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1363A - 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1363A
CN101791363A CN 201010154341 CN201010154341A CN101791363A CN 101791363 A CN101791363 A CN 101791363A CN 201010154341 CN201010154341 CN 201010154341 CN 201010154341 A CN201010154341 A CN 201010154341A CN 101791363 A CN101791363 A CN 101791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en arecae
extract
plant
injection
dr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543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1363B (zh
Inventor
杨昌燕
任书伟
陈志成
周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ANGPU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杨昌燕
任书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杨昌燕, 任书伟 filed Critical 杨昌燕
Priority to CN2010101543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1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1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1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1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1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医药领域。该药物以来自于植物槟榔提取物中的植物总多糖,或者以植物总多糖为主要组分的植物槟榔提取物为药用活性成分,该植物槟榔提取物中含植物总多糖大于70%。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药物活性成分的制剂,主要为用于恶性肿瘤实体瘤局部直接穿刺注射粉针剂,由槟榔水提粉末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成,药物浓度为50mg/ml~500mg/ml。本发明药物具有极强抗癌效果,局部直接穿刺注射消灭恶性肿瘤可谓一针见效。本发明药物能有效作用于多发性癌症,且具有相对小的毒副作用,为人类攻克癌症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Description

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提取物作为药用活性物质的药物、实体癌局部注射药,以及该药用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新发癌症患者,6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50%的患者有癌性疼痛症状,70%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种原因使50%~80%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癌性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发病率极高,是医疗领域急需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癌症几乎是死亡的代名词。目前,治疗癌症的措施有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4种。但其治疗效果不理想。癌症治疗的关键是靶向性和选择性问题,对癌症进行基因治疗的方案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对多发性癌症有效的商品化药物。另一方面,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发展,化疗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大多数肿瘤化疗药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给机体正常组织、器官带来极大损害。因此,寻找高效无毒,能长期服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及辅助药物已成为很迫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提供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不仅能有效作用于多发性癌症,且具有相对小的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广谱抗癌植物药,首先提供一种具有极强抗癌效果的药用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为来自于植物槟榔提取物中的植物总多糖,或者以植物总多糖为主要组分的植物槟榔提取物。
所述植物槟榔提取物中含植物总多糖大于70%(按质量百分数)。
所述植物槟榔提取物中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数):槟榔碱1.2%、槟榔次碱0.76%、槟榔副碱0.36%、去甲基槟榔碱0.8%、去甲基槟榔次碱0.31%、高槟榔碱0.29%、十二碳烯酸1%、脯氨酸9.6%、苯丙氨酸7%、蔗糖1.1%、a-儿茶素1.5%、无色花青素1.39%、槟榔花色素0.61%、皂苷2.3%、植物总多糖71.78%;且各组分数值可在合理范围波动。
