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4246B - 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4246B
CN101854246B CN2010101505310A CN201010150531A CN101854246B CN 101854246 B CN101854246 B CN 101854246B CN 2010101505310 A CN2010101505310 A CN 2010101505310A CN 201010150531 A CN201010150531 A CN 201010150531A CN 101854246 B CN101854246 B CN 101854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link
processing unit
electric power
layer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05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4246A (zh
Inventor
都筑亮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54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4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4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4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9Details regarding the setting of the power status of a node according to activity on the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被提供有:PHY层处理单元,被构造为执行PHY层的处理;确定单元,被构造为通过利用从PHY层处理单元给出的信息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或链路断开状态;和第一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对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第一控制单元可被构造为,如果确定单元确定在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的第一时段期间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则停止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在停止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后的第二时段期间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如果在第二时段期间执行了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且确定单元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则开始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

Description

网络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3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073773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内容合并入本发明中。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被构造为与网络相连接的网络设备,并且特别地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网络设备的功率消耗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以可通信的方式与诸如PC的外部设备相连接的图像形成设备(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23128)。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PHY层(物理层)处理单元,该PHY层(物理层)处理单元用于执行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PHY层的处理;和MAC层处理单元,该MAC层处理单元用于执行MAC层(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处理。如果在正常状态下持续地没有执行处理达到预定的时间,那么图像形成设备转移到功率节省状态。在功率节省状态中,与正常状态相比较,被提供给PHY层处理单元和MAC层处理单元的功率量将会较少。
发明内容
通过前述的技术,在网络设备(前述示例中的图形形成设备)的电源被导通的同时,电力被持续地提供给PHY层处理单元和MAC层处理单元。本说明书公开了用于进一步实现网络设备的功率节省的技术。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一种技术是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被构造为与网络相连接。前述的“网络”可以被改述为,但是不限于,“LAN”或者“与以太网(注册商标)标准兼容的网络”。网络设备可以包括PHY层处理单元,该PHY层处理单元被构造为执行PHY层的处理;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被构造为通过利用从PHY层处理单元给出的信息来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link-up state)或者链路断开状态(link-down state);以及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一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对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链路接通状态可以是在其中网络设备以可通信的方式与网络相连接的状态,并且链路断开状态可以是在其中网络设备没有以可通信的方式与网络相连接的状态。作为链路断开状态的示例,可以认为是通信线缆没有与网络设备相连接的状态,或者是通信线缆与要与网络设备相连接的其它设备(例如,集线器)相连接、但是其它设备没有执行功能的状态(例如,其它设备的电源被关闭的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如果确定单元确定在第一时段期间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则停止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所述第一时段可以是在其中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的时段。第一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第二时段期间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所述第二时段是在停止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之后的时段。第一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如果在第二时段期间执行了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并且确定单元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则开始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在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被执行的同时,确定单元可以基于来自于PHY层处理单元的信息执行前述的确定,或者在暂时的电力供给完成之后基于来自于PHY层处理单元的信息来执行前述的确定。
