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1056B -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 Google Patents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1056B
CN101481056B CN2008101838294A CN200810183829A CN101481056B CN 101481056 B CN101481056 B CN 101481056B CN 2008101838294 A CN2008101838294 A CN 2008101838294A CN 200810183829 A CN200810183829 A CN 200810183829A CN 101481056 B CN101481056 B CN 101481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yarn feeding
kink
stepping motor
feeding bob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38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1056A (zh
Inventor
中川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1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1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1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1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9/0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 B65H59/0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by regulating delivery of material from supply package
    • B65H59/06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by regulating delivery of material from supply package by devices acting on material leaving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8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responsive to delivery of a measured length of material, completion of winding of a package, or filling of a receptacle
    • B65H63/088Clamp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Tension Adjustment In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自动络纱机。扭结防止机构(17)具有能够接触喂纱筒管(21)的接触部(80)和用于使该接触部(80)移动的步进电机(41)。另外,扭结防止机构(17)具有安装在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44)上的转动部(43)和设在该转动部(43)和上述接触部(80)之间的扭簧(42)。转动部(43)与用来传递步进电机(41)的旋转的输出轴(44)一体旋转。上述接触部(8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输出轴(44)上。通过步进电机(41)使上述转动部(43)转动而使接触部(80)在扭簧(42)的弹压力的作用下转动。

Description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在从喂纱筒管被喂纱的纱线上发生扭结的防扭结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自动络纱机中,当在卷绕作业中发生纱线断线或被剪断等的情况下或在供给了新的喂纱筒管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卷绕筒管侧的上纱和喂纱筒管侧的下纱进行接纱。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自动络纱机构成为具有:用于捕捉卷绕筒管侧的纱线头并将其引导至接纱装置的上纱捕捉引导装置;和用于捕捉喂纱筒管侧的纱线头并将其引导至接纱装置的下纱捕捉引导装置。上述上纱捕捉引导装置及下纱捕捉引导装置,例如,能够作为能从其前端吸引纱线的转动臂构成。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49433号公报中公开有这种自动络纱机。日本特开平11-49433号公报的自动络纱机具有作为上述上纱捕捉引导装置的吸纱臂和作为上述下纱捕捉引导装置的中转管。
在该自动络纱机中,当在使卷绕筒管旋转而进行的卷绕作业中发生纱线断线或被剪断等的情况下,上纱被卷绕在惯性旋转的卷绕筒管侧,下纱被保持在适当的捕纱机构上。而且,接纱作业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即,使停止了旋转的卷绕筒管反向旋转,通过上述吸纱臂的前端吸引被退绕的上纱的纱线头,由此对纱线头进行捕捉,并将纱线头向接纱装置引导。另外,大致与此同时,通过中转管的前端吸引被保持在上述捕纱机构上的下纱的纱线头,并由此对其进行捕捉,在使下纱从喂纱筒管退绕的同时将其向接纱装置引导。在此基础上,通过接纱装置对上纱和下纱的纱线头进行接纱,再次开始卷绕作业。
