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38A - 自动络纱机的退绕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络纱机的退绕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138A CN1071138A CN 92110401 CN92110401A CN1071138A CN 1071138 A CN1071138 A CN 1071138A CN 92110401 CN92110401 CN 92110401 CN 92110401 A CN92110401 A CN 92110401A CN 1071138 A CN1071138 A CN 10711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unwinding
- cylindrical shell
- feeding tube
- limit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能实际提高卷取速度的自动络纱机的
退绕辅助装置,可适用于长筒管。本发明的退绕辅助
装置由具有套在喂纱筒上的内径限制部分的、限制下
方气圈的第1限制部件,和位于喂纱筒上方,具有限
制纱线通道的限制部分以限制上方气圈的第2限制
部件组成,上述第1限制部件与上述第2限制部件分
开,能跟踪喂纱筒的退绕过程。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自动络纱机上的退绕辅助装置,这种自动络纱机一面为多根在环锭纺纱机上绕好的喂纱筒进行纱线接头,并且清除大肚纱之类的庇点,一面把纱卷绕到一个锥形或鼓形的卷取部件上;本发明特别涉及能使卷取速度高速化的退绕辅助装置。
自动络纱机上卷取机构的许多纺锭具有平行地布置的,参照图11说明其中一支纺锭的机构布置。
在图11中,卷取机构1用支承管2和管道3固定其位置,从机构的规定位置上定位供给的喂纱筒4上引出的纱Y,经过气圈限制器6,给纱线以预定张力的圆盘式或者门式张力器7,检测纱线上的疵点的清纱器8等,借助导纱辊13卷到旋转的卷取部件14上。15是纱线接头装置,16是把卷取部件一侧的上方纱线引到纱线接头装置15上去的吸口,17是把喂纱筒侧的下方纱线引到纱线接头装置上去的中间管。每个卷取机构都有上述各种部件,将许多这样的卷取机构1并排安装在一起,即构成一台自动络纱机。另外,喂纱筒4各自插在单独的托盘18上,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进料输送机11和旋转圆板19送到卷取机构1的卷取位置A上去。然后,卷取完了之后的空筒管4'输出到出料输送机12上,再装上新的喂纱筒4。再有,为使处在卷取位置A上的喂纱筒4上的纱线Y能被吹上去并吸入中间管17中,纱线的端头Y插入喂纱筒4顶部的中空部分中。
在上述卷取机构1中,当清纱器8检测出纱线的疵点时,附设的切断刀便工作,把纱线切断,从清纱器8发出纱线运行信号为OFF开始,进行纱线的接头。参照图12说明纱线接头的动作。在图12中,吸口16向①的方向旋转,其吸入口16a处于导纱辊13与卷取部件14之间,吸住卷取部件14上的纱线头。当吸口16到达预定位置时,借助于装在机架5里的反转罗拉和驱动电动机的反转,使导纱辊13,也就是卷取部件14反转,把纱线退绕出来,于是纱线头就被吸入吸口16中。此外,大致与吸口16的动作同时,中间管17向②的方向旋转,停在张力器7的下方。此时,张力器7打开,从张力器7中逸出的纱线端头被吸入中间17中。在换筒管时,从喂纱筒上吹上去的纱线被吸入中间管17中。然后,吸入了卷取部件一侧的纱线端头和喂纱筒一侧的纱线端头的吸口16与中间管17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当回到图中所示的位置上时,纱线即进入纱线接头装置15中,进行纱线接头。
然而一当喂纱筒的纱退空时,或者当断纱时,从清纱器8发出纱线运行信号为OFF开始,也要进行上述纱线接头动作。可是,当喂纱筒是空的情况下,因为没有下方纱线,纱线接头动作总是失败。因此,在张力器7的下方设置了为确认有无下方纱线用的纱线传感器9。如纱线传感器未测出有下方纱线,则进行与纱线接头动作并行的换筒管动作。参照图11,这种换筒管动作是靠同时转动旋转圆盘19和图中未表示的推杆来进行的,把空的筒管4'卸掉,装入新的喂纱筒4。这种为检测下方纱线用的纱线传感器9有机械式的,也有光学传感器式的。