所述植物槟榔提取物为槟榔经高压超声水提的浓缩液或粉末,所述粉末为100%全溶性微黄色全透明结晶体;所述水提过程为:槟榔干燥破碎后,先用水浸泡,加压搅拌,减压后再经超声分散,然后经过滤取上清,再经浓缩,收集水溶物得到槟榔水提液;槟榔水提液再经喷雾干燥喷粉或冷冻干燥得到槟榔水提粉末。
本发明的广谱抗癌植物药,进一步提供含有上述药物活性成分的制剂,主要为用于恶性肿瘤实体瘤局部直接穿刺注射粉针剂。
所述注射粉针剂,由所述槟榔水提粉末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成,注射针剂中药物浓度为50mg/ml~500mg/ml。
显然,植物总多糖或所述植物槟榔提取在制备治疗恶性肿瘤植物药或制剂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重要内容。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药用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其中植物槟榔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植物槟榔在烘干、破碎、纯水浸泡后,加压搅拌,减压后再超声分散,再取上清浓缩得到槟榔水提浓缩液;槟榔浓缩液再经喷雾干燥喷粉或冷冻干燥得到槟榔水提粉末。
具体操作为:植物槟榔原料在50~80℃烘干;纯水浸泡时按槟榔与水重量比1∶2混合,浸泡24小时;然后进入超声波高压反应釜中,加大压力至10MPa,同时开启机械搅拌6~7小时;减至常压后在15KHz~40KHz下超声分散24~48小时;然后粗滤,除悬除杂,取上清液,再超滤、阻菌过滤、离心脱水浓缩,收集水溶物得到提取液,提取液再经喷雾干燥喷粉或冷冻干燥得到的浅棕红色全透明结晶体粉末即为槟榔提取物干粉。
上述植物槟榔提取物中含有70%的植物多糖,因此本发明也揭示了可以通过现有技术进一步从槟榔提取物(浓缩液或粉末)中提取植物多糖,并将纯化的该植物多糖用于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抗恶性肿瘤植物药或制剂。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实验确证植物槟榔提取物为具有极为强劲抑癌效果的药物活性成分,首次找到一种广谱抗癌的新型植物药。
2、通过检验确证,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槟榔提取物中总多糖含量达71.78%,总碱含量3.72%,本发明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总多糖为强效新生血管阻断抑制剂,可识别癌细胞与非癌细胞的多靶点多靶向,因此本发明一重要突破在于,根据细胞凋亡抑制和诱发原理,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键提出了一条全新的技术思路,即抗恶性肿瘤实体癌局部注射粉针剂,利用植物槟榔提取物针对恶性实体癌进行局部注射给药,能快速缩小瘤体癌肿,迅速杀灭癌细胞。
3、经抗癌植物药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植物槟榔提取物对正常细胞基本没有抑制作用,基本没有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天然植物槟榔提取物抑癌试验中四种癌细胞×200显微镜下细胞形态;
图2显示本发明天然植物槟榔提取物细胞毒性试验曲线;
图3显示使用本发明天然植物槟榔抗恶性肿瘤实体癌局部注射针剂进行抑瘤动物实验图片;
图4显示抗恶性肿瘤实体癌局部注射小鼠实验进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历经数十年对癌症疾病进行研究,攻克了重重难关最终首次从纯天然植物槟榔中提取到抗癌活性成分,获得抗癌疗效极为强劲、总多糖含量高达70%的提取物,开辟了从植物槟榔提取多糖的先河,并研发成功了本发明的广谱抗癌植物药。其中涉及医学、植物学、药剂学等多学科领域,特别涉及到了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与药学研究,以及制剂的加工和药剂的合理使用等诸多方面。以下分别详述,可以理解,这些描述是非限制性的。
一、植物槟榔提取物
1、槟榔原料:
槟榔拼音名:Binglang
英文名:SEMEN ARECAE
槟榔为购进,产地主选海南、广东、广西。
槟榔原料购进鉴别严格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要求。
2、槟榔的提取工艺:
购进原料按常规经筛选、风选除杂、50~80℃烘干、破碎后槟榔原料与纯水按重量比1∶2混合,浸泡24小时后进入超声波高压反应釜中,然后加大压力至10MPa,同时开启机械搅拌6~7小时,再减至常压,在15KHz~40KHz下超声分散24~48小时,然后粗滤,除悬除杂,取上清液,再超滤、阻菌过滤、离心脱水浓缩,收集水溶物得到槟榔提取液,槟榔提取液再经喷雾干燥喷粉或冷冻干燥得到的浅棕红色全透明结晶体粉末(水溶性100%)即为槟榔提取物(干粉),该提取物可进一步经辐照灭菌和包装入库成为植物药。
3、槟榔提取物的检测:
槟榔提取物经中国科学院检测,结果显示:
溶解纯度:100%;色别:浅棕红色;槟榔提取物含有效成份如表1所示:
表1:槟榔提取物效成份(重量百分比)
检测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槟榔提取物中总多糖含量达71.78%,总碱含量3.72%。
本发明首次成功从纯天然植物槟榔中提取了含量高达70%以上的总多糖,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介绍的槟榔提取物。本发明获得的植物槟榔提取物的组成为其药用活性奠定了基础。以下实验中所用的药物即为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槟榔提取物。
二、植物槟榔提取物的药用活性检测
实验1、天然植物槟榔提取物抑癌试验
实验选用细胞:HepG2、BGC823、Hela和H460四种癌细胞。
●实验分组
每种细胞均设对照组:不加药;观察组:加药,观察组分设高4mg/ml、中1mg/ml、低0.25mg/ml三个剂量组。
●加药处理
