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0132A - 气流纺纱机械 - Google Patents

气流纺纱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0132A
CN101680132A CN200880016021A CN200880016021A CN101680132A CN 101680132 A CN101680132 A CN 101680132A CN 200880016021 A CN200880016021 A CN 200880016021A CN 200880016021 A CN200880016021 A CN 200880016021A CN 101680132 A CN101680132 A CN 101680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air spinning
spinning machine
stations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6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0132B (zh
Inventor
赫尔穆特·福伊尔洛
克劳斯·梅斯特
尚德吕·塞沙尔
托马斯·魏德
罗塔尔·温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680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0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1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2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a fluid, e.g. air vortex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工位(2、2′)的气流纺纱机械(1),分别向这些工位(2、2′)喂给纤维条,借助于设置在每个工位(2、2′)上的牵伸装置(4)和气流纺纱装置(5、5′)将所述纤维条制造成纱线,所述纱线由牵出罗拉(6、6′)抽出并且由卷绕装置卷绕成交叉卷绕筒子(9、9′),其中,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工位(2、2′)的牵出罗拉(6、6′)的下游设有转向装置(15、15′、16、16′),借助于所述转向装置(15、15′、16、16′)能够将这两个工位(2、2′)的纱线均喂入这两个卷绕装置中的一个,在那里作为合股纱线卷绕所述纱线。

