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6336A - 板安装型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板安装型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36336A CN101836336A CN200880113489A CN200880113489A CN101836336A CN 101836336 A CN101836336 A CN 101836336A CN 200880113489 A CN200880113489 A CN 200880113489A CN 200880113489 A CN200880113489 A CN 200880113489A CN 101836336 A CN101836336 A CN 1018363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w
- afterbody
- signal
- contact
- loop refer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9/00—Electrical connectors
- Y10S439/941—Crosstalk suppressio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体以及多个分隔开的信号触头和回路参考触头,所述信号触头和回路参考触头由所述绝缘体固定并通过所述绝缘体顺序排布。所述信号触头形成信号对,包括一个正信号触头和一个负信号触头。在所述绝缘体的第一端,信号对和回路参考触头被设置在两排中。在所述绝缘体的第二端,信号对和回路参考触头被设置在至少三排中。信号对和回路参考触头形成多个等腰三角形或多个对角线。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申请于2007年8月23日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957,657的国内优先权,其公开的内容在此通过参考全文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安装型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其适用于包括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型连接器的高速I/O连接器。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No.6,935,870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以格栅形式形成的多个触头阵列。该专利公开了触头的两种不同布置。在第一种布置中,连接器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触头阵列。每个触头阵列都包含两个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以及与信号触头成一直线的一个接地触头。在每个触头阵列中,接地触头所处的位置对应于邻近触头阵列中的两个信号触头之间的中间位置。在第二种布置中,连接器包括多个触头,其中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和第二触头阵列,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触头阵列之间的第三触头阵列。第一和第二触头阵列的每一个都包含多个信号触头,而第三触头阵列包括多个接地触头。每个接地触头所处的位置对应于每个第一和第二触头阵列中相邻信号触头之间的中间位置。
美国专利No.6,935,870中触头的这一第二种布置没有在接地触头之间提供较大的距离,因为所有接地触头都被设置在同一排中。此外,美国专利No.6,935,870中的该第二种布置在信号触头都被设置在同一排中后,却并没有在相邻信号触头对之间提供较大的距离。因此,很有可能在信号触头对之间发生串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对现有技术的其他优势,这些优势在阅读结合附图的所附描述时将更为清楚。
发明内容
简单地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体,以及由绝缘体固定并通过绝缘体按顺序排布的多个分隔开的信号触头和回路参考触头(return reference contact)。所述信号触头形成信号对,其中包括一个正信号触头和一个负信号触头。在绝缘体的第一末端,信号对和回路参考触头被设置在两排中。在绝缘体的第二末端,信号对和回路参考触头被设置在至少三排中。信号对和回路参考触头形成多个等腰三角形或多个对角线。
附图说明
本发明结构的组织和运作的方式,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可以结合附图参照下面的说明来很好地理解,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标识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合并有本发明特征的一板安装型电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头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的触头的路径安排,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
图3示出了图2触头的底部平面图,显示了触头离开连接器背面时触头的方向;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触头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的触头的路径安排,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
图5示出了图4触头的底部平面图,显示了触头离开连接器背面时触头的方向;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触头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的触头的路径安排,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
图7是图6中两组触头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图6触头的底部平面图,显示了触头离开连接器背面时触头的方向;
图8A是图6触头的可选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出了触头离开连接器背面时触头的方向;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触头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的触头的路径安排,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
图10是图9中两组触头的透视图;
图11示出了图9触头的底部平面图,显示了触头离开连接器背面时触头的方向;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触头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的触头的路径安排,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
图13是图12中两组触头的透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2触头的底部平面图,显示了触头离开连接器背面时触头的方向;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触头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的触头的路径安排,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
