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8900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8900A
CN101738900A CN200910221467A CN200910221467A CN101738900A CN 101738900 A CN101738900 A CN 101738900A CN 200910221467 A CN200910221467 A CN 200910221467A CN 200910221467 A CN200910221467 A CN 200910221467A CN 101738900 A CN101738900 A CN 101738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image
original copy
original
cop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1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诹访吉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38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89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5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e.g. contrast, dens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95Matching the image with the siz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by calculating the magnification or selecting the adequate copy material siz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04N1/3873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 H04N1/3875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combined with enlarging or reduc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324Document property detectors
    • G03G2215/00329Document size detec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78Composite print mode
    • G03G2215/00582Plural adjacent images on one si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22Binder, e.g. glueing device
    • G03G2215/00827Stap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原稿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原稿方向,其中,原稿方向表示读取原稿图像时的副扫描方向是原稿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复印功能指定部,通过复印功能指定将原稿图像复印到纸张上的方式;编辑部,将读取到的原稿图像编辑成与所指定的复印功能相对应的图像;复印部,将编辑后的图像复印在纸张上;以及纸张方向获取部,用于获取纸张方向,其中,纸张方向表示为了复印而被输送到复印部的纸张的输送方向是纸张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其中,编辑部根据原稿方向、纸张方向和所指定的复印功能,对原稿图像进行包括旋转或缩小的处理。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请求2008年11月17日提交的第61/11521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利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尤其涉及用户无需指定繁杂的放置原稿方向、文章方向,也可正确进行双面印刷、装订处理、二合一(2 in 1)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用户想要进行的装置处理的方法,公开有由用户指定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的组合的技术(日本特开2003-145879号公报)。
在日本特开2003-145879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中,用户指定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并选择可在所指定的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上实现的装订处理模式。因此,用户需要了解显示的选择原稿或文章的方向的画面、可实现的装订处理模式画面所表示的意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户无需指定紧杂的放置原稿方向、文章方向,也可正确进行双面印刷、装订处理、二合一(2 in 1)印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读取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原稿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原稿方向,其中,所述原稿方向表示读取所述原稿图像时的副扫描方向是原稿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复印功能指定部,通过复印功能指定将所述原稿图像复印到纸张上的方式;编辑部,将读取到的所述原稿图像编辑成与所指定的复印功能相对应的图像;复印部,将编辑后的图像复印在所述纸张上;以及纸张方向获取部,用于获取纸张方向,其中,所述纸张方向表示为了复印而被输送到所述复印部的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是所述纸张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其中,所述编辑部根据所述原稿方向、所述纸张方向和所指定的所述复印功能,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包括旋转或缩小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读取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文章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文章方向,其中,所述文章方向表示原稿是纵长原稿还是横长原稿;原稿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原稿方向,其中,所述原稿方向表示读取所述原稿图像时的副扫描方向是原稿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复印功能指定部,通过复印功能来指定将所述原稿图像复印到纸张上并集中处理多张纸张的方式;编辑部,将读取到的所述原稿图像编辑成与所指定的复印功能相对应的图像;复印部,将编辑后的图像复印在所述纸张上;纸张方向获取部,用于获取纸张方向,其中,所述纸张方向表示为了复印而被输送到所述复印部的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是所述纸张