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9874B -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9874B
CN101849874B CN201010172555.6A CN201010172555A CN101849874B CN 101849874 B CN101849874 B CN 101849874B CN 201010172555 A CN201010172555 A CN 201010172555A CN 101849874 B CN101849874 B CN 101849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in body
sheet
fin
absorben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25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9874A (zh
Inventor
坂口智
小笠原吉一
伊藤则昭
奥友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49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9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9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9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56Applying tabs, strips, tapes, loops; Knotting the ends of 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804Plant, e.g. involving several ste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otan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谋求能够制造宽度方向的拉拽强度较高的吸收性物品、并且能够稳定地生产以及能够简化制造工序。该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设在吸收性主体长度方向一端部的1对第1侧翼片;设在吸收性主体长度方向另一端部的1对第2侧翼片。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输送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切断连续片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在沿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切断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翼片用断开片分割成具有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吸收排泄液体的吸收性物品,公知一次性尿布。该尿布的种类之一是所谓的展开式尿布。该展开式尿布具有贴在穿着者的裆部的吸收性主体,在该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以下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均指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沿宽度方向突出的左右1对的侧翼片(side flap)。并且,在使用该尿布时,一边在左右两侧的侧翼片处向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拉拽尿布一边将该尿布穿在穿着者身上。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以及2公开了一种该展开式尿布的制造方法。即、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各个侧翼片切成彼此独立的构件,然后将各个侧翼片分别独立地接合在沿输送方向连续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左右两侧的各个侧部(宽度方向上的各端部)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6165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02022号
但是,在使用上述制造方法的情况下,所制得的可能是宽度方向上的拉拽强度较低的尿布。即、如上所述该情况下的左右两侧的各侧翼片是彼此独立的构件,且分别独立地接合在吸收性主体上。因此,吸收性主体和侧翼片的接合强度影响尿布的宽度方向上的拉拽强度,当在该接合强度较低的情况下穿着尿布时,在沿宽度方向拉拽尿布时,尿布可能轻易地就在侧翼片与吸收性主体的接合部处解体。
因而,从提高尿布的宽度方向上的拉拽强度的方面考虑,相比上述那样地利用彼此独立的2个构件构成左右两侧的各侧翼片,使用沿宽度方向连续而成的1个构件构成左右两侧的侧翼片能利用侧翼片的材料强度克服穿着尿布时的拉拽力,因此是理想的方法。
另外,在使用上述制造方法的情况下,由于将侧翼片只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侧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因此其接合面积小,结果在将侧翼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后输送该连续体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出现侧翼片自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剥落等情况而不能稳定地生产。
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将侧翼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之后,在侧翼片断续地突出在比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上的情况下,在与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一体地输送该侧翼片的过程中,会因为出现上述侧翼片摆动等情况而导致发生该侧翼片钩挂在输送路径附近的各种装置上等故障,由此也可能使生产不能稳定进行。
另外,根据生产线的不同,有时还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宽度方向的端缘位置检测该连续体在输送时的波动量,在该情况下,上述的侧翼片的摆动容易造成波动量的误检测,不必要的非正常停止操作等可能使生产不能稳定进行。
另外,专利文献2的方法同样也存在误检测波动量的问题。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利用连接带(fasteningtape)使左右两侧的各侧翼片彼此暂时性地临时叠合而成的叠合体的状态下、将各侧翼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的方法,另外,还图示了该叠合体的宽度与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宽度为相同尺寸。但是,在叠合体的宽度与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宽度彼此相同的情况下,倘若上述叠合体向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接合的接合位置在宽度方向上偏离目标位置,则该叠合体的端缘也会突出在比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宽度方向的端缘靠外侧的位置上,结果可能将该叠合体的端缘误认为是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端缘而误检测波动量。
另外,在专利文献1以及2的制造方法中,如上所述由于左右两侧的各侧翼片是彼此独立的构件,因此作为将上述侧翼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的处理,必须像专利文献1那样地逐次对左右两侧的侧翼片进行接合处理,或者像专利文献2那样地虽然只进行一次将该侧翼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的接合处理,但还需要另外进行使左右两侧的各侧翼片彼此暂时叠合而形成上述叠合体状态的处理,也就是说,无论选择使用专利文献1以及2中的哪个,都需要进行2次类似于使各侧翼片重合的处理的处理,从而使制造工序变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以往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谋求能够制造宽度方向的拉拽强度较高的吸收性物品、并且能够稳定地生产、以及能够简化制造工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
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上述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而言,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被接合有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地折叠形成,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
第1装置,其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第2装置,其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第3装置,其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第4装置,其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被接合有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制造宽度方向的拉拽强度较高的吸收性物品、并且能够谋求稳定地生产以及能够简化制造工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图1B~图1D分别是图1A的B-B剖视图、图1A的C-C剖视图、图1A的D-D剖视图。
图2是穿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1的立体图。
图3A是将第1以及第2侧翼片21e、25e折叠起来的状态下的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图3B以及图3C分别是图3A的B-B剖视图以及图3A的C-C剖视图。
图4A以及图4B分别是用于将腹侧带构件21以及背侧带构件25接合在吸收性主体10上的接合区域的说明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侧翼片折叠部121的折叠方式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7是转贴装置60(70)的概略侧视图。
图8A以及图8B是第1以及第2侧翼片21e、25e为双层构造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图8A对应于图1A的B-B剖视图,图8B对应于图1A的D-D剖视图。
图9是在第1以及第2侧翼片21e、25e具有圆弧状缺口部21r、25r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说明,至少了解下述事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
