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6913A - 偏移校正装置、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移校正装置、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6913A
CN101846913A CN200910205576A CN200910205576A CN101846913A CN 101846913 A CN101846913 A CN 101846913A CN 200910205576 A CN200910205576 A CN 200910205576A CN 200910205576 A CN200910205576 A CN 200910205576A CN 101846913 A CN101846913 A CN 101846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axle
axle
contact portion
image
rotation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6913B (zh
Inventor
堀悟
藤田尚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806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387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806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23111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6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6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6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69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35Handling of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215/00139Belt
    • G03G2215/00143Meandering preven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35Handling of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215/00139Belt
    • G03G2215/00143Meandering prevention
    • G03G2215/00168Meandering prevention by fri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移校正装置,包括:旋转支撑部件,其具有旋转轴且旋转以支撑循环带状部件;轴支撑框架,其将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支撑部分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相对端支撑部分移动,且将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支撑为相对于另一端倾斜;以及轴移位部件,其具有布置为比旋转轴支撑体更靠近轴向上的一端且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旋转中心和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接触的旋转轴接触部分。所述轴移位部件允许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以便当移动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循环带状部件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移动时使所述旋转轴倾斜。

Description

偏移校正装置、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移校正装置、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的电子照相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知一种通过环带状的传送带对介质等传送的技术。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用于从背面拉伸诸如传送带的环带状部件的拉伸部件之间的平行度较低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拉伸部件的轴向没有彼此平行的情况下,例如,在环带状部件中出现蛇行。作为用于校正环带状部件的蛇行的技术,已知在JP-A-2006-162659、JP-A-2001-80782和JP-B-6-99055中公开的现有技术。
在JP-A-2006-162659中(例如,第0023段到第0045段、图1到图13),与转印带(51)一体移动的滑轮(57)由用于支撑转印带(51)的惰辊(53)的一个端部支撑,并且惰辊(53)的端部由辊驱动杆(64)的椭圆孔(64b)支撑,辊驱动杆(64)具有可以围绕旋转轴(64a)旋转并且与滑轮(57)接触的凸起部分(64c),该旋转轴(64a)相对于惰辊(53)的轴向倾斜。
在JP-A-2006-162659中,在转印带(51)偏移并且由转印带(51)挤压的滑轮(57)轴向移动的情况下,凸起部分(64c)由滑轮(57)挤压,辊驱动杆(64)围绕旋转轴(64a)旋转,惰辊(53)在抵消转印带(51)的偏移的方向上移位,并且转印带(51)的偏移得到校正。也就是说,JP-A-2006-162659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通过围绕倾斜的旋转轴(64a)旋转的辊驱动杆(64)对转印带(51)的蛇行进行校正,其中,旋转的轨迹展示了所谓的斜面形状。
在JP-A-2001-80782中(例如,摘要、第0040段到第0062段、图1到图3),张紧所缠绕的环带(9a)的偏移校正辊(9e)的旋转轴的两端由能够使偏移校正辊(9e)倾斜的连杆(16a、16b)支撑,并且当环带(9a)在移动的同时在宽度方向(即:偏移校正辊(9e)的轴向)上偏移时,连杆(16a、16b)在抵消环带(9a)的偏移的方向上根据环带(9a)的两端的肋拱(19a、19b)按压偏移校正辊(9e)的带偏移限制部件(18a、18b)的压力使偏移校正辊(9e)倾斜,由此校正环带(9a)的偏移。
在JP-B-6-99055(例如,从第3页的左栏的14行到第4页的左栏的18行、图1到图5)公开的技术中,在张紧感光带(4)的辊(1、2、3)之中,从动辊(2)相对于其它辊(1、3)的轴向倾斜,由此使感光带(4)总是向一个方向偏移。当蛇行感光带(4)跨越辊(1、2、3)的蛇行检测辊部件(3)的蛇行检测部件(11)并且旋转扭矩作用于该部件时,一端连接到蛇行检测部件(11)上的细绳部件(13)缠绕以在细绳部件(13)的张紧方向上拖拽蛇行检测辊部件(3)的一端,由此蛇行检测辊部件(3)的轴向在抵消感光带(4)的偏移的方向上倾斜以校正感光带(4)的偏移。
也就是说,JP-A-2001-80782和JP-B-6-99055公开了根据带的偏移量控制张紧辊的旋转轴的倾斜量以校正带的蛇行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容易地校正循环带状部件的蛇行。
(1)一种偏移校正装置,包括:
循环带状部件;
旋转支撑部件,其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且所述旋转支撑部件旋转以支撑所述循环带状部件;
旋转轴支撑体,其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的一端支撑部分、以及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的相对端支撑部分;
轴支撑框架,其将所述一端支撑部分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相对端支撑部分移动,且支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以使得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倾斜;
移动检测部件,其用于检测所述循环带状部件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移动;以及
轴移位部件,所述轴移位部件包括:旋转中心,其布置在偏离所述旋转轴且比所述旋转轴支撑体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位置处,且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相交;旋转轴接触部分,其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接触,其中,所述移动检测部件检测所述循环带状部件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移动,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以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移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以使得所述旋转轴沿着使所述循环带状部件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移动的倾斜方向倾斜。
(2)根据项(1)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检测部件包括:联动部件,其被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支撑为沿着所述轴向移动,且能够与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边沿接触,
所述轴移位部件包括: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其能够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且能够与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一体地移动,并且
当移动到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边沿按压所述联动部件时,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和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以使得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使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倾斜方向倾斜。
(3)根据项(2)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从所述旋转中心向所述旋转支撑部件延伸,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从所述旋转中心向所述联动部件侧延伸。
(4)根据项(1)或(3)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还包括:中心支撑凹部,其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轴向从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凹陷的凹陷形状,所述中心支撑凹部将所述轴移位部件的所述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凹陷形状中的如下位置,即:沿着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向偏离所述旋转轴且比所述旋转轴支撑体更靠近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的位置。
(5)根据项(4)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还包括:旋转限制部分,其布置在所述中心支撑凹部的靠近所述轴支撑框架的位置处且具有与所述轴移位部件接触的接触表面,所述旋转限制部分与所述轴移位部件接触,以便当所述轴移位部件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达到预定最大旋转位置时限制所述轴移位部件的旋转。
(6)根据项(1)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所述轴移位部件从所述旋转中心到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朝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弯曲。
(7)根据项(1)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轴支撑框架将所述一端支撑部分和所述相对端支撑部分支撑为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支撑部件向所述循环带状部件施加张力的悬挂方向移动;
所述旋转中心沿着包括所述悬挂方向的方向分量且与所述轴向相交的交叉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偏移校正装置还包括中心支撑部分,所述中心支撑部分将所述旋转中心支撑为能够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移动。
(8)根据项(7)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检测部件包括:联动部件,其被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支撑为沿着所述轴向移动,且能够与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边沿接触,
所述轴移位部件包括: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其能够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且能够与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一体地移动,并且
当移动到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边沿按压所述联动部件时,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和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以使得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使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倾斜方向倾斜。
(9)根据项(8)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从所述旋转中心向所述旋转支撑部件延伸,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从所述旋转中心向所述联动部件侧延伸。
