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3040A - 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23040A CN101623040A CN200910017595A CN200910017595A CN101623040A CN 101623040 A CN101623040 A CN 101623040A CN 200910017595 A CN200910017595 A CN 200910017595A CN 200910017595 A CN200910017595 A CN 200910017595A CN 101623040 A CN101623040 A CN 1016230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paragus
- leaves
- tea
- branches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该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芦笋枝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将芦笋枝叶与晒青毛茶相匹配,采用茶酵母和芦笋酵母,经渥堆发酵而成。本发明解决了芦笋枝叶的利用问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循环利用问题,填补了茶饮品领域国际国内之空白。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芦笋是一种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的食品,它通常被加工成罐头,供人们食用。近年,随着芦笋种植在国内大面积的推广,芦笋的利用仍然旨在芦笋的根茎方面,而大量的芦笋枝叶被农民砍掉后,或被废弃,或被烧掉,造成极大的浪费。
通过对芦笋枝叶的化学分析,发现芦笋枝叶含有17种氨基酸、皂苷、芦丁、甘油、酯、不饱和脂肪酸等很多对人们有益的营养成分。其芦笋枝叶具有解热清肺、保肝益肾、抗疲劳、抗衰老、抑制肿瘤、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对芦笋枝叶进行有效合理利用的方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芦笋枝叶来生茶茶叶,提高芦笋原料的利用率,解决芦笋浪费问题的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以芦笋枝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将芦笋枝叶与晒青毛茶相匹配,采用茶酵母和芦笋酵母,经渥堆发酵而成。
本发明简要步骤如下所示:
(1)芦笋枝叶的采摘、挑选、清洗、晾晒;
(2)杀青;
(3)揉捻、干燥;
(4)与晒青毛茶拼配;
(5)渥堆、发酵;
(6)干仓陈化。
其具体步骤为:
(1)采摘7月底8月初长成熟的喷淋后或雨后的芦笋枝叶,剔除枯萎枝叶和杂质,依次通过表面活性剂清洗、类臭氧清洗和振动喷淋清洗去除芦笋枝叶上的杂质和药物残留,将清洗后的芦笋枝叶摊开晾干表皮的水分;
每年7月底8月初芦笋放垄后长成熟的芦笋枝叶有以下特点:
①芦笋放垄后笋芽快速生长,一般7-10天成长至60-80cm,此时为防止笋芽生长过长、易倒、腐烂问题,笋农将芽掐掉,造成浪费;
②7~8月份的温度高于春季,芦笋生长快,枝叶茂盛,光合能力增强,同化产物源源不断的输入到根部,地下茎不断分歧,扩大,形成庞大的磷芽群,储存根数量增大,因此也就大量的供给枝芽一定的养分,这时的芦笋称之为“成龄期”;
③成龄期的芦笋枝叶富含较多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以及较高的药用成分;
④7~8月份多雨季节,农残较少,枝叶较多新鲜。
本发明选择采摘基地喷淋后的枝叶或是雨后的枝叶,此时芦笋枝叶上无农药残留或农药残留较少;采摘后的芦笋枝叶,要剔除不利于芦笋发酵的枯萎枝叶以及杂质,然后进行清洗。
清洗分三段进行。第一段清洗为浸泡阶段,将挑选后的芦笋枝叶置入加入多元表面活性剂的水中,浸泡8-10分钟,多元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0.3‰。
