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5041B - 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5041B
CN101855041B CN2008801153454A CN200880115345A CN101855041B CN 101855041 B CN101855041 B CN 101855041B CN 2008801153454 A CN2008801153454 A CN 2008801153454A CN 200880115345 A CN200880115345 A CN 200880115345A CN 101855041 B CN101855041 B CN 1018550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per
outside
chute
angular pol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53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5041A (zh
Inventor
马库斯·达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unk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unk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unk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unk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855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5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5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5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72Auxiliary arrangement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auxiliary tables and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B23Q1/76Steadies; Res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工件(W)夹紧和/或支撑在机床上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具有三个支承在壳体(2)中的并且可在共同的平面内移位的保持件(3、4、5),在三个保持件(3、4、5)中,两个构造为可枢转地支撑在壳体(2)中的双臂式杆,并且中心保持件(5)被直线式地引导。两个外部保持件(3、4)分别通过角杆(10、11)以如下方式与中心保持件(5)动态地连接,以便使外部保持件(3、4)在中心保持件(5)打开运动时,彼此分开地枢转。角杆(10、11)可转动地铰接在中心保持件(5)上,其中,分别通过滑槽-销-装置将角杆(10、11)的一个臂与所属外部保持件(3、4)连接且另一个臂与壳体(2)连接。

Description

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工件夹紧和/或支撑在机床上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具有三个支承在壳体中的并且可在共同的平面内移位的保持件,在这三个保持件中,两个外部保持件构造为以相互呈镜像的方式布置的并且可枢转地支撑在壳体中的双臂式杆,并且中心保持件以可相对于工具轴线直线式地并且在径向上推移的方式引导,其中,中心保持件具有控制面,该控制面与外部保持件的自由端部共同作用,以便将中心保持件的指向工具的关闭运动转化为外部保持件向其夹紧位置上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两个外部保持件分别通过角杆以如下方式与中心保持件动态地连接,即,在中心保持件远离工件指向的作打开运动的情况下,外部保持件在其打开位置上彼此分开地枢转。
背景技术
例如由EP 0 562 180 B1公知所述类型的、用于将工件夹紧和/或夹持在机床上,尤其是夹紧和/或夹持在车床上的固定支架。在该固定支架中,构成为角杆的、外部保持件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上,其中,外部保持件的自由内端部靠置在中心保持件的控制面上并且与控制面共同作用,从而中心保持件的轴向夹紧运动转化为外部保持件枢转式的关闭运动或夹紧运动。此外,该先公知的固定支架还构造有返回功能,该返回功能负责:在中心保持件在轴向上从工具轴线移开时,外部保持件的内端部保持靠置在控制面上并且由此被自动送回其打开位置。为此,为每个外部保持件配有同样构造为角杆的控制杆,该控制杆在其一个端部上承载有在外部保持件的内部杆的直线式滑槽中引导的销。控制杆的另一端部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的角区中,并且在控制杆的中心区域中设有凹槽,保持在中心保持件上的销在该凹槽内引导。外部保持件与中心保持件通过控制杆的这种类型的联接所引起的是,控制杆通过凹槽与销之间的接触而实施受强制控制的枢转运动,通过该枢转运动,在中心保持件被移回时,外部保持件枢转至其打开位置。
公知的固定支架虽然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可行的。但还是存在这样的需求,即,返回过程还要构造得更简单并且尤其是缩短引导行程。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以如下方式构造开头所述类型的固定支架,即,缩短引导行程并且构造方案是简单的。在此,保持件之一应当能够超出相应于固定支架打开位置的位置运动,以扩大用于插入和取出工件的开口。
