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4031B - 印刷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印刷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4031B
CN101734031B CN2009102622643A CN200910262264A CN101734031B CN 101734031 B CN101734031 B CN 101734031B CN 2009102622643 A CN2009102622643 A CN 2009102622643A CN 200910262264 A CN200910262264 A CN 200910262264A CN 101734031 B CN101734031 B CN 101734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surface
anaglyph
base material
printing
printed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22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4031A (zh
Inventor
铃木胜仁
吉泽光昭
中田满
向山文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190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5852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546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603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670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9701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34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4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0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03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on optical devices, e.g. lens el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ptica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15/00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2D15/02Postcards; Greeting, menu, business or like cards; Letter cards or letter-she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 G03B35/24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using apertured or refractive resolving means on screens or between screen and ey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57Parallel ribs and/or groo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介质,其中,延伸部(10b)由面积区域与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相当的多个单位区域构成。另外,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形成在基材(30)的同一侧的面上,并通过一次印刷处理同时将视差图像印刷在第一印刷面上以及将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在第二印刷面上。利用形成在介于第一印刷面与第二印刷面之间的粘接面(S1)的单位区域上的粘接层(61,62),可在以邻接部(R1,R2)为基准顺次弯折单位区域后使整个延伸部(10b)重叠粘合在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内。结果,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分别成为可从双凸片(10a)的表面侧和背面侧观看的状态。

Description

印刷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710129214.9”、申请日为2007年4月23日、发明名称为“印刷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介质,其具有表面形成为规定的透镜形状的矩形透镜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欣赏立体图像的方法,例如存在如下方法等:利用形成了在表面上并排配置多个圆筒形状的凸透镜的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的透镜片(以下也称为“双凸片(lenticular sheet)”)的方法、利用将多个凸透镜排列在平面上的蝇眼透镜的所谓积分照相术(integral photograph)的方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在与所形成的多个透镜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位置,配置右眼用和左眼用的图像即视差图像,且通过观看所配置的视差图像来获得立体图像。因此,若视差图像未正确配置在与透镜对应的位置,则不能欣赏到立体图像。
由此,为了正确地配置视差图像相对于透镜的位置,公开了一种将直接视差图像印刷在双凸片上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公开了一种将双凸片的一部分保留为印刷面,并在所保留的双凸片的与各个透镜对应的位置印刷视差图像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近年,除上述的专利文献1或2所述的印刷技术之外,因双凸片成本的降低以及打印机的普及等,制作者已经能够容易地将视差图像印刷在印刷介质上以制作立体图像。并且,存在不仅制作者个人通过观看视差图像来欣赏立体图像,还能将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印刷介质作为明信片发送给他人的状况。
鉴于此状况,虽然制作的双凸片作为明信片发送,但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需要在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双凸片面写收件人姓名地址,若直接写收件人姓名地址,则变为视差图像上写有收件人姓名地址的状态。为避免此问题,例如,需要进行如下操作:将即使写收件人姓名地址也不会对视差图像产生影响的用纸,一边进行与双凸片的对位,一边用粘接剂将其粘附于视差图像上,然后在此用纸上写收件人姓名地址。在进行这样的粘附操作时,存在必须注意不要污染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印刷面以及不要使所印刷的视差图像剥落,从而导致制作者的负担非常大和操作变麻烦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因为印刷视差图像的面上剩余的双凸透镜部分不能印刷视差图像,所以在例如将双凸片作为明信片发送时,存在无法将明信片的整个面用于立体图像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专利第3471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961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些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如下印刷介质,其中,可将整个透镜片上都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印刷介质作为明信片发送给他人而不需要制作者进行麻烦的操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印刷介质,其具备:透镜;第一区域,用于印刷视差图像;第二区域,用于印刷不是视差图像的图像;和基材,用于形成所述透镜、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基材是透明的,所述第一区域在形成有所述透镜的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形成,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区域的面与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二区域的面为同一面,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透镜的面与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区域的面不同。
另外,本发明提供如下印刷介质,其具备:透镜;第一区域,用于印刷视差图像;第二区域,用于印刷不是视差图像的图像;和基材,用于形成所述透镜、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基材是透明的,所述第二区域在形成有所述透镜的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形成,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区域的面与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二区域的面为同一面,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透镜的面与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相同。
另外,本发明提供如下印刷介质,其具有表面形成为规定的透镜形状的矩形透镜片,该印刷介质包括薄板状的基材,所述基材粘接固定在未形成所述透镜形状的背面上,且具有超过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而向所述透镜片的外侧延伸存在的延伸部,在将相当于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的面积区域作为一个单位区域时,所述延伸部具有以所述单位区域的一边为相互的邻接部而多个该单位区域邻接的面积区域,在所述基材上,(1)对于与所述透镜片的粘接固定侧相同一侧的面或相反一侧的面中的任一面而言,印刷规定图像的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分别形成在一个单位区域内,(2)在形成有所述第一印刷面的单位区域与形成有所述第二印刷面的单位区域之间,至少有一个单位区域。
根据此构造,当以与透镜片的背面范围相当的面积区域为单位区域时,延伸部由包括多个单位区域的面积构成。另外,因为各单位区域各自以一边为邻接部相互邻接,所以当顺次弯折各个单位区域时,整个延伸部能够被重叠在与透镜片的固定侧相反的一侧即该透镜片的背面侧上。另外,由于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形成在基材一方的同面侧上,所以例如在视差图像印刷于第一印刷面上且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于第二印刷面上的情况下,可通过单面印刷处理来同时印刷该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另外,当以邻接部为基准弯折基材以将各单位区域重叠到透镜片的背面侧上时,因为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分别形成在一个单位区域上且至少一个单位区域介于两印刷面之间,所以能够通过例如将双面胶带粘附或者将粘接剂涂敷在介于其间的单位区域上来使该第一印刷面与第二印刷面粘合。因此,不需要将双面胶带或粘接剂直接粘附或者涂敷在印刷面上就能使两印刷面粘合,从而能够抑制该印刷面受到污染和损伤。结果,例如,可以不会造成损伤地观看一面上的视差图像和另一面上的收件人姓名地址。另外,通过以邻接部为基准顺次弯折单位区域以使整个延伸部重叠在透镜片的背面侧上,变成分别可从透镜片的表面侧观看视差图像以及从背面侧观看收件人姓名地址的状态。这样,本发明的印刷介质可以用作明信片。
另外,优选在所述基材上,在存在于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的一个单位区域、与形成有所述第一印刷面的一个单位区域之间,至少有一个单位区域。
这样,例如当在第一印刷面上印刷视差图像,并将此第一印刷面重叠到透镜片的背面侧上时,通过涂敷粘接剂到介于透镜片与第一印刷面之间的单位区域上,可使该第一印刷面与透镜片的背面范围粘合。因此,由于不需要将粘接剂直接涂敷在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印刷面上,从而能够抑制该视差图像受到污染和损伤。结果,可将第一印刷面重叠到透镜片的背面侧上而不降低视差图像的图像品质。
在此,优选在所述基材上,对于形成有所述第一印刷面和所述第二印刷面的单位区域以外的单位区域而言,在与所述透镜片的粘接固定侧相同一侧的面或相反一侧的面中的至少任一面上,形成有粘接层。
这样,当以单位区域间的邻接部为基准弯折基材时,整个延伸部通过粘接层粘接到透镜片的背面侧上,所以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另外涂敷粘接剂以粘附到透镜片的背面侧上等麻烦的操作,就能够将此印刷介质作为明信片等发送给他人。另外,因为粘接层形成在形成有印刷面的单位区域以外的单位区域上,所以能够粘附视差图像或收件人姓名地址而不污染印刷面。
另外,优选在所述第一印刷面或所述第二印刷面上,至少设置有吸收印刷用墨的墨吸收层或规定的印刷用纸。
这样,在采用印刷用墨印刷视差图像于第一印刷面上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墨吸收层或印刷用纸稳定地将墨保持在印刷面上,从而能够在第一印刷面上稳定地形成视差图像。尤其是,在采用喷墨纸、相片用纸等作为印刷用纸来印刷视差图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稳定地保持墨于印刷面上,从而期待能够抑制与由墨形成的视差图像有关的图像质量的下降。
另外,在采用印刷用墨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于第二印刷面上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墨吸收层或印刷用纸稳定地保持墨于印刷面上,从而能够在第二印刷面上稳定地形成收件人姓名地址。尤其是,在采用喷墨纸、优质纸等作为印刷用纸来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稳定地保持墨于印刷面上,从而能够抑制印刷质量的下降。另外,通过在第二印刷面上设置墨吸收层或规定印刷用纸,易于满足对明信片作出的规定例如收件人姓名地址书写面的颜色要求等,可以获得适用作明信片的印刷介质。
另外,这里,优选所述透镜形状是并排设置了多个具有圆筒形状的凸透镜的双凸透镜。
由于双凸透镜能够通过组合视差图像来容易地制作立体图像,所以适用作规定的透镜形状。
另外,优选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矩形透镜片的四边中的、相对所述凸透镜的圆筒轴平行且从与其最靠近的一边向外侧延伸存在。
例如,在向形成于延伸部上的第一印刷面印刷视差图像时,印刷装置构成为在印刷时检测双凸透镜的各凸透镜的间距,并基于所检出的凸透镜间距来印刷视差图像。在此情况下,若使延伸部从相对所述凸透镜的圆筒轴平行且与其最靠近的一边向外侧延伸,则能够高精度地检出凸透镜间距的,并向印刷面进行印刷。结果,能够抑制凸透镜与视差图像的相对位置偏移。
另外,优选在所述基材上,成为将弯折该基材用的基准的折线设置在所述邻接部。
或者,至少在所述第一印刷面或所述第二印刷面中的一个面上,将成为弯折该基材用的基准的折线设置在与所述邻接部对应的位置。
这样,当以邻接部为基准弯折基材以将由多个单位区域形成的延伸部重叠到透镜片的背面上时,能够以设在邻接部处的折线为基准弯折各单位区域,从而可将形成于一个单位区域上的第一印刷面或第二印刷面重叠在透镜片的背面侧的适当位置。因此,例如,当将印刷有第一印刷面的视差图像粘附到透镜片的背面侧上时,通过以折线为基准进行弯折,可以抑制视差图像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偏移。另外,因为能够容易地弯折折线,所以与弯折有关的操作也变得容易,且能够减轻制作者的操作负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印刷介质,其具有表面形成规定的透镜形状的矩形透镜片,该印刷介质包括薄板状的基材,所述基材粘接固定在未形成所述透镜形状的背面上,且具有超过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而向所述透镜片的外侧延伸存在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1)在将相当于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的面积区域作为一个单位区域时,具有以一边为相互的邻接部而邻接的第一单位区域和第二单位区域,(2)对与所述透镜片的粘接固定侧相同一侧的面或相反一侧的面中的任一面而言,在所述第一单位区域和所述第二单位区域中的一方单位区域上形成有被印刷规定图像的第一印刷面,在另一方单位区域上形成有第二印刷面。
根据此构造,当以与透镜片的背面范围相当的面积区域为单位区域时,延伸部上形成分别具有该单位区域的两个印刷面。另外,形成印刷面的各单位区域各自以一边作为邻接部相互邻接,所以通过顺次地弯折各单位区域,能够将整个延伸部重叠在与透镜片的固定侧相反的一侧即透镜片的背面侧上。因此,通过在第一印刷面上印刷视差图像并将该第一印刷面重叠到透镜片的整个背面范围上,可在整个透镜片上形成视差图像。另外,由于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形成在基材一方的相同侧上,所以例如在视差图像印刷于第一印刷面上且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于第二印刷面上的情况下,可通过单面印刷处理来同时印刷该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这里,优选在所述第一印刷面或所述第二印刷面上,至少设置有吸收印刷用墨的墨吸收层或规定的印刷用纸。
这样,在采用印刷用墨印刷视差图像于第一印刷面上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墨吸收层或印刷用纸稳定地保持墨于印刷面上,从而能够在第一印刷面上稳定地形成视差图像。尤其是,在采用喷墨纸、相片用纸等作为印刷用纸来印刷视差图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稳定地保持墨于印刷面上,从而期待能够抑制与由墨形成的视差图像有关的图像质量的下降。
另外,在采用印刷用墨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于第二印刷面上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墨吸收层或印刷用纸稳定地保持墨于印刷面上,从而能够在第二印刷面上可靠地形成收件人姓名地址。尤其是,在采用喷墨纸、优质纸等作为印刷用纸来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稳定地保持墨于印刷面上,从而能够抑制印刷质量的下降。另外,通过在第二印刷面上提供墨吸收层或规定印刷用纸,易于满足对明信片作出的规定例如收件人姓名地址书写面的颜色要求等,可以获得适用作明信片的印刷介质。
另外,在所述基材上,对于与形成有所述第一印刷面和所述第二印刷面的面相反一侧的面而言,在所述第一单位区域或所述第二单位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上,形成有粘接层。
这样,当以单位区域间的邻接部为基准弯折基材时,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通过粘接层相互粘附。因此,例如,在印刷视差图像于第一印刷面上以及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于第二印刷面上的情况下,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另外涂敷粘接剂以进行粘附等麻烦的操作,就能够使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粘合并使此印刷介质成为例如明信片。另外,因为粘接层形成在与印刷面相反一侧的基材面上,所以还可以降低印刷面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另外,优选在所述基材上,在与所述透镜片的粘接固定侧相反一侧的面、即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形成有粘接层。
这样,可利用粘接层将印刷有视差图像的第一印刷面粘附在透镜片的背面侧上,所以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另外涂敷粘接剂以将视差图像粘附在透镜片的背面侧上等麻烦的操作,就能够将此印刷介质作为能欣赏立体图像的明信片发送给他人。另外,粘接层形成在不构成印刷面的基材面上,所以能够粘附视差图像而不污染该印刷面。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印刷介质具有:薄板状的基材,具有多个相互以一边作为邻接部而邻接且相对于该邻接部成线对称形状的单位区域;第一透镜片和第二透镜片,表面形成为透镜形状,背面分别粘接固定于所述多个单位区域的一个基材面;和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形成在所述多个单位区域各自的一个基材面上,所述第一印刷面被印刷与形成为所述第一透镜片的透镜形状对应的图像,所述第二印刷面被印刷与形成为所述第二透镜片的透镜形状对应的图像;当以所述邻接部为基准将所述基材弯折,且所述多个单位区域全部重叠时,成为如下状态:(1)一方基材面成为粘接固定有所述第一透镜片的面,另一方基材面成为粘接固定有所述第二透镜片的面,(2)从所述第一透镜片的表面视觉辨认所述第一印刷面,从所述第二透镜片的表面视觉辨认所述第二印刷面。
根据此构造,基材具有以相互邻接的邻接部对称的多个单位区域,所以通过以邻接部为基准弯折各单位区域,能够使整个基材重叠。因而,当这样重叠整个基材时,分别使透镜片固定在位于正背面的两个单位区域的上,并在位于所固定的两透镜片的背面侧的各单位区域上形成与形成为各透镜片的透镜形状对应的印刷面。也就是说,可以预先准备用于制作两幅立体图像的两个透镜片和两个印刷面。由此,制作者通过以邻接部为基准弯折基材以重叠这些单位区域彼此,可以制作两面都能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
