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4822A - 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4822A
CN101634822A CN200910152183A CN200910152183A CN101634822A CN 101634822 A CN101634822 A CN 101634822A CN 200910152183 A CN200910152183 A CN 200910152183A CN 200910152183 A CN200910152183 A CN 200910152183A CN 101634822 A CN101634822 A CN 101634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toner image
image
peak
toning do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2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4822B (zh
Inventor
渥美哲也
青木邦年
永濑幸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34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4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8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41Detecting a toner image, e.g. density, toner coverage, using a test patc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33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0037Toner image detection
    • G03G2215/00042Optical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量测量单元用光照射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图像捕获单元根据由调色剂图像反射的光捕获反射波形的图像。然后,根据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相关的信息,基于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或峰值高度计算调色剂施加量。

Description

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施加量的测量。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图像形成时,所形成的图像的浓度也是不固定的。这归因于各种图像形成参数(例如调色剂的电荷量、感光部件的灵敏度、和转印调色剂的效率)的变化以及环境条件(例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的影响。
[0003]因此,检测在感光部件或中间转印部件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或高度,并基于检测结果反馈控制各种图像形成参数(例如调色剂的供应和充电电位、曝光光量、以及显影偏压)。
[0004]例如,美国专利No.2,956,487的发明检测由感光部件上的曝光形成的静电潜像所形成的电位或通过对静电潜像显影所获得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浓度,将检测值与基准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图像浓度。此外,美国专利No.4,082,445的发明将在感光部件上的非图像区域上的反射光量与基准调色剂图像上的反射光量之间的差与基准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提供调色剂。
[0005]图1是示出测量反射光量的一般方法的示图。块传感器(patch sensor)25包括:发光二极管(LED)25a,其作为发光元件发出近红外光;以及光电二极管(PD)25b,其作为光接收器;并且所述块传感器25测量基准调色剂图像26的反射光量。换句话说,所述传感器25主要通过使用镜面反射的光量来测量调色剂施加量。
[0006]图2是示出可从X-Rite得到的530光浓度计的传感器输出的曲线图。如图2所示,可基于在从0.6至0.8的浓度范围内的传感器输出来测量调色剂施加量。然而,在高浓度范围内,与调色剂浓度的改变相对的反射光量的改变很小。即,根据在整个浓度范围上反射光量之间的差,难以精确测量调色剂施加量。
[0007]日本专利特开No.2003-076129公开了通过引入偏振光在高浓度范围内测量调色剂施加量的发明。图3是示出日本专利特开No.2003-076129的块传感器25’的配置的示图。除了发出近红外光的LED 25a和PD 25b之外,块传感器25’还包括PD 25c和25d以及棱镜25e和25f。
[0008]由LED 25a发出的光通过棱镜25e分成在垂直于入射面方向上振荡的分量(S波)以及在平行于入射面方向上振荡的分量(P波)。所分的S波进入PD 25c,并且所分的P波照射到基准调色剂图像26上。照射到基准调色剂图像26上的P波被漫反射,并且一些分量被转换成S波分量。从基准调色剂图像26反射的光通过棱镜25f分成S和P波。所分的S波进入PD 25d,并且所分的P波进入PD 25b。
[0009]图4是示出来自PD 25b的输出(曲线B)以及来自PD 25d的输出(曲线D)的曲线图。由曲线B表示的镜面反射光(P波)的量通过漫反射光(S波)的量来校正,由此获得去除漫反射的影响的反射光的量(曲线H)。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测量直至大约1.0的浓度的调色剂施加量,但是不能测量更高的浓度。
[0010]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方法(例如日本专利特开No.4-156479和日本专利特开No.8-327331)。图5A和5B是示出激光位移传感器24的示图,图6是示出激光位移传感器24的调色剂施加量的测量结果的曲线图。
[0011]激光位移传感器24可测量层叠的调色剂层的高度(厚度)的变化(见图5A)。然而,在图5B所示的高亮(highlight)范围上的点模式或线模式中,调色剂层变得不连续。即,如图6所示,可精确地测量在调色剂层连续的浓度范围内的调色剂施加量。然而,不能够精确地测量在调色剂层变得不连续的低浓度范围内的调色剂施加量。
[0012]如上所述,当使用块传感器时,难以测量在高浓度范围内的调色剂施加量;当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时,难以测量在低浓度范围内的调色剂施加量。因此,为了精确地测量在整个浓度范围上的调色剂施加量,使用块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两者,从而对于除了高浓度范围之外的范围使用块传感器,并且对于高浓度范围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然而,这导致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和尺寸的增加。
发明内容
[0013]按一方面,提供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该测量装置包括:光照射部,被配置为用光照射所述调色剂图像;图像捕获部,被配置为捕获所述调色剂图像,其中所述图像捕获部具有彼此邻近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以及计算器,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多个光接收器通过接收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反射的光所获得的数据,来获取与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反射波形的峰值高度相关的信息,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峰值高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相关的信息来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0014]按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该测量装置包括:光照射部,被配置为用光照射所述调色剂图像;图像捕获部,被配置为捕获所述调色剂图像,其中所述图像捕获部具有彼此邻近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以及计算器,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多个光接收器通过接收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反射的光所获得的数据,来获取与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反射波形的面积相关的信息,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面积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相关的信息来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0015]按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被配置为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如以上所述的任一个测量装置。
[0016]按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用于测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该方法包括:用光照射所述调色剂图像;通过使用彼此邻近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来捕获所述调色剂图像;根据由所述多个光接收器通过接收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反射的光所获得的数据,来获取与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反射波形的光量相关的信息;以及基于所述峰值位置、所述光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相关的信息来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0017]根据这些方面,在从低浓度范围到高浓度范围的宽范围上获得调色剂施加量的满意测量结果。
