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5118B - 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及具备该转向架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及具备该转向架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5118B
CN101855118B CN2007801015873A CN200780101587A CN101855118B CN 101855118 B CN101855118 B CN 101855118B CN 2007801015873 A CN2007801015873 A CN 2007801015873A CN 200780101587 A CN200780101587 A CN 200780101587A CN 101855118 B CN101855118 B CN 1018551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eter wheel
axletree
axle box
minor diamete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1015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5118A (zh
Inventor
奥保政
松木信哉
橘胜
关义范
小林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saki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Ju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Jukogyo KK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Ju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1855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5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5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51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9/00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ng derailing, e.g. by use of guid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3/00Tramway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3/00Types of bogies
    • B61F3/02Types of bogies with more than one ax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Handcart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谋求提高左右车轮之间的距离的精度同时谋求车身低地板化。解决手段是,本发明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1)具备支持铁道车辆的车身的转向架构架、在所述转向架构架的行驶方向的前后,向左右延伸配置的主车轴和副车轴、设置于所述各车轴的左右两侧的车轮、设置于所述各车轴的左右两侧,分别支持所述车轴的轴箱、以及使所述各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构架弹性结合,支持所述轴箱的轴箱支持装置;设置于所述主车轴的所述车轮为大直径车轮,设置于所述副车轴的所述车轮为外径比所述大直径车轮小的小直径车轮。

Description

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及具备该转向架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持具有搭乘空间的车身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以及具备该转向架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路面电车(streetcars)等铁道车辆的车身的底盘下,分别设置支持车身沿着轨道行驶用的转向架。一般的转向架在转向架构架的前后旋转自如地安装着一对车轴,而且形成各车轴上设置左右成对的车轮的结构,转向架的框架上搭载吸收车身的振动用的空气弹簧和对车轴进行旋转驱动用的行驶驱动用电动机等各种装置。
具备这样的转向架的车辆,由于搭载乘客的车身设置于转向架上,车身的地面的地上高度配置得比较高,车身的入口与地面之间存在高差。因此近年来路面电车从无障碍考虑,制造出车身入口设置于较低位置,以使高龄者和残疾人等容易出入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
例如欧洲专利第348378号公报公开的转向架,废除连结左右车轮的车轴,车轮直接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转向架的框架上,同时两对车轮中有一对直径较大,另一对直径较小。这样,能够降低位于小直径车轮上方的车身的地面,同时在大直径车轮之间能够形成配置零部件等的空间。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公报的转向架中,设置多个连接机构,以使左右独立旋转的车轮容易通过拐弯的地方,结构非常复杂。铁道车辆中,线路的左右轨道之间的距离为一定值,因此也要求左右车轮之间的距离有较高的精度,但是如果在左右车轮之间设置复杂的结构,则在不使用车轴的独立车轮的情况下,车轮之间的距离的精度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谋求提高在于车轮之间的距离精度,同时谋求降低车身底盘。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情况而作出的,本发明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具备:支持铁道车辆的车身的转向架构架、在所述转向架构架的行驶方向的前后,向左右延伸配置的主车轴和副车轴、设置于所述各车轴的左右两侧的车轮、设置于所述各车轴的左右两侧,分别支持所述车轴的轴箱、以及使所述各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构架弹性结合,支持所述轴箱的轴箱支持装置,设置于所述主车轴的所述车轮为大直径车轮,设置于所述副车轴的所述车轮为外径比所述大直径车轮小的小直径车轮。