Description

气流纺纱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气流纺纱机械。
背景技术
德国专利申请DE 38 42 120 C2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工位的气流纺纱机械,纤维条分别被喂给这些工位,借助于设置在每个工位上的牵伸装置和气流纺纱装置将所述纤维条制造成合股纱线。为此各个工位的气流纺纱装置均包括两个纺纱单元,这些纺纱单元的纺制的纱线被牵出罗拉牵出,并且在设置在该牵出罗拉之前的导板上使所述纱线合股,并且通过卷绕装置卷绕成络纱筒管。
然而这样构造的气流纺纱机械不能用于制造单股纱线,这是因为该气流纺纱装置以及该纺纱工位的牵伸装置专门匹配于制造合股纱线。此外,根据现有技术的气流纺纱机械仅具有纺纱工位的所能够达到的数量的一半,这是因为允许的纺纱工位的数量由于抽吸装置的功率容量而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气流纺纱机械,这种气流纺纱机械能够以较低费用在制造单股纱线和制造合股纱线之间改装。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气流纺纱机械来完成。
本发明其它有利构造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权利要求1建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工位的牵出罗拉的下游设有转向装置,借助于所述转向装置能够将这两个工位的纱线喂入两个相关的卷绕装置之一,在那里作为合股纱线卷绕所述纱线。在此,转向装置至少使这样的纱线被转向,所述纱线被卷绕在与正在生产的工位相邻的卷绕装置上。然而,也可以通过这些转向装置将这两股纱线都送去卷绕。按照这种方式能够以非常小的费用使得气流纺纱机械从制造单股纱线改装成制造合股纱线,例如引导纱线可选择性地穿过转向装置或者从转向装置旁经过。与由现有技术公开的气流纺纱机械相比,根据本发明的气流纺纱机械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不再需要彼此不同地设计的两种机械类型——其一用于制造单股纱线,其二用于制造合股纱线。相反地,在一个机械上能够同时制造单股纱线和合股纱线。另一优点在于,在相邻的工位上也能够合并牵伸度彼此不同的纤维条。这是因为在纱线细度的很大范围内牵出速度可以是恒定的。
所述转向装置的部件优选被实施为能够安装在各个牵出罗拉或者托架上的附加件。由此能够避免在独立地卷绕纱线时或许干扰转向装置的情况。由于在气流纺纱时纱线张力较小,所纺纱线的通过转向装置的转向不会给纱线质量带来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例如是提高起绒程度(Haarigkeit)或者出现短小粗节。此外这种附加件提高了该机械在纺织单股纱线和纺织合股纱线的相互改装方面的灵活度。
特别是所述转向装置可以具有由陶瓷制成的孔眼。陶瓷基于其高抗磨损性是特别适于实现纱线孔眼高耐磨性的材料。
按照有利方式,所述转向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导纱眼,这些导纱眼使得由牵出罗拉(其卷绕装置未被使用)抽出的纱线被转向。为此能够将已经位于气流纺纱机械内的导纱眼用于转向所纺纱线,在应用具有两个牵伸装置工位的标准化牵伸装置时(如在环锭纺纱机中应用牵伸装置时那样),为了转向而需要这些导纱眼,以便补偿彼此相邻的工位和协同工作的相邻的牵伸装置工位的彼此不同的“区段宽度”。
为此,这些导纱眼是可转动的。由此呈环形的导纱眼(该导纱眼具有缝隙,该缝隙用于在重新开始纺纱的过程中简化纱线的喂入)可以如此旋转,以使在气流纺纱机械进行合并纱线的工作时,要被转向的纱线不能从该导纱眼中滑出。
在优选改进方式中,牵伸装置、气流纺纱装置以及牵出罗拉和设置在它们下游的转向装置被实施为能够共同沿机器纵向移位。按照这种方式使得这两股纱线的生产线(Herstellungslinie)能够在中间对准卷绕装置,通过所述卷绕装置共同卷绕这两股纱线。总的来说,这平衡了生产线长度和纱线转向角度。
特别是,在每个气流纺纱装置的下游均设有与牵伸装置的驱动装置连接的纱线检测器,所述纱线检测器监控所纺制的纱线的存在。能够由此实现的对单股纱线的监控,即,在两个工位之一上的纺纱过程中断时,两个工位的通过独立马达驱动装置驱动的牵伸装置工位均被停车,这两个工位纺制的纱线是借助转向装置合并在一起的。
另选的是,将纱线检测器直接设置在所述卷绕装置之前,纱线的存在共同被所述纱线检测器监控。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监控单股纱线而且也监控已经合并在一起纱线。在这里,对中断的检测是依据直径确定实现的。如果检测到预定长度的纤细部位,那么使两个相邻工位的牵伸装置工位的驱动装置停车,所述驱动装置例如被构造为独立马达驱动装置。为此,纱线检测器能够与牵伸装置的独立马达驱动装置连接。
为了触发中断,气流纺纱机械可以具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分析所述纱线检测器的信号,并且在所述气流纺纱机械进行合股纱线的工作时,该控制装置暂停相邻工位的牵伸装置的驱动装置。该控制装置还可以用于通过信号向操作人员报告有关中断的信息,由此该操作人员可以排除故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附图中:
图1是气流纺纱机械的简化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彼此相邻的工位的示意图,在这些工位上纺制单股纱线;
图3是根据图1的彼此相邻的工位的示意图,在这些工位上纺制合股纱线;
图4是根据图1的彼此相邻的工位的示意图,在这些工位上纺制合股纱线,并且这些工位具有移位地设置的牵伸装置、纺纱装置和牵出装置;
图5是彼此相邻的工位的示意图,这些工位具有“区段宽度”相同的牵伸装置和卷绕装置,在这些工位上纺制单股纱线;
图6是根据图5的彼此相邻的工位的示意图,在这些工位上纺织合股纱线;
图7以侧视图示出图1的气流纺纱机械的纺纱工位的原理图,其中示出清纱器的第一设置方式;