[0018]参照附图,根据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示出测量反射光量的一般方法的示图。
[0020]图2是示出可从X-Rite得到的530光浓度计的传感器输出的曲线图。
[0021]图3是示出一般的块传感器的配置的示图。
[0022]图4是示出来自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的曲线图。
[0023]图5A和5B是示出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示图。
[0024]图6是示出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调色剂施加量的测量结果的曲线图。
[0025]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0026]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单元的配置的框图。
[0027]图9是示出调色剂量测量单元的配置的框图。
[0028]图10是说明测量通过面积覆盖调制方法形成的调色剂块(toner patch)上的调色剂施加量的方法的示图。
[0029]图11是示出信号处理单元的配置的框图。
[0030]图12是说明基于高斯函数的曲线拟合的曲线图。
[0031]图13是示出在支持部件上形成的块图形(patch pattern)的实例的示图。
[0032]图14A至14D是示出调色剂的层叠状态的示图。
[0033]图15A至15F是示出块图形的截面分布的实例的示图。
[0034]图16A和16B是示出块图形的测量结果的实例的曲线图。
[0035]图17A和17B是说明从调色剂量测量单元的A/D转换器输出的反射波形的曲线图。
[0036]图18是说明由施加量算术单元进行的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的流程图。
[0037]图19是示出相对于按分辨率(网屏划线值(screen rulingvalue)和角度)所确定的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的检测方法的切换级别的曲线图。
[0038]图20是示出在浓度信号值和位置差之间的关系实例的位置差-调色剂量转换表。
[0039]图21是示出在浓度信号值和光量差之间的关系实例的光量差-调色剂量转换表。
[0040]图22A和22B是示出打印机单元的记录特征以及色调校正表的实例的曲线图。
[0041]图23是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附着量算术单元进行的切换级别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0042]图24是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附着量算术单元进行的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的流程图。
[0043]图25是示出在特定环境中在调色剂混合比与调色剂的电荷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044]图26是说明最大位置差ΔPmax和最大光量改变ΔImax的示图。
[0045]图27A至27F是在调色剂浓度从低浓度变化到高浓度时的反射波形的曲线图。
[0046]图28A和28B是说明反射波形的输出信号的示图。
[0047]图29A至29C是说明计算峰值位置的方法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以下参照附图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色剂施加量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第一实施例
[装置配置]
[0049]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0050]曝光激光器502根据脉宽调制输入信号Sig发出激光。通过一次充电器504对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50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在这个实施例中,将电晕充电器配置为一次充电器。这个一次充电器504施加有-900μA的直流电流的放电偏压以及-780V的直流电压的栅偏压,并且以约-700V对感光鼓501的外周表面均匀地充电。
[0051]通过多角镜503在主扫描方向上扫描来自曝光激光器502的激光输出,由此在感光鼓50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505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因此,可将曝光激光器502和显影器505配置为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作为中间转印部件的转印带506上,然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并定影在打印片材上,尽管没有示出。应注意,主扫描方向指与感光鼓501的移动方向垂直并且与感光鼓501的表面平行的方向。副扫描方向指与感光鼓501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
[0052]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设置在显影器505的附近,并测量通过显影器505显影的感光鼓501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施加量。
[0053]应注意,可在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501转印到转印带506上之后,在转印带506上测量调色剂施加量。一些图像形成装置直接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501转印到打印片材上,而不使用转印带506。此外,可代替感光鼓501或转印带506,在打印片材上测量调色剂施加量。因此,在下文中,将转印或定影之前支持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501、转印带506或打印片材称为支持部件。
控制单元
[0054]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单元500的配置的框图。
[0055]控制单元500的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测量在感光鼓501(或转印带506)上形成的每个调色剂块的调色剂施加量。浓度计算单元606根据测量的调色剂施加量计算浓度数据。控制器607将计算的浓度数据(实际测量的值)与相对于每个调色剂块的信号值Sig的浓度数据(理论值)相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校正伽玛表(γLUT)609,所述伽玛表609用以校正图像浓度的非线性。
[0056]控制器607基于计算的浓度数据控制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各个处理的充电处理601、曝光处理602、显影处理603、和转印处理604。
[0057]可测量在转印带506上的调色剂施加量,可通过使用摩擦(tribo)计算单元608根据测量的调色剂施加量计算摩擦量,并且可在显影处理603的反馈控制中使用所计算的摩擦量。应注意,由调色剂的电荷Q与该调色剂的质量M的比Q/M来定义“摩擦”,其中所述电荷Q是在搅拌显影剂时由调色剂和载体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
[0058]使用以下等式,根据由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测量的调色剂施加量dt(每个调色剂块的高度)来计算每个单位面积的质量M/S:
M / S = 2 × π ρ t d t / 6 · · · ( 1 )
[0059]接下来,使用以下等式,根据通过表面电位计(未示出)测量的显影之前和之后的潜像电位差ΔV计算每单位面积的电荷Q/S:
Q/S=Δv/{(dt/2ε0εt)+(dd0εd)}        ...(2)
[0060]然后,使用以下等式,计算摩擦量Q/M:
Q/M=Q/S/M/S                               ...(3)
[0061]将这个Q/M反馈至显影处理。
调色剂量测量单元
[0062]图9是示出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的配置的框图。
[0063]利用激光源701发出的激光(测量光)经由聚光透镜702照射调色剂块105和支持部件106,其中所述聚光透镜702将激光聚集成斑点(spot)。从调色剂块105或支持部件106反射的光通过光接收透镜703在线传感器704上形成图像。因此,线传感器704根据调色剂块105的厚度捕获反射光图像。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一维线传感器,可使用二维(2D)图像传感器。应注意,激光源701或将激光源701与聚光透镜702组合的配置对应于光照射单元。此外,线传感器704或将线传感器704与光接收透镜703(聚光透镜)组合的配置对应于图像捕获单元。
[0064]通过模数(A/D)转换器707将表示从线传感器704输出的反射波形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存储在存储单元705中。信号处理单元706根据在存储单元705中存储的反射波形数据计算调色剂施加量。
[0065]利用测量光照射上面没有形成调色剂块105的支持部件106的表面,并将反射波形(支持部件反射波形)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705中。然后,在箭头方向移动支持部件106,利用测量光照射每个调色剂块105的表面,并且将其反射波形(调色剂反射波形)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705中。
[0066]对支持部件反射波形和调色剂反射波形数据采用信号处理单元706的处理(随后描述),以计算支持部件反射波形和调色剂反射波形的波峰位置之间的差(特征点;以下称为位置差)、以及反射光量之间的差(以下称为光量差)。然后,根据位置差和光量差计算调色剂施加量。应注意,根据反射波形的峰值高度之间的差计算光量差。附加地或备选地,可将反射波形的面积之间的差用作光量差。
[0067]如图28A和28B所示,通过彼此邻近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接收反射波形,并且根据各个光接收器的光接收量输出反射波形的输出信号作为电信号。根据多个光接收器中的哪个输出最高信号(光接收位置)来检测位置差。由于光接收位置根据对象的高度改变,所以位置差允许在调色剂层连续的高浓度范围内精确测量调色剂施加量,但是不允许在调色剂层不连续的低浓度范围内精确测量调色剂施加量。相反,光量差在来自对象的反射光量的影响下改变。为此,在支持部件106上的调色剂面积逐渐增加的低浓度范围内,光量差允许精确测量调色剂施加量。另一方面,在调色剂层连续的高浓度范围内,由于来自对象的反射光量很少改变,所以难以基于光量差精确测量调色剂施加量。
