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5621A - 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5621A
CN101685621A CN200910174660.0A CN200910174660A CN101685621A CN 101685621 A CN101685621 A CN 101685621A CN 200910174660 A CN200910174660 A CN 200910174660A CN 101685621 A CN101685621 A CN 101685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keyframe
hammer
installation portion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46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5621B (zh
Inventor
北岛充
大须贺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85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5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5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5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4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individual keys
    • G10H1/346Keys with an arrangement for simulating the feeling of a piano key, e.g. using counterweights, springs, ca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键盘装置,其构造为使得用于支撑键和音锤的重载荷垂直地施加到前侧接触部和后侧接触部,并且能够减小从侧面观看时的键架的前部区域,从而抑制树脂的使用量。该键盘装置包括:键架,其由树脂一体地形成并安装有止动件安装部,初始止动件安装到该止动件安装部上。键架仅由分别在音锤枢轴下方和键支撑件下方的位置处接触键座的前侧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支撑在键座上。在止动件安装部与前侧支撑部之间的纵向区域内,键架的最下部的高度位置在越靠近止动件安装部的位置处变得越高。

Description

键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键架的键盘装置,所述键架由树脂一体形成并且可枢转地支撑多个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个音锤的键盘装置,所述音锤支撑在键架上以使每个音锤与对应的键一同枢转并对该键施加惯性作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一些公知的键盘装置中,由树脂一体形成并且可枢转地支撑多个键的键架适于支撑在乐器主体上。在这些公知的键盘装置中,一些键盘装置包括有多个音锤,所述音锤支撑在键架上,并且每个音锤适于与对应的键一同枢转并对该键的枢转运动施加惯性作用(日本第3819136号专利公报及日本特开平第9-244623号专利公报)。
在日本第3819136号专利公报及日本特开平第9-244623号专利公报中披露的键盘装置中,键架的接触部支撑在例如键座(keybed)上,该键座是乐器主体的一部分。相对大的载荷分别施加到枢转地支撑键和音锤的键支撑件和音锤支撑件上。由于这些载荷经由键支撑件和音锤支撑件施加到键架与乐器主体接触的接触部上,因此通常在键支撑件、音锤支撑件以及键架的接触部上或它们之间需形成肋或其它的加厚部。
在这些键盘装置中,在键架上设有适于与音锤接触以便在键前进按压行程(key depression forward stroke)中限制键的键按压初始位置的初始止动件,另外,在键架上还设有用于引导键的枢转运动的键引导件。
在这种键盘装置中,有必要在键架上适当地设置施加有大的载荷的部分以及接触部。否则加强树脂会被不经济地使用,导致重量和成本的增加。
对于在日本第3819136号专利公报中披露的构造,由于键架构造为在较宽的纵向区域内与乐器主体接触,因此使用了大量的树脂,从承受载荷的角度来看,造成了树脂的浪费。
在日本第3819136号专利公报及日本特开平第9-244623号专利公报中所披露的装置中,由于键架具有位于音锤支撑件的前方和后方的加厚部,因而具有减少树脂用量的余地。另外,键架设计为从前方观看时给人以厚重的感觉,所以具有改进设计自由度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装置,其构造为使得用于支撑键和音锤的重载荷垂直地施加到前侧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并且能减小从侧面观看时的键架的前部区域,从而能够抑制树脂的使用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键盘装置,包括:键架,其具有多个键支撑件和多个音锤支撑件,并且所述键架由树脂一体形成,所述键架适于支撑在乐器主体上;多个相互并置的键,每个键由相应的一个键支撑件支撑,以在该键被按压时进行枢转运动;多个相互并置的音锤,其与每个键分别相对应,每个所述音锤在对应的键的下方位置处由相应的一个音锤支撑件支撑,以使每个