只要能够如上所述的控制对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那么第一控制单元就已经足够了,并且不需要其不变地如上所述的控制电力供给。例如,网络设备可以被构造为被设置为任何一种模式;具体地,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如果第一控制单元被设置为第一模式,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如上所述的控制对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如果第一控制单元被设置为第二模式,即使确定单元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第一控制单元也可能不停止对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
根据前述的构造,如果在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的第一时段期间,链路接通状态变成链路断开状态,那么对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被停止。与网络设备的电源导通时电力被不间断地提供给PHY层处理单元的构造相比较,能够进一步实现网络设备的功率节省。此外,根据前述的构造,在对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已经被停止之后的第二时段期间,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因此,即使在第二时段中,也能够确定链路状态。如果因此确定是链路接通状态,那么网络设备通过开始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能够返回到可通信的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第二时段期间重复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根据前述的构造,每次重复地执行暂时的电力供给时,能够确定链路状态。优选地,可以定期地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
如果确定单元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则不管其它条件,第一控制单元都可以停止对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同时,还可以采用下述构造。网络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在睡眠状态和非睡眠状态之间转移。第一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如果确定单元确定在第一时段期间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并且第二控制单元在第一时段期间处于睡眠状态,则停止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睡眠状态”的前述术语还可以改述为,但是不限于,“具有比非睡眠状态低的功率消耗的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第二时段期间当第二控制单元从睡眠状态转移到非睡眠状态时,不管链路状态如何,都进一步开始对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
网络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MAC层处理单元,该MAC层处理单元被构造为执行MAC层的处理。第一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进一步控制对MAC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第一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如果确定单元确定在第一时段期间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则进一步停止对MAC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并且如果在第二时段期间执行了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并且确定单元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则进一步开始对MAC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根据前述的构造,如果在第一时段期间链路接通状态变成链路断开状态,则停止对MAC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与网络设备的电源导通时电力被不间断地提供给MAC层处理单元的构造相比较,能够进一步实现网络设备的功率节省。如果确定在第二时段期间处于链路接通状态,那么网络设备能够通过开始对MAC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而返回到可通信的状态。
为了确定链路状态,只要可以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就足够了,并且不需要执行对MAC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因此,第一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第二时段期间当执行对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时,在第二时段期间不执行对MAC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根据前述的构造,由于在第二时段期间没有执行对MAC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所以能够实现进一步的网络设备的功率节省。
本说明书还公开了下述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除了PHY层处理单元、MAC层处理单元、以及确定单元之外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控制对MAC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控制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如果确定单元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则停止对MAC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并且如果确定单元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则开始对MAC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根据前述的构造,与网络设备的电源导通时电力被不间断地提供给MAC层处理单元的构造相比较,能够进一步实现网络设备的功率节省。
用于实现前述的网络设备的计算机程序和控制方法同样是新颖和有效的。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同样是新颖和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网络系统的构造的示例。
图2是用于解释多功能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的图。
图3示出了多功能设备的状态与各个单元的状态之间的关系。
图4示出了要由子CPU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要由子CPU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要由主CPU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PHY芯片和MAC芯片的状态发生改变的示例。
图8示出了PHY芯片和MAC芯片的状态发生改变的示例。
图9示出了要由子CPU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第二实施例)。
图10示出了PHY芯片和MAC芯片的状态发生改变的示例。