[0068]图27A至27F是在调色剂浓度从低浓度变化到高浓度时的反射波形的曲线图。
[0069]在低浓度范围内,输出图27A所示的来自支持部件106的反射波形801以及来自调色剂层的反射波形802,作为由图27D的实曲线表示的合成波形。在调色剂层增加时,输出波形的峰值在图27A中的虚线箭头指示的方向移动。由图27D的虚曲线所表示的波形是在随后所述的曲线拟合之后的波形。
[0070]在中间浓度范围内,分别输出图27B中的来自支持部件106的反射波形801’以及来自调色剂层的反射波形802’的由图27E中的实曲线所示的合成波形,以及在曲线拟合之后的波形(这由图27E中的虚曲线表示)。在中间浓度范围内,尽管与来自支持部件106的反射光量减少相对照,来自调色剂层的反射光量增加,但是来自调色剂层的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很少改变,并且如图27B中的虚箭头所示,光量增加。
[0071]同样,在高浓度范围内,分别输出图27C中的来自支持部件106的反射波形801”以及来自调色剂层的反射波形802”的由图27F中的实曲线所示的合成波形,以及在曲线拟合之后的波形(这由图27F中的虚曲线表示)。
[0072]图29A至29C是根据来自作为基准值的支持部件106的反射波形以及在使用图27D至27F所述的曲线拟合之后的波形计算峰值位置的曲线图。
[0073]图29A、29B和29C分别示出来自支持部件106的反射波形801、以及在低浓度处的拟合曲线803、在中浓度处的拟合曲线803’、以及在高浓度处的拟合曲线803”。通过将来自支持部件106的反射波形801的峰值位置的输出值设置为基准值(0点)以及检测来自目标调色剂图像获得的拟合曲线的峰值位置的移动量,来计算调色剂图像的高度。
[0074]图10是说明测量通过面积覆盖调制方法形成的调色剂块107的调色剂施加量的方法的示图。
[0075]如图10所示,通过面积覆盖调制方法形成的调色剂块107的所施加调色剂层具有恒定高度h,并且它们的宽度W根据浓度改变。图10表示在左端具有较高浓度以及在右端具有较低浓度的调色剂块107。
信号处理单元
[0076]图11是示出信号处理单元706的配置的框图。
[0077]峰值位置检测单元901根据在存储单元705中存储的支持部件的反射波形数据检测峰值位置。此外,峰值位置检测单元901根据存储单元705中存储的与每个调色剂块105对应的调色剂反射波形数据检测峰值位置。然后,峰值位置检测单元901将支持部件106的峰值位置与调色剂块105的峰值位置之间的差(对于线传感器704的每个像素的差)存储在位置差存储单元902中作为位置差。应注意,可根据在调色剂块105之前和之后的支持部件106的两点的峰值位置计算支持部件106的偏心分量,并且可通过从调色剂块的峰值位置去除偏心分量来校正调色剂块的峰值位置,由此提高调色剂块的峰值位置的计算精度。
[0078]应注意,对于所有调色剂块105进行位置差的计算和存储。此外,通过将位置差与基于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的几何配置所确定的系数相乘,将每个位置差转换成调色剂高度(μm)。当这个实施例的支持部件106对于作为测量光的激光(具有780nm的波长以及50μm的斑点尺寸)为透明时,必须排除与支持部件106的膜厚度对应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排除由于在空气与支持部件106的材料的折射率之间的差所导出的表观膜厚度。
[0079]反射光量检测单元(光量计算单元)903计算由峰值位置检测单元901提取的支持部件反射波形和每个调色剂反射波形的峰值高度。然后,反射光量检测单元903将支持部件106的峰值高度与每个调色剂块105的峰值高度之间的差存储在光量差存储单元904中,作为光量差。应注意,可以根据调色剂块105之前和之后的支持部件106的两点的峰值位置计算支持部件106的偏心分量,并且可通过从峰值高度去除偏心分量来校正调色剂块的峰值高度,由此提高调色剂块的峰值位置的计算精度。应注意,对于所有调色剂块105进行光量差的计算和存储。
[0080]作为从反射波形检测峰值的位置和高度的方法,可使用以下方法。通过使用高斯函数的最小平方的方法对于反射波形进行曲线拟合根据在曲线拟合之后的高斯函数的参数计算峰值的位置和高度。高斯函数是钟形(bell-shaped)函数,其中x=μ作为中心,给出如下:
f ( x ) = { A / ( 2 π σ 2 ) } · exp { - ( x - μ ) 2 / 2 σ 2 } + C · · · ( 4 )
其中μ是峰值位置,
σ是与峰值的宽度相关的参数;以及
A是振幅。
[0081]图12是说明基于高斯函数的曲线拟合的曲线图。如图12所示,基于高斯函数对存储单元705中存储的反射波形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由此获得表示反射波形的形状的特征量(高斯函数的参数)。即,参数μ指定峰值位置,并且参数A指定峰值高度。
[0082]代替高斯函数,可使用由以下等式给出的Lorenz函数进行曲线拟合:
f(x)=(2A/π)·w/{4(x-xc)2+w2}+C        ...(5)
或使用由以下等式给出的二次函数:
f(x)=A(x-B)2+C                         ...(6)
[0083]或者,不需要任何曲线拟合,可将反射波形数据显示最大值的像素位置指定为峰值位置,并且可将该最大值指定为峰值高度。
[0084]施加量算术单元(计算单元)905基于在位置差存储单元902中存储的位置差的平均值和/或在光量差存储单元904中存储的峰值高度差的平均值、以及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信息908,计算调色剂量。此时,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信息908是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是高浓度图像还是低浓度图像相关的信息。施加量算术单元905根据在存储器(未示出)中保存的调色剂量转换表,基于在位置差存储单元902中存储的位置差的平均值和/或在光量差存储单元904中存储的峰值高度差的平均值计算调色剂量。然后,单元905计算调色剂施加量。以下将描述这个处理的细节。
[调色剂块]
[0085]图13是示出在支持部件106上形成的块图形的实例的示图。
[0086]在支持部件106的图像区域上形成与要转印至打印片材上的图像对应的调色剂图像。此外,根据来自图形生成器(未示出)的信号,在支持部件106的非图像区域上沿副扫描方向间歇地形成块图形710。如图13所示,在图像区域以外的非图像区域上沿主扫描方向形成块图形710。
[0087]块图形710包括用于16个灰度级的调色剂块105,其中每个具有10×10mm的尺寸。调色剂块105的数目对应于由等分256个灰度级获得的16个灰度级(色调值=16、32、...、240、255)。在以下描述中,还可以由p1、p2、...、p16来表示调色剂块105。应注意,可将调色剂块105的数目设置为任意值。
[0088]随着支持部件106的旋转或移动,由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顺序地测量在支持部件106的非图像区域上形成的各个调色剂块105的调色剂施加量。
[0089]假设考虑调色剂的层叠状态,将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的线传感器704中的光接收器的间距(pitch)设置为等于或小于光接收透镜703的光学放大倍数与调色剂的平均粒径的乘积。
[0090]图14A至14D是示出调色剂的层叠状态的示图。图14A示出没有施加调色剂的状态,并且在这个状态下检测支持部件106的表面。图14B示出施加一层调色剂的状态,图14C示出将两层调色剂层叠的状态。此外,调色剂颗粒可层叠在调色剂颗粒之间,如图14D所示,并且光接收器的间距同样需要检测图14D所示的状态。
[0091]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具有以下关系。
h=N·p/M            ...(7)
L=N·p=M·h        ...(8)
其中h是对象的高度(μm),
L是在线传感器上从基准位置的移动量(μm),
p是相邻线传感器像素之间的间距间距离(inter-pitch distance)(μm/像素),
M是透镜的光学放大倍数;以及
N是在线传感器上从基准位置的移动像素的数目。
[0092]为了确切地区分一个调色剂颗粒,N≥1是期望的。因此,需要满足关系p≤M·h。由于要测量的对象是调色剂的物理的外尺寸,所以假设由数目平均直径(number mean diameter)来指定调色剂的平均粒径。
[0093]在图14A至14C中,仅需要检测用光照射的仅一个像素。然而,在图14D的情况下,通过用于“比较由用光照射的两个相邻像素生成的电压(∝光强度)”的位置检测算法(上述拟合)来检测峰值位置。
[0094]图15A至15F是示出块图形710的截面分布的实例的示图。
[0095]图15A对应于从图形生成器输出的品红图像信息。图15B对应于这样的块图形710,其相对于支持部件106的移动方向以-45°经过例如212lpi(行/英寸)的网屏处理(screen process),并形成在支持部件106上。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沿着图15B所示的箭头V测量各个调色剂块105的调色剂施加量。
[0096]图15C是示出各个调色剂块105的截面的示图。例如,在通过从0至48的色调值所限定的高亮范围(低浓度范围)内,形成每个调色剂块105的点的截面的高度增加,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同样通过脉宽调制(PWM)来扩展宽度(见图15D)。
[0097]接下来,在从48至192的色调值所限定的中间浓度范围内,形成每个调色剂块105的点重叠相邻点,并且点的截面扩展(见图15E)。直到中间浓度范围,通过点和支持部件106的表面的暴露部分形成每个调色剂块105的截面。
[0098]此外,在高浓度处,例如,在从192至255的色调值所限定的高浓度范围内,支持部件106的表面的暴露部分消失,并且通过重叠点形成调色剂块105的截面(见图15F)。
[0099]应注意,根据如品红中的色调值类似地扩展对于其他颜色分量的调色剂块105的截面。应注意,对于各个颜色分量所采用的网屏处理不同,例如对于黄色的168lpi和63°,对于青色的212lpi和45°,以及对于黑色的200lpi和0°。
[00100]图16A和16B是示出块图形710的测量结果的实例的曲线图。图16A示出位置差,图16B示出光量差。
[00101]如图15C所示,在高亮范围内形成每个调色剂块105的点的面积小于支持部件106的表面的暴露部分的面积(以下称为暴露面积)。为此,通过测量高亮范围内的调色剂块105所获得的位置差的改变小。结果,位置差的线性在高亮范围内降低,如图16A所示。
[00102]另一方面,在高浓度范围内,可通过测量调色剂块105高精度地获得位置差的改变,但是来自调色剂块105的反射光量的改变降低。为此,通过测量高浓度范围内的调色剂块105所获得的光量差的改变小。结果,光量差的线性在高浓度范围内降低,如图16B所示。
[00103]图17A和17B是说明从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的A/D转换器707输出的反射波形的曲线图。
[00104]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根据形成每个调色剂块105的点测量调色剂反射波形201,并根据点之间的支持部件106的表面的暴露部分测量支持部件反射波形202,如图17A所示。因此,从A/D转换器707输出的反射波形是调色剂反射波形201和支持部件反射波形202的合成波形203,如图17B所示。