另一方面,在喂纱筒管的纱线全部卷绕在卷绕筒管上从而供给新的喂纱筒管的情况下,接纱作业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即,使停止了旋转的卷绕筒管反向旋转,通过上述吸纱臂的前端吸引被退绕的上纱的纱线头,由此对其进行捕捉,并将其向接纱装置引导。另外,大致与此同时,通过空气流将新供给的喂纱筒管侧的纱线(下纱)的纱线头向上吹起,并通过中转管的前端吸引该纱线头,由此对其进行捕捉。然后,在使下纱从喂纱筒管退绕的同时通过中转管将该纱线头向接纱装置引导。在此基础上,通过接纱装置对上纱和下纱的纱线头进行接纱,再次开始卷绕作业。
但是,在以上的接纱作业中,有时会在从喂纱筒管退绕的纱线上发生扭结。这里所说的扭结是指在纱线上产生的一种不良情况,纱线卷缩,成为螺旋状纠缠的状态。该扭结是在退绕下纱时若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卷出而发生的不良情况。
因此,上述日本特开平11-49433号公报的自动络纱机,具有通过对纱线赋予张力来防止这种扭结的发生的扭结防止机构(防扭结装置)。该防扭结装置构成为,在纱线断线时,在通过中转管进行的喂纱卷装侧的纱线头的吸引作业开始以前,通过旋转式螺线管使防扭结杆预先抵接在喂纱筒管上。在日本特开平11-49433号公报的防扭结装置中,在上述防扭结杆的抵接状态中,将喂纱卷装侧的纱线头吸引到中转管,并且,使防扭结杆推压喂纱卷装的力为通过中转管的吸引力不会将纱线从喂纱卷装引出程度的推压力。
但是,上述日本特开平11-49433号公报的防扭结装置是通过旋转式螺线管使防扭结杆抵接在喂纱卷装上的结构,因此,调整其推压力比较困难。尤其,为了适应近年来的多品种少量生产的需求,在自动络纱机中,经常出现频繁变更卷绕对象的纱种的情况,但是通过日本特开平11-49433号公报的结构无法根据情况变更防扭结杆的推压力。因此,例如,在是纱径小的纱的状况下,推压力过强会成为导致纱线断线或损伤等的原因,而在是纱径大的纱的状况下,推压力过弱会使纱线被退绕到必要程度以上,因此存在不能进行合适的接纱作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接纱作业时能够精密且灵活地进行在纱线上所赋予的张力的调整的自动络纱机的防扭结装置。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通过与喂纱筒管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来对从所述喂纱筒管退绕的纱线赋予张力用于防止扭结发生的防扭结装置的如下结构。即,该防扭结装置具有能够接触所述喂纱筒管的接触部和用于使所述接触部移动的步进电机。
由此,使用能够准确地控制旋转角度的步进电机,从而能够精密地控制接触部对喂纱筒管的推压。另外,由于只要改变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就能够调节接触部对喂纱筒管的推压力,因此,接纱作业时的纱线的张力调整作业变得容易,作业效率提高。
在上述的防扭结装置中,优选下面的结构。即,该防扭结装置具有:用来传递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的轴部、安装在所述轴部上且与所述轴部一体旋转的转动部、以及设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接触部之间的弹簧部。所述接触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轴部上。而且,通过所述步进电机使所述转动部转动而使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弹簧部的弹压力的作用下转动。
由此,通过转动部的转动使弹簧部变形,通过要使弹簧部复原的弹力能够将接触部稳定地推压在喂纱筒管上。另外,通过用步进电机控制转动部的转动角度,能够调整所述弹簧部的变形量,从而能够精密且容易地控制接触部推压在喂纱筒管上的力。
在上述防扭结装置中,优选所述弹簧部为扭簧。
由此,能够实现通过转动部的转动能够对接触部向喂纱筒管作用的推压力进行调节的紧凑的结构。
在上述防扭结装置中,优选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以使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喂纱筒管,并且该控制部能够对用于使所述接触部推压在所述喂纱筒管上的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进行变更。
由此,由于能够利用控制部对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进行电气调整,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接触部向喂纱筒管作用的推压力。
在上述防扭结装置中,优选在所述接触部上具有能够接触所述喂纱筒管的刷部。
由此,刷部能够以较大的面积接触并推压在喂纱筒管上。因此,能够对接触部和喂纱筒管之间的纱线稳定地赋予合适的张力,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扭结的发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观点,提供一种具有所述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络纱机单元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扭结防止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待机状态下的扭结防止机构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接触状态下的扭结防止机构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在接纱时,扭结防止机构作用在从喂纱筒管退绕的纱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所具有的络纱机单元10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络纱机单元10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1及图2所示的络纱机单元10是使从喂纱筒管21退绕的纱线20边横动边卷绕在卷绕筒管22上从而以规定的长度形成规定形状的卷装30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络纱机单元10和被配置在该并列方向的一端的省略图示的机台控制装置。