第二段为类臭氧清洗,将浸泡后的芦笋枝叶置入第二个浸泡池中,用臭氧发生气冲入,冲入臭氧时间为10-12分钟。
第三段清洗为振动喷淋清洗,将二次浸泡后的芦笋枝叶置入振动喷淋清洗机,进行喷冲,振动清洗,使之无泥沙,无杂质,无农药残留。
将清洗后的芦笋置于通风对流条件好的房间内,并将芦笋枝叶摊开摊平置于不锈钢网架上,中间每隔四小时翻动一次,至凉干表皮水分为止。
(2)将晾干的芦笋枝叶进行3~3.5小时的日光萎凋后于175~185℃下进行炒制杀青6分钟;
杀青过程是根据芦笋枝叶枝点,即要保持杀青叶透清秀又要无青草气,并彻底破坏多酚氧化酶,同时采取日光萎凋加炒制方式进行。
将凉干的芦笋枝叶进行短暂的日晒后进行手工和机械杀青,并对温度与时间进行掌控,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非常重要,杀青温度较低(枝叶温度在80℃以下),多酚氧化酶纯化较少,此时沸点香气物未完全消失,杀青枝叶透青草气,杀青程度较嫩,杀青温度过高(枝叶温度在190℃以上),多酚氧化酶破坏彻底,不利于该茶的后发酵。
根据以上具体状况,经多次试制、分析论证、试验,我们找出了较佳的杀青温度及时间。工艺条件为采取日光萎凋,时间日光下3~3.5小时,此后进行炒制杀青,杀青温度175~185℃,时间为6分钟全部完成,杀青后控制颜色为深绿或墨绿。
(3)采用手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将芦笋揉捻成笋条后迅速摊晾,走水时间为30~40分钟,温度30~32℃,之后控制温度65~70℃烘干20~25分钟,然后回潮60分钟,重复4次,制作成芦笋青茶;
揉捻过程是采用机械揉捻和手工揉捻两种方法进行。通常所说的芦笋叶实际上是变态的枝,它是从膜状叶腋中丛生出来的6-9针形壮枝,植物学上称为叶状枝或拟叶。拟叶由表皮细胞、三层栅栏组织及维管组织三部分构成,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制作该发酵茶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芦笋的枝叶及芦笋花,依据芦笋枝叶和花的以上特性,采取机械揉捻和手工揉捻相结合的方法。手工揉捻是使双手握紧成团推揉,揉至有轻微汁液溢出,以其表有润泽为度,由于手工揉捻所掌握的力不均衡,并且手工揉捻后粘在一起应及时摊凉,因此采取二次机械适度揉捻。机械揉捻是调整机械为揉捻后的细胞破碎率在35%以下,并查看笋条的紧实度、笋汁外溢情况,目的使笋汁外溢较少、笋尖粗壮完整、叶条紧实、笋条粗壮多孔、色墨绿油润、芽尖断碎少,并有利于储藏发酵中气体交换加速陈化。
捻揉后的笋条须迅速摊凉,走水并进行烘干。
(4)使每10kg芦笋青茶拼配3kg晒青毛茶,掺匀并喷洒1.5kg芦笋酵母培养液和1.5kg晒青毛茶酵母培养液,回潮60分钟并严格检查及控制茶含水量为86%~88%;
拼配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过程,首先将芦笋青茶和晒青毛茶准备好,并进行严格检验,其水分芦笋青茶水分为8%,晒青毛茶含水为6%.然后进行拼配。
(5)对渥堆的空间进行严格杀菌,将茶叶匀堆并喷洒纯净水,检测保持茶叶的含水量为15%~18%,回潮20分钟后盖麻袋封闭发酵,发酵的前7天保持温度30~35℃,中间10天保持温度25~30℃,最后10天保持温度22~27℃;
渥堆前要对渥堆的房间、渥推地方空间进行严格的杀菌,先用硫磺对整个房间进行熏蒸24小时,然后进行通风至无SO2味道为止,然后用过氧乙酸进行喷洒;工作服必须放入紫外线杀菌室进行杀菌;工器具要用过氧乙酸杀菌进行喷淋后进行热风烘干。
渥堆是人工发酵芦笋普洱茶的很重要的工序之一。渥堆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芦笋普洱茶的色香味、品质形态的好坏。首先将拼配好的茶匀堆,并喷洒纯净水使茶叶受潮,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盖麻袋保温,让其发酵。渥堆的高度、底面直径的大小、三角角度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关系到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如温度低发不起来或发酵不彻底,温度高会造成烧堆。依据实际情况,把渥堆高度控制为1.44米,底面直径为1.6米,角度为58°。