[00105]即,由于随着调色剂点的形成密度(记录密度)增加浓度变得更大,所以支持部件反射波形202的占用比(occupationratio)降低。结果,在高亮范围内光量差的测量精度提高,而从中间浓度范围到高浓度范围的光量差的测量精度降低。因此,优选地使用在记录密度低时主要检测光量差的检测方法,以及在记录高时主要检测位置差的检测方法。
[施加量算术单元]
[00106]图18是说明由施加量算术单元905进行的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的流程图。
[00107]施加量算术单元905基于调色剂块105的网屏划线值以及角度,对于每个颜色分量设置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或频率),所述点形成待测量的调色剂块105(经过与图像区域上的调色剂图像相同的图像形成处理的)(S101)。
[00108]图19是示出相对于按分辨率(网屏划线值和角度)所确定的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而言的图像信号的检测方法的切换级别的曲线图。在图19中,在切换级别大于实线906或虚曲线907的区域内,检测位置差。此外,在切换级别小于实线906或虚曲线907的区域内,检测光量差。应注意,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对应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网屏线之间的点间距离。
[00109]根据图19中所示的切换表,施加量算术单元905对于各个颜色关于在步骤S101设置的最大距离设置切换级别Dth(S102)。应注意,切换级别可被设置为阶梯式改变,如对于0.3<X≤0.5mm,Dth=128(见实线906),或者其可被设置为连续改变(见虚曲线907)。应注意,在要施加具有-45°和212lpi的网屏处理的品红的情况下,X=0.17mm,Dth=128。
[00110]如上所述,根据要形成的调色剂块给出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以及浓度信号值Sig。因此,可使用图19所示的切换表来切换是使用位置差还是光量差。
[00111]图20是示出浓度信号值Sig和位置差之间的关系实例的位置差-调色剂量转换表。第一象限示出浓度信号值Sig和位置差之间的关系,第二象限示出位置差和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图21是示出浓度信号值Sig和光量差之间的关系实例的光量差-调色剂量转换表。第一象限示出浓度信号值Sig和光量差之间的关系,第二象限示出光量差和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
[00112]接下来,施加量算术单元905将要测量的调色剂块105的浓度信号值Sig与切换级别Dth相比较(S103)。如果Sig≥Dth,则施加量算术单元905使用图20的第二象限中所示的位置差和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计算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M/S(S104)。另一方面,如果Sig<Dth,则施加量算术单元905使用图21的第二象限中所示的光量差和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计算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M/S(S105)。
[00113]然后,施加量算术单元905使用图20中所示的位置差-调色剂量转换表的第三象限中所示的调色剂量和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调色剂浓度(S106)。应注意,图20的第三象限中所示的调色剂量和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与图21所示的相同。
[00114]基于在步骤S107中的确定结果,对于在块图形710中包括的所有调色剂块105的测量结果,施加量算术单元905重复从步骤S103至步骤S106的处理。结果,可获得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单元的记录特征,其与图20的第四象限中所示的浓度信号值和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相同。
[控制单元]
[00115]图22A和22B是示出打印机单元的记录特征以及色调校正表的实例的曲线图。
[00116]如上所述,控制单元500的浓度计算单元606根据测量的调色剂施加量计算图22A中所示的浓度数据(打印机单元的记录特征)。因此,控制单元500的控制器607创建图22B所示的色调校正表(γLUT 609),其校正在图22A中所示的打印机单元的记录特征(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出特征)为线性的。应注意,控制器607对于γLUT 609采用平滑化处理等,以防止相对于图像信号值增加的激光输出反向降低。在设置了所创建的γLUT 609之后,控制单元500执行图像形成处理。
[00117]这样,通过根据分辨率切换在调色剂量检测中是使用调色剂层的厚度(位置差)还是反射光量(光量差),可高精度地检测调色剂量。此外,可实时地检测打印机单元的变化,将检测的变化反馈至下一个图像形成,由此始终形成稳定的色调图像(tonalimage)。
[00118]在以上描述中,例示了经过网屏处理的图像。此外,可对于经过点图形处理的图像获得相同效果。
[00119]γLUT 609不需要完全重写,但是在作为初始值登记的或通过校准控制等登记的γLUT中调色剂量的检测时获得的差可被重写。
第二实施例
[00120]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色调校正。应注意,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标号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并且将不重复其具体描述。
[00121]在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9中所示的可预先设置的切换级别,切换根据位置差还是光量差计算调色剂施加量。第二实施例将描述使用根据在支持部件106和调色剂块105的反射光量之间的差(光量差)的动态切换级别的实例。
[00122]当来自每个调色剂块105的反射光量小时,曲线拟合的精度降低,并且难以精确检测来自调色剂块的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换句话说,具有大光量差Id的调色剂块105的位置差的精度低。因此,期望考虑光量差来确定在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中使用的切换级别。
[00123]图23是说明通过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施加量算术单元905进行的切换级别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00124]施加量算术单元905通过检查在光量差存储单元904中的数据获取光量差Id的最大值Idmax(S150)。最大光量改变ΔImax表示从形成为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获得的多个反射波形数据的光量的最大差,如图26所示。在图26中,根据从具有不同浓度(即从0至255的浓度信号值)的调色剂图像获得的多个反射波形数据的光量差(峰值高度),计算ΔImax。然后,通过以下等式计算阈值的改变量ΔDth(S151):
ΔDth=B×(Idmax-Idth)        ...(9)
其中B是系数(预定值),以及
Idth是光量差的阈值(预定值)。
[00125]等式(9)将光量差的最大值Idmax与光量差的预定阈值Idth相比较。如果Idmax<Idth,则确定来自调色剂块105的反射光量小,并且位置差的精度低,并计算用于在降低方向上改变阈值Dth的阈值的改变量ΔDth<0。如果Idmax≥Idth,则确定来自调色剂块105的反射光量足够,并且位置差的精度高,并计算用于在增加方向上改变阈值Dth的阈值的改变量ΔDth≥0。
[00126]施加量算术单元905使用阈值的改变量ΔDth更新阈值Dth(S152)。
Dth=Dth+ΔDth                ...(10)
[00127]之后,施加量算术单元905使用通过等式(10)计算的阈值Dth来执行图18所示的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
[00128]如上所述,由于考虑光量差Id动态设置在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中的切换级别,所以可更高精度地获得调色剂施加量的测量结果。应注意,可通过与测量光量差相同的方式执行通过测量峰值差的切换Dth的控制。
第三实施例
[00129]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色调校正。应注意,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同标号表示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并且将不再重复其详细描述。
[00130]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已经描述了使用切换级别作为在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中使用的数据来切换位置差和光量差的实例。第三实施例说明不需要切换数据的使用所有位置差和光量差数据计算调色剂施加量的实例。
[00131]图24是说明通过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施加量算术单元905进行的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的流程图。
[00132]施加量算术单元905使用根据浓度信号值Sig的权重Wp(Sig)和Wi(Sig),相对于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来改变位置差Pd和光量差Id的贡献比(contribution ratio)。然后,在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中,单元905使用在对应于各个调色剂块105提供权重(weight)之后的位置差和光量差的平均值。