在开头所述类型的固定支架中,该任务按照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得以解决,即,角杆可转动地铰接在中心保持件上并且分别通过滑槽-销-装置将角杆的一个臂与所属的外部保持件连接且另一个臂与壳体连接。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设置为,将外部保持件与中心保持件联接的角杆可枢转地支承在中心保持件上,并且在此尤其是与控制面相邻地支承,并且角杆的自由端部通过滑槽-销-装置与壳体或与外部保持件连接。由此,就可实现:基于较短的杆臂,在一方面的中心保持件的铰接点与另一方面的滑槽之间的传递行程是很短的,由此可实现运动的直接传递,并且进而使得引导更容易。
按照优选实施方式,在此设计为,角杆分别在其两个臂的交点处铰接在中心保持件上。
在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构造方案中设置为,在外部保持件的内部杆臂上设置有各一个特别为直线式滑槽,所属角杆的所述一个臂的端部上的销在该直线式滑槽中可推移地引导。这种简单的滑槽-销-引导件足以用于将中心保持件的直线运动转化为外部保持件相应的枢转运动。
与之相对地,在多种情况下需要的是,滑槽-销-装置中的滑槽在壳体与角杆之间呈曲线形地分布。在此适当的是,曲线形的滑槽构造在角杆的与壳体嵌接的臂中,并且设置在壳体上的销嵌接到滑槽中。滑槽在角杆上的构成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制造滑槽。在运动学上反过来,不言而喻地可以考虑如下布置方案,即,在该布置方案中,滑槽构造在壳体中并且销保持在角杆上。
为获得尽可能直接的引导,保持在壳体上的销应当接近于中心保持件的运动轴线地设置在壳体上,其中,销就应当在固定支架的关闭位置上与曲线形滑槽的置于角杆自由端部上的端部相嵌接。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构造方案,设置为,曲线形滑槽具有各一个第一部段,该第一部段相应于外部保持件在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行程,并且各一个第二部段连至第一部段的相应于固定支架打开位置上的端部,该第二部段相应于外部保持件在其打开位置和终位置之间的进一步运动行程,其中,滑槽的第二部段以这种方式构成用于引导第一角杆,即,中心保持件超出其相应于固定支架打开位置的位置进行的轴向运动随之引发所属外部保持件在其终位置上的受强制控制的枢转运动,并且滑槽的第二部段为了引导第二角杆而形成接纳凹部,该接纳凹部实现了第二角杆的自由可运动性,并且壳体和第二角杆通过另一滑槽-销-装置以这种方式相互连接,即,在中心保持件超出其相应于固定支架打开位置的位置在轴向上远离工具移开时,与第二角杆连接的外部保持件超出其打开位置受强制控制枢转出来,并且其中,与另一外部保持件相比,与第二角杆连接的外部保持件在其终位置上枢转出来得更远。
在这样构成的固定支架中,两个外部保持件可以超出其正常打开位置枢转出来,其中,与第一保持件相比,第二保持件在其终位置上枢转出来得更远。因此,使角杆在壳体上引导的曲线形滑槽,在相应于外部保持件在其正常打开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的运动的第一部段中基本呈镜像式地构成,从而外部保持件相互平行地枢转。与此相对地,接下来的第二滑槽段以不同方式构成。在此,第二滑槽段上以如下方式构造在其中一个角杆上,即,为该角杆配属的外部保持件连续地并且受强制控制地枢转到其终位置上。与此相对地,另一角杆的第二滑槽段构造为接纳凹部,该接纳凹部虽然允许第二外部保持件进一步的枢转运动,但不会受强制控制地引导。为实现向终位置中的进一步枢转运动,第二角杆通过第二滑槽-销-装置与壳体连接,该第二滑槽-销-装置主动承担引导功能并且在中心保持件超出相应于固定支架正常打开位置的位置远离工具移开时,将第二角杆进而还有与第二角杆连接的外部保持件向其终位置枢转。换句话说,第二外部保持件通过两个滑槽-销-装置在壳体上引导,其中,一个滑槽-销-装置控制固定支架由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正常枢转并且第二个滑槽-销-装置控制超出打开位置的进一步枢转运动。由此实现的是,以简单的方式控制第二外部保持件的运动并且能够避免复杂的并设有尖锐拐点的控制曲线。
这种使用两个滑槽-销-装置的对角杆在壳体上的运动进行的控制也可用于如下情况,即,当角杆未可枢转地支承在中心保持件上时。相应地,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设置为,角杆通过滑槽-销-装置利用曲线形滑槽在壳体上进行引导,并且曲线形滑槽具有各一个第一部段,该第一部段相应于外部保持件在其打开位置与其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并且将第二部段连至第一部段的与固定支架打开位置相应的端部上,该第二部段相应于外部保持件在其打开位置与终位置之间的进一步运动,其中,滑槽的第二部段以这种方式构成用于对第一角杆进行引导,即,中心保持件超出其相应于固定支架打开位置的位置进行的轴向运动随之引发所属外部保持件在其终位置上受强制控制的枢转运动,并且滑槽的第二部段为引导第二角杆而形成有接纳凹部,该接纳凹部实现了第二角杆的自由可运动性,并且壳体和第二角杆通过另一滑槽-销-装置以这种方式相互连接,即,在中心保持件超出其相应于固定支架打开位置的位置在轴向上远离工具移开时,与第二角杆连接的外部保持件超出其打开位置受强制控制地枢转出来,并且其中,与另一个外部保持件相比,与第二角杆连接的外部保持件在其终位置上枢转出来得更远。
附图说明
有关本发明的其他具有优点的构造方案,对从属权利要求以及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下列说明进行参引。在附图中:
图1示出处于其夹紧位置上的、按照本发明的固定支架;