在上述卷取机构机构1中,由于一面要清除从喂纱筒退绕出来的纱线上的大肚纱等疵点,一面还要在进行各喂纱筒的纱线接头的同时形成一个锥形或筒形的卷取,所以它的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卷取速度。然而,以往的自动络纱机中,实际使用的卷取速度在1000m/min左右。其原因是由于下述(a)-(c)现象的综合而使卷取速度受到了限制。(a)随着卷取速度的增加退绕张力也变大了。特别是,从纱线剩的退绕量还有1/3(所谓三成剩纱)的时刻开始,退绕张力急剧增大,张力的增大可达到因该张力而使纱线断开的程度(b)伴随着卷取速度的增加,纱线的崩脱量增多。所谓崩脱,就是纱线不是从喂纱筒的上锥部4a上稳定地退绕出来,而是脱圈那样好几圈纱线缠在一起一下子都退绕下来,成为导致纱线断裂的原因。(c)随着卷取速度的增加,毛绒也增加。
上述(a)-(c)三种现象决定于从喂纱筒上退绕的纱线的状态,是由经验了解到的。因此,如图11所示,从喂纱筒4退绕出来的纱线的气圈用四方锥筒状的气圈限制器6来限制,以使气圈不致过大,保持在适当的尺寸。然而,气圈限制器6是布置在导向板10的下方到喂纱筒4上方的位置上,且固定在机架5上的,所以在喂纱筒4退绕的进行过程中,从喂纱筒4的上锥部4a到气圈限制器6下端的距离逐渐加长,气圈限制器6和工作状况有变劣的倾向。这样,就提出了把气圈限制器6做成圆筒状,并使之跟踪喂纱筒的退绕过程而逐渐下降的技术方案。
然而,以往的气圈限制器不符合这种形状,不能综合地清除(a)-(c)的现象,结果,1000m/min左右的实际使用的卷取速度不能提高的问题始终存在。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能提高实际使用的卷取速度的,并且可以适应长筒管的自动络纱机的退绕辅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退绕辅助装置由具有套在喂纱筒上的内径限制部分以限制下方气圈的第1限制部件,和位于喂纱筒上方,具有限制纱线通道的限制部分的,限制上方气圈的第2限制部件所组成,上述第1限制部件能与第2限制部件分离,跟踪喂纱筒的退绕过程。
当用套在喂纱筒上的第1限制部件跟踪退绕过程来限制下方气圈时,就能适当地保持从纱线上部锥面出来的退绕角,而且崩脱和毛绒也少了;当用位于喂纱筒上方的第2限制部件限制上方的气圈时,就能抑制退绕张力的增大。另外,利用跟踪退绕过程的第1限制部件与位于喂纱筒上方的第2限制部件的分离,就容易用于长筒管。例如把第2限制部件固定在第1限制部件上,那么对于长筒管来说,卷取部件高度就高了。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简单说明附图:
图1是本发明退绕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退绕辅助装置工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3(a)、3(b)、3(c)、3(d)表示用本发明的退辅助装置的纱线退绕方法;
图4(a)、4(b)是退绕张力的变化图;
图5是卷取速度与纱线崩脱数量的关系图;
图6是表示卷取速度与毛绒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第1限制部件另一个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8是第1限制部件又一个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9(a)、9(b)、9(c)是第2限制部件另一个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0(a)10(b)、10(c)是第1限制部件和第2限制部件又一个实施例;
图11是卷取机构的机构布置图;
图12是卷取机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30-退绕辅助装置,31-筒体(第1限制部件),41-带节流孔的筒体(第2限制部件),44a-44g-能开合的筒体(第1限制部件)51-能开合的杆(第2限制部件),
图1是本发明退绕辅助装置的立体图。图1中,退绕辅助装置30由下列主要部件组成:用作第1限制部的筒体31;用作第2限制部件的带限制孔的筒体32;用作追踪机构的传感器33;气缸38;控制器40。