各个络纱机单元10具有在主视图中设在左右一侧的单元框架11(图1)和设在该单元框架11的侧方的卷绕单元主体16。
上述卷绕单元主体16具有:构成为能够保持卷绕筒管22的摇架23;和用于使纱线20横动并使上述卷绕筒管22旋转的卷绕筒(槽筒)24。摇架23构成为能够在相对于卷绕筒24接近或离开的方向上摆动,由此,卷装30相对于卷绕筒24接触或离开。如图2所示,在上述卷绕筒24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横动槽27,从而构成为通过该横动槽27使纱线20横动。
在上述摇架23上具有省略图示的提升机构和卷装制动机构。提升机构在纱线断线时使摇架23上升,从而能够使卷装30从卷绕筒24离开。卷装制动机构构成为:在与通过上述提升机构使摇架23上升的同时,使被摇架23把持的卷装30的旋转停止。
上述卷绕单元主体16的结构是:在喂纱筒管21和卷绕筒24之间的纱线走行路径中,从喂纱筒管21侧开始依次配置有气圈控制器(退绕辅助装置)12、张力赋予装置13、作为接纱装置的接合装置14、清纱器(纱粗细检测器)15。
如图1所示,上述络纱机单元10具有用于供给喂纱筒管21的纱库式供给装置60。此外,为了详细地图示扭结防止机构17,在图2中省略了纱库式供给装置60的图示。如图1所示,该纱库式供给装置60具有:从络纱机单元10的下部向正面上方倾斜延伸出的纱库保持部61、安装在该纱库保持部61的前端的筒管收纳装置62。
该筒管收纳装置62具有纱库容器63,在该纱库容器63上并列形成有多个圆形的收纳孔。在这些各个收纳孔中能够以倾斜的姿态设置供给筒管70。上述纱库容器63能够通过省略图示的电机间歇地旋转进给驱动,通过该间歇驱动和纱库容器63所具有的省略图示的控制阀,能够使供给筒管70一个一个地落到纱库保持部61所具有的省略图示的筒管供给路中。被供给到上述筒管供给路的供给筒管70保持着倾斜的姿态被向着喂纱筒管保持部71引导。
喂纱筒管保持部71具有省略图示的转动机构,在从上述筒管供给路接受供给筒管70后,转动机构转动以使该供给筒管70从倾斜的姿态成为直立的姿态。由此,供给筒管70作为喂纱筒管21被适当地供给至卷绕单元主体16的下部,从而能够进行由络纱机单元10所进行的卷绕作业。
气圈控制器12是通过使盖在喂纱筒管21的芯管上的限制部件40与纱线从喂纱筒管21的退绕连动地下降来辅助纱线从喂纱筒管21的退绕的装置。限制部件40通过从喂纱筒管21退绕的纱线的旋转和离心力而与形成在喂纱筒管21上部的气圈接触,并通过赋予该气圈合适的张力来辅助纱线的退绕。在限制部件40的附近具有用于检测上述喂纱筒管21的锥面部的省略图示的传感器,在该传感器检测出锥面部下降时,能够例如通过气缸(省略图示)使上述限制部件40追随该锥面部的下降而下降。
另外,在气圈控制器12附近配置有用于防止在接纱作业时发生的扭结的、作为防扭结装置的扭结防止机构17。关于该扭结防止机构17的详细结构将在后描述。
张力赋予装置13是用于在移动的纱线20上赋予规定的张力的装置。作为张力赋予装置13,例如,能够采用将可动的梳齿相对于固定的梳齿进行配置的门式的装置。可动侧的梳齿能够通过旋转式螺线管进行转动以使梳齿彼此之间成为啮合状态或放开状态。通过该张力赋予装置13,能够对卷绕的纱线赋予一定的张力,从而能够提高卷装30的品质。
接合装置14是在清纱器15检测出纱线缺陷而进行纱线的剪断时,或在从喂纱筒管21的退绕中发生纱线断线时等对喂纱筒管21侧的下纱和卷装30侧的上纱进行接纱的装置。作为接合装置14,可以采用机械式的或利用压缩空气等的流体的装置等。
清纱器15构成为:通过适当的传感器检测纱线20的粗细而检测缺陷,通过分析器52(图2)处理来自该清纱器15的传感器的信号,由此能够检测出粗节纱等的纱线缺陷。此外,也可以仅使上述清纱器15单纯地作为检测纱线20的有无的传感器发挥作用。在上述清纱器15的附近附设有省略图示的刀具,该刀具用于在该清纱器15检测出纱线缺陷时立即剪断纱线20。
在接合装置14的下侧和上侧设有捕捉喂纱筒管21侧的下纱并进行引导的第1中转管25和捕捉卷装30侧的上纱并进行引导的第2中转管26。在第1中转管25的前端形成有吸引口32,在第2中转管26的前端具有吸嘴34。在两个中转管25、26上分别连接有适当的负压源,从而能够使吸引流作用在上述吸引口32和吸嘴34。
通过该结构,在纱线断线时或纱线被剪断时,第1中转管25的吸引口32在图1和图2所示的位置上捕捉下纱,然后以轴33为中心向上方转动,由此将下纱引导到接合装置14。另外,几乎与此同时,第2中转管26从图示的位置以轴35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并通过吸嘴34捕捉存在于通过槽筒驱动电机53而反向旋转的卷装30的表面上的上纱。接下来,第2中转管26以轴35为中心向下方转动,由此,将上纱引导至接合装置14。
从喂纱筒管21退绕的纱线被卷绕在配置于接合装置14的下游侧的卷绕筒管22上。卷绕筒管22通过与该卷绕筒管22相对配置的卷绕筒24的旋转驱动而被驱动。如图2所示,该卷绕筒24连结在槽筒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上,因此该槽筒驱动电机53的动作由电机控制部54控制。该电机控制部54构成为接收来自单元控制部50的运转信号以进行使上述槽筒驱动电机53运转和停止的控制。