音锤与相对应的键一起绕音锤支撑件枢转,并且对所述键的枢转运动施加惯性作用;多个键引导件,其与键架一体地或分离地设置在该键架上,且对应于各个键,每个键引导件适于引导相应的键的枢转运动;键引导安装部,其与键架一体地设置在该键架上,并安装有键引导件;初始止动件,其与键架一体地或分离地设置在该键架上,在键的前进按压行程中,初始止动件适于与音锤接触,以限制所述键的键按压初始位置;初始止动件安装部,其与键架一体地设置在该键架上,并安装有初始止动件;前侧接触部,其在音锤支撑件下方的位置处与键架一体地形成在该键架上,所述前侧接触部适于与乐器主体接触以将键架支撑在乐器主体上;以及后侧接触部,其在前侧接触部的后方和键支撑件的下方的位置处与键架一体地形成在该键架上,该后侧接触部适于与乐器主体接触,以将键架支撑在乐器主体上,其中,键引导安装部和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音锤支撑部的前上方,以及,在键引导安装部和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中位于前方的一个与键支撑件之间的纵向区域内,键架的最下部的高度位置在越靠近键引导安装部或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中位于前方的一个的位置处变得越高。
通过本发明,可使得用于支撑键和音锤的重载荷垂直地施加到前侧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并且可减小从侧面观看时的键架的前部区域,从而能够抑制树脂的使用量。
在本发明中,键架适于仅在前侧接触部和后侧接触处支撑在乐器主体上。
在此情况下,能够抑制树脂的浪费。
前侧接触部与音锤支撑件一体地形成。
在此情况下,能够节省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可省略仅用于将前侧接触部连接到音锤支撑件上的肋或类似部件,从而减少树脂的使用量。
每个音锤的前半部分均适于在相应键的键前进按压行程中向下枢转;以及初始止动件可设置在音锤支撑件的前方,并且初始止动件的底面可适于与音锤的前半部分接触,以限制音锤的初始枢转位置,并从而限制键的键按压初始位置。
在此情况下,无需从下方支撑初始止动件,并且无需在键架的位于初始止动件的竖直下方的位置处设置加厚部,由此可容易地减小从侧面观看时的键架的前部区域。
键引导安装部沿键盘装置的纵向设置在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与音锤支撑件之间。
在此情况下,键架可以容易地通过模制一体成形,以便不产生底切部分(undercut),并可防止不经济地增加树脂的使用量。
键引导件和键引导安装部构造成使得用于白键的键引导件及键引导安装部与用于黑键的键引导件及键引导安装部之间有所区别,并且用于白键的键引导安装部与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一体地形成在该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上。
在此情况下,能够节省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并且能够通过省略仅将用于白键的键引导安装部连接到初始止动件安装部的肋或类似部件来减少树脂的使用量,以及能够良好地引导白键。
键盘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每个检测装置适于在相应的键被按压时检测所述键中相应的一个键的操作;以及检测装置安装部,其与键架一体地形成在该键架上,并且安装有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安装部设置在音锤支撑部的后方。
在此情况下,检测装置可设置在键架的后半部分,由此可容易地减小从侧面观看时的键架的前部区域。
键引导件可与键架一体地形成在该键架上,键引导件的上端对应于键架的最上部。
在此情况下,能够抑制键架的高度尺寸。
键引导安装部和初始止动件安装部均设置在音锤支撑件的上方。
在此情况下,音锤能够容易地被组装到键架上。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将显而易见本发明其他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键盘装置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2是键盘装置的键架的纵向剖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键盘装置的前部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3B是示出位于键盘装置前部的前侧支撑部的一个变型的侧视图;
图4A是示意性地示出键盘装置的白键和相应的音锤的第一变型的侧视图;以及
图4B是示意性地示出白键和音锤的第二变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键盘装置的内部构造。该键盘装置用于例如电子键盘乐器,并具有由树脂一体形成的键架40,该键架40上安装有白键10、黑键20以及音锤30。在下文中,键盘装置的朝向演奏者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图1中的左侧和右侧)将分别称作装置的前侧和后侧,而左右方向则参照演奏者来确定。
各个白键10和黑键20沿左右方向(也称作键排列方向)相互并置,并且各音锤30沿键排列方向相互并置。各音锤30设置为分别对应于各个键中相应的一个键,并且每个音锤设置在对应的键的下方并对该键的枢转运动施加惯性作用。