[00133]然而,由于位置差Pd和光量差Id具有不同的单位,所以不能够通过简单地设置位置差Pd和光量差Id获得表示调色剂施加量的数据。为了调节位置差Pd和光量差Id的单位,施加量算术单元905根据在位置差存储单元902中存储的位置差P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最大位置改变ΔPmax(S170)。最大位置差ΔPmax表示多个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位置的最大差,所述数据是从形成为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获得的,如图26所示。在图26中,根据从具有不同浓度(即,范围从0至255的浓度信号值)的调色剂图像获得的多个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计算ΔPmax。
[00134]施加量算术单元905根据在光量差存储单元904中存储的光量差I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最大光量改变ΔImax(S171)。最大光量改变ΔImax表示从形成为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获得的多个反射波形数据的最大光量差,如图26所示。在图26中,根据从具有不同浓度(即,范围从0至255的浓度信号值)的调色剂图像获得的多个反射波形数据的光量差(峰值高度)计算ΔImax。
[00135]然后,施加量算术单元905计算ΔPmax/ΔImax,作为用于调节单位的系数k’(S172),并将光量存储单元904中存储的各个光量差Id与系数k’相乘,以将光量差Id转换成位置差Pd(S173)。
[00136]施加量算术单元905将光量差存储单元904中存储的位置差Pd’(转换之后的光量差)与对应于浓度信号值的Sig权重Wi(Sig)相乘,所述权重由以下等式给出:
Wi(Sig)=(Sig-255)/255        ...(11)
[00137]施加量算术单元905将位置差存储单元902中存储的位置差与对应于浓度信号值Sig的权重Wp(Sig)相乘,所述权重由以下等式给出:
Wp(Sig)=Sig/255              ...(12)
[00138]这样,施加量算术单元905对与各个调色剂块对应的数据提供权重(S174)。
[00139]如等式(12)所述,在浓度信号值Sig为“255”(最大)时权重Wp(Sig)为“1”,在浓度信号值Sig为“0”(最小)时权重Wp(Sig)为“0”,即0≤Wp(Sig)≤1。此外,如等式(11)所述,在浓度信号值Sig为“255”(最大)时权重Wi(Sig)为“0”,在浓度信号值Sig为“0”(最小)时权重Wi(Sig)为“1”,即0≤Wi(Sig)≤1。因此,在高浓度范围内,相对于调色剂施加量的算术运算的位置差Pd的贡献比变高,并且在低浓度范围内光量差Id的贡献比变高。
[00140]在以上描述中,对于位置差Pd和光量差Id均匀地提供权重。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根据调色剂块105的图形适当的对它们提供权重。
[00141]接下来,施加量算术单元905对于每个调色剂块,计算与权重相乘的位置差、以及转换成位置差的并与权重相乘的光量差的平均值,以及将平均值与浓度信号值Sig相关联(S175)。然后,施加量算术单元905将各个平均值与基于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的几何配置确定的系数j相乘,由此将它们转换成调色剂施加量(单位:μm)(S176)。
实施例的修改
[00142]图25是示出在特定环境中在调色剂混合比与调色剂的电荷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0143]由于调色剂混合比与调色剂的电荷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配备图像形成装置的环境(温度、湿度等)改变,所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改变的环境传感器。因此,根据由环境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湿度形成调色剂块,并且可根据调色剂量测量单元507的调色剂块的测量结果计算调色剂的电荷量。然后,参照图25,得到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环境条件的调色剂混合比(调色剂量与调色剂量+载体量的比),由此控制调色剂供应量。即,可根据调色剂的电荷量计算此时适当的调色剂混合比。
[00144]当调色剂混合比高于适当调色剂混合比(例如10%)时,停止调色剂供应;当调色剂混合比低于适当调色剂混合比时,开始调色剂供应,以达到适当的调色剂混合比。
[00145]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单个传感器实现块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功能。根据浓度范围、点图形、和网屏图形切换在调色剂施加量的测量中主要使用由块传感器的功能得到的累计光量改变还是由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功能得到的调色剂层厚度改变。因此,可精确测量调色剂施加量。此外,与传统尺寸相比可大大降低块尺寸,由此降低了调色剂消耗量。此外,在传统方法中,在相邻图像区域之间形成调色剂块。然而,由于在邻近图像区域的非图像区域上形成调色剂块,所以可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生产率降低。此外,通过增加调色剂块的数目,可进一步提高浓度校正的精度。
[00146]如上所述,通过根据每个调色剂块或块图形是否落入低浓度范围内切换通过单个传感器检测的反射光量和调色剂高度,来计算调色剂施加量。因此,在不增加图像处理装置的尺寸和成本的情况下可保证颜色再现性和最大浓度。此外,由于将半导体激光用作测量光源,所以可降低调色剂块尺寸。因此,在不减少图像形成装置的生产率的情况下可实现色调校正,由此减少调色剂消耗量。此外,通过增加调色剂块的数目,可进一步提高色调再现性的精度。
示例性实施例
[00147]本发明可应用于由多个设备(例如主机计算机、接口、读取器、打印机)构成的系统,或包括单个设备(例如复印机、传真机)的装置。
[00148]此外,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对计算机系统或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执行上述处理的程序代码,并通过计算机系统或装置的CPU或MPU从存储介质读取程序代码,然后执行程序。
[00149]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实现根据实施例的功能。
[00150]此外,可使用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类型存储卡和ROM的存储介质来提供程序代码。
[00151]此外,除了可通过执行由计算机读取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根据以上实施例的上述功能,本发明还包括这样的实例,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等执行根据程序代码的指定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理,并实现根据以上实施例的功能。
[00152]此外,本发明还包括这样的实例,在将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在计算机中插入的功能扩展卡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中提供的存储器中时,在功能扩展卡或单元中包含的CPU等执行根据程序代码的指定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理,并实现以上实施例的功能。
[00153]在本发明应用于上述存储介质的情况下,存储介质存储与实施例中描述的流程图对应的程序代码。
[00154]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该测量装置包括:光照射装置,用于用光照射所述调色剂图像;图像捕获装置,用于捕获所述调色剂图像,其中所述图像捕获装置具有彼此邻近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以及计算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多个光接收器通过接收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反射的光所获得的数据,来获取与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反射波形的峰值高度相关的信息,以及用于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峰值高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相关的信息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00155]在这种测量装置中,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浓度较高时,所述计算装置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所述调色剂量;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浓度较低时,所述计算装置基于所述峰值高度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00156]优选地,当要测量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时,所述计算装置根据在高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高度与低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高度之间的差,确定在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中的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基于所述峰值高度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
[00157]优选地,当要测量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时,所述计算装置根据在高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位置与低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位置之间的差,确定在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中的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基于所述峰值高度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
