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8878A - 燃料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8878A
CN101868878A CN200880117112A CN200880117112A CN101868878A CN 101868878 A CN101868878 A CN 101868878A CN 200880117112 A CN200880117112 A CN 200880117112A CN 200880117112 A CN200880117112 A CN 200880117112A CN 101868878 A CN101868878 A CN 101868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end plate
stream
adjusting device
suppor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7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8878B (zh
Inventor
片野刚司
稻垣敏幸
手岛信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68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8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8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88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4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xternal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4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xternal manifolds
    • H01M8/2485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xternal manifold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external manifolds around a sta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层积多个单体电池(102)而成的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端板(106),配置于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的单体电池层积方向端部;以及流体调整装置(200),设置于与单体电池层积体(104)连接的流路上,调整在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状态。流体调整装置(200)仅在该流体调整装置(200)的流体入口侧部分(230)和流体出口侧部分(250)中的一个部分固定于端板(106)上。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涉及一种即使在配置于单体电池层积体的单体电池层积方向端面的端板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该弯曲而引起的不良情况的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燃料电池,例如已知有层积(堆叠)多个单体电池而构成的燃料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包含膜电极接合体(Membrane ElectrodeAssembly;MEA)和夹持MEA的隔板。作为层积而成的单体电池集合体的单体电池层积体在单体电池层积方向上被一对端板夹持。通过向燃料电池组供给燃料气体和氧化气体来产生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力。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喷射器用于燃料气体的供给的结构。喷射器是通过利用电磁力使阀芯远离阀座来开闭流路的电磁驱动式的开闭阀,通过控制流路的开闭时间和开闭时期来调整燃料气体的供给流量和供给压力。
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将控制流向燃料电池的气体的流量的控制阀配置于该燃料电池的外表面上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51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10553号公报
但是,在燃料电池的发电中,存在端板以向燃料电池的外侧隆起的方式弯曲的情况。作为该弯曲的原因,例如列举这样的原因:单体电池层积体由于发电时的生成水而膨胀,从而施加于端板的载荷增加。 此外,因发电中的发热而引起的热变形也可被列举为原因之一。此外,还考虑了以下原因:当由于发热而使得端板的温度上升、刚性降低时,更容易产生因上述膨胀而引起的弯曲。
例如在电磁阀主体部经由O形环而支承于端板上的支承部件的结构中,当端板弯曲时,存在电磁阀主体部和支承部件在基于O形环的支承部位以外接触的情况。通过所述接触,因电磁阀主体部的阀芯的移动而引起的振动经由支承部件传递至端板和单体电池层积体,存在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或损伤电路基板的焊锡部分的状况。此外,在弯曲的端板与电磁阀主体部接触的情况下,也同样存在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以及焊锡部分的损伤的状况。此外,还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端板的弯曲,机械压力施加在与端板上的电磁阀主体部相连接的配管上,从而损伤配管连接部位等。
这样,端板的弯曲能够造成各种各样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端板的弯曲而引起的不良情况的燃料电池系统。