发酵过程是制造芦笋普洱茶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在此期间,要有非常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控制,该环节控制的重要一环就是发酵期间的温度。芦笋普洱茶所掌控的发酵温度分三个阶段来掌控。第一阶段为7天,所掌控的温度要控制在30~35℃,温度低于30℃,所采取的措施为关闭门窗,加盖麻袋;温度在32~33℃时要掀开麻袋并及时通风降温;如果温度超过35℃,就要及时翻堆调节温度;第二阶段为10天,所掌控的温度为25~30℃,温度在此期间正是每年的9月初至9月中旬,温度较好控制,但也要及时检测,其做法为晚间要及时关闭门窗进行保温,白天要视温度变化及时调节温度,以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时间为10天,温度控制为22~27℃,该阶段发酵期已进入发酵后期阶段,须严格注意期间的温度变化,房间空气温度变化和清洁卫生,期间温度变化按第一第二阶段的温度控制标准执行。
房间湿度的变化是一个较重要的因素,房间要保持一定的干燥,注意通风,避免霉菌在房间内滋生,要及时检查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渥堆旁的卫生情况及时清扫、消毒,注意杂菌滋生和感染。
发酵过程中,茶叶的变化指标为:
①感观指标
色:由墨绿色变为褐红色,或猪肝色;
香:具普洱茶的香气及芦笋的清香,无异味;
味:具典型芦笋普洱的特殊气味和香气。
②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小于2%;
酵母菌小于10个/L;
霉菌为阴性;
达到以上操作后还要加看叶底:
看叶底就是看叶底色泽、叶质,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否还保持芦笋枝叶和大叶种晒青毛茶的柔软度和光亮度,色泽褐红,匀亮,叶张完整,叶质完整柔软,不腐败,不僵化;渥堆检查。
达到以上程度后进行扒堆凉茶,解散团块、散发水分,自然风干,待茶叶干燥再进行筛分分档,制成芦笋普洱茶,装入竹篓并包真牛皮纸,进行干仓陈化。
(6)将发酵好的茶叶在5%~7%的湿度条件下,控制温度23~28℃于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发酵存放。
干仓陈化,它的转化较为缓慢,但能保持芦笋普洱茶的真性。所谓干仓陈化就是茶叶在湿度、温度适中、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后发酵存放,湿度过高会加速陈化。湿度较佳控制在5~7%。
干仓陈化需要注意的要点是:
①干仓温度不可骤然变化
仓内温度如果过高,温差变化太突然,将会影响茶汤水性给予口感的活泼性,甚至仓内温度太高,形成闷热,会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熟谱,较佳温度控制在23~28℃。
②干仓避免杂味感染
茶叶最会吸收杂气异味,因此,应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杂味。“喜蒻叶而畏香药”,宋蔡襄著:“喜清凉而恶蒸郁,喜清浊而忌香臭”。明闻龙著:“茶性淫,易于染着。区论腥秽有气之物。不得与之近,即名香亦不宜相襟。”
控制方法为:仓内控制5%的干燥,并视情况进行更换。
③利用竹若包装
“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翁曰再加以箬。以真牛皮纸包之”。芦笋普洱茶装箬时要层层填紧、筑实。这种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
④干仓陈化时间
普洱茶年代寿命,到底是六十年,或是一百年,或数百年,没有定论资料,往往只靠品茗者直觉研判其陈化的程度。如福元昌、同庆老号普洱茶陈化感已到了最高点,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故宫的金瓜贡茶,陈期已一百年,其品位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本发明所述晒青毛茶为大叶种晒青毛茶。依据我们长期试验的结果看,与芦笋枝叶拼配、发酵制得芦笋普洱茶较佳的茶种应为大叶种晒青毛茶,也就是滇青,它与云南烘青绿茶最主要的制程差异是在杀青温度与干燥方式为日晒或烘干,也就是温度与时间掌控,滇青的“太阳味”恰好与芦笋相拼配,拼配发酵后既有芦笋的清香又有滇青的特香,其特殊的花果香、太阳味是无可取代的特色。
