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7746A - 转换操作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换操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7746A
CN101797746A CN201010104008A CN201010104008A CN101797746A CN 101797746 A CN101797746 A CN 101797746A CN 201010104008 A CN201010104008 A CN 201010104008A CN 201010104008 A CN201010104008 A CN 201010104008A CN 101797746 A CN101797746 A CN 101797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operating grip
opening
shell
oper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4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7746B (zh
Inventor
椿本浩幸
田中尚武
关野文昭
稻垣贤一郎
山本真佐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Power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Power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Power Too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97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7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7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77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1Gearings, speed selectors, clutch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2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6Casing of switch constituted by a handle serving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by the handle of a vacuum clea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Slide Switches (AREA)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转换操作设备,用于转换至少两个部件的位置以在容纳在具有开口的外壳内的变速器机构中建立三个或更多速度模式,该转换操作设备包括以与部件相对应的关系布置的操作手柄。每个操作手柄可以沿着指定操作方向在两个指定位置之间移动以转换部件的位置。操作手柄连续地置于外壳的开口内,操作手柄之一与另一个部分地重叠。

Description

转换操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换操作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三个或更多速度模式的变速器机构中转换速度模式的转换操作设备。
发明背景
传统上,电动旋转工具例如旋转冲击工具和钻具中设置有能够在三个或更多级改变输出转速的减速器机构。
作为用于转换减速器机构的转速的转换单元,已知如在例如日本专利提前公开公布号2008-114365中公布的转换操作设备。该转换操作设备包括单个滑动开关(相当于本发明中使用的操作手柄),该滑动开关可以滑动进入三个转换位置,因此移动两个可转换齿轮并且转换三个速度模式。
在日本专利提前公开公布号2008-114365的转换操作设备中,两个可转换齿轮通过滑动单个滑动开关而转换。为此,三个转换位置之一必然变成滑动开关由其朝剩余的两个移动位置滑动的中间位置。
因此,滑动开关可以过多地滑动或滑动不足。这就很难将滑动开关保持在中间位置,因此损害了使用的简易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换操作设备,它通过除去将需要由操作开关占据的中间位置而享有提高的操作性和提高的使用简易性。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换操作设备用于转换至少两个部件的位置以在容纳在具有开口的外壳中的变速器机构中建立三个或更多速度模式,包括:以与部件相对应关系布置的操作手柄,每个操作手柄均沿着指定操作方向在两个指定位置之间移动以转换部件的位置,操作手柄连续地布置在外壳的开口内,操作手柄之一与另一个操作手柄部分地重叠。
使用该配置,就不需要将操作手柄保持在中间位置,这就不同于其中两个部件的位置由单个操作手柄转换的传统转换操作设备。
因为操作手柄彼此重叠,所以可以抑制沿操作方向测量的转换操作设备的总长度的增大。
使用这种配置,就不需要将手柄保持在中间位置。使用者就可以将操作手柄牢固地置于各自的模式位置中,很容易地感知操作手柄的停止位置并且很容易地执行操作手柄的位置的转换操作,因此提高转换操作设备的使用简易性。
因为操作手柄彼此重叠,所以可以抑制转换操作设备的总长度的增大。该有助于防止转换操作设备尺寸的增大。
在转换操作设备中,每个操作手柄均可以包括在每个速度模式中可选择地暴露的隐藏部分,该隐藏部分设置有指示速度模式之一的模式指示部分。
使用这种配置,可以在视觉上识别对应于每个速度模式的模式指示部分。使用者就能够仅仅通过查看模式指示部分而很容易地察觉当前模式,因此提高了转换操作设备的使用简易性。
在转换操作设备中,外壳可以包括与操作手柄的两个指定位置对齐设置的标记。
使用这种配置,仅仅通过将操作手柄与标记对齐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转换操作期间操作手柄的停止位置。这有助于提高转换操作设备的使用简易性。
在转换操作设备中,外壳可以包括平行于操作方向延伸的相对侧区域以界定开口,标记以与每个操作手柄相对应关系布置在相对侧区域中。
使用这种配置,标记以与每个操作手柄相对应的关系布置在相对侧区域中。这消除了使用者混淆用于操作手柄之一的标记与用于其它操作手柄的标记的可能性。因此,用者就能够很容易地察觉转换操作期间操作手柄的停止位置,因此提高了转换操作设备的使用简易性。
