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50A - 一种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50A
CN1123850A CN 94118759 CN94118759A CN1123850A CN 1123850 A CN1123850 A CN 1123850A CN 94118759 CN94118759 CN 94118759 CN 94118759 A CN94118759 A CN 94118759A CN 1123850 A CN1123850 A CN 1123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r
ceramic powder
spinning
fibre
aid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187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14C (zh
Inventor
段谨源
张兴祥
齐鲁
印瑞斌
王学晨
李和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STITUTE OF SPINNING AND WEAVING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STITUTE OF SPINNING AND WEAVING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STITUTE OF SPINNING AND WEAVING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94118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14C/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红外纤维。其特征是以成纤聚合物添加平均颗粒直径在0.0.5~1μm之间,并且颗粒直径大于2μm的颗粒的重量小于粉末总重量的5%的远红外陶瓷粉,并添加远红外陶瓷粉重量的4~8%的助纺剂来制取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所得纤维采用常规方法可制成各种远红外保健用品。

Description

一种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纤维,具体说是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由于远红外纤维除了具有常规纤维的作用外,已被物理学和医学研究证实尚有对人体的保健治疗作用,因此成为化学纤维制造和纺织品的研究开发热点。
远红外纤维国内外已见多项专利申请,如特开平1-24837号专利,介绍了在化学纤维中添加远红外微能放射性粉末的构想;CN1052712A号专利报导了在上述专利基础上更换其它相似添加物的远红外微能放射合成纤维的构想;CN1081475A也公开了在“基料中添加远红外陶瓷粉料”制成的合成纤维。但它们都回避了做为纤维必备的基本性质——可纺性。也就是说,简单地给出在聚合物中添加远红外放射物质及其含量或粒径,并不能在工业意义上将此混合物纺成纤维,或说制成有推广实用价值的远红外纤维。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制造出一种具有良好可纺性的远红外纤维,并且纺丝顺利、纺纱容易,针、机织简便,具有实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常规成纤聚合物中除添加具有高效常温远红外发射作用的远红外陶瓷粉外,还特别添加有助纺剂,同时还对远红外陶瓷粉的平均颗粒直径及颗粒直径分布有严格的控制,即要求远红外陶瓷粉的平均颗粒直径在0.02~2μm之间,最好是在0.5~1μm之间,并且直径在2μm以上的颗粒的总重量应小于添加的远红外陶瓷粉重量的10%,最好是小于5%。因为颗粒直径大于2μm的远红外陶瓷粉,在纺丝中容易堵塞喷丝孔,造成断丝,使纺丝困难。
由于受远红外陶瓷粉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的限制,通常方法制得的远红外陶瓷粉的颗粒直径分布较宽,如果不加选择地直接使用就会影响成纤聚合物与远红外陶瓷粉混合物的可纺性,尤其是直径在2μm以上的颗粒的多少,更会直接影响纤维的可纺性。现已公开的发明中对此没有述及。
为了使混有远红外陶瓷粉的成纤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可纺性,本发明中使用助纺剂对远红外陶瓷粉的表面进行了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成纤聚合物分子链与远红外陶瓷粉颗粒之间的混溶性。所谓的助纺剂是指钛酸酯系列、硅烷系列、硬脂酸酯系列和聚乙烯腊等物质中的至少两种,其中钛酸酯系列包括异丙基三异硬脂酸钛酸酯、异丙基异硬脂酰基-甲基丙烯基钛酸酯等,硅烷系列包括双-(r-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r-琉基三甲氧基硅烷、r-甲基丙烯酰基三甲氧基硅烷、r-缩水甘油氧基三甲氧基硅烷和r-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硬脂酸酯系列包括硬脂酸、甘油单硬脂酸酯和甘油三硬脂酸酯等。助纺剂添加量为远红外陶瓷粉重量的1~10%,较好的是2~9%,最好是4~8%为宜。助纺剂用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用量过大,则会造成助纺剂的浪费和可纺性下降。
远红外陶瓷粉与助纺剂间的混合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采用将助纺剂直接加入到远红外陶瓷粉中然后搅拌均匀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将助纺剂先溶入分散剂后,再与远红外陶瓷粉混合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保证助纺剂均匀地包覆在远红外陶瓷粉颗粒的表面,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最好是采用后一种方法。所说的分散剂是丙酮和乙醇等常规的低沸点的有机溶剂,所以要使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做分散剂,是为了使分散剂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很方便地通过挥发除去,而不必对混合物进行加热。
本发明中成纤聚合物与远红外陶瓷粉间的混合方式视聚合物的种类而定,对于加聚物通常采用螺杆熔融混炼法,而对于缩聚物则多采用在可聚合单体中加入远红外陶瓷粉后聚合的方法,来实现这一混合过程。
本发明中所用的成纤聚合物可以是任何具有足够高的分子量的线性热塑性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酸癸二胺、聚己二酸己二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及以上述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等。
组成远红外陶瓷粉的是氧化铁、氧化铝、莫来石、堇青石、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铬、氧化镍、碳化硼、氮化硼、四氮化三硅等常温下远红外发射率较高的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纤维中远红外陶瓷粉的含量较好的是占纤维重量的1~60%,最好是占2~50%,远红外陶瓷粉的含量低于1%,则纤维很难具有本发明目的的性能,而含量大于50%,则会造成纤维可纺性的下降,使纤维性能劣化。
本发明的远红外纤维既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非常规的方法在与普通化学纤维成形条件相似的工艺条件下纺丝。
以本发明的方法纺丝时,成纤聚合物与远红外陶瓷粉混合物的可纺性明显改善,喷丝板的正常使用时间较普通的远红外纤维纺丝方法长一倍以上,具有较好的工业化生产价值。
下面以实施例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将0.8份异丙基三异硬脂酸钛酸酯和0.4份r-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入20毫升丙酮,加入到平均粒径为1微米,直径在2μm以上的颗粒占总重量的5%的氧化铝、莫来石、氧化镁和堇青石(重量比30∶30∶20∶20)混合物30份中,在密闭高速混合器中,先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熔融指数24的聚丙烯68.8份,再次高速搅拌,在φ30双螺杆混炼挤出机上220℃温度下熔融混炼一次制成切粒,切粒经真空干燥后用于纺丝。
上述干燥切粒在260℃的φ45单螺杆挤出机中,以160g/Min的泵供量,在φ160(孔数为300孔,孔径为0.35mm)的喷丝板上熔融纺丝,卷绕速度为800米/Min,卷绕丝纤度为6.6dTex。喷丝板正常时间平均在30小时左右,断丝根数小于2根/小时。集束成为20万分特的大丝束后在65~68℃的水浴中拉伸2.3倍,再在110℃蒸汽浴中拉伸1.74倍,经常规卷曲和干燥处理后切断为36mm短纤维。成品纤维的纤度为1.64dTex,纤维常温拉伸断裂强度2.7CN/dTex,断裂伸长为32%。
该纤维可用常规的加工条件,经纺纱后加工成针织布、机织布或加工成非织造布等。
实施例2在实施例1制成的干燥切粒30份中,加入熔融指数为24的聚丙烯70份,混合均匀后,投入到φ45螺杆挤出机中,265℃下使用八个位的φ60(24孔,直径0.35)喷丝板,以102.49/Min的泵供量熔融纺成1.6dTex丙纶低弹长丝。喷丝板正常使用时间为42小时,断丝根数小于1根/小时。单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为2.9CN/dTex,断裂伸长31%,弹性回复率为14%。该纤维可用常规的工艺加工成针织内衣和袜子等。
实施例3在平均粒径为0.05微米,直径在2μm以上的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3%的氧化钛、氧化镁和氧化锆(重量比为49∶21∶30)的混合物10份中,加入0.5份r-甲基丙烯酰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3份硬脂酸,溶入10毫升乙醇中制成的溶液,加入到上述氧化钛、氧化镁和氧化锆的混合物粉末中,在密闭高速混合器中,以高速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物粉末中加入乙二醇60份,低速搅拌后制成混合液。
在缩聚反应釜中加入195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144份乙二醇及全部上述混合液,再加入0.09份醋酸锌粉末作为催化剂,搅拌下在180~200℃下进行酯交换反应3.5~4小时,而后升温至230~240℃继续反应1.5~2小时,加入0.078份三氧化二锑和0.05份亚磷酸三苯酯,搅拌升温至250~260℃,并减压至釜内压力为5~6KPa蒸馏至无液体馏出,再升温至270~285℃,减压至釜内压力为60~70Pa,保持1.5~2小时。加压挤入水中注条、切断,真空干燥至含水率达0.02%以下后,投入到φ60螺杆挤出机中,在285℃下使用八个位的φ60(24孔,直径0.30)喷丝板,以204.8g/Min的泵供量熔融纺成3.2dTex涤纶低弹长丝。喷丝板正常使用时间为28小时,断丝根数小于2根/小时。单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为2.6CN/dTex,断裂伸长30.8%,弹性回复率18%。该纤维可用常规工艺加工成各种纺织品。
比较例1在平均粒径为1μm,颗粒直径在3μm以上的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5%的氧化铝15份,与熔融指数为20的聚丙烯粉末混合后,直接投入到温度为260℃的螺杆中,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喷丝板和卷绕速度纺丝,断丝根数大于100根/小时,卷绕困难。单板使用时间为6小时,卷绕丝表面粗糙,无法进行常规的纺织加工。
比较例2将0.04份异丙基三异硬脂酸钛酸酯和0.04份硬脂酸单甘油酯溶入10毫升丙酮中制成均匀溶液,然后加入到平均粒径为5μm,颗粒直径在10μm以上的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10%的氮化硼和氧化硅(重量比为50∶50)的混合物10份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熔融指数18的聚丙烯89.92份,高速搅拌,在φ30双螺杆混炼挤出机上,220℃温度下熔融混炼一次制成切粒,切粒经真空干燥后用于纺丝。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工艺和条件下熔融纺丝。单板使用时间为3小时,断丝根数大于90根/小时。

Claims (4)

1、一种由成纤聚合物添加远红外陶瓷粉制成的纤维,其特征是还添加有助纺剂,远红外陶瓷粉的平均颗粒直径在0.02~2μm之间,最好是在0.05~1μm之间,并且颗粒直径在2μm以上颗粒的重量应小于粉末总重量的10%,最好是小于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的助纺剂是指钛酸酯系列、硅烷系列、硬脂酸酯系列和聚乙烯腊等物质中的至少两种,其中钛酸酯系列包括异丙基三异硬脂酸钛酸酯、异丙基异硬脂酰基-甲基丙烯基钛酸酯等,硅烷系列包括双-(r-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r-琉基三甲氧基硅烷、r-甲基丙烯酰基三甲氧基硅烷、r-缩水甘油氧基三甲氧基硅烷和r-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硬脂酸酯系列包括硬脂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等。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红外纤维,其特征是所说的助纺剂添加量为远红外陶瓷粉重量的2~9%,最好是4~8%。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远红外纤维,其特征是以助纺剂处理远红外陶瓷粉的表面,即先将助纺剂溶入分散剂后,再与远红外陶瓷粉混合,使助纺剂均匀地包覆在远红外陶瓷粉颗粒的表面,以改善成纤聚合物分子链与远红外陶瓷粉颗粒之间的混溶性。
CN94118759A 1994-12-03 1994-12-03 一种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1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4118759A CN1053714C (zh) 1994-12-03 1994-12-03 一种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4118759A CN1053714C (zh) 1994-12-03 1994-12-03 一种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50A true CN1123850A (zh) 1996-06-05
CN1053714C CN1053714C (zh) 2000-06-21

Family

ID=503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187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14C (zh) 1994-12-03 1994-12-03 一种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14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36C (zh) * 1997-04-02 2001-02-14 石美秀 含有黄土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7769B (zh) * 2007-01-19 2011-12-28 天津市华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软体电光转换面发射体的制造方法
CN101606808B (zh) * 2009-07-16 2012-07-18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保暖被
CN103361850A (zh) * 2013-08-06 2013-10-23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菠萝纤维、铜氨纤维和涤纶混纺面料
CN103526419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菠萝纤维家纺面料
CN103526415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发热家纺面料
CN103526416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派丝特纤维家纺面料
CN103526414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牛奶蛋白纤维家纺面料
CN108914238A (zh) * 2018-07-17 2018-11-3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调温抑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4667A (zh) * 2019-07-05 2019-08-30 常州兴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白石墨烯丙纶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36C (zh) * 1997-04-02 2001-02-14 石美秀 含有黄土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7769B (zh) * 2007-01-19 2011-12-28 天津市华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软体电光转换面发射体的制造方法
CN101606808B (zh) * 2009-07-16 2012-07-18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保暖被
CN103361850A (zh) * 2013-08-06 2013-10-23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菠萝纤维、铜氨纤维和涤纶混纺面料
CN103526419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菠萝纤维家纺面料
CN103526415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发热家纺面料
CN103526416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派丝特纤维家纺面料
CN103526414A (zh) * 2013-10-26 2014-01-22 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牛奶蛋白纤维家纺面料
CN108914238A (zh) * 2018-07-17 2018-11-3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调温抑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4667A (zh) * 2019-07-05 2019-08-30 常州兴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白石墨烯丙纶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14C (zh) 2000-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2974A (zh) 一种短纤维包微孔碱溶性聚酯长丝的包芯纱制备中空纺织品的方法
CN105002595A (zh) 一种含部分还原石墨烯的高分子复合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3041274B2 (ja) 染色性、延伸性と強度が改良された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法により得られた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CN1053714C (zh) 一种可纺性良好的远红外纤维及制造方法
CN1239763C (zh)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细旦纱
JP2001516813A (ja) 溶融紡糸着色縮合重合体
US11142850B2 (en) Easy-to-dye porous modified polyester fiber and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490317A (zh) 多叶片状异形长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KR900001320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연신-텍스쳐드가공 공급사의 연속제조법
CN106894102A (zh) 高效聚烯烃/聚酯皮芯复合直接纺丝系统和方法
CN1027982C (zh) 细旦和超细旦聚丙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4451936B (zh) 光学遮蔽亲水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50885B1 (ko) 신축성 및 항균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계 복합섬유 및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6336122A (ja) 耐湿熱性再生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CN115896976A (zh)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再生低熔点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EP0620871B1 (en) Cellulose ester shaped articles from solutions capable of increased production speeds
JP2004100087A (ja) 再生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CN116288805B (zh) 一种兼具无钛消光和阳离子染料常压易染聚酯超细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EP1493853B1 (en) Modified polyester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06768293U (zh) 高效聚烯烃/聚酯皮芯复合直接纺丝系统
US5069843A (en) Processing ethylene terephthalate/hexahydroterephthalate copolymer filaments
KR100312138B1 (ko) 폴리에스테르부분연신사및그제조방법
KR920007108B1 (ko) 보온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의 제조방법
Gupta et al.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bres
CN110685026A (zh) 一种异形纤维在红外辐射材料及纺织品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TIANJIN TEXTILE INDUSTRY COLLEG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atentee after: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Institute of Spinning and Weaving Technology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