取对数生长期的四种癌细胞,均以2×104/孔接种于24孔培养板,接种24h后加药。加药后:①每天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②每隔24h各组均取5孔细胞台盼蓝拒染法计活细胞数,每孔计3次,5孔取平均值,计算出当天的生长抑制率,连续6天。
抑制率={对照组平均活细胞数-观察组平均活细胞数/对照组平均活细胞数}×100%
●抑制效果的判断与分析
①细胞形态的观察与分析:参考章静波的五级分类评价;
②平均抑制率:6天的抑制率相加取平均值;
③最高抑制率:每种细胞取其6天中最高的一天。
④同种细胞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r检验,细胞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四种癌细胞×200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参见图1。其中e)~h)为槟榔提取物4mg/ml作用24h后图片。
槟榔提取物对四种癌细胞生长的平均抑制率结果参见表1。
表1槟榔提取物对四种癌细胞生长的平均抑制率(%)
Figure GSA0000007790130005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本发明槟榔提取物对四种癌细胞生长均有抑制效果,且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抑制率提高。
槟榔提取物对四种癌细胞生长的最高抑制率结果见表2。
表2槟榔提取物对四种癌细胞生长的最高抑制率
Figure GSA00000077901300061
注:四种细胞间相互比较最高抑制率,均有一定差异(P<0.01)
实验2、天然植物槟榔提取物体外抑癌试验
槟榔提取物的体外实验研究体外培养癌细胞株:肺腺癌细胞GLC、胃腺癌SGC、宫颈鳞癌细胞Hela。
实验分组:参照表3。其中长春新碱和阿霉素为常规抗癌药物。
实验方法:参照实验1,得到不同浓度槟榔提取物及对照药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率。
实验结果:槟榔提取物对GLC,SGC及Hela细胞的抑制杀伤效果参见表3。
表3槟榔提取物对GLC,SGC及Hela细胞的抑制杀伤效果
Figure GSA00000077901300062
表3显示:槟榔提取物1毫克/毫升时对肺癌细胞GLC的抑制杀伤率达97.2%,胃癌细胞SGC的抑制杀伤率为95.5%,宫颈鳞癌Hela的抑制杀伤率为95.2%,基本达到现有抗癌药物水平,并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槟榔提取物对及GLC、SGC和Hela细胞集落生长形成的抑制实验结果见表4,表明与阳性对照水平相当。
表4槟榔提取物对GLC,SGC,及Hela细胞的集落生长形成抑制实验
Figure GSA00000077901300071
实验3、天然植物槟榔提取物细胞毒性试验
本实验研究槟榔提取物对不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实验细胞:
CBRH-7919为大鼠肝癌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HepG-2为人肝癌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K562为人慢性髓原性白血病细胞,悬浮生长呈小圆形;IEC-6大鼠隐窝上皮细胞,贴壁生长,紧密连接,呈多边形。
实验原理:运用MTT法则研究不同浓度槟榔提取物对细胞的存活率的影响。
MTT全称为3-(4,5)-dimethylthiahiazo(-z-yl)-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是一种黄颜色的染料。活细胞线立体中琥珀酸脱氢酶能够代谢还原MTT,同时在细胞色素C的作用下,生成蓝色(或蓝紫色)不溶于水的甲臢(Formazan),甲臢的多少可以用酶标仪在570nm处进行测定。在通常情况下,甲臢生成量与活细胞数成正比,因此可根据光密度OD值推测出活细胞的数目。由于死细胞中不含琥珀酸脱氢酶,因此加入MTT不会有反应。实验中设置给药组,对照组和调零组,细胞抑制率计算公式为:
抑制率=1-OD(药物组)-OD(调零组)}/{OD(对照组)-OD(调零组)}×100%
实验内容:
实验选用细胞:K562,CBRH-7919,IEC-6,HepG-2。
实验培养时间:24h,48h。
实验种板细胞浓度:1×105个/ml,5×104个/ml。
槟榔提取物浓度(按总多糖量计,mg/ml):0.5,0.6,0.8。
酶标仪器:TECANGENios
实验过程:
1)、细胞悬液制备;
2)、细胞计数;
3)、细胞种板;
4)、槟榔提取物总多糖不同浓度溶液配置;
5)、加药培养。
实验结果:
不同浓度的药物下4种细胞培养24h计数结果参见表5,对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见图2。
表5:24h细胞计数
  IR细胞药物浓度   CBRH-7919   HepG-2   K562   IEC-6
  0.5mg/ml   2   60   83   98
  0.6mg/ml   9   60   79   96
  0.8mg/ml   7   60   81   97
本实验共采用4种细胞株,槟榔提取物(总多糖)对4种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总体上趋势一致,槟榔提取物对癌细胞活性均有强大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抑制作用。
其中:在药物浓度0.5mg/ml-0.8mg/ml时,药物对CBRH-7919鼠肝癌细胞抑制率极高,对HepG-2人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K562悬浮细胞有轻微抑制作用,对正常细胞IEC-6基本没有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槟榔提取物总多糖浓度的变化与细胞抑制率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在0.5mg/ml-0.8mg/ml范围内,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实验结论:槟榔提取物对癌细胞有强大抑制作用,在药物浓度(按总多糖计)0.5mg/ml-0.8mg/ml范围内细胞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且槟榔提取物对正常细胞基本没有抑制作用。