在转换操作设备中,操作手柄的颜色可以彼此不同。
使用这种配置,操作手柄的颜色可以彼此不同。因此,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区分操作手柄。这有助于提高转换操作设备的操作性能和使用简易性。
在转换操作设备中,操作手柄的形状可以彼此不同。
使用这种配置,操作手柄的形状可以彼此不同。因此,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察觉当前速度模式和当前可操作的操作手柄。这有助于提高转换操作设备的使用简易性。
在转换操作设备中,操作手柄可以在大于操作行程的长度上彼此重叠。
使用这种配置,操作手柄在大于操作行程的长度上彼此重叠。因此,即使操作手柄从重叠状态中释放,也不会在操作手柄之间生成间隙。这可以减少灰尘或其它外物通过开口进入外壳内部的可能性,因此抑制了转换操作设备中故障的出现。
在转换操作设备中,每个操作手柄均可以以相同的操作行程在两个指定位置之间移动。
使用这种配置,每个操作手柄均可以以相同的操作行程在两个指定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可以同时操作操作手柄并且通过操作手柄的一次性操作将当前模式转换为任意其它模式。
附图说明
通过连同附图给出的实施例的下列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和特征将会显而易见,其中:
图1A是显示包括具有开口和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转换操作设备的外壳的旋转冲击工具的透视图,转换操作设备布置在外壳的开口内;
图2A和2B是为简化起见移除了输出单元的旋转冲击工具的顶部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3A是沿图2A中的线A-A剖开的剖视图并且图3B是沿图3A中的线B-B剖开的剖视图,在这些视图中转换操作设备以第一模式布置在旋转冲击工具的外壳中;
图4A是沿图2A中的线A-A剖开的剖视图并且图4B是沿图4A中的线C-C剖开的剖视图,在这些视图中转换操作设备以第二模式布置在旋转冲击工具的外壳中;
图5A、5B和5C是旋转冲击工具的部分剖视透视图,分别显示了转换操作设备处于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中;
图6A、6B和6C是旋转冲击工具的透视图,分别显示了手柄侧标记和参考标记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中的位置关系;并且
图7A、7B和7C是旋转冲击工具的部分剖视透视图,分别显示了保持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中的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转换操作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B,依照本发明的转换操作设备布置在例如旋转冲击工具9的例如一个表面上界定的开口95内。
旋转冲击工具9包括二等分的外壳91(91a和91b)和布置在外壳91内的减速器机构92。减速器机构92可以转换到三个不同模式中。减速器机构92用来降低从驱动电源输入的旋转运动的速度。
旋转运动传递到输出单元93上,其速度已经由减速器机构92降低以匹配每个模式的减速比。输出单元93布置在外壳91的一个端部处并且设置有冲击机构。
设置了在其中建立了电源的夹持单元94以从外壳91的与开口95相对的表面延伸。
开口95形成为沿着减速器机构92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细长矩形。或者,开口95可以形成为基本上等边的正方形形状。
在下面的说明中,从减速器机构92输出旋转运动的方向即输出单元93所在的一侧被称作前,并且相反的方向被称为后。夹持单元94所在的一侧被称为下,而开口95所在的一侧被称为上。垂直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方向被称作横向。
减速器机构92包括可以移动到减速状态和非减速状态的第一和第二变速器单元(未显示)。通过组合第一和第二变速器单元的移位操作,输出的旋转运动的速度可以在三个速度之间转换。
第一和第二变速器单元由转换操作设备转入减速状态和非减速状态。变速器单元的操作并不限于减速状态和非减速状态之间的转换操作。可替换的是,变速器单元可以转换为两个不同的减速比或者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
参见图3A至4B,转换操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第一变速器单元的转换操作的第一手柄1和用于执行第二变速器单元的转换操作的第二手柄2。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布置在外壳91中界定的开口95内。
第一手柄1包括保持在外壳91内用于沿轴向方向沿着开口95前后滑动运动的第一主体板11、从第一主体板11向下延伸用于与第一变速器单元接合的第一联接部分12和从第一主体板11向上伸出的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
当第一主体板11进行滑动运动时,第一手柄1移动进入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一旦第一手柄在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之间前后运动,第一联接部分12就会在减速状态和非减速状态之间转换。
当第一手柄1在前端位置中时,第一主体板11的后部置于开口95内且其一部分保持在外壳91内部。然而,当第一手柄1在后端位置中时,第一主体板11的后部置于开口95的后侧处并且隐藏在外壳91内部。在第一主体板11的上表面上,设置了一个只有当第一手柄1在前端位置中时可以从外部视觉地识别的第三模式指示部分15。第一手柄1的前端和后端位置由外壳91内部形成的止挡肋(未显示)决定。
第一主体板11的前部由第一重叠部分14构成,第一重叠部分14在其上前侧具有凹槽141。第二手柄的后部布置在第一重叠部分14上方。
通过将第二手柄2的后端位置放入凹槽141中,第一重叠部分14隐藏在第二手柄2下方。因此,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彼此重叠。
第二模式指示部分16形成于界定了凹槽141的第一重叠部分14的上表面上。当第一手柄1处于后端位置中并且第二手柄2的后部并未与第一手柄1重叠时,可以视觉地识别第二模式指示部分16。
第二手柄2连同第一手柄1一起置于开口95内。因此,除了其与第一重叠部分14重叠的后部之外,第二手柄2在第一手柄1前侧处始终沿轴向方向前后滑动。