图16是图15中两组触头的透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5触头的底部平面图,显示了触头离开连接器背面时触头的方向;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触头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的触头的路径安排,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
图19是图18中两组触头的透视图;
图20示出了图18触头的底部平面图,显示了触头离开连接器背面时触头的方向;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触头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的触头的路径安排,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以及
图22示出了图21触头的底部平面图,显示了触头离开连接器背面时触头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可以不同形式体现,当前所公开的显示在附图中并且本文将详细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应被视为本发明原理的示例,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为所图释和描述的内容。
板安装型电连接器20包括多个分隔开的信号触头S、回路参考触头G、电源触头D、绝缘体22和插座外壳24,其中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回路参考触头G是接地触头,所述绝缘体22固持信号触头S、回路参考触头G和电源触头,而插座外壳24则包围所有这些组件。插座外壳24的上表面适于接合插头连接器。每对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S包括正(+)信号触头和负(-)信号触头,从而形成一个信号对。
上述三种类型的触头(信号、回路参考和电源)以一种特定的布置设置。如图1所示,在连接器20的前侧,标识为排A的上排中,触头从右侧开始以顺序S,S,G,S,S,G,S,S,G,S,S排布,在标识为排B的下排中,触头从右侧开始以顺序G,S,S,G,S,S,G,S,S,G排布。为便于说明触头的路径,触头被编号为1至21,并结合S或G来表示触头类型。电源触头D同样被设置在这两排中,通常位于端部。上排中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S,S和下排中的回路参考触头G位于图1中线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了等腰三角形构造)。同样,上排中的回路参考触头G和下排中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S,S分别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插座外壳24的另一端,触头的路径被设置成三排,标识为上排A、中排B和下排C;或者,触头的路径被设置成四排,标识为上部第一排A、第二排B、第三排C和最下排D;或者,触头的路径被设置成五排,标识为上部第一排A、第二排B、第三排C、第四排D和最下排E。连接器20前侧上的触头的这种布置与上述讨论的第一种布置是完全相同的,并示出于美国专利No.6,935,870中,其公开的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在图2和3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图2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24和绝缘体22的触头路径安排,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而图3为连接器20的底部视图,示出了触头G,S离开连接器20背面的方向。触头G,S再次编号为1至21,并且这些编号与图1中的编号对应。因此,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和信号触头S,S以隔栅形式设置,其中包括三排A、B、C和多个垂直于排A、B、C的列F。各个信号触头S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并且各个回路参考触头G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回路参考触头G在中排B和下排C之间交替;而相邻的信号触头S,S在上排A和中排B之间交替。每对信号触头S,S和相关联的回路参考触头G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如图3中线条所示(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等腰三角形的构造)。这就在回路参考触头G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回路参考触头G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这也在相邻信号触头对S,S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因此,相邻信号触头对S,S之间的串扰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时的串扰被减少了。此外,由于回路参考触头G位于各个信号触头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实现了改进的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在各个信号触头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触头G,S可以被焊接到相关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镀通孔。
在如图4和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图4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24和绝缘体22的触头路径安排,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而图5为连接器20的底部视图,示出了触头G,S离开连接器20背面的方向。触头G,S再次编号为1至21,并且这些编号与图1中的编号对应。因此,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和信号触头S,S被设置成栅格形式,其中包括三排A、B、C和多个垂直于排A、B、C的列F。各个信号触头S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并且各个回路参考触头G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回路参考触头G全部设置在中排B中;而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在上排A和下排C之间交替,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对角线的三个点(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对角线的构造)。这就在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此外,在上排A上的触头全部是相同的极性,例如正极,在下排C上的触头全部是相同的极性,例如负极。因此,相邻信号触头对S,S之间的串扰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时的串扰被减少了。此外,由于回路参考触头G在各个信号触头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实现了改进的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在各个信号触头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触头G,S可以被焊接到相关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镀通孔。