这里,优选所述第一印刷面形成在与所述第一透镜片的粘接固定侧相反一侧的基材面、即所述第一透镜片的背面范围,所述第二印刷面形成在与所述第二透镜片的粘接固定侧相反一侧的基材面、即所述第二透镜片的背面范围。
这样,能预先在第一透镜片的背面范围内形成用于印刷与形成为第一透镜片的透镜形状对应的图像的第一印刷面。由此,不需要弯折基材以使印刷面重叠到透镜片上,就能够通过第一透镜片观看立体图像。另外,能预先在第二透镜片的背面范围内形成用于印刷与形成为该第二透镜片的透镜形状对应的图像的第二印刷面。由此,不需要弯折基材以使印刷面重叠到透镜片上,就能够通过第二透镜片观看立体图像。
另外,优选在所述第一印刷面或所述第二印刷面上,至少设置有吸收印刷用墨的墨吸收层或规定的印刷用纸。
这样,在采用印刷用墨印刷视差图像于第一印刷面或第二印刷面时,能够利用墨吸收层或印刷用纸稳定地保持墨于印刷面上,从而能够在印刷面上可靠地形成视差图像。尤其是,在采用喷墨纸、相片用纸等作为印刷用纸来印刷视差图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稳定地保持墨于印刷面上,从而期待能够抑制与由墨形成的视差图像有关的图像质量的下降。
另外,在所述基材上,在除了粘接固定有所述第一透镜片和所述第二透镜片的基材面、与形成有所述第一印刷面和所述第二印刷面的基材面之外的基材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粘接层。
这样,能够经由所形成的粘接层粘附各单位区域。例如,若粘接层形成在固定透镜片的单位区域中与固定面相反一侧的基材面上,则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另外涂敷粘接剂或粘附双面胶带等在基材面或印刷面上形成粘接层等麻烦的操作,就能够使各单位区域重叠粘合。另外,由于该基材面不是形成有印刷面的基材面而是在印刷面以外的基材面上形成粘接层,因此还可以降低印刷面受到污染和损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所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示意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
图2(a)是从厚度方向观察第一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2(b)是表示弯折延伸部的情形的示意图,图2(c)是表示弯折延伸部之后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3(a)是用于说明对第一实施例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形的示意图,图3(b)是表示从上面观察图3(a)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4是示意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
图5(a)是从厚度方向观察第二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5(b)~图5(d)是表示顺次弯折延伸部的情形的示意图,图5(e)是表示弯折延伸部之后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6(a)是用于说明对第二实施例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形的示意图,图6(b)是表示从上面观察图6(a)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7(a)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图,图7(c)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的示意图,图7(d)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8(a)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8(b)是表示作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9(a)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9(b)是表示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10是示意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
图11(a)是从厚度方向观察第三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11(b)是表示弯折延伸部的情形的示意图,图11(c)是表示弯折延伸部之后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12(a)是用于说明对第三实施例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形的示意图,图12(b)是表示从上面观察图12(a)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13是示意表示作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
图14(a)是从厚度方向观察第四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14(b)是表示弯折延伸部的情形的示意图,图14(c)是表示弯折延伸部之后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15(a)是用于说明对第四实施例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形的示意图,图15(b)是表示从上面观察图15(a)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16(a)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16(b)是表示作为第六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17(a)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17(b)是表示作为第七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18是示意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
图19(a)是用于说明对第五实施例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形的示意图,图19(b)是表示从上面观察图19(a)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20(a)是表示弯折第五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情形的示意图,图20(b)是表示弯折后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21(a)是表示第十一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21(b)是表示第十二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21(c)是表示第十三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22(a)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构成要素的示意图,图22(b)是用于说明对第六实施例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23(a)~图23(d)是表示弯折第六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24(a)是表示第十四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24(b)是用于说明向第十四实施例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形的示意图,图24(c)是表示第十五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25(a)是表示第十六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图25(b)是表示第十七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作为第九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印刷介质。
[实施例一]
利用图1,对成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表示印刷介质10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印刷介质10包括:表面(图面上侧)形成有多个圆筒状凸透镜20且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a、基材30、墨吸收层40、墨透过层45、墨吸收层50、粘接层61、以及粘接层62。
当以相当于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的面积区域为单位区域S0时,墨吸收层40和墨透过层45在基材30的背面(图面下侧)形成具有此单位区域S0的第一印刷面P1。由此,第一印刷面P1与双凸片10a从平面上重叠。另外,墨吸收层50同样在基材30的背面形成具有此单位区域S0的第二印刷面P2。
粘接层61和粘接层62分别形成在基材30的表面和背面上,且分别形成具有单位区域S0的粘接面S1。此粘接面S1在基材30的邻接部R1处与双凸片10a和第一印刷面P1邻接,同样,在该基材30的邻接部R2处与第二印刷面P2邻接。另外,粘接面S1和第二印刷面P2形成在基材30的延伸部10b(后述)上。
在本实施例中,设各凸透镜20的圆筒轴向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a的长边平行。另外,为简化说明,下面以由六个圆筒状凸透镜20构成的双凸片为例进行说明。以往,双凸片10a通常多采用凸透镜20的间距(pitch)为30~180LPI(Lens Per Inch)的双凸片,但实际上为具有与此相当数量凸透镜的双凸片。
另外,图1所示印刷介质10的各构成要素被图示为相当厚以便说明,但实际上它们各自形成为厚度大约从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左右的片状(薄板状)。
接着,按顺序具体说明构成印刷介质10的各构成要素。然后,利用图2说明通过弯折延伸部10b以将印刷介质制作成明信片的情形。
双凸片10a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PET、PP、PS、PVC、丙烯酸、UV、PC(聚碳酸酯)树脂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等可用作透镜的透明树脂材料形成,且其背面(图面下侧)部分全部粘接固定在基材30上。粘接固定方法可根据基材30的材料采用焊接或粘接等公知方法,只要是能使双凸片10a和基材30保持透明性地固定的方法即可。
基材30由具有透明性的材料形成为薄板状,例如采用PETG树脂等。当然,可以采用通常的PET树脂等,但只要是使基材30具有透明性使得能通过双凸片10a观看形成在后述的墨吸收层40上的视差图像且同样可沿后述折线弯折的材料即可。
另外,如图1所示,基材30从与双凸片10a的固定部开始向图面右侧方向延伸,形成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a的右侧长边的右侧邻接的延伸部10b。当以邻接部R1和邻接部R2为基准弯折基材30时,延伸部10b具有与双凸片10a的整个背面范围重叠的形状。也就是说,延伸部10b成为具有两个与双凸片10a近似一致的矩形形状的单位区域S0的面积,由此,基材30具有由邻接部R1和R2划分的单位区域S0的三倍的面积区域。
墨吸收层40形成在成为基材30与双凸片10a的固定侧的相反一侧的基材30的背面(图面下侧)上,墨吸收层40是形成针对各凸透镜的视差图像的构成要素,且当通过喷出墨来印刷视差图像时,其吸收所喷出的墨并使该墨固定在喷出位置。利用此墨吸收层40,能在与各凸透镜20对应的位置稳定地形成视差图像,且能适当地形成立体图像。此墨吸收层40例如以PVA(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树脂、阳离子化合物、硅石等的微粒等为材料而形成。
形成在墨吸收层40的背面的墨透过层45构成为最初使所喷出的墨附着,然后使附着的墨透过。也就是说,使墨适当地移动至墨吸收层40,并且不残留该墨,墨透过层45相对于视差图像起到衬底的作用。此墨透过层45由例如氧化钛、硅胶、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粘合剂树脂、硫酸钡、玻璃纤维、塑料纤维等材料形成,且使其呈适用作衬底的白色。
墨吸收层50形成于延伸部10b中基材30的背面(图面下侧),且在利用喷出墨来印刷形成例如邮编或地址等与收件人姓名地址对应的文字时,该墨吸收层50是用于吸收所喷出的墨并使该墨固定在喷出的位置上的构成要素。墨吸收层50例如由PVA(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树脂、阳离子化合物、硅石等的微粒等作为材料而形成。利用此墨吸收层50,可适当地形成收件人姓名地址。当然,通常用于书写收件人姓名地址的明信片表面的颜色为白色或淡色即可,所以墨吸收层50只要是墨透过后呈淡色的材料,则也可由此外的材料构成。
形成于基材30的表面上的粘接层61,用于在以邻接部R2为基准弯折延伸部10b中形成有墨吸收层50的基材30的单位区域S0后,使该单位区域S0重叠粘接到图面左侧与之邻接的粘接面S1的单位区域S0的表面上。由此,在利用粘接层61粘接后,可从粘接面S1的表面侧观看被印刷在墨吸收层50上的收件人姓名地址。
因此,粘接层61由具有如下程度粘接力的材料形成,使得在将印刷介质10作为明信片发送的情况下,在对该明信片进行分类作业或者邮递等处理时第二印刷面P2不会剥落。例如,环氧树脂系、丙烯酸系、或氰基丙烯酸酯系的粘接剂等可以作为粘接层61的材料,双面胶带也可作为粘接层61的材料。当然,只要是能使基材30彼此粘接的材料均可。
形成于基材30的背面上的粘接层62,用于在以邻接部R1为基准弯折延伸部10b中粘接面S1的单位区域S0后使该单位区域S0重叠粘接在图面左侧与之邻接的墨透过层45上。由此,在利用粘接层62粘接后,粘接面S1的单位区域S0重叠于双凸片10a的背面侧。
因此,粘接层62由具有能粘接墨透过层45和基材30的粘接力的材料形成。例如,环氧树脂系、丙烯酸系、或氰基丙烯酸酯系的粘接剂等可以作为粘接层62的材料。当然,只要是能与墨透过层45和基材30粘接的材料均可。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粘接层的表面未设置剥离片,但在设想粘接力会由于粘接层受到污染等而降低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用于保护粘接层的剥离片。当然,当使这些单位区域彼此粘接时,在粘接前先剥离该粘接层上的剥离片。因此,只要是能从粘接层上剥离的材料,则树脂材料或纸均可。
接着,利用图2说明顺次弯折延伸部10b并使其重叠粘接到双凸片10a的背面侧的情形。图2是从厚度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此外,基材30和墨吸收层40等构成印刷介质10的各构成要素如上所述被形成为厚度大约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的片状(薄板状),但图2中为了简化说明,省略了各构成要素,仅图示了作为单片的基材30。
如图2(a)所示,在印刷介质10中且都在基材30的背面侧(图面下侧),视差图像VA被印刷于与双凸片10a的单位区域相当的第一印刷面P1上,“收件人姓名地址”VB被印刷于第二印刷面P2上。此时,如图中的粗箭头所示,视差图像VA处于可从双凸片10a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收件人姓名地址VB处于可从与上述方向相反的基材30的背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另外,同样在印刷介质10的背面,形成有相当于邻接部R1的“折线T1”和相当于邻接部R2的“折线T2”。有关“折线T1”和“折线T2”的形成在后面进行补充说明。
首先,如图2(a)所示,以折线T2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二印刷面P2,使粘接面S1的单位区域和第二印刷面P2的单位区域通过粘接层61粘合。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2(b)中。如图2(b)中用粗箭头所示,收件人姓名地址VB处于可从与视差图像VA相同的方向即基材30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
接着,如图2(b)所示,以折线T1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粘接面S1,粘接面S1的单位区域和第一印刷面P1的单位区域通过粘接层62粘合。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2(c)中。
如从图2(c)可以明确,通过以折线T2和折线T1为基准进行弯折,延伸部10b被重叠粘附在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上。进而,印刷介质10成为如图2(c)中用粗箭头表示的那样,能够从双凸片10a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视差图像VA,能够从背面方向视觉辨认收件人姓名地址VB。也就是说,印刷介质10成为既具有可观看由视差图像VA形成的立体图像VAS的一面、又具有可确认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一面的“明信片”的状态。
如利用图2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通过以折线T1和折线T2为基准交替地弯折基材30,能容易地使双凸片10a的部分与延伸部10b的部分粘合到一起。由此,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一边进行与双凸片的对位一边用粘接剂将收件人姓名地址书写用纸粘附在视差图像VA上的麻烦的操作,而可容易地制作能观看立体图像的明信片。
接着,利用图3说明所述的“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印刷。图3(a)是从厚度方向观察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图3(b)是从上方观察该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如下打印机在印刷介质上印刷视差图像、收件人姓名地址以及折线,该打印机采用使具有印刷头的滑架(carriage)进行扫描并从此印刷头喷出墨的印刷方式。当然,只要是使滑架扫描的方式的打印机,则还可采用除喷出墨方式以外的方式进行印刷的打印机例如热敏打印机。
如图3(a)所示,在印刷介质10的图面上侧配置有打印机的具有印刷头(未图示)的滑架90,如图中箭头所示,滑架90通过沿图中左右方向扫描来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当然,印刷介质10利用未图示的打印机的传送装置例如辊等从图中靠近观看者的一边向后方传送,且该印刷介质10的全部区域内进行印刷。
印刷介质10中双凸片10a的图面下侧配置有发光面99。另一方面,滑架90上设置检测单元91,该检测单元91检测从发光面99发出且透过各凸透镜20、基材、墨吸收层以及墨透过层后的透过光92。由于此透过光92根据凸透镜20的厚度变化而产生光量的变化,所以检测单元91通过检测与滑架扫描(图中箭头)相对应生成的透过光的光量变化来检测双凸片10a中各凸透镜20的间距。
检测范围如图3(b)中的网点部分所示是双凸片10a所在的整个范围。在此范围内,如图3(b)中的箭头所示,伴随着滑架90的扫描进行间距的检测扫描。然后,通过对检出结果进行规定处理例如将其存储在内置于打印机内的存储单元中,可在印刷视差图像之前存储双凸片10a的各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
然后,当滑架90对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进行扫描时,读取如上所述在印刷视差图像前存储的各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在与各凸透镜20对应的规定位置,从滑架90所具备的印刷头(未图示)喷出墨95,并使该墨附着于墨透过层45的表面,由此印刷规定的视差图像。然后,如在图1中已说明的那样,所附着的墨移动至墨吸收层,由此视差图像形成在相对于各凸透镜20的适当位置。
接着,如图3(a)中的虚线所示,当滑架90的扫描位置从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移动至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时,印刷作为明信片发送的对象的姓名、住址等收件人姓名地址。例如,如图3(b)的右侧网点部所示,将规定文字印刷到姓名区域81和住址区域82。此外,根据作为明信片应该满足的记载要件来印刷必要的文字例如“明信片”等文字。具体而言,通过从滑架90所具备的印刷头(未图示)喷出墨95a,使墨附着于墨吸收层50的表面上来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顺便提一下,图3(a)、3(b)中虚线所示的滑架90的扫描位置表示向姓名区域81印刷姓名的状态。
另外,视差图像通常为彩色图像,所以墨95使用彩色墨。另外,右眼用和左眼用的视差图像要印刷在宽度狭窄的凸透镜的一个间距内,所以喷出的墨滴适宜为小尺寸墨滴。另一方面,收件人姓名地址的书写一般包括邮编、收件人姓名地址等文字,所以墨95a通常采用黑色墨。另外,由于文字粗细与视觉辨认性之间的关系而多使用较粗的文字,所以喷出的墨滴适宜为大尺寸墨滴。
在本实施例中,设可从滑架90所具备的印刷头喷出分别适于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墨95以及墨95a。并且,通过在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使用墨95、在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使用墨95a,由此可利用滑架90的扫描同时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另外,与视差图像相比,收件人姓名地址通常用较大的文字构成,所以滑架90的扫描传送间距在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可以比在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大。这样,能缩短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所需要的时间。当然,墨95a可以采用彩色墨,墨滴的大小也可以相同。另外,滑架传送间距可以相同。