本发明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层积多个单体电池而成的单体电池层积体;端板,配置于单体电池层积体的单体电池层积方向端部;以及流体调整装置,设置在与单体电池层积体连接的流路上,调整在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状态,流体调整装置仅在该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处固定于端板上。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端板弯曲了的情况下,与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双方都固定于端板上的结构相比,上述弯曲对流体调整装置造成的影响也很小。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因端板的弯曲而引起的不良情况的燃料电池系统。
此处,优选的是,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出口与单体电池层积体连接,流体调整装置设置成与流体出口侧部分相比使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入口侧部分处于重力方向上侧。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在单体电池层积体生成的水侵入流体调整装置中。
此外,优选的是,在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固定于端板上的一个部分上连接有通向单体电池层积体的流路,另一个部分上连接有比通向单体电池层积体的流路更长的流路。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的上述另一个部分以及与该部分连接的长流路来吸收因端板的弯曲而在流路上产生的机械压力。此外,能够吸收流体调整装置相对于端板的配置误差。另一方面,连接于流体调整装置和单体电池层积体之间的较短的流路与固定于端板的上述一个部分连接。因此,即使在端板弯曲了的情况下,该短流路也能够保持为与端板的相对位置,不易受到因该弯曲引起的机械压力。因此,能够抑制因端板的弯曲而引起的不良情况。
此外,优选的是,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的另一个部分经由弹性体而安装于端板上。根据该结构,利用弹性体变形吸收端板的弯曲施加给流体调整装置的载荷。由此,能够抑制因端板的弯曲而引起的不良情况。此外,能够防止因从外部施加给燃料电池系统的振动而引起的不良情况。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层积多个单体电池而成的单体电池层积体;端板,配置于单体电池层积体的单体电池层积方向端部;以及流体调整装置,设置在与单体电池层积体连接的流路上,调整在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状态,流体调整装置在该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的一个部分与主体部分之间包含具有弹性的密封件,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的另一个部分经由弹性体而安装于端板上。根据该结构,利用具有弹性的密封件和弹性体变形来吸收端板的弯曲施加给流体调整装置的载荷。由此,能够抑制因端板的弯曲而引起的不良情况。此外,能够防止因从外部施加给燃料电池系统的振动而引起的不良情况。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端板弯曲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该弯曲而引起的不良情况的燃料电池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说明实施方式中的燃料电池的立体图。
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中的流体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中的流体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8-8线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中的流体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20:燃料电池系统;102:单体电池;104:单体电池层积体;106:端板;24、26、28、30、32:流路;200、200B:电磁阀装置(流体调整装置);230:入口侧支承部件(流体入口侧部分);250:出口侧支承部件(流体出口侧部分);G:重力方向;276、278:配管(流路);240:衬套(弹性体);272、274:O形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对作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燃料电池系统20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燃料电池系统20包含通过燃料气体和氧化气体的电化学反应来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100。此处,例示氢气作为燃料气体,例示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气体,但是燃料气体和氧化气体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另外,存在将燃料气体和氧化气体统称为反应气体的情况。
此处,图2表示说明燃料电池100的结构例的立体图。燃料电池100例如是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PEFC)。燃料电池100例如包含有层积(堆叠)多个单体电池102而构成的单体电池层积体104,所述单体电池102包含膜电极接合体(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和夹持MEA的隔板。另外,关于MEA,例如利用气体扩散电极夹持高分子电解质膜并一体地接合起来。此处,单体电池102的层积数量并不限定于图2的例示。