如同第一手柄1一样,第二手柄2包括滑动地保持在外壳91内的第二主体板21、从第二主体板21向下延伸用于与第二变速器单元接合的第二联接部分22和从第二主体板21向上伸出的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
当第二主体板21进行滑动运动时,第二手柄2移动进入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一旦前后运动,第二手柄2就执行第二变速器单元的转换操作。第二手柄2的前端和后端位置由外壳91内部形成的止挡肋(未显示)决定。
第二主体板21的后部由第二重叠部分24构成,且第二重叠部分24可以移入和移出第一重叠部分14的凹槽141。当第二重叠部分24移入第一重叠部分14的凹槽141中时,它置于第一重叠部分14上方。
当第二重叠部分24置于第一重叠部分14上方时,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彼此部分地重叠,因此遮盖和隐藏形成于第一重叠部分14的上表面上的第二模式指示部分16。
第一模式指示部分25形成于第二手柄2的前部的上表面上。当第二手柄2在前端位置中时,第一模式指示部分25置于开口95的前侧处并且隐藏在外壳91的内部。当第二手柄2在后端位置中时,第一模式指示部分25位于开口95中并且变得视觉地可识别。
因此,减速器机构92可以转换到三个模式中,即其中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都在后端位置中的第一模式,其中第一手柄1在后端位置中并且第二手柄2在前端位置中的第二模式和其中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都在前端位置中的第三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式是其中冲击机构启动的冲击模式。第二模式是其中输出速度变得最低的钻驱动器低模式。第三模式是其中输出速度进入在前的两种模式的输出速度之间的钻驱动器高模式。
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布置在开口95内这样除了第一重叠部分14之外的第一主体板11的上表面、第二主体板21的上表面和第二重叠部分24的上表面可以彼此齐平。
在没有设置重叠部分的情形中,可以设定其中第一手柄在前端位置并且第二手柄在后端位置的模式。当不需要这种模式时,要求限制机构阻止使用者设定这种模式。相反,依照本发明,可以执行操作的限制而不添加任何新的零件,这样转换操作设备就具有低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的装配性。另外,虽然旋转冲击工具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三个操作模式,在旋转冲击工具具有四个或更多操作模式的情形下,或者在除旋转冲击工具之外的其它工具的情形下,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接下来,将参照图5A至5C描述与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的操作中的模式的对应和在每个模式中的各自模式标记的视觉识别性。
如果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都在后端位置中,如图5A中所示,第一重叠部分14和第二重叠部分24就彼此重叠。因此,第一手柄1的后部就隐藏在外壳91内部,使之不能从外部视觉地识别第三模式指示部分15和第二模式指示部分16。
然而,第二手柄2的前部的第一模式指示部分25置于开口95中并且可以从外部视觉地识别。第一模式指示部分25指示冲击模式。
因此,在其中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都在后端位置中的第一模式中,使用者可以从第一模式指示部分25的标记很容易地看出减速器机构92处于冲击模式中。
如果第二手柄2滑动到如图5B中所示的前端位置中以将转换操作执行为第二模式,第二手柄2的前部就会隐藏到外壳91的内部。这就不可能从外部视觉地识别第一模式指示部分25。
此时,第一重叠部分14和第二重叠部分24从重叠状态中释放,因此将第一重叠部分14的上表面暴露于外部。因此,可以视觉地识别指示钻驱动器低模式的第二模式指示部分16。
第一重叠部分14和第二重叠部分24没有完全地从重叠状态释放,但是在它们的端部伸出部处保持部分地重叠。这可以防止外壳91的内部通过将在第一手柄1的前端和第二手柄2的后端之间生成的间隙暴露在开口95中。
因此,在其中第一手柄1在后端位置中并且第二手柄2在前端位置中的第二模式中,使用者可以从第二模式指示部分16的标记很容易地确认减速器机构92处于钻驱动器低模式中。
如果第一手柄1滑动到如图5C中所示的前端位置以执行从第二模式到第三模式的转换操作,第一手柄1的后部就会位于开口95中。这就可以从外部视觉地识别第三模式指示部分15。
此时,第一重叠部分14置于第二重叠部分24下方并且与之重叠。因此,界定了凹槽141的第一重叠部分14的上表面就由第二重叠部分24遮盖。这就不能从外部视觉地识别第二模式指示部分16。
因此,在其中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在前端位置中的第三模式中,使用者可以从第三模式指示部分15的标记很容易地确认减速器机构92处于钻驱动器高模式中。
接下来,将使用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和开口95的后端之间的距离L1、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和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之间的距离L2和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和开口95的前端之间的距离L3中的变化描述三个模式中转换操作设备的转换行程。
如图6A中所示,距离L3在其中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在后端位置中的第一模式中最大。
如果第二手柄2向前移动以建立如图6B中所示的第二模式,距离L3就会变得基本上等于距离L1。距离L2与距离L3的减小成比例地增大。因此,距离L2变得最大。
如果第一手柄1向前移动以建立如图6C中所示的第三模式,距离L2就会变得基本上等于第一模式中可用的距离L2。距离L1与距离L2的减小成比例地增大。因此,距离L1变得最大。
当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都在前端位置中时获得的距离L1和距离L3之间的关系与当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都在后端位置中时获得的相反。由各自的手柄1和2的操作改变的长度基本上保持不变。