实验4、槟榔提取物总多糖对乳腺癌细胞CyclinD1及p21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细胞学试验,研究槟榔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CyclinD1及p21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用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p21蛋白的表达率。
结果:槟榔提取物对MCF-7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槟榔提取物总多糖能使MCF-7乳腺癌细胞出现S期阻滞。
结论:槟榔提取物通过影响MCF-7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为抗乳腺癌活性物质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及凋亡受阻密切相关,因此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周期蛋白成为研究癌症发生的热点之一。槟榔提取物是强劲的抑癌物质。
三、植物槟榔提取物局部注射粉针剂
以本发明植物槟榔提取物作为抗癌活性成分可以制备多种药物剂型。本发明优选制备恶性肿瘤实体癌局部注射粉针剂。
该局部注射粉针剂是以槟榔提取物(粉状)直接作为药物,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局部注射粉针剂。
该针剂适用于恶性肿瘤实体癌局部的注射。
局部注射粉针剂生产工艺流程是严格按GMP标准生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为保证药品在规定的质量下持续生产的体系。把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的危险降低到最小而订立的。GMP包含方方面面的要求,从厂房到地面、设备、人员和培训、卫生、空气和水的纯化、生产和文件。“GMP”是英文Good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简要的说,GMP要求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法规要求。
GMP所规定的内容,加工企业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条件。其过工艺程中各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各功能模块间的位置关系。该设计理念是:流水作业一条龙;人流物流多条线;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工序衔接、顺流不逆。设计措施是:把针剂厂房建筑整体结构分为单层,把针剂生产车间划分为7个洁净区并相应设置51个功能模块;以配制为中心,灌装为中心,各自向周围辐射。设计组合是:将针剂生产车间中的诸多功能模块进行了立体组合,所构成的针剂生产工艺流程模式存在的特点是“三维立体、三大一小、毗邻合理、节省体力”。研究证实,立体工艺流程较平面工艺流程生产针剂产品产出时间提前0.5小时,澄清率提高4.8%,而装量差异、成品微粒、细菌内毒素、检测方面均优于后者。
四、植物槟榔提取物注射粉针剂的应用实验
实验1、抗恶性肿瘤实体癌局部注射小鼠实验:
小鼠移植性肿瘤成熟时一般为1.5cm~2cm大小,最佳注射粉针剂量为提取物500mg/ml(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以下同)×0.3~0.4ml,推注。注射剂量要根据瘤体的大小,根据肿瘤能够承受被注入的量计算,不能让肿瘤破溃液体外流。
参见图4,注意注射操作进针的深浅,因小鼠移植性肿瘤皮外外观很圆,而实际上在皮内不深很浅,不厚很薄,受生理限制呈360度长势,直观如饼型。据解剖学显示,肿瘤如饼型的长势是因上受皮下受肋骨限制而成。如进针不慎就有可能把药液推入腹空腔,或者被推入瘤体外围导致肿瘤溃破而继续长大,为了注射药液能准确直接进入瘤体中心位置,可用手指左右轻轻夹压瘤体上浮变圆便于准确一次进针穿刺,通过观察和估计肿瘤核心位置而准确进针一次到位。
为了确保注射药液始终保留在瘤体内,小鼠肿瘤注射操作完毕用明胶栓塞进针通道口,其目的是封堵注射液的流失。
注射完毕的小鼠单只分开单独喂养,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和防止因注射药液的小鼠肿瘤部位有所外突,另有色有气味,会被其它小鼠相互咬吃咬破导致药液流失而致使肿瘤重新长大。
注射后小鼠正常喂养,每天观察瘤体大小变化和小鼠状态。实验结果:
1)、小白鼠抑瘤破溃试验:2009年3月23号,对肿瘤进行注射500mg/ml×0.5ml,注射后肿瘤部分坏死。500mg/ml×0.4ml注射肿瘤,肿瘤破溃处液体外溢,次日见肿瘤局部部分坏死,以后肿瘤重新长大,导致5月26日前动物死亡。
2)、小白鼠抑瘤试验二:500mg/ml×0.4ml注射正常皮下皮试,无明显局部反应,用500mg/ml×0.3ml(参见图3之A)分别注射肿瘤,没有肿瘤破溃现象发生;次日观察肿瘤,发现肿瘤部分缩小(参见图3之B);继续观察,20天时观察肿瘤缩小明显(比较图3之A和C中箭头标注部分);继续观察,小白鼠健康存活30天,肿瘤消失(参见图3之D)。
3)、小白鼠抑瘤试验三:500mg/ml×0.4ml注射正常皮下,无明显局部反应,500mg/ml×0.1~0.3ml注射肿瘤,没有肿瘤破溃,液体可以在保留肿瘤内,肿瘤逐步缩小,30天复查,肿瘤消失,健康存活。
实验结果发现注射本发明药物后,瘤体快速缩小,一般30天小鼠肿瘤可全部消失,且实验小鼠长期健康存活,存活率达百分之百。而其它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肿瘤恶化长大,4周内全部死亡,无一存活。
本试验说明,本发明植物槟榔提取物注射剂,对小鼠移植性恶性肿瘤实体癌局部微创微量穿刺注射,瘤体抑制率几乎百分之百,实现了其它植物提取物无法实现的强劲的抑癌效果。
实验2、抗恶性肿瘤实体癌局部粉针剂注射临床实验:
针对确诊为早期癌症的受试者,在B超及CT精确引导下对恶性肿瘤实体癌核心局部直接穿刺注射给药。一次性给药,给药后追踪比较瘤体大小。
