大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
CN101062289A (zh) * 2007-05-18 2007-10-31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治疗痛风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广西中医药》 19930831 李华春等 骨刺散外敷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78例 第16卷, 第04期 2 *
《新疆中医药》 19941231 梁英华等 复方鱼归消炎散瘀外敷水剂治疗肿疼疹痒证426例分析 , 第02期 2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5653A (zh) * 2013-08-26 2013-11-27 湖北景川药业有限公司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外用制剂
CN106420883A (zh) * 2016-08-25 2017-02-22 北华大学 具有抗痛风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671094A (zh) * 2018-07-09 2018-10-1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1094B (zh) * 2018-07-09 2021-10-0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4375A (zh) * 2020-05-29 2020-08-18 广州市博卡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26888A (zh) * 2021-02-26 2021-05-2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26888B (zh) * 2021-02-26 2022-05-1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9670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1558C (zh) 活血止痛胶囊的制备工艺
CN101869670B (zh) 抗痛风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CN102138966B (zh) 藏茵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872106A (zh) 山香圆叶在治疗病毒性感冒疾病中的应用
CN102240372B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1156907A (zh) 一种葛根芩连提取物
CN103479688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26896B (zh) 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6542B (zh) 一种用于止嗽定喘祛痰的中药口服制剂
CN101313971B (zh) 一种治疗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981852A (zh) 一种天麻醒脑制剂及其制法和质控方法
CN102302615B (zh) 一种祖师麻叶有效部位群、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1040891B (zh) 昆明山海棠生物碱的制备方法
CN101554406B (zh) 桑树皮降糖药用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配方
CN102697932B (zh) 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01642492B (zh)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0203B (zh) 颈腰康胶囊活性成分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及颈腰康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0425253C (zh) 一种地乌总皂苷的制备方法
CN103386045B (zh) 一种防己薏连丸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
CN102188497B (zh) 延胡索总碱的制备方法及延胡索制剂及其应用
CN101375954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WO2019205959A1 (zh) 一种用于治疗癫痫抽搐、小儿惊风、面肌痉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9464B (zh) 一种清火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7644B (zh) 一种黑骨藤复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188468B (zh) 一种心脑舒通片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IANGSU KANGYUAN YANGGU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ANX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ANGSU PROVINC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46 No. 29, Heng Jing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Patentee after: JIANGSU KANION YANGGU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46 No. 29, Heng Jing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Patentee before: Nanx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