步骤(4)中,芦笋酵母和晒青毛茶酵母分别从芦笋和晒青毛茶中分离培养而成。从本体中分离培养而成的酵母更加利于芦笋和晒青毛茶的发酵,不会为其本身气味增加杂味,有利于其质量的提升和纯度的保持。
下面对芦笋的营养成分进行简要分析:
(1)芦笋的主要成分见表1:
芦笋皮中水分与去皮芦笋相近,除有机酸含量略低于去皮芦笋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去皮芦笋高0.4%,蛋白质含量高0.14%,维生素C含量高97.8微克/克。
表1
水份(%) | 可溶性固形物BX | 蛋白质(%) | 维生素C(%) | 有机酸(%) | |
芦笋皮 | 92.4 | 4.92 | 1.47 | 308.5 | 0.14 |
芦笋枝叶 | 76.25 | 7.33 | 4.35 | 1017.0 | 0.70 |
去皮芦笋 | 94.52 | 4.52 | 1.33 | 210.7 | 0.46 |
(2)氨基酸:芦笋皮和枝叶中氨基酸总量依次比去皮芦笋高12.27%,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330微克/克、16280微克/克和2050微克/克,依次占总量的35.55%、38.63%和28.91%,枝叶与去皮芦笋相比,人体所必需氨基酸中差异最大的是亮氨酸,两者分别相差8.10和2.43倍,其余的也在6.19-7.85倍之间,芦笋皮与去皮芦笋中每种必选氨基酸的差异为28%-48%。
表2芦笋下脚料和枝叶的氨基酸含量(ug/g)
氨基酸 | 去皮芦笋 | 芦笋皮 | 枝叶 | 氨基酸 | 去皮芦笋 | 芦笋皮 | 枝叶 |
天门冬氨酸 | 1400 | 1090 | 4590 | 异亮氨酸 | 240 | 350 | 1060 |
苏氨酸 | 290 | 380 | 2130 | 亮氨酸 | 420 | 620 | 3820 |
丝氨酸 | 460 | 520 | 2200 | 170 | 620 | 15800 | |
谷氨酸 | 1430 | 1240 | 6080 | 苯丙氨酸 | 200 | 250 | 3530 |
甘氨酸 | 340 | 450 | 2500 | 赖氨酸 | 450 | 350 | 1020 |
丙氨酸 | 470 | 500 | 3100 | 160 | 220 | 2620 | |
胱氨酸 | 20 | 40 | 140 | 精氨酸 | 390 | 500 | 2050 |
赖氨酸 | 320 | 420 | 2300 | 脯氨酸 | 200 | 320 | 2140 |
蛋氨酸 | 70 | 90 | 240 | 总量 | 7090 | 7960 | 42140 |
(3)矿物质:Na、K、P、Mg、Ca等5中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在芦笋皮和枝叶中的含量高于去皮芦笋,芦笋皮中,5中元素的含量分别比去皮芦笋高90.95%、39.83%、36.36%、8.25%和4.71%,而在枝叶中的含量更是高于去皮芦笋1.62、1.44、4.00、3.94、5.92倍,芦笋皮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除V1、B、Mn的含量低于去皮芦笋外,其余12种均为枝叶高于去皮芦笋。
表3芦笋下脚料和枝叶的矿物质元素含量(ug/g)
元素 | 去皮芦笋 | 芦笋皮 | 枝叶 | 元素 | 去皮芦笋 | 芦笋皮 | 枝叶 |
钙 | 46.03 | 48.20 | 272.52 | 铬 | 0.10 | 0.12 | 0.30 |
磷 | 110.00 | 150.00 | 550.00 | 钼 | 1.81 | 2.18 | |
钾 | 491.40 | 687.40 | 1200.00 | 钴 | 0.02 | 0.04 | 0.12 |
钠 | 23.04 | 45.14 | 64.93 | 硒 | 0.15 | 0.20 | 0.59 |
镁 | 92.31 | 99.93 | 455.67 | 钒 | 1.28 | 0.71 | 6.18 |
锌 | 3.23 | 3.76 | 8.02 | 锶 | 0.40 | 1.22 | 3.87 |
铜 | 1.45 | 3.00 | 10.80 | 硼 | 35.57 | 30.27 | 62.98 |
锰 | 1.34 | 1.27 | 7.12 |
上述资料表明:芦笋枝叶的营养成分、保健作用、药用价值均高于去皮芦笋,因此利用绿芦笋枝叶研制生产发酵型芦笋香茶其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作为芦笋普洱的制作,经本发明经十几年的验证,确定5年芦笋普洱就可分装出厂。就目前芦笋普洱茶的感观、理化、微生物品评情况检验情况来看,达到30~50年的存放该茶是可行的。