在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的单体电池层积方向两端部配置有端板106,在与单体电池层积方向正交的方向两侧配置有压板108。即,单体电池层积体104配置在一对端板106之间,并且配置在一对压板108之间。端板106和压板108例如通过焊接或未图示的螺栓等而相互结合,一对端板106经由压板108而相互连接。端板106和压板108例如可以由不锈钢(SUS)的板状部件构成。
此处,例示了压板108配置于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的上部和下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配置于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的两侧部。此外,端板106和压板108的形状等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此外,也可以通过作为板状部件的压板108以外的连接部件将一对端板106相互连接起来。也可以例如通过对棒状的部件进行焊接或螺栓紧固等、或者例如通过具有横跨于一对端板106之间的长度的螺栓和螺母,来将一对端板106相互连接起来。
在一个端板106和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之间配置有弹簧模块110。弹簧模块110例如包含多个弹簧而构成,通过该弹簧的作用力来对单体电池层积体104施加朝向另一个端板106的载荷。
另外,在图2中示出了一个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但是例如也可以将多个单体电池层积体104并列地配置于一对端板106之间(参照图1)。
返回图1,燃料电池系统20包含氢气供给流路24、氢气循环流路26、氢气排出流路28、氧气供给流路30以及氧气排出流路32,这些流体流路24、26、28、30、32以根据以下说明便可知晓的方式与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相连。
此外,燃料电池系统20包含氢气供给源34和压缩机54。另外,氢气供给源34例如可以由氢罐、贮氢合金、燃料改性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构成。此外,压缩机54是取入包含氧气的空气并进行压送的装置,也可以称为氧气供给源。另外,也可以使用例如作为氧气供给源的一个示例的氧罐等来代替压缩机54。
氢气供给流路24是连接在氢气供给源34和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之间的、从氢气供给源34向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供给氢气的流路。氢气供给流路24例如构成为包含流体配管(以下仅称为配管)、设置于该流体配管上的截止阀36、调节器38、缓冲罐300、压力计42、流体调整装置200以及压力计44。另外,上述构件36、38、300、42、200、44在图示的例子中从氢气供给源34侧、换言之从气流的上游侧按照所述顺序设置。另外,对于流体调整装置200,将在后面进一步进行叙述。
氢气循环流路26是连接在单体电池层积体104和氢气供给流路24之间的、将通过单体电池层积体104而流出的氢废气再次供给到单体电池层积体104而循环的流路。此处,氢气循环流路26在压力计44的下游侧与氢气供给流路24连接。氢气循环流路26例如构成为包含配管、和设置于该配管上的气液分离器46以及泵48。气液分离器46是从氢废气中回收水分等的装置。泵48是对通过了气液分离器46的氢废气进行加压并向氢气供给流路24送出的装置。另外,上述构件46、48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侧、换言之从气流的上游侧按照所述顺序设置。
氢气排出流路28是与气液分离器46的排出口连接的、将含有在气液分离器46中分离出的杂质的氢废气排出至燃料电池系统20的外部的流路。另外,在气液分离器46中分离出的水分等也能够通过氢气排出流路28而排出。氢气排出流路28例如构成为包含配管、和设置于该配管上的排出阀(清洁阀)50以及稀释器52。另外,上述构件50、52在图示的例子中从气液分离器46侧、换言之从气流的上游侧按照所述顺序设置。
氧气供给流路30是连接在压缩机54的送出口和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之间的、从压缩机54向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供给含有氧气的空气的流路。氧气供给流路30例如构成为包含配管和设置于该配管上的加湿器56。
氧气排出流路32是与单体电池层积体104连接的、将通过单体电池层积体104而流出的氧化废气排出至燃料电池系统20的外部的流路。氧气排出流路32例如构成为包含配管、和设置于该配管上的加湿器56以及稀释器52。此处,例示了在氧气供给流路30和氧气排出流路32中共用加湿器56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流路30、32上分别设置加湿器。另外,上述构件56、52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侧、换言之从气流的上游侧按照所述顺序设置。通过了加湿器56的氧化废气通过稀释器52而与氢废气汇合,并与氢废气一起被排出到燃料电池系统20的外部。在该示例中,在氧气排出流路32和氢气排出流路28中共用稀释器52。
对流体调整装置200进行说明。流体调整装置200是对在设置有该装置200的流路24中流动的流体(此处为氢气)的状态进行调整的装置。所谓利用流体调整装置200来进行调整的氢气的状态,例如是向流路下游侧流动的氢气的流量和压力等,通过所述气体状态的调整来对向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供给的氢气的流量和压力等进行调整。此处,由于流体调整装置200用于氢气向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的供给,所以也可以将该装置200称为喷射器200。流体调整装置200例如可以由电磁阀装置构成,此处,作为该装置200例示出电磁阀装置。
如图2所示,电磁阀装置200配置在端板106上,更具体地说,配置在端板106中的与朝向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此处,图3表示说明电磁阀装置200的示意图。图3是从电磁阀装置200的配置面侧观察端板106的图,为了便于说明,其一部分以截面的方式示出。在图3中,箭头F表示氢气的流动方向,箭头G表示重力方向。