如上改变的长度对应于各自的手柄1和2在操作时的移动距离。这意味着各自的模式的转换操作期间的转换行程彼此相等并且两个手柄可以同时操作。因此,可以通过手柄1和2的一次性操作在例如冲击模式和钻驱动器高模式之间转换。换句话说,可以通过各自的手柄1和2的一次性操作将当前模式转换为任意其它模式。
手柄1或2可以操作的距离L1、L2和L3之一在正常时间保持得最长。这使得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允许转换操作的手柄1和2。
第一手柄侧标记31设置在第一手柄1的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的上表面的左端区域中。第二手柄侧标记41设置在第二手柄2的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的上表面的右端区域中。
在外壳91的左半部分91a中,设置了第一前参考标记32和第一后参考标记33,其中当第一手柄1在前端位置中时第一前参考标记32与第一手柄侧标记31横向对齐,并且当第一手柄1在后端位置中时第一后参考标记33与第一手柄侧标记31横向对齐。
如果第一手柄侧标记31与第一前参考标记32和第一后参考标记33之一对齐时,使用者可以从外部视觉地识别第一手柄1已经滑动入前端位置或后端位置以成功地完成转换操作。
在外壳91的右半部分91b中,设置了第二前参考标记42和第二后参考标记43,其中当第二手柄2在前端位置中时第二前参考标记42与第二手柄侧标记41横向对齐,并且当第二手柄2在后端位置中时第二后参考标记43与第二手柄侧标记41横向对齐。
如果第二手柄侧标记41与第二前参考标记42和第二后参考标记43之一对齐时,使用者可以从外部视觉地识别第二手柄2已经成功地完成转换操作。
因此,通过组合可移动到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的两个手柄,减速器机构92可以转换到三个模式之一。手柄可以很容易地移动到其中各自的模式被转换的位置中。这有助于提高转换操作设备的使用简易性。
各自的手柄设计成滑动运动到两个位置即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之一中。这消除了将手柄保持在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需要。
因为在运动到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期间各自的手柄的位置由外壳91的止挡肋决定,所以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决定各自的手柄的停止位置。这抑制了手柄移动进入其中各自的模式不可用的位置中。因此,很容易将手柄保持在它们的位置中,这有助于防止手柄的错误操作。
由于手柄布置在相同的开口95中,所以可以减少在外壳91中形成开口95所需的剪切块部分的数目。即使由于旋转冲击工具9的下落或其它原因而对其施加了冲击,也可以减少外壳91中生成应力集中部分的数目。这有助于防止出现故障或其它问题。
如显示第二模式的图5B和图6B中所示,沿轴向方向测量的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的纵向尺寸的总和被设定为大于开口95的前后长度,这样手柄1和2就能够遮盖开口95的整个区域。
手柄1和2彼此部分地重叠并且因此可以进行滑动运动而同时遮盖开口95。第二重叠部分24与第一重叠部分14的上表面重叠。
除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之外没有其它部件布置在开口95中。这有助于抑制零件数目的增大并且避免转换操作设备的配置和装配任务的复杂性。通过仅仅两个零件,就可以防止旋转冲击工具的内部的暴露和异物侵入旋转冲击工具内。
重叠部分的提供可以抑制转换操作设备的前后长度和开口95的增大,因此抑制旋转工具的尺寸的增大并且将转换操作限制为不必要的模式而不会增加零件的数目。
因为模式指示部分设置在外壳91和其视觉可识别性由重叠部分改变的手柄的部分中,所以能够以低成本方式提供一种模式指示单元。模式指示部分响应方式转换操作而改变。模式指示部分之一在每个模式中是视觉地可识别的。
因此,仅仅通过查看视觉地可识别的模式指示部分就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当前模式。
在各自的手柄操作部分中提供手柄侧标记并且在外壳中提供参考标记使得使用者能够在手柄操作部分的滑动运动期间很容易地确定它们的停止位置。
因为参考标记与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以对应关系布置在左外壳部91a和右外壳部91b中,所以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各自的手柄操作部分的当前位置。
对应于各自的手柄的参考标记设置在外壳91的不同外壳部中。因此,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识别指示第一手柄1的前端位置的第一前参考标记32和指示第二手柄2的后端位置的第二后参考标记43。
更不用说,参考标记的位置可以在参考标记与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以对应关系单独地设置在左和右位置的范围内改变。外壳91可以不分成两个部分而是可以形成单个主体。
在每个模式中,开口95的后端与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之间的距离、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与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与开口95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中的一个变得最大。
这意味着第一操作部分13或第二操作部分23中具有最大距离的是可以滑动的操作部分。因此,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察觉当前可操作的手柄及其滑动方向。
因为转换行程即转换操作期间各自的手柄操作部分的移动距离设置成彼此基本上相等,所以两个手柄操作部分可以同时在第一模式或第三模式中操作。这有助于提高转换操作设备的使用简易性。
理想的是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的颜色彼此不同。在这种情形下,各自的手柄操作部分的颜色就变得不同,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各自的手柄并且提高转换操作设备的使用简易性。
由转换操作设备的各自的手柄执行的转换操作并不限于轴向滑动运动。或者,各自的手柄可以设计成围绕旋转工具的轴线旋转以执行减速器机构的转换操作。