本发明解决了芦笋枝叶的利用问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循环利用问题,填补了茶饮品领域国际国内之空白。通过本发明制造出了一种茶领域内的健康饮品,即由普洱茶的沉香又有芦笋优雅的清香,其味道和谐醇厚。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发酵型芦笋普洱茶的制备步骤如下所示:
(1)采摘7月底8月初长成熟的喷淋后或雨后的芦笋枝叶,剔除不利于芦笋发酵的枯萎枝叶以及杂质,然后清洗。
清洗分三段进行。第一段清洗为浸泡阶段,将挑选后的芦笋枝叶置入加入多元表面活性剂的水中,浸泡8~10分钟,多元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0.3‰。
第二段为类臭氧清洗,将浸泡后的芦笋枝叶置入第二个浸泡池中,用臭氧发生气冲入,冲入臭氧时间为10~12分钟。
第三段清洗为振动喷淋清洗,将二次浸泡后的芦笋枝叶置入振动喷淋清洗机,进行喷冲,振动清洗,使之无泥沙,无杂质无农药残留。
将清洗后的芦笋置于通风对流条件好的房间内,并将芦笋枝叶摊开摊平置于不锈钢网架上,中间每隔四小时翻动一次,至凉干表皮水分为止。
(2)采取日光萎凋,时间日光下3~3.5小时,此后进行炒制杀青,杀青温度175~185℃,时间为6分钟全部完成,杀青后控制颜色为深绿或墨绿。
(3)采用手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将芦笋揉捻成笋条。手工揉捻是使双手握紧成团推揉,揉至有轻微汁液溢出,以其表有润泽为度,由于手工揉捻所掌握的力不均衡,并且手工揉捻后粘在一起应及时摊凉,因此采取二次机械适度揉捻。机械揉捻是调整机械为揉捻后的细胞破碎率在35%以下,并查看笋条的紧实度、笋汁外溢情况,目的使笋汁外溢较少、笋尖粗壮完整、叶条紧实、笋条粗壮多孔、色墨绿油润、芽尖断碎少,并有利于储藏发酵中气体交换加速陈化。
捻揉后的笋条须迅速摊凉,走水并进行烘干。走水时间为30~40分钟,温度30~32℃,之后控制温度65~70℃烘干20~25分钟,然后回潮60分钟,重复4次,失水为85~90%,制作成芦笋青茶。
(4)芦笋酵母的制作:
①酵母的分离筛选
选择新鲜、清洁、成熟、无腐烂变质的芦笋枝叶适量,捣成浆后置于50ml三角瓶内,调整PH值,添加120ppm液体SO2搅匀,然后用纱布放入电热恒温培养箱内,于28~30℃下进行培养,至酒精浓度为9~10%,在无菌室内取三角瓶上部清液10ml放入90ml无菌水中,再吸取1ml稀释9ml无菌水中,依次稀释成10-3~10-6六种浓度。然后取10-5、10-6两种浓度液各1ml,做成两个稀释平板。培养基采用杀菌后18BE的果汁,琼脂用量为1.8%,在培养箱内于28~30℃下培养48小时,出现菌落后,在无菌室内不重复的挑选8个菌落,在培养皿培养基上平行化线接菌,于28~30℃培养48小时,再将培养皿内的单个酵母菌接入斜面试管内,分别编写培养。培养基采用15BX果汁,培温28~30℃,时间为36小时,将培养好的每号拿出一支,分别接入5000ml三角瓶内,每瓶装200ml,SO2添加量为180ppm,于28~30℃发酵四天,检测发酵液的残糖总酸、酒精度、挥发鉴定酵母的热死温度、对乙醇和SO2抵抗力、发酵力,筛选出发酵好、旺盛的酵母。
②酵母培养
培养基用优良桃汁,调整糖度至15BE,添加1.8%琼脂,经1kg/cm2压力、30分钟高压蒸汽杀菌,摆成斜面并于30℃再培养8天,看是否有杂菌污染,在无菌室内接好种,在28~30℃培养36小时,把生产良好无杂菌试管置冰箱保存备用。
培养方式包括:
I、小三角瓶培养
用1000ml三角瓶装600ml好桃汁,糖度要求在18~20BE,常压杀菌1小时,每瓶接一支固体试管,于28~30℃下培养24小时,成熟后检测有无杂菌。
II、大三角瓶培养
用3000ml三角瓶每瓶装18~20BE的好桃汁2000ml,经常压杀菌1小时,按6%的接种量接种小三角瓶,于28~30℃培养20小时成熟可用。
III、酵母罐培养
酵母罐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投料前要进行杀菌每培养料占酵母罐的2/3一下,以防止生长旺盛期培养液溢出罐外,接种量按1.5%,培养温度为26~28℃,培养时间约16~18小时,检验合格后可投入生产使用。
芦笋酵母质量标准:
A.糖液消耗不超过元糖液的2/5.
