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1151B - 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1151B
CN101831151B CN2010101519671A CN201010151967A CN101831151B CN 101831151 B CN101831151 B CN 101831151B CN 2010101519671 A CN2010101519671 A CN 2010101519671A CN 201010151967 A CN201010151967 A CN 201010151967A CN 101831151 B CN101831151 B CN 101831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static
slurries
ethylene glycol
preparation
mas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19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1151A (zh
Inventor
张顺花
徐锦龙
李培
陈毅荷
高胤杰
张庆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NGYI POLYESTER FIBRE CO Ltd
Zhejiang Hengyi High-Tech Material Co Ltd
ZHEJIANG HENGYI POLYMER CO Ltd
ZHEJIANG HE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NGYI POLYESTER FIBRE CO Ltd
Zhejiang Hengyi High-Tech Material Co Ltd
ZHEJIANG HENGYI POLYMER CO Ltd
ZHEJIANG HE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NGYI POLYESTER FIBRE CO Ltd, Zhejiang Hengyi High-Tech Material Co Ltd, ZHEJIANG HENGYI POLYMER CO Ltd, ZHEJIANG HE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NGYI POLYESTER FIB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519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1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1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1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1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1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它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抗静电性能永久、不受环境干湿度影响的抗静电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产品在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中含有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6%~4.0%的硫酸钡、0.3%~2.0%的锑掺杂二氧化锡和0.2%~1.5%的二氧化硅;特性粘度为0.50~0.80dl/g。本发明制备方法,1)原料准备,分别制备抗静电浆液,催化剂浆液和单体混合浆液。2)或者将原料浆液混合打浆、酯化、聚合得产品;或者将单体混合浆液进行酯化、制备齐聚物,再加其余浆液进行预缩聚、终缩聚得产品。

Description

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作为化学纤维第一大品种具有很多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和其他工业领域。但由于聚酯纤维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和很低的吸湿性,比电阻高,导致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静电,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赋予聚酯纤维良好的抗静电性,提高聚酯纤维面料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和抗静电防护功能,是国内外化纤纺织业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
中国专利文献CN101074502(申请号200610040482.9)“耐久性聚酯抗静电纤维及生产方法” 公开了一种耐久性聚酯抗静电纤维及生产方法,由聚酯和抗静电高分子树脂经过复合纺丝生产芯鞘型抗静电聚酯纤维,抗静电高分子树脂为含亲水性基团的聚合物(含聚乙二醇和磺酸盐的聚酯切片或尼龙聚酯切片)。这些方法产品的抗静电性能是依靠抗静电组分中亲水基团的吸湿性能实现的,产品的抗静电性能受气候环境干湿度的影响,在干燥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文献CN101139458(申请号200610041494.3)“连续生产抗静电聚酯的方法及设备)描述了连续生产抗静电聚酯的方法及设备,该专利直接使用抗静电母粒(聚醚酰胺)。
文献CN1372020(申请号02111209.6)“抗静电纳米复合聚酯纤维及制备方法” 提供一种抗静电纳米复合聚酯纤维及制备方法。该纤维为聚酯或改性聚酯、促进剂、纳米粉体三元共混熔纺而成,其中促进剂为含间苯基团的共聚酯与聚乙二醇的缩合产物,用来改善纳米粉体在聚酯或改性聚酯的分散性,并且具有抗静电协同作用,纳米粉体为有良好导电能力的金属氧化物。该方法直接使用抗静电母粒。
