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7713B - 一种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7713B
CN101817713B CN 201010164715 CN201010164715A CN101817713B CN 101817713 B CN101817713 B CN 101817713B CN 201010164715 CN201010164715 CN 201010164715 CN 201010164715 A CN201010164715 A CN 201010164715A CN 101817713 B CN101817713 B CN 101817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enol
butyl
propyl
hydrogen atom
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647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7713A (zh
Inventor
许峰
高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NA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KEANO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KEANO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KEANO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6471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7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7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7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7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7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2,2’-联苯二酚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在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借助过氧化物在0-100℃温度下进行氧化偶联反应从而生成2,2’-联苯二酚类化合物B;本发明方法更为简单和经济,后处理简单易行、普适性好,可以提供一系列2,2’-邻苯二酚衍生物。

Description

一种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它可以用做液晶聚合物的中间体原料。在合成高聚物方面,由于其耐热性能极佳,故可以用做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砜及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单体,用来制造优良的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它还可以用做橡胶防老剂、塑料抗氧剂以及染料中间体或石油制品的稳定剂。最近,人们利用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中的氧原子的螯合功能制备双齿配体,将其用做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促进剂。这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植物中发现的2,2’-联苯二酚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例如从木兰科落叶乔木厚朴中分离得到的5,5’-二烯丙基-2,2’-联苯二酚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抑制吗啡戒断反应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厚朴被用来消除胸腹满闷、止痛、健胃、下气降逆、止咳、祛除水毒和活血化瘀等。 
由于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广泛用途,其合成和工业化生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因此,发现、发展新型的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新法对于它们在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2,2’-邻苯二酚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借助过氧化物在水存在下在0-100℃温度下氧化偶联在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而制备。例如,US6077979描述了通过借助过硫酸盐和催化量的铁或铁化合物在水存在下在0-100℃温度下氧化偶联两分子的2,4- 二甲基苯酚制备3,3’,5,5’-四甲基-2,2’-联苯二酚的方法。此外,还有人研究了在超声辐射的条件下,借助过氧化氢和无机碱以及催化量的有机酸在0-100℃的温度下氧化偶联两分子的2,4-二叔丁基苯酚制备3,3’,5,5’-四叔丁基-2,2’-联苯二酚的方法。该方法反应速度较快、产率较高。 