图8以侧视图示出图1的气流纺纱机械的纺纱工位的原理图,其中示出清纱器的第二设置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的气流纺纱机械1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纺纱工位2、2′。每个纺纱工位2、2′均包括:被构造为退绕筒子3的纤维条源、气流纺纱装置5、5′、牵出罗拉6、6′、清纱器17、17′、纱线铺放装置8、8′以及被构造为交叉卷绕筒子9、9′的络纱筒子,从所述纤维条来源将纤维条24、24′喂给牵伸装置4。操作车10能够沿着这些纺纱工位2、2′在导轨11、12上导向移动。牵伸装置4、气流纺纱装置5、5′以及两个相邻纺纱工位2、2′的牵出罗拉6、6′设置在托架22上,托架22以能够沿水平方向移位的方式设置在导杆21上。导杆21被构造为能够沿机器纵向水平地调节。在气流纺纱机械1的一端设有驱动单元13。气流纺纱机械1也可以在两侧沿机器纵向设置纺纱工位2、2′。为了清楚显示在图1中未示出图2至图6所示的转向装置。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彼此相邻的纺纱工位2、2′的示意图,在这些纺纱工位2、2′上将纤维条24、24′纺成单股纱线14、14′。具有两个牵伸装置工位7、7′的牵伸装置4配属于彼此相邻的两个纺纱工位2、2′。在输送方向上观察,在每个牵伸装置工位7、7′的下游均设有气流纺纱装置5、5′和牵出罗拉6、6′。由于纺纱工位2、2′的牵伸装置工位7、7′和卷绕装置的“区段宽度”是彼此不同的,因此分别在各个牵出罗拉6、6′下游设置了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均具有第一导纱眼15、15′和第二导纱眼16、16′。在纱线牵出方向上,第一导纱眼15、15′相对第二导纱眼16、16′保持间隔。所纺纱线借助于这些转向装置转向,以使所纺纱线配准地进入相应工位2、2′的卷绕装置。出于磨损的考虑,彼此相邻的纺纱工位2、2′的第一导纱眼15、15′和第二导纱眼16、16′的孔眼均由陶瓷材料制成。
图3示出根据图1的彼此相邻的纺纱工位2、2′的示意图,在这些纺纱工位2、2′上卷绕合股纱线。为此,在左侧示出的工位2的纱线14在其离开牵出罗拉6时被第一导纱眼15转向,并且被喂给相邻的右边工位2′的第二导纱眼16′。随后,两个彼此相邻的纺纱工位2、2′的纱线14和14′通过右边卷绕工位2′上的卷绕装置被卷绕成具有合股纱线的交叉卷绕筒子9′。也就是说,这些导纱眼15、15′、16、16′(它们在图2所示的单股纱线卷绕中就已经存在)能够被用于以不同方式进行转向以便执行合股卷绕,这种以变型方式进行的转向是通过转移来自相应的停车的卷绕装置的纱线而实现的。
图4示出气流纺纱机械1的另一构造方式,其中,具有共同托架22的牵伸装置4、气流纺纱装置5、5′以及牵出罗拉6、6′相对先前图3所示的位置移位地设置在气流纺纱机械1的机架25上。所述移位是通过移动设置在导杆21上的托架22实现的,其中,在该实施例中,导杆21能够连同设置在其上的托架22一起相对机架25水平移动。由于相对图3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纺制单股纱线14、14′)移位地设置托架22,所以通过可插装的导纱眼附加件23、23′能够将彼此相邻的纺纱工位2、2′的相应的纱线14、14′以相同角度转向第二导纱眼16′。在托架22的这种设置方式中,这两个导纱眼附加件23、23′分别设置在牵出罗拉6、6′上方,并且能够借助于托架22沿侧向位移,从而从牵出罗拉6、6′牵出的纱线14、14′始终配准地移动。
为了将根据本发明的气流纺纱机械1从单股纱线卷绕转换为并纱卷绕而将导纱眼附加件23、23′安装在托架22上,以便将一个工位2的纱线14、14′转向至相邻的工位2′或者反之。由于导纱眼附加件23、23′被构造为能够从托架22拆除,因此能够避免在独立地卷绕纱线14、14′时或许会出现的对转向装置的干扰。在所说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相应使用可被拆除的导纱眼附加件23、23′。
图5示出相邻纺纱工位2、2′的示意图,其中,用于卷绕单股纱线的卷绕装置和牵伸装置4的“区段宽度”是相同的。在此单股纱线14和14′被配准地喂给卷绕装置,而不需要转向。
图6示出根据图5的相邻纺纱工位2、2′的示意图,在这些纺纱工位2、2′上卷绕合股纱线。为此左边所示的工位2的纱线14在其离开牵出罗拉6时被导纱眼15转向,并且喂给右侧相邻的工位2′的第二导纱眼16′。随后,通过右边卷绕工位2′上的卷绕装置将彼此相邻的两个纺纱工位2、2′的纱线14和14′按照合股纱线卷绕成交叉卷绕筒子9′。
图7以侧视图示出图1的气流纺纱机械1的纺纱工位2的原理图,其中示出转向装置和清纱器17的第一设置方式。在此,第一导纱眼15和第二导纱眼16从纱线输送方向观察直接设置在清纱器17前面。待监控的纱线作为已合股的纱线喂给清纱器17,于是,在两个卷绕工位2或2′之一上出现的纺纱过程中断将作为直径偏差被检测出来,所述直径偏差呈现为超过预定纱线长度的纤细部位(Dünnstelle)。一旦监控到这种纤细部位,清纱器17就通过输入线路19向控制装置18发送信号,于是控制装置18使牵伸装置工位7、7′停车。这通过停止两个牵伸装置工位7、7′的下罗拉的独立马达驱动装置来实现,这些驱动装置自身通过输入线路20与控制装置18连接。
第一导纱眼15和第二导纱眼16均固定在托架22或者气流纺纱机械1的机架25上。第一导纱眼15和第二导纱眼16的孔眼呈部分环形,也就是说,导纱眼15、15′在其远离纱线接触面的一侧具有缝隙,这在重新开始纺纱或者在转移纱线时使得能够简单地穿入纱线14、14′,这是因为纱线14、14′能够沿侧向喂入第一导纱眼15、15′。在其中一个工位2的纱线14、14′从第一导纱眼15转向至相邻的工位2′的第二导纱眼16′或者反之时,为了避免纱线14、14′从第一导纱眼15、15′的孔眼拉出,将所述第一导纱眼构造为可转动的。
图8示出纺纱工位2上的清纱器17的另选设置方式。在此,从纱线输送方向观察清纱器17设置在第一导纱眼15前方,从而在每个纺纱工位2、2′上单独监控所纺出的纱线14、14′。当两个纺纱工位2、2′之一上的纺纱过程中断时,检测纱线14、14′的疵点并且向控制装置18报告。据此,控制装置8使得两个牵伸装置工位7、7′停车,从而避免卷绕非合股的纱线14、14′。