(10)根据项(8)或(9)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包括在所述交叉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的上游接触部分、以及在所述交叉方向的下游侧且在所述上游接触部分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相对侧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的下游接触部分。
(11)根据项(7)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还包括:
中心支撑凹部,其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轴向从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凹陷的凹陷形状,所述中心支撑凹部将所述轴移位部件的所述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凹陷形状中的如下位置:即,沿着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向偏离所述旋转轴且比所述旋转轴支撑体更靠近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的位置;以及
移动限制部分,其具有所述中心支撑凹部的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的上游端面和下游端面,其中,所述上游端面包括上游移动限制表面,所述上游移动限制表面与所述轴移位部件接触,以便当所述旋转中心移动到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预定最上游位置时限制所述轴移位部件,所述下游端面包括下游移动限制表面,所述下游移动限制表面与所述轴移位部件接触,以便当所述旋转中心移动到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预定最下游位置时限制所述轴移位部件的移动。
(12)根据项(7)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旋转中心能够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移动。
(13)一种中间转印装置,包括:
由循环带状部件构成的中间转印体,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外表面沿其旋转方向通过承载图像的图像载体的相对区域;
中间转印部件,其布置在中间转印区域中且位于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背侧,所述中间转印部件与所述图像载体相对且所述循环带状部件介于所述中间转印部件与所述图像载体之间,所述中间转印部件用于将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图像转印到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外表面上;以及
根据项(1)或(7)中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用于校正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偏移。
(14)一种转印装置,包括:
根据项(13)中所述的中间转印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被转印到所述循环带状中间转印体的外表面上;以及
最终转印部件,其将所述图像转印到最终转印体上。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
显影装置,其将所述图像载体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潜像显影成作为可视图像的图像;
根据项(14)中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用于将所述图像载体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图像转印到介质上;以及
定影装置,其将所述图像定影到所述介质的表面上。
根据项(1)和(13)至(15)中的方案,与所述旋转中心布置为比所述旋转轴支撑体更靠近所述轴向上的所述另一端的情况相比,可以用更小的力使所述旋转轴倾斜,从而容易地校正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蛇行。
根据项(2)和(8)中的方案,通过借助于随着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移动而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一体移动的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使所述旋转轴向一侧倾斜,可以校正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蛇行。
根据项(3)和(9)中的方案,可以将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和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形成为从所述旋转中心延伸。
根据项(4)中的方案,可以将所述轴移位部件的所述旋转中心容纳在所述中心支撑凹部的内部。
根据项(5)和(11)中的方案,可以限制所述轴移位部件的旋转范围。
根据项(6)中的方案,与所述轴移位部件形成为从所述旋转中心到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直线延伸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布置所述轴移位部件所需的沿所述旋转轴方向的宽度且减小沿着所述轴向的总长度。
根据项(7)和(12)至(15)中的方案,与所述旋转中心不能随着所述循环带状部件沿着所述悬挂方向的移动而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即使当所述旋转支撑部件沿着所述悬挂方向移动时,也可以使用所述轴移位部件校正蛇行,从而容易地校正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蛇行。
根据项(10)中的方案,当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悬挂方向移动且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形成接触时,通过与所述旋转轴联动,所述轴移位部件可以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移动。
根据项(11)中的方案,可以限制所述轴移位部件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的移动范围,从而防止所述轴移位部件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移动并因此从所述中心支撑凹部掉落。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附图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图;
图2是示出了可见图像形成装置的视图,该可见图像形成装置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可装卸体的实例;
图3是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并且示出了带组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状态;
图4是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并且示出了带组件移动到维护作业位置的状态;
图5是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透视图,并且示出了带组件的图像载体与转印辊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6A到6C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视图,图6A是在从带组件去除带支撑框架的前板和介质传送带的状态下的带组件的透视图,图6B是按压部件位置调整长孔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C是示出销按压装置的视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侧视图,并且示出了转印框架保持在按压位置的状态;
图8是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侧视图,并且示出了转印框架移动到分离位置的状态;
图9是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透视图,并且示出了从带组件去除介质传送带的状态;
图10A和10B是实施例1中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放大透视图,图10A示出了从从动辊的前端部分到前轴承的范围的放大透视图,图10B是沿着图10A中的线XB-XB截取的剖视图;
图11A到11D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轴移位部件的放大视图,图11A是沿图10A中的箭头XIA的方向观看的放大视图,图11B是沿图11A中的箭头XIB的方向观看的放大视图,图11C是沿图11B中的箭头XIC的方向观看的放大视图,图11D是沿图11C中的箭头XID的方向观看的放大透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0A中的线XII-XII截取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由轴移位部件导致的介质传送带的向前移动与从动轴的向左移动之间的关系;
图13A和13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视图,图13A是与实施例1中的图10A对应的局部透视图,并且示出了从从动辊的前端部分到前轴承的范围,图13B是沿图13A中的箭头XIIIB的方向观看的旋转支架的图;
图14A和14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视图,图14A是与实施例2中的图13A对应的局部透视图,并且示出了从从动辊的前端部分到前轴承的范围,图14B是示出沿图14A中的箭头XIVB的方向观看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5是示出带偏移检测部件的变型例的局部放大视图;以及
图16A和16B为变型例中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透视放大视图,其对应于实施例1的图10,其中,图16A为从从动辊的前端到前轴承的透视放大视图,图16B为沿着图16A的线XVIB-XVIB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中,称作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面的实例。
为了有利于理解下面的描述,附图中的前后方向表示为X轴方向,左右方向表示为Y轴方向,上下方向表示为Z轴方向。由箭头X、-X、Y、-Y、Z和-Z表示的方向或侧分别是前、后、右、左、上和下,或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
在附图中,“○”中写入“·”的符号表示从纸张的后面指向前面的箭头,“○”中写入“×”的符号表示从纸张的前面指向后面的箭头。
在下面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为了有利于理解,适当地省去了对除说明中所必需的部件以外的部件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图。
参考图1,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的打印机U中,供纸容器TR1位于下部而排纸部分TRh位于上表面上,其中,供纸容器TR1用于容纳记录纸张S,记录纸张S用作记录图像的介质的实例。操作单元UI位于打印机U的上部中。
参考图1,实施例1的打印机U包括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1和打开/关闭部分U2,其中,打开/关闭部分U2可以围绕旋转中心U2a打开和关闭,旋转中心U2a位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1的右下端部分中。打开/关闭部分U2形成为可以在打开位置(未示出)与正常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该打开位置,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1的内部是敞开的以更换处理盒(将在以后描述)或者去除夹住的记录纸张S,在图1所示的正常位置,打开/关闭部分U2保持在执行图像形成操作的正常状态。
打印机U包括:控制器C,其对打印机U执行各种控制;图像处理部分GS,通过控制器C控制图像处理部分GS的操作;图像写入装置驱动电路DL;供电电路E等。供电电路E对充电辊CRy到CRk(注:将在以后描述的充电装置的实例)、显影辊G1y到G1k(注: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实例)以及转印辊T1y到T1k(注:转印装置的实例)等等施加电压。
图像处理部分GS将从外部图像信息发送装置提供的打印信息转换成用于形成与四种颜色(K:黑色、Y:黄色、M:品红色、C:蓝绿色或青色)的图像对应的潜像的图像信息,并且以预定定时将图像信息输出到图像写入装置驱动电路DL。图像写入装置驱动电路DL根据输入的各种颜色的图像信息向潜像写入装置ROS输出驱动信号。潜像写入装置ROS根据驱动信号发射激光束Ly、Lm、Lc、Lk(用于写各色图像的图像写入光的实例)。
参考图1,在潜像写入装置ROS的右侧安置了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UM、UC和UK,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UM、UC和UK是用于形成Y、M、C和K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记录部分的实例,Y、M、C和K的调色剂图像是各色可见图像的实例。
图2是示出可见图像形成装置的视图,可见图像形成装置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可装卸体的实例。
参考图2,K(黑色)的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K包括感光部件Pk(旋转图像载体的实例)。在感光部件Pk的外围设置有充电辊CRk、显影装置Gk、除电部件Jk、感光部件清洁器CLk等等,其中,充电辊CRk是充电装置的实例,显影装置Gk将感光部件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除电部件Jk对感光部件Pk的表面除电,感光部件清洁器CLk去除残留在感光部件Pk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并且是图像载体清洁器的实例。显影装置Gk包括显影剂容器V和显影辊G1k,其中,显影剂容器V容纳显影剂,显影辊G1k在保持容纳在显影剂容器V中的显影剂的同时旋转并且是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实例。在显影剂容器V中安置了层厚度限制部件Sk,该层厚度限制部件Sk与显影辊G1k相对并且限制显影辊G1k的表面上的显影剂的层厚度。
显影剂容器V包括搅动和传送室V1和V2,在该搅动和传送室V1和V2中,搅动并输送提供给显影辊G1k的显影剂。在搅动和传送室V1和V2中安置了循环传送显影剂的循环和传送部件R1和R2。用于补充显影剂的显影剂补充通道H1连接到左侧搅动和传送室V2,并且容纳补充显影剂的第一显影剂补充室H2连接到显影剂补充通道H1。第一显影剂补充室H2经由显影剂补充连接通道H3连接到位于上方的第二显影剂补充室H4。向搅动和传送室V1和V2传送显影剂的补充显影剂传送部件R3、R4、R5、R6和R7分别位于显影剂补充通道H1、第一显影剂补充室H2、显影剂补充连接通道H3和第二显影剂补充室H4中。由附图标记H1到H4以及R3到R7表示的部件构成了实施例1中的显影剂补充容器H1到H4以及R3到R7。