人体肿瘤一般较深(与小鼠移植性肿瘤于皮浅表下层有所区别),只要在CT精确引导至肿瘤核心,并且注射操作完毕后药液不易流失,所以人体注射比小鼠的注射操作要单一得多。
人体肿瘤治疗其给药剂量是根据病灶实体癌局部注射(参见表2),最低给药注射粉针剂剂量不得低于500mg/ml×1ml。
表2:恶性实体癌B超及CT精确引导下局部直接穿刺注射粉针剂给药剂量
Figure GSA00000077901300111
治疗结果:本发明植物槟榔提取物注射粉针剂,可用于恶性肿瘤实体癌B超及CT精确引导下一次性直接穿刺注射给药,其疗效显著,15天时间能发现瘤体缩小,经增强CT断层扫描拍片可见肿瘤缩小及周围钙化;如肿瘤局部瘤体内直接注射给药对全身副作用小,可加大用药剂量,关键在于药物集中于局部以提高瘤区内的药浓度,使其作用更加直接、高效。实验表明本发明实体癌局部注射粉针剂可用于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原发性肝癌、皮肤癌及其它恶性实体癌。
实验3、槟榔提取物注射剂大白兔安全试验
实验动物:移植性肿瘤大白兔动物模型
1)、大白兔皮试:
本发明天然植物药250mg/ml,皮下注射2ml(药量500mg),未见明显皮肤反应。
给药(250mg/ml×0.5ml)于正常皮下,大腿内侧注射(药量125mg),均无明显异常。
2)、静脉点滴:天然植物药125mg/ml,静脉注射4ml(药量0.5g),无明显异常;静脉点滴1g/100ml(10mg/ml),亦无明显异常。
3)、肌注:皮下肌肉注射250mg/ml×2ml(药量0.5g),无明显异常。
4、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超滤后33.33mg/ml×15ml(药量0.5g)无明显反应。
5、全麻下术中肝内注射:全麻下术中肝内注射250mg/ml×2ml(药量0.5g),术后第二天麻醉过后清醒,精神不振,跛行。次日观察一切恢复正常。
以上实验表明,植物槟榔提取物注射剂使用上是安全的,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以上通过大白兔、小白鼠以及细胞学等实验,确认本发明槟榔提取物及其注射粉针剂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其抑瘤效果明显,且几乎无毒副作用,对人体正常细胞基本无抑制作用;且可实现低剂量微创一次性靶向局部注射给药,肿瘤抑制率几乎达百分之百。
本发明为治疗恶性实体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早期查出癌症,可微创微量一次性给药,实现一针将恶性实体癌消灭于萌芽状态的可喜突破性成果。通过实验和临床前证实,本发明槟榔提取物及其注粉射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肿瘤血管抑制剂。

Claims (10)

1.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以来自于植物槟榔提取物中的植物总多糖为抗肿瘤活性物质。
2.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以植物总多糖为主要组分的植物槟榔提取物为抗肿瘤活性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广谱抗癌植物药,所述植物槟榔提取物中含植物总多糖大于70%(按质量百分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广谱抗癌植物药,所述植物槟榔提取物中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数):槟榔碱1.2%、槟榔次碱0.76%、槟榔副碱0.36%、去甲基槟榔碱0.8%、去甲基槟榔次碱0.31%、高槟榔碱0.29%、十二碳烯酸1%、脯氨酸9.6%、苯丙氨酸7%、蔗糖1.1%、a-儿茶素1.5%、无色花青素1.39%、槟榔花色素0.61%、皂苷2.3%、植物总多糖71.78%;且各组分数值可在合理范围波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广谱抗癌植物药,所述植物槟榔提取物为槟榔经高压超声水提的浓缩液或粉末,所述粉末为100%全溶性微黄色全透明结晶体;所述水提过程为:槟榔干燥破碎后,先用水浸泡,加压搅拌,减压后再经超声分散,然后经过滤取上清,再经浓缩,收集水溶物得到槟榔水提液;槟榔水提液再经喷雾干燥喷粉或冷冻干燥得到槟榔水提粉末。
6.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植物槟榔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植物槟榔在烘干、破碎、纯水浸泡后,加压搅拌,减压后再超声分散,再取上清浓缩得到槟榔水提浓缩液;槟榔浓缩液再经喷雾干燥喷粉或冷冻干燥得到槟榔水提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为:植物槟榔原料在50~80℃烘干;纯水浸泡时按槟榔与水重量比1∶2混合,浸泡24小时;然后进入超声波高压反应釜中,加大压力至10MPa,同时开启机械搅拌6~7小时;减至常压后在15KHz~40KHz下超声分散24~48小时;然后粗滤,除悬除杂,取上清液,再超滤、阻菌过滤、离心脱水浓缩,收集水溶物得到提取液,提取液再经喷雾干燥喷粉或冷冻干燥得到的浅棕红色全透明结晶体粉末即为槟榔提取物干粉。
8.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制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总多糖,或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植物槟榔提取物和必要的医用辅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广谱抗癌植物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为恶性肿瘤实体癌局部注射针剂,由所述槟榔水提粉末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成,注射针剂中药物浓度为50mg/ml~500mg/ml。
