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0891A - 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0891A
CN101820891A CN200780053623A CN200780053623A CN101820891A CN 101820891 A CN101820891 A CN 101820891A CN 200780053623 A CN200780053623 A CN 200780053623A CN 200780053623 A CN200780053623 A CN 200780053623A CN 101820891 A CN101820891 A CN 101820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ic acid
bcg
polysaccharide nucleic
bcg polysaccharide
acid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53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0891B (zh
Inventor
宁云山
关继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iq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uzhitang Siq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uzhitang Siq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uzhitang Siq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20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0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4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705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15Polysaccharides, i.e. having more than five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each other by glycosidic linkag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ethers, 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2Nasal agents, e.g. deconges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6Antiasthma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10Expector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8Antiallergic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在提取物中,水分含量小于10%(W/W),多糖含量为70-78%(W/W),核酸含量为12-20%(W/W),残留的卡介菌菌体蛋白含量为0-0.5%(W/W),苯酚的残留量为零以及杂菌数为0-20个/克。还提供了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卡介菌进行培养;采用物理方法破碎培养物获得卡介菌多糖核酸混悬液;使用热酚法及高速离心法处理卡介菌多糖核酸混悬液获得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通过凝胶柱层析法从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分离出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以及纯化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以获得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Description

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具体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糖核酸提取物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卡介菌为牛型减毒结核菌, 无致病性, 有免疫原性, 用卡介菌接种代 替结核菌初次感染而获得对结核病的免疫力,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 菌苗之一。
1882年, Robert成功分离出结核杆菌,确定了肺结核的病原菌。 1908 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 Calnette和 Guerin成功培育出一株弱毒牛型结核 杆菌, 并命名为卡介菌 (BCG)。 1921年, Wdll-Halle成功地将该菌应用 于人体, 防治结核病。 1971年,长沙防治气管炎研究组首先采用死卡介菌 划痕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 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87年,湖南九芝堂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原长沙神箭制药厂)与 长沙市医工所合作在湖南医科大学著名呼吸道疾病专家谭礼智教授研究 的基础上, 进行了卡介菌(BCG)提取物的研究, 采用热酚法去掉菌体蛋 白质, 再用乙醇沉淀提取菌体多糖和核酸及少量的蛋白质混合物而制成, 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994年湖南九芝堂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 司与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合作, 改进工艺, 提高质量标准, 进一步降低了 本制品的副反应, 研制成新一代的卡介菌提取物, 并使该产品进入了 95 版、 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并命名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该 制剂为多糖核酸及蛋白混合物,其中多糖为 70%〜80%左右,核酸为 10%〜 20%, 菌体蛋白含量小于 1%左右。 自从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上市以后, 就成为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 国内临床研究表明,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 除了能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外, 还具有双向 免疫调节作用。在预防和治疗感冒、 哮喘、 变应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及湿 疹、 荨麻疹、 扁平疣、 寻常疣、 尖锐湿疣等皮肤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目前已上市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是通过从卡介菌培养经热酚法 提取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配置而成,现行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 提取物质量标准和工艺按 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执行。 2000版《中 国生物制品规程》规定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质量标准为: 该制剂 为多糖、 核酸及蛋白混合物, 其中多糖为 70%〜80%左右, 核酸为 10%〜 20%, 卡介菌菌体蛋白含量小于 1%, 杂菌数不超过为 100个 /克。 符合上 述质量标准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虽然能用于人体,但因其仍存在一定 量的杂质, 所以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例如由于原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 物中含有较高比例的卡介菌菌体蛋白和杂菌, 相对人体而言, 卡介菌菌体 蛋白和杂菌是异源抗原或毒性物质,可引起较强的免疫排斥反应和毒性反 应, 表现为临床上使用该制剂时常出现病人注射部位发生严重溃烂, 同时 约有 5-10%的病人出现发烧现象, 少数病人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原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生产工艺中, 有一步关键工艺为 "透 析", 主要目的是通过透析以除去料液中的苯酚及其他小分子物质。 该工 艺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1 )该工艺为手工操作,工艺技术原始落后, 造成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中残留的卡介菌菌体蛋白和苯酚的残留 较高, 影响产品的安全性; (2)工艺不稳定, 造成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 取物批间差异大; (3 )生产周期长、 生产效率低, (4)生产过程中料液易 受污染, 杂菌数常常超过规定范围, 造成不合格批次大量出现, 影响产品 质量和成本; (5) 由于生产过程需要使用高浓度苯酚, 该透析工艺为手工 操作且生产周期长, 因此给操作者造成的危害较大。
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 肾 功能。吸入高浓度苯酚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 出现烧灼痛, 呼出气带酚味, 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 液, 有胃肠穿孔的可能, 可出现休克、 肺水肿、 肝或肾损害, 出现急性肾 功能衰竭, 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 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因此, 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工艺, 其不仅 能克服上述工艺的缺点, 而且能提供质量较高、 副作用较小的卡介菌多糖 核酸提取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较高、副作用较小的卡介菌多糖核 酸提取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该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 生产周期短、 生产工艺稳定、 劳动强 度低、 生产环境更安全等特点。
为达以上目的,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其含 有多糖、 核酸、 残留的卡介菌菌体蛋白和质量百分含量小于 10% (W/W) 的水分, 其特征在于: 多糖质量百分含量为 70-78% (W/W), 核酸质量百 分含量为 12-20% (W/W),残留的卡介菌菌体蛋白质量百分含量为 0-0.5% (W/W), 苯酚的残留量为零。 优选地, 其中的杂菌数为 0-20个 /克。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对卡介菌进行培养, 并收获卡介菌培养物;
(b) .釆用物理方法对上述卡介菌培养物进行破碎, 得到卡介菌多糖核 酸混悬液;
(c) .利用加 30-100°C苯酚结合高速离心法对上述卡介菌多糖核酸混 悬液进行处理, 得到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
(d) .通过凝胶柱层析法对上述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进行分离, 得到 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从该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中进一步分离得到卡 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优选地, 上述步骤 (b)中所述的物理方法选自超声、 研磨、 机械捣碎、 高速匀浆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步骤 (c)最好可以包括: 向卡介菌多糖核酸混悬液中加入 0.5-2.0 倍体积 30-100°C苯酚并充分搅拌,然后采用高速离心法对所得混悬液进行 分离, 所得上清液即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 其中, 在向卡介菌多糖核 酸混悬液中加入 0.5-2.0倍体积 30-100°C苯酚并充分搅拌之后、 采用高速 离心对所得混悬液进行分离之前, 还可以先使混悬液自然沉降, 吸取上清 液, 然后再采用高速离心对吸取的上清液进行进一步分离, 所得上清液即 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
上述步骤 (d)中所述通过凝胶柱层析法对上述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 进行处理优选采用工业化凝胶过滤层析介质,利用凝胶过滤柱层析方法对 经 30-100°C苯酚和高速离心处理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进行分离。上述 工业化凝胶过滤层析介质应该能用于工业化或大规模生产,该类凝胶介质 应能长期耐受 100°C以下、 质量浓度小于或等于 70%的苯酚, 该类凝胶介 质的分离范围优选为 0.1KD-1000KD; 所述凝胶柱层析优选为分子排阻层 析, 更优选地为 GH-25凝胶介质。
此外,上述步骤 (d)中所述从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中进一步分离得到 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可以包括: 对该卡介菌多糖提取液进行醇沉, 收集 沉淀物, 沉淀物洗涤后干燥, 干燥物即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更具体 地说, 该工艺可以为: 向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 含 醇量为 70-75%重量, 自然沉淀后收集沉淀物, 沉淀物通过无水乙醇充分 搅拌均勾、 离心洗涤 2-5次, 然后用乙醚洗涤离心 2-5次后, 放至干燥器 干燥, 干燥物即为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本发明的^ J备方法, 与原透析工艺相比, 其主要优点如下-
( 1 )工艺自动化程度高、 生产周期明显缩短: 新工艺从上样、 分离、 收集、 洗脱均由系统自动完成, 系统可自动完成数据记录、 存储、 图谱绘 制等, 便于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 同时由于工艺自动化程度高, 原三天 完成的除酚工艺, 新方法只需 5个小时就可完成。
(2) 工艺稳定, 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新工艺自动化程度高, 从而保 证了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批间差异大大减少, 同时, 由于新工艺不 仅能完全除去料液中的苯酚, 而且可有效去除了部分卡介菌杂蛋白, 从而 明显提高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质量, 提高了终产品的安全性;
(3)解决了原生产工艺中料液易受污染的难题: 原有的透析工艺是 料液用透析袋包扎好之后以自来水进行流水透析, 时间也很长, 料液被污 染的几率很大;而新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料液从上样到收集都是在一个相对 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的, 几乎不会受到污染。
(4) 减少苯酚对操作者的伤害: 原透析法基本是采用手工操作, 操 作者受苯酚的危害几率大, 而新工艺为全自动操作, 操作者只需用电脑进 行监控即可, 无疑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苯酚对操作者的危害。
本发明提供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与公知技术所得的卡介菌多糖 核酸提取物相比, 质量较高、 副作用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和试验结果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创新和应用意义 所在, 以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利用的精神和实质, 但不构成对本发明实 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卡介菌的培养和收获
1. 菌体培养: 将液体低温保藏的菌种 (中国卡介苗制备用卡介菌株 D2PB302,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室温下溶解, 接种于马铃薯苏通培 养基, 37°C连续培养 14-20天; 或在 37°C连续培养 15天后转种于改良的 液体苏通培养基, 37°C连续培养 14-20天。
其中, 马铃薯苏通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可以是-
( 1 )取洗净新鲜土豆 (1个), 用穿刺器穿成圆柱, 再用刀切成 4公分 长斜面;用流动饮用水冲洗土豆斜面 1小时,再用纯化水冲洗土豆斜面块; 用苏通培养基冲洗斜面块, 取苏通培养基 20ml, 加入 100ml灭菌大管中;
(2) 将冲洗后的土豆斜面放入装有苏通培养基的灭菌大管中;
(3) O.llMPa的大气压 121°C, 灭菌 20分钟。 放冷至室温待接种。 苏通培养基配制比例:
每 1000ml :
0.5g 磷酸氢二钾 1.04g 味精 8.0g 枸橼酸 2.0g
甘油 60ml 10%柠檬酸铁铵 0.5ml 加纯化水至 000ml 水调至 pH8.0左右
2.菌体收集: 待菌体生长至对数期时,对培养瓶逐瓶检查后, 收集菌 膜, 加入适量去离子蒸熘水洗涤, 压干后称重。 实施例二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的制备
1.菌体破碎和热酚处理: 将收集的菌体按 10: 1的比例加入纯化水, 以组织捣碎勾浆机 (12000rpm/min)破碎菌体, 3 minx3次, 将菌体捣碎,然 后再加入破碎菌悬液 0.5-2.0倍体积量的热苯酚 (30〜100°C ), 在低速搅 拌中保温 30分钟〜 1小时。
2.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的提取:将热酚好的混合液自然沉淀 1〜10 天, 吸取上清液, 管式离心机高速离心后, 上清经 0.45um无菌滤器过滤, 即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 实施例三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制备
1.透析法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将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人工装入透析袋 (截流分子量 >5000道尔顿) 中在 100倍体积的纯化水中透析 7〜10天, 每天更换透析池中纯化水, 每 天从透析袋中抽样检测苯酚残留量。将透析好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中 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 60〜85%, 自然沉淀 1〜10天后,沉淀物用无水乙 醇充分搅拌均匀、 离心洗涤 3次。然后用乙醚洗涤离心 3次后, 放至干燥 器干燥, 干燥 2〜5天即为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2.凝胶柱层析法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采用美国密里博( LLIPORE)公司制造的 K- PRIME 40 II凝胶层析 过滤系统和 GH-25凝胶介质进行卡介菌多糖核酸、苯酚及卡介菌蛋白的分 离。该系统为国际上最先进的纯化分离系统,具有效率高、 自动数据记录、 存储、 图谱绘制等特点, 可以自动化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具体的制备 过程如下:
( 1 )打开主机及监控电脑, 将系统预热 20至 30分钟, 并检查管道, 柱体是否畅通完好, 是否存在气泡。
(2)平衡: 用 0.9%生理盐水以 lOOOmL/分钟经柱正向流动, 直至柱 前柱后电导、 PH—致时结束平衡过程。
(3 )上样: 将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经上样系统进行上样, 上样速 度为 600mL/分钟。
(4)洗脱:上样结束后,用 0.9%生理盐水以 800mL/分钟速度进行洗 脱, 采用紫外分光仪(波长采用 260 nm或 280nm)检测流出液, 收集目 的峰, 将收集的目的峰通过 0.45um无菌滤器过滤,即为精制卡介菌多糖核 酸提取液。
(5)清洗: 洗脱后用注射用水对系统进行清洗直至柱前、 柱后电导 接近于零时为止。
(6)将所收集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进行醇沉, 在精制卡介 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中加入药用乙醇进行醇沉, 含醇量为 70-75%。 自然沉 淀 4天后, 收集沉淀物。 沉淀物通过无水乙醇充分搅泮均匀、 离心洗涤 3 次, 然后用乙醚洗漆离心 3次后, 放至干燥器干燥, 干燥物即为精制卡介 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实施例四 两种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检测 通过原方法和本方法分别制备的九批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按 照 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和 2005版《中国药典》进行检测, 结果 如下表 1、 表 2和表 3所示。 表 1两种方法制备的三批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检测结果
表 2两种方法制备的三批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检测结果
表 3两种方法制备的三批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检测结果
注 *表示按 2005版《中国药典》检测结果为阴性 实施例五两种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安全性评价 一、 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
观察单次给予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动物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 死亡情况。
2.药物与材料
2.1受试药物
两种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各三批, 以生理盐水溶 解、 配制成适宜浓度。
2.2动物
昆明小白鼠 (体重 18〜22 g), 雌雄各半, 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学部 提供。
3.试验方法
小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组, 每组 10只。 本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 糖核酸提取物分别按 500 mg/kg, 1000 mg/kg和 2000 mg/kg三种不同剂量 经腹腔或肌肉注射, 注射量为 0.4 ml/20g。 给药后连续观察 14天, 记录动 物异常病变与死亡数目;原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分别按 100 mg/kg, 200 mg/kg和 500 mg/kg三种不同剂量经腹腔或肌肉注射, 注 射量为 0.4 ml/20g。给药后连续观察 14天,记录动物异常病变与死亡数目。
4.结果
在 14天的观察期, 所测试的两种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 取物腹腔和肌肉注射所引起动物死亡及异常反应 (见表 4和表 5)。 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在小鼠腹腔和肌肉途 径最小致死量均大于 2000 mg/kg;而原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 取物在小鼠腹腔和肌肉途径最小致死量均为 100 mg/kg; 本方法制备的精 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在小鼠腹腔和肌肉途径的最小致死量比原方法 提高了 20倍, 表明长期使用本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比 原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更安全。 表 4本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
表 5 原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茵多糖核酸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
二、 异常毒性试验
1.药物与材料
1.1 受试药物
本方法和原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共三批次, 规格: 1.0 ml/支(以 0.5 mg本方法和原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苗多糖核酸粉溶于 1 ml 生理盐水) 。 1.2动物
昆明小白鼠(体重 18〜22 g)和豚鼠(体重 250〜350 g), 雌雄各半, 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
2.试验方法
按《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000年版中 "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制造及检 定规程 "中"生物制品异常毒性试验规程 "的实验要求进行试验。 实验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分为低剂量和高剂量两个组, 小鼠每 组 30只, 每批样品 10只; 豚鼠每组 15只, 每批样品 5只。
实验组(低剂量组), 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本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糖核 酸注射液样品 0.5 ml, 每只豚鼠腹腔注射 5ml, 观察 7天; 实验组(高剂 量组), 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本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样品 1.0 ml, 每只豚鼠腹腔注射 10ml, 观察 7天。 在观察期内, 试验动物如全部 健存, 无异常反应, 且到期每只动物体重增加, 判为合格。
对照组(低剂量组), 每只小鼠腹腔注射原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糖核 酸注射液样品 0.5 ml, 每只豚鼠腹腔注射 5ml, 观察 7天; 实验组(高剂 量组), 每只小鼠腹腔注射原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样品 1.0 ml, 每只豚鼠腹腔注射 10ml, 观察 7天。 在观察期内, 试验动物如全部 健存, 无异常反应, 且到期每只动物体重增加, 判为合格。
3.结果
在 7天的观察期, 实验组低剂量组(L) 和高剂量组 (H) 小鼠和豚 鼠全部健存, 未见异常反应。 与给药前比较, 给药后第 7天每只动物体重 均增加,表明所测试的三批本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异常毒性
对照组低剂量组小鼠和豚鼠全部健存,未见异常反应,与给药前比较, 给药后第 7天每只动物体重均增加,所测试的三批原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 糖核酸注射液均无异常毒性; 但高剂量组小鼠和豚鼠部分死亡, 且体重均 减少(见表 6和表 7);因此高剂量组所测试的三批原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 糖核酸注射液出现异常毒性。 上述结果表明:长期使用本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比 原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更安全。
表 6两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小鼠体重 (g)
供试品
动物 1 动物 2 动物 3 动物 4 动物 5 本方法 给药前 20 19 19 20 20
001 -L 给药后 28 29 22 28 25 本方法 给药前 24 23 24 24 21
001-H 给药后 29 25 29 31 22 本方法 给药前 22 19 19 19 19
002-L 给药后 28 25 25 26 26 本方法 给药前 21 18 21 18 23
002-H 给药后 27 24 27 26 26 本方法 给药前 24 24 24 24 24
003-L 给药后 36 28 33 25 31 本方法 给药前 24 24 24 18 19
003-H 给药后 28 26 33 20 21 原方法 给药前 19 18 19 21 19
001-L 给药后 21 22 23 27 23 原方法 给药前 24 24 24 24 24
001-H 给药后 死亡 22 21 死亡 22 原方法 给药前 21 22 20 24 24
002-L 给药后 28 26 29 25 31 原方法 给药前 24 18 23 24 20
002-H 给药后 22 死亡 20 20 19 原方法 给药前 24 18 23 24 20
003-L 给药后 32 19 24 25 21 原方法 给药前 24 18 23 24 20
003-H 给药后 22 15 死亡 死亡 19 表 7两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豚鼠体重的影响 豚鼠体重 (g) 豚鼠体重 (g) 供试品 (批号) - 供试品 (批号) - 动物 1 动物 2 动物 1 动物 2 本方法 给药前 300 344 原方法 给药前 339 287
001-L 给药后 305 348 001-L 给药后 346 303 本方法 给药前 314 344 原方法 给药前 284 260
001 -H 给药后 320 353 001-H 给药后 268 死亡 本方法 给药前 350 268 原方法 给药前 325 310
002-L 给药后 380 276 002-L 给药后 330 318 本方法 给药前 340 317 原方法 给药前 310 280
002-H 给药后 341 332 002-H 给药后 死亡 死亡 本方法 给药前 344 337 原方法 给药前 305 308
003-L 给药后 366 340 003-L 给药后 312 320 本方法 给药前 344 337 原方法 给药前 344 337
003-H 给药后 366 340 003-H 给药后 320 死亡 三、 热原质试验
1.药物与材料
1.1 受试药物
原方法和本方法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共三批次, 规格: 1.0 ml/ 支(以 0.5 mg原方法和本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苗多糖核酸粉溶于 1 ml生 理盐水) 。
1.2动物
健康家兔, 体重 L8〜2.5 kg, 雌雄各半, 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 供。
2.试验方法
按《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000年版中"卡介菌多糖、 核酸制剂制造及 检定规程"中 "生物制品热源质试验规程"的实验要求进行试验。 实验分为实验组 (以 0.5 mg本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苗多糖核酸粉溶于 1 ml生理盐水)和对照组 (以 0.5 mg原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苗多糖核酸粉溶 于 l ml生理盐水),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分为低剂量和高剂量两个组, 每组 健康家兔 9只, 每批样品 3只。
实验组和对照组低剂量组每批样品试验前用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0.1 mg/ml, 实验组和对照组高剂量组每批样品试验前用注射用生理盐水 稀释成 0.25 mg/ml。 每只动物按 0.1 mg/kg的剂量耳缘静脉缓慢注射预热 至 38°C的稀释后样品 1 ml/kg, 每隔 30分钟检测体温 1次, 连测 6次。 纪 录每只动物的正常体温和给药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为该兔的应答), 出 现负值以零计算。如 3只兔升温均低于 0.60°C, 并且 3只兔升温总和不超 过 1.40°C, 判为合格。
3、 结果
实验前所有家兔体温稳定, 两次测量体温相差均小于 0.2°C, 且同组 动物之间正常体温相差均小于 1.0°C。
实验组低剂量(L)和高剂量组(H), 各只动物的应答均低于 0.60°C, 且同组 3只动物升温总和均小于 1.40°C。对照组低剂量组, 各只动物的应 答均低于 0.60°C, 且同组 3只动物升温总和均小于 1.40°C, 但高剂量组三 只动物的体温均高于 0.80°C, 其热源质判定不合格 (结果见表 8)。
上述结果表明:长期使用本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比 原方法制备的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更安全。 表 8两方法制备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热原质试验结果 家兔的应答 CO
家兔 1 家兔 2 家兔 3 总和 本方法 001 -L 0.20 0.10 0.00 0.30 本方法 001-H 0.10 0.20 0.10 0.40 本方法 002-L 0.20 0.00 0.30 0.50 本方法 002-H 0 0.30 0.30 0.60 本方法 003-L 0.30 0.30 0.00 0.60 本方法 003-H 0.40 0.30 0.10 0.80 原方法 001-L 0.20 020 0.40 0.80 原方法 001-H 0.90 0.85 0.90 2.65 原方法 001-L 0.30 0.60 0.30 1.20 原方法 001-H 0.90 0.80 0.90 2.80 原方法 001-L 0.30 0.60 0.30 1.20 原方法 001-H 0.90 0.80 0.90 2.80

Claims (12)

  1. 权 利 要 求 书
    7P99123-PCT
    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得到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含有多 糖、核酸、残留的卡介菌菌体蛋白和质量百分含量小于 10%的水分, 其特 征在于: 多糖质量百分含量为 70-78%, 核酸质量百分含量为 12-20%, 残 留的卡介菌菌体蛋白质量百分含量为 0-0.5%, 苯酚的残留量为零。
  2.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中 的杂菌数为 0-20个 /克 。
  3. 3. —种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a) .对卡介菌进行培养, 并收获卡介菌培养物;
    (b) .采用物理方法对上述卡介菌培养物进行破碎, 得到卡介菌多糖核 酸混悬液;
    (c) .利用加入 30-100°C苯酚结合高速离心法对上述卡介菌多糖核酸 混悬液进行处理, 得到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
    (d) .通过凝胶柱层析法对上述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进行分离, 得到 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从该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中进一步分离得到卡 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4.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步骤 (b)中所述的物理方法选自超声、研磨、机械捣碎、高速匀浆中 的一种或多种。
  5. 5.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步骤 (c)包括: 向卡介菌多糖核酸混悬液中加入 0.5-2.0倍体积 30-100Ό苯酚并充分搅拌, 然后采用高速离心法对所得混悬液进行分离, 所得上清液即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
  6.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在向卡介菌多糖核酸混悬液中加入 0.5-2.0倍体积 30-100°C苯酚并 充分搅拌之后、采用高速离心对所得混悬液进行分离之前, 先使混悬液自 然沉降, 吸取上清液, 然后再采用高速离心对吸取的上清液进行进一步分 离, 所得上清液即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
  7. 7.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 (d)中所述通过凝胶柱层析法对上述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进行 处理是指, 采用工业化凝胶过滤层析介质, 利用凝胶过滤柱层析方法对经 30-100°C苯酚和高速离心处理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混合物进行分离。
  8.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所述工业化凝胶过滤层析介质可应用于工业化或大规模生产, 其耐 受 100 °C以下、 质量浓度小于或等于 70%的苯酚, 分离范围为
  9. 9.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 步骤 (d)中所述凝胶柱层析法为分子排阻层析法。
  10. 10.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工业化凝胶过滤层析介质为 GH-25凝胶介质。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步骤 (d)中所述从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中进一步分离得到卡介菌 多糖核酸提取物包括: 对该卡介菌多糖提取液进行醇沉, 收集沉淀物, 沉 淀物洗涤后干燥, 千燥物即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12. 12.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制备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 (d)中所述从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中进一步分离得到卡介菌 多糖核酸提取物包括: 向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液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 含 醇量为 70-75%重量, 自然沉淀后收集沉淀物, 沉淀物通过无水乙醇充分 搅拌均匀、 离心洗涤 2-5次, 然后用乙醚洗涤离心 2-5次后, 放至干燥器 干燥, 干燥物即为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
CN2007800536233A 2007-12-14 2007-12-14 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820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7/003598 WO2009079822A1 (fr) 2007-12-14 2007-12-14 Produit d'extraction d'acide nucléique polysaccharidique du bcg et sa méthode de prépa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891A true CN101820891A (zh) 2010-09-01
CN101820891B CN101820891B (zh) 2012-05-30

Family

ID=40800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36233A Active CN101820891B (zh) 2007-12-14 2007-12-14 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0891B (zh)
WO (1) WO200907982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8401A (zh) * 2018-12-14 2020-07-10 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662870A (zh) * 2016-12-02 2020-09-15 中国计量大学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cik细胞体外培养及制备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13462762A (zh) * 2020-03-30 2021-10-01 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多糖核酸免疫调节药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6886A (zh) * 2016-05-31 2017-12-08 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促进cik细胞增殖和提高cik细胞的杀瘤活性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918A (zh) * 2002-07-18 2004-05-12 李伟华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232259C (zh) * 2003-02-21 2005-12-21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一种口腔局部给药的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2870A (zh) * 2016-12-02 2020-09-15 中国计量大学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cik细胞体外培养及制备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11388401A (zh) * 2018-12-14 2020-07-10 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462762A (zh) * 2020-03-30 2021-10-01 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多糖核酸免疫调节药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13462762B (zh) * 2020-03-30 2022-05-27 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多糖核酸免疫调节药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891B (zh) 2012-05-30
WO2009079822A1 (fr) 200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5626B (zh) 一种从猪脾脏中提取转移因子的方法
CN112843228B (zh) 一种兔巴氏杆菌病二价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0891A (zh) 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2667A (zh) 一种山羊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The Taishan Robinia pseudoacacia polysaccharides enhance immune effects of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inactivated vaccines
CN110559431A (zh) 一种巨型艾美耳球虫纳米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0081257A1 (zh) 包含卡介菌多糖和卡介菌核酸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药剂中的应用
CN101690813A (zh) 一种鸡新城疫浓缩冻干卵黄抗体复合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10845636B (zh) 一种去除细菌多糖中的内毒素的方法
CN109797139A (zh) 一种3型鸭甲肝病毒弱毒株ch-p60及其应用
CN114377127B (zh) 一种三联卵黄抗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73971A (zh) 一种猪瘟脾淋源活疫苗用稀释液
CN100571774C (zh) 伤寒、副伤寒外膜蛋白疫苗
RU2545717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адъюванта для вакцин
RU2545714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адъюванта для вирусных вакцин
CN104873978A (zh) 一种猪瘟脾淋源活疫苗用冻干保护剂
JP5882635B2 (ja) マイタケ由来の高分子α−グルカン
CN101686992B (zh) 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及其注射剂和制备方法
CN101686993A (zh) 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及其注射剂和制备方法
CN101759770A (zh) 一种从鸡脾脏中提取转移因子的方法
CN105169386B (zh) 一种新型通用型基质疫苗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106950B (zh) 一种兽用疫苗的免疫佐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ia et al. Proof of concept in utilizing the peptidoglycan skelet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s antigen delivery platform for enhanced immune response
CN118021944A (zh) 预防治疗无乳链球菌和牛支原体所致疾病的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05554A (zh) 抗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精制卵黄抗体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U NAN SIQ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UNAN JIUZHITANG SIQI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0300 Liuyang biomedicine Park, Hunan, China

Patentee after: Hunan Siq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300 Liuyang biomedicine Park, Hun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Hunan Jiuzhitang Siqi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