在与充电辊CRk相对的充电区域Q 1k中通过充电辊CRk对感光部件Pk的表面均匀充电,然后在潜像形成区域Q2k中通过激光束Lk写入潜像。在与显影装置Gk相对的显影区域Qgk中,使写入的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
通过可装卸体或所谓的处理盒UK形成实施例1中的黑色的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K,其中,感光部件Pk、充电装置CRk、显影装置Gk、除电部件Jk、感光部件清洁器CLk和显影剂补充容器H1到H4以及R3到R7以一体方式安装和拆卸。在打开/关闭部分U2移动到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可见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1上以及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1拆卸。
与黑色的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K的方式相同,通过可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1上以及可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1拆卸的可装卸体或者所谓的处理盒UY、UM和UC形成其它颜色的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UM和UC。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处理盒UY到UK设置在上下方向上。
参考图1,在感光部件Py到Pk的右侧安置了带组件BM,带组件BM是偏移校正装置的实例。带组件BM包括循环介质传送带B,该循环介质传送带B与处理盒UY到UK相对,是循环带状部件的实例并且是介质传送部件的实例。介质传送带B由带支撑辊Rd+Rj旋转支撑,带支持辊Rd+Rj是带状部件支撑部件的实例并且包括带驱动辊Rd(驱动部件的实例)和从动辊Rj(旋转支撑部件的实例和从动部件的实例)。带组件BM还包括转印辊T1y、T1m、T1c和T1k,这些转印辊T1y、T1m、T1c和T1k经由介质传送带B与感光部件Py到Pk(相对部件的实例)相对,并且是转印装置的实例。循环带状部件是上述带状的循环部件,并且用于在表面上保持和传送介质,或者在表面上保持和传送该介质传送由可见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可见图像。
用于检测在预定定时由控制器C的图像浓度调整单元(未示出)形成的图像(即:所谓的图像块)的浓度的图像浓度传感器SN1(图像浓度检测部件的实例)位于介质传送带B的介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即:上侧)。基于图像浓度传感器SN1检测的图像浓度,控制器C的图像浓度调整单元调整施加到充电辊CRy到CRk、显影装置Gy到Gk以及转印辊T1y到T1k的电压,或调整潜像写入光束Ly到Lk的强度,由此执行图像浓度的调整和校正或者所谓的处理控制。
带清洁器CLb(传送部件清洁器的实例)沿介质传送带B的介质传送方向位于图像浓度传感器SN1的下游侧。
位于介质传送带B下方的供纸容器TR1中的记录纸张S由拾取辊Rp(介质拾取部件的实例)拾取,通过分离辊Rs(介质分离部件的实例)逐一分离,然后传送到由纸张引导件SG(引导部件的实例)形成的记录介质传送通道SH。
记录介质传送通道SH中的记录纸张S被传送到定位辊Rr,该定位辊Rr是供给装置的实例并且调整向介质传送带B供纸的定时。定位辊Rr以预定定时将记录纸张S供给到记录介质吸引位置Q6(即与从动辊Rj相对的区域)。传送到记录介质吸引位置Q6的记录纸张S静电吸附到介质传送带B上。在实施例1的带组件BM中,在定位辊Rr与介质传送带B之间省去了用于引导记录纸张S的引导部件。
吸附到介质传送带B上的记录纸张S依次通过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在这些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中,纸张与感光部件Py到Pk接触。
在转印区域Q3y到Q3k中,极性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转印电压从由控制器C控制的供电电路E施加到位于介质传送带B的背面侧的转印辊T1y到T1k。
在多色图像的情况下,感光部件Py到Pk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辊T1y到T1k重叠地转印到介质传送带B上的记录纸张S上。在所谓的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仅仅(K)黑色图像形成于感光部件Pk上,并且仅仅(K)黑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装置T1k转印到记录纸张S上。
在转印调色剂图像以后,感光部件Py到Pk在除电区域Qjy到Qjk中被除电部件Jy到Jk除电,然后在清洁区域Q4y到Q4k中通过感光部件清洁器CLy到CLk回收和清洁残留在表面上的调色剂。然后,再次通过充电辊CRy到CRk对感光部件充电。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在定影区域Q5中定影,在定影区域Q5,加热辊Fh(定影装置F的加热定影部件的实例)与加压辊Fp(加压定影部件的实例)彼此压力接触。定影图像后的记录纸张S由引导辊Rgk(排出引导部件的实例)引导,然后从排出辊Rh(介质排出部件的实例)排出到介质排出部分TRh。
在记录纸张S与介质传送带B分离以后,介质传送带B由带清洁器CLb清洁。
(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BM的描述)
图3是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并且示出了带组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状态。
图4是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并且示出了带组件移动到维护作业位置的状态。
图5是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透视图,并且示出了带组件的图像载体与转印辊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6A到6C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视图,图6A是从带组件去除带支撑框架的前板和介质传送带的状态下的带组件的透视图,图6B是按压部件位置调整长孔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C是示出销按压装置的视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侧视图,并且示出了转印框架保持在按压位置的状态。
图8是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侧视图,并且示出了转印框架移动到分离位置的状态。
图9是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的透视图,并且示出了从带组件去除介质传送带的状态。
图10A和10B是实施例1中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放大透视图,图10A示出了从从动辊的前端部分到前轴承的范围的放大透视图,图10B是沿着图10A中的线XB-XB截取的剖视图。
参考图3到图6和图9,带组件BM包括一对前后外框架Fb(第二框架的实例,带状部件支撑框架的实例)。外框架部件Fb包括前带支撑板Fb1(前外框架部件的实例)和后带支撑板Fb2(后外框架部件的实例)。参考图5、图9和图10,前带支撑板Fb1和后带支撑板Fb2经由上连接杆Fb3(上连接框架的实例)和下连接杆Fb4(下连接框架的实例)彼此连接。在图10B中,在,具有突出到左侧的台阶形状的角部分9(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支撑部分的实例)形成在实施例1的下连接杆Fb4的前端部。
参考图5和图6,与驱动辊Rd一体旋转的驱动轴Rda由前后带支持板Fb1和Fb2的上端部通过轴承Br、Br旋转支撑。旋转力传递齿轮11由驱动轴Rda的后端部支撑,旋转力从介质传送部件驱动源(未示出)传递至驱动轴Rda的后端部。
参考图5和图6,在前后带支撑板Fb1和Fb2的下部中,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长孔12、12(框架安装部分的实例)。
在前后带支撑板Fb1和Fb2中,从动辊Rj在长孔12下方受到旋转支撑。在从动辊Rj中,从动轴Rja由图10A所示的从动轴支撑部件13(旋转轴支撑体的实例)支撑,其中,从动轴Rja的轴向在与介质传送带B的宽度方向一致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从动轴Rja是旋转轴的实例。实施例1中的从动轴支撑部件13包括前轴承13a和后轴承13b,其中,前轴承13a旋转支撑作为从动轴Rja的端部的实例的前端部分并且是一端支撑部分的实例,后轴承13b旋转支撑作为从动轴Rja的另一个端部的实例的后端部分并且是另一端支撑部分的实例。
参考图3到图5和图9,在前后带支撑板Fb 1和Fb2的下端部分中形成了凹槽14、14。参考图3和图4,凹槽14、14由框架支撑轴17旋转支撑,框架支撑轴17由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1支撑。带组件BM可以围绕框架支撑轴17在图3所示的正常使用位置与图4所示的维护作业位置之间旋转。
参考图3,在带组件BM移动到正常使用位置的状态下,支撑驱动轴Rda的两个端部的轴承Br、Br与位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1中的定位部分(未示出)接触,由此定位带组件BM。
参考图4,在执行维护作业(例如,排除夹纸或更换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到UK)的情况下,打开/关闭部分U2敞开,并且带组件BM移动到维护作业位置,由此内部敞开并且可进行维护作业。
参考图5和图6,转印框架Ft位于外框架部件Fb内侧,转印框架Ft是第一框架的实例并且是转印部件支撑框架的实例。转印框架Ft包括前转印辊支撑板Ft1和后转印辊支撑板Ft2(一对前后转印部件支撑部件的实例)。驱动轴Rda的前后端部可旋转地穿过前后转印辊支撑板Ft1和Ft2的上端部。也就是说,转印框架Ft的上端部由驱动辊Rd的驱动轴Rda旋转支撑。
前后转印辊支撑板Ft1和Ft2的下部通过板连接部件Ft3(转印部件支撑部件连接部件的实例)彼此连接。板连接部件Ft3的两个端部穿过前后带支撑板Fb1和Fb2的长孔12,从而突出到外框架部件Fb的外部。因此,板连接部件Ft3沿着长孔12受到可移动支撑。
旋转支架SB(可移动框架的实例)由板连接部件Ft3的前端部分支撑,从而可以围绕板连接部件Ft3旋转。
在实施例1中,在旋转支架SB的上端部分中形成通孔SB 1,板连接部件Ft3穿过通孔SB1以受到支撑。弹簧支撑槽SB2形成于通孔SB1下方,是竖直延伸槽并且是弹性部件支撑部分的实例。滑块SB3由旋转支架SB支撑,并且前轴承13a由滑块SB3支撑,其中,滑块SB3可以沿着弹簧支撑槽SB2移动并且是拉伸移动部件的实例。拉伸弹簧SPa安装在滑块SB 3与弹簧支撑槽SB2的上端部分之间,拉伸弹簧SPa是弹性部件的实例并且是张力施加部件的实例。
因此,前轴承13a经由旋转支架SB连接到板连接部件Ft3,与旋转支架SB联动,并且被支撑为可围绕板连接部件Ft3旋转。
后转印辊支撑板Ft2向下延伸从而比前转印辊支撑板Ft1长。在实施例1中,后转印辊支撑板Ft2的下端部分包括弹簧支撑槽Ft2a和滑块Ft2b,其中,弹簧支撑槽Ft2a与弹簧支撑槽SB2相似,并且滑块Ft2b与滑块SB3对应地支撑后轴承13b。与旋转支架SB相似,拉伸弹簧SPa安装在滑块Ft2b与弹簧支撑槽Ft2a的上端部分之间。
因此,后轴承13b由后转印辊支撑板Ft2通过滑块Ft2b支撑为能够竖直移动。
轴承13a和13b被拉伸弹簧SPa和SPa向下推动。也就是说,从动辊Rj被支撑在如下状态下:受到向下方向(拉伸方向的下游侧的实例)的按压从而拉伸介质传送带B,并且还用作拉伸整个介质传送带B的拉伸部件。
支架按压弹簧SPb(倾斜推压部件的实例)由板连接部件Ft3支撑。支架按压弹簧SPb的一端由前转印辊支撑板Ft1支撑,另一端由旋转支架SB支撑。也就是说,通过支架按压弹簧SPb将实施例1中的旋转支架SB推向下连接杆Fb4的位于右侧的角部分9。结果,在实施例1中,从动辊Rj的从动轴Rja的前端部分预先设置为相对于后端部分向右方偏移。
实施例1中的驱动辊Rd的驱动轴Rda设置为与前后方向平行。因此,在实施例1中,介质传送带B预先设置为向前方偏移。
在前后转印辊支撑板Ft1和Ft2中,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位置调整长孔Fty、Ftm、Ftc和Ftk形成为分别对应于转印辊T1y到T1k的位置。参考图6A和6B,在前后转印辊支撑板Ft1和Ft2中,在品红色的轴位置调整长孔Ftm与蓝绿色的轴位置调整长孔Ftc之间形成按压部件支撑部分19,该按压部件支撑部分19朝向感光部件Py到Pk(即:从介质传送带B的内侧向介质传送带B的外侧)突起。参考图6B,在按压部件支撑部分19中形成了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按压部件位置调整长孔19a。带按压销20(按压部件的实例)穿过按压部件位置调整长孔19a,从而可以沿着按压部件位置调整长孔19a移动。
参考图6A,销按压装置21支撑带按压销20的外端部分,其中,销按压装置21由前后转印辊支撑板Ft1和Ft2支撑,并且是按压部件推压机构的实例。参考图6C,销按压装置21具有轴承部件21a,该轴承部件21a可旋转支撑带按压销20的外端部分。弹簧21b(按压力产生部件的实例)的一端始终将轴承部件21a压向介质传送带B。弹簧21b的另一端由弹簧支撑容器21c支持。
如图5所示,实施例1中的一对前后带按压销20位于清洁区域L1之外,在该清洁区域L1中,通过带清洁器CLb清洁介质传送带B的表面。在实施例1中,清洁区域L1设置为比可用的记录纸张S的最大宽度更宽,并且图像形成区域(在感光部件Py到Pk上形成的图像的区域)的最大宽度设置为比纪录纸张S的最大宽度窄。
参考图5、图6A和图7,转印辊T1y、T1m、T1c和T1k的轴22y、22m、22c和22k受到支撑,从而可以沿着轴位置调整长孔Fty、Ftm、Ftc和Ftk在左右方向上移动预定距离。转印辊T1y到T1k的轴22y到22k由轴推压机构(未示出)支撑,该轴推压机构的结构与销按压装置21的结构相似。参考图7和图8,也就是说,转印辊T1y到T1k由与弹簧21b对应的转印轴推压弹簧23y、23m、23c和23k推压,使得介质传送带B被压向外表面侧(即:示出的感光部件Py到Pk)。
在实施例1中,转印轴推压弹簧23y到23k施加的按压力设置为大于弹簧21b施加的按压力。弹簧21b对介质传送带B按压的力设置为略微大于介质传送带B的张力,并且使带按压销20与介质传送带B接触但是基本上不会使介质传送带B变形。
参考图7和图8,转印框架按压弹簧SPc位于板连接部件Ft3与外框架部件Fb的下端部之间,其中,转印框架按压弹簧SPc施加总是将板连接部件Ft3压向感光部件Py到Pk的力,并且是支撑部件推压部件的实例。在板连接部件Ft3中,偏心凸轮HC设置为与转印框架按压弹簧SPc相对,该偏心凸轮HC由图像形成装置本体U 1支撑并且是带状部件接触/分离部件的实例。
因此,当偏心凸轮HC移动到图7所示的带状部件接触位置时,转印框架Ft被转印框架按压弹簧SPc压向感光部件Py到Pk,并且介质转印带B与所有的感光部件Py到Pk接触。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形成并转印多色图像。当偏心凸轮HC移动到图8所示的带状部件分离位置时,转印框架Ft克服转印框架按压弹簧SPc的弹力旋转,并且介质传送带B与除黑色的感光部件以外的感光部件Py、Pm和Pc分离。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形成并转印单色图像。也就是说,在实施例1中,黑色的感光部件Pk总是与介质传送带B接触,并且其它颜色的感光部件Py、Pm和Pc与介质传送带B接触或者分离。