[00158]优选地,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低时,所述计算装置对所述峰值高度提供高于所述峰值位置的权重,并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峰值高度计算所述调色剂量,以及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高时,所述计算装置对所述峰值位置提供高于所述峰值高度的权重,并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峰值高度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00159]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可提供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该测量装置包括:光照射装置,用于用光照射所述调色剂图像;图像捕获装置,用于捕获所述调色剂图像,其中所述图像捕获装置具有彼此邻近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以及计算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多个光接收器通过接收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反射的光所获得的数据,来获取与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反射波形的面积相关的信息,以及用于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面积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相关的信息来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00160]在这个装置中,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高时,所述计算装置可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所述调色剂量;以及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低时,所述计算装置可基于所述面积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00161]优选地,当要测量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时,所述计算装置根据在高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面积与低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面积之间的差,确定在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中的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基于所述面积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
[00162]优选地,当要测量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时,所述计算装置根据在高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位置与低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位置之间的差,确定在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中的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基于所述面积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
[00163]优选地,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低时,所述计算装置对所述面积提供高于所述峰值位置的权重,并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面积计算所述调色剂量,以及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高时,所述计算装置对所述峰值位置提供高于所述面积的权重,并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面积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00164]优选地,彼此邻近设置的光接收器的间距不大于所述图像捕获装置的聚光透镜的光学放大倍数与调色剂的平均粒径的乘积。
[0016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先前权利要求所述的测量装置。
[00166]尽管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随后权利要求的范围按照最大范围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些修改和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5)

1.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该测量装置包括:
光照射部,被配置为用光照射所述调色剂图像;
图像捕获部,被配置为捕获所述调色剂图像,其中所述图像捕获部具有彼此邻近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以及
计算器,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多个光接收器通过接收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反射的光所获得的数据,来获取与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反射波形的峰值高度相关的信息;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峰值高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相关的信息来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高时,所述计算器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所述调色剂量;以及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低时,所述计算器基于所述峰值高度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要测量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时,所述计算器根据在高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高度与低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高度之间的差,确定在所述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中的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基于所述峰值高度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要测量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时,所述计算器根据在高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位置与低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位置之间的差,确定在所述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中的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基于所述峰值高度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低时,所述计算器对所述峰值高度提供高于所述峰值位置的权重,并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峰值高度计算所述调色剂量,以及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高时,所述计算器对所述峰值位置提供高于所述峰值高度的权重,并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峰值高度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6.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该测量装置包括:
光照射部,被配置为用光照射所述调色剂图像;
图像捕获部,被配置为捕获所述调色剂图像,其中所述图像捕获部具有彼此邻近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以及
计算器,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多个光接收器通过接收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反射的光所获得的数据,来获取与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反射波形的面积相关的信息;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面积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相关的信息来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高时,所述计算器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所述调色剂量;以及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低时,所述计算器基于所述面积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要测量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时,所述计算器根据在高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面积与低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面积之间的差,确定在所述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中的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基于所述面积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要测量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时,所述计算器根据在高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位置与低浓度调色剂图像的反射波形数据的峰值位置之间的差,确定在所述具有不同浓度的多个调色剂图像中的基于所述峰值位置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基于所述面积计算其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低时,所述计算器对所述面积提供高于所述峰值位置的权重,并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面积计算所述调色剂量,以及当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高时,所述计算器对所述峰值位置提供高于所述面积的权重,并基于所述峰值位置和所述面积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彼此邻近设置的所述光接收器的间距不大于所述图像捕获部的聚光透镜的光学放大倍数与调色剂的平均粒径的乘积。