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9363A - 纱线卷取机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9363A
CN101659363A CN200910164911A CN200910164911A CN101659363A CN 101659363 A CN101659363 A CN 101659363A CN 200910164911 A CN200910164911 A CN 200910164911A CN 200910164911 A CN200910164911 A CN 200910164911A CN 101659363 A CN101659363 A CN 101659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mentioned
winding
pipe
b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4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9363B (zh
Inventor
桥本欣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59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9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or replacing by cores, formers, or empty receptacles a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B65H67/040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or for loading an empty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65H54/34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laying subsidiary winding, e.g. transfer 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or replacing by cores, formers, or empty receptacles a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B65H67/044Continuous winding apparatus for winding on two or more winding heads in succession
    • B65H67/048Continuous winding apparatus for winding on two or more winding heads in succession having winding heads arranged on rotary capstan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9Elastic thread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简化用来更换卷取管的结构,不仅能够使装置结构紧凑而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纱线卷取机。其中,络纱机具有卷取单元(11)和切换装置(12),所述卷取单元(11)具有用来驱动卷取管(21)旋转的卷取轴(31),所述切换装置(12)具有用来按每根纱线吸引捕捉从卷取轴(31)的上游输送来的纱线的多个喷嘴(54)。卷取管(21)的更换这样进行:用喷嘴(54)吸引捕捉变成预定长度的卷装的上游一侧的纱线,在这种状态下从卷取轴(31)抽出卷装,将空的卷取管(21)安装到该卷取轴(31)上。

Description

纱线卷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更换纱线卷取机的卷取管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将纱线卷绕到卷取管上形成预定长度的卷装的纱线卷取机中,我们知道用转台机构进行卷取管的更换的结构。公开这种纱线卷取机的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都公开了具有2根用来安装卷取管的筒管支架、以及用来将这2根筒管支架切换到卷取位置和待机位置的转台板的纱线卷取机。在更换卷取管时,通过使转台板旋转来改换2根筒管支架的位置,进行纱线的交接。由此,不用停止从纱线卷取机的上游侧输送来的纱线的供给就能够进行卷取管的更换。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47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917947号公报
近年来,不断要求提高卷装的生产率,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希望尽可能多地配置用来卷绕纱线的卷取装置。但是,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那样的具有转台机构的纱线卷取机由于必须要有用来使转台板旋转的大规模的机构,因此装置的小型化困难,能够配置在有限的空间内的卷取装置的数量有限。