图11示出了要由子CPU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第三实施例)。
图12示出了PHY芯片和MAC芯片的状态发生改变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系统的构造)
现在参考附图解释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2的示意图。网络系统2是与以太网(注册商标)标准兼容的通信系统。以太网(注册商标)还可以是快速以太网、或者千兆比特以太网。网络系统2包括多功能设备10、网络52、PC 60等等。多功能设备10和PC 60经由网络52可相互通信。网络52包括集线器(HUB)50。
(多功能设备10的构造)
多功能设备10包括操作单元12、存储单元14、打印单元16、LCD(液晶显示器)18、电源单元20、I/O端口24、控制单元30等等。操作单元12包括多个键。例如,存储单元14存储要被显示在LCD 18上的图像数据。存储单元14还存储要由控制单元30执行的程序。打印单元16打印从PC 60发送的打印数据。LCD 18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电源单元20与未示出的电源相连接。从电源单元20将电源提供给各个单元14、16、18、30等等。LAN线缆26的一端与I/O端口24相连接。LAN线缆26的另一端与集线器50相连接。
控制单元30包括第一时钟供给单元32、第二时钟供给单元34、主CPU 36、子CPU 38、PHY芯片40、以及MAC芯片42。第一时钟供给单元32将时钟提供给主CPU 36。第二时钟供给单元34将时钟提供给子CPU 38。主CPU 36的操作频率大于子CPU 38的操作频率。
主CPU 36根据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程序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下面列出要由主CPU 36执行的处理的类型。
(1)主CPU 36执行用于在点亮状态和未点亮状态之间切换LCD18的光源的处理。主CPU 36附加地还执行用于将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图像数据提供给LCD 18、并且将图像数据显示在LCD 18上的显示处理。
(2)主CPU 36执行与PC 60进行通信的数据的处理。例如,主CPU 36执行用于基于从PC 60发送的打印命令分组来驱动打印单元16的打印处理。
(3)主CPU 36与电源单元20相连接。主CPU 36执行用于通过将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而在开(ON)状态和关(OFF)状态之间切换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处理。开状态是执行电力供给的状态,并且关状态是停止电力供给的状态。在接下来的解释中,用于将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设置为开状态的命令被称为“供给命令”,并且将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设置为关状态的命令被称为“停止命令”。
(4)主CPU 36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相连接。主CPU36获取来自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信息。此外,主CPU 36将预定的命令发送到PHY芯片40利MAC芯片42。
子CPU 38根据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程序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下面列出要由子CPU 38执行的处理的类型。
(1)子CPU 38执行用于在时钟供给执行状态和时钟供给暂停(suspend)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时钟供给单元32的处理。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在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被暂停的状态(主CPU 36的睡眠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多功能设备10的电源被接通的状态下,对子CPU 38的时钟供给被不间断地执行。
(2)子CPU 38在主CPU 36处于睡眠状态的同时,从PC 60接收到特殊分组的情况下,执行特殊分组的处理(例如,答复处理)。
(3)子CPU38与电源单元20相连接。子CPU 38在主CPU 36处于睡眠状态的同时,执行用于在开状态和关状态之间切换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处理。具体地,子CPU 38将供给命令和停止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
(4)子CPU 38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相连接。子CPU38获取来自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信息。此外,子CPU 38将预定的命令发送到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此外,子CPU 38基于从PHY芯片40获得的稍后描述的特定信息来检测链路状态。该链路状态是指示多功能设备10是否以可通信的方式与网络52相连接的信息。在接下来的解释中,多功能设备10以可通信的方式与网络52相连接的状态被称为“链路接通状态”,并且多功能设备10没有以可通信的方式与网络52相连接的状态被称为“链路断开状态”。作为链路断开状态的示例,可以考虑LAN线缆26没有与I/O端口24相连接的状态,或者LAN线缆26与I/O端口24相连接但是集线器50没有进行操作的状态。
PHY芯片40执行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的处理。PHY 芯片40被连接至I/O端口24。PHY芯片40被连接至MAC芯片42。PHY芯片40还被连接至电源单元20。PHY芯片40不能够在关状态下执行处理。在PHY芯片40处于开状态的情况下,PHY芯片40对被输入至I/O端口24的信号的波形进行整形,并且将整形的脉冲信号发送到MAC芯片42。此外,当PHY芯片40处于开状态时,PHY芯片40将特定信息发送到子CPU 38。前述的特定信息包括与LAN线缆26是否与I/O端口24相连接有关的第一信息,和与是否接收到从集线器50发送的脉冲信号有关的第二信息。
MAC芯片42执行作为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子层的MAC层的处理。MAC芯片42与电源单元20相连接。MAC芯片42不能在关状态下执行处理。当MAC芯片42处于开状态时,MAC芯片42根据前述的整形的脉冲信号来检索MAC帧(例如,源MAC地址、目的地MAC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内容等等),并且将MAC帧发送到主CPU 36和子CPU 38。
(多功能设备10的状态)
现在解释多功能设备10的状态。图2示出了多功能设备10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图3示出了多功能设备10的状态与各个单元18、36、38、40、42的状态之间的关系。如图2中所示,多功能设备10在下述状态之间进行改变:即,处理状态70、待机状态72、L睡眠状态(浅睡)状态74、以及D睡眠(深睡)状态76。处理状态70是主CPU36执行特定处理的状态。在这里,作为特定处理的示例,可以考虑前述的打印处理、显示处理等等。如图3中所示,在处理状态70中,时钟被提供给主CPU 36和子CPU 38。在处理状态70中,LCD 18的光源处于点亮状态,并且图像数据被提供给LCD 18。另外,在处理状态70中,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开状态。
如图2中所示,当主CPU 36完成前述特定处理(打印处理、显示处理等等)时,状态进入待机状态72。如图3中所示,在待机状态72中,时钟被提供给主CPU 36和子CPU 38。另外,在待机状态72中,LCD 18的光源处于点亮状态,并且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开状态。