在如图6-8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图6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24和绝缘体22的触头路径安排,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图7示出了两组信号触头对和相关的回路参考触头G,而图8为连接器20的底部视图,示出了触头G,S离开连接器20背面的方向。触头G,S再次编号为1至21,并且这些编号与图1中的编号对应。因此,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和信号触头S,S被设置成格栅形式,其中包括三排A、B、C和多个垂直于排A、B、C的列F。各个信号触头S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并且各个回路参考触头G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如所示出的,每个回路参考触头G的输出端被加宽至形成刀片(blade)。在刀片的末端形成有多个尾部,例如尾部G6a、G6b和G6c。如图示出了三个这样的尾部。可以理解的是,加宽的刀片可以具有一个这样的尾部(位于中间或接近其中一个边缘),两个这样的尾部(位于中间以及接近其中一个边缘,或接近两个边缘),或者如图所示的三个这样的尾部,用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如图8所示,回路参考触头G的加宽的尾部等距离地布置在相邻信号触头S,S之间。这样,可以看出相邻信号触头对S,S在上排A和下排C之间交替,而回路参考触头G将相邻信号触头对S,S分隔开。图8示出的对角线仍然形成在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和与其相关的回路参考触头G之间(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对角线的构造)。这就在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此外,在上排A上的触头全部是相同的极性,例如正极,在下排C上的触头全部是相同的极性,例如负极。因此,相邻信号对之间的串扰相比于相邻触头对全部设置在同一排时的串扰被减少了。此外,由于回路参考触头G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实现了改进的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形成在回路参考触头G端部的加宽的刀片进一步改进了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信号触头S的末端以及回路参考触头G的尾部可以被焊接到相关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镀通孔。
图8A示出了对图7所示实施方式进行了修改的第四实施方式。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和信号触头S,S被设置成栅格形式,其中包括三个排A、B、C和多个垂直于排A、B、C的列F。在此实施方式中,加宽的刀片对角地安装在相邻信号触头S,S之间。这能够通过进一步隔开上下排中的回路参考通孔和信号通孔来有助于制造印刷电路板。同样,示出了三个这样的尾部。可以理解,加宽的刀片可以具有一个这样的尾部(位于中间或接近其中一个边缘),两个这样的尾部(位于中间以及接近其中一个边缘,或接近两个边缘),或者三个这样的尾部,用来通过对角地安装到相邻信号触头S,S之间的加宽的刀片而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对角线仍然形成在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和与其相关的回路参考触头G之间(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对角线的构造)。
在如图9-11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图9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24和绝缘体22的触头路径安排,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图10示出了两组信号对和相关的回路参考触头G,而图11为连接器20的底部视图,示出了触头G,S离开连接器20背面的方向。触头G,S再次编号为1至21,并且这些编号与图1中的编号对应。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和信号触头S,S被设置成栅格形式,其中包括五个排A、B、C、D、E和多个垂直于排A、B、C、D、E的列F。各个信号触头S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并且各个回路参考触头G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如所示出的,每个回路参考触头G的输出端被加宽至形成刀片。在刀片的末端形成有多个尾部,例如尾部G6a、G6b和G6c。如图示出了三个这样的尾部。可以理解的是,加宽的刀片可以具有一个这样的尾部(位于中间或接近其中一个边缘),两个这样的尾部(位于中间以及接近其中一个边缘,或接近两个边缘),或者三个这样的尾部,用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如图11所示,加宽的尾部等距离地布置在相邻信号触头S,S之间。这样,可以看出相邻信号触头对S,S在第二排B和第四排D之间交替。加宽的尾部在第三/第四/下排和上/第二/第三排之间交替。这就在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因此,相邻信号对之间的串扰相比于相邻触头对全部设置在同一排时的串扰被减少了。此外,由于回路参考触头G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实现了改进的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形成在回路参考触头G端部的加宽的刀片进一步改进了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电源触头D同样被设置在这些排中,通常位于端部。排B中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S,S和排A或排C中的回路参考触头G位于图11中线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了等腰三角形的构造)。同样,排D中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S,S和排C或排E中的回路参考触头G位于图11中线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了等腰三角形的构造)。信号触头S的末端以及回路参考触头G的尾部可以被焊接到相关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镀通孔。