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被配置为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被配置为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
如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
14.一种用于测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光照射所述调色剂图像;
通过使用彼此邻近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来捕获所述调色剂图像;
根据由所述多个光接收器通过接收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反射的光所获得的数据,来获取与反射波形的峰值位置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反射波形的光量相关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峰值位置、所述光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与要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相关的信息来计算所述调色剂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与所述光量相关的信息包括:获取与所述反射波形的峰值高度和/或所述反射波形的面积相关的信息。
CN2009101521838A 2008-07-22 2009-07-22 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9046 2008-07-22
JP2008189046 2008-07-22
JP2008-189046 2008-07-22
JP2009103360 2009-04-21
JP2009-103360 2009-04-21
JP2009103360A JP5395500B2 (ja) 2008-07-22 2009-04-21 測定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822A true CN101634822A (zh) 2010-01-27
CN101634822B CN101634822B (zh) 2012-03-28

Family

ID=41353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218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4822B (zh) 2008-07-22 2009-07-22 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213820B2 (zh)
EP (1) EP2148247A3 (zh)
JP (1) JP5395500B2 (zh)
KR (1) KR101019828B1 (zh)
CN (1) CN101634822B (zh)
RU (1) RU2415454C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9258A (zh) * 2016-02-24 2016-07-13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24633A (zh) * 2015-06-26 2017-01-11 无线电通信系统公司 Gnss应用中跟踪位置及速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13758900A (zh) * 2021-08-31 2021-12-07 厦门希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中可溶性固体物含量的多光谱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8544B2 (ja) * 2008-12-25 2013-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層厚測定装置、トナー層厚測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50267B2 (ja) * 2009-06-19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484085B2 (ja) * 2010-01-18 2014-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画質補正方法
JP2011158784A (ja) * 2010-02-02 2011-08-18 Canon Inc 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測定方法
JP5631221B2 (ja) * 2010-02-18 2014-1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48017A (ja) * 2010-05-25 2011-12-08 Canon Inc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CN102279539A (zh) * 2010-06-09 2011-12-14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5896686B2 (ja) * 2010-11-01 2016-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測定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787672B2 (ja) * 2010-11-30 2015-09-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63375A (ja) * 2011-02-03 2012-08-30 Ricoh Co Ltd 粉体付着量検知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34911B2 (en) 2011-04-15 2012-12-1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Encoding, decoding, and represent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US9036042B2 (en) 2011-04-15 2015-05-19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Encoding, decoding, and represent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TWI513327B (zh) * 2011-04-15 2015-12-11 Dolby Lab Licensing Corp 高動態範圍影像的編碼、解碼及表示
JP2013092691A (ja) * 2011-10-26 2013-05-16 Ricoh Co Ltd 粉体付着量検知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87577B2 (ja) * 2012-10-26 2017-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濃度検出装置
JP5414922B2 (ja) * 2013-03-07 2014-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並びに印刷装置
JP6313637B2 (ja) * 2014-04-11 2018-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測定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6463106B2 (ja) * 2014-12-04 2019-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測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518078B2 (ja) * 2015-02-25 2019-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10674043B2 (en) 2016-07-08 2020-06-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lor table compression
WO2018009226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lor look up table compression
JP2018063355A (ja) * 2016-10-13 2018-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位置検出方法
KR20220026628A (ko) * 2020-08-25 2022-03-07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화상 형성 장치의 화질 상태에 따른 스크린의 타입을 확인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56487A (en) * 1955-03-23 1960-10-18 Rca Corp Electrostatic printing