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以及输出部,用于为了对复印后的纸张进行处理而将复印后的所述纸张输送到处理部,其中,所述编辑部根据所述文章方向、所述原稿方向、所述纸张方向和所指定的复印功能,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包括旋转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读取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文章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文章方向,其中,所述文章方向表示原稿是纵长原稿还是横长原稿;原稿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原稿方向,其中,所述原稿方向表示读取所述原稿图像时的副扫描方向是原稿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复印功能指定部,通过复印功能来指定将所述原稿图像复印到纸张上并集中处理多张纸张的方式;编辑部,将读取到的所述原稿图像编辑成与所指定的复印功能相对应的图像;复印部,将编辑后的图像复印在所述纸张上;纸张方向获取部,用于获取纸张方向,其中,所述纸张方向表示为了复印而被输送到所述复印部的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是所述纸张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以及输出部,用于为了对复印后的纸张进行处理而将复印后的所述纸张输送到处理部,其中,所述编辑部根据所述文章方向、所述原稿方向、所述纸张方向和所指定的复印功能,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包括旋转或缩小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读取原稿图像;检测原稿方向,其中,所述原稿方向表示读取所述原稿图像时的副扫描方向是原稿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通过复印功能指定将所述原稿图像复印到纸张上的方式;将读取到的所述原稿图像编辑成与所指定的复印功能相对应的图像;将编辑的所述图像复印在纸张上;获取纸张方向,其中,所述纸张方向表示为了所述复印而被输送的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是所述纸张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在编辑所述原稿图像时,根据所述原稿方向、所述纸张方向和所指定的所述复印功能,对所述原稿图像执行包括旋转或缩小的处理。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该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或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下文中具体指出的手段及其组合来实现并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结合于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它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以上给出的概括性描述和以下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截面图;
图2是MFP的控制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部的设定画面例的示意图;
图4A是用户将原稿放在原稿台上时的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的示意图;
图4B是用户将原稿放在原稿台上时的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的示意图;
图4C是用户将原稿放在原稿台上时的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的示意图;
图4D是用户将原稿放在原稿台上时的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的示意图;
图5A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钉入钉书钉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5B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钉入钉书钉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5C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钉入钉书钉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5D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钉入钉书钉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5E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钉入钉书钉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5F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钉入钉书钉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5G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钉入钉书钉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5H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钉入钉书钉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6A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6B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6C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6D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6E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6F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6G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6H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7A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二合一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7B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二合一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7C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二合一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7D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二合一