在如图12-14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图12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24和绝缘体22的触头路径安排,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图13示出了两组信号对和相关的回路参考触头G,而图14为连接器20的底部视图,示出了触头G,S离开连接器20背面的方向。触头G,S再次编号为1至21,并且这些编号与图1中的编号对应。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和信号触头S,S被设置成栅格形式,其中包括三个排A、B、C和垂直于排A、B、C的多个列F。各个信号触头S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并且各个回路参考触头G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如所示出的,每个回路参考触头G的输出端被加宽至形成刀片。在刀片的末端形成有多个尾部,例如尾部G6a、G6b,如图示出了两个这样的尾部。可以理解的是,加宽的刀片可以具有一个这样的尾部,用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如图14所示,加宽的尾部等距离地布置在相邻信号触头S,S之间。这样,可以看出相邻信号触头对S,S在上排A和下排C之间交替。回路参考触头G在中间排/下排B、C和上排/中间排A、B之间交替。这就在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因此,相邻信号对之间的串扰相比于相邻触头对全部设置在同一排时的串扰被减少了。此外,由于回路参考触头G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实现了改进的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形成在回路参考触头G末端的加宽的刀片进一步改进了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每对信号触头S,S和相关的回路参考触头G形成图14中线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了等腰三角形的构造)。信号触头S的末端以及回路参考触头G的尾部可以被焊接到相关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镀通孔。
在如图15-17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中,图15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24和绝缘体22的触头路径安排,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图16示出了两组信号对和相关的回路参考触头G,而图17为连接器20的底部视图,示出了触头G,S离开连接器20背面的方向。触头G,S再次编号为1至21,并且这些编号与图1中的编号对应。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和信号触头S,S被设置成栅格形式,其中包括五个排A、B、C、D、E和多个垂直于排A、B、C、D、E的列F。各个信号触头S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并且各个回路参考触头G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如所示出的,每个回路参考触头G的输出端被加宽至形成刀片。在刀片的末端形成有多个尾部,例如尾部G6a、G6c,如图示出了两个这样的尾部。可以理解的是,加宽的刀片可以具有一个这样的尾部,用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如图17所示,加宽的尾部等距离地布置在相邻信号触头S,S之间。这样,可以看出相邻信号触头对S,S在第二排B和第四排D之间交替。回路参考触头G在第三/下排C、E和上排/第三排A、C之间交替。这就在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因此,相邻信号对之间的串扰相比于相邻触头对全部设置在同一排时的串扰被减少了。此外,由于回路参考触头G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实现了改进的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形成在回路参考触头G末端的加宽的刀片进一步改进了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排B中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S,S和排A或排C中的回路参考触头G位于图17中线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了等腰三角形的构造)。同样,排D中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S,S和排C或排E中的回路参考触头G位于图17中线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了等腰三角形的构造)。信号触头S的末端以及回路参考触头G的尾部可以被焊接到相关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镀通孔。
在如图18-20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中,图18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24和绝缘体22的触头路径,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图19示出了两组信号触头对和相关的回路参考触头G,而图20为连接器20的底部视图,示出了触头G,S离开连接器20背面的方向。触头G,S再次编号为1至21,并且这些编号与图1中的编号对应。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和信号触头S,S被设置成栅格形式,其中包括三个排A、B、C和多个垂直于排A、B、C的列F。各个信号触头S为设置在其对应列中的唯一触头,并且各个回路参考触头G为设置在其对应列中的唯一触头。如所示出的,每个回路参考触头G的输出端被加宽至形成刀片。在刀片的末端形成有多个尾部,例如尾部G6a、G6b和G6c。如图示出了三个这样的尾部。可以理解的是,加宽的刀片可以具有一个这样的尾部(位于中间或接近其中一个边缘),两个这样的尾部(位于中间以及接近其中一个边缘,或接近两个边缘),或者三个这样的尾部,用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如图20所示,加宽的尾部等距离地布置在相邻信号触头S,S之间。这样,可以看出相邻信号触头对S,S在上排A和下排C之间交替,而回路参考触头G将相邻信号触头对S,S分隔开。回路参考触头G被设置在全部三个排中。这就在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因此,相邻信号对之间的串扰相比于相邻触头对全部设置在同一排时的串扰被减少了。此外,由于回路参考触头G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实现了改进的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形成在回路参考触头G末端的加宽的刀片进一步改进了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排A中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S,S和排B或排C中的回路参考触头G位于图20中线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了等腰三角形的构造)。同样,排C中彼此相邻的信号触头S,S和排A或排B中的回路参考触头G位于图20中线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了等腰三角形的构造)。信号触头S的末端以及回路参考触头G的尾部可以被焊接到相关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镀通孔。