用作第1限制部件的筒体31上下开口,在筒体31的侧面有第1支臂31a,第1支臂31a上安装升降滑动块35。升降滑块35套在从固定块36向下伸出的滑杆37上,能上下自由滑动,并且与垂直设置在固定块36上的气缸38的活塞杆38a相连,随着气缸38的活塞杆38a的伸缩,筒体31便能自由地升降。筒体31在与喂纱筒4的管纱上锥部4a保持大致固定的距离L1的状态下逐渐下降,下降到罩住喂纱筒4的芯管4b。因此,借助于适当地保持从管纱上锥部4a上退绕下来的纱线的气圈的宽度(筒体31下方的气圈),起到使开松角增大的作用,以及防止管纱崩脱和产生毛绒。
为了使筒体31更好地起到上述作用,筒体31下端的内径限制部分的尺寸和喂纱筒4的径向尺寸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控制从管纱上锥部4a上退绕出来纱线气圈的筒体31的下端的内径D,必须比喂纱筒4的纱线层x的外径小,但比芯管4b的外径大。通常,喂纱筒4的芯管4b和纱线层均呈圆锥形,纱线层在其上端具有最小外径D1,而芯管4b的外径则在筒体31的下限位置(图中以假想线表示处)上具有比顶部稍大的直径d1。于是,可以求出小于D1而大于d1的筒体31的内径D。最好是使筒体31的内径D尽可能接近d1。下面将要说明,由于筒体31逐渐下降的效果,只到还剩三成纱为止,此后,无论是不是再下降,在效果的程度上就没有差别了。因此,筒体31以由气缸38的活塞杆38a长度所决定的还剩三成纱附近的假想线的位置为下限位置,而筒体31的内径D以直径d1再加上直径上2-3mm的间隙为佳。
用作第2限制部件的带限制孔的筒体32套在第1限制部件筒体31的外圆上。因此带限制孔的筒体32随着筒体31的逐渐下降而下降。不过,在带限制孔的筒体32上装有开着槽32d的悬臂32C,而在悬臂32C的下边贴着一块磁铁32b。槽32d由挡轴34导向,当磁铁32b和悬臂32C与挡轴34下方的板34a接触时,带限制孔的筒体32即停止下降。就是说,最迟在纱线的张力开始显著增大的,到达活塞杆38a长度的三成的时刻,带限制孔的筒体便停止下降,此时限制孔32a位于芯管4b的正上方。该限制孔32a限制了纱的通道,起到防止从筒体31到导向板10为止的气圈(上部气圈)有大的变化,并且使纱线张力的变化幅度变小的作用。
为了使限制孔32a充分发挥上述作用,限制纱通道的限制孔32a的位置和形状是很重要的。限制孔32a必须处在离芯管4b的顶部4-180mm的位置上。如不足4mm,限制孔32a离芯管4b过近,纱通道便不顺当。如超过180mm,就离开限制上部气圈的位置太远了。此外,限制孔32a的内径要小于芯管4b顶部的外径,但必须大于2mm。如果超过芯管4b顶部的外径,就不能限制纱通道;如果小于2mm,就会发生纱被吹扬起来的故障。4-6mm的限制孔最好。此外,带限制孔的筒体32可与筒体31分离开来,又可让筒体31插入其中,所以在实线位置的待机状态下,筒体31与带限制孔的筒体32的总计高度不高。因此,即使喂纱筒4的高度是高度很高的长筒管,从芯管4b的顶部到导向板10之间的距离也能做得很短,可以防止由于采用了退绕辅助装置30而使整个卷取装置的高度增加。
接着,说明用作追踪机构的传感器33、气缸38和拉制器。当安装在筒体31的第2支臂31b上的传感器33检测出喂纱筒上部的锥面4a后,接收到传感器33输出信号的控制器40便使换向阀39动作,使气缸38的活塞杆38a慢慢地伸长,使得筒体31与纱的上部锥面4a之间的距离L1大致保持不变。传感器33采用漫反射式传感器。这种型式的典型传感器是把用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和用光敏晶体三极管或光电二极管的检测器交错或平行地设置,由检测器检测出由被测物体漫反射出来的光源发出的光。如图所示,在纱的上部锥面4a退绕的过程中,从传感器33到纱的锥部4a之间的距离增大,不久,传感器33发出OFF的信号。控制器40收到这个OFF信号就通过换向阀39使气缸38的活塞杆38a伸长。于是,从传感器33到纱的上锥部4a的距离就缩短;不久,传感器便发出ON的信号。控制器40收到这个ON信号就通过换向阀39使气缸38的活塞杆38a停止伸长。这样重复地动作,筒体31便随着退绕的过程逐渐下降。而且,监视纱的上锥部4a的传感器33不限于水平方向,可以安装在从纱的上锥部的正上方一直到水平为止的任何一个角度上。