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则在行驶方向的前侧和后侧中的任一侧设置大直径车轮,任意另一侧设置小直径车轮,因此能够利用大直径车轮维持行驶稳定性,并且能够使位于小直径车轮上方的车身的地面降低。而且由于小直径车轮利用左右延伸的副车轴连结,能够保证左右小直径车轮之间的距离与轨道间的距离高精度一致,也能够提高行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具备车身和连结于所述车身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具有转向架构架、在所述车身的行驶方向的端部一侧向左右延伸配置的主车轴、比所述主车轴靠所述车身的行驶方向的中央侧而向左右延伸配置的副车轴、设置于所述主车轴的左右两侧的大直径车轮、设置于副车轴的左右两侧,外径比所述大直径车轮小的小直径车轮、设置于所述各车轴的左右两侧,分别支持所述车轴的轴箱、以及使所述各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构架弹性结合,支持所述轴箱的轴箱支持装置,所述车身具备在其行驶方向的端部一侧,配置于所述大直径车轮的上方的驾驶员席、以及在比所述驾驶员席更靠近所述车身中央侧,配置于所述小直径车轮上方,具有比所述驾驶员席的地面低的地面的乘客室。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则配置于车身的行驶方向的端部的转向架中,车身的行驶方向的端部一侧配置大直径车轮,在车身的行驶方向中央侧配置小直径车轮,因此能够利用大直径车轮维持行驶稳定性,并且能够使车身中央位置到小直径车轮上方的车身的地面降低。而且由于小直径车轮利用左右延伸的副车轴连结,能够保证左右小直径车轮之间的距离与轨道之间的距离高精度一致,也能够提高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转向架的侧面图。
图3左半部分是从图2的IIIa方向观察的背面图,右半部分是从图2的IIIb方向观察的背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转向架的螺旋弹簧的剖面图。
图5是说明图4所示的螺旋弹簧使用的线材用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的转向架的平面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转向架的侧面图。
图8左半部分是从图7的VIIIa方向观察的背面图,右半部分是从图7的VIIIb方向观察的背面图。
图9是说明图6所示的小直径车轮的摇动的要部背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的转向架的平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转向架的侧面图。
图12是使用各实施形态的转向架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的部分透视侧面图。
图13是图12的XIII-XIII线剖面图。
图14是图12的XIV-XIV线剖面图。
图15是使用各实施形态的转向架的另一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的部分透视侧面图。
图16左半部分是图15的XVIa-XVIa线剖面图,右半部分是图15的XVIb-XVIb线剖面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第1实施形态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1的平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转向架1的侧面图。图3左半部分是从图2的IIIa方向观察的背面图,右半部分是从图2的IIIb方向观察的背面图。还有,下面的说明中将图1中的左侧作为行驶方向的前侧,右侧作为其后侧,上侧作为其右侧,下侧作为其左侧。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转向架1具有支持车身21的转向架构架3,在该转向架构架3的前后可旋转自如地设置主车轴6和副车轴8,主车轴6的左右两侧设置一对大直径车轮7,副车轴8的左右两侧设置一对小直径车轮9。
转向架构架3俯视时大致为H形,具有在行驶方向上延伸的左右成一对的侧梁3a,以及在左右侧梁3a的中央稍靠后的部分左右架设的横梁3b。在侧梁3a的中央稍靠前的部分,左右延伸的主车轴6旋转自如地支持于具有轴承10的轴箱23,轴箱23借助于具有弹簧的轴箱支持装置25与转向架3弹性连接。在主车轴6的左右两侧,在各侧梁3a的左右方向内侧成一整体固定着大直径车轮7。主车轴6上设置齿轮装置和具有可挠性接头的驱动装置11,横梁3b上安装有可传递动力地连接于驱动装置11的电动机12。也就是说,电动机12的旋转动力通过驱动装置11向主车轴6传递。而且在侧梁3a的前端部垂直设置左右延伸的端梁13。又在主车轴6或大直径车轮7上设置制动装置(未图示)。也可以在小车轮9一侧也设置制动装置。
在侧梁3a的后端部,形成俯视的情况下向后方分叉为二,形成二分叉部3c。二分叉部3c上连接轴箱支持装置26,利用该轴箱支持装置26支持利用轴承15旋转自如地支持副车轴8的轴箱24。在二分叉部3c上形成以左右方向为轴线的轴孔3d。又在二分叉部3c设置比轴孔3d更靠前方,在左右方向上向外突出的下侧弹簧座3e。在二分叉部3c夹着的空间配置构成轴箱支持装置26的支持构件4的前端部4a。支持构件4的前端部4a与二分叉部3c的轴孔3d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具有相同轴线的轴孔4b。而且在二分叉部3c的轴孔3d与支持构件4的轴孔4b旋转自如地插入连结销14。即以在左右方向上有轴线的连结销14的轴线为摇动轴线,支持构件4相对于转向架构架3上下摇动自如。
在支持构件4的后端部4c设置通过轴承15旋转自如地支持左右延伸的副车轴8的轴箱24。在副车轴8的左右两侧,在各支持构件4的左右方向内侧成一整体地固定外径比大直径车轮7小的小直径车轮9。具体地说,小直径车轮9的外径小于大直径车轮7的外径的1/2,例如大直径车轮7的外径为500~750mm,小直径车轮9的外径为200~350mm。而且小直径车轮9的静止状态下的上端位置比大直径车轮7的旋转中心位置低。而且支持构件4的对应于小直径车轮9的位置的上端部配置得比小直径车轮9的静止状态下的上端部低。而且最好是支持构件4的对应于小直径车轮9的位置的上端部离地面的高度为例如300~400mm,最好是350mm以下。还有,小直径车轮9的外径即使不小于大直径车轮7的外径的1/2,在车身21的地面十分低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其1/2以上。
