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0889A - 倍捻纺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倍捻纺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20889A CN103820889A CN201310572338.XA CN201310572338A CN103820889A CN 103820889 A CN103820889 A CN 103820889A CN 201310572338 A CN201310572338 A CN 201310572338A CN 103820889 A CN103820889 A CN 1038208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inning apparatus
- double twisting
- twisting spinning
- drafting system
- spi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for imparting multiple twist, e.g. two-for-one twisting
- D01H1/105—Arrangements using hollow spindles, i.e. the yarns are running through the spindle of the unwound bobbins
- D01H1/106—Two-for-one twi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倍捻纺纱装置(1),该倍捻纺纱装置具有:用于牵伸喂入材料的牵伸装置(16);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生产机构,该生产机构用于通过对喂入材料使用线加捻来生产线;送线机构;以及用于生产构造成交叉卷绕筒子的形式的卷取筒子的卷绕或缠绕装置。倍捻纺纱装置(1)具有框架(13),该框架具有用于供应筒子(15)的接收机构(14)并且配备有牵伸装置(16),该牵伸装置连接至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21),框架(13)布置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能驱动的锭子(5)上,并且在框架(13)的与锭子(5)对置的一侧布置有气圈导线器(28),该气圈导线器预先确定在纺纱操作过程中在锭子(5)旋转时产生的线气圈(25)的长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倍捻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中,与人造纤维制成的纱线的生产相关联,已知各种纺纱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在生产速度方面,而且在其生产结果方面有所区别,有时是非常明显的。
实践中使用了三种纺纱方法,具体地,这些方法还借助大量文件,在专利文献中被详细地描述。这三种优选使用的纺纱方法是环锭纺纱方法、转杯纺纱方法以及喷气纺纱方法。
如已知的,质量最好的纱线通过环锭纺纱方法生产。然而,环锭纺纱过程中的生产速度由于至今不能克服的物理极限而受到限制。此外,使用该纺纱方法仅能够生产较小的筒子,即所谓的管纱,而由于其仅具有较少的纱线材料,则还必须费力地将其重绕以形成更大的筒子。也就是说,在环锭纺纱机上生产的大量此类管纱首先均必须在卷绕机的操作台上被重绕以形成可实际使用的卷绕形式,优选地形成大体积交叉卷绕筒子。
通过转杯纺纱方法和喷气纺纱方法能够实现明显高于环锭纺纱机的生产速度。这些在其生产速度方面更有益的纺纱方法还具有优点,即借助这些方法生产的筒子形式能够直接在生产过程中的下游的纺纱机器上被处理,例如在织机上。然而,这些已知的纺纱方法具有缺点,即纱线质量不能达到接近由环锭纺纱方法生产的纱线的纱线质量。
在纺织工业中,与加捻纱线生产相关联,还已知所谓的倍捻方法。在长时间已知的且已借助大量专利文献中的文件被详细描述的加捻方法中,两股纱线通过旋转可驱动的导线管被加捻在一起,从而生产出加捻纱线。然后,已被加捻的纱线被卷绕至卷取筒子上,例如卷绕至交叉卷绕筒子上。
倍捻纺纱装置还从DE-PS1040950中已知,其中通过牵伸装置从粗纱筒子被抽出的优选为纤维带的喂入材料首先被牵伸至纱线厚度,然后借助被驱动的旋转的中空锭子被提供线加捻。也就是说,当纤维带通过旋转的中空锭子时,该纤维带首先被提供其所预先确定的线加捻的第一部分。然后生产出的线离开同样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且位于下游的储纱盘,穿过径向开口,在储纱盘的导线板和所谓的顶端引导器之间形成线气圈,该顶端引导器布置成彼此间隔且在该引导器上线进行偏转,因此接收线加捻的第二部分。
该线气圈必须环绕该倍捻纺纱装置的整个卷绕装置,这具有严重的劣势。
线气圈中的卷绕装置的布置导致例如,线气圈的最小可能直径由卷取筒子和相关的卷绕装置的尺寸共同预先确定。也就是说,卷绕装置在线气圈内部的布置自动导致较大的线气圈,并且相应地由于作用在循环线上的离心力,导致线的高拉力荷载,或导致断线。为了将线气圈的直径并且因此将线荷载限制至可接受的最小尺寸,这些已知的倍捻纺纱装置的卷绕装置因此通常是紧凑且简单的。如DE-PS1040950中所描述的卷绕装置既不具有边偏移机构,也不具有防重叠机构,这会导致不可接受的筒子的质量缺陷。
发生在顶端引导器区域中的线的偏转同样是不利的,因为此类线偏转阻止在顶端引导后施加至线上的线加捻的第二部分能够充分地运行回到线气圈中。因此,尤其是较大线气圈的处于极大断线危险中的区域中的线强度不够,从而导致在如从DE-PS1040950已知的倍捻纺纱装置中,频繁的断线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已知的倍捻纺纱装置在实践中是不成功的。