在如图21和22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中,图21示出了通过插座外壳24和绝缘体22的触头路径安排,为了清楚起见已将插座外壳和绝缘体移除,而图22为连接器20的底部视图,示出了触头G,S离开连接器20背面的方向。触头G,S再次编号为1至21,并且这些编号与图1中的编号对应。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和信号触头S,S被设置成栅格形式,其中包括四个排A、B、C、D和多个垂直于排A、B、C、D的列F。各个信号触头S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并且各个回路参考触头G为设置在其对应列F中的唯一触头。这样,可以看出回路参考触头G在第二排B和第三排C之间交替;而相邻触头对在上排A和下排D之间交替。每对信号触头S,S和相关联的回路参考触头G形成一个如图22中线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可以理解这些线条并不代表电气连接,而只是显示等腰三角形的构造)。这就在回路参考触头G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回路参考触头G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这也在相邻的信号触头对S,S之间提供了一个相比于相邻信号触头对S,S全部设置在同一排中时更大的距离。因此,相邻信号对之间的串扰相比于相邻触头对全部设置在同一排时的串扰被减少了。此外,由于回路参考触头G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实现了改进的电耦合,更加统一的阻抗,以及在各个信号对的信号触头S,S之间削减的串扰。触头G,S可以被焊接到相关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镀通孔。
虽然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修改。
Claims (16)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绝缘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多个分隔开的信号触头和回路参考触头,所述信号触头和回路参考触头由所述绝缘体固定并通过所述绝缘体顺序排布,所述信号触头形成信号对,包括一个正信号触头和一个负信号触头,
在所述第一端,每个信号对通过所述第一端的上排中的一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与相邻信号对分隔开,并且每个信号对通过所述第一端的下排中的一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与相邻信号对分隔开,
在所述第二端,信号触头和回路参考触头以格栅形式布置,所述格栅包括至少三个排和多个列,在所述第二端上形成有多个等腰三角形,每个等腰三角形包括设置在一个所述排上的一个信号对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排上的一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所述信号触头为设置在其对应列中的唯一触头,所述回路参考触头为设置在其对应列中的唯一触头,相邻信号对在所述格栅的两个不同排之间交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三个排,所述等腰三角形中的所述信号对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交替,所述等腰三角形中的所述回路参考触头在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间交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五个排,所述等腰三角形中的所述信号对在第二排和第四排之间交替,所述等腰三角形中的所述回路参考触头在第三排和第五排之间交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被形成为横跨至少两排的加宽的刀片,所述加宽的刀片具有延伸出的尾部,所述尾部形成所述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被形成为横跨三个排的加宽的刀片,所述加宽的刀片具有三个延伸出的尾部,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的第一端上的所述尾部的第一尾部形成所述等腰三角形,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中间的所述尾部的第二尾部与各个信号对在同一排中,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的第二端的所述尾部的第三尾部在第二尾部所处的排的相邻排中以形成第二等腰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被形成为横跨三个排的加宽的刀片,所述加宽的刀片具有两个延伸出的尾部,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的第一端上的所述尾部的第一尾部形成所述等腰三角形,而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的第二端上的所述尾部的第二尾部在所述信号对所处的排的相邻排中以形成第二等腰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三个排,所述等腰三角形中的所述信号对在第一排和第三排之间交替,所述等腰三角形中的所述回路参考触头设置在第二排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被形成为横跨两个排的加宽的刀片,所述加宽的刀片具有两个延伸出的尾部,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的第一端上的所述尾部的第一尾部与各个信号对在同一排中,而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的第二端上的所述尾部的第二尾部在第一尾部所处的排的相邻排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被形成为横跨三个排的加宽的刀片,所述加宽的刀片具有三个延伸出的尾部,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的第一端上的所述尾部的第一尾部与各个信号对在同一排中,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中间的所述尾部的第二尾部形成所述等腰三角形,而位于所述加宽的刀片的第二端的所述尾部的第三尾部在第二尾部所处的排的相邻排中,并由各个信号对形成第二等腰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四个排,所述等腰三角形中的所述信号对在第一排和第四排之间交替,所述等腰三角形中的所述回路参考触头在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间交替。
11.一种连接器,包括:
绝缘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多个分隔开的信号触头和回路参考触头,所述信号触头和回路参考触头由所述绝缘体固定并通过所述绝缘体顺序排布,所述信号触头形成信号对,包括一个正信号触头和一个负信号触头,
在所述第一端,每个信号对通过所述第一端的上排中的一个回路参考触头与相邻信号对分隔开,并且每个信号对通过所述第一端的下排中的一个回路参考触头与相邻信号对分隔开,
