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9301B - 机动二轮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9301B
CN101659301B CN2009101394902A CN200910139490A CN101659301B CN 101659301 B CN101659301 B CN 101659301B CN 2009101394902 A CN2009101394902 A CN 2009101394902A CN 200910139490 A CN200910139490 A CN 200910139490A CN 101659301 B CN101659301 B CN 1016593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trolift
main car
control setup
car frame
air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94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9301A (zh
Inventor
矶村守
井上崇
吉村悠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59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9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9/00Low-pressure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 Apparatu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injection; Apparatus inj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uel
    • F02M69/04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 F02M69/042Positioning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 e.g. in the air intake conduit
    • F02M69/044Positioning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 e.g. in the air intake conduit for injecting into the intake conduit downstream of an air throttle val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缩短将喷射器和燃料泵连接的燃料配管,并缩短将控制装置和喷射器以及燃料泵连接的配线,能够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以及车身重量的机动二轮车。机动二轮车(10)具备从头管(12)向后方然后向下方延伸的主车架(13)、支撑在主车架(13)上的发动机(50)、连接在发动机(50)的后部且具有用来向进气通路内喷射燃料的喷射器(62a)的节气门体(62)、设置在燃料箱(28)的外部的燃料泵(81),和控制喷射器(62a)与燃料泵(81)的控制装置(83);以包围主车架(13)的方式,在主车架(13)的周围配置喷射器(62a)、燃料泵(81)以及控制装置(83)。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特别是涉及机动二轮车的喷射器、燃料泵以及对喷射器和燃料泵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的配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机动二轮车,已知将具有喷射器的节气门体和燃料泵夹着主车架沿车宽方向并列配置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4331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动二轮车中,因为是将节气门体和燃料泵夹着主车架沿车宽方向并列配置,所以,存在节气门体的喷射器和燃料泵接近地配置,能够将连接喷射器和燃料泵的燃料配管缩短这样的优点。但是,即使将喷射器和燃料泵接近地配置,若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ECU)离开配置,则将控制装置和喷射器以及燃料泵连接的配线增长,招致车辆的制造成本以及车身重量的增加。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缩短将喷射器和燃料泵连接的燃料配管,同时,缩短将控制装置和喷射器以及燃料泵连接的配线,能够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以及车身重量的机动二轮车。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是一种机动二轮车,所述机动二轮车具备从头管向后方然后向下方延伸的主车架、支撑在主车架上的发动机、连接在发动机的后部且具有用来向进气通路内喷射燃料的喷射器的节气门体、设置在燃料箱的外部的燃料泵,和控制喷射器与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包围主车架的方式在主车架的周围配置喷射器、燃料泵以及控制装置。
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节气门体的后方经由连接管连接着空气滤清器,控制装置在车宽方向上夹着主车架配置于连接管的相反侧。
第三发明是在第一或二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燃料泵具有向喷射器排出燃料的排出部,控制装置配置在排出部从燃料泵突出的方向并且是与排出部相比的下方。
第四发明是一种机动二轮车,所述机动二轮车具备从头管向后方然后向下方延伸的主车架、支撑在主车架上的发动机、连接在发动机的后部且具有用来向进气通路内喷射燃料的喷射器的节气门体、设置在燃料箱的外部的燃料泵,和控制喷射器与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射器、燃料泵以及控制装置夹着主车架分开配置在左右。
根据第一发明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因为是以包围主车架的方式,在主车架的周围配置喷射器、燃料泵以及控制装置,所以,能够缩短将喷射器和燃料泵连接的燃料配管,同时,能够缩短将控制装置和喷射器以及燃料泵连接的配线,据此,能够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以及车身重量。
根据第二发明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因为是在节气门体的后方经由连接管连接着空气滤清器,控制装置在车宽方向,夹着主车架,被配置在连接管的相反侧,所以,能够紧凑地将控制装置和连接管配置在主车架的周围。另外,在控制装置被配置在与连接管同侧的情况下,由于控制装置或者连接管在车宽方向距主车架很远地配置,所以,车辆在车宽方向大型化。
根据第三发明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因为燃料泵具有向喷射器排出燃料的排出部,控制装置配置在排出部从燃料泵突出的方向并且是与排出部相比的下方,所以,虽然将控制装置设置在排出部的突出方向,但是,能够将燃料泵和控制装置接近地配置。