白键10和黑键20支撑在键架40的键支撑件53上,以使得键10、20的前端均可绕键支撑件53竖直枢转。键支撑件53可以是任何能够可枢转地支撑键10、20的构造。例如,在每个键10或20形为其键主体通过铰链连接到键的近端的铰接类型的情况下,键架40的分别固定地支撑键的近端的部分就构成了键支撑件53。在此情况下,不必为每个键均设置一个键支撑件,并且每个键支撑件可构造为由多个键共用。
音锤30支撑在键架40的音锤枢轴43上,以便可绕枢轴43竖直枢转(从而使每个音锤30的前端和后端能够绕枢轴43向上和向下枢转)。每个白键10的前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悬垂件11。悬垂件11的下端构成包括缓冲构件的音锤驱动部12。这种构造同样可适用于黑键20。
如图1所示,每个音锤30形成为杆状并具有:接合凹部31,音锤旋转轴43接合在该接合凹部31内;以及前延伸件30f和后延伸件30r,其分别相对于接合凹部31向前和向后延伸。接合凹部31向后敞开。在后延伸件30r的后端设有质量部32,每个音锤30的大部分质量集中于该质量部32。音锤30的重心G0位于后延伸件30r的后部。仅从有效地对键施加惯性作用的角度来看,也可在每个音锤30的前延伸件30f的顶端设置合适的质量部。前延伸件30f形成有具有长的下接合部33和短的上接合部34的蟹钳状接合部。
每个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和上接合部34始终与相应的白键10或黑键20的音锤驱动部12接合,使音锤30与键一起沿前进和相反的方向枢转。如从侧面所看到的,音锤驱动部12不仅在其上侧而且在其下侧均形成有弧状部(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音锤驱动部12可滑动地保持在下接合部33和上接合部34之间,由此使每个音锤30可相对于相应的键10或键20沿着键按压方向和键释放方向顺畅地操作,而不会格格作响。下接合部33和上接合部34分别具有与音锤驱动部12直接接触的从动部33a和接触接合部34a。
在图1中示出了白键10、黑键20以及音锤30处于无任何键被按压的初始状态。附图标记10-E和30-E分别表示处于键按压终止状态下的白键10和音锤30。
键架40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一体形成,并固定地设置在键座19上(见图1和图2)。在不考虑其名称的情况下,键座19可以是乐器主体的任何部分,例如,乐器的下部壳体的底板。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描述键架40的构造,图2以纵向剖视图示出了键架40。键架40具有:形成在键架的最前部的止动件安装部47;以及形成在止动件安装部47的后上方的键引导联结部49。在键架40的最下部,在键引导联结部49的略向后的位置处形成有前侧支撑部41。在键架40的最下部形成有后侧支撑部45。前侧支撑部41和后侧支撑部45的下端直接与键座19接触。键架40仅在两个位置处,也就是前侧支撑部41和后侧支撑部45处(前侧接触部和后侧接触部)支撑在键座19上,由此抑制了用于制造键架40的树脂的浪费。
此外,键架40具有:后壁60,其从后侧支撑部45的后端竖直向上延伸并向前弯折以形成水平的台阶,并随后再度竖直向上延伸;该键架的键支撑联结部51,其从后壁60的上端向前延伸并与后壁60形成为一体;以及该键架的板部54,其从键支撑联结部51的前端向下延伸以形成竖直的台阶,并随后向前和略向下延伸。板部54延伸到达键架40的沿纵向上的中间部,该中间部位于前侧支撑部41的后上方。
当沿键排列方向观察时,止动件安装部47、键引导联结部49、前侧支撑部41、键支撑联结部51以及板部54在键架40的整个宽度上一体形成。键架的这些部分通过竖直肋46(见图2)与后侧支撑部45和后壁60一体地相连。竖直肋46设置为使多个键共用一个竖直肋。例如,为每一个八度音阶设置两个或三个竖直肋46,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在止动件安装部47的下表面47a上安装有初始止动件48,该初始止动件48与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接触,并限制在键前进按压行程中音锤30的初始枢转位置。在键未被按压的状态下,由于质量部32的重量使音锤30的后延伸件30r向下移动,使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的上表面33b与初始止动件48的下表面48a接触,由此使音锤30的初始枢转位置受到限制。由于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始终与白键10和黑键20的音锤驱动部12接合,所以,当音锤30的初始枢转位置受到限制时,间接地限制了键未被按压的位置,即,白键10和黑键20的键按压初始位置,由此使得键按压表面的高度位置,即,在键未被按压的状态下白键10和黑键20的上表面一致。
由于安装到止动件安装部47的下表面47a的初始止动件48构造为在其下表面48a与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接合,所以无需从下方支撑初始止动件48。因此,无需在键架40的位于初始止动件48的竖直下方位置处设置加厚部,使得可容易地减小从侧面观看时的键架40前部的区域。
在板部54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终止止动件55,该终止止动件55与音锤30的后延伸件30r接触、由此限制了音锤30的枢转终止位置。当键10、20中的任一键被按压时,被按压键的音锤驱动部12驱动相应的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的从动部33a,由此使音锤30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随后,音锤30的后延伸件30r与终止止动件55接触,由此限制了枢转终止位置,也就是在键前进按压行程中被按压键10或20的键按压终止位置和相应的音锤30的终止位置。当从键按压终止状态释放被按压的键时,开始相反的行程。具体地,音锤30由于其质量部32的重量而顺时针枢转,并返回到其初始位置。此时,音锤30的从动部33a驱动被释放的键10或20的音锤驱动部12,由此使被释放的键返回到其初始位置。