参考图9,内置有清洁器CLb的回收装置KS被支撑在外框架部件Fb的右侧,当传送记录纸张S时,该带清洁器CLb去除附着到介质传送带B上的纸张灰尘、显影剂等等。在回收装置KS中形成有握持部分KSa,当带组件BM从图3所示的正常使用位置旋转到图4所示的维护作业位置时,用户抓握该握持部分KSa。
(对实施例1中的带偏移检测部件26和轴移位部件27的描述)
参考图10,盘状带偏移检测部件26被支撑在从动轴Rja的前端部分,从而可以在与轴向一致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其中,该盘状带偏移检测部件26是与前沿(介质传送带B的宽度方向边沿的实例)接触的联动部件的实例,并且是移动检测部件的实例。轴移位部件27位于带偏移检测部件26与前轴承13a之间,其中,该轴移位部件27使得旋转轴向左侧方向(倾斜方向的实例)倾斜。该联动部件与待移动的循环带状部件的端面的一部分接触,并且检测循环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位置。
图11A到11D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轴移位部件的放大视图,图11A是沿图10A中的箭头XIA的方向观看的放大视图,图11B是沿图11A中的箭头XIB的方向观看的放大视图,图11C是沿图11B中的箭头XIC的方向观看的放大视图,图11D是沿图11C中的箭头XID的方向观看的放大透视图。
参考图10B和图11A到11D,实施例1中的轴移位部件27具有旋转中心27a,该旋转中心27a设置在从动轴Rja的右侧并且沿着竖直方向(与从动轴Rja相交的交叉方向的实例)延伸。
参考图10B和图11A到11D,实施例1中的旋转中心27a形成为柱体外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被部分切去的形状,并且具有切口表面27a1和27a2。也就是说,如图10B所示,旋转中心27a形成为柱体的外表面被部分切去的形状,并且具有圆的左右端部被切去或者所谓的双D切去形状的截面形状。由下连接杆Fb4的角部分9可旋转地支撑旋转中心27a。
在实施例1中,角部分9的竖直长度La提前设定为大于旋转中心27a的竖直长度Lb。也就是说,角部分9的竖直宽度大于轴移位部件27的竖直宽度。结果,由实施例1的角部分9接触且支撑的旋转中心27a沿着角部分9延伸的竖直方向可移动。
平行于切口表面27a1和27a2延伸的柱体延伸部分27b形成于与旋转中心27a的中心轴线方向一致的上下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具有D形截面形状的竖直延伸的半圆形接触部分27c形成于延伸部分27b的与旋转中心27a相对的端部。在实施例1的接触部分27c中,在延伸部分27b的相对外端部分的竖直中间位置形成凹部27d,该凹部27d由凹陷形的切口形成。在实施例1的凹部27d中形成轴接触表面27e,该轴接触表面27e由竖直延伸的凸起弯曲体形成,用于与从动轴Rja接触,并且是旋转轴接触部分的实例。
在凹部27d的上下端侧形成上下接触部分27f和27g,该上下接触部分27f和27g跨越凹部27d分成两个部分,并且是上游和下游接触部分的实例。左端表面27h(接触部分27f、27g的接触表面)在跨越从动轴Rja的竖直两侧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接触。
上下接触部分27f和27g构成实施例1中的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
图12是沿着图10A中的线XII-XII截取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轴移位部件导致的介质传送带的向前移动与从动轴的向左移动之间的关系。
参考图12,实施例1中的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的左端表面27h形成为使得当从凹部27d的外端侧向延伸部分27b前进时曲率半径变大。具体地讲,左端表面预先形成为:当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在向前方向(即:介质传送带B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时,带偏移检测部件26与左端表面27h之间的接触点的轨迹或者所谓的接触轮廓PF是弧形的。外框架部件Fb、转印框架Ft、转印框架按压弹簧SPc、偏心凸轮HC等构成了带移动机构Fb+Ft+SPc+Hc(实施例1中的带状部件移动机构的实例)。外框架部件Fb、带支撑辊Rd+Rj、介质传送带B、转印框架Ft、转印辊T1y到T 1k、回收装置KS、带偏移检测部件26、轴移位部件27等等构成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BM。
(实施例1的操作)
在这样形成的打印机U中(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当启动图像形成操作或所谓的作业时,记录纸张S保持在介质传送带B的表面上,当记录纸张S通过转印区域Q3y到Q3k时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S上,并且图像在定影装置F的定影区域Q5中定影。
当介质传送带B蛇行时,记录纸张S的传送会出现问题。在实施例1中,如图10A所示,从动辊Rj的从动轴Rja的前端部分被部件SPb、SB、13a压向位于右侧的下连接杆Fb4。也就是说,从动轴Rja的前端部分相对于后端部分向右方倾斜,并且相对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驱动辊Rd的驱动轴Rda倾斜。相应地,如图12所示,在介质传送带B偏移的情况下,设置为朝前方偏移。当介质传送带B向前方偏移时,介质传送带B的前端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接触,并且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向前方联动地移动。
因此,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接触的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被向前按压,并且轴移位部件27的被按压的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围绕旋转中心27a旋转。在这种情况下,轴移位部件27的轴接触表面27e与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一起旋转,从而向左方按压从动轴Rja。
因此,介质传送带B向后方移动,从动轴Rja的前端与后端平行地接近后端或者向后方倾斜,从而介前端被保持在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停止的平衡位置。因此,限制了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并且消除了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随着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向前方的移动,轴移位部件27在包括X方向和Y方向的XY平面上(其中X方向是前后方向,Y方向是左右方向)旋转,以使从动轴Rja向左方移动。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随着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偏移,轴移位部件27围绕旋转中心27a旋转从而使从动轴Rja倾斜。相应地,与在JP-A-2001-80782中公开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测量带偏移检测部件的按压力并且使从动轴倾斜)或在JP-B-6-99055中公开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介质传送带B的扭矩施加到带偏移检测部件上并且缠绕细绳部件,从而使从动轴倾斜)相比,简化了用于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结构。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轨迹表现出二维圆形环状。因此,与在JP-A-2006-162659中公开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轴移位部件的旋转轨迹表现出三维斜面形状)相比,简化了用于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结构。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左端表面27h的曲率设置为使图12所示的接触轮廓PF形成圆弧形。也就是说,在实施例1中,如图12所示,轴移位部件27的从旋转中心27a连接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彼此接触的联动部件接触位置的线段由轴移位线段r0表示,在介质传送带B移动之前的介质传送带B的宽度方向上的直线(即与相对于驱动轴Rda倾斜的从动轴Rja对应的直线)由宽度方向直线x0表示,轴移位线段r0的长度由L[mm]表示,由轴移位线段r0与宽度方向直线x0形成的角度由θ0[弧度]表示,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向前方偏移的距离由Lx[mm]表示,在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移动以后的角度θ0的增量由θ[弧度]表示,轴移位部件27导致的从动轴Rja的前端部分向左方的移动距离由Ly[mm]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预先设置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角度θ0和θ与移动距离Lx和Ly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下面表达式(1-1)和(1-2)。
Lx=L(cos(θ0)-cos(θ0+θ))...(1-1)
Ly=L(sin(θ0+θ)-sin(θ0))...(1-2)
因此,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可以基于在以上表达式(1-1)和(1-2)中所示的轴移位部件27的角度θ0和θ的三角函数调整移动距离Lx与Ly之间的关系。
由此,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不能基于以上的表达式(1-1)和(1-2)调整移动距离Lx和Ly的情况相比,通过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可以把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移动距离Lx[mm]有效地转换成从动轴Rja的移动距离Ly[mm]。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可以基于作为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接触的接触面的左端表面27h的曲率调整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移动距离Lx[mm]与从动轴Rja的移动距离Ly[mm]之间的关系。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不能基于以上表达式(1-1)和(1-2)调整移动距离Lx和Ly的情况相比,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移动以及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可以彼此平稳联动。因此,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即使平衡位置在执行图7所示的多色图像形成操作或所谓的全色模式的情况下、或者在执行图8所示的单色图像形成操作或所谓的单色模式的情况下改变,轴移位部件27导致的从动轴Rja的移动也可以迅速收敛,并且可以迅速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在传送正常纸张和厚纸张的情况下,即使当平衡位置根据例如介质的种类改变时,轴移位部件27导致的从动轴Rja的移动也可以迅速收敛,并且可以迅速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左端表面27h的曲率不平滑地连续改变的结构相比,降低了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时的噪声水平。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从动轴Rja与轴接触表面27e点接触,其中,从动轴Rja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柱状,轴接触表面27e由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凸起弯曲体形成。因此,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从动轴Rja和轴接触表面27e不是点接触的结构相比,降低了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时的噪声水平,并且减小了从动轴Rja与轴接触表面27e之间的磨损,从而可以降低轴移位部件27的维护成本。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如图6所示,从动轴Rja的轴承13a和13b由旋转支架SB的滑块SB3和后转印辊支撑板Ft2的下端部分中的滑块Ft2b支撑。如图10B所示,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中心27a由下连接杆Fb4的角部分9的内周表面9a旋转支撑。也就是说,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从动轴Rja由转印框架Ft(第一框架的实例)支撑,并且轴移位部件27由外框架部件Fb(第二框架的实例)支撑。
结果,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从动轴Rja和轴移位部件27由同一框架支撑的结构相比,轴移位部件27可以容易地安装在带组件BM上。此外,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从动轴Rja和轴移位部件27由同一框架支撑的结构相比,可以保证宽空间来安置轴移位部件27的部分27a到27e,并且尤其可以提高旋转中心27a的安置自由度。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如图10A所示,支撑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中心27a的角部分9布置在旋转支架SB的右侧。也就是说,旋转中心27a沿着为前后方向的轴向的位置与沿着旋转支架SB接收的从动轴Rja的前轴承13a的轴向的位置部分地重叠。相应地,在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其中旋转中心27a布置在比前轴承13a沿着轴向更内部的构造相比,可以沿着从动轴Rja的轴向将轴移位部件27的接触部分27c布置在外部。因此,在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其中旋转中心27a布置为不与沿着前轴承13a的轴向的位置重叠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小设置轴移位部件27所需的从动轴Rja的宽度。
结果,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可以缩短从动轴Rja的整体长度,并且可以将整个带组件BM和整个打印机U小型化。