发明内容
从前述现有技术发展而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倍捻纺纱装置,使之能够纺制在质量上与环锭纺纱纱线相对应的纱线,但是其在工作中能够使用的生产速度明显高于在环锭纺纱方法中可能的生产速度。此外,筒子形式和筒子质量还应该能够借助待被开发的纺纱装置直接生产,该筒子形式和筒子质量能够进一步被处理而不需要在例如织布机的后续的纺织机器上进行附加的重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的倍捻纺纱装置具有框架,该框架具有用于供应筒子的接收机构且配备有连接至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的牵伸装置,并且其中,框架安装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并且能驱动的锭子上,这尤其具有以下优点,即,此类型的机构相对容易地允许由人造纤维制成的非常优质的纱线的生产,并且还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实现较高的生产速度。由于中心气圈导线器在框架的与锭子相对的一侧的布置,不仅提供了在纺纱操作过程中进行调整的线气圈的长度的有针对性的预先确定,而且此类型的气圈导线器不以任何方式阻碍通过旋转的锭子施加至线上的加捻的扩展。也就是说,在线气圈的每次旋转时施加的双倍捻能够立即扩展至线气圈的整个区域,直至线离开牵伸装置,这导致稳定的线并且由此导致对断线不敏感的线。
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所示,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可以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
提供了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例如,当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如第二方面所描述的一样被构造成以无线方式操作的机构,此类型的机构不仅能够完全无磨损地操作,而且还保证了线气圈能够在纺纱过程中始终自由地旋转。
当能量和数据传输如第三方面所描述的一样借助布置在线气圈下方的刷元件进行时,线气圈在纺纱过程中的这种自由旋转也被提供。然而,这种非常经济的能量和数据传输不是在没有磨损的情况下工作的,也就是说,在这种类型的机构中,时常需要进行维护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还给出了,倍捻纺纱装置配备有气圈限制器,该限制器至少部分地包围框架并且限制线气圈的直径。借助以这种方式被配备的倍捻纺纱装置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实现明显高于环锭纺纱方法中的可能的生产速度的生产速度。
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示,提出了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即锭子能够由单电动机驱动并且具有轴向导线通道部和该轴向导线通道部邻接的径向导线通道部。锭子的这种构造容易地实现了,离开径向导线通道部的线围绕布置成相互间隔的中心气圈导线器的旋转轴线的安全的受控的旋转。也就是说,线作为线气圈围绕与锭子的中心轴线相同的旋转轴线进行旋转,线气圈的长度通过布置于中心处的气圈导线器预先确定,并且线气圈的直径通过气圈限制器预先确定。
如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描述的,此外还提供了,锭子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倍捻纺纱装置的机架中,并且该机架借助滚动轴承装置定位在锭子上。
在本发明中,框架在纺纱操作过程中同时被抗旋转装置以力锁合的方式紧固以防旋转。这意味着,一方面框架安装在锭子上,使得该框架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接收供应筒子和牵伸装置,并且另一方面,该锭子如此布置,使得其能够在纺纱操作过程中使线以较高的速度旋转。线在此形成线气圈,该线气圈的最小尺寸由框架的尺寸预先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和第八方面,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框架的抗旋转装置通过稳定磁体形成(第七方面),第一稳定磁体布置在所述气圈限制器的外部,并且第二稳定磁体固定至框架(第八方面)。
通过使用稳定磁体作为抗旋转装置,能够容易地实现以力锁合的方式固定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框架,所选取的抗旋转装置的稳定磁体的布置不仅可靠地防止框架在纺纱操作过程中不经意的旋转,而且此类布置还确保了始终在纺纱操作过程中提供线围绕框架的自由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牵伸装置具有牵伸装置辊子对,该牵伸装置辊子对能够由单电动机驱动,并且其旋转速度均匹配于所需的牵伸。使用以此方式构造而成的牵伸装置,喂入材料均能够如所希望的一样被牵伸,也就是说,使喂入材料达到预先确定的纱线厚度,必要时,也可以没有任何问题地对牵伸数值进行后续修改或更正。