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而言,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与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采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上述1对第1侧翼片是由上述连续片产生的翼片用断开片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该1对第1侧翼片中的2个侧翼片都属于沿宽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单一构件。另外,上述1对第2侧翼片也是由上述连续片产生的翼片用断开片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该1对第2侧翼片中的2个侧翼片也都属于沿宽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单一构件。
因此,在穿着尿布时,无论沿宽度方向拉拽上述第1侧翼片和第2侧翼片中的哪一个,都能利用上述单一构件的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宽度方向的拉拽强度来抵抗届时作用在吸收性物品上的宽度方向的拉拽力,结果能够提高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拉拽强度。
另外,采用上述制造方法,沿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横穿该吸收性主体地配置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因此,能够确保沿宽度方向扩大翼片用断开片与吸收性主体的接合区域,由此能够有效避免在将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后输送该连续体的过程中发生的翼片用断开片剥落等故障,结果能够谋求稳定地生产。
另外,由于翼片用断开片的两端部是基于上述侧翼片折叠部折叠在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因此能够使自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向外侧突出的翼片用断开片的突出量变少或完全没有,由此能够减少发生翼片用断开片的两端部钩挂在输送路径附近的各种装置上等故障的频率,这也有利于稳定地生产。
另外,由于如上所述地将翼片用断开片的两端部向宽度方向的内侧折叠,因此根据所选的该折叠方法的不同,也可以使折叠后的翼片用断开片的整个宽度小于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整个宽度。这样,即使将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上的接合位置在宽度方向上稍微偏离目标位置,翼片用断开片也不易自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突出到外侧,由此能够有效抑制在根据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端缘位置检测波动量的情况下发生误检测,结果能够谋求稳定地生产。
另外,通过在上述连续片的状态下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而形成侧翼片折叠部。因此,能够利用连续折叠板装置等公知结构容易且稳定地形成侧翼片折叠部,这也有利于稳定地生产。
另外,采用上述制造方法,能通过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片上,而一次就将上述1对第1侧翼片以及上述1对第2侧翼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片上。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将上述侧翼片接合在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的接合处理的次数,结果能够谋求简化制造工序。
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如下操作,即、在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时,使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分别对应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地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由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折叠而成的宽度缩减状态的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尺寸小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尺寸。
采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能够基于上述宽度缩减状态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可靠地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两端缘位于比上述吸收性主体的两端缘靠内侧的位置上。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上述钩挂故障,且能够可靠地防止误检测上述波动量。
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如下操作,即、在形成上述侧翼片折叠部的工序、和产生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工序之间,将在上述侧翼片折叠部上相互重叠的面彼此暂时接合起来以维持上述侧翼片折叠部的折叠状态。
采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输送翼片用断开片的过程中侧翼片折叠部翻起而摆动,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侧翼片钩挂在该输送路径附近的各种装置上等故障、误检测上述波动量。
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如下操作,即、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沿宽度方向在彼此之间空出间隔且打开时分别向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相反的一侧翻起;在形成上述侧翼片折叠部的工序、和产生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工序之间,具有分别对应于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中各个侧翼片折叠部地安装连接带的阳构件的工序;上述阳构件突出到比上述侧翼片折叠部靠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的上述间隔的位置;使上述阳构件结合在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部位中的面对上述间隔的部位上,从而将上述侧翼片折叠部约束为折叠状态。
采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输送翼片用断开片的过程中侧翼片折叠部翻起而摆动,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侧翼片钩挂在该输送路径附近的各种装置上等故障,且能够可靠地防止误检测上述波动量。
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如下操作,即、上述连接带包括带状的带基材、和固定在该带基材上的上述阳构件;在使用前的上述连接带中,位于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中的1个折叠部上的上述带基材与位于另一个折叠部上的上述带基材形成为借助易撕线沿上述宽度方向连结而成的连结体;在安装上述连接带的阳构件时,将上述连结体架设在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上且将上述连结体的两端部分别接合在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上,并且将1对的上述阳构件结合在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部位中面对上述间隔的部位上。
采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在上述输送过程中发生侧翼片的钩挂故障。
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如下操作,即、上述吸收体的主要材料是吸液性纤维;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包括沿上述输送方向连续的背面片构件、沿上述输送方向间断性地配置在上述背面片构件的一面上的上述吸收体、和覆盖上述吸收体的与上述背面片构件相反的一侧的面地设在每个上述吸收体上的正面片构件;上述背面片构件在彼此相邻的上述吸收体彼此之间具有未配置上述正面片构件的未配置区域;在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时,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覆盖1对正面片构件的与上述未配置区域相邻的各端缘地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上述未配置区域上。
采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于相对于背面片构件而言间断性地配置正面片构件,因此能够减少正面片构件的总使用量。另外,即使万一出现吸液性纤维自正面片构件的上述端缘漏出的情况,也能利用覆盖上述端缘的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住该漏出的吸液性纤维而将其约束在此,由此能够有效抑制吸液性纤维漏出到吸收性主体之外。即、能够有效地使吸收体的吸液性纤维留在吸收性主体的内部,并能减少上述未配置区域所对应的正面片构件的使用量,结果能够降低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成本。
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如下操作,即、在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时,覆盖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的端部地配置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并且在该翼片用断开片上以从三方呈U字形包围上述吸收体的上述端部的方式设定有用于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的接合区域,从而在上述翼片用断开片上形成向上述吸收体的上述端部开口的兜部。
采用该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上述兜部形成为阻挡部从而接住顺着正面片构件的肌肤侧面流到上述长度方向的上述端部的排泄液。因此,能够制造用于防止排泄液漏出到吸收性物品外部的防漏性较高的吸收性物品。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
第1装置,其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第2装置,其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第3装置,其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第4装置,其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被接合有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采用上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能够起到与上述制造方法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制造一次性尿布1。因此,在说明该制造方法之前先说明一次性尿布1的结构。