接着,补充说明“折线T1”和“折线T2”的形成。本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在滑架90的视差图像的印刷扫描过程中,在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的右端即与已在图1中说明的邻接部R1对应的位置印刷折线T1。另外,在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的左端即与已在图1中说明的邻接部R2对应的位置印刷折线T2,从而分别形成折线。由此,通过在各个折线位置从滑架90的印刷头喷出墨,使墨附着于墨透过层45和墨吸收层50的表面,来印刷折线T1和T2。
此时,附着于墨透过层45作为折线T1的墨与用于印刷视差图像的墨同样在之后透过墨透过层45而固定在墨吸收层50上。由此,制作者在墨透过层45介于其间的状态下确认所印刷的折线T1,所以用于印刷该折线T1的墨优选采用黑色等颜色视觉辨认性高的颜色的墨。
另外,在图3(b)中,作为一例,所印刷的折线T1和T2用上下各一个点表示,但当然也可以是粗细程度在制作者能够视觉辨认的范围内的虚线或实线。另外,可以在整个邻接部R1上印刷,也可以仅在该邻接部R1的一部分上印刷。此外,如通过图2的说明可以明确,在邻接部R1和邻接部R2上对基材30的弯折方向不同,所以折线T1可以为谷折线LV(虚线),而折线T2可以为山折线LM(单点划线)。这样,除折线位置之外,对弯折方向也能够提高视觉辨认性。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中表示的印刷介质10,可分别将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印刷在基材30中设于同双凸片10a的固定侧相反一侧的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上。由此,可以不翻转印刷介质而通过对一面进行印刷即单面印刷来同时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另外,由于在印刷视差图像之前检测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并基于所检出的间距信息在第一印刷面P1上印刷视差图像,所以可在与各凸透镜20位置相对准的位置上印刷该视差图像。
另外,通过使粘接面S1介于第一印刷面P1与第二印刷面P2之间并以折线T2和T1为基准顺次弯折基材,可以容易地将印刷有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延伸部10b粘合到双凸片10a的背面侧上。由此,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另外用粘接剂将延伸部10b粘合到双凸片10a的背面侧上等麻烦的操作,就能够将此印刷介质作为明信片发送给他人。
[实施例二]
接着,利用图4说明构成如下印刷介质100的印刷介质的实施例,其中,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形成在基材的表面即与透镜片的粘接固定面相同侧的面上。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已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图4是示意表示印刷介质100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印刷介质100由表面(图面上侧)上形成有多个圆筒状凸透镜200且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0a、基材300、墨吸收层400、墨吸收层500、墨透过层550、粘接层610、粘接层620、粘接层630以及粘接层640构成。
当以与双凸片100a的背面范围相当的面积区域为单位区域S0时,墨吸收层400和墨吸收层500分别在基材300的表面(图面上侧)形成具有此单位区域S0的第一印刷面P10和第二印刷面P20。
粘接层630和粘接层640分别形成在基材300的表面和背面上,且分别形成具有单位区域S0的粘接面S10。此粘接面S10在基材300的邻接部R11处与双凸片100a邻接,另外,在该基材300的邻接部R12处与第一印刷面P10邻接。
另外,同样,粘接层610和粘接层620分别形成在基材300的表面和背面上,分别形成具有单位区域S0的粘接面S20。此粘接面S20在基材300的邻接部R13处与第一印刷面P10邻接,另外,在该基材300的邻接部R14处与第二印刷面P20邻接。
从而,粘接面S10、第一印刷面P10、粘接面S20以及第二印刷面P20形成于后述的延伸部100b。
在本实施例中,各凸透镜200的圆筒轴向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0a的长边平行。另外,为简化说明,下面以由六个圆筒状凸透镜200构成的双凸片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双凸片100a通常多采用凸透镜200的间距为30~180LPI(Lens Per Inch)的双凸片,但实际上其为具有与此相当数量凸透镜的双凸片。
另外,图4所示的印刷介质100的各构成要素被图示为相当厚以便说明,但实际上它们各自形成为厚度大约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范围的片状(薄板状)。
接着,按顺序具体说明构成印刷介质100的各构成要素。然后,利用图5说明通过弯折延伸部100b以将印刷介质制作成明信片的情形。
双凸片100a由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透明树脂材料形成,且其背面(图面下侧)部分全部固定在基材300上。固定方法可根据基材300的材料采用焊接、粘接等公知方法,只要是使双凸片100a和基材300能保持透明性地相互固定的方法即可。
基材300由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具有透明性的材料形成为薄板状。当然,只要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透明性且可沿着形成在各邻接部处的折线弯折的材料均可,该程度的透明性使得能通过双凸片100a观看形成在墨吸收层400上的“视差图像”且能够视觉辨认形成在墨吸收层500上的“收件人姓名地址”。有关此“视差图像”、“收件人姓名地址”以及“折线”的形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另外,如图4所示,基材300从与双凸片100a的固定部向图面右侧方向延伸,且形成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0a的右侧长边的右侧邻接的延伸部100b。并且,当按照位于双凸片100a的右侧长边的邻接部R11所对应的折线、位于第一印刷面P10的左右两侧的邻接部R12和R13所对应的折线、以及位于第二印刷面P20的左侧的邻接部R14所对应的折线弯折基材300时,延伸部100b具有与双凸片100a的整个背面重叠的形状。也就是说,延伸部100b具有与双凸片100a近似一致的矩形形状的单位区域S0的四倍的面积,由此,基材300具有分别通过邻接部R11~R14划分的五个单位区域S0的面积区域。
墨吸收层400形成在与双凸片100a的固定侧相同侧的基材300的表面(图面上侧)上,是形成与各凸透镜200对应的视差图像的构成要素,当通过喷出墨来印刷视差图像时,其吸收所喷出的墨并使该墨固定在喷出位置。通过此墨吸收层400,能在与各凸透镜200对应的位置稳定地形成视差图像,且能适当地形成立体图像。此墨吸收层400由例如PVA(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树脂、阳离子化合物、硅石等的微粒等作为材料而形成。
在延伸部100b中,同样形成于基材300表面上的墨吸收层500,在利用喷出墨印刷形成例如邮编或地址等的收件人姓名地址所对应的文字时,是用于吸收所喷出的墨并使该墨固定在喷出位置上的构成要素。墨吸收层500由例如PVA(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树脂、阳离子化合物、硅石等的微粒等作为材料而形成。利用此墨吸收层500,可适当地形成被印刷的收件人姓名地址。
形成在墨吸收层500的表面上的墨透过层550构成为最初使所喷出的墨附着,然后使附着的墨透过。也就是说,通过使墨适当地移动至墨吸收层500,并且不残留该墨,使得墨透过层550相对于收件人姓名地址起到衬底的作用。此墨透过层550由例如氧化钛、硅胶、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粘合剂树脂、硫酸钡、玻璃纤维、塑料纤维等材料形成,且使其呈适用作衬底的白色。当然,通常用于书写收件人姓名地址的明信片表面的颜色为白色或淡色即可,所以墨吸收层500只要是使墨透过后呈淡色的材料,则也可由除此以外的材料构成。
形成于基材300的表面上的粘接层610,用于在以邻接部R14为基准弯折延伸部100b中形成有墨吸收层500的基材300的单位区域S0后,使该单位区域S0重叠粘接于图面左侧与之邻接的粘接面S20的单位区域S0的表面上。由此,在利用粘接层610粘接后,可从粘接面S20的表面侧观看被印刷在墨吸收层500上的收件人姓名地址。
形成于基材300的背面上的粘接层620,用于在以邻接部R13为基准弯折延伸部100b中粘接面S20的单位区域S0后,使该单位区域S0重叠粘接于图面左侧与之邻接的第一印刷面P10的背面侧上。由此,在利用粘接层620粘接后,粘接面S20的单位区域S0重叠于第一印刷面P10的背面侧上。
另外,形成于基材300的表面上的粘接层630,用于在以邻接部R12为基准弯折延伸部100b中形成有墨吸收层400的基材300的单位区域S0后,使该单位区域S0重叠并粘接于图面左侧与之邻接的粘接面S10的单位区域S0的表面上。由此,在利用粘接层630粘接后,可从粘接面S10的背面侧观看被印刷在墨吸收层400上的视差图像。
形成于基材300的背面上的粘接层640,用于在以邻接部R11为基准弯折延伸部100b中粘接面S10的单位区域S0后,使该单位区域S0重叠粘接于图面左侧与之邻接的双凸片100a的背面侧上。由此,在利用粘接层640粘接后,粘接面S20的单位区域S0重叠于双凸片100a的背面侧上。
此外,因为粘接层630和粘接层640介于双凸片100a与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墨吸收层400之间,所以它们由可从该双凸片100a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视差图像的透明材料形成。
另外,各粘接层610~640由具有如下程度粘接力的材料形成,使得在印刷介质100作为明信片发送的情况下,对该明信片进行分类作业或者邮递等处理时,第一印刷面P10、第二印刷面P20等各单位区域S0不会在各粘接面处剥落。例如,环氧树脂系、丙烯酸系、或氰基丙烯酸酯系的粘接剂等可以作为粘接层的材料,双面胶带可以作为粘接层的材料。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层的表面未设置剥离片,但在设想粘接力会由于粘接层受到污染等而降低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用于保护该粘接层的剥离片。当然,当使这些单位区域彼此粘接时,在粘接前先剥离该粘接层上的剥离片。因此,只要是能从粘接层上剥离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或纸均可作为剥离片的材料。
接着,利用图5说明按顺序弯折延伸部100b使其重叠粘接在双凸片100a的背面侧上的情形。
图5是从厚度方向观察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的示意图。而且,基材300和墨吸收层400等构成印刷介质100的各构成要素如上所述被形成为厚度大约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的片状(薄板状),但图5中为了易于理解所作出的说明,省略了一部分构成要素,仅图示了基材300、第一印刷面P10和第二印刷面P20。
如图5(a)所示,在印刷介质100中,且均在基材300的表面侧(图面上侧),“视差图像”VA被印刷于第一印刷面P10上,“收件人姓名地址”VB被印刷于第二印刷面P20上。此时,如图中的粗箭头所示,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分别处于可从第一印刷面P10的表面方向即基材300的表面方向和从与上述方向相反的基材300的背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另外,在同样的印刷介质100上,形成分别与各邻接部R11~R14对应的“折线T1~T4”。有关“视差图像”VA、“收件人姓名地址”VB以及“折线T1~T4”的形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a)所示,以折线T14为基准弯折基材30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二印刷面P20,使粘接面S20的单位区域和第二印刷面P20的单位区域通过粘接层610粘合。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5(b)中。如图5(b)中利用粗箭头所示,收件人姓名地址VB处于可从与视差图像VA相同的方向即基材300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
接着,如图5(b)所示,以折线T13为基准弯折基材30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粘接面S20,粘接面S20的单位区域和第一印刷面P10的单位区域通过粘接层620粘合。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5(c)中。如图5(c)中利用粗箭头所示,收件人姓名地址VB处于可从与视差图像VA相对的背面侧即基材300的背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
接着,如图5(c)所示,以折线T12为基准弯折基材30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一印刷面P10,粘接面S10的单位区域和第一印刷面P10的单位区域通过粘接层630粘合。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5(d)中。如图5(d)中利用粗箭头所示,收件人姓名地址VB处于可从基材300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另一方面,视差图像VA处于可从基材300的背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
接着,如图5(d)所示,以折线T11为基准弯折基材30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粘接面S10,粘接面S10的单位区域和双凸片100a的背面范围的单位区域通过粘接层640粘合。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5(e)中。
如从图5(e)可以明确,通过以折线T11~T14为基准顺次弯折基材300,延伸部100b被重叠粘附在双凸片100a的背面范围上。进而,如图5(e)中利用粗箭头所示,印刷介质100处于可从双凸片100a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视差图像VAS、且可从其背面方向视觉辨认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状态。也就是说,印刷介质100处于既具有可观看由视差图像VAS形成的立体图像的一面、又具有可确认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一面的“明信片”的状态。
另外,如在图5中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通过顺次地以折线T14至T11为基准顺次弯折延伸部100b,可以容易地使双凸片100a的部分与延伸部100b的部分粘合到一起。另外,通过以折线为基准交替地进行弯折,能够在抑制相互位置偏移的状态下使各单位区域粘合。由此,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一边进行与双凸片的对位,一边用粘接剂将书写有收件人姓名地址的用纸粘附在视差图像VA上的麻烦的操作,而是可以容易地制作能够观看立体图像的明信片。另外,如由图4、图5的说明可以明确,因为第一印刷面P10和第二印刷面P20上没有形成粘接层,所以能够抑制视差图像VA或收件人姓名地址VB受到污染和损伤。
接着,利用图6说明所述“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印刷。图6(a)是从厚度方向观察印刷介质100的示意图,图6(b)是从上方观察该印刷介质100的示意图。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如下打印机在印刷介质上印刷视差图像、收件人姓名地址以及折线,该打印机采用使具有印刷头的滑架进行扫描并从此印刷头喷出墨的印刷方式。当然,若为使滑架扫描方式的打印机,则也可以采用除墨喷出方式以外的方式进行印刷的打印机。
如图6(a)所示,在印刷介质100的图面上侧配置有打印机的具有印刷头(未图示)的滑架900,如图中箭头所示,该滑架900通过沿图中左右方向SC进行扫描来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当然,印刷介质100利用未图示的打印机的传送装置例如辊等从图中靠近观看者的一边向后方传送,对该印刷介质100的全部区域进行印刷。
另外,如图6(a)所示,滑架900上设有利用反射光930检测各凸透镜200的间距的检测单元910,该检测单元910对应于滑架扫描(图中箭头)来检测凸透镜200的间距。间距检测范围是双凸片100a所在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如图6(b)左侧的箭头所示,伴随着滑架900的扫描进行间距检测扫描SCP。然后,通过对检出结果进行规定处理例如将其存储在内置于打印机内的存储单元中,可存储双凸片100a中各凸透镜200的间距信息。
然后,如图6(a)的中央所示,当滑架900对视差图像印刷范围进行扫描时,读取如上所述在印刷视差图像前存储的各凸透镜200的间距信息,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在与各凸透镜200对应的规定位置,从设于该滑架900上的印刷头(未图示)喷出墨950、并使该墨附着于墨吸收层400上,由此印刷规定的视差图像。视差图像印刷在如图6(b)的中央网点部所示的整个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内。由此,通过基于各凸透镜200的间距信息形成右眼用和左眼用的视差图像,可相对于双凸片100a的各凸透镜200将该视差图像形成在适当位置。随后,通过如上所述将第一印刷面P10粘附在双凸片100a的背面侧的适当位置,能够观看立体图像。
如从图5的说明可以明确,基于各凸透镜200的间距信息形成的视差图像,利用形成于粘接面S10上的粘接层630和640反转弯折两次后粘附在双凸片100a的背面侧。因此,在图6(b)中,各凸透镜的位置和与各凸透镜对应的视差图像的位置处于相同位置关系而非左右反转的位置关系。由此,可以不对所存储的各凸透镜的间距信息进行如左右反转等附加处理,而原封不动地读取并利用所存储的间距信息。这样,通过使粘接面S10介于双凸片100a与第一印刷面P10之间,可将该第一印刷面P10形成在与双凸片100a的固定面相同的一侧上。另外,可以不对凸透镜200的间距信息进行附加处理就使用该间距信息。
接着,如图6(a)的右侧所示,当滑架900的扫描位置从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移动至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时,印刷明信片发送对象的姓名、住址等。例如,如图6(b)的右侧网点部所示,将规定文字印刷于姓名区域810和住址区域820。除此以外,还可根据作为明信片应该满足的记载要件印刷必要的文字例如“明信片”等文字。具体而言,通过从设在滑架900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0a并使该墨附着于墨透过层550的表面上来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顺便提一下,在图6(a)、6(b)中,所示墨950a处于向姓名区域810印刷姓名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要印刷的收件人姓名地址在图6(b)中被印刷为当从图面正面方向观察时处于左右反转的反向文字状态。如已在图5中说明过的那样,当将第二印刷面P20重叠到粘接面S20上时,所印刷的收件人姓名地址变成左右反转的文字。因此,为了在此状态下正确地读取文字,预先印刷左右反转的反向文字。
另外,视差图像通常为彩色图像,所以墨950使用彩色墨。另外,右眼用和左眼用的视差图像要印刷在宽度狭窄的凸透镜的一个间距内,所以喷出的墨滴适宜为小尺寸。另一方面,收件人姓名地址的书写一般包括邮编、收件人姓名地址等文字,所以墨950a通常采用黑色墨。另外,由于文字粗细与视觉辨认性之间的关系而多使用较粗的文字,所以喷出的墨滴适宜为大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可从设于滑架900上的印刷头喷出分别适于这种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墨950和墨950a。因此,分别在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使用墨950和墨950a。这样,通过滑架900的扫描,可同时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另外,与视差图像相比,收件人姓名地址通常用较大的文字构成,所以在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滑架900的扫描传送间距可以比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大。这样,能缩短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所需要的时间。当然,墨950a可以采用彩色墨,且墨滴的大小可以相同。另外,滑架传送间距可以相同。
接着,说明“折线T11~T14”的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在滑架900的扫描过程中,分别于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的左右两端即与已在图4中说明的邻接部R12和R13对应的位置印刷形成折线T12和T13。另外,在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的左端即与已在图4中说明的邻接部R14对应的位置印刷形成折线T14。由此,通过在各个折线位置从滑架900的印刷头喷出墨,使墨附着于墨吸收层400和墨透过层550的表面,从而印刷折线T12~T14。
此时,附着在墨透过层550上作为折线T14的墨与用于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墨同样随后透过该墨透过层550并固定在墨吸收层500上。由此,制作者在墨透过层550介于其间的状态下确认所印刷的折线T14的位置,所以用于印刷该折线T14的墨优选采用黑色等颜色视觉辨认性高颜色的墨。