Claims (9)

1.一种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工位(2、2′)的气流纺纱机械(1),分别向这些工位(2、2′)喂给纤维条,借助于设置在每个工位(2、2′)上的牵伸装置(4)和气流纺纱装置(5、5′)将所述纤维条制造成纱线,所述纱线由牵出罗拉(6、6′)抽出并且由卷绕装置卷绕成交叉卷绕筒子(9、9′),
所述气流纺纱机械的特征在于,
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工位(2、2′)的牵出罗拉(6、6′)的下游设有转向装置(15、15′、16、16′),借助于所述转向装置(15、15′、16、16′)能够将这两个工位(2、2′)的纱线一起喂入这两个卷绕装置中的一个,在那里所述纱线作为合股纱线被卷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纺纱机械(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15、15′)的一个部件被实施为能够安装在所述牵出罗拉(6、6′)或者托架(22)上的附加件(23、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流纺纱机械(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15、15′、16、16′)具有由陶瓷制成的孔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纺纱机械(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导纱眼(15、16′),所述至少两个导纱眼(15、16′)使由这样的牵出罗拉(6)抽出的纱线转向,所述牵出罗拉(6)的卷绕装置未被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流纺纱机械(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眼(15、15′、16、16′)是可转动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之一所述的气流纺纱机械(1),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装置(4)、所述气流纺纱装置(5、5′)以及所述牵出罗拉(6、6′)和设置在它们下游的所述转向装置(15、15′)被实施为能够沿机器纵向移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气流纺纱机械(1),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气流纺纱装置(5、5′)的下游均设有纱线检测器(17、17′),所述纱线检测器(17、17′)监控纱线的存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气流纺纱机械(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装置之前设有纱线检测器(17、17′),纱线的存在共同被所述纱线检测器(17、17′)监控。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之一所述的气流纺纱机械(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纺纱机械(1)具有控制装置(18),所述控制装置(18)分析所述纱线检测器(17、17′)的信号,并且在所述气流纺纱机械(1)进行合股纱线的工作时,所述控制装置(18)使相邻的工位(2、2′)的牵伸装置(4)的驱动装置暂停。
CN2008800160215A 2007-05-19 2008-04-10 气流纺纱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01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710023488 DE102007023488B4 (de) 2007-05-19 2007-05-19 Luftspinnmaschine
DE102007023488.2 2007-05-19
PCT/EP2008/002805 WO2008141700A1 (de) 2007-05-19 2008-04-10 Luftspinn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0132A true CN101680132A (zh) 2010-03-24
CN101680132B CN101680132B (zh) 2011-09-07