关于一次性尿布1
图1A~图1D、图2是表示一次性尿布1的说明图。图1A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图1B~图1D分别是图1A的B-B剖视图、图1A的C-C剖视图、图1A的D-D剖视图。另外,图2是穿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1的立体图。
如图1A所示,该尿布1包括贴在穿着者的裆部而用于吸收排泄液(相当于液体)的吸收性主体10、接合在吸收性主体10的用于覆盖穿着者腹侧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部10a(相当于一端部)上的腹侧带构件21、和接合在吸收性主体10的用于覆盖穿着者背侧的长度方向的后端部10b(相当于另一端部)上的背侧带构件25。并且,俯视该展开状态的尿布1,其外观大致呈H形状。另外,在该展开状态下,尿布1的长度方向与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且尿布1的宽度方向(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一致,以下以该种状态进行说明。另外,也将宽度方向称作左右方向。
自该展开状态以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C10为折叠位置将尿布1对折,并在该对折状态下利用适当的固定构件30将背侧带构件2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5e、25e固定在吸收性主体10的前端部10a上,则形成图2所示的腰身开口1a以及1对腿周开口1b、1b从而形成穿着状态的尿布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面状搭扣等拆装自如的固定构件为上述固定构件30,由此该尿布1形成为所谓的开放式(展开式)尿布。下面,包含该固定构件30在内对尿布1的各构成要素10、21、25进行说明。
如图1A~图1D所示,吸收性主体10包括:吸收体11,其由纸浆纤维等吸液性纤维构成;透液性的正面片构件12,其自穿着者的肌肤侧覆盖吸收体11;非透液性的背面片构件13,其例如为双层构造,且自非肌肤侧(与正面片构件12相反的侧)覆盖吸收体11。正面片构件12例如是无纺布。并且在本例中,正面片构件12在吸收体11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处自肌肤侧延伸到非肌肤侧,由此覆盖上述各端部地利用粘接等方式一体地接合在吸收体11上。另一方面,如图1C所示,背面片构件13包括构成表层的外装片14、和粘贴在该外装片14的肌肤侧面上的膜等的非透液性的防漏片15。然后,利用粘接等方式将与上述正面片构件12成一体的吸收体11接合在背面片构件13中的防漏片15上,从而形成吸收性主体10。
另外,吸收体11也可以具有高吸收性聚合物。另外,也可以在正面片构件12与吸收体11之间插入安装有卫生纸等透液性片。
另外,在图1C的例子中,为了在背面片构件13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上形成腿周褶裥部(gather),在背面片构件13的外装片14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上沿长度方向以伸长状态固定有橡胶线等弹性构件16,且分别将上述各端部翻折到宽度方向的内侧从而覆盖弹性构件16以及防漏片15的各端部,但本发明完全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图1C的例子中,为了在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1对立体褶裥部,将立体褶裥形成用片17、17分别接合在正面片构件12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上,但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立体褶裥形成用片17、17。
腹侧带构件21是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1张无纺布等的带状片,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沿该宽度方向横穿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部10a地配置该腹侧带构件21,且利用热熔类粘接剂等将该腹侧带构件21接合在该前端部10a的肌肤侧面上。并且,该腹侧带构件21的两端部21e、21e自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由此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形成1对第1侧翼片21e、21e。另外,在使用尿布1之前,上述1对第1侧翼片21e、21e都处于折叠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状态、即并未自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两端缘突出(参照图3A以及图3B)。因此,在使用尿布1时,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向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翻开上述第1侧翼片21e、21e从而使该第1侧翼片21e、21e自上述两端缘突出。另外,该腹侧带构件21相当于技术方案中的“具有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
背侧带构件25也是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1张无纺布等的带状片,如图1A以及图1C所示,沿该宽度方向横穿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后端部10b地配置该背侧带构件25,且利用热熔类粘接剂等将该背侧带构件25接合在该后端部10b的肌肤侧面上。并且,该背侧带构件25的两端部25e、25e也是自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由此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形成1对第2侧翼片25e、25e。另外,与上述第1侧翼片21e相同,在使用尿布1之前,上述1对第2侧翼片25e、25e都处于折叠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状态、即并未自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两端缘突出(参照图3A以及图3C)。因此,在使用尿布1时,如图1A以及图1D所示,也是向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翻开上述第2侧翼片25e、25e从而使该第2侧翼片25e、25e自上述两端缘突出。另外,该背侧带构件25相当于技术方案中的“具有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固定构件30如图1A、图1B、图1D以及图2所示,包括:连接带31、31,其分别设在上述1对第2侧翼片25e、25e的前端部上;目标带(target tape)37,其为无纺布制,且设在吸收性主体10的前端部10a的非肌肤侧,能拆装自如地与上述连接带31、31结合。
如图1A以及图1D所示,各连接带31、31分别以矩形的带状片为带基材32,且该带基材3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固定在第2侧翼片25e的前端部上,另一端部比第2侧翼片25e的前端部更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在该突出的部分上固定有面状搭扣的阳构件33,在图2所示的固定状态中,该阳构件33与上述目标带37结合。
图3A~图3C是使用前的连接带31的说明图。图3A是使用前的尿布1的俯视图,图3B以及图3C分别是图3A的B-B剖视图以及图3A的C-C剖视图。
如上所述,在使用尿布1之前,各第2侧翼片25e、25e处于分别折叠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状态(参照图3A~图3C),由此上述1对第2侧翼片25e、25e的前端部彼此处于分别朝向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同时在彼此之间空出间隔D地排列在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状态。另一方面,此时刻的上述1对连接带31、31彼此是还经由易撕线31m彼此相连结(相连)的构件,上述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架设在上述1对第2侧翼片25e、25e的前端部即折叠部121、121上并与该折叠部121、121接合。
因此,在使用尿布1时,首先撕断上述易撕线31m而将上述连结体31j分割成1对连接带31、31,然后连同第2侧翼片25e一起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翻开各连接带31,由此各连接带31形成为图1A以及图1D所示的向尿布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可固定状态。
然后,在将该尿布1穿在穿着者身上时,一边利用上述1对第2侧翼片25e、25e或上述1对连接带31、31向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拉拽尿布1一边如图2所示使连接带31、31与目标带37结合而将连接带31、31固定在该目标带37上,这里,上述第2侧翼片25e、25e均是背侧带构件25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该1对第2侧翼片25e、25e都属于沿宽度方向连续的相同的无纺布。因此,能够利用相同的无纺布即背侧带构件25本身的宽度方向的拉拽强度有效抵抗在穿着尿布时作用在尿布1上的宽度方向的拉拽力,结果能够不会出现尿布1意外分解等情况地快速穿着尿布1。
另外,将上述第2侧翼片25e、25e作为一部分设置的背侧带构件25沿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横穿吸收性主体10地配置,由此能够遍布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地较大地确保背侧带构件25与吸收性主体10接合的接合区域(例如参照图4A以及图4B的剖面线区域)。因此,能够提高吸收性主体10与背侧带构件25的接合强度,结果能够体现出较高的耐久性。
附带说明一下,关于用于将上述腹侧带构件21以及背侧带构件25接合在吸收性主体10上的接合区域,如图4A中剖面线所示,将腹侧带构件21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的区域的大致整个表面视为接合区域,且也能将背侧带构件25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的区域的大致整个接合面视为接合区域,还可以进行下述那样的设计。
图4B是用剖面线表示该接合区域的展开状态的尿布1的俯视图。如图4B所示,分别自肌肤侧覆盖吸收体11的长度方向的各端部11a、11b地配置腹侧带构件21以及背侧带构件25,分别在腹侧带构件21以及背侧带构件25上,以从三方呈U字形包围所对应的吸收体11的端部11a、11b的方式设定用于与吸收性主体10接合的接合区域(参照图4B中的剖面线区域)。由此,能接近或离开吸收性主体10地构成腹侧带构件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21c以及背侧带构件2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25c,也就是说上述中央部21c、25c作为朝向所对应的吸收体11的各端部11a、11b一侧开口的兜部而发挥功能。因此,对于能顺着正面片构件12的肌肤侧面沿尿布1的长度方向流到外侧的排泄液,上述兜部形成为阻挡部从而能够有效地接住该排泄液,也就是说该尿布1具有优异的对排泄液的防漏性。
关于一次性尿布1的制造方法