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7E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二合一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7F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二合一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7G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二合一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7H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二合一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控制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动作的各模块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概略复印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以图像处理装置(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100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MFP 100是综合利用各种办公设备的功能的数字复合机。MFP100除具有以指定的分辨率、纸张尺寸扫描图像并进行读取、复印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基于FAX的图像接收/发送功能、基于电子邮件(e-mail)的图像接收/发送功能、基于网络的印刷图像接收/发送功能等多种功能。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截面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0、纸张后处理装置150以及图像读取装置200。
图像读取装置200包括主体框架202、原稿台203以及进纸器205。在主体框架202的上面设置有原稿台203。在原稿台203的上面设置有进纸器205。进纸器205也兼作原稿按压板,其在向原稿台203输送文件的同时按压原稿,使原稿紧贴于原稿台203。进纸器205具有可开关的结构。
主体框架202在其内部包括第一移动体217、第二移动体218、透镜219、包括图像读取单元220的曝光扫描光学系统222。第一移动体217上安装光源217a和反射器217b。第二移动体218上装载反射器218a和反射器218b。
接着,对用于对装载在原稿台203上的原稿进行读取时的曝光扫描光学系统222的动作进行说明。第一移动体217和第二移动体218沿图中的左右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第一移动体217上的光源217a向装载在原稿台203上的原稿照射光。被原稿反射的光依次被第一移动体217上的反射器217b、第二移动体218上的反射器218a和218b反射,进入透镜219。
透镜219会聚来自第二移动体218的入射光后照射给图像读取单元220。图像读取单元220包括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以及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对由CCD进行光电转换的电信号进行图像斑点校正(shading)等处理,输出图像数据(图像信号)。
另外,在原稿400被放置在进纸器205的原稿盘206上的情况下,第一移动体217和第二移动体218维持停止在规定读取位置上的状态。在原稿台203上输送原稿400,通过使原稿400经过读取位置,从而读取图像。由于其后是与上述相同的动作,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0可以形成单色图像和彩色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10包括用于收容纸张的纸张收容部112和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13。
图像形成部113包括旋转的转印鼓部114。在转印鼓部114的周围配置有带电部115、图像曝光部116、显影部117、转印部118A、除电部118B以及清洁部119。
下面,对图像形成部113的动作进行说明。
带电部115使转印鼓部114的表面带电。根据从图像读取装置200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或从FAX/电子邮件/网络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图像曝光部116通过激光对转印鼓部114的表面进行曝光扫描。显影部117在转印鼓部114的表面形成反转显影后的色调剂图像。
从纸张收容部112供给的纸张被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13的转印位置。转印部118A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并且,除电部118B对纸张进行除电。定影部120通过热和压力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排纸部111向纸张后处理装置150排出纸张。清洁部119去除残留在转印鼓部114表面上的色调剂。由此,图像形成部113为后续的图像形成处理作好准备。
接着,对双面印刷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用户在操作面板的输入指示、或者来自通过LAN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上的PC等外部机构的印刷指示来指定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0中的双面印刷。当指示有双面印刷时,已转印色调剂图像并从定影部120排出的纸张通过分支部件121被输送到反转路径122。在反转路径122,纸张的前进方向被反转,同时纸张的表面和背面也被反转。被反转后的纸张被输送到双面输送路径123,再次被引导至图像形成部113。并且,通过与表面相同的图像形成处理,在纸张的背面形成图像。在表面和背面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被从排纸部111排出后被输入给纸张后处理装置150。
纸张后处理装置150包括穿孔单元151、纸张分支部152、第二后处理部153以及第一后处理部154。穿孔单元151进行穿孔处理等后处理。纸张分支部152将纸张分配给第二后处理部153和第一后处理部154中的任一个。第二后处理部153进行中间装订处理及对折处理等后处理。第一后处理部154进行一般的印刷处理后的排纸、纸张的分类、纸张摞端部的装订处理等后处理。
纸张后处理装置150按照用户在操作面板上的输入指示、或者来自通过LAN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PC等外部设备的印刷指示,将纸张输送到第二后处理部153和第一后处理部154中的任一个,进行后处理。
第一后处理部154包括分支部件155、顶盘156、处理盘157、装订器158、待机盘159以及排纸盘160。
分支部件155根据所选择的后处理切换输送路径。在顶盘156上依次装载一般的印刷纸张。在处理盘157上装载用于进行装订处理的纸张摞。装订器158对纸张摞进行装订处理。待机盘159临时积攒输送到的纸张,以确保装订处理或纸张输出所需要时间。在排纸盘160上装载已进行装订处理或分类处理的纸张摞。
接着,对装订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进行纸张摞端部的装订处理时,纸张分支部152将纸张输送到第一处理部154。在第一处理部154,分支部件155将纸张向下方偏转并排出至待机盘159。待机盘159通过暂时积攒依次输送到的纸张来调整纸张输送的流程。如果在待机盘159上积攒了规定数量的纸张,则被排出至处理盘157。如果在处理盘157上整理并积攒了规定数量的纸张,则装订器158进行装订处理。通过装订器158进行装订处理的纸张摞被排出并装载在排纸盘160上。