并且,制品之间的成本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还希望降低纱线卷取机的制造成本。在这一点上,具备转台机构的纱线卷取机除了要具有转台板和2根筒管支架以外,在每个筒管支架上还需要具备用来驱动该筒管支架的机构(电动机、控制电源和控制器等)。因此,具有转台机构的现有结构难以有效地削减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通过简化用来更换卷取管的结构,不仅能够使装置结构紧凑而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纱线卷取机。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及其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在将连续地提供来的多个纱线卷绕到共同的卷取管上来形成预定长度的卷装的纱线卷取机,提供以下结构,即纱线卷取机具有:卷取单元,具有用来旋转驱动上述卷取管的卷取轴;以及切换装置,具有多个用来按纱线吸引捕捉从上述卷取轴的上游输送来的纱线的吸引口;上述卷取管的更换这样进行:用上述吸引口吸引捕捉变成预定长度的上述卷装的上游一侧的纱线,在这种状态下从上述卷取轴上取下上述卷装,将空的卷取管安装到该卷取轴上。
由此,不用停止纱线的供给就能够进行卷取管的更换作业。并且,与通过改换多个卷取轴的位置进行卷取管更换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卷取单元的结构简单并且紧凑。因此,不仅能够增加在有限的空间内能配置的卷取单元的数量、提高生产率,而且能够削减每台卷取单元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被卷绕到上述卷取管上的纱线优选为弹性纱。
由此,能够简化卷绕弹性纱的卷取单元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在更换上述卷取管时,通过由上述吸引口进行吸引捕捉、并且降低上述卷取轴的旋转速度,来切断纱线。
由此,能够用简易的结构实现切断纱线强度低的弹性纱的机构,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采用以下结构:上述吸引口采用在吸引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能够从捕捉上述卷装的上游一侧的纱线的捕捉位置、移动到被该吸引口捕捉的纱线与空的卷取管接触的卷取位置的结构;并且纱线卷取机在上述吸引口在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移动到上述卷取位置之后,停止上述吸引口的吸引。
由此,能够使用于自动地将被吸引口捕捉到的纱线卷绕到空的卷取管上的结构简单地构成。
在上述纱线卷取机中,优选采用以下结构:配置有多个上述卷取单元;并且,上述切换装置采用能够在上述卷取单元之间行走的结构。
由此,更换卷取管时切换装置能够移动到需要更换卷取管的卷取单元的地方,辅助卷取管的更换作业。因此,能够抑制纱线卷取机所需要的切换装置的数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络纱机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2为表示卷取作业中的卷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使接触辊保持部和横动装置上升时卷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4为表示切换装置的喷嘴位于捕捉位置时卷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5为表示更换卷取管时、取下了卷装时的卷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6为表示更换卷取管时、安装了新的卷取管时的卷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7为表示切换装置的喷嘴位于卷取位置时卷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8为表示卷取管的更换结束、开始卷取作业时卷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络纱机的样子的透视图。图2为表示卷取作业中的卷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纱线卷取机)10具有多个卷取单元11、切换装置12和图示省略的控制单元。卷取单元11为将斯潘德克斯纤维等的弹性纱20卷绕到卷取管21上形成预定长度的卷装22的单元。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聚氨基甲酸脂纱线作为弹性纱20。切换装置12为用于当卷装22成为满卷状态(预定长度)时不停止来自上游的弹性纱20的供给地进行卷取管21的更换的装置,采用能够在卷取单元11之间行走的结构。控制单元为用于控制卷取单元11的各个部件、控制切换装置12的动作的单元。另外,切换装置12的详细结构后面叙述。
如图2所示,卷取单元11具有框体30、卷取轴31、接触辊保持部32、横动装置33、操作单元34和升降框35。
框体30为用于保持后述的卷取单元11的各个部件的部件。卷取轴31为用于使卷取管21旋转的部件,被连接在框体30内的图示省略的驱动机构上。卷取管21构成为圆筒形状,在穿插到该卷取轴31上的状态下被保持。接触辊保持部32能够旋转地支承着接触辊36。该接触辊36为用于在卷取作业时通过一边以预定的压力与卷装22的纱线层接触一边旋转,使弹性纱20的卷取作业顺利进行的部件。横动装置33为用于使卷绕到卷取管21上的纱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具有图示省略的横动导纱线器。该横动导纱线器通过边保持弹性纱20边往复运动来进行弹性纱20的往复运动。
操作单元34为用于操作者输入使卷装22的卷绕停止或者在更换卷取管21结束后使卷取作业开始等各种操作的单元,与上述控制单元电气连接。升降框35为用于支承卷取轴31和接触辊保持部32的部件,采用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于框体30移动的结构。通过移动该升降框35能够调节卷取轴31与接触辊保持部32和横动装置33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卷取单元11采取从络纱机10的上游一侧输送来的8根弹性纱20被卷绕到共同的卷取管21上的结构。另外,卷绕到共同的卷取管上的纱线的根数并不局限于8根。例如,16根、32根、46根和64根等,改变卷绕的纱线的根数也能够使用本发明的结构。