图5是该尿布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利用所谓的“纵向流动法”制造该尿布1。在该纵向流动法中,在使尿布1的长度方向与输送方向一致的状态下沿上述输送方向以规定间距P1输送尿布1的半成品的期间内,在各半成品上依次进行尿布1的构成零件的接合、加工等操作从而制造尿布1。另外,在此由于一般尿布1的长度方向如图1A所示是与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因此也能将该“纵向流动法”换成下述表述。即、也能将纵向流动法表述为,“在多个吸收性主体10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连续体110的状态下,以该连续体110的连续方向作为输送方向输送该多个吸收性主体10的期间内、在该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上进行尿布1的构成零件的接合、加工等作业从而制造尿布1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纵向流动法中包括下述工序(1)~(4),且经过该工序(1)~(4)制成上述尿布1。
(1)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产生、输送工序,用以产生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并连续输送该连续体110;
(2)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体131的产生工序;
(3)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产生·接合工序,用以产生还未被分割成腹侧带构件21和背侧带构件25的状态的带构件中间零件20(相当于“翼片用断开片”)然后将该带构件中间零件20接合在上述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上;
(4)分割工序,用于以尿布1的产品间距P 1切断接合有上述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从而将带构件中间零件20分割成腹侧带构件21和背侧带构件25。
下面,说明各工序(1)~(4)。
(1)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产生·输送工序
在本工序中,产生由多个吸收性主体10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然后将所产生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连续方向作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110。
详细而言,首先如图5中的上部分所示,利用未图示的吸气式输送机(suction convey,真空输送机(vacuum convey))将背面片构件13的连续体113的连续方向作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113。另外此时,背面片构件13中的外装片14是沿输送方向连续的片,而防漏片15处于以产品间距P1间断性地配置在外装片14上的单片状态。另外,在该时刻时,橡胶线等弹性构件16以已经伸长了的状态沿上述连续方向被配置固定在外装片14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上,并且该各端部处于翻折在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状态。另外,在图5中,为了防止图中内容错综混乱,并未表示上述弹性构件16、外装片14的翻折等。
接下来,对应于各防漏片15地载置并接合吸收体11。另外,在该载置时刻的吸收体11中,已经形成为该吸收体11的肌肤侧面、宽度方向的各端部被上述正面片构件12覆盖的状态。
例如利用转贴装置(未图示)将该吸收体11载置以及接合在上述背面片构件13的连续体113上。转贴装置配置在背面片构件13的连续体113的输送路径上,且具有绕周向旋转的旋转滚筒。在旋转滚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吸附部,在各吸附部上分别吸附保持有与正面片构件12一体的吸收体11。在使吸收体11通过背面片构件13的输送路径时,利用旋转滚筒的旋转,将该吸收体11交接到背面片构件13上。另外,在该交接时刻之前,在吸收体11以及背面片构件13中的至少一方上涂敷热熔类粘接剂等。因此,能够利用上述的交接操作将吸收体11接合在背面片构件13上。
附带说明一下,与上述吸收体11的间断式配置方式相伴地在背面片构件13的连续体113上的沿输送方向彼此相邻的吸收体11、11之间形成未配置正面片构件12的未配置区域An,通过形成该未配置区域An,能够谋求减少正面片构件12的材料使用量。
然后,最后在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上形成立体褶裥部。即、以从上方(肌肤侧)覆盖被输送中的背面片构件13的连续体113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以及正面片构件12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的方式,连续地供给立体褶裥形成用片17、17,而将该立体褶裥形成用片17、17分别接合上述连续体110的在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
(2)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体131的产生工序
如图5的下部分所示,本工序的生产线是与上述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产生·输送工序”不同的系统。在本工序中,产生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体131。另外,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体131是指,由图3A中的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沿该连结体31j的宽度方向(与上述连结体31j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连续而成的构件,即反言之,若沿图5中的该连续体131的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L31j切断该连续体131,则能够获得上述图3A中的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
如下所述地产生上述的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体131。首先如图5中的下部分所示,作为连接带31的上述带基材32的卷材,自卷轴(reel)装置等陆续放出宽度为该带基材3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2倍的连续片132,且沿该连续片132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132。另外,自卷轴装置等分别陆续放出1对面状搭扣的阳构件33的连续体133、133而沿该连续体133、133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体133、133。然后,彼此平行地使连续片132的连续方向和1对面状搭扣的阳构件33的连续体133、133的连续方向一致,并且在连续片13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之上沿上述宽度方向排列配置上述1对面状搭扣的阳构件33的连续体133、133,利用粘接、熔融接合等方法将上述连续体133、133接合在该中央部上。然后,在连续片132上的面状搭扣的阳构件33、33彼此之间的部位上设置易撕线31m(图5中未图示),由此产生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体131。
(3)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产生·接合工序
如图5中的中间部分所示,本工序的生产线是与上述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产生·输送工序”以及“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体131的产生工序”不同的系统。
在本工序中,产生还未被分割成腹侧带构件21和背侧带构件25的状态的带构件中间零件20,然后将该带构件中间零件20接合在利用上述“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产生·输送工序”产生、输送中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上。
详细而言,首先,作为该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卷材,自卷轴装置等连续地陆续放出无纺布等的连续片120。然后,在沿被陆续放出的连续片120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120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连续片120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从而形成1对折叠部121、121。另外,上述折叠部121、121之后形成为上述第1侧翼片21e、21e以及第2侧翼片25e、25e。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该折叠部121称作侧翼片折叠部121。
这里,作为其折叠方式,可以采用图5中的例子(也就是图3B、图3C中的例子)所示的只翻折1次的V字形折叠,也可以如图6中剖视图所示,作为翻折多次(奇数次)的一个例子,采用翻折3次的M字形折叠。但是,优选如图5所示,在由侧翼片折叠部121、121折叠而成的宽度缩减状态下,使其连续片120的宽度尺寸W20小于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宽度尺寸W10,在本例中如上所述地设置尺寸。另外,其作用效果见后述。
例如利用未图示的连续折叠板装置(相当于第1装置)连续进行该连续片120的各端部的折叠处理。连续折叠板装置配置在连续片120的输送路径上。并且,连续折叠板装置具有引导板,该引导板为了折叠上述各端部而随着连续片120的输送的进行,逐渐将上述各端部引导到宽度方向的内侧。
接着,如图5的下部分所示,沿自上述生产线连续供给的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体131的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L31j切断该连续体131,从而产生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然后,沿上述连续片120的连续方向以规定的供给间距P31j供给该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且如图5中的中间部分所示,将该连结体31j架设在朝向连续片120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侧翼片折叠部121、121的前端部彼此之上,并且利用热熔类粘接剂等分别将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两端部接合在上述前端部上。
另外此时,各侧翼片折叠部121、121的前端部彼此处于在两者之间具有间隔D的状态。另外,设在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中央部的上述1对面状搭扣的阳构件33、33位于该间隔D中,由此,上述1对面状搭扣的阳构件33、33经由上述间隔D面对连续片120的中央部120c。因此,该面状搭扣的阳构件33、33结合在连续片120的上述中央部120c上,由此,在之后的输送过程中,侧翼片折叠部121、121不会不必要地翻起、也就是说能够可靠地将该侧翼片折叠部121、121维持成折叠状态。