初始止动件48和终止止动件55均由具有缓冲功能的材料(例如毛毡)形成,并在键架40的整个长度上沿键排列方向延伸。可替代地,可以为每个音锤30均设置一个初始止动件48和一个终止止动件55。应注意的是,初始止动件48和终止止动件55可由诸如弹性体的软性材料制成,并可通过双色成型(two-color molding)而与键架40一体形成。在板部54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基板安装部56、57,基板58固定在基板安装部56、57上。
在基板58上设有对应于各个键10、20中相应的键的键开关59等。每个键开关59均适于被相应的键10或20按压,以检测键的按压。乐器主体设有乐音发生器(未示出),乐音发生器基于键开关59的检测结果发出乐音。
如图1和图2所示,键引导件50从键引导联结部49向上延伸并与该键引导联结部49一体地形成。键引导件50设置为分别对应于所述键,并且每一个键引导件50均适于引导对应的键的枢转运动。可替代地,键引导件50可与键架40分离地制造并随后固定到键架40上。前侧支撑部41的上表面41a上形成有一对凸片42,每对凸片对应于一个音锤30。每个音锤枢轴43形成在相应的一对凸片42之间。键架40的键引导联结部49和止动件安装部47均设置于音锤枢轴43的前上方。
由于沿纵向观察时,键引导联结部49位于止动件安装部47与音锤枢轴43之间,所以键架40可容易地通过注模成型而一体形成,以便不产生底切部分,并可避免过度浪费树脂的使用量。
由于凸片42和音锤枢轴43与前侧支撑部41一体形成,所以可节省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另外,可省略仅用来将前侧支撑部41连接到音锤枢轴43上的肋或类似部件,从而可减少树脂的使用量。由于其上安装有键开关59的板部54位于音锤枢轴43的后方,所以可容易地减小从侧面观察时的键架40前部的区域,并从而可减少树脂的使用量。另外,由于键引导件50与键架40一体形成,并且键引导件50的上端位置Ph对应于键架40的最上部的位置,所以可抑制键架40的高度尺寸。
在前侧支撑部41上与前侧支撑部41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凸部44。在后侧支撑部45上也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凸部44(尽管省略了其图示)。通过利用螺钉而螺纹接合到形成在前侧支撑部41和后侧支撑部45的凸部中的螺孔(未示出)中,从而将键架40固定到构成乐器主体的一部分的键座19上。
在键支撑联结部51的上表面上一体形成有一对凸片52,每对凸片52对应于每个键。在每对凸片52的相对面的每一个面上均形成有键支撑件53。
当键盘装置使用时,初始止动件48、键引导件50、音锤枢轴43、键支撑件53、键开关59以及终止止动件55均不与键架40接触或接合,而均与键盘装置的其它组件接触或接合。这些构件用于协助键架40用作合适地支撑键10、20的键支架以及合适地支撑音锤30的音锤支架的组件。在下文中将这些组件称作键架功能部分。前侧支撑部41和后侧支撑部45均具有与键座19直接接触的功能并被固定到键座19,因此前侧支撑部41和后侧支撑部45也用作键架功能部分。
另一方面,键引导联结部49、前侧支撑部41、键支撑联结部51以及板部54用于沿键排列方向将多个相同的组件(例如,键引导件50、音锤枢轴43、键支撑件53以及键开关59)联结在一起。其上安装有初始止动件48的止动件安装部47在键排列方向上是一体和连续的。其上安装有终止止动件55、并通过基板安装部56和57安装有基板58的板部54在键排列方向上也是一体和连续的。当沿键排列方向观察时,设置为与键座19接触以便在键被按压等时承受来自键座19的反作用力的前侧支撑部41和后侧支撑部45是一体和连续的。因此,键引导联结部49、前侧支撑部41、键支撑联结部51、板部54、止动件安装部47以及后侧支撑部45将被称作一体连续部分。
所有这些一体连续部分可被定义成这样的部分:其一体地形成在键架40上,并沿键排列方向连续地且一体地跨越包括多个键的键域,直接地或通过键架功能部分承受外力,以及/或安装有与键架40分离构造的组件。
如图2所示,竖直肋46的前下缘46a从前侧支撑部41向上倾斜地延伸到止动件安装部47。当从侧面观察时,在止动件安装部47与前侧支撑部41之间的纵向区域内,竖直肋46的每个前下缘46a构成键架40的最下缘,并且前下缘46a的高度位置(即框架40的最下部的高度位置)在纵向位置上越靠近止动件安装部47,变得越高。因此,使得从侧面观察时的键架40前部的区域变小,并减少了树脂的使用量。
当将音锤30组装到键架40时,每个音锤30以使其纵轴线平行于键架40的纵向的方式从前面插入到键架40中。由于音锤30的接合凹部31向后敞开,所以当音锤30在保持其纵轴线平行于键架40的纵向的同时向后移动时,接合凹部31自然地配合到音锤枢轴43上。
由于安装有初始止动件48的止动件安装部47和安装有终止止动件55的板部54均设置在音锤枢轴43的上方,所以这些部分47、54不会妨碍将音锤30组装到键架40中,因而使组装能够容易进行。由于安装有键引导件50的键引导联结部49也设置在音锤枢轴43的上方,所以键引导联结部49不会妨碍上述组装。当沿纵向观察时,止动件安装部47和板部54分别设置在音锤枢轴43的相对的两侧,所以键架40能够容易地一体形成。止动件安装部47和键引导联结部49相对于音锤枢轴43位于不同的纵向位置,在这方面而言,也能够容易地实施注模成型,以便不产生底切部分。