这里,在利用从动轴Rja的后轴承13b作为支点来提升从动轴Rja的前端部分的情况下,通过把尽可能远离后轴承13b的位置(即尽可能靠近前轴承13a的位置)用作施力点时,基于杠杆原理通过较小的力量就可以提升前端部分。也就是说,当用作施力点的轴移位部件27的轴接触表面27e位于靠近前轴承13a的位置时,可以通过较小力量提升前端部分。
在实施例1中,旋转中心27a与前轴承13a的轴向位置重叠,并且轴接触表面27e尽可能远地位于从动轴Rja的轴向外侧。因此,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旋转中心27a没有相对于前轴承13a的轴向位置重叠的情况相比,轴接触表面27e可以位于靠近前轴承13a的位置,并且可以通过小的力量使从动轴Rja倾斜。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如图10所示,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中心27a被支撑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实施例1中,在图7和图8所示的执行全彩色模式的情况与执行单色模式的情况之间,介质传送带B的张力分布发生变化,或者在介质传送带B中可能出现波动或非均匀旋转等等。例如在由弹性橡胶形成介质传送带B的情况下,环境(例如温度或湿度)的变化、时间老化等等可能导致介质传送带B的圆周长度伸长/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在实施例1中,通过拉伸弹簧Spa、Spa使向下方拉伸介质传送带B的从动辊Rj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因此,在旋转中心27a没有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可能性:由于从动轴Rja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从动轴Rja可能会接触并按压上接触部分27f或下接触部分27g,旋转中心27a的在从动轴Rja移动方向上的相对侧从中心支撑部分9抬起,并且旋转中心27a倾斜。因此,受到从动轴Rja按压并从而被支撑在旋转中心27a倾斜的状态下的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轨迹偏离与从动轴Rja的倾斜方向一致的向右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当介质传送带B偏移时,难以把介质传送带B和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移动力有效传递为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力。结果,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的性能有可能降低。
然而,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旋转中心27a被支撑为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当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g+27g)由于从动轴Rja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而被接触并按压时,轴移位部件27可以与从动轴Rja联动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因此,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旋转中心27a不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情况相比,减小了由于从动轴Rja的按压导致的旋转中心27a的倾斜,并且轴移位部件27可以平稳旋转。结果,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旋转中心27a不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的性能的劣化。
在这样形成的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介质传递带B在与拉伸辊Rd和Rj的拉伸方向一致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图10A所示,轴移位部件27的上下接触部分27f和27g跨越从动轴Rja,该从动轴Rja与轴移位部件27的凹部27d中的轴接触表面27e接触。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如图10A所示,从动轴Rja设置为与接触线段Ls交叉,该接触线段Ls是连接上接触部分接触位置P1与下接触部分接触位置P2的线段,在该上接触部分接触位置P1,上接触部分27f的左端表面27h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接触,在该下接触部分接触位置P2,下接触部分27g的左端表面27h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接触。也就是说,实施例1中的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设置为跨越从动轴Rja而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分接触。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卷绕角度(即介质传送带B围绕从动辊Rj卷绕的角度)设置为大约180°。因此,在实施例1中,当介质传送带B向前偏移时,介质传送带B以U状方式按压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右、下和左端部分。
因此,实施例1中的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跨越从动轴Rja而在两个位置与作为由介质传送带B按压的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之间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分接触。因此,当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仅仅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一个位置接触(例如仅仅与上接触部分接触位置P1接触)时,由介质传送带B按压的带偏移检测部件26有可能会以上接触部分接触位置P1作为支点旋转和倾斜。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使倾斜的带偏移检测部件26在轴向上移动,并且难以使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联动。因此,偏移的校正可能会延迟或者准确度会下降。
相反,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的接触位置位于跨越从动轴Rja的两个位置。因此,与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的接触位置位于一个位置的情况相比,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可以有效地传递为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联动或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
当卷绕角度小于180°时,介质传送带B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接触的范围趋于集中到一个部分,并且带偏移检测部件26容易倾斜。因此,与实施例1中的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一样,当在跨越从动轴Rja的两个位置接触时,可以进一步减小带偏移检测部件的倾斜。因此,带偏移检测部件26容易与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联动,并且提高了通过轴移位部件27进行偏移校正的响应特性。
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介质传送带B围绕从动辊Rj卷绕的卷绕角度设置为大约180°。因此,在实施例1中,当介质传送带B向前偏移时,介质传送带B的前端边沿以U状方式按压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右、下和左端部分。
结果,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卷绕角度小于180°的情况相比,带偏移检测部件26与介质传送带B的前端边沿接触的范围加宽,因此带偏移检测部件26容易以联动方式向前方移动。也就是说,带偏移检测部件26可以容易地检测介质传送带B的向前偏移。因此,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与卷绕角度小于180°的情况相比,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可以有效地传递为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联动或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
因此,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带偏移检测部件26可以与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联动地有效平稳地沿轴向移动。因此,即使在介质传送带B的刚度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而不会导致介质传送带B的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接触的前边沿出现褶皱。结果,在实施例1的打印机U中,能够减小介质传送带B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2]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实施例2的描述中,与上述的实施例1的部件对应的部件由与实施例1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去了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2在以下方面与实施例1不同,但是实施例2在其它方面与实施例1的构造相似。
(实施例2中的带组件BM的描述)
图13A和13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视图,图13A是与实施例1中的图10A对应的剖视透视图并且示出了从从动辊的前端部分到前轴承的范围,图13B是沿图13A中的箭头XIIIB的方向观看的旋转支架的视图。
参考图13A,实施例2的打印机U包括转印框架Ft′,该转印框架Ft′是轴支撑框架的实施例并且是转印部件支撑框架的实施例,用于替代实施例1中的带组件BM的转印框架Ft。
参考图13B,在实施例2的转印框架Ft′中,旋转限制部分31形成于前转印辊支撑板Ft1的下端部中,其中,旋转限制部分31具有前转印辊支撑板Ft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形状并且是移动限制部分的实施例。旋转支架SB位于实施例2的旋转限制部分31中。实施例2中的旋转限制部分31包括板状后端壁31a,该板状后端壁31a位于旋转支架SB的后部中并且与从动轴Rja垂直。在实施例2的后端壁31a中,轴引导长孔31a1形成在与从动轴Rja对应的位置,其中,从动轴Rja穿过该轴引导长孔31a1,并且该轴引导长孔31a1可以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上引导从动轴Rja。
在旋转限制部分31中,板状左右端壁31b和31c从后端壁31a的左右端向前延伸。由后端壁31a和右端壁31c形成的角部31d构成了实施例2的旋转限制部分31。在右端壁31c的右侧(垂直方向的实施例)上,形成了中心支撑凹部32,该中心支撑凹部32具有通过使前转印辊支撑板Ft1的内表面向外凹陷而形成的凹陷形状。
从右端壁31c的前端向右延伸的板状前端壁32a形成于实施例2中的中心支撑凹部32中。在实施例2中,向前伸出的凸起32b形成在前端壁32a的外表面的右端部分中。在实施例2中,替代实施例1中的支架按压弹簧SPb,从动轴按压弹簧SPb′(倾斜推压部件的实施例)连接在凸起32b与从动轴Rja之间。
因此,在实施例2中,从动轴按压弹簧SPb′经由从动轴Rja和前轴承13a向右端壁31c推动旋转支架SB。结果,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似,从动轴Rja的前端部分预先设置为相对于后端部分向右方倾斜。
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似,驱动辊Rd的驱动轴Rda平行于前后方向而设置,因此,介质传送带B预先设置为向前方偏移。
(实施例2中的轴移位部件27′的描述)
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内壁32c形成于前端壁32a的内表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中。在实施例2中,替代实施例1中的下连接杆Fb4的角部分9,形成中心支撑部分32c 1(即由前端壁32a和内壁32c的左端部分形成的角部)。在实施例2中,替代实施例1中的轴移位部件27,轴移位部件27′由中心支撑部分32c1支撑。也就是说,实施例2中的轴移位部件27′被可旋转地支撑在使旋转中心27a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前轴承13a在前后方向的位置部分重叠的状态。
在实施例1的轴移位部件27中,图12所示的轴移位线段r0在延伸部分27b的延伸方向上从旋转中心27a向接触部分27c的外端部分直线延伸。相反,在实施例2中的轴移位部件27′中,如图13A所示,线段r2相对于第一轴移位线段r1向前倾斜角度θ1,其中,线段r2将接触部分27c与延伸部分27b的连接位置与外端端部连接,第一轴移位线段r1将旋转中心27a与延伸部分27b连接。也就是说,实施例2中的轴移位部件27′形成为在从旋转中心27a朝向接触部分27c的外端部分前进时更加向前弯曲。
如图13A中的点划线所示,与实施例1中的弧形接触轮廓PF不同,实施例2预先设置如下:由于左端表面27h的曲率半径,接触轮廓PF′展示出朝向圆弧的中心延伸的渐开曲线形状,其中,接触轮廓PF′是由于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轴向移动导致的带偏移检测部件26与左端表面27h之间的接触点的轨迹。渐开曲线是这样一种曲线:当绳子缠绕在固定轴上并且拖拽绳子的梢端展开绳子时,由绳子的梢端绘制出的曲线。
(实施例2的操作)
在这样形成的打印机U(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例)中,如图13A和13B所示,支撑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中心27a的中心支撑凹部32的中心支撑部分32c1位于旋转限制部分31的前端部分中。也就是说,旋转中心27a在与前后方向一致的轴向上的位置与位于旋转限制部分31中的从动轴Rja的前轴承13a的在轴向上的位置部分地重叠。因此,在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与旋转中心27a在轴向上位于前轴承13a内侧的情况相比,轴移位部件27′的接触部分27c可以位于从动轴Rja的轴向外侧。在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与旋转中心27a没有相对于前轴承13a的轴向位置重叠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安置轴移位部件27′所需的从动轴Rja的宽度。