另外,将上述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供给间距P31j与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在尿布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20设为相同值,另外,上述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接合在上述连续片120上的相当于背侧带构件25的部位上。
例如利用转贴装置60如上述那样地间断性地将连结体31j供给以及接合在上述连续片120上。图7是该转贴装置60的概略侧视图。
转贴装置60具有以基本与连续片120的输送速度V120相同的圆周速度V61旋转的旋转滚筒61,在旋转滚筒61的外周面61a上设有能吸附和释放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吸附部。另外,与该外周面61a相对地配置有刀辊63。
以比旋转滚筒61的圆周速度V61慢的供给速度V131向旋转滚筒61与刀辊63之间的间隙输送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体131。由此,基本上一边使该连续体131向落后的方向相对于旋转滚筒61的外周面61a滑动一边输送该连续体131,当正好输送了相当于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宽度方向的尺寸L31j的量的该连续体131时,在该时刻利用刀辊63切断该连续体131的前端部。然后,将被切下的前端部作为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吸附保持在旋转滚筒61的外周面61a上,而使该前端部与旋转滚筒61一体旋转,然后将该前端部间断性地输送到以与旋转滚筒61的外周面61a相对的状态输送的上述连续片120上,空出上述供给间距P31j地将该前端部接合在该连续片120上。
然后如图5中的中间部分所示,接合有该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的连续片120沿其连续方向,以与上述供给间距P31j相同的间距(也就是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上述长度L20)被切断,由此产生由腹侧带构件21和背侧带构件25连续而成的上述带构件中间零件20。然后,如图5的上部分所示,利用热熔类粘接剂等将该带构件中间零件20接合在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上。另外,在进行该接合操作时,跨越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10、10之间的交界位置BP1地,对各带构件中间零件20进行对位。更详细而言,以使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交界位置BP1、和腹侧带构件21与背侧带构件25的交界位置BP2对齐的方式,将带构件中间零件20与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重合并接合在该连续体110上。由此,在之后的“分割工序”中,在以产品间距P1切断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时,带构件中间零件20也因该切断操作而与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一起沿宽度方向被分割,由此,带构件中间零件20被分割成腹侧带构件21和背侧带构件25。
但是,如上所述,正面片构件12与吸收体11形成为一体,因此与吸收体11同样,该正面片构件12也是沿输送方向间断性地配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上,由此如图5中的上部分所示,在沿输送方向彼此相邻的1对正面片构件12、12的彼此之间形成未配置正面片构件12的未配置区域An。因此,吸收体11的纸浆纤维、高吸收性聚合物等有可能自正面片构件12的输送方向的端缘12e漏出到外部。在这一点上,为了防止发生该种情况,在进行将带构件中间零件20接合在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上的上述操作时,在该连续体110上,使带构件中间零件20覆盖与上述未配置区域An相邻的1对正面片构件12的各端缘12e、12e地配置该中间零件20。由此,即使万一出现了纸浆纤维等自正面片构件12的上述端缘12e漏出的情况,也能利用带构件中间零件20(在尿布1形成为产品的状态下,为腹侧带构件21以及背侧带构件25)快速地接住该漏出的纸浆纤维等而将该纸浆纤维等约束在此,由此能够有效抑制纸浆纤维等漏出到尿布1的外部。
例如使用与已经在图7中说明了的转贴装置60大致相同结构的转贴装置70(相当于第2装置以及第3装置)进行利用切断操作产生带构件中间零件20、以及将该零件20间断性地供给到并接合在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上的上述处理。即、如图7所示,转贴装置70具有以与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输送速度V 110大致相同的圆周速度V71旋转的旋转滚筒71,在旋转滚筒71的外周面71a上设有能吸附和释放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吸附部。另外,与该外周面71a相对地配置有刀辊73。
以比旋转滚筒71的圆周速度V71慢的供给速度V120向旋转滚筒71与刀辊73之间的间隙输送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连续体120。由此,基本上一边使该连续体120向落后的方向相对于旋转滚筒71的外周面71a滑动,一边输送该连续体120,当正好输送了相当于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上述长度L20的量的该连续体120时,在该时刻利用刀辊73切断该连续体120的前端部。然后,将被切断的前端部作为带构件中间零件20吸附保持在旋转滚筒71的外周面71a上,而使该前端部与旋转滚筒71一体旋转,然后将该前端部间断性地输送到以与旋转滚筒71的外周面71a相对的状态输送的上述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上,空出上述产品间距P1地将该前端部接合在该连续体110上。
附带说明一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1e(25e)、21e(25e)基于侧翼片折叠部121折叠在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如上所述,在折叠状态下的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宽度尺寸W20小于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宽度尺寸W10(参照图5的上部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带构件中间零件20自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量完全消失,由此,在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接合有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时,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两端部21e(25e)、21e(25e)钩挂在输送路径附近的各种装置上等故障。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折叠后的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整个宽度W20小于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整个宽度W10,因此即使带构件中间零件20向吸收性主体10上的接合位置沿宽度方向稍微偏离目标位置,带构件中间零件20也不易自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外侧突出。因此,在根据该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上述端缘位置检测在接合了带构件中间零件20之后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波动量时,能够有效抑制发生误检测。
另外,如上所述,利用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来约束带构件中间零件20上的1对侧翼片折叠部121、121,使其不会翻起,也就是将该侧翼片折叠部121、121维持成折叠状态。因此,在将带构件中间零件20接合在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上后输送该连续体110的过程中,能够可靠地防止上述侧翼片折叠部121、121翻起而摆动。
另外,为了更可靠地维持上述折叠状态,此外也可以将在侧翼片折叠部121上彼此相对地重叠的面彼此暂时接合起来。这里,暂时接合是指以之后使上述面彼此分离而进行使用为前提是的接合,也就是指,以在之后使用该侧翼片折叠部121时不会影响侧翼片折叠部121作为侧翼片21e、25e的功能地易于分开的程度进行接合。作为该接合强度的一个例子,可以为0.1~0.4N/25mm,优选为0.2N/25mm。
例如使用外周面彼此相对地配置的压纹辊(emboss roll)和平滑辊进行上述暂时接合处理。即、在压纹辊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岛状的压纹凸部,在压纹辊和平滑辊各自旋转的期间内,使上述连续片120经过上述辊之间的间隙,届时侧翼片折叠部121被夹压在压纹辊的压纹凸部与平滑辊的平滑的外周面之间的局部位置上,由此对被夹压的部分进行压实、熔融接合等操作而将侧翼片折叠部121暂时接合起来。
作为该暂时接合的处理时机,优选在连续片120还未被分割成带构件中间零件20时进行该暂时接合处理。这是因为,在连续片120被切断成带构件中间零件20后的单片状态下,难以将该带构件中间零件20引导到压纹辊与平滑辊之间的间隙中。另外,更优选在将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接合在连续片120上之前进行上述暂时接合处理,这样也易于将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接合在侧翼片折叠部121上。
附带说明一下,只要能进行该暂时接合处理即可,也可以不利用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约束侧翼片折叠部121的折叠状态。
(4)分割工序
如图5的上部分所示,在本工序中,在沿输送方向输送接合有上述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过程中,隔尿布1的产品间距P1切断该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由此制成尿布1。另外,如上所述,该切断操作同时也将带构件中间零件20分割成腹侧带构件21和背侧带构件25。此时,背侧带构件25附属于前一个吸收性主体10,腹侧带构件21附属于后一个吸收性主体10。例如利用配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110的输送路径的规定位置上的未图示的刀辊(相当于第4装置)进行上述切断处理。
但是,如上所述,带构件中间零件20也同时被以上述的空出产品间距P1进行的切断处理分割成腹侧带构件21和背侧带构件25。并且在该分割状态下,背侧带构件25的侧翼片折叠部121被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以不会翻起的方式约束着,但在腹侧带构件21的侧翼片折叠部121处没有连接带31的连结体31j,因此无法利用该连结体31j约束该侧翼片折叠部121。