然而,US6077979所发展的合成3,3’,5,5’-四甲基-2,2’-联苯二酚的方法的问题是在反应过程中会形成橡胶状的粘稠物质,这将导致反应器和搅拌器的污染。特别是进行工业生产时,热交换和所有原料的充分混合几乎不可能做到,原料不能实现完全转化。另外橡胶状的粘稠物质导致后处理异常复杂。 
而利用超声辐射方法合成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方法的问题是将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同时这个方法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因此,发展技术上简单且经济的合成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2,2’-联苯二酚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在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借助过氧化物在0-100℃温度下进行氧化偶联反应从而生成2,2’-联苯二酚类化合物B。 
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GSA00000116252200021
其中,所述的过氧化物为分子式为(叔丁基)-O-O-R的化合物,所述R为氢或叔丁基;优选氢。 
具体而言,本发明方法包括:将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金属催化剂和1毫升/毫摩尔酚类化合物A的低极性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然后在室温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氧化物;加入完毕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5-85℃反应4-6小时;最后经过后处理得到2,2’-联苯二酚类化合物B;其中,所述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金属催化剂和过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0.125-0.5∶0.5-1.2。 
所述的金属催化剂为铁盐、铜盐、锰盐、钴盐、钯盐或银盐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催化剂为铁盐或铜盐化合物。 
所述的低极性溶剂选自乙酸乙酯、四氯化碳、二氧六环或甲苯。 
所述的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的R1和R2均为氢原子。 
所述的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的R1和R2均为(C1-C9)烷基、(C1-C9)烷氧基、全氟代(C1-C3)烷基或全氟代(C1-C3)烷氧基。 
所述的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的R1和R2中一个为氢原子,另一个为(C1-C9)烷基、(C1-C9)烷氧基、全氟代(C1-C3)烷基、全氟代(C1-C3)烷氧基或(C6-C10)芳基。 
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2,2’-联苯二酚的制备方法如反应通式(I)所示:在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借助过氧化物在0-100℃温度下进行氧化偶联反应从而生成2,2’-联苯二酚类化合物B。 
通式(I) 
具体的反应条件是将1当量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0.125-0.5当量的金属催化剂和适量的低极性溶剂(1毫升/毫摩尔酚类化合物A)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室温下向反应体系中滴加1当量过氧 化物。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加热升温至75-85℃反应4-6小时。待反应体系自然降至室温后,减压除去低极性溶剂后,将浓缩物柱层析或重结晶得到2,2’-联苯二酚类化合物B。 
所述的金属催化剂为铁、铜、锰、钴、钯或银等金属盐类化合物。优选铁盐和铜盐化合物,更优选的是铁盐。 
所述的低极性溶剂为乙酸乙酯、四氯化碳、二氧六环或甲苯等。 
所述的过氧化物为分子式为(叔丁基)-O-O-R的化合物。R优选为氢。 
所述的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的R1和R2可以均为氢原子,此时A为苯酚。 
所述的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的R1和R2可以一个为氢原子,另一个为(C1-C9)烷基、(C1-C9)烷氧基、全氟代(C1-C3)烷基、全氟代(C1-C3)烷氧基或(C6-C10)芳基。 
此时A为2-取代苯酚、3-取代苯酚或4-取代苯酚。优选的为2-甲基苯酚、2-乙基苯酚、2-正丙基苯酚、2-异丙基苯酚、2-正丁基苯酚、2-叔丁基苯酚、2-异丁基苯酚、2-环己基苯酚、2-苯基苯酚、2-甲氧基苯酚、2-乙氧基苯酚、3-甲基苯酚、3-乙基苯酚、3-正丙基苯酚、3-异丙基苯酚、3-正丁基苯酚、3-叔丁基苯酚、3-异丁基苯酚、3-甲氧基苯酚、3-乙氧基苯酚、3-环己基苯酚、3-苯基苯酚、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4-正丙基苯酚、4-异丙基苯酚、4-正丁基苯酚、4-叔丁基苯酚、4-异丁基苯酚、4-环己基苯酚、4-苯基苯酚、4-甲氧基苯酚、4-乙氧基苯酚。 