通过以上的结构,若从上述纱库式供给装置60将筒管供给到喂纱侧,则卷绕筒管22被驱动,从上述喂纱筒管21退绕的纱线20被卷绕在上述卷绕筒管22上,由此能够形成规定长度的卷装30。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4说明扭结防止机构17的结构。图3是表示扭结防止机构17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扭结防止机构17的待机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扭结防止机构17具有与喂纱筒管21接触从而赋予纱线一定的张力的接触部80和用于使该接触部80转动的步进电机41。接触部80具有转动臂45和设置在该转动臂45的前端部的刷部31。
该刷部31具有呈圆弧状并列植入的多根刷毛。这些刷毛具有合适的弹性,另外,刷毛的前端被配置成向斜上方倾斜。因此,若转动臂45的前端部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上述喂纱筒管21,则上述刷毛的前端边产生适当的变形边接触该喂纱筒管21的芯管上部,于是能够推压其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此外,为了防止由于中转管25的吸引力而从喂纱筒管21引出必要量以上的纱线导致无用纱线变多,刷部31推压喂纱筒管21的芯管上部的力被调整为被中转管25吸引的纱线头在中转管25的吸引力的作用下不会使纱线从喂纱筒管21引出程度的力。另外,刷部31推压喂纱筒管21的芯管上部的力,在能够如上所述地防止纱线从喂纱筒管21过多引出并防止扭结发生的范围内被调整成尽可能小。这种推压力的调整也能够通过步进电机41精密地进行。
作为上述步进电机41的轴部的输出轴44被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并且其前端向上方突出。在上述转动臂45的基端部形成有省略图示的插通孔,在该插通孔内插通有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44。转动臂45相对于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44能够相对旋转。
在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44的前端部固定有转动部43,该转动部43构成为与上述输出轴44一体旋转。在该转动部43上呈突出状地一体形成有止动器47,该止动器47构成为能够抵接在上述转动臂45的侧面。另外,扭结防止机构17具有用于弹性连结上述转动部43和上述转动臂45的扭簧42。上述输出轴44穿插于该扭簧42的线圈部。
上述扭簧42的弹簧线的一端卡定在上述转动部43上,另一端卡定在上述转动臂45上。由此,扭簧42产生弹压力,该弹压力以使得上述转动臂45相对于转动部43沿图4的逆时针方向相对旋转的方式作用。因此,在图4所示的待机位置,上述转动臂45在使上述转动臂45的止动器47接触上述转动臂45的侧面的状态下静止。
如图2所示,步进电机41连接在步进电机控制部51上,该步进电机控制部51向步进电机41输出驱动脉冲信号以驱动步进电机41。步进电机控制部51连接在单元控制部50上,从而能够使接合装置14、清纱器15、气圈控制器12等各部分的控制和扭结防止机构17的控制连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具有操作部90,上述单元控制部50连接在操作部90上。通过操作者操作该操作部90,能够将用于使转动臂45推压在上述喂纱筒管21上以防止纱线扭结的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换言之,接触部80对于喂纱筒管21的推压力)通过例如输入角度的数值来进行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中,上述操作部90分别设置在各络纱单元10上。由此,能够仅对所需要的纺锤的扭结防止机构17进行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的调整。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对多纺锤的络纱机单元10统一进行管理的上述机台控制装置上设置上述操作部。该情况下,若能够通过操作部分别对各纺锤的扭结防止机构进行调整,则与上述同样,能够仅对所需要的纺锤的扭结防止机构进行调整。
接下来参照图4、图5和图6说明扭结防止机构17的防扭结方法。图5是表示扭结防止机构17的刷部31接触喂纱筒管21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在刷部31推压喂纱筒管21的状态下,纱线从喂纱筒管21退绕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络纱机单元10进行卷绕作业时,步进电机控制部51对步进电机41进行控制,并使上述转动部43静止在图4所示的位置上。伴随于此,上述转动臂45在上述扭簧42的作用下以与上述转动部43的止动器47接触的状态静止。由此,接触部80位于图4所示的待机位置,在该状态下,转动臂45的刷部31不与喂纱筒管21接触,而是位于充分离开的位置上。因此,在移动气圈控制器12的限制部件40以控制气圈时,上述转动臂45等不构成障碍。
另一方面,当纱线断线等而需要通过接合装置14进行接纱作业时,单元控制部50使气圈控制器12的限制部件40向上方退避,并向步进电机控制部51发送动作信号。步进电机控制部51接收到上述动作信号后向步进电机41发送驱动脉冲信号。由此,步进电机41使输出轴44仅旋转与脉冲数对应的角度,于是转动部43转动。此外,此时的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为通过上述操作部90设定的角度。伴随着该转动部43的转动,经由扭簧42连结在该转动部43上的转动臂45也追随其转动。
不久,安装在转动臂45的前端侧的刷部31与喂纱筒管21的上端部接触。然后,由于转动臂45的转动被喂纱筒管21阻止,所以,若使转动部43进一步转动的话,则扭簧42的弹簧线的两端以被扩展的方式变形,扭簧42的弹力慢慢增大。
在图5中示出了转动臂45的刷部31接触喂纱筒管21后进一步使转动部43转过角度A的接触状态。在该状态(图5和图6所示的接触部80位于接触位置时)下,转动臂45被扭簧42的弹力推压在喂纱筒管21侧,刷部31与喂纱筒管21的上端的芯管接触。