在所述第二端,信号触头和回路参考触头以格栅形式布置,所述格栅包括三个排和多个列,其中,在所述第二端上形成有多个对角线,每个对角线包括一个信号对和设置在第二排上的一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所述信号对具有设置在第一排上的一个所述信号触头和设置在第三排上的另一个所述信号触头,所述回路参考触头被设置在所述信号对的所述信号触头之间,并位于与设置信号触头的各列偏离开的一列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排中的所述信号触头具有相同的极性,设置在所述第三排中的信号触头具有相同的极性,且与第一排中信号触头的极性相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路参考触头被形成为横跨三个排的加宽的刀片,所述加宽的刀片具有至少一个延伸出的尾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宽的刀片具有三个延伸出的尾部,第一尾部位于所述第一排中,第二尾部位于所述第二排中,而第三尾部位于所述第三排中,所述第二尾部形成对角线中的回路参考触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尾部被设置在偏离于对角线中信号触头的一列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宽的刀片是倾斜的,使得所述第一尾部位于一个信号触头的列中,第二尾部被设置在偏离于对角线中信号触头的一列中,而第三尾部位于另一个信号触头的列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95765707P | 2007-08-23 | 2007-08-23 | |
US60/957,657 | 2007-08-23 | ||
PCT/US2008/010067 WO2009025868A1 (en) | 2007-08-23 | 2008-08-22 |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36336A true CN101836336A (zh) | 2010-09-15 |
CN101836336B CN101836336B (zh) | 2014-09-03 |
Family
ID=39790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13489.6A Active CN101836336B (zh) | 2007-08-23 | 2008-08-22 | 板安装型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64501B2 (zh) |
JP (2) | JP5220110B2 (zh) |
CN (1) | CN101836336B (zh) |
TW (1) | TWI446630B (zh) |
WO (1) | WO2009025868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83067A (zh) * | 2013-07-11 | 2015-01-14 | 冯辉舜 | 高速电连接器组合及其耦接的电路板 |
CN104321935A (zh) * | 2012-08-07 | 2015-01-28 |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 插入式连接器 |
CN111755912A (zh) * | 2020-08-03 | 2020-10-09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01215A1 (en) * | 2010-02-18 | 2011-08-18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Receptacle,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JP5009388B2 (ja) * | 2010-02-18 | 2012-08-2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レセプタクル、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電子機器 |
WO2011101922A1 (ja) | 2010-02-18 | 2011-08-2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レセプタクル、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2054215A (ja) * | 2010-09-03 | 2012-03-15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JP4976568B1 (ja) * | 2011-04-18 | 2012-07-18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756688B2 (ja) * | 2011-06-23 | 2015-07-29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203288811U (zh) * | 2013-04-24 | 2013-11-1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6166154B2 (ja) * | 2013-11-08 | 2017-07-1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信号伝送方法 |
WO2015081064A1 (en) | 2013-11-27 | 2015-06-04 | Fci Asia Pte. Ltd |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
TWI581517B (zh) * | 2014-07-14 | 2017-05-01 |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9437988B2 (en) * | 2014-10-17 | 2016-09-06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9496651B2 (en) * | 2015-03-03 | 2016-11-15 |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HDMI connector |
CN105322383B (zh) * | 2015-08-13 | 2018-08-1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7200723B2 (ja) * | 2019-02-08 | 2023-01-10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付き多心ケーブ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37989A (en) | 1980-05-28 | 1982-07-06 | Amp Incorporated | Electromagnetic shielded connector |
US4678121A (en) | 1983-06-17 | 1987-07-07 | Amp Incorporated | Multiplane connector system |
US4717354A (en) | 1984-11-19 | 1988-01-05 | Amp Incorporated | Solder cup connector |
US4628410A (en) | 1985-04-10 | 1986-12-09 | Itt Corporation | Surface mounting connector |
US4824383A (en) | 1986-11-18 | 1989-04-25 |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Terminator and corresponding receptacle for multiple electrical conductors |
US4790765A (en) | 1987-10-05 | 1988-12-13 | Hubbell Incorporated | Connector shunt structure |