通常,如果从每个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的上表面33b到对应的音锤枢轴43的距离变长,则下接合部33的上表面33b接触初始止动件48的速度会提高,由此使初始止动件48因反复的接触而发生较大程度地变形。如果将初始止动件48的厚度加厚以抵抗冲击,则在初始止动件48的不同部分之间厚度变化将变大,导致键10、20的键按压表面之间的高度位置变化。如果从每个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的上表面33b到音锤枢轴43的距离过大,则音锤30在上表面33b与音锤枢轴43之间的区域中的扭曲和变形会影响相应的键10或20的键按压初始位置,导致各键按压表面之间的高度位置变化。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音锤30均被设计为:从下接合部33的上表面33b到对应的音锤枢轴43(或者接合凹部31)的距离小于从音锤枢轴43到音锤30的重心G0的距离,由此减小了音锤30在音锤枢轴43与上表面33b之间的区域中的扭曲和变形对于相应的键10或20的键按压表面的高度位置的影响。另外,还降低了上表面33b接触初始止动件48的速度,从而抑制了初始止动件48因反复的接触而发生变形,并抑制了各键按压表面之间的高度位置的变化。
另一方面,如果从每个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的上表面33b到音锤枢轴43的距离过短,则初始止动件48上的微小厚度差异会导致键按压表面的高度位置的变化。在该实施例中,每个音锤30设置为使下接合部33的上表面33b位于相对于从动部33a与音锤枢轴43相反的一侧,由此确保音锤枢轴43与上表面33b之间具有合适的长度,以使得初始止动件48的厚度的变化对键按压表面的高度位置的影响较小。
根据该实施例,键架40的前侧支撑部41和后侧支撑部45分别在音锤枢轴43和键支撑件53的竖直下方的位置处与键座19接触。由此,键架40仅在两个位置处,即,支撑部41、45被支撑在键座19上。因此,用于支撑音锤30和键10、20的重载荷垂直地施加到前侧支撑部41和后侧支撑部45上,由此可容易地抑制起加强作用的树脂的浪费。仅从载荷支撑的角度而言,可将键架40的除支撑部41、45以外的部分也固定到键座19上,尽管这种载荷支撑结构不利于防止树脂的浪费。
另外,由于从侧面观看时,在音锤枢转轴43与止动件安装部47之间的纵向区域内,构成键架40的最下部的竖直肋46的前下缘46a的高度位置在纵向位置越靠近止动件安装部47越高,所以可减小从侧面观察时的键架40前部的区域,由此可抑制树脂的使用量,以实现轻重量并降低键架40的成本。另外,由于竖直肋46的前下缘46a的高度位置朝向键架40的前侧变高,所以容易使键架40在从前面看时显得很轻薄,从而能够增大键架40的设计自由度。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音锤30在键未被按压的状态下与初始止动件48的下表面48a接触,由此限制在键前进按压行程中的音锤30的初始枢转位置和键10、20的键按压初始位置。当对应于被释放的键的音锤30返回到键未被按压状态时,使音锤30的前延伸件30f(音锤30的未集中质量的半部分)与初始止动件48接触,由此可使音锤30接触初始止动件48的接触力很小,从而可减小初始止动件48的必要厚度,并且可容易地使处于键未被按压状态下的键按压表面的高度位置一致。
应注意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每个音锤30均形成有接合凹部31,并且键架40具有音锤枢轴43,然而,每个音锤可形成有轴部,而键架40可形成有接合凹部,从而使音锤和键架的凹凸配合关系与该实施例中的相反。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沿纵向观察时,用于白键10的键引导件50和用于黑键20的键引导件50设置在相同的位置上。而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白键10的键引导件50和用于黑键20的键引导件50设置在不同的纵向位置上。
图3A以侧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键盘装置的前部的内部构造。如图3A所示,键引导件50构造为使得用于白键10的键引导件50W与用于黑键20的键引导件50B之间有所区别。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每个键引导件50B均与键引导联结部49一体形成。而另一方面,每个键引导件50W均一体地形成在止动件安装部47上以便从止动件安装部47向上延伸。在其它方面,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
根据第二实施例,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所取得的效果类似的效果。另外,通过设置在键引导件50B前方的键引导件50W能够良好地引导白键10。止动件安装部47还用作安装键引导件50W的键引导安装部,由此能够节省键架40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并通过省略例如仅将用于键引导件50W的键引导安装部连接到止动件安装部47的肋来减少树脂的使用量。
如图3B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每个前侧支撑部41可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在该形状中,前侧支撑部41的前下部和后下部分别向前和向后延伸。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止动件安装部47与键引导联结部49之间的纵向位置关系可以是相反的。可替代地,可省略键引导件50和键引导联结部49。例如,可将键10、20制作为绕宽度较大的铰链枢转,并省略键支撑件53。