由此,为了进行接纱作业,在通过第1中转管25捕捉喂纱筒管21侧的纱线并将其向接合装置14引导时,对从喂纱筒管21退绕的纱线赋予适当的张力以防止扭结,并且,能够调节从喂纱筒管21退绕的纱线的退绕量不要过大以防止纱线的浪费。
在图5和图6的状态中,刷部31推压喂纱筒管21的力随着从接触部80接触喂纱筒管21的时刻开始的转动部43的转动角(上述角度A)的增大而增大。这点,在本实施方式的扭结防止机构17中,能够通过上述操作部90来变更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的设定值。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刷部31对喂纱筒管21的推压力(进而调整在被退绕的纱线上赋予的张力)。例如,在通过自动络纱机卷绕直径较细的纱种的纱线的情况下,通过以使上述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变小的方式进行调整来防止纱线断线,若为直径较粗的纱种的话,则以使上述旋转角度变大的方式进行调整,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接纱作业。另外,如上所述,将刷部31推压喂纱筒管21的力调整为通过中转管25的吸引口32不会从喂纱筒管21引出纱线程度的推压力。由此,能够减少从喂纱筒管21引出的无用纱。
而且,由于长期使用,扭簧42的弹力降低,即使在弹力降低导致转动臂45的推压力不够时,若对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使上述角度A增大相应的量的话,也能够恢复转动臂45的推压力,从而能够赋予纱线适当的张力。因此,能够省略更换扭簧42或繁杂的调整作业。
上述转动部43的转动角度能够通过对发送到步进电机41的脉冲数进行变更来精密地调整。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对从喂纱筒管21退绕的纱线的张力进行微调。而且,由于不伴随扭簧的更换等机械结构的变更就能够对接触部80的推压力进行电气变更,因此,能够例如在自动络纱机的运转中容易地调整推压力。
如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扭结防止机构17构成为通过与喂纱筒管21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来对从上述喂纱筒管21退绕的纱线赋予张力,由此防止扭结发生。另外,该扭结防止机构17具有能与喂纱筒管21接触的接触部80和用于使该接触部80移动的步进电机41。
通过该结构,使用能够准确地控制旋转角度的步进电机41,从而能够精密地控制向喂纱筒管21的推压。另外,由于只要改变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就能够调节接触部80对喂纱筒管21的推压力,因此,接纱作业时的纱线的张力调整作业变得容易,作业效率提高。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扭结防止机构17具有传递上述步进电机41的旋转的输出轴44、安装在该输出轴44上并与输出轴44一体旋转的转动部43、设在上述转动部43和接触部80之间的扭簧42。而且,接触部80旋转自由地安装在输出轴44上,转动部43通过步进电机41而转动,由此,接触部80能够在扭簧42的弹压力的作用下转动。
通过这种结构,通过转动部43的转动使扭簧42变形,通过要使扭簧42复原的弹力能够将接触部80稳定地推压在喂纱筒管21上。另外,通过步进电机41控制转动部43的转动角度,由此来调整扭簧42的变形量,从而能够精密且容易地控制接触部80推压喂纱筒管21的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扭结防止机构17通过扭簧42来连接转动部43和接触部80。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简单且紧凑地实现通过转动部43的转动能够调节接触部80作用在喂纱筒管21的推压力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扭结防止机构17具有步进电机控制部51,该步进电机控制部51构成为对步进电机41进行控制以使接触部80接触喂纱筒管21。另外,该步进电机控制部51能够对用于使接触部80推压在喂纱筒管21上的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进行变更。
通过该结构,利用步进电机控制部51能够电气调整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推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扭结防止机构17中,在上述接触部80上具有能够接触上述喂纱筒管21的刷部31。
通过该结构,刷部31能够以较大的面积接触并推压在喂纱筒管21上。因此,能够对接触部80和喂纱筒管21之间的纱线稳定地赋予合适的张力,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扭结的发生。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进行如下的变更。
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扭结防止机构17所具有的扭簧42,例如变更为使步进电机41的驱动直接传递到接触部80以使其转动。
可以省略上述步进电机控制部51,变更为单元控制部50直接向步进电机41发送驱动脉冲信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作为单独零件的转动部43固定在上述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44上。但是,例如可以通过对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44进行加工,将上述转动部一体地形成在该输出轴44上。