SG43152A1 (en) | 1988-05-13 | 1997-10-17 | Connector Systems Tech Nv | Receptacle for a terminator for multiple electrical conductors |
JPH0622942Y2 (ja) | 1989-02-28 | 1994-06-15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739608B2 (ja) | 1990-11-15 | 1998-04-15 | 日本エー・エム・ピー株式会社 | 信号伝送用マルチコンタクト型コネクタ |
US5046960A (en) | 1990-12-20 | 1991-09-10 | Amp Incorporated | High density connector system |
US5201662A (en) | 1991-08-23 | 1993-04-13 | Molex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US5256085A (en) | 1992-11-05 | 1993-10-26 | Foxconn International, Inc. |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ESD protection mechanism |
JPH06104030A (ja) * | 1992-09-18 | 1994-04-1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コネクタ |
US5281169A (en) | 1993-01-21 | 1994-01-25 | Molex Incorporated |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
US5525067A (en) | 1994-02-03 | 1996-06-11 | Motorola, Inc | Ground plan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connector contacts |
US5490786A (en) | 1994-03-25 | 1996-02-13 | Itt Corporation | Termination of contact tails to PC board |
DE4446098C2 (de) * | 1994-12-22 | 1998-11-26 | Siemens Ag | Elektrischer Verbinder mit Abschirmung |
JP3132985B2 (ja) | 1995-06-12 | 2001-02-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コンタクトにおける接続端子部構造 |
US5716236A (en) | 1996-03-01 | 1998-02-10 | Molex Incorporated | System for terminating the shield of a high speed cable |
JP3423560B2 (ja) | 1996-05-29 | 2003-07-07 | ケル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5830010A (en) | 1996-10-11 | 1998-11-03 | Molex Incorporated | Impedance matched cable assembly |
JPH10125408A (ja) | 1996-10-17 | 1998-05-15 | Dai Ichi Denshi Kogyo Kk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への結線方法 |
US5895276A (en) | 1996-11-22 | 1999-04-20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High speed and high density backplane connector |
US5876248A (en) | 1997-01-14 | 1999-03-02 | Molex Incorporated | Ma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signal and power terminals |
JP3395950B2 (ja) | 1997-08-08 | 2003-04-14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JP2000067961A (ja) | 1998-08-13 | 2000-03-03 | Molex Inc | 電気コネクタ |
US6164995A (en) | 1999-03-09 | 2000-12-26 | Molex Incorporated | Impedance tuning in electrical switching connector |
US6142804A (en) | 1999-03-09 | 2000-11-07 | Molex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switching connector |
US6116926A (en) | 1999-04-21 | 2000-09-12 | Berg Technology, Inc. |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isolation in a condensed area |
TW456619U (en) | 1999-07-16 | 2001-09-21 | Molex Inc | Impedance-tuned termination assembly and connectors incorporating same |
TW536005U (en) * | 1999-07-16 | 2003-06-01 | Molex Inc | Impedance-tuned connector |
US6280209B1 (en) | 1999-07-16 | 2001-08-28 | Molex Incorporated |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US6139371A (en) | 1999-10-20 | 2000-10-31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apacitive crosstalk compensation |
US6350134B1 (en) * | 2000-07-25 | 2002-02-26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riad contact groups arranged in an alternating inverted sequence |
JP3533568B2 (ja) * | 2001-02-14 | 2004-05-31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コネクタ |
JP3564555B2 (ja) | 2001-03-05 | 2004-09-1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高速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信号伝送用コネクタ |
TW534492U (en) * | 2001-06-11 | 2003-05-21 | Molex Inc | High density impedance-tuned connector |
US20040092143A1 (en) | 2002-06-11 | 2004-05-13 | Galen Fromm | High-density, impedance tuned connector |
WO2004001907A1 (en) * | 2002-06-21 | 2003-12-31 | Molex Incorporated | High-density, impedance-tuned connector having modular construction |