图2是MFP 100的控制面板301的示意图。用户通过控制面板301向MFP 100赋予指示。在控制面板301上设置有功能键和数字键等硬键以及显示部302。利用功能键输入复印或传真等功能。利用数字键输入数字。显示部302在显示MFP 100的状态的同时也作为触摸面板而发挥作用。
图3是显示部302的设定画面例的示意图。从显示部302可进行对应复印等各个功能的详细设定。在如图3所示的“基本”列表(tab)画面中,对应每种功能只显示有经常使用的设定。例如,作为经常利用的设定,除显示有盒(A4、A4-R、A3、B5)的设定、颜色(全彩色、黑白、自动彩色)的设定之外,还显示有选择“双面”、“二合一”、“装订”动作的按钮。
在下面,对选择“双面”、“二合一”、“装订”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这里,当选择“双面”时,从单面原稿开始进行双面印刷。当选择了“二合一”时,将两页的原稿缩小成一半后作为一页输出。当选择“装订”时,在纸张摞的左上角装订一处。这样,仅通过操作按钮就可指定处理,因此,用户无需进行复杂的设定,就可简单实现经常使用的工序。
另外,在设定双面、二合一、装订时有时需要详细设定。例如,如果是双面印刷,就有原稿是单面还是双面等多个设定项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由上述的“基本”列表中定义的动作。从而,需要详细设定的用户从“应用”列表画面进行详细设定。
图4A~4D是用户将原稿放在原稿台203上时的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示意图。扫描原稿时的主扫描方向是图中从上到下的方向,副扫描方向是图中从左到右的方向。
在图4A中,原稿401表示是纵长原稿,读取时横向放置。在这里,纵长原稿是指将原稿配置成纵向方向变长状时文章是正确记载的原稿。横向放置是指将原稿放置成扫描时或输送纸张时的副扫描方向的边较长状。
原稿402表示是纵长原稿,读取时纵向放置。在这里,纵向放置是指将原稿放置成扫描或输送纸张时副扫描方向的边较短状。原稿403表示是横长原稿,读取时横向放置。横长原稿是指将原稿放置成横向较长状时文章被正确记载的原稿。原稿404表示是横长原稿,读取时纵向放置。
上述的四组为文章方向(纵长方向、横长方向)和原稿方向(纵向放置、横向放置)的组合的全部。并且,对于放在纸张收容部112的纸张也同样存在纵向放置和横向放置。该两组(纵向放置、横向放置)是纸张收容部112内的纸张方向的全部。从而,所有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数量是8组(=4组×2组)。
图5A~图5H是相对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的、显示用于钉钉书钉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原稿401~原稿404是表示上述文章方向和原稿方向的组合。与此相反,纸张501~纸张508表示为了进行装订处理而被输送到纸张后处理装置150时的纸张方向。
例如,在图5A,原稿401是纵长原稿,读取时横向放置。由于纸张方向为横向放置,所以纸张501以横向放置的状态被输送到纸张后处理装置150,但这时,纸张501需要如图5A所示地已经被印刷。
与此相反,在图5E,原稿401为与图5A相同的纵长原稿,且读取时为横向放置,但纸张方向为纵向放置。因此,纸张505以纵向放置的状态被输送到纸张后处理装置150,但这时,纸张505需要如图5E所示地已经被印刷。
在图5B和图5F、图5C和图5G、图5D和图5H中也示出了纸张方向不同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标准的装订处理是固定在相对文章方向的左上角的一处。根据纸张后处理装置150中的装订器158的结构,需要纸张以装订位置处于图中所示的纸张501~纸张508的右侧状被输送到纸张后处理装置150。
如果参照图5A~图5H,则可知为了实现本实施方式的装订处理,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分别将图像形成为纸张501~纸张508状即可。
即,当原稿方向、纸张方向均相同时(图5A~图5D),将读取到的图像旋转180度后进行印刷。在原稿方向、纸张方向不同的情况下,查找文章方向和原稿方向。
在文章方向为纵长,且原稿方向为横向放置的情况下(图5E),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左旋转90度后印刷在纵长的纸张上。在文章方向为纵长,且原稿方向为纵向放置的情况下(图5G),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右旋转90度后印刷在横长的纸张上。
在文章方向为横长,且原稿方向为横向放置的情况下(图5F),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右旋转90度后印刷在纵长的纸张上。在文章方向为横长,且原稿方向为纵向放置的情况下(图5H),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左旋转90度后印刷在横长的纸张上。
如上所述,在装订处理中,根据文章方向、原稿方向和纸张方向的组合来决定印刷方法。
接着,对双面印刷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A~图6H是相对文章方向、原稿方向和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双面印刷的原稿方向的示意图。原稿401~原稿404表示上述的文章方向和原稿方向的组合。与此相反,纸张601~纸张608表示进行了双面印刷的结果。
图中所示的纸张601~纸张608的左侧表示表面的印刷结果,右侧表示背面的印刷结果。另外,以中间所示的虚线为中心重叠的状态表示实际上进行了双面印刷的纸张。
例如,在图6A中,原稿401为纵长原稿,读取时被横向放置。纸张601以横向放置的状态印刷表面之后,在反转路径122反转纸张前进方向,并且反转纸张的表面和背面。纸张601通过双面输送路径123被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13,在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这时,纸张601的表面和背面应该如图6A所示地被印刷。
另一方面,在图6E,虽然原稿401为与图6A相同的纵长原稿,且读取时横向放置,但原稿方向为纵向放置。因此,纸张605以纵向放置的状态被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13后进行印刷。然后,纸张605在反转路径122中被反转纸张的前进方向,并且反转纸张的表面和背面。纸张605通过双面输送路径123被再次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13,在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这时,纸张605的表面和背面应该如图6E所示地被印刷。
在图6B和图6F、图6C和图6G、图6D和图6H中也示出了纸张方向不同的情况。
如果参照图6A~图6H,则可知为了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双面印刷,相对于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将图像分别形成为纸张601~纸张608状即可。
也就是说,在原稿方向、纸张方向均为横向方向的情况下(图6A、图6B),在进行表面印刷时,将读取到的图像直接进行印刷,并在进行背面印刷时,将图像旋转180度后进行印刷。在原稿方向、纸张方向均为纵向放置的情况下(图6C、图6D),在进行表面印刷时、或进行背面印刷时,均将读取到的图像直接进行印刷即可。
在原稿方向为横向放置,且纸张方向为纵向放置的情况下(图6E、图6F),在进行表面印刷时、或背面印刷时均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右旋转90度后进行印刷。在原稿方向为纵向放置,且纸张方向为横向放置的情况下(图6G、图6H),在进行表面印刷时,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左旋转90度后进行印刷,在进行背面印刷时,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右旋转90度后进行印刷。