文献CN1763275(申请号200410072375.5)“阻燃-抗静电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文献CN1763276(申请号200410072376.X)“远红外-抗静电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描述了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抗静电短纤的生产方法,将无机抗静电剂用EG调成20%的浆液,在酯化结束后加入聚合釜,生产复合功能的抗静电聚酯切片,然后加工成复合功能的抗静电短纤。这两个专利没有对抗静电剂的品种以及抗静电剂/EG浆液的分散工艺进行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静电性能永久、不受环境干湿度影响的抗静电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其特征在于在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中含有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6%~4.0%的硫酸钡(BaSO4)、0.3%~2.0%的锑掺杂二氧化锡(Sb-SnO2)和0.2%~1.5%的二氧化硅(SiO2)。其特征为其特性粘度为0.50~0.80dl/g。
本发明的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原料准备
⑴抗静电浆液的制备:在配料罐中将粒径为50~400nm的微粒硫酸钡和锑掺杂二氧化锡,两者按质量比为2:0.9~1.5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再用球磨机研磨10~40分钟,分散成均匀的、稳定的BaSO4-Sb-SnO2-EG浆液,浆液中微粒硫酸钡和锑掺杂二氧化锡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 ~30%;在另一配料槽中将纳米二氧化硅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再经超声波超声分散20~60分钟,配制成SiO2-EG混合浆液,浆液中纳米二氧化硅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 ~30%;
⑵催化剂浆液的制备:在又一配制槽中将催化剂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形成稳定的催化剂浆液,其中催化剂为乙二醇锑或三氧化二锑粉体,其质量占催化剂浆液的15%~20%;
⑶单体混合浆液的制备:将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 两者按其摩尔比1:1.4~1.8加入浆料混合槽中,在190~210℃温度下搅拌打浆至均匀,形成单体混合浆液(即PTA-EG浆液)。
2)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
抗静电浆液在原料配制阶段加入的生产过程是:
将配制好的催化剂浆液和抗静电浆液,分别计量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单体混合浆液中,即每100质量份单体混合浆液中加入BaSO4-Sb-SnO2-EG浆液5.74~19.14质量份、SiO2-EG混合浆液1.28~4.78质量份、催化剂浆液:0.15~0.20质量份,再进行混合打浆;泵送入酯化釜酯化,酯化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1~0.1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再降低压力至0.03~0.04MPa,反应时间为90min;酯化结束后移入聚合釜,275~280℃下,减压搅拌50~80min,抽真空至绝对压力≤100 Pa,聚合反应时间100140min,聚合反应结束后得到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
或者,抗静电浆液在酯化结束后加入的生产过程是:
将单体混合浆液泵入至第一酯化釜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1~0.1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将产物移入第二酯化釜,(用计量泵)分别计量加入催化剂浆液和SiO2-EG混合浆液,它们的配比是,每100质量份产物中加入催化剂浆液0.17~0.22质量份,SiO2-EG混合浆液1.33~5.00质量份,搅拌反应,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04~0.0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得到齐聚物;在酯化釜与预缩聚釜之间的齐聚物管道上,计量加入已配制好的BaSO4-Sb-SnO2-EG浆液,即每100质量份齐聚物加6.00~20.00质量份BaSO4-Sb-SnO2-EG浆液,并与齐聚物一起在管道中进行剪切混合;进入预缩聚釜,借助体系压力的瞬变,使体系内微粒与低聚物进行充分混合、分散,反应温度为275~280℃,压力为6.0~6.6KPa,反应时间为80~90min;然后泵入终缩聚釜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温度为275~285℃,抽真空至绝对压力为≤100Pa,反应时间为80~90min,聚合反应结束后得到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
本发明抗静电改性聚酯的制备采用对苯二甲酸PTA路线;连续聚合流程或者是间歇聚合流程。
本发明抗静电改性聚酯制成切片后,经过熔体纺丝,纺制的初生纤维经过加弹后制取抗静电加弹聚酯长丝DTY;或者抗静电聚酯经过熔体纺丝、牵伸或纺牵一步法FDY装置制取抗静电牵伸丝。成品纤维的线密度为50分特~300分特,单丝线密度为0.5分特~7.0分特,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108~1010Ω·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在聚酯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用于提高PET的可纺性,改善PET纤维的消光性和吸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具有吸水性,形成结合水,分子式: SiO2·nH2O ,提高纤维的吸湿性。在聚酯中加入硫酸钡和锑掺杂二氧化锡微粒用于提高PET的抗静电性,金属化合物的电子导电和纤维的吸湿导电具有抗静电协同效应,得到永久的抗静电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方法,
1)原料准备
⑴制备抗静电浆液:在配料罐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抗静电粉体硫酸钡、锑掺杂二氧化锡,乙二醇、硫酸钡与锑掺杂二氧化锡三者的质量比为79:14:7,搅拌分散4小时,然后经过球磨机研磨40分钟,分散成均匀的浆液;在另一配料槽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纳米二氧化硅(乙二醇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84:16),搅拌分散,再经超声波超声分散30分钟,配制成SiO2-EG混合浆液。
⑵催化剂浆液的制备:在又一配制槽中将催化剂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形成稳定的催化剂浆液。催化剂为乙二醇锑或三氧化二锑粉体,其重量为乙二醇的15%。