B.酸度增加不超过原酸度的0.15
C.气味正常
D.细胞数每毫升1.1亿以上
E.健壮整齐
F.无杂菌
将培养好的芦笋酵母培养液装入100L桶中封存备用。
(5)晒青毛茶的酵母收集与制备:
由于晒青毛茶的运输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运输中会产生许多碎茶沫,将这些碎茶沫集中收集起来,进行干燥处理,并按照分离芦笋的方法分离驯化该茶的酵母,并进行纯化。
(6)使每10kg芦笋青茶拼配3kg晒青毛茶,掺匀并喷洒1.5kg芦笋酵母培养液和1.5kg晒青毛茶酵母培养液,回潮60分钟并严格检查及控制茶含水量为86%~88%;
拼配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过程,首先将芦笋青茶和晒青毛茶准备好,并进行严格检验,其水分芦笋青茶水分为8%,晒青毛茶含水为6%.然后进行拼配。
(7)对渥堆的空间进行严格杀菌,将茶叶匀堆并喷洒纯净水,检测保持茶叶的含水量为15%~18%,回潮20分钟后盖麻袋封闭发酵,发酵的前7天保持温度30~35℃,中间10天保持温度25~30℃,最后10天保持温度22~27℃;
渥堆前要对渥堆的房间、渥推地方空间进行严格的杀菌,先用硫磺对整个房间进行熏蒸24小时,然后进行通风至无SO2味道为止,然后用过氧乙酸进行喷洒;工作服必须放入紫外线杀菌室进行杀菌;工器具要用过氧乙酸杀菌进行喷淋后进行热风烘干。
首先将拼配好的茶匀堆,并喷洒纯净水使茶叶受潮,检测保持茶叶的含水量为15%~18%,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回潮20分钟后盖麻袋保温,让其发酵。依据实际情况,把渥堆高度控制为1.44米,底面直径为1.6米,角度为58°。
芦笋普洱茶所掌控的发酵温度分三个阶段来掌控。第一阶段为7天,所掌控的温度要控制在30~35℃,温度低于30℃,所采取的措施为关闭门窗,加盖麻袋;温度在32~33℃时要掀开麻袋并及时通风降温;如果温度超过35℃,就要及时翻堆调节温度;第二阶段为10天,所掌控的温度为25~30℃,温度在此期间正是每年的9月初至9月中旬,温度较好控制,但也要及时检测,其做法为晚间要及时关闭门窗进行保温,白天要视温度变化及时调节温度,以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时间为10天,温度控制为22~27℃,该阶段发酵期已进入发酵后期阶段,须严格注意期间的温度变化,房间空气温度变化和清洁卫生,期间温度变化按第一第二阶段的温度控制标准执行。
房间湿度的变化是一个较重要的因素,房间要保持一定的干燥,注意通风,避免霉菌在房间内滋生,要及时检查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渥堆旁的卫生情况及时清扫、消毒,注意杂菌滋生和感染。
(8)将发酵好的茶叶在5%~7%的湿度条件下,控制温度23~28℃于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发酵存放。
Claims (7)
1.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以芦笋枝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将芦笋枝叶与晒青毛茶相匹配,采用茶酵母和芦笋酵母,经渥堆发酵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型芦笋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芦笋枝叶的采摘、挑选、清洗、晾晒;
(2)杀青;
(3)揉捻、干燥;
(4)与晒青毛茶拼配;
(5)渥堆、发酵;
(6)干仓陈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型芦笋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采摘7月底8月初长成熟的喷淋后或雨后的芦笋枝叶,剔除枯萎枝叶和杂质,依次通过表面活性剂清洗、类臭氧清洗和振动喷淋清洗去除芦笋枝叶上的杂质和药物残留,将清洗后的芦笋枝叶摊开晾干表皮的水分;
(2)将晾干的芦笋枝叶进行3~3.5小时的日光萎凋后于175~185℃下进行炒制杀青6分钟;
(3)采用手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将芦笋揉捻成笋条后迅速摊晾,走水时间为30~40分钟,温度30~32℃,之后控制温度65~70℃烘干20~25分钟,然后回潮60分钟,重复4次,制作成芦笋青茶;
(4)使每10kg芦笋青茶拼配3kg晒青毛茶,掺匀并喷洒1.5kg芦笋酵母培养液和1.5kg晒青毛茶酵母培养液,回潮60分钟并严格检查及控制茶含水量为86%~88%;
(5)对渥堆的空间进行严格杀菌,将茶叶匀堆并喷洒纯净水,检测保持茶叶的含水量为15%~18%,回潮20分钟后盖麻袋封闭发酵,发酵的前7天保持温度30~35℃,中间10天保持温度25~30℃,最后10天保持温度22~27℃;
(6)将发酵好的茶叶在5%~7%的湿度条件下,控制温度23~28于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发酵存放。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晒青毛茶为大叶种晒青毛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型芦笋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芦笋枝叶的表面活性剂清洗需浸泡8~10分钟,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0.3‰;类臭氧清洗冲入臭氧时间为10~12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型芦笋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芦笋酵母和晒青毛茶酵母分别从芦笋和晒青毛茶中分离培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型芦笋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渥堆的高度为1.44米,底面直径为1.6米,角度为5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175950A CN101623040B (zh) | 2009-08-11 | 2009-08-11 | 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175950A CN101623040B (zh) | 2009-08-11 | 2009-08-11 | 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23040A true CN101623040A (zh) | 2010-01-13 |