在此情况下,为了减小从侧面观察时的键架40前部的区域从而抑制树脂的使用量,可将竖直肋46构造为:在止动件安装部47和键引导联结部49中沿纵向位于前方的一个与音锤枢轴43之间的纵向区域内,当从侧面观看时,每个肋46的前下缘46a均构成键架40的最下部。
仅从将音锤30构造为使每个音锤30的质量未集中的半部分适于与初始止动件48的下表面48a接触,由此减小音锤30接触初始止动件48的接触力的角度而言,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音锤30可如下文所述的方式修改。
在图4A中示意性地示出的第一变型中,每个音锤30的质量部32并不设置在后延伸件30r的后端,而是设置在前延伸件30y的顶端。此外,终止止动件55安装到形成在键架40前部的止动件安装部61上,并且初始止动件48安装到形成在键架40后部的止动件安装部62上。每个白键10的音锤驱动部12驱动设置在音锤30的音锤枢轴43后面的对应的音锤30的后延伸件30x,这种设置也适用于黑键20。在键未被按压的状态下,每个音锤30的后延伸件30x借助其自身的重量而与初始止动件48的下表面48a接触,由此限制音锤30的初始枢转位置。随着键按压操作的进行,对应的音锤30的前延伸件30y向上移动,并与终止止动件55接触,由此限制音锤30的枢转终止位置。
仅从减小每个音锤30接触初始止动件48的接触力的角度而言,分别用于限制音锤30的初始枢转位置和枢转终止位置的初始止动件48和终止止动件55能够设置在键架40的前部或后部。在图4B示意性地示出的第二变型中,初始止动件48和终止止动件55均设置在键架40的前部。具体地,终止止动件55安装到形成在键架40前部的止动件安装部63上。每个音锤30的下接合部33适于与终止止动件55的上表面接触,由此限制音锤30的枢转终止位置。
在可替代的设置中,止动件48、55均设置在键架40的后部,图4A所示的第一变型被修改为:使图4B中示出的止动件安装部63形成在键架40后部的后延伸件30x下方,并使终止止动件55设置在止动件安装部63上。在此情况下,每个音锤30的后延伸件30x均与终止止动件55的上表面接触,由此限制音锤30的枢转终止位置。

Claims (9)

1.一种键盘装置,包括:
键架,其具有多个键支撑件和多个音锤支撑件,并且所述键架由树脂一体形成,所述键架适于支撑在乐器主体上;
多个相互并置的键,每个所述键由相应的一个所述键支撑件支撑,以便在所述键被按压时进行枢转运动;
多个相互并置的音锤,其与每个所述键分别相对应,每个所述音锤在对应的所述键下方的位置处由相应的一个所述音锤支撑件来支撑,以使每个所述音锤与所述对应的键一起绕所述音锤支撑件枢转,并且对所述键的枢转运动施加惯性作用;
多个键引导件,其与所述键架一体地或分离地设置在所述键架上,且对应于各个所述键,每个所述键引导件适于引导相应键的枢转运动;
键引导安装部,其与所述键架一体地设置在所述键架上,并且安装有所述键引导件;
初始止动件,其与所述键架一体地或分离地设置在所述键架上,在键的前进按压行程中,所述初始止动件适于与所述音锤接触,以限制所述键的键按压初始位置;
初始止动件安装部,其与所述键架一体地设置在所述键架上,并且安装有所述初始止动件;
前侧接触部,其在所述音锤支撑件下方的位置处与所述键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键架上,所述前侧接触部适于与所述乐器主体接触,以将所述键架支撑在所述乐器主体上;以及
后侧接触部,其在所述前侧接触部后方及所述键支撑件下方的位置处与所述键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键架上,所述后侧接触部适于与所述乐器主体接触,以将所述键架支撑在所述乐器主体上,
其中,所述键引导安装部和所述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音锤支撑件的前上方,以及
在所述键引导安装部或所述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中位于前方的一个与所述键支撑件之间的纵向区域内,所述键架的最下部的高度越靠近所述键引导安装部或所述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中位于前方的一个的位置处变得越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键架适于仅在所述前侧接触部和后侧接触部处支撑在所述乐器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前侧接触部与所述音锤支撑件一体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每个所述音锤的前半部分均适于在相应键的键前进按压行程中向下枢转,以及
所述初始止动件设置在所述音锤支撑件的前方,并且所述初始止动件的底面适于与所述音锤的前半部分接触,以限制所述音锤的初始枢转位置,从而限制所述键的键初始按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键引导安装部沿所述键盘装置的纵向设置在所述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与所述音锤支撑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键引导件和键引导安装部构造成使得用于白键的键引导件及键引导安装部与用于黑键的键引导件及键引导安装部之间有所区别,并且用于所述白键的所述键引导安装部与所述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初始止动件安装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还包括:
检测装置,每个检测装置适于在相应的键被按压时检测所述键中相应的一个键的操作;以及