可以不将转动部43直接固定在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44上,取而代之,可以变更为例如将上述输出轴44与减速机构的输入轴连结后,再将上述转动部固定在该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上。
另外,可以不通过扭簧42连接上述转动部43和接触部80(转动臂45),取而代之,可以变更为通过拉伸弹簧、板簧等各种弹簧或橡胶等的弹性体进行连接。
可以省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触部80所具有的刷部31,能够变更为例如上述转动臂45直接推压喂纱筒管2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用操作部90直接输入数值来设定步进电机41的旋转角度(转动部43的转动角度)。但是,代替该结构,可以预先将与纱种相对应的旋转角度存储在单元控制部50等中,通过选择显示在操作部90上的纱种来将与被存储的角度相当的数量的驱动脉冲发送到步进电机41。
上述实施方式的络纱机单元10通过纱库式供给装置60供给喂纱筒管21,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可以变更为将设置有喂纱筒管21的托盘沿适当的路径进行搬送而供给至络纱机单元10的结构。

Claims (6)

1.一种防扭结装置,其通过与喂纱筒管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来对从所述喂纱筒管退绕的纱线赋予张力,用于防止扭结发生,其特征在于,
具有能够接触所述喂纱筒管的接触部和用于使所述接触部移动的步进电机,
还具有:用来传递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的轴部、安装在所述轴部上且与所述轴部一体旋转的转动部、以及设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接触部之间的弹簧部,所述接触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轴部上,通过所述步进电机使所述转动部转动而使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弹簧部的弹压力的作用下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部为扭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扭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以使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喂纱筒管,并且该控制部能够对用于使所述接触部推压在所述喂纱筒管上的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进行变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扭结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触部上具有能与所述喂纱筒管接触的刷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扭结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触部上具有能与所述喂纱筒管接触的刷部。
6.一种自动络纱机,具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扭结装置。
CN2008101838294A 2008-01-09 2008-12-09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Active CN101481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2027A JP2009161327A (ja) 2008-01-09 2008-01-09 ビリ防止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自動ワインダ
JP2008-002027 2008-01-09
JP2008002027 2008-0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1056A CN101481056A (zh) 2009-07-15
CN101481056B true CN101481056B (zh) 2012-08-22

Family

ID=4049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38294A Active CN101481056B (zh) 2008-01-09 2008-12-09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078691B1 (zh)
JP (1) JP2009161327A (zh)
CN (1) CN1014810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03008A (ja) * 2008-02-28 2009-09-10 Murata Mach Ltd 糸巻取装置と、これを備えた繊維機械
IT201800005658A1 (it) * 2018-05-24 2019-11-24 Unità di roccatura munita di dispositivo antiriccio perfezionato e metodo di captazione di un bandolo di filo di una spola a seguito di taglio, in un’unità di roccatura
DE102019107378A1 (de) * 2019-03-22 2020-09-24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Kopsvorbereitung