参见图7A至7C,图中显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转换操作设备,在该设备中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的形状彼此不同。仅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的转换操作设备的不同之处而省略了相同配置的说明。
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一手柄1包括两个“I”形的第一主体板11,每个第一主体板11均具有沿滑动方向延伸的前部和后部,还包括桥接两个第一主体板11的“H”形的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
第二手柄2包括布置在第一手柄1的两个第一主体板11之间的轴向可滑动的“I”形的第二主体板21和连接至第二主体板21的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且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具有通常等于开口95的横向宽度的横向尺寸。
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的前后长度大于开口95的前后长度。第二主体板21的一部分始终置于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的下方。同样,第一主体板11的特定部分始终位于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的左端和右端部分下方。
因此,各自的手柄可以在任何时刻独立于其位置而遮盖开口95,因此可以防止灰尘或其它外物通过开口95进入旋转工具的内部。
虽然未显示在附图中,但是第一手柄1还包括在并不阻碍第二联接部分的转换操作的这种位置处的第一重叠部分,该第一重叠部分从两个第一主体板11的下表面朝第二主体板21的下侧横向地延伸。
第一重叠部分用来防止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的弯曲变形和两个第一主体板11的不对准,这是由于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的操作期间施加的压紧力导致的。第一重叠部分还用来防止第二手柄2落入旋转工具的内部。
在开口95的前端处形成了具有比开口95更小横向宽度的向前降低的凹槽96。凹槽96使得使用者即使在第二手柄2处于前端位置中时也可以很容易地握住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
当第二手柄2移动到前端位置中时,第二手柄2的停止位置由形成在外壳91内部的止挡肋决定,这样如果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的左端部分和右端部分与凹槽96的相对侧向部分951的后表面接触时就可以停止第二手柄2。
因为当第二手柄2滑动到前端位置中时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与相对的侧向部分951接触,所以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察觉第二手柄2的前端位置。
如果当第二手柄2在前端位置中时第一手柄1向前滑动,第一手柄1的停止位置就由在外壳91内部形成的止挡肋决定,这样如果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的前端与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的左端部分和右端部分的后表面接触就可以停止第一手柄1。这就使得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察觉第一手柄1的前端位置。
因为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和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的形状彼此不同,所以在开口95中生成的凹进空间的形状就会根据每个模式中各自的手柄操作部分的位置而改变。由于凹进空间形状的差异,使用者可以仅仅通过触摸布置在开口95内的部件就可以察觉当前模式。
另外,通过检查第一主体板11暴露到外部的位置就可以察觉各自的手柄操作方向。第一主体板11的暴露部分的前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是转换行程。如从附图中看到的那样,每个模式均以恒定的转换行程执行。因此,可以通过同时操作两个手柄来将当前模式转换为另一个模式。这样,通过形成不同形状的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和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察觉各自的模式和各自的手柄之间的关系。这就可以提高转换操作设备的操作性能并且防止转换操作设备的错误操作。
第一手柄操作部分13和第二手柄操作部分23的形状并不限于相对于第二实施例显示和描述的形状。手柄操作部分可以具有“U”形或“T”形。手柄操作部分的形状可以在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有利效果的范围内适当地改变。更不用说,手柄操作部分可以不是把手型而是可以为通过摩擦推力保持的凹口型。
尽管已经相对于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不脱离如下文中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范围而做出各种变化和改进。

Claims (8)

1.一种转换操作设备,用于转换至少两个部件的位置以在变速器机构中建立三个或更多速度模式,所述变速器机构被容纳在具有开口的外壳中,所述设备包括:
与部件以对应关系布置的操作手柄,每个操作手柄均沿着指定操作方向在两个指定位置之间移动以转换部件的位置,操作手柄被连续地布置在外壳的开口内,操作手柄之一与另一个操作手柄部分地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包括在各自的速度模式中可选择性地暴露的隐藏部分,所述隐藏部分设置有指示各自的速度模式的模式指示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与操作手柄的两个指定位置对齐设置的标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平行于操作方向延伸的相对侧区域以界定所述开口,所述标记以与操作手柄相对应的关系交替地布置在相对侧区域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的颜色彼此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的形状彼此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的重叠部分具有大于操作行程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操作手柄以相同的操作行程在两个指定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