图2示出处于其打开位置上的、图1中的固定支架,以及
图3示出图2中的固定支架,其中,左外部保持件超出打开位置枢转出来。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3中示出固定支架1,该固定支架1用于将工件W夹紧和/或支撑在机床上,尤其是夹紧和/或支撑在车床上。固定支架1具有壳体2,三个可在共同的平面内移位的保持件3、4、5支承在该壳体2上。在此,两个外部保持件3和4构造为角杆,该角杆在其中心区域内通过铰接销6、7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2中。中心保持件5居中地布置在两个外部保持件3、4之间并且可相对于工件W在径向上移位地引导。关于工件W在图中仅示出与待夹紧工件尺寸无关的、不变的夹紧位置。移位通过未详细示出的移位机构来进行。
中心保持件5在其指向工具的端面上具有夹紧面5a。此外,在中心保持件5上构成有控制面8、9,两个外部保持件3、4的伸入壳体2中的自由端部靠置在控制面8、9上。控制面8、9与外部保持件3、4的自由端部共同作用,以便将中心保持件5朝工具W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转化为外部保持件3、4的枢转运动,并且以这种方式将外部保持件3、4送入图1中所示的夹紧位置。
在按照本发明的固定支架1中,外部保持件3、4额外地以如下方式与中心保持件联接,即,在中心保持件5从其夹紧位置(图1)远离工具W在图示中向下移开时,外部保持件3、4被自动回送至其在图2中所示的打开位置。对于所述回复过程,为每个外部保持件配有角杆10、11,该角杆10、11借助铰接栓12、13邻近中心保持件的控制面8、9地可枢转地支承在中心保持件5上。每个角杆10、11的其中一个端部都设有销14、15,销14、15嵌入构成在所属外部保持件4、5伸入壳体2内的内部杆中的直线滑槽16、17并在该直线滑槽16、17中引导。每个角杆10、11的另一个臂通过滑槽-销-装置在壳体2上引导。具体来说,在臂中构成有曲线形滑槽18、19,保持在壳体2上的销20、21在该曲线形滑槽18、19中引导。正如在图中可以很好地看到地,销20、21设置在固定支架的纵轴线X的附近。两个角杆10、11的滑槽18、19以这种方式构成,即,外部保持件3、4即使在中心保持件5返回时也以强制运行的方式靠置在中心保持件5的控制面8、9上。具体来说,在移回中心保持件5时,设置在中心保持件5上的铰链销12、13以及与铰链销12、13连接的角杆10、11也在轴向上运动。这一轴向运动通过角杆10、11与壳体2之间的滑槽-销-装置而转化成角杆10、11相对于中心保持件5附加的枢转运动。在此,通过嵌入直线滑槽16、17中的销14、15,外部保持件3、4强制运行地以如下方式随动,即,外部保持件5的内端部即使在中心保持件5返回时也靠置在其控制面8、9上,并且固定支架1在中心保持件5的图2中所示的位置上是打开的。
在所示出的固定支架中设置为,两个外部保持件3、4可以超出其在图2中所示的打开位置继续枢转出去。在此,设置为,与右边的外部保持件4相比,在图中左边的外部保持件3在其终位置上枢转出来得更远。为实现这一点,将各另一在两个角杆10、11的滑槽18、19方面以不同方式构造的第二滑槽段18b、19b连到两个滑槽18、19的对控制夹紧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进行控制的第一部段18a、19a上。在为右边的外部保持件4配属的角杆11的滑槽19中,第二滑槽段19b以如下方式布置,即,在中心保持件5由其打开位置继续移回时,所属右边的外部保持件4由图2中所示的打开位置受强制控制地枢转到其在图3中所示的终位置。与此相对照地,在另一角杆10中第二滑槽段18b构造为接纳凹部,该接纳凹部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嵌入滑槽18中的销20在壳体2上不受到进一步引导并且因此角杆10可以自由地运动。附加地,左角杆10在壳体2上通过第二个滑槽-销-装置被引导,该第二个滑槽-销-装置具有设置在角杆10中的滑槽22和在该滑槽22中引导的并且保持在壳体2上的销23。该第二个滑槽-销-装置以如下方式构成,即,该第二个滑槽-销-装置接管对角杆10的引导并且由此以如下方式接管对左边外部保持件3运动的引导,即,当中心保持件5由其相应于固定支架1打开位置的位置(见图2)继续移回时,左外部保持件3从图2中所示的打开位置继续枢转到图3中所示的终位置,正如图3所示的那样。

Claims (15)

1.用于将工件夹紧和/或支撑在机床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三个支承在壳体(2)中的并且能在共同的平面内移位的保持件(3、4、5),在三个所述保持件(3、4、5)中,两个外部保持件(3、4)构造为相互呈镜像式布置的并且能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2)中的双臂式杆,并且中心保持件(5)能相对于工件轴线(W)直线式地并且在径向上推移地引导,其中,所述中心保持件(5)具有控制面(8、9),所述控制面(8、9)与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自由端部共同作用,以便将所述中心保持件(5)的指向所述工件轴线(W)的关闭运动转化为所述外部保持件(3、4)向所述外部保持件(3、4)夹紧位置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两个所述外部保持件(3、4)分别通过角杆(10、11)与所述中心保持件(5)以如下方式动态地连接,即,在所述中心保持件(5)作远离所述工件指向的打开运动时,所述外部保持件(3、4)向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打开位置彼此分开地枢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杆(10、11)以能转动的方式铰接在所述中心保持件(5)上,并且分别通过滑槽-销-装置将所述角杆(10、11)的一个臂与所属的所述外部保持件(3、4)连接且另一个臂与所述壳体(2)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杆(10、11)分别在所述角杆(10、11)的两个所述臂的交点处以能转动的方式铰接在所述中心保持件(5)上。