下面说明切换装置12。切换装置12具有主体部分51、臂52、喷嘴支承部件53和喷嘴(吸引口)54。主体部分51为用于保持后述的切换装置12的各部件的结构,内部具有用于使臂52旋转的驱动机构等。臂52以2根为一组构成,能够转动地支承在主体部分51的正面一侧和背面一侧。喷嘴支承部件53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其外周面上沿与喷嘴支承部件53的轴线方向平行的直线并列配置有多个喷嘴54。该喷嘴支承部件53在被臂52的顶端双支承的状态下能够旋转地被支承着。喷嘴54与卷绕的弹性纱20的根数相对应地配置有8个,每个喷嘴54中形成有用来产生吸引流的贯穿状的孔。
切换装置12被构成为能够与图示省略的负压源连接、并且在内部具有用于使喷嘴54中产生该负压源的吸引力的吸引路径。并且,在络纱机10的适当地方配置有关闭装置(shutter),利用该关闭装置能够切换是否在喷嘴54的附近产生吸引流的作用。关闭装置与上述控制单元电气连接,在正常时关闭吸引路径、在适当的时刻打开吸引路径在喷嘴54附近产生吸引流作用地进行控制。另外,该关闭装置还可以采用配置在切换装置12中的结构。
并且,切换装置12由图示省略的行走台车支承。该行走台车采用能够沿图示省略的轨道在卷取单元11之间移动的结构,并且具有使上述切换装置12升降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采用使切换装置12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于台车移动的结构,使用例如液压缸等作为其驱动机构。由此,切换装置12能够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不与卷装22、卷取单元11的各部件接触地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并且,切换装置12和上述行走台车与上述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来自控制单元的指令进行各种动作地进行控制。
下面参照图3至图8说明更换卷取管21的方法。图3至图8依顺序表示了按卷取管21取下变成满卷的卷装22,将空的卷取管21安装到该卷取单元11中重新开始卷取作业的工序。
当卷取单元11的卷装22接近满卷状态时,控制单元利用上述行走台车使切换装置12移动到该卷取单元11。如图3所示,当卷装22变成满卷状态时,控制单元使升降框35相对于框体30上升,扩大接触辊保持部32和横动装置33与卷取轴31之间的距离。
接着,控制单元用上述升降机构使切换装置12上升到预定的位置。如图4所示,上升到预定位置的切换装置12使臂52旋转到卷装22一侧,使喷嘴54移动到卷装22与接触辊36之间、靠近弹性纱20并与之相对的捕捉位置。当喷嘴54移动到捕捉位置时,控制单元用上述关闭装置开放吸引路径,使喷嘴54开始吸引并降低卷取轴31的转速。
通过卷取轴31转速的降低使卷装22的上游一侧的弹性纱20的张力减小,变成松弛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喷嘴54的吸引力作用于弹性纱20,因此纱线强度比尼龙纱线、聚酯纱线等低的弹性纱20不能承受吸引产生的负荷而自然切断,切分成卷装22一侧的纱线和喷嘴54上游一侧的纱线。由此,能够从卷取单元11中取下卷装22。另一方面,从络纱机10的上游连续地提供来的弹性纱20持续被喷嘴54吸引,直到向新的(空的)卷取管21的卷取作业结束。在弹性纱20被切断的同时,控制单元进行使卷取轴31的旋转停止的控制。
当卷取轴31停止旋转时,操作者进行更换卷取管21的作业。具体如图5所示,在使切换装置12的喷嘴54继续吸引弹性纱20的状态下,操作者按卷取管21从卷取轴31上取下卷装22。接着如图6所示,操作者将空的卷取管21安装到卷取轴31上。然后操作操作单元34开始卷取作业。
当操作者将开始卷取作业的指示输入到操作单元34时,控制单元使卷取轴31开始旋转,同时加速旋转直到旋转速度达到预定的速度。当旋转速度达到预定速度时,控制单元用切换装置12开始图7所示的卷取作业。具体为按以下的顺序进行卷取作业。首先,用升降机构使切换装置12下降。接着用行走台车使切换装置12移动到夹着卷取轴31的相反一侧。当移动到卷取轴31的相反一侧时,用升降机构使切换装置12上升。接着,切换装置12使臂52旋转到新的卷取管21(卷取轴31)一侧,使喷嘴54移动到被喷嘴54吸引捕捉的弹性纱20与卷取管21充分接触的卷取位置。当喷嘴54移动到卷取位置、与卷取管21接触的纱线量足够时,停止喷嘴54的吸引。由于释放了喷嘴54的吸引力,弹性纱20的纱线端卷绕到转动的卷取管21的周面上。
如上所述,切换装置12的移动和臂52的转动使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的喷嘴54在卷取管21的下侧绕入,沿正面看为近似U字形的轨迹从捕捉位置移动到卷取位置。由此,被喷嘴54保持的弹性纱20处于与旋转中的卷取管21的下面部分接触,同时被喷嘴54拉向上方的状态。如图7所示,由于卷取位置的喷嘴54位于卷取轴31的上方,因此被释放了吸引力的弹性纱20的纱线端良好地卷绕到位于下方的新的卷取管21上去。
另外,喷嘴支承部件53采用在喷嘴54从捕捉位置移动到卷取位置的过程中随切换装置12的移动而旋转,使喷嘴54的顶端总是朝向卷取轴31一侧的结构。由此,即使切换装置12移动也能够使弹性纱20不缠绕到喷嘴支承部件53上地将喷嘴54从捕捉位置顺畅地移动到卷取位置。