图3例示出的电磁阀装置200包含主体部分210、入口侧支承部件230、出口侧支承部件250以及连接部件270。部件230、250、270例如可以由不锈钢(SUS)、铝等金属、或者树脂等构成。
主体部分210是调整氢气状态的部分。主体部分210具有气缸部212、气缸入口部214以及气缸出口部218。气缸部212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内置有流体流路、设置于该流体流路中途的阀芯以及用于控制该阀芯的螺线管等。气缸部212的内部结构可以应用各种结构。另外,螺线管的驱动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来进行。气缸入口部214和气缸出口部218例如形成为圆筒形,入口部214的流路216与气缸部212的流路入口连通,出口部218的流路220与气缸部212的流路出口连通。
入口侧支承部件230和出口侧支承部件250是支承主体部分210的部件。两个支承部件230、250通过连接部件270连接在一起。另外,连接部件270的形状、大小、配置位置等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
支承部件230、250分别具有流路232、252,在流路232的一个口部插入有气缸入口部214,在流路252的一个口部插入有气缸出口部218。电磁阀装置200例如包含橡胶制的O形环272、274,O形环272嵌入在气缸入口部214而将入口侧支承部件230和主体部分210之间密封起来,O形环274嵌入在气缸出口部218而将出口侧支承部件250和主体部分210之间密封起来。通过所述结构,支承部件230、250经由O形环272、274支承主体部分210。另外,例示了橡胶制的O形环272、274,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材质、形状的密封件。
此处,支承部件230、250通过O形环272、274的介入而能够以不与主体部分210接触的状态支承主体部分210。此时,因主体部分210内的阀芯的移动而引起的振动由O形环272、274的弹性(换言之即缓冲性)而衰减,从而抑制了该振动向支承部件230、250的传递。
在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的流路232的另一个口部通过例如焊接而连接有配管276。配管276在氢气供给流路24中构成通向氢气供给源34的流路。根据所述结构,入口侧支承部件230在电磁阀装置200中与流体入口侧部分对应。此外,在出口侧支承部件250的流路252的另一个口部通过例如焊接而连接有配管278。配管278在氢气供给流路24中构成通向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的流路,其经由端板106中的未图示的贯通孔而与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相连。根据所述结构,出口侧支承部件250在电磁阀装置200中与流体出口侧部分对应。另外,支承部件230、250中的配管276、278的连接位置、配管276、278的延伸方向等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
出口侧支承部件250具有切片部254,该切片部254通过螺栓256固定于端板106。即,在图3例示的结构中,电磁阀装置200在出口侧支承部件250处固定于端板106。这里所说的“固定”这种表述,是针对具有作为不移动部位的固定点进行配置(被配置)以及这样的配置状态而使用的。在上述情况下,利用螺栓256而实现的紧固部、换言之切片部254构成了相对于端板106不移动的固定点。此处,例示了利用螺栓256而实现的螺纹紧固,但是例如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的方法来进行固定。此外,也可以在不利用切片部254的情况下固定于端板106。
另一方面,在图3的示例中,入口侧支承部件230未固定于端板106,电磁阀装置200仅在出口侧支承部件250固定于端板106。
在此,图4和图5表示从侧面观察燃料电池100的示意图。图4表示端板106未产生弯曲的状态,图5表示产生了该弯曲的状态。另外,在这两个图中,为了避免图面复杂化,省略了单体电池层积体104(参照图2)等的图示。
如上所述,在只有出口侧支承部件250固定于端板106的情况下,若比较图4和图5可知:即使在端板106弯曲了的情况下,入口侧支承部件230也能够相对于端板106移动(位移)。因此,与将支承部件230、250双方固定于端板106上的情况相比,上述弯曲对电磁阀装置200造成的影响减小,能够抑制因端板106的弯曲而引起的不良情况。
例如,即使端板106弯曲,主体部分210和支承部件230、250也能够保持基于O形环272、274的支承,防止主体部分210和支承部件230、250的接触。因此,抑制了主体部分210内的阀芯的振动经由支承部件230、250传递至端板106等。因此,能够抑制传递来的振动所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较大的振动和噪声的产生、电路基板的焊锡部分的损伤等。此外,例如防止了弯曲的端板106与电磁阀装置200的主体部分210接触,同上述一样能够抑制传递至端板106等的振动所引起的不良情况。
此处,为了在端板106未产生弯曲的情况下也防止振动的传递,电磁阀装置200的主体部分210设置成不与端板106和连接部件270接触(参照图4和图3)。所述配置形态例如可以通过支承部件230、250的形状、大小等的设定来实现。
如图6的示意图所示,电磁阀装置200也可以在入口侧支承部件230固定于端板106。在入口侧支承部件230固定的情况和在出口侧支承部件250固定的情况相比,后者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效果。
即,如上所述,入口侧支承部件230与通向氢气供给源34的流路连接,出口侧支承部件250与通向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的流路连接(参照图2的配管276、278)。在该情况下,若以配置在端板106上的电磁阀装置200为起点进行观察,则通向氢气供给源34的流路比通向单体电池层积体104的流路要长。鉴于所述内容,通过将长流路和未固定于端板106的支承部件230连接,容易吸收端板106的弯曲施加给流路的机械压力。由此,抑制了例如配管连接部位等的损伤。此外,能够通过长流路来吸收电磁阀装置200相对于端板106的配置误差。另一方面,在将短流路和固定于端板106的支承部件250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即使端板106弯曲,也能够保持端板106和短流路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短流路不易受到因该弯曲而产生的机械压力,抑制了例如配管连接部位等的损伤。