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内部杆臂上设置各一个特别为直线式滑槽(16、17),所属的所述角杆(10、11)的所述一个臂的端部上的销(14、15)在所述直线式滑槽(16、17)中能推移地引导。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与角杆(10、11)之间呈曲线形地构成有所述滑槽-销-装置的滑槽(18、19)。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角杆(10、11)的与所述壳体(2)嵌接的臂中分别构造有曲线形滑槽(18、19),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销(20、21)在所述曲线形滑槽(18、19)中引导。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20、21)接近于所述中心保持件(5)的运动轴线地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20、21)在所述固定支架(1)的关闭位置上与所述曲线形滑槽(18、19)的置于所属的所述角杆(10、11)的自由端部上的端部相嵌接。
8.按权利要求4至7之一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形滑槽(18、19)具有各一个第一部段(18a、19a),所述第一部段(18a、19a)相应于所述外部保持件(3、4)在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打开位置与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行程,并且各一个第二部段(18b、19b)连至所述第一部段(18a、19a)的相应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打开位置的端部上,所述第二部段(18b、19b)相应于所述外部保持件(3、4)在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打开位置与终位置之间的进一步运动行程,其中,所述曲线形滑槽中的第一滑槽(19)的所述第二部段(19b)以如下方式构成用于对第一角杆(11)进行引导,即,所述中心保持件(5)超出所述中心保持件(5)的相应于所述固定支架(1)打开位置的位置的轴向运动引发所属的所述外部保持件(4)向所述外部保持件(4)的终位置上的受强制控制的枢转运动,并且所述曲线形滑槽中的第二滑槽(18)的所述第二部段(18b)为了对第二角杆(10)进行引导而形成有接纳凹部,所述接纳凹部实现了所述第二角杆(10)自由的可运动性,并且所述壳体(2)和所述第二角杆(10)通过另一滑槽-销-装置以如下方式相互连接,即,在所述中心保持件(5)超出所述中心保持件(5)的相应于所述固定支架(1)打开位置的位置在轴向上远离所述工件移开时,与所述第二角杆(10)连接的所述外部保持件(3)超出所述外部保持件(3)的打开位置受强制控制地枢转出来,并且其中,与另一所述外部保持件(4)相比,与所述第二角杆(10)连接的所述外部保持件(3)在所述外部保持件(3)的终位置上枢转出来得更远。
9.用于将工件夹紧和/或支撑在机床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三个支承在壳体(2)中的并且能在共同的平面上移位的保持件(3、4、5),在三个所述保持件(3、4、5)中,两个外部保持件(3、4)构造为相互呈镜像式地布置的并且能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2)中的双臂式杆,并且中心保持件(5)能相对于工件轴线(W)直线式地并且在径向上推移地引导,其中,所述中心保持件(5)具有控制面(8、9),所述控制面(8、9)与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自由端部共同作用,以便将所述中心保持件(5)的指向所述工件轴线(W)的关闭运动转化为所述外部保持件(3、4)向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夹紧位置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两个所述外部保持件(3、4)分别通过角杆(10、11)与所述中心保持件(5)以如下方式动态地连接,即,在所述中心保持件(5)作远离所述工件指向的打开运动时,所述外部保持件(3、4)向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打开位置彼此分开地枢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杆通过滑槽-销-装置利用曲线形滑槽(18、19)在所述壳体(2)上引导,并且所述曲线形滑槽(18、19)具有各一个第一部段(18a、18b),所述第一部段(18a、19a)相应于所述外部保持件(3、4)在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打开位置与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行程,并且各一个第二部段(18b、19b)连至所述第一部段(18a、19a)的相应于所述固定支架(1)打开位置的端部上,所述第二部段(18b、19b)相应于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在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打开位置与终位置之间的进一步运动行程,其中,所述曲线形滑槽中的第一滑槽(19)的所述第二部段(19