⑶单体混合浆液的制备:在浆料混合槽中将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按配比(两者摩尔比为1:1.6)加入,在200℃温度下搅拌打浆,形成PTA- EG浆液。
2)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
将配制好的催化剂浆液和抗静电浆液,分别计量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原料单体混合浆液(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浆液)中,即每100质量份单体混合浆液中加入BaSO4-Sb-SnO2-EG浆液6.83质量份、SiO2-EG混合浆液2.99质量份、催化剂浆液0.18质量份,再进行混合打浆;泵送入酯化釜酯化,酯化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1~0.1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再降低压力至0.03~0.04MPa,反应时间为90min;酯化结束后移入聚合釜,275~280℃下,减压搅拌50~80min;再进入终缩聚釜,抽真空至绝对压力≤100 Pa,搅拌、聚合,反应温度275℃,聚合反应时间100140min;
本例的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中含有1.0%的硫酸钡BaSO4、0.5%的锑掺杂氧化锡Sb-SnO2和0.5%的二氧化硅SiO2
实施例2:
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切片,在该聚酯切片中含有2.0%的硫酸钡BaSO4、1.0 %的锑掺二杂氧化锡Sb-SnO2和0.5%的二氧化硅SiO2
1)原料准备
⑴制备抗静电浆液:在配料罐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抗静电粉体硫酸钡、锑掺杂二氧化锡,乙二醇、硫酸钡与锑掺杂二氧化锡三者的质量比为76:16:8,搅拌分散4小时,然后经过球磨机研磨40分钟,分散成均匀的浆液;在另一配料槽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纳米二氧化硅(乙二醇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84:16),搅拌分散,再经超声波超声分散30分钟,配制成SiO2-EG混合浆液。
⑵催化剂浆液的制备:在又一配制槽中将催化剂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形成稳定的催化剂浆液。催化剂为乙二醇锑或三氧化二锑粉体,其重量为乙二醇的15%。
⑶单体混合浆液的制备:在浆料混合槽中将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按配比(两者摩尔比为1:1.6)加入,在200℃温度下搅拌打浆,形成PTA- EG浆液。
2)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
将配制好的催化剂浆液和抗静电浆液,分别计量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原料单体混合浆液(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浆液)中,即每100质量份单体混合浆液中加入BaSO4-Sb-SnO2-EG浆液11.96质量份、SiO2-EG混合浆液2.99质量份、催化剂浆液0.18质量份再进行混合打浆;泵送入酯化釜酯化,酯化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1~0.1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再降低压力至0.03~0.04MPa,反应时间为90min;酯化结束后移入聚合釜,275~280℃下,减压搅拌50~80min;再进入终缩聚釜,抽真空至绝对压力≤100 Pa,搅拌、聚合,反应温度275℃,聚合反应时间100140min;
3)切片的制备:当熔体特性粘度达到0.62dl/g时,经过滤、铸带、冷却和切粒,得到抗静电改性的聚酯切片。
实施例3:
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切片,在该聚酯切片中含有3.0%的硫酸钡BaSO4、1.5%的锑掺杂氧化锡Sb-SnO2和0.6%的二氧化硅SiO2
1)原料准备
⑴制备抗静电浆液:在配料罐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抗静电粉体硫酸钡、锑掺杂二氧化锡,乙二醇、硫酸钡与锑掺杂二氧化锡三者的质量比为73:18:9,搅拌分散4小时,然后经过球磨机研磨40分钟,分散成均匀的浆液;在另一配料槽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纳米二氧化硅(乙二醇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84:16),搅拌分散,再经超声波超声分散30分钟,配制成SiO2-EG混合浆液。
⑵催化剂浆液的制备:在又一配制槽中将催化剂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形成稳定的催化剂浆液。催化剂为乙二醇锑或三氧化二锑粉体,其重量为乙二醇的15%。
⑶单体混合浆液的制备:在浆料混合槽中将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按配比(两者摩尔比为1:1.6)加入,在200℃温度下搅拌打浆,形成PTA- EG浆液。
2)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
将配制好的催化剂浆液和抗静电浆液,分别计量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原料单体混合浆液(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浆液)中,即每100质量份单体混合浆液中加入BaSO4-Sb-SnO2-EG浆液15.95质量份、SiO2-EG混合浆液3.58质量份、催化剂浆液0.18质量份再进行混合打浆;泵送入酯化釜酯化,酯化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1~0.1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再降低压力至0.03~0.04MPa,反应时间为90min;酯化结束后移入聚合釜,275~280℃下,减压搅拌5080min;再进入终缩聚釜,抽真空至绝对压力100 Pa,搅拌、聚合,反应温度275℃,聚合反应时间100140min;
3)切片的制备:当熔体特性粘度达到0.62dl/g时,经过滤、铸带、冷却和切粒,得到抗静电改性的聚酯切片。
实施例4:
抗静电剂BaSO4-Sb-SnO2-EG浆液,在酯化后加入,制备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在该聚酯中含有1.0%的硫酸钡BaSO4、0.5%的锑掺杂二氧化锡Sb-SnO2和0.5%的二氧化硅SiO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抗静电剂BaSO4-Sb-SnO2-EG浆液,是在酯化釜与预缩聚釜之间的齐聚物管道上,计量、泵入的,其余工艺方法同实施例1。
1)原料准备
⑴制备抗静电浆液:在配料罐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抗静电粉体硫酸钡、锑掺杂二氧化锡,乙二醇、硫酸钡与锑掺杂二氧化锡三者的质量比为79:14:7,搅拌分散4小时,然后经过球磨机研磨40分钟,分散成均匀的浆液;在另一配料槽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纳米二氧化硅(乙二醇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84:16),搅拌分散,再经超声波超声分散30分钟,配制成SiO2-EG混合浆液。
⑵催化剂浆液的制备:在又一配制槽中将催化剂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形成稳定的催化剂浆液。催化剂为乙二醇锑或三氧化二锑粉体,其重量为乙二醇的15%。
⑶单体混合浆液的制备:在浆料混合槽中将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按配比(两者摩尔比为1:1.6)加入,在200℃温度下搅拌打浆,形成PTA- EG浆液。
2)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
将单体混合浆液泵入至第一酯化釜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1~0.1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将产物移入第二酯化釜,用计量泵计量分别加入催化剂浆液和SiO2-EG混合浆液,即每100质量份产物中加入催化剂浆液0.20质量份、SiO2-EG混合浆液3.13质量份,搅拌反应,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04~0.0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得到齐聚物;在酯化釜与预缩聚釜之间的齐聚物管道上,每100份齐聚物(用计量泵)计量加入已配制好的BaSO4-Sb-SnO2-EG浆液:7.14份,并与齐聚物一起在管道中进行剪切混合;进入预缩聚釜,借助体系压力的瞬变,使体系内微粒与低聚物进行充分混合、分散,反应温度为275~280℃,压力为6.0~6.6KPa,反应时间为80~90min;然后泵入终缩聚釜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温度为275~285℃,抽真空至绝对压力为≤100Pa,反应时间为80~90min,聚合反应结束后得到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
实施例5:
抗静电剂BaSO4-Sb-SnO2-EG浆液,在酯化后加入,制备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切片,在该聚酯切片中含有2.5%的硫酸钡BaSO4、1.5%的锑掺杂二氧化锡Sb-SnO2和1.0%的二氧化硅SiO2
1)原料准备
⑴制备抗静电浆液:在配料罐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抗静电粉体硫酸钡、锑掺杂二氧化锡,乙二醇、硫酸钡与锑掺杂二氧化锡三者的质量比为76:15:9,搅拌分散4小时,然后经过球磨机研磨40分钟,分散成均匀的浆液;在另一配料槽中加入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加入纳米二氧化硅(乙二醇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75:25),搅拌分散,再经超声波超声分散30分钟,配制成SiO2-EG混合浆液。
⑵催化剂浆液的制备:在又一配制槽中将催化剂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形成稳定的催化剂浆液。催化剂为乙二醇锑或三氧化二锑粉体,其重量为乙二醇的15%。
⑶单体混合浆液的制备:在浆料混合槽中将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按配比(两者摩尔比为1:1.6)加入,在200℃温度下搅拌打浆,形成PTA- EG浆液。
2)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
将单体混合浆液泵入至第一酯化釜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1~0.1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将产物移入第二酯化釜,用计量泵计量分别加入催化剂浆液和SiO2-EG混合浆液,即每100质量份产物中加入催化剂浆液0.20质量份、SiO2-EG混合浆液4.00质量份,搅拌反应,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04~0.0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得到齐聚物;在酯化釜与预缩聚釜之间的齐聚物管道上,每100份齐聚物(用计量泵)计量加入已配制好的BaSO4-Sb-SnO2-EG浆液:16.67份,并与齐聚物一起在管道中进行剪切混合;进入预缩聚釜,借助体系压力的瞬变,使体系内微粒与低聚物进行充分混合、分散,反应温度为275~280℃,压力为6.0~6.6KPa,反应时间为80~90min;然后泵入终缩聚釜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温度为275~285℃,抽真空至绝对压力为≤100Pa,反应时间为80~90min,聚合反应结束后得到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
3)切片的制备:当熔体特性粘度达到0.62dl/g时,经过滤、铸带、冷却和切粒,得到抗静电改性的聚酯切片。
本发明抗静电改性聚酯,用于制备抗静电纤维材料,其生产方法为:
将上述聚酯用熔体纺丝方法,纺丝温度285~294℃,纺丝速度2.2~3.2km/min,得到预取向丝POY;纤维的后加工拉伸倍数为1.5~1.9倍,热定型温度为160~170℃。得到含抗静电剂的抗静电聚酯纤维,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4~3.6cN/dtex,体积比电阻为108~1010Ω·cm。