电磁阀装置200可以朝向各种方向设置,但是通过将入口侧支承部件230设置成比出口侧支承部件250更靠重力方向上侧,能够防止在单体电池层积体104中生成的水侵入到电磁阀装置200中。
然而,如图7和图8例示的那样,也可以将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经由弹性体240安装于端板106。另外,图7是与图3相同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8-8线的剖视图。
在图7和图8中例示了弹性体240由橡胶制的衬套构成的情况。图示的衬套240是具有与设置于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的切片部234的螺栓插入孔对应的孔的筒状部件,在其外周面具有供切片部234的螺栓插入孔的缘部插入的槽。通过将衬套240嵌入到切片部234的螺栓插入孔中,从而衬套240介于切片部234和端板106之间。将螺栓236插入到衬套240的上述孔中,该螺栓236紧固于端板106上。在衬套240的螺栓插入孔中插入有例如金属制的轴环242,通过将轴环242夹在端板106和插入于螺栓236的头部侧的垫圈238之间,从而确保了螺栓236的轴力。另外,图7和图8的例示中的其他构件可以构成为与图3相同。
另外,在将入口侧支承部件230固定于端板106上的情况下(参照图6),将出口侧支承部件250经由衬套240安装于端板106上。
螺栓236相对于端板106的安装部位和螺栓256相对于端板106的固定部位优选设置在主体部分210的轴线上、换言之设置在连结气缸入口部214的流路216和气缸出口部218的流路220而构成的线上。由此,能够平衡性良好地配置主体部分210,此外其结果是,能够使衬套240的个数最小而抑制成本增加。
由于衬套240能够借助其弹性(缓冲性)而变形,所以入口侧支承部件230与固定于端板106上的出口侧支承部件250相比,处于能够相对于端板106移动(位移)的状态。因此,利用衬套240的弹性,能够吸收端板106的弯曲施加给电磁阀装置200的载荷。由此,即使端板106弯曲,主体部分210和支承部件230、250也保持基于O形环272、274的支承,因此能够抑制因主体部分210和支承部件230、250的接触而引起的振动传递。
此外,例如在将燃料电池系统20搭载于汽车车辆等上的情况下,存在因车辆行驶而产生的振动施加于燃料电池系统20的状况。但是,通过衬套240,能够防止因来自外部的振动而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能够防止入口侧支承部件230与端板106碰撞。此外,例如能够防止螺栓236、256的松动。另外,通过螺栓236、256的防松动效果,能够缓和螺栓236、256的转矩管理。
此处,例如在像图9的示意图例示的电磁阀装置200B那样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由缓冲罐300构成的情况下,重力方向上侧的部分变大,重量变重。即使在所述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经由弹性体240安装于端板106上而使电磁阀装置200B的配置稳定。另外,图9的例示中的其他构件可以构成为与图3相同。
如上所述,通过衬套240能够吸收因端板106的弯曲而产生的载荷。所述载荷也施加于O形环272、274,但被分散于衬套240和O形环272、274。因此,施加于O形环272、274的载荷比没有衬套240的情况要小。因此,即使因端板106的弯曲而产生的载荷也施加于O形环272、274,也能够避免气缸入口部214与入口侧支承部件230之间的接触以及气缸出口部218与出口侧支承部件250之间的接触。另外,所述效果也可以通过在气缸入口部214和端板106之间以及气缸出口部218和端板106之间分别设置弹性体而获得。鉴于所述内容,例如在未使用O形环272而是通过焊接等连接气缸入口部214和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的结构中,也能够通过O形环274和衬套240来避免气缸出口部218与出口侧支承部件250之间的接触。
此外,由于衬套240和O形环272、274由作为绝缘体的橡胶等构成,所以利用树脂等绝缘体来构成连接部件270,从而能够使入口侧支承部件230、连接于该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的配管276、氢气供给源34(参照图1)等与端板106电绝缘。例如在氢气供给源34与车体电连接的情况下,确保端板106与车体电位之间绝缘。另外,在衬套240、O形环272、274以及连接部件270由其他的绝缘性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所述效果。
另外,在未将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经由橡胶衬套240安装起来的结构的情况下(参照图3等),通过端板106弯曲,端板106和入口侧支承部件230成为非接触状态。在所述非接触状态下,通过利用绝缘性材料来构成O形环272、274以及连接部件270,也能够使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等与端板106电绝缘。此处,利用绝缘性材料来构成O形环272、274以及连接部件270,并且例如将入口侧支承部件230形成为不与端板106接触的形状,能够与端板106是否弯曲无关地使入口侧支承部件230等与端板106电绝缘。
在上面的叙述中,作为流体调整装置,例示了电磁阀装置200、200B,但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开闭阀装置,例如调节器38等。此外,在上面的叙述中例示了流体调整装置设置于氢气供给流路24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设置于其他流路26、28、30、32(参照图1)的流体调整装置中应用上述各种结构。例如在使用氧罐来代替压缩机54的情况下,可以将电磁阀装置200、200B设置于氧气供给流路30。此外,流体调整装置所调整的流体的状态并不仅限定于流量和压力。例如由于加湿器56针对流路30、32中流动的氧气来调整作为气体状态之一的湿度,此外,例如气液分离器46针对流路26中流动的氢气来调整作为气体状态之一的纯度,因此这些装置分别都可以称为流体调整装置。