如上所述,在进行双面印刷时,不顾及文章方向,仅通过原稿方向和纸张方向的组合来决定印刷方法。
接着对二合一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
图7A~图7H是相对于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用于进行二合一印刷的原稿方向示意图。原稿401~原稿404表示上述文章方向和原稿方向的组合。与此相反,纸张701~纸张708表示进行二合一印刷的结果。
例如,在图7A,原稿401为纵长原稿,且读取时被横向放置。由于纸张701的纸张方向为横向放置,因此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右旋转90度后缩小、连结后印刷在纸张701上。
与此相反,在图7E,虽然在原稿401为与图7A相同的纵长原稿,且读取时被横向放置,但纸张705的纸张方向为纵向放置。因此,将读取到的图像直接缩小并连结后印刷在纸张701上。
在图7B和图7F、图7C和图7G、图7D和图7H中也示出了纸张方向不同的情况。
如果参照图7A~图7H,则可知为了实现本实施方式的二合一印刷,相对于原稿方向、纸张方向的组合,将图像分别形成为纸张701~纸张708状即可。
也就是说,在原稿方向、纸张方向均为横向放置的情况下(图7A、图7B),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右旋转90度后缩小,并连结进行印刷。在原稿方向、纸张方向均为纵向放置的情况下(图7C、图7D),将读取到的图像向左旋转90度后缩小,并连结进行印刷。在原稿方向、纸张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图7E、图7F、图7G、图7H),将读取到的图像不进行旋转而直接缩小并连结后进行印刷。
如上所述,在二合一印刷中,不顾及文章方向,仅通过原稿方向和纸张方向的组合来决定印刷方法。
如上所述,对于标准的双面、装订、二合一设定,如果决定了原稿方向、文章方向、纸张方向,则一意地决定控制方法。即使在组合双面或装订、二合一的情况下也相同。当组合了双面印刷和二合一印刷时,例如可以按照二合一印刷、双面印刷的顺序进行上述控制方法即可。当组合了双面印刷和装订处理时,当组合了二合一印刷和装订处理时,如图5中的说明,控制印刷,以使装订位置位于规定位置,然后将纸张输送到纸张后处理装置150即可。
因此,通过自动检测原稿方向、文章方向、纸张方向,从而用户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地进行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的输入,且更无需进行处理设定的详细输入,就也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图8是用于控制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动作的各框的示意图。
图像读取部200包括图像读取单元220、文章方向检测部803、原稿尺寸/方向检测部804。图像读取单元220对在CCD进行了光电转换的电信号进行图像斑点校正等处理,并输出图像数据(图像信号)。
文章方向检测部803利用图像的版面(layout)分析技术来检测文章方向。文章方向检测部803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将图像数据带状地进行区域分割,并对位于各带状区域中的像素数进行计数。而且,根据纵向的带状区域和横向的带状区域的像素数的不同,识别文字方向并检测文章方向。
原稿尺寸/方向检测部804在原稿台上放置原稿的情况下,利用光学传感器检测图像尺寸/方向。并且,原稿尺寸/方向检测部804在使用进纸器的情况下,根据纸张的通过时间来检测输送纸张方向的尺寸,根据宽度检测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检测纸张宽度,并根据这些信息检测原稿尺寸/方向。另外,也可以根据读取的图像来指定图像尺寸/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10包括图像编辑部812、图像存储器813、图像形成部113、复印功能指定部815、纸张尺寸/方向设定部816以及纸张尺寸/方向检测部817。
复印功能指定部815获取在控制面板301的“基本”列表画面选择了“双面”、“二合一”、“装订”的复印功能中的哪一个的信息。另外,复印功能可以集中选择多个,并不是只能选择一个。纸张尺寸/方向设定部816获取用户从控制面板301指定了的纸张尺寸/方向。纸张尺寸/方向检测部817对应在控制面板301所选择的每个纸张收容部112的盒而自动获取纸张尺寸/方向。例如,根据从侧面按压纸张以使收容在盒中的纸张稳定的导向的位置,检测纸张尺寸和方向。
图像编辑部812对应所选择的复印功能、检测到的文章方向、原稿方向、纸张方向,对读取到的图像数据进行例如旋转、缩小等处理,从而对在转印鼓表面上进行曝光扫描后的图像进行编辑。图像存储器813是用于存储图像读取部200、图像编辑部812进行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缓冲存储器。图像形成部113在转印鼓表面形成色调剂图像,并且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并且,将转印了色调剂图像的纸张输送到纸张后处理装置150。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概略的复印动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控制流程。在动作901中,待机直至从控制面板301的“基本”列表画面选择简易复印。在动作901中为“是”的情况下,即选择了简易复印时,在动作902,复印功能指定部815确定是否设定了双面、装订、二合一。
如果通过用户操作,开始图像读取,则在动作903,文章方向检测部803和原稿尺寸/方向检测部804指定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在动作904,图像编辑部812根据双面、装订、二合一的设定信息和原稿方向、文章方向、纸张方向来确定图像的旋转、缩小的组合并进行图像编辑动作。在这里,对于图像编辑方法,由于参照图5~图7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在动作905,图像形成部113基于所编辑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动作,对应设定执行双面或装订等处理。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无需指定繁杂的原稿方向和文章方向,且也无需进行复印功能的详细设定,即可确切实现所希望的复印功能。
另外,虽然通过指定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变形以及改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容易地想到其它优点和变形。因此,在本发明更广泛的方面中,其不限于此处示出和描述的特定细节和例示性实施例。因而,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更改。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读取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
原稿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原稿方向,其中,所述原稿方向表示读取所述原稿图像时的副扫描方向是原稿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
复印功能指定部,通过复印功能指定将所述原稿图像复印到纸张上的方式;
编辑部,将读取到的所述原稿图像编辑成与所指定的复印功能相对应的图像;
复印部,将编辑后的图像复印在所述纸张上;以及