为了确保为牵伸装置的驱动器以及相关的控制和感应机构供应适当的能量和数据,如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所述,尤其有利的是,提供一种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其具有布置在气圈限制器的外部的第一传输接收机构,并且具有定位于在纺纱操作过程中循环的线气圈的内部的第二传输接收机构。利用以无线方式操作的此类型的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尤其当第一和第二传输接收机构,如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所述,被构造成以感应方式操作的机构时,能量和数据都能够被传输通过旋转的线气圈,其中能量和数据传输中不会发生困难,而且旋转的线气圈不以任何方式被不利地影响。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倍捻纺纱装置的卷绕装置具有用于使交叉卷绕筒子旋转的机构和用于在纺纱过程中使线横动以运行至交叉卷绕筒子上的横动机构(第十二方面)。此种类型的卷绕或缠绕装置在纺织机器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已知,并且被大量使用。如此的卷绕装置不仅能够在横动机构的构型方面,而且在卷取筒子的驱动类型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卷取筒子可以例如位于筒子驱动辊子上并且因此通过摩擦接合被夹带。然而借助筒子套管旋转卷取筒子的驱动器还能够被整合在筒子架中。已知指状导纱器、带式导纱器或其他的导纱滚筒,例如作为横动机构,导纱滚筒也确保了通过摩擦接合的卷绕筒子的夹带。现代的卷绕装置通常还具有能够进行所谓的边偏移的机构,以及能够防止重叠卷绕形成的机构。
因为在本发明中,卷绕或缠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反,布置在线气圈的外部,因此在本发明中,对边偏移和防重叠机构没有限制。
如第十三方面所述,此外还给出了,气圈导线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框架上并且相对于卷绕或缠绕装置安装在中心处。当导线器开口竖向取向时,这是必要的。导线器能够以固定的方式布置成横向取向。此外,根据第十四方面,气圈引导器能够被旋转地驱动以为线提供临时性的假捻,这对纺纱稳定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其他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粗纱筒子用作供应筒子,其定位在框架中,并且该供应筒子的喂入材料借助牵伸装置被牵伸至预先确定的纱线厚度(第十五方面)。
此粗纱筒子具有优点,即,一方面卷绕的喂入材料已经具有轻微的捻度并且因此具有特定的基本稳定性,另一方面,粗纱筒子是较紧凑的材料结构。也就是说,在纺纱过程中必须接收粗纱筒子的框架也能够在结构上相对紧凑,这对在纺纱过程中围绕框架循环的线气圈的最小尺寸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与环锭纺纱机中的布置相类似,粗纱筒子优选地布置在牵伸装置上方,从而使得已被牵伸的纤维带直接向下出现在锭子中。
在第十六方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给出了,锭子具有储纱盘。由此当线拉张力轻微波动时,被限制的线长度能够被接受。
另选的,牵伸装置在接收机构上布置在供应筒子的上方,使得接收机构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配备新的供应筒子(第十七方面)。
如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所示,开口布置在牵伸装置的上方,从供应筒子抽出并且围绕牵伸装置引导的粗纱穿过该开口,以线气圈的形式喂入牵伸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借助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倍捻纺纱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倍捻纺纱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倍捻纺纱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倍捻纺纱装置的另选的第四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部件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倍捻纺纱装置在附图中均作为整体由附图标记1来表示。
例如能够从图1中看出的,倍捻纺纱装置1具有固定的机架2,在该机架中,例如借助滚动轴承3、4,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了优选为锭子5的至少部分中空的旋转机构。该锭子5能够以限定的方式被驱动,例如借助于单电机驱动器6被驱动。也就是说,锭子5能够借助单驱动器6以可调整的速度围绕其旋转轴线9旋转,该单驱动器6通过控制线7连接至纺织机的控制装置8。
如进一步在图1、图2和图3中所示的,锭子5具有布置在锭子上部区域中的第一轴向导线通道部10,并且该第一轴向导线通道部邻接有径向分支,即,第二导线通道部11。框架13优选地同样借助滚动轴承组件12也安装在锭子5上,该框架具有牵伸装置16和用于供应筒子(具体地,是粗纱筒子15)的接收机构14。
牵伸装置16例如具有喂料辊子对17、中心辊子对18和回收辊子对19,和牵伸装置中的常规情形一样,不同的辊子对以不同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