根据第四发明的机动二轮车,因为喷射器和燃料泵以及控制装置夹着主车架分开配置在左右,所以,能够缩短将喷射器和燃料泵连接的燃料配管,同时,能够缩短将控制装置和喷射器以及燃料泵连接的配线,据此,能够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以及车身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有关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节气门体、燃料泵以及控制装置的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节气门体、燃料泵以及控制装置的周边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从前方并且左方看图1所示的节气门体、燃料泵以及控制装置的周边的轴测图。
图5是从后方并且左方看图1所示的节气门体、燃料泵以及控制装置的周边的轴测图。
图6是从后方并且左方看图5所示的空气滤清器用撑杆的周边的轴测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有关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放大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有关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放大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动二轮车
11车身车架
12头管
13主车架
50发动机
51变速机
52曲轴箱
53缸体
54缸盖
54a进气口
61进气管
62节气门体
62a喷射器
63连接管
64空气滤清器
71空气滤清器用撑杆
72燃料泵用保持器
73控制装置用保持器
74控制装置用撑杆
81燃料泵
82燃料供给管(燃料配管)
83控制装置(ECU)
84a配线
84b配线
84c配线
85线束
86排出部
CL车身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各实施方式。另外,图是以符号的方向来看,在下面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是按照驾驶者所见的方向,在图中,用Fr表示车辆的前方,用Rr表示后方,用L表示左侧,用R表示右侧,用U表示上方,用D表示下方。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7,说明有关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由下述部件构成车身车架11,即,设置在前端的头管12、通过车宽方向中央,沿着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CL设置,从头管12向后方且向下方延伸的主车架13、被连结在主车架13的后端部的枢轴板14、被连结在主车架13的中间部,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车架15、被连结在枢轴板14,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其后端部与座椅车架15的后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副车架16、从头管12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下管17;在主车架13、枢轴板14以及下管17上安装发动机50以及一体地设置在发动机50的后部的变速机51。
另外,机动二轮车10具备转向自由地被支撑于头管12的前叉21、旋转自由地被支撑于前叉21的下端部的前轮WF、被安装于前叉21的上端部的转向用的车把22、可摆动地被支持于枢轴板14的摆臂23、可转动地被支撑于摆臂23的后端部的后轮WR、被连结于摆臂23和座椅车架15侧的减振单元24、经由前部撑杆25安装于头管12的头灯26以及仪表27、固定于主车架13的上方的燃料箱28、设置于座椅车架15的上方的驾驶者座椅29以及同乘者座椅30。
另外,图1中的符号31是挡风玻璃,32是前顶整流罩,33是前整流罩,34是侧整流罩,35是后整流罩,36是前转向灯,37是前挡泥板,38是尾灯,39是后转向灯,40是扶手杆,41是后挡泥板,42是牌照板,43是反射器,44是主踏板,45是后座踏板。
发动机50是单缸发动机,如图1所示,其外壳主要由下述部件构成,即,曲轴箱52、安装于曲轴箱52的前方上端部的缸体53、安装于缸体53的上端部的缸盖54、覆盖缸盖54的上部开口的缸盖罩55、覆盖曲轴箱52的左侧面的开口的ACG(发电机)罩56、覆盖曲轴箱52的右侧面的开口的未图示出的离合器罩。
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形成于缸盖54的后部的进气口54a上,经由进气管61连接着节气门体62,在该节气门体62的后方,经由连接管63连接着空气滤清器64。据此,形成向发动机50的未图示出的燃烧室送空气的进气通路。另外,在节气门体62的上部,一体地设置向进气通路内喷射(在本实施方式中向进气口54a喷射)燃料的喷射器62a。另外,在形成于缸盖54的前部的未图示出的排气口上,经由排气管65连接着消音器66。
另外,如图2~图5所示,空气滤清器64其前部由螺栓91以及螺母92紧固于在主车架13的后部的左侧面上焊着的空气滤清器用撑杆71,在该空气滤清器用撑杆71的基部,由螺栓93、93经由燃料泵用保持器72紧固着向节气门体62的喷射器62a供给燃料的燃料泵81。另外,燃料泵81和喷射器62a之间由作为燃料配管的燃料供给管82连接。另外,燃料泵81作为单体设置在燃料箱28的外部。另外,空气滤清器64的后部由螺栓94紧固于左右的副车架16。另外,图3中的符号81a是从燃料箱28向燃料泵81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管,符号81b是燃料从燃料泵81返回燃料箱28的燃料返回管。
再有,如图2~图7所示,在空气滤清器用撑杆71的后部下部,安装控制喷射器62a和燃料泵81的控制装置(ECU)83,该控制装置83通过将内嵌着其大致整体的控制装置用保持器73插入一体形成于空气滤清器用撑杆71的后部下部的俯视大致U字状的控制装置用撑杆74来安装。
另外,如图2~图5所示,控制装置83和喷射器62a之间由配线84a连接,控制装置83和燃料泵81之间由配线84b连接。另外,在控制装置83上还连接着机动二轮车10所装备的其它的装置(喷射器62a以及燃料泵81以外的装置,例如各种传感器类、灯火器类等)的配线84c。这样,配线84a、84b、84c作为沿着主车架13以及座椅车架15布线的一根线束85被缠在一起。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节气门体62连接在缸盖54的后部,与车身中心线CL相比配置在右侧,将燃料泵81经由燃料泵用保持器72安装在空气滤清器用撑杆71上,将控制装置83经由控制装置用保持器73以及控制装置用撑杆74安装在空气滤清器用撑杆71上,以此,在与车身中心线CL相比的左侧配置燃料泵81和控制装置83,如图2所示,以包围主车架13的方式,在主车架13的周围配置喷射器62a、燃料泵81以及控制装置83。据此,因为能够缩短将喷射器62a和燃料泵81连接的燃料供给管82,同时,能够缩短将控制装置83和喷射器62a以及燃料泵81连接的配线84a、84b,所以,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以及车身重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5所示,控制装置83具有连接配线84a、84b、84c的适配器83a,同时,以与该适配器83a的配线连接的插入口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并位于控制装置83的上部。据此,能够进一步缩短配线84a、84b。另外,因为若适配器83a朝向下方,则通过了控制装置83的上方的配线一旦过度通过控制装置83,就U形翻转连接在适配器83a上,所以,仅增长了这部分的配线。另外,对适配器83a进行防水加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83在车宽方向,夹着主车架13,配置于连接管63的相反侧。据此,控制装置83和连接管63紧凑地配置在主车架13的周围。