如图2中所示,如果在待机状态72中输入用于执行前述特定处理的命令(例如,通过用户进行的操作单元12(参见图1)的操作或者打印分组的接收),状态进入处理状态70。此外,如果在待机状态72下用户没有输入用于执行前述特定处理的命令的状态持续了预定的时间,那么状态进入L睡眠状态74。如图3中所示,在L睡眠状态74中,时钟被提供给主CPU 36和子CPU 38。在L睡眠状态74中,LCD18的光源处于未点亮状态,并且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开状态。
如图2中所示,如果在L睡眠状态74中输入用于执行前述特定处理的命令,那么状态进入处理状态70。如果在L睡眠状态74中满足特定条件,那么状态进入D睡眠状态76。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特定条件指的是,没有进行数据通信,并且不存在主CPU 36针对其执行处理的分组。如图3中所示,在D睡眠状态76中,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被暂停。即,主CPU 36处于睡眠状态下。在D睡眠状态76中,LCD18的光源处于未点亮状态。在D睡眠状态76下,如果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那么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开状态。同时,在D睡眠状态76中,如果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那么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关状态。但是稍后将会详细地解释,即使在关状态下,如果满足特定条件(图5的S20的条件),PHY 芯片40和MAC芯片42也可以暂时地变成开状态。
如图2中所示,如果在D睡眠状态76中输入用于执行前述特定处理的命令,那么状态进入L睡眠状态74(换言之,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被暂停),然后进入处理状态70。
(由子CPU 38执行的处理)
现在详细地解释要由子CPU 38执行的处理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主CPU 36基本上在时钟被供给主CPU 36的状态下(换言之,在处理状态70、待机状态72、以及L睡眠状态74下)执行处理。然而,子CPU 38执行图4和图5中所示的处理。
不管多功能设备10处于状态70至76中的哪一个,在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开状态的同时,子CPU 38定期地执行图4中所示的处理。子CPU 38基于从PHY芯片40获得的前述的特定信息(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检测(识别)链路状态(S10)。例如,如果包括指示LAN线缆26没有与I/O端口24相连接的第一信息的前述特定的信息被获取,那么子CPU 38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并且在S12处确定为是。此外,如果包括指示没有接收到从集线器50发送的脉冲信号的第二信息的前述的特定信息被获取,那么子CPU 38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并且在S12处确定为是。如果在S12处确定为是,那么子CPU 38执行S14和S16。
同时,如果获取了前述的特定信息,该前述的特定信息包括:指示LAN线缆26与I/O端口24相连接的第一信息和指示接收到从集线器50发送的脉冲信号的第二信息,那么子CPU 38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并且在S12处确定为否。在这里,子CPU 38跳过S14和S16,并且结束处理。
在S14处,子CPU 38确定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是否被执行。具体地,子CPU 38确定多功能设备10的状态是否处于D睡眠状态76。如果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正在被执行,那么在S14处,子CPU 38确定为否,跳过S16,并且结束处理。同时,如果对主CPU 38的时钟供给被暂停(如果多功能设备10的状态处于D睡眠状态76),那么子CPU 38在S14处确定为是,并且进入S16。在S16处,子CPU 38将停止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因此,电源单元20停止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从开状态转移到关状态。
此外,在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关状态的同时,子CPU38定期地执行图5中所示的处理。子CPU 38检测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变成关状态的最近的时刻(日期和时间)开始预定时间的经过(S20)。前述的最近的时刻是指执行图4的S 16的时刻和执行稍后描述的S28的时刻中的较晚的时刻。
如果在S20处确定为是,那么子CPU 38将供给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S22)。因此,电源单元20恢复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从关状态转移到开状态。
已经转移到开状态的PHY芯片40将前述的特定信息(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发送到子CPU 38。子CPU 38基于从PHY芯片40获得的前述的特定信息来检测链路状态(S24)。此外,子CPU 38确定链路状态是否是链路断开状态(S26)。S24和S26的处理与图4的S10和S12的处理相同。如果在S26处确定为是,那么子CPU 38将停止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S28)。因此,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再一次从开状态转移到关状态。
尽管在流程图中未示出,但是子CPU 38监测在L睡眠状态74中是否满足前述特定条件(没有进行数据通信,并且不存在主CPU 36针对其执行处理的分组)。如果在前述的情况下确定为是,那么子CPU 38将用于暂停时钟的命令发送到第一时钟供给单元32。因此,第一时钟供给单元32暂停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从而状态被从L睡眠状态74转移到D睡眠状态76。
子CPU 38监测在D睡眠状态76中是否输入用于执行前述特定处理(打印处理、显示处理等等)的命令。如果在前述的情况下确定为是,那么子CPU 38将用于恢复时钟供给的命令发送到第一时钟供给单元32。因此,第一时钟供给单元32恢复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因此多功能设备10从D睡眠状76转移到L睡眠状态74。
(由主CPU 36执行的处理)
现在详细地解释要由主CPU 36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省略了要由主CPU 36执行的打印处理、显示处理等等的解释。如上所述,在D睡眠状态76中,如果用户输入用于执行前述的特定处理(打印处理、显示处理等等)的命令,则子CPU 38恢复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因此,D睡眠状态74转移到L睡眠状态76。如图6中所示,被恢复了时钟供给的主CPU 36将供给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S30)。在执行S30的时间点上,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可能处于开状态,或者可能处于关状态。如果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关状态,那么电源单元20恢复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同时,如果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开状态,那么电源单元20不执行处理,并且保持开状态。
顺便说明,被恢复了时钟供给的主CPU 36根据命令执行前述的特定处理。主CPU 36进一步将LCD 18的光源设置为点亮状态,并且恢复将图像数据提供给LCD 18。状态从L睡眠状态74转移到处理状态70。