检测装置安装部,其与所述键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键架上,并且安装有所述检测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安装部设置在所述音锤支撑件的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键引导件与所述键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键架上,所述键引导件的上端对应于所述键架的最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键引导安装部和所述初始止动件安装部均设置在所述音锤支撑件的上方。
CN200910174660.0A 2008-09-25 2009-09-21 键盘装置 Active CN101685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5795A JP5169680B2 (ja) 2008-09-25 2008-09-25 鍵盤装置
JP2008-245795 2008-09-25
JP2008245795 2008-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5621A true CN101685621A (zh) 2010-03-31
CN101685621B CN101685621B (zh) 2013-03-27

Family

ID=41314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4660.0A Active CN101685621B (zh) 2008-09-25 2009-09-21 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97860B2 (zh)
EP (1) EP2169662B1 (zh)
JP (1) JP5169680B2 (zh)
CN (1) CN1016856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1008A (zh) * 2013-10-18 2015-06-03 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底架和键引导件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9681B2 (ja) * 2008-09-25 2013-03-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5228742B2 (ja) * 2008-09-25 2013-07-03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2010078789A (ja) * 2008-09-25 2010-04-08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
JP2013160933A (ja) * 2012-02-06 2013-08-19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
JP2018044969A (ja) * 2016-09-12 2018-03-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US10529311B2 (en) * 2017-04-04 2020-01-07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pparatus and frame
JP6787232B2 (ja) * 2017-04-04 2020-11-18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及び鍵盤装置
JP6795022B2 (ja) * 2018-10-18 2020-12-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5646C1 (zh) * 1989-02-24 1990-08-02 Wersi Gmbh & Co, 5401 Halsenbach, De
US5243125A (en) * 1991-03-22 1993-09-07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Keyboar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cooperating jacks and hammers
JP2528588Y2 (ja) * 1991-04-24 1997-03-12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US5610352A (en) * 1993-11-30 1997-03-11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Mechanism for rotatably supporting rotary member of keyboard
JP2891080B2 (ja) * 1993-12-24 1999-05-1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IT235571Y1 (it) * 1995-02-20 2000-07-12 Fatar Srl Perfezionamenti alle tastiere per pianoforti elettronici e simili.