另外,在控制装置83配置在与连接管63相同的一侧的情况下,因为控制装置83或者连接管63在车宽方向离主车架13很远地被配置,所以,车辆在车宽方向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燃料泵81在车辆前后方向夹着主车架13配置于控制装置83的相反侧。据此,燃料泵81和控制装置83紧凑地配置在主车架13的周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5所示,在燃料泵81的上端部突出地设置向喷射器62a排出燃料的排出部86,控制装置83配置在排出部86从燃料泵81突出的方向并且是与排出部86相比的下方。据此,虽然将控制装置83设置在排出部86的突出方向,但是燃料泵81和控制装置83接近地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车辆时,夹着车身中心线CL,在车身右侧配置节气门体62以及喷射器62a,在车身左侧配置燃料泵81以及控制装置8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说是夹着主车架13分开配置在左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燃料泵81、控制装置83以及空气滤清器64的侧方由侧整流罩34覆盖。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因为以包围主车架13的方式,在主车架13的周围配置喷射器62a、燃料泵81以及控制装置83,所以,能够缩短将喷射器62a和燃料泵81连接的燃料供给管82,同时,能够缩短将控制装置83和喷射器62a以及燃料泵81连接的配线84a、84b,据此,能够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以及车身重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因为在节气门体62的后方经由连接管63连接着空气滤清器64,控制装置83在车宽方向夹着主车架13配置在连接管63的相反侧,所以,能够将控制装置83和连接管63紧凑地配置在主车架13的周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因为在燃料泵81的上端部突出地设置向喷射器62a排出燃料的排出部86,控制装置83配置在排出部86从燃料泵81突出的方向并且是与排出部86相比的下方,所以,虽然将控制装置83设置在排出部86的突出方向,但是能够将燃料泵81和控制装置83接近地配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因为将控制装置83安装在设置于主车架13上并且对空气滤清器64进行支撑的空气滤清器用撑杆71上,所以,使空气滤清器64以及控制装置83的支持部件共用化。据此,因为能够减少零件数量,所以,能够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说明有关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83被支持于以从主车架13的中间部的左侧面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设置的控制装置用撑杆74a上。
其它的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说明有关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第三实施方式。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83被支持于在主车架13的后部的右侧面设置的控制装置用撑杆74b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接管63为了避开控制装置83,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地设置。
关于其它的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Claims (5)

1.一种机动二轮车,所述机动二轮车具备从头管向后方然后向下方延伸的主车架、支撑在所述主车架上的发动机、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的后部且具有用来向进气通路内喷射燃料的喷射器的节气门体、经由连接管连接在所述节气门体的后方的空气滤清器、设置在燃料箱的外部的燃料泵,和控制所述喷射器与所述燃料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前部被螺栓及螺母紧固于空气滤清器用撑杆,所述空气滤清器用撑杆被焊接在主车架后部的左侧面,所述节气门体被配置在车身中心线的右侧,所述燃料泵由螺栓经燃料泵用保持器紧固在空气滤清器用撑杆的基部,所述控制装置被安装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用撑杆的后部下部,由此,所述燃料泵和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在车身中心线的左侧,
以包围所述主车架的方式,在所述主车架的周围配置所述喷射器、所述燃料泵以及所述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泵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夹着所述主车架被配置于所述控制装置的相反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泵具有向所述喷射器排出燃料的排出部,
所述控制装置配置在所述排出部从所述燃料泵突出的方向并且是与所述排出部相比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连接在主车架的后端部的枢轴板;
被连结在主车架的中间部并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车架;
被连结在枢轴板上并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副车架,该左右一对副车架的后端部与座椅车架的后端部连结;
能进行摆动地支撑在所述枢轴板上的摆臂;和
被连接在摆臂和座椅车架侧的减振单元,
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后部被紧固在所述左右一对副车架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连接在主车架的后端部的枢轴板;
被连结在主车架的中间部并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车架;
被连结在枢轴板上并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副车架,该左右一对副车架的后端部与座椅车架的后端部连结;
能进行摆动地支撑在所述枢轴板上的摆臂;和
被连接在摆臂和座椅车架侧的减振单元,
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后部被紧固在所述左右一对副车架上。
CN2009101394902A 2008-08-29 2009-06-24 机动二轮车 Active CN1016593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1166 2008-08-29
JP2008221166 2008-08-29
JP2008221166A JP5196257B2 (ja) 2008-08-29 2008-08-29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9301A CN101659301A (zh) 2010-03-03
CN101659301B true CN101659301B (zh) 2012-09-05

Family

ID=41226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4902A Active CN101659301B (zh) 2008-08-29 2009-06-24 机动二轮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159143B1 (zh)