在支持构件4的行驶方向的中央部,设置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俯视大致为L形状的上侧弹簧座4d。上侧弹簧座4d向着转向架构架3的下侧弹簧座3e的上方位置朝前方延伸,在上侧弹簧座4d与下侧弹簧座3e之间以压缩状态设置上下伸缩的螺旋弹簧16(弹性体)。即在作为摇动轴线的连结销14前方,借助于螺旋形弹簧16,上侧弹簧座4d相对于下侧弹簧座3e被向上赋能,因此比连结销14更处于后方的小直径车轮9被向下赋能。
在转向架构架3的上方,枕梁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枕梁5通过连接装置17(中心盘)连接于转向架构架3,以此使枕梁5能够相对于转向架构架3水平旋转。在枕梁5上面的左右两侧设置空气弹簧18,形成利用该空气弹簧18的上端部支持车身21的结构。而且在枕梁5,转向架侧托架19向后方突出,该转向架侧托架19上连结承梁支承装置20的前端部。
将连接装置17的旋转中心C1与大直径车轮7的旋转中心C2之间的行驶方向上的距离记为L1,将连接装置17的旋转中心C1与小直径车轮9的旋转中心C3之间的行驶方向上的距离记为L2时,L2大于L1。具体地说,L2设定为L1的大约两倍的长度,主车轴6和大直径车轮7承担车身21施加于转向架1上的负荷的约2/3,副车轴8与小直径车轮9承担上述负荷的约1/3。
车身21主要具有位于转向架构架3上方的高地面21a、位于小直径车轮9上方的低地面21c、以及将高地面21a的后端与低地面21c的前端加以连接的垂直面21b。高地面21a由空气弹簧18从下方支持。低地面21c与小直径车轮9以保持若干间隙(clearance)的状态靠近配置。垂直面21b上设置向前方突出的车身侧托架22,承梁支承装置20的后端部与车身侧托架22连接,以此将转向架侧托架19与车身侧托架22连结。
图4是图1所示的转向架1的螺旋弹簧16的剖面图。图5是说明图4所示的螺旋弹簧16使用的线材16’用的说明图。如图4和图5所示,螺旋形弹簧16是断面积并非一定的线材16’卷绕加工为螺旋状形成的。如图5所示,线材16’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断面积为一定的粗线部16a和与粗线部16a的两侧连接的越向前端越是缩小直径的线径逐减部16b、16c。如图4所示,利用该线材16’形成的螺旋形弹簧16,其连接于上侧弹簧座4d与下侧弹簧座3e上的上下两侧部分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断面积小。这样,螺旋形弹簧16相对于伸缩量具有非线性的弹簧常数。
详细地说,在有使上侧弹簧座4d与下侧弹簧座3e接近的外力作用时,螺旋形弹簧16的刚性小的线径逐减部16b、16c先于刚性大的粗线部16a开始收缩。于是,螺旋形弹簧16的收缩量小的时候,螺旋形弹簧16的弹簧常数小。而且螺旋形弹簧16的收缩量变大时,线径逐减部16b、16c的收缩空间减小,因此开始主要由粗线部16a产生收缩。这样,一旦螺旋形弹簧的收缩量变大,螺旋形弹簧16的弹簧常数就变大。因此随着以连结销14为支点的,相对于转向架构架3在支持构件4的上下方向摇动的位移量变大,弹簧常数随着变大。
如果采用以上说明的结构,由于在行驶方向的前侧设置大直径车轮7,在后侧设置小直径车轮9,能够利用大直径车轮7维持行驶稳定性,同时能够使位于小直径车轮9上方的车身21的地面高度降低。而且轴箱支持装置26的与小直径车轮9对应的位置上的上端部比小直径车轮9的上端部的位置低,而且小直径车轮9的上端位置比大直径车轮7的旋转中心位置低,因此能够在小直径车轮9附近的上方确保充分的空间,能够使车身21的位于小直径车轮9的上方的部分大大降低地板高度。而且由于小直径车轮9由左右延伸的副车轴8连结,因此左右小直径车轮9之间的距离能够高精度地保持与轨道间的距离一致,能够提高行驶安全性能。
而且,相对于支持承受车身来的负荷的比例较大的大直径车轮7的转向架构架3,螺旋形弹簧16通过支持构件4将小直径车轮9向下赋能,因此重量小的小直径车轮9与轨道的紧贴程度能够得到提高。而且支持构件4相对于转向架构架3在上下方向的摇动位移量较小时,螺旋形弹簧16的弹簧常数小,因此小直径车轮9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大直径车轮7和缓地相对位移,小直径车轮9能够沿着轨道平稳地跟踪。而且在支持构件4相对于转向架构架3在上下方向上摇动位移量较大时螺旋形弹簧16的弹簧常数变大,因此小直径车轮9难于在上下方向上位移,也能够防止小直径车轮9接触到车身21的低地面21c。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弹性体采用螺旋形弹簧16,但是,只要能够发生赋能的弹力的构件,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橡胶等形成的弹性构件或板弹簧等。
第2实施形态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的转向架31的平面图。图7是图6所示的转向架31的侧面图。图8左半部分是从图7的VIIIa方向观察的背面图,右半部分是从图7的VIIIb方向观察的背面图。还有,将图6中的左侧作为行驶方向的前侧,右侧作为其后侧,上侧作为其右侧,下侧作为其左侧进行说明。又,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要件被赋予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转向架31具有支持车身21的转向架构架3,在该转向架构架3上旋转自如地设置主车轴6和副车轴8,在主车轴6的左右两侧设置一对大直径车轮7,在副车轴8的左右两侧设置一对小直径车轮9。
转向架构架32具备配置于行驶方向前侧的第1框架构件33和连接于第1框架构件33后侧的第2框架构件40。第1框架构件33具有在行驶方向上延伸的左右成对的一对侧梁33a、在左右侧梁33a的后端部分左右假设的横梁33b、以及从横梁33b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向后方稍微突出的轴固定部33c。在侧梁33a的中央稍靠前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主车轴6由具有轴承10的轴箱23旋转自如地加以支持,轴箱23利用具有弹簧的轴箱支持装置25弹性地连接于第1框架构件33。在主车轴6的左右两侧,大直径车轮7在各侧梁33a的左右方向内侧成一整体固定。又在轴固定部33c压入固定向后方突出的支轴43的前端部分,该支轴43从后方观察时位于左右小直径车轮9之间的中央。
第2框架构件40具备支轴43旋转自如地插通的筒状部40a、从筒状部40a向左右延伸的一对第1横梁40b、从第1横梁40b向左右斜前方延伸的一对第2横梁40c、从第2横梁40c向左右延伸的一对第3横梁40d、以及从第3横梁40d向后方,在俯视的情况下,分叉为二的二分叉部40e。也就是说,第2框架构件40,由于形成从筒状部40a越向左右外侧越向前弯曲的形状,二分叉部40e位于筒状部40a的旁边,靠近第1框架构件33配置。又在从筒状部40a向后方突出的支轴43的后端外周面上形成螺丝,在该螺丝上拧着螺帽44。也就是说,第2框架构件40在第1框架33上旋转自如地连结,能够相对于第1框架构件33在以支轴43为旋转轴线的滚转(roll)方向上旋转自如。