结果,在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可以缩短从动轴Rja的整体长度,并且可以将整个带组件BM和整个打印机U小型化。
在实施例2中,类似于实施例1,旋转中心27a与前轴承13a的轴向位置重叠,且轴接触表面27e尽可能地沿着从动轴Rja的轴向布置在外侧。因此,在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与其中旋转中心27a不与前轴承13a的轴向位置重叠的构造相比,轴接触表面27e可以布置为尽可能靠近前轴承13a,从而可以通过小的力量使从动轴Rja倾斜。
如图13A所示,实施例2的轴移位部件27’随着从旋转中心27a行进到接触部分27c的外端而向前侧弯曲。相应地,在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与如实施例1中轴移位部件27从旋转中心27a到接触部分27c的外端形成为直线形状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小布置轴移位部件27’所需的从动轴Rja的宽度。结果,在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可以减小从动轴Rja的总长度且进一步减小带模块BM的整体尺寸,从而进一步减小打印机U的整体尺寸。
在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与轴移位部件从旋转中心27a到接触部分27c的外端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的构造相比,轴接触表面27e可以定位在靠近前轴承13a的位置处,从而可以通过小的力量使从动轴Rja倾斜。
在实施例2中,左端表面27h随着从凹部27d的外端行进到延伸部分27b而曲率增加,并且,将左端表面27h的曲率设定为使得图13A所示的接触轮廓PF’形成渐开曲线形状。也就是说,随着带偏移检测部件26沿着为轴向的前方向移动,随着带偏移检测部件26沿着轴向行进到外侧,将实施例2的轴移位部件27’设定为使得带偏移检测部件26和左端表面27h的接触点沿着为倾斜方向的左方向的移动变小。
相应地,在实施例2中,当介质传送带B移位且因此从动轴Rja的前端部沿着校正偏移的左方向移动时,随着从动轴Rja靠近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停止时所处的平衡位置,从动轴Rj a的移动量减少。结果,在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与左端表面27h的曲率不设定为使接触轮廓PF’形成渐开曲线的构造相比,可以容易地在平衡位置的附近将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收敛。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旋转限制部分31的右端壁31c和后端壁31a的角部31d布置在轴移位部件27’的左侧。相应地,当轴移位部件27’沿着前方向旋转以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时,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被限制在轴移位部件27’与角部31d形成接触的最大旋转位置。
因此,在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可以使用角部31d限制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范围。相应地,例如,当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时,可以使得轴移位部件27’不旋转到如下不完整功能区域:轴移位部件27’超过所谓的上死点且不能随着介质传送带B或从动轴Rja的返回而返回。
在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中,通过调整角部31d的位置,可以设定最大旋转位置且限制轴移位部件27’的过度旋转。
另外,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提供与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U相同的操作优点。
[实施例3]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3。在实施例3的描述中,与上述的实施例2的部件对应的部件由与实施例2的部件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去了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3在以下方面与实施例2不同,但是在其它方面与实施例2的构造相似。
(实施例3中的带组件BM的描述)
图14A和14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视图,图14A是与实施例2中的图13A对应的剖视透视图并且示出了从从动辊的前端部分到前轴承的范围,图14B是示出沿图14A中的箭头XIVB的方向观看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参考图14A,在实施例3中的中心支撑凹部32中,形成了板状上端壁32d和板状下端壁32e,其中,板状上端壁32d从前端壁32a的上端向后延伸并且是上游移动限制表面的实施例,板状下端壁32e从前端壁32a的下端向后延伸并且是下游移动限制表面的实施例。
上端壁32d和下端壁32e构成了实施例3中的移动限制部分(32d+32e)。
在实施例3中,上端壁32d与下端壁32e之间的长度L3(即中心支撑凹部32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3)预先设置为比轴移位部件27′在旋转中心27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4更长。也就是说,中心支撑凹部32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轴移位部件27′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
结果,中心支撑部分32c1′(由实施例3中的前端壁32a和内壁32c构成的角部)设置为使得其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实施例2中的中心支撑部分32c1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长。因此,如图14B所示,旋转中心27a被中心支撑部分32c1′抵靠并支撑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其中中心支撑部分32c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在实施例3的轴移位部件27′中,上下接触部分27f和27g之间的间隙d1(即上下方向上的凹部27d的间隙d1)预先设置与从动轴Rja的外径相同。也就是说,实施例3中的从动轴Rja置于上下接触部分27f和27g之间,并且在从动轴Rja与上下接触部分27f和27g之间不存在游隙。
(实施例3的操作)
在作为具有上述构造的根据实施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的打印机U中,如图14B所示,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中心27a被支撑为沿着竖直方向可移动。也就是说,在根据实施例3的打印机U中,类似于实施例1,当通过从动轴Rja沿着竖直方向的移动接触且挤压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时,通过与从动轴Rja联动,轴移位部件27’可以沿着竖直方向移动。
相应地,在根据实施例3的打印机U中,与旋转中心27a不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小由于从动轴Rja的挤压导致的旋转中心27a的偏移且使得轴移位部件27’平滑地旋转。结果,在根据实施例3的打印机U中,与旋转中心27a不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的构造相比,减少了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的性能的劣化。
在实施例3中,沿着凹部27d的竖直方向的间隙d1设定为等于从动轴Rja的外径。从动轴Rja无松弛间隙地布置在上接触部分27f与下接触部分27g之间。结果,在根据实施例3的打印机U中,通过与从动轴Rja沿着悬挂方向的移动联动,使得轴移位部件27’可以沿着竖直方向移动。
这里,为了使得在旋转中心27a不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的构造中从动轴Rja不会因为与上接触部分27f或下接触部分27g接触而使旋转中心27a倾斜,将凹部27d的间隙d1设定为充分大于从动轴Rja的移动量是必要的,且将轴移位部件27’的沿着竖直方向的长度设定得大也是必要的。因此,当间隙d1设定得大时,需要增加沿着带偏移检测部件26或轴移位部件27’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以确保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与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接触范围。
然而,在根据实施例3的打印机U中,间隙d1设定为等于从动轴Rja的外径。相应地,即使当从动轴Rja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时,在从动轴Rja的附近可以确保跨越从动轴Rja的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与从动轴Rja所穿过的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接触范围。结果,在根据实施例3的打印机U中,可以减小带偏移检测部件26或轴移位部件27’的沿着竖直方向的长度,且这样减小带模块BM或打印机U的整体尺寸。
在实施例3中,旋转中心27a在拉伸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在上端壁32d与下端壁32e之间。也就是说,在实施例3中,轴移位部件27′在上下方向上在交叉方向最上游位置(上端部分与上端壁32d接触的位置)与交叉方向最下游位置(下端部分与下端壁32e接触的位置)之间移动。
结果,在实施例3的打印机U中,可以利用移动限制部分(32d+32e)限制轴移位部件27′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可以防止轴移位部件27′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从中心支撑凹部32掉落。
另外,根据实施例3的打印机U提供与根据实施例2的打印机U相同的操作优点。
(变型例)
尽管在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实现各种变型。下面将举例示出本发明的变型例(H01)到(H012)。
(H01)在以上实例中,尽管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描述了打印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是传真设备、复印机、或者具有这些设备的所有或多个功能的多功能设备。本发明不限于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并且这些实例的结构可以应用到所谓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介质传部件的一部分。
(H02)在以上实施例中,尽管举例描述了位于上端中的黑色的感光部件Pk,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布置位置可以根据结构、设计等等任意改变。
(H03)在以上实例中,尽管利用偏心凸轮HC和转印框架按压弹簧SPc控制介质传送带B的移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采用能够移动介质传送带B的任意结构。例如,可以利用所谓的螺线管替代偏心凸轮HC,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转印框架Ft的重量位置的中心来利用转印框架Ft自身的重量,以替代转印框架按压弹簧SP。
(H04)在以上实施例中,尽管举例描述了Y、M、C和K四种颜色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四种颜色的设备。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到三种或更少颜色或者五种或更多颜色的图像形成装置。
(H05)在以上实例中,尽管作为循环带状部件的实施例描述了介质传送带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到诸如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部件的实例,带清洁器和二次转印部件与该中间转印部件接触和分离)等循环带状部件以及诸如感光带(该感光带是图像载体的实施例)等循环带状部件。也就是说,可以形成具有带组件BM(本发明的偏移校正装置的实例)的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图像记录装置等等。
图15是示出带偏移检测部件的变型例的局部放大视图。
(H06)在实施例1中,左端表面27h的曲率设置为使接触轮廓PF是圆弧形的,实施例2中的接触轮廓PF′展示了朝向实施例1中的具有圆弧形的接触轮廓PF的圆弧的中心延伸的渐开曲线,由此使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在平衡位置的附近可以容易地收敛。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左端表面27h的曲率可以设置如下:与接触轮廓展示了朝向实施例1中的具有圆弧形的接触轮廓PF的圆弧的中心延伸的摆线曲线,由此使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可以在平衡位置的附近容易地收敛。如图15所示,除了左端表面27h的曲率以外,用作带偏移检测部件26的接触表面的右端表面26a可以形成如下:当从从动轴Rja(盘的中心)向外周侧进一步前进时曲率半径变大,由此可以获得与这些实例相同的效果。
(H07)在以上实例中,带组件BM竖直设置,由此通过按压弹簧SPb和SPb′的推压使旋转支架SB发生倾斜。例如当带组件BM水平设置时,旋转支架SB可以通过它自身的重量倾斜,并且可以省去按压弹簧SPb和SPb′。
(H08)在以上实例中,介质传送带B设置为仅仅向前方偏移,由此轴移位部件27或27′仅仅设置在从动轴Rja的前端部分中。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旋转支架SB和轴移位部件27或27′可以设置在从动轴Rja的两个端部中,从而可以对介质传送带B的两个宽度方向端部的偏移校正。
(H09)在以上实例中,对应于向右方倾斜的从动辊Rj,轴移位部件27或27′设置在从动轴Rja的右侧。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从动轴Rja被设置为一个端部相对于另一个端部倾斜的情况下,例如,轴移位部件27或27′可以被设置为从动轴Rja的一个端部在与另一个端部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倾斜。
图16A和16B为变型实例中的带偏移检测部件和轴移位部件的透视放大视图,其对应于实例1的图10,其中,图16A为从从动辊的前端到前轴承的透视放大视图,且图16B为沿着图16A的线XVIB-XVIB截取的剖视图。