图7示出了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示例。在链路接通状态期间,实现了在其中执行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连续电力供给的第一时段100。在第一时段100期间,如果链路状态变成链路断开状态,并且多功能设备10变成D睡眠状态,那么用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被停止(参考图4的S16),并且转移到第二时段102。第二时段102包括在其中执行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暂时的电力供给的三个第三时段104、106、108。在图7中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由于在第一个第三时段104和第二个第三时段106中没有检测到链路接通状态,所以第二时段102被保持。此外,由于在第三个第三时段108中检测到链路接通状态,所以第三时段108的开状态被保持(如果在图5的S26处为否,那么跳过S28)。具体地,开始用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并且时段再一次转移到第一时段110。
图8示出了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另一示例。在图8的示例中,同样,和图7的情况一样,第一时段120转移到第二时段122。第二时段122包括两个第三时段124、126。即使在第一和第二个第三时段124、126中没有检测到链路接通状态,如果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被恢复,那么用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被执行(图6的S30),并且时段再一次转移到第一时段130。在本示例的情况下,如果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没有恢复,那么第二时段122被保持,而没有转移到第一时段130,并且第三个第三时段128被执行。
上面详细地解释了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2。通过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10,在第一时段100、120期间,如果链路状态变成链路断开状态并且多功能设备10变成D睡眠状态76,那么通过停止用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可实现第二时段102、122的功率节省。此外,通过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10,在第二时段102的期间,提供在其中执行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暂时的电力供给的第三时段104、106、108、124、126。因此,即使在第二时段102、122期间,也能够确定链路状态。如果因此检测到链路接通状态,那么通过开始用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多功能设备10能够返回到可通信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CPU 36处于非睡眠状态时:即,处理状态70、待机状态72、以及L睡眠状态74,即使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也没有停止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在处理状态70和待机状态72中,由于处于处理之中或者就在处理执行之后,所以有可能用户处在多功能设备10的附近。此外,即使采用L睡眠状态74,由于其是要从待机状态72转移的状态,所以有可能用户处在多功能设备10的附近。同时,在D睡眠状态76中,与其它的状态70、72、74相比较,用户不可能处在多功能设备10的附近。在其中用户有可能处在多功能设备10的附近的状态70、72、74中,为了从链路断开状态转移到链路接通状态,用户有可能执行操作(例如,将LAN线缆连接至I/O端口24的操作)。基于此看法,在本实施例中,在状态70、72、74中没有停止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在状态70、72、74中,由于PHY芯片40被保持在能够将前述的特定信息发送到子CPU 38的状态中,所以多功能设备10能够紧跟在用户执行前述操作之后而转移到可通信的状态。同时,在其中用户不可能处在多功能设备10的附近的D睡眠状态76中,由于用户不可能执行前述的操作,所以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被停止。从而实现多功能设备10的功率节省。
(第二实施例)
对与第实施例不同的点进行解释。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中所示,在第三时段104、106、108、124、126的期间执行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暂时的电力供给。为了确定链路状态,只要PHY芯片40处于开状态就足够了,并且不需要MAC芯片42处于开状态。基于此观点,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时段期间没有执行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
图4和图6中所示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图5中所示的处理的内容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在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处于关状态的同时,本实施例的子CPU 38定期地执行图9中所示的处理。子CPU 38检测从PHY芯片40变成关状态的最近的时刻(日期和时间)开始的预定时间的经过(S40)。前述的最近的时刻是指执行图4的S16的时刻和执行稍后描述的S48的时刻中的较晚的时刻。
如果在S40处确定为是,那么子CPU 38将用于执行对PHY芯片40的电力供给的供给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S42)。因此,电源单元20仅对PHY芯片40恢复电力供给。MAC芯片42的关状态被保持。
子CPU 38基于从已经转移到开状态的PHY芯片40获得的前述的特定信息来检测链路状态(S44)。子CPU 38确定链路状态是否是链路断开状态(S46)。如果在S46处确定为是,那么子CPU 38将用于停止对PHY芯片40的电力供给的停止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S48)。因此,PHY芯片40再一次从开状态转移到关状态。此外,如果在S46处确定为否,那么子CPU 38将用于执行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的供给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S50)。因此,MAC芯片42再一次从关状态转移到开状态。
图10示出了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示例。而且在图10的示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图7的情况一样,第一时段140转移到第二时段142。第二时段142包括三个第三时段144、146、148。在相应的第三时段144、146、148的期间,执行对PHY芯片40的电力供给,并且没有执行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如果在第三个第三时段148中检测到链路接通状态,那么在第三时段148期间保持PHY芯片40的开状态(如果在图9的S46处确定为否,那么不执行S48),并且开始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参考图9的S50)。从而开始用于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并且时段再一次转移到第一时段15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三时段144、146、148期间没有执行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所以能够进一步实现多功能设备10的功率节省。
(第三实施例)