b)为了对第一角杆(11)进行引导而以如下方式构造,即,所述中心保持件(5)超出所述中心保持件(5)的相应于所述固定支架(1)打开位置的位置的轴向运动引发所属的所述外部保持件(4)向所述外部保持件(4)的终位置上的受强制控制地枢转运动,并且所述曲线形滑槽中的第二滑槽(18)的所述第二部段(18b)为了对第二角杆(3)进行引导而形成有接纳凹部,所述接纳凹部实现了所述第二角杆(10)自由的可运动性,并且,所述壳体(2)和所述第二角杆(10)通过另一滑槽-销-装置以如下方式相互连接,即,在所述中心保持件(5)超出所述中心保持件(5)的相应于所述固定支架(1)打开位置的位置在轴向上远离所述工件移开时,与所述第二角杆(10)连接的所述外部保持件(3)超出所述外部保持件(3)的打开位置受强制控制地枢转出来,并且其中,与另一所述外部保持件(4)相比,与所述第二角杆(10)连接的所述外部保持件(3)在所述外部保持件(3)的终位置上枢转出来得更远。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杆(10、11)以能转动的方式铰接在所述中心保持件(5)上并且分别通过滑槽-销-装置将所述角杆(10、11)的一个臂与所属的所述外部保持件(3、4)连接且另一个臂与所述壳体(2)连接。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杆(10、11)分别在所述角杆(10、11)的两个臂的交点处以能转动的方式铰接在所述中心保持件(5)上。
12.按权利要求9至11之一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保持件(3、4)的内部杆臂上设置有各一个特别为直线式滑槽(16、17),在所属的所述角杆(10、11)的所述一个臂的端部上的销(14、15)嵌入所述直线式滑槽(16、17)中并且在所述直线式滑槽(16、17)中能推移地引导。
13.按权利要求9至11之一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角杆(10、11)的与所述壳体(2)嵌接的臂中分别构成有所述曲线形滑槽(18、19),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销(20、21)在所述曲线形滑槽(18、19)中引导。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20、21)接近于所述中心保持件(5)的运动轴线地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20、21)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关闭位置上与所述曲线形滑槽(18、19)的置于所述角杆(10、11)的自由端部上的端部相嵌接。
CN2008801153454A 2007-11-08 2008-10-27 固定支架 Active CN1018550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021706.2 2007-11-08
EP07021706A EP2058084B1 (de) 2007-11-08 2007-11-08 Lünette
PCT/EP2008/009062 WO2009059708A1 (de) 2007-11-08 2008-10-27 Lünet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5041A CN101855041A (zh) 2010-10-06
CN101855041B true CN101855041B (zh) 2012-11-07

Family

ID=3896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53454A Active CN101855041B (zh) 2007-11-08 2008-10-27 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286955B2 (zh)
EP (1) EP2058084B1 (zh)
JP (1) JP5244914B2 (zh)
CN (1) CN101855041B (zh)
AT (1) ATE483550T1 (zh)
DE (1) DE502007005286D1 (zh)
WO (1) WO20090597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5618B (zh) * 2009-12-03 2012-09-05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双重调节功能的套管加工中心架
DE102010026663A1 (de) * 2010-07-09 2012-01-12 Emag Holding Gmbh Schleifmaschine zum Schleifen von Nockenscheiben
EP2505302B1 (de) * 2011-03-29 2014-01-08 SMW-AUTOBLOK Spannsysteme GmbH Lünette
EP2505303B1 (de) * 2011-03-29 2014-05-07 SMW-AUTOBLOK Spannsysteme GmbH Lünette
DE102011100965B4 (de) * 2011-05-09 2013-02-28 Viega Gmbh & Co. Kg Pressback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Pressverbindung
ES2423918T3 (es) * 2011-07-01 2013-09-25 Smw-Autoblok Spannsysteme Gmbh Luneta
EP2583786B1 (en) * 2011-10-20 2014-04-16 Atlings Maskinfabrik AB Steady rest