也就是说,从粗纱筒子15牵伸出且在牵伸装置辊子对17、18、19之间运行的粗纱20能够在其运行时被牵伸至可预先确定的带厚度。优选地,每个牵伸装置辊子对17、18、19均具有至少一个可驱动的辊子,也就是说,均具有连接至驱动器或设置有内部驱动器的辊子。在本实施方式中,牵伸装置辊子对17、18、19的驱动辊子例如被构造成电动机外转子,其在各种情况中,或者如图1和图3所示,借助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21,或者如图2所示,通过刷元件21A和21B,以无线的方式被施加,其中第一刷元件21A优选地布置于在纺纱操作过程中循环的线气圈25的下方,而第二刷元件21B布置在线气圈25的上方。根据图1和图3的实施方式,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21具有第一传输接收机构22A、22B和第二传输接收机构24A、24B,第一传输接收机构或者布置在气圈限制器23的外部(图1)并且因此也布置在线气圈25的外部,或者如果气圈限制器被免除,则仅定位在线气圈25的外部(图3),第二传输接收机构优选地在框架13上定位于在纺纱操作过程中循环的线气圈25的内部。在这两个实施方式中,传输接收机构22A、22B或24A、24B之间的能量和数据传输优选以感应方式进行。
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锭子5上的框架13在所有实施方式中都被抗旋转装置26以力锁合的方式紧固以防旋转,该抗旋转装置26优选地包括布置在气圈限制器23或线气圈25的外部的紧固磁体27A以及安装在框架13上的紧固磁体27B。
在根据图3的实施方式中,免除了气圈限制器的使用,并且作为替代,在纺纱过程中形成的线气圈25的直径由在线气圈25的区域中起主导作用的线张力来调整。也就是说,线张力以及因此线气圈25的直径可以通过对牵伸装置16的送线速度以及布置在卷绕或缠绕装置29前面的送线机构35的输线速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得到预先确定。
气圈引导器28、28’或28’’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还被布置在框架13的顶部,相对于卷绕或缠绕装置29处在中心处;气圈引导器28,如图1所示,例如借助滚动轴承34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此处。布置在中心的气圈导线器在纺纱过程中预先确定线气圈25的长度,线气圈25的最大直径,如上所述,通过气圈限制器23或通过线气圈25的区域中的线张力而得到预先确定。然而,作为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气圈导线器28的替代,也可以安装以固定方式安装的气圈导线器28’,如图2或图4所示,或者如可从图3中看出的,可以安装可由单电动机驱动的气圈导线器28’’,与气圈导线器28相反,这些导线器不是竖向取向而是横向取向。可驱动的气圈导线器28’’为线提供临时性的假捻,这对纺纱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在各种情况下,在线的行进方向F上,在气圈导线器的后面,送线机构35安装在卷绕或缠绕装置29的前面,利用该送线机构35,输线速度以及因此线张力可以得到调整。卷绕或缠绕装置29,如常规的一样,具有用于使保持在筒子架(未示出)中的交叉卷绕筒子30旋转的机构以及用于使线31在纺纱过程中横动以行进至交叉卷绕筒子30上的机构。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绕或缠绕装置29具有电动机驱动器32,其借助套管板驱动交叉卷绕筒子套管并且因此使交叉卷绕筒子30旋转。而且卷绕或缠绕装置29配备有线横动机构33,该线横动机构仅示意性地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并且如上所述,可以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所谓的指状导线器(其已知且因此未详细绘出)在本发明中是尤其有利的实施方式,其不仅较容易地允许对横动导线器的横动速度进行限定的调整,而且例如还允许对交叉卷绕筒子30所需的宽度进行简单且精确的调整。
在图4所示的另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谓的储纱盘37布置在锭子5’上。对于倍捻机来说,储纱盘的设计结构长久已来已为人所知。被限制的线长度可以在存在线张力的轻微波动的情况下被储纱盘38接收。该储纱盘同样能够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也就是说,该储纱盘不是特别为该实施方式设计的。
与其他实施方式类似,导线通道部10和径向邻接的第二导线通道部11也存在于锭子5’中。
总的来说,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供应筒子15’和牵伸装置16的改变的布置。
框架的基础部分13’具有用于供应筒子15’的接收机构14’,该基础部分也安装在储纱盘37上,优选地,借助滚动轴承装置12安装在储纱盘37上。
图4中还示出,与其他实施方式类似,牵伸装置16在接收机构14’上布置在框架部分13’’中,从而使得牵伸装置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与接收机构14’分离。给出了此类必要的情况,例如,供应筒子15’退绕并且必须用新的供应筒子15’来代替的情况。
此处,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21也具有传输接收机构,传输接收机构在示例2中必须桥接线气圈25A和25B。另选地,基础部分13’的区域中的无线传输可以仅借助外气圈25B进行,然后借助布线或线股经由接收机构14’来传输。本身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储纱盘37上的基础部分13’被抗旋转装置26以力锁合的方式紧固以防旋转,该抗旋转装置26优选地包括布置在线气圈25B的外部的紧固磁体27A以及安装在基础部分13’上的紧固磁体27B。