(H010)在实例1中,由角部分9支撑轴移位部件27的旋转中心27a,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例如,如图16所示,可以由作为中心安装部分的实例的槽部分9’支撑旋转中心。图16所示的槽部分9’包括具有覆盖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圆柱体的外周表面的形状的内周表面9a、以及作为形成在内周表面9a的左侧的开口的切除插入部分9b。这里,在轴移位部件27和槽部分9’中,如图16B所示,切除插入部分9b沿着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L1设定为小于作为内周表面9a沿着前后方向的最大宽度的内周表面9a的内径r1,旋转中心27a的直径设定为等于内周表面9a的内径r1,且作为切表面27a1与27a2之间的距离的切距离L2设定为小于槽部分9’的切除插入部分9b的开口宽度L1,借此,在轴移位部件27的姿势适合的状态下,旋转中心27a可以从槽部分9’的左侧插入切除插入部分9b中,使得切距离L2适合于开口宽度L1。在插入状态下,由内周表面9a可旋转地支撑旋转中心。也就是说,旋转中心27a可以支撑为关于槽部分9’可旋转且可从槽部分9’拆除。如图16A所示,通过设定槽部分9’使得切除插入部分9b的沿着竖直方向的长度Lc小于从旋转中心27a的竖直方向两端延伸的延伸部分27b的沿着竖直方向的长度Ld,旋转中心27a可以支撑为沿着为拉伸方向的竖直方向可移动。
(H011)类似于根据实施例1至3的带模块BM,优选的是,使用带偏移检测部件26和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检测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机构和使用旋转中心27a和轴接触表面27e通过挤压从动轴Rja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机构形成为一体,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例如,可以基于表达式(1-1)和(1-2)使用作为检测介质传送带B的移动量Lx的移动检测部件的实例的带偏移检测传感器、包括旋转中心27a和轴接触表面27e的轴移位部件27、以及旋转旋转中心27a的旋转控制装置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偏移,而不是使用元件26和(27f+27g)。也就是说,即使当单独形成检测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机构和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机构时,也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操作优点。
(H012)类似于根据实施例1和3的带模块BM,优选的是,使用带倾斜传感部件26和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检测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机构、使用旋转中心27a和轴接触表面27e通过挤压从动轴Rja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机构、以及使用从动轴Rja和联动部件接触部分(27f+27g)允许旋转中心27a与介质传送带B沿着悬挂方向的移动联动的机构形成为一体,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例如,可以基于表达式(1-1)和(1-2)使用作为检测介质传送带B的移动量Lx的移动检测部件的实例的带倾斜检测传感器、包括旋转中心27a和轴接触表面27e的轴移位部件27、以及旋转旋转中心27a的旋转控制装置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倾斜,而不是使用元件26和(27f+27g)。另外,可以使用允许旋转中心27a与介质传送带B沿着悬挂方向的移动联动的联动部件使旋转中心27a与介质传送带B沿着悬挂方向的移动联动。也就是说,即使当单独形成检测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机构、校正介质传送带B的蛇行的机构、以及使得旋转中心27a与介质传送带B沿着悬挂方向的移动联动的机构时,也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操作优点。

Claims (15)

1.一种偏移校正装置,包括:
循环带状部件;
旋转支撑部件,其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且所述旋转支撑部件旋转以支撑所述循环带状部件;
旋转轴支撑体,其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的一端支撑部分、以及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的相对端支撑部分;
轴支撑框架,其将所述一端支撑部分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相对端支撑部分移动,且支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以使得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倾斜;
移动检测部件,其用于检测所述循环带状部件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移动;以及
轴移位部件,所述轴移位部件包括:旋转中心,其布置在偏离所述旋转轴且比所述旋转轴支撑体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位置处,且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相交;旋转轴接触部分,其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接触,其中,所述移动检测部件检测所述循环带状部件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移动,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以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移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以使得所述旋转轴沿着使所述循环带状部件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移动的倾斜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检测部件包括:联动部件,其被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支撑为沿着所述轴向移动,且能够与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边沿接触,
所述轴移位部件包括: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其能够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且能够与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一体地移动,并且
当移动到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边沿按压所述联动部件时,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和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以使得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使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倾斜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从所述旋转中心向所述旋转支撑部件延伸,且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从所述旋转中心向所述联动部件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还包括:
中心支撑凹部,其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轴向从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凹陷的凹陷形状,所述中心支撑凹部将所述轴移位部件的所述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凹陷形状中的如下位置,即:沿着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向偏离所述旋转轴且比所述旋转轴支撑体更靠近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还包括:
旋转限制部分,其布置在所述中心支撑凹部的靠近所述轴支撑框架的位置处,且具有与所述轴移位部件接触的接触表面,所述旋转限制部分与所述轴移位部件接触,以便当所述轴移位部件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达到预定最大旋转位置时限制所述轴移位部件的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轴移位部件从所述旋转中心到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朝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轴支撑框架将所述一端支撑部分和所述相对端支撑部分支撑为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支撑部件向所述循环带状部件施加张力的悬挂方向移动;
所述旋转中心沿着包括所述悬挂方向的方向分量且与所述轴向相交的交叉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偏移校正装置还包括中心支撑部分,所述中心支撑部分将所述旋转中心支撑为能够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检测部件包括:联动部件,其被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支撑为沿着所述轴向移动,且能够与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边沿接触,
所述轴移位部件包括: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其能够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且能够与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一体地移动,并且
当移动到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边沿按压所述联动部件时,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和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以使得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使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倾斜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轴接触部分从所述旋转中心向所述旋转支撑部件延伸,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从所述旋转中心向所述联动部件侧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联动部件接触部分包括在所述交叉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的上游接触部分、以及在所述交叉方向的下游侧且在所述上游接触部分的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相对侧与所述联动部件接触的下游接触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还包括:
中心支撑凹部,其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轴向从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凹陷的凹陷形状,所述中心支撑凹部将所述轴移位部件的所述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凹陷形状中的如下位置,即:沿着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向偏离所述旋转轴且比所述旋转轴支撑体更靠近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的位置;以及
移动限制部分,其具有所述中心支撑凹部的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的上游端面和下游端面,其中,所述上游端面包括上游移动限制表面,所述上游移动限制表面与所述轴移位部件接触,以便当所述旋转中心移动到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预定最上游位置时限制所述轴移位部件,所述下游端面包括下游移动限制表面,所述下游移动限制表面与所述轴移位部件接触,以便当所述旋转中心移动到所述交叉方向上的预定最下游位置时限制所述轴移位部件的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旋转中心能够沿着所述交叉方向移动。
13.一种中间转印装置,包括:
由循环带状部件构成的中间转印体,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外表面沿其旋转方向通过承载图像的图像载体的相对区域;
中间转印部件,其布置在中间转印区域中且位于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背侧,所述中间转印部件与所述图像载体相对且所述循环带状部件介于所述中间转印部件与所述图像载体之间,所述中间转印部件用于将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图像转印到所述循环带状部件的外表面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偏移校正装置,其用于校正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偏移。
14.一种转印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间转印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被转印到循环带状的中间转印体的外表面上;以及
最终转印部件,其将所述图像转印到最终转印体上。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
显影装置,其将所述图像载体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潜像显影成作为可视图像的图像;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用于将所述图像载体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图像转印到介质上;以及
定影装置,其将所述图像定影到所述介质的表面上。
CN200910205576.0A 2009-03-27 2009-10-16 偏移校正装置、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6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80668 2009-03-27
JP2009-080669 2009-03-27