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点进行解释。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中所示,在第二时段102、122期间停止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在本实施例中,在多功能设备10的电源导通时,没有停止对PHY芯片40的电力供给。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仅停止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来实现第二时段的功率节省。
本实施例的子CPU 38在图4的S16的处理中将用于停止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的停止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因此,电源单元20仅停止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PHY芯片40的开状态被保持。此外,本实施例的主CPU 36在图6的S30的处理中将用于执行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的供给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因此,电源单元20恢复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
此外,在MAC芯片42处于关状态的同时,本实施例的子CPU 38定期地执行图11中所示的处理。子CPU 38基于从PHY芯片40获得的前述的特定信息来检测链路状态(S60)。子CPU 38确定链路状态是否是链路断开状态(S62)。如果在S62处确定为是,那么子CPU 38跳过S64,并且结束处理。同时,如果在S62处确定为否,那么子CPU38将用于执行对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的供给命令发送到电源单元20(S64)。因此,MAC芯片42再一次从关状态转移到开状态。
图12示出了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示例。在链路接通状态中,实现了在其中执行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的第一时段160。在第一时段160期间,如果链路状态变成链路断开状态,并且多功能设备10变成D睡眠状态,那么用于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被停止,并且时段转移到第二时段162。然而,PHY芯片40被保持在开状态中。如果在第二时段162中检测到链路接通状态,或者如果恢复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则开始用于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参考图11的S64),并且时段再一次转移到第一时段170。
通过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10,在第一时段160期间,如果变成链路断开状态,并且多功能设备10变成D睡眠状态76,则通过停止用于MAC芯片42的连续的电力供给来实现第二时段162的功率节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即使在第二时段162期间PHY芯片40也被保持在能够将前述的特定信息发送到子CPU 38的状态中,所以紧跟在用户执行用于从链路断开状态转移到链路接通状态的处理之后,MAC芯片42能够返回到开状态(即,多功能设备10能够被转移到可通信的状态)。
根据前述的解释中显然的是,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10是“网络设备”的示例。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分别是“PHY层处理单元”和“MAC层处理单元”的示例。主CPU 36和子CPU 38都是“确定单元”、“第一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的示例,并且主CPU36是“第二控制单元”的示例。
下面列出前述实施例的修改示例。
(1)在前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如果链路状态是链路断开状态并且多功能设备10处于D睡眠状态76,那么停止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在第三实施例中仅为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然而,不管多功能设备10是否处于D睡眠状态76(即,不管是否执行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在链路断开状态下可以停止对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在第三实施例中仅为MAC芯片42)的电力供给。
(2)在前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可以允许用户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模式。在第一模式中,主CPU 36和子CPU 38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的处理(图4至图6、图9以及图11)。同时,在第二实施例中,主CPU 36和子CPU 38没有必要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的处理(图4至图6、图9以及图11)。具体地,在第二模式中,PHY芯片40和MAC芯片42可以被保持在开状态下,同时多功能设备10的电源导通。
(3)在前述实施例中,可以省略L睡眠状态74。具体地,如果在待机状态72中没有输入用于执行前述的特定处理的命令的状态持续了预定的时间,那么对主CUP 36的时钟供给可能被暂停,并且LCD 18的光源可能变成未点亮状态。
(4)在前述实施例中,通过暂停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而使主CPU 36变成睡眠状态。然而,还可以通过减少时钟频率而不暂停对主CPU 36的时钟供给而使主CPU 36变成睡眠状态。
(5)前述实施例的技术还能够应用于PC、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电话终端、传真设备等等的其它网络设备。

Claims (6)

1.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被构造为与网络相连接,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PHY层处理单元,所述PHY层处理单元被构造为执行PHY层的处理;
MAC层处理单元,所述MAC层处理单元被构造为执行MAC层的处理;
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被构造为通过利用从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给出的信息来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或者链路断开状态,其中,所述链路接通状态是所述网络设备以可通信的方式与所述网络相连接的状态,并且所述链路断开状态是所述网络设备没有以可通信的方式与所述网络相连接的状态;以及
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以及对所述MAC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构造为:
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在第一时段期间所述链路状态是所述链路断开状态,则停止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并且停止对所述MAC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其中,所述第一时段是执行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的时段;
在第二时段期间执行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其中,所述第二时段是在停止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之后的时段;以及