或采用双螺杆复合纺丝法制备抗静电复合纤维的制备,组分A为普通聚酯,组分B为抗静电聚酯,A与B的质量比为1:1~1:0.6;纺丝温度286~290℃,纺丝速度2.2~3.2km/min,,得到抗静电聚酯初生纤维;纤维的拉伸倍数为1.5~2.0倍,热定型温度为160~170℃。得到抗静电聚酯复合纤维,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4~3.6cN/dtex,体积比电阻为108~1010Ω·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原料准备
(1)抗静电浆液的制备:在配料罐中将粒径为50~400nm的微粒硫酸钡和锑掺杂二氧化锡,两者按质量比为2∶0.9~1.5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再用球磨机研磨10~40分钟,分散成均匀的BaSO4-Sb-SnO2-EG浆液,浆液中微粒硫酸钡和锑掺杂二氧化锡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30%;在另一配料槽中将纳米二氧化硅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再经超声波超声分散20~60分钟,配制成SiO2-EG混合浆液,浆液中纳米二氧化硅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30%;
(2)催化剂浆液的制备:在又一配制槽中将催化剂与乙二醇混合,搅拌分散,形成稳定的催化剂浆液,其中催化剂为乙二醇锑或三氧化二锑粉体,其质量占催化剂浆液的15%~20%;
(3)单体混合浆液的制备:将精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两者按其摩尔比1∶1.4~1.8加入浆料混合槽中,在190~210℃温度下搅拌打浆至均匀,形成单体混合浆液;
2)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的制备,使在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中含有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6%~4.0%的硫酸钡、0.3%~2.0%的锑掺杂二氧化锡和0.2%~1.5%的二氧化硅;
抗静电浆液在原料配制阶段加入的生产过程是:
将配制好的催化剂浆液和抗静电浆液,分别计量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单体混合浆液中,即每100质量份单体混合浆液中加入BaSO4-Sb-SnO2-EG浆液5.74~19.14质量份、SiO2-EG混合浆液1.28~4.78质量份、催化剂浆液:0.15~0.20质量份,再进行混合打浆;泵送入酯化釜酯化,酯化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1~0.1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再降低压力至0.03~0.04MPa,反应时间为90min;酯化结束后移入聚合釜,275~280℃下,减压搅拌50~80min,抽真空至绝对压力≤100Pa,聚合反应时间100~140min,聚合反应结束后得到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
或者,抗静电浆液在酯化结束后加入的生产过程是:
将单体混合浆液泵入至第一酯化釜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1~0.1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将产物移入第二酯化釜,分别计量加入催化剂浆液和SiO2-EG混合浆液,即每100质量份产物中加入催化剂浆液0.17~0.22质量份、SiO2-EG混合浆液1.33~5.00质量份,搅拌反应,温度为260~270℃,压力为0.04~0.05MPa,反应时间为60~100min得到齐聚物;在酯化釜与预缩聚釜之间的齐聚物管道上,计量加入已配制好的BaSO4-Sb-SnO2-EG浆液,即每100质量份齐聚物加6.00~20.00质量份BaSO4-Sb-SnO2-EG浆液,并与齐聚物一起在管道中进行剪切混合;进入预缩聚釜,使体系内微粒与低聚物进行充分混合、分散,反应温度为275~280℃,压力为6.0~6.6KPa,反应时间为80~90min;然后泵入终缩聚釜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温度为275~285℃,抽真空至绝对压力为≤100Pa,反应时间为80~90min,聚合反应结束后得到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
CN2010101519671A 2010-04-21 2010-04-21 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831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19671A CN101831151B (zh) 2010-04-21 2010-04-21 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19671A CN101831151B (zh) 2010-04-21 2010-04-21 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1151A CN101831151A (zh) 2010-09-15
CN101831151B true CN101831151B (zh) 2011-11-30

Family

ID=4271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19671A Active CN101831151B (zh) 2010-04-21 2010-04-21 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1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9421B (zh) * 2011-12-20 2013-07-03 中原工学院 一种碳纳米管/纳米ato/聚丙烯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409422B (zh) * 2011-12-20 2013-07-03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由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制备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