CN101623040B CN101623040B (zh) | 2011-12-28 |
Family
ID=41519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175950A Active CN101623040B (zh) | 2009-08-11 | 2009-08-11 | 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23040B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3575A (zh) * | 2010-11-26 | 2011-03-09 | 江西荣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紫杉叶茶及含紫杉叶茶的复配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415458A (zh) * | 2011-12-14 | 2012-04-18 | 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芦笋绿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13336A (zh) * | 2012-03-19 | 2012-08-01 | 西乡县汉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银杏茶及其生产法 |
CN103005022A (zh) * | 2012-12-14 | 2013-04-03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普洱茶臭氧陈化处理方法 |
CN103109955A (zh) * | 2012-12-01 | 2013-05-22 | 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经低温干燥处理的菊花茶制备工艺 |
CN103109940A (zh) * | 2013-01-17 | 2013-05-22 | 刘超建 | 一种黑茶加工方法 |
CN103589547A (zh) * | 2013-11-07 | 2014-02-19 | 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芦笋枝叶啤酒花的制备方法 |
CN104351794A (zh) * | 2014-12-02 | 2015-02-18 | 李青峰 | 一种芦笋茶膏的生产工艺 |
CN105211353A (zh) * | 2015-09-15 | 2016-01-06 | 普洱景谷李记谷庄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普洱茶制作工程中的晒青毛茶后发酵工艺流程 |
CN107125339A (zh) * | 2017-03-24 | 2017-09-05 | 云南圭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8850284A (zh) * | 2018-07-02 | 2018-11-23 | 益阳玲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含葛根的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35812A (zh) * | 2018-09-18 | 2018-12-07 | 晏坚 | 一种茅岩莓黑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09527157A (zh) * | 2019-01-25 | 2019-03-29 | 肖胜君 | 一种青钱柳芦笋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74889A (zh) * | 2019-04-09 | 2019-06-14 | 益阳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一种芦笋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2226A (zh) * | 2003-05-29 | 2004-12-08 | 吕先富 | 芦笋茶及制备方法 |
CN101371674B (zh) * | 2008-09-16 | 2011-03-16 | 樊青林 | 一种芦笋茶的制造方法 |
-
2009
- 2009-08-11 CN CN2009100175950A patent/CN101623040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3575A (zh) * | 2010-11-26 | 2011-03-09 | 江西荣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紫杉叶茶及含紫杉叶茶的复配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415458A (zh) * | 2011-12-14 | 2012-04-18 | 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芦笋绿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13336B (zh) * | 2012-03-19 | 2013-08-14 | 西乡县汉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银杏茶及其生产法 |
CN102613336A (zh) * | 2012-03-19 | 2012-08-01 | 西乡县汉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银杏茶及其生产法 |
CN103109955A (zh) * | 2012-12-01 | 2013-05-22 | 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经低温干燥处理的菊花茶制备工艺 |
CN103005022A (zh) * | 2012-12-14 | 2013-04-03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普洱茶臭氧陈化处理方法 |