CN2010101040084A 2009-01-27 2010-01-27 转换操作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77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5946A JP4636188B2 (ja) 2009-01-27 2009-01-27 切替操作装置
JP015946/2009 2009-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7746A true CN101797746A (zh) 2010-08-11
CN101797746B CN101797746B (zh) 2013-01-09

Family

ID=42115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400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7746B (zh) 2009-01-27 2010-01-27 转换操作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03073B2 (zh)
EP (1) EP2210712B1 (zh)
JP (1) JP4636188B2 (zh)
CN (1) CN10179774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1032A (zh) * 2011-11-14 2013-05-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切换操作装置
CN103707253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冲击旋转工具
CN105590764A (zh) * 2016-01-29 2016-05-18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环网柜电动旋转式操作手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6741B2 (ja) * 2011-05-19 2015-10-2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JP5744669B2 (ja) * 2011-08-05 2015-07-0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6821346B2 (ja) * 2016-07-11 2021-01-27 京セラ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ツールズ株式会社 電動ドライバ
WO2019032508A1 (en) 2017-08-07 2019-02-14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TOOL WITH IRREVERSIBLY LOCKABLE COMPARTMENT
US11260514B2 (en) 2017-11-29 2022-03-0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Externally attachable tracking module for a power tool
JP6981384B2 (ja) * 2018-09-06 2021-12-15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機器の操作装置
WO2020163450A1 (en) 2019-02-06 2020-08-13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 tool with shared terminal block
AU2020386630B2 (en) 2019-11-21 2023-12-07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Insert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a power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4243Y2 (zh) * 1977-09-19 1982-11-24
JPS6022512Y2 (ja) * 1979-07-04 1985-07-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つまみ装置
JPS6222888Y2 (zh) * 1981-05-08 1987-06-11
JPS5915765B2 (ja) * 1981-10-05 1984-04-1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回転式電動工具の変速装置
JPS59103402U (ja) * 1982-12-28 1984-07-12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制御装置
US5339908A (en) * 1990-10-02 1994-08-23 Ryobi Limited Power tool
DE4128651A1 (de) 1991-08-29 1993-03-04 Gardena Kress & Kastner Gmbh Elektroschrauber
JPH05101744A (ja) * 1991-10-08 1993-04-23 Sony Corp スライドつまみ装置
JP2000288960A (ja) * 1999-04-01 2000-10-17 Mobiletron Electronics Co Ltd 電動工具の速度を変える制御機構
GB0005897D0 (en) * 2000-03-10 2000-05-03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US6655470B1 (en) * 2002-12-23 2003-12-02 Power Network Industry Co., Ltd. Speed changing mechanism for tools