US4082445A (en) * 1975-11-21 1978-04-04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ntrol system for an electrostatic reproduction machine
JPH04156479A (ja) 1990-10-19 1992-05-28 Fujitsu Ltd トナー粉像の厚さ測定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ラー印刷装置
US5119132A (en) * 1990-10-24 1992-06-02 Xerox Corporation Densitometer and circuitry with improved measuring capabilities of marking particle density on a photoreceptor
JPH052305A (ja) * 1991-06-26 1993-01-0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164691A (ja) * 1991-12-18 1993-06-29 Iseki & Co Ltd 籾中の籾殻含有率測定方法
JP3241134B2 (ja) 1992-12-19 2001-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15246B2 (ja) * 1994-09-20 2004-04-0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濃度検出装置および濃度検出方法
JPH08327331A (ja) 1995-06-05 1996-12-13 Minolta Co Ltd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と画像濃度制御装置
JP3354366B2 (ja) * 1995-12-14 2002-1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装置
JPH1063046A (ja) * 1996-08-20 1998-03-06 Konica Corp 画像濃度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JPH10319667A (ja) 1997-05-21 1998-12-04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40731A (ja) * 2000-07-28 2002-02-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853817B2 (en) * 2001-08-31 2005-0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correcting and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conditions
JP2003076129A (ja) 2001-08-31 2003-03-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45072A (ja) 2002-05-28 2003-12-0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012015B2 (ja) * 2002-08-29 2007-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93850B2 (ja) * 2002-12-03 2008-06-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学式物体識別装置、それを用いた印刷装置および物体種類分類装置
JP4156479B2 (ja) * 2003-09-19 2008-09-24 株式会社クラレ 高分子弾性体水分散液の含浸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人工皮革基体の製造方法
JP4590324B2 (ja) * 2005-07-29 2010-1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923594B2 (ja) * 2006-01-30 2012-04-2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9164A (ja) * 2006-04-03 2007-10-25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322973A (ja) * 2006-06-05 2007-12-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852407B2 (ja) * 2006-09-22 2012-0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67104A (ja) * 2006-12-28 2008-07-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4633A (zh) * 2015-06-26 2017-01-11 无线电通信系统公司 Gnss应用中跟踪位置及速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6324633B (zh) * 2015-06-26 2022-07-05 无线电通信系统公司 Gnss应用中跟踪位置及速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5759258A (zh) * 2016-02-24 2016-07-13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59258B (zh) * 2016-02-24 2018-01-16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58900A (zh) * 2021-08-31 2021-12-07 厦门希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中可溶性固体物含量的多光谱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58900B (zh) * 2021-08-31 2024-03-05 厦门希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中可溶性固体物含量的多光谱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95500B2 (ja) 2014-01-22
KR20100010495A (ko) 2010-02-01
JP2010049233A (ja) 2010-03-04
EP2148247A3 (en) 2014-10-22
US20100021196A1 (en) 2010-01-28
RU2009128340A (ru) 2011-01-27
EP2148247A2 (en) 2010-01-27
RU2415454C1 (ru) 2011-03-27
US20120243897A1 (en) 2012-09-27
CN101634822B (zh) 2012-03-28
US8213820B2 (en) 2012-07-03
US8472829B2 (en) 2013-06-25
KR101019828B1 (ko) 201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4822B (zh) 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0066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11839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10188056A1 (en)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asuring method
CN101261467B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322628B2 (ja)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付着量測定方法
CN102830603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66626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of electrophotography
JP57772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67846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adjusts maximum density
US2011027983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17787B2 (ja) カラートナーの濃度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US2013001698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60662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48017A (ja)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5332705B2 (ja) 画像評価方法および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231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濃度制御方法
JP6463106B2 (ja) 測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測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14922B2 (ja)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並びに印刷装置
JP2016109825A (ja) 測定装置、測定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456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115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66190A (ja) 画像濃度制御装置
JP20141197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63629A (ja) 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