接着,说明与退绕辅助装置30的动作有关的机构。8是清纱器,9是纱线传感器,20是杆,21是驱动杆20转动的部件。清纱器8中可以采用例如测定静电容量变化的器件,它不仅能检测出纱线的缺陷,还能测出纱线是否在运行。如清纱器8不发出纱线运行的信号,便进行纱线接头的动作。此时,从张力器中逸出的下方纱线保持在中间管中,中间管从下往上转动时,有使从喂纱筒退绕出来的纱线产生扭结的危险。因此,对退绕易于产生扭结的纱线,设置了图2所示的用来防止产生扭结的装置-杆20。这根杆20从假想线的退避位置进入实线的工作位置(处于与芯管4b的侧面接触的状态)。从纱的上面锥面4a退绕出来的纱每一转圈,这根杆20就使它增加一点张力,从而防止扭结。为了使这种防止扭结产生的装置-杆20工作,退绕辅助装置30的筒体31和带限制孔的筒体32要处在实线的退避位置上。另外,杆20的动作也可以不用单独驱动它旋转的部件,而由作为纱线接头动作一部分的机械方式来驱动。还有,在清纱器8不发出纱线运行的信号,而且纱线传感器也未测出有纱线的情况下,喂纱筒4中的筒管是空管,要换筒管。在这种情况下,退绕辅助装置30的筒体31和带限制孔的筒体32退到实线所示的退避位置,在新的喂纱筒4装到预定的位置上后,杆20再从假想线所示的退避位置转到实线所示的工作位置,一面防止产生扭结,一面进行纱线接头。
下面,请参阅图3说明用上述退绕辅助装置30进行纱线退绕的方法。图3的(a)-(d)表示筒体31和带限制孔的筒体32是如何跟踪退绕的。图3(a)中,实线表示的筒体31和带限制孔的筒体32处在退避位置。在此退避位置上,筒体31下端的内径限制部分在芯管4b的上方,可以卸下空筒管接着装上新的喂纱筒。然后,如假想线所示,筒体31下端的内径限制部分一直下降到套在芯管4b上的工作状态。图3(b)是处在退绕量5成的状态,筒体31和带限制孔的筒体32一起下降,限制孔32a到达预定的位置,其特点是筒体31跟踪纱的上锥部4a的退绕逐渐下降,保持从上锥部4a退绕出来的纱线有大的退绕角θ,结果,存留在喂纱筒上的纱线和退绕出来的纱线彼此之间的磨擦减少,抑止了管纱崩脱和毛绒的发生。图3(C)是还剩三成纱线的状态,只有筒体31下降,带限制孔的筒体32停止不动,限制孔32a处在芯管4b的正上方预定位置上。特别是,在还剩三成纱线之后,退绕张力有急剧增大的倾向,这是由于发现交替出现从纱线上锥部4a的下方退绕出来的纱线上如假想线所示大小的大气圈,以及从纱线上锥部4a的上方退绕出来的纱线上的小气圈的结果。然而,由于有了限制孔32a,就把从限制孔32a到导向板10的上方气圈的尺寸限制得小了。此外,在剩下三成纱以后,上锥部4a的形状开始慢慢地崩脱,在此之后,即使筒体31再下降,抑止管纱崩脱和产生毛绒的效果也没有什么差别了。因此,如图3(d)x所示,剩下三成纱以后的退绕过程中,筒体31不再跟踪退绕的位置,而停止在预定的位置上不动。即,筒体31下端的内径限制部分,从开始退绕起到达到剩下三成纱为止,有必要跟踪退绕过程而逐渐下降,而带限制孔的筒体32的限制孔32a则必须从剩三成纱起直到退绕终了为止停在芯管4b正上方的预定位置上。这样,从筒体31和限制孔32a的必要性的差别着眼,所以要分成作为第一限制部件的筒体31和作为第2限制部件的限制孔32a,让它们在不同的时刻起作用。
下面,参照图4到图6说明上述退绕辅助装置的效果的具体例子。图4是退绕张力随经过时间的变化图。图4(a)是采用本发明的退绕辅助装置的情况;图4(b)则是以往采用固定方锥筒的情况。另外,本例中退绕的是100%棉的40支纱,卷绕好的喂纱筒速度为1500m/min。在以往的例子图4(b)中,从剩三成纱起退绕张力变动大而且逐渐增大。而在本发明的例子中退绕张力虽见增大,但增大得缓慢。与平均退绕张力20克相比,最后增加到35克。变化的幅度为15克;与以往的例子相比,无论是增大的程度还是变化的幅度,都减少了一半。
图5是表示卷取速度与管纱崩脱数量之间的关系图。100%棉47支纱用卷绕好的喂纱筒,对12根喂纱筒观察一根喂纱筒在退绕过程中发生管纱崩脱的数量,将其平均值示于图中。在以往的例子中,当卷取速度超过1000m/min时,管纱崩脱的数量开始增加。在1500m/min时,管纱崩脱的数量近20圈,这一现象与图4中退绕张力的增大和变动相互影响的结果,导致经常发生断线,实际上不可能连续运转。在本发明的例子中,从卷取速度1300m/min左右管纱崩脱的数量开始增加,到1500m/min也不过崩况几圈。因此在几乎没有崩脱的1300m/min下连续运转,断纱不会增多。
图6表示卷取速度和毛绒之间的关系。和图4一样,100%的棉40支纱采用卷绕好的喂纱筒。毛绒物单位以mm计,图中表示1cm样品纱上发现的毛绒的全长。此外,在卷取前的喂纱筒的毛绒稍低于5.00mm。在以往的例子中,随着卷取速度的增加毛绒也增加。在本发明的例子中,即使卷取速度增加,毛绒增加的程度也极少,与以往的例子相比较,大幅度减少了。即,把以往的1000m/min大幅度增加到1300m/min时所卷取的纱中,毛绒的量并未增加。