另外,在图6(b)中,作为一例,所印刷的折线T12~T14用上下各一个点表示,但除此之外也可以是粗细程度在制作者能够视觉辨认的范围内的虚线或实线。另外,可以在各个邻接部的整个区域上印刷,可以仅在邻接部的一部分上印刷。此外,如通过图5的说明可以明确,相对于折线T12和T14,折线T13对基材30弯折的方向不同,折线T12和T14可以为谷折线LV(虚线),而折线T13可以为山折线LM(单点划线)。这样,赋予折线位置以弯折方向,也能够提高视觉辨认性。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形成在与邻接部R11对应的位置的折线T11,该部分未形成有印刷面,所以位于双凸片100a的右侧长边处的片端部用作折线T11。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中表示的印刷介质100,可分别将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印刷在基材300中设于同双凸片100a的固定侧相同侧的第一印刷面P10和第二印刷面P20上。由此,无需里外翻转印刷介质,通过对一面进行印刷即单面印刷来同时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另外,因为能利用透镜的反射光在视差图像印刷时较精确地读取凸透镜200的间距信息,且能原封不动地利用所读取的间距信息在第一印刷面P10上印刷视差图像,所以可相对于各凸透镜200印刷位置精度高的视差图像。
另外,由于粘接面S20介于第二印刷面P20与第一印刷面P10之间,粘接面S10介于该第一印刷面P10与双凸片100a之间,所以无需在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印刷面上形成粘接层,顺次地以折线T14~T11为基准弯折基材300后,可将整个延伸部100b折叠粘合到双凸片100a的背面侧上。由此,制作者能够将此印刷介质作为明信片等发送给他人,而不需要进行如另外用粘接剂将延伸部100b粘合到双凸片100a的背面侧上等麻烦的操作,且不会损坏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另外,通过基于折线交替地弯折延伸部100b,可以将该延伸部100b粘附在双凸片100a的背面侧上,同时抑制视差图像相对于凸透镜200的位置偏移。
以上,对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如从到此为止的说明中可以明确,通过使粘接面介于第一印刷面与第二印刷面之间,可将该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形成在基材的一面上。另外,通过使粘接面介于双凸片与第一印刷面之间,该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可以位于与双凸片的固定面相同的基材的表面侧上,或者可将视差图像的视觉辨认方向作为印刷面侧。换而言之,利用粘接层的布置方式,制作者能够形成与所希望的印刷方法相适应的印刷介质。
例如,在制作者采用的打印机是利用反射光来检测凸透镜间距的打印机的情况下,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粘接层介于双凸片与第一印刷面之间。或者,在想要将视差图像印刷于相片用纸时,因为不能从印刷面的背面侧视觉辨认视差图像,所以,优选如可从印刷面侧视觉辨认视差图像的第二实施例那样设置粘接层即可。由此,通过设定粘接层的介于位置和介于数量,可调整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印刷面的形成位置,结果能够形成制作者所希望的印刷介质。
[实施例三]
利用图10,说明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图10是示意表示印刷介质10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印刷介质10由表面(图面上侧)上形成有多个圆筒状凸透镜20且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a、基材30、墨吸收层40、墨吸收层50、粘接层61以及粘接层62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各凸透镜20的圆筒轴向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a的长边平行。另外,为简化说明,下面以由六个圆筒状凸透镜20构成的双凸片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双凸片10a通常多采用凸透镜20的间距为10~180LPI(Lens Per Inch)的双凸片,但实际上其为具有与此相当数量凸透镜的双凸片。
另外,图10所示印刷介质10的各构成要素被图示为相当厚以便说明,但实际上它们各自形成为厚度大约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范围的片状(薄板状)。
接着,按顺序具体说明构成印刷介质10的各构成要素。然后,利用图11说明通过弯折延伸部10b以将印刷介质制作成明信片的情形。
双凸片10a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PET、PP、PS、PVC、丙烯酸、UV、PC(聚碳酸酯)树脂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等可用作透镜的透明树脂材料形成,且其背面(图面下侧)部分全部固定在基材30上。固定方法可根据基材30的材料采用焊接、粘接等公知方法,只要是使双凸片10a和基材30能保持透明性地相互固定的方法均可。
基材30由具有透明性的材料形成为薄板状,例如采用PETG树脂等。当然,可采用通常的PET树脂等,但只要是使基材30具有透明性以通过双凸片10a观看形成在后述第一印刷面上的视差图像且可沿同样后述的折线弯折的材料均可。
另外,基材30如图10所示从与双凸片10a的固定部起向图面右侧方向延伸,且形成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a的右侧长边的右侧邻接存在的延伸部10b。当以与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相当的面积区域为单位区域时,延伸部10b成为具有两个此单位区域的面积,且具有与在邻接部R1处与双凸片10a邻接的第一单位区域S10以及在邻接部R2处与该第一单位区域S10邻接的第二单位区域S20。由此,基材30具有三个单位区域的区域面积。另外,当以邻接部R1和邻接部R2为基准弯折基材30时,延伸部10b具有与双凸片10a的整个背面范围重叠的形状。
在第一单位区域S10中,墨吸收层40形成于基材30的背面(图面下侧)上,且形成具有单位区域面积的第一印刷面P1。墨吸收层40是形成与各凸透镜20对应的视差图像的构成要素,且当通过喷出墨来印刷视差图像时,其吸收所喷出的墨并使该墨固定在喷出位置。利用此墨吸收层40,能在与各凸透镜20对应的位置稳定地形成视差图像且能适当地形成立体图像。此墨吸收层40由例如PVA(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树脂、阳离子化合物、硅石等的微粒等作为材料而形成。
在第二单位区域S20中,墨吸收层50同样形成于基材30的背面上,且形成具有单位区域面积的第二印刷面P2。在利用喷出墨来印刷形成与例如邮编或地址等的收件人姓名地址对应的文字时,墨吸收层50是用于吸收所喷出的墨并使该墨固定在喷出位置上的构成要素。墨吸收层50由例如PVA(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树脂、阳离子化合物、硅石等的微粒等作为材料而形成。利用此墨吸收层50,可适当地形成收件人姓名地址。当然,通常用于书写收件人姓名地址的明信片表面的颜色为白色或淡色即可,所以只要是呈淡色的材料,则也可采用除此以外的材料。
粘接层61和粘接层62分别形成于基材30的表面和背面上,且该粘接层61和粘接层62分别在形成第一印刷面P1的第一单位区域S10上和作为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的单位区域上形成粘接面。
形成于基材30的表面上的粘接层61,用于在以邻接部R2为基准弯折延伸部10b中形成有墨吸收层50的基材30的第二单位区域S20后使该第二单位区域S20重叠粘接于图面左侧与之邻接的第一单位区域S10的表面上。由此,在利用粘接层61粘接后,可从作为双凸片10a的固定侧的印刷介质10的表面侧(图面上侧)观看被印刷在墨吸收层50上的收件人姓名地址。
因此,粘接层61由具有如下程度粘接力的材料形成,使得在将印刷介质10作为明信片发送的情况下对该明信片进行分类作业或者邮递等处理时第二单位区域S20不会剥落。例如,环氧树脂系、丙烯酸系、或氰基丙烯酸酯系的粘接剂等可以作为粘接层61的材料,双面胶带也可以作为粘接层61的材料。当然,只要是能与基材30粘接的材料均可。
形成于基材30的背面上的粘接层62,用于在以邻接部R1为基准弯折形成有墨吸收层40的第一单位区域S10后使该第一单位区域S10重叠粘接于图面左侧与之邻接的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所处的基材30上。由此,在利用粘接层62粘接后,第一印刷面P1重叠于双凸片10a的背面侧。
因此,粘接层62由具有如下粘接力的材料形成,该粘接力可使墨吸收层40和基材30粘合在一起。例如,环氧树脂系、丙烯酸系、或氰基丙烯酸酯系的粘接剂等可以作为粘接层62的材料。当然,只要是能与墨吸收层40和基材30粘接的材料均可。
另外,因为粘接层62介于双凸片10a与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墨吸收层40之间,所以其优选由当使该墨吸收层40和基材30相互粘附时可从该双凸片10a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视差图像的透明材料形成。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层的表面未设置剥离片,但在设想粘接力会由于粘接层受到污染等而降低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用于保护该粘接层的剥离片。当然,当使这些单位区域彼此粘接时,在粘接前先剥离该粘接层上的剥离片。因此,只要是能从粘接层上剥离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或纸均可作为剥离片的材料。
接着,利用图11说明顺次弯折延伸部10b并使其重叠粘接在双凸片10a的背面侧上的情形。图11是从厚度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此外,基材30或墨吸收层40等构成印刷介质10的各构成要素如上所述被形成为厚度大约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的片状(薄板状),但图11中为了简化说明,仅图示了作为单片的基材30。
如图11(a)所示,在印刷介质10中且都在基材30的背面侧(图面下侧),“视差图像”VA被印刷于形成在第一单位区域S10处的第一印刷面P1上,“收件人姓名地址”VB被印刷于形成在第二单位区域S20处的第二印刷面P2上。
此时,如图中的粗箭头所示,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都处于可从基材30的背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另外,同样于印刷介质10的背面上,在与邻接部R1和邻接部R2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折线T1”和“折线T2”。有关“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印刷以及“折线T1”和“折线T2”的形成在后面进行补充说明。
首先,如图11(a)所示,以折线T2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二印刷面P2,使第一单位区域S10和形成有第二印刷面P2的第二单位区域S20通过粘接层61粘合。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11(b)中。如图11(b)中利用粗箭头所示,收件人姓名地址VB处于可从与视差图像VA相反的方向即基材30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
接着,如图11(b)所示,以折线T1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一印刷面P1,使该第一印刷面P1通过粘接层62粘合到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上。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11(c)中。
如从图11(c)可以明确,通过以折线T2和折线T1为基准弯折基材30,延伸部10b被重叠粘附在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上。进而,如图11(c)中利用粗箭头所示,印刷介质10成为既能从双凸片10a的表面方向通过该双凸片10a和基材30视觉辨认视差图像VA、又能从背面方向视觉辨认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状态。也就是说,印刷介质10成为如下状态,在该状态下,其既具有可观看由视差图像VA形成的立体图像的一面,又具有可确认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一面的明信片。
如利用图11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通过以折线T1和T2为基准交替地弯折基材30,可以容易地使双凸片10a的部分与延伸部10b的部分粘合到一起。另外,通过以折线T1为基准弯折第一印刷面P1,可将视差图像VA与形成于双凸片10a上的各凸透镜20的位置对应地高精度地粘合到一起。由此,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一边进行与双凸片的对位,一边用粘接剂将收件人姓名地址书写用纸粘附在视差图像VA上的麻烦的操作,而可容易地制作能够观看立体图像的明信片。
接着,利用图12说明所述“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印刷。图12(a)是从厚度方向观察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图12(b)是从上方观察该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这样,与图11同样,为了简化说明,仅图示了作为单片的基材30。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如下打印机在印刷介质上印刷视差图像VA、收件人姓名地址VB以及折线,该打印机采用使具有印刷头的滑架进行扫描并从此印刷头喷出墨的印刷方式。当然,只要是使滑架扫描方式的打印机,则还可以是采用除墨喷出方式以外的方式(例如热敏方式)进行印刷的打印机。
如图12(a)所示,在印刷介质10的图面上侧配置有打印机的具有印刷头(未图示)的滑架90,且如图中箭头所示,该滑架90通过沿图中左右方向SC扫描来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当然,印刷介质10利用未图示的打印机的传送装置例如辊等从图中靠近观看者的一边向后方传送,在印刷介质10的全部区域内进行印刷。
印刷介质10中双凸片10a的图面下侧配置有发光面99。另一方面,滑架90上设置检测单元91,该检测单元91检测从发光面99发出且透过各凸透镜20、基材30以及粘接层62后的透过光92。由于此透过光92根据凸透镜20的厚度的变化而产生光量的变化,所以检测单元91通过检测与滑架扫描(图中箭头)相对应生成的透过光的光量变化来检测双凸片10a中各凸透镜20的间距。当然,可以在滑架中设置利用反射光来检测各凸透镜20的间距的检测单元,并与该滑架扫描相对应地检测凸透镜20的间距。有关利用反射光来检测各凸透镜20的间距的方法,在后述第四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检测范围是双凸片10a所在的整个范围。在此范围内,如图12(b)左侧中的箭头所示,伴随着滑架90的扫描进行间距检测扫描SCP。然后,通过对检出结果进行规定处理例如将其存储在内置于打印机内的存储单元中,可在印刷视差图像之前存储双凸片10a的各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
然后,如图12(a)中央的虚线所示,当滑架90对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进行扫描时,读取如上所述在印刷视差图像前存储的各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在与各凸透镜20对应的规定位置,从设于该滑架90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并使该墨附着于墨吸收层40的表面上,由此印刷规定的视差图像。这样,视差图像形成在与各凸透镜20对应的适当位置。
接着,如图12(a)右侧中的虚线所示,当滑架90的扫描位置从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移动至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时,印刷作为明信片发送的对象的姓名、住址等收件人姓名地址。例如图12(b)的右侧网点部所示,将规定文字印刷于姓名区域81和住址区域82。除此以外,还可根据作为明信片应该满足的记载要件来印刷必要的文字例如“明信片”等文字。具体而言,通过从滑架90所具备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a并使该墨附着于墨吸收层50的表面上来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顺便提一下,图12(a)、12(b)右侧中虚线所示的滑架90的扫描位置表示向姓名区域81印刷姓名的状态。
另外,视差图像通常为彩色图像,所以墨95使用彩色墨。另外,右眼用和左眼用的视差图像要印刷在宽度狭窄的凸透镜的一个间距内,所以喷出的墨滴适宜为小尺寸。另一方面,收件人姓名地址的书写一般包括邮编、收件人姓名地址等文字,所以墨95a通常采用黑色墨。另外,由于文字粗细与视觉辨认性之间的关系而多使用较粗的文字,所以喷出的墨滴适宜为大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可如这里所述的从滑架90所具备的印刷头喷出分别适于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墨95和墨95a。因此,分别在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使用墨95和墨95a。这样,可利用滑架90的扫描同时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另外,与视差图像相比,收件人姓名地址通常用较大的文字构成,所以在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滑架90的扫描传送间距可以比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大。这样,能缩短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所需要的时间。当然,墨95a可以采用彩色墨,且墨滴的大小可以相同。另外,滑架传送间距可以相同。
接着,说明“折线T1”和“折线T2”的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b)所示,在滑架90的视差图像的印刷扫描过程中,在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的左端即与已在图10中说明的邻接部R1对应的位置印刷折线T1。另外,在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的右端或者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的左端即与已在图10中说明的邻接部R2对应的位置印刷折线T2,从而分别形成折线。由此,通过在各个折线位置从滑架90的印刷头喷出墨,使墨附着于墨吸收层40或墨吸收层50的表面来印刷折线T1和T2。
此时,所印刷的折线T1和T2位于视差图像的边缘部分,因此优选采用易于同视差图像区分的颜色视觉辨认性高(例如黑色等)的墨印刷该折线T1和T2。
另外,在图12(b)中,作为一例,所印刷的折线T1和T2用上下各一个点表示,但当然也可以是粗细程度在制作者能够视觉辨认的范围内的虚线或实线。另外,可以在整个邻接部R1上印刷,可以仅在该邻接部R1的一部分上印刷。此外,如通过图11的说明可以明确,在邻接部R1和邻接部R2,弯折基材30的方向不同,所以如图12(b)所示,折线T1可以为谷折线LV(虚线),而折线T2可以为山折线LM(单点划线)。这样,赋予折线位置以弯折方向,也能够提高视觉辨认性。
如上所述,对于第三实施例中表示的印刷介质10(参见图10),可分别将“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印刷在基材30中设于同双凸片10a的固定侧相反一侧上的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上。由此,无需里外翻转印刷介质,而通过对一面进行印刷即单面印刷来同时印刷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
另外,由于在印刷视差图像VA之前检测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并基于所检出的间距信息在第一印刷面P1上印刷该视差图像VA,所以可在与各凸透镜20的位置相对准的位置上印刷视差图像VA。
另外,通过预先在基材30上形成粘接层61和粘接层62,并以折线T2和T1为基准顺次且交替地弯折该基材30,可以容易地使印刷有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延伸部10b粘合在双凸片10a的背面侧的适当位置。由此,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一边进行对位、一边另外用粘接剂将延伸部10b粘合到双凸片10a的背面侧上的麻烦的操作,就能够将此印刷介质作为明信片发送给他人。另外,如从图10和图11的说明可以明确,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上没有形成粘接层,从而能够抑制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受到污染和损伤。另外,因为能够直接在印刷面上印刷,所以可以采用打印机等印刷装置印刷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
[实施例四]
接着,利用图13说明构成如下印刷介质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N,其中,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形成在基材的表面即与透镜片的固定面同侧的面上。图13是示意表示印刷介质10N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印刷介质10N由表面(图面上侧)上形成有多个圆筒状凸透镜20且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a、基材30、墨吸收层40、墨吸收层50、粘接层61以及粘接层62构成。
与第三实施例不同,在基材30的延伸部10b内的第一单位区域S10处,墨吸收层50形成于该基材30的表面上,该第一单位区域S10在邻接部R1处与同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相当的单位区域邻接。如上所述,墨吸收层50形成第二印刷面P2,且构成用于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印刷面。另外,同样与第三实施例不同,在第二单位区域S20处墨吸收层40形成于基材30的表面上,该第二单位区域S20在邻接部R2处与第一单位区域S10邻接。如上所述,墨吸收层40形成第一印刷面P10,且构成用于印刷视差图像的印刷面。当然,在以邻接部R1和邻接部R2为基准弯折基材30时,延伸部10b呈与双凸片10a的整个背面范围重叠的形状。