DE20305224U1 (de) * 2003-03-31 2003-06-05 Hilti Ag Handwerkzeug mit Funktionsstufenanzeige
US6796921B1 (en) * 2003-05-30 2004-09-28 One World Technologies Limited Three speed rotary power tool
JP2006073477A (ja) * 2004-09-06 2006-03-16 Sony Corp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のクリック機構及び撮像装置用のスライドスイッチのクリック機構
DE102004058175B4 (de) * 2004-12-02 2019-10-31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anatomisch verbessertem Schaltelement
DE102006037190A1 (de) 2006-08-09 2008-02-14 Tts Tooltechnic Systems Ag & Co. Kg Werkzeugmaschine mit mehrstufigem Getriebe
JP4852731B2 (ja) * 2006-08-31 2012-0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DE102006035386A1 (de) * 2006-10-31 2008-05-08 Hilti Ag Elektrowerkzeug mit mehrstufigem Getriebe
CN201002249Y (zh) * 2006-12-26 2008-01-09 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JP5101744B2 (ja) * 2012-04-23 2012-12-19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1032A (zh) * 2011-11-14 2013-05-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切换操作装置
CN103101032B (zh) * 2011-11-14 2015-04-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切换操作装置
US9108308B2 (en) 2011-11-14 2015-08-1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witch operation device
CN103707253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冲击旋转工具
CN103707253B (zh) * 2012-09-28 2016-01-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冲击旋转工具
CN105590764A (zh) * 2016-01-29 2016-05-18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环网柜电动旋转式操作手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10712A3 (en) 2011-03-02
US8403073B2 (en) 2013-03-26
EP2210712B1 (en) 2012-05-30
JP4636188B2 (ja) 2011-02-23
JP2010172983A (ja) 2010-08-12
EP2210712A2 (en) 2010-07-28
US20100186976A1 (en) 2010-07-29
CN101797746B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7746B (zh) 转换操作设备
EP2783137B1 (en) Shifter assembly
CN101523087A (zh) 用于自动化的或自动的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KR101527054B1 (ko) 큐브 타입 전자식 변속레버
CN101905653A (zh)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DE102015203987B4 (de) Bedienvorrichtung für Grätschsitz-Fahrzeug
US20060220612A1 (en) Modular panel for a power tool
EP0991542B1 (en) Control device
AU2002228776A1 (en) Joystick steering on power machine with filtered steering input
CN110461428A (zh) 具有活动致动器的控制器
JP2008302792A (ja) シフト装置
CN109458453A (zh) 车用换挡装置
KR101499222B1 (ko) 버튼형 전자식 변속레버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506470B (zh) 杆装伸缩式换挡旋钮
CN101571189A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KR102529373B1 (ko)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조작장치
CN104819280A (zh) 换挡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和商用车
CN100385058C (zh) 具有多个开关体的刺绣机
CN101438083A (zh) 变速布置与变速箱
JP4764691B2 (ja) シフトレバーのレンジ位置表示装置
CN211778929U (zh) 车辆用变速装置
JP3397701B2 (ja)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CN212749781U (zh) 鼠标
JP4629628B2 (ja) シフト装置
CN111336242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平推式电子换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