因此,优选至少在带构件中间零件20上的相当于腹侧带构件21的侧翼片折叠部121的部位上进行上述的侧翼片折叠部121的暂时接合处理。这样,在隔上述产品间距P1切断带构件中间零件20后,在具有沿尿布1的长度方向输送该尿布1的工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腹侧带构件21的侧翼片折叠部121摆动导致产生的故障于未然。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那样地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B以及图1D所示,第1侧翼片21e、21e以及第2侧翼片25e、25e是由1张无纺布构成的单层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宽度方向的端部21e、25e翻折在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以该翻折状态固定该端部21e、25e,从而能设置多层侧翼片而增加侧翼片的厚度。图8A以及图8B表示该操作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另外,图8A以及图8B分别对应于图1A中的B-B线剖视图以及D-D线剖视图。在本例中,将腹侧带构件21的端部21e以及背侧带构件25的端部25e各翻折1次而将该端部21e、25e固定成双层结构。这样,能够缓和在第1侧翼片21e以及第2侧翼片25e厚度薄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对穿着者肌肤的不良接触,从而能够减轻穿着者的肌肤压力。另外,通过翻折上述端部以防止可能残留在侧翼片21e、25e端部上的切割面直接抵接穿着者的肌肤,因此能够进一部减轻肌肤压力。
另外,优选在进行用于形成双层结构的上述翻折操作时,使翻折前的第2侧翼片25e的宽度方向的各端缘E1、E1在被图8B那样地翻折之后,位于吸收性主体10与背侧带构件25的接合区域Aa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地固定上述各端缘E1、E1。这样,基本上将第2侧翼片25e上的未与吸收性主体10接合的所有部分形成为双层构造,也就是说,能够消除第2侧翼片25e上的只用1张材料构成的部分。结果,能够提高第2侧翼片25e的强度。另外,有时也可以与该强度的上升量相对应地减少背侧带构件25的单位面积重量,在该情况下能够降低成本。图8A中的第1侧翼片21e也同理。
另外,在例如上述的“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产生·接合工序”中,形成侧翼片折叠部121之前,例如利用连续折叠板装置进行用于将第1侧翼片21e以及第2侧翼片25e形成为多层的上述翻折处理,在分别翻折了连续片120的两端部之后,采用粘接、熔接等方法将连续片120固定为该翻折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第1以及第2侧翼片21e、25e都大致为矩形形状,但本发明完全不限定于此。例如,为了具有良好的向穿着者的腿的合身性,也可以在第1以及第2侧翼片21e、25e上如图9所示呈圆弧状地切割作为图2的腿周开口1b、1b的部位。例如在上述“带构件中间零件20的产生·接合工序”中,在折叠连续片120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前进行用于形成该圆弧状切口部21r、25r的圆弧切割(round cut)处理。

Claims (9)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
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而言,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被接合有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在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时,
使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分别对应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地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
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由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折叠而成的宽度缩减状态的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尺寸小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上述侧翼片折叠部的工序、和产生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工序之间,将在上述侧翼片折叠部上相互重叠的面彼此暂时接合起来以维持上述侧翼片折叠部的折叠状态。
3.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
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而言,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被接合有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沿宽度方向在彼此之间空出间隔且打开时分别向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相反的一侧翻起;
在形成上述侧翼片折叠部的工序、和产生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工序之间,
具有分别对应于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中各个侧翼片折叠部地安装连接带的阳构件的工序;
上述阳构件突出到比上述侧翼片折叠部靠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的上述间隔的位置;
使上述阳构件结合在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部位中的面对上述间隔的部位上,从而将上述侧翼片折叠部约束为折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带包括带状的带基材、和固定在该带基材上的上述阳构件;
在使用前的上述连接带中,位于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中的1个折叠部上的上述带基材与位于另一个折叠部上的上述带基材形成为借助易撕线沿上述宽度方向连结而成的连结体;
在安装上述连接带的阳构件时,将上述连结体架设在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上且将上述连结体的两端部分别接合在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上,并且将1对的上述阳构件结合在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部位中的面对上述间隔的部位上。
5.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
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而言,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被接合有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上述吸收体的主要材料是吸液性纤维;
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包括沿上述输送方向连续的背面片构件、沿上述输送方向间断性地配置在上述背面片构件的一面上的上述吸收体、和覆盖上述吸收体的与上述背面片构件相反的一侧的面地设在每个上述吸收体上的正面片构件;
上述背面片构件在彼此相邻的上述吸收体彼此之间具有未配置上述正面片构件的未配置区域;
在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时,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覆盖1对正面片构件的与上述未配置区域相邻的各端缘地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上述未配置区域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时,覆盖上述吸收体的上述长度方向的端部地配置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并且在该翼片用断开片上以从三方呈U字形包围上述吸收体的上述端部的方式设定有用于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的接合区域,从而在上述翼片用断开片上形成向上述吸收体的上述端部开口的兜部。
7.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
第1装置,其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第2装置,其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第3装置,其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第4装置,其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被接合有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在上述第3装置中,
使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分别对应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部地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上;
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由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折叠而成的宽度缩减状态的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尺寸小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的尺寸。
8.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
第1装置,其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第2装置,其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第3装置,其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第4装置,其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被接合有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沿宽度方向在彼此之间空出间隔且打开时分别向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相反的一侧翻起;
第5装置,其在形成上述侧翼片折叠部和产生上述翼片用断开片之间,
分别对应于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中各个侧翼片折叠部地安装连接带的阳构件;
上述阳构件突出到比上述侧翼片折叠部靠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的上述间隔的位置;
使上述阳构件结合在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部位中的面对上述间隔的部位上,从而将上述侧翼片折叠部约束为折叠状态。
9.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体,且贴在穿着者的裆部;
1对第1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
1对第2侧翼片,它们被折叠形成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上,且能打开成自该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状,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