切换装置12停止吸引,并在上述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然后待机在适当的待机位置上,直到进行某个卷取单元11的更换卷取管21的作业。在更换了卷取管21的卷取单元11中,当切换装置12移动到下方位置时,如图8所示,使升降框35下降到进行卷取作业的卷取位置,使接触辊36与弹性纱20接触。然后,开始新的卷取管21的卷取作业。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10采用如下结构。即,络纱机10具有:具有用来驱动卷取管21旋转的卷取轴31的卷取单元11,以及具有用来按纱线吸引捕捉从卷取轴31的上游输送来的弹性纱20的多个喷嘴(吸引口)54的切换装置12。卷取管21的更换这样进行:用喷嘴54吸引捕捉变成了预定长度的卷装22的上游一侧的弹性纱20,在这种状态下从卷取轴31上取下卷装22,将空的卷取管21安装到该卷取轴31上。
由此,不用停止弹性纱20的供给就能够进行卷取管21的更换作业。并且,与通过改换多个卷取轴的位置进行卷取管更换的转台机构等结构相比,能够使卷取单元11的结构简单并且紧凑。因此,不仅能够增加在有限的空间内能配置的卷取单元11的数量、提高生产率,而且能够削减每台卷取单元11的制造成本。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10中,卷绕到卷取管21上的纱线为弹性纱20。
由此,能够简化卷绕弹性纱20的卷取单元11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10中,当更换卷取管21时,不仅用喷嘴54进行吸引捕捉,而且降低卷取轴31的转速,由此切断弹性纱20。
由此,不需要剪纱线器等专门的剪切机构,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切断纱线强度低的弹性纱20的结构。因此能够削减络纱机10的制造成本。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10中,喷嘴54采用能够在吸引捕捉到弹性纱20的状态下从捕捉卷装22上游一侧的纱线的捕捉位置移动到被该喷嘴54捕捉的弹性纱20与空的卷取管21接触的卷取位置的结构。并且,络纱机10在喷嘴54在捕捉到弹性纱20的状态下移动到上述卷取位置后停止喷嘴54的吸引。
由此,能够简易地构成自动地将被喷嘴54捕捉到的弹性纱20卷绕到空的卷取管21上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10中,配置有多个上述卷取单元11。并且采用使切换装置12能够在卷取单元11之间行走的结构。
由此,更换卷取管21时切换装置12能够移动到需要更换卷取管21的卷取单元11的地方,辅助卷取管21的更换作业。因此,能够抑制络纱机10所需要的切换装置12的数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上述结构还能够如下地变更。
上述实施形态的切换装置12的结构能够根据情况适当改变。例如,切换装置可以变换成具有伸缩自由的臂部的结构、喷嘴支承部件53在装置正面一侧的臂部悬臂支承的状态下被支承的结构等。
并且,可以用每个卷取单元11分别具有切换装置的结构取代上述实施形态的结构。
并且,上述实施形态中通过控制喷嘴54的吸引流和卷取轴31的旋转速度进行更换卷取管时纱线的切断,但可以改变这种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切换装置在满卷状态的卷装的上游一侧具有切断从络纱机的上游一侧提供来的纱线用的切断机构的结构。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的卷取单元11采用卷绕弹性纱20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卷绕尼龙或聚酯等构成的弹性纱20以外的纱线的结构也可以使用本发明。此时,从确实地切断纱线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上述切断机构的结构。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操作者进行卷取管21的更换作业,但也可以采用络纱机10具有机械地进行卷取管21的更换作业的卷取管更换装置的结构。

Claims (5)

1.一种纱线卷取机,将连续地提供来的多个纱线卷绕到共同的卷取管上来形成预定长度的卷装,其特征在于,具有:
卷取单元,具有用来旋转驱动上述卷取管的卷取轴;以及
切换装置,具有多个用来按纱线吸引捕捉从上述卷取轴的上游输送来的纱线的吸引口;
上述卷取管的更换这样进行:用上述吸引口吸引捕捉变成预定长度的上述卷装的上游一侧的纱线,在这种状态下从上述卷取轴上取下上述卷装,将空的卷取管安装到该卷取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被卷绕到上述卷取管上的纱线为弹性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在更换上述卷取管时,通过由上述吸引口进行吸引捕捉、并且降低上述卷取轴的旋转速度,来切断纱线。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口采用在吸引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能够从捕捉上述卷装的上游一侧的纱线的捕捉位置、移动到被该吸引口捕捉的纱线与空的卷取管接触的卷取位置的结构;
上述吸引口在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移动到上述卷取位置之后,停止上述吸引口的吸引。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多个上述卷取单元;
上述切换装置采用能够在上述卷取单元之间行走的结构。
CN2009101649117A 2008-08-29 2009-07-29 纱线卷取机 Active CN101659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1919/2008 2008-08-29
JP2008221919A JP2010052930A (ja) 2008-08-29 2008-08-29 糸巻取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9363A true CN101659363A (zh) 2010-03-03
CN101659363B CN101659363B (zh) 2012-12-05