10.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总多糖或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植物槟榔提取在制备治疗恶性肿瘤植物药或制剂中的应用。
CN2010101543416A 2010-01-11 2010-04-08 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01791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43416A CN101791363B (zh) 2010-01-11 2010-04-08 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0483.7 2010-01-11
CN201010000483 2010-01-11
CN2010101543416A CN101791363B (zh) 2010-01-11 2010-04-08 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1363A true CN101791363A (zh) 2010-08-04
CN101791363B CN101791363B (zh) 2012-06-27

Family

ID=4258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43416A Active CN101791363B (zh) 2010-01-11 2010-04-08 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136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4607A (zh) * 2010-11-19 2012-05-23 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槟榔中提取槟榔碱的方法
CN105968220A (zh) * 2016-06-22 2016-09-28 高枫 一种香菇多糖的制备方法
CN106117380A (zh) * 2016-06-22 2016-11-16 高枫 一种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
CN106478828A (zh) * 2016-09-30 2017-03-0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超声辅助提取黄秋葵中具抗氧化功能多糖粉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8121A (zh) * 2007-12-28 2009-07-01 周培聪 一种预防与治疗癌症的纯天然植物提取精粉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8121A (zh) * 2007-12-28 2009-07-01 周培聪 一种预防与治疗癌症的纯天然植物提取精粉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90228 马永超等 槟榔碱对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115-118页 1-10 第26卷, 第2期 2 *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1030 李霞等 槟榔提取物对口腔黏膜角朊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lpha的影响 第590-592页 1-10 第20卷, 第10期 2 *
《宜春学院学报》 20090430 申秀丽等 槟榔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第95-97页 1-10 第31卷, 第2期 2 *
《日本医学介绍》 19901231 漆浩 日本对防治肿瘤中药的研究 第47页 1-10 第11卷, 第1期 2 *
《食品科技》 20091231 黄玉林等 槟榔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第202-204页 1-10 第34卷, 第1期 2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4607A (zh) * 2010-11-19 2012-05-23 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槟榔中提取槟榔碱的方法
CN105968220A (zh) * 2016-06-22 2016-09-28 高枫 一种香菇多糖的制备方法
CN106117380A (zh) * 2016-06-22 2016-11-16 高枫 一种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
CN106117380B (zh) * 2016-06-22 2018-09-28 桂林融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
CN106478828A (zh) * 2016-09-30 2017-03-0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超声辅助提取黄秋葵中具抗氧化功能多糖粉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1363B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5655B (zh) 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防治肿瘤放化疗不良反应的药物的应用
CN102488682A (zh) 绿原酸的抗癌新用途
CN101791363B (zh) 一种广谱抗癌植物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861079A (zh) 一种清热止痛消瘤中药组合物
CN104013636B (zh) 瓦草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抗肿瘤的药物用途