如果在所述第二时段期间执行了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并且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链路状态是所述链路接通状态,则开始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并且开始对所述MAC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时段期间重复执行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在睡眠状态和非睡眠状态之间转移,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在所述第一时段期间所述链路状态是所述链路断开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时段期间处于所述睡眠状态,则停止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时段期间当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从所述睡眠状态转移到所述非睡眠状态时,不管所述链路状态如何,都进一步开始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时段期间当执行对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时,在所述第二时段期间不执行对所述MAC层处理单元的暂时的电力供给。
6.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被构造为与网络相连接,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PHY层处理单元,所述PHY层处理单元被构造为执行PHY层的处理;
MAC层处理单元,所述MAC层处理单元被构造为执行MAC层的处理;
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被构造为通过利用从所述PHY层处理单元给出的信息来确定链路状态是链路接通状态或者链路断开状态,其中,所述链路接通状态是所述网络设备以可通信的方式与所述网络相连接的状态,并且所述链路断开状态是所述网络设备没有以可通信的方式与所述网络相连接的状态;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对所述MAC层处理单元的电力供给,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
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链路状态是所述链路断开状态,则停止对所述MAC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以及
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链路状态是所述链路接通状态,则开始对所述MAC层处理单元的连续的电力供给。
CN2010101505310A 2009-03-25 2010-03-23 网络设备 Active CN101854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73773A JP4877347B2 (ja) 2009-03-25 2009-03-25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2009-073773 2009-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4246A CN101854246A (zh) 2010-10-06
CN101854246B true CN101854246B (zh) 2012-11-28

Family

ID=42269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05310A Active CN101854246B (zh) 2009-03-25 2010-03-23 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270328B2 (zh)
EP (3) EP2234325B1 (zh)
JP (1) JP4877347B2 (zh)
CN (1) CN1018542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7347B2 (ja) * 2009-03-25 2012-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5480194B2 (ja) * 2010-05-28 2014-04-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管理プログラム
JP5696480B2 (ja) * 2011-01-04 2015-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制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可能な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407506B2 (en) * 2011-03-30 2013-03-2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allocation of processor cores running an operating system
ES2625257T3 (es) * 2011-12-09 2017-07-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y aparato para reducir el consumo de energía de un equipo de intercambio de datos y el aparato y el equipo de intercambio de datos correspondientes
JP5792645B2 (ja) * 2012-01-13 2015-10-1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861555B2 (ja) * 2012-04-18 2016-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517318B (zh) 2012-06-19 2017-06-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757060B2 (ja) * 2012-06-21 2015-07-29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データ送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3189080A1 (zh) * 2012-06-21 2013-12-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TWI469569B (zh) 2012-12-20 2015-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網路交換機
JP6376973B2 (ja) * 2014-01-14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324089B2 (ja) * 2014-01-29 2018-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876857B2 (en) * 2014-08-27 2018-01-23 Hyundai Motor Company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in network
US9733957B2 (en) * 2014-09-05 2017-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and power management
JP2016103704A (ja) * 2014-11-27 2016-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8717A2 (en) * 2000-06-22 2002-01-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transceiver power consump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297258A (zh) * 2005-10-28 2008-10-29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讯网络或移动点到点连接中控制装置的睡眠模式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9095A (ja) * 1995-11-27 1997-06-06 Ricoh Co Ltd Isdn端末システム