纸张方向获取部,用于获取纸张方向,其中,所述纸张方向表示为了复印而被输送到所述复印部的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是所述纸张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
其中,所述编辑部根据所述原稿方向、所述纸张方向和所指定的所述复印功能,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包括旋转或缩小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张方向获取部通过检测所述纸张的存储状态来获取所述纸张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印功能的指定至少包括双面印刷的指定、二合一印刷的指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复印功能的指定是所述双面印刷和所述二合一印刷这两个功能的指定时,所述复印部首先执行所述二合一印刷,接着执行所述双面印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复印功能的指定是所述双面印刷的指定时,所述编辑部对所述原稿图像执行包括旋转的处理,
当所述复印功能的指定是所述二合一印刷的指定时,所述编辑部对所述原稿图像执行包括旋转的处理以及包括缩小的处理。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读取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
文章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文章方向,其中,所述文章方向表示原稿是纵长原稿还是横长原稿;
原稿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原稿方向,其中,所述原稿方向表示读取所述原稿图像时的副扫描方向是原稿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
复印功能指定部,通过复印功能来指定将所述原稿图像复印到纸张上并集中处理多张纸张的方式;
编辑部,将读取到的所述原稿图像编辑成与所指定的复印功能相对应的图像;
复印部,将编辑后的图像复印在所述纸张上;
纸张方向获取部,用于获取纸张方向,其中,所述纸张方向表示为了复印而被输送到所述复印部的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是所述纸张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以及
输出部,用于为了对复印后的纸张进行处理而将复印后的所述纸张输送到处理部,
其中,所述编辑部根据所述文章方向、所述原稿方向、所述纸张方向和所指定的复印功能,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包括旋转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复印功能的指定是对所述纸张进行装订处理的指定时,所述编辑部以设置在所述处理部的装订器与从输出部输送到的所述纸张处于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对所述原稿图像执行包括旋转的处理。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读取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
文章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文章方向,其中,所述文章方向表示原稿是纵长原稿还是横长原稿;
原稿方向检测部,用于检测原稿方向,其中,所述原稿方向表示读取所述原稿图像时的副扫描方向是原稿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
复印功能指定部,通过复印功能来指定将所述原稿图像复印到纸张上并集中处理多张纸张的方式;
编辑部,将读取到的所述原稿图像编辑成与所指定的复印功能相对应的图像;
复印部,将编辑后的图像复印在所述纸张上;
纸张方向获取部,用于获取纸张方向,其中,所述纸张方向表示为了复印而被输送到所述复印部的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是所述纸张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以及
输出部,用于为了对复印后的纸张进行处理而将复印后的所述纸张输送到处理部,
其中,所述编辑部根据所述文章方向、所述原稿方向、所述纸张方向和所指定的复印功能,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包括旋转或缩小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复印功能的指定是双面印刷或二合一印刷的指定以及对所述纸张执行装订处理的指定这两个功能的指定时,所述编辑部以设置在所述处理部的装订器与从输出部输送到的所述纸张处于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对所述原稿图像执行包括旋转或缩小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张方向获取部通过检测所述纸张的存储状态来获取所述纸张方向。
1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原稿图像;
检测原稿方向,其中,所述原稿方向表示读取所述原稿图像时的副扫描方向是原稿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
通过复印功能指定将所述原稿图像复印到纸张上的方式;
将读取到的所述原稿图像编辑成与所指定的复印功能相对应的图像;
将编辑的所述图像复印在纸张上;
获取纸张方向,其中,所述纸张方向表示为了所述复印
而被输送的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是所述纸张的短边方向还是长边方向;
在编辑所述原稿图像时,根据所述原稿方向、所述纸张方向和所指定的所述复印功能,对所述原稿图像执行包括旋转或缩小的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取所述纸张方向时,通过检测所述纸张的存储状态来获取所述纸张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印功能的指定至少包括双面印刷的指定、二合一印刷的指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复印功能的指定是双面印刷和二合一印刷这两个功能的指定时,首先执行所述二合一印刷,接着执行所述双面印刷。
CN200910221467A 2008-11-17 2009-11-12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Pending CN1017389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521808P 2008-11-17 2008-11-17
US61/115,218 2008-11-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8900A true CN101738900A (zh) 2010-06-16

Family

ID=42171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1467A Pending CN101738900A (zh) 2008-11-17 2009-11-12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23940A1 (zh)