然而,上述退绕辅助装置是借助于靠传感器而自由升降的筒体来跟踪退绕过程的,如图2所示纱线接头时,还必须退到退避位置,对于传感器33,还要求另外独立的运动。因此,下面将说明不使卷取效率降低的、高效率的筒体的运动。图2中,从清纱器8发出的纱线运行信号(表示卷取正常进行的信号)如变为OFF,就开始一系列纱线接头动作。从该纱线运行信号为OFF时开始,退绕辅助装置30的筒体31和带限制孔的筒体32就和传感器33的输出信号无关,迅速上升到实线所示的退避位置。即,一系列纱线接头动作与筒体31和带限制孔的筒体32的上升同时进行。然后,进行一系列纱线接头动作(包括杆20的动作)。如纱线接头成功后,开始卷取纱线时,从清纱器8发出的纱线运行信号就变为ON。从该纱线运行信号为ON时开始,筒体31和带限制孔的筒体32便过渡到下降动作,当传感器33的输出信号从OFF转换为ON时,筒体31停止运动。这样,以清纱器8发出的纱线运行信号是OFF或者ON为标准,如果退绕辅助装置动作,筒体31的动作不致于徒劳。
纱线接好头后,卷取的速度慢慢地增加,直到预定的卷取速度。增速的程度,可借助于卷取机构的控制器40使之变化。当卷取速度很快增加时,筒体31的下降慢了,有发生断纱的危险。因此,把筒体31的下降速度和卷取的加速程度联系在一起(例如,可给卷取机构的控制器40预先制订好程序,当卷取速度加速快时,筒体31的下降速度也加快,最好在达到预料会发生断纱的危险的卷取速度之前,就使筒体31下降到预定的位置。
另外,在纱线不大会产生扭结的情况下,就不一定要让图2中作为防止扭结装置的杆20动作。此时,只要在换筒管时使筒体31和带限制30的筒体32上升到退避位置就可以了,可以用在清纱器8发出纱线运行信号OFF后开始的纱线接头动作最初阶段中所检测出来的,纱线传感器9的没有下部纱线的信号为标准,使筒体31和带限制孔的筒体32上升到退避位置。
图7是用作第一限制部件的筒体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筒体31的内径限制部分31d的下面加设伞状扩大部分41。这个扩大部分41必须与内径限制部分31d平滑连接,角上的曲率半径R要选在3mm以上。由于该扩大部分41,纱线在筒体31的内径限制部分311d中的运行就变得顺利了,进一步抑制了毛绒的产生。另外,在退绕支数低的粗纱时,因为离心力大,下方的气圈有如假想线所示的那样过于向外扩张的倾向,其结果是气圈容易变得不稳定。但,借助于这个扩大部分41,可将过大的下方气圈限制在适度的扩张程度内,使气圈趋于稳定。
图8是作为第一限制部件筒体的另一个实施例。在筒体31上开设纵向缝隙42。就与换筒管有关的设备种类来说,不仅有图11那样的,把喂纱筒4分别插入独立的托盘18中不分开而进行往卷取机构运送、供纱、卷取和出料的自动络纱机,还有各卷取机构具备贮存多个筒子的料仓的自动络纱机。在这个具备料仓的自动络纱机上,因为一面要从上方引下纱来,一面要向喂纱筒供纱,所以可以把纱从这条缝隙42中通过去。因此,筒体不必一定具有圆周方向连续的侧壁。
图9是第2限制部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图9(a)中,喂纱筒4具有通常的长度,而从芯管4b到导向板10的距离则留有余量。用作第2限制部件的三角板43设置在作为第1限制部件的筒体31的退避位置的上方,且在水平方向能自由移动。在纱线穿过之前,三角板43处于实线的退避位置,纱线穿过之后,便进入假想线所示的工作位置。如图9(b)所示,三角板43的内转角43a位置在芯管4b外径以内,能够限制纱线的通道。而且,如图9(c)所示,只有筒体31下降,三角板43停在工作位置上不动。此时,从芯管4b顶部到三角板43的高度H必须在180mm以下。如超过180mm,喂纱筒4以后的自由部分就过长,就不能很好地限制上方的气圈。另外,也可以用U形槽板和两片平行的板来代替三角板43作为第2限制部件。