另外,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粘接层61和粘接层62都形成在基材30的背面上,且分别形成具有单位区域的粘接层。这些粘接层在基材30的邻接部R1处相互邻接。因此,粘接层61和第二印刷面P2形成在第一单位区域S10上,第一印刷面P1形成在第二单位区域S20上。
接着,利用图14说明顺次弯折延伸部10b并使其重叠粘接在双凸片10a的背面侧上的情形。
图14是从厚度方向观察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N的示意图。而且,基材30或墨吸收层40等构成印刷介质10N的各构成要素如上所述被形成为厚度大约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的片状(薄板状),与图11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相同,但图14中为了简化说明,仅图示了作为单片的基材30。
如图14(a)所示,在印刷介质10N中且都在基材30的表面侧(图面上侧),“视差图像”VA被印刷于第一印刷面P1上,“收件人姓名地址”VB被印刷于第二印刷面P2上。此时,如图中的粗箭头所示,视差图像VA处于可从第一印刷面P1的表面方向即基材30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收件人姓名地址VB也同样处于可从基材30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另外,同样在印刷介质10N上分别形成与各邻接部R1和R2对应的“折线T1N和T2N”。有关该“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印刷以及“折线T1N和T2N”的形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4(a)所示,以折线T2N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一印刷面P1,使第二单位区域S20和第一单位区域S10通过粘接层61粘合。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14(b)中。如图14(b)中利用粗箭头所示,视差图像VA处于可从与收件人姓名地址VB相反的方向即基材30的背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
接着,如图14(b)所示,以折线T1N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一印刷面P1,使该第一印刷面P1通过粘接层62粘合到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上。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14(c)中。
如从图14(c)可以明确,通过以折线T2N和折线T1N为基准进行弯折,延伸部10b被重叠粘附在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上。进而,如图14(c)中利用粗箭头所示,印刷介质10N成为既能从双凸片10a的表面方向通过该双凸片10a和基材30视觉辨认视差图像VA、又能从背面方向视觉辨认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状态。也就是说,印刷介质10N成为如下状态,在该状态下,其既具有可观看由视差图像VA形成的立体图像的一面,又具有可确认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一面的明信片。
另外,如已利用图14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N通过以折线T1N和T2N为基准向相同方向连续地弯折基材30,易于使双凸片10a的部分与延伸部10b的部分粘合到一起。另外,通过以折线T1N和T2N为基准顺次地弯折第一印刷面P1,可使视差图像VA与形成于双凸片10a上的各凸透镜20对位并高精度地粘合到一起。由此,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一边进行与双凸片的对位,一边用粘接剂将收件人姓名地址书写用纸粘附在视差图像VA上的麻烦的操作,而可容易地制作能够观看立体图像的明信片。另外,如从图13和图14的说明可以明确,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上没有形成粘接层,从而能够抑制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受到污染和损伤。另外,因为能够直接在印刷面上印刷,所以可以采用打印机等印刷装置印刷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
接着,利用图15说明所述“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的印刷。
图15(a)是从厚度方向观察印刷介质10N的示意图,图15(b)是从上方观察该印刷介质10N的示意图。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如下打印机在印刷介质上印刷视差图像、收件人姓名地址以及折线,该打印机采用使具有印刷头的滑架进行扫描并从此印刷头喷出墨的印刷方式。当然,只要是使滑架扫描方式的打印机,则还可以是采用除墨喷出方式以外的方式(例如热敏方式等)进行印刷的打印机。
如图15(a)所示,在印刷介质10N的图面上侧配置有打印机的具有印刷头(未图示)的滑架90a,且如图中箭头所示,该滑架90a通过沿图中左右方向SC扫描来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当然,印刷介质10N利用未图示的打印机的传送装置例如辊等从图中靠近观看者的一边向后方传送,且对印刷介质10N的全部区域进行印刷。
另外,如图15(a)所示,滑架90a上设有利用反射光93检测各凸透镜20的间距的检测单元91a,该检测单元91a对应于滑架扫描(图中箭头)来检测凸透镜20的间距。当然,可以同所述第三实施例一样,不利用反射光而利用来自设在双凸片的图面下侧的发光面的透过光来检测各凸透镜20的间距。间距检测范围是双凸片10a所在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如图15(b)左侧的箭头所示,伴随着滑架90a的扫描进行间距检测扫描SCP。然后,通过对检出结果进行规定处理例如将其存储在内置于打印机内的存储单元中,可存储双凸片10a中各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
然后,如图15(a)的中央所示,当滑架90a的扫描位置从间距检测扫描SCP移动至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RA时,与第三实施例(参见图12)同样,从设在该滑架90a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a,并印刷作为明信片发送的对象的姓名和住址。例如,如图15(b)的中央网点部所示,将规定文字印刷于姓名区域81和住址区域82。
接着,如图15(a)的右侧所示,当滑架90a对视差图像印刷范围RV进行扫描时,读取如上所述在印刷视差图像前存储的各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在与各凸透镜20对应的规定位置从设于该滑架90a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并使该墨附着于墨吸收层40上,由此印刷规定的视差图像。视差图像印刷在如图15(b)的右侧网点部所示的整个视差图像印刷范围内。由此,通过基于各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形成右眼用和左眼用的视差图像,可相对于双凸片10a的各凸透镜20将该视差图像形成在适当位置。随后,通过如上所述将第一印刷面P1粘附在双凸片10a的背面侧的适当位置,从而能够观看立体图像。
另外,如从图14的说明可以明确,基于各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形成的视差图像,利用粘接层61和62反转弯折两次后粘附在双凸片10a的背面侧。因此,在图15(b)中,各凸透镜的位置和与各凸透镜对应的视差图像的位置处于相同位置关系而非左右反转的位置关系。由此,可以不对所存储的各凸透镜的间距信息进行如左右反转等附加处理,能原封不动地读取并利用所存储的间距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同第三实施例一样,可从设在滑架90a上的印刷头喷出分别适于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墨95和墨95a。因此,分别在视差图像印刷范围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使用墨95和墨95a。通过这样,可利用滑架90a的扫描同时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另外,与第三实施例同样,与视差图像相比,收件人姓名地址通常用较大的文字构成,所以在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滑架90a的扫描传送间距可以比视差图像印刷范围大。这样,能缩短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所需要的时间。当然,墨95a可以采用彩色墨,且墨滴的大小可以相同。另外,滑架90a的传送间距可以相同。
接着,说明“折线T1N和T2N”的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b)所示,在滑架90a的扫描过程中,在视差图像印刷范围的左端即与已在图13中说明的邻接部R2对应的位置印刷形成折线T2N。另外,在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范围的左端即与已在图13中说明的邻接部R1对应的位置印刷形成折线T1N。由此,通过在各个折线位置从滑架90a的印刷头喷出墨,使墨附着于墨吸收层40和墨吸收层50的表面来印刷折线T2N和T1N。
附着在墨吸收层40上作为折线T2N的墨与用于印刷视差图像的墨一样随后固定在该墨吸收层40上。因此,由于制作者要区别于视差图像地视觉辨认被印刷于该视差图像的端部上的折线T2N的位置,所以用于印刷该折线T2N的墨优选采用黑色等颜色视觉辨认性高的墨。
另外,在图15(b)中,作为一例,所印刷的折线T1N和T2N用上下各一个点表示,但除此以外,它们可以是粗细程度在制作者能够视觉辨认的范围内的虚线或实线。另外,可以在各个邻接部的全部区域上印刷,可以仅在它们的一部分上印刷。此外,如通过图14的说明可以明确,折线T1N或折线T2N可以为山折线LM(单点划线)。这样,赋予折线位置以弯折方向,能够提高视觉辨认性。图15(b)中表示了折线T2N被印刷为山折线的情况。
如上所述,对于第四实施例中所示的印刷介质10N,可分别将“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在基材30中设于同双凸片10a的固定侧相同的一侧上的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上。由此,无需里外翻转印刷介质,而通过对一面进行印刷即单面印刷来同时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另外,因为能利用透镜的反射光在视差图像印刷时较精确地读取凸透镜20的间距信息且能原封不动地利用所读取的间距信息在第一印刷面P1上印刷视差图像,所以可印刷相对于各凸透镜20定位精度高的视差图像。
另外,通过在基材30中与印刷面相反的面上形成用于使第一单位区域S10和第二单位区域S20相互粘附的粘接层61,以及在处于双凸片10a的背面范围的基材部分上形成用于粘附第一单位区域S10的粘接层62,从而无需在印刷有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印刷面上形成粘接层,通过以折线T2N和T1N为基准顺次地弯折基材30,可将整个延伸部10b折叠粘合到双凸片10a的背面侧上。由此,制作者可以将此印刷介质作为明信片等发送给他人,而不需要进行另外用粘接剂将延伸部10b粘合到双凸片10a的背面侧上等麻烦的操作,且不会损伤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另外,通过以折线为基准交替地弯折延伸部10b,可以抑制视差图像相对于凸透镜20的位置偏移地将该延伸部10b粘附在双凸片10a的背面侧上。
以上对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如从到此为止的说明中可以明确,通过将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形成在基材的一面上,可通过对此一面进行印刷处理来同时印刷“视差图像”VA和“收件人姓名地址”VB。另外,通过使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的形成面位于基材的表面侧(即双凸片的固定面一侧)或者基材的背面侧上,制作者可形成与所希望的印刷方法相适应的印刷介质。
例如,在制作者采用的打印机是利用反射光来检测凸透镜间距的打印机的情况下,如第四实施例所述,优选采用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形成于基材的表面侧上的印刷介质。或者,在打印机是利用凸透镜的透过光来进行检测的打印机的情况下,如第三实施例所述,优选采用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形成于基材的背面侧上的印刷介质。
以上,对使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发明。
[实施例五]
利用图18说明构成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图18是示意表示印刷介质10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印刷介质10由第一双凸片111、第二双凸片112、基材30、墨吸收层40、墨透过层45、墨吸收层50以及墨透过层55构成。
当以与第一双凸片111的背面范围相当的面积区域为单位区域时,墨吸收层40在基材30的背面(图面下侧)形成具有此单位区域的第一印刷面P1。因此,第一印刷面P1与第一双凸片111从平面上重叠。另外,当以与第二双凸片112的背面范围相当的面积区域为单位区域时,墨吸收层50同样在基材30的背面(图面下侧)形成具有此单位区域的第二印刷面P2。因此,第二印刷面P2与第二双凸片112从平面上重叠。
第一双凸片111的表面(图面上侧)上形成有多个圆筒状凸透镜111L,且同样在第二双凸片112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圆筒状凸透镜112L。在本实施例中,各凸透镜的圆筒轴向与呈矩形形状的第一双凸片111和以及第二双凸片112的长边平行。另外,为简化说明,下面以由六个圆筒状凸透镜构成的各双凸片为例进行说明。当然,第一双凸片111或第二双凸片112通常多采用凸透镜111L或凸透镜112L的间距为10~180LPI(Lens PerInch)的双凸片,但实际上其为具有与此相当数量凸透镜的双凸片。因此,在各个双凸片中,凸透镜的圆筒轴方向或者数量可以不同。
另外,图18所示印刷介质10的各构成要素被图示为相当厚以便说明,但实际上,双凸片形成为厚度大约从数百微米至数毫米范围的片状(薄板状),其他部件分别形成为厚度大约从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范围的片状(薄板状)。
接着,按顺序具体说明构成印刷介质10的各构成要素。然后,说明在印刷介质10上印刷视差图像的情形,以及制作能从两面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的情形。
第一双凸片111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PET、PP、PS、PVC、丙烯酸、UV、PC(聚碳酸酯)树脂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等可用作透镜的透明树脂材料形成,且其背面(图面下侧)部分全部固定在基材30上。固定方法可根据基材30的材料采用焊接、粘接等公知方法,只要是使第一双凸片111和基材30能保持透明性地相互固定的方法均可。
第二双凸片112由与第一双凸片111相同的材料形成,且利用与该第一双凸片111相同的固定方法将其背面(图面下侧)部分全部固定在基材30上。另外,第二双凸片112呈现与第一双凸片111同样大小的矩形。
基材30由具有透明性的材料形成为薄板状,例如采用PETG树脂等。当然,可以采用通常的PET树脂等,但只要是使基材30具有透明性以能经由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观看形成在后述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上的视差图像且同时可沿后述折线弯折的材料即可。
另外,如图18所示,当以与第一双凸片111(或第二双凸片112)的背面范围相当的面积区域为单位区域时,基材30具有两个分别与邻接部R1邻接的单位区域。因此,当以邻接部R1为基准弯折基材30时,两个单位区域彼此重叠,结果第一双凸片111的背面与第二双凸片112的背面重叠。
墨吸收层40形成在基材30的背面(图面下侧)上,该背面是基材30的与第一双凸片111的固定侧相反的一侧,墨吸收层40是形成与各凸透镜111L对应的第一视差图像的构成要素,且当通过喷出墨来印刷此第一视差图像时,其吸收所喷出的墨并使该墨固定在喷出位置。利用此墨吸收层40,能在与各凸透镜111L对应的位置稳定地形成第一视差图像且能适当地形成立体图像。此墨吸收层40由例如PVA(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树脂、阳离子化合物、硅石等的微粒等作为材料而形成。
形成在墨吸收层40的背面上的墨透过层45构成为最初使所喷出的墨附着,然后使附着的墨透过。也就是说,通过使墨适当地移动到墨吸收层40,并且不残留墨,从而墨透过层45相对于第一视差图像起到衬底的作用。
此墨透过层45由例如氧化钛、硅胶、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粘合剂树脂、硫酸钡、玻璃纤维、塑料纤维等材料形成,且使其呈适用作衬底的颜色(例如白色等)。
墨吸收层50形成在基材30的背面(图面下侧)上,该背面是基材30的与第二双凸片112的固定侧相反的一侧,墨吸收层50是形成与各凸透镜112L对应的第二视差图像的构成要素,且当通过喷出墨来印刷第二视差图像时,其吸收所喷出的墨并使该墨固定在喷出位置。利用此墨吸收层50,能在与各凸透镜112L对应的位置稳定地形成第二视差图像且能适当地形成立体图像。此墨吸收层50由例如PVA(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树脂、阳离子化合物、硅石等的微粒等作为材料而形成。
形成在墨吸收层50的背面上的墨透过层55构成为最初使所喷出的墨附着,然后使附着的墨透过。也就是说,通过使墨适当地移动到墨吸收层50,并且不残留该墨,从而墨透过层55相对于第二视差图像起到衬底的作用。此墨透过层55由例如氧化钛、硅胶、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粘合剂树脂、硫酸钡、玻璃纤维、塑料纤维等材料形成,且使其呈适用作衬底的颜色(例如白色等)。
接着,利用图19说明在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上的印刷。图19(a)是从侧面方向观察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图19(b)是从上方观察该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使具有印刷头的滑架进行扫描并从此印刷头喷出墨的印刷方式的打印机在印刷介质上印刷第一视差图像、第二视差图像以及后述折线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只要是使滑架扫描方式的打印机,则还可以是采用除墨喷出方式以外的方式(例如热敏方式等)进行印刷的打印机。
如图19(a)所示,在印刷介质10的图面上侧配置有打印机的具有印刷头(未图示)的滑架90,且如图中箭头所示,滑架90通过沿图中左右方向SC扫描来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当然,印刷介质10利用未图示的打印机的传送装置例如辊等从图中靠近观看者的一边向后方传送,在印刷介质10的全部区域内进行印刷。
印刷介质10中的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的图面下侧配置有发光面99。另一方面,滑架90上设置检测单元91,该检测单元91检测从发光面99发出且透过凸透镜111L(凸透镜112L)、基材30、墨吸收层40(墨吸收层50)、墨透过层45(墨透过层55)之后的透过光92。由于此透过光92根据凸透镜的厚度变化而产生光量的变化,所以检测单元91通过检测与滑架扫描(图中箭头)相对应生成的透过光的光量变化来检测第一双凸片111中各凸透镜111L和第二双凸片112中各凸透镜112L的间距。
检测范围是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所在的整个范围。在图19(b)左侧用箭头所示的范围A中,伴随着滑架90的扫描进行各凸透镜111L的间距检测扫描。另外,在图19(b)右侧用箭头所示的范围B中,伴随着滑架90的扫描进行各凸透镜112L的间距检测扫描。然后,通过对检出结果进行规定处理例如将其存储在内置于打印机内的存储单元中,可在印刷各视差图像之前存储各双凸片的各凸透镜的间距信息。
然后,如图19(a)中央的虚线所示,当滑架90对第一印刷面进行扫描时,读取已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凸透镜111L的间距信息,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在与各凸透镜111L对应的规定位置从设于该滑架90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并使该墨附着于墨透过层45的表面上,由此印刷第一视差图像。图19(b)的左侧(网点部)表示了第一视差图像印刷范围。这样,第一视差图像形成在与各凸透镜111L对应的适当位置。
接着,如图19(a)右侧的虚线所示,当滑架90的扫描位置从第一印刷面P1移动至第二印刷面P2,且该滑架90对第二印刷面进行扫描时,读取同样已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凸透镜112L的间距信息,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在与各凸透镜112L对应的规定位置从设于该滑架90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a,并使该墨附着于墨透过层55的表面上,由此印刷第二视差图像。图19(b)的右侧(网点部以外)表示了第二视差图像印刷范围。这样,第二视差图像形成在与各凸透镜111L对应的适当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从设置在滑架90上的印刷头喷出分别适于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二视差图像的墨95和墨95a。例如,若第一视差图像为彩色图像而第二视差图像为单色图像,可在第一视差图像印刷范围内喷出彩色墨而在第二视差图像印刷范围内喷出黑色墨。这样,可以利用滑架90的扫描同时印刷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二视差图像。当然,墨95和墨95a可以采用相同墨。