Family

ID=41606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49117A Active CN101659363B (zh) 2008-08-29 2009-07-29 纱线卷取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52930A (zh)
KR (2) KR101293088B1 (zh)
CN (1) CN101659363B (zh)
DE (1) DE102009007694B4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0163A (zh) * 2010-07-13 2012-01-2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绕装置
CN102452579A (zh) * 2010-10-18 2012-05-1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设置装置以及具备该筒管设置装置的绕纱机
CN104995115A (zh) * 2013-01-24 2015-10-2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卷绕机
CN107758316A (zh) * 2017-11-07 2018-03-06 湖南世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布线机用线缆端子输送装置
CN108639856A (zh) * 2018-05-29 2018-10-12 台嘉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布切边绳收取装置
CN111924659A (zh) * 2020-07-08 2020-11-13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孪生模型的化纤长丝落卷方法、系统及自动落卷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3283B2 (ja) * 2017-02-06 2022-04-1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紡糸引取装置、及び糸巻取機における糸掛方法
EP3771673B1 (en) * 2019-07-30 2023-09-06 TMT Machinery, Inc. Peg, package exchanging device, and yarn processing system
CN111924660B (zh) * 2020-07-08 2022-04-19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孪生模型的化纤长丝落卷方法、系统及自动落卷设备
CN115140617B (zh) * 2022-09-01 2022-11-11 山东杰瑞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纱线绕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2025A (en) * 1970-02-02 1972-03-28 Leesona Corp Bobbin processing
DE2939675A1 (de) 1979-09-29 1981-04-16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5630 Remscheid Spulenwechseleinrichtung fuer textilmaschinen
DE3336388A1 (de) 1982-10-13 1984-04-19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5630 Remscheid Fadenbedienungswagen in einer spulenwechseleinrichtung
JPS60183471A (ja) * 1984-03-02 1985-09-18 Toray Ind Inc 素型多糸条巻取機の振り支点ガイドへの糸掛け方法
DE3411158A1 (de) 1984-03-27 1985-10-10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5630 Remscheid Aufspulvorrichtung
US4597539A (en) 1985-07-08 1986-07-01 Celanese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utting and aspira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to waste
JPH03147816A (ja) 1989-11-06 1991-06-24 Toray Ind Inc 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のキャスト方法
JPH04352827A (ja) * 1991-05-30 1992-12-07 Toray Eng Co Ltd 紡績機
JP2695373B2 (ja) * 1993-07-01 1997-12-24 帝人株式会社 玉揚げ装置
JP2917947B2 (ja) 1996-12-16 1999-07-1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弾性糸用紡糸巻取機とその糸切換え方法
TW404993B (en) * 1997-04-04 2000-09-11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Automatic spool changing method and the spool device having changing apparatus