JP7425695B2 (ja) 2019-07-30 2024-01-31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合繊糸用糸継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4392A (en) * 1989-01-25 1991-06-18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Kink preventing device for winder
CN1071138A (zh) * 1991-09-19 1993-04-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的退绕辅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58573U (zh) * 1987-10-08 1989-04-12
JPH03127665U (zh) * 1990-04-10 1991-12-24
US5377923A (en) * 1991-07-01 1995-01-03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unwinding assisting device and yarn unwinding method in an automatic winder
JP3218505B2 (ja) * 1997-07-28 2001-10-1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自動ワインダーにおけるビリ防止方法
JP2007290839A (ja) * 2006-04-27 2007-11-08 Murata Mach Ltd 巻き終わり糸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4392A (en) * 1989-01-25 1991-06-18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Kink preventing device for winder
CN1071138A (zh) * 1991-09-19 1993-04-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的退绕辅助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290839A 2007.11.08
JP特开平11-49433A 1999.02.23
JP特开平7-277600A 1995.10.2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1056A (zh) 2009-07-15
EP2078691A2 (en) 2009-07-15
EP2078691A3 (en) 2009-12-09
JP2009161327A (ja) 2009-07-23
EP2078691B1 (en)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4200B (zh) 纤维机械
CN103003176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1549806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备有该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N103003177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2574656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1759062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CN202148091U (zh) 纱线卷绕机
CN102190208B (zh) 纱线卷绕机
CN101544319B (zh) 纱线卷绕机
CN102730482A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引出方法
CN101306776B (zh)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装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92076A (zh) 纱线处理方法及纺纱机
CN101481056B (zh)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N101177220B (zh)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头的方法
CN101469468A (zh) 纺纱机械
CN103010844A (zh) 落纱装置及具有落纱装置的纤维机械
CN102249120B (zh) 制造管纱的方法
CN102275776A (zh) 操作装置
CN101987706B (zh)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
CN102574655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3625981A (zh) 纱线卷绕单元及纱线卷绕机
JP2015101453A (ja) ボビン保持装置、ボビンセット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CN103010832A (zh) 卷取单元以及纱线卷取机
JPH07300281A (ja) 連続した糸又はヤーンを巻き取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3173598U (zh) 纱线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