另外,在上面的叙述中,作为流路,例示了气体流路24、26、28、30、32,但上述各种结构也可以应用于例如与燃料电池100连接的、用于冷却该电池100的制冷剂流路。

Claims (5)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积多个单体电池而成的单体电池层积体;
端板,配置于单体电池层积体的单体电池层积方向端部;以及
流体调整装置,设置在与单体电池层积体连接的流路上,调整在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状态,
流体调整装置仅在该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固定于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出口与单体电池层积体连接,流体调整装置设置成与流体出口侧部分相比使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入口侧部分处于重力方向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固定于端板上的一个部分上连接有通向单体电池层积体的流路,另一个部分上连接有比通向单体电池层积体的流路更长的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的另一个部分经由弹性体而安装于端板上。
5.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积多个单体电池而成的单体电池层积体;
端板,配置于单体电池层积体的单体电池层积方向端部;以及
流体调整装置,设置在与单体电池层积体连接的流路上,调整在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状态,
流体调整装置在该流体调整装置的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的一个部分与主体部分之间包含具有弹性的密封部件,
流体入口侧部分和流体出口侧部分中的另一个部分经由弹性体而安装于端板上。
CN2008801171128A 2007-11-20 2008-10-22 燃料电池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8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0358A JP4363482B2 (ja) 2007-11-20 2007-11-20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7-300358 2007-11-20
PCT/JP2008/069144 WO2009066535A1 (ja) 2007-11-20 2008-10-22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8878A true CN101868878A (zh) 2010-10-20
CN101868878B CN101868878B (zh) 2013-05-08

Family

ID=40667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711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8878B (zh) 2007-11-20 2008-10-22 燃料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29035B2 (zh)
JP (1) JP4363482B2 (zh)
CN (1) CN101868878B (zh)
DE (1) DE112008002803B4 (zh)
WO (1) WO20090665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2240A (zh) * 2016-12-12 2018-06-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82394Y1 (ko) * 2012-06-14 2017-01-1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차단 유닛을 위한 완충장치
JP6495799B2 (ja) * 2015-10-22 2019-04-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7394737B2 (ja) * 2020-10-30 2023-12-08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2356A (ja) * 2001-12-27 2003-07-09 Shin Etsu Chem Co Ltd 多孔質ガラス母材の製造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JP2005310553A (ja) 2004-04-21 2005-11-04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494925B2 (ja) * 2004-10-07 2010-06-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ユニット
JP2006114415A (ja) * 2004-10-18 2006-04-27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6185748A (ja) 2004-12-27 2006-07-13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パワープラントおよび燃料電池パワープラント部品の支持構造
JP4586555B2 (ja) 2005-02-09 2010-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6294347A (ja) * 2005-04-07 2006-10-26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7042457A (ja) * 2005-08-03 2007-02-15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