在二分叉部40e上连结轴箱支持装置35,利用该轴箱支持装置35支持轴箱24,而轴箱24利用轴承15旋转自如地支持副车轴8。二分叉部40e上形成以左右方向为轴线的轴孔40g。又在二分叉部40e上设置比轴孔40g靠前方,在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下侧弹簧座40f。在二分叉部40e夹着的空间配置构成轴箱支持装置35的支持构件41的前端部41a。在对应于二分叉部40e的轴孔40g位置上形成具有相同轴线的轴孔41b。而且在二分叉部40e的轴孔40g与支持构件41的轴孔41b中旋转自如地插入连结销14。也就是说,以左右方向上具有轴线的连结销14为支点,支持构件41能够相对于第2框架构件40上下摇动自如。左右延伸的副车轴8通过轴承15旋转自如地支持于支持构件41的后端部41c。在副车轴8的左右两侧,在各支持构件41的左右方向内侧成一整体地固定着小直径车轮9。
在支持构件41的行驶方向中央部分设置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俯视时大概为L字形的上侧弹簧座41d。上侧弹簧座41d向着第2框架构件40的下侧弹簧座40f的上方位置向前方延伸,在上侧弹簧座41d与下侧弹簧座40f之间以压缩状态设置上下伸缩的螺旋形弹簧16(弹性体)。也就是说,在比作为摇动支点的连结销14更向前方的地方,螺旋形弹簧16将上侧弹簧座41d相对于下侧弹簧座40f向上赋能,因此比连结销14更靠后方的小直径车轮9被向下赋能。
在第1框架构件33上方,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枕梁5,枕梁5通过连接装置17连接于第1框架构件33,因此枕梁5能够相对于第1框架构件33水平旋转。又将连接装置17的旋转中心C1与大直径车轮7的旋转中心C2之间的行驶方向上的距离记为L1,将连接装置17的旋转中心C1与小直径车轮9的旋转中心C3之间的行驶方向上的距离记为L2时,L2>L1,具体地说,L2设定为L1的大约2倍。
图9是说明图6所示的小直径车轮9的摇动的要部背面图。如图9所示,用于支持左右两侧具有小直径车轮9的副车轴8的轴箱24的支持构件41,能够以支轴43为支点相对于第1框架构件33在滚转方向上摇动自如。因此在例如左右一方的小直径车轮9上受到向上的外力作用时,第2框架构件40与轴箱支持装置35一起以支轴43为支点向滚转方向摇动,因此另一小直径车轮9受到向下方的力作用。
如果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左右任意一方的小直径车轮9对轨道施加的重力方向上的压力变大或变小的情况下,第2框架构件40都是在滚转方向上旋转,因此左右成对的小直径车轮9承担来自车身21的负荷的比例相等,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行驶稳定性。而且相对于支持承受来自车身的负荷的比例较大的大直径车轮7的第1框架构件33上连结的第2框架构件40,通过支持构件41,小直径车轮9被螺旋形弹簧16向下赋能,因此重量较小的小直径车轮9对轨道紧贴的程度能够得到提高。还有,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3实施形态
图10是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的转向架51的平面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转向架51的侧面图。还有,将图10中的左侧作为行驶方向的前侧,右侧作为其后侧,上侧作为其右侧,下侧作为其左侧进行说明。又,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要件被赋予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转向架51具有支持车身21的枕梁53和转向架构架52,在该转向架构架52的前后设置主车轴6和副车轴60,在主车轴6和左右两侧设置一对大直径车轮7,副车轴60的左右两侧设置一对小直径车轮61。
转向架构架52具有在行驶方向上延伸的左右成对的前侧梁52a、在左右两边的前侧梁52a的后端部分左右假设的横梁52b、在左右两边的前侧梁52a的前端部分左右假设的端梁52c、以及从横梁52b的左右端部与中央部之间向后方突出的后侧梁52e。端梁52c的前端部垂直设置保护板57。保护板57形成为具有前板部57a和侧板部57b的俯视的情况下大致为马蹄状的形状,从转向架构架52的前端部到侧端部覆盖着转向架构架52配置。在前侧梁52a上设置向左右外侧突出的托架70,保护板57的侧板部57b支持于托架70。
在前侧梁52a的大致中央部分,通过轴承10旋转自如地支持着向左右延伸的主车轴6,在该主车轴6的左右两侧,在各前侧梁52a的左右方向内侧成一整体地固定大直径车轮7。在轴承10上设置ジエブロン橡胶式的轴弹簧构件56。在主车轴6上设置驱动装置54,在端梁52c上安装能够向驱动装置54传递动力地连结的电动机55。
在横梁52b的上方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枕梁53,在枕梁53的上面的左右两侧设置空气弹簧18,形成利用该空气弹簧18的上端部支持车身21的结构。而且在枕梁53上连结用于与车身21连结的承梁支承装置66的前端部,该承梁支承装置66的后端部连接于车身21的低地面21c上设置的车身侧托架65。
后侧梁52e的后端部52f的下表面上,通过轴箱支持装置69安装轴箱58,该轴箱58上插通副车轴60。轴箱支持装置69具有通过橡胶块59(弹性体)连接于轴箱58的支持构件64、以及从轴箱58向前方突出的轴梁62,该轴梁62的前端部轴支承于向后侧梁52e的下表面突出的橡胶轴瓦63。在从副车轴60的轴箱58向左右外侧突出的端部,分别通过轴承62旋转自如地安装着一对小直径车轮61。换句话说,设置于后侧梁52e的轴箱支持装置69在一对小直径车轮61之间通过轴箱58支持副车轴60,形成在副车轴60不大旋转的状态下左右的小直径车轮61分别独立旋转的结构。
小直径车轮61的外径小于大直径车轮7的外径的1/2,小直径车轮61的静止状态下的上端位置比大直径车轮7的旋转中心位置低。又,将车身21施加于枕梁53的负荷中心C1与大直径车轮7的旋转中心C2之间的行驶方向上的距离记为L1,将负荷中心C1与小直径车轮61的旋转中心C3之间的行驶方向上的距离记为L2时,L2大于L1,具体地说,L2设定为L1的大约2倍的长度。
如果采用以上所述结构,则后侧梁52e在各小直径车轮61之间支持副车轴60,配置于各小直径车轮61的左右方向内侧,因此能够在各小直径车轮61的左右方向外侧留出空间,能够确保其他零部件的配置空间。而且左右小直径车轮61由于能够分别独立自如地旋转,因此即使是例如曲线行驶时线路的曲率半径小的情况下,左右小直径车轮61也能够分别在轨道上平稳地转动。而且由于在转向架构架52的端梁52c上垂直设置俯视时为马蹄形状的保护板57,因此能保护转向架51和电动机、制动装置等构成转向架51的设备不受前方和侧方的障碍物的损坏。又,在该转向架51配置于车辆最前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车身21一侧设置保护。还有,其他结构由于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对使用上述各实施形态的转向架1、31、51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进行说明。还有,使用形态对于任一实施形态的转向架1、31、51都相同,因此下面与第1实施形态的转向架1的使用例为代表进行说明。