CN102601555A (zh) * 2012-03-26 2012-07-25 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Fcb单面焊接装置的停车锁紧机构
CN102935626A (zh) * 2012-10-26 2013-02-20 铜陵恒盛轨道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转紧固装置
JP5821134B2 (ja) * 2013-01-28 2015-11-24 Smc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装置
KR101438631B1 (ko) * 2013-05-07 2014-09-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패널 지그장치의 각도 조절 클램프
US9925066B2 (en) * 2013-08-13 2018-03-27 Arthrex, Inc. Surgical impactor/extra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US9442349B2 (en) * 2013-12-16 2016-09-13 Carson Optical, Inc. Self-centering mechanism, a clamping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ans for their integration
CN104191358A (zh) * 2014-07-29 2014-12-10 湖南海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驱动中心架
EP3093102B1 (de) * 2015-05-12 2017-09-27 SMW-Autoblok Spannsysteme GmbH Lünette
EP3093103B1 (de) * 2015-05-12 2017-07-12 SMW-Autoblok Spannsysteme GmbH Lünette
DE102015115205A1 (de) * 2015-09-10 2017-03-16 Walter Maschinenbau Gmbh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Lünette
WO2017120132A1 (en) * 2016-01-04 2017-07-13 Carson Optical, Inc. Locking centering mechanism
DE102020118730A1 (de) 2020-07-15 2022-01-20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Rwth) Aachen Greifer zum Greifen von Objekte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02740A1 (de) * 1967-06-06 1970-04-16 Bruno Dietl Einrichtung zum Aufspannen und/oder zur Halterung eines Werkstueckes auf Drehmaschinen
GB2089708A (en) * 1980-12-18 1982-06-30 Index Werke Kg Hahn & Tessky Steady for holding rod-like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onents
DE3719103A1 (de) * 1987-06-06 1988-12-22 Smw Spanneinrichtungen Luenette
DE4209241A1 (de) * 1992-03-21 1993-09-23 Smw Spanneinrichtungen Luenette
US6458022B1 (en) * 1999-10-21 2002-10-01 Smw Autoblok Spannsysteme Gmbh Self-centering steady rest clamping device
CN200967089Y (zh) * 2006-10-17 2007-10-3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自动定心中心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33773A (en) * 1927-12-12 1929-10-29 Dave P Rajek Combination vise and gripping tool
US1910833A (en) * 1931-07-18 1933-05-23 Edwin S Hippey Tool for rail joints
US2591636A (en) * 1950-03-17 1952-04-01 Floyd O Thompson Pivoted-jaw wrench having nut-actuated and slidable cam-wedge
DE3137149C2 (de) * 1981-09-18 1983-09-01 SMW Schneider & Weißhaupt GmbH, 7996 Meckenbeuren Lünette mit zwei oder mehreren auf ein einzuspannendes Werkstück einwirkenden Haltegliedern
DE3543806A1 (de) * 1985-12-12 1987-06-25 Smw Spanneinrichtungen Luenette
JPH057355Y2 (zh) * 1990-11-10 1993-02-24
FR2672834B1 (fr) * 1991-02-18 1993-05-21 Essilor Int Organe de serrage et de prehension.