JP3147816B2 (ja) 1997-04-30 2001-03-1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機及び紡糸巻取機の糸切り替え方法
TW425369B (en) 1997-04-30 2001-03-11 Murata Machinery Ltd Spinning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changing over method for yarn for winding machine
JP3440839B2 (ja) * 1998-09-11 2003-08-2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機の糸掛け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0163A (zh) * 2010-07-13 2012-01-2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绕装置
CN102452579A (zh) * 2010-10-18 2012-05-1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设置装置以及具备该筒管设置装置的绕纱机
CN105173888A (zh) * 2010-10-18 2015-12-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设置装置以及具备该筒管设置装置的绕纱机
CN105173888B (zh) * 2010-10-18 2018-05-0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设置装置以及具备该筒管设置装置的绕纱机
CN104995115A (zh) * 2013-01-24 2015-10-2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卷绕机
CN107758316A (zh) * 2017-11-07 2018-03-06 湖南世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布线机用线缆端子输送装置
CN107758316B (zh) * 2017-11-07 2024-01-12 湖南世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布线机用线缆端子输送装置
CN108639856A (zh) * 2018-05-29 2018-10-12 台嘉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布切边绳收取装置
CN111924659A (zh) * 2020-07-08 2020-11-13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孪生模型的化纤长丝落卷方法、系统及自动落卷设备
CN111924659B (zh) * 2020-07-08 2022-04-19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孪生模型的化纤长丝落卷方法、系统及自动落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52930A (ja) 2010-03-11
KR101293088B1 (ko) 2013-08-05
CN101659363B (zh) 2012-12-05
KR20100026948A (ko) 2010-03-10
KR20130037701A (ko) 2013-04-16
KR101293089B1 (ko) 2013-08-05
DE102009007694B4 (de) 2020-06-18
DE102009007694A1 (de) 201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9363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1544319B (zh) 纱线卷绕机
JP2011162351A (ja) 玉揚げ装置
CN101469468A (zh) 纺纱机械
CN103628198B (zh) 自由端气流纺纱机工位的运行方法和装置
CN202089642U (zh) 纱线卷绕机
CN102505217B (zh) 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
CN102275774A (zh) 卷取单元及具备该卷取单元的纱线卷取机
CN202481849U (zh) 自动络纱机
CN1688500A (zh) 横动设备
CN101987706B (zh)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
CN201835038U (zh) 落纱机用纱管箱
CN103789880B (zh) 全自动气流纺纱机卷绕抬升装置
CN202464919U (zh) 筒管设置装置以及具备该筒管设置装置的绕纱机
CN202080774U (zh) 卷取单元及具备该卷取单元的纱线卷取机
CN101481056B (zh)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N101988227A (zh) 立式氨纶整经机的人字筘自动升降装置
JP6453717B2 (ja) 巻き取り装置を備える繊維機械
CN2823207Y (zh) 全自动双轴绕线机
CN211546771U (zh) 一种自动更换纱管的细纱机
CN2244056Y (zh) 自动缫丝机绪丝卷绕装置
CN217231131U (zh) 一种钩线装置
CN219078728U (zh) 一种自动络筒设施
JPH0699850B2 (ja) ポツト式紡機における紡出開始方法
KR101205179B1 (ko) 자동 와인더기용 보빈 스핀들의 구동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