图12是使用第1实施形态的转向架1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100的部分透视侧面图。图13是图12的XIII-XIII线剖面图。图14是图12的XIV-XIV线剖面图。如图12~图14所示,本例的铁道车辆100是1辆编组的路面电车,车身12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用转向架1分别支持。前方的转向架1配置为其大直径车轮7位于车身121的前端部一侧,小直径车轮9位于车身121的行驶方向的中央侧。后方的转向架1配置为其大直径车轮7位于车身121的后端部一侧,小直径车轮9位于车身121的行驶方向中央侧。
车身12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设置驾驶员席D,前后驾驶员席D之间的搭乘空间为乘客室P。驾驶员席D位于大直径车轮7的上方,驾驶员席D的地板为高地面121a。小直径车轮9的上方是乘客室P的一部分,乘客室P的地板除了座位121d以外,全部都是低地板121c。乘客室P在靠近驾驶员席D的车身121的侧壁设置车门121e。也就是说,在小直径车轮9的上方配置车门121e。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则在车身121的行驶方向的端部一侧配置转向架1的大直径车轮7,在车身121的行驶方向的中央侧配置转向架1的小直径车轮9,因此能够借助于大直径车轮7维持行驶稳定性而且也能够在车身121的车身中央位置到小直径车轮9的上方位置设置低地板121c。
图15是使用第1实施形态的转向架1的另一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的部分透视侧面图。图16左半部分是图15的XVIa-XVIa线剖面图,右半部分是图15的XVIb-XVIb线剖面图。图17是图15的XVII-XVII线剖面图。如图15~图17所示,本例的铁道车辆200由3辆编组,只有乘客室P的车身223的前后连结带有驾驶员席D的车身221、222。还有,在车身221~223的连结部分设置覆盖连结通路的车蓬240、241。
前头的车身221的前端部和最末尾的车身222的后端部由转向架1支持。前头的转向架1配置为其大直径车轮7位于车身221的前端部一侧,小直径车轮9位于车身221的行驶方向的中央侧。最末尾的转向架1配置为其大直径车轮7位于车身222的后端部一侧,小直径车轮9位于车身222的行驶方向的中央侧。
在车身221的前端部以及车身222的后端部,分别设置驾驶员席D,前后的驾驶员席D之间的搭乘空间作为乘客室P连接着。驾驶员席D位于大直径车轮7的上方,驾驶员席D的地板为高地面221a、222a。小直径车轮9的上方是乘客室P的一部分,乘客室P的地板除了座位221d、222d、223d外,全部是低地面221c、222c、223c。在乘客室P,与驾驶员席D相邻的车身221、222的侧壁上设置车门221e、222e。而且在小直径车轮9的上方配置车门221e、222e。
中间的车身223,夹着作为低地面223c的通路左右设置座位223d。座位223d在行驶方向上相对配置,在座位223d下是高地面223e。在该高地面223e下隔着枕弹簧252设置轴箱251,独立车轮250旋转自如地支持在轴箱251上。
如果采用如上所述结构,则与第1使用例一样在车体221、222的行驶方向的端部一侧配置转向架1的大直径车轮7,在车身221、222的行驶方向的中央侧配置转向架1的小直径车轮9,因此能够利用大直径车轮7维持行驶稳定性,而且能够在驾驶员席D以外的搭乘空间,在小直径车轮9的上方位置形成低地面221c、222c、223c。
还有,上述实施形态对通过敷设在道路上的轨道行驶的路面电车(LRV)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于其他铁道车辆。

Claims (9)

1.一种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过空气弹簧支持具有乘客室和驾驶员席的空间的铁道车辆的车身的转向架构架、
在所述转向架构架的行驶方向的前后,向左右延伸配置的主车轴和副车轴、
设置于所述各车轴的左右两侧的车轮、
设置于所述各车轴的左右两侧,分别支持所述车轴的轴箱、以及
使所述各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构架弹性结合,支持所述轴箱的轴箱支持装置;
设置于所述主车轴的所述车轮为大直径车轮;设置于所述副车轴的所述车轮为外径比所述大直径车轮小的小直径车轮;
形成所述小直径车轮的上端位置比所述大直径车轮的旋转中心位置低,所述小直径车轮配置于所述乘客室下方,而所述大直径车轮以及所述空气弹簧配置于所述驾驶员席下方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箱支持装置具有将所述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构架弹性结合用的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形成其弹簧常数为非线性,弹簧常数随着所述轴箱相对于所述转向架构架的相对位移量的增大而增大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架构架的行驶方向的前端部垂直设置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覆盖所述转向架构架的前端部到侧端部的地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箱支持装置形成如下所述结构,
即具有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可上下摇动地安装,在摇动轴线的一侧支持所述轴箱的支持构件、以及将所述支持构件的摇动轴线的另一侧向上方赋能的弹性体,
能够利用所述弹性体的弹力将支持于所述轴箱的所述小直径车轮向下赋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架构架具有支持所述主车轴的第1框架构件、以及连结于所述第1框架构件,设置所述轴箱支持装置的第2框架构件,
所述第2框架构件与所述第1框架构件可转动地连结,即能够在以行驶方向为旋转轴线的滚转方向转动地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车轴在所述一对大直径车轮的左右方向外侧通过所述轴箱由所述轴箱支持装置支持,