接着,说明折线的形成。本实施例中,如图19(b)所示,在滑架90的视差图像的印刷扫描过程中,在第一视差图像印刷范围的右端或者第二视差图像印刷范围的左端即与已在图18中说明的邻接部R1对应的位置印刷折线T1。因此,通过在该位置从滑架90的印刷头中喷出墨并使墨附着在墨透过层45或墨透过层55的表面上来印刷折线T1。当然,折线可以形成于基材30上。有关形成于基材30上的折线将在后述第六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此时,所印刷的折线T1位于视差图像的边缘部分,因此优选采用易于与视差图像区分的颜色视觉辨认性高(例如黑色等)的墨印刷该折线T1。
另外,在图19(b)中,作为一例,所印刷的折线T1用上下各一个点表示,但当然也可以是粗细程度在制作者能够视觉辨认的范围内的虚线或实线。另外,可以在整个邻接部R1上印刷,可以仅在该邻接部R1的一部分上印刷。而且,在接着将要说明的图20中,邻接部R1处使基材30弯折的方向为谷折,所以如图19(b)所示,折线T1优选为谷折线(虚线)。这样,就赋予折线位置以弯折方向,从而能够提高视觉辨认性。
接着,利用图20说明通过弯折基材30来使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重叠粘接的情形。图20是从侧面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
如图20(a)所示,在印刷介质10中且都在基材30的背面侧(图面下侧),“第一视差图像”VA1被印刷于第一印刷面P1上,“第二视差图像”VA2被印刷于第二印刷面P2上。此时,如图中的粗箭头所示,各视差图像处于可从各双凸片侧经由基材30视觉辨认的状态。
另外,同样在印刷介质10的背面上与邻接部R1对应的位置形成“折线T1”。
接着,如图20(a)所示,以折线T1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二印刷面P2,使第一印刷面P1和该第二印刷面P2粘合到一起。此时,可以追加形成粘接层SZ,并利用此粘接层SZ进行粘合。制作者通过如图所示在使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相互粘合前,至少在第二印刷面P2(或第一印刷面P1)上涂覆粘接剂或者粘附双面胶带来形成此粘接层SZ。
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20(b)中。如图20(b)中用粗箭头所示,基于第一视差图像VA1的立体图像VAS1处于可从图面上侧视觉辨认的状态,基于第二视差图像VA2的立体图像VAS2处于可从图面下侧视觉辨认的状态。这样,印刷介质10就成为两面都可观看立体图像的状态。
如上所述,对于第五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通过以折线T1为基准弯折基材30,可以容易地使第一双凸片111的背面与第二双凸片112的背面粘合到一起。另外,通过以折线T1为基准弯折基材30,能够以高定位精度进行粘合,且能够抑制两个双凸片的位置偏移。由此,制作者无需进行如一边使两个双凸片对位、一边将它们粘合到一起的麻烦的操作,就能够容易地制成可两面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
另外,对于第五实施例中所示的印刷介质10(参照图18),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二视差图像分别印刷在基材30中设于同各双凸片的固定侧相反一侧的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上。因此,可通过对一面进行印刷即单面印刷来同时印刷两幅视差图像,而不需要进行翻转印刷介质的操作。
另外,通过在印刷各视差图像前检测凸透镜111L和凸透镜112L的间距信息,并基于所检出的间距信息来印刷各视差图像,从而可以将该视差图像印刷在与各凸透镜对位的适当位置。另外,利用对一面进行印刷即单面印刷,可以同时进行间距信息的检测以及向与各凸透镜对准的适当位置印刷视差图像。
[实施例六]
接着,利用图22说明构成这样一例印刷介质的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在该印刷介质中,通过在透镜片的背面范围以外形成印刷面,并在此印刷面上印刷视差图像之后将此印刷面重叠到该透镜片的背面范围上,从而可观看立体图像。
图22(a)是示意表示从侧面方向观察有关第六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的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印刷介质100由各自表面(图面上侧)上形成有多个圆筒状凸透镜且呈矩形形状的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基材30、墨吸收层40、墨吸收层50以及粘接层65构成。
接着,说明构成图22(a)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的各构成要素。
如图所示,基材30形成有分别在邻接部R1、邻接部R2以及邻接部R3处邻接的四个单位区域。因此,当顺次以邻接部R3、邻接部R2以及邻接部R1为基准弯折基材30时,印刷介质100具有与第一双凸片111的整个背面范围重叠的形状。
在图面左端的单位区域表面处,固定有第一双凸片111,在邻接部R1处邻接的右侧的单位区域处,第二双凸片112同样固定于表面侧上。另外,在邻接部R2处邻接的右侧的单位区域处,墨吸收层40形成于基材30的表面上,在邻接部R3处邻接的右端单位区域处,墨吸收层50同样形成于基材30的表面上。如上所述,墨吸收层40和墨吸收层50分别形成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且分别构成用于印刷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二视差图像的印刷面。印刷于印刷面上的各视差图像都处于可从该印刷面的表面方向即基材30的表面方向(图中粗箭头)视觉辨认的状态。因此,在第六实施例中,不需要形成第五实施例中说明的墨透过层。
粘接层65形成于基材30的整个背面上,且起到使这些单位区域彼此分别重叠粘附的粘接层的作用。因此,粘接层65由具有可使墨吸收层40和基材30粘合或者可使墨吸收层50和基材30粘合的粘接力的材料形成。例如,环氧树脂系、丙烯酸系、或氰基丙烯酸酯系的粘接剂等可以作为粘接层的材料。当然,只要是能与墨吸收层40或墨吸收层50和基材30粘接的材料均可。
另外,如后所述,粘接层65介于各双凸片与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各墨吸收层之间,所以该粘接层65优选由具有如下程度透明性的材料形成,该透明性使得当各墨吸收层与基材30粘合时可从各双凸片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视差图像。而且,如果形成为能够粘接这些单位区域,则可以不形成在整个背面上。顺便提一下,在图22(a)的情况下,粘接层可以形成在形成有第一印刷面P1的单位区域的背面侧或形成有第二印刷面P2的单位区域的背面侧中任一者的基材面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层65的表面未设置剥离片,但在设想粘接力会由于粘接层65受到污染等而降低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用于保护粘接层65的剥离片。当然,在将这些单位区域彼此粘接时,在粘接前先剥离该粘接层65上的剥离片。因此,只要是能从粘接层65上剥离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或纸均可作为剥离片的材料。
接着,利用图22(b)说明视差图像的印刷。图22(b)是从侧面方向观察印刷介质100的示意图。与第五实施例同样,利用如下打印机在印刷面上印刷视差图像,该打印机采用使具有印刷头的滑架进行扫描并从此印刷头喷出墨的印刷方式。当然,只要是使滑架扫描方式的打印机,则还可以是采用除墨喷出方式以外的方式(例如热敏方式等)进行印刷的打印机。
如图22(b)所示,在印刷介质100的图面上侧配置有打印机的具有印刷头(未图示)的滑架90a,该滑架90a通过沿图中左右方向扫描,检测形成在各双凸片的表面上的各凸透镜的间距,并且向形成在印刷介质上的印刷面进行印刷。当然,印刷介质100利用未图示的打印机的传送装置例如辊等从图中靠近观看者的一边向后方传送,对该印刷介质100的全部区域进行印刷。
另外,在第六实施例中,如图22(b)所示,滑架90a上设有利用反射光93检测各凸透镜的间距的检测单元91a,该检测单元91a对应于滑架90a的扫描来检测各凸透镜111L和各凸透镜112L的间距。间距检测范围是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所在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如图22(b)左侧的箭头所示,伴随着滑架90a的扫描进行间距检测扫描SCP。然后,通过对检出结果进行规定处理例如将其存储在内置于打印机内的存储单元中,可存储第一双凸片111中各凸透镜111L的间距信息以及第二双凸片112中各凸透镜112L的间距信息。
然后,如图22(b)右侧的虚线所示,首先,当滑架90a的扫描位置从间距检测扫描范围移动到第一印刷面P1上时,读取在印刷视差图像前存储的各凸透镜111L的间距信息,并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从设于该滑架90a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由此印刷第一视差图像。接着,当滑架90a的操作位置移动至第二印刷面P2上时,读取所存储的各凸透镜112L的间距信息,并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从设于该滑架90a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a,由此印刷第二视差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同第五实施例同样,可从设在滑架90a上的印刷头喷出分别适于各视差图像的墨95和墨95a。因此,分别在第一视差图像的印刷中和第二视差图像的印刷中使用墨95和墨95a。这样,可利用滑架90a的扫描同时印刷两幅视差图像。
这样,通过基于各凸透镜的间距信息,印刷与各凸透镜对应的右眼用和左眼用视差图像,可将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二视差图像形成在与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对应的适当位置。随后,通过以各邻接部为基准顺次地弯折基材30,将第二视差图像粘附在第二双凸片112的背面侧的适当位置,将第一视差图像粘附在第一双凸片111的背面侧的适当位置,从而制成可两面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
接着,利用图23说明通过弯折印刷介质100来制成可两面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的情形。
图23是从侧面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的示意图。此外,基材30或墨吸收层40等构成印刷介质100的各构成要素如上所述被形成为厚度大约从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的片状(薄板状),但图23中为了简化说明,仅图示了作为单片的基材30。
如图23(a)所示,在印刷介质100中且都在基材30的表面侧(图面上侧),第一视差图像VA1被印刷于第一印刷面P1上,第二视差图像VA2被印刷于第二印刷面P2上。此时,如上所述,各视差图像都处于可从印刷面的表面方向即基材30的表面方向(图中粗箭头)视觉辨认的状态。另外,基材30中,在与各邻接部R1、R2和R3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折线T10、T20和T30。
在所述第五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折线在与各邻接部对应的位置印刷形成于印刷面上。在第六实施例中,通过在基材30上以规定间隔设置未图示的切口(狭缝)或穿孔来形成折线T10~T30。这样,因为可以容易地从狭缝或穿孔的位置弯折基材30,所以制作者能够在各邻接部的位置弯折基材30而不需要仔细地识别折线的位置。当然,可以通过印刷来形成折线。
而且,除此以外,作为形成于基材30上的折线,可以将通过预先弯折基材30所形成的弯折形状作为折线。或者,例如,可以像V形切槽那样使一部分的厚度变薄来形成折线。当然,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形成折线,只要是能够容易地弯折基材30且能够将视差图像粘合到与各双凸片适应的背面位置上的折线即可。
回到图23(a),首先以折线T30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二印刷面P2,使第二印刷面的单位区域和第一印刷面P1的背面侧的单位区域通过粘接层65粘合。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23(b)中。如图23(b)中利用粗箭头所示,第二视差图像VA2处于可从与第一视差图像VA1相反的方向即基材30的背面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
接着,如图23(b)所示,以折线T20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二印刷面P2,使第二印刷面P2通过粘接层65粘合到第二双凸片112的背面范围上。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23(c)中。如图23(c)中利用粗箭头所示,第二视差图像VA2处于可经由第二双凸片112视觉辨认的状态。结果,可通过第二双凸片112观看作为立体图像VAS2的第二视差图像VA2。
接着,如图23(c)所示,以折线T10为基准弯折基材30。也就是说,通过沿图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一印刷面P1,使第一印刷面P1通过粘接层65粘合到第一双凸片111的背面范围上。粘合后的状态表示在图23(d)中。如图23(d)中利用粗箭头所示,第一视差图像VA1处于可经由第一双凸片111视觉辨认的状态。结果,可通过第一双凸片111观看作为立体图像VAS1的第一视差图像VA1。
如从图23的说明可以明确,通过顺次以折线T30~T10为基准弯折基材30,各视差图像被粘附在各双凸片的背面范围上。进而,如图23(d)中利用粗箭头所示,印刷介质100处于既可从第一双凸片111的表面(图面上侧)经由第一双凸片111和基材30视觉辨认第一视差图像VA1、又可从第二双凸片112的表面(图面下侧)经由该第二双凸片112和基材30视觉辨认第二视差图像VA2的状态。也就是说,印刷介质100处于两面都可观看到利用各视差图像形成的立体图像的状态。
另外,如已利用图23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通过分别以折线T30、T20和T10为基准向相同方向连续地弯折基材30,易于将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各印刷面粘合到各双凸片的背面侧上。另外,通过以各折线为基准进行弯折,可将视差图像高精度地粘附到形成于各双凸片上的各凸透镜的位置。由此,制作者不需要进行如一边进行与双凸片的对位,一边用粘接剂粘附视差图像的麻烦的操作,而可容易地制作两面都能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另外,如从图22和图23的说明可以明确,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的表面上没有形成粘接层,从而能够抑制所印刷的视差图像受到污染和损伤。
另外,对于第六实施例中所示的印刷介质100,可分别将第一视差图像VA1和第二视差图像VA2印刷在基材30中设于同双凸片的固定侧相同侧上的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上。由此,无需里外翻转印刷介质,通过对一面进行印刷即单面印刷来同时印刷两幅视差图像。
另外,在印刷各视差图像前检测凸透镜111L和凸透镜112L的间距信息,并基于所检出的间距信息印刷各视差图像,所以利用对一面进行印刷即单面印刷,可同时进行间距信息的检测以及向与各凸透镜对位的适当位置的视差图像的印刷。
另外,如从图23的说明可以明确,基于各凸透镜的间距信息形成的各视差图像在反转弯折两次左右后粘附在各双凸片的背面侧上。因此,在图23(b)中,各凸透镜的位置和与各凸透镜对应的视差图像的位置处于不左右反转的相同位置关系。由此,可以不对所存储的各凸透镜的间距信息进行如左右反转等附加处理,而原封不动读取并利用所存储的间距信息。
如上所述,对于第六实施例中表示的印刷介质100,可分别将第一视差图像VA1和第二视差图像VA2印刷在基材30中设于同双凸片的固定侧相同的一侧上的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上。由此,无需里外翻转印刷介质而通过对一面进行印刷即单面印刷来同时印刷两幅视差图像。另外,可通过对一面进行滑架扫描来同时进行各凸透镜的间距检测和视差图像的印刷。
另外,因为在滑架扫描过程中能利用透镜的反射光较精确地读取各凸透镜的间距信息,且能原封不动地利用所读取的间距信息来印刷各视差图像,所以可相对于各凸透镜印刷定位精度高的视差图像。
另外,若在基材30中与印刷面的相反面上形成粘接层65,并以折线T30~T10为基准弯折该基材30,则能使两面分别成为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的状态(参照图23(d))。由此,制作者能够容易地形成两面都可观看立体图像的状态的印刷介质,而不需要进行如在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印刷面上另外用粘接剂将该视差图像粘合到双凸片的背面侧上等麻烦的操作,且不会损伤该视差图像。
以上,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发明。
(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如从图2和图5的说明可以明确,可从基材的表面(图面上侧)方向准确地观察到视差图像,并且可从基材的背面(图面下侧)方向准确地观察到收件人姓名地址。这样,视差图像的视觉辨认方向与收件人姓名地址的视觉辨认方向相反。因此,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的形成材料相互不同。
因此,在第一变形例中,可进一步使粘接面介于第一印刷面与第二印刷面之间。这样,视差图像的视觉辨认方向就能与收件人姓名地址的视觉辨认方向相同,且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可以用相同的材料形成。
利用图7说明第一变形例。图7(a)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图7(b)表示与该第一实施例有关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图。另外,图7(c)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图7(d)表示与该第二实施例有关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图。
如图7(a)中利用粗箭头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中,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分别处于可从图面上侧方向和图面下侧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因此,如图7(b)所示,进而在与粘接面S1邻接的图面右侧设置具有单位区域的粘接面S2。然后,在所设置的粘接面S2的背面上形成粘接层。这样,如图7(b)中利用粗箭头所示,收件人姓名地址的视觉辨认方向与视差图像的视觉辨认方向相同。而且,因为当沿图示方向弯折收件人姓名地址时其左右反转,所以在第一变形例中用反向文字印刷该收件人姓名地址。
另外,如图7(c)中利用粗箭头所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中,同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分别处于可从图面上侧方向和图面下侧方向视觉辨认的状态。因此,如图7(d)所示,进而在与粘接面S20邻接的图面右侧设置具有单位区域的粘接面S21。并且,在粘接面S21的背面上形成粘接层。这样,如图7(d)中利用粗箭头所示,收件人姓名地址的视觉辨认方向与视差图像的视觉辨认方向相同。此时,尽管在第二实施例中用反向文字印刷了收件人姓名地址,但当沿图示方向进行弯折时会左右反转,所以在该第一变形例中用不左右反转的正向文字印刷该收件人姓名地址。
这样,如图7所示,通过进一步追加插入粘接面,能使第一印刷面的形成材料和第二印刷面的形成材料相同。例如,在图7(b)所示的印刷介质中,可以利用墨吸收层和墨透过层形成两印刷面。这样,因为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用相同材料形成,所以这些印刷面的形成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图7(d)所示的印刷介质中,可以利用墨吸收层形成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或者,可以使用喷墨纸、相片用纸等印刷用纸来形成两印刷面。这样,因为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可用相同材料形成,所以这些印刷面的形成作业变得容易。尤其是,在采用相片用纸作为印刷用纸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视差图像的印刷质量。
另外,在形成各印刷面时,各层或印刷用纸的厚度优选相同。这样,因为印刷面的厚度相同,所以印刷面的形成作业变得更容易。
(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例如图1所示,形成于双凸片10a的表面上的圆筒状的各凸透镜20的圆筒轴向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a的长边平行。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凸透镜的圆筒轴向可以不与双凸片10a的长边平行。
利用图8说明第二变形例。图8(a)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图8(b)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双凸片10a由使凸透镜排列起来获得的双凸透镜形成,该凸透镜的圆筒轴向朝向图面上下方向即纵向,且从该双凸片10a的右端部的长边10k起向右侧方向具有延伸部10b。因此,在图8(a)中,利用箭头所示的滑架扫描,可同时进行凸透镜的间距信息的检测以及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印刷。
与此相比,图8(b)所示的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1由凸透镜的圆筒轴21处于图面左右方向即横向的状态的双凸片11a、和形成在图面下方的延伸部11b构成。在图8(b)所示的印刷介质11的情况下,当根据图8(a)中箭头所示的滑架扫描方向来检测各凸透镜的间距时,所检出的凸透镜20的间距数变少,或者全都不能检出。原因在于所检出的间距信息的精度降低或者间距信息变得不存在,由此导致不能在适当的位置印刷视差图像。