DE4238613A1 (de) * 1992-11-16 1994-05-19 Smw Schneider & Weishaupt Gmbh Selbstzentrierende Lünette
US6665919B1 (en) * 2001-08-22 2003-12-23 Lisle Corporation Windshield wiper arm puller
PL1997583T3 (pl) * 2007-05-26 2009-08-31 Smw Autoblok Spannsysteme Gmbh Okular
DE102007029492B3 (de) * 2007-06-26 2009-01-29 Smw-Autoblok Spannsysteme Gmbh Lünett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02740A1 (de) * 1967-06-06 1970-04-16 Bruno Dietl Einrichtung zum Aufspannen und/oder zur Halterung eines Werkstueckes auf Drehmaschinen
GB2089708A (en) * 1980-12-18 1982-06-30 Index Werke Kg Hahn & Tessky Steady for holding rod-like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onents
DE3719103A1 (de) * 1987-06-06 1988-12-22 Smw Spanneinrichtungen Luenette
DE4209241A1 (de) * 1992-03-21 1993-09-23 Smw Spanneinrichtungen Luenette
US6458022B1 (en) * 1999-10-21 2002-10-01 Smw Autoblok Spannsysteme Gmbh Self-centering steady rest clamping device
CN200967089Y (zh) * 2006-10-17 2007-10-3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自动定心中心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5041A (zh) 2010-10-06
ATE483550T1 (de) 2010-10-15
EP2058084A1 (de) 2009-05-13
JP5244914B2 (ja) 2013-07-24
JP2011502803A (ja) 2011-01-27
US20100252976A1 (en) 2010-10-07
EP2058084B1 (de) 2010-10-06
DE502007005286D1 (de) 2010-11-18
WO2009059708A1 (de) 2009-05-14
US8286955B2 (en) 2012-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5041B (zh) 固定支架
US7891227B2 (en) Gripping apparatus for gripping and holding elongated workpieces, in particular for bending machines
JP2001287127A (ja) ロッドクランプ装置
US8756971B2 (en) Bending device
CN102822588B (zh) 用于光学或摄影摄像设备的支承头
RU2004101059A (ru) При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сс-формы, состоящей из двух шарнирно соединенных полуформ
CN103753527B (zh) 可俯仰物料夹持装置
US20080112781A1 (en) Self-centering stock support
US20040149855A1 (en) Turning device
CN209550615U (zh) 一种滚轮体工件方腔端端面的加工装置
CN208252493U (zh) 一种后接式夹紧行程可调式中空回转油缸
CN100480444C (zh) 精梳机的夹持装置
KR20160060577A (ko) 재봉기용 구동 어셈블리 및 이러한 구동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재봉기
EP1719434A3 (en) System for moving fitments in a piece of furniture
CN110014308A (zh) 一种曲轴角向定位装置
JPH11350866A (ja) さく孔機のドリルロッド交換装置
CN102712029A (zh) 用于保持诸如线材之类的物体的保持装置
CN109226785A (zh) 一种滚轮体工件方腔端端面的加工装置
CN108942443A (zh) 一种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上料装置
SU921852A1 (ru) Схват
SU1024274A1 (ru) Схват
CN209753886U (zh) 送丝机械手
CN210387602U (zh) 一种高精度车床的送料装置
RU230700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сверлильной машины к обрабатываемой детали
JPS6131802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