另一方面,所述副车轴在所述一对小直径车轮的左右方向内侧通过所述轴箱由所述轴箱支持装置支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直径车轮通过轴承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副车轴上,左右的小直径车轮分别独立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所述转向架构架的上方配置的在左右方延伸的枕梁、以及可水平旋转地将所述转向架构架连结于所述枕梁的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大直径车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行驶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连接装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小直径车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行驶方向上的距离小。
9.一种低地板式铁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车身和通过空气弹簧支持所述车身的转向架,
所述转向架具有
转向架构架、
在所述车身的行驶方向的端部一侧左右延伸配置的主车轴、
比所述主车轴靠所述车身的行驶方向的中央侧而向左右延伸配置的副车轴、
设置于所述主车轴的左右两侧的大直径车轮、
设置于所述副车轴的左右两侧,外径比所述大直径车轮小的小直径车轮、
设置于所述各车轴的左右两侧,分别支持所述车轴的轴箱、以及
使所述各轴箱与所述转向架构架弹性结合,支持所述轴箱的轴箱支持装置,
所述车身具备
在其行驶方向的端部一侧,配置于所述大直径车轮及所述空气弹簧的上方的驾驶员席、以及
比所述驾驶员席更靠所述车身中央侧,配置于所述小直径车轮上方,具有比所述驾驶员席的地面低的地面的乘客室;
形成所述小直径车轮的上端位置比所述大直径车轮的旋转中心位置低的结构。
CN2007801015873A 2007-11-16 2007-11-16 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及具备该转向架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51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7/072301 WO2009063569A1 (ja) 2007-11-16 2007-11-16 低床式鉄道車両用台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低床式鉄道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5118A CN101855118A (zh) 2010-10-06
CN101855118B true CN101855118B (zh) 2012-08-15

Family

ID=4063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158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5118B (zh) 2007-11-16 2007-11-16 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及具备该转向架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27772B2 (zh)
EP (1) EP2216227B1 (zh)
JP (1) JP5256208B2 (zh)
KR (1) KR101208839B1 (zh)
CN (1) CN101855118B (zh)
WO (1) WO20090635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16227B1 (en) * 2007-11-16 2016-05-18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Bogie for low floor type railway vehicle and low floor type railway vehicle with the same
US10279684B2 (en) 2008-12-08 2019-05-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ting in a hybrid vehicle using a power source external to the hybrid vehicle
JP5010629B2 (ja) * 2009-02-20 2012-08-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低床式車両
JP5010630B2 (ja) * 2009-02-20 2012-08-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低床式車両
JP5388695B2 (ja) * 2009-05-26 2014-01-1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低床式鉄道車両用台車および低床式鉄道車両
US8794160B2 (en) 2009-05-26 2014-08-05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Low-floor railcar bogie and low-floor railcar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979266B (zh) * 2010-10-26 2012-01-18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00%低地板轻轨车独立轮动力转向架
CN103635373B (zh) * 2011-07-14 2016-05-18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铁道车辆用转向架
JP6050156B2 (ja) * 2013-03-11 2016-12-2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案内軌条式車両用案内装置、及び案内軌条式車両
KR101498450B1 (ko) * 2013-11-12 2015-03-04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초고속 철도 차량의 독립 차륜형 일축 대차장치
KR101498451B1 (ko) * 2013-11-12 2015-03-04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초고속 철도 차량의 조향성능 향상을 위한 대차장치
RU2651528C1 (ru) * 2014-04-28 2018-04-19 Янмар Ко., Лтд. Самоход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RU2606417C1 (ru) * 2015-07-31 2017-01-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Елец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И.А. Бунина" Бесчелюстная тепловозная тележка