所述的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的R1和R2可以均为(C1-C9)烷基、(C1-C9)烷氧基、全氟代(C1-C3)烷基或全氟代(C1-C3)烷氧基。 
此时A为2,3-二取代苯酚、2,4-二取代苯酚、3,4-二取代苯酚、2,5-二取代苯酚或3,5-二取代苯酚。优选的R1和R2可以各自独立地为甲基、 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甲氧基或乙氧基。例如2,3-二甲基苯酚、2-甲基-3-乙基苯酚、2-甲基-3-正丙基苯酚、2-甲基-3-异丙基苯酚、2-甲基-3-正丁基苯酚、2-甲基-3-异丁基苯酚、2-乙基-3-甲基苯酚、2,3-二乙基苯酚、2-乙基-3-正丙基苯酚、2-乙基-3-正丁基苯酚、2-正丙基-3-甲基苯酚、2-正丙基-3-乙基苯酚、2,3-二正丙基苯酚、2-正丙基-3-正丁基苯酚、2-异丙基-3-甲基苯酚、2,3-二甲氧基苯酚、2,3-二乙氧基苯酚、2,4-二甲基苯酚、2-甲基-4-乙基苯酚、2-甲基-4-正丙基苯酚、2-甲基-4-异丙基苯酚、2-甲基-4-正丁基苯酚、2-甲基-4-叔丁基苯酚、2-甲基-4-异丁基苯酚、2-乙基-4-甲基苯酚、2,4-二乙基苯酚、2-乙基-4-正丙基苯酚、2-乙基-4-异丙基苯酚、2-乙基-4-正丁基苯酚、2-乙基-4-叔丁基苯酚、2-乙基-4-异丁基苯酚、2-正丙基-4-甲基苯酚、2-正丙基-4-乙基苯酚、2,4-二正丙基苯酚、2-正丙基-4-异丙基苯酚、2-正丙基-4-正丁基苯酚、2-正丙基-4-叔丁基苯酚、2-正丙基-4-异丁基苯酚、2-异丙基-4-甲基苯酚、2-异丙基-4-乙基苯酚、2,4-二异丙基苯酚、2-异丙基-4-异丙基苯酚、2-异丙基-4-正丁基苯酚、2-异丙基-4-叔丁基苯酚、2-异丙基-4-异丁基苯酚、2-正丁基-4-甲基苯酚、2-正丁基-4-乙基苯酚、2,4-二正丁基苯酚、2-正丁基-4-异丙基苯酚、2-正丁基-4-正丁基苯酚、2-正丁基-4-叔丁基苯酚、2-正丁基-4-异丁基苯酚、2-叔丁基-4-甲基苯酚、2-叔丁基-4-乙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2-叔丁基-4-异丙基苯酚、2-叔丁基-4-正丁基苯酚、2-叔丁基-4-异丁基苯酚、2,4-二异丁基苯酚、2,4-二甲氧基苯酚、2,4-二乙氧基苯酚、3,4-二甲基苯酚、3-甲基-4-乙基苯酚、3-甲基-4-正丙基苯酚、3-甲基-4-异丙基苯酚、3-甲基-4-正丁基苯酚、3-甲基-4-异丁基苯酚、3-乙基-4-甲基苯酚、3,4-二乙基苯酚、3-乙基-4-正丙基苯酚、3-乙基-4-正丁基苯酚、3-正丙基-4-甲基苯酚、3-正丙基-4-乙基苯酚、3,4-二正丙基苯酚、3-正丙基-4-正丁基苯酚、3-异丙基-4-甲基苯酚、3,4-二甲氧基苯酚、3,4-二乙氧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2-甲基-5-乙基苯 酚、2-甲基-5-正丙基苯酚、2-甲基-5-异丙基苯酚、2-甲基-5-正丁基苯酚、2-甲基-5-叔丁基苯酚、2-甲基-5-异丁基苯酚、2-乙基-5-甲基苯酚、2,5-二乙基苯酚、2-乙基-5-正丙基苯酚、2-乙基-5-异丙基苯酚、2-乙基-5-正丁基苯酚、2-乙基-5-叔丁基苯酚、2-乙基-5-异丁基苯酚、2-正丙基-5-甲基苯酚、2-正丙基-5-乙基苯酚、2,5-二正丙基苯酚、2-正丙基-5-异丙基苯酚、2-正丙基-5-正丁基苯酚、2-正丙基-5-叔丁基苯酚、2-正丙基-5-异丁基苯酚、2-异丙基-5-甲基苯酚、2-异丙基-5-乙基苯酚、2,5-二异丙基苯酚、2-异丙基-5-异丙基苯酚、2-异丙基-5-正丁基苯酚、2-异丙基-5-叔丁基苯酚、2-异丙基-5-异丁基苯酚、2-正丁基-5-甲基苯酚、2-正丁基-5-乙基苯酚、2,5-二正丁基苯酚、2-正丁基-5-异丙基苯酚、2-正丁基-5-正丁基苯酚、2-正丁基-5-叔丁基苯酚、2-正丁基-5-异丁基苯酚、2-叔丁基-5-甲基苯酚、2-叔丁基-5-乙基苯酚、2,5-二叔丁基苯酚、2-叔丁基-5-异丙基苯酚、2-叔丁基-5-正丁基苯酚、2-叔丁基-5-异丁基苯酚、2,5-二异丁基苯酚、2,5-二甲氧基苯酚、2,5-二乙氧基苯酚、3,5-二甲基苯酚、3-甲基-5-乙基苯酚、3-甲基-5-正丙基苯酚、3-甲基-5-异丙基苯酚、3-甲基-5-正丁基苯酚、3-甲基-5-叔丁基苯酚、3-甲基-5-异丁基苯酚、3-乙基-5-甲基苯酚、3,5-二乙基苯酚、3-乙基-5-正丙基苯酚、3-乙基-5-异丙基苯酚、3-乙基-5-正丁基苯酚、3-乙基-5-叔丁基苯酚、3-乙基-5-异丁基苯酚、3-正丙基-5-甲基苯酚、3-正丙基-5-乙基苯酚、3,5-二正丙基苯酚、3-正丙基-5-异丙基苯酚、3-正丙基-5-正丁基苯酚、3-正丙基-5-叔丁基苯酚、3-正丙基-5-异丁基苯酚、3-异丙基-5-甲基苯酚、3-异丙基-5-乙基苯酚、3,5-二异丙基苯酚、3-异丙基-5-异丙基苯酚、3-异丙基-5-正丁基苯酚、3-异丙基-5-叔丁基苯酚、3-异丙基-5-异丁基苯酚、3-正丁基-5-甲基苯酚、3-正丁基-5-乙基苯酚、3,5-二正丁基苯酚、3-正丁基-5-异丙基苯酚、3-正丁基-5-正丁基苯酚、3-正丁基-5-叔丁基苯酚、3-正丁基-5-异丁基苯酚、3-叔丁基-5-甲基苯酚、3-叔丁基-5-乙基苯酚、3,5-二叔丁基苯酚、3-叔丁基-5- 异丙基苯酚、3-叔丁基-5-正丁基苯酚、3-叔丁基-5-异丁基苯酚、3,5-二异丁基苯酚、3,5-二甲氧基苯酚、3,5-二乙氧基苯酚。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最大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普适性。例如在US6077979中,底物只局限于2,4-二甲基苯酚,因此得到一种2,2’-联苯二酚:即3,3’,5,5’-四甲基-2,2’-联苯二酚。而本发明没有底物的限制,可以得到多种类型的2,2’-联苯二酚衍生物。 