Family

ID=39590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602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0132B (zh) 2007-05-19 2008-04-10 气流纺纱机械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80132B (zh)
BR (1) BRPI0811190A2 (zh)
DE (1) DE102007023488B4 (zh)
WO (1) WO20081417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800009292A1 (it) * 2018-10-09 2020-04-09 Savio Macch Tessili Spa Apparato e metodo di stiro e filatura di filati misti per macchine di filatura ad aria con alimentazioni multip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42423A1 (de) * 1985-11-30 1987-06-04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vorbereiten von fadenkomponenten fuer ein anschliessendes verzwirnen
JPH01139824A (ja) * 1987-11-19 1989-06-01 Murata Mach Ltd 紡績装置
JPH01156519A (ja) * 1987-12-14 1989-06-20 Murata Mach Ltd 紡績方法及び紡績装置
DE3905942A1 (de) * 1989-02-25 1990-09-06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vorlagespulen fuer ein zwirnen
DE4032940A1 (de) * 1990-10-17 1992-04-23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falschdrallspinnen
JP3185393B2 (ja) * 1992-08-28 2001-07-0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方法
CN100429340C (zh) * 2001-12-19 2008-10-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装置
JP3575470B2 (ja) * 2002-03-18 2004-10-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497074A (zh) * 2002-10-24 2004-05-19 里特机械公司 可调整的纺纱间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7023488A1 (de) 2008-11-20
DE102007023488B4 (de) 2014-06-12
BRPI0811190A2 (pt) 2014-10-29
CN101680132B (zh) 2011-09-07
WO2008141700A1 (de) 200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7120B (zh) 用于多根合成丝线的纺制和卷绕的装置
EP2966201B1 (de) Semiautomatische offenend-rotorspinnmaschine
CN105074066A (zh)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101868570B (zh)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方法和装置
EP2955143B1 (de) Semiautomatische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KR20060136324A (ko) 편물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KR20070000354A (ko) 편물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CN103820889A (zh) 倍捻纺纱装置
CN105297197B (zh) 纺织机及纺织方法
CN101265623A (zh) 自由端纺纱机中的自动纱线生头装置
CN107829173A (zh) 环锭纺纱机以及使用环锭纺纱机的纺纱方法
EP2801544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CN101233267A (zh) 用于熔融纺造和卷绕大量长丝的设备以及用于这种设备运行的方法
CN1654294B (zh) 用来卷绕多股丝束的装置
CN103305943A (zh) 纺丝卷取设备
CN101680132B (zh) 气流纺纱机械
CN1732296B (zh) 用于生产纺成纱的装置
CN102691148A (zh) 纺纱机的具有集聚设备的牵伸装置
CN103510209B (zh) 纤维机械
EP3358054A1 (en) Core spun yarn comprising core yarn composed of variable drafted filament yarn and/or elastane yarn and fabric obtained with this core spun yarn
CN106319698A (zh) 一种用于纺纱机中的纺纱区的方法及纺纱机中的纺纱区
CN102485988A (zh) 变形机
CN105648586B (zh) 用于在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在交叉卷绕筒管上卷绕纱线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CN104562335A (zh) 纤维机械
JPH04300329A (ja) 繊維束を紡糸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精紡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Effective date: 201310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23

Address after: The German city of Remscheid

Patentee after: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Address before: The German city of Remscheid

Patentee before: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