因此,将延伸部11b形成为不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的长边11k邻接而在下侧与其短边11h邻接。这样,可通过按照使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时的滑架扫描方向为图中箭头所示的上下方向的方式,将印刷介质11设置到打印机上进行印刷。结果,所检出的凸透镜的间距数变多,且间距信息的精度变高。当然,也可以不在下侧而在上侧形成延伸部12b。
而且,在各凸透镜的圆筒轴向相对于长边或短边倾斜的情况下,也可从相对于该圆筒轴的方向接近平行的边起形成延伸部。这样,所检出的凸透镜的间距数变多,且间距信息的精度变高。
(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中所示,延伸部具有多个单位区域,这些单位区域以各单位区域的长边为相互的邻接部且向双凸片的右侧方向连续。这样,在滑架的扫描过程中,可在检测凸透镜间距的同时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但是,存在印刷介质的宽度比滑架的扫描宽度大的情况或者比印刷装置所具有的输送单元的可输送宽度大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作为第三变形例,优选使规定的单位区域之间以单位区域的短边为相互的邻接部。这样,能够改变印刷介质的宽度,从而可以利用印刷装置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利用图9说明本变形例。
图9(a)是从双凸片100a的表面方向观察第二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的示意图,图9(b)是同样从双凸片100a的表面方向观察表示本变形例的一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1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粘接面S10、第一印刷面P10、粘接面S20和第二印刷面P20的各单位区域被形成为以山折线LM或谷折线LV所示的长边为各自的邻接部邻接。另一方面,在图9(b)中,将第一印刷面P10和粘接面S20作为规定的单位区域,以这些单位区域之间的山折线LM所示的短边为邻接部相互邻接。除此以外,各单位区域被形成为以谷折线LV所示的长边为邻接部相互邻接。而且,粘接面S10和第二印刷面P20经由切口分离。
结果,在第二实施例中,印刷介质100是具有由五个单位区域横向邻接而成的宽度的印刷介质,而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1是具有由三个单位区域横向邻接而成的宽度的印刷介质。这样,通过使规定的单位区域以短边为邻接部,可改变印刷介质的宽度,从而可利用印刷装置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当然,除第一印刷面P10和粘接面S20以外,也可以将粘接面S10和第一印刷面P10、或者粘接面S20和第二印刷面P20等作为规定的单位区域。通过这样适当地设定规定单位区域,可以调节印刷介质的宽度。而且,在此情况下,根据各单位区域的邻接部的位置改变视差图像或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印刷方向。例如,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相对于印刷介质100的第二印刷面P20,印刷介质101的第二印刷面P20成为转动180度后的方向。在此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印刷方向来进行印刷。
(第四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如从图3和图6的说明可以明确,通过在印刷面上印刷来形成折线,但折线也可以形成在基材上。
在折线形成于基材上的情况下,不利用上述印刷来形成折线,而是通过以规定间隔设置切口(狭缝)或穿孔来形成折线。这样,因为可以容易地从狭缝或穿孔的位置弯折基材,所以制作者可以弯折延伸部而不需要仔细地识别折线位置。
或者,在折线形成于基材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通过预先弯折基材所形成的弯折形状作为折线。这样,制作者可以利用预先弯折的折线容易地弯折延伸部并使视差图像粘合到双凸片的背面上。
(第五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如从图3和图6的说明可以明确,利用打印机印刷收件人姓名地址,但制作者也可以手写收件人姓名地址。在此情况下,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以外的印刷,例如记载邮编的邮政框的印刷等与作为明信片所必要的外观的印刷。
(第六变形例)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例如图10所示,形成于双凸片10a的表面上的圆筒状的各凸透镜20的圆筒轴向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0a的长边平行。因此,在第六变形例中,凸透镜的圆筒轴向可以不与双凸片10a的长边平行。
利用图16说明本变形例。图16(a)是表示上述第三实施例中的印刷介质10的示意图,以及图16(b)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示意图。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6(a)所示,双凸片10a由使多个凸透镜排列起来而获得的双凸透镜形成,该凸透镜的圆筒轴向朝向图面上下方向即纵向,且从该双凸片10a的右端部的长边10k起向右侧方向具有延伸部10b。因此,在图16(a)中,利用箭头所示的滑架扫描,可同时进行凸透镜的间距信息的检测以及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印刷。
与此相比,图16(b)所示的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1由凸透镜的圆筒轴21处于图面左右方向即横向的状态的双凸片11a、和形成在图面下方的延伸部11b构成。在图16(b)所示的印刷介质11的情况下,当利用图16(a)中箭头所示的滑架扫描来检测各凸透镜的间距时,所检出的凸透镜的间距数变少,或者全都不能检出。由于所检出的间距信息的精度降低或者间距信息变得不存在,由此导致不能在适当的位置印刷视差图像。
因此,将延伸部11b形成为不与呈矩形形状的双凸片11的长边11k邻接而在下侧与其短边11h邻接。这样,可通过按照使视差图像以及收件人姓名地址印刷时的滑架扫描方向为图中箭头所示的上下方向的方式,将印刷介质11设置到打印机中进行印刷。结果,所检出的凸透镜的间距数变多,且间距信息的精度变高。当然,也可以不在双凸片11的图面下侧而在图面上侧形成延伸部11b。
而且,在各凸透镜的圆筒轴向相对于长边或短边倾斜的情况下,也可从相对于该圆筒轴方向接近平行的边起形成延伸部。这样,所检出的凸透镜的间距数变多,且间距信息的精度变高。
(第七变形例)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3所示,延伸部具有两个单位区域,这两个单位区域以各单位区域的长边为相互的邻接部且向双凸片的右侧方向连续。这样,在滑架的扫描过程中,可在检测凸透镜间距的同时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但是,存在印刷介质的宽度比滑架的扫描宽度大的情况或者比印刷装置所具有的输送单元的可输送宽度大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作为第七变形例,优选使规定的单位区域之间以该单位区域的短边为相互的邻接部。这样,就能够改变印刷介质的宽度,从而可以利用印刷装置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下文将利用图17说明本变形例。
图17(a)是从双凸片10a的表面方向观察第四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N的图,图17(b)是同样从双凸片10a的表面方向观察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NH的图。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7(a)所示,在从双凸片10a的右侧长边的右侧邻接第二印刷面P2,另外,在该双凸片10a的右侧以山折线LM所示的长边作为邻接部邻接形成第一印刷面P1。另一方面,在图17(b)中,对于与双凸片10a的右侧长边邻接的第二印刷面P2而言,在下侧以山折线LM所示的短边为邻接部来邻接形成第一印刷面P1。
结果,在第四实施例中,印刷介质10N是具有由三个单位区域横向邻接而成的宽度的印刷介质,而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NH是具有由二个单位区域横向邻接而成的宽度的印刷介质。这样,通过使规定的单位区域以短边为邻接部,可改变印刷介质的宽度,从而可利用印刷介质来印刷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
在本变形例中,用第二印刷面P2和第一印刷面P1以短边相互邻接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双凸片10a和第二印刷面P2也可以以短边相互邻接。或者,在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中,双凸片10a和第一印刷面P1也可以以短边相互邻接。另外,双凸片10a、第一印刷面P1和第二印刷面P2可以全部以短边相互邻接。当然,在这种变形例中,凸透镜间距的检测以及视差图像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印刷可以分别在各自不同的滑架扫描过程中进行。
而且,在此情况下,根据各单位区域的邻接部的位置,改变视差图像或收件人姓名地址的印刷方向。例如,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印刷介质10NH的第一印刷面P1相对于印刷介质10N的第一印刷面P1为上下左右反转后的方向。在此情况下,通过改变印刷方向来进行印刷即可。
(第八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如从图12和图15的说明可以明确,通过在印刷面上印刷来形成折线,但折线也可以形成在基材上。
在折线形成于基材上的情况下,不利用上述印刷来形成折线,而是通过以规定间隔提供切口(狭缝)或穿孔来形成折线。这样,因为可以容易地从狭缝或穿孔的位置弯折基材,所以制作者可以弯折延伸部而不需要仔细地识别折线位置。
或者,在折线形成于基材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通过预先弯折基材所形成的弯折形状作为折线。这样,制作者可以利用预先弯折的折线容易地弯折延伸部并使视差图像粘合到双凸片的背面上。
(第九变形例)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墨吸收层形成为印刷面,但印刷用纸也可以作为印刷面。
如上所述,墨吸收层用于在利用喷墨印刷来形成视差图像或收件人姓名地址时吸收所喷出的墨并使该墨固定在喷出位置上,且由例如PVA(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树脂、阳离子化合物、硅石等的微粒等作为材料而形成。因此,墨吸收量和墨固定条件取决于这些形成材料。由此,与所形成的视差图像有关的分辨率或画像颜色等图像质量会由于墨吸收层的材料而与制作者所希望的不同。例如,尽管制作者希望视差图像具有与相片同等的图像质量,但墨吸收层难以实现这种情况。
因此,在本变形例中,鉴于这种情况,将相片用喷墨纸(以下称为“相纸”)等印刷用纸用作视差图像的印刷面。相纸通常采用表面有光泽和表面无光泽的相纸作为印刷用纸,使用哪一种都不存在问题。而且,相纸在粘附到基材30上后形成视差图像的印刷面,粘附方法可以是利用粘接剂粘附的方法等。只要是使基材30和相纸能够相互粘接的方法均可。
(第十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对于印刷介质的各构成要素,没有规定所形成的各构成要素的厚度,但双凸片10a和印刷面可以形成为相同厚度。
这样,在图13中,可减少双凸片10a与延伸部10b之间的高低差异,从而在滑架扫描过程中滑架90a与印刷介质10N之间的空隙不会在双凸片10a与延伸部10b之间的邻接部处发生变化,所以例如该滑架90a不会由于邻接部的高低差异而停止动作,从而能一边确保稳定的间隙,一边进行扫描。另外,通过使印刷面具有相同厚度,由于可用同一方法形成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因此印刷面的形成变得容易。
另外,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可以用相同材料形成。这样,印刷面的形成变得更容易。例如,在对印刷面进行涂覆的情况下,可通过同一涂覆作业形成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所以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图13中,形成于基材30背面侧的粘接层61优选形成在整个延伸部10b上且形成为具有与粘接层62相同的厚度。这样,印刷介质10N的厚度几乎全部一致,在例如设于未图示的打印机内的印刷介质输送单元例如送纸辊中,由于几乎没有厚度变化,所以能够稳定地进行输送。
另外,粘接层62和粘接层61也可以采用相同材料。这样,当在基板的背面形成粘接层时,形成作业变得容易,因为可以采用例如相同材料的双面胶带或粘接剂。
(第十一变形例)
在第五实施例中,制作者在使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粘合之前,向第二印刷面涂覆粘接剂或者粘附双面胶带,从而形成粘接层SZ。由此,制作者不需要另外形成粘接层等作业。因此,作为第十一变形例,也可以在第一印刷面的一部分或者第二印刷面的一部分上预先形成粘接层。这样,不需要涂覆粘接剂等来另外形成粘接层,且粘附作业变得容易。
第十一变形例表示在图21(a)中。在本变形例中,如图所示,粘接层SZB形成在第二印刷面的图面右侧的一部分中未形成印刷面的基材30的背面上。通过这样形成粘接层SZB,当以折线T1为基准弯折基材30时,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可以容易地经由粘接剂SZB粘合。由此,能够通过容易的作业形成两面为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的印刷介质。
粘接层SZB优选预先确定材料和平面形状,使得其粘接力能够不会剥落地粘接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粘接层SZB的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系、丙烯酸系、或氰基丙烯酸酯系的粘接剂等,也可以是双面胶带。当然,只要是能与基材30和墨透过层45粘接的材料均可。
(第十二变形例)
或者,因为若在第二印刷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粘接层,则不能印刷与整个第二双凸片112对应的视差图像,所以作为第十二变形例,可以在基材30上另外设置一个单位区域,并在所设置的单位区域的两面上形成粘接层。这样,可以在整个第二印刷面上印刷视差图像,并且不用在印刷视差图像之后于印刷面上另外形成粘接层,就能够容易地粘附第一印刷面与第二印刷面。由此,可以容易地制作两面都能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
第十二变形例表示在图21(b)中。本变形例中,如图所示,在基材30中,在第二印刷面的右侧再形成经由邻接部R2邻接的一个单位区域,并在此单位区域的两面上分别形成粘接层61和粘接层62。然后,当以邻接部R2为基准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弯折此单位区域时,该单位区域的基材部分与第二印刷面通过粘接层62粘合。结果,粘接层61变成位于第二印刷面的背面位置。此状态与图20(a)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印刷介质中将粘接层SZ换成粘接层61的状态相同。因此,不用在印刷视差图像之后另外在印刷面上形成粘接层,就可以容易地制作图20(b)所示的两面都能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两面上具有粘接层的基材部分的尺寸为单位区域的尺寸,但不特别限定于此,比单位区域小的区域也不会存在问题。
(第十三变形例)
或者,作为第十三变形例,可以在第一双凸片111与第二双凸片112之间形成两面上具有粘接层的单位区域的基材部分。这样,因为基材的弯折方向交替,所以即便各单位区域的尺寸存在误差,也一定可以在弯折该基材时于邻接部的位置进行弯折。由此,当通过弯折使各单位区域重叠时,能够抑制单位区域之间的位置偏移。
第十三变形例表示在图21(c)中。在本变形例中,如图所示,首先在基材30中,将第一双凸片111固定于表面上,并将第一印刷面形成于背面上。然后,在第一双凸片111的右侧形成在邻接部R1邻接的一个单位区域,并在此单位区域的两面上分别形成粘接层61和粘接层62。另外,在经由邻接部R2邻接的基材30的单位区域中,将第二印刷面形成于表面上,将第二双凸片112固定于背面上。也就是说,第一双凸片111固定在基材30的表面侧,而第二双凸片112固定在基材30的背面侧。
当在该第十三变形例的印刷介质上印刷视差图像时,在印刷第一视差图像或第二视差图像中的任一图像后,翻转印刷介质,再印刷另一视差图像。视差图像的印刷方法与利用图19说明的方法一样,因此省略说明。此外,当在各印刷面上印刷时,在与邻接部R1对应的位置印刷折线T1,在与邻接部R2对应的位置印刷折线T2。
然后,当以折线T2为基准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逆时针)弯折第二双凸片112时,单位区域的基材部分与第二印刷面通过粘接层62粘合。此状态与图20(a)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印刷介质的状态相同。然后,若接着以折线T1为基准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顺时针)进行弯折,则可以容易地制成图20(b)所示的两面都能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
(第十四变形例)
在第六实施例中,两个印刷面形成在基材30中与双凸片的固定侧相同的一侧上,但作为第十四变形例,也可以形成在与双凸片的固定侧相反的一侧上。在制作者使用的打印机是如第五实施例那样利用凸透镜的透过光来进行检测的打印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制成能两面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利用图24对本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24(a)是示意表示从侧面方向观察第十四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1的构成要素的状态的说明图。印刷介质101由第一双凸片111、第二双凸片112、基材30、墨吸收层40、墨吸收层50、粘接层65a以及粘接层65b构成。而且,对于与图22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的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符号标注。
如图所示,基材30与第六实施例同样,形成有分别通过邻接部R1、邻接部R2以及邻接部R3邻接的四个单位区域。在图面左端的单位区域的表面上,第一双凸片111固定于其上,在邻接部R1与该第一双凸片111邻接的右侧的单位区域上,第二双凸片112同样固定于表面侧。另外,在通过邻接部R2邻接的右侧的单位区域上,墨吸收层50形成于基材30的背面上,在通过邻接部R3邻接的右端的单位区域上,墨吸收层40同样形成于基材30的背面上。如上所述,墨吸收层50形成第二印刷面,墨吸收层40形成第一印刷面。第二视差图像和第一视差图像分别形成在各印刷面上。因此,在本变形例中,所印刷的第二视差图像和第一视差图像的视觉辨认方向如图中粗箭头所示均成为基材30的背面方向。
粘接层65a在与双凸片的固定面相同侧形成于基材30的表面上,且作为如下粘接层,使得形成有第一印刷面的面的相反一侧的基材30的表面与形成有第二印刷面的面的相反一侧的基材30的表面重叠粘合。因此,粘接层65a由其粘接力可使基材30彼此粘合的材料形成。另外,因为粘接层65a介于第一印刷面与第二印刷面之间,所以其相对于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二视差图像起到衬底的作用。因此,粘接层65a优选由适用作衬底的不透明或接近不透明颜色(例如白色等)的材料形成。
粘接层65b在与双凸片的固定侧相反的一侧形成于基材30的背面上,作为如下粘接层,其用于将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粘附到各自对应的双凸片的背面范围上。因此,粘接层65b由其粘接力可使墨吸收层40与基材30或者墨吸收层50与基材30粘合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以由环氧树脂系、丙烯酸系、或氰基丙烯酸酯系的粘接剂等材料形成。当然,只要是能使墨吸收层40或墨吸收层50与基材30粘接的材料均可。另外,因为粘接层65b如后所述介于各双凸片与印刷有视差图像的各墨吸收层之间,所以其优选由具有如下程度透明性的材料形成,该透明程度使得当各墨吸收层与基材30粘合时,能够从各双凸片的表面方向视觉辨认视差图像。
接着,说明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1的弯折方式。当然,在各邻接部形成与第六实施例同样的折线。在第六实施例中,如图23(a)中已经说明的那样,以折线T30为基准沿顺时针方向进行弯折,但是本变形例中,首先,在折线T30的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弯折形成有第一印刷面的基材部分。也就是说,通过沿图24(a)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弯折第一印刷面,使该第一印刷面的单位区域与第二印刷面的背面侧的单位区域通过粘接层65a粘合。
当这样粘合时,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二视差图像的位置变成如下状态,该状态同图23(b)中清楚表示的第六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的弯折状态相同。因此,当随后如图24(a)中利用箭头表示的在折线T20的位置沿顺时针方向以及在折线T10的位置同样沿顺时针方向弯折基材30时,印刷介质101被弯折成与图23(c)、(d)所示相同的状态。结果,对于印刷介质101,如图23(d)中利用粗箭头所示,可从第一双凸片111的表面(图面上侧)经由该第一双凸片111和基材30视觉辨认第一视差图像,以及可从第二双凸片112的表面(图面下侧)经由该第二双凸片112和基材30视觉辨认第二视差图像。
接着,利用图24(b)说明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1中的视差图像的印刷。图24(b)是从印刷介质101的侧面方向观察的图。与第五实施例同样,利用设在滑架90上的检测单元91检测:从配置在印刷介质101中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的图面下侧的发光面99发出且透过凸透镜111L(凸透镜112L)、基材30以及粘接层65b之后的透过光92。