JP2009080668A JP5453876B2 (ja) 2009-03-27 2009-03-27 片寄補正装置、中間転写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0669A JP2010231112A (ja) 2009-03-27 2009-03-27 片寄補正装置、中間転写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6913A true CN101846913A (zh) 2010-09-29
CN101846913B CN101846913B (zh) 2015-01-07

Family

ID=42771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55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6913B (zh) 2009-03-27 2009-10-16 偏移校正装置、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351831B2 (zh)
CN (1) CN1018469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7281A (zh) * 2011-10-24 2013-04-24 夏普株式会社 带输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6140B2 (ja) * 2009-03-27 2011-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片寄補正装置、中間転写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51831B2 (en) 2009-03-27 2013-01-08 Fuji Xerox Co., Ltd. Displacement correcting device, intermediate transfer device,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55447B2 (ja) * 2009-06-03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ベルト部材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338827B2 (ja) * 2011-02-28 2013-1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79841B2 (ja) 2011-09-12 2016-03-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TW201350352A (zh) * 2012-06-04 2013-12-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印表機的傳動帶張力調節裝置
JP6344636B2 (ja) * 2013-01-25 2018-06-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制御装置、ローラ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44831A (ja) 2015-08-26 2017-03-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03405B2 (ja) 2016-12-05 2022-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38034A (ja) * 2019-08-30 2021-03-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走行装置、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2042A (ja) * 1991-02-27 1992-09-28 Konica Corp ベルト蛇行防止装置
JPH05346746A (ja) * 1992-06-16 1993-12-27 Nec Niigata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装置
US20060119029A1 (en) * 2004-12-02 2006-06-08 Makoto Kitamura Belt driv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42355A (ja) * 2007-08-07 2009-02-26 Ricoh Co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9055B2 (ja) 1990-05-24 1994-12-07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ベルト駆動装置
EP0458260B1 (en) * 1990-05-24 1996-08-21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imited Belt driving system
JP2868878B2 (ja) 1990-09-26 1999-03-10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ベルト駆動装置
US5250270A (en) 1992-07-17 1993-10-05 The M. W. Kellogg Company Catalytic reactor bed
US6249661B1 (en) * 1993-12-08 2001-06-19 Ricoh Company, Ltd. Device for supporting an image carrier included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8320634A (ja) 1994-08-17 1996-12-03 Ricoh Co Ltd 像担持体支持装置
US6141525A (en) * 1995-04-28 2000-10-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orrection device for lateral misalignment
JPH09221244A (ja) * 1995-12-12 1997-08-26 Minolta Co Ltd ベルトの横移動検出装置及び横移動修正装置
JP2001080782A (ja) 1999-09-09 2001-03-27 Canon Inc ベルトの幅方向位置調整機構及び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38360B2 (ja) 2001-11-07 2008-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ンジ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293430B2 (en) * 2003-09-30 2007-11-13 Hoya Corporation Press molding apparatus and press molding method of optical element
JP2006078612A (ja) * 2004-09-08 2006-03-23 Oki Data Corp ベルト駆動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67890A (ja) * 2005-03-25 2006-10-05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ベルトユニット
JP4794281B2 (ja) * 2005-11-16 2011-10-1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058506B2 (ja) * 2006-03-31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430393B2 (en) * 2006-07-03 2008-09-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el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heating device
JP2008040397A (ja) 2006-08-10 2008-02-2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808115B2 (ja) 2006-09-15 2011-11-0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9494A (ja) 2006-11-24 2008-06-05 Oki Data Corp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06253B2 (en) * 2007-10-02 2010-10-05 Oce-Technologies B.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eering a belt
JP5235399B2 (ja) * 2007-12-20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6776B2 (ja) 2008-02-01 2013-08-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寄り補正装置並びにベルト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266795B2 (ja) 2008-03-03 2013-08-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寄り防止機構を備えた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37191A (ja) * 2008-03-27 2009-10-15 Seiko Epson Corp ベルト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8494A (ja) 2008-04-18 2009-11-05 Ricoh Co Ltd 転写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51831B2 (en) 2009-03-27 2013-01-08 Fuji Xerox Co., Ltd. Displacement correcting device, intermediate transfer device,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66140B2 (ja) * 2009-03-27 2011-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片寄補正装置、中間転写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2042A (ja) * 1991-02-27 1992-09-28 Konica Corp ベルト蛇行防止装置
JPH05346746A (ja) * 1992-06-16 1993-12-27 Nec Niigata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装置
US20060119029A1 (en) * 2004-12-02 2006-06-08 Makoto Kitamura Belt driv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42355A (ja) * 2007-08-07 2009-02-26 Ricoh Co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7281A (zh) * 2011-10-24 2013-04-24 夏普株式会社 带输送装置
CN103057281B (zh) * 2011-10-24 2015-06-03 夏普株式会社 带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6913B (zh) 2015-01-07
US20100247174A1 (en) 2010-09-30
US8351831B2 (en) 2013-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6913A (zh) 偏移校正装置、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46912B (zh) 偏移校正装置、中间转印装置、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499669B2 (en) Transf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977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804213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including a feeding guide,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43661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7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460262A (zh) 带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JP2009086463A (ja) 無端状部材回転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31112A (ja) 片寄補正装置、中間転写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14455B2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3462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1645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210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59922B2 (ja) ユニット集合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71639B2 (ja) 転写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20184A (ja) 転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747153B2 (en) Belt-type transport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80991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转印组件
JP5453876B2 (ja) 片寄補正装置、中間転写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78968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868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41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57381A (ja) ユニット集合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43959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