JP4670544B2 (ja) * 2005-08-16 2011-04-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821222B2 (ja) * 2005-09-06 2011-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780390B2 (ja) 2005-12-15 2011-09-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JP5206918B2 (ja) 2005-12-19 2013-06-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152616B2 (ja) * 2006-01-06 2013-0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とその運転停止方法
CN101356680B (zh) * 2006-01-06 2011-09-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运行停止方法
JP5082290B2 (ja) * 2006-04-27 2012-11-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熱の利用効率が高い燃料電池
JP4297158B2 (ja) * 2006-11-22 2009-07-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252166B2 (ja) * 2006-11-22 2013-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099474B2 (ja) 2006-11-24 2012-12-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燃料電池車両
JP4756476B2 (ja) 2006-12-07 2011-08-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燃料電池車両
JP4687679B2 (ja) * 2007-03-28 2011-05-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2240A (zh) * 2016-12-12 2018-06-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29035B2 (en) 2015-05-12
WO2009066535A1 (ja) 2009-05-28
CN101868878B (zh) 2013-05-08
JP2009129568A (ja) 2009-06-11
US20100233561A1 (en) 2010-09-16
DE112008002803B4 (de) 2014-12-04
DE112008002803T5 (de) 2010-10-07
JP4363482B2 (ja) 2009-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70544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9728796B2 (en) Fluidic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JP4297158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849204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rting and operating fuel cell systems in subfreezing temperatures
CN113270616B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增湿器系统及增湿方法
CN101868878B (zh) 燃料电池系统
EP1406335A2 (en) Fuel cell assembly
WO2008062702A1 (fr) Système de pile à combustible
JP2012156033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8905726B2 (en) Fixation structure for compressor
US20080248365A1 (en) Flow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uel Cell Flow Fields
WO2007138879A1 (en) Fuel cell system
US10461353B2 (en) Fuel cell stack
CN101473480A (zh) 燃料电池的配管构造
WO2007097243A1 (ja) 圧力調整弁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水素発生設備
JP5082311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7682715B2 (en) Vehicle equipped with fuel cell system
JP2008140722A (ja) 燃料電池
JP2015060716A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5126572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140993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326635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11003384A (ja) 燃料電池とこ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JP2007207743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KR20240011286A (ko) 연료전지 차량용 밸브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