这样,在图中箭头所示的间距检测扫描范围SCP中,检测单元91检测透过光的光量变化,并由此检测第一双凸片111中各凸透镜111L以及第二双凸片112中各凸透镜112L的间距。然后,通过对检出结果进行规定处理例如将其存储在内置于打印机内的存储单元中,可在印刷各视差图像之前存储各双凸片的各凸透镜的间距信息。
另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对透过墨吸收层和墨透过层的透过光进行检测,但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中,对透过粘接层的透过光进行检测。因此,根据凸透镜的间距而发生光量变化的透过光与检测单元91之间,仅存在基材和粘接层,所以几乎不对透过光造成什么影响如透过光的光量减少等,能够提高所检出的各凸透镜间距的精度。
接着,如图24(b)右侧的虚线所示,首先,当滑架90的扫描位置从间距检测扫描范围SCP移动到第二印刷面上时,读取在印刷视差图像前所存储的各凸透镜112L的间距信息,并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从设于该滑架90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a到墨吸收层50的表面上,由此印刷第二视差图像。接着,当滑架90的操作位置移动至第一印刷面上时,读取所存储的各凸透镜111L的间距信息,并基于所读取的间距信息从设于该滑架90上的印刷头(未图示)中喷出墨95到墨吸收层40的表面上,由此印刷第一视差图像。
这样,通过基于各凸透镜的间距信息印刷与各凸透镜对应的右眼用和左眼用视差图像,能够在与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对应的适当位置形成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二视差图像。然后,通过以各邻接部为基准顺次地弯折基材30,将第二视差图像粘附在第二双凸片112的背面侧的适当位置,将第一视差图像粘附在第一双凸片111的背面侧的适当位置,可以制成两面都能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
(第十五变形例)
另外,在第六实施例中,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固定在相互邻接的单位区域上。因此,如图23(d)所示,在弯折后的印刷介质中,固定第一双凸片111的部分基材与固定第二双凸片112的部分基材之间,具有两层印刷面、两层基材以及介于其间的四层粘接层。因此,当在折线T10的位置弯折基材30时,由于上述介于基材之间的多个层,不能适当地在折线T10的位置进行弯折,结果,视差图像的位置与各凸透镜的位置产生相互偏移。
因此,作为第十五变形例,可以使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不相互邻接地固定。这样,对于折线T10而言理所当然的是,当在各折线的位置弯折基材30时,介于基材间的构成要素的层数减少,从而变得能够适当地在各折线的位置弯折该基材30。利用图24(c)说明本变形例。
如图24(c)所示,对于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2,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分别形成在两端的单位区域上,夹持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并且,在基材30的背面上,分别于第一双凸片111的背面侧上形成用于粘接第一印刷面的粘接层65c以及于第二双凸片112的背面侧上形成用于粘接第二印刷面的粘接层65d。
在由这样的构成要素形成的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2中,当沿着图24(c)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在各折线位置弯折基材30时,弯折后介于该基材之间的构成要素变成仅粘接层和墨吸收层或者两层粘接层。从而,由于位于基材之间的构成要素少,能够在折线T10位置适当地弯折基材30,结果,能够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高精度地粘附视差图像。
另外,对于本变形例,因为交替地弯折基材30,所以即便出现由于各单位区域的形状误差而导致各单位区域的尺寸不同的情况,也能在所有折线位置弯折基材。因此,当弯折并重叠各单位区域时,能够适当地在各折线位置进行弯折,从而抑制单位区域之间的位置偏移。
(第十六变形例)
在上述第六实施例或第四、第十五变形例中,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相互邻接地都形成在基材的表面上,以能够不翻转印刷介质而通过单面印刷处理来印刷两幅视差图像。在第十六变形例中,将第一印刷面和第二印刷面分别形成在基材的一个单位区域的两面上。这样,虽然为了印刷两幅视差图像,增加了印刷介质的翻转操作,但基材的单位区域从四个减少到三个,基材的面积减小且基材的材料成本降低。另外,基材的弯折次数只要两次即可,从而减轻了与弯折有关的操作负担。
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3在图25(a)中表示。如图所示,在基材30的右端的单位区域,第一印刷面形成于基材表面(图面上侧)上,第二印刷面形成于基材背面上。由此,印刷介质103具有第一双凸片111、第二双凸片112和第一印刷面P1(或第二印刷面P2)共三个单位区域。
印刷介质103的状态与在图24(a)所示的第十四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1中弯折第一印刷面P1后的状态、即在图23(b)所示第六实施例的印刷介质100中弯折第二印刷面P2后的状态相同。因此,当随后如图25(a)中箭头所示沿顺时针方向弯折基材30两次时,第二印刷面P2和第一印刷面P1分别通过粘接层66粘附在第二双凸片112和第一双凸片111的背面侧的适当位置,并制成如图23(d)所示的两面都能观看立体图像的印刷介质。
(第十七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第十六变形例中,对于弯折后的印刷介质,在固定有第一双凸片111的部分基材与固定有第二双凸片112的部分基材之间,具有两层印刷面、一层基材以及介于该印刷面和基材之间的两层粘接层。因此,当在各折线的位置处弯折基材30时,由于上述介于基材之间的多个层,不能适当地在折线位置进行弯折,结果,认为视差图像的位置与各凸透镜的位置会相互偏移。
因此,作为第十七变形例,印刷面可以形成在第一双凸片111与第二双凸片112之间。这样,当在各邻接部的位置处弯折基材30时,介于基材间的构成要素的层数减少,从而变得能够适当地在规定位置弯折基材30。利用图25(b)说明本变形例。
如图25(b)所示,对于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4,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双凸片112分别形成在两端的单位区域上并夹持第一印刷面P1(或第二印刷面P2)。而且,第一双凸片111和第二印刷面P2固定于基材30的表面侧(图面上侧),第二双凸片112和第一印刷面P1固定于基材30的背面侧(图面下侧)。
另外,用于使第二双凸片112粘附到第二印刷面P2上的粘接层68形成在基材30的表面侧,以及用于使第一印刷面P1粘附到第一双凸片111的背面侧上的粘接层67形成在基材30的背面侧。
在这样形成构成要素的本变形例的印刷介质104中,当沿着图25(b)中箭头所示的弯折方向在各折线T20和T10的位置顺次弯折基材30时,介于弯折后的基材之间的构成要素变成仅粘接层和形成印刷面的墨吸收层两层。因此,由于介于基材之间的构成要素减少,所以能适当地在折线T20和T10的位置弯折基材30。结果,能够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高精度地粘附视差图像。
(其他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各粘接层由具有如下程度粘接力的材料形成,该粘接力使得在印刷介质被作为明信片发送的情况下对该明信片进行分类作业或者邮递等处理时,第一印刷面或第二印刷面等各单位区域不会从各粘接面剥落。另外,在接收明信片的接收人只需要能观看立体图像的面的情况下,可以不要收件人姓名地址一面。因此,各粘接层中用于粘附印刷有收件人姓名地址的第二印刷面的粘接层具有可让接收人从该第二印刷面上剥下的粘接力即可。
例如,使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粘接层61的粘接力、图4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粘接层610或粘接层620的粘接力,为可让接收人分别从第二印刷面P2或P20上剥下的粘接力即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透镜片的透镜用作双凸透镜,但不限于此,也可采用蝇眼透镜、蜂巢状透镜等能实现本发明宗旨即欣赏视差图像的变化的其他透镜。

Claims (2)

1.一种印刷介质,具有表面形成规定的透镜形状的矩形透镜片,
该印刷介质包括薄板状的透明基材,所述基材粘接固定在所述透镜片的未形成所述透镜形状的背面上,且具有超过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而向所述透镜片的外侧延伸存在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1)在将相当于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的面积区域作为一个单位区域时,具有以一边为相互的邻接部而邻接的第一单位区域和第二单位区域,(2)对与所述透镜片的粘接固定侧相同一侧的面或相反一侧的面中的任一面而言,在所述第一单位区域和所述第二单位区域中的一方单位区域上形成有被印刷规定图像的第一印刷面,在另一方单位区域上形成有第二印刷面,
所述第一印刷面在形成有所述透镜片的区域与所述第二印刷面之间形成,
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透镜片的面与所述第一印刷面及所述第二印刷面这两者所在的面形成在所述基材的不同面。
2.一种印刷介质,具有表面形成规定的透镜形状的矩形透镜片,
该印刷介质包括薄板状的透明基材,所述基材粘接固定在所述透镜片的未形成所述透镜形状的背面上,且具有超过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而向所述透镜片的外侧延伸存在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1)在将相当于所述透镜片的背面范围的面积区域作为一个单位区域时,具有以一边为相互的邻接部而邻接的第一单位区域和第二单位区域,(2)对与所述透镜片的粘接固定侧相同一侧的面或相反一侧的面中的任一面而言,在所述第一单位区域和所述第二单位区域中的一方单位区域上形成有被印刷规定图像的第一印刷面,在另一方单位区域上形成有第二印刷面,
所述第二印刷面在形成有所述透镜片的区域与所述第一印刷面之间形成,
所述基材的形成有所述透镜片的面、所述第一印刷面、所述第二印刷面这三者所在的面形成在所述基材的相同面。
CN2009102622643A 2006-04-24 2007-04-23 印刷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4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19016A JP4258526B2 (ja) 2006-04-24 2006-04-24 印刷媒体
JP2006-119016 2006-04-24
JP2006154659A JP4360380B2 (ja) 2006-06-02 2006-06-02 印刷媒体
JP2006-154659 2006-06-02
JP2006-167036 2006-06-16
JP2006167036A JP4197011B2 (ja) 2006-06-16 2006-06-16 印刷媒体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9214A Division CN100587591C (zh) 2006-04-24 2007-04-23 印刷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031A CN101734031A (zh) 2010-06-16
CN101734031B true CN101734031B (zh) 2013-06-12

Family

ID=38619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226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4031B (zh) 2006-04-24 2007-04-23 印刷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43228B2 (zh)
KR (1) KR100880070B1 (zh)
CN (1) CN101734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6938B2 (en) * 2009-05-19 2012-03-20 William Karsz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on lenticular sheets
JP2013107267A (ja) 2011-11-21 2013-06-06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物
KR101697634B1 (ko) * 2012-05-14 2017-02-01 고쿠리츠켄큐카이하츠호진 카가쿠기쥬츠신코키코 화상 처리 장치, 화상 처리 방법, 프로그램, 인쇄 매체, 및 기록 매체
JP6461201B2 (ja) 2015-01-15 2019-0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チキュラー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レンチキュラー表示体
US10916575B2 (en) 2018-04-04 2021-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mage sens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0098A (ja) * 2001-11-09 2003-05-21 Printing Bureau Ministry Of Finance 微小レンズ積層多元画像表示体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2004177727A (ja) * 2002-11-28 2004-06-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広告付写真プリン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利用者と広告依頼者双方に対する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
JP2004192406A (ja) * 2002-12-12 2004-07-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入場記念チケットの使用方法
CN1627183A (zh) * 2003-12-09 2005-06-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1659B2 (ja) * 2006-03-07 2010-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媒体
US4497126A (en) * 1984-04-06 1985-02-05 Rodrigue Dejean Greeting card with illuminated message and design
JPS61192873A (ja) 1985-02-20 1986-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形圧縮機
JP3001917B2 (ja) 1989-09-29 2000-01-24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デバイスの動作解析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に使用する装置
JPH04289892A (ja) 1991-03-19 1992-10-1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71930B2 (ja) 1994-11-10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1192696A (ja) 1998-01-05 1999-07-21 Sekisui Chem Co Ltd 被記録材及び記録体
US6404555B1 (en) * 1998-07-09 2002-06-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icro lens array,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JP2000190668A (ja) 1998-12-28 2000-07-1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隠蔽葉書
JP3649629B2 (ja) 1999-10-14 2005-05-1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疑似圧着紙
JP2001166402A (ja) 1999-12-10 2001-06-22 Imai Sanseido:Kk 画像付きポストカード
TW466185B (en) 1999-12-13 2001-12-01 Sony Chemicals Corp Backprint recording medium
JP2003067707A (ja) 2001-08-27 2003-03-07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Icカード
JP4039422B2 (ja) 2003-12-09 2008-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媒体
JP3938180B2 (ja) 2003-12-09 2007-06-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媒体
US20060013993A1 (en) * 2004-07-15 2006-01-19 Rony Havive Article releasing a fragrance and including a lenticular image
US7212346B2 (en) * 2004-12-30 2007-05-01 National Graphics, Inc. Continuous lenticular image label web
JP2007004014A (ja) 2005-06-27 2007-01-11 Seiko Epson Corp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付き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記録媒体
JP4641878B2 (ja) 2005-06-30 2011-03-02 株式会社第一興商 歌詞カード
US7359120B1 (en) * 2006-11-10 2008-04-15 Genie Lens Technologies, Llc Manufacture of display devices with ultrathin lens arrays for viewing interlaced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0098A (ja) * 2001-11-09 2003-05-21 Printing Bureau Ministry Of Finance 微小レンズ積層多元画像表示体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2004177727A (ja) * 2002-11-28 2004-06-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広告付写真プリン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利用者と広告依頼者双方に対する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
JP2004192406A (ja) * 2002-12-12 2004-07-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入場記念チケットの使用方法
CN1627183A (zh) * 2003-12-09 2005-06-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43228B2 (en) 2011-05-17
CN101734031A (zh) 2010-06-16
US20070248774A1 (en) 2007-10-25
KR100880070B1 (ko) 2009-01-23
KR20070104860A (ko) 2007-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92566B2 (ja) 印刷媒体
CN101734031B (zh) 印刷介质
US8056929B2 (en) Layered image display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US20120087013A1 (en) Printed lenticules for lenticular printing
US816243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618638A (zh) 打印装置、透镜片及打印方法
JP4978102B2 (ja) 印刷媒体
CN100587591C (zh) 印刷介质
US20070103799A1 (e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Print Medium and Brightness Enhanced Print with Optical Structures
JP4197011B2 (ja) 印刷媒体
JP4743253B2 (ja) 印刷媒体
JP5703743B2 (ja) レンズシート体およびレンズシート体の製造方法
JP4360380B2 (ja) 印刷媒体
JP2009058964A (ja) 印刷装置
US10336121B2 (en) Lenticular printed material
JP2008077711A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付き磁気カード
JP2005186461A (ja) 印刷装置及び方法
JP2017001239A (ja) カードプリンタ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このアタッチメントを用いた印字方法
JP2001242787A (ja) 剥離紙上に設けられたラベル、及び剥離紙上に設けられたラベルの作製方法
JPH11277937A (ja) 帳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03625A (ja) 画像表示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