第1装置,其在沿作为上述第1侧翼片以及第2侧翼片的基材的连续片的连续方向输送该连续片的期间内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分别折叠该连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形成1对侧翼片折叠部;
第2装置,其沿上述连续方向以规定间距对形成有上述1对侧翼片折叠部的上述连续片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产生翼片用断开片;
第3装置,其对于由上述吸收性主体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在以该连续体的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输送该连续体的期间内,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跨越上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吸收性主体之间的交界位置,并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
第4装置,其在上述交界位置切断被接合有上述翼片用断开片的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从而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分割为具有上述1对第1侧翼片的部分、和具有上述1对第2侧翼片的部分,
上述吸收体的主要材料是吸液性纤维;
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包括沿上述输送方向连续的背面片构件、沿上述输送方向间断性地配置在上述背面片构件的一面上的上述吸收体、和覆盖上述吸收体的与上述背面片构件相反的一侧的面地设在每个上述吸收体上的正面片构件;
上述背面片构件在彼此相邻的上述吸收体彼此之间具有未配置上述正面片构件的未配置区域;
在以与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连续体重合的方式将上述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该连续体上时,使上述翼片用断开片覆盖1对正面片构件的与上述未配置区域相邻的各端缘地将该翼片用断开片接合在上述未配置区域上。
CN201010172555.6A 2009-09-18 2010-05-11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Active CN101849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7910 2009-09-18
JP2009217910A JP5443919B2 (ja) 2009-09-18 2009-09-18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9874A CN101849874A (zh) 2010-10-06
CN101849874B true CN101849874B (zh) 2014-06-25

Family

ID=4280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2555.6A Active CN101849874B (zh) 2009-09-18 2010-05-11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161861B2 (zh)
EP (1) EP2478879B1 (zh)
JP (1) JP5443919B2 (zh)
CN (1) CN101849874B (zh)
AU (1) AU2010296518A1 (zh)
BR (1) BR112012005657A2 (zh)
EA (1) EA201200287A1 (zh)
MX (1) MX2012003291A (zh)
MY (1) MY153867A (zh)
WO (1) WO20110339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3920B2 (ja) * 2009-09-18 2014-03-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シート状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443919B2 (ja) * 2009-09-18 2014-03-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11123230B2 (en) 2011-11-22 2021-09-2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of folding pant-like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s in a chute
US10118754B2 (en) * 2011-11-22 2018-11-0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of folding pant-like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s in a chute
US9918881B2 (en) 2011-11-22 2018-03-2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of folding pant-like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s in a trough
JP6134512B2 (ja) * 2012-12-28 2017-05-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伸縮性シート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5731617B2 (ja) * 2013-11-01 2015-06-10 花王株式会社 シート融着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ト接合装置
JP6410402B2 (ja) * 2014-02-03 2018-10-24 株式会社瑞光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US11154433B2 (en) 2014-10-31 2021-10-2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isposable article with reinforced handle
JP6305373B2 (ja) * 2015-06-30 2018-04-0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を連続的に製造する方法
EA031628B1 (ru) * 2015-07-23 2019-01-31 Юничарм Корпорейшн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аппарат и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для детали двойного сложения, связанной с абсорбирующим изделием
CN105167919B (zh) * 2015-09-29 2019-09-03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穿戴用物品及其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US10660802B2 (en) 2015-12-30 2020-05-2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side panel method of fastening
JP7295677B2 (ja) * 2019-03-27 2023-06-2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連結式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JP6825045B2 (ja) * 2019-06-20 2021-02-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9134A (en) * 1974-08-29 1975-12-30 Colgate Palmolive Co Absorbent article and method
JPH01132803A (ja) * 1987-11-14 1989-05-25 Shiseido Co Ltd 使捨てオムツ
DE3807092A1 (de) 1988-03-04 1989-09-14 Kaechele Cama Latex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rbeitsschutzhandschuhs
JPH04261655A (ja) 1990-12-31 1992-09-17 Zuikou:Kk 紙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JPH0970414A (ja) * 1995-06-26 1997-03-18 Shiseido Co Ltd パンツ型の使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65582B2 (ja) 1997-05-22 2000-07-17 株式会社エスエスケイ スパイクシューズ
CA2330773A1 (en) * 1998-05-28 1999-12-02 William Robert Vinnage Jr. Disposable panttype diaper having improved protection against red marking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6723035B2 (en) * 2001-09-28 2004-04-2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of tucking side panels with side panel fold location control
US6669618B2 (en) * 2001-12-21 2003-12-3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dynamically pre-fastening a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slot-and-tab fastening system
DE10246365A1 (de) * 2002-09-30 2004-04-08 Paul Hartmann Ag Inkontinenzwindel für Erwachsene
US8333749B2 (en) * 2003-05-20 2012-12-18 Dsg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with regions of varying elasticity
JP2005000296A (ja) * 2003-06-10 2005-01-06 Zuiko Corp パンツ型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US7314465B2 (en) * 2003-07-22 2008-01-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isposable undergarment having a slit
US7368027B2 (en) * 2003-09-18 2008-05-0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n edge fold having substantially uniform gathers for absorbent article
US20050148974A1 (en) * 2003-12-29 2005-07-07 Datta Paul J.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 having a folded panel for improved fit and exudate containment