开口36布置在牵伸装置的上方,从供应筒子15’抽出并且围绕牵伸装置16引导的粗纱20穿过所述开口,以线气圈25的形式被喂入牵伸装置16。
在根据图4的实施方式中,免除了气圈限制器的使用,并且作为替代,在纺纱过程中形成的线气圈的直径借助在线气圈的区域中起主导作用的线张力来调整。
也就是说,线张力以及因此线气圈25B的直径可以通过对牵伸装置16的送线速度以及布置在卷绕或缠绕装置29前面的送线机构的输线速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得到预先确定,其中储纱盘则也能够在线张力控制的框架内被免除,这将导致与其他实施方式相似的构型。
卷绕或缠绕装置29与其他实施方式相对应。
Claims (18)
1.一种倍捻纺纱装置(1),该倍捻纺纱装置具有:
牵伸装置(16),该牵伸装置用于对喂入材料进行牵伸;
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生产机构,该生产机构用于通过对所述喂入材料进行线加捻来生产线;
送线机构;以及
卷绕或缠绕装置,该卷绕或缠绕装置用于生产构造成交叉卷绕筒子的形式的卷取筒子,
所述倍捻纺纱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倍捻纺纱装置(1)具有框架(13),该框架具有用于供应筒子(15,15’)的接收机构(14)并且配备有牵伸装置(16),该牵伸装置连接至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21);所述框架(13)布置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并且能驱动的锭子(5)上;并且在所述框架(13)的与所述锭子(5)对置的一侧布置有气圈导线器(28),所述气圈导线器预先确定在纺纱操作过程中在所述锭子(5,5’)旋转期间产生的线气圈(25)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21)被构造成以无线方式操作的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和数据传输借助于布置在所述线气圈(25)下方的刷元件来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气圈限制器(23),该气圈限制器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框架(13)并且限制所述线气圈(2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5)能够由单电机驱动,并且所述锭子(5)具有轴向导线通道部(10)和与该轴向导线通道部邻接的径向导线通道部(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倍捻纺纱装置(1)的机架(2)中,并且所述框架(13)定位在所述锭子(5)上,所述框架(13)在纺纱操作的过程中被抗旋转装置(26)以力锁合的方式紧固以防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3)的所述抗旋转装置(26)由稳定磁体(27A,27B)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稳定磁体(27A)被布置在所述气圈限制器(23)的外部,并且位于在纺纱操作过程中循环的线气圈(25)的内部的第二稳定磁体(27B)被紧固至所述框架(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装置(16)具有能够由单电机驱动的牵伸装置辊子对(17,18,19),并且这些牵伸装置辊子对的旋转速度均匹配于所需的牵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和数据传输机构(21)具有第一传输接收机构(22A,22B)和第二传输接收机构(24A,24B),所述第一传输接收机构被布置在所述气圈限制器(23)的外部,并且所述第二传输接收机构(24A,24B)定位于在纺纱操作过程中循环的所述线气圈(25)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接收机构(22A,22B)和所述第二传输接收机构(24A,24B)是以感应方式操作的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或缠绕装置(29)具有用于使交叉卷绕筒子(30)旋转的旋转机构(32)以及用于使线(31)横动以运行至所述交叉卷绕筒子(30)上的线横动机构(3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导线器(28)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框架(13)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导线器(28’’)被以可旋转的方式驱动以产生附加的假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筒子(15)是粗纱筒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5)具有储纱盘(37)。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装置(16)在接收机构(14’)上布置在所述供应筒子(15’)的上方,使得所述接收机构(14’)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配备新的供应筒子(15’)。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倍捻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牵伸装置的上方布置有开口(36),从所述供应筒子(15’)抽出并且围绕所述牵伸装置(16)引导的粗纱(20)穿过所述开口,以线气圈(25A)的形式喂入所述牵伸装置(1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2022377.3 | 2012-11-15 | ||