JPH09181840A (ja) * 1995-12-25 1997-07-11 Tokyo Gas Co Ltd 網制御装置
US6026494A (en) * 1998-04-21 2000-02-15 Xircom, Inc. Algorithm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of an auto-negotiating ethernet transceiver
US6618814B1 (en) * 2000-03-30 2003-09-09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nserving power by ceasing at least one clock signal from PHY layer to MAC layer in network adapter if signal from cable is not detected
US6795450B1 (en) 2000-09-28 2004-09-21 Tdk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hysical layer link-suspend oper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JP3544932B2 (ja) * 2000-10-05 2004-07-21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電力制御方法
US7257095B2 (en) * 2003-07-30 2007-08-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 saving via physical layer address filtering in WLANs
KR101002883B1 (ko) * 2003-10-27 2010-12-21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08123128A (ja) * 2006-11-09 2008-05-29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US7710939B2 (en) * 2007-02-06 2010-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sav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4877347B2 (ja) * 2009-03-25 2012-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8250392B2 (en) * 2009-11-20 2012-08-21 Lsi Corporation Fast turn-on/off for 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8717A2 (en) * 2000-06-22 2002-01-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transceiver power consump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297258A (zh) * 2005-10-28 2008-10-29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讯网络或移动点到点连接中控制装置的睡眠模式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1518B1 (en) 2016-04-27
EP2234325B1 (en) 2012-11-07
JP4877347B2 (ja) 2012-02-15
EP2568659A1 (en) 2013-03-13
EP2568659B1 (en) 2016-04-27
CN101854246A (zh) 2010-10-06
JP2010226613A (ja) 2010-10-07
US20120284545A1 (en) 2012-11-08
EP2461518A1 (en) 2012-06-06
US20100246424A1 (en) 2010-09-30
US8942152B2 (en) 2015-01-27
US8270328B2 (en) 2012-09-18
EP2234325A1 (en)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4246B (zh) 网络设备
CN100399236C (zh) 外围设备、服务器、客户装置、网络装置系统及检索方法
CN101848306B (zh) 网络设备
WO2011048658A1 (ja) 複数の通信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を有する情報処理装置、該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527798B2 (en) Energy-saving circuit for a peripheral device, peripheral device,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5704904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154763A (ja) 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ボードの省電力装置
US7149906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0244457A (ja) Usb通信制御方法、usb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usbハブ機器
JP20012112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244833A (ja) プリンタ制御システム、プリンタ制御装置及びプリンタ制御方法
JP2009037285A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2006260108A (ja) システム装置および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13016361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hat can be operated in power-saving mod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1151592A (ja) 通信装置
US2013019854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of usb device
JP2011081465A (ja) 電源制御装置
JP4433388B2 (ja) パケット交換機、パケット信号終端装置の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567604B2 (ja) 通信デバイス制御装置、通信デバイス制御方法、及び通信デバイ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EP3563519A1 (en) Technologies for a local network power management protocol
JP2008084230A (ja) Usbデバイス装置のサスペンド制御方法、usbデバイス装置及びサスペンド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1195158A (ja) Usb装置
JP4487599B2 (ja) 周辺装置及び周辺装置の電源切替方法
CN117155466A (zh) 一种光纤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JP2008288873A (ja) システ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