CN103109940B (zh) * | 2013-01-17 | 2014-07-23 | 刘超建 | 一种黑茶加工方法 |
CN103109940A (zh) * | 2013-01-17 | 2013-05-22 | 刘超建 | 一种黑茶加工方法 |
CN103589547A (zh) * | 2013-11-07 | 2014-02-19 | 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芦笋枝叶啤酒花的制备方法 |
CN103589547B (zh) * | 2013-11-07 | 2015-12-09 | 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芦笋枝叶啤酒花的制备方法 |
CN104351794A (zh) * | 2014-12-02 | 2015-02-18 | 李青峰 | 一种芦笋茶膏的生产工艺 |
CN105211353A (zh) * | 2015-09-15 | 2016-01-06 | 普洱景谷李记谷庄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普洱茶制作工程中的晒青毛茶后发酵工艺流程 |
CN107125339A (zh) * | 2017-03-24 | 2017-09-05 | 云南圭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8850284A (zh) * | 2018-07-02 | 2018-11-23 | 益阳玲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含葛根的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35812A (zh) * | 2018-09-18 | 2018-12-07 | 晏坚 | 一种茅岩莓黑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09527157A (zh) * | 2019-01-25 | 2019-03-29 | 肖胜君 | 一种青钱柳芦笋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74889A (zh) * | 2019-04-09 | 2019-06-14 | 益阳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一种芦笋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23040B (zh) | 2011-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23040B (zh) | 一种发酵型芦笋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19571B (zh) | 苹果果实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497831B (zh) | 一种防治烟草疫霉病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684727B (zh) | 以酵素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黑鸡枞菌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 |
CN104286241A (zh) | 一种大叶种“后发酵茶”黑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2742453A (zh) | 一种茯苓新菌种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 |
CN102523917A (zh) | 一种草菇栽培方法 | |
CN103270887A (zh) | 蚕蛹北冬虫夏草工厂化栽培技术 | |
CN105494715A (zh) | 一种接种法生产黑茶的工艺 | |
CN103315058B (zh) | 一株肠膜明串珠菌菌株的应用 | |
CN103387428A (zh) | 一种有机物料腐熟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6856984A (zh) |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 |
CN103283484A (zh) | 利用柿木屑栽培猴头菌的方法 | |
CN1961651A (zh) | 菌根真菌在金线莲大面积栽培中的应用 | |
CN107950288A (zh) | 一种草菇的栽培工艺 | |
CN107396730A (zh) | 一种利用茶枝栽培天麻的方法 | |
CN103875453A (zh) | 西藏淡褐色双孢蘑菇菌株及其子实体栽培方法 | |
CN103451108A (zh) | 一种出芽短梗霉菌of-01菌株及用它制备烟草内源性衍生香料的方法 | |
CN109666616A (zh) | 高产乙偶姻及增香莫海威芽孢杆菌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及在山西老陈醋生产中的应用 | |
CN109845573A (zh) | 一株云芝菌株及其应用 | |
CN103004465A (zh) | 一种鸡腿菇菌株及制备方法 | |
CN105104610A (zh) | 一种茶叶发酵菌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7779406A (zh) | 灰树花设施化栽培新品种及其液体发酵菌种制作方法 | |
CN110229757A (zh) | 一株有效促进作物生长的桔绿木霉js84及其研制的生物有机肥 | |
CN109971677A (zh) | 一种微生物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1 Address after: 274000 West Side of Qinghe North Road and Songhua River Road Intersection in Cao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uxin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715 Heze Juxinyuan Food Co., Ltd., Jinzhuang Development Zone, Suji Town, Cao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ze Jvxinyuan Food Co., Ltd. |