US7736351B2 (en) * 2004-02-02 2010-06-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imple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US20050215972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Roe Donald C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zones comprising elastomeric components
US6962578B1 (en) * 2004-06-29 2005-11-0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backsheet strips
JP4020904B2 (ja) * 2004-10-04 2007-12-1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1198305B (zh) * 2005-06-15 2012-06-13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一次性尿布
JP4694569B2 (ja) * 2005-07-05 2011-06-08 株式会社瑞光 オムツの製造方法
ATE426383T1 (de) * 2005-07-12 2009-04-15 Procter & Gamble Preisgunstige windel mit reduzierter neigung durchzuhangen
US7500941B2 (en) * 2005-09-09 2009-03-1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olding system and process for a continuous moving web operation
US7737324B2 (en) * 2005-11-23 2010-06-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deployable chassis ears
US7335150B2 (en) * 2005-12-15 2008-02-2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pparatus for making pre-fastened absorbent undergarments
MX2008013968A (es) * 2006-05-30 2008-11-12 Sca Hygiene Prod Ab Prenda de vestir para su uso con una estructura absorbente y su metodo de fabricacion.
CN101460130A (zh) * 2006-06-07 2009-06-17 宝洁公司 具有可重复扣紧的和不可重复扣紧的接缝的吸收制品
JP4961184B2 (ja) * 2006-09-27 2012-06-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
US20090124991A1 (en) * 2007-05-08 2009-05-14 Patrick King Yu Tsang Body Conforming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Leg Wraps and Internal Topshee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DE102007024180A1 (de) 2007-05-24 2008-11-27 Paul Hartmann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indel
WO2009002235A1 (en) * 2007-06-26 2008-12-31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US7846082B2 (en) * 2007-09-07 2010-12-0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bifolding an article and article made thereby
JP5498043B2 (ja) * 2008-03-31 2014-05-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US20090312738A1 (en) * 2008-06-17 2009-12-17 Gary Dean Lavon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belt ears
JP5208781B2 (ja) * 2009-01-19 2013-06-1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パンツ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43101B2 (ja) * 2009-08-31 2014-03-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折畳装置
JP5443919B2 (ja) * 2009-09-18 2014-03-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443920B2 (ja) * 2009-09-18 2014-03-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シート状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595055B2 (ja) * 2010-01-29 2014-09-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2883697B (zh) * 2010-07-23 2014-10-29 株式会社瑞光 预先形成为裤衩型的一次性穿戴用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WO2012017817A1 (ja) * 2010-08-05 2012-02-09 株式会社瑞光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63270B2 (ja) * 2010-11-01 2015-02-0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連続シートの複合体の折り畳み装置、及び折り畳み方法
CN103189027B (zh) * 2010-11-16 2014-12-10 株式会社瑞光 一次性穿戴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US9044356B2 (en) * 2011-05-19 2015-06-0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enhanced leakage protec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1-132803A 1989.05.25
JP特开2006-102022A 2006.04.20
JP特开2008-79827A 2008.04.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78879A4 (en) 2013-08-07
US20120208688A1 (en) 2012-08-16
MX2012003291A (es) 2012-04-30
CN101849874A (zh) 2010-10-06
WO2011033995A1 (ja) 2011-03-24
MY153867A (en) 2015-03-30
US9161861B2 (en) 2015-10-20
EA201200287A1 (ru) 2012-08-30
EP2478879A1 (en) 2012-07-25
AU2010296518A1 (en) 2012-05-03
EP2478879B1 (en) 2014-09-10
JP5443919B2 (ja) 2014-03-19
BR112012005657A2 (pt) 2016-08-02
JP2011062461A (ja) 201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9874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US7918959B2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diaper
US101601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lding a web
US770884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tting elastic strands between layers of carrier webs
CN101087575B (zh) 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
JP5498043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CN105934226A (zh) 一种超声波接合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97217A (zh) 卫生袋
US20100010465A1 (en) Absorbent article, belt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 belt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CN102655830A (zh) 成形的裤子样式物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07432B (zh) 一次性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TW201143732A (en) Packaging structure of absorbent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40057314A (ko) 접힌 흡수용품의 패키지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조된 패키지
CN105163699A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吸收性物品
CN203841920U (zh) 一次性尿布
JP2011030802A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JP5444541B2 (ja) 着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029029A (zh) 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
JP2013146392A (ja) テープ型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58821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08148943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JP4682085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650174B2 (ja) 吸収体製品の製造方法
JP4758822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295148B2 (ja) 開閉式使い捨てパンツ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