DE102012022377.3A DE102012022377A1 (de) | 2012-11-15 | 2012-11-15 | Doppeldrahtspinnvorrichtung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0889A true CN103820889A (zh) | 2014-05-28 |
Family
ID=49488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72338.XA Pending CN103820889A (zh) | 2012-11-15 | 2013-11-15 | 倍捻纺纱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733241A1 (zh) |
JP (1) | JP2014098225A (zh) |
CN (1) | CN103820889A (zh) |
DE (1) | DE102012022377A1 (zh) |
IN (1) | IN2013MU03511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76690A (zh) * | 2015-11-09 | 2017-05-17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的方法 |
CN107022814A (zh) * | 2016-02-02 | 2017-08-08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操作形成纱线气圈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022817A (zh) * | 2016-02-02 | 2017-08-08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在纺织机工位上确定纱线气圈直径的装置和方法 |
CN107130335A (zh) * | 2016-12-15 | 2017-09-05 | 桐乡风腾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的多股纱线并纱机 |
CN110578192A (zh) * | 2018-06-11 | 2019-12-17 |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195808A (zh) * | 2018-10-15 | 2021-07-30 | 特威斯特普非特公司 | 用于改造纱线纺纱机和/或捻线机的方法及由上述方法得到的改进的纱线纺纱机和/或捻线机 |
CN115110183A (zh) * | 2022-07-20 | 2022-09-27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无锭纺纱装置、无锭纺纱方法及纺纱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5064B (zh) * | 2015-09-30 | 2018-06-29 | 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后的倍捻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45933A (en) * | 1987-06-29 | 1989-07-11 | Palitex Project Company Gmbh | Device for switching off and switching on again a spinning or twisting spindle, more especially a two-for-one spinning or twisting spindle |
JPH0226929A (ja) * | 1988-07-11 | 1990-01-29 | Murata Mach Ltd | 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JPH11279848A (ja) * | 1998-02-25 | 1999-10-12 | Volkmann Gmbh & Co | 二重撚糸原理による複合紡績・撚糸プロセスによって撚糸を製造する方法と該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
CN101823650A (zh) * | 2009-03-05 | 2010-09-08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在倍捻捻线机上精密卷绕交叉绕线筒的方法 |
CN201770813U (zh) * | 2010-05-19 | 2011-03-23 | 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高性能全电脑倍捻机 |
CN202064065U (zh) * | 2011-05-06 | 2011-12-07 | 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三超喂结构的假捻倍捻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539911A (zh) | 1954-07-19 | |||
US3007299A (en) * | 1960-01-21 | 1961-11-07 | Earl W Starnes |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ballooning of yarn |