CN102697893A (zh) 黑树莓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11559B (zh) 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4140A (zh) 一种糖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769889A (zh) 人参皂苷Ro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3735653B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330781B (zh)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02058854B (zh) 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
CN102580065A (zh) 虎眼万年青皂甙osw-i口服抗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62374B (zh)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2858359A (zh) 一种含有醇溶性且非水溶性甘草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制药用途、治疗方法和制备方法
CN101732340A (zh) 一种花蕊石提取物的用途及制备方法
CN102100836B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319379A (zh) 治疗和预防癌肿瘤配方及冬虫夏草肿瘤康复方口服液制备生产工艺
CN103877126B (zh) 瘤盖拟层孔菌的药用用途及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
CN104840716B (zh) 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03967A (zh) 一种增加人参皂苷Rg3、Rh2含量的人参加工方法及得到的加工人参和应用
CN104069149A (zh) 一种采用熊胆为基质的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CN104173387B (zh) 黑管孔菌的药用用途及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
CN107184912A (zh) 一种养正消积复方制剂及其应用
CN101856393B (zh) 一种复方益肝灵组合物在肿瘤化疗辅助治疗方面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ONGSHAN WEIBIAO BIOLOGICAL NEW TECHNOLOGY CO., 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 CHANGYAN

Effective date: 20130730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EN SHUWEI

Effective date: 201307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12 CHAOYANG, BEIJING TO: 528437 ZHONG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30

Address after: 528437 second layers, 7-10 axis, 6 Yue Jing Road, Torch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Zhongshan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WEIBIAO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2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Asian Sports Village, 102 North Building Room 1305

Patentee before: Yang Changyan

Patentee before: Ren Shuwei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DONG GUANGPU BIOLOG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ONGSHAN WEIBIAO BIOLOGICAL NEW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28437 ZHONG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0080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30

Address after: 51008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Zhongshan two Yuexiu District Road, Garden Road No. 81 East Gallery 2408 B room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UANGPU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437 second layers, 7-10 axis, 6 Yue Jing Road, Torch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Zhongshan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WEIBIAO BIO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