图10是第1限制部件和第2限制部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10(a)中,第1限制部件是许多段能开合的筒体44a-44g重叠在一起组成的,每段筒体之间有间隙ε。如图10(c)中所示,一段能开合的筒体是把一对半圆件45、46装在杆48、49上,而杆48、49则支承在轴47上可以自由旋转。当杆48、49由驱动部件50将其闭合时,即形成限制下方气圈的内径限制部件。图10(a)表示只有最上面的能开合的筒体44a处于闭合的工作状态。随着纱的上锥部4a的退绕,能开闭的筒体44b-44g依次闭合,于是能开合的筒体44a-44g的内径限制部分便跟踪退绕过程。此外,图中未表示的检测纱的上锥部件4a的传感器也随着能开合的筒体44a-44g的闭合而下降。还有,能开合的筒体44a-44g之间的间隙ε也可以是零,但为了确切看到喂纱筒的退绕状态,还具有一点间隙ε的好。再者,第2限制部件由能开合的杆51构成。如图10(b)所示,“<”形杆51a、51b由驱动部件52闭合后即形成棱形的限制纱线通道的空间53。该空间的53的尺寸大小也应是在芯管4b顶部外径范围之内。所以,作为第1限制部件的筒体并不一定要在喂纱筒4的轴向是连续的,也可是不连续的。例如,可以采用仅是能开合的环。此外,由于第1限制部件和第2限制部件是能自由开合的构造,所以具有易于换筒管和穿纱的优点。
本发明中的退绕辅助装置由套在喂纱筒中的内径限制部分的、限制下方气圈的第1限制部件,和处在喂纱筒上方,有限制纱线通道的部分以限制上方气圈的第2限制部件所组成,上述第1限制部件与第2限制部件分离后能跟踪喂纱筒的退绕过程,由第1限制部件限制下方气圈,以保持纱从上锥部退绕出来时有适当的退绕角度,减少管纱崩脱和毛绒;由于用第2限制部件限制上方的气圈抑止了退绕力的增大,所以能提高卷取速度而不使断纱和毛绒增加。另外,因为把跟踪退绕过程的第1限制部件和设在喂纱筒上部的第2限制部件分离开来,可分便地应用于长筒管,即使用了退绕辅助装置,也不会使卷取机构高度加高。
Claims (1)
1、自动络纱机的退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具有套在喂纱筒上的内径限制部分以限制下方气圈的第1限制部件,和位于喂纱筒上方,具有限制纱线通道的限制部分并限制上方气圈的第2限制部件所组成,上述第1限制部件能与第2限制部件分离,跟踪喂纱筒的退绕过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268834A JPH0811666B2 (ja) | 1991-09-19 | 1991-09-19 | 自動ワインダの解舒補助装置 |
JP268834/91 | 1991-09-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138A true CN1071138A (zh) | 1993-04-21 |
CN1037953C CN1037953C (zh) | 1998-04-08 |
Family
ID=1746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2110401 Expired - Lifetime CN1037953C (zh) | 1991-09-19 | 1992-09-07 | 自动络纱机的退绕辅助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H0811666B2 (zh) |
CN (1) | CN1037953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1056B (zh) * | 2008-01-09 | 2012-08-22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
CN102923531A (zh) * | 2011-08-09 | 2013-02-1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退绕方法 |
CN110606405A (zh) * | 2018-06-15 | 2019-12-24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电磁阀单元及自动络纱机 |
-
1991
- 1991-09-19 JP JP3268834A patent/JPH081166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2
- 1992-09-07 CN CN 92110401 patent/CN103795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1056B (zh) * | 2008-01-09 | 2012-08-22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