US3132464A (en) * | 1962-03-23 | 1964-05-12 | Earl W Starnes | Threading means for yarn apparatus |
US3439486A (en) * | 1967-09-15 | 1969-04-22 | Deering Milliken Res Corp | Spinning |
DE2811583C2 (de) * | 1978-03-17 | 1979-10-04 | Palitex Project-Company Gmbh, 4150 Krefeld | Doppeldraht-Zwirnspindel oder Doppeldraht-Spinnspindel |
DE3015044A1 (de) * | 1980-04-18 | 1981-10-29 | HAMEL GmbH Zwirnmaschinen, 4400 Münster | Doppeldrahtzwirneinrichtung |
DE8014382U1 (de) * | 1980-05-29 | 1981-11-26 |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5630 Remscheid | Doppeldrahtzwirnmaschine |
JPS59106526A (ja) * | 1982-12-08 | 1984-06-20 |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 紡績糸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DE19735651C1 (de) * | 1997-08-16 | 1998-08-20 | Volkmann Gmbh | Verfahren zur berührungslosen Energie- und Signalübertragung an Textilmaschinen, insbesondere Zwirnmaschinen sowie Ein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DE102007023460B4 (de) * | 2007-05-19 | 2017-06-22 |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
-
2012
- 2012-11-15 DE DE102012022377.3A patent/DE102012022377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
- 2013-10-23 EP EP13005066.9A patent/EP2733241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11-07 IN IN3511MU2013 patent/IN2013MU03511A/en unknown
- 2013-11-13 JP JP2013234975A patent/JP2014098225A/ja active Pending
- 2013-11-15 CN CN201310572338.XA patent/CN1038208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45933A (en) * | 1987-06-29 | 1989-07-11 | Palitex Project Company Gmbh | Device for switching off and switching on again a spinning or twisting spindle, more especially a two-for-one spinning or twisting spindle |
JPH0226929A (ja) * | 1988-07-11 | 1990-01-29 | Murata Mach Ltd | 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JPH11279848A (ja) * | 1998-02-25 | 1999-10-12 | Volkmann Gmbh & Co | 二重撚糸原理による複合紡績・撚糸プロセスによって撚糸を製造する方法と該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
CN101823650A (zh) * | 2009-03-05 | 2010-09-08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在倍捻捻线机上精密卷绕交叉绕线筒的方法 |
CN201770813U (zh) * | 2010-05-19 | 2011-03-23 | 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高性能全电脑倍捻机 |
CN202064065U (zh) * | 2011-05-06 | 2011-12-07 | 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三超喂结构的假捻倍捻机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76690A (zh) * | 2015-11-09 | 2017-05-17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的方法 |