US5821443A (en) * 1996-01-29 1998-10-13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pparatus with an improved mass member support system
JP3060938B2 (ja) 1996-03-07 2000-07-10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及び同装置の組立方法
JP3191668B2 (ja) * 1996-03-12 2001-07-23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鍵盤楽器の基板取付構造
JP2902596B2 (ja) * 1996-07-05 1999-06-07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H1049166A (ja) * 1996-08-07 1998-02-20 Roland Corp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H10198340A (ja) * 1997-01-10 1998-07-31 Columbia Onkyo Kogyo Kk 鍵盤装置及び鍵盤装置を具備した電子楽器
JP3819136B2 (ja) 1997-12-11 2006-09-06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の鍵機構
JP3862858B2 (ja) * 1998-04-22 2006-12-27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2000056766A (ja) * 1998-08-06 2000-02-25 Casio Comput Co Ltd 鍵盤装置
JP2000163062A (ja) * 1998-11-30 2000-06-16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電子鍵盤楽器のハンマー支持装置
JP3896972B2 (ja) * 2003-02-21 2007-03-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CN1551100A (zh) * 2003-05-16 2004-12-01 ������������ʽ���� 音锤、键盘装置及底盘
US7208668B2 (en) * 2003-07-15 2007-04-24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JP4333509B2 (ja) * 2003-09-12 2009-09-1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構造体
JP2007025506A (ja) * 2005-07-21 2007-02-01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
JP4544074B2 (ja) * 2005-07-21 2010-09-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4270177B2 (ja) * 2005-07-21 2009-05-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5200450B2 (ja) * 2006-09-21 2013-06-0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鍵盤楽器
US7816598B2 (en) * 2007-01-05 2010-10-19 Yamah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key actuators
KR100806560B1 (ko) * 2007-01-15 2008-02-27 김진문 전자건반악기의 건반구조
US7858864B2 (en) * 2007-03-23 2010-12-28 Yamaha Corporation Key actuating apparatus
US7586030B2 (en) * 2007-07-02 2009-09-08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pparatus
JP2009014973A (ja) * 2007-07-04 2009-01-22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US7750222B2 (en) * 2007-09-21 2010-07-06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1008A (zh) * 2013-10-18 2015-06-03 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底架和键引导件结构
CN104681008B (zh) * 2013-10-18 2019-10-01 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底架和键引导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69662A1 (en) 2010-03-31
JP5169680B2 (ja) 2013-03-27
US7897860B2 (en) 2011-03-01
JP2010078787A (ja) 2010-04-08
EP2169662B1 (en) 2012-11-21
US20100071534A1 (en) 2010-03-25
CN101685621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5621B (zh) 键盘装置
CN101685628B (zh) 键盘设备
CN101685626B (zh) 键盘设备
US9607587B2 (en) Hammer device and keyboard device for electronic keyboard instrument
US8119895B2 (en) Keyboard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CN101110211B (zh) 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结构
US7586030B2 (en) Keyboard apparatus
US20070017339A1 (en) Keyboard apparatus
US9082372B2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CN103208278A (zh) 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CN101685627B (zh) 键盘装置
US20100074668A1 (en) Keyboard Device
US7488885B2 (en) Key guide structure in keyboard apparatus
US20190043459A1 (en) Pivot mechanism and keyboard apparatus
US20130081532A1 (en) Hammer device for electronic keyboard instrument
CN100538816C (zh) 键盘设备
EP1746575A2 (en) Keyboar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keyboard apparatus
US20070017338A1 (en) Keyboard apparatus
CN100538815C (zh) 键盘设备与制造该键盘设备的方法
US6369309B1 (en) Keyboard assembly
JP2009109934A (ja)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US7411122B2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JP3984563B2 (ja) ピアノのウィッペン
US20230098045A1 (en) Key for keyboard device
JP4380336B2 (ja) 鍵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