CN102719061A (zh) * 2012-06-07 2012-10-10 南通华盛高聚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全生物降解聚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4174B (zh) * 2013-06-26 2015-05-13 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酯异形截面弹力丝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400195A (zh) * 2016-08-31 2017-02-1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抗静电共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8047437A (zh) * 2017-12-25 2018-05-18 泉州禾伦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与醋酸纤维交织的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0140B (zh) * 2019-12-31 2022-05-27 浙江东太新材料有限公司 锑基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24330B (zh) * 2020-03-21 2021-12-21 海安启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三防和抗静电抗菌功能经编沙发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15652470A (zh) * 2022-11-07 2023-01-31 浙江恒百华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dty纤维及其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933A (zh) * 2004-11-30 2005-06-29 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连续缩聚生产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工艺
CN101235132B (zh) * 2008-01-10 2012-03-21 华东理工大学 制备含有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粒子聚酯树脂的改进方法
CN101215373B (zh) * 2008-01-10 2010-06-02 华东理工大学 抗静电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改性树脂
CN101307513B (zh) * 2008-07-08 2010-10-27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1151A (zh) 201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1151B (zh) 抗静电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9868B (zh) 一种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461910B (zh) 一种聚酯乳液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3414B (zh) 一种亲水性抗静电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2702496A (zh) 高粘、耐磨、抗静电及阻燃复合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1993527A (zh) 一种含银pet基复合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68092B (zh) 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4272A (zh) 一种超薄轻质面料用抗紫外尼龙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00198A (zh) 一种抗老化功能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1311390A (zh) 一种竹炭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331940C (zh) 聚缩醛树脂组合物
US20210246577A1 (en) Easy-to-dye porous modified polyester fiber and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789866A (zh) 一种多羟基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DK2467426T3 (en) PROCEDURE FOR MANUFACTURING FORMED ARTICLES OF POLY (TRIMETHYLENARYLATE) / POLYSTYRENE
JP7251260B2 (ja) カチオン可染性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51936B (zh) 光学遮蔽亲水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714C (zh) 一种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WO2011022624A1 (en) Poly(trimethylene arylate)/polystyren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CN104372436B (zh) 一种四元共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50885B1 (ko) 신축성 및 항균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계 복합섬유 및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265717B (zh) 一种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1538360B (zh) 一种阻燃ptt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6337213A (zh) 一种易结晶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977348B (zh) 含噁唑结构的嵌段共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高强度共聚酯纤维
CN113584672A (zh) 一种防水高强涤纶篷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