CN (1) CN10173890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2865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印刷机自适应装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38379A (zh) * 2012-07-17 2014-01-2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84264A (zh) * 2018-09-11 2020-03-17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3079271A (zh) * 2021-03-22 2021-07-06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图像形成控制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2629B2 (ja) * 2013-09-20 2016-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59436B2 (ja) * 2014-11-26 2019-01-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92873B2 (ja) * 2016-09-28 2019-10-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
JP7093052B2 (ja) * 2018-01-18 2022-06-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035744B2 (ja) * 2018-04-09 2022-03-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46677B2 (ja) * 2018-12-25 2020-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82567B2 (ja) * 2019-03-29 2023-05-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0497A (en) * 1995-12-14 1998-04-14 Minolta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can execute interruption job efficiently
US6144777A (en) * 1992-11-10 2000-11-07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editing fun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5545A (ja) * 2002-04-12 2004-01-08 Canon Inc ジョブ管理装置、ジョブ管理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ジョブ管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4777A (en) * 1992-11-10 2000-11-07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editing function
US5740497A (en) * 1995-12-14 1998-04-14 Minolta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can execute interruption job efficiently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2865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印刷机自适应装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38379A (zh) * 2012-07-17 2014-01-2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128446B2 (en) 2012-07-17 2015-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3538379B (zh) * 2012-07-17 2016-03-2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84264A (zh) * 2018-09-11 2020-03-17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3079271A (zh) * 2021-03-22 2021-07-06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图像形成控制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683435B2 (en) 2021-03-22 2023-06-20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control method, image form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based on sheet feed dir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23940A1 (en) 2010-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890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436011B (zh) 操作面板及具备该操作面板的电气器具
CN101494713B (zh) 显示输入装置
US20090174916A1 (en) Image inpu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07807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H07231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0861A (ja) 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633017B2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78053A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0571322C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H111389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109747A (ja) 読み取り機能付記録装置
JP2005162458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3016823B2 (ja) 複写装置
JP41397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51224B2 (ja) 両面記録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JPH05347701A (ja) 両面合成複写装置
JP20002000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52856B2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H08692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05915A (ja) デジタル画像形成装置
JP3214502B2 (ja) 複写装置
JPH11130315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1173963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20071562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