JP6506676B2 (ja) * 2015-10-29 2019-04-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台車の軸箱支持装置
JP6506677B2 (ja) * 2015-10-29 2019-04-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操舵台車
JP6577834B2 (ja) * 2015-10-29 2019-09-1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操舵台車
CN106080641B (zh) * 2016-07-22 2018-02-2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
DE102017200641A1 (de) 2017-01-17 2018-07-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Fahrzeug zur Personenbeförderung
RU172311U1 (ru) * 2017-02-28 2017-07-04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ООО "ВНИЦТТ") Боковая опора тележки грузового вагона
JP1681707S (zh) * 2019-10-22 2021-03-22
DE102020212357A1 (de) 2020-09-30 2022-03-31 Siemens Mobility GmbH Schienenfahrzeug mit Kopfmodul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305210A (en) * 1912-03-01 1913-07-17 Frank Hedley Improvements in Street Ca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626A (en) * 1933-03-06 1935-10-08 Constantinesco George Railway motor wagon
US2039489A (en) * 1933-03-15 1936-05-05 Kirwan Y Messick Transportation unit
US2140421A (en) * 1933-11-14 1938-12-13 Twin Coach Co Pneumatic-tired highway and rail vehicle
US2030311A (en) * 1934-02-20 1936-02-11 Kirwan Y Messick Combined road and rail vehicle
US2986102A (en) * 1959-01-02 1961-05-30 Willis T Cox Rail conversion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s
US3333551A (en) * 1965-06-11 1967-08-01 Simmering Graz Pauker Ag Low-platform railway car bogie
AT300024B (de) * 1969-05-27 1972-07-10 Simmering Graz Pauker Ag Rahmen für ein drei- oder mehrachsiges Laufwerk eines Schienenfahrzeuges
US3645211A (en) * 1969-12-12 1972-02-29 Martin Beifhack Maschinenfabri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vehicle
US3653332A (en) * 1970-02-12 1972-04-04 Olson & Sons Inc Chas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vehicle
CH518209A (fr) * 1970-03-17 1972-01-31 Wanner Maurice Installation ferroviaire, comprenant des véhicules pouvant rouler sur des voies d'écartements différents
US3763789A (en) * 1972-07-19 1973-10-09 Olson & Sons Inc Chas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vehicle
US3980025A (en) * 1974-12-11 1976-09-14 Chas. Olson & Sons Incorporated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vehicle
JPS5811341B2 (ja) * 1976-05-21 1983-03-0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案内軌道車輛
LU83193A1 (fr) * 1981-03-05 1983-02-22 Ferroviaires Construct & Metal Dispositif de sustentation et de guidage de vehicules ferroviaires
US4537137A (en) * 1982-03-01 1985-08-27 White Machinery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railcar moving vehicle and trailer spotter
US4579064A (en) * 1984-06-28 1986-04-01 New York City Transit Authority Transfer wheel assembly for transporting disabled railway vehicle
FR2572348B1 (fr) 1984-10-31 1988-08-05 Anf Ind Ensemble d'essieu orientable guide pour vehicules sur rails
BE1001811A3 (fr) * 1988-06-22 1990-03-13 Ferroviaires & Metall Constr Dispositif articule de guidage et de sustentation d'un vehicule ferroviaire.