2)因为US6077979采用的过氧化物为过硫酸根阴离子,为水溶性,因此其只能用水做溶剂;而本发明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或过氧化二叔丁基,因而采用低级性溶剂,使得后处理简单易行,从而提供了一种更为简单和经济的合成方法。3)本发明得到的目标产物经分离提纯后的产率为70-90%。所得化合物经过核磁共振谱图(1H NMR)、质谱(MS)分析确定,结构无误。 
4)由于此类反应适合于多种底物,经过对反应底物的优化和调节,可以合成出多取代的、结构多样的2,2’-邻苯二酚类化合物组合库,这些化合物有可能在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在250mL二氧六环中分别加入50g(300mmol,1eq)4-甲基-2-叔丁基苯酚和8.11g(150mmol,0.5eq)三氯化铁,然后在室温下滴加入31mL(27.4g,300mmol,1eq)叔丁基过氧化氢,40分钟滴完。滴加完毕后体系开始加热至80℃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二氧六环,残余物使用石油醚重结晶得44.0克2,2’-二叔丁基-4,4’-二甲基联苯二酚,产率90%。核磁共振氢谱(1H NMR,300MHz,CDCl3)δ7.14-7.12(d,Jm=1.25Hz,2H);7.00-6.88(d,Jm=1.25Hz,2H);5.18(s,2H);2.30(s,6H);1.242(s,18H).MS:m/z 326(M+);311;255。 
实施例2 
在400mL甲苯中分别加入77g(500mmol,1eq)3,4-二甲氧基苯酚和17.4g(62.5mmol,0.125eq)七水合硫酸亚铁,然后在室温下滴加入26mL(22.9g,250mmol,0.5eq)叔丁基过氧化氢,30分钟滴完。滴加完毕后体系开始加热至85℃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二氧六环,残余物使用石油醚柱层析得到62.0克3,3’,4,4’-四甲氧基联苯二酚,产率81%。核磁共振氢谱(1H NMR,300MHz,CDCl3)δ7.08(s,2H);6.49(s,2H);5.35(s,2H);3.88(s,6H);3.75(s,6H).MS:m/z 306(M+)。 
实施例3 
在850mL乙酸乙酯中分别加入170g(1mol,1eq)4-苯基苯酚和40.5g(0.25mol,0.25eq)三氯化铁,然后在室温下滴加入220mL(175.2g,1.2mol,1.2eq)过氧化二叔丁基,150分钟滴完。滴加完毕后体系开始加热至75℃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乙酸乙酯,残余物使用石油醚柱层析得到118.3克4,4′-二苯基联苯二酚,产率70%。核磁共振氢谱(1H NMR,300MHz,CDCl3)δ7.58-7.41(m,14H);7.07(d,Jo=6.2Hz,2H);5.12(s,2H).MS:m/z 338(M+)。 
实施例4 
在200mL四氯化碳中分别加入47g(500mmol,1eq)苯酚和20.18g(150mmol,0.3eq)氯化亚铜,然后在室温下滴加入31mL(27.4g,300mmol,0.6eq)叔丁基过氧化氢,40分钟滴完。滴加完毕后体系开始加热至80℃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四氯化碳,残余物使用正己烷柱层析得32.5克2,2’-联苯二酚,产率70%。核磁共振氢谱(1H NMR,300MHz,CDCl3)δ7.62(d,Jo=6.2Hz,2H);7.24-6.98(m,6H);5.35(s,2H).MS:m/z 186(M+)。 
实施例5 
在150mL二氧六环中分别加入48.6g(300mmol,1eq)2-三氟甲基苯酚和6.38g(37.5mmol,0.125eq)硝酸银,然后在室温下滴加入24.8mL(21.9g,240mmol,0.8eq)叔丁基过氧化氢,30分钟滴完。滴加完毕后体系开始加热至80℃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二氧六环,残余物使用石油醚重结晶得36.2克2,2’-三氟甲基联苯二酚,产率75%。核磁共振氢谱(1H NMR,300MHz,CDCl3)δ7.88(d,Jo=6.2Hz,2H);7.48(d,Jo=6.4Hz,2H);7.01(m,2H);5.45(s,2H).MS:m/z322(M+)。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制备2,2’-联苯二酚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金属催化剂和低极性溶剂混合;然后在室温下加入过氧化物;加入完毕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5-85℃反应4-6小时;最后经过后处理得到2,2’-联苯二酚类化合物B;其中,所述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金属催化剂和过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0.125-0.5:0.5-1.2;所述的金属催化剂为铁盐,所述的低极性溶剂为二氧六环或甲苯;
反应式如下所示:
所述的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的R1和R2均为氢原子;