CN102923531A (zh) * | 2011-08-09 | 2013-02-1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退绕方法 |
CN102923531B (zh) * | 2011-08-09 | 2016-12-28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退绕方法 |
CN110606405A (zh) * | 2018-06-15 | 2019-12-24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电磁阀单元及自动络纱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H0578020A (ja) | 1993-03-30 |
CN1037953C (zh) | 1998-04-08 |
JPH0811666B2 (ja) | 1996-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26647B (zh) | 落纱装置 | |
CN102574656B (zh) | 纱线卷绕装置 | |
CN101759062B (zh) | 纱线卷绕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 |
US4673138A (en) |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scatter of fly in winder | |
CN101654200B (zh) | 纤维机械 | |
CN101549806A (zh) | 纱线卷绕装置及备有该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 |
CN100404401C (zh) | 横动设备 | |
CN101659361B (zh) | 纱线卷绕装置及具有该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 |
CN101792076A (zh) | 纱线处理方法及纺纱机 | |
CN103420226A (zh) |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卷绕方法 | |
CN1365944A (zh) | 纱条加工装置、方法及具有质量表示功能的卷取卷装 | |
EP2573231A2 (en) | Spinning machine | |
CN103449257B (zh) | 纱线卷取装置、纱线卷取方法以及纱线卷取系统 | |
CN106567170A (zh) | 纺织机以及控制装置 | |
US10907278B2 (en) |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piecing a thread at a workstation of a textile machine, and textile machine | |
CN1037953C (zh) | 自动络纱机的退绕辅助装置 | |
US4384689A (en) | Cross wound yarn package | |
CN103305943A (zh) | 纺丝卷取设备 | |
CN1643194B (zh) | 离心式纺纱装置 | |
EP1795478A1 (en) | Textile machine | |
CN1184170A (zh) | 离心式纺纱装置 | |
CN113880421A (zh) | 用于多分束拉丝机的升降式排线往复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
JP2505139B2 (ja) | 自動ワインダの解舒補助装置 | |
KR100382400B1 (ko) | 방사권취기 | |
CN1535912A (zh) |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纺织机用的络纱锭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9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8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