JP4268460B2 (ja) * | 2003-06-24 | 2009-05-27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5293970A (ja) * | 2004-03-31 | 2005-10-20 | Taiko Denki Co Ltd | レセプタクル |
JP4201782B2 (ja) * | 2004-06-03 | 2008-12-24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 基板実装型電気コネクタ |
CN2796166Y (zh) | 2005-01-18 | 2006-07-12 | 蔡汉仪 | 高密度多媒体接口端子结构 |
JP4738990B2 (ja) * | 2005-11-17 | 2011-08-03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差動伝送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と嵌合する基板取付用差動伝送コネクタ並びに差動伝送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4551868B2 (ja) | 2005-12-28 | 2010-09-2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216287B2 (ja) | 2006-02-20 | 2009-01-28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439540B2 (ja) * | 2006-07-14 | 2010-03-24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TWI323958B (en) * | 2006-07-14 | 2010-04-21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contact terminal portions arranged in generally trapezoidal shape |
US7270570B1 (en) * | 2006-08-31 | 2007-09-18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Stacked connector assembly |
JP4542579B2 (ja) * | 2007-11-05 | 2010-09-1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MY153468A (en) * | 2008-02-26 | 2015-02-13 | Molex Inc | Impedance control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2008
- 2008-08-22 JP JP2010521898A patent/JP5220110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8-22 US US12/674,559 patent/US8864501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8-22 CN CN200880113489.6A patent/CN101836336B/zh active Active
- 2008-08-22 TW TW097132192A patent/TWI446630B/zh active
- 2008-08-22 WO PCT/US2008/010067 patent/WO200902586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
- 2013-03-05 JP JP2013042522A patent/JP5507721B2/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21935A (zh) * | 2012-08-07 | 2015-01-28 |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 插入式连接器 |
CN104283067A (zh) * | 2013-07-11 | 2015-01-14 | 冯辉舜 | 高速电连接器组合及其耦接的电路板 |
CN104283067B (zh) * | 2013-07-11 | 2019-07-12 | 冯辉舜 | 高速电连接器组合及其耦接的电路板 |
CN111755912A (zh) * | 2020-08-03 | 2020-10-09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025868A1 (en) | 2009-02-26 |
JP5507721B2 (ja) | 2014-05-28 |
TW200922017A (en) | 2009-05-16 |
JP2013145750A (ja) | 2013-07-25 |
CN101836336B (zh) | 2014-09-03 |
TWI446630B (zh) | 2014-07-21 |
US20110104915A1 (en) | 2011-05-05 |
JP5220110B2 (ja) | 2013-06-26 |
US8864501B2 (en) | 2014-10-21 |
JP2010537384A (ja) | 2010-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6336B (zh) | 板安装型电连接器 | |
CN101164204B (zh) | 具有片式构造的差分信号连接器 | |
KR101123524B1 (ko) | 전기 커넥터 | |
US4659155A (en) | Backplane-daughter board connector | |
TW469670B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ustomizable circuit board wafers | |
CN100546105C (zh) | 能够抑制串扰的电连接器 | |
KR101478938B1 (ko) | 커넥터 | |
KR101944379B1 (ko) | 차폐를 제공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 |
JP2008543023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4956776A (zh) | 具有正交信号通路的印刷电路板 | |
CN202428832U (zh) | 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芯片及包含该芯片的墨盒 | |
CN203004522U (zh) | 一种用于打印机上的墨盒芯片及包含该芯片的墨盒 | |
WO2005025004A3 (en) |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5742872A (zh) | 混合型插座连接器 | |
EP2538498A1 (en) | Connector and signal line structure | |
JP4611362B2 (ja) | ウェハ型構造を有する差動信号コネクタ | |
CN112768973A (zh) | 一种加固型高速背板连接器插座 | |
JPH10255925A (ja) | 接続装置 | |
CN101965100B (zh) | 一种厚膜电路、引脚框架、电路板及其组合 | |
CN214099961U (zh) | 一种加固型高速背板连接器插座 | |
KR100827267B1 (ko) | 누화 억제가 가능한 전기 커넥터 | |
JPH0363832B2 (zh) | ||
CN104039069A (zh) | 扰性电路板及其接地线结构 | |
JPS63254058A (ja) | 放電プリンタヘツド | |
JP2002043704A (ja) | 回路基板のランド配置構造及びこの回路基板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