RU2083405C1 (ru) * 1988-08-30 1997-07-10 Сиг Швайцерише Индустри-Гезельшафт Тележка для скоростного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FR2649949B1 (fr) * 1989-07-18 1992-04-24 Alsthom Gec Bogie articule pour vehicules ferroviaires
US5372073A (en) * 1989-08-21 1994-12-13 Schindler Waggon Ag Truck for low-platform cars
US5107773A (en) * 1990-09-27 1992-04-28 Dofasco Inc. Railway trucks
DE4238574A1 (de) * 1992-11-16 1994-05-19 Abb Henschel Waggon Union Fahrwerk für Niederflurbahnen
DE4322760A1 (de) 1993-07-08 1995-01-12 Duewag Ag Schienengebundenes 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den Personennahverkehr
US5868078A (en) * 1995-07-21 1999-02-09 Harsco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oad and rail vehicle using rail wheel drive and apparatus
US5619931A (en) * 1995-07-21 1997-04-15 Harsco Corporation Road and rail using rail wheel drive and apparatus
US5586507A (en) * 1995-07-24 1996-12-24 Harsco Corporation Rail guide wheel apparatus with double overcenter linkage
JP3467590B2 (ja) * 1999-09-21 2003-11-17 名古屋鉄道株式会社 軌道走行車両
JP3576458B2 (ja) 2000-04-20 2004-10-13 アルナ車両株式会社 電車
TWI268286B (en) * 2000-04-28 2006-12-11 Kao Corp Roll-off reducing agent
JP3510600B2 (ja) 2001-03-09 2004-03-29 近畿車輌株式会社 低床式連接車両
FR2826328B1 (fr) * 2001-06-26 2003-08-29 Alstom Bogie moteur pour vehicule ferroviaire a plancher bas integral
JP2003226234A (ja) 2002-02-05 2003-08-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独立回転車輪を有する台車及びその操舵方法
JP2004276730A (ja) 2003-03-14 2004-10-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鉄道車両用台車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低床車両
JP2007331461A (ja) 2006-06-13 2007-12-27 Kawasaki Heavy Ind Ltd 低床鉄道車両用誘導輪付き1軸ボギー台車
JP2007331713A (ja) 2006-06-19 2007-12-27 Kawasaki Heavy Ind Ltd 低床式鉄道車両用台車
JP4838693B2 (ja) * 2006-11-27 2011-12-1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軌道系交通システム
EP2216227B1 (en) * 2007-11-16 2016-05-18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Bogie for low floor type railway vehicle and low floor type railway vehicle with the same
JP5010630B2 (ja) * 2009-02-20 2012-08-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低床式車両
US8794160B2 (en) * 2009-05-26 2014-08-05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Low-floor railcar bogie and low-floor railcar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305210A (en) * 1912-03-01 1913-07-17 Frank Hedley Improvements in Street Ca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9063569A1 (ja) 2011-03-31
US20100294164A1 (en) 2010-11-25
EP2216227B1 (en) 2016-05-18
WO2009063569A1 (ja) 2009-05-22
JP5256208B2 (ja) 2013-08-07
KR20100052554A (ko) 2010-05-19
EP2216227A1 (en) 2010-08-11
KR101208839B1 (ko) 2012-12-05
CN101855118A (zh) 2010-10-06
US8327772B2 (en) 2012-12-11
EP2216227A4 (en) 201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5118B (zh) 低地板式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及具备该转向架的低地板式铁道车辆
US9096240B2 (en) Bogie for railway vehicle with a suspension system
KR101465146B1 (ko) 철도차량용 보기
US10065663B2 (en) Steering bogie and vehicle
US6871598B2 (en) Arrangement of radial bogie
CN101259848B (zh) 客运轨道车辆的车列
CN102963382B (zh)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
CN107031676B (zh) 包括至少一个低转向架的铁路车辆
KR20060116168A (ko) 관절형 열차 레이크 및 이러한 레이크를 구성하기 위한차량
CN103661464A (zh) 一种快速货车径向转向架
CZ281043B6 (cs) Podvozek pro nízkopodlažní dráhy
JPH0571428B2 (zh)
JP3498258B2 (ja) 鉄道車両用2軸台車
CN207607492U (zh) 一种辅助转向牵引机构及具有其的单轨转向架组件
CN205930742U (zh) 转向架
JPS61241258A (ja) 鉄道車両の蛇行動防止装置
US11091178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JPH0321380B2 (zh)
JPS58145565A (ja) リニアモ−タ推進台車
CN205930745U (zh) 转向架
JPS61211159A (ja) 鉄道車両の蛇行動防止装置
CN105774835A (zh) 包括集中式主悬挂装置的转向架
AU2005263215B2 (en) Articulated undercarriage coupling for improved traveling on route-related changes in curve
RU2297937C1 (ru) Низкопольный автобус
CN202378659U (zh) 后悬挂装置以及安装后悬挂装置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