CN107022814A (zh) * | 2016-02-02 | 2017-08-08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操作形成纱线气圈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022817A (zh) * | 2016-02-02 | 2017-08-08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在纺织机工位上确定纱线气圈直径的装置和方法 |
CN107022817B (zh) * | 2016-02-02 | 2019-07-12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在纺织机工位上确定纱线气圈直径的装置和方法 |
CN107130335A (zh) * | 2016-12-15 | 2017-09-05 | 桐乡风腾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的多股纱线并纱机 |
CN110578192A (zh) * | 2018-06-11 | 2019-12-17 |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578192B (zh) * | 2018-06-11 | 2022-08-30 |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影响环锭纺纱筒管的缠绕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195808A (zh) * | 2018-10-15 | 2021-07-30 | 特威斯特普非特公司 | 用于改造纱线纺纱机和/或捻线机的方法及由上述方法得到的改进的纱线纺纱机和/或捻线机 |
CN113195808B (zh) * | 2018-10-15 | 2023-02-17 | 特威斯特普非特公司 | 用于改造纺纱机的方法及由上述方法得到的改进的纺纱机 |
CN115110183A (zh) * | 2022-07-20 | 2022-09-27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无锭纺纱装置、无锭纺纱方法及纺纱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IN2013MU03511A (zh) | 2015-07-31 |
EP2733241A1 (de) | 2014-05-21 |
DE102012022377A1 (de) | 2014-05-15 |
JP2014098225A (ja) | 2014-05-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20889A (zh) | 倍捻纺纱装置 | |
CN101565865B (zh) | 用于将粗纱卷绕到纱管上的装置和方法 | |
US8707667B2 (en) | Textile machine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
CN106757629A (zh) | 一种多功能产业用纱纺纱机 | |
CN106757582A (zh) | 倍捻或并捻机的工作站 | |
CN106958057A (zh) | 用于生产弹性芯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0503917C (zh) | 生产合股线的纺织机及方法 | |
US2732681A (en) | klein | |
CN102249120A (zh) | 制造管纱的方法 | |
CN1083022C (zh) | 生产加捻的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90360130A1 (en) | Core yarn comprising core thread with variant drawing, and fabric that is obtained from this core yarn | |
US3377790A (en) | Spinning frames | |
CN103628209A (zh) | 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6319698A (zh) | 一种用于纺纱机中的纺纱区的方法及纺纱机中的纺纱区 | |
CN106687628B (zh) | 生产包芯纱的设备 | |
US9676588B2 (en) | Presser finger for a roving winder, roving winder, and method of winding a roving | |
CN113215689A (zh) | 一种纺纱方法以及具有这种方法的纺纱设备 | |
CZ306035B6 (cs) | Způsob navíjení příze na křížovou cívku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způsobu | |
EP3243943A1 (en) |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balloon diameter | |
CN101605933A (zh) | 加捻方法和纱线筒子 | |
CN107620137B (zh) | 启动捻线机或倍捻机的锭子的方法 | |
CN112921454A (zh) | 一种加捻卷绕分离式环锭纺纱系统 | |
CN112779636A (zh) | 环锭纺纱机以及用于操作纺纱机的纺纱位的方法 | |
EP0066623A1 (en) | An improved device and process for spinning and twisting and winding yarn | |
US20240167198A1 (en) | Spool, yarn twisting process and yarn twisting mach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