JP (1) JP5196257B2 (zh)
CN (1) CN101659301B (zh)
ES (1) ES2397756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0809B2 (ja) 2010-12-24 2014-11-0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両装備品の搭載構造
JP5898402B2 (ja) 2010-12-24 2016-04-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5620810B2 (ja) 2010-12-24 2014-11-0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6158242B2 (ja) 2015-03-23 2017-07-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装置
CN105804899B (zh) * 2016-04-25 2019-01-29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燃油泵布置结构及电喷车
WO2019117239A1 (ja) * 2017-12-14 2019-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887943B2 (ja) 2017-12-28 2021-06-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695921B2 (ja) * 2018-03-27 2020-05-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N113165715B (zh) * 2018-12-13 2022-04-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JP7457742B2 (ja) 2022-03-22 2024-03-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7482962B2 (ja) 2022-09-30 2024-05-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1160A (zh) * 2002-02-28 2003-09-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燃料泵组件
EP1752368A2 (en) * 2000-02-07 2007-02-14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Scooter-type vehicle
CN101195397A (zh) * 2006-12-08 2008-06-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4521B2 (ja) 2003-01-30 2009-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EP1609969B1 (en) 2003-03-20 2011-10-12 Keihin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providing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and structure of attaching heat-generating component of throttle body
JP4620367B2 (ja) * 2004-03-05 2011-0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燃料噴射装置の配置構造
JP4208804B2 (ja) * 2004-09-13 2009-01-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傾斜センサを備えた車両における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52368A2 (en) * 2000-02-07 2007-02-14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Scooter-type vehicle
CN1441160A (zh) * 2002-02-28 2003-09-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燃料泵组件
CN101195397A (zh) * 2006-12-08 2008-06-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31028A 2004.08.1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96257B2 (ja) 2013-05-15
JP2010052625A (ja) 2010-03-11
ES2397756T3 (es) 2013-03-11
EP2159143B1 (en) 2013-01-02
EP2159143A1 (en) 2010-03-03
CN101659301A (zh) 201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9301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767622B (zh) 鞍乘型车辆
CN1962348B (zh) 跨骑式车辆
US8251048B2 (en) Evaporated fuel controlling apparatus for all terrain vehicle
US8205707B2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inclination angle sensor
CN1740550B (zh) 车辆
CN1123474C (zh) 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N100400827C (zh) 自动二轮车的排气控制装置
CN108100129A (zh) 两轮车辆
EP2517953A1 (en)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with supercharger
JP439175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ポンプ配置構造
CN102700658A (zh) 骑乘式车辆
CN104321244A (zh) 跨骑型车辆
CN102745288B (zh) 骑乘型车辆
CN102066189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0581912C (zh) 跨乘型车辆
CN100361860C (zh) 车辆
CN101659303B (zh) 机动二轮车
US8297397B2 (en) Servo motor layout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1659310B (zh) 摩托车的排气净化设备和配备有排气净化设备的摩托车
US7690461B2 (en) All terrain vehicle
CN107709146B (zh) 摩托车内后挡泥板结构
CN105517883A (zh) 两轮摩托车
CN100534853C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CN104002914A (zh) 鞍乘型车辆中的制动缆线支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