或者,所述的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的R1和R2均为(C1-C9)烷基、(C1-C9)烷氧基、全氟代(C1-C3)烷基或全氟代(C1-C3)烷氧基;
或者,所述的邻位具有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A的R1和R2中一个为氢原子,另一个为(C1-C9)烷基、(C1-C9)烷氧基、全氟代(C1-C3)烷基、全氟代(C1-C3)烷氧基或(C6-C10)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物为(叔丁基)-O-O-R,所述R为氢或叔丁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催化剂为三氯化铁或七水合硫酸亚铁。
CN 201010164715 2010-04-30 2010-04-30 一种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817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64715 CN101817713B (zh) 2010-04-30 2010-04-30 一种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64715 CN101817713B (zh) 2010-04-30 2010-04-30 一种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7713A CN101817713A (zh) 2010-09-01
CN101817713B true CN101817713B (zh) 2013-06-12

Family

ID=4265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64715 Active CN101817713B (zh) 2010-04-30 2010-04-30 一种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7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6870B2 (ja) * 2013-09-30 2018-06-06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ビフェノール化合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並びに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3553881B (zh) * 2013-11-06 2015-11-18 四川宝利丰科技有限公司 联苯二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US9950979B2 (en) * 2014-05-26 2018-04-24 Evonik Degussa Gmbh Method for producing asymmetrical biphenols using selenium dioxide
CN107148443B (zh) * 2014-10-21 2018-11-2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用于高分子产品的防老剂
CN105967980B (zh) * 2016-06-30 2018-11-16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2,2′-联苯二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6699520A (zh) * 2016-12-22 2017-05-24 甘肃省化工研究院 一种3,3’,5,5’‑四甲氧基‑4,4’‑联苯二酚的合成方法
CN107903151A (zh) * 2017-11-22 2018-04-13 安庆三喜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2,2’‑二羟基联苯的纯化方法
CN110642677B (zh) * 2019-08-30 2023-05-26 浙江工业大学 双芳基衍生物的制备、双芳基衍生物及应用
CN111909003B (zh) * 2020-02-10 2023-05-30 广东欧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公斤级新型联苯四酚的氧化偶联方法及其催化剂
CN115385818B (zh) * 2022-09-01 2023-09-29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扑热息痛杂质及制备方法
CN115536498B (zh) * 2022-10-24 2023-10-20 遵义医科大学 一种丁二酮催化的取代苯酚氧化偶联的方法
CN116283510B (zh) * 2023-04-12 2024-03-01 辽宁中医药大学 马齿苋中一种新型苯酚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7979A (en) * 1999-02-18 2000-06-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anufacture of 3,3',5,5'-tetramethyl-2,2'-biphenol
DE10325490A1 (de) * 2003-06-04 2004-12-30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2,2'-Dihydroxy-biphenylen
DE102005015893A1 (de) * 2005-04-06 2006-10-12 Basf Ag Verbessert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iphenolen aus Monophenol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7713A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7713B (zh) 一种2,2’-联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2633821B (zh) 由嘧啶羧酸基配体构筑的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as et al. A hexanuclear cerium (IV) cluster with mixed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CN106008169B (zh) 一种百里酚的合成方法
CN103214358A (zh) 一种6-羟基-2-萘甲醛合成方法
CN105367390B (zh) 一种合成紫檀芪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Wong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oxo-transfer properties of dioxotungsten (VI) complexes with pyridine-based NO-and NS-bidentate ligands
CN107746452B (zh) 基于微-介孔酚醛树脂的钯负载异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in et al. Three novel trinuclear zinc (II)/nickel (II) complexes with pentadentate ligands N-nitrobenzoylsalicylhydrazidate
An et al. Synthese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metal complexes based on pyrazolecarboxylic acid ligands
CN109336753B (zh) 一种α-苄基取代1,3-二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0862306A (zh) 一种通过胺甲基化反应制备醌类阻聚剂的方法
CN101973537A (zh) 一种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709204B (zh) 一种钴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254047B (zh) 制备L-薄荷醇中间体d-香茅醛的方法
CN102764673B (zh) 用于制备联苯醚类化合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Yeşilel et al. A novel copper (II)–hydrogen oxalate coordination polymer showing a new coordination mode
CN102766041B (zh) 一种水杨醛衍生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9942631A (zh) 一种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的合成方法
CN108264449B (zh) 一种2,6-二乙基-4-甲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CN104370712A (zh) 一种含三甲氧基苯结构的双酚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314A (zh) 一种抗氧剂hp-136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
CN109305983B (zh) 一种环丙基硼酸的合成方法
CN111995607B (zh) 一种抗病毒苯基硒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4004005B (zh) 一种同质异晶手性锌氮配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8

Address after: 230000 southeast corner of Changsong road and Changle Road, Hefei Circular Economy Demonstration